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瘤胃赖氨酸对奶牛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产奶性能和氮排泄的影响

合集下载

过瘤胃赖氨酸对奶牛产乳量及乳成分的影响

过瘤胃赖氨酸对奶牛产乳量及乳成分的影响
关键词 : 牛 ; 奶 过瘤 胃赖氨 酸 ; 产乳量 ; 乳成分 中图分 类号 :8 6 ¥ 1. 4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19 1 2 1 )3 04 — 3 10 — 9 X(0 0 2 — 0 5 0
Efe t f r f c so um e n- pr e t d ysne on mik r du ton a o ot c e l i l p o c i nd c mpo n n iy C WS ne t i da r O s
t e e fc so l o u ti n n l o h fe t fmik pr d c o ,a d mik c mpo n s Fo rk nd fte t n r :t e c nr lg o p t a ne t . u i so ra me ta e h o to r u h t
sm aa de. h etdgop eeu e vlaea dt no m n bp s a n cd(y) n a eb sl itT e rae ru s r sdt eau t d io f u e - yas mi ai L s o t w o i r o
《 饲料工业》2 1 年第 3 卷篡 圈 ・0 0 1
边 盘 胃 赖 萄 酸 又 奶 牛 产 孚 星 1 J L 及 乳 成 分 昀景 兰响
云伏 雨



李 满全
刘建新
斯庆米德 力
要: 试验采 用随机分组 试验设 计 , 选择健 康的 中国荷斯 坦奶牛 4 8头 , 按照胎 次 、 产奶 量、 泌乳
0 5.n eentets trego pi ep ca ys nf a t i e a ec nrl ru (< .1 T e . ) dt ri t he ru se i l i icn g r h nt o t o pP OO ) h 0 A h h e s l g i hh t h og .

添加过瘤胃蛋氨酸、赖氨酸对荷斯坦奶公牛生长性能和胴体化学成分的影响

添加过瘤胃蛋氨酸、赖氨酸对荷斯坦奶公牛生长性能和胴体化学成分的影响

分为 5 组,每组 5 头。 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4 个试验组 组分别在基 M15、L30、M15+L30、LCP
础饲粮中添加 RPMet15 g /d、RPLys30 g /d、RPMet15 g /d+RPLys30 g /d、RPMet15 g /d+RPLys
30 g /d(同时降低饲粮粗蛋白质 2.20%)。 预试期 10 d,正试期 150 d。 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
动物营养学报 2016,28(2):418-425
ChineseJournalofAnimalNutrition
doi:10.3969/j.issn.1006-267x.2016.02.015
添加过瘤胃蛋氨酸、赖氨酸对荷斯坦奶公牛 生长性能和胴体化学成分的影响
韩云胜 曲永利* 袁 雪 王志博 殷溪瀚 李 伟 潘琪琪 王 冠 高 岩
曲永利 教授 博士生导师 *通信作者: , ,
,E-mail: Ylqu007@
428
动物营养学报
卷 28
高其吸收利用率。 近几年,国内外对蛋氨酸和赖
氨酸 的 研 究 主 要 集 中 在 添 加 过 瘤 胃 蛋 氨 酸
( 和过 RPMet) 瘤胃赖氨酸( RPLys) 以提高奶牛产
奶量、乳蛋白率[3] 和肉牛生长性能[4] ,降低饲粮蛋
白质水平等方面[5]。 丁洪涛等[4] 研究表明,在夏
洛来牛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 RPMet30 g /d、RPLys
的复合物 平 30 g /d、RPLys30 g /d+RPMet30 g /d

均日增重(ADG)较对照组分别提高 9%、6%、9%,
说明 和 RPMet 在 RPLys 肉牛上有较好的应用效

胆碱和赖氨酸过瘤胃保护效果及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胆碱和赖氨酸过瘤胃保护效果及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胆碱和赖氨酸过瘤胃保护效果及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王诚,丁博群,董桂红,王玲,范秋苹,孔德玲山东健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泰安 271000摘要[目的]评估过瘤胃胆碱和过瘤胃赖氨酸产品的保护率、降解率及其对生产性能的影响,旨在为过瘤胃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通过瘤胃稳定性试验、体外模拟小肠消化试验对过瘤胃胆碱和过瘤胃赖氨酸产品的过瘤胃保护效果进行测定,同时以荷斯坦奶牛为例,选取体质量为600 kg左右且泌乳期约60 d的健康荷斯坦奶牛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分别为胆碱组(日粮中补充30 g/(头·d)过瘤胃胆碱)、赖氨酸组(日粮中补充30 g/(头·d)的过瘤胃赖氨酸)、胆碱+赖氨酸组(日粮中补充过瘤胃胆碱和过瘤胃赖氨酸各30 g/(头·d))和对照组(不添加过瘤胃胆碱与赖氨酸),分别测定日均干物质采食量、日均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

[结果]过瘤胃胆碱和过瘤胃赖氨酸处理2 h的过瘤胃保护率均在84%以上,2 h时小肠降解率分别为79.23%和81.76%;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胆碱、过瘤胃赖氨酸、过瘤胃胆碱和过瘤胃赖氨酸的干物质采食量分别显著增加11.20%、8.06%、11.76%,日均产奶量分别显著增加8.02%、7.86%、9.53%;各组之间乳蛋白率没有显著差异。

[结论]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胆碱和过瘤胃赖氨酸均具有良好的过瘤胃保护效果和小肠释放效果,可不同程度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

关键词奶牛;过瘤胃胆碱;过瘤胃赖氨酸;瘤胃降解率;小肠释放率;生产性能Effects of choline and lysine on protecting rumen and theproduction performance of cowsWANG Cheng, DING Boqun, DONG Guihong, WANG Ling,FAN Qiuping, KONG DelingShandong Jianyuan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Taian 271000, ChinaAbstract[Objectives] The protection rate, degradation rate of rumen-protected choline and lysine products and their effects on production performance of cow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rumen-protected technology.[Methods] The effects of rumen-protected choline and lysine products on protecting rumen were measured through tests of rumen stability and simulated small intestine digestion in vitro. 40 healthy Holstein cows with a body weight of about 600 kg and a lactation period of about 60 days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4 groups including the 收稿日期:2023-12-19基金项目: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2023TSGC0594)作者简介:王诚,男,1980年生,高级工程师。

