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贸易
国际技术贸易的其它标的

提升企业竞争力
通过技术贸易,企业可以获得先进的 技术和知识,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 量和服务水平,从而增强自身的竞争 力。
技术贸易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国际技术贸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当时一些西方国家开始向中国出售专利技 术和机器设备。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国际技术贸易逐渐成为一种重要 的国际贸易形式。
06
技术贸易的标的:技术许可
技术许可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技术许可是指技术许可方将其拥有的技 术使用权授予被许可方,被许可方按照 协议约定的条件使用该技术的行为。
VS
分类
根据许可范围的不同,技术许可可以分为 普通许可、独占许可、排他许可和交叉许 可等类型。
技术许可的合同与执行
合同内容
技术许可合同应包括技术名称、范围、使用 方式、费用支付方式、保密条款等内容。
、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权利。
特点
02
商标和版权都具有独占性和排他性,能够保护企业的品牌形象
和市场竞争力。
交易方式
03
商标和版权可以通过转让、许可、质押等方式进行交易,有助
于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03
技术贸易的标的:软件
软件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软件是指计算机程序、程序所使用的数据、程序的文 档以及使程序能够正常运行所需的数据和资料。根据 用途和功能,软件可分为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 软件三大类。
执行过程
技术许可合同的执行需要双方共同遵守协议 约定,确保被许可方按照约定使用技术,并 按时支付费用。
技术许可的风险与防范
我国开展国际技术贸易的概况

我国开展国际技术贸易的概况
一、我国开展国际技术贸易的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正在扩大对国际技术贸易的参与。
根据中国统计局的数据,2024年,我国的国际技术贸易总额达到7461.6亿元,同比增长7.5%,比2024年增长了30%。
二、我国开展国际技术贸易的因素分析
(1)政府政策
政府支持是推动国际技术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政府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开放,完善商品价格体系,开拓国际市场,引入外资,调整中国的制造业结构等政策,都对我国开展国际技术贸易发挥了重要作用。
(2)我国产业结构优化
随着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不断完善,中小企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为国际技术贸易发展提供了支持。
2024年,我国制造业结构优化,行业结构更加现代化,企业结构更加精细化,去产能结构性不断推进,这也有助于我国开展国际技术贸易。
(3)市场开放
我国政府一贯重视对外开放,在推进全球供应链重组、完善全球价值分布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际技术贸易

4.技术出口的鼓励政策 (1)出口退税政策 指产品出口后,按有关规定退还已征 收的生产、销售环节的增值税。 (2)外贸经营权政策 国家外经贸主管部门依照法律授予企 业在一定经营范围进出口业务的权利。 (3)扶植机电产品出口的金融政策
(三)我国技术出口的主要程序 1.提交拟出口技术项目的申请 2.审批拟出口技术 3.对外开展商务活动 4.技术出口合同审批 5.履行合同
一、中国的技术引进 二、中国的技术出口
一、中国的技术引进
(一)中国技术引进概况 1.技术引进的第一阶段(1950-1978) 2.技术引进的第二阶段(1979-1998) 3.技术引进的第三个阶段(1999年至今)
(二)我国技术引进中存在的问题 1.技术引进结构不合理 2.过度重复引进仍然未能根本杜绝 3.消化创新不足 4.技术管理与技术市场机制上的缺失 5.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问题
(四)专有技术与专利技术 1.法律地位不同:不需要申请、法律程序授权 2.表达形式不同:文字图纸或者无形知识、必须 公开的书面说明 3.存在的时间不同:无时间限制、时效性 4.技术内容的范围不同:直接用于工业生产目的 的技术外,还包括商业、管理等有助于工业发 展的技术/ 世界各国都对专利技术的领域做了 限定,即不是所有的技术都能申请专利。另外, 一般专利中,只是容易被窃取的技术部分,而 核心技术不申请专利。
2.技术出口的管理 (1)技术出口的管理类型 项目管理、商务管理、合同管理、外汇管理 (2)技术出口的管理机构:对外贸易经济合作 部 3.技术出口许可证 国家签发出口商品许可证的机关是商务部。对 于一般商品,出口许可证的签发,实行分级管 理原则。外经贸部许可证事务局、外经贸部驻 各地特派员办事处、各地外经贸厅(委、局) 是外经贸部授权的出口许可证发证机关,分别 在其授权的发证商品范围内签发许可证。
国际技术贸易

1、技术概念:技术是“由知识、技艺、技能、专门知识和组织组成的一个系统,它用于生产、销售并利用商品和服务,从而满足经济需要和社会需要”,“技术不仅是一个具体的事物,而且也包括硬件和软件中包含的知识”2、技术的分类:公开程度分:公开技术、半公开技术;发展阶段分:尖端技术或高新技术、先进技术、传统技术;表现形态分:硬件技术、软件技术;功能分:生产性技术、非生产性技术;法律特征划分:具有工业产权的技术、不具有工业产权的技术3、国际技术贸易与国际商品贸易的联系及区别:联系:技术贸易属于国际贸易的范围;区别:贸易标的不同、交易方式不同、交易价格不同、交易履行程序不同、当事人关系不同、是否在海关统计中得以反映、政府干预程度不同4、国际技术贸易与知识产权的关系:知识产权保护的对象是国际技术贸易的重要客体之一;国际技术贸易合同必须符合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原则;知识产权保护的对象并不都属于技术贸易的范畴;注:版权保护的对象(除计算机软件外)都不属于技术贸易的对象。
5、许可证贸易:概念:技术所有人作为许可方向被许可方授予某种权利,允许其按合同约定使用该技术,制造或销售合同产品,并由被许可方支付一定数额的报酬;许可证贸易是技术贸易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式,一般只涉及使用权的转移,不涉及所有权的转移6、特许经营:概念:特许经营是指特许经营权拥有者以合同约定的形式,允许被特许经营者有偿使用其名称、商标、专有技术、产品及运作管理经验等从事经营活动的商业经营模式;特点:特许授予人与特许受让人存在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但特许经营企业仍然是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
7、知识产权的划分:一般包括工业产权和著作权两部分8、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知识产权客体的无形性,知识产权的权利可分别授予多人行使,垄断和排他的专有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权利人对其权利客体享有独占权;二是对于同一智力成果,法律不允许有两个以上的同种知识产权并存。
(但并非意味着只有一个权利人),时间和地域的有限性:知识产权具有时间性和地域性,而这种时间性和地域性又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
我国技术贸易现状及对策

