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时间的计算方法整理中

合集下载

地理时间计算方法

地理时间计算方法

地理时间计算方法•地理时间计算方法地理时间计算方法一、地方时的计算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同纬度上不同的地区见到日出的时间有早有晚,东边的时刻比西边的时刻要早,这种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

由于时刻东早西晚,所以每向东15°时间要早1小时,每向西15°时间要晚1小时,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

二、区时的计算为了便于不同地区的交流,1884年国际上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

按照这个划分方法,地球上每15°作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24个时区,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间区时。

区时的计算一般分以下几个步骤:1. 时区的计算:如果要求某一经度的区时,首先要计算出该经度所在的时区。

经度换算时区的公式:经度数÷15°=M(商)……n(余数)(n<7.5°时,时区数=M;n>7.5°时,时区数=M 1)。

根据此公式也可以计算M时区所跨的经度范围,即:15°×M(时区数)±7.5°(15°×时区数为这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经度)。

2. 区时差的计算:如果知道甲地的区时,求乙地的区时,首先要计算两地的区时差。

如果甲、乙两地位于中时区的同侧,计算区时差用减法,如东八区与东二区差6个区时,西九区与西二区差7个区时。

如果甲、乙两地位于中时区的两侧,计算区时差用加法,如西六区与东六区差12个区时。

3. 区时的计算:区时的计算遵循“东加西减”的原则。

已知甲地的时间,求乙地的时间,那么乙地的时间=甲地的时间±甲、乙两地所在时区的区时差(乙地在甲地的东侧用“ ”,乙地在甲地的西侧用“-”)。

4. 计算结果的处理:由于全天采用24小时制,所以计算结果若大于24小时,要减去24小时,日期加一天,即为所求的时间;计算结果若为负值,要加24小时,日期减一天,即为所求的时间。

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当东经120度为元月1日正午时,全球进入新年的地区为( 120度为元月 5.当东经120度为元月1日正午时,全球进入新年的地区为( A.恰好一半 B.一半多 C.少一半 D.全部 6.3月 时整,甲地(40 (40° 45°E)正好日出 正好日出。 6.3月21 日 6时整,甲地(40°N,45°E)正好日出。此时一艘 轮 船航行于太平洋上。经过10分钟后,该轮船越过了日界线。 10分钟后 船航行于太平洋上。经过10分钟后,该轮船越过了日界线。 这时轮船所在地的区时可能是 ( ) A.3月21日14时50分 B.3月22日15时10分 . 月 日 时 分 . 月 日 时 分 C.3月20日 15时l0分 D.3月22日14时50分 . 月 日 时 分 . 月 日 时 分
日期的范围
30ºE
2.计算法则: .计算法则: 地方时0 地方时0时的经线 昨天 t-1日) - 今天( 日 今天(t日)
加一天
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产生 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产生
2.计算规则 . 国际日界线( 国际日界线(180°经线)把全球分为两个不同日期 °经线) 180°(日界线) ° 日界线)
6.22的俯视图 的俯视图
0 30 A
B
分别找出、 两点的地方时 两点的地方时。 分别找出 、B两点的地方时。
四.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的地方时和经度。 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的地方时和经度。 已知某地区时 某地是我国重要的人工多层经济林区。 某地是我国重要的人工多层经济林区。 下图为该地“ 下图为该地“某日太阳处在最高位置时 的示意图” 此时北京时间为12: , 的示意图”,此时北京时间为 :40, 树影遮档地被植物的面积在一年中达到 正午时的最大。 正午时的最大。该地位于 A.45°N,110°E B. 21°34’N,110°E C .45°N,130°E D.21°34’N.130°E

地方时、区时、时区、日界线等计算方法

地方时、区时、时区、日界线等计算方法

地方时、区时、时区、日界线等计算方法一、地方时的计算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同纬度上不同的地区见到日出的时间有早有晚,东边的时刻比西边的时刻要早,这种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

由于时刻东早西晚,所以每向东15°时间要早1 小时,每向西15°时间要晚1小时,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 分钟。

二、区时的计算为了便于不同地区的交流,1884 年国际上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

按照这个划分方法,地球上每15°作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24 个时区,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间区时。

区时的计算一般分以下几个步骤:1. 时区的计算:如果要求某一经度的区时,首先要计算出该经度所在的时区。

经度换算时区的公式:经度数宁15=M (商),门(余数)(n<7.5时,时区数二M; n>7.5时,时区数二M+1)。

根据此公式也可以计算M时区所跨的经度范围,即:15°XM (时区数)士7.5( 15°>时区数为这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经度)。

2. 区时差的计算:如果知道甲地的区时,求乙地的区时,首先要计算两地的区时差。

如果甲、乙两地位于中时区的同侧,计算区时差用减法,如东八区与东二区差 6 个区时,西九区与西二区差7个区时。

如果甲、乙两地位于中时区的两侧,计算区时差用加法,如西六区与东六区差12个区时。

3. 区时的计算:区时的计算遵循“东加西减”的原则。

已知甲地的时间,求乙地的时间,那么乙地的时间=甲地的时间±甲、乙两地所在时区的区时差(乙地在甲地的东侧用“+,”乙地在甲地的西侧用“-”)。

4. 计算结果的处理:由于全天采用24小时制,所以计算结果若大于24小时,要减去24 小时,日期加一天,即为所求的时间;计算结果若为负值,要加24 小时,日期减一天,即为所求的时间。

碰到跨年、月时,要注意大月、小月、平年、闰年。

时间的计算(地方时和区时)

时间的计算(地方时和区时)

