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的环境影响评价与管理研究
国内生态旅游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生态旅游研究文献综述引言生态旅游是指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旅游活动,以保护和提升环境品质为目标,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改善的一种旅游形式。
在中国,生态旅游正逐渐崭露头角,并成为国内旅游业的重要支柱之一。
本文将对国内生态旅游研究文献进行综述,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探讨国内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问题和趋势。
一、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中国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因此在生态旅游方面具备广阔的开发前景。
近年来,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投资的增加,使得生态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例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不断增加,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也得到加强,旅游业收入和就业机会连年增长。
二、国内生态旅游研究的热点问题1.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和开发生态旅游的核心是自然环境和生态保护,因此如何评价和开发生态旅游资源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研究者通过对自然景观特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指标的评价,以及游客满意度和需求的研究,为生态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2.生态旅游对环境和社区的影响生态旅游的发展和旅游活动对环境和社区产生一定的影响,研究者关注如何在旅游发展和资源保护之间寻求平衡。
在研究中,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社区参与和旅游规划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3.生态旅游市场和消费行为研究生态旅游市场的发展和游客消费行为对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研究者通过对游客市场调查、消费偏好和行为意向等方面的研究,了解游客对生态旅游的需求和态度,为旅游业的发展和服务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国内生态旅游研究的发展趋势1.加强科学评价和管理随着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科学评价和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未来的研究将更加注重生态旅游资源的质量评价和科学开发,同时加强管理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保障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跨学科研究的开展生态旅游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生态学、地理学、社会学等。
未来的研究将更加倾向于跨学科的合作,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探索生态旅游发展的多维度问题。
生态旅游开发环境评估与规划
生态旅游开发环境评估与规划第一章:引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素质的不断增加,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生态旅游是当前旅游市场的一大发展趋势,它强调了旅游活动对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影响,同时也推动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生态旅游开发不仅需要考虑景区的美丽和多样性,还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并在规划和管理中采取环保措施,确保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
因此,生态旅游开发环境评估以及规划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生态旅游开发环境评估与规划的相关问题:第二章将介绍生态旅游开发环境评估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第三章将介绍生态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和要点;第四章将重点探讨生态旅游开发环境评估与规划的实施策略和案例分析;最后,我们将从教育、宣传、监管等多方面提出生态旅游开发环境评估与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二章:生态旅游开发环境评估2.1 生态旅游开发环境评估的基本概念生态旅游开发环境评估是指在对旅游开发项目进行立项前、开发过程中和运营管理期间,对其环境影响进行综合研究和评价的过程。
通过环境评估,可以识别旅游开发项目的环境问题、评价其影响、提出环境管理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旅游业的可持续性。
2.2 生态旅游开发环境评估的方法生态旅游开发环境评估的方法包括:客观评价法、专家评估法、综合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
在环境评估中需要确定评估目标、选择评估指标、收集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提出环境管理建议。
评估结果需要公示,并严格落实环境管理措施,确保旅游开发的可持续性。
第三章:生态旅游规划3.1 生态旅游规划概述生态旅游规划是指在全面了解区域自然环境、政策法规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制定可行的旅游开发规划,满足旅游客户的需求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以推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3.2 生态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和要点生态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景区的选址和规划布局、景区的开发措施和投资预算、环境保护和管理措施等。
在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要点:(1)重视区域的生态文明和文化保护。
风景名胜区规划与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
风景名胜区规划与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风景名胜区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热门选择。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对环境的巨大压力和破坏。
