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本费用的核算原则

合集下载

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细则

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细则

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细则前言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是企业进行经济分析、决策制定和内部控制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从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的目的和原则、成本类别、计算方法和核算程序等方面,对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进行详细的介绍。

目的和原则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的目的在于准确计算产品的成本和利润,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的原则应遵循如下几点:1.真实性原则:成本核算数据必须真实、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不得虚构、夸大或省略成本项目。

2.合理性原则:成本核算应根据产品的实际生产过程和成本构成,科学、合理地计算成本,并体现在产品的售价和利润中。

3.可比性原则:成本核算应标准化、规范化,以确保成本数据的可比性和可分析性。

4.控制性原则:成本核算应当实现对生产和经营成本的有效监控、控制和管理,以确保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成本类别企业产品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包括原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间接成本包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

1. 原材料原材料是指成品生产过程所需要的各种物品,包括直接用于成品生产的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等。

原材料成本应当按照实际成本核算,包括采购成本、运输费用和关税等费用。

2. 直接人工直接人工是指直接用于成品生产的员工工资和福利等费用。

直接人工成本应当按照实际工资、福利、社保、公积金等核算。

3. 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是指用于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设备和工具等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以及用于维修和维护生产设备的费用等。

制造费用的核算应当根据公司财务政策和实际生产情况规定,以确保核算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4. 管理费用管理费用是指用于管理生产过程的各种费用,包括公司管理和管理人员的工资、办公室租金、设备维护等费用。

管理费用的核算应根据企业的财务政策和实际情况进行规定。

5. 销售费用销售费用是指用于销售产品的各种费用,包括广告费、市场费用、销售人员的工资和福利等。

销售费用的核算应根据企业的财务政策和实际情况进行规定。

简述成本核算的原则

简述成本核算的原则

简述成本核算的原则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项成本进行核算和分析,帮助企业了解和掌握生产经营成本的构成和变动情况,为企业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成本核算的原则是指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准则和规定,下面将对成本核算的原则进行简要的介绍。

一、经济实用性原则经济实用性原则是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要求成本核算应符合经济实际,即成本核算的方法和手段应简便、经济、实用。

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应选择适合自身特点和规模的方法和手段,避免不必要的复杂性,确保成本核算的经济实用性。

二、成本核算与管理相结合原则成本核算与管理相结合是成本核算的重要原则,它要求成本核算应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相结合,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企业掌握和分析成本信息,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和参考依据,因此成本核算应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相结合,确保成本核算的结果能够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

三、费用分类与归集原则费用分类与归集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也是成本核算的重要原则之一。

根据成本的性质和用途,将费用进行合理的分类,并将各项费用归集到相应的成本中心或成本对象中,以便于后续的成本核算和分析。

费用分类与归集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成本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分离原则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分离是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要求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成本按照能够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联的程度进行划分,将能够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联的成本划分为直接成本,将无法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联的成本划分为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的分离有助于准确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五、历史成本与标准成本结合原则历史成本与标准成本结合是成本核算的原则之一,它要求将历史成本与标准成本相结合,进行成本核算和分析。

历史成本是指企业实际发生的成本,它反映了企业过去的生产经营活动情况。

标准成本是指企业预先确定的成本标准,它反映了企业在一定生产规模和标准条件下的成本情况。

成本核算应遵循 原则

成本核算应遵循 原则

成本核算应遵循原则成本核算应遵循的原则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成本核算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它不仅能够帮助企业了解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构成,为定价策略提供依据,还能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关键的信息支持,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然而,要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就必须遵循一系列的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合法性原则是成本核算的首要原则。

这意味着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不得违反相关规定进行成本的计算和列支。

例如,在核算成本时,企业必须按照税法的要求,正确计算和扣除可抵扣的成本项目,不得虚报或瞒报成本,以逃避纳税义务。

同时,企业还应遵守会计准则和财务制度的规定,如实反映企业的成本状况,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二、可靠性原则可靠性原则要求成本核算所提供的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完整,能够客观地反映企业的成本情况。

为了实现这一原则,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应当采用合理的成本计算方法和核算流程,确保数据的收集、整理、计算和记录准确无误。

同时,企业还应建立健全的成本核算内部控制制度,对成本核算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防止出现错误和舞弊行为。

例如,在记录成本数据时,应当有明确的原始凭证作为依据,并且这些凭证应当经过严格的审核和审批程序。

对于成本的分摊和分配,应当遵循合理的标准和方法,避免主观随意性。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成本核算信息的可靠性,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相关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强调成本核算所提供的信息应当与企业的决策需求相关。

成本信息的价值在于能够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如产品定价、生产决策、投资决策等。

因此,在进行成本核算时,企业应当根据不同的决策需求,有针对性地收集和整理成本数据,提供与决策相关的成本信息。

例如,在制定产品定价策略时,企业需要了解产品的完全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以及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等因素。

而在进行生产决策时,企业可能更关注变动成本,如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成本,以便确定最优的生产规模和生产组合。

简述成本核算的原则

简述成本核算的原则

简述成本核算的原则成本核算是企业会计的基本任务之一,通过对企业成本的收集、归集、分配和计算,帮助企业全面了解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和成本,并提供决策参考。

