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难忘的一课》教案【三篇】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难忘的一课》教案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难忘的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02c822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4d.png)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难忘的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3.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感知、理解、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感知、理解、表达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课文《难忘的一课》2.生字词卡片3.PPT课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难忘的一课”的理解。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根据课后题,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并尝试理解其意思。
3.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
(三)课堂讲解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
2.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过程中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
(四)课堂练习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回答问题,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二)课堂讲解1.教师继续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知、理解、表达的能力。
(三)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进行点评。
(四)课堂练习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回答问题,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3.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拓展阅读。
六、作业布置1.学生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2.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拓展阅读,下节课分享阅读心得。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讲解、课堂讨论、课堂练习等环节,让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到了作者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过程中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23《难忘的一课》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23《难忘的一课》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311ef4a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9e.png)
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3.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针对课文中的难点,教师进行适时点拨,帮助学生突破障碍。
(三)小组合作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23《难忘的一课》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难忘的一课》,课文描绘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某小学的一堂日语课变成了一堂中文课,一位年轻教师激情澎湃地教授中国文化的场景。课文以小见大,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血脉联系,彰显了民族精神。
本案例旨在通过深入解读课文内容,让学生体会作者情感,感受民族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结合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阅读、讨论、表达中感受课文的魅力,体验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分析课文结构,了解课文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情感。
3.学习课文中描绘的人物形象,了解台湾历史背景,认识民族精神。
4.学会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品质和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阅读、讨论中感受课文内容。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带领学生通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情感。
3.教师详细讲解课文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让学生了解台湾历史背景,认识民族精神。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难忘的一课》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难忘的一课》](https://img.taocdn.com/s3/m/71c26fd3a1c7aa00b52acbdc.png)
《难忘的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方法与过程: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感受名族精神和爱国热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名族精神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文中思想感情2、教学难点: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理解我的每一次感受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已经读到五年级了,有哪一节课使你难忘吗?说一说它为什么使你难忘。
2.是呀,这些课使你难忘,今天所学课文的作者也有一堂难忘的课,但作者难忘的感情与我们不一样,我们来了解一下当时时代背景。
(资料)(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前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2.说说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回答问题要注意抓住课文要点,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然后组织好语言连贯地回答。
3.默读完课文后交流。
(三)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读了整篇课文,用横线画出文中多次出现的一句话;联系上下文,每一次都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出现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讨论,汇报结果。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在文中出现了三次)1.第一次出现是台湾老师用粉笔写的,作者被吸引住。
A.他是怎样写的?(一笔一画、认真、吃力的写)B.为什么这位教师写字很吃力,国语也不太熟练呢?(“因为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
”、“在日本统治时期,我们上的都是日本人办的学校,讲国语是不准许的。
”)C.日本帝国主义为什么不让我们中国人学习自己的语言文字,他们的阴谋得逞了吗,从那里可以看出来?(从“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有那么富有感情。
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和真挚的心。
”感受到的。
)2.第二次出现是台湾老师教读这句话,作者被感动。
A.他们是怎样读的?画出这些词,从这些词语可以体现什么?(严肃认真、富有感情、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从这些词语体现台湾人民强烈、深厚的爱国之情。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大全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bab31007bd64783e09122b3a.png)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大全《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教材简说《难忘的一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组的第三篇课文,本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感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本单元以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为主题,引导学生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还要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资料,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并且在语文学习中加以运用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本文语言质朴真挚,感情色彩浓郁,是一篇优秀的爱国题材略读课文。
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是新课标对五年级学生阅读教学的要求。
