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经济增长理论的若干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新经济增长理论的若干思考

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新经济增长理论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强调经济增长不是外部力量(如外生技术变化),而是经济体系的内部力量(如内生技术变化)作用的产物。这一理论对当今世界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标签:新古典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罗默、卢卡斯等人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在对新古典增长理论重新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组以“内生技术变化”为核心的论文,探讨了长期增长的可能前景,掀起了一股“新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潮流。新经济增长理论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全力解决经济科学中一个重要且令人困惑的主题:增长的根本原因。新经济增长理论强调经济增长不是外部力量(如外生技术变化),而是经济体系的内部力量(如内生技术变化)作用的产物,重视对知识外溢、人力资本投资、研究和开发、收益递增、劳动分工和专业化、边干边学、开放经济和垄断化等新问题的研究,重新阐释了经济增长率和人均收人的广泛的跨国差异,为长期经济增长提供了一幅全新的图景。这一理论自80年代产生以来,迅速成为理论关注的焦点,对世界经济增长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内涵

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新”是区别于新古典增长理论而言,它将经济增长的源泉完全内生化,由此,这一理论又被称为内生增长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内涵表现为两个方面。

1.新经济增长理论是对新古典增长理论的修正和发展

在新古典增长理论中,假定人均投资收益率和人均产出增长率是人均资本存量的递减函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工资率和资本一产出比将会趋同,由此,如果不存在外生的技术变化,经济就会收敛于一个人均水平不变的稳定状态。从而,新古典增长理论就会面临一个令人不快的结果:除非有正的人口增长率或外生给定的技术变化,否则一国经济就会进入零增长。为了摆脱这种尴尬局面,新古典增长理论只有将增长托付给一个自己也无法把握的东西:外生的技术变化。

与此相对照,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增长理论将知识和人力资本引入经济增长模式,提出了要素收益递增假定,对新古典增长理论进行了全面的修正和发展。这一修正和发展带来了一幅全新的增长图景:人均产出可以无限增长,并且增长率可能随时间变化而单调递增。随着资本存量的增加,投资率和资本收益率可以递增而不是递减。不同国家的人均产出水平不必趋同,发展中国家的增長可能持续缓慢甚至无增长。尤其突出的是,在新增长理论中, 赋予了技术一个完全内生化的解释,技术不再是外生的,人类无法控制的东西,它是人类出于自利而进行投资的产物。对技术的这一解释具有很强的政策含义,政府不再是无所作为的实体,它可以通过支持教育、刺激资本积累、保护知识产权、补贴研究和开发、实行有利于新思想形成等政策促进增长。

2.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思想渊源

新经济增长理论并没有割断与过去经济学的联系,事实上,自亚当·斯密以来经济理论和经济思想200多年的发展,为新增长理论产生提供了大量养分。正是古典经济学孕育了新的增长理论。

收益递增是新增长理论的核心,但收益递增的基本思想却至少与斯密的制针厂的故事一样古老。斯密在被人们称为“劳动分工取决于市场范围”的斯密定理中最早提出了关于收益递增的洞见,这一命题被美国经济学家艾林·杨称誉为“全部经济学文献中最有阐述力并富有成果的概括”。在此之前,马歇尔引起了关于内在经济与外在经济之间富有成果的区分, 这一区分有两个好处:首先,它防止或应该说是纠正了收益递增必定导向垄断的趋势的理论倾向;其次,它简化了收益递增情形下生产商品的价格的决定方式的分析。

1928年,艾林·杨在其经典文献《收益递增与经济进步》中,以斯密定理为主题,在协调收益递增与竞争性均衡方面做了最突出的尝试。其基本思想为:产业间的不断分工和专业化是收益递增实现过程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收益递增取决于劳动分工的演进,并且现代形式劳动分工的主要经济是资本化的或以迂回的生产方式使用劳动的经济;劳动分工取决于市场范围,市场范围又取决于劳动分工。