围产期低能饲粮添加过瘤胃赖氨酸对初乳质量、断奶前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围产期低能饲粮添加过瘤胃赖氨酸对初乳质量、断奶前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断奶前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3165
围产期是奶牛饲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不仅关系着牧场的生产效益,而且影响着牧场未 来的发展潜力[1-2] 。 围产期母体营养状态可以改 变胎盘 的 生 长 和 血 管 发 育[3] 以 及 奶 牛 乳 腺 的 发 育[4] ,进而影响子代胚胎时期的基因表达和 初 乳 质量,最后影响到其对各种营养的利用效率[5] ,从 而对后代的体重、体尺和瘤胃发育等产生长远的 影响。 饲粮中的能量和赖氨酸水平是重要的营养 因素。 据报道,围产期奶牛饲喂低能饲粮提高了 下一 泌 乳 期 奶 产 量、 乳 糖 含 量, 降 低 了 乳 脂 含 量[6] ,而马 书 林 等[7] 研 究 却 得 出 了 相 悖 的 结 果。 Gao 等[8] 研究 发 现 围 产 期 奶 牛 饲 喂 低 能 饲 粮, 降 低了 犊 牛 初 生 体 重、 体 长、 体 高 等 指 标。 Spiegler 等[9] 报道降低围产期奶牛的饲粮能量水平,对 犊 牛的初生体重没有显著影响。 研究表明,过瘤胃 赖氨酸( RPL) 可 提 高 奶 牛 奶 产 量 及 乳 脂 肪、 乳 蛋 白质含量[10-12] ,提 高 平 均 日 增 重 及 营 养 物 质 在 小 肠的消化率等[13] 。 目前饲粮能量对奶牛和犊牛的 影响还没 有 统 一 的 结 论,RPL 的 研 究 多 集 中 在 奶 牛奶产 量、 乳 成 分 等 方 面, 围 产 期 低 能 饲 粮 添 加 RPL 对初乳 质 量、断 奶 前 犊 牛 生 长 性 能 和 瘤 胃 发 酵的影响尚未见报道。 通过调节围产期母牛营 养,改善后代的初生生长性能,比直接调控生长期 动物营养更节约成本,且低能饲粮可有效利用较 多粗饲料原料,降低奶牛饲养成本。 目前国外大 量牧场围产前期奶牛饲喂低能饲粮,但国内奶牛 场还普遍采用中、高能饲粮[14-15] 。 因此,本试验旨 在探讨围产期低能饲粮中添加 RPL 对初乳质量和 断奶前犊牛生长性能及瘤胃发酵影响,以期为国

补饲过瘤胃蛋氨酸对围产期奶牛健康及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补饲过瘤胃蛋氨酸对围产期奶牛健康及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补饲过瘤胃蛋氨酸对围产期奶牛健康及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林清香,王西耀,刘冬梅沂南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临沂 276300摘 要:围产期是奶牛生产周期的关键时期,面临生理和代谢挑战,包括免疫力减弱和能量负平衡。

近年来研究表明,通过补饲过瘤胃蛋氨酸可改善围产期奶牛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

本文阐述奶牛围产期、过瘤胃蛋氨酸的重要性、补饲过瘤胃蛋氨酸对围产期奶牛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以期为蛋氨酸在奶牛围产期营养调控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过瘤胃蛋氨酸;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健康文章编号:1671-4393(2024)03-0013-05 DOI:10.12377/1671-4393.24.03.030 引言奶牛围产期包括前期(产前21 d)和后期(产后21 d)两个阶段,是泌乳周期中至关重要时期[1]。

围产期奶牛历经妊娠、分娩和泌乳的过渡时期,需消耗大量能量和蛋白质,但由于摄入饲料提供的能量不能满足机体需要,机体易发生能量负平衡[2]。

能量负平衡易导致奶牛体重下降、免疫系统功能受损以及瘤胃微生物群落失衡,使奶牛易受各种疾病侵袭,对生产性能和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围产期奶牛的营养调控至关重要。

围产期奶牛从限制氨基酸的平衡中受益最大。

蛋氨酸(Methionine,Met)是奶牛的必需氨基酸,也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其在动物体内具有调节生产性能、营养物质消化、免疫力、繁殖等生理功能[3]。

奶牛的瘤胃结构独特,直接向饲粮中添加Met会导致该氨基酸被微生物降解,供吸收和利用的Met数量很少,故采用包被技术,通常以过瘤胃蛋氨酸(Rumen-protected Methionine,RPM)添加[3,4]。

RPM在奶牛围产期的营养调控中被广泛应用。

研究表明,补饲RPM可改善围产期奶牛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2,5~7]。

本文主要阐述奶牛围产期、过瘤胃蛋氨酸的重要性、补饲RPM对围产期奶牛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Met在奶牛围产期营养调控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_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过瘤胃赖氨酸对荷斯坦奶公牛肉用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1)

_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过瘤胃赖氨酸对荷斯坦奶公牛肉用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1)

动物营养学报2016,28(9):2936-2942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Nutritiondoi :10.3969/j.issn.1006-267x.2016.09.033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过瘤胃赖氨酸对荷斯坦奶公牛肉用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高岩1吴健豪2曲永利1*潘琪琪1张士博1韩天龙1王志博1殷溪瀚1(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大庆163319;2.上海光明荷斯坦牧业有限公司,上海202177)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在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RPMet )、过瘤胃赖氨酸(RPLys )对荷斯坦奶公牛肉用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择25头12月龄左右、体重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公牛,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

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牧场实用饲粮);其余4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RPMet 15g /d (RPM 组)、RPLys 30g /d (RPL 组)、RPLys 30g /d +RPMet 15g /d (RPL +M 组)和RPLys 30g /d +RPMet 15g /d (同时基础饲粮粗蛋白质水平降低1.71%)[RPL +M (L )组]。

预试期10d ,正试期150d 。

结果表明:1)RPL +M 组和RPL +M (L )组试验牛末重、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但这2组间差异不显著(P >0.05);RPL +M (L )组养殖效益最高,为7.67元/(d ·头),且高出RPL +M 组0.32元/(d ·头)。

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RPMet 、RPLys 对荷斯坦奶公牛净肉率无显著影响(P >0.05);RPM 组、RPL 组、RPL +M 组和RPL +M (L )组宰前活重显著增加(P <0.05),且以RPL +M 组最高,但RPL +M 组与RPL +M (L )组无显著差异(P >0.05);RPL 组屠宰率显著升高(P <0.05);各试验组胴体产肉率和肉骨比均显著增加(P <0.05),但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 >0.05)。

过瘤胃保护技术和产品在奶牛饲料中的应用

过瘤胃保护技术和产品在奶牛饲料中的应用

过瘤胃保护技术和产品在奶牛饲料中的应用奶牛养殖过程中,饲料成本占很大比重,如何配制出质优价廉的奶牛饲料,是每一个奶牛养殖人都必须关注的。

在饲料原料价格不断上涨,常规原料日益紧张的情况下,非常规饲料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但是由于非常规饲料存在成分变异大,营养价值偏低,往往含有一些不利于动物吸收利用的因子,因此就给奶牛饲料的配制造成了很多麻烦。

要想配制出价格适宜,营养均衡的奶牛饲料,首先要选择一种好的预混合饲料,这样就可以保证充足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及其他必须的微量营养成分的需要,难怪老百姓把预混合饲料形象地称呼为“料精”或者“核心料”。

好的预混合饲料必须满足一下几个条件,一是生产企业要有专业的技术团队,二是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三是使用优质的原料,四是要保证产品质量的长期稳定。

由于奶牛是反刍动物,消化道内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消化生理代谢过程复杂,所以对营养物质的要求也与其他动物有很多不同。

随着近年来反刍动物营养研究的不断进展,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新产品,这些产品很多都可以应用在奶牛预混合饲料当中,也可以单独添加到奶牛的精饲料当中。