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旅游业,风景名胜区规划与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风景名胜区规划与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评价方法和对策。
一、风景名胜区规划与建设的环境影响1. 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风景名胜区的规划与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这意味着需要开发利用原本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土地。
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会导致土地的破坏和生态系统的破碎化,从而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2. 水资源的利用和污染风景名胜区通常位于水源丰富的地区,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对于保护环境至关重要。
然而,过度开发和不合理使用水资源会导致水源枯竭和水污染问题。
一些旅游景点的建设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污染物,如果不加以妥善处理,将对周边水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3. 生态系统的破坏风景名胜区的建设往往需要砍伐树木、填土造地等工程活动,这些活动会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
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会带来大量的垃圾和污染物,对生态系统造成二次污染。
生态系统的破坏将导致物种灭绝、生态平衡破坏等问题。
4. 垃圾处理和能源消耗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风景名胜区的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垃圾处理和能源消耗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量的游客带来的垃圾需要妥善处理,否则将对环境造成污染。
同时,风景名胜区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的能源,如果没有合理的能源管理措施,将对能源资源造成浪费。
二、风景名胜区规划与建设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1. 生态评价生态评价是评估风景名胜区规划与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的重要方法。
通过对风景名胜区的生态环境进行调查和监测,评估规划与建设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程度和影响范围。
同时,可以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和修复方案,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2. 水资源评价水资源评价是评估风景名胜区规划与建设对水资源的利用和污染的重要方法。
生态型旅游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以石林为例
变化评 价指标 体系 , 最后 以石林风景 区为例开展实证评价分 析, 并提出基于旅游环境质量 的全面管理 与 保 护 目标的发展 协调解决方案 , 使旅游得 以持续发展 。
关键词 : 指标体 系; 究 ; 研 环境影响评价 ;生态型旅游资源开发 ; 石林
中 图 分 类 号 : X8o 3 2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 9 9 (0 60 —0 5 —0 0 7 7 3 2 0 )6 0 2 6
生 态型 旅 游 资 源 是 指 具 有 一 定 的 形 态 和 结 构, 能使 旅游 者产 生娱 乐和 审美体 验情 绪 、 获得 身 心 放松 和愉娱 , 同时 获 得 相 关 的 自然 与 文 化 知识 的实形 自然 环境 要素 。是 由占据 一定 地段 或地 域 空 间 的多个 资源 单 体 所 组成 的集 合 体 , 有 独 特 具 的生态 系统 结构 和 特 征 , 以及 随 时 间变 化 的显 著 动态 过程 。随着 生态 旅游 的兴 起 , 自然 保护 区 、 以 森林 、 地质遗 迹 保 护 区等 为旅 游 载体 的 生态 型 旅 游资 源大量 地 进行 了各 种 形 式 的旅 游 开 发 , 这 而 类旅游资源本身具有脆弱性、 退化不可逆性 、 环境 容量 有 限性 的 特征 [。在旅 游 “ 1 ] 高速 发展 ” 的形 势 下, 同时 生态 旅游项 目缺乏科 学论 证 、 面评 价 以 全 及完 善 的环境 监督 管理 体制 和法 律法规 约束 制度 的影响下 , 生态性旅 游资源 已受到极大 的破坏 。 旅游 业 对其赖 以存 在 的环 境 基 础 具 有 较 大影 响 , 对旅 游环 境 系统 进 行研 究 , 特别 是 对 旅 游 开 发对 环境 现 实 的和潜 在 的消极影 响进 行客 观评 价并 提
生态旅游区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应用探讨
流 失 、增 加 地 面 滑 坡 和 雪 崩 的 危 险 性 ,对 地 质 、 古 生
物 遗 迹 和文 化遗 迹 造 成 人 为 破 坏 等 。( )对 自然 资 源 的 4
参 考 文 献
1 康树华主编 . 犯罪学通论 [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 9 . 92 2 杨春洗 ,向泽选 ,刘胜荣 著 . 危害环 境罪 的理论 与实务 [ M] . 北京 :高等教育 出版社 ,1 9 :2 5 4 . 9 9 4 —2 6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 1 卷)[ 第 3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 6 . 90 4 魏 平雄 主编 . 罪学 教程 [ 犯 M] . 京 :中 国政法 大学 出版 社 , 北
(. 1 曲阜 师范大学资源与规划学院, 山东 曲阜 , 36 2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15 . 7 山东 曲阜,7 15 2 36 )
【 摘要 】近 些年 来 ,生 态 游业在我 国得 到 了快速发展 ,同时也 出现 了不少资 源破 坏 、环 境 污染 旅
等现 象。为 了能在环境 不受污染的前提下满足人们 对生态旅 游的 需求 ,就 必须有 一套有效 的生 态旅 游 区环境 影响评价技术 ,本 文对生 态旅 游 区环境影 响评 价的技 术及其应 用做 了进 一步的探讨 ,以更好地
1 生 态 旅 游 区开 发 所 产 生 的环 境 问题 【 2 ]
生 态 旅 游 区 开 发 所 产 生 的 环 境 问 题 主 要 是 指 由 于 不 合 理 的 生 态 旅 游 活 动 、生 产 、 生 活 等 引 起 的 生 态 旅 游 资 源 和 环 境 的破 坏 、 污 染 和 价 值 降 低 等 问 题 。 归 纳
国外生态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
基本内容
博物馆旅游是指游客在游览博物馆时所获得的审美体验、知识增长和技能提 升等旅游活动。与其他旅游形式相比,博物馆旅游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优势。首先, 博物馆旅游能够为游客提供深入的文化体验和学习机会,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获 得丰富的知识和深厚的文化修养。其次,博物馆旅游有助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然而,博物馆旅游的发展也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如 旅游产品单一、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
