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接触网抢规

合集下载

高速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

高速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

高速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1. 总则1.1 本规程适用于高速铁路(含高速动车组)接触网安全工作。

1.2 接触网安全工作是指保障高速铁路接触网设施及使用车辆的安全。

1.3 接触网安全工作分为常规检查、专项检查、应急处置和事故调查等四个方面。

1.4 接触网安全工作应按照《高速铁路接触网设施技术规程》的要求进行。

1.5 接触网安全工作贯穿于高速铁路运营的全过程,是保障列车运行安全的重要环节。

2. 工作内容2.1 常规检查2.1.1 检查铁路供电所的接触网设施以及变电站电力设施的完好情况;2.1.2 检查接触网设施接地电阻值是否符合要求;2.1.3 检查接触线及支柱的耐电强度等级及安装情况;2.1.4 检查各种电源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电力配送能力满足高速铁路的出行要求。

2.2 专项检查2.2.1 定期检查高速铁路接触网设施,确保设施完好无损;2.2.2 检查地面铁路绝缘与接触网的绝缘情况;2.2.3 检查接触线、支柱、钢索等精密部件,确保没有疲劳、腐蚀或者损坏等情况;2.2.4 进行接触网外形尺寸的检查,距离接触网的最近点距要满足要求。

2.3 应急处置2.3.1 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应急检查、排除抢险、处理故障;2.3.2 在应急处置的过程中,要安排足够的人员和设备,以迅速处理危险及事故紧急情况。

2.4 事故调查2.4.1 对于高速铁路接触网设施发生在行车中的故障或者事故,要成立专家组展开事故调查;2.4.2 事故调查过程中要保护现场,确保证据真实、完整、准确,同时要保护事故现场的设施及相关证据;2.4.3 事故调查结论要尽可能准确,阐明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

3. 工作责任3.1 铁路供电所负责接触网常规检查及应急处置;3.2 高速铁路接触网设施管理部门负责接触网的专项检查及事故调查。

4. 工作安全4.1 在工作中,要对检查、应急处置和事故调查人员进行岗前教育、专业熟练技术培训和岗位练兵;4.2 在检查、应急处置和事故调查的过程中,要配备足够的安全设备,保证人员的安全;4.3 在检查、应急处置和事故调查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防止因操作不当出现意外;4.4 在检查、应急处置和事故调查结束后,要对现场进行整理,留下清晰记录,确保安全生产环境。

高铁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

高铁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
• 遇有雷电时(在作业地点可看见闪电或可听到雷声)禁止 在接触网上作业。雨、雪、雾、扬沙及风力在 5 级及以上 等恶劣天气时, 一般不进行隧道外接触网检修作业。
• 非天窗时间进入高速铁路封闭栅栏内进行设备巡视、检查 、测量,或处理接触网设备异物、鸟巢的,可不申请停电 ,但必须办理封锁线路的相关手续,在邻线限速的情况下 进行。
• 1.接触网作业车巡视一般应在天窗时间内进行。 • 发生设备故障需要接触网作业车天窗点外进行巡
视时应按路用列车办理相关手续。 • 利用V形停电天窗进行接触网作业车巡视时,邻线
应限速160km/h以下。 • 升作业平台巡视,作业车运行速度不大于10 km/h
,巡视范围内应按停电作业要求设置接地线。 • 不升作业平台巡视,作业车运行速度不大于 40
高铁接触网安全工作规 程
2023年3月31日星期五
• 铁道部文件 •铁运〔2013〕 号
• 关于发布《高铁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的通知
• 各铁路局:
• 为规范铁路电气化安全和设备质量管理, 进一步提高接触网
设备质量和管理水平, 铁道部组织修订了《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 》和《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现予印发(单行本另发), 自公布之 日起施行。原铁运〔1999〕102号文发布的两项规程同时废止 。
•第25条 垂直天窗时间内接触网检修作业使用的工作票 ,应在工作票右上角加盖“垂直”印记;复杂区段天窗作 业•的工作票,应根据检修行别不同在右上角加盖“上行” 或“下行”印记。工作票中要有针对接触网检修作业的特 殊性提出的安全措施。主要是:
•1.写明上行(下行)封锁,下行(上行)未封锁,人员 机具不得侵入下行(上行)限界的范围。
应试人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高速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则

高速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则

高速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则1. 引言高速铁路接触网是高速铁路电气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障铁路运行安全,确保旅客和列车设备的安全,制定了高速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则。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高速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则的内容,以及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2. 安全工作原则在进行高速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时,必须牢记以下原则:•安全第一:确保所有工作人员和旅客的人身安全。

•预防为主:通过规范的操作和维护,预防事故和故障的发生。

•分工协作:各部门之间要密切合作,共同维护接触网的安全运行。

•风险管理: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提前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3. 工作责任3.1 接触网管理部门接触网管理部门是高速铁路接触网安全管理的主要责任单位,其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对接触网进行日常检查、维护和故障修复;•地震、强风等极端天气情况下的应急处理;•处理接触网的维修、改造和升级工作。

3.2 运维人员运维人员是高速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的核心执行力量,其主要职责包括:•确保接触网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故障;•定期对接触网进行巡视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配合管理部门进行接触网改造和升级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工作,确保操作安全。

3.3 基层员工基层员工是高速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的基础力量,其主要职责包括:•遵守相关操作规程,保证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发现接触网设备异常及时报告,协助运维人员进行处理;•维护接触网设备周边的清洁和整洁,确保工作环境良好;•参加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4. 安全措施4.1 设备维护为确保接触网设备的正常运行,必须进行定期的维护工作,主要包括:•清理设备表面的积尘、异物等,确保导电性能;•检查设备的接地情况,确保接触网系统的接地良好;•检查设备的固定情况,防止因设备松动而引发事故;•定期对设备进行润滑和防腐处理,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4.2 工作操作在进行接触网安全工作时,必须遵循以下操作规范:•在进行接触网设备维护和检修时,必须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工具和设备;•操作人员必须佩戴符合标准规定的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工作安全;•操作前要检查接触网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设备处于停电状态;•在操作过程中,严禁随意调整设备参数或进行无关操作。

铁总接触网集训普铁抢规试卷(答案)

铁总接触网集训普铁抢规试卷(答案)

2017 年铁总接触网集训普铁抢规试卷(答案)单位:序号第一题第二题姓名:第三题日期:第四题阅卷人核分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 1、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2、蓝色圆珠笔、钢笔、一次性署名笔作答;3、卷面整齐、笔迹工整、不得涂改;一、填空题(每题分,共20 分)1、接触网修复过程中,对接触网主导电回路及受电弓动向包络线等重点部位要严格把关,确认切合供电行车条件后方准申请送电。