我国技术贸易现状及对策技术贸易是全球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促进了技术的传播和创新,增加了国家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然而,尽管我国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在技术贸易方面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本文将探讨我国技术贸易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我国技术贸易的现状如下:其一,存在技术贸易逆差。
尽管我国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我们仍然依赖于进口技术产品,尤其是高端技术产品。
数据显示,我国的技术贸易逆差不断扩大,这对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构成了挑战。
其二,技术壁垒和保护主义的崛起。
一些国家采取技术壁垒和保护主义政策,限制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技术进出口。
这些壁垒和政策对我国的技术贸易造成了不利影响。
其三,技术贸易的便利化程度不高。
我国的技术贸易流程繁琐,需要经过多个部门的审批,导致贸易时间和成本增加。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对策。
首先,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
加强研发力量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我国自主创新的能力。
其次,加强国际合作和知识产权保护。
积极参与国际技术合作,并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打击技术盗窃和侵权行为。
同时,推动国际贸易规则的完善,避免出现技术壁垒和保护主义行为。
第三,简化技术贸易流程。
优化技术贸易的管理和审批流程,减少冗余环节,提高技术贸易的便利化程度。
最后,加强技术人才的培养。
培养适应技术贸易需求的高级技术人才,提高我国的技术贸易谈判和合作能力。
在实施上述对策时,我们还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优势。
借助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可以加快技术贸易流程,提高效率和透明度。
此外,要加强与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共同推动技术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
通过开展技术贸易研究,了解国际技术贸易的动态变化和趋势,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总的来说,我国技术贸易面临一些挑战,但也有很多机遇。
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加大国际合作、简化贸易流程和培养技术人才,我们可以有效应对这些挑战,提高我国的技术贸易竞争力,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国际服务贸易和国际技术贸易

国际服务贸易和国际技术贸易1.无形性:服务不像商品一样可以直接触摸或展示,因此无形性成为了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之一2.不可储存性:服务一般无法储存或保存,需要实时提供。
因此,国际服务贸易的时间要求相对较高。
3.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与商品贸易不同,服务的生产和消费往往同时进行,同时服务的生产和消费往往涉及消费者的直接参与。
国际技术贸易是指跨国企业和个人之间进行的技术和知识相关交易。
技术贸易包括专利、版权、商标、许可证、技术转让和研发合作等。
国际技术贸易具有以下特点:1.高附加值:技术与知识是国际技术贸易的核心内容,具有较高的附加值。
通过技术贸易,企业可以获得新技术和知识,提高其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2.创新性:国际技术贸易往往涉及创新的交流和共享。
通过技术贸易,企业可以获得来自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新技术和知识,推动创新和发展。
3.波动性:技术贸易受到技术变革、政策变化和市场需求的影响,具有较大的波动性。
同时,技术贸易也受到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转让等问题的制约。
然而,国际服务贸易和国际技术贸易也有着明显的区别。
首先,在交易对象上有所不同。
服务贸易的交易对象是提供服务的企业或个人,而技术贸易的交易对象是技术和知识本身。
其次,在交易内容上也有所不同。
服务贸易涉及到各种各样的服务,而技术贸易主要涉及到技术和知识的交流和共享。
国际服务贸易和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全球化的进程为国际服务贸易和国际技术贸易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需求。
其次,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的方式和方式。
此外,知识产权保护和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也对国际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未来,国际服务贸易和国际技术贸易有望继续增长。
随着全球经济更加互联互通和数字化的发展,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将进一步融合和扩大。
然而,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壁垒和市场准入等问题。
因此,各国应加强合作,制定更加开放和公平的贸易规则,促进国际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的发展。
国际技术贸易PPT培训课件

特许经营
总结词
特许经营是一种国际技术贸易模式,涉及技术使用权和经营模式的转让。
详细描述
特许经营涉及将商标、商号、专利、专有技术和经营诀窍的使用权以及经营模式授予受许方,以换取 特许权使用费和技术服务费。受许方需要在特许方的指导下开展经营活动,并遵守特许方的规定。
专有技术转让
总结词
专有技术转让是一种国际技术贸易模式,涉及非公开的技术信息的转让。
汇率风险
汇率波动风险
评估汇率波动对技术转让的影响, 并采取措施降低风险。
货币兑换风险
了解受让方支付货币的兑换率和 兑换程序,确保按时收到款项。
汇率风险管理工具
了解并使用汇率风险管理工具, 如货币掉期、期权等,降低汇率
风险。
06
国际技术贸易的未来发展趋势
技术创新与国际技术贸易的融合
总结词
技术创新是推动国际技术贸易发展的关键动力,两者融合将进一步促进全球技术交流与 合作。
明确技术转让的范围、方式、 价格等,确保双方权益得到保
障。
支付方式
明确支付方式、时间、币种等 ,确保双方能够按照约定履行
付款义务。
知识产权保护
明确知识产权的归属、保护措 施等,避免发生知识产权纠纷
。
国际技术贸易合同的履行与变更
履行合同
双方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 各自的义务,确保技术转 让的顺利进行。
变更合同
知识产权保护法规
各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和范围存在差异,了解目标市 场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确保技术贸易合法合规。
专利保护
专利是保护创新技术的重要手段,了解专利申请、保护和 维权的相关规定,确保技术转让和使用的合法性。
商标保护
商标是保护品牌形象和标识的重要手段,了解商标注册、 保护和维权的相关规定,确保品牌形象不受侵犯。
中国技术贸易概述(PPT 49页)

