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专业知识文档】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专业知识文档】

本文内容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谢谢!

文章导读

空气当中存在许多各种类型的病菌,有些病菌致病性极强,有些则相对弱些。有的人在与人群接触后,出现了扁桃体炎、咽部红肿、牙龈脓肿等不适症状,上医院一检查,医生说是感染了甲型溶血性链球菌。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病菌呢?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下文一起来了解一下这种病菌吧。

一、

二、概念

溶血性链球菌又称沙培林,对热和化学清毒剂均敏感,常引起扁桃体、咽部、中耳等感染。亦为肾盂肾炎、产褥热、猩红热的病原体。可分为三种不同类型,其中,甲型(α)溶血性链球菌就是其中之一,它又称草绿色链球菌,也称甲型溶血。菌落周围有1-2mm宽的草绿色溶血环,环内红细胞未溶解,通常寄居在人的口咽腔、呼吸道及肠道中。

三、症状

具有牙周炎及扁桃体炎、咽部红肿、牙龈脓肿等呼吸道疾病发病时的典型特征。四、诊断

采用微生物学检查法,根据链球菌所致疾病不同,可通过脓汁、咽拭、血液等标本送检。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的菌落呈灰色针尖状,菌落周围有2mm左右透明溶血环。

四、危害

此类细菌致病力不强,多为条件致病菌。在人类呼吸道及肠道中有α型溶血链球菌正常寄生,但有时也可引起亚急性心内膜炎等症。

五、治疗

对急性咽峡炎和扁桃体炎儿童患者须治疗彻底,以防止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及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发生。及时治疗病人和带菌者,以减少传染源。

六、预防

1.溶血性链球菌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广,存在于水、空气、尘埃、粪便及健康人和动物的口腔、鼻腔、咽喉中,可通过直接接触、空气飞沫传播或通过皮肤、粘膜伤口感染,因而我们在与他人接触时,应注意保持适应距离,

2.在食用食物,特别是熟食制品时,一定要从正规市场或超市购买。

2.平时应多吃能各种蔬菜及水果,并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御病毒的能力。

3.节假日时,尽可能不去那些人口密集的场所。

4.要注意与患者的隔离,以防被传染上疾病。

医学基础知识之微生物总结

第一单元微生物的基本概念 微生物一个字小而简单。1.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活的)。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菌(原始)。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真性)。 第二单元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肽聚糖由聚糖支架与四肽侧链及五肽交联桥共同构成。功能:维持菌体固有形态。革阴有外膜,脂多糖是革阴细菌内毒素主要成分。溶菌酶:切断聚糖支架的β-1,4糖苷键,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青霉素:切断四肽侧链与五肽交联桥之间的连接,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质粒非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须。细菌染色体是生命所必须的。(1)F质粒:编码细菌性菌毛(2)R质粒:控制细菌耐药性。细菌的特殊结构:1.荚膜:抗吞噬。2.鞭毛:运动。3.芽胞:增强细菌抵抗外界不良环境的能力。是灭菌效果的指征。4.菌毛:普通菌毛:粘附作用。性菌毛:遗传物质的传递,由F质粒表达。初染:结晶紫染液;媒染:卢戈氏碘液;脱色:95% 的乙醇;复染:稀释复红液。(革阴菌的细胞壁肽聚糖薄而且外面有酒精可以溶解的脂溶性的外膜,革阴成了无色,最后用红色染。) 第三单元细菌的生理 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大多数细菌的最适pH为pH7.2~7.6。结核杆菌pH6.6~6.8,霍乱弧菌pH8.8~9.0。繁殖方式:二分裂

方式进行无性繁殖。细菌的分解和合成代谢:1.热原质:细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物质,注入人或动物体内可引起发热反应。细菌内外毒素的区别:革阴脂多耐热,全身裂解无抗原。 细菌的分解代谢试验:1.糖发酵试验:乳糖发酵试验常用于鉴别肠道致病菌与非致病菌。2.大肠杆菌IMViC试验结果为: ++――,产气杆菌为――++。细菌的人工培养:菌落:由单个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中生长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第四单元消毒与灭菌 消毒保留芽孢。紫外线:260~270nm,最佳波长为265~266nm。杀菌机理:使同一条DNA链上相邻的两个嘧啶碱基共价结合而形成嘧啶二聚体,干扰细菌DNA的复制与转录,导致细菌死亡或突变。 外毒素(exotoxin)内毒素(endotoxin) 产生细菌 G+及少数G-菌只有革兰阴性菌产生 释放方式生活状态下释放死亡裂解释放 化学组成蛋白质脂多糖 抗原性质强,可转变成类毒素弱,不能形成类毒素 耐热性质不耐热极强 致病性质选择性作用,毒性强引起全身反应 第五单元噬菌体 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感染细菌的病毒,DNA或RNA。1.毒性噬菌体: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及组装成熟释放。2.温和噬