了解了这些新技术和新产品,我们在选择预混合饲料和配制饲料的时候就增加了多种选择和方案。

一、过瘤胃蛋氨酸一般常规奶牛饲料中蛋氨酸含量普遍较低,导致奶牛日粮中氨基酸不平衡。

尤其是高产奶牛从小肠中吸收的氨基酸并不能满足其对氨基酸的需要,尤其是对合成乳蛋白的主要限制性氨基酸——蛋氨酸和赖氨酸的需要,直接向奶牛日粮中添加未加任何处理的蛋氨酸,由于瘤胃微生物的作用,会将添加的大部分蛋氨酸在瘤胃中降解,使添加的蛋氨酸达不到小肠(Thomas等,1998)。

这样不仅起不到添加蛋氨酸的目的,还会造成蛋氨酸的浪费。

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是对所添加的氨基酸进行保护处理,使。

使用保护性蛋氨酸可获得两个方面的效果,一是满足高产奶牛对Met的需要,进而提高其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二是提高饲料蛋白质的利用率,减少蛋白质饲料的浪费,降低氮的排放。

过瘤胃蛋氨酸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过瘤胃蛋氨酸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过瘤胃蛋氨酸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王剑飞【摘要】文章通过对乳品质的提高途径、奶牛的限制性氨基酸方面进行分析,介绍了过瘤胃蛋氨酸的定义、分类以及过瘤胃蛋氨酸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期刊名称】《饲料博览》【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4页(P21-24)【关键词】过瘤胃蛋氨酸;乳蛋白率;奶牛生产【作者】王剑飞【作者单位】上海美农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18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6.7;S823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乳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长,对乳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牛奶是目前最主要的乳产品,乳蛋白率和乳脂率是衡量牛奶品质的重要指标,决定了牛奶的价值。

不同国家生鲜乳标准中乳脂率和乳蛋白率的含量见附表。

我国目前乳品质低其中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一个泌乳周期的产奶量均低于其他国家。

1.1 营养调控乳蛋白的合成需要氨基酸和能源[ 1 ]。

奶牛乳腺组织摄取的必需氨基酸与乳蛋白率有关,摄取的必需氨基酸越多,乳蛋白率就越高,但是氨基酸只有在充足且均衡的条件下才能被反刍动物有效地吸收和利用。

目前已经证实,某些氨基酸可以限制乳蛋白的合成。

氨基酸不平衡会限制奶牛乳蛋白的合成,从而降低奶牛的生产性能。

研究表明,乳蛋白基因的表达需要每种必需氨基酸都处在最适浓度,任何一种必需氨基酸浓度过低都会影响乳蛋白基因的表达,这是改善牛奶乳蛋白含量的有效手段[ 2 ]。

其原理是氨基酸营养的木桶效应,即蛋白质中各种氨基酸在动物中的营养作用,犹如由二十多块木板条围成的木桶,每块木板条代表一种氨基酸,蛋白质的生产效果犹如木桶里的容水量,见附图。

如果饲料缺乏某种氨基酸,即木桶上的某块木板短缺,其他木板条再长盛水量也不能增加,生产水平只停留在最短的一条木板的水平上,这种氨基酸限制了蛋白质的利用率,称为限制性氨基酸。

1.2 其他增加优质粗饲料的饲喂量、品种改良(周期漫长)、降低乳房炎的发生率、降低应激反应等方法都是在本质上改善乳蛋白。

围产期补充过瘤胃蛋氨酸对奶牛生产性能和免疫能力影响的研究进展

围产期补充过瘤胃蛋氨酸对奶牛生产性能和免疫能力影响的研究进展

Forage Feed围产期补充过瘤胃蛋氨酸对奶牛生产性能和免疫能力影响的研究进展李西康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畜牧发展促进中心郑旺兽医站,山东临沂 276028摘 要:围产期是奶牛生产周期中较为关键的时期,此阶段奶牛机体容易出现能量负平衡、免疫力低下等问题。

蛋氨酸作为奶牛机体内具有限制性的必需氨基酸,不仅发挥营养调控作用,还具有调节奶牛繁殖能力、免疫能力和生长性能等功能。

该文对围产期补充过瘤胃蛋氨酸对奶牛生产性能和免疫能力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以期为过瘤胃蛋氨酸产品在奶牛围产期的科学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围产期;过瘤胃蛋氨酸;奶牛;生产性能文章编号:1671-4393(2024)01-0028-04 DOI:10.12377/1671-4393.24.01.05作者简介:李西康(1977-),男,山东临沂人,本科,高级兽医师,研究方向为动物疫病防控及动物检疫。

0 引言蛋白质是所有生命的组成物质,也是动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必需营养物质。

当饲粮中缺乏蛋白质时,动物的生长状况、生产性能、繁殖能力和和免疫能力等均会受到影响或下降[1]。

蛋白质饲料来源缺乏严重制约我国畜牧产业进一步发展。

有研究发现,在一般饲粮条件下,奶牛等反刍动物饲粮中蛋白质利用率低于36%,且饲粮中大部分蛋白质随奶牛等反刍动物的粪便、尿液等排泄物排出,这不仅使养殖成本提高,而且增加环境负担[2]。

因此,针对当前奶牛等反刍动物饲粮中蛋白质利用率低和缺乏的问题,饲粮营养成分的科学调控成为研究热点。

据报道,改变饲粮中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水平,不仅能降低蛋白质饲料使用量,还能显著提高蛋白质利用率[3]。

尹杰等[4]研究发现,降低反刍动物饲粮中1%~3%的蛋白质含量,适当提升蛋氨酸、赖氨酸等必需氨基酸水平,不仅能提高饲粮利用率,还可减少氮排放,有助环境保护。

目前,虽然我国针对氨基酸平衡饲粮的研究相对较多,但存在一定局限,如:一是研究对象主要为猪和禽类;二是不同于单胃动物,奶牛等反刍动物消化系统较特殊,故研究起步较晚。

过瘤胃蛋氨酸和赖氨酸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过瘤胃蛋氨酸和赖氨酸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过瘤胃蛋氨酸和赖氨酸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刘文静;翟磊;白雪利;高腾云
【期刊名称】《家畜生态学报》
【年(卷),期】2015(036)008
【摘要】过瘤胃氨基酸可以直接为奶牛提供理想的小肠氨基酸,能够提升奶产量和乳品质,对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缓解奶牛夏季热应激,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过瘤胃蛋氨酸和赖氨酸对奶牛产奶量、乳品质、采食量和蛋白利用率等的影响,并从奶牛日粮类型及泌乳期等方面论述了过瘤胃蛋氨酸和赖氨酸在生产中的注意事项,以期为奶牛健康生产提供参考.
【总页数】4页(P7-10)
【作者】刘文静;翟磊;白雪利;高腾云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11.6
【相关文献】
1.过瘤胃赖氨酸和过瘤胃蛋氨酸对泌乳早期奶牛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 [J], 徐元年;张幸开;袁耀明;郑建国;张连军
2.过瘤胃蛋氨酸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J], 王剑飞
3.奶牛过瘤胃蛋氨酸和过瘤胃赖氨酸营养研究进展 [J], 冯薇;王加启;卜登攀
4.过瘤胃蛋氨酸与过瘤胃赖氨酸不同组合对奶牛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产奶性能和氮排泄的影响 [J], 丁大伟;高许雷;滕乐帮;吕永艳;孙国强
5.过瘤胃蛋氨酸、赖氨酸和组氨酸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J], Giallongo F;Harper M T;Oh J;Lopes J C;Lapierre H;Patton R A;Parys C;Shinzato
I;Hristov A N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过瘤胃保护氨基酸提高泌乳盛期奶牛乳蛋白含量的营养调控研究