18点
24点或是0点 6点
12点
河口沙坝
河口沙坝 汊道间浅滩
三角洲平原
太平洋上空 热带气旋云图
二、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定义:使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的力,被
称为地转偏向力。 2、原因: ①地球自转; ②地球是个球体。
地球的自转
地转偏向力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3、偏转方式 面向物体运动方向:
2、当北京时间为6月6日15:00时,全球今天和 昨天的范围?
日期计算题 窍门:
新的一天占几分之几,180°经线上的地方 时就是24:00的几分之几。
如:新的一天占1/4, 180°经线上的地方时 就是24的1/4,即6:00。
若180°经线上的地方时是n点,那么新的一天占 n/24。 如:180°经线上的地方时就是4:00,那么新的一 天占4/24。即1/6.
注意:中时区、东西十二区的特殊性
补充: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指0º经 线的地方时,也就是零时区区时。
(1)以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2)以0º经线为中央经线,向东、西方向各取7.5º,合计为 15º,该时区称为中时区(或零时区)。
(3)每个时区都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该区的区时,且该 经线能被15°整除。
A.东北方 B.西北方 C.东南方 D.西南方
随堂练习:
1、一艘航行于太平洋的船,从12月30日12时 (区时)起,经过5分钟,越过180度经线,这时
其所在地的区时可能是 (A C D)
A、12月29日12时5分 B、12月30日11时55分
C、12月30日12时5分 D、12月31日12时5分
172.5°E 180° 172.5°W 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讲 时间的计算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讲  时间的计算

日期判断的简便算法:由已知时间推知180 ° 日界线的时间,则180 °为几点,进入今天的 范围就占几小时. 北京时间20点,全球都在同一天; 北京时间8点,全球今天昨天各占一半。
例:下列三幅图分别是以北极和南极为中心的图形, 阴影部分表示2013年12月31日,指出北京时间是 2014年1月1日14时的是:
A、12月29日12时5分
C、12月30日12时5分
B、12月30日11时55分
D、12月31日12时5分
2、日界线的判断
0时经线——顺地球自转方向过该线进入今天; 180经线——顺地球自转方向过该线进入昨天。
3、今天、 今天——从0时经线向东至180°经线 昨天的 范围 昨天——从180°经线向东至0时经线
时区
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理论时区
注意:中时区,东西十二区的特殊性
概念:某一时区共同使用的时间,
区时
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 中央经线:明确每时区的中央经线,
中央经线的度数是15°的整数倍
计算:东加西减
某地区时 = 已知地的区时±1小时×两地相隔时区数
7.5°W

7.5°E
180°
2005年辽宁卷
一架飞机从圣彼得保( 60°N , 30°E)起飞,向 西南经过 11小时飞抵古巴首都哈瓦那(西5区)。 起飞时圣彼得堡时间为 18日15时。据此回答 1~2题。 1.飞机到达哈瓦那里,当地时间是 ( D) A.19日12时 B.19日19时 C.18日12时 D.18日19时
【对点演练】 1.如图中阴影区域为夜半球,A、C 两点的地方时相同且所在弧线两 侧的日期不同;B、C两点永远昼
答案:13点56分
例2、已知75°W的地方时是12点,乙地的 地方时是9点40分,问乙地的经度是多少? 解析:①计算出两地的时差; ②时刻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5°„„

地方时计算知识点总结

地方时计算知识点总结

地方时计算知识点总结
地方时是指地球上某一特定地区所使用的时间。

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日地圆周运动,导致地球上不同的地方处于不同的时区,每个时区都有自己的地方时。

地方时的计算涉及到经度、时区以及夏令时等因素。

下面是对地方时计算的相关知识点的总结。

1. 时区的概念和划分
地球上共有24个标准时区,每个时区覆盖15°经度。

划分时区的基准是格林尼治子午线(0°经度),也就是伦敦的当地时间。

2. 经线与时区的关系
地球上的经线是等分地球表面的一个垂直圆,每个经线上的时间是相同的。

当东经n度时,其对应的时区标志为UTC+n,东经n度的地区的本地时比格林尼治时间快n小时,而西经n度的地区的本地时比格林尼治时间慢n小时。

3. 地方时的计算方法
a) 计算本地时:根据经度和时区的对应关系,可以计算出本地时比格林尼治时间的差距,然后与格林尼治时间相加或相减,得到本地时。

b) 计算格林尼治时间:根据本地时与时区的差距,可以计算出本地时间与格林尼治时间的差距,然后与本地时间相加或相减,得到格林尼治时间。

4. 夏令时的影响
夏令时是指为了充分利用自然光照而进行的时间调整。

在夏令时期间,时钟向前拨动1小时,使得夜晚更长,早晨更亮。

夏令时的实
行与否以及时间调整的具体方式因国家和地区而异。

夏令时的实行会对地方时的计算产生一定影响。

5. 国际时间标准
国际时间标准是以格林尼治平均时间(GMT)为基准的,它是通过多个原子钟的平均值来确定的。

格林尼治平均时间后来被协调世界时(UTC)所取代,UTC与格林尼治时间基本一致,只是进行了一些微调。

地方时计算

地方时计算

地方时计算引言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由于所处的经度不同,其时间也有所不同。

为了方便统一计时,国际上使用了协调世界时(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简称UTC)作为全球统一的时间基准。

本文将介绍如何计算地方时(Local Time),以及与协调世界时的转换关系。

协调世界时(UTC)协调世界时是一种基于原子钟的时间标准,其精确度非常高。

通常,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或者手表上的正确时间来获取协调世界时。

协调世界时与全球各地的地方时之间存在一定的时差,这是由于地球的自转以及地球公转对时区产生的影响。

地方时(Local Time)地方时是指一个特定地点所对应的时间,通常是以24小时制来表示。

地方时与当地的经度相关,通过经度的转换可以计算出地方时与协调世界时的关系。

经度与地方时的关系地球上的经度范围是-180°到+180°,其中0°经度称为本初子午线,也就是格林尼治标准时间(Greenwich Mean Time,简称GMT)。

当地的地方时与本初子午线的时差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时差 = 经度 / 15°其中,经度的正负表示东西方向,东经为正值,西经为负值。

计算地方时假设我们要计算中国上海(东经121.48°)的地方时。

首先,我们需要获取当前的协调世界时。

假设当前协调世界时为10:00 UTC。

通过上述时差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它与中国上海的时差为:时差= 121.48° / 15° ≈ 8.099小时由于中国属于东八区,意味着地方时比协调世界时晚8小时:地方时 = 10:00 + 8:00 ≈ 18:00因此,在UTC时间10:00的时候,中国上海的地方时应为18:00。