送电后要察看 1- 2 趟车,确认运转正常后抢修组方准撤退故障现场。

2、需封闭线路、降弓经过或限速运转时,抢修人员应向供电调动员报告起止地点(或范围)和列车运转注意事项,并按规定在相邻车站登记,现场设置标记或显示手信号。

3、接触网限速值应由现场指挥人员依据抢修后接触网技术状态确立。

4、在整个抢修工作中,要坚持安全作业,严格恪守《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和有关规定,防备扩大故障影响范围和发买卖外事故。

5、抢修过程中要坚持设置行车防备,防备人员要思想集中,固守岗位,执行职责,及时、正确地传达信号。

6、抢修作业能够不开具工作票,但一定办理停电作业命令,采纳安全举措。

7、抢修指挥在抢修作业前要向作业人员宣告停电范围,划清设备带电界线。

8、在拆掉接触网作业时,要防备支柱倾斜及线索断线、零落等;在抢修恢复作业中,对安装的零零件特别是受力件重要固牢靠,防备松脱、断线惹起故障扩大。

9、接触线、载流承力索(含大电流区段非载流承力索)、供电线(正馈线)、增强线等主导电回路线索断线采纳暂时紧起送电方案抢修时,须加装短接线,短接线截面不得小于被连结导电线索截面。

10、在线间距不足 6.5m 的地段进行故障抢修作业时,邻线列车应限速至160km/h 以下,并按规定进行防备。

11、为保证抢修工作的顺利进行,所在铁路局、供电段和供电车间一定做好后勤服务工作,保证抢修人员的饮食供给,必需的御寒衣物等并及时送到故障现场。

12、新建和改造电气化铁路,应联合线路运转要乞降接触网设备特色,将抢修机构设置及人员、交通、通信工具、机具、资料配置归入工程设计。

铁运〔2007〕69号《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

铁运〔2007〕69号《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

铁运〔2007〕69号《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铁运〔2007〕69号《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 (1)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运行和管理 (2)第三章设备监测和质量鉴定 (13)第四章检修 (22)第五章接触网维修技术标准 (28)第六章大修技术标准 (70)第七章附则 (73)附录1~6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总则第1条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重要行车设备。

为保证接触网运行安全可靠,特制订本规程。

第2条牵引供电各单位(包括牵引供电设备管理、维修单位和从事既有线电气化牵引供电施工单位,下同)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切实贯彻本规程的规定。

各单位要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实施细则,报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业主单位核备。

第3条接触网的运行与维修, 坚持“预防为主、修养并重”的方针,按照“周期检测、状态维修、寿命管理”的原则,遵循精细化、机械化、集约化的检修方式,依靠科技进步,积极采用接触网自动化检测手段和机械化维修手段,提升接触网维修技术参数的精准度,不断提高接触网运行品质和安全可靠性。

第4条本规程的技术标准作为接触网运行与检修的质量验收依据。

第5条本规程适用于既有线工频、单相、25kV交流及提速200—25 0km/h接触网的运行和检修。

第二章运行和管理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第6条接触网运行检修工作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充分发挥各级组织的作用。

铁道部:负责全路接触网运行管理工作,统一指导、统一规划,监督、检查;制定有关规章。

铁路局:贯彻执行铁道部有关规章、命令和标准,组织制定本局有关细则、办法和工艺;制定牵引供电设备管理单位的管理职责和范围;监督、检查、指导、协调全局的接触网运营管理工作;审批局管的新产品试运行和重要的设备变更;适时地安排好大修改造工程,增强供电能力,改善设备的技术状态,适应运输发展的需要。

《高速铁路接触网故障抢修规则》(2014)53

《高速铁路接触网故障抢修规则》(2014)53

TG/GD106-2014高速铁路接触网故障抢修规则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高速铁路(含相关联络线和动车走行线,下同)接触网故障(或事故,下同)抢修工作,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和畅通,特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高速铁路接触网故障抢修要遵循“先行供电”“先通后复”和“先通一线”的基本原则,以最快的速度满足滞留列车供电条件,尽快疏通线路并尽早恢复设备正常的技术状态。

为保证快速抢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允许接触网降低技术条件临时恢复供电开通运行。

第三条牵引供电运行各级管理部门按照“细分供电单元,缩小供电范围,准确判断故障,压缩故障停时”的要求,合理抢修布局,强化抢修设施配套,完善抢修预案,实现快速响应、高效抢修。

第四条接触网抢修基地应针对高速铁路设备特点,配备先进装备、机具和充足的材料。

在供电段生产调度指挥场所设置实时的远动(SCADA)和综合视频复视系统。

积极推广和应用集设备运行、技术资料、信息传递、抢修预案等功能于一体的接触网抢修辅助决策系统,提高接触网故障应急抢修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

第五条铁路从业人员凡发现接触网故障和异状,应立即报告列车调度员、供电调度员或者邻近车站值班员、供电设备管理单位(含牵引供电外委维修管理单位或公司,从事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的施工单位等,下同)人员,并尽可能详细地说清故障范围和损坏情况。

第六条本规则适用于高速铁路接触网故障、事故抢修及自然灾害和其它事故引起的接触网修复、配合工作。

新建设计速度200公里/小时的铁路参照本规则执行。

各铁路局应结合本局具体情况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章抢修组织第七条牵引供电运行各级管理部门要加强高速铁路接触网故障抢修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各级责任制。

铁路局应成立接触网故障抢修领导小组,供电段、车间和工区应成立接触网故障应急抢修组织。

第八条铁路局供电调度员负责接触网故障抢修指挥。

铁路局应建立高铁供电应急指挥专家组,应急指挥专家组主要负责指导高铁供电应急处置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为电调指挥和现场抢修提供技术支持,实现安全快速抢通。