2020/7/4
• (2)最惠国待遇原则 在知识产权保护上,一个世贸组织成员提供
给第三方国民的优惠、优待、特权或豁免,均应 立即、无条件地给予其他成员的国民。但这个原 则也有很多例外: ①来自有关司法协助或法律实施的国际协定的优 惠等,但这种优惠并非专门针对知识产权保护, 而是一般性的优惠。 ②来自《伯尔尼公约》和《罗马公约》的互惠性 保护。 ③《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未规定的表演 者、录音制品制作者和传播媒体的权利。 ④《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生效前已有的 优惠等。
2020/7/4
3、专有技术和商业秘密 专有技术:为制造某一特定产品或使用某一 特定的工艺所需要的一切知识、经验和技能。 专有技术的表现形式
2020/7/4
专有技术和专利技术之间的区别
• 专有技术是不受专利法保护的 • 专有技术是保密的 • 专有技术不象专利那样,有一定的保护期限
,专有技术的保护期限,全取决于对它的保 密
2020/7/4
• 第三节
技术出口
• 一、技术出口发展概况
• 1、技术出口探索阶段(1980—1985年)
• 技术出口无计划、自发地进行
• 出口主要以新技术、新工艺等软件技术为主
• 以工业发达国家为主要出口国和地区
• 国家没有明确的归口管理部门、管理法规及相 应鼓励、扶植政策
• 技术出口额很小
2020/7/4
• 专有技术既可通过文字、图纸来体现,也可 能是人们头脑中掌握的知识技能,而专利则 必得通过书面说明书来体现
• 专有技术的内容比专利的内容广泛
技术贸易工作总结

技术贸易工作总结
技术贸易是指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来促进国际贸易的一种方式。
在当今全
球化的经济环境下,技术贸易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从事技术贸易工作的人员,我们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技术贸易的发展。
首先,技术贸易工作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技术贸
易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变化。
我们需要密切关注行业动态,不断学习新的技术知识和贸易规则,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其次,技术贸易工作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
在进行技术贸易时,我们需要
与国外企业和机构进行合作,共同开发新的技术产品和服务。
通过国际合作,我们可以共同解决技术贸易中的难题,促进技术的传播和应用。
另外,技术贸易工作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和合规意识。
在进行技术贸易时,我们
需要认真了解和遵守国际贸易法规和标准,防范风险,保护自身利益。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防止技术被侵权或泄露。
最后,技术贸易工作需要不断创新和提高服务质量。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我们需要不断创新技术贸易的模式和方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
只有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技术贸易才能够持续发展。
总之,技术贸易工作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的过程。
只有不断总结经验,
加强合作和交流,加强风险管理和合规意识,不断创新和提高服务质量,我们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技术贸易的发展,为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际技术与服务贸易知识点整理

国际技术与服务贸易知识点整理一、国际技术贸易的概念与特点国际技术贸易是指不同国家的企业、经济组织或个人之间,按照一般商业条件,将技术跨越国界进行有偿转让的行为。
它包括专利技术、专有技术、商标、版权等的许可与转让。
国际技术贸易具有以下特点:1、标的的无形性:技术是一种无形的知识产品,不像有形商品那样可以直观地看到和触摸。
2、交易的复杂性:涉及法律、技术、商业等多个领域,合同条款往往复杂繁琐。
3、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技术出让方通常只转让技术的使用权,而保留所有权。
4、价格的不确定性:技术的价值难以准确衡量,其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技术的先进性、市场需求、受让方的收益预期等。
二、国际技术贸易的主要方式1、许可证贸易这是国际技术贸易中最常见的方式。
许可方将其拥有的专利、专有技术等的使用权,通过签订许可合同转让给被许可方,被许可方支付一定的许可费用。
2、技术服务与咨询技术提供方根据委托方的要求,就特定的技术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技术指导和专业建议,并收取相应的服务费用。
3、合作生产双方根据协议,在生产过程中共同使用技术,共同生产产品,并分享利益。
4、工程承包承包方按照发包方的要求,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设备采购等全部或部分工作,并在项目完成后将成果交付给发包方。
三、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与分类国际服务贸易是指国际间服务的输入和输出的一种贸易方式。
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分类,服务贸易主要包括以下 12 个大类:1、商业服务涵盖专业服务(如法律、会计、审计等)、计算机及相关服务、研究与开发服务等。
2、通讯服务包括邮政服务、电信服务、视听服务等。
3、建筑及相关工程服务如建筑物的建造、装修、工程设计等服务。
4、销售服务涉及批发、零售、代理等服务。
5、教育服务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及其他教育服务。
6、环境服务例如污水处理、废物处理、卫生及相似服务。
7、金融服务涵盖银行、保险、证券及其他金融服务。
8、健康与社会服务包括医疗服务、社会服务等。
国际技术贸易的分类

国际技术贸易的分类
国际技术贸易是指技术所有者或使用者在技术转让过程中,将所有权或使用权转让给其他企业或个人的行为。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国际技术贸易可以有以下几种分类方式:
1. 根据贸易的内容,国际技术贸易可以分为技术许可证贸易、技术服务和咨询贸易、工程承包和交钥匙工程等多种形式。
技术许可证贸易:技术许可证贸易是指技术所有者将技术的使用权和销售权转让给其他企业或个人,受让方需要支付一定的许可费用。
技术服务和咨询贸易:技术服务和咨询贸易是指技术所有者或使用者在技术转让过程中,向受让方提供技术服务和咨询,并收取一定的费用。
工程承包和交钥匙工程:工程承包和交钥匙工程是指技术所有者或使用者在承接工程项目时,向受让方提供技术服务和工程承包,将工程从设计到建设、调试、验收等全过程完成,并交付给受让方。
2. 根据贸易方式,国际技术贸易可以分为单纯贸易方式和混合贸易方式。
单纯贸易方式:单纯贸易方式是指在国际技术贸易中只涉及技术的转让,不涉及其他商品的贸易。
混合贸易方式:混合贸易方式是指在国际技术贸易中既涉及技术的转让,又涉及其他商品的贸易,如设备、原材料等。
3. 根据技术的类型,国际技术贸易可以分为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贸易。
硬件技术:硬件技术是指可以物化的技术,如设备、仪器、材料等。
软件技术:软件技术是指不能物化的技术,如专利、专有技术、管理方法等。
国际技术贸易的分类还可以根据其他标准进行分类,如根据技术的来源、受让方的身份等。
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更全面地了解国际技术贸易的特点和规律。
第六章技术贸易