2、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4)政策法规: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对生态旅游进行规范和引导,确保其 可持续发展。
三、结论
三、结论
通过对国外生态旅游研究进展的综述,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国外学者在生态 旅游的定义、范畴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瓶 颈。如对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尚不充分,实践案例的归纳总结不足;对一些深层 次的问题如生态旅游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机制等缺乏深入研究等。
基本内容
研究方法: 国外生态旅游研究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和手段,包括文献回顾、实地调查、 统计分析等。文献回顾主要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和评价,以了解 研究现状和进展;实地调查则通过对生态旅游景区的实地走访和调查,获取第一 手数据和资料,为研究提供支撑;统计分析则对实地调查获取的数据进行深入分 析和挖掘,以得出研究结论和建议。
基本内容
存在的问题: 尽管国外生态旅游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进展和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首 先,数据来源相对单一,大多数学者主要依赖于实地调查和文献回顾获取数据和 资料,缺乏对其他来源信息的挖掘和分析。其次,指标体系尚不完善,
基本内容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可持续旅游发展等方面的研究仍缺乏全面、系统的指标 体系,难以对研究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比较。最后,部分研究脱离实践,过于理 论化,难以在实际应用中发挥指导作用。
基于不同开发层次的生态旅游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年第11卷第7期基于不同开发层次的生态旅游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李海防于湘君【摘要】生态旅游的强势开发必然对旅游地的社会经济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本研究以桂林八角寨、猫儿山、花坪为研究对象,采用AHP法,综合评价不同层次的生态旅游开发对当地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影响。
结果表明:生态旅游开发有力地促进了八角寨国家森林公园、猫儿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和桂林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的改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评价值分别从0.60和0.71提高到1.21和1.08;0.562和0.267提高到0.970和0.602;0.73和0.73提高到1.07和0.86。
但同时,生态旅游的开发要掌握一个度,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和影响。
【关键词】生态旅游开发;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基金项目】本文受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08FJY029)资助。
【作者简介】李海防(1974.3 ),男,山东莱阳人;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和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职博士后;研究方向:生态学及景观生态学于湘君(1971 ),女,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旅游已成为国内旅游发展的趋势和强势开发对象。
生态旅游开发有力地推动了旅游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但生态旅游的过度开发有可能产生一定的负效应,背离了生态旅游发展的初衷。
生态旅游社会经济环境适宜度评价是在对旅游地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普查的基础上,对当地的生态旅游开发进行评判,从而为生态旅游规划的合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因而,本研究以桂林不同开发层次的八角寨、猫儿山和花坪为研究对象,采用AHP法,综合评价旅游开发对旅游地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为桂林生态旅游开发提供依据和科学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一、研究地点与研究方法(一)研究地点概况。
八角寨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桂林北,面积35km2。
生态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及其保护措施
生态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及其保护措施作者:田玲玲来源:《新农村》2010年第10期摘要:本文介绍了生态旅游的概念及其特征,分析了生态旅游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了生态旅游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生态旅游环境影响保护措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不再埋于案头,更需要在闲暇时候轻松一下,旅游业得蒸蒸日上也说明了人们对这一点的需求。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2009年12月1日正式发布,首次提出了“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提出的5大措施指明了旅游产业升级方向。
这将为我国旅游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根据此前世界旅游组织作出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
一、生态旅游的含义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
也是21世纪一个极为重要的旅游经济增长点。
生态旅游是1986 年在墨西哥召开的一次国际性环境保护会议上正式提出的。
所谓生态旅游,是以自然风光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土民情为主要旅游资源,促进自然资源和当地文化的完整保护,增强旅游者对自然和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促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的出现, 迅速引起国内外旅游决策者、研究者和规划人员的关注。
目前, 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业中最新的国际流行色, 并被称为“绿色旅游”。