高速铁路接触网规章

高速铁路接触网规章
细化供电单元,缩小供电范围,通过隔离开关的灵活 组合可改变运营方式、查找事故点
高速接触网相关规章制度和方法
第一编 第七章 供电、给水
第180条 本条是关于牵引供电设备检修、检测、监测、试验、和抢修应配设备的 相关规定。
牵引供电设备应保证不间断行车可靠供电。 牵引供电的维护管理应本备检修检测和试验设备,工装器具、抢修设备、交通工 具、通信设备、备品备件等。 检修设备:160km/h多功能接触网作业车,接触网检修车组(恒张力放线车、轨道 起 重车、接触网专用平板车、综合构修作业车、高空作业车、生活休息车),水冲洗车、及各类检 修专用工具及仪表、绝缘子水冲洗设备等。 检测监测设备:高速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6C系统)、检修专用工具及仪表。 试验设备:电气试验车、二次测试车、试验化验仪器设备、接触网测试仪器等。 抢修设备:接触网抢修车组、事故抢修指挥车、接触网抢修材料等。
牵引供电设备应保证不间断行车可靠供电。 牵引供电能力应与线路的运输能力相适应,满足规定的列车重量、密度和速度的要求。 接触网额定电压值为 25kV ,最高工作电压为 27 . 5kV(29,31) , 最低工作电压为 19(20)kV 。
31 29 27.5 25 22.5 20 19
牵引变电所须具备双电源、双回路受电。 牵引变压器采用固定备用方式并具备自动投切功能。当一个牵引变电所停电时,相邻的 牵引变电所能越区供电。
奥地利Plasser&Theurer的MTW160接触网综合作业车
环境温度范围: -25℃~ +40℃
相对湿度: ≤95%
作业条件: 能在雨雪天、隧道、夜间、风沙、盐雾、灰尘严重的条件下工作;
最大坡度: 33‰
轨距: 1,435 mm
最大外轨超高: 180 mm

2020年铁路电力牵引供电隧道内接触网设计规范条文说明1

2020年铁路电力牵引供电隧道内接触网设计规范条文说明1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隧道内接触网设计规范》条文说明[1]TB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TB175-2J82- 21铁路电力牵引供电隧道内接触网设计规范Codefordesignofoverheadcontactsystemintunnelofrailwayelectrictractionfeeding2-12-21 发布 21-4-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发布主编单位中铁电气化工程局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施行日期珊1年4宜1日中国铁道出版社21年?北京。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隧道内接触网设计规范》条文说明本条文说明系对重点条文的编制依据、存在的问题,以及在执行中应注意的事项等予以说明。

为了减少篇幅,只列条文号。

.2本规范适用于标准轨距为1 435 mm国家铁路网的新线铁路和既有铁路的电力牵引供电工程隧道内接触网设计。

对既有电气化铁道上需新建的跨线桥,其净空高度应满足已有的接触网安全高度,如不能达到时,应由建桥部门和铁路部门研究解决。

地方铁路、工业企业和城市交通的电气化铁路隧道接触网设计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本规范适用于速度不大于14 km/h的电力牵引供电工程中隧道内接触网设计,更高速度的电气化铁路可参照本规范另行制定有关的设计标准。

铁路水底隧道、地下铁道的架空接触网设计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3工程设计中选用的接触网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4隧道内接触网悬挂类型,在条件允许时应尽量与区间取为一致,并按通过 5 3 rim的超限货物设计。

当隧道净空较低,不允许通过 5 3 mm的超限货物时,可采用安全可靠、灵活多样的悬挂方式,合理利用空间,尽可能提高接触导线高度,提高所通过的货物列车高度。

.5本规范依据《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TB 19-98)编写。

隧道内接触网设计应遵照《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TB19-98)执行,对于隧道内特定环境所产生的特殊要求,应遵照本规范执行,并应符合国家其他现行的有关标准。

高铁接触线断线应急抢复处置

高铁接触线断线应急抢复处置
行线K1589+500处接触网承力索及导线都烧断,14时08分抢修完毕。 14时45分,长沙南-株洲西下行恢复行车。
14
五、典型事故案例-电调通知
2010-02-13 11:05:44.58,新长沙(边山)牵引变
电所, 2#故障测距装置, 电抗测距法 下行母线电压U1=23.72V 上行母线电压U2=23.72V 下行T线电流It1=2045.00A 下行F线电流If1=76.00A 上行T线电流It2=36.00A 上行F线电流If2=76.00A 下行AT吸上电流Iat1=0.00A 上行AT吸上电流Iat2=0.00A 馈线电抗X=-7.23H
29
结束
谢谢各位领导的耐心聆 听!
30
1811本次事故发生在分相内承力索及接触线都烧断必须截断做接头先行恢复供电及通本次事故发生在分相内承力索及接触线都烧断必须截断做接头先行恢复供电及通22时间节点比较好是时间节点比较好是20102010年农历大年三十绝大部分需要搭乘高铁的旅客都已经到家年农历大年三十绝大部分需要搭乘高铁的旅客都已经到家可以给予较充分的时间予以抢修
2
接触线的识别
悬吊沟槽
3
接触线的基本了解
4
接触线的选择应用
普速线:正线CTAH-120,张力15KN 侧线CTA-85, 张力15KN 高铁线:正线CTMH-150,张力30KN 侧线CTMH-120,张力30KN 由于张力的增大,推拉接触线时,能明显感觉 高铁接触线的力要大得多
5
二、抢修的依据:
高铁接触网抢修
接触线断线应急抢复处置 汪林飞
1
一、对接触线的认识
接触线是悬挂在铁路线路上方,通过与电力机车受电
弓滑板滑动接触向其输送电能的关键的无备用设备。 接触线应按设计要求架设在线路钢轨上方准确的空 间几何位置上。 接触线必须承受设计规定的悬挂张力和温度、冰、 风产生的附加张力,机车运行时产生振动疲劳应力, 以及与机车受电弓滑板滑动接触传输电流产生的磨 耗。

铁总运〔2014〕221号+高速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则

铁总运〔2014〕221号+高速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则

铁总运〔2014〕221号高速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则TG/GD 108一2014高速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则第1章总则第一条在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和检修工作中,为确保人身、行车和设备安全,特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从事高速铁路接触网工作各单位(包括高速铁路接触网设备管理、维修和从事高速铁路接触网施工的单位,下同)应经常进行安全技术教育,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培训和学习本规则,切实贯彻执行本规则的各项规定。

第三条各级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各岗位责任制,抓好各管理岗位、作业岗位基础工作,依靠科技进步,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提高和改善高速铁路接触网的安全工作和装备水平,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第四条本规则适用于200km/h及以上铁路和200 km/ h 以下仅运行动车组列车(含相关联络线和动车走行线)铁路接触网的安全运行和检修工作。

