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环境化学 第6章 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水体自净PPT课件
第7页/共29页
定义?
水体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是指 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 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 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 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 亡的现象。
发生在海域时叫赤潮
发生在湖泊时叫水华
水体自净
(一)水体自净作用
污染物质进入天然水体后,通过一系列 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排入的 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自然降低,这种现象称 为水体的自净。
第24页/共29页
(二)水体自净作用机制
水体自净作用
物理 净化
稀释 扩散 沉淀 挥发
化学 净化
生物 净化
氧化 还原 分解 凝聚 中和
生物活动
1998年,粤港海域,赤潮面 积自香港西贡海面到广州 等特大面积造成大量鱼苗 及养殖鱼死亡, 其中包括名 贵鱼种石斑鱼等,共损失达 3.5亿元 2000年,长江口舟山海 域,特大赤潮面积7000 多平方公里
第5页/共29页
这就是赤潮──海洋的灾难
世界海域富营养化分布图
第6页/共29页
中国湖泊富营养化——水华
打捞藻类 引水(不含营养物)
进行稀释 疏浚底泥 人工曝气
第21页/共29页
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我们可以
多用肥皂少用洗涤剂
也可以
少用化肥:氮肥随江河进入海洋,诱发赤潮,使鱼类贝类中毒死去,严 重破坏海水中的生态平衡。
我们还可以……
努力学习, 成为出色的水污染治理专家!!!
第22页/共29页
水体自净
第23页/共29页
第27页/共29页
小结
• 1、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 • 2、水体自净的机理(氧垂曲线)
水体富营养化讲稿
第六章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与危害
第一节 水体富营养化
授课时数
2
教学目标
了解水体富营养化的基本知识、危害、成因、影响因素、监测指标与评价
教学重点
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及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水体富营养化的监测指标与评价
教材教具
课程授课
教学内容(含教学步骤、时间分配、教法学法、作业布置等)
复习水体自净作用相关知识点,由生活中所见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导入。
§6.1水体富营养化
一、水体富营养化概述
(一)概念
水体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旺盛增殖,从而破坏水体生态平衡,最终导致水质急剧下降的一种污染现象。
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时,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面往往呈现蓝色、红色、棕色、乳白色等。这种现象,在海水中则叫做赤潮或红潮,在淡水中称作水华
五、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途径
(一)控制外源性营养物质的输入
1、制订营养物质排放标准和水质标准
2、根据湖泊水环境磷容量,实施总量控制
3、实施截污工程或者引排污染源。
4、合理使用土地,最大限制地减少土壤侵蚀、水土流失与肥料流失。
(二)降低内源性营养物质的负荷
1、生物性措施种植高等水生植物并定期收获——重要措施
(二)静止水层等水文条件
水流缓慢的水体如湖泊、水库、河口、港湾和内海等处易发富营养化。
(三)低溶解氧和pH
一些蓝细菌(微囊蓝菌)在低溶解氧下容易繁殖
蓝细菌在较高的pH下可以很好的生长,我国大多数湖泊pH值在7.5-9.0之间,很适宜蓝细菌生长。
(四)温度、照度和盐度
富营养化对海洋浮游生物群落的影响
富营养化对海洋浮游生物群落的影响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其中的浮游生物群落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特别是过量的农业和工业排放,海洋富营养化现象日益严重。
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过量,导致浮游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本文将探讨富营养化对海洋浮游生物群落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富营养化是由于过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水体而引起的。
这些营养物质可以来自于农业化肥的使用、城市污水的排放以及工业废水的排放等。
当这些营养物质进入海洋时,它们会刺激浮游植物的生长,导致浮游植物的数量迅速增加。
这种现象被称为藻华。
藻华不仅改变了水体的颜色,还会对浮游生物群落产生重大影响。
藻华导致浮游生物群落的结构发生变化。
通常情况下,浮游生物群落由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组成,它们之间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
然而,在富营养化的水体中,浮游植物的数量迅速增加,导致食物链中的浮游动物数量减少。
这可能会导致浮游动物的物种多样性降低,从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除了改变浮游生物群落的结构,富营养化还会影响浮游生物群落的功能。
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对全球碳循环和氧气产生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富营养化的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生长过于旺盛,消耗了大量的氧气,导致水体缺氧。
这对于其他生物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因为它们需要氧气来维持生命活动。
此外,富营养化还会导致浮游植物的死亡和腐烂,释放出大量的有机物质,进一步加剧水体的富营养化现象。
为了减轻富营养化对海洋浮游生物群落的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减少农业化肥的使用是关键。
农民可以采用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法,避免过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水体。
其次,加强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确保排放的水质符合标准。
此外,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富营养化问题,也是重要的一环。
此外,人们还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来减少对海洋的污染。
水体富营养化(精品资料)PPT
么奇景,而是一场灾
难。没过多久,海风
带来阵阵难闻的恶臭,
死鱼大批漂向岸边,
这时,渔民们才恍然
大悟:啊呀,我们的
生计完了!