地方时与夏令时有些地方会在夏季实行夏令时,即将地方时调快1小时。

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充分利用夏季的阳光,节约能源。

夏令时的开始和结束日期因各国而异。

对于参与夏令时的地方,计算地方时时需要注意其在夏令时期间将地方时调快1小时的情况。

高考区域地理复习时间的计算地方时和区时

高考区域地理复习时间的计算地方时和区时

高考区域地理复习时间的计算地方时和区时高考是每个考生都要经历的一场重要考试,而地理是其中一门需要大量记忆和理解的科目。

为了顺利通过高考地理科目,考生需要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包括确定复习时间。

在复习地理的过程中,了解地方时和区时的概念以及如何进行计算也是很有必要的。

地方时是指每个地方根据太阳时计算出来的时间,而区时是为了方便统一国内及国际交流而划分的时间区间。

下面我将分别介绍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

地方时的计算方法是根据地理经度进行计算的。

地理经度是指任意一点与地球赤道东西线的角度,其取值范围为0°~180°,东经为正,西经为负。

地方时的计算方法是根据一个基准时刻,比如全球统一采用的格林威治时间(GMT),然后根据地方的经度计算出相应的时差。

计算方法如下:假设地的地理经度为x度,地方时差为t小时。

如果x度大于0,则该地东经,即东进,比GMT时间快t小时。

如果x度小于0,则该地西经,即西进,比GMT时间慢t小时。

可以使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t=x/15区时是为了方便统一时间而划分的。

中国划分为五个时区,即东八区、东七区、东六区、东五区和东四区。

以北京时间(东八区)为例,其他各个时区相对于北京时间的时间差如下:东七区比北京时间慢1小时东六区比北京时间慢2小时东五区比北京时间慢3小时东四区比北京时间慢4小时计算时区时间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根据相对于北京时间的时间差进行加减即可。

例如,如果现在是北京时间14:00,而你在东五区,那么东五区的时间就是北京时间减去3小时,即11:00。

在复习地理的过程中,考生可以根据这些时间概念进行合理安排,以提高复习效率。

早起早睡是个很好的习惯,因为早晨是大脑最清醒的时候,也是记忆力最好的时候。

而晚上应该避免熬夜,因为熬夜会严重影响大脑的工作效率和思维能力。

此外,可以根据自己的生物钟和精力状况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总结:1.地方时是根据地理经度进行计算的,可以根据地方经度与基准时刻的时差计算得到。

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

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

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
1、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每度)×经度差;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1小时×两地的时区差数。

2、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地表各地相对于太阳的方向不断发生变化,因而各地的时刻便依次推进.于是,在同一瞬间,地球上的各地时刻不同.地方时就是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间.地方时把一天中太阳对于当地位置最高(太阳位于上中天)的时刻定为中午12时,遵循“东早西迟”的原则,其差异是1小时/15°、4分钟/1°、4秒钟/1′。

3、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一个小时。

在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

东西十二时区时刻相同,而日期相关1天。

《地方时间的计算方法》整理中

《地方时间的计算方法》整理中

《地⽅时间的计算⽅法》整理中地理不同地⽅时间计算的公式⼀原理:东边的时刻早。

因为地球是⾃西向东⾃转的,所以东边先看到⽇出。

东时区区时早于西时区区时;东西时区内越往东区时就越早。

⼆种线:特殊的时间经线和两个⽇期界线1、特殊的时间经线(1)6时经线:晨线与⾚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时;(2)18时经线:昏线与⾚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时;(3)12时经线: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地⽅时;(4)24时经线:平分夜半球的经线的地⽅时。

2、两个⽇期界线(1)180°经线:固定性。

⽇期为向东减⼀天,向西加⼀天。

(2)0时经线:不确定性。

三步骤:计算区时和时区计算的三个步骤1、计算当地时区:将已知经度数除以15,若余数⼩于7.5,则除得的商就是该经度所在的时区数,若余数⼤于7.5,则该地所在的时区数为商+1。

东经为东时区,西经为西时区。

例如求130°所在地的时区:130÷15=8……10,则该地为西九区。

2、计算时区差:同为东时区或同为西时区,时区数相减,⼀个在东时区⼀个在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加。

例如东⼋区与东⼆区相差6个时区,东⼋区与西五区则相差13个时区。

3、计算区时:利⽤所得的时区差,向东加向西则减。

例如当东⼆区为6时,东九区区时为6+7=13时,西三区区时为6-5=1时,西7区区时为6-13=-7,24-7=17时(⽇期减去⼀天)。

碰到跨年⽉时,要注意⼤⽉、⼩⽉、平年、闰年,才能准确作答。

四注意:1、区时与地⽅时的关系(1)地⽅时:由于地球⾃西向东的⾃转,在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出,时刻就要早。

因此,就会产⽣因经度不同⽽出现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时。

经度每隔15°,地⽅时相差1⼩时;经度相差1°,地⽅时相差4分钟。

同⼀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时相同。

(2)区时:在⼀定的地区范围内,统⼀使⽤⼀种时刻,这种时刻叫区时。

区时也叫标准时,每⼀区时都⽤该时区中央经线所在经度的地⽅时为全区通⽤的时间(经度数能被15整除的经线为该时区的中央经线),这种时间成为这个时区的区时,在区时上,除东西⼗⼆区外,任意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个时区,区时就相差⼏个⼩时。

地方时的计算方法及例题解析

地方时的计算方法及例题解析

地方时的计算方法及例题解析
地方时是指按本地经度测定的时刻统称地方时,包括地方恒星时、地方视时和地方平时。

地理学中所说的地方时通常指的是地方平时。

1 中国区时计算中国幅员辽阔,从西到东横跨东五、东六、东七、东八和东九5 个时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全国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时区的区时,称为北京时间。

北京时间是东经120°经线的地方平太阳时,而不是北京的地方平太阳时。

北京的地理经度为东经116°21┡,因而北京时间与北京地方平太阳时相差约14.5 分。

北京时间比格林威治时间(世界时)早8 小时,即:
北京时间=世界时+8 小时。

法定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些国家为了节约燃料,用法律规定,将其疆域内的统一时间在夏季提前一小时或半小时,到了冬季,又恢复到原来的统一时间。