过瘤胃保护氨基酸提高泌乳盛期奶牛乳蛋白含量的营养调控研究

粉、 豆粕及 大 麦壳调 节 IC D P供应 量与 N F水 平 ; 量及 其 他 营养 需 要 根据 试 验 I 平 均 泌乳 量 、 测 体 D 能 期 实
重和预期 日 增产标准奶 2 g按《 k , 中国奶牛饲养标准》 计算供给。
1 3 饲 养管 理与测 定项 目 .
采用连槽舍饲 , 自由饮水 , 每天饲喂 2次、 挤奶 2 次。专人记录饲料投喂量与剩余量 ; 采用 自动挤奶平 台挤 奶 , 录产奶 量 。试 验 I 记 期第 7 1 , 验 Ⅱ期第 7 1 、l2 、0d试 、4 2 、8d每天 早 、 晚按实 际产 奶 量 5 L L的 比 / m 例 取奶 样组成 混合 乳样 ; 周采集 1 次饲 料样 品制备 为风 干样 , 每 批 试验 结束 后分 品种 混合 供 实验 室 分 析测
饲料资源特点设为 3% 、1 、5 ( M基础) 个水平 ; C 7 4% 4% D 3 I P以2 0 < D 0 4 中国奶牛饲养标准》 的推荐量为标 准设为 9 % 、 0 、 8 3个水平 ; 2 1 % 1 % 0 0 根据康乃 尔净碳 水化合物 和蛋 白质体系 ( N P ) 按预期乳蛋 白 C CS , 3 3 计算 确定 过瘤 胃保护 蛋 氨酸 ( P e) 过瘤 胃保护赖 氨 酸 ( Py) .% R m t和 R l 的净添 加量 , R A s 以 P A产 品添 加, 设为 R m t 2gR me 8 R ls 2g R ls 8 P e 1 、 P t g+ Py 、 Py 3个水 平 ( 1 。 3 4g 表 )
g d c u d a al l mp o e mi rti o t n n il . / o l v i y i r v l p oen c n e ta d y ed b a k K e r s d i ate;RP y wo d : ar c tl y AA ;mik p o en;n ti v n p l t n l r ti u rt e ma i ua i i o

奶牛瘤胃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对产奶性能的影响

奶牛瘤胃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对产奶性能的影响

奶牛瘤胃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对产奶性能的影响在奶牛的消化系统中,瘤胃作为第一道真胃,承担着消化纤维素和其他复杂碳水化合物的重要功能。

而瘤胃微生物则是瘤胃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奶牛瘤胃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对产奶性能的影响。

一、奶牛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瘤胃微生物多样性是指瘤胃内微生物种类与数量的丰富程度。

这些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原虫等。

瘤胃微生物的多样性对于奶牛的消化功能和健康状况具有重要影响。

1. 促进纤维消化瘤胃微生物中的纤维降解菌能够分解奶牛饲料中的纤维素,将其转化为可供奶牛吸收利用的短链脂肪酸。

多样性丰富的微生物群落不仅降解纤维素的效率更高,还能够抑制一些有害菌的生长,提高饲料消化率。

2. 维持酸碱平衡瘤胃微生物在消化过程中产生的短链脂肪酸,能够维持奶牛瘤胃内的适宜酸碱度。

适宜的酸碱平衡可以促进蛋白质的消化吸收,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

3. 预防疾病微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可能导致一些有害菌的过度生长,从而引发疾病。

相反,多样性丰富的微生物群落能够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维护瘤胃的健康状态。

二、微生物多样性与产奶性能的关系奶牛的产奶性能不仅与饲料的质量和数量有关,瘤胃微生物多样性也与产奶性能密切相关。

1. 乳脂肪含量研究表明,瘤胃微生物种类丰富的牛群乳脂肪含量通常较高。

这是因为瘤胃微生物能够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合成,提高乳脂肪产量。

2. 乳蛋白含量瘤胃微生物还能够分解蛋白质,使其转化为氨基酸,有助于提高奶中乳蛋白的含量。

微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奶牛其乳蛋白质含量通常较高。

3. 奶量和产奶率微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会影响瘤胃消化的有效性,导致饲料消化率下降,进而降低奶牛的产奶量和产奶率。

因此,保持瘤胃微生物多样性对于提高奶牛的产奶性能至关重要。

三、保持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的方法为了维持奶牛瘤胃微生物多样性,以下方法可以考虑实施:1. 合理饮食合理饲喂奶牛,提供高质量的饲料和适宜的水源,保证奶牛获得充足的养分和水分,以满足瘤胃微生物的需求。

过瘤胃蛋氨酸对奶牛瘤胃体外发酵及泌乳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过瘤胃蛋氨酸对奶牛瘤胃体外发酵及泌乳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要 :本 文主 要研 究过 瘤 胃蛋 氨 酸 对 奶 牛 瘤 胃体 外 发 酵 及 泌 乳 奶 牛 生 产性 能 的 影 响 。体 外
发 酵试 验 : 分 别 在培 养 液 中添加 蛋 氨 酸 、 过 瘤 胃蛋 氨 酸 , 以无 添加 为对 照 , 在培养 0 、 2 、 4 、 8 、 1 2 、 1 6
提高 了试 验 奶 牛 的 产 奶 量 和 奶 品质 。但 对 于
过瘤 胃蛋 基 酸 的过 瘤 胃保 护 率 、 小 肠 释 放 率 以 及 对 饲粮 粗 蛋 白 质 消 化 率 影 响 的 系 统 研 究 还 不 多 见 。本 研 究 以喷雾 冷 却 技 术 物 理 包 被 的过 瘤 胃蛋 氨 酸 为研 究 对 象 , 研 究 过 瘤 胃蛋 氨 酸 在 奶 牛 消 化 道 不 同部 位 的保 护 和 释 放 性 能 , 对 瘤 胃体 外 发 酵
动物营养学报 2 0 1 5 , 2 7 ( 7 ) : 2 2 4 8 — 2 2 5 5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A n i m a l N u t r i t i o n
d o i : 1 0 . 3 9 6 9 / i . i s s n . 1 0 0 6 - 2 6 7 x . 2 0 1 5 . 0 7 . 0 3 2
第4 2天 时 , 过 瘤 胃蛋 氨 酸 组 的乳 蛋 白率和 乳 脂 率显 著 高于其 他 2组 ( P< O . 0 5 ) , 而 该组 的 血 清尿 素 氮和乳 尿 素 氮含 量 显 著低 于其 他 2组 ( P < O . 0 5 ) ; 另外 , 该 组 的 饲粮 粗 蛋 白质 消化 率也 显 著 高
性 能 以及 泌 乳 奶 牛 氮 素 利 用 的 影 响 , 以 期 为 奶 牛

过瘤胃保护烟酸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及经济效益分析

过瘤胃保护烟酸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及经济效益分析

烟酸又称尼克酸(nicotinic acid),属B族维生素,是具有烟酸生物活性的吡啶3-羧酸衍生物的总称。

在动物体内,烟酸易转变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烟酰胺,后者是两个重要辅酶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的组成成分。