成本核算的原则是指在成本核算过程中所遵循的一些基本准则和规范,旨在保证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将详细介绍成本核算的原则。

一、货币计量原则货币计量原则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即所有的成本都必须以货币的形式进行计量。

货币作为成本计量的统一标准,方便了成本之间的比较和计算,并确保了成本核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二、成本一致性原则成本一致性原则要求在相同成本结构条件下,同一类成本在不同会计期间应保持一致。

即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同一种成本要在同一计量单位下进行计算和类别归集,避免混淆和混乱。

这有助于比较不同期间的成本数据以及对成本变化进行分析。

三、成本实质性原则成本实质性原则要求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应以实质为依据,而不仅以形式为准则。

即强调在成本核算中,应以具体成本发生的经济行为和事实为依据,而不是单纯按照法律形式进行计算,以确保成本核算数据的真实可信。

四、权责相符原则权责相符原则要求将产生成本的责任方与承担成本的权利方相匹配,即成本应该由产生成本的责任方承担。

这对于提高成本核算的合理性和效率性非常重要,同时也能激励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和人员对成本的控制和管理。

五、期间费用实现原则期间费用实现原则要求将非生产直接费用在费用发生时立即计入成本,而不是在产品销售时才计入成本。

这主要包括一些与销售活动直接相关的费用,如广告费、销售人员工资等,这样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企业在销售过程中的实际费用支出。

六、工作量与费用相符原则工作量与费用相符原则要求将费用按照实际产出产品或提供服务的工作量进行分配和计算,即将成本分配到各个生产成本中心和核算对象上时,应充分考虑生产或服务的实际工作量和成本投入。

这有助于实现成本的精确计算和合理分配。

七、适期计算原则适期计算原则要求成本核算必须及时进行,以满足管理决策的需要。

财务成本核算制度

财务成本核算制度

财务成本核算制度一、引言财务成本核算制度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对成本进行统一核算、准确计量,并对企业的经营决策、成本控制、利润计算和税务申报提供依据的一套规范和制度。

财务成本核算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帮助企业进行成本控制与经营决策,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竞争力。

本文将介绍财务成本核算制度的基本原则、核算方法和应用实践。

二、财务成本核算制度的基本原则1. 经济性原则:成本核算应基于经济性原则,确保成本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企业在核算成本时,应把握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合理安排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2. 全面性原则:成本核算应全面反映企业的全部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等,间接成本包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

3. 规范性原则:成本核算应遵循财务会计准则和税务法规的规定,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成本核算行为。

三、财务成本核算制度的核算方法1. 直接成本法:直接成本法是指将产品或服务直接耗费的成本作为其产品成本,如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等。

该方法计算简单、直观,并适用于生产型企业。

2. 间接成本法:间接成本法是指将间接成本按一定的分配基础分配到各个产品或服务上,如制造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等。

该方法适用于生产过程复杂、间接成本较多的企业。

3. 综合成本法:综合成本法是指将直接成本法和间接成本法相结合,综合考虑各种成本因素的影响。

该方法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灵活运用,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四、财务成本核算制度的应用实践1. 成本控制:财务成本核算制度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及时发现和纠正成本异常,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通过成本控制,企业可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2. 经营决策:财务成本核算制度为企业提供了准确的成本数据,帮助管理层进行经营决策。

通过对不同产品、渠道、市场的成本分析,管理层可以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优化产品组合,提高利润水平。

成本核算的原则及制度

成本核算的原则及制度

成本核算的原则及制度原则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在进行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应遵守以下原则:1.实际成本原则实际成本原则是成本核算的基础。

成本核算应基于实际生产过程和管理过程的成本,并根据实际的成本发生情况进行核算。

这样可以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2.费用分离原则费用分离原则指的是在成本核算过程中,需要将费用按照不同的性质或者用途进行划分,以便于更好地反映经营活动的成本和盈利情况。

例如:费用划分为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以便于确定成本的变化规律和成本控制的重点。

3.合理性原则合理性原则是成本核算的重要原则之一。

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成本的计算方法和处理方式,使成本核算结果更加准确和真实。

也就是说,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必须遵循经济合理性。

4.周期性原则周期性原则指的是成本核算应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进行,以便于及时发现成本的变化情况和成本控制的效果。

通常,企业进行成本核算的周期为月、季度和年度。

周期性原则有利于企业及时进行成本调整和成本控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5.一致性原则一致性原则是成本核算中的重要原则之一。

一致性原则指的是,在成本核算过程中使用相同的计算方法、核算标准以及核算周期等一致的成本核算制度。

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成本核算结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方便企业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制度成本核算制度是企业进行成本核算的重要基础。

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制度,有利于企业进行成本核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下面是企业建立成本核算制度的几个重要方面:1.制定成本核算制度制定成本核算制度是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制度的前提。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确定成本核算的范围、目标和内容,并制定相应的核算方法和计算标准。