(参考图)凶恶赤潮“劫〞走4万鲍鱼
这就是 海洋的灾难 ----赤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而在中国 赤潮的情况是
1933年,浙江镇海、定海和台州一带 海域就曾发生过夜光藻赤潮
70年代以来发生赤潮的海域和次数逐 渐增多 ……
在自然界物质的正常循环中,湖泊会由贫营养湖开展为富营 养湖,进一步又开展为沼泽地和干地,但这一历程需要很长 的时间,在自然条件下需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但由于水体 污染而造成的富营养化将大大促进这一过程。
而人为排放含营养物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所引起的 水体富营养化那么可以在短时间内出现。
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时,浮游藻类大量繁殖,形成水 华。因占优势的浮游藻类的颜色不同,水面往往呈现 蓝色、红色、棕色、乳白色等。这种现象在海洋中那 么叫做赤潮或红潮。
污染源
水体中过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主要来自 未加处理或处理不完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有机垃圾和家畜家禽粪便以及农施化肥,其中 最大的来源是农田上施用的大量化肥。
一 外源污染源
1 1点源
• 工业废水 • 城镇生活污水
• 固体废物处理场
世界海域富营养化分布图
世界海域富营养化分布图
成因
一、总磷、总氮等营养物质超标
一般来说,总磷和无机氮分别为20mg/m3和300mg/m3, 就可以认为水体已处于富营养化的状态。富营养化问题的关键, 不是水中营养物的浓度,而是连续不断地流入水体中的营养盐 的负荷量,因此不能完全根据水中营养盐浓度来判定水体富营 养化程度。
富营养化(精)
赤潮——蓝色国土上的红色幽灵 2001年6月9日 02:03 人民网赵永新潘开亮5月的大海,天蓝海碧,正是“海阔凭鱼跃”的黄金时节。
然而,一个人们不愿看到的幽灵正悄悄袭来:5月10日上午10时,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中国海监”飞机在舟山群岛海域巡航时,在北纬30度到30度20分、东经122度40分到123度的中街山列岛海域发现了大面积赤潮,赤潮颜色为褐红色,呈条状、带状分布,面积超过2000平方公里。
另据“东方红2号”科学考察船报告,同天上午在长江口附近海域也发现了大面积赤潮。
据东海分局的专家分析,目前是赤潮多发期,东海赤潮有持续发生和蔓延的可能性,有关方面特别是浙北和长江口沿海地区要密切关注赤潮动态,加强监视、监测和通报工作,做好沿海海水养殖、捕捞作业的预防措施,控制赤潮危害……什么是赤潮据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副司长屈强介绍,被喻为“红色幽灵”的赤潮(又称红潮,国际上通称为“有害藻华”),是海洋中某一种或几种浮游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繁殖或高度聚集,引起海水变色,影响和危害其它海洋生物正常生存的灾害性海洋生态异常现象。
赤潮爆发时,因赤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海水可呈现红、黄、绿等不同颜色。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赤潮的危害性极大。
有毒赤潮生物分泌的毒素可直接导致海洋生物大量死亡,或者通过食物链传递造成人类食物中毒。
无毒赤潮生物则因其产生的粘性分泌物堵塞鱼、贝的呼吸系统,或者由于赤潮生物大面积衰亡时消耗了水体中大量的氧气,而造成大面积的鱼、贝窒息死亡。
研究表明,赤潮不仅给水体生态环境造成危害,也给渔业资源和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还给旅游业和人类带来了危害,已成为全球性的海洋灾害之一。