这种在夏季提前的时间称为法定时或夏令时。

这种办法后来一直被某些国家和地区沿用下来,例如英国、美国的一些州。

夏令时多为中纬度地带的国家所采用,对于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并不适宜。

日界线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子夜、黎明、中午和黄昏由东向西依次周而复始地在世界各地循环出现。

地球上新的一天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国际上规定在太平洋中靠近180°经线附近划了一条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地
球上每个新日期就从这里开始。

此线两侧的日期不同。

由东向西过日界线(从美洲到亚洲),日期要增加一天(即略去一天不算);由西向东过日界线(从亚洲到美洲),日期要减少一天(即日期重复一次)。

为了避免在日界线附。

地理时区计算方法规律

地理时区计算方法规律

地理时区计算方法规律地理时区计算方法规律是人为的把地区分为若干个时区每个时区时间不一样相邻时区时间差一个小时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地理时区计算方法规律,欢迎大家分享。

1、确定日出日落时刻:(1)某地日出时刻,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

(2)计算时可以用正午时刻-一半昼长,或者,子夜时刻+一半夜长。

(3)某地日落时刻,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

(4)计算时可以用正午时刻+一半昼长,或者,子夜时刻-一半夜长+1日。

(5)春分或秋分时,全球昼夜平分,6时日出,18时日落。

(6)赤道上全年昼夜平方,全年都是6时日出,18时日落。

2、确定太阳高度:(一)某一时刻的太阳高度:(1)昼半球上的太阳高度大于零,最大值出现在正午,即地方时12点时。

(2)夜半球上的太阳高度小于零,最小值出现在子夜,即地方时0点时。

(3)晨昏线(圈)上太阳高度等于零。

(二)正午太阳高度:(1)太阳直射那一条纬线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

(2)同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纬线有两条,这两条纬线分布在直射纬线的两侧,与直射纬线的纬差相等。

(3)某一条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减去该纬线与直射纬线的纬差。

(三)二分二至太阳高度分布规律:(1)春分时,太阳直射赤道,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

(2)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上太阳高度为90°,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的最大值,南半球达到最小值。

(3)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

(4)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上太阳高度为90°,南回归线南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的最大值,北半球达到最小值。

3、确定日期分界线:日期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该线两侧时刻相同,日期相差一天。

另一条日期分界线为地方时0点所在的经线,该线即是前一日的24点,也是后一日的0点。

地方时的计算方法及例题解析

地方时的计算方法及例题解析

地方时的计算方法及例题解析地方时是指按本地经度测定的时刻统称地方时,包括地方恒星时、地方视时和地方平时。

地理学中所说的地方时通常指的是地方平时。

中国幅员辽阔,从西到东横跨东五、东六、东七、东八和东九5个时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全国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时区的区时,称为北京时间。

北京时间是东经120°经线的地方平太阳时,而不是北京的地方平太阳时。

北京的地理经度为东经116°21┡,因而北京时间与北京地方平太阳时相差约14.5分。

北京时间比格林威治时间(世界时)早8小时,即:北京时间=世界时+8小时。

法定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些国家为了节约燃料,用法律规定,将其疆域内的统一时间在夏季提前一小时或半小时,到了冬季,又恢复到原来的统一时间。

这种在夏季提前的时间称为法定时或夏令时。

这种办法后来一直被某些国家和地区沿用下来,例如英国、美国的一些州。

夏令时多为中纬度地带的国家所采用,对于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并不适宜。

日界线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子夜、黎明、中午和黄昏由东向西依次周而复始地在世界各地循环出现。

地球上新的一天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国际上规定在太平洋中靠近180°经线附近划了一条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地球上每个新日期就从这里开始。

此线两侧的日期不同。

由东向西过日界线(从美洲到亚洲),日期要增加一天(即略去一天不算);由西向东过日界线(从亚洲到美洲),日期要减少一天即日期重复一次。

为了避免在日界线附近的国家或行政区内使用两个日期,日界线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折线。

1.找两地的经度差:1如果已知地和要求地同在东经或同在西经,则:经度差=经度大的度数—经度小的度数2如果已知地和要求地不同是东经或西经,则:经度差=两经度和(和小于180°时)或经度差=(180°—两经度和)。

(](在两经度和大于180°时)2.把经度差转化为地方时差,即:地方时差=经度差÷15°/H3.根据要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西位置关系,加减地方时差,即:要求点在已知点的东方,加地方时差;如要求点在已知点西方,则减地方时差。

地方时的计算方法

地方时的计算方法

地方时的计算方法地方时是根据地球的自转而产生的一种时差。

由于地球的自转速度不均匀,所以地方时与标准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介绍地方时的计算方法。

地方时是以一些特定的地理位置为参考点来计算的,通常以经线为起点。

在经线上,每隔15度就对应一小时的时差。

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计算地方时:1.确定参考经度:首先,我们需要确定一个经度作为参考点。

这个经度通常是我们所处的地理位置。

比如,假设我们位于120度东经的地方。

2.确定标准时间:标准时间是以本初子午线(格林尼治子午线)为参考的时间,通常是以UTC(世界协调时间)或GMT(格林尼治标准时间)表示。

假设标准时间为12:00。

3.计算时差:根据参考经度和标准时间的差异,我们可以计算出相应的时差。

每隔15度经度对应一小时的时差,因此我们可以将参考经度与本初子午线的差异除以15,得到时差的小时数。

在我们的例子中,参考经度为120度,本初子午线为0度,所以时差为(120-0)/15=8小时。

这表示我们所处的地方比本初子午线快8个小时。

4.调整时差:根据时差的正负,我们可以调整标准时间来计算地方时。

如果时差为正数,表示所处的地方比本初子午线快;如果时差为负数,表示所处的地方比本初子午线慢。

在我们的例子中,时差为正数8小时,所以地方时比标准时间快8小时。

因此,当标准时间为12:00时,地方时应为20:00。

需要注意的是,地方时只是针对一些具体的地理位置而言的,不同的地方对应着不同的地方时。

而且由于地球的自转速度不均匀,地方时也会发生变化。

因此,地方时计算方法只是一种近似的方法,具体的计算结果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此外,为了方便全球范围内的统一交流和计时,人们通常使用了标准时间和时区的概念,将地球划分为若干个时区,使得同一时区内的地方使用相同的标准时间。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直接使用标准时间和时区来表示时间。