根据这些相关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针对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的实际,我安排了一课时的教学时间,并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下面一起来欣赏各位语文老师亲自编制的《难忘的一课》精彩教学设计吧《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文章大全列表《难忘的一课》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难忘的一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作者:张燕)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之二(佚名)《难忘的一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作者:张萍)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之一(佚名)重在优化阅读教学过程(《难忘的一课》教学设想(孟继高)小学语文第九册《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第九册《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小学语文五年级第九册《难忘的一课》教案、课堂实录及教学反思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难忘的一课》导学案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难忘的一课》说课设计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难忘的一课》说课稿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难忘的一课》教案。
2024年小学人教版五年级语文《难忘的一课》原文及教案
![2024年小学人教版五年级语文《难忘的一课》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9b9d05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f3.png)
2024年小学人教版五年级语文《难忘的一课》原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1.2学习生字词,掌握字词的正确读音和书写。
1.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场景和人物,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2.1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2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3.2学会尊重他人,学会感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1.2学习生字词,掌握字词的正确读音和书写。
2.教学难点2.1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
2.2深入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场景和人物。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
1.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
2.熟读课文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2.2教师领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3.1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
3.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所描绘的场景和人物。
4.学习生字词4.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4.2教师检查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纠正读音和书写错误。
5.分析课文写作手法5.1学生讨论课文的写作特点。
6.情感教育6.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学会尊重他人。
6.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学会感恩。
7.课堂小结7.2学生反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8.作业布置8.1完成课后练习题。
8.2家长签字确认。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分析课文写作手法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课文的基本知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启发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课堂效果。
4.作业布置环节,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布置适量的作业,使学生在课后得以巩固所学。
五、教学资源1.课文原文。
2.生字词卡片。
3.多媒体课件。
五年级语文上册《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上册《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c856fd4a6c30c2258019e6b.png)
五年级语文上册《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范文五年级语文上册《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
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常用词语。
会用“真挚”、“意外”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课文表达中心的写法。
【教学难点】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引入课文审题:难忘的一课。
设问:谁给作者上的难忘的一课呢?这难忘的一课的内容是什么呢?为什么这么令人难忘呢?这些问题大家想不想知道啊?请大家赶快打开课文。
二、范读课文,初识文意老师范读,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说一说讲了一件什么事?(一位船员在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上了一节令他终生难忘的语文课。
)三、学生自学生字、词和课文1、按生字表自学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
并结合课文理解词语。
读课后词语。
2、读通课文,思考: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四、检查掌握情况1、字音:指名拼读,直读生字,注意纠正。
2、字形:说说易错的字,易错的地方。
如:“葛”注意笔顺,与“蔼”区别。
“崇”与“祟”的区别。
3、词义:结合课文理解。
4、读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不理解的提出来,大家讨论。
5、指名读课文,回答刚才的问题。
五、朗读课文,说说这个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再问: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那么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请你划出来,并读一读。
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七、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质疑,做标记。
第二课时一、复习提问,引入本课时学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1、谁来说说“难忘的一课”是怎样的一个故事?(注意说明时间、地点。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87b8d8e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07.png)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课文的某个部分进行深入讨论。讨论的主题包括但不限于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型、篇章结构和情感态度等。我会给每个小组分配任务,让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讨论。
-分析课文篇章结构,讲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手法,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5.总结提高: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对他们的学习成果给予肯定和鼓励。
6.课后作业:
-设计富有创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或口头表达。
-布置一些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思维活跃,具备较强的求知欲。在此基础上,针对本节课《难忘的一课》,学生对于革命先烈的故事有一定了解,但可能对课文中的一些历史背景、词汇和句型掌握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2.自主学习:
-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对不懂的词汇和句子进行标记。
-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3.合作交流:
-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自主学习中的问题进行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疑问给予解答,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
4.教师引导:
-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进行讲解,并通过实例演示其运用。
五年级上册《难忘的一课》教案设计(5篇)
![五年级上册《难忘的一课》教案设计(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4cee1d0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47.png)
