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E所致新生儿溶血临床分析及处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E所致新生儿溶血临床分析及处理

目的通过Rh(E)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例分析,明确Rh-HDN的输血策略。方法通过对患儿进行血型鉴定和不规则抗体筛查、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直接Coombs试验)、交叉配血试验及血浆中抗体的确认,同时进行母亲血型及抗体确认鉴定。结果患儿血型为:O型,Rh阳性,CcEe,母亲为:O型,Rh阳性,CCee,母亲与患儿血清中均检测到抗E抗体。结论使用ABO血型与患儿相同,E表型为阴性的洗涤红细胞和AB型新鲜冰冻血浆进行换血治疗,情况明显好转。

标签:新生儿溶血;Rh血型;抗-E抗体

新生儿溶血病(HDN)常见于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胎儿或新生儿的免疫性溶血病,是造成新生儿病例性黄疸的常见原因之一。我国HDN以ABO溶血居多,作为常规诊断,有公认的流程;Rh溶血虽然出现频率较少,但是发生后严重程度较高,目前在临床也重视不高,我们希望通过个案报告及相关资料分析回顾提高临床医生对于Rh-HDN的重视,明确输血策略。报告病例为1例因母亲血清中检测出IgG-E抗体导致的严重新生儿溶血病。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患儿出生后12h发现肝、脾肿大,皮肤黄染,并进行性加重。Hb:72g/L。新生儿科为纠正贫血申请输血,输血科对患儿标本进行ABO/Rh血型鉴定为O型Rh阳性,不规则抗体筛查为阳性,交叉配血主次均凝集。查对患儿母亲病历,发现该患儿为第5胎,前4胎除头胎存活外,其余各胎均在出生后1w内死亡。高度怀疑该患儿为HDN引起的严重贫血,抽取患儿与母亲血液标本进行检查,查找HDN原因。

1.2试剂ABO/Rh血型定型试剂卡、抗人球蛋白试剂卡、新生儿血型卡及直接Coombs试验卡、Rh血型亚型卡、交叉配血卡均为长春博迅有限公司产品;筛检细胞为北京金豪有限公司产品。

1.3方法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及试剂说明书操作,通过ABO/Rh 血型鉴定、抗人球蛋白试验、根据细胞反应格局、结合试验结果,判断抗体特异性;并为该患儿筛选相匹配的血液制品。

2 结果

2.1血型检测检查血型结果为:患儿O型,Rh阳性,母亲O型,Rh阳性,见表1。

根据以上结果可排除ABO及Rh(D)血型不合引起的HDN。

2.2直接抗人球蛋试验患儿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强阳性(4+)。

一般情况下,ABO血型不合所致HDN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凝集度都很弱,基本不超过2+,而ABO以外免疫性看题所致HDN则较强;并且其强度随病情加重而加强。

2.3交叉配血选取O型Rh阳性悬浮红细胞进行交叉配血,主次侧均出现凝集,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

2.4不規则抗体筛查将患儿与母亲血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见表2。

根据以上格局,发现患儿与母亲均为Ⅲ号细胞阳性,可能为含有抗-E抗体或抗-JKb抗体,需要确认其抗体类型,同时检测Rh血型亚型。

2.5 Rh血型亚型检测患儿为CcEe,母亲为CCee,见表3。

2.6输血策略在库存血中盲筛,未筛查出匹配的血液制品,送检母亲及患儿标本到血液中心申请血型抗体确认及筛选相匹配的血液制品。

血液中心报告患儿与母亲血液中均检测到抗-E抗体,提供E抗原为阴性悬浮红细胞,通交叉配血主侧相合。

新生儿科使用O型Rh阳性E抗原阴性洗涤红细胞3U及200mLAB型Rh 阳性新鲜冰冻血浆进行换血治疗。

患儿及时换血后Hb198g/L,TBIL维持在:150~170mmol/L水平,未发生胆红素脑病,情况明显好转,5d后出院。出院后随访各项指标均正常。

3 讨论

新生儿溶血病(HDN)是由于母婴血型不合,母体血液中含有与胎儿血型抗原相对应的免疫性抗体,该抗体(IgG)能通过母体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致敏胎儿红细胞,引起胎儿红细胞破坏而发生溶血,并伴随一系列病理性损伤。母体中这种特异性抗体通常来源于胎儿红细胞的刺激,当第一胎的红细胞作为异体抗原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后,便刺激母体产生相应抗体,其中IgG类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由于第一胎其效价较低往往不引起严重反应,但是随着胎次的增加,母体内抗体效价也不断升高,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率及严重性也逐渐升高[1-3]。该病例中母亲多次妊娠,其体内的抗-E抗体受胎儿红细胞的E抗原反复刺激,抗体效价逐渐增多,造成该患儿的病情危重。