这两种辅酶是体内许多脱氢酶的辅酶,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起传递氢的作用。

烟酸可促进脂肪酸的氧化供能(包括β氧化和乙酰辅酶A的氧化),从而改善能量供给并避免酮体的产生;促进酮体氧化,从而减少酮体在体内蓄积,降低酮病的发生率;促进短链脂肪酸合成长链脂肪酸,这可能对乳腺细胞利用乙酸合成乳脂肪具有重要意义;促进糖异生作用,改善奶牛的葡萄糖供应,由此避免因血糖过低所引发的代谢病,并提高产奶量。

瘤胃微生物可以合成烟酸,也可以降解烟酸(Zinn 等,1987)。

因此,反刍动物吸收的烟酸既有日粮提供的,也有瘤胃微生物合成的;在合成的同时,微生物也过瘤胃保护烟酸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及经济效益分析赵术帆1,张晓明1,咸玉龙2,程玖民2,都文1,李寰旭3,张学善3(1.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北京 100192;2.北京三元绿荷奶牛养殖中心,北京 100076;3.北京东方天合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69)中图分类号:S8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264(2012)11-0010-06摘 要:本研究采用对比饲养试验,研究日粮中添加过瘤胃保护烟酸产品对荷斯坦牛泌乳初期和高峰期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并对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试验选用54头体重、胎次、泌乳月、上一胎产奶量相近的荷斯坦牛为试验动物,按照配对原则随机分成三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对照组,每组18头。

对照组饲喂牛场常规TMR,试验Ⅰ组在常规TMR基础上每日每头添加本实验室研发的过瘤胃保护烟酸产品20g,试验Ⅱ组添加等量普通烟酸,进行95d的饲养试验。

结果表明:(1)在产犊后6~100d高产荷斯坦牛日粮中添加过瘤胃保护烟酸可明显提高产奶量(50.12 V 45.44kg/头日,P<0.05);但乳蛋白含量明显降低(3.09% V 3.21%,P<0.05),对乳脂率(3.56% V 3.63%,P>0.05)和乳糖含量(5.05% V 4.99 %,P>0.05)的影响很小。

过瘤胃蛋氨酸对奶牛瘤胃体外发酵及泌乳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过瘤胃蛋氨酸对奶牛瘤胃体外发酵及泌乳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过瘤胃蛋氨酸对奶牛瘤胃体外发酵及泌乳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王剑飞;王梦芝;冯春燕;张鑫;张军;洪伟;王洪荣【期刊名称】《动物营养学报》【年(卷),期】2015(27)7【摘要】本文主要研究过瘤胃蛋氨酸对奶牛瘤胃体外发酵及泌乳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体外发酵试验:分别在培养液中添加蛋氨酸、过瘤胃蛋氨酸,以无添加为对照,在培养0、2、4、8、12、16和24 h测定pH以及氨态氮、细菌蛋白和原虫蛋白含量;动物试验:选用30头健康的泌乳荷斯坦奶牛采用随机区组分为3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3.50 g/(头·d)蛋氨酸、30.00 g/(头·d)过瘤胃蛋氨酸,以无添加为对照. 预试期7 d,正试期42 d. 结果表明:1)体外发酵试验,培养液pH、氨态氮和细菌蛋白含量在组间都没有显著差异( P>0.05);与对照组相比,过瘤胃蛋氨酸组和蛋氨酸组均显著提高了培养液原虫蛋白含量(P<0.05),但2个试验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 2)动物试验,第28天时,以及乳蛋白率和乳脂率在3组间都没有显著的差异( P>0.05).第42天时,过瘤胃蛋氨酸组的乳蛋白率和乳脂率显著高于其他2组( P<0.05) ,而该组的血清尿素氮和乳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其他2组( P<0.05);另外,该组的饲粮粗蛋白质消化率也显著高于其他2组( P<0.05). 综上,过瘤胃蛋氨酸对奶牛瘤胃体外发酵没有显著影响,但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奶牛乳蛋白率和乳脂率和饲粮粗蛋白质的消化率.%This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rumen protected methionine on in vitro rumi-nal ferment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lactating dairy cows. In vitro fermentation test, methionine and rumen pro-tected methionine was added in culture medium, and culture medium without addition was used as control. Af-ter cultured for 0,2, 4, 8, 12, 16 and 24 h, pH and the contents of ammonia nitrogen, bacterial protein and protozoal protein were determined. Animal test, thirty healthy Holstein lactating dairy cow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 cows in control were fed a basal diet, and those in experimental groups were fed th e basal diet supplemented with 13.50 g/( head·d) methionine and 30.00 g/( head·d) rumen protected methionine, respectively. The pretest lasted for 7 days, and the test lasted for 42 days. The results showed as follows:1) in vitro fermentation test, rumen protected methionine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s on pH, the contents of ammonia nitrogen and bacterial protein of culture medium ( P>0.05) . The protozoal protein content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the supplementation of methionine and rumen protected methionine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 P<0.05) ,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methionine groups ( P>0.05) . 2) Animal tes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detected in the percentages of milk protein and milk fat among groups on the 28th day ( P>0.05) . However, on the 42nd day, rumen protected methionin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other 2 groups in the percentages of milk protein and milk fat ( P<0.05) , and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serum urea nitrogen and milk urea nitrogen contents ( P<0.05) . Additionally, rumen protected methionine group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dietary crude protein digestibility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2 groups ( P<0.05) . In conclusion, rumen protected methionine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in vitro ruminal fermentation, but can im-prove the percentages of milk protein and milkfat by improving the digestibility of dietary crude protein content of lactating dairy cows.【总页数】8页(P2248-2255)【作者】王剑飞;王梦芝;冯春燕;张鑫;张军;洪伟;王洪荣【作者单位】上海美农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1807;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扬州 225009;上海美农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1807;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扬州 225009;扬州市扬大康源乳业有限公司,扬州 225004;上海美农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1807;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扬州225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6.7;S823【相关文献】1.过瘤胃赖氨酸和过瘤胃蛋氨酸对泌乳早期奶牛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 [J], 徐元年;张幸开;袁耀明;郑建国;张连军2.饲粮能氮瘤胃释放同步化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生产性能及氮平衡的影响 [J], 李鹏;林雪彦;苏鹏程;刘桂梅;艾金涛;王中华3.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脂肪和过瘤胃蛋氨酸r对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J], 甘佳;付茂忠;王巍;唐慧;方东辉;易军4.补饲过瘤胃蛋氨酸、甜菜碱及B族维生素复合物对围产期奶牛健康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J], 杜超;梁静;王翌翀;侯明杰;吴兆海;卜登攀;张文举5.过瘤胃蛋氨酸、赖氨酸和组氨酸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J], Giallongo F;Harper M T;Oh J;Lopes J C;Lapierre H;Patton R A;Parys C;ShinzatoI;Hristov A N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赖氨酸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赖氨酸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综述Review赖氨酸对於乳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毛家真「,杨金勇H王俊红',王艳明4,俞佳妃',崔艳军「,王肿”(1.浙江农林大学集贤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浙江省畜禽绿色生态健康养殖应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动物健康互联网检测技术浙江省工程实验室,杭州311300; 2.浙江省畜牧技术推广与种畜禽监测总站.杭州310021:3.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杭州31005&4.建明(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珠海519040)摘要:赖氨酸是最主要的限制性氨基酸之一’奶牛小肠吸收的氨基酸对于维持生长发育、繁殖和泌乳等生命活动而言极为重要.通常反刍动物自身不能合成赖氨酸,需要通过外源补充以满足动物的需要反刍动物小肠内的氨基酸来自瘤胃微生物蛋白和瘤胃未降解蛋白。