同时,还需要考虑成本核算周期、计算精度和核算人员等问题。

2.确定成本项目和标准确定成本项目和标准是成本核算的重要环节。

成本项目指的是产生成本的具体活动或者费用项,例如原材料采购、生产费用、销售费用等。

会计实务:成本核算中,费用划分的六大原则

会计实务:成本核算中,费用划分的六大原则

成本核算中,费用划分的六大原则
成本核算往往涉及到费用的划分,准确核算成本的前提之一就是正确的划分各项费用。

在实际工作中,财务人员往往混淆财务成本管理和会计核算。

那么费用划分都有哪些原则呢?
 费用
 一、受益性原则
 费用分配的受益性原则可以概括为两句话:“即谁受益、谁负担;负担多少,视受益程度而定”。

这一原则,包含费用划分的两个步骤。

 第一步“谁受益,谁负担”。

 第二步“负担多少,视受益程度而定”。

 例:某生产企业设有机修车间和甲、乙两个生产车间,甲车间生产A产品,乙车间是企业去年新建的车间,生产F产品,2017年4月,机修车间为甲车间提供修理服务20次,每次平均6小时,为乙车间提供修理服务4次,每次平均1小时。

 在对机修车间辅助费用分配时,就应该选择提供服务的时间为分配编制,而不应该是次数,更不应该是A产品、F产品的数量或价值。

 二、及时性原则。

做好成本核算工作的原则

做好成本核算工作的原则

做好成本核算工作的原则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成本核算工作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准确、有效的成本核算能够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控制成本、提高利润,并为决策提供关键的依据。

要做好成本核算工作,需要遵循一系列原则,这些原则涵盖了从数据收集到分析报告的整个过程。

一、准确性原则准确性是成本核算工作的基石。

任何微小的错误或偏差都可能导致决策的失误,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首先,确保数据来源的准确性。

这意味着要从可靠的渠道获取原始数据,如生产部门的产量记录、采购部门的采购发票、财务部门的费用凭证等。

对于这些数据,要进行严格的审核和验证,以排除错误和虚假信息。

其次,在数据录入和处理过程中要保持高度的谨慎。

采用准确的计算方法和工具,避免人为的疏忽和错误。

例如,在计算直接材料成本时,要确保材料的单价和用量的准确计量;在分摊间接费用时,要选择合理的分摊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最后,对成本核算结果进行反复的核对和验证。

可以通过与历史数据对比、与其他相关数据交叉验证等方式,确保核算结果的准确性。

二、完整性原则成本核算应该涵盖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销售环节、管理费用等。

要做到完整核算,需要对企业的业务流程有清晰的了解。

明确每一个环节所产生的成本,并将其纳入核算范围。

不能遗漏任何可能影响成本的因素,否则会导致成本信息的不全面,从而影响决策的科学性。

例如,在核算产品成本时,不仅要考虑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还要考虑产品研发成本、质量检测成本、售后服务成本等。

对于一些间接成本,如水电费、设备折旧费等,也要按照合理的方法进行分摊和计入。

同时,对于一些特殊的成本项目,如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等,也不能忽视,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处理和核算。

三、及时性原则成本信息的价值在于其时效性。

如果成本核算结果不能及时提供,就无法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效的支持。

为了保证及时性,要建立高效的数据收集和处理机制。

上市公司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上市公司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上市公司成本核算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上市公司成本核算管理,提高公司核算成本的准确度和及时性,保障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上市公司生产成本、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核算管理。

三、成本核算基本原则1、真实性原则:成本核算应当真实、可靠、准确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成本的情况。

2、规范性原则:成本核算应当遵循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3、完整性原则:成本核算应当对所有与生产和经营活动相关的成本进行核算,确保成本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4、谨慎性原则:成本核算应当以保守原则为基础,对不确定的成本进行相应的处理和预留。

5、合理性原则:成本核算应当合理、科学地进行成本分配和核算处理,确保成本核算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四、成本核算管理流程1、成本分类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业务形态,对成本进行适当的分类,主要包括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

对不同类别的成本进行明确的界定和核算。

2、成本核算期间成本核算期间应当与会计核算期间相一致,一般为一个会计年度。

3、成本核算方法成本核算方法包括作业成本法、作业订单法、加权平均法、标准成本法等,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和成本核算需求选择适合的成本核算方法,并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

4、成本核算程序成本核算程序包括原始凭证的收集、登记和汇总,成本分配和核算处理,最终形成成本报表等环节。

对每个环节制定详细的程序和操作规范,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5、成本核算监督成本核算应当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由内部控制部门对成本核算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完善制度。

五、成本核算的重点工作1、原始凭证的管理对企业的原始凭证进行严格的管理和保存,保证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成本分配和核算处理对各项成本进行准确的分配和核算处理,确保生产成本、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的准确核算。

3、成本报表的编制根据成本核算的结果编制相应的成本报表,将成本核算结果及时准确地反映在财务报告中。

成本核算的原则

成本核算的原则

成本 会 计成本核算的原则▪分期核算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实际成本核算原则▪一致性原则▪合法性原则分期核算原则▪成本核算整贯穿产品成本形成的全过程。

▪成本分期核算要与会计报告期应当保持一致。

▪费用的归集、汇总和分配等,都必须定期按月进行核算。

▪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的时期,即产品成本计算期,不一定要与会计报告期完全一致。