二、生态旅游对环境的影响目前,生态旅游已经成为开展可持续旅游和生态体验的理想场所,但是,生态旅游区(地)属于自然生态环境敏感区,开展旅游业极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据世界银行估计,中国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损失约占当年GDP 的7. 8 %(未包括固体废弃物污染和生态破坏),按照生态破坏损失是污染损失的2 倍来推算,我国生态环境破坏的总损失约占当年GDP 的23 %左右[1] 。
因此,以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为指导的经济活动的“投入产出比”较小,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同时,也使人类社会最终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2] 。
生态旅游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无论是陆地还是水域表面都可能收到旅游活动的影响,岩岸、沙滩、湿地、泥沼地、天然洞穴、土壤等不同的地表覆盖都可能承受不同类型的旅游冲击尤其是地表植物赖以生存的土壤有机层往往受到最严重的冲击。
游客中心环境影响评价与保护措施效果评估
游客中心环境影响评价与保护措施效果评估声明:本文内容信息来源于公开渠道,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一、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分析(一)项目对环境的影响1、自然生态环境影响:游客中心项目的建设往往涉及到土地的开发和利用,可能对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例如,项目的建设可能导致原有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
根据的研究,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属于中等水平,主要影响范围在项目周边500米以内。
2、水资源影响:游客中心项目运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生活污水和废水,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对周边水环境造成污染。
根据的评估,该项目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较为完善,废水排放符合相关标准,对周边水环境的影响较小。
3、大气环境影响:游客中心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扬尘、废气等大气污染物。
根据的监测数据,该项目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较低,符合环保要求,对周边大气环境的影响不明显。
(二)保护措施的效果评估1、生态保护措施:针对项目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一系列的生态保护措施,如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项目周边的植被覆盖率有所提高,水土流失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
2、水资源保护措施:为了确保项目运营过程中对水资源的影响最小化,采取了中水回用、雨水收集等措施。
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还有效减少了废水排放,保护了周边水环境。
3、大气环境保护措施:为了控制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大气污染,采取了严格的施工管理、使用清洁能源等措施。
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项目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得到了有效控制,符合相关环保要求。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1、生态保护措施不足:尽管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生态保护措施,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部分区域的植被恢复效果不佳,需要进一步加强后期的养护和管理。
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环境影响评价与管理
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环境影响评价与管理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与生存的基础,然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对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与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环境影响评价与管理进行探讨。
一、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环境影响评价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活动所引起的环境影响进行系统、科学的评价。
其目的是评估开发利用活动对环境的潜在影响,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决策者提供参考意见。
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需要进行环境基线调查,明确被评价区域的环境现状和资源状况。
同时,对计划中的开发与利用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的预测和评估,包括对大气、水体、生态系统等各项环境要素的影响评估。
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环境保护措施和建议,减少或消除开发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二、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环境管理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环境管理是在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上,对开发利用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以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持续保护。
为了有效管理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建立健全的监测机制和管理体系。
监测机制包括对开发活动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测,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了解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程度,以及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
管理体系则包括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监管和执法,并进行科学的规划和管控。
同时,还应加强社会参与,增加公众对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监督力度。
公众参与可以通过信息公开、社会听证会等形式,了解开发与利用活动的进展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透明度和公正性。