链球菌属的特性及其检验

链球菌属的特性及其检验 目的:总结链球菌属的特性及其检验技术,结合临床经验,进一步提高细菌分离及鉴定水平。方法:采用显微镜检查、分离培养、细菌生化反应、血清学试验等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根据菌体形态、菌落形态、溶血特征将链球菌分为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丙型链球菌;按链球菌细胞壁中多糖抗原不同,可分成A、B、C、D等20个群。结论:链球菌是临床常见的致病菌,正确掌握检验方法,科学地分离和鉴定,有助于临床做出合理的诊治决策。 标签:链球菌属;特性;分离培养;生化反应;血清学试验 链球菌属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人及动物肠道和鼻咽部,大多数不致病。其中A、B群及肺炎链球菌是本属的3种重要致病菌,可引起各种化脓性炎症、医源性伤口感染、新生儿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以及风湿热、肾小球肾炎等超敏反应性疾病[1]。另外草绿色链球菌为条件致病菌。因此,本属细菌的鉴定、药敏试验是微生物检验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临床上常见的标本包括咽拭子、痰液、分泌物、穿刺液、尿液、脑脊液和血液。现将本属的特性及其检验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微生物实验室2009年共接收咽拭子样本299例、痰液样本1 319例、分泌物817例、穿刺液239例、尿液704例、脑脊液54例和血液培养815例,合计4 247例。其中门诊患者样本239例,住院患者样本4 008例。细菌培养阳性结果1 475例,阳性率为34.73%。其中链球菌属阳性83例,占5.63%。 1.2 检验方法 根据不同疾病采集不同标本。 1.2.1 显微镜检查咽拭子、痰液、脓液、穿刺液、脑脊液等标本可直接涂片革兰染色,镜检见链状排列革兰阳性球菌可初步报告,及时供临床参考。 1.2.2 分离培养血液标本需要先增菌培养,脓液、咽拭可直接接种血琼脂平板。链球菌属初代分离需5%CO2,35℃24 h观察菌落性状。菌落太小可延长观察时间。 1.2.3 鉴定根据菌体形态、菌落形态、溶血特征以及下列鉴定试验进行。 1.2.3.1 杆菌肽敏感试验方法:用棉拭子将待检菌均匀涂布于血琼脂平板上,稍干后贴一张含0.04 U的杆菌肽纸片,置35℃孵育18~24 h,观察结果。A群链球菌为阳性,而其他链球菌对杆菌肽通常耐药,此法可作为筛选试验。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专业知识文档】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专业知识文档】 本文内容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谢谢! 文章导读 空气当中存在许多各种类型的病菌,有些病菌致病性极强,有些则相对弱些。有的人在与人群接触后,出现了扁桃体炎、咽部红肿、牙龈脓肿等不适症状,上医院一检查,医生说是感染了甲型溶血性链球菌。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病菌呢?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下文一起来了解一下这种病菌吧。 一、 二、概念 溶血性链球菌又称沙培林,对热和化学清毒剂均敏感,常引起扁桃体、咽部、中耳等感染。亦为肾盂肾炎、产褥热、猩红热的病原体。可分为三种不同类型,其中,甲型(α)溶血性链球菌就是其中之一,它又称草绿色链球菌,也称甲型溶血。菌落周围有1-2mm宽的草绿色溶血环,环内红细胞未溶解,通常寄居在人的口咽腔、呼吸道及肠道中。 三、症状 具有牙周炎及扁桃体炎、咽部红肿、牙龈脓肿等呼吸道疾病发病时的典型特征。四、诊断 采用微生物学检查法,根据链球菌所致疾病不同,可通过脓汁、咽拭、血液等标本送检。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的菌落呈灰色针尖状,菌落周围有2mm左右透明溶血环。

四、危害 此类细菌致病力不强,多为条件致病菌。在人类呼吸道及肠道中有α型溶血链球菌正常寄生,但有时也可引起亚急性心内膜炎等症。 五、治疗 对急性咽峡炎和扁桃体炎儿童患者须治疗彻底,以防止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及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发生。及时治疗病人和带菌者,以减少传染源。 六、预防 1.溶血性链球菌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广,存在于水、空气、尘埃、粪便及健康人和动物的口腔、鼻腔、咽喉中,可通过直接接触、空气飞沫传播或通过皮肤、粘膜伤口感染,因而我们在与他人接触时,应注意保持适应距离, 2.在食用食物,特别是熟食制品时,一定要从正规市场或超市购买。 2.平时应多吃能各种蔬菜及水果,并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御病毒的能力。 3.节假日时,尽可能不去那些人口密集的场所。 4.要注意与患者的隔离,以防被传染上疾病。

球菌考点总结

球菌 性状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菌落色素金黄色白色白色或柠檬色血浆凝固酶+ -- 分解葡萄糖+ + - 甘露醇发酵+ -- α溶血素+ -- 耐热核酸酶+ -- A蛋白+ -- 磷壁酸类型噬菌体分型核糖醇型 多数能 甘油型 不能 两者兼有 不能 致病性强弱无 新生霉素敏感敏感耐药 一、金黄色葡萄球菌 (一)生物学性状 (1)染色:革兰染色阳性(G+); (2)形态:球形,直径约0.8mm,葡萄串状排列; (3)葡萄球菌A蛋白(SPA):菌体表面蛋白,可与IgG 的Fc段结合,协同凝集试验;抵抗吞噬;激活补体,促T、B细胞分裂,引起变态反应等 (二)致病性 (1)凝固酶:能使加有抗凝剂的人或兔血浆凝固,是致病性的重要标志。 作用:在机体内凝固血浆,保护细菌,抵抗吞噬和杀菌物质,使感染局限化,形成血拴。 (2)化脓性感染:以脓肿形成为主的各种化脓性炎症。有三种形式: 皮肤化脓性感染:如毛囊炎、疖、痈、伤口化脓及脓肿等; 各种器官的化脓性感染:如气管炎、肺炎、脓胸、中耳炎、骨髓炎等; 全身感染:败血症、脓毒血症等 (3)毒素性疾病:由外毒素引起的中毒性疾病。 食物中毒:毒菌株污染食物,繁殖产毒,食后1-6h发生急性胃肠炎,1-2d恢复; 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产表皮剥脱毒素菌株感染,多见于婴幼儿和免疫力低下的成人; 毒性休克综合征(TSS):产TSST-1毒素菌株感染,高热,低血压,皮疹,休克等。 葡萄球菌感染病灶容易局限化,是因为该菌产生 A.杀白细胞素