▪产品成本计算期主要是受企业的生产组织特点的影响。

▪成本核算期可以按月定期的也可以按生产周期不定期的核算。

权责发生制原则▪权责发生制,亦称应计制原则。

▪凡是本期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成本费用,不论其是否已经支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成本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成本费用(即已计入以前各期的成本费用,或应由以后各期成本负担的费用),即使已经在当期支付,都不应作为当期的成本费用。

实际成本核算原则▪实际成本核算原则也称历史成本核算。

▪按照我国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第四十八条规定:企业不得以计划成本、标准成本、定额成本等代替实际成本。

▪(美国偏好标准成本核算,中国很多企业偏好于计划成本核算)▪对于生产经营活动中所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要按实际耗用数量的实际单位计算,但在计价标准上可以采用实际价格,也可以采用计划价格;▪对于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也要按实际发生的成本计算。

▪虽然原材料、燃料、产成品的账户可按计划成本、定额成本和标准成本进行核算,但在最后核算产品成本时,必须将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定额成本和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进行加、减成本差异处理,以调整为实际成本,才能正确地计算出企业当期的盈利水平。

▪一致性原则是指各个会计期间所采用的成本会计核算方法必须保持前后一致。

▪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一种适合的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的成本核算方法。

▪采用新的成本核算方法更能体现企业成本数据的精准和有用性,才有必要变更,其变更的有关情况要及时地在当期成本报告中予以注明,并对原成本核算单中的有关数字进行必要的调整。

成本核算原则

成本核算原则

成本核算原则一、引言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对于企业的决策、控制和评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成本核算中,成本核算原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成本核算原则的定义、作用以及几个主要的成本核算原则。

二、成本核算原则的定义成本核算原则是指指导和规范成本核算活动的基本原则,它确定了如何核算和计量企业的成本,并为企业决策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依据。

成本核算原则的正确应用能够确保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准确、可靠。

三、成本核算原则的作用成本核算原则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1. 支持决策-making成本核算原则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有了准确的成本数据,企业能够对不同的决策方案进行成本比较,从而选择最经济的方案。

例如,在新产品开发中,企业可以通过成本核算原则来评估投入资源的成本和预期收益,从而决定是否进行该项目。

2. 促进控制-control成本核算原则能够帮助企业实施成本控制。

通过比较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企业可以发现成本偏差,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成本核算原则还可以提供成本效益分析,帮助企业评估产品的利润水平,进一步指导企业的控制活动。

3. 评估绩效-performance evaluation成本核算原则为企业的绩效评估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企业可以通过比较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来评估绩效,同时也可以通过对成本变化的分析来了解企业运营状况的变化。

通过这些分析,企业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四、主要的成本核算原则在成本核算中,存在着许多原则。

以下是几个主要的成本核算原则:1. 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分离原则直接成本是指可以直接归属于特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如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等。

间接成本是指无法直接归属于特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如制造费用、运输费用等。

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需要进行分离,从而为企业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

2. 可变成本与固定成本区分原则可变成本是指随着产量或销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原材料成本。

会计准则成本核算原则

会计准则成本核算原则

会计准则成本核算原则一、合法性原则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会计准则,确保成本核算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这意味着,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程序和标准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不得违反相关规定或进行虚假核算。

二、真实性原则企业进行成本核算时,必须保证所归集、分配、计算的各项成本费用真实、准确、完整,不得虚报、漏报、错报。

这意味着,企业必须对所有的成本费用进行准确的记录和核算,确保成本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便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三、及时性原则企业进行成本核算时,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进行核算,确保成本核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这意味着,企业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成本核算,以便及时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业绩,同时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权责发生制原则权责发生制是会计准则中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企业进行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

这意味着,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必须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对所有的收入和费用进行准确的确认和计量,以便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五、配比性原则配比性原则是指在企业进行成本核算时,必须将成本与相应的收入进行配比,以便真实反映企业的利润和成本。

这意味着,企业必须将成本按照其发生的期间与相应的收入进行匹配,以便真实反映企业的盈利状况和经营效益。

六、历史成本原则历史成本原则是指在企业进行成本核算时,必须以历史成本为基础,不得对历史成本进行随意调整或改变。

这意味着,企业必须按照历史成本原则对资产和负债进行计价和核算,不得随意进行调整或改变,以确保成本核算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七、一致性原则一致性原则是指在企业进行成本核算时,必须保持核算方法和标准的一致性,不得随意更改。

这意味着,企业必须按照一致性原则进行成本核算,确保不同期间之间的数据具有可比性和可分析性,以便更好地分析和决策。

成本核算的原则和要求简答题

成本核算的原则和要求简答题

成本核算的原则和要求简答题
成本核算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按照一定的成本计算方法,将所有的成本费用进行汇总,从而计算出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和要求:
原则:
1. 实际成本原则:企业应按照实际成本进行核算,不得随意估算或估计成本。

2. 受益原则:企业应当将成本费用按照受益程度进行分摊,即谁受益谁承担。

3. 权责发生制原则:企业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将当期的成本费用进行核算,不得提前或滞后。

4. 配比原则:企业应当将当期的收入与成本费用进行配比,以确定当期的利润。

要求:
1. 准确性:企业应当按照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核算,确保准确性。

2. 一致性:企业应当按照相同的成本计算方法进行核算,确保不同产品的成本一致性。

3. 全面性:企业应当将所有的成本费用进行核算,确保不漏不重。

4. 及时性: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要求进行成本核算,及时
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