三、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环境影响评价与管理案例分析1. 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环境影响评价与管理针对某个地区的水资源开发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与管理,重点评估对水体水质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并制定相关管理措施,例如建立污水处理设施、保护河流生态环境等。
2. 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环境影响评价与管理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需进行对土壤、水体、大气等环境要素的评估,以及对植被、土壤侵蚀等生态系统的监测。
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一、引言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旨在全面了解该项目对周边环境的潜在影响。
本报告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对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和预测,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以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的整体保护。
二、项目概况该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位于XXX市,占地面积XXX平方公里。
项目拟建设景区包括XXXX等,主要服务于游客的观光、休闲和文化体验需求。
该项目计划建设期为X年,建成后每年预计接待游客人数约为X万人次。
三、环境影响评价结果1. 大气环境影响根据预测结果显示,项目建设及运营阶段对大气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施工期间的扬尘、废气排放和交通引起的尾气排放。
为减少对大气环境的不良影响,建议在施工期间采取喷水、覆盖和道路湿润等措施,控制施工扬尘;在运营阶段,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交通工具,减少尾气排放。
2. 水质环境影响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对周边水体造成一定影响。
主要包括建设阶段的土地平整、开挖和建筑工程对地表水造成的污染风险,以及运营阶段的生活污水和景区排放的废水。
为保护水质环境,建议在施工阶段加强污水治理和排水系统的设计,确保污水不外排;在运营阶段实行景区内分区采取污水处理设施,保证废水的达标排放。
3. 生物多样性影响生态旅游区的建设和运营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对当地植被、动物栖息地和保护区的破坏。
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议在施工期间进行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并在工程设计中充分考虑生物多样性保护;在运营阶段,加强生态修复工作,恢复和改善栖息地,推动环境教育和科普宣传。
四、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1. 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间进行定期的扬尘监测,严格执行施工现场扬尘控制措施;- 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交通工具,减少尾气排放;- 建设合理的交通道路网,减少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
2. 水质环境保护措施:- 在施工前制定详细的水土保持方案,并监测施工期间的水质变化;- 建设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确保废水达标排放;- 加强对周边水体的监测和定期的水质评估。
生态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及其解决方案
生态旅游一词(Eco一tourism)最早出现在1965年,学者贺兹特建议对文化、教育以及旅游进行再反思,并倡导所谓的生态性旅游[…一,〕。
198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生态旅游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一拉斯咯瑞首先在文献中使用生态旅游一词。
并在1986年墨西哥召开的国际性环境保护会议上得到正式确认。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是研究生态旅游比较早的机构,其研究人员孔zabethBo给生态旅游下的定义是“生态旅游必须以自然为基础”,即必须“为学习、研究、欣赏享受风景和那里的野生动物等特定目的,而受到干扰比较少或没有受到污染的自然区域所进行的旅游活动川”。
生态旅游学会(TES)为生态旅游下的定义是“为了解当地环境、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有目的的到自然区域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同时,创造经济发展机会,自然资源的保护能够使居民受益”。
卢云亭从环境作用的角度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以生态原则为指针,以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为取向所开展的一种既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又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边缘性生态工程和旅游活动川”。
不同学者或组织对生态旅游的界定虽未达成一致,但仍取得了一定的共识困:旅游地主要为受人为干扰破坏很小、较为原始古朴的地区,尤其是对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的自然保护区;国内学者认为具有生态美的人文景观也属此范畴;旅游者、当地居民及旅游经营管理者等的环境意识很强;旅游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很小;旅游能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当地居民能参与旅游开发和管理并分享其经济利益,因而为环境保护提供支持;生态旅游对旅游者和当地社区能起到环境教育作用;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型的可持续的旅游活动。
2 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良性影响:生态旅游包括自然科学、美学、哲学和管理学等方面,相对于传统的大众旅游而言,是一种自然取向观光的旅游,并兼顾自然保护与发展目的的旅游活动。
生态旅游与旅游环境的关系应该是协调和谐、互相促进的共生关系。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生态旅游已成为目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
然而,随之而来的事实是,长期以来,旅游业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小的破坏和负面影响,甚至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批评。
因此,考虑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是评价旅游区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和依据。