目前常采用添加过瘤胃保护赖氨酸的方式来提高小肠代谢赖氨酸的含量,从而提高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文章就赖氨酸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和过瘤胃保护蛋白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关键词:赖氨酸;泌乳奶牛;生产性能;过瘤胃保护蛋白中图分类号:S81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0084(2021)02-0014-03Effects of Lysine on Performance of Lactating Dairy Cows MAO Jiazhen1,YANG Jinyong2**,WANG Junhong3,WANG Yanming4,YU Jiafei1,CUI Yanjun1,WANG Chong1*(1.College of Jixian,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Zhejiang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Key Laboratory of Application Technology of Green Ecological and Healthy Breeding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in Zhejiang Province, Zhejiang Engineering Laboratoiy of Animal Health Internet Detection Technology.Hangzhou311300,China;2.Zhejiang Province Animal Husbandry Technology Promotion and Breeding Livestock and Poultry Monitoring Station.Hangzhou310021,China:3.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310058,China;4.Jianming(China)Technology Co.,Ltd.,Zhuhai519040,Guangdong China)Abstract:Lysin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limiting amino acids.Ami no acids of dairy cow small intestinal absorption to maintain growth reproduction and lactation has extremely important life ually ruminants cannot synthesis lysine by themselves,and need to be supplemented by exogenous source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animals,amino acids in ruminant animal intestine of were from rumen microbial protein and rumen undegraded protein.At present,the method of adding rumen-protected lysine is often used to increase the content of metabolized lysine in the small intestine,thereby improving production performance and economic benefits.In this paper,the effect of lysine on dairy cow production performance and research of bypass rumen protected protein were summarized.Key words:lysine;lactation dairy cows;production performance;rumen protective protein蛋白质是反刍动物日粮中重要的限制性营养成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I1'o氨基酸作为合成蛋白质的分之一,而小肠可以吸收的氨基酸数量种类决定了基本单位,在反刍动物正常生长发育、繁殖和泌乳收稿日期:2021-01-18基金项目:浙江省畜牧产业技术项冃;浙江省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项目(2019XTT(;XM02-3);浙江省“三农六方”科技协作项冃(20I9SNLF019;2020SNLF019);浙江省畜禽绿色生态健康养殖应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项目(KLGEH003);浙江省团队科技特派员结对服务计划项目作者简介:毛家真(2000—),男,浙江宁波人,研究方向为畜禽养殖技术与推广,*****************c*通讯作者:杨金勇(1981—),男,浙江温州人,高级畜牧师,研究方向为畜禽养殖技术与推广,*******************;王羽中(1980—),男,浙江湖州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反刍动物养殖技术,wangcong992@ c14饲料博览2021年第2期Review综述等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

饲料中添加过瘤胃氨基酸对肉用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饲料中添加过瘤胃氨基酸对肉用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饲料中添加过瘤胃氨基酸对肉用牛生长性能的影响作者:向白菊张健黄德均高立芳陈静蒋安来源:《南方农业·上旬》2014年第09期摘要研究过瘤胃赖氨酸(RPLys)和过瘤胃蛋氨酸(RPMet)对肉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选择20头年龄相近且健康状态良好的肉用水牛,随机分成4组,每组5头,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每组添加不同量的RPLys和RPMet。

结果表明,添加过瘤胃氨基酸的3个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0.82 kg、0.87 kg和0.68 kg,均比对照组的0.42 kg高(P关键词过瘤胃赖氨酸(RPLys);过瘤胃蛋氨酸(RPMet);饲料添加剂;肉用牛;生长性能中图分类号:S81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5-058-03收稿日期:2014-08-05基金项目: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抗旱王牛的引进及育种数据收集系统关键技术的合作研究”(2011DFA32340);重庆市特色效益项目“良种肉牛高效养殖配套技术示范推广”。

作者简介:向白菊(1970—),女,重庆石柱人,本科,高级畜牧师,主要从事家畜育种研究。

※为通信作者,E-mail: ja_9700@。

反刍动物由于瘤胃中有大量微生物,其对饲料的消化代谢与单胃动物有较大区别[1]。

当饼粕类以及一些糟渣类饲料被牛羊等反刍动物采食到瘤胃后,当中大量的蛋白质被瘤胃里面的微生物发酵分解,进入到真胃的蛋白质数量大大减少,即便大幅提高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但由于瘤胃内蛋白质的降解量很可能也就相应地增加,因此进入小肠的蛋白质和氨基酸仍然无法满足其营养需要。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有人尝试采用甲醛保护法、醋酸保护法等多种方法对蛋白质饲料进行保护[2],以提高蛋白质通过瘤胃的数量,而且数据表明目前这种过瘤胃蛋白质(RBP)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效果。

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过瘤胃蛋白质的局限性也逐渐暴露出来,因为RBP在小肠内可能不容易消化或RBP的氨基酸组成并不平衡,且反刍动物还必须代谢过量的氨基酸和排除过剩的氮素,增加其肝脏、肾脏负担,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人们把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研究的重点转移到过瘤胃氨基酸(RPAA)上[3]。

围产前期低能饲粮添加过瘤赖氨酸对初乳质量、断奶前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围产前期低能饲粮添加过瘤赖氨酸对初乳质量、断奶前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围产前期低能饲粮添加过瘤赖氨酸对初乳质量、断奶前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围产前期低能饲粮添加过瘤赖氨酸对初乳质量、断奶前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引言:过瘤赖氨酸(Polyamine)是一类天然氨基酸,对于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在围产前期通过饲粮添加过瘤赖氨酸,可以对乳牛的初乳质量和犊牛的生长性能产生可观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围产前期低能饲粮添加过瘤赖氨酸对初乳质量和断奶前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并为饲养业者提供科学依据。

一、围产前期低能饲粮对初乳质量的影响乳牛围产前期饲粮的营养摄取量和质量对初乳的合成和分泌具有重要影响。

过瘤赖氨酸是初乳中的重要成分之一,可以促进初乳中乳糖和乳蛋白的合成。

因此,围产前期低能饲粮添加过瘤赖氨酸能够提高初乳的质量。

研究发现,乳牛在断奶前口服过瘤赖氨酸可以显著提高乳蛋白含量和乳糖含量,同时降低初乳中的脂肪含量。

这可能是因为过瘤赖氨酸能够促进乳腺细胞中乳糖合成相关酶的表达和活性,从而增加乳糖的合成和分泌。

而初乳中脂肪含量的降低可能与脂肪酸合成途径受到过瘤赖氨酸的抑制有关。

综上所述,围产前期低能饲粮添加过瘤赖氨酸能够显著提高初乳的质量,增加乳蛋白和乳糖的含量,并降低脂肪含量。

二、围产前期低能饲粮对断奶前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断奶前犊牛的生长性能直接关系到后期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围产前期低能饲粮添加过瘤赖氨酸对断奶前犊牛的生长性能有着积极的影响。