5. 合法性: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的规定进行成本核算,确保合法性。

6. 重要性:企业应当将重要的成本费用单独列示,以确保其重要性。

7. 可比性:企业应当将成本核算的结果与往期的数据进行对比,以便发现问题并改进管理。

总之,企业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要求,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管理水平。

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

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

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一、成本核算的基本概念成本核算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记录、计算和分析的过程。

它通过核算各项费用的发生、分配和归集,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和管理参考,以实现成本控制和利润最大化。

二、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1.费用直接性原则:根据费用产生的直接性和间接性,将费用进行分类和归集,以便准确反映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本。

2.费用时点性原则:根据费用发生的时间点,将费用分配到相应的会计期间,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3.费用可比性原则:确保费用核算的一致性和可比性,避免由于核算方法的不同而导致的成本误差。

4.费用实质性原则:核算费用时要关注费用的实质性,而不是形式上的表面现象,确保核算结果真实可靠。

5.费用公允性原则:核算费用时要尽量避免主观主义和随意性,确保费用的公允性和合理性。

三、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1.作业成本法:按照不同作业的特点和成本的发生方式,将费用分配到相应的作业上,以计算出每个作业的成本,从而得出产品的总成本。

2.过程成本法:按照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将费用分摊到各个阶段的产品上,以计算出每个阶段的成本,从而得出产品的总成本。

3.标准成本法:根据产品的预定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进行成本控制和分析,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生产经营活动。

4.直接成本法:将直接与产品生产相关的费用直接分配到产品上,以计算出产品的直接成本,例如原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

5.间接成本法:将间接与产品生产相关的费用通过适当的分配方法分摊到产品上,以计算出产品的间接成本,例如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

四、成本核算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以下目标:1.成本控制:通过对各项费用的核算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成本偏高或浪费的问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决策支持:通过对产品成本和销售价格的分析,为企业的产品定价、合同谈判和市场开拓等决策提供依据,以保证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成本核算基本原则

成本核算基本原则

成本核算基本原则成本核算基本原则是指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根据会计核算的需要,对各项成本进行分类、计量和核算的一般规则和准则。

它是企业进行决策、评价和管理的基础,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成本控制起着重要的作用。

成本核算基本原则的第一条是完全成本原则。

完全成本原则要求企业在核算成本时,必须将所有与生产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成本都纳入核算范围,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间接费用成本。

这样可以确保企业在决策和评价中能够全面了解成本的构成和变动情况,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准确的依据。

成本核算基本原则的第二条是期间成本原则。

期间成本原则要求企业在核算成本时,应当根据成本发生的时间将其分配到相应的会计期间内。

这样可以使企业在每个会计期间内都能够及时了解成本的变动情况,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及时的参考。

成本核算基本原则的第三条是一致性原则。

一致性原则要求企业在核算成本时,应当遵循一致的核算方法和核算政策。

这样可以使企业的成本核算结果具有可比性和可信度,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成本核算基本原则的第四条是经济实用性原则。

经济实用性原则要求企业在核算成本时,应当根据经济实际和成本控制的需要,合理选择核算方法和核算政策。

这样可以使企业的成本核算具有经济效益,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有效的支持。

总结起来,成本核算基本原则是企业进行决策、评价和管理的基础,它包括完全成本原则、期间成本原则、一致性原则和经济实用性原则。

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应当遵循这些基本原则,以确保成本的准确核算和有效控制,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成本核算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

成本核算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

成本核算的原则和⽅法是什么成本核算是指将企业在⽣产经营过程中发⽣的各种耗费按照⼀定的对象进⾏分配和归集,以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成本核算通常以会计核算为基础,以货币为计算单位。

那成本核算的原则和⽅法是什么,下⾯店铺⼩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主要原则计算成本应遵循的原则。

主要包括:1.合法性原则。

指计⼊成本的费⽤都必须符合法律、法令、制度等的规定。

不合规定的费⽤不能计⼊成本。

2.可靠性原则。

包括真实性和可核实性。

真实性就是所提供的成本信息与客观的经济事项相⼀致,不应掺假,或⼈为地提⾼、降低成本。

可核实性指成本核算资料按⼀定的原则由不同的会计⼈员加以核算,都能得到相同的结果。

真实性和可核实性是为了保证成本核算信息的正确可靠。

3.相关性原则。

包括成本信息的有⽤性和及时性。

有⽤性是指成本核算要为管理当局提供有⽤的信息,为成本管理、预测、决策服务。

及时性是强调信息取得的时间性。

及时的信息反馈,可及时地采取措施,改进⼯作。

⽽这时的信息往往成为徒劳⽆⽤的资料。

4.分期核算原则。

企业为了取得⼀定期间所⽣产产品的成本,必须将川流不息的⽣产活动按⼀定阶段(如⽉、季、年)划分为各个时期,分别计算各期产品的成本。

成本核算的分期,必须与会计年度的分⽉、分季、分年相⼀致,这样可以便于利润的计算。

5.权责发⽣制原则。

应由本期成本负担的费⽤,不论是否已经⽀付,都要计⼊本期成本;不应由本期成本负担的费⽤(即已计⼊以前各期的成本,或应由以后各期成本负担的费⽤),虽然在本期⽀付,也不应主考试本期成本,以便正确提供各项的成本信息。