中学生地理—地方时计算方法及试题

中学生地理—地方时计算方法及试题

关于地方时的计算一.地方时计算的一般步骤:1.找两地的经度差:1如果已知地和要求地同在东经或同在西经,则:经度差=经度大的度数—经度小的度数2如果已知地和要求地不同是东经或西经,则:经度差=两经度和和小于180°时或经度差=180°—两经度和;在两经度和大于180°时2.把经度差转化为地方时差,即:地方时差=经度差÷15°/H3.根据要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西位置关系,加减地方时差,即:要求点在已知点的东方,加地方时差;如要求点在已知点西方,则减地方时差;二.东西位置关系的判断:1同是东经,度数越大越靠东;即:度数大的在东;2是西经,度数越大越靠西;即:度数大的在西;3一个东经一个西经,如果和小180°,东经在东西经在西;如果和大于180°,则经度差=360°—和,东经在西,西经在东;如果和等于180,则亦东亦西;三.应用举例:1、固定点计算例1两地同在东经或西经已知:A点120°E,地方时为10:00,求B点60°E的地方时;分析:因为A、B两点同是东经,所以,A、B两点的经度差=120°-60°=60°地方时差=60°÷15°/H=4小时因为A、B两点同是东经,度数越大越靠东,要求B点60°E比A点120°E小,所以,B点在A点的西方,应减地方时差;所以,B点地方时为10:00—4小时=6:00例2两地分属东西经A、已知:A点110°E的地方时为10:00,求B点30°W的地方时.分析:A在东经,B在西经,110°+30°=140°<180°,所以经度差=140°,且A点东经在东,B点西经在西,A、B两点的地方时差=140°÷15°/H=9小时20分,B点在西方, 所以,B点的地方时为10:00—9小时20分=00:40;B、已知A点100°E的地方时为8:00,求B点90°W的地方时;分析:A点为东经,B点为西经,100°+90°=190°>180°,则A、,B两点的经度差=360°—190°=170°,且A点东经在西,B点西经在东;所以,A、B两点的地方时差=170°÷15°/H=11小时20分,B点在A点的东方,所以B点的地方时为8:00+11小时20分=19:20;C、已知A点100°E的地方 8:00,求B点80°W的地方时;分析:A点为100°E,B点为80°W,则100°+80°=180°,亦东亦西,即:可以说B点在A点的东方,也可以说B点在A点的西方,A,B两点的地方时差为180÷15/H=12小时; 所以B点的地方时为8:00+12小时=20:00或8:00—12小时,不够减,在日期中借一天24小时来,即24小时 +8:00—12小时=20:00;2、变化点计算例1一架飞机于10月1日17时从我国上海东八区飞往美国旧金山西八区,需飞行14小时;到达目的地时,当地时间是A. 10月2日15时B. 10月2日3时C. 10月1日15时D. 10月1日3时分析:首先,从固定点计算,可知美国旧金山在飞机起飞时是10月1日1时,而飞机飞行了14个小时,故飞机到达目标地是当地时间10月1日15时,选c;3、和特殊经纬线结合后的计算1、与晨昏线结合例1图4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a为纬线,Q、P两点的经度差为90°;弧线b为晨昏线,M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点;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P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A.5时B.15时C.9时D.19时分析试题核心是考查对晨昏线与经纬线的关系,如果能够抓住和正确解析-弧线b为晨昏线,M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点-无论在侧视图还是俯视图,我们去观察都很容易发现:晨昏线的纬度最高点即晨线与昏线的分界点亦即0点或者12点,是刚好发生极昼或者极夜的纬度;然后,将0点和12点分别代入,可求出答案为B;例2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下图,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判断下题:甲地的时间为BA. 8 时B. 9 时C. 15 时D. 16 时分析:首先确定0点线或者12点线,从图上可看出全球昼夜等分,所以,甲点右面那条线为12点线;再从图上可看出,每两条经线的经度差为45度,所以,甲点为9点;例3下图中虚线是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的晨昏线,甲点以东为西半球,甲点与丙点间的最短距离是3330km,乙、丙在同一条经线上,回答12—13题;12.此时世界标准时间是AA.19:20 B.7:40 C.14:20 D.0:00分析:本题图形较为简单,做题时,首先判断出这是1月份左右,所以虚线为晨线,线上各点6点;甲点以东为西半球,故甲点为东经160度线,所以,计算可知答案为A;例4读右图,图中OP、EF为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时的晨昏线,回答8-9题;8.此时北京时间可能是BA.6月4日7时 B.1月4日7时C.7月4日19时 D.2月4日19时分析:本题图形不太完整,需要自己在纸上将图形还原,近日点的信息可以判断出时间为冬季,故排除A、C;还原后可知OP为昏线,所以,线上各点为18点,根据经线分布可知每两条相差30度,可确定出O点为西经75度,然后即可求出北京时间,答案为B;2、与日期变更线结合例1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若上图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判断9~10题:9、甲地的时间为CA. 15 时B. 9 时C. 3 时D. 12 时分析:结合日期变更线考察时间计算的题型,关键要区分0点线与日期变更线;在本题中,根据题意可知图示区域为北半球俯视图,所以,地球自转为逆时针,所以,甲点左边的线为0点线,而非阴影部分最靠右的线则是日期变更线,所以,可知,答案为C.10、北京时间为BA. 6日8时B. 7日8时C. 6日20时D. 7日20时分析:由上题可知日期变更线即东经180度线为7月7日12时,所以,可知北京时间为7月7日8时;例2如下图所示,当地球上昼半球与东半球重合时,回答15~16题:15、此时北京时间是 AA. 15时20分B. 3时20分C. 6时D. 21时40分分析:这个题和上面的题属于同一个类型,只是图更为直观一些;只需判断出图上阴影部分靠右的那条线为0时线,一切就迎刃而解了;可知答案为A;16、上图中,若阴影部分表示3月5日,则P点的时间为 BA. 3月5日6时B. 3月6日6时C. 3月5日12时D. 3月6日12时分析:判断出图上阴影部分靠右的那条线为0时线即可得出答案为B;例3一艘航行于太平洋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越过了180°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点的区时可能是 BA;12月29日12时5分B.12月30日ll时55分C;12月30日12时5分D;12月31日12时5分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日期变更线的形状,要注意好,日期变更线并非是一条直线,他在某些地方会分别向东或西出现弯转,故可得出答案为B;3、与太阳光照图结合下图为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读图回答13-14题;例1若地球正朝远日点方向运动,则此时“北京时间”为CA.9月24日3时20分 B.3月21日8时C.3月22日3时20分D.9月23日7时分析:做和太阳光照图结合的时间计算题,先要判别所处的大致月份,具体到本题,因为是太阳正朝远日点方向运动,而北半球夏天时太阳在远日点附近,所以,根据图上昼夜平分的现象,可以判定时间应为春分左右,排除A、D;再根据图上东半球区域和180度经线的位置关系可知,阴影部分左边的一条线应为东经160度线,因为160度线在180度线以西,所以,可知此图极点为南极点,160度线为晨线,线上各点为6点,所以,可得出答案为C;读西半球示意图图2,图中阴影为黑夜,回答5-7题;例2图中A点的地方时为BA. 22点B. 10点C. 18点D. 12点分析:根据题上太阳光照的方向,可判定出右半球为昼半球,阴影部分靠右的那条线为晨线,线上为6点;而整幅图上共有7条经线,根据对称原则,可知每两条经线的间隔为30度,所以可求出A点的时间为10点;例3如右图所示,当地球上夜半球与东半球重合时,回答8-9题;9.此时北京时间是BA.15时20分B.3时20分C.6时D.21时40分分析:此题型在相关的与太阳光照结合的相关题型中,属于较简单的一种,根据题上告诉的“夜半球与东半球”重合的信息,可知阴影部分靠右的一条线为东经160度经线,线上各点为6点,所以可求出北京时间;答案为B;例5 北半球纬度为α,一开阔平地上,在楼高为H的楼房正北面盖新楼,欲使此楼底层全年太阳光不被遮挡,两楼距离应不小于 A. Hcot90°-α-23°26′ B. Htan90°-α C.Htan90°-α+23°26′ D. Hcot90°-α 正确选项为A;此题为应用题;解题思路为:①要使正北面底层阳光全年均不被遮挡,也即当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那一天也不被遮挡住;②北半球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一天为冬至日;③根据该纬度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和南面楼房层高H ,利用三角函数即可计算出两地的最小距离;利用夏至日或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应用题还有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的安装等;。