• 2)、专利权有一定的保护期限,如前所述,按 照各国专利法的规定,其有效期一般为15年或 20年。但专有技术则无所谓保护期限的问题, 只要严守秘密,没有泄露出去,未为公众所知, 就受到保护,不过,一旦被公开,则任何人都 可以使用。因此,在专有技术许可证中,一般 都订有保密条款,要求被许可人承担保密义务, 不得把专有技术的内容透露给第三者。
三、国际许可合同内容
• • • • • • (一)国际许可合同首部条款 1.合同名称条款。 2.双方当事人名称和地址条款。 3.签订合同的日期和地点条款。 4.鉴于条款。 5.定义条款。
(二)国际许可合同主体条款
• 1.合同项目条款 • 2.合同价格和支付条款。 • 国际许可合同的计价方法通常有三种: 统包价格,提成价格,入门费与提成费 相结合的计价方式。 • 3.技术改进与技术服务条款。 • 4.保证与担保条款。 • 5. 违约救济条款。
• 2.美国PU公司总裁岳名在1984年在美国留学 时 与 他 人 创 立 了 美 国 NI 公 司 , 并 开 发 了 UNIDATA 软件。1994年,PU公司与AB公司签定 了协议,PU公司保留和持有该软件中国地区的 独家销售经营权和其他知识产权后,其他权利 卖给AB公司。1994年PU公司向中国软件登记中 心申请了该软件的著作权登记,并获得证书。 雅芳公司称他以1.5万美元的市场价在美国购 得该软件,在使用中得到了AB公司的许可证号 和技术支持。1997年7月,PU公司与北京京延 公司以雅芳公司使用该软件,侵犯了PU公司对 该软件的著作权,致使京延公司与中国凯利公 司签定的的独家使用该软件的合同不能履行为 由,向法院起诉。
第二节 国际许可合同
• • • • • • • 一、国际许可合同概述 (一)国际许可合同 (二)特征: 1.国际许可合同的国际性 2.国际许可合同标的时间性和地域性 3.内容复杂 4.有偿合同
国际技术贸易与国际服务贸易

国际技术贸易与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技术贸易和国际服务贸易是当今全球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技术和服务的跨境交流和交易得到了大幅提升。
本文将分别对国际技术贸易和国际服务贸易进行深入探讨。
一、国际技术贸易国际技术贸易是指涉及技术和知识的跨国交易。
技术的快速进步和全球范围内合作的加强,推动了国际技术贸易的繁荣。
国际技术贸易涉及许多领域,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
国际技术贸易的特点是高度专业化和高附加值。
技术产品的开发和研制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高的价值。
因此,技术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
技术转让是国际技术贸易中的关键环节。
技术转让可以通过许可证、合作研究和收购等方式进行。
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技术转让是实现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
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技术产权保护不完善、技术壁垒和标准差异等问题制约了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
因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标准的协调将是国际技术贸易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服务贸易是指跨国提供的服务交易。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服务业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国际服务贸易成为了全球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服务贸易涵盖了金融服务、旅游服务、咨询服务等范围广泛的领域。
国际服务贸易与国际技术贸易存在一定的联系。
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服务业的发展,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
同时,服务业也为技术产品的销售和使用提供了支持。
因此,国际技术贸易和国际服务贸易通常是相互促进的。
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受到一些制约因素的影响。
其中,政策限制、壁垒增加和人员流动性等问题是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障碍。
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消除这些障碍,促进国际服务贸易的繁荣。
三、国际技术贸易与国际服务贸易的联系与互补国际技术贸易和国际服务贸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联系与互补。
首先,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推动了服务业的发展,使服务贸易得以繁荣。
国际技术贸易中的价格与税费

国际技术贸易具有以 下特点
复杂性:涉及不同国 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 、商业惯例、文化差 异等因素,需要多方 协商和协调。
高风险:技术贸易中 涉及的知识产权具有 高度敏感性,可能存 在侵权、泄密等风险 。
多样性:技术贸易涉 及的技术领域广泛, 包括工业、农业、信 息技术等,交易方式 和条款也各不相同。
技术贸易的重要性
合同条款
在签订国际技术贸易合同时,应仔细审查合同条款,特别是关于技 术转让、知识产权、保密协议等方面的条款。
纠纷解决方式
在合同中通常会约定纠纷解决的方式,如协商、仲裁、诉讼等。
法律适用
在处理国际技术贸易合同纠纷时,可能需要考虑适用哪国法律的问 题。
案例四:双重征税的解决案例
双重征税
在国际技术贸易中,可能会出现双重征税的问题,即同一笔收入在两个国家都 被征税。
技术价格的构成要素
技术的研发成本
包括技术研发过程中的设备投入、人力投入 、试验费用等。
技术的销售成本
包括技术推广、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费用 。
技术的生产成本
包括技术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能源、人工 等费用。
技术的利润空间
根据技术的价值和市场状况,确定一定的利 润空间。
技术价格的评估方法
0102Biblioteka 03税率03
买卖双方应协商并明确适用的税率。
合同中其他相关条款
支付方式
合同应明确支付方式,如一次性支付、分期付款等。
支付时间
合同需约定确切的支付时间,如货到付款、预付款等 。
违约责任
合同中应明确买卖双方在违约情况下的责任承担方式 和赔偿标准。
05
国际技术贸易案例分 析
案例一:技术转让的价格评估
国际技术贸易教案