五年级上册《难忘的一课》教案设计(5篇)五班级上册《难忘的一课》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一、学问与技能1、熟悉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台湾人民喜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剧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二、过程与方法在朗读中加深感悟,把理解出的意思和体会出的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在感情朗读中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陶冶与感染。
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感受到台湾人民喜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剧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的每一次感受。
感受台湾人民剧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每一次消失“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时,“我”的感受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狼牙山顶峰响起的壮烈的口号声,让我们感受到了日寇的的凶残和中国人民的顽强不屈; 1945年台湾“光复”后,从学校校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又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呢?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难忘的一课》。
(板书课题)二、引导自学,整体把握1、质疑通过你的预习,你认为这一课要学习什么?怎么学?【--通过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为什么回让那么兴奋;要从学校校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中找到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让同学知道课文前引言就是自学的目标,学会自己主动根据提示进行自学。
)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等解决字词障碍;找重点句子和不明白的地方和伙伴沟通、查找资料学习;说出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明确语文学习的方法,)2、导学(1)思索文题看到课题你能想起什么呢?--设问:谁给上的难忘的一课呢?(谁上课)这难忘的一课的内容是什么呢?(内容)为什么这么令人难忘呢?(难忘)(2)提示课文中多次提到的一句话是什么?(这种学习方法是刚开头,因此,提示孩子本课的学习方向和学习重点。
)(3)读课文、沟通带着问题读自己认为重要的段落,然后和小组的伙伴沟通。
--阅读课文,组内沟通。
(4)班内沟通,老师引导、点拨。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难忘的一课》教案【三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难忘的一课》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77d2ea56b0717fd5370cdc21.png)
台湾人民也将在不久的将往返到祖国的怀抱。
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2 认识课文所讲的故事 , 从中领会激烈的民族精神和深沉的爱国情义。
3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教课重难点经过要点语句领会激烈的民族精神和深沉的爱国情义。
教课准备课件、教课资料。
1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国土的历史2收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中国进行侵略的资料。
3台湾收复。
教课方法朗诵感悟、报告沟通。
教课时间 1 课时教课过程一激情导入 , 揭露课题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你读到了什么?再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出示这节课的内容是什么?为何使作者难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专心去思虑昨天预习中大家提出的疑问。
3检查生字读音,理解词语意思。
高雄闽南语收复国语诚挚你理解了哪些?4昨天大家问得许多的有台湾的地理地点及历史,课文的主要内容等问题,此刻大家互相沟通。
5全班报告预设查察了中国的地图,知道了台湾在我国东南海疆。
查阅了有关书本,知道了 1937 年 7 月 7 日,日自己发动七七事变,中国开始了八年的抗日战争。
1945 年,日本投诚,抗日成功。
上网查到中日甲午战争,认识到期1895 年,清代北洋水师和日本舰队在黄海睁开激战,邓世昌所率三艘军舰向日舰撞去,两百余名将士壮烈牺牲。
中日签订《马关合约》,第二条内容是中国把辽东半岛、台湾岛、彭湖岛等割让给日本。
课文主要讲了抗日战争成功此后,我在台湾一所农村小学的所见、所闻、所感。
6 这节课的内容是什么?为何使作者难忘?用文中作者的语言来表达。
出示我感觉,你今日这一课上得好极了!你教得很有感情,孩子们学得也很有感情。
看着看着,我的眼睛不觉润湿了。
这是多么激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深沉的爱国情义啊!三深入阅读领会感情1这节课老师教得很有感情,孩子们学得也很有感情。
从哪儿能够看出来?两次读2第一次应当如何读?找出原因。
一字一顿地读。
指名读。
为何这样读 ?老师是一笔一画地写的;老师很仔细,很费劲;老师的国语太娴熟。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难忘的一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难忘的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e7447d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e4.png)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难忘的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台湾小朋友热爱祖国、努力学习文化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读写“书、难、忘、课、教、室、旗、飘、副、岛、坚、强、宝、岛、台、湾、同、胞、热、爱、祖、国、文、化”等词语。
3.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台湾小朋友热爱祖国、努力学习文化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理解“难忘”的含义,感受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经历过一些难忘的事情呢?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吗?2.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难忘”的课文——《难忘的一课》。
二、自主阅读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流畅。
2.读完课文后,请你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课堂讨论1.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你觉得难忘的部分,并说说为什么。
2.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于“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的理解。
四、学习生字词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的生字词,并注音。
2.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学习生字词,确保每个同学都能正确读写。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请同学们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说说你对《难忘的一课》的理解。
2.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二、深入阅读1.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中的小朋友为什么觉得这一课难忘?2.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三、课堂讨论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于“难忘”的理解,你觉得什么样的事情会让你难忘?四、情感体验1.请同学们想象自己就是课文中的小朋友,当你在课堂上听到老师讲“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时,你有什么感受?2.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感受,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1.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台湾小朋友热爱祖国、努力学习文化的思想感情。
2.我们要向台湾小朋友学习,热爱祖国,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贡献。
五年级上语文第23课《难忘的一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优秀教案
![五年级上语文第23课《难忘的一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76eddf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82.png)
五年级上语文第23课《难忘的一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1.3理解课文中的中心思想,感受作者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2.2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提高课堂互动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爱国情怀。
3.2学会珍惜当下,感恩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1.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2.教学难点:1.1理解课文中的中心思想。