地方时计算

地方时计算

二、地方时计算 (一)经度分布规律
思考:右图中东经、西经经度 变化规律是什么?
思考:下图横线表示赤道,竖线表示经线,东经与西经怎样 判断?东经、西经的经度变化规律是什么?
西经
东经
1200E 1800 1600W 600W
00 600E 1200E 1800 1600W
(1) 00经线向东,为 东经,向东经度变
变式练习
已知A地经度为1200E,地方时为5日10点,B地地方时为5 日12:40,求B地经度。
方法: ①求出时间差,等于12:40减 10,等于2:40 ;
②转变为经度差: 用小时数乘以150 ,2乘以150 ,为300 ; 40分钟除以4分钟每度,得100。 经度差共为400 。 ③根据时间早晚求出经度:因为B地时间早于A地,应 在1200E以东,东经越早度数越大,故应当加上经度 差400 ,结果为1600E 。
例4:已知A地经度为600E,地方时为2日10时,求B 地1000E的地方时为 2 日 12 时 40 分。
方法: ①经度差等于1000E减 600E,为400 ;
②用400,除以150 ,商为2小时; 余下100乘以4分钟,得40分钟。 所以时间差为2小时40分。
③因为1000E位于 600E以东,时间较早,应当加上时差: 10时加上2小时40分,等于2日12时40分。
地方时计算
广东深圳罗湖外语学校 代存刚
思考:右图中 日本和印度相比, 哪里先看到日出? 为什么?
印度
日本
一、地方时的定义
(一)定义: 各地由于经度不同而导致时间不同,这种时间
称为地方时。
(二)成因: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的经线先看到日出, 人们先起床、上学、上班,我们称为时间早,西边 时间较晚。

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第5课时)

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第5课时)
图示的时刻,北京时间是( A )
A、8时20分
B、20时20分
C、9时40分
D、21时40分
地的12点随地球的自转由东向西陆续到来。所以
地方时的产生
地方时12点
太 阳 光
地方时的产生
地方时12点
太 阳 光
三、地方时
• 1、地方时—— 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东早西晚 转换关系:经度每隔15º,地方时相差1小时 经度每隔1º,地方时相差4分
未知地方时=已知地方时± 4分钟╳经度差/1º (±符号选择的原则:东加西减;经度差:同减异加)
90ºW 00:00
(西六区) 1月25日
5、一艘航行于太平洋的船,从12月30日 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越过180度 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的区时可能是
( ACD )
A、12月29日12时5分
B、12月30日11时55分
C、12月30日12时5分
D、12月31日12时5分
6、(2001年广东高考)下图中的两条虚线,一条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科 巴

曼北东 堪 谷京京 培

注意:+数表示东时区,-数表示西时区 举例:计算下列城市的区时或所在时区 地点 北京 东京 莫斯科 纽约 伦敦 时区 东八区 东九区 东三区 西五区 中时区 区时 18:00 19:00 13:00 5:00 10:00
• ②直观计算法: (数格法) 135 C 7:30
180
4:30
90 10:30
D
北极
N
135
24日1:30

地方时计算知识点总结

地方时计算知识点总结

地方时计算知识点总结地方时是指某一个地方的标准时间,通常使用国际协调时间(UTC)作为基准,再加上该地方的时区差值得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计算地方时的情况,比如出差、旅游、通讯等。

本文将介绍地方时计算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一、时区时区是指地球表面的一个区域内使用同一种标准时间的地理范围。

目前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宽度约15度,以本初子午线(经度0度)为中心,向东或向西划分。

多数地区的时区都是按照小时数整点偏移,如中国采用东八区,比UTC时间快八小时。

二、日界线日界线是指地球上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分界线,它是沿着经度180度线从北极到南极划的。