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赤潮灾害已居世界前列。
以渤海为例,1989年8月下旬,渤海第一次发生大面积赤潮,面积为200平方公里;而1998年发生的历时71天,面积达1万多平方公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5亿元。
最近7年间,渤海共发生赤潮20余次,影响面积达数千平方公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
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水和绿色水产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增。
就我国目前水资源的现状来看,淡水紧缺,水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十分严重,直接危害水产品的质量及人类的健康。
一、水体富营养化的定义由于人类的活动,使得水体中营养物质富集,引起藻类以及其它水生生物过量繁殖,水呈绿色或混浊呈褐色,水体透明度下降,溶解氧降低,造成水质恶化,严重时发生“水华”,使整个水体生态平衡发生改变而造成危害的一种污染现象。
池塘、水库、湖泊等多发。
一般认为水体全氮量大于0.2mg/L、全磷量大于0.02mg/L时属于富营养化水体。
美国环境保护局(EPA)提出:水体总磷大于20 mg/L~25mg/L,叶绿素a大于10mg/L,透明度小于2.0m,深水的饱合溶解氧量小于10%的湖泊可判断为富营养化水体。
二、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成因水体富营养化的根本成因是营养物质的增加,使得藻类和有机物增加所致。
营养物质主要是磷,其次是氮,还有碳、微量元素或维生素等。
藻类生长遵循李比希最小定律,即其生产量或生物量取决于外界供给它的所需养分中数量最少的那一种。
由于磷在水体中不完全循环,使得世界上很多地区的水域都严重缺磷,以致磷成为其初级生产力的重要限制因素,一旦大量磷进人水体往往引起浮游植物的迅猛生长,而使水体呈现富营养化。
用藻类生长潜力方法来判断湖泊中藻类繁殖限制物质时,发现在氮磷比低于10∶1时,或在某一季节,氮也可能成为限制因子。
营养物的主要来源:土壤大量施肥,农田流失的氮、磷进人水体;人和家畜排泄产生的氮、磷;渔业规模集约化养殖带来的大量营养物质。
如池塘精养,投喂高蛋白饵料及鱼虾排泄物和施肥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池塘水质恶化,影响鱼虾生长,爆发鱼病,给养殖生产造成损失。
近几年,淡水养殖业已由池塘转向湖泊、水库等大水面,并应用池塘精养高产技术与大水面优越的生态条件相结合发展“三网”养殖,虽然提高了水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但加速了我国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的进程。
富营养化PPT课件
.13ຫໍສະໝຸດ .14• 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 往往使水体呈现蓝色、 红色、棕色、乳白色等。 由于海洋富营养化时, 水体常呈现红色,故海
洋富营养化被称为赤 潮。而江河湖泊中的 富营养化被称为水华。
.
15
第二节 富营养化的成因
富营养化的发生和发展
N、P等营 养盐相对 比较充足
适宜的温,光 照条件和溶 解氧含量;
.
21
由方程式看出,生产1kg的藻类原生质所需的氮
磷的量是最小的,根据Lebig最小因子定律,氮磷是
藻类生长的限制因子。
氮、磷为生物生长的必要元素,当氮、磷等营
养盐含量丰富的时候生物能快速增长,世界著名的
渔场等都是营养元素丰富的海域,如墨西哥的
Escambia海湾19世纪50年代曾经是重要的渔场,
.
9
富营养化的判断标准
.
10
水体富营养化的指标:
N>0.2~0.3mg/L P>0.01~0.02mg/L 生化需氧量>10mg/L 细菌总数>105 个 叶绿素a>10g/L
.