杨关于收益递增、经济进步和劳动分工关系的经典思想本应突破收益递减的均衡状态的禁锢,开创一门能使经济学家探讨收益递增的经济学,并为导致产量增加的长期经济增长留下余地。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在杨的精辟文章之后,经济学界竟对这个问题长期保持沉默,并完全拜倒在正统的新古典经济学的脚下。20世纪80年代初,罗默重新发掘了古典经济学家,尤其是杨,关于递增收益的经典思想,并运用动态模式证明了“收益递增可能会导致无约束的增长,外部性可能会允许竞争性均衡存在”的观点,重新激发了人们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兴趣。

二、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贡献

20世纪80年代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出现,突破了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局限,重新唤起了人们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兴趣,在学术界掀起了新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思潮。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强调经济增长是经济体系内部力量,尤其是内生技术变化的产物,它的出现是发展经济学进人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新经济增长理论重视知识或专业化人力资本的递增收益、外溢效应及其在国际贸易中产生的动态边干边学效应,而这些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1.新经济增长理论的重要突破是把技术内生化。新古典增长理论只考虑两个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而罗默及其同行加上了第三个要素:知识和技术。这样,经济科学就和信息时代结合起来了。新增长理论对技术的论述使得这一理论脱颖而出。

2.新经济增长理论将知识和人力资本因素引入经济增长模式,认为专业化的知识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可以产生递增的收益并使其他投入要素的收益增加,从而总的规模收益递增, 这突破了传统经济理论关于要素收益递减或不变的假定,说明了经济增长持续的和永久的源泉和动力。

3.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贸易可以产生一种“外溢效应”。他们指出,国际贸易的新原则应当从“比较成本优势”或“资源优势”原理转变为“技术或人力资本优势”原则,强调国与国之间发展对外贸易不仅可以增加世界贸易总量,而且可以加速世界先进科学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传递,使参加贸易的各国的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水平得到提高,产生“外溢效应”。

三、新经济增长理论对我省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的重要启示

黑龙江省是一个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的省份,对于我省来讲,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逐步缩小我省与发达省份的差距并最终赶上发达省份,是保证我省经济实力增强和消灭贫困、改善生活质量等的关键。通过对经济增长理论的梳理,笔者认为新经济增长理论至少可以给我们如下几点启迪:

首先,知识积累是内生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果。经济增长理论告诉我们,要使经济增长能够长期稳定地持续下去而不出现停滞,就必须找到一种能够为物质资本边际收益递减的特殊因素。为此,新经济增长理论把这个特殊因素归为知识的积累和进步。知识的积累和进步使得物质资本边际收益下降的趋势得到遏制,从而保证了对投资的长期的利益刺激。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人类历史上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悄然降临。但是,知识不是什么“天赐之物”,它是内生的,是人们进行研究与开发活动、接受正规教育、在生产实践中的“干中学”这些不同形式的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果。

我省是一個人力资本相当贫乏的国家,人力资本的积累,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我省的文盲率仍然很高,造成我省人力资本贫乏的原因是教育的落后。因此,大力发展现代教育是我省经济实现腾飞的有效手段。有鉴于此,我省在制定和实施“十一五”规划时, 一定要充分认识到知识是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经济要素,教育是推动知识增长的基础,科技是产生新知识的关键。所以要锻造我省经济增长知识动力机制,就要采取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战略,加强对教育和科技的投资,以保证经济的持续稳定地增长。

其次,人力资本把知识真正转化成生产力。离开了人力资本,再好的知识,再先进的技术,都不会对生产产生任何影响。事实上一流的设备,在发展中国家只能生产出二流的产品,从反面证明了人力资本对知识使用的影响。正是因为人力资本在知识的生产和使用中所发挥的决定性作用,所以说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源泉。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人力资本已被清清楚楚写在新经济增长理论中的均衡经济增长率的函数关系上。同时还要注意:技术是内生的,要加强教育、科技和生产的一体化的进程,迅速消除它们相互割据的状况;技术进步变化率是不确定的,要改善教育和科技的内部管理体制,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知识同时具有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