1.2将课文中的情感融入自己的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1.2学生分享自己难忘的一课,导入课文。
2.朗读课文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理解生字词。
2.2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3.理解课文3.1学生分组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3.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学习生字词4.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4.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
5.感悟情感5.1学生分享自己从课文中感受到的情感。
5.2教师引导学生将课文情感融入自己的生活。
四、作业设计1.家庭作业:1.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1.2家长监督孩子朗读课文,签字确认。
2.课堂作业:2.1完成课文练习题。
五、教学反思1.优点:1.1通过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难忘经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2课堂互动充分,学生参与度高。
1.3教师对重点生字词的讲解清晰,有利于学生掌握。
2.不足:2.1部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加强引导。
2.2课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部分环节匆忙。
2.3部分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不佳,需要加强监督和指导。
3.改进措施:3.1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2合理安排课堂时间,保证每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3.3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作业完成质量。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难忘的一课》教案【三篇】.doc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难忘的一课》教案【三篇】.doc](https://img.taocdn.com/s3/m/e77e14dd3c1ec5da50e270fa.png)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难忘的一课》教案【三篇】《难忘的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理解五个词语。
2.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通过重点语句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资料。
1.了解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历史.2.搜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中国进行侵略的资料。
3.台湾光复。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汇报交流。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你读到了什么?再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出示:这节课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使作者难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用心去思考昨天预习中大家提出的疑问。
3检查生字读音,理解词语意思。
高雄闽南语光复国语真挚(你理解了哪些?)4昨天大家问得较多的有:台湾的地理位置及历史,课文的主要内容等问题,现在大家相互交流。
5全班汇报预设:查看了中国的地图,知道了台湾在我国东南海域。
查阅了有关书籍,知道了1937年7月7日,日本人发动“七七事变”,中国开始了八年的抗日战争。
1945年,日本投降,抗日胜利。
上网查到中日甲午战争,了解到期1895年,清朝北洋水师和日本舰队在黄海展开激战,邓世昌所率三艘军舰向日舰撞去,两百余名将士壮烈牺牲。
中日签定《马关条约》,第二条内容是:中国把辽东半岛、台湾岛、彭湖岛等割让给日本。
课文主要讲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在台湾一所乡村小学的所见、所闻、所感。
6这节课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使作者难忘?(用文中作者的语言来表达。
)出示:“我觉得,你今天这一课上得好极了!你教得很有感情,孩子们学得也很有感情。
”看着看着,我的眼睛不觉湿润了。
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意啊!(三)深入阅读.体会情感1这节课老师教得很有感情,孩子们学得也很有感情。
从哪儿可以看出来?(两次读)2第一次应该怎样读?找出理由。
五年级上册《难忘的一课》教案设计
![五年级上册《难忘的一课》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99c6086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41.png)
五年级上册《难忘的一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2.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经历过一些难忘的事情?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吗?(2)那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描述他难忘的一课的。
2.自读课文(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边读边思考:课文讲述了作者难忘的一课,那么这节课有什么特别之处呢?3.讨论交流(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读课文后的感受,可以谈谈作者的情感变化。
(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分析课文(1)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描述作者情感变化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2)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如“难忘”、“认真”、“专注”等,理解它们在文中的含义。
5.小组合作a.作者是如何表现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b.作者是如何通过一件事来表达对老师的敬意和感激之情的?(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本节课的收获。
四、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难忘的一课的作文。
2.搜集有关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名言警句,进行分享。
五、教学反思1.对学生的引导要更加细致,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在小组合作环节,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讨论。
3.课后作业要注重质量,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加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培养自主学习的精神。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补充: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难忘”的含义,通过作者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经历,体会“难忘”的深刻感受。
2.培养学生通过关键词句来把握课文主旨的能力,教会他们如何从细节中捕捉情感变化。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23《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23《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77bb14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0f.png)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课文中的哪个场景让你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2)作者在课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态度?
(3)从课文中,你能学到哪些为人处世的道理?
2.各小组展开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过程和讨论成果。
3.学生朗读课题,教师趁机导入新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课文,感受作者在那难忘的一课中所经历的点点滴滴。”
(二)讲授新知,500字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作者为什么会觉得这一课难忘?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课文大意,并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生字词和修辞手法。
3.教师对生字词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重点词语的含义,并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解析,让学生学会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导入与本课相关的故事、图片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从思考中感悟。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课文的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互动交流,提高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通过展示一张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这里的风景美不美?”