各铁路局(公司)可根据本规则规定的内容,结合具体情况制定细则,并报铁路总公司核备。

第2章一般规定第五条高速铁路(含200km/h及以上铁路、200 km/ h以下仅运行动车组列车铁路,及相关联络线和动车走行线。

下同)所有的接触网设备,自第一次受电开始即认定为带电设备。

之后,接触网上的一切作业,必须按本规则的规定严格执行。

铁路防护栅栏内进行的接触网作业,必须在上下行线路同时封锁,或本线封锁、邻线限速160km/h及以下条件下进行。

第六条从事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和检修工作的人员,实行安全等级制度,经过考试评定安全等级,取得《高速铁路供电安全合格证》之后(安全合格证格式和安全等级的规定,分别见附录1,2 ),方准参加与所取得的安全等级相适应的工作。

每年定期按下表要求进行一次安全考试并签发《高速铁路供电安全合格证》。

应试人员主持考试单位和签发安全合格证部门安全合格证签发人单位的主管负责人和专业负责人各单位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上级主管负责人其他从事接触网工作人员各单位单位的主管负责人第七条各单位除按第6条规定组织从事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和检修工作的有关现职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安全等级考试外,对属于下列情形的人员,还应在上岗前进行安全等级考试:(一)开始参加高速铁路接触网工作的人员。

任务二 接触网故障抢修要求

任务二  接触网故障抢修要求
(4) 联系休班工长、职工迅速到岗,参加故障抢修。
2.3.3牵引供电故障抢修负责人
(1) 立即召集全体值班人员通报故障情况,按抢修分工准备好机具材料 及防护、照明、通信、照相器具出动抢修(优先联系利用轨道车)。
(2)如遇途中堵车、车辆损坏、道路受阻等问题,须及时向供电调度 和生产调度汇报,必要时请求其他工区或车辆出动支援。
2.2.3供电段生产调度在故障抢修中的作用
(1) 要做好记录,立即通知工区,组织相邻工区出动抢修。
(2) 通知段值班领导和科室值班人员,涉及综治或专特军运要通知办公 室保卫人员。同时要将故障情况通知段行政领导,相关车间值班人员 和上级有关部门。 (3) 协助客专、高铁供电调度指挥。 (4) 与车站、机务、工务、电务、公安等联系,确认故障现象等信息。 (5) 及时向现场传达上级和段领导的指挥命令,并随时收集故障抢修信 息,掌握故障抢修的进展情况,做好故障信息的上传下达。 (6) 值班领导和科室值班人员要立即到调度室了解故障情况、指挥抢修。 并根据故障情况及时赶赴现场指挥抢修作业。
2.2.5现场抢修指挥的要求
(1) 现场抢修指挥按照“谁的设备、谁负责”,“谁先到、谁指挥”的 原则执行。 (2) 两个以上工区、车间联合抢修,由设备管辖工区、车间负责人担任 现场指挥。 (3)段领导到达现场后,两个以上车间应由段领导担当指挥。为避免多 头指挥,造成混乱,安全技术人员、车间主任或段领导到达后视具体 情况在做好交接工作前提下方可变更指挥人。 (4) 变更指挥人时,交接内容如下: ①故障现场的详细情况; ②参加故障抢修的人员及机具、材料; ③抢修方案、抢修进度和时间要求;④安全措施的设置情况; ⑤有关领导和供电调度的命令和要求。 (5) 指挥权移交后,立即将新的故障抢修指挥人姓名和职务报告供电调 度、生产调度,并传达到全体参加故障抢修的人员。

高铁接触线断线应急抢复处置讲解

高铁接触线断线应急抢复处置讲解

2
接触线的识别
悬吊沟槽
3
接触线的基本了解
4
接触线的选择应用
普速线:正线CTAH-120,张力15KN 侧线CTA-85, 张力15KN 高铁线:正线CTMH-150,张力30KN 侧线CTMH-120,张力30KN 由于张力的增大,推拉接触线时,能明显感觉 高铁接触线的力要大得多
5
二、抢修的依据:
23
七、接触线断线应急处置流程
㈡人员分工: 1座台要令:1人; 2验电接地:4人(安全等级为三级的人员兼行车防护



员); 3网上的操作人员:2~3人; 4安全监护:1人; 5工作领导:1人; 6机动人员:3~4人。
24
七、接触线断线应急处置流程
㈢作业:
1、 供电调度下达准许作业命令并进行验电接地,做好行车防护后方可 开工。 2、派人员到相应锚段关节处,检查补偿装置的动作情况,根据作业要求 将补偿绳重新装入棘轮导轨,并根据情况适当取下几块坠砣。同时还 应派人检查相应锚段的中心锚结是否受损。 3、处理接触线断头 : ①将烧伤的断头部分在合适的位置用电动切刀或棘轮剪切掉。 ②在距两断头各两米的位置安装蛙式紧线器,并在蛙式紧线器前方 各上紧一个吊弦线夹,以防紧线器滑动。 ③用手扳葫芦的牵引钩与接触线接头制作器连接,再与两头蛙式紧线 器相连,开始紧线。在整个紧线过程中,注意观察接头的受力情况并 适时用新型扭面器调整接触线悬吊沟槽进入接触线接头制作器的紧固 螺母槽内,确认其状态良好逐步紧线。
15
五、典型事故案例-查找故障点
经巡查:长沙南-株洲西区间分相处23#-25#杆间
K1589+576)分相等高处非支承力索、接触线被烧断,接 触导线断头呈明显熔断痕迹,断头两边1m范围内有明显的 电烧伤痕迹。

铁道部关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事故抢修规则

铁道部关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事故抢修规则

铁道部关于电⽓化铁路接触⽹事故抢修规则⽂号:铁机[1989]126号颁布⽇期:1989-10-17执⾏⽇期:1989-10-17时效性:现⾏有效效⼒级别:部门规章⽬录第⼀章抢修组织第⼆章抢修⼯作第三章安全作业第四章机具材料第五章⼈员培训总则接触⽹是电⽓化铁路重要的直接⾏车设备,是向电⼒机车、电动车组等安全可靠供电的特殊输电线路。