6.实际成本计价原则。

⽣产所耗⽤的原材料、燃料、动⼒要按实际耗⽤数量的实际单位成本计算、完⼯产品成本的计算要按实际发⽣的成本计算。

虽然原材料、燃料、产成品的账户可按计划成本(或定额成本、标准成本)加、减成本差异,以调整到实际成本。

7.⼀致性原则。

成本核算所采⽤的⽅法,前后各期必须⼀致,以使各期的成本资料有统⼀的⼝径,前后连贯,互相可⽐。

成本核算基本原则

成本核算基本原则

成本核算基本原则
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产品或
服务的成本,从而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成本
核算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 全面性原则:成本核算应该全面、准确地反映企业的全部成本,包
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可以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联
的成本,如原材料、人工等;间接成本是指不能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
关联的成本,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2. 一致性原则:成本核算应该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保持一致,不得随
意更改。

这样可以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3. 可比性原则:成本核算应该具有可比性,即不同产品或服务之间的
成本可以进行比较。

这样可以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提高企
业的竞争力。

4. 真实性原则:成本核算应该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不得虚报或
隐瞒成本。

这样可以避免企业因为成本核算不准确而做出错误的决策。

5. 经济性原则:成本核算应该具有经济性,即成本核算的收益应该大
于成本。

这样可以确保成本核算的效益。

6. 可控性原则:成本核算应该具有可控性,即企业应该能够控制成本
的产生和支出。

这样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总之,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
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从而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包括全面性、一致性、可比性、真实性、经济性
和可控性。

企业应该遵循这些原则,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效益。

企业成本核算管理办法

企业成本核算管理办法

企业成本核算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企业成本核算管理,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有效控制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会计准则,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企业及所属各单位的成本核算管理。

第三条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一)实际成本原则。

成本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成本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成本水平。

(二)分期核算原则。

成本核算应当按照会计期间进行分期核算,以便及时反映企业的成本状况。

(三)一致性原则。

成本核算方法应当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四)合法性原则。

成本核算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第四条成本核算的目的:(一)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成本信息。

(二)为企业成本控制提供依据。

(三)为企业绩效考核提供成本指标。

第二章成本核算的对象和项目第五条成本核算对象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计算成本而确定的归集成本费用的对象。

成本核算对象可以是产品、项目、服务等。

第六条成本核算项目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

(一)直接材料是指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等。

(二)直接人工是指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

(三)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折旧费、水电费、办公费等。

第三章成本核算的方法和程序第七条成本核算方法采用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

企业应当根据生产经营特点和成本管理要求,选择适当的成本核算方法。

第八条成本核算程序如下:(一)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和项目。

(二)收集成本费用资料。

(三)对成本费用进行分类和归集。

(四)分配间接费用。

(五)计算产品成本。

(六)编制成本报表。

第四章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第九条直接材料成本的归集和分配:(一)直接材料成本应当按照实际消耗的数量和单价进行归集。

(二)对于共同耗用的直接材料,应当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分配,如定额消耗量比例法、产品产量比例法等。

企业会计核算中的成本与费用区分原则

企业会计核算中的成本与费用区分原则

企业会计核算中的成本与费用区分原则在企业会计核算中,准确地区分成本与费用是非常重要的。

成本和费用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支出,但其性质和用途有所不同。

理解成本与费用的区别,对于正确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以及进行合理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成本与费用的区分原则,以及如何正确应用这些原则。

首先,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而发生的直接和间接支出。

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以及其他直接与生产相关的费用。

这些费用是与实物产品或服务直接相关的,可以通过销售或其他经营活动获取收益。

成本的核算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进行,例如,作业成本法、批次成本法或标准成本法。

企业必须确保将成本正确地分配给不同的产品或服务,以便计算其成本和盈利能力。

相比之下,费用是指企业不直接与生产相关的支出,而是与日常经营活动和一般管理费用有关。

费用包括销售费用、行政费用、财务费用以及非经常性费用等。

这些费用主要是为支持和促进企业的正常运营而产生的,无法直接与特定产品或服务相关联。

费用的核算通常按照发生期间确定,例如,按月或按季度计算,常见的核算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

要正确区分成本与费用,企业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成本应与实物产品或服务直接相关。

企业应将所有直接与生产相关的支出纳入成本核算中。

例如,在制造业中,原材料、工人工资以及与生产线直接相关的制造费用都应计入成本。

这样,企业才能清晰地了解每个产品的成本,并为定价和利润计算提供准确的依据。

其次,费用是企业日常运营中的必要开支。

费用是为了保持企业的正常运转,以及支持销售、行政和财务等职能部门而发生的支出。

它们并不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但在企业经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企业必须合理预算费用,并严格控制开支,以确保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稳定性。