11
富营养化. eutrophication
12
后果
• 藻类繁殖迅速,生长周期短。藻类及其他浮游生 物死亡后被需氧微生物分解,不断消耗水中的溶 解氧,或被厌氧微生物分解,不断产生硫化氢等 气体,从两个方面使水质恶化,造成鱼类和其他 水生生物大量死亡。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残体在 腐烂过程中,又把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释放 入水中,供新的一代藻类等生物利用。因此,富 营养化了的水体,即使切断外界营养物质的来源, 水体也很难自净和恢复到正常状态。
营养元素丰富,但由于当地工业,生活污水的大量
排放,导致了水体滞留,缺氧,富营养化问题严重,
水体富营养化ppt资料
水体富营养化
富营养化的常用判断标准
N含量超过0.2~0.3mg/L P含量超过0.01~0.02mg/L BOD超过10mg/L 细菌总数(淡水,pH7~9)超过105个/mL 叶绿素a超过0.01mg/L
水体富营养化
1 富营养化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1.1形成原因
水体富营养化是水体生态演变的一个阶段,这种演 变既可以是“天然的”,也可以是“人为的”。
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
(4)产生气味化合物,使水体散发不良气味。 (5)破坏环境景观。 (6)水体沼泽化。 (7)危害供水。
水体富营养化
4 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
水体富营养化
1
控制外源性营养物质输入
治理 措施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减少内源性营养物质负荷
3
去除污水中的营养物质
酵母菌
1、控制外源性营养物质输入
政策性措施——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水质标准;总 量控制;合理使用土地,最大限制地减少土壤侵 蚀、水土流失与肥料流失;日常生活等。
产生富营养化的水体主要是人群集中、工业和农业 发达地区的湖泊。
1.2 影响因素
(1)营养物质的增加
•哪些营养物质?一般认为:主要磷,其次 是氮。可能还有碳、微量元素或维生素等。
1.2 影响因素
(2)季节与水温
水温升高,可以促进藻类的生长繁殖
水温升高,使水体DO有较大幅度下降,加快 了有机物的氮、磷分解速度,使藻类生长繁殖 有更多的营养物质,促进藻类大量生长。
工程措施——截污工程或者引排污染源。
水体富营养化
2、减少内源性营养物质负荷
生物性措施 ——通常种植高等植物如莲藕、蒲草等,氮、 磷营养物也就随着水生植物体生长离开了湖泊水体。
水体的富营养化
生物性措施
利用水生生物吸收利用氮、磷元素进行代谢活动以去 除水体中氮、磷营养物质的方法。
Contact Us 玩水族 E-mail:service@
海水富营养化后的另类处理应用
Contact Us 玩水族 E-mail:service@
水产养殖方面:富营养化会影响水体的水质,富营养化造成 水的透明度降低,阳光难以穿透水层,从而影响水中植物的光合 作用和氧气的释放,同时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消耗了水中大量 的氧,使水中溶解氧严重丌足,而水面植物的光合作用,则可能 造成局部溶解氧的过饱和。溶解氧过饱和以及水中溶解氧少,都 对水生动物(主要是鱼类)有害,造成鱼类大量死亡。 旅游方面:从2007年至今,青岛这个海滨城市已经7次遭受浒 苔侵袭。浒苔围城,水产养殖业、海洋环境和旅游业遭受巨大冲 击。“到青岛看草原”已经成了当地一句戏谑。这个夏天,阳光、 沙滩、海水,这些青岛的城市名片,暂时让位给了“草原”。所 谓“草原”,其实是海水中一种大型绿藻浒苔高度聚集而引发的 生态“奇观”。这些个体呈管状中空结构的单层细胞藻类,最短 几十厘米,最长2米,无数的个体缠绕着、簇拥着,在风海流的 作用下,源源丌断地涌向近海岸边,吞噬着美丽的海岸线。这是 水体富营养化的一个缩影。
治理意义
其主要意义有: (1)对富营养化河湖水体进行治理修复,是社会经济 发展、城市景观、生态环境建设的迫切需要,具有经济 和环境双重效益。 (2)明显提高富营养化河湖水体的处理效果、大大缩 短治理周期、有效降低处理成本。 (3)恢复水体使用功能,有效缓解我国水资源严重匮 乏的问题。 (4)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Contact Us 玩水族 E-mail:service@
2.减少内源性营养物质负荷
2、富营养化
2021/4/6
18
4.1 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
• 富营养化的防治是水污染治理中十分棘手而又代价昂 贵的困难问题——原因有三:
• ⑴ 导致水质富营养化的氮、磷营养物质既有天然源,又有人 为源;既有外源性,又有内源性;既有点源,又有非点源,这 给控制污染源带来了显而易见的困难。