接触⽹沿铁路露天布置,线长点多,⼯作环境恶劣,使⽤条件苛刻,⼜⽆备⽤设备,⼀旦故障停电,将中断⾏车。

接触⽹主管部门必须做到常备不懈,及时出动,迅速抢修,尽快恢复供电,保证⾏车。

接触⽹抢修要遵循“先通后复”和“先通⼀线”的基本原则,以最快的速度设法先⾏供电、疏通线路和及早恢复设备正常的技术状态。

在抢修⼯作中,要严格执⾏⾏车和⾼空、电⽓安全作业等有关规定和防护措施,防⽌扩⼤事故范围和发⽣意外事故。

本规则适⽤于电⽓化铁路接触⽹事故抢修和其它事故引起的接触⽹修复配合⼯作。

各铁路局可结合本局具体情况制定实施细则。

第⼀章抢修组织第1条为了加强接触⽹事故抢修⼯作的领导,做到临阵不乱,指挥得当,有条不紊,必须建⽴健全各级责任制。

供电段和领⼯区均要成⽴接触⽹事故抢修领导⼩组。

供电段接触⽹事故抢修领导⼩组由主管段长任组长,组员包括技术、安全、材料、总务室主任及⽣产调度。

领⼯区接触⽹事故抢修领导⼩组由领⼯员任组长,组员包括主管⼯程技术⼈员及各⼯区⼯长。

第2条每个接触⽹⼯区应以⽐较熟练的⼯⼈为⾻⼲组成抢修组,组长由⼯长或安全技术等级不低于四级的⼈员担当,组内应明确分⼯,有准备材料⼯具的⼈员、防护⼈员、坐台联系⼈、⽹上作业⼈员和地⾯作业⼈员等。

抢修时⼯作领导⼈和防护⼈员应佩戴明显的标志,各司其职。

平时作业应尽量按抢修组的分⼯组成作业组,以加强协调配合,⼀旦故障停电,可以配套出动抢修,当⼈员变动时要及时调整和补充。

第3条每个接触⽹⼯区在夜间和节假⽇必须经常保持⼀个作业组的⼈员(⾄少12⼈)在⼯区值班。

《西安铁路局接触网故障抢修工作

《西安铁路局接触网故障抢修工作

西安铁路局接触网故障抢修工作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 1 条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重要的行车设备,是向电力机车、电动车组等移动设备安全可靠供电的特殊输电线路,一旦故障停电,将直接影响行车秩序。

为了规范和加强接触网故障(事故,下同)的抢修工作,依据《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故障抢修规则》(铁运〔2009〕39 号)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 2 条本规则适用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故障、事故抢修及自然灾害和其它事故引起的接触网修复、配合工作。

第 3 条铁路局各级管理部门、单位应按照各自的职责和分工,组织、参与接触网故障抢修工作。

牵引供电运行各级主管部门,必须牢固树立为运输服务的思想,做到常备不懈,一旦发生故障,迅速出动,快速抢修,尽快恢复供电和行车。

第 4 条接触网抢修要遵循“先通后复”和“先通一线”的基本原则,以最快的速度设法先行供电、疏通线路并及早恢复设备正常的技术状态。

第 5 条为满足铁路运输需要,必须强化接触网抢修基地建设,纳入铁路应急救援体系规划。

抢修基地应配备先进装备、机具和材料,不断提高接触网抢修速度和质量。

积极推广和应用集设备运行、技术资料、信息传递、抢修预案等功能于一体的牵引供电抢修辅助决策系统,不断提高接触网应急抢修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

第 6 条电气化区段所有职工发现接触网故障和异状,应立即报告邻近车站、供电段(含供电外委维修管理单位,下同),并尽可能详细地说清故障范围和损坏情况,必要时应在故障地点采取防护措施。

第二章抢修组织第 7 条铁路局成立以主管机务副局长为组长,机务、运输、物资、调度、安监等部门负责人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主管人员为组员的接触网应急抢修领导小组。

应急抢修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机务处,负责应急管理和预案启动、协调指挥、日常检查指导等工作。

各供电段和供电车间要成立相应的接触网故障应急抢修组织,负责相关范围内的接触网故障应急抢修工作。

同时,建立健全应急抢修机制,落实人员培训、装备配置、物资储备、预案演练等基础管理工作。

高速铁路接触网应急抢修登乘办法

高速铁路接触网应急抢修登乘办法

高速铁路接触网应急抢修登乘办法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满足我局高速铁路接触网应急处置需要,制定本办法。

第2条本办法适用于管内高速铁路(运行速度在200km/h及以上的铁路、200km/h以下仅运行动车组列车的铁路及相关联络线和动车走行线)接触网应急抢修登乘工作。

第3条接到接触网跳闸、故障、挂有异物、动车组异常降弓信息(以下简称接触网异常信息)后,为使供电抢修人员快速到达现场,快速查找并处置简单故障,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优先安排供电人员采用登乘本线或邻线动车组(或列车)的方式出动,先期赶赴现场巡视或抢修接触网设备。

抢修人员要携带专用安全防护用品、工具及通信设备,本着快速出动、就近上车的原则,及时向车站值班员申请登乘动车组(或列车)进入故障区间,列车调度要及时安排。

第4条供电抢修人员登乘动车组(或列车)到达现场后,对确认故障、处理异物用时不超过15分钟的,所登乘的动车组(或列车)要停留等候登乘抢修人员。

待故障确认、异物处理完毕,登乘抢修人员乘坐本列动车组(或列车)离—1—开。

第5条供电应急登乘人员的主要职责:1.进行故障巡视、确认,并向路局供电调度、供电段(含维管段,下同)生产调度汇报故障情况。

2.对影响供电安全的接触网异物、鸟巢等不需要停电的简单故障进行短时间应急处理。

第二章到达车站办理登乘第6条接到接触网异常信息后,供电工区(或应急值守点)要立即安排骨干人员携带规定的安全防护用品、机具、材料、通讯工具、故标里程与支柱号、公里标对照表、通道门表及《高速铁路供电安全合格证》,驻站联络员还需携带驻站联络员证,15分钟内到达就近车站行车室,办理登乘动车组(或列车)事宜。

第7条对驻站、登乘人员的要求如下:1.出动3名抢修人员。

其中1人担任驻站联络员,其他2人登乘动车组(或列车),发现故障需下车确认或处理时,1人作业,1人防护。

2.驻站人员、登乘巡视、抢修人员安全等级不低于3级。

第8条驻站(或驻调度所)联络员办理登乘动车组(或列车)手续时,须在车站运统-46登记如下内容(登记模板见附件1):1.登乘事由。

铁道部关于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

铁道部关于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

铁道部关于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铁道部(已撤销)•【公布日期】1982.05.21•【文号】[82]铁机字881号•【施行日期】1982.05.2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劳动安全保护,电力及电力工业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铁道部关于公布铁道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发布日期:2003年6月17日实施日期:2003年6月17日)废止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82)铁机字881号1982年5月21日)总则为了在接触网运行和检修工作中,确保人身安全、行车安全和设备安全,特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工频、单相25千伏接触网的运行和检修。

各主管部门要经常进行安全技术教育,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和熟悉本规程,不断提高安全技术水平;要领导和监督有关人员切实贯彻执行本规程的各项规定,确保人身、行车和设备的安全。