2.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引导:“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这里的难忘的故事——《难忘的一课》。请大家齐读课题,思考一下:为什么这一课会让作者难忘呢?”
《难忘的一课》(5篇)
![《难忘的一课》(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3e40e20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98.png)
《难忘的一课》(5篇)第一篇:《难忘的一课》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感受课文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3、理解课文的主旨,体会其中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意。
二、教学重点1、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2、通过有感情的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出现的3句“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体会其中的感情。
四、教学方法:主要运用讲授法、思考法和朗读法。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国的领土。
1997年香港回归了,1999年,澳门也回到了我们祖国的怀抱。
然而,我们的台湾,至今都还没有回家。
由于在清朝时期,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从此,台湾便离开了祖国的怀抱。
然而在日本占领台湾的50余年间,台湾人民从不忘记自己是中国人,对祖国的热爱也从未停止过。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人民学习中文的热情和他们爱国的热情吧!(二)、阅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1、听一遍录音,让学生了解课文讲了什么事?2、自由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3、听老师朗读一遍,并思考概括:课文写了什么事,时间是什么时候,地点在哪里?人物有谁?(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一位船员在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上了一节令他终生难忘的语文课。
人物有作者、教师和学生们)(三)、深入分析课文内容1、请学生朗读课文。
其他同学边听边找出这篇课文的关键句子是哪句?共出现了多少次?(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3次)2、“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第一次是怎么出现的?(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正在教孩子们学习祖国的文字。
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然后教孩子们一遍又一遍的朗读。
)3、老师是怎么写的呢?那样描绘老师写,可以看出老师的什么感情?而作者看到这一幕又有什么感觉呢?(一笔一画,写的很认真,很吃力。
在台湾“光复”后不久,教师也才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
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cd2c06e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ae.png)
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XXX《难忘的一课》教材分析《难忘的一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组课文的第三篇课文。
这篇略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研究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闽、诸”2个生字;【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每一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时,“我”的感受。
课前准备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借助工具书排除字词等阅读障碍,默读课文并做预批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945年,被日本侵略者统治50年的宝岛台湾终究又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刚刚“规复”后的台湾,从小学校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又开始了进修祖国的语言文字。
今天我们一起来进修《难忘的一课》。
二、整体把握,初步感知1、默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ppt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名读、正音,通过对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读“闽、诸”2个生字,理解“真挚”等词语。
3、分天然段指名读课文、点评小结,检查读书情形。
三、自主研究,合作研讨1、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
默读课前导语,明确研究要求:了解主要内容,说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为什么让作者如此激动。
如果有条件,可以阅读一些相关的资料加深体会。
2、结合课前导语和本组单元导语的提醒,默读课文,归结一下课文首要写了哪些事?3、同桌、小组同学交流研讨。
4、全班交流,点拨指导。
难忘的一课人教新课标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
![难忘的一课人教新课标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9f9fd4f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d0.png)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鼓励他们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同时,我还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彼此的收获和感悟。
(四)总结归纳
1.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课文中的重要观点和思想。
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制定改进的计划。