另外,成本应该被完全转化为费用。

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成本不局限于某一个阶段,而是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到销售等各个环节都有所涉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本和费用治理制度二○○○年十月三十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成本和费用治理基础工作第一节定额治理第二节原始记录第三节计量验收第四节价格体系和内部结算第五节内部经济核算制第三章成本预测、打算、操纵、分析第一节成本预测和目标成本第二节成本打算和费用预算第三节成本操纵和分级归口治理第四节成本分析第四章成本核算规程第一节成本核算的原则规定第二节成本核算组织第三节成本费用核算内容和程序第五章成本费用核算细则第一节材料费用核算第二节低值易耗品费用核算第三节工资及福利费核算第四节动力、折旧和其他费用核算第五节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和予提费用核算第六节辅助生产核算第七节制造费用核算第八节在产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成本核算第九节销售成本核算第六章产品成本核算方法第一节品种法第二节分步法第三节分批法第四节分类法第五节定额法第六节定额比例法第七节平行结转定额差异法第八节铸件成本核算第七章成本费用的电算化治理第八章成本费用治理责任制第九章监督与检查第十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集团公司所属企业的成本和费用治理及核算工作,依照财政部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工业企业财务制度》,结合深化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所属全资子公司(企事业)和集团公司控股的工业企业(含股份制企业),以及分公司和分公司性质的分支机构。

第三条企业的成本和费用治理工作是企业生产经营治理的核心内容,必须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其差不多任务是:通过预测、打算、操纵、核算、分析和考核,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成果,挖掘降低成本潜力,努力降低产品成本。

成本和费用治理的差不多工作要点是:(一)遵守财经纪律,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二)加强和完善成本和费用治理的基础工作;(三)正确掌握成本和费用开支范围和标准,合理划分产品成本界限;(四)进行成本预测,参予生产经营决策,实行要紧产品的目标成本治理;(五)编制先进可行的成本打算和增产节约打算,组织制订降低成本的措施;(六)分解成本和费用指标,操纵生产耗费,落实成本治理责任,实行分级归口治理;(七)准确、及时核算产品成本,操纵和监督成本打算和费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成本和费用分析;(八)运用现代化治理方法,不断提高企业成本治理水平。

第四条企业要结合经营责任,贯彻成本治理责任制。

企业负责人要组织总会计师、总经济师、总工程师等各级领导,依靠全体工程技术人员、生产经营治理人员和财务会计人员,组成成本治理体系。

同时也要注意学习借鉴国内外成本治理的先进经验,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距,促进企业的经营治理水平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提高。

第五条各级成本治理的责任承担者,都必须作到责任内容清晰,职权范围明确,考核奖惩分明,贯彻责、权、利三结合。

成本治理责任承担者对所承担的经济责任,要具备下列三项条件:(一)能了解所分管成本费用指标的要求和资料来源;(二)能了解所分管成本费用指标的实际执行情况和计算依据;(三)能调节、操纵所分管成本费用指标的耗费数。

第二章成本和费用治理基础工作第六条企业应在企业负责人和总会计师、总经济师、总工程师的领导下组织各职能部门,认真作好成本和费用治理的基础工作。

其要紧内容是:定额治理、原始记录、计量验收、内部价格体系、内部经济核算制。

第一节定额治理第七条企业对各种原材料、工具、燃料动力的消耗,以及劳动工时、设备利用、物资储备、定额流淌资金占用、费用开支等,都要制订先进、合理的定额,并定期进行检查、分析、考核和修订。

第八条各项定额的制订,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需要在统一领导下,由各职能部门紧密配合进行。

在定额制订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一)要考虑企业生产进展、经营治理水平提高的要求,同时兼顾企业目前的生产能力和治理现状,使定额既先进又可行。

(二)要保持定额相对稳定,以利调动职工积极性,使分析和考核建立在可比基础上。

但随着企业生产技术进步和治理水平的提高,对已不适应的定额应适时地进行补充和修订。

(三)要注意各种定额之间的内在联系,防止相互脱节,彼此矛盾的情况出现。

(四)要采取相应的组织措施,定期检查分析,保证定额的贯彻执行。

第二节原始记录第九条企业应依照生产和治理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下列各项原始记录:(一)材料物资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材料的收、发、领、退等物流过程。

包括:材料、物资验收入库单、领料单、限额领料单、托付加工材料单、托付加工入库单、超定额领料单、退料单、材料切割单、材料物资盘点报告单、工具请领单等,并作好工具借交登记簿和材料仓库台帐的记帐工作。

(二)劳动工资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职工人数、调动、考勤、工资基金、工时利用、停工情况、有关津贴等项记录。

(三)设计及工艺改动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产品设计改动、工艺路线变化、工时材料定额变动等项的记录,如产品设计修改通知单、工艺路线变动通知单,定额变动通知单等。

(四)生产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产品从毛坯投入至验收入库的过程,如工作命令单、加工路线单、毛坯投料单、半成品领用单、转工单、废品通知单、零件短缺报告单,以及零部件和产成品交库单等,并作好产品投入产出数量治理和工时统计工作。

(五)设备使用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设备验收、交付使用、维修、封存、调拨、报废的情况,如固定资产验收单、固定资产调拨单、在建工程转固验收单等,并作好固定资产卡片和固定资产台帐的登记工作。

(六)动力消耗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依照各计量仪表所显示的水、电、汽、风的实际耗用量,并作好能源消耗统计报表。