对严格遵守本规程和防止事故有功的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表扬、奖励;对违反本规程的人员,应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处分。

各铁路局可根据本规程规定的原则和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细则、办法,并报部核备。

第一章一般规定第1条所有接触网设备,自第一次受电开始即认定为带电设备。

之后,接触网上的一切作业,均必须按本规程的各项规定严格执行。

第2条为保证接触网运行和检修作业的安全,对有关人员实行安全等级制度。

凡从事接触网运行和检修工作的所有人员,都必须经过考试评定安全等级,取得安全合格证之后,方准参加相应的接触网运行和检修工作。

第3条对从事接触网运行和检修工作的有关现职人员,要每年定期进行1次安全考试。

此外,对属于下列情况的人员,要事先进行安全考试:一、开始参加接触网工作的人员。

二、当职务或工作单位变更,但仍从事接触网运行和检修工作的人员。

三、中断工作连续6个月以上而仍继续担任接触网运行和检修工作的人员。

第4条根据接触网运行和检修工作人员职务的不同,按下表的规定分别由铁路局机务处和供电段组成考试委员会,负责进行安全等级的考试并签发合格证(表略)。

《高速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则》

《高速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则》

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印发《高速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则》各铁路局、各铁路公司(筹备组):现将《高速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则》(技术规章编号:TG/GD108-2014)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4年8月9日TG/GD108-2014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在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和检修工作中,为确保人身、行车和设备安全,特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从事高速铁路接触网工作各单位(包括高速铁路接触网设备管理、维修和从事高速铁路接触网施工的单位,下同)应经常进行安全技术教育,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培训和学习本规则,切实贯彻执行本规则的各项规定。

第三条各级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各岗位责任制,抓好各管理岗位、作业岗位基础工作,依靠科技进步,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提高和改善高速铁路接触网的安全工作和装备水平,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第四条本规则适用于200km/h及以上铁路和200km/h以下仅运行动车组列车(含相关联络线和动车走行线)铁路接触网的安全运行和检修工作。

各铁路局(公司)可根据本规则规定的内容,结合具体情况制定细则,并报铁路总公司核备。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五条高速铁路(含200km/h及以上铁路、200km/h以下仅运行动车组列车铁路,及相关联络线和动车走行线。

下同)所有的接触网设备,自第一次受电开始即认定为带电设备。

之后,接触网上的一切作业,必须按本规则的规定严格执行。

铁路防护栅栏内进行的接触网作业,必须在上下行线路同时封锁,或本线封锁、邻线限速160km/h及以下条件下进行。

第六条从事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和检修工作的人员,实行安全等级制度,经过考试评定安全等级,取得《高速铁路供电安全合格证》之后(安全合格证格式和安全等级的规定,分别见附件1、2),方准参加与所取得的安全等级相适应的工作。

每年定期按下表要求进行一次安全考试并签发《高速铁路供电安全合格证》。

行和检修工作的有关现职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安全等级考试外,对属于下列情形的人员,还应在上岗前进行安全等级考试:(一)开始参加高速铁路接触网工作的人员。

铁总运[2016]28号接触网作业车管理规则

铁总运[2016]28号接触网作业车管理规则

中国铁路总公司文件铁总运【2016】28号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印发《接触网作业车管理规则》的通知各铁路局、各铁路公司:现将修订后的《接触网作业车管理规则》(技术规章编号:TG/GD102-2016)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本规则单行本另发。

中国铁路总公司2016年1月30日前言《接触网作业车管理规则》作为接触网作业车运用管理工作的基本管理制度,是指导和规范铁路局接触网作业车运用管理的重要依据。

中国铁路总公司针对接触网作业车快速发展需要,对原铁道部《接触网作业车管理规则》(铁运〔2009〕71号)进行了修订。

本规则共包括九章和十三个附件,明确了接触网作业车管理职责、技术管理、运用管理、安全管理、检修管理、报废管理、路外管理等相关要求,制定了接触网作业车年检鉴定、过轨检查等相关技术标准。

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有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反馈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供电部(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0号,邮政编码:100844),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则技术总负责人:王保国、王祖峰。

本规则主要起草人员:李志锋、安英霞、马珂、张强、李俊奇、刘旭、杜海若、赵寅辉、刘应玲、蔡勇、左治中、王世凯本规则主要审查人员:王保国、王祖峰、李焱、刘再民、徐永健、刘辉、张军、王士全、贾顺社、王伯平、董海宁、王新虎、贾冰、杨仁光、罗远族、祝利江、李和、张东、丁大、刘玉江、王石、张伟、方永忠、叶永钦、张维国、刘恺、李占洪、陈立辉、孙青、曹铸目录第一章总则 (5)第二章管理职责 (5)第三章技术管理 (8)第四章运用管理 (12)第五章安全管理 (15)第六章检修管理 (19)第七章报废管理 (21)第八章路外管理 (22)第九章附则 (23)附件1 接触网作业车年检合格证式样 (24)附件2 接触网作业车设备管理台账 (26)附件3 接触网作业车设备履历簿 (27)附件4 接触网作业车年检鉴定表 (38)附件5 接触网专用平车年检鉴定表 (45)附件6 接触网作业车驾驶人员年度培训鉴定登记表 (48)附件7 接触网作业车年检合格证汇总表 (49)附件8 接触网作业车标识 (51)附件9 接触网作业车行车安全用品 (53)附件10 接触网作业车行车日志 (54)附件11 :接触网作业车过轨检查技术标准表 (60)附件12 :接触网专用平车过轨检查技术标准表 (62)附件13 :接触网作业车编入货物列车换算闸瓦压力表 (64)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接触网作业车是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日常维修、检测、大修、应急抢修及施工的重要设备。

2024年铁路沿线及接触网、电力线附近作业安(2篇)

2024年铁路沿线及接触网、电力线附近作业安(2篇)

2024年铁路沿线及接触网、电力线附近作业安1施工前应对沿途环境进行调查,在妨碍列车运行、危及人身或既有设备安全的地段、处所施工时,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2在铁路站场、区间及其附近施工或行走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听从指挥,注意防护人员所发信号,及时避让列车。

2不得在双线路桥的线路中间、铁路中心或轨面上行走,且宜避开路肩。

横向跨越铁路时,在已停列车两端头通过时的距离不应小于5m。

严禁在车辆下部或车钩处通过。

3不得改变铁路设施原有状态。

4不得在铁路建筑眼界以内的地方坐、卧、休息。

5不得钻车、扒车、跳车及从车底下传递工具。

3在桥梁上、隧道内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负责人应在施工前明确施工人员的避让处所。

