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基础知识(培训)

合集下载

风电技术培训内容大全

风电技术培训内容大全

风电技术培训内容大全一、风力发电机组基础知识1. 风力发电概述:介绍风力发电的基本原理、风能的特点以及风力发电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情况。

2. 风力发电机组的基本构成:详细讲解风力发电机组的基本构成,包括风轮、发电机、塔筒等主要部件。

3. 风力发电机组的工作原理:阐述风力发电机组的工作原理,包括风能吸收、风轮转换、发电机发电等过程。

二、风力发电机组结构与原理1. 风轮结构与原理:详细介绍风轮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以及与发电机组的配合方式。

2. 发电机结构与原理:详细介绍发电机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与风轮的配合方式。

3. 塔筒结构与原理:详细介绍塔筒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以及与风轮和发电机的配合方式。

三、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1. 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介绍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传感器、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等。

2. 控制系统的功能:阐述控制系统的功能,包括对风向、风速的监测和控制,对发电机组的启动、停止、调速等控制。

3. 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详细介绍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控制算法的实现等。

四、风力发电机组维护与检修1. 维护与检修的基本知识:介绍维护与检修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定期维护、故障检修等。

2. 主要部件的维护与检修:详细介绍主要部件的维护与检修方法,包括风轮、发电机、塔筒等的维护与检修。

3. 维护与检修的安全措施:强调维护与检修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

五、风力发电机组故障排除1. 故障排除的基本流程:介绍故障排除的基本流程,包括故障检测、故障定位、故障修复等。

2. 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列举常见的风力发电机组故障及相应的排除方法。

3. 故障排除的安全措施:强调故障排除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

六、风力发电机组安全知识1. 安全操作规程:介绍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操作前的准备、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

2. 安全防护措施:列举常见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防护设备的使用、安全警示标识的设置等。

培训风电基础PPT课件

培训风电基础PPT课件
•20
第三章 风力发电机组
➢ 而直驱型风机则另辟蹊径,配合采用了多项先进 技术,桨叶的转矩可以不通过齿轮箱增速而直接 传递到发电机的传动轴,使风机发出的电能同样 能并网输出。这样的设计简化了装置的结构,减 少了故障几率,优点很多,现多用于大型机组上。
•21
第三章 风力发电机组
➢ 根据按桨叶接受风能的功率调节方式可分为: ➢ “定桨距(失速型)机组”――桨叶与轮毂的连接
•3
第一章 风能开发的意义
什么是风能?
➢ 风能就是空气的动能,是指风所负载的能量,风能的大小决 定于风速和空气的密度。
风能来源于何处?
➢ 风的能量是由太阳辐射能转化来的,太阳每小时辐射地球 的能量是174,423,000,000,000千瓦,换句话说,地球每 小时接受了1.74 x 10^17瓦的能量。风能大约占太阳提供 总能量的百分之一,二,太阳辐射能量中的一部分被地球 上的植物转换成生物能,而被转化的风能总量大约是生物 能的50~100倍。
•2
第一章 风能开发的意义
发展风力发电具有什么优势? ➢ 风电技术日趋成熟,产品质量可靠,可用率已达95%以上,
已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能源,风力发电的经济性日益提高, 发电成本已接近煤电,低于油电与核电,若计及煤电的环 境保护与交通运输的间接投资,则风电经济性将优于煤电。 风力发电场建设工期短,单台机组安装仅需几周,从土建、 安装到投产,只需半年至一年时间,是煤电、核电无可比 拟的。投资规模灵活,有多少钱装多少机。对沿海岛屿, 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地广人稀的草原牧场,以及远离电 网和近期内电网还难以达到的农村、边疆来说,可作为解 决生产和生活能源的一种有效途径.
• 在齿轮箱后部的高速轴上安装有刹车盘, 其连接方式是采用胀紧式联轴器;液压制 动器通过螺栓紧固在齿轮箱体上;

风电基础知识入门级别培训(精讲版)

风电基础知识入门级别培训(精讲版)

北京××有限公司风力发电及电网培训你想了解风电吗?那就向下了解吧!进塔筒看看吧!我上到风机上了机舱的构成机舱的构成机舱的构成机舱的构成发电机发出的电如何传输的?风力发电机组概述1. 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的原理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的功能是将风中的动能转换成机械能,再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输送到电网中。