B.透明质酸酶 C.血浆凝固酶 D.表皮剥脱毒素 E.溶血素 『正确答案』C 引起毒性休克综合征的病原菌是 A.肺炎链球菌 B.脑膜炎球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E.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正确答案』C 能产生肠毒素,引起食物中毒的球菌为 A.肺炎链球菌 B.表皮葡萄球菌 C.淋病奈氏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正确答案』D 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1.革兰阳性菌,不产生血浆凝固酶、α溶血素等毒性物质 2.条件致病菌,常引起院内感染 (1)泌尿系统感染:为年轻妇女急性膀胱炎的主要致病菌,仅次于大肠埃希菌; (2)细菌性心内膜炎:主要为心瓣膜修复术感染表皮葡萄球菌; (3)败血症:仅次于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见的是溶血葡萄球菌和人葡萄球菌; (4)术后及植入医用器械引起的感染。 链球菌属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菌落周围有1~2mm宽的草绿色溶血环,称甲型溶血或α溶血,又称草绿色链球菌,多为机会致病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菌落周围形成一个2~4mm宽、界限分明、完全透明的无色溶血环,称乙型溶血或β溶血,亦称溶血性链球菌,致病力强,常引起人类和动物的多种疾病。 丙型链球菌:不产生溶血素,菌落周围无溶血环,亦称不溶血性链球菌。一般不致病,常存在于乳类和粪便中。

医学微生物学重点知识总结

医学微生物学重点知识总结 细菌学总论 1、微生物的六大特点:体积微小、结构简单、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繁殖迅速、容易变异。 2、微生物的种类与分布: ①非细胞型微生物最小,无典型的细胞结构,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核酸类型为DNA或RNA,两者不同时存在,病毒属之。 ②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原始核呈dsDNA结构,无核膜、核仁,细胞器很不完善,只有核糖体,DNA和RNA同时存在,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放线菌属之。 ③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和核仁,细胞器完整,真菌属之。 3、细菌的细胞壁: ①G+和G-细菌细胞壁的共有组分为肽聚糖,G+细菌的肽聚糖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三部分组成,G细菌的肽聚糖由聚糖骨架和四肽侧链两部分组成。 ②G+细菌细胞壁的特殊组分为磷壁酸。 ③G-细菌细胞壁的特殊组分为外膜 外膜由脂蛋白、脂质双层和脂多糖三部分组成,脂多糖由脂质A、核心多糖、特异多糖三部分组成,即G-细菌的内毒素。脂质A是内毒素的毒性和生物学活性的主要组分。 ④细菌L型:细胞壁受损的细菌能够生长和分裂者叫叫细菌L型 细菌L型的四大特点:高度多形性、高渗、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不敏感、可恢复到有细胞壁的状态。 4、质粒:细菌细胞内一种自我复制的环状双链DNA分子。能稳定地独立存在于染色体外,并传递到子代,一般不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现在常用的质粒大多数是经过改造或人工构建的,常含抗生素抗性基因,是重组DNA技术中重要的工具。

5、异染颗粒:胞质颗粒中有一种主要成分是RNA和多偏磷酸盐的颗粒,嗜碱性强,用亚甲蓝染色时着色较深呈紫色,叫异染颗粒或纡回体,常见于白喉棒状杆菌。 6、核质:细菌的遗传物质叫核质或拟核。 7、细菌的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和芽胞 8、微生物学两大经典染色:①Gram染色:标本固定后,先用碱性染料结晶紫初染,再加碘液媒染,使之生成结晶紫-碘复合物,此时不同细菌均被染成深紫色。然后用95%乙醇处理,有些细菌被脱色,有些不能。最后用稀释复红或沙黄复染。此法可将细菌分为两大类:不被乙醇脱色仍保留紫色者为G+细菌,被乙醇脱色后复染成红色者为G-细菌。②抗酸染色:分枝杆菌一般用抗酸染色,以5%炭酸复红加温初染后可以染上,但用3%盐酸乙醇不易脱色,若再加美兰复染,则分枝杆菌呈红色,其他细菌和背景中的物质呈蓝色。 9、细菌的营养物质: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 10、细菌生长繁殖的必备条件:营养物质、能量、适宜的环境。 11、耐酸之王-结核分枝杆菌;耐碱之王-霍乱弧菌 12、专性厌氧菌在有氧环境中不能生长的原因: ①缺乏氧化还原电势高的呼吸酶②缺乏分解有毒氧基团的酶 13、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可分为四期: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14、吲哚I、甲基红M、V、枸橼酸盐利用C四种试验常用于鉴定肠道杆菌,合称IMViC试验。大肠埃希菌对这四种试验的结果是++--,产气肠杆菌则为--++。 15、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致热源、毒素与侵袭性酶、色素、抗生素、细菌素、维生素。 16、培养基按其营养组成和用途不同,分为以下几类:基础培养基、增菌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厌氧培养基。 17、菌落: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后,单个细菌分裂繁殖成一堆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叫菌落。菌落分三型:光滑型菌落S、粗糙型菌落R、粘液型菌落M。