研究表明,在围产前期添加过瘤赖氨酸的低能饲粮中,能够显著提高犊牛体重的增长速度和饲料的利用效率。

这可能是因为过瘤赖氨酸可以促进犊牛小肠黏膜细胞的再生修复,增强肠道对养分的吸收能力。

另外,过瘤赖氨酸还能够提高犊牛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进一步促进生长发育。

除此之外,围产前期低能饲粮添加过瘤赖氨酸还可以改善犊牛的肠道菌群结构,增加有益菌的数量,减少有害菌的繁殖,从而提高肠道健康状况。

结论:围产前期低能饲粮添加过瘤赖氨酸对初乳质量和断奶前犊牛生长性能具有显著的影响。

过瘤胃蛋氨酸对奶牛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产奶性能和氮排泄的影响

过瘤胃蛋氨酸对奶牛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产奶性能和氮排泄的影响

过瘤胃蛋氨酸对奶牛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产奶性能和氮排泄的影响张成喜;孙友德;刘锡武;孙国强【期刊名称】《动物营养学报》【年(卷),期】2017(029)005【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过瘤胃蛋氨酸(RPMet)对奶牛瘤胃微生物蛋白(MCP)产量、产奶性能及氮排泄的影响.选取年龄、体重、胎次、产奶量、乳成分及泌乳期[(90±15)d]相近的荷斯坦奶牛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对照组和试验1组、2组、3组分别添加0、15、25和35 g/(d·头)RPMet.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各试验组瘤胃MCP的产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1组、2组、3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3.10%、20.45%、16.23%.2)试验组产奶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试验1组、2组、3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8.12%、13.32%、10.32%;RPMet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乳脂率和乳蛋白率(P<0.05或P<0.01),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乳体细胞数(P<0.05或P<0.01),以试验2组最低.3)在氮总排出量方面,各试验组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1组、2组、3组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8.55%、17.49%、13.25%.由此可知,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RPMet可以显著提高奶牛瘤胃MCP产量,减少氮排泄,提高奶牛生产性能.综合各项试验指标,RPMet的最适添加量为25 g/(d·头).%This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rumen?protected methionine ( RPMet) on ruminal microbial protein ( MCP) production, milk performance and nitrogen excretion of dairy cows. Forty Holstein lactating cows with similar age, body weight, parity, milk yield, milk compositionand lactation peri?od [(90±15) 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4 groups with 10 cows per group. The supplement level of RPMet in control and test groups 1, 2 and 3 was 0, 15, 25 and 35 g/(d·head), respectively. The pretest lasted for 15 d, and the test lasted for 60 d. The results showed as follows:1) ruminal MCP production in test groups 1, 2 and 3 was extremely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13.10%, 20.45% and 16.23%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P<0.01), respectively. 2) Milk yield in test groups 1, 2 and 3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8.12%, 13.32% and 10.32%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 P<0.05 or P<0.01) , respectively; RPMet could significantly increase milk fat percentage and milk protein percentage ( P<0.05 orP<0.01) , and could signifi?cantly reduce milk somatic cell count ( P<0.05 or P<0.01) , especially test group 2 was the lowest. 3)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total nitrogen excretion in test groups was extremely significantly reduced ( P<0.01), and was reduced by 8.55%, 17.49% and 13.25% in test groups 1, 2 and 3, respectively.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addition of RPMet to diets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ruminal MCP production, decrease nitrogen excretion, and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dairy cows under the present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e optimal dosage of RPMet was 25 g/(d·head).【总页数】8页(P1759-1766)【作者】张成喜;孙友德;刘锡武;孙国强【作者单位】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青岛 266109;青岛市畜牧兽医研究所,青岛 266100;青岛市畜牧兽医研究所,青岛 266100;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青岛2661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6.7【相关文献】1.牛至油对奶牛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产奶性能和氮排泄的影响 [J], 张凯祥;邢德芳;高许雷;王晓伟;孙国强2.小肽对奶牛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产奶性能和氮排泄的影响 [J], 吴丹丹;滕乐邦;栾正庆;孙国强3.过瘤胃赖氨酸对奶牛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产奶性能和氮排泄的影响 [J], ZHANG Kaixiang;XING Defang;GAO Xulei;TENG Lebang;LYU Yongyan;SUN Guoqiang4.过瘤胃蛋氨酸与过瘤胃赖氨酸不同组合对奶牛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产奶性能和氮排泄的影响 [J], 丁大伟;高许雷;滕乐帮;吕永艳;孙国强5.半胱胺和过瘤胃蛋氨酸不同组合对奶牛产奶性能、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和氮排泄的影响 [J], 张仔堃;张玉利;高许雷;孙国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瘤胃赖氨酸对奶牛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产奶性能和氮排泄的影响ZHANG Kaixiang;XING Defang;GAO Xulei;TENG Lebang;LYU Yongyan;SUN Guoqiang【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过瘤胃赖氨酸(RPLys)对奶牛瘤胃微生物蛋白(MCP)产量、产奶性能和氮排泄的影响.选取年龄、体重、胎次、产奶量、乳成分及泌乳期[(90±15)d]相近且体况良好的荷斯坦奶牛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饲粮中分别添加0、25、30和35 g/(d·头)的RPLys.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的瘤胃MCP产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5.34%(P<0.05)、14.76%(P<0.01)、10.06%(P<0.01).2)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的产奶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5.34%(P<0.05)、9.30%(P<0.01)、6.69%(P<0.05);在乳蛋白率方面,试验2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3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的氮总排出量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5.70%(P<0.01)、9.98%(P<0.01)、7.87%(P<0.01).由此可知,奶牛饲粮中添加RPLys可以提高奶牛瘤胃MCP产量,降低奶牛氮总排出量,提高奶牛的产奶性能.综合考虑上述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奶牛饲粮中RPLys的最适添加量为30 g/(d·头).【期刊名称】《动物营养学报》【年(卷),期】2018(030)012【总页数】9页(P4971-4979)【关键词】过瘤胃赖氨酸;奶牛;瘤胃微生物蛋白;产奶性能;氮排泄【作者】ZHANG Kaixiang;XING Defang;GAO Xulei;TENG Lebang;LYU Yongyan;SUN Guoqiang【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6近年来,随着我国奶牛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大豆等蛋白质饲料的需要量不断增加,在集约化的养殖模式下,大量未被利用的氮元素经奶牛的粪尿直接排放到外界环境中,既造成了蛋白质资源的浪费,又加剧了环境的污染,蛋白质饲料原料短缺和环境污染等因素成为制约我国奶牛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实际生产中,在不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前提下,提高奶牛对饲粮蛋白质的利用率、降低氮排泄量,对减少因奶牛养殖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中,限制性氨基酸及饲粮氨基酸组成模式是决定动物体内含氮物质利用效率的重要因素[1]。