⑵ 营养物质去除难度高。至今还没有任何单一的生物学、化学 和物理措施能够彻底去除废水中的氮、磷营养物质。通常的二 级生化处理方法,只能去除 30%~50%的氮和磷。 ⑶ 某些处理措施在理论上或者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行的,但是, 在实际上或者在大范围内,则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
2021/4/6
8
2、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
• 恶化水源水质,增加给水处理难度和成本:增加水 处理费用,降低处理效果和产水率,水体在一定条 件下因厌氧作用产生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给水 体处理增加难度。
• 影响水资源、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利用,水体经 济价值下降:藻类大量繁殖,水体色度增加,水质 混浊,透明度降低,并散发腥臭,大大降低水体的 重要功能,丧失其美学价值。
2021/4/6
17
4、富营养化的防治与修复
污染源
1、工业废水:钢铁、化工、制药造纸、印染等行业 的废水中氮和磷的含量偏高。
2、生活污水:生物污水中含有大量富含氮、磷的有 机物,其中磷主要来自洗涤剂。
3、化肥、农药的使用:残留在土壤中,同时不断被 淋溶到周围环境(特别是水体中)。
4、屠宰场和畜牧场:含有较多氮磷的废水进入水体。
• 水温升高,使水体溶解氧有较大幅度下降,既加剧 了菌类分解水库中存积生物残体的活动,又加剧 了厌氧性真菌的繁殖,加快了有机物的氮、磷分 解速度,使藻类生长繁殖有更多的营养物质,促进 藻类大量生长,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使水库爆发 富营养化
海洋富营养化的分子机制和影响研究
海洋富营养化的分子机制和影响研究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需求的增加,导致农业污染物和城市污染物不断增加,大量的营养物质被排放到海洋里,随着时间的推移,海洋就呈现出各种现象,比如透明度降低,水色变深,水体发生的蓝藻或浮游植物的大量繁殖也会有大量海洋动物死亡。
这些现象表明海洋富营养化问题的严重化形势已经提醒了人类,因此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投入相关的研究中。
我们需要开展研究,了解海洋富营养化的主要分子机制,以提高我们对富营养化的监控和控制水平。
一、海洋富营养化的基本概念所谓海洋富营养化,就是由于人类扰动,海洋中的营养物质浓度升高,进而导致藻类和其他浮游植物的大量繁殖,水体变的混浊,透明度下降,等一系列负面的影响,即所谓的富营养化。
海洋富营养化是陆域和海洋环境系统多重因素作用下的复杂生态问题,是人类活动影响海洋环境的最直接、最显著的表现之一,是当前全球性的海洋环境问题之一,已成为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头号“杀手”之一。
二、海洋富营养化的原因1、种植业污染:造成海洋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大量的化肥和农药被使用于农业用途,这些化肥和农药通过土壤和河水进入海洋,导致海洋中的营养物质浓度增加。
2、工业排放: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大量的工业废水也被排入海洋中,其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这种排放形式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非常严重的危害。
3、城市排污:城市人口的增长是造成海洋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大量的生活垃圾和废水也就随之增加,这些垃圾和废水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排入河流和湖泊,最终进入大海,刺激海洋生物繁殖,从而导致海洋富营养化。
三、海洋富营养化的影响1、水体变浑浊:海洋富营养化会导致水体变的浑浊,透明度降低。
2、水体发生蓝藻或浮游植物的大量繁殖:海洋富营养化会导致浮游植物大量繁殖,而这些浮游植物会消耗大量的氧气,从而导致水域中出现大量的死亡现象。
3、深海生态平衡被破坏:海洋富营养化会导致水域中的营养物质过剩,从而导致海洋中一些物种的繁殖过度,其他物种则会死亡,这会导致海洋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浅谈海洋富营养化化学污染机理
(上接第 553 页) 水中营养物质过多,底栖动物很快吃掉上层水中沉降下来的有机
物,使得这些有机物不需细菌分解,使底层水处于厌氧状态,对底栖生物 生存造成威胁。而且由于死亡藻类被厌氧微生物分解,分解时会放出一些 CH4、H2S 等气体,使海水变得腥臭难闻。最终引起底栖生物大量死亡。[8]