3.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草原的美丽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写一篇关于草原的作文,表达自己对草原的感悟和想象。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于草原的认识和体验,引导学生关注草原的特点和价值。
3.提问:“你们认为草原有哪些特点?草原对人类有什么意义?”引导学生思考草原的重要性和保护意识。
(二)讲授新知
1.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解析草原的风光描写和人物情感变化。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如大自然的美丽和民族之间的团结友谊。
(四)反思与评价
1.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他们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
2.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发现自己的不足,制定改进的计划。
3.定期进行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认可和鼓励,同时指出他们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草原的美景,让学生初步感受草原的壮丽,激发他们对草原的兴趣和好奇心。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3.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思考等方式,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五年级语文《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教案优秀16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教案优秀16篇](https://img.taocdn.com/s3/m/46e03642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24.png)
小学五年级语文《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教案优秀16篇《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1《难忘的一课》教学反思《难忘的一课》是五年级的一篇略读课。
这篇课文讲的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中国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里看到老师在教孩子们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场面,表达了中国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回顾课堂,我谈谈自己的感受:一、激趣导入,可以激发学生情感由于特定的历史与现实存在天然的沟壑,学生一时难以走进课文、进入主题。
因此,我首先播放了中国台湾的美丽风景,配以优美的解说,这样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感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祖国拥有如此美丽的祖国宝岛台湾,是多么的自豪。
然后通过了解中国台湾有关历史,弥补了他们对中国台湾感知的不足。
这样的课堂开端,可以调动学生的感情,为全文的学习定下一个感情的基调。
从学生的反应来看,多媒体的合理、有效运用的确能帮助课堂确定感情基调。
这种初感,也为下面的深悟做了铺垫。
二、学生质疑,紧抓主问题略读课文主要是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跟精读课文有截然不同的教法,一般安排一个课时。
在这仅有的四十分钟里,只有紧抓住课文的主问题,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因此,我课前让学生先预习课文,由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帮助学生归纳整理,并拎出本课的主要问题“为什么说这是‘难忘’的一课?”供大家到课堂上来研究。
课前学生还提出了很多问题,如:“谁上了这一堂难忘的课?”“难忘的一课上的内容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都比较简单,就让学生的自学的过程中解决,并马上反馈。
这篇课文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贯穿全篇,前后三次出现,实际上是本文的抒情脉络,一层进一层地叩击读者心扉,这是文章的主线,也是难忘的根本原因。
因此,我在教学时抓住“难忘”,紧扣三次出现的同一句话,通过对三次出现这句话时的不同情感的理解,让学生在读中悟、在读中思、在读中赏、在读中化,让学生感受中国台湾师生那严肃认真、富有感情、火热而真挚的心;明白了中国台湾人民对祖国的深厚而浓郁的爱;更让孩子体验到了中国台湾与祖国之间永远也割舍不断的亲情;学生自己也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3课《难忘的一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3课《难忘的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c8a717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d0.png)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3课《难忘的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季风景和节日习俗;•学生能够掌握过去时态的用法;•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听说练习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珍惜友谊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季风景和节日习俗;•学生能够掌握过去时态的用法。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听说练习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背诵一首诗歌,让学生引入课题:红雨飘飘似锦绣,细雨一点如珠落。
豆蔻花香传眼底,美景满山溪水涌。
2. 学习阅读课文1.教师给学生讲解课文中生词、短语、句型等重要的语言点。
2.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中的主要事件和情节。
3.教师逐句解析课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3. 听说练习1.教师为学生播放录音,让学生听懂录音中的内容。
2.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谈论自己最喜欢的节日,并说明理由。
3.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她们在小组里进行的讨论。
4. 综合运用1.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编写一篇有关自己家乡某个节日的文章。
2.学生交换文章,相互阅读、研究、修改,并最终录制音频版。