国际技术贸易教案第一章:国际技术贸易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国际技术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定义让学生掌握国际技术贸易的特点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国际技术贸易的基本流程和参与者1.2 教学内容技术贸易的定义和范围国际技术贸易的背景和原因国际技术贸易的特点和重要性国际技术贸易的基本流程和参与者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技术贸易的定义和范围,以及国际技术贸易的背景和原因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国际技术贸易案例,让学生了解国际技术贸易的实际操作和参与者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国际技术贸易的理解和看法,讨论国际技术贸易的特点和重要性第二章:国际技术贸易的法律和规章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国际技术贸易的法律和规章框架让学生掌握国际技术贸易中的主要法律和规章条款让学生了解国际技术贸易中的争端解决机制2.2 教学内容国际技术贸易的法律和规章框架国际技术贸易合同的主要条款和条件国际技术贸易中的争端解决机制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国际技术贸易的法律和规章框架,以及国际技术贸易合同的主要条款和条件模拟谈判法:让学生分组进行模拟谈判,模拟国际技术贸易合同的签订过程,了解争端解决机制的实际操作2.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国际技术贸易合同的条款和条件,评估合同中的争端解决机制的有效性第三章:国际技术贸易的合同和条款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国际技术贸易合同的基本结构和内容让学生掌握国际技术贸易合同的主要条款和条件让学生了解国际技术贸易合同的签订和执行过程3.2 教学内容国际技术贸易合同的基本结构和内容国际技术贸易合同的主要条款和条件国际技术贸易合同的签订和执行过程讲授法:讲解国际技术贸易合同的基本结构和内容,以及国际技术贸易合同的主要条款和条件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国际技术贸易合同的签订和执行过程,了解合同的实际操作和注意事项3.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国际技术贸易合同的条款和条件,评估合同的签订和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第四章:国际技术贸易的知识产权保护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国际技术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学生掌握国际技术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规定让学生了解国际技术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的实际操作和注意事项4.2 教学内容知识产权在国际技术贸易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国际技术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规定国际技术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的实际操作和注意事项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知识产权在国际技术贸易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以及国际技术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规定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国际技术贸易案例,让学生了解知识产权保护在国际技术贸易中的实际操作和注意事项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知识产权保护在国际技术贸易中的理解和看法,讨论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规定第五章:国际技术贸易的风险和管理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国际技术贸易中存在的风险和挑战让学生掌握国际技术贸易中风险识别和管理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了解国际技术贸易中风险预防和应对措施5.2 教学内容国际技术贸易中存在的风险和挑战国际技术贸易中风险识别和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国际技术贸易中风险预防和应对措施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国际技术贸易中存在的风险和挑战,以及国际技术贸易中风险识别和管理的方法和技巧模拟演练法:让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演练,模拟国际技术贸易中的风险预防和应对措施的实际第六章:国际技术贸易的支付和结算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国际技术贸易中支付和结算的基本原则和方式让学生掌握国际技术贸易中支付和结算的风险和注意事项让学生了解国际技术贸易中支付和结算的实际操作和流程国际技术贸易中支付和结算的基本原则和方式国际技术贸易中支付和结算的风险和注意事项国际技术贸易中支付和结算的实际操作和流程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国际技术贸易中支付和结算的基本原则和方式,以及国际技术贸易中支付和结算的风险和注意事项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国际技术贸易案例,让学生了解支付和结算在国际技术贸易中的实际操作和流程6.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支付和结算在国际技术贸易中的理解和看法,讨论支付和结算的风险和注意事项第七章:国际技术贸易的税收和补贴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国际技术贸易中税收和补贴的基本原则和规定让学生掌握国际技术贸易中税收和补贴的影响和作用让学生了解国际技术贸易中税收和补贴的实际操作和注意事项7.2 教学内容国际技术贸易中税收和补贴的基本原则和规定国际技术贸易中税收和补贴的影响和作用国际技术贸易中税收和补贴的实际操作和注意事项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国际技术贸易中税收和补贴的基本原则和规定,以及国际技术贸易中税收和补贴的影响和作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国际技术贸易案例,让学生了解税收和补贴在国际技术贸易中的实际操作和注意事项7.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税收和补贴在国际技术贸易中的理解和看法,讨论税收和补贴的基本原则和规定第八章:国际技术贸易的保险和保障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国际技术贸易中保险和保障的基本原则和方式让学生掌握国际技术贸易中保险和保障的风险和注意事项让学生了解国际技术贸易中保险和保障的实际操作和流程8.2 教学内容国际技术贸易中保险和保障的基本原则和方式国际技术贸易中保险和保障的风险和注意事项国际技术贸易中保险和保障的实际操作和流程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国际技术贸易中保险和保障的基本原则和方式,以及国际技术贸易中保险和保障的风险和注意事项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国际技术贸易案例,让学生了解保险和保障在国际技术贸易中的实际操作和流程8.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保险和保障在国际技术贸易中的理解和看法,讨论保险和保障的风险和注意事项第九章:国际技术贸易的合规和道德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国际技术贸易中合规和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定让学生掌握国际技术贸易中合规和道德的影响和作用让学生了解国际技术贸易中合规和道德的实际操作和注意事项9.2 教学内容国际技术贸易中合规和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定国际技术贸易中合规和道德的影响和作用国际技术贸易中合规和道德的实际操作和注意事项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国际技术贸易中合规和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定,以及国际技术贸易中合规和道德的影响和作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国际技术贸易案例,让学生了解合规和道德在国际技术贸易中的实际操作和注意事项9.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合规和道德在国际技术贸易中的理解和看法,讨论合规和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定第十章:国际技术贸易的趋势和未来发展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趋势和变化让学生掌握国际技术贸易的未来发展机遇和挑战让学生了解国际技术贸易的未来发展中的关键因素和趋势第十一章:国际技术贸易的区域化和自由贸易协定1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国际技术贸易区域化的概念和原因让学生掌握自由贸易协定对国际技术贸易的影响让学生了解区域化和自由贸易协定对国际技术贸易的未来发展11.2 教学内容国际技术贸易区域化的概念和原因自由贸易协定的基本原则和内容自由贸易协定对国际技术贸易的影响区域化和自由贸易协定对国际技术贸易的未来发展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国际技术贸易区域化的概念和原因,以及自由贸易协定的基本原则和内容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自由贸易协定案例,让学生了解自由贸易协定对国际技术贸易的影响讨论法:让学生讨论区域化和自由贸易协定对国际技术贸易的未来发展1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国际技术贸易区域化和自由贸易协定的理解和看法,讨论其对国际技术贸易的影响和发展第十二章:国际技术贸易与全球价值链让学生了解全球价值链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掌握全球价值链中国际技术贸易的角色和作用让学生了解全球价值链对国际技术贸易的影响和挑战12.2 教学内容全球价值链的概念和特点国际技术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角色和作用全球价值链对国际技术贸易的影响和挑战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全球价值链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国际技术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角色和作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全球价值链案例,让学生了解全球价值链对国际技术贸易的影响和挑战讨论法:让学生讨论全球价值链对国际技术贸易的影响和挑战1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全球价值链和国际技术贸易的理解和看法,讨论其对国际技术贸易的影响和挑战第十三章:国际技术贸易与环境和社会责任1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国际技术贸易与环境和社会责任的关系让学生掌握国际技术贸易中的环境和社会责任问题让学生了解国际技术贸易中的环境和社会责任解决方案国际技术贸易与环境和社会责任的关系国际技术贸易中的环境和社会责任问题国际技术贸易中的环境和社会责任解决方案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国际技术贸易与环境和社会责任的关系,以及国际技术贸易中的环境和社会责任问题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environmenta l和社会责任案例,让学生了解国际技术贸易中的环境和社会责任解决方案讨论法:让学生讨论国际技术贸易中的环境和社会责任问题及解决方案13.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国际技术贸易与环境和社会责任的理解和看法,讨论其在国际技术贸易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第十四章:国际技术贸易的谈判和策略1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国际技术贸易谈判的基本原则和策略让学生掌握国际技术贸易谈判的技巧和策略让学生了解国际技术贸易谈判中的文化和心理因素14.2 教学内容国际技术贸易谈判的基本原则和策略国际技术贸易谈判的技巧和策略国际技术贸易谈判中的文化和心理因素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国际技术贸易谈判的基本原则和策略,以及国际技术贸易谈判的技巧和策略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国际技术贸易谈判的过程,了解谈判的实际操作和策略讨论法:让学生讨论国际技术贸易谈判中的文化和心理因素14.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国际技术贸易谈判和策略的理解和看法,讨论其在实际谈判中的应用第十五章:国际技术贸易的教育和培训1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国际技术贸易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国际技术贸易教育和培训的内容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国际技术贸易教育和培训的资源和途径15.2 教学内容国际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主要分为十五个章节,涵盖了国际技术贸易的概述、法律和规章、合同和条款、知识产权保护、风险和管理、支付和结算、税收和补贴、保险和保障、合规和道德、趋势和未来发展、区域化和自由贸易协定、全球价值链、环境和社会责任、谈判和策略以及教育和培训等内容。
国际技术贸易的分类