微生物免疫试题及答案

微生物免疫试题及答案 【篇一:微生物及免疫学答案】 >填空 1、球菌杆菌螺旋菌 2、干扰 3、中枢神经慢性脑膜炎 4、潜伏感染慢性感染慢发病毒感染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 5、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丙型链球菌 6、性接触间接母亲的产道新生儿淋菌性眼炎 7、肠热症胃肠炎败血症 8、百白破 9、人型支原体 10、睾丸炎卵巢炎 11、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12、免疫原性抗原性 13、hl二硫键 14、hmcⅡ hmcⅠ 15、浆细胞抗体 16、球菌杆菌螺旋菌 17、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荚膜鞭毛菌毛芽孢 18、肽聚糖磷壁酸壁磷壁酸膜磷壁酸 19、物质转运呼吸和分泌生物合参与细菌分裂 20、抗吞噬作用粘附作用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 21、运动器官致病性 22、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及组装成熟和释放 23、干扰 24、水平传播垂直传播 25、血浆凝固酶 26、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27、金黄色表皮腐生 28、吲哚甲基红 vp枸橼酸盐利用 29、细胞免疫牢固免疫力 30、血粪便骨髓尿 31、菌毛菌体抗原内肠毒素粪——口伤寒副伤寒食物中毒败血症

32、米泔样鱼群样 33、预防大量脱水抗菌药物 34、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肺结核抗感染免疫细胞免疫 名词解释: 1、荚膜:荚膜是某些细菌在细胞壁外包绕一层粘液性物质,为多糖或蛋白质的多聚体,用理化方法去除后并不影响菌细胞的生命活动. 2、病毒:是体积微小(以nm为测量单位),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结构更为简单(蛋白质衣壳包绕一团核酸),具有超级寄生性即只在所感染的活细胞内复制的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 3、垂直传播: 病原体主要通过胎盘或产道从宿主的亲代传到子 代的感染称垂直传播. 水平传播: 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在人群个体间的传播称为水平传播. 4、干扰素(ifn):是由细胞产生的、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的蛋白质。 5、消毒:消毒是指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并不一定杀死芽胞和非病原微生物. 8、肥达试验:用已知伤寒沙门菌o抗原和h抗原,以及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的h抗原的诊断菌液与受检血清作试管凝集实验,测定受检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其效价,辅助诊断肠热症. 9、气性坏疽:是由于各种气性坏疽桿菌侵入伤口后引起的广泛性的肌肉坏死的一种迅速发展的严重性感染。 10、bcg:即卡介苗,是calmette和guerin2人将牛结核分枝杆菌在含甘油、胆汁、马铃薯的培养基中经13年230次传代而获得的减毒活疫苗株,现广泛用于结核病的预防接种. 11、原体:原体呈小球形,外包坚韧的细胞壁,内含致密的类核结构,是发育成熟的衣原体,具有高度感染性.;始体:始体也成网状体,球形,较原体大,内无致密的核质,而有纤细的网状结构,是衣原体发育周期中的繁殖型,不具感染性. 12、两对半:是国内医院最常用的乙肝病毒 (hbv)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乙肝两对半又称乙肝五项,其检查意义在于:检查是否感染乙肝及感染的具体情况, 13、免疫防御(immunologic defence):是机体排斥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抵御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的感染和损害,即抗感染免疫;异常情况下,反应过高会引起超敏反应,反应过低或缺失可发生免疫缺陷。

医学微生物学琐碎知识整理

微生物学琐碎知识整理 【形成溶血环】 ①α溶血环(不完全、半透明,草绿色):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 ②β溶血环(完全透明):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破伤风梭菌、肉毒梭菌、溶血性大肠杆菌 ③双层溶血环:产气荚膜梭菌 【感染后有终生免疫力】麻疹病毒(自然感染时) 【感染后免疫牢固】肺炎链球菌、沙门菌、霍乱弧菌、问号钩端螺旋体、立克次体、脊髓灰质炎病毒、HAV、乙脑、汉坦病毒 【特异性细胞免疫为主】沙门菌、结核杆菌、嗜肺军团菌、四体(除问号钩端螺旋体) 【革兰染色】 ①G+:[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厌氧菌 ②G-: [奈瑟菌属]、肠道致病菌、幽门螺杆菌、[空肠弯曲菌、铜绿假单胞菌、嗜肺军团菌]、四体 【传染性(有菌)免疫】结核分枝杆菌、梅毒螺旋体(苍白密螺旋体) 【引起人畜共患】 ①细菌:人兽共患性沙门菌 ②四体:立克次体、钩端螺旋体 ③病毒:登革热v、流行性乙型脑炎v、森林脑炎v、狂犬v、汉坦v 【可经输血(移植)传播】巨细胞v(CMV)、HIV、HBV、HCV、HDV、庚型肝炎v、EB 【可以垂直传播】 ①经产道(非先天感染):解脲脲原体、淋病奈瑟菌、梅毒螺旋体、HPV ②经胎盘(先天感染):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柯萨奇B组病毒、HBV、HCV、HDV、HIV、CMV、庚型肝炎病毒 【可性传播】解脲脲原体、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梅毒螺旋体、HSV-2(单纯疱疹病毒)、HPV(人类乳头 ①奈瑟菌——巧克力色琼脂平板 ②霍乱弧菌——碱性(pH8.8-9.0)蛋白冻水(或碱性琼脂)增菌培养基 ③结核分枝杆菌(液体中呈荚膜生长)——罗氏培养基(鸡蛋、马铃薯、甘油、孔雀绿) ④白喉棒状杆菌——吕氏培养基(含凝固血清) ⑤支原体——以牛心浸出液为基础+动物血清+新鲜酵母液/PH7.8-8.0 ⑥嗜肺军团菌 ⑦钩端螺旋体——柯氏培养基(10%兔/牛血清、磷酸盐缓冲液蛋白胨/PH7.4) ⑧沙眼衣原体——细胞培养 ⑨L型细菌——高渗低琼脂含血清培养基 ⑩真菌——沙保培养基(葡萄糖、琼脂、蛋白胨) 【培养基培养后呈特殊形态】 1)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β-溶血环 2)肺炎链球菌——β溶血环,脐状(因为有自溶酶) 3)A群链球菌——灰白色,β溶血环 4)埃希氏菌——液体培养基中浑浊生长,SS平板红色菌落

