最新中国戏剧经典作品赏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 赏 析
楔子 第一折 第二折 第三折 第四折
第五本:张君瑞庆团圆杂剧(莺莺张生红娘)
楔子 第一折 第二折 第三折 第四折
《西厢记》第四本 第三折
(夫人长老上云)今日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 安排下筵席。我和长老先行,不见张生小姐来到 。
(旦、末、红同上) (旦云)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 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好烦恼人也呵! 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
【小梁州】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 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 【幺篇】虽然久后成佳配,奈时间怎不悲 啼。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 小腰围。 [夫人云]小姐把盏者![红递酒,旦把盏长 吁科云]请吃酒!
【上小楼】合欢未已,离愁相继。想着俺前暮私
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 却原 来此别离情更增十倍。 (红云)姐姐不曾吃早饭,饮一口儿汤水。 (旦云) 红娘,甚么汤水咽得下!
三、《西厢记》艺术成就
中
1. 人物个性鲜明,血肉丰满,成功地塑
国 造了莺莺、张生、红娘、老夫人等戏剧典型。
戏 剧 经
首先,善于通过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来完成 人物形象的塑造,达到了人物性格与戏剧冲
典 突。的完美统一。其次,善于通过心理活动的
作 描写来揭示人物的性格,惟妙惟肖,纤毫毕
品 现,大大开掘了人物隐秘奥妙的内心世界。
析 都已失传。
一、西厢故事的演变
中
3、金代董解元的说唱文学《西厢记诸
国 戏
宫调》(又称《董西厢》),改变了《莺
剧 莺传》的悲剧格局,代之以二人私奔而最
经 终获得团圆的喜剧性结尾,从而使其主题
典 作
上升到追求婚姻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时
品 代高度。人物形象较原著也有诸多突破,
赏 析
有了崭新的个性特征。
【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 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将花儿、厣儿,打扮得娇 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 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湿做重重叠叠的 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 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做到了科,见夫人科)
( 夫人云)张生和长老坐,小姐这壁坐,红娘 将酒来。张生,你向前来,是自家亲眷, 不要 回避。俺今日将莺莺与你,到京师休辱没了俺孩 儿,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末云]小生托夫人余 荫 ,凭着胸中之才,视官如拾芥耳。[洁云]夫 人主见不差,张生不是落后的人。[把酒了, 坐][旦长吁科] 【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 酒席上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
一、西厢故事的演变
中
张生由背信弃义的负心郎变成了对爱情忠
国 贞不渝的正面人物,莺莺由哀婉凄切、逆来顺
戏 剧
受的柔弱女子变成了敢于冲破封建束缚的典型
经 形象,原来并不重要的老夫人变成了封建势力
典 作
的代表,原本无足轻重的红娘也成为十分活跃
品 的角色。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思想内容,为元
赏 析
杂剧《西厢记》的创作提供了蓝本。
赏 析
最后,还善于通过动作描写揭示人物的精神 状况和心理态势,蕴涵有丰富的潜台词。
三、《西厢记》艺术成就
中
国
戏 剧
2、善于描摹景物、酝酿气氛,衬
经 托人物的内心活动,多数场次饶有诗
典
作 情画意,形成作品独特的优美风格。
品
赏
析
三、《西厢记》艺术成就
中 国
《端正好》一曲里,作者用几个带有季
戏 节性特征的景物,衬托出离人的情绪,酿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 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 甚么懒上 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红云]夫人去好一会,姐姐,咱家去![旦唱] 【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 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旦、红下][末云]仆童赶早行一程儿,早寻个宿处。 泪随流水急,愁逐野云飞。[下]
一、西厢故事的演变
中 国
4.王实甫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崔、张
戏 剧
故事进行了带有总结意味的再创造,以代言
经 体的戏剧形式予以完美表现,写成了《西厢
典 作 记》杂剧(又称《王西厢》)。从此以后,
品 赏
流传已久的西厢故事就基本定型了。
பைடு நூலகம்
析
二、《西厢记》思想内容
中
国
全
戏
剧
剧 经 典 作 品
五 本 二 十
赏
【正宫 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 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 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 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 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 肌。此恨谁知?
(红云)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 (旦云)你那知我的心里呵?
一
析
折
第一本二:、张《君西瑞厢闹道记场》杂思剧想(内张容生主唱)
楔子 第一折 第二折 第三折 第四折
中 国
第二本:崔莺莺夜听琴杂剧(惠明莺莺红娘)
戏
楔子 第一折 第二折 第三折 第四折 第五折
剧 第三本:张君瑞害相思杂剧 (红娘主唱)
经
典
楔子 第一折 第二折 第三折 第四折
作 第四本:草桥店梦莺莺杂剧(张生红娘莺莺)
中国戏剧经典作品赏析
中国戏剧经典作品赏析 王实甫《西厢记》
王实甫 《西 厢 记》
中
国
一、西厢故事的演变
戏 剧
1.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莺莺传》(又
经 名《会真记》), “始乱之,终弃之”的
典 作 品
悲剧故事,宣扬女人是祸水的传统论调。 2、南宋话本《莺莺传》、宋官本杂剧
赏 《莺莺六幺》、金院本《红娘子》等,可惜
【满庭芳】供食太急,须臾对面,顷刻别离。若 不是酒席间子母每当回避,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 虽然是 厮守得一时半刻,也合着俺夫妻每共桌而 食。眼底空留意,寻思起就里,险化做望夫石。
[夫人云]红娘把盏者![红把酒科][旦唱]
【朝天子】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 相思泪。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一 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 (夫人云)辆起车儿,俺先回去,小姐随后和红娘 来。
剧 经
造了浓郁的诗情画意。《滚绣球》和《叨
典 叨令》两支曲子虽是朴素自然而具有浓厚
作 品
生活气息的口语,但一经排比、重叠,又
赏 显得流转如珠,倾泻出莺莺与张生分别时
析 的复杂心情。
三、《西厢记》艺术成就
中
国 3、根据人物的性格特征,展开了错综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