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也相应产生很多浮游生物尸体, 这些有机物不断分解,又把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释放入水中,供新 的一代藻类等生物利用。而海底表层沉积物中的氮、磷营养盐向上输送 也是海水中营养盐的一个重要来源。因此,富营养化了的水体,即使切 断外界营养物质的来源,水体也很难自净和恢复到正常状态。形成恶性 循环。[5]
染物将随地表径流进入湖泊、水库、江河、海湾,污染水体。
⑥大气沉降
大气沉降不仅是悬浮颗粒物、有害气体的来源之一,也是氮的来源
之一。燃料燃烧时,氮元素以氮氧化物的形式进入空气,随雨雪降落在
土壤或水体表面,污染地表水源。
⑦水体人工养殖
许多水体是人工养殖的场所。随着养殖业的发展,人工投放的饵料
以及鱼类的排泄物给水体带来了大量的氮、磷。
科技信息
高校理科研究
浅谈海洋富营养化化学污染机理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胡 萍
[摘 要]本文简要说明了富营养化的概念,分析了富营养化的成因,海洋富营养化化学污染机理,和富营养化的治理方法。 [关键词]富营养化 化学污染 海洋 赤潮
近年来,水体富营养化、赤潮问题越来越引起各界的广泛重视,尤 其是赤潮灾区的水产养殖业的严重损失,湖泊水华的阵阵恶臭,饮用水
3.海洋富营养化化学污染机理
营养盐是浮游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多数学者认为,氮、磷等
营养物质浓度上升是藻类繁殖的原因。海水系统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相
富营养化
富营养化
水质污染现象
目录
01 概念
03 发生发展过程
02 污染物来源 04 评价与分级
目录
05 国内外水体污染概况
07 预防
06 危害 08 治理措施
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在自然条件下,随着河流夹带冲积 物和水生生物残骸在湖底的不断沉降淤积,湖泊会从贫营养湖过渡为富营养湖,进而演变为沼泽和陆地,这是一 种极为缓慢的过程。但由于人类的活动,将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以及农田径流中的植物营养物质排入湖泊、 水库、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后,水生生物特别是藻类将大量繁殖,使生物量的种群种类数量发生改变,破坏了 水体的生态平衡。
预防
蓝藻水华就像是湖泊的慢性疾病一样,完全“治愈”是非常困难的,但可以预防和控制相结合,把其危害减 低到最小。水华暴发的预防主要通过控制和降低营养盐的浓度来控制水华蓝藻生长,还可以通过科学的监测预报 来减小损失。
1、流域污染源控制
目的是减少湖泊和水库营养负荷的输入量,主要通过截污工程、污水脱氮除磷技术等来实现。对于上游未受 到污染和轻度污染的水体,预防的思想非常重要,控制污染源也是可以实现的。对于已经严重富营养化的湖泊水 库,减少部分废水的排放不会在短期内改变其富营养化现状。但从长远来看,要想从根本上控制水体的富营养化, 就必须严格控制对水体的营养物质输入。
式中:TSI为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SD为湖水透明度值(m);chla为湖水中叶绿素口含量(mg/m3);TP为湖水 中总磷浓度(mg/m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它可以使经过多年才建立起来的底栖生物群落毁 于一旦。
对整个生态系统结构和生物分布的影响
• 由于水体富营养化,在改变浮游植物结构的同时,也改变
了整个生态平衡。如在水体富营养化以前通常是硅藻占支 配地位,这时鲑鱼等高等鱼种的生产量较高。
• 而在水体富营养化之后,水体中的浮游植物便以鞭毛藻类
第四章、富营养化和赤潮
一、什么是富营养化?
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是指湖泊、河
流、海洋、水库等水体中氮、磷等植物营养 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由于水体中氮、磷营养物质的富集,引起藻 类及其他浮游生物的迅速繁殖,使水体溶解 氧含量下降,造成藻类、浮游生物、植物、 水生物和鱼类衰亡甚至绝迹。
藻 类 组 成 相 近 , 即 P∶N∶O( 原 子 比 ) = 1∶16∶106 ; P∶N∶C( 质 量 比 ) =1∶7.2∶41。
• 但是,过量的氮、磷营养物质的存在,
使得海水过渡的“肥沃”引起藻类大量繁 殖,这样的现象称为富营养化。
三、富营养化的影响
• 有利的:
适度的富营养化对于当地水产养殖和渔业
有机物,而不至于导致多余有机物的细菌分解,从 而使底层水处于厌氧状态。
• 但是如果上层水体过份“肥沃”,藻类大量繁殖,
情况就不同了。除了多余的有机物在分解时消耗氧 气以外,底栖动物的大量繁殖也要消耗大量的氧气。
对底栖生物的影响 2