当我们向西穿越日界线时,时间会晚一天;向东穿越日界线时,时间会早一天。

日界线不是一个标准的时区,但经常会对地方时的计算产生影响。

三、夏令时夏令时又称“时令调整”,是指在一些国家或地区为了节约能源、减少照明和空调开支等目的,规定在夏季将时间拨快一小时的调整。

夏令时的时间调整具体规定各不相同,需要在使用时进行相应的计算,以确保计算出的地方时正确。

四、公历和儒略日公历是现代世界使用的日历系统,其年、月、日等单位都是固定的,比较容易理解和计算。

而儒略日则是一种将时间表示为天数的纪元,起点为公元前4713年1月1日12时(协调世界时),直到今天为止的天数就是儒略日数。

由于儒略日不受时区、夏令时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某些计算需要使用儒略日来简化计算过程。

五、地方时计算方法在得到要计算的地方的时区之后,可以使用以下方法计算出该地区的地方时:1. UTC时间加上时区差值以中国为例,中国采用东八区,比UTC时间快八小时。

因此,若现在世界统一时间是UTC时间20时,那么在北京时间就是20+8=28时,即晚上8点。

2. 账务日界线在计算跨越日界线的地区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到跨越当天的标准时间零点这个时间点。

我们可以使用一个叫做“账务日界线”的概念来完成计算。

账务日界线指的是距离跨越当天零点时间最近的整点小时,比如11点或12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不同地方时间计算的公式一原理:东边的时刻早。

因为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所以东边先看到日出。

东时区区时早于西时区区时;东西时区内越往东区时就越早。

二种线:特殊的时间经线和两个日期界线1、特殊的时间经线(1)6时经线: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2)18时经线: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3)12时经线: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4)24时经线:平分夜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

2、两个日期界线(1)180°经线:固定性。

日期为向东减一天,向西加一天。

(2)0时经线:不确定性。

三步骤:计算区时和时区计算的三个步骤1、计算当地时区:将已知经度数除以15,若余数小于7.5,则除得的商就是该经度所在的时区数,若余数大于7.5,则该地所在的时区数为商+1。

东经为东时区,西经为西时区。

例如求130°所在地的时区:130÷15=8……10,则该地为西九区。

2、计算时区差:同为东时区或同为西时区,时区数相减,一个在东时区一个在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加。

例如东八区与东二区相差6个时区,东八区与西五区则相差13个时区。

3、计算区时:利用所得的时区差,向东加向西则减。

例如当东二区为6时,东九区区时为6+7=13时,西三区区时为6-5=1时,西7区区时为6-13=-7,24-7=17时(日期减去一天)。

碰到跨年月时,要注意大月、小月、平年、闰年,才能准确作答。

四注意:1、区时与地方时的关系(1)地方时: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在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就要早。

因此,就会产生因经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

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

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

(2)区时: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统一使用一种时刻,这种时刻叫区时。

区时也叫标准时,每一区时都用该时区中央经线所在经度的地方时为全区通用的时间(经度数能被15整除的经线为该时区的中央经线),这种时间成为这个时区的区时,在区时上,除东西十二区外,任意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

在时刻上,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较西的时区,区时较晚。

如:当东八区是12点时,东十区是14点;西二区是2点。

即东八区比西二区早10个小时,比东十区晚2个小时。

2、180°经线和国际日期变更线(国际日界线)并不完全吻合(1)国际上规定了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全称叫“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2)日期计算法则:“东减西加”,即由东十二区向东穿过日界线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1天,由西十二区向西穿过日界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加1天。

(3)时间计算法则:东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所以两时区的时刻相同。

(4)穿过日界线计算日期时,要注意日期的变化、月份的变化(大小月差异,平年与闰年的月份变化)、年份的变化。

3、昼夜长短的计算公式:昼长 = 日落时间—日落时间 =(12—日出时间)×2 =(日落—12)×2夜长 =(24—日落时间)×2 =(12—日落时间)×24、挖信息,活应用对于地方时或区时的计算,往往出读图题目,所以我们做题的第一步就是深挖图或题干中的明显信息和隐藏的信息。

另外最重要的还是离不开以上所有关于区时计算的所有知识点,特别对计算公式更要灵活运用。

时区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时区英文名称:time zone定义:1884年国际经线会议规定,全球按经度分为24个时区,每区各占经度15°。

以本初子午线为中央经线的时区为零时区,由零时区向东、西各分12区,东、西12区都是半时区,共同使用180°经线的地方时。

应用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地理学总论(二级学科)注: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时区是地球上的区域使用同一个时间定义。

以前,人们通过观察太阳的位置(时角)决定时间,这就使得不同经度的地方的时间有所不同(地方时)。

时区通过设立一个区域的标准时间部分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世界各个国家位于地球不同位置上,因此不同国家的日出、日落时间必定有所偏差。

这些偏差就是所谓的时差。

目录综述时区的划分统一时间1.时差的由来2.为什么是24个时区3.为什么有零点时区4.东西12时区的存在5.不同时区的时间计算跨越时区中国时区划分时区经度范围计算1.知经度求该地时区。

2.如何计算区时?时区缩写展开综述时区的划分统一时间1.时差的由来2.为什么是24个时区3.为什么有零点时区4.东西12时区的存在5.不同时区的时间计算时区提出跨越时区中国时区划分时区经度范围计算1.知经度求该地时区。

2.如何计算区时?时区缩写展开编辑本段综述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东边比西边先看到太阳,东边的时间也比西边的早。

东边时刻与西边时刻的差值不仅要以时计,而且还要以分和秒来计算,这给人们带来不便。

所以为了克服时间上的混乱,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的一次国际经度会议(又称国际子午线会议)上,规定将全球划分世界时区图为24个时区(东、西各12个时区)。

规定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为中时区(零时区)、东1-12区,西1-12区。

每个时区横跨经度15度,时间正好是1小时。

最后的东、西第12区各跨经度7.5度,以东、西经180度为界。

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上的时间就是这个时区内统一采用的时间,称为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相差1小时。