溶血知识

αβγ溶血 链球菌是根据使绵羊血细胞琼脂溶血的能力分类的,完全溶血(β溶血),部分溶血(α溶血),不 溶血(γ溶血)。 菌落溶血特征:菌落溶血有下列3种情况。①α溶血:又称草绿色溶血,菌落周围培养基出现1~2mm的草绿色环,为高铁血红蛋白所致;②β溶血:又称完全溶血,菌落周围形成一个完全清晰透明的溶血环,是细菌产生的溶血素使红细胞完全溶解所致;③γ溶血:即不溶血,菌落周围的培养基没有变化,红细胞没有溶解或缺损。(3)色素:有些细菌产生水溶性色素,使菌落和周围的培养基出现绿色、金黄色、白色、橙色、柠檬色等颜色,产生的色素有水溶性或脂溶性。 所以血平皿上有两种类型的溶血:α、β和γ(γ溶血实际上就是不溶血)。 α溶血:细菌在血平板上培养时,菌落周围形成的狭小(1~2mm)、草绿色溶血环。α溶血环中的红细胞未完全溶解。可形成α溶血环的细菌如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脐状菌落:肺炎球菌具有自溶酶,培养时间稍久细菌发生自溶可使菌落中间凹陷成脐状。由于肺炎球菌和甲型链球菌在血平板上都形成α溶血环,菌落形态相似,因此脐状菌落是区别两者的依据之一。 β溶血:细菌在血平板上培养时,菌落周围形成的宽大(2~4mm)、界限分明、完全透明的溶血环。β溶血环中的红细胞完全溶解。可形成β溶血环的细菌如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溶血(hemolysis)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逸出称红细胞溶解,简称溶血。可由多种理化因素和毒素引起。在体外,如低渗溶液、机械性强力振荡、突然低温冷冻(-20℃~—25℃)或突然化冻、过酸或过碱,以及酒精、乙醚、皂碱、胆碱盐等均可引起溶血。人血浆的等渗溶液为0.9%NaCl溶液,红细胞在低于0.45%NaCl溶液中,因水渗入,红细胞膨胀而破裂,血红蛋白逸出。在体内,溶血可为溶血性细菌或某些蛇毒侵入、抗原-抗体反应(如输入配血不合的血液)、各种机械性损伤、红细胞内在(膜、酶)缺陷、某些药物等引起。溶血性细菌,如某些溶血性链球菌和产气荚膜杆菌可导致败血症。疟原虫破坏红细胞和某些溶血性蛇毒含卵磷脂酶,使血浆或红细胞的卵磷脂转变为溶血卵磷脂,使红细胞膜分解。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关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气体之中存有很多多种类型的病原菌,一些病原菌高致病极强,一些则相对性弱些。有些人在与群体触碰后,出現了扁桃体炎、咽喉部肿胀、牙龈囊肿等不适感病症,上医院门诊一查验,医生说是感染了甲形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那麼它是一种哪些的病原菌呢?接下去,就要我们根据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这类病原菌吧。 一、 二、定义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别称沙蔡云龙,对热和有机化学清毒剂均比较敏感,常造成扁桃体炎、咽喉部、耳内等感染。亦为肾盂肾炎、产褥热、猩红热的病原菌。可分成三种不一样种类,在其中,甲形(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便是在其中之一,它别称浅绿色链球菌感染,也称甲形溶血。菌体周边有1-2mm宽的浅绿色溶血环,环内血细胞未融解,一般寄住在人的口咽腔、呼吸系统及肠胃中。 三、病症 具备牙周炎及扁桃体炎、咽喉部肿胀、牙龈囊肿等呼吸系统疾病病发时的典型性特点。 四、确诊

选用分子生物学检测法,依据链球菌感染引发病症不一样,可根据脓汁、咽拭、血液等标本采集复检。甲形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菌体呈深灰色针头状,菌体周边有2mm上下全透明溶血环。 四、伤害 该类病菌发病力不强,多见条件致病菌。在人类呼吸系统及肠胃中有α型溶血链球菌一切正常内寄生,但有时候也可造成急性心内膜炎等症。 五、医治 对急性咽峡炎和扁桃体炎少年儿童病人须医治完全,以避免亚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及急性细菌感染心内膜炎的产生。立即医治患者和带菌者,以降低病原体。

六、防止 1.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在大自然中遍布范围广,存有强电解质、气体、浮尘、排泄物及身心健康动物和人的口腔、鼻孔、咽喉中,可根据直接接触、气体飞沫传播或根据皮肤、黏膜创口感染,因此我们在与别人触碰时,应留意维持融入间距, 2.在服用食材,非常是熟菜产品时,一定要从靠谱销售市场或商场选购。 2.平常应多吃能各种蔬菜及新鲜水果,并提升锻炼身体,提高抵挡病毒感染的工作能力。