企业应指定专职治理原始记录的机构和人员,统一规定各类原始记录的格式、内容、填写、审核、签署、传递、存档等要求,保证原始记录治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第三节计量验收第十条企业应建立健全各项财产、物资的计量验收制度,并保持计量工具的准确性,对材料、工具、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等的收发和转移,都必须进行计量、点数和质量验收。

(一)关于购入材料的计量验收分下列两种方式:1.提货验收。

在提货时进行现场验收,发觉短缺、不足或破损等情况,要及时查明缘故,其应由运输机构负责的,要填写物资破损清单,由运输机构签证,明确交接双方的经济责任。

2.入库验收。

材料运达仓库后,由仓库治理人员依照发票所列的品名、规格和数量,分不采取点数、过磅、检尺、量方等适用的计量折算方法,准确计算数量,经检验部门质量检定后,按实际合格数量入库。

属于材料的定额损耗,可在规定同意的损耗范围内点收入库。

关于数量和质量不符,以及破损等情况,要查明缘故,分清责任,要求有关方面赔偿或扣付货款。

(二)关于在产品、半成品在车间之间或车间内部的转移,应依照工艺流程记录的凭证,经质量检验合格后进行点数、交接。

在产品报废或短缺,应及时查清数量和缘故,填制有关的原始凭证,以保证投入、产出数量记录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三)关于外发加工的半成品,在拨出和完工入库时,都应进行合格数量的计量和交接,如发生外部责任的报废或短缺,应及时办理索赔。

(四)关于车间完工的零部件和产成品,应由车间填制入库单,经检验合格签证后,送交仓库点收入库。

第四节价格体系和内部结算第十一条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互相提供产品、材料或劳务等经济事项,如生产部门之间转移半成品,辅助生产部门为差不多生产部门提供劳务,治理部门为生产部门提供服务等。

因此,为了正确评价各单位的工作业绩,分清各自的经济责任,企业必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内部价格体系,实行以货币形式进行等价交换的内部结算。

第十二条内部结算价格的制订(一)内部转移的材料物资等,由物资供应部门以当时市场价格为基础,制订内部打算价格,编制价格目录,经财务部门审核后,作为内部结算价格。

(二)企业辅助部门劳务供应,能够市场价为基础,由企业主管职能部门依照实际成本情况审定结算价格。

(三)企业生产的零部件、半成品在内部转移时,可采纳定额成本作为转移价格。

企业应当编制全部产品的零部件及整机的定额成本。

鉴于产品零件定额成本的制订是一项较大而浩繁的工作,牵涉到各个方面,依照若干企业的经验,特制订以下规定:1.此项工作应由企业要紧领导牵头,直接监督检查有关职能部门按要求提供下列资料:1-1 产品机件明细表,包括组装件、借用件、随机备件、标准件、电气件等明细表。

1-2 产品零件加工及装配工艺路线表,加工工时定额明细表,材料定额明细表,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包装材料、油漆材料等。

1-3 产品零件外协加工费明细表。

1-4 各种材料、外购件的以市场价为基础的打算价格。

1-5 以实际成本结合预测成本为基础的工缴定额单位成本。

2.有关职能部门,负责将数据及资料输入电算机,并指定专人负责日常信息维护及负责填发信息变动通知单。

(四)其他内部结算价格,应本着公平合理、利益兼顾、有利于治理的原则,在企业领导下由各有关部门协作制订,经批准后施行。

第十三条内部结算的方式和组织。

(一)内部结算的方式,本着既满足往来结算的要求,又简化手续的原则,选择使用,一般以厂内支票较为适宜,也可由企业依照其具体情况自行决定。

(二)内部结算的组织,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在财务部门设立结算中心,要紧负责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往来结算,核算工作较简单。

另一种是厂内银行,具有结算、信贷、操纵等职能,但核算工作较复杂,企业可依照治理需要选定适当的组织形式。

第十四条各种内部结算价格,以每年修订一次为宜,但如客观情况发生较大变动,阻碍成本的准确性,可在企业领导下,由有关部门协作研究修订,经批准后施行。

各单位不得擅自改变价格标准。

第五节内部经济核算制第十五条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内部经济核算制,在企业统一打算、统一核算的前提下,建立企业各单位(成本中心)分级归口治理的经济核算网络,形成纵向为厂部、车间(分厂)、小组(个人)核算;横向为产品设计、工艺技术、物资供应、生产打算、经营销售及财务等有关职能部门的全面经济核算制。

各核算单位都必须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明确分工职责,结合企业经济责任制和成本治理责任制考核,开展内部经济核算。

第三章成本预测、打算、操纵、分析第十六条企业必须通过成本打算治理和操纵经济活动,以实现有效的成本治理,包括预测、决策、打算、操纵、分析等治理工作,达到有效地降低成本的目的。

企业应结合市场和用户调查,掌握市场信息,包括资源、价格、科技进展、产品品种、质量、销量等各种数据信息,并结合价值工程决定产品结构的优化组合,在此基础上,进行产品成本预测,确定目标成本。

第一节成本预测和目标成本第十七条成本预测应在生产预测和选择最佳经济效益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并以目标成本操纵产品设计、工艺技术和生产的耗费,实现产品的最低成本。

第十八条成本预测应包括:制订打算时期的成本预测和打算实施时期的成本预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