例如,中国东8区的时间总比泰国东7区的时间早1小时,而比日本东9区的时间迟1小时。

因此,出国旅行的人,必须随时调整自己的手表,才能和当地时间相一致。

凡向西走,每过一个时区,就要把表向前拨1小时(比如2点拨到1点);凡向东走,每过一个时区,就要把表向后拨1小时(比如1点拨到2点)。

并且规定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为本初子午线,即零时(24时)经线。

统一时间实际上,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地区都不严格按时区来计算时间。

但为了在全国范围内采用统一的时间,一般都把某一个时区的时间作为全国统一采用的时间。

例如,中国把首都北京所在的东8区的时间作为全国统一的时间,称为北京时间。

又例如,法国、荷兰和比利时等国,虽然地处中时区,但为了和欧洲大多数国家时间相一致,则采用东1格林威治因此成名区的时间.(关于时差的思考)1.时差的由来各国的时间使用地方时,没有统一换算方法,给交通和通讯带来不便。

(时差的意识在此前就有,只是没有形成完善制度)为了统一,世界采取了时差制度并且遵循此制度,各国时间历法都以此制度为基础。

2.为什么是24个时区和一天的24小时对应。

即满足24小时回到原点,24小时时区覆盖全球。

3.为什么有零点时区用坐标轴的原理解释,便于用加减法则进行时差计算。

4.东西12时区的存在为满足24时区和零时区的存在。

5.不同时区的时间计算同减异加,东加西减“同”指同在东时区或同在西时区,则两时区相减,(例如东八区和东五区都在东时区,则8-5=3。

)“异”则相反。

遵循一张零时区居中的世界地图,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东边则同减异加的结果加上已知时区的时间。

否则为减。

编辑本段时区提出民国7年(1918年),中央观象台提出将全国划分为5个标准时区:一曰中原时区(GMT+8),以东经120度经线之时刻为标准;北京、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江西、广东、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热河、察哈尔、辽宁、黑龙江之龙江、瑷珲以西及蒙古之东部属之。

一曰陇蜀时区(GMT+7),以东经105度经线之时刻为标准;陕西,四川、云南、贵州,甘肃东部,宁夏、绥远,蒙古中部、青海及西藏之东部属之:一曰回藏时区(GMT+6),以东经90度经线之时刻为标准;蒙古,甘肃、青海及西康等西部,新疆及西藏之东部属之。

以上三者皆为整时区也一曰昆仑时区(GMT+5:30),以东经82度半经线之时刻为标准;新疆及西藏之西部属之。

一曰长白时区(GMT+8:30),以东经127度半经线之时刻为标准;吉林及黑龙江之龙江、瑷珲之东属之:以上二者皆半时区也。

民国8年(1919年),中央观象台出版的《中华民国八年历书》刊登了中国各大城市地理纬度表和所位于的标准时区及其标准时与该城市地方平时的比较表,发表了中国划分五时区的计划,同时提出了标准时如何传递的授时问题。

编辑本段跨越时区中国时区划分中国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北京时间”作为全国统一使用时间。

中华民国时期中国大陆共分五个时区:(1)中原时区:以东经120度为中央子午线。

(2)陇蜀时区:以东经105度为中央子午线。

(3)新藏时区:以东经90度为中央子午线。

(4)昆仑时区:以东经75(82.5)度为中央子午线。

(5)长白时区:以东经135(127.5)度为中央子午线。

1912年,其时位于南京为中华民国时期中央气象局,将中国划分为五个时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些时区在大陆不再采用。

但国民党迁台后,仍维持采用1912年的时区划分,台湾省的标准时间继续称为“中原标准时间”。

中国首都北京位于东八区,东八区的标准时就是中国的标准时间。

但中国的授时中心却建在全国大陆版图的几何中心点-陕西渭北。

北京时间由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的原子钟确定,其误差率每30万年小于1秒。

授时中心以BPM短波和BPL 长波发出标准信号,各地的专用授时单位和广播电视系统以此为基准,校正自己的时钟后再公开向社会发布时间信息。

时区将地球表面按经线划分的24个区域。

当我们在上海看到太阳升起时,居住新加坡的人要再过一个多小时才能看到太阳升起。

而远在英国伦敦的居民则还在睡梦中,要再过8小时才能见到太阳呢。

世界各地的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如果各自采用当地的时间,对于日常生活、交通等会带来许许多多的不便和困难。

为了照顾到各地区的使用方便,又使其他地方的人容易将本地的时间换算到别的地方时间上去。

有关国际会议决定将地球表面按经线从南到北,划成一个个区域,并且规定相邻区域的时间相差1小时。

在同一区域内的东端和西端的人看到太阳升起的时间最多相差不过1小时。

当人们跨过一个区域,就将自己的时钟校正1小时(向西减1小时,向东加1小时),跨过几个区域就加或减几小时。

这样使用起来就很方便。

现今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

由于实用上常常1个国家,或1个省份同时跨着2个或更多时区,为了照顾到行政上的方便,常将1个国家或1个省份划在一起。

所以时区并不严格按南北直线来划分,而是按自然条件来划分。

例如,中国幅员宽广,差不多跨5个时区,但为了使用方便简单,实际上在只用东八时区的标准时即北京时间为准。

编辑本段经度范围时区时区范围时区中心线中时区7.5°W~7.5°E0°东一区7.5°E~22.5°E15°E东二区22.5°E~37.5°E30°E东三区37.5°E~52.5°E45°E东四区52.5°E~67.5°E60°E东五区67.5°E~82.5°E75°E东六区82.5°E~97.5°E90°E东七区97.5°E~112.5°E105°E东八区112.5°E~127.5°E120°E东九区127.5°E~142.5°E135°E东十区142.5°E~157.5°E150°E东十一区157.5°E~172.5°E165°E东西十二区172.5°E~172.5°W180°西十一区172.5°W~157.5°W165°W西十区157.5°W~142.5°W150°W西九区142.5°W~127.5°W135°W西八区127.5°W~112.5°W120°W西七区112.5°W~97.5°W105°W西六区97.5°W~82.5°W90°W西五区82.5°W~67.5°W75°W西四区67.5°W~52.5°W60°W西三区52.5°W~37.5°W45°W西二区37.5°W~22.5°W30°W西一区22.5°W~7.5°W15°W时区图片(8张)编辑本段计算1.知经度求该地时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