国际技术贸易的分类技术贸易是指以技术产品、技术服务或技术资本为交易对象的国际贸易活动。
根据交易对象的特征和性质,国际技术贸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技术产品贸易技术产品贸易是指以技术产品作为交易对象的国际贸易活动。
技术产品包括电子产品、通讯设备、医疗器械、工业自动化设备等。
这些产品通常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技术产品贸易可以通过出口、进口或双向贸易的方式进行,促进了各国之间的技术合作与交流。
2. 技术服务贸易技术服务贸易是指以技术服务作为交易对象的国际贸易活动。
技术服务包括咨询服务、工程设计、软件开发、技术培训等。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技术服务贸易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各国通过技术服务贸易,可以获取先进的技术成果和管理经验,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3. 技术资本贸易技术资本贸易是指以技术资本作为交易对象的国际贸易活动。
技术资本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以及技术许可、技术转让等形式的技术合作。
技术资本的流动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
通过技术资本贸易,各国可以共享技术成果,加强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4. 技术标准贸易技术标准贸易是指以技术标准作为交易对象的国际贸易活动。
技术标准是衡量产品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指标,对于产品的生产、流通和使用具有重要影响。
技术标准贸易包括标准的制定、认证、检验等环节,通过技术标准贸易,各国可以实现产品的互认和互通,促进国际贸易的便利化和顺畅进行。
5. 技术人员流动技术人员流动是指技术人员在国际间的跨国交流和流动。
技术人员流动可以通过人才引进、人员培训、学术交流等方式进行。
技术人员的流动可以促进技术合作与创新,推动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
6. 技术创新合作技术创新合作是指各国在技术领域进行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技术开发和创新活动。
技术创新合作可以促进资源共享、知识交流和技术转化,提高各国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推动全球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国际技术贸易的方式有哪些

国际技术贸易的方式有哪些核心内容:国际技术贸易是以技术使用权来进行国际贸易的行为。
国际技术贸易采用哪些方式?许可贸易,技术服务与咨询,特许专营,合作生产,设备买卖等等,赢了网小编接下来为您详细介绍国际技术贸易的方式。
国际技术贸易采用的方式主要有许可贸易、技术服务与咨询、特许专营、合作生产,以及含有知识产权和专有技术许可的设备买卖等。
许可贸易有时称作许可证贸易。
它就是指知识产权或专有技术的所有人做为许可方,通过与被许可方(引入方)签定许可合约,将其所具有的技术授与被许可方,容许被许可方按照合约签订合同的条件采用该项技术,生产或销售合约产品,并由被许可方缴付一定数额的技术使用费的技术交易犯罪行为。
许可贸易按其标的内容可分为专利许可、商标许可、计算机软件许可和专有技术许可等形式。
在国际技术贸易实践中,一项许可贸易可能包括上述一项内容,如单纯的专利许可,也可能包括上述两项或两项以上内容,成为一揽子许可。
许可贸易实际上就是一种许可方用许可的形式向被许可方转让技术使用权同时也使度一定市场的贸易犯罪行为。
根据其许可程度大小,许可贸易可以分成如下五种形式:(1)独霸许可。
它就是所指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和地域内,被许可方对受让的技术拥有独霸的使用权,即为许可方自己和任何第三方都严禁采用该项技术和销售该技术项下的产品。
所以这种许可的技术使用费就是最低的。
(2)排在他许可,又称独家许可。
它就是所指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和地域内,被许可方和许可方自己都可以采用该许可项下的技术和销售该技术项下的产品,但许可方严禁再将该项技术转让给第三方。
排在他许可就是仅确定第三方面不确定许可方。
(3)普通许可。
它就是所指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和地域内,除被许可方该容许采用受让的技术和许可方仍留存对该项技术的使用权之外,许可方还有权再向第三方受让该项技术。
普通许可就是许可方授与被许可方权限最轻的一种许可,其技术使用费也就是最高的。
(4)可以受让许可,又称分后许可。
我国国际技术贸易的特点及趋势

我国国际技术贸易的特点及趋势国际技术贸易是指世界上不同的国家或地区间按照商业条件签定技术协议或合同而进行的有偿技术转让,是以技术为交易标的的国际贸易行为。
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半个世界里,国际技术贸易得到飞速发展。
这加强了国际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由于技术创新在经济增长中日益重要的作用,及其在国际商业竞争和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的关键地位,国际技术贸易已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播先进科技,促进国际贸易发展,提高各国的技术水平以及加速世界经济一体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而经济全球化又必然反过来带动国际技术转让的日益频繁。
一、中国技术贸易的特点1、我国的技术进口贸易我所经历的技术引进大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50至1978年),中国以许可贸易、顾问咨询、技术服务、合作生产等方式引进技术共845项,合同总金额119.72亿美元。
这个阶段,中国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工作的主要特点是:(1)以进口成套设备、新建大型企业为主,这些约占技术引进项目与合同总金额的90%以上;(2)主要是使用中央外汇和政府间的记账贸易,基本上没有利用外资。
第二阶段(1979年至今),即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的技术引进开始步入正轨,并在9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期。
现阶段,中国已引进3万多项技术,合同总金额超过1500亿美元。
技术引进大大加快了中国企业的技术改造,促进了中国的技术进步,填补了中国一些行业的技术差距,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
与第一阶段相比,我国技术引进的第二阶段具有以下特点:(1)技术引进方式灵活多样。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基本改变了过去单一的成套设备进口方式,更多地通过技术转让、技术许可、合作生产、咨询、技术服务、关键设备等方式引进技术;(2)技术引进的来源更加广泛。
中国引进的技术设备来源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十几个国家扩大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日本、加拿大、德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瑞典、意大利等国家;(3)技术引进资金来源不断扩大。
国际技术转移方式一技术贸易