• 在一些垂直对流差及水交换不良的海区,氧消耗量就
有可能超过供应量,从而使底层水体处于厌氧环境。 这时一些厌氧细菌通过消耗硫酸盐和硝酸盐来进行新 陈代谢。其结果是水体中出现象H2S、NH3之类 的有毒气体,最后必定引起底栖生物的大量死亡。这 又给厌氧细菌提供了大量的高质量的“食物”使其繁 殖更迅速,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益的,尤其是对当地的水产养殖和渔业生产。 如在某些河口区和上升流区存在大渔场便是很 好的例子。
• 但是这种情况往往只限于某些由自然过程而引
起的富营养化海区。因为由人为因素引起的富 营养化往往很难“富”至“恰到好处”,一旦 引起水体的过份富营养化就会产生负面结果。
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贡献
• Walsh等(1985)认为水体富营养化有助于
体分层,这种对流量是很小的,因此,水体 中的有机物就大量堆积,而无机营养物质则 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少。这种趋势一直 要到某种营养物的枯竭才停止,这种营养物 通常为N或P。
• 接着而来的是藻类的大量死亡和水体中有机
物大量向底层转移。
对底栖生物的影响 1
• 通常,底栖动物能很快地吃掉上层水中沉降下来的
PO43-形式存在,其中可能以HPO42-形式为主。水体 中可溶解的磷有限,因为这很容易与Cd2+、Fe3+、 Al3+等生成难溶性沉淀物沉积于底质中;
• 海水中磷和氮一起参与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生
物体死亡分解,生物活体排泄,以及沉积物与海水 的物质交换,构成磷在海洋中的循环。
富营养化:
• 海水中磷、氮、碳、氧的比值基本上与
• 缺 氧 (NO3-、NO2-已耗尽):
还原菌
(CH2O)106(NH3)16H3PO4 + 53SO42- ——→ 106CO2 + 53H2S + 106H2O + H3PO4
海洋中的磷:
• 海洋中的磷主要可分为颗粒态的磷和溶解态的磷,
又可分为无机态磷和有机态磷;
• 海 水中 可溶 性无 机磷 酸盐 有: HPO42- 、 H2PO4- 、
• 富营养化的海水再加上合适的温度和光照等,
浮游植物便会大量繁殖(尤其是鞭毛藻类), 相应地以这些浮游植物为生的浮游动物的生 产量也会大量增加(尤其是桡足类甲壳动 物)。但是水体中藻类的大量繁殖也降低了 水体的透明度,从而限制了生活在较深水域 的褐藻和红藻的繁殖。
对浮游生物的影响 2
• 虽然这时也有有机物的垂直对流,但由于水
为主,食植动物增加,食肉动物减少,高级鱼种开始减少, 低级的普通鱼种增加,这对当地的渔业生产显然是非常不 利的。
• 在浮游植物(或动物)数量增加的同时,它们的种群数量
由于Si、有机物、微量元素及各类维生素等在 海水中的量都相对比较大,一般不会成为浮游植 物生长的限制因素。
海洋中硝酸盐和磷酸盐是海洋浮游植物生长、发
育各阶段所必需,因此,N、P是影响浮游植然情况: 海水中磷酸盐和氮化物含量非常小,受生物活动 的影响非常明显,在海洋营养盐分布存在时间和 空间的变化。
人为来源: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水大量入海; 农业上肥料成分流失; 大气的氮、磷负荷输入。
氮的降解:
• 有 氧:
(CH2O)106(NH3)16H3PO4+138O2—→106CO2 + 122H2O +
16HNO3+H3PO4
• 缺 氧:
脱氧菌
(CH2O)106(NH3)16H3PO4+84.8HNO3—→ 106CO2 + 42.4N2 + 148.4H2O + 6NH3 + H3PO4
自然条件下湖泊会从贫营养湖过渡为富营养湖,进 而演变为沼泽和陆地,富营养化加快了这个进程。
富营养化湖泊 – 生物的生长率增加,演替加快 贫营养化湖泊 – 水体洁净,生物生长率低
二、海洋中的营养物质
海洋中浮游植物所需的营养成分有很多,主要有 氮(N)、磷(P)、硅(Si)、有机物、微 量元素及各类维生素。
海水中有机物向底质转移,从而加速海水作为大 气中CO2储存库的过程,从这一点上来说对地 球气候进一步变暖还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 另外,某些能生产二四基硫化物(DMS)的藻
类的大量繁殖能使大气中硫酸盐含量增高,从而 使大气中的云凝核增加,云的增加及云的的反照 率增加,会导致气温下降。
对浮游生物的影响 1
生产是有益的;
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贡献;
• 不利的:
对浮游生物的影响 对底栖生物的影响 对整个生态系统结构和生物分布的影响 其它影响
适度的富营养化对于当地水产养殖和渔业 生产是有益的。
• 由于海水“营养度”的增加,海域的浮游植物
初级生产率增加从而导致次级生产率的增加。
• 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讲适度的富营养化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