赖氨酸作为反刍动物的第一或第二限制性氨基酸,有研究发现,将其进行过瘤胃处理后添加到反刍动物饲粮中可以避免赖氨酸在瘤胃中的降解,增加小肠内赖氨酸的含量,提高饲粮蛋白质的利用率[2]。

王星凌等[3]研究饲粮蛋白质和赖氨酸对奶牛生产性能和氮排泄的影响时发现,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赖氨酸(RPLys)可显著提高奶牛产奶量和乳蛋白率,并可提高氮的利用率。

RPLys可以满足奶牛对限制性氨基酸的需要,增加小肠可利用氨基酸的数量,提高奶牛的产奶性能。

欧阳靖[4]在研究饲粮赖氨酸对羔羊消化代谢的影响时发现,赖氨酸可以提高羔羊对有机物的消化量,增加氮的沉积,提高氮的利用率。

刘钢等[5]研究发现,在奶牛的饲粮中添加RPLys可以平衡奶牛机体氨基酸的利用体系,促进蛋白质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蛋白质的利用率和奶牛的产奶量,减少氮排泄量。

蛋白质营养的实质是氨基酸营养,蛋白质消化率的变化间接反映氨基酸消化率的变化[6],RPLys在反刍动物中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产奶性能方面,而在饲粮中添加RPLys对奶牛瘤胃微生物蛋白(MCP)产量以及氮排泄影响的研究极为鲜见。

本试验通过在奶牛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RPLys,探讨其对瘤胃MCP产量、产奶性能和氮排泄的影响,确定RPLys在奶牛饲粮中的最适添加量,以期提高奶牛产奶性能、饲粮蛋白质利用率和瘤胃MCP产量,减少氮排泄,改善养殖环境,为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设计本试验所用RPLys(过瘤胃率为70%)由青岛润博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为白色颗粒状物质,组成原料为L-赖氨酸盐酸盐、棕榈油、二氧化硅,其中赖氨酸含量≥50%,水分含量≤12%。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的方法,选取烟台荷牧园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养殖的年龄、体重、胎次、产奶量、乳成分及泌乳期[(90±15) d]相近且体况良好的荷斯坦奶牛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

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饲粮中分别添加0、25、30和35 g/(d·头)RPLys。

每头奶牛每天从饲粮中预留出0.5 kg麸皮,将RPLys与预留的0.5 kg麸皮混合均匀后均分为2份,每日分2次随全混合日粮(TMR)饲喂。

TMR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表1 TMR组成及营养水平(干物质基础)Table 1 Composition and nutrient levels of the TMR (DM basis) %项目 Items含量 Content原料 Ingredients玉米 Corn8.18蒸汽压片玉米 Steam-flaked corn10.66麦麸 Wheat bran2.08豆粕Soybean meal7.19玉米干酒精糟及其可溶物 Corn DDGS4.37大豆皮 Soybean hull3.40全棉籽 Whole cottonseed3.40续表1项目 Items含量 Content膨化大豆 Extruded soybean2.09全株玉米青贮Whole-plant corn silage27.10啤酒糟Brewer’s grains6.20苜蓿草 Alfalfahay13.08羊草 Chinese wide rye8.65过瘤胃脂肪 Rumen protected fat1)0.38食盐 NaCl0.33小苏打 NaHCO30.38预混料 Premix2)2.32生物脱霉素Biological mycotoxin removement agent3)0.19合计 Total100.00营养水平Nutrient levels4)粗蛋白质 CP15.30产奶净能 NEL/(MJ/kg)6.58中性洗涤纤维NDF40.20酸性洗涤纤维 ADF20.10钙 Ca0.97磷 P0.421)过瘤胃脂肪主要成分Main components of rumen protected fat:棕榈酸palmitic acid≥75%,肉豆蔻酸 myristic acid 1%~5%,硬脂酸 stearic acid 6%~8%,油酸oleic acid≤10%,糠酸furoic acid≤2%。

2)预混料为每千克TMR干物质提供The premix provided the following per kg of the DM for TMR:VA 8 000 IU,VD3 1 600 IU,VE 30 mg,Fe 20 mg,Cu 16 mg,Zn 100 mg,Mn 35 mg,I 1 mg,Se 0.5 mg,Co 0.5 mg。

3)生物脱霉素主要成分Main components of biological mycotoxin removement agent:甘露寡糖mannan oligosaccharide≥14%,β-葡聚糖β-glucan 15%~40%,粗蛋白质crude protein≤35%,水分moisture≤6%。

4)产奶净能为计算值,是将配方中各原料的产奶净能分别与其所占TMR的百分比相乘,然后相加得到[7],其余营养水平为实测值。

NEL was a calculated value which was the sum of NEL of different multiplied by their percentages in the TMR[7], while the other nutrient levels were measured values.1.2 饲养管理试验牛采用分栏饲喂,整个试验期共75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

试验牛每日使用荷兰进口SAC全自动挤奶器挤奶3次(04:00、12:00、18:00),每日饲喂TMR 2次(04:30、18:30),确保奶牛每日有20 h以上时间能够接触到TMR。

试验奶牛采食后,在运动场自由运动和饮水,按常规对试验牛进行驱虫、光照及管理。

1.3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1.3.1 TMR样在预试期第1~3天、正试期第28~30天和第58~60天时采用四分法收集3次TMR样,将收集的TMR样置于65 ℃恒温干燥箱中烘干,制成风干样,粉碎混匀后备用。

1.3.2 尿样分别在预试期第1~3天、正试期第28~30天和第58~60天时收集尿样,参照朱雯[6]介绍的点收尿法,采取人工接尿结合膀胱取尿的方法,每天收集2次,每隔12 h收集1次,连续收集3 d,每天在前1天的基础上延后4 h收集。

向每次收集的尿样中加入10%的硫酸,调整pH(使pH<3)后,于-20 ℃冰柜中冷冻保存。

1.3.3 粪样分别在预试期第1~3天、正试期第28~30天和第58~60天收集3次粪样,每次连续3 d进行24 h全收粪。

每次收集粪样前将试验牛的牛床冲洗干净,及时将试验牛粪便收集入桶,将每天收集的粪样混合均匀并称重,采用四分法收集当天粪便,按每100 g粪样加入25 mL硫酸(10%)的方式进行固氮处理后,于-20 ℃冰柜中进行冷冻保存。

每阶段采样结束后,将3 d所收集的粪样按样重比例混匀,置于恒温干燥箱中65 ℃烘至恒重,制成风干样进行保存。

1.3.4 乳样分别在预试期第1天和正试期每隔15 d,按照早、中、晚4∶3∶3的比例收集乳样50 mL于取样瓶中,加入30 mg重铬酸钾防腐剂,混匀后将其放于4 ℃冰柜中冷藏保存,用于乳成分各项指标的测定。

1.4 指标测定与方法1.4.1 采食量试验牛分栏饲喂,单独记录每头试验牛的采食量。

预试期内,每隔2 d记录1次投料量,每次饲喂前收集剩余饲粮并称重,依据投料量和剩料量计算出每头牛的采食量。

采用相同的方法,正试期内每隔10 d记录并计算1次采食量,总共记录6次,每次连续记录3 d,根据3 d的采食量记录计算出该阶段的平均采食量。

每次根据上一阶段测定的平均采食量调整下一阶段TMR饲喂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