案例三:某发展中国家引进成套设备技术案例
背景介绍
某发展中国家为了加快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通过技术贸易引进 了成套设备和技术。
交易细节
该国家与外商签订了成套设备技术进口合同,并支付了相应的货 款和安装费用。
在研发过程中,该企业注重技术创新 和市场需求的结合,并保持与合作伙 伴的良好沟通和协作关系,
感谢观看
务。
合同审核与修改
双方对合同进行仔细审核和修改 ,以确保合同条款的公平性和合 法性。
合同签订
双方达成一致后,正式签订技术转 移合同。
后期跟进
技术转移实施
根据合同要求,实施技术转移计划,确保技术的顺 利转移和应用。
监督与评估
对技术转移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双方权益得 到保障。
持续跟进与优化
根据实际情况,对技术转移进行持续的跟进与优化 ,提高技术转移的效果和质量。
未来趋势
未来,技术贸易将更加注重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转化和 商业化等方面的问题,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 ,技术贸易的形式和内容也将不断更新和拓展。
02
技术贸易的流程
前期准备
01
02
03
确定需求
明确技术转移的需求和目 标,包括技术领域、转移 方式、预期效果等。
寻找合作伙伴
通过各种渠道寻找合适的 合作伙伴,包括技术研发 能力、市场应用前景等方 面。
国际技术转移方式 一技术贸易
2023-11-02
contents
目录
• 技术贸易概述 • 技术贸易的流程 • 技术贸易的类型 • 技术贸易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技术贸易案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国际技术贸易的特点:(1)国际技术贸易的标的是技术知识。
作为商品的技术比较特殊,没有固定的形状,可以多次进行贸易。
技术贸易必须含有无形技术知识的成分。
单纯机器设备的买卖就是一般国际商品贸易,不属于国际技术贸易范畴。
(2)国际技术贸易所转让的只是技术的使用权。
在国际技术贸易中,技术接受方从供应方转让得到某项技术后,并不代表取得该技术的所有权,而只是取得在一定期限内该技术的使用权,制造权和该技术产品的销售权,国际技术贸易通常不发生技术所有权的转让。
(3)国际技术贸易当事人之间是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关系。
国际技术贸易通常不是简单的一次性银货两讫,贸易双方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进行合作。
技术贸易的双方当事人在技术业务上是同行,彼此之间潜伏着利益的矛盾和冲突。
因为,技术接收方希望从供方那里获得先进技术,以提高自己的生产能力和水平来满足本国的需要,并出口占领国际市场;而技术供应方则想通过转让技术获得更多的利润,但是并不希望对方增强竞争力,以免抢夺自己的市场份额。
所以,这样就构成了国际技术贸易双方的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关系。
(4)国际技术贸易的作价方法特殊。
一般国际商品的作价大多是以成本为基础加适当的利润,但国际技术商品的作价却不这么简单,其研究和开发的成本只能作为考虑的因素之一。
首先,技术开发者开发技术的目的一般是为了自己使用,自己使用过后才会再转让;其次,技术商品中的技术可以多次转让,每转让一次,要收一次报酬;最后,技术商品的作价与使用该技术的经济效益有很大的关系,技术使用后效益越好,技术的价值也就越大。
(5)国际技术贸易履行方式复杂。
一般国际商品卖方按照合同交付货物,买方按时付款,合同即履行完毕。
而国际技术贸易中技术供方除交付技术资料后,还要进行技术培训,提供改进技术等。
技术受方按合同要求付款,并承担保密义务等,履行方式更为复杂。
2.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产品竞争力为目标,从新产品,新工艺的设想开始,经过技术获取,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到市场应用的全部过程的综合。
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把技术创新定义为是把一种没有过的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到生产体系,包括引进新产品,新技术,新市场,原材料的新来源以及组织结构的新组合。
技术创新不同于技术发明:技术发明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创造过程;技术创新是对现有技术要素的重新组合,是一种技术进步。
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又创造出自己的知识产权,包括创造出专有技术,专利技术,商标,商誉等都是引进创新,否则就是单纯的技术引进或者叫模仿。
技术创新分为研究开发创新,产品设计创新,工艺创新,制造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开拓创新等六类。
从大的分类来看,前面四种创新是技术方面的创新;后面的两种创新是管理方面的创新。
引进而不创新,将会形成对技术转让方的技术依赖,在市场竞争中受制于人,永远处于被动地位。
3.许可贸易许可贸易是指一国许可方与另一国被许可方签订许可协议,授权对方在一定期间和范围内使用本公司的专利,商标,服务标志,版权,专有技术或操作诀窍等从事生产和销售,以向对方收取许可费用作为回报。
(1)独占许可,指在一定期限和一定区域内,接收方对许可证协议下的技术享有独占使用权,许可方不在该时间,该地区使用此技术,也不向第三方转让。
这种许可方式的技术使用费最高。
发达国家使用较为普遍。
(2)排他许可,指在一定期限和一定区域内,许可方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和地域内允许引进方利用其技术;许可方不得再将此项技术转让给第三方,但许可方有自己保留利用此项技术的权利。
大学研究机构等部门使用较为普遍。
(3)普通许可,指在一定期限和一定区域内,除了许可方自己可以继续使用外,也可以将许可证协议下的技术转让给第二方使用,还可以将这项技术转让给第三方。
是许可方授予被许可方权限最小的一种授权,其技术使用费也是最低的。
发展中国家使用较为普遍。
(4)可转让许可,也称分许可,指技术接受方可将被许可使用的技术再转让给第三者使用。
通常只有独占许可或排他许可的被许可方才获得这种可转让许可的授权。
跨国公司或垄断集团由于某种原因不能直接出让许可给第三者时,就将技术先出让给其子公司或海外机构,然后让他们与第三方签订这种分许可合同进行技术出让。
(5)交叉许可,又称互换许可,指交易双方或各方以其拥有的知识产权或专有技术,按各方都同意的条件互惠交换技术的使用权,供对方使用,一般不收取费用。
一般用于双方合作生产,合作设计,共同研究开发等项目中,因而双方的关系更多的是合作关系。
4.创办新企业又称绿地投资,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建立国际独资企业,其形式有国外分公司,国外子公司和国外避税地公司;二是建立国际合资企业,其形式有股权式合资企业和契约式合作企业。