(完整版)其他链球菌的风险评估

其他链球菌的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一、细菌的传播与致病 链球菌是化脓性球菌的另一类常见的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及动物粪便和健康人鼻咽部,大多数不致病。医学上重要的链球菌主要有化脓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无乳链球菌等。引起人类的疾病主要有:化脓性炎症、毒素性疾病和超敏反应性疾病等。 根据在血琼脂培养基上的溶血特征可分为三种不同类型:甲型(α)溶血性链球菌又称草绿色链球菌,菌落周围出现草绿色溶血环,通常寄居在人的口咽腔、呼吸道及肠道中,致病力弱。乙型(β)溶血性链球菌产生强烈的溶血毒素,在血琼脂培养基上,可使菌落周围出现宽2~4毫米、界限分明、无色透明的溶血环,致病力强,能引起人类多种疾病、根据抗原构造不同,又分成A、B、C、D等20个群,在每一群中,因表面抗原的不同,又分成若干亚群,对人类有致病性的绝大多数属于A群。丙型(γ)链球菌不溶血,对人类无致病作用。链球菌所致疾病具有复杂而多样的特点,一方面,由于细菌类型多,且既有侵袭力也有毒素;另一方面,人体各组织器官均高度易感,且有变态反应机制参与发病。链球菌产生的

侵袭性酶有:透明质酸酶、链激酶和链道酶等;产生的毒素有:链球菌溶血素、红疹毒素。变态反应性疾病如风湿热、急性肾小球性肾炎等,均可由A群链球菌感染引发。 A群链球菌有较强的侵袭力,可产生多种侵袭性酶和外毒素。1.M蛋白是链球菌细胞壁中的蛋白质组份,具有抗吞噬和抗吞噬细胞内的杀菌作用。2.脂磷壁酸(LTA) 3.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es) 4.链激酶(Streptokinase ,SK) 5.链道酶(Streptodonase,SD) 6.链球菌溶血素(Streptolysin) 7.致热外毒素(Pyrogenic extoxin)又称红疹毒素(Erythrotoxin)或猩红热毒素(Scarletfever toxin),是人类猩红热的主要致病物质,为外毒素,使病人产生红疹。该毒素是蛋白质,对热稳定,具有抗原性,则产生的毒素能中和该毒素的活性。 二、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球形或卵圆形,直径0.6~1.0um,多数呈链状排列,短者4~8个细菌组成,长者有20~30个细菌组成。链的长短与菌种及生长环境有关,在液体培养基中形成链状排列比在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的链长。幼龄菌大多可见到透明质酸形成的荚膜,如延长培养时间,荚膜可被细菌自身产生的透明质酸酶分解而消失。无芽胞,无鞭毛,有菌毛样结构,含M蛋白,革兰氏染色阳性。需氧或兼性厌氧,有些为厌氧菌。营养要求较高。普通培养基中需加有血液、血清、葡萄糖等才

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球菌引起的疾病

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球菌引起的疾病 2020-09-09 02:45 为帮助大家复习临床医师分阶段考试,医学教育网编辑搜集整理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球菌引起的疾病,希望对大家掌握知识点有帮助。 二者均为G(+)球菌,链球菌根据溶血能力可分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又称草绿色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丙型链球菌。丙型不溶血。Lancefield根据抗原结构将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又分为A~T18个族,每个族又因表面抗原不同可分多个不同型,以A族对人致病的多,可引起扁桃体炎、猩红热、皮肤感染、肾小球肾炎及风湿热等。 肺炎球菌过去称肺炎双球菌,其外面的多糖荚膜层,可保护细菌免受机体吞噬细胞的吞噬和体液中一些杀菌因素的影响。因此,有荚膜的肺炎球菌有毒力和致病性,失去荚膜则毒力减低或丧失。肺炎球菌可引起肺炎,胸膜炎等。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应用,典型的大叶肺炎已少见。 (一)急性扁桃体炎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感染,亦可由肺炎球菌或葡萄球菌引起。发病以冬、春季多见,易感者为20岁以下的青年和儿童。由于病原菌种类多,故常可反覆发作。 1.临床表现发冷、发热、咽痛、吞咽时加重,伴头痛、恶心、全身不适等。检查双侧扁桃体充血、肿大并有黄白色渗出物,有时在扁桃体表面融合成片易拭去。颈及颌下淋巴结常肿大,有压痛。恢复期有并发风湿热及肾炎的可能。 2.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也增高,尿中有少量蛋白及管型。咽拭子培养有溶血性链球菌。抗链球菌溶血素“O”在恢复期较急性期明显升高。 3.诊断根据症状和体征诊断一般无困难,但需和咽白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鉴别。前者起病缓,热度稍低,扁桃体及咽部假膜呈灰白色不易拭去,剥离时有出血,咽拭子涂片及培养有助区别。后者病因系EBV(Epstein-Barr virus)或CMV(巨细胞病毒),发热持续时间

链球菌属及其检验「微生物检验」

链球菌属及其检验「微生物检验」 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细菌,呈链状排列的革兰阳性球菌,个别种成双排列。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人及动物肠道和健康人鼻咽部,大多数不致病,致病菌可引起各种化脓性炎症、猩红热、新生儿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以及风湿热、肾小球肾炎等超敏反应性疾病。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链球菌属细菌的知识,欢迎阅读。 ⒈分类 链球菌的分类方法尚未统一。常用下列两种方法。 ⑴根据溶血现象:分为3类。 ①甲型溶血性链球菌(α-hemolytic streptococcus):菌落周围有1~2mm宽的草绿色溶血环,称甲型溶血或α溶血,该类菌又称草绿色链球菌,为条件致病菌。 ②乙型溶血性链球菌(β-hemolytic streptococcus):菌落周围有2~4mm宽的透明溶血环,称乙型溶血或β溶血,该类菌又称溶血性链球菌,致病性强,常引起人和动物多种疾病。 ③丙型链球菌(γ-streptococcus):菌落周围无溶血环,因而又称不溶血性链球菌,一般不致病。 ⑵根据抗原结构:按链球菌细胞壁中多糖抗原不同,可分成A、B、 C、D …等20个群。同群链球菌间,因表面蛋白质抗原不同又分若干型。如A群根据其M抗原不同,可分成约100个型;B群分4个型。对人致病的链球菌菌株,主要是 A群,多数呈现乙型溶血。 ⒉细菌特性 ⑴链球菌 ① 形态染色球形或椭圆形,直径0.5~1.0μm,链状排列,链的长短与细菌的种类和生长环境有关,在液体培养基中形成的链较长。无芽胞,无鞭毛。多数菌株在培养早期(2~4h)形成透明质酸的荚膜。革兰染色阳性。 ②分离培养要求较高,培养基中需加入血液或血清、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等物质。多数菌株兼性厌氧,少数为专性厌氧。在液体