环境承载力是指生态环境对人类活动干扰的抵抗力和适应能力,是指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最大旅游活动压力。
因此,使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来评估环境承载力,对生态旅游地的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旨在探讨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通过建立生态旅游地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生态旅游地的环境质量状况,确定生态旅游地环境承载力的范围和限制,为环境影响评价、生态旅游地的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三、研究内容1. 生态旅游地的概念和特点2.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意义3. 生态旅游地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4. 生态旅游地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的研究5. 生态旅游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应用研究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实地调查和数学模型等多种方法,深入探讨生态旅游地的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为生态旅游地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将有助于加强对生态旅游地环境承载力评价的认识和理解,为生态旅游地的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促进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本研究还将为促进环境评价领域的发展,提高环境评价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做出积极贡献。
生态旅游开发中的环境影响评价
生态旅游开发中的环境影响评价第一章:引言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人类对生态环境意识的逐步提升,生态旅游已成为当前全球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然而,生态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日益受到关注。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旅游的质量和可持续性,需要对生态旅游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
第二章:生态旅游开发中的环境影响生态旅游的开发可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多种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旅游开发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资源,可能导致土地利用结构的改变,引起土地生态系统的破坏。
2.水资源的改变。
水资源是生态旅游开发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要素。
大规模的开发可能对水资源的自然分布造成影响,甚至引起水资源的枯竭。
3. 植被覆盖变化。
生态旅游开发中需要开辟道路和建设旅游设施,可能会直接破坏当地的植被资源,导致生物多样性的降低。
4. 垃圾和废水的排放。
大量的旅游活动产生的垃圾和污水,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处置,可能会对当地的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
以上影响体现了开发生态旅游的进程必然要面对生态和环境问题。
如果评价不好,则会导致生态旅游变成一种猫腻的营利项目。
因此环境影响评价在生态旅游开发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三章:生态旅游开发中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生态旅游开发中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对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科学准确的预测和评估,以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提高旅游活动的质量。
具体体现有以下几方面:1. 促进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对生态旅游开发中可能引起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价能及时发现问题,强制生态旅游有关人员考虑合理节约管理方法和方案,从而达到人类与自然和谐广泛互惠的生态过程。
2. 保护生态环境。
评价过程不光是时机断言和未来预测的判断,也是对生态旅游开发的影响确定分析。
可以积极发现、消除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旅游活动的持续发展。
3. 丰富旅游资源。
评价好的生态旅游项目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环保的旅游指南会吸引全世界关注,从而把生态旅游的发展方向逐步引向保护和利用特色资源为主的有机结合。
旅游度假区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旅游度假区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一、引言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度假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
为了满足旅游需求,度假区的开发项目也日益增多。
然而,度假区的开发必然伴随着环境影响,因此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成为必要的一环。
本文将就某旅游度假区开发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全面评估其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二、项目背景该旅游度假区开发项目计划占地1000公顷,其中包括建设高级酒店、游乐园、度假村、高尔夫球场等设施。
项目预计将吸引大量游客,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然而,该区域现有的自然环境、生态系统以及当地居民的生活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因此,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是项目开展的前提和保障。
三、环境影响评价内容本次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内容:1. 自然环境评价:对该地区的气候、地质、水文、土壤等自然环境状况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评估项目对自然环境的潜在影响,包括土地利用变化、水资源消耗、生态系统破坏等。
2. 生态环境评价:针对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特征、植被覆盖等进行评估,分析项目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植物物种多样性减少、动物迁徙受阻等。