为了控制核心技术,跨国公司往往倾向于采用绝对控股的方式来经营,一般都是在东道国内直接设立独资子公司或者是分支机构,独立经营;即使采取合资的方式,也严格控制新技术的扩散。
对于刚开发出的新技术,一般采取合资的方式。
因为,一方面,技术供给方欲迅速建立技术标准,以确保行业垄断地位;另一方面,由于新开发技术的风险比较大,采取合资的方式,可以分散风险。
而对于技术含量高已处于成熟期的技术,一般会采取独资的方式。
5.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是原始设计商的缩写,指一家厂商根据另一家厂商的规格和要求,设计和生产产品。
受委托方拥有设计能力和技术水平,基于授权合同生产产品。
OEM和ODM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前者是由委托方提出产品设计方案------不管整体设计是由谁来完成的----且被委托方不得为第三方提供采用该设计的产品;而后者从设计到生产都由生产方自行完成,而在产品成型后由贴牌方买走。
生产方是否能为第三方生产同样的产品,取决于贴牌方是否买断了该设计方案。
OEM产品是为品牌厂商度身订造的,生产后也只能使用该品牌名称,绝对不能冠上生产者自己的名称再进行生产。
而ODM则要看品牌企业有没有买断该产品的版权。
如果没有的话,制造商有权自己组织生产,只要没有企业公司的设计识别即可。
总之,OEM和ODM的不同点,核心就在于产品究竟是谁享有知识产权,如果是委托方享有产品的知识产权,那就是OEM;而如果是生产者所进行的整体设计,那就是ODM。
从OEM到ODM,是一个企业经过加工到设计的过程。
当OEM企业经过长时间的生产运作,在资金,技术和管理水平都有了提高以后,就应该根据市场的需求积极主动的投入人力,物力来设计产品。
此时,企业不再是合作中的被挑选者,研发和设计上的优势会给企业带来更多与品牌商和采购商博弈的资本。
但是,企业不应该满足此目标,而应该向更高级的模式发展。
OBM(Own Branding&Manufacturing)是企业最终发展目标。
OBM称作自有品牌生产,亦作原创品牌设计,指生产商有自行建立自由品牌,并以此品牌行销市场的一种做法。
由设计,采购,生产到销售皆由单一公司独立完成。
OEM企业发展的过程实质就是企业从单纯的制造功能向设计,营销等功能的逐步延伸,当企业的OEM业务发展到一定规模,形成了自己的核心制造和研发优势,企业就应该从后台走到前台,形成自有品牌。
从企业的发展角度看,从OEM到OBM,是企业的一种发展模式,也是企业追求持续发展,积极地迎接挑战,创造价值和获取利润的一种必然选择。
6.BOT的概念,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建设-经营-转让)的缩写,指政府通过契约授予私营企业(包括外国企业)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特许权期限届满时,该项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
BOT的当事人,(1)政府,政府是BOT项目的控制主体,决定着是否设立此项目,进行公开招标和评标,授予项目公司特许权。
同时政府在谈判中也占据着有利地位,它有权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对必要的环节进行监督。
在项目特许到期时,它还享有无偿收回该项目的权利。
(2)项目公司,项目公司是BOT项目的执行主体,它处于中心位置。
作为国际BOT投融资方式中的项目公司,其股东大部分或全部是外国私人投资者。
在法律上,项目公司是一个独立的法律实体,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项目公司一般是特许协议的一方当事人,根据协议取得特许权,并在特学期间内全权负责项目的投资,设计,建设,采购,运营和维护。
项目发起人是项目公司的投资者,筹措贷款,而项目公司以自己的名义向贷款人贷款。
所以,项目公司,项目发起人,贷款人三者之间是基于资金借贷而形成的平等主体间的经济法律关系。
(3)银行或集团,通常是BOT项目的主要出资人。
对于中小型的BOT型项目,一般单个银行足以为其提供所需的全部资金,而大型的BOT项目往往令单个银行感觉力不从心,从而组成银团共同提供贷款。
由于BOT项目的负债率一般高达70%--90%,所以贷款往往是BOT 项目的最大资金来源。
(4)投资人,是BOT项目的风险承担主体,他们以投入的资本承担有限责任。
尽管原则上讲政府和私人机构分担风险,但实际上各国在操作中差别很大,发达国家在BOT项目中分担的风险很小,而发展中国家在跨国BOT项目中往往承担很大比例的风险。
7.新古典贸易理论阶段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是以许多重要假定为前提的,使得该理论在多种要素存在的情形下难以解释比较优势的来源。
新古典理论代表人物,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从劳动,土地和资本要素禀赋差异中寻找产品成本差异进而得出国际分工的基础,提出了要素禀赋论。
在赫克歇尔和俄林看来,现实生产中投入的生产要素不只是一种-----劳动力,而是多种。
而投入两种生产要素则是生产过程中的基本条件。
根据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在各国生产同一种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同的情况下,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价格差别来自产品的成本差异,这种成本差别来自生产过程由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则取决于各国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即相对禀赋差异,由此产生的价格差别导致了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
各国在密集使用本国数量多,价格便宜的要素的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如果按照要素的丰缺状况进行分工,就能使生产要素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要素禀赋论指出国与国之间的比较成本的差别来自各国要素相对禀赋的不同,完全放弃了技术知识的国别差异。
尽管理论逻辑严密,形式完美,但现实世界毕竟有许多条件与理论前提不符。
20世纪50年代“里昂惕夫悖论”的提出,刺激了西方理论界对新古典贸易理论的重新审视,通过对H—0模型进行改进,引入人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进而在更广泛的基础上来考虑国家之间要素禀赋结构的差异,取得了一定成效。
其中,一个发展方向就是新要素理论。
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者扩展了生产要素的范围,赋予生产要素新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