临床上以ABO-HDN最常见,其次为Rh-HDN。二者比较,Rh-HDN临床症状一般较重,常于出生后当天甚至数小时内出现黄疸并进行性加深,往往需要换血治疗。目前Rh(D)型抗原阴性引起的HDN因其危害性十分严重已经引起临床重视,其预防、诊断及救治流程已被临床医生所熟知,而Rh血型系统其他抗原所引起的HDN目前却不受重视,也是造成我院新生儿换血频率增加的主要原

因之一。

Rh血型系统是所有血型系统中最复杂的,它包括从RH1-RH53总共50个抗原,涉及临床问题的主要是C、c、D、E、e5种抗血清,在临床上均可致溶血性贫血,研究表明E抗原的抗原性仅次于D抗原,他们抗原性顺序为D>E>C>c>e[4]。Rh血型系统天然抗体少见,其抗体多由输血或妊娠免疫生成,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Rh系统不规则抗体的产生,与Rh血型抗原分布频率息息相关。在中国汉族人群中D抗原阳性大概占到了99%,只极少数人为阴性,近年来输血前检查增加了Rh(D)血型鉴定,Rh(D)阴性受血者大多数都能接受Rh(D)阴性红细胞输注,Rh(D)阴性女性在妊娠Rh(D)阳性胎儿后,在孕24~34w时,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来封闭进入母体的抗-D抗体,从而使新生儿溶血及免疫溶血性输血反应已越来越少见[5]。Rh(E)阴性频率在国内各地区报道[6,7]不同(分别为29%~50%),需要大样本量调查,即便如此,我们也能发现我国Rh(E)阴性频率也是远远高于Rh(D)阴性的频率。高频率的Rh(E)阴性者因输血或妊娠接受Rh(E)抗原刺激后能产生(IgG型),同时Rh(E)又含有天然抗体(IgM型),直接造成抗-E抗体检测率非常高,有文献报道[8]汉族人群不规则抗体检出率中抗-E抗体为19.1%远高于抗-D抗体的6.74%。如此高频率的检出率,造成免疫溶血性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病,疑难配血的病例不断发生,严重影响输血安全,也给临床输血工作者带来巨大压力。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抗-E 抗体检出同时常伴随抗-c抗体的检出,吴远军等也报道抗-cE抗体和抗-c抗体检出率为5.6%,而抗c在临床上引起的严重新生儿溶血换血率也较高,国内大多数文献证实抗-c引起的HDN换血率在14%~25%之间,其严重性仅次于抗-D。在胎龄为8w的胎儿红细胞上已可以测到D、C、c、E、e抗原,出生前抗原已经很成熟,因此产妇多次妊娠,包括流产手术等早期流产也可能受胎儿红细胞上血型物质的影响而获得相对应的抗体,因此有过妊娠史和流产史的孕期妇女,不容忽视对Rh其他抗原的检测及同种抗体的筛查,有必要将Rh(E)、Rh(c)作为常规检测项目,Rh(E)、Rh(c)阴性者输血及妊娠时应采取与Rh(D)阴性者类似的措施,可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笔者认为不良孕产史及输血史患者应在18~22w时常规检查血型抗体,尤其是不规则抗体筛选及鉴定,血型抗体检测为阳性且效价超过16时。更应加强围产期胎儿监护,必要时采用孕妇静脉滴入丙球蛋白(WIG)、血浆去除法、宫内输血,有效地降低特异抗体效价,轻发病程度,以期对HDN能早期预测和早期干预,但就本院目前尚不具备以上围产期治疗手段,因此产前确认抗体,储备相匹配的血液制品十分必要。

根据我国《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输血前要求常规检查患者Rh(D)血型,并对Rh(D)阴性患者采用自身输血、同型输血或配合型输血,从而使绝大多数Rh(D)阴性受血者都能接受Rh(D)阴性血液制品的输注。但我国除Rh(D)外其他Rh抗原并未被要求常规检测,在受血者与献血者Rh抗原均未知情况下使得Rh(E)、Rh(c)阴性受血者产生同种免疫性抗体可能性大大增加,抗-E 及抗-c成为最常见的Rh血型抗体,在此种环境下,临床对于预防除抗-D抗体以外的Rh系统主要抗体引起的交叉配血不合,新生儿溶血病,免疫性溶血输血反应基本束手无策。高度的重视形成了免疫性抗-D抗体减少的趋势,虽然抗-D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