3. 水资源评价:调查当地水资源现状,包括河流、湖泊、地下水等,评估项目对水资源的利用及可能导致的水污染问题,同时提出相应的防治策略。
4. 大气环境评价:评估项目对大气污染的潜在影响,包括施工期间的扬尘、废气排放等,提出对策以减少环境污染。
5. 社会经济评价:分析项目对当地居民的经济生活、社会文化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包括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提升,同时也要考虑可能带来的社会冲突和文化价值的破坏。
四、评价方法为了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本次环境影响评价采用以下方法:1. 实地调查:组织专业团队对旅游度假区开展实地调查,收集有关数据、样本,并与当地居民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其对项目的看法。
2. 数据分析:结合实地调查收集的数据,运用相关统计和分析方法,对环境数据进行处理,评估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中国湿地生态旅游管理及评估研究概述
旅游环境是指旅游活动得以生存、开展和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湿地生态旅游环境是湿地生态旅游得以生存和发展的载体,对湿地生态旅游环境的管理应该从湿地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经济环境等方面开展综合管理。
自然生态环境管理不仅包括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湿地旅游资源的管理,还应该将旅游活动对动植物的影响,以及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方面纳入管理范畴。管理的具体实施应该包括对旅游区总体综合管理和环境影响展开分项管理,其管理手段包括法律制约、制度建设ISO14000认证、日常监测、游客管理、承载力管理、对开发商的控制环境影响评价等。除此之外,还应采取环境监理制、重要资源保护专项基金制、评选负责任的生态旅游者、环境经理负责制、环境危机管理制等多种生态旅游区环境管理的创新方法。将环境管理体系与生态旅游结合,构建湿地生态旅游区环境管理体系,考评湿地旅游区的环境管理水平,分析得出湿地生态旅游区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为湿地生态旅游区环境管理提出科学、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办法,最终提高湿地生态旅游区环境保护及其管理水平。现在,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已经得到普遍应用和认同,湿地生态旅游区建立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也必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国内对于环境管理体系的研究主要包括环境管理体系设计、运行以及保障措施的理论性研究,理论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很多问题,表现在案例研究较少,湿地保护区由于开展旅游而带来的环境污染、湿地退化等负面影响较大,对环境污染防治和控制、湿地退化等问题。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生态旅游经营管理
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主要包括经营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游客满意度管理、游客服务及其管理等方面的内容。目前,对于这方面的相关研究主要局限于经营管理模式、经营管理的内容等方面的研究。其中,就游客满意度管理的研究较多。在构建测评游客满意度的指标体系的同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测评游客满意度的数学模型。大多数研究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分析游客满意度。随着对湿地生态旅游研究的深入,湿地生态旅游的经营开发模式,利益分配制度,以及游客满意度监测等方面都将成为这方面今后的研究热点。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影响评价——以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3 猫儿 山 国家级 自然保 护 区管理 局 , . 广西 兴 安 5 1 1 ) 4 3 6 [ 要] 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和运行对保护区景观环境、 摘 旅游资源、 生物环境、 非生物环
境 、 会 环 境 等 都 有 不 同程 度 的 影 响 , 实现 生 态旅 游 可持 续 发 展 必须 从 生 态 系统 管理 的 角度 出 发 加 强 项 目 社 为
论旅游环境质量评价研究发展
●1.引言随着人们的旅游需求不断向多元化、高层次发展,游客不仅注重景观的观赏价值,而且越来越重视外围的环境质量。
旅游环境的优劣不仅影响到整体景观质量,而且直接关系到旅游活动能否顺利进行,以及游客的旅游质量和对旅游地的总体评价。
旅游环境质量评价是利用科学手段,从环境与旅游的适应性角度对旅游区环境质量进行测定,从而确定其环境质量水平。
目的在于了解现状、预测未来变化,优化保护措施[1]。
2.旅游环境质量评价研究发展旅游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出现,国外的研究也快一百年了,经历了早期认知阶段、中期过渡阶段和近期发展阶段[2],但真正得到发展是近30多年的事情。
同其他产业相比,旅游业环境破坏程度相对较轻,因而有“无烟工业”之誉。
正是由于旅游业在世界各地的成功,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因此学术界对旅游环境的研究相对滞后于其他分支学科。
可以说从近代旅游业诞生的1841年开始至上世纪60年代,旅游环境研究几乎为零[3],这与旅游业的蒸蒸日上和旅游其他学科研究的快速发展不相匹配。
20世纪40年代起,随着世界范围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工业发达国家中不断发生大规模污染事件,环境评价应运而生。
60年代以后,旅游地理学家和环境学家开始注重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进行环境质量评价,渐渐从揭露事实转变为旅游负面影响所付出代价的评价上来。
我国的研究工作则相对较晚。
2.1对自然环境影响方面的研究对自然环境影响方面,米切尔L.S 、史密斯R.V(1960)从旅游开发对自然环境影响方面进行了研究,杰弗里沃尔和辛西娅赖特(1977,1982)从要素如地质、地貌、动植物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Jean.s.Ho lder(霍尔德J.S)从大气、水等方面对加勒比海进行了研究。
欧洲学者注重对阿尔卑斯山脉的区域旅游问题进行研究,并且多位学者对旅游环境容量进行了研究[4]。
2.2对社会影响方面的研究对社会影响方面,上世纪60-80年代研究颇多,80年代是旅游与生态环境研究活跃时期。
生态旅游开发环评报告书
生态旅游开发环评报告书一、引言生态旅游是一种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式。
为了确保生态旅游开发项目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特进行环境评价报告,旨在全面分析旅游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管理方案。
二、项目概述此次评估的项目是某地区生态旅游开发项目,旨在打造一个独特的生态旅游目的地,提供与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相关的旅游体验。