不得在侧沟上和桥梁扶手边避让。

2隧道、桥梁的两端口应设专人防护。

3桥上施工时,易滑的行走处应设防滑措施。

4桥上桥下传递工具、器材,应使用绳索或滑车递送,不得抛掷。

5在桥墩上、桥梁防护支架外或易滑处施工,必须系扎安全带。

6隧道照明不得闪烁和眩目,亮度应均匀。

7长、大隧道内施工应制定防止强气流伤害的安全技术措施。

4铁路线附近堆放的器材、工具,必须牢固,严禁侵入铁路建筑限界。

5在电力牵引区段需接触网停电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负责人应提前向电力调度员提出接触网停电申请;2在接到电力调度员停电施工命令,并经接触网检修人员确认停电并安设临时接地线后方可施工;3施工结束,接触网检修人员确认作业人员撤至安全地点后,方可拆除临时接地线,并通知电力调度员施工完毕。

6在电力牵引区段接触网未停电时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人员应使用高压绝缘手套、绝缘靴、绝缘垫等耐高压的绝缘用品。

2人身和携带物件,必须与接触网设备的带电部分保持2m以上的距离,与回流线保持lm以上的距离。

3距接触网带电部分5m以内的电缆金属结构均应接地。

对全悬浮的光、电缆在距接触网带电部分5m内施工时,金属部分应临时接地,施工作业结束后,应及时拆除临时接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总运[2014]53号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印发《高速铁路接触网故障抢修规则》的通知各铁路局、各铁路公司(筹备组):现将《高速铁路接触网故障抢修规则》(技术规章编号:TG/GD106-2014)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1.高速铁路接触网抢修材料储备定额2.高速铁路接触网抢修机具储备定额中国铁路总公司2014年2月18日TG/GD106-2014高速铁路接触网故障抢修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高速铁路(含相关联络线和动车走行线,下同)接触网故障(或事故,下同)抢修工作,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和畅通,特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高速铁路接触网故障抢修要遵循“先行供电”“先通后复”和“先通一线”的基本原则,以最快的速度满足滞留列车供电条件,尽快疏通线路并尽早恢复设备正常的技术状态。

为保证快速抢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允许接触网降低技术条件临时恢复供电开通运行。

第三条牵引供电运行各级管理部门按照“细分供电单元,缩小供电范围,准确判断故障,压缩故障停时”的要求,合理抢修布局,强化抢修设施配套,完善抢修预案,实现快速响应、高效抢修。

第四条接触网抢修基地应针对高速铁路设备特点,配备先进装备、机具和充足的材料。

在供电段生产调度指挥场所设置实时的远动(SCADA)和综合视频复视系统。

积极推广和应用集设备运行、技术资料、信息传递、抢修预案等功能于一体的接触网抢修辅助决策系统,提高接触网故障应急抢修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

第五条铁路从业人员凡发现接触网故障和异状,应立即报告列车调度员、供电调度员或者邻近车站值班员、供电设备管理单位(含牵引供电外委维修管理单位或公司,从事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的施工单位等,下同)人员,并尽可能详细地说清故障范围和损坏情况。

第六条本规则适用于高速铁路接触网故障、事故抢修及自然灾害和其它事故引起的接触网修复、配合工作。

新建设计速度200公里/小时的铁路参照本规则执行。

各铁路局应结合本局具体情况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章抢修组织第七条牵引供电运行各级管理部门要加强高速铁路接触网故障抢修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各级责任制。

铁路局应成立接触网故障抢修领导小组,供电段、车间和工区应成立接触网故障应急抢修组织。

第八条铁路局供电调度员负责接触网故障抢修指挥。

铁路局应建立高铁供电应急指挥专家组,应急指挥专家组主要负责指导高铁供电应急处置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为电调指挥和现场抢修提供技术支持,实现安全快速抢通。

第九条供电段负责现场抢修组织和实施。

抢修时,应明确现场抢修负责人,所有抢修人员必须服从抢修负责人的统一指挥。

在配合铁路交通事故救援时,接触网抢修负责人应服从事故现场负责人的指挥。

第十条接触网现场抢修负责人一般由先行到达现场技术安全等级最高的人员担任。

抢修负责人变更后应及时报告供电调度。

第十一条跨局或两个及以上工区参加抢修时,原则上由设备管理单位人员担任现场抢修负责人。

第十二条在高铁车站(含动车段、所)站房内应设立接触网应急值守点。

值守点应具有不少于30平方米单独的值守和工具材料房间,满足值守抢修条件。

特殊情况时,可在重点区段增设临时应急值守点。

在冰雪、大雾、雷雨、台风等恶劣天气时,应急值守点人员、车辆等应相应加强。

第十三条牵引供电运行各级管理部门应备有管辖范围的供电分段示意图、接触网平面图和安装图、“一杆一档”设备档案、抢修交通路线系统等资料。

第十四条承担抢修工作的车间、班组和应急值守点有关人员根据作业需要均应配置GSM-R手持终端,并保持状态良好。

铁路局供电调度应掌握各级抢修组织成员及现场抢修人员的联系通讯方式。

第十五条抢修预案应明确AT供电、直接供电、迂回供电、越区供电等不同供电方式保护定值组别转换及倒闸作业流程。

第十六条接触网发生断线、弓网故障或故障停电时间可能超过30分钟的接触网抢修,铁路局抢修领导小组成员应及时到达调度台或现场协调组织抢修。

供电段负责人应及时赶赴现场组织抢修。

第十七条为保证抢修工作的顺利进行,可要求通信部门开通现场至铁路局间电话和图像通信。

相关单位应做好后勤服务工作,保证抢修人员生活和物资供应。

第三章信息处置与行车组织第十八条铁路局应建立供电与其他相关专业的故障信息沟通、处置机制。

供电调度、供电段接到与故障相关信息后,应及时组织分析和处理,信息情况不明时,应主动联系了解详情。

第十九条发生供电跳闸、接触网悬挂异物、零部件脱落、动车组停电、降弓(换弓)等异常情况时,供电调度员应协调列车调度员,及时办理列车限速、降弓、扣停等行车限制措施,同时组织供电人员登乘后续列车巡视检查设备。

第二十条跳闸重合闸成功或试送电成功,判明为未侵入铁路建筑限界的变电设备原因、过负荷或供电线(缆)原因时,列车可不需限速、降弓。

第二十一条需要限速或降弓时,限速范围原则上按故障指示地点前后各加2公里确定。

故障地点不明确的,按整个供电臂(供电单元)限速。

第二十二条跳闸后试送电失败,本供电臂内停有列车,确认故障地点及性质后,具备条件的,供电调度员应通过远动分合接触网分段隔离开关,隔离故障点,恢复故障点所在最小停电单元以外的区段供电。