3.学生在课堂上播放自己录制的音频版,分享自己的作品。
四、实施效果评价1.学生能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季风景和节日习俗;2.学生在阅读、听说练习中能够掌握过去时态的用法;3.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听说练习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4.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并进行相应的修改;5.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主动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难忘的一课》教案【三篇】教学目的1.认识2个生字,理解五个词语。
2.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从中领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沉的爱国情义。
3.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通过重点语句领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沉的爱国情义。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资料。
1.了解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历史.2.收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中国进行侵略的资料。
3.台湾克复。
教学方法:朗诵心得、报告交流。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提醒课习题1板书课习题——齐读课习题,你读到了什么?再读课习题,你想知道什么?出示:这节课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使作者难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带着问习题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用心去思考昨天预习中大家提出的疑问。
3检查生字读音,理解词语意思。
高雄闽南语克复国语真诚(你理解了哪些?)4昨天大家问得较多的有:台湾的地理位置及历史,课文的主要内容等问习题,现在大家互相交流。
5全班报告预设:查看了中国的地图,知道了台湾在我国东南海域。
查阅了有关书籍,知道了1937年7月7日,日本人发动“七七事变”,中国开始了八年的抗日战争。
1945年,日本投降,抗日胜利。
上网查到中日甲午战争,了解到期1895年,清朝北洋水师和日本舰队在黄海展开激战,邓世昌所率三艘军舰向日舰撞去,两百余名将士壮烈牺牲。
中日签定《马关条约》,第二条内容是:中国把辽东半岛、台湾岛、彭湖岛等割让给日本。
课文主要讲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在台湾一所乡村中小学的所见、所闻、所感。
6这节课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使作者难忘?(用文中作者的语言来表达。
)出示:“我觉得,你今天这一课上得好极了!你教得很有感情,孩子们学得也很有感情。
”看着看着,我的眼睛不觉湿润了。
这是如许强烈的民族精神,如许深沉的爱国情义啊!(三)深入浏览.领会情感1这节课教师教得很有感情,孩子们学得也很有感情。
从哪儿可以看出来?(两次读)2第一次应该怎样读?找出理由。
一字一顿地读。
(指名读)。
为什么这样读?(教师是“一笔一画地”写的;教师很“仔细”,很“吃力”;教师的“国语太熟练”。
)小结:是啊,整整50年了,台湾人民如许渴望能说自己祖国的语言,能学自己祖国的文字,盼望这么多年了,怎能不用心去读呢?我们也跟着台湾老师一字一顿地读这句话吧。
还有什么理由说明要一字一顿地读?(“仿佛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真诚而炽热的心。
”)教师和孩子们的情是什么情?又是一颗什么样的心?(爱国情,爱国心。
) 谁能把这种爱国情读出来(名读,齐读。
)看着这些饱含爱国情义的师生,听着这些饱含爱国情义的话语,作为一个热血沸腾的中国人,假设此时,你就站在窗外,你会怎样?(走进教室。
)⑶第一次出现时知道了读法,找出了理由,读的也很有感情,那么,第二次出现该怎样读呢?(“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读。
)指名读。
说理由:动、激动、不由自主、骄傲、爱国、大家心齐……我们也像作者一样,和孩子们一起跟着台湾老师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读吧!生齐读两遍。
他们读得很仔细,从哪里看出来的?(学生说理由。
)⑷这句话第三次出现在课文第16自然段,此时此刻,这句话又应该怎么读?谁来读一读?指名读,并说明理由。
(激动。
)你激动过吗?激动时是怎样说话的?那么着句话到底应该怎样读?(应该其实不高,但能表达感情,很浓厚。
)从你们动情的朗诵中,我感受到了作者此时是如许的激动,他为什么会激动呢?为祖国历代伟人像重现礼堂而激动。
指名读句子。
你认识他们吗?指名介绍书中所波及到的伟人。
听着教师自豪的介绍,看着中国伟人像,作者感动的热泪盈眶,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是不是作者不刚强?为什么?(是因为“民族精神”和“爱国情义”导致的。
)读“这是如许强烈的民族精神,如许浓重的爱国情义啊!”正是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浓重的爱国情义感动着、震撼着,此刻,作者的千言万语都化作了一句话──(生齐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为什么?(“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略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反问句改陈述句。
)“简略的话”是什么?“全部的感情”指的是什么?这仅仅是台湾人民的心声吗?(全中国人民的心声。
)让我们带着共同的心声再次齐读。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四)拓展是啊,同是中国人,谁不爱自己的祖国。
台湾,祖国饱受磨练的孩子,曾先后被荷兰殖民者和日本侵略者侵占,而今,一些顽固分子还要坚持*,企图分裂我们的祖国。
此时,你想说些什么?板书:23﹡难忘的一课我是中国人,我爱祖国!《难忘的一课》教学导案二教学目的:1.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领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沉的爱国情义。
2.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
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积攒常用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诵课文,了解主要内容,领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课文表达中心的写法。
教学难点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一、谈话导入⑴台湾,对我们同学来说是一个比较遥远、非常神秘的地方。