项目涉及建设酒店、游客接待中心、游览路线规划、设施建设等方面。
三、环境影响评价1. 地理环境与生态系统项目区域地理位置、气候、土壤类型等因素对生态旅游项目具有重要影响。
评估结果显示,项目区域地理条件优越,气候适宜且纯净的水资源丰富。
2. 生态保护与景观保持生态旅游开发项目应注重保护区域内的生态系统和景观资源。
为此,项目规划将遵循生态保护优先原则,保留重要的自然景观和生态功能区,确保景观的可持续保持。
3. 建设活动与基础设施生态旅游项目的建设活动和基础设施对环境影响较大。
为减轻不良环境影响,项目建设过程中将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确保施工活动不会对土壤、水源和空气造成污染。
4. 应急预案与环境管理为应对突发事件并保证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项目管理团队将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灭火设备、排污系统、环境监测等,确保环境管理工作的及时和有效性。
五、环境保护措施为减少项目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下面提出以下环境保护措施:1. 植被保护与恢复:加强对植被的保护,规划专门的植被恢复区域,进行植树造林和生态修复工作。
2. 水资源保护:严格控制水资源的使用量,制定合理的用水计划,提倡节水意识和环保意识。
3. 垃圾处理与清洁工作:设立垃圾分类和回收设施,并进行定期清理,确保项目区域的环境整洁。
4. 生态教育与宣传:开展生态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
六、环境监测与评估为了确保项目的环境影响控制和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实施,将对项目区域进行定期的环境监测与评估工作。
监测内容包括空气质量、水质、噪音等多个指标,评估结果将用于调整和改进环境保护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旅游的环境影响评价与管理研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具有环保意义的旅游方式,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然而,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环境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对此进行科学的评价与管理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生态旅游的概念和特点入手,深入探讨生态旅游的环境影响评价与管理研究。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和特点
生态旅游是指以自然环境为主要游览对象,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宗旨的一种旅游方式。
生态旅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自然和文化资源丰富:野生动植物、湖泊河流、山峰丛林等自然景观以及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等人文景观使得生态旅游资源不断丰富。
2.环保意识强:生态旅游要求游客保护自然环境,不破坏生态平衡,不污染环境。
生态旅游也应该与地方政府合作,加强保护环境的法规和制度,生态旅游自然环境应该是它的生命线。
3.季节性不强:生态旅游的景点多为自然景观,其季节性并不是很明显。
游客可以在不同季节去不同的地方,享受到不同的美景,而不会受到季节的限制。
4.不断创新:生态旅游市场竞争激烈,旅游线路和项目不断创新,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推动产业发展的持续发展。
二、生态旅游的环境影响评价
1.生态旅游对景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生态旅游对景区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土地利用和景观变化:生态旅游的开发需要对土地进行转化、修建公路、砍伐树木等行为,这些行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将造成局部生态系统的破坏,可能出现土壤侵蚀、水土流失、景观变化等现象。
(2)游客人数的增加:游客的进入必然会增加交通流量,增加噪声、破坏地
形等,同时还会带来垃圾的产生与积累,对环境产生破坏。
(3)生态压力增加:生态旅游对景区自然环境的压力主要表现在水源污染、
水生とり逃がし、植被减少、土壤侵蚀等。
2.生态旅游对景区社会环境的影响
生态旅游对景区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增加就业:旅游业是一种具体的服务性产业,在生态旅游建设过程中增
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社会文化的融合:生态旅游可以促进不同地区和民族之间文化的融合与
交流,提高社会网络的扩展性。
(3)对当地生活方式的影响:大量的游客进入目的地,将会影响当地人的正
常生活节奏和方式,从而引发社会矛盾。
例如,交通压力大、旅游业致贫等问题。
3.生态旅游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
(1)综合性原则:环境影响评价应该综合地考虑各种环境因素,在评价生态
旅游时,应该考虑其对自然景观、地形等影响,以及对社会的经济和生态文化等影响。
(2)可行性原则:环境影响评价需要考虑到生态旅游的可行性。
评价应该基
于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形成可行的方案。
(3)效果评价原则:需要重视环境影响评价的效果,提高权威度和公众参与度,对生态旅游产业推动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三、生态旅游环境管理的措施
(1)建立科学管理体制
需要建立科学规划和管理体制,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其他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同时,加强环保执法和监督,严格落实处于所有生态保护区内的旅游目的地所有游玩活动和旅游企业的环境监控和评估。
(2)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
加强对商业理念、文化传承、旅游管理制度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培训和教育,提升生态旅游景点服务水平。
注重与当地居民、NGOs和政府之间的合作关系,执行生态旅游目的地公司和当地社区的合作法。
同时,推广环保公益活动,提升游客的环保和文化素养。
(3)加强环境保护设施建设
注重环保措施的实施和监督,加强景区旅游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确保设施的环保性,将其业务经营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
结论
生态旅游是保护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旅游方式,但其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小觑,环境影响评价和生态旅游环境管理是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通过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加强环保措施的实施和监督,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导向,切实推动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旅游环境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