《医学微生物学》第九章球菌复习题及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第九章球菌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可与IgG Fc段结合的细菌表面蛋白是: A.M蛋白 B.Vi抗原 C. 葡萄球菌表面蛋白A D.炭疽杆菌荚膜多糖抗原 E.大肠杆菌K抗原 2.能产生SPA的细菌是: A.葡萄球菌 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C.白喉杆菌 D.百日咳杆菌 E.肉毒梭菌 3.金黄色葡菌产生的毒素是: A.θ毒素 B.杀白细胞素 C.紫癜形成因子 D.致死因子 E.红疹毒素 4.引起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微生物是 A.回归热螺旋体 B.衣原体 C.产气荚膜梭菌 D.肺炎球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5.可增强链球菌扩散能力的致病物质是: A.DNA 酶 B.红疹毒 C.M蛋白 D.多糖抗原 E.透明质酸酶 6.根据抗原结构分类,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分19个族,对人致病的90%属于 A.A族 B.B族 C.C族 D.D族 E.E族 7.治疗链球菌引起的感染,应首选: A.红霉素 B.链霉素 C.青霉素 D.克林霉 E.灭滴灵 8.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可引起: A.败血症 B.菌血症 C.毒血症 D.浓毒血症 E.viremia 9.风湿热的辅助诊断应采用: A.细菌培养 B.OT试验 C.串珠试验 D.ASO试验 E.W idal试验 10.肺炎球菌可产生: A.DNA酶 B.a-溶血素 C.M蛋白 D.水肿因子 E.θ毒素 11.菊糖发酵试验可用来鉴别: A.伤寒杆菌与副伤寒杆菌 B.布氏杆菌与霍乱弧菌 C.炭疽杆菌与枯草杆菌 D.百日咳杆菌与流感杆菌 E.肺炎球菌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12.培养脑膜炎球菌应在培养基中加入: A.10%小牛血 B.5%新鲜血球 C.80℃加热后的血球 D.胆盐 E.煌绿 13.关于脑膜炎球菌的感染,错误的是:

链球菌性肺炎

链球菌性肺炎 概述据部分调查,肺炎链球菌性肺炎的病原菌以肺炎链球菌第1、2、3、4、6、7、8、12、14、18及19型最常见,儿童则以1、6、14、18、19及23型为多。肺炎链球菌带菌者为主要传染源,病人的传染源作用很小。病菌经由鼻咽分泌物排出,以飞沫方式传播。密集人群偶有爆发流行,一般多系散发。四季均有发病而以冬春较多。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继发性肺炎多见于儿童、老年及慢性病人。正常人体上呼吸道存在防御屏障,故不易感染。一旦屏障受损,防御功能减退则可发病。如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可增加黏液分泌、抑制纤毛上皮的功能及吞噬细胞的作用,麻醉可减弱会厌反射以致误吸胃内容物及鼻咽含菌分泌物,心力衰竭、感染性休克、胸部外伤可使肺泡内水分积聚,支气管癌、支气管扩张及肺脓肿等可引起支气管阻塞、引流不畅,均可诱发本病。抗菌治疗应尽早开始,青霉素为常用药,对青霉素过敏者可改用其他抗拒药物。病人传染性不强,通常不予隔离。 疾病名称肺炎链球菌性肺炎 英文名称streptococcuspneumonia 别名肺炎球菌肺炎;链球菌性肺炎;streptococcalpneumonia;化脓性链球菌肺炎 ICD号:J13分类感染内科>细菌性感染>肺炎链球菌感染ICD号:J15.4分类呼吸科>感染性疾病>细菌性肺炎 流行病学肺炎链球菌性肺炎散发于世界各地,迄今未见到国内外

有关发病率的报道。一般少有真正的流行,但1918年流感大流行后继发的链球菌肺炎呈小流行,死亡率高达30%~35%。多为内源性感染,传染源为带菌者本身,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吸入上呼吸道含菌的分泌物而发病。儿童和老年体弱者易患本病。 传染源肺炎链球菌性肺炎的传染源为患者和带菌者。肺炎链球菌可寄生于正常人的鼻咽部。正常成年人的带菌率为5%~10%,儿童可高达20%~40%。冬春季带菌率最高。 传播途径肺炎链球菌性肺炎经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托儿所、军队、监狱以及生活在十分拥挤的环境中易发生流行。 易感人群儿童和老年人为肺炎链球菌性肺炎的易感人群。 肺炎链球菌性肺炎的病因链球菌(streptococcus)是化脓性球菌中的一大类常见细菌,为链状或者成双排列的革兰阳性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和人类的上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及生殖道中。其种类繁多,且大多不致病。但致病者可引起各种化脓性炎症,常见的如猩红热、丹毒等,以及链球菌感染后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如风湿热、肾小球肾炎等。链球菌中的致病菌主要为A族,亦称化脓性链球菌(pyogenicstreptococcus),可引起人类肺炎。 链球菌的分类链球菌的分类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以下3种: 1.根据溶血现象分类可分为3类 (1)甲型溶血性链球菌(α-hemolyticstreptococcus):这类链球菌亦称为草绿色链球菌(streptococcusvividans),是人类上呼吸道的正常菌群,只有在受损的心瓣膜、脑膜上或泌尿生殖道中能引起疾病,