课前教师请你们分组收集整理有关资料,现在就请你们来交流一下。
谁先来为大家介绍一下?⑵台湾真是一个宝岛啊!但也真由于它的美丽丰饶,致使这块土地万尽沧桑,经常被肆意蹂躏。
教师想请大家来看一段背景资料。
⑶今天,就让我们穿过时光的隧道,回到抗日战争刚结束时,跟一所台湾乡村中小学的师生们共上一堂——《难忘的一课》。
(板书课习题)二、自学课文⑴阅读浏览提示,划出学习要求。
按要求朗诵课文。
⑵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还有什么不懂的问习题?随机理解词语:克复⑶如果用一句话表达文章的主习题,最适宜不过的一句话就是——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这句话在文章中重复出现了三次,找出来读读。
联络上下文想想,这短短的9个字为什么会让作者如此激动?结合自己的理解试着在旁边做些批注。
三、交流重点⑴第一次(1)学生自由交流感受。
(作者为台湾人民能够重新学习祖国语言而激动。
)(2)孩子们,你们知道吗?(补充资料)——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中日甲午战争后,1895年被日本侵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归还中国。
台湾被日本整整统治了50年,在这50年中,台湾人民受尽耻辱和欺凌,不许讲中国话,不许学中国文字,台湾人民渴望赶走侵略者,回到祖国的怀抱。
(3)整整50年,台湾人民不仅生活在殖民者的耻辱下,他们不能说一句中国话,写一个中国字啊!再读读他们学习汉语的场景,你是否也跟作者一样,被他们的一举一动感动?(交流文中师生学习汉文字的词句,如“一笔一画”等,感情读。
)是啊,这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炽热的真诚的心,那就是——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4)⑵第二次法国小说家都德曾经说过:“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象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日本帝国主义企图让中国人民忘掉自己的祖国,但不甘被奴役的台湾人民并无淡忘学习祖国的文字。
此情此景,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会被它深深触动,难怪作者也跟着那位老师,大声地,整齐地,一遍一起朗诵这一句——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⑶第三次(1)学习了祖国的文字,作者又参观了小礼堂。
那么他参观小礼堂时,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2)这些伟人你们了解吗?谁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选择自己了解的伟人介绍:孔子、诸葛亮、郑成功、孙中山)(3)看着,看着,作者的眼睛为什么不觉湿润了?(4)此时此刻,你想对台湾的师生说些什么?那么作者又是怎么说的呢?跟你们方才说的那些话相比较,从这9个字中你领会到了什么?(5)是的,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略的话更能表达我们此时此刻的全部感情呢?——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四、小结提升⑴“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不久的未来,台湾人民也一定会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五、作业A、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质疑,做标记。
B、我们学过《王二小》、《鸡毛信》、《小英雄雨来》。
今天我们又学了《难忘的一课》,请大家把这些连起来想想,再联络“南京大屠杀”、日本的731部队事件,想想在日本人占领下生活的中国人是什么滋味,会有什么感情?请大家谈谈学习了本课后,你想到了什么?完成小练笔。
C、预习24课,做预习批注。
《难忘的一课》教学导案三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认识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沉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过程与方法在朗诵中加深心得,把理解出的意思和领会出的感情通过朗诵表达出来,在感情朗诵中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陶冶与感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到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沉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作者的每一次感受。
感受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沉的爱国情义。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每一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时,“我”的感受教学准备课前收集资料,了解相关知识。
做课前预习,扫除字词障碍。
通读课文。
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狼牙山顶峰响起的壮烈的口号声,让我们感受到了日寇的的凶残和中国人民的刚强不屈; 1945年台湾“克复”后,从中小学校里传出的朗朗诵书声,又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难忘的一课》。
(板书课习题)二、引导自学,整体把握⑴质疑:通过你的预习,你认为这一课要学习什么?怎么学?【--通过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为什么回让作者那么激动;要从中小学校里传出的朗朗诵书声中找到自己的感受。
】(设计用意:让学生知道课文前引言就是自学的目的,学会自己主动依照提示进行自学。
)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等解决字词障碍;找重点句子和不明白的地方和搭档交流、查找资料学习;说出自己的感受。
(设计用意:明确语文学习的方法,)⑵导学:(1)思考文习题:看到课习题你能想起什么呢?--设问:谁给作者上的难忘的一课呢?(谁上课)这难忘的一课的内容是什么呢?(内容)为什么这么令人难忘呢?(难忘)(2)提示:课文中作者屡次提到的一句话是什么?(这种学习方法是刚开始,因此,提示孩子本课的学习方向和学习重点。
)(3)读课文、交流带着问习题读自己认为重要的段落,然后和小组的搭档交流。
--浏览课文,组内交流。
(4)班内交流,老师引导、点拨。
抓住屡次出现的句子,理解剖析a、文中哪个句子屡次出现?出现在文中什么地方?b、每次出现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引导学习:第一次出现1.导:这句话出现的地方;教师是怎样写的?(一笔一画,仔细吃力。
)从这“一笔一画”、“仔细吃力”你看出什么?是怎样领会的?说明什么?“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克复”不久,教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对祖国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