第二十三条遇强风天气线路停运时,接触网可相应停电,恢复送电前,确认具备送电条件后方可送电。

发生接触网覆冰及覆冰融化脱落时段,列车限速160公里/小时及以下运行。

第四章安全措施第二十四条抢修人员需进入防护栅栏防护网检查确认或处理故障时,应向列车调度员提出申请,在本线及邻线封锁或本线封锁、邻线列车限速160公里/小时及以下进行。

第二十五条抢修作业可不签发接触网工作票,但必须得到供电调度批准的相应作业命令,并由抢修负责人布置安全、防护措施。

第二十六条除遇有危及人身或设备安全的紧急情况,供电调度员发布的开关倒闸命令可以没有命令编号和批准时间外,接触网所有的作业命令,均必须有命令编号和批准时间。

第二十七条进入封闭栅栏防护网内进行抢修作业,人员到达现场,在线路封锁命令下达前,所有作业人员须全部在封闭栅栏防护网外等候。

接到封锁命令后,施工负责人方能带领作业人员进入防护网内。

第二十八条设备发生故障,需在双线区间的一线上道检查、处理设备故障时,须设置防护,本线、邻线可不设置防护信号,不同作业的具体防护办法由铁路局制定。

第二十九条作业组所有的工具物品和安全用具均须粘贴反光标识,在使用前均须进行状态、数量检查,符合要求方可使用。

进、出封闭栅栏防护网时对所携带和消耗后的机具、材料数量认真清点核对,不得遗漏在线路或封闭栅栏防护网内。

第三十条根据故障现场实际和抢修需要,需采取V停或间接带电方式抢修作业时,应撤除相关馈线自动重合闸功能。

第五章抢修处置第一节故障判断与查找第三十一条凡发生牵引供电跳闸、接触网异常的情况,供电调度员应立即组织供电段巡查设备,查明跳闸、异常情况的原因。

需登乘列车检查处理故障时,协调列车调度员办理抢修人员登乘事宜。

第三十二条发生供电跳闸后,供电调度员应通过保护装置提供的故障报告,结合列车运行、天气情况、视频监控等信息,初步分析判定跳闸故障类别、性质、故障地点或区段。

第三十三条在动车段(所)发生供电跳闸时,供电调度员应及时与列车调度员联系,确认跳闸时段动车组走行及检修作业信息,调阅视频监控信息等,指导现场排查和分析跳闸原因,协调动车调度员,适时安排供电人员对相关动车组进行登顶检查。

第三十四条中断供电,故障原因不明时,供电调度员可采取分段试送电的方式基本判定故障区段或设备。

故障点标定装置指示在供电线(缆)范围内的近端短路时,可断开故障供电线(缆)上网开关,通过迂回供电方式试送电。

第三十五条已判明为正馈线故障,可断开正馈线采取直供的方式供电。

已判明为变电所馈线开关或供电线(缆)故障,可断开故障区段采取上下行供电臂并联或迂回的方式供电。

第三十六条抢修人员找到故障点后,应立即向供电调度员报告故障的位置、性质、设备损坏范围,提出抢修建议方案。

抢修组要指派专人与电调时刻保持联系,随时汇报抢修进度,传达指挥信息。

第三十七条发生供电跳闸后,供电段应立即组织人员对接触网设备进行检查,对跳闸原因进行分析,未查找到跳闸原因时还应利用天窗时间再次组织对接触网设备进行检查,直至查明原因。

第二节抢修出动第三十八条接触网工区(含应急值守点)接到抢修通知后,应根据抢修预案和现场情况,带好材料、工具等,15分钟内出动。

第三十九条抢修人员应优先采取登乘列车的方式出动抢修。

登乘人员要本着快速出动、就近上车原则,立即申请要点登乘列车。

铁路局列车调度员应及时安排停点上下车,车站、公安、列车乘务等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确保抢修人员尽早到达故障现场。

第四十条接触网作业车(抢修列)出动抢修时,按救援列车办理。

当故障现场有车辆占用时,抢修人员应视情况登车顶处理,或请求列车调度员尽快安排腾空线路,为接触网抢修作业创造条件。

第三节抢修方案第四十一条已判明故障性质及故障最小停电单元,短时内无法彻底恢复,但经确认或处理,满足机车车辆限界及惰行条件的,可采用最小故障停电单元停电,列车降弓惰行通过故障点的方式组织行车。

第四十二条对影响较小,恢复用时不长的故障,应组织一次性恢复到接触网正常技术状态。

故障破坏严重,影响范围大,难以短时恢复到接触网正常技术状态的,宜采用分次恢复方式,即对故障临时处理后,开通线路,申请列车以限速、降弓惰行等方式通过故障地点,另行申请时间组织彻底恢复。

第四十三条采取列车降弓惰行运行时,降弓范围由现场抢修组提报,并应满足列车惰行运行要求。

长距离降弓范围由铁路局抢修领导小组确定。

第四十四条接触网主导电回路线索断线,采取临时紧起、接续时,须加装电气短接线。

短接线截面应不小于被连接导电线索的截面。

第四十五条抢修方案一经确定,一般不应变动,确需变动时,须报供电调度员,经铁路局抢修领导小组同意。

第六章开通线路第四十六条抢修作业结束后,应对故障设备涉及范围内整个锚段的接触网技术状态进行检查,确认没有侵入机车车辆限界和受电弓动态包络线的情况,确认符合供电、行车条件方准申请送电、开通线路。

第四十七条需改变正常供电运行方式时,根据预案内容,供电调度员远动操作或发令转换保护定值区,必要时,及时向列车调度员提出限制列车对数等行车限制要求。

第四十八条定位支撑、补偿装置及接触悬挂部分的抢修结束后,本线首列故障区段应限速160公里/小时及以下,具体限速要求由供电调度员通知列车调度员。

线路开通后,现场抢修组应安排人员登乘巡视检查,有条件的应在线路栅栏外观察1-2趟车,检查列车通过故障区段情况,确认供电设备正常抢修人员方准撤离。

第四十九条抢修人员根据当时具体情况和地形条件可从“应急作业通道”或申请登乘列车撤离线路。

第五十条接触网设备技术状态不能满足列车常速运行时,应采取列车限速措施,由供电设备管理部门在相应车站登记行车条件,待确认接触网设备恢复正常技术状态后,恢复常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