27 常见细菌及真菌生物学特点及所致疾病

27 常见细菌及真菌生物学特点及所致疾病 常见细菌及真菌生物学特点及所致疾病 病原性球菌 病原性球菌主要引起化脓性炎症,故又称为化脓性球菌。病原性球菌主要有3个菌属即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和奈瑟氏菌属。 葡萄球菌属 一、形态、染色和分类 葡萄球菌为革兰氏染色阳性球状菌,直径约1微米,呈葡萄状排列,无鞭毛和荚膜,不形成芽孢(胞)。葡萄球菌属中球菌,根据其产生色素及生化反应等不同,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表皮(白色)葡萄球菌和腐生(柠檬色)葡萄球菌3个菌种。金葡菌为凝固酶阳性菌,多为致病菌,而表皮及腐生葡萄球菌为凝固酶阴性菌,多为非致病菌或机会性致病菌。 二、致病物质的种类和所致疾病 1.致病物质的种类 (1)凝固酶:可使加入抗凝剂的人或兔血浆凝固。能否产生凝固酶,作为鉴定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征,但近年来在人工植入心瓣膜、心脏起搏器和人工关节等患者与早产儿、肿瘤等免疫力低下患者,发现有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CNS)感染,且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机会性致病菌,应予以重视。 (2)葡萄球菌溶素(或称葡萄球菌溶血素):能破坏多种细胞,故又称为溶细胞毒素。 (3)杀白细胞素:可损伤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4)肠毒素:直接或间接刺激呕吐中枢,引起以呕吐症状为主的食物中毒。 (5)表皮剥脱毒素:裂解表皮组织的棘状颗粒层,使表皮与真皮脱离,引起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6)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为外毒素,可引起机体发热和增强对内毒素的敏感性,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及休克,甚至多器官系统损害,称为毒性休克综合征(TSS)。 2.所致疾病 (1)侵袭性疾病(化脓性炎症):①形成局部脓肿为主,如皮肤伤口化脓性感染、毛囊炎、疖、痈等;②各种器官的化脓性感染,如气管炎、肺炎、脓胸、脑膜炎、心内膜炎、骨髓炎及中耳炎等;③全身感染,多由局部感染或器官感染扩散恶化,而引起败血症及脓毒血症。 (2)毒素性疾病:为外毒素所引起的中毒性疾病,如肠毒素性食物中毒、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毒性休克综合征(TSS)等。 (3)葡萄球菌性结肠炎(假膜性结肠炎):由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引起的菌群失调症,实质上是耐药性金葡菌引起肠粘膜剥脱性感染,以腹泻大量的蛋花样水样便为主要症状。 三、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鉴别要点 致病性葡萄球菌(金葡菌)的特征:①镜检符合葡萄球菌的形态和染色特征;②菌落色素为金黄色,并有透明溶血环;③甘露醇发酵阳性;④血浆凝固酶阳性;⑤耐热核酸酶检

病原生物学期末重点知识总结

病原生物学重点知识总结 第1-2章 1.病原生物分类 2.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细胞壁的区别 脂多糖(LPA,内毒素): 脂质A:无种属特异性;内毒素毒性&生物学活性的主要成分 核心多糖:属特异性 特异多糖:种特异性;菌体抗原(O抗原)缺失:S→R 3.胞壁缺陷细菌(L-型细菌部分或完全失去细胞壁(直接破坏或合成抑制))特性及医学意义 ●细胞壁受损的细菌一般在普通环境中不能耐受菌体内的高渗透压 而死忙,但在高渗环境下,它们仍可存活。G+ L型:仍有细胞膜包着,原生质体;G- L型:外膜保护,原生质球 ●G+orG-成L型后多染成革兰阴性 ●某些L型仍具一定感染力,常引发慢性感染 4.细菌有哪些特殊构造:特性、功能及实际意义

荚膜(capsule):黏液性,多糖或蛋白质的多聚体。作用:抗吞噬,黏附作用,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 鞭毛(flagellum):运动器官 菌毛(pilus):菌毛蛋白组成(具抗原性),分为普通菌毛(细菌的黏附结构)、性菌毛(F质粒编码,又叫F菌毛,参与F质粒的接合传递) 芽胞(spore):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在菌体内部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小体,是细菌的休眠形式。都由G+菌产生繁殖体(vegetative form):与芽胞相比,未形成芽胞而具有繁殖能力的菌体 发芽(germination):芽胞→繁殖体:活化(activation),启动(initiation),长出(outgrowth) 杀灭芽胞最可靠方法:高压蒸汽灭菌 进行消毒灭菌,应以芽胞是否被杀死怕段灭菌效果的指标 5.细菌合成代谢产物及其医学意义 热原质(pyrogen):致热源,注入后引起发热反应。多为G-产生,即其LPS 毒素&侵袭性酶: 外毒素(exotoxin):多数G+少数G-释放到菌体外的毒性蛋白质 内毒素(endotoxin):G-胞壁的脂多糖,菌体死亡崩解后游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