2. 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组成包括:风轮、机舱、塔架和基础几个部分。

3. 风轮风轮是获取风中能量的关键部件,有叶片和轮毂组成。

(1)定桨距风轮(2)变桨距风轮4. 机舱机舱中包括齿轮箱、发电机、偏航、制动器联轴器、风速风向仪等主要部件。

5. 塔架塔架为钢结构锥形筒体。

里面有上下通道及工作平台等。

6. 基础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预埋基础环与塔架用高强度螺栓连接,牢牢固定风力发电机组。

基础中设置接地系统。

机组组成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由传动系统、偏航系统、液压系统与制动系统、发电机、控制与安全系统等组成。

1. 传动系统(轮毂) 主轴 齿轮箱 联轴器(发电机)2. 偏航系统功能:对风,解缆3.液压系统4. 制动系统(1)空气动力制动(2)机械制动5. 发电机(1)同步发电机(2)异步发电机6. 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和检测两部分。

控制部分又分为手动和自动。

7. 安全系统保证机组在发生非正常情况时立即停机,预防或减轻故障损失。

一、变桨系统简介变桨系统就是在额定风速附近(以上),依据风速的变化随时调节桨距角,控制吸收的机械能,一方面保证获取最大的能量(与额定功率对应),同时减少风力对风力机的冲击。

在并网过程中,变桨距控制还可实现快速无冲击并网。

变桨距控制系统与变速恒频技术相配合,最终提高了整个风力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和电能质量。

3 个叶片受三个独立的变桨系统控制,其中每个叶片通过变桨伺服电机驱动齿轮箱、小齿轮、变桨轴承内齿圈转动。

变桨变频器控制变桨电机的速度,使每个叶片在顺桨位置、工作位置之间持续的自动变桨。

PLC 根据功率控制给叶片角度的参考值,然后变桨变频器控制叶片向参考位置变桨。

风电基础知识培训风机叶片保养技巧

风电基础知识培训风机叶片保养技巧

风电基础知识培训风机叶片保养技巧风电基础知识培训—风机叶片保养技巧风电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清洁能源,风机叶片作为风力发电机组的核心部分,对于保持风机高效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风机叶片保养的基础知识和技巧。

一、风机叶片概述风机叶片是转子系统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

风机叶片材质一般采用得克萨斯州玻璃纤维或碳纤维增强塑料等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等特点。

风机叶片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根部、中间部分和尖端。

根部连接风机轴,中间部分是风机叶片的主要工作区域,尖端则对风能进行最后的提取。

二、风机叶片保养步骤1. 定期清洁风机叶片表面风机叶片在工作过程中容易积累灰尘、沙尘等杂物,影响风机的工作效率。

定期清洁叶片表面可以有效减少摩擦阻力,提高风机的发电效率。

清洁风机叶片时,要注意使用软质刷子或洗车刷来避免对叶片造成损害。

同时,也要选择合适的清洁剂,避免对叶片材质产生腐蚀或损坏。

2. 定期检查叶片表面存在的损伤风机叶片表面常常会出现裂纹、刮痕等损伤,这些损伤不仅会降低风机的发电效率,还会引发更严重的安全隐患。

定期检查叶片是否存在损伤,一旦发现,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修复叶片时,要采用符合要求的修复材料,确保修复后的叶片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和表面光滑度。

3. 定期进行动态平衡测试风机叶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失去平衡,产生震动和噪音。

这不仅会影响风机的工作效率,还会加速叶片的磨损和损坏。

定期进行风机叶片的动态平衡测试,可以发现和纠正风机叶片的不平衡问题,保证叶片的平衡运行。

测试中,可以采用专业的平衡测试仪器,并按照要求进行调整和修正。

4. 定期涂覆防护涂层风机叶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紫外线辐射、大气污染等因素的侵蚀,导致叶片表面老化、脆化等问题。

定期涂覆防护涂层可以有效延长叶片的使用寿命,减少因外界环境因素而引起的损伤。

涂层选择时,要确保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抗老化性能,避免对叶片材质产生不良影响。

风力发电工程基础知识培训

风力发电工程基础知识培训

单机最大 的垂直轴 风机1MW
左右
水平轴风机技术路线:双馈机型、直驱机型
双馈、直驱两种技术路线的本质区别在于双馈型是带“齿轮箱”的,而 直驱型是不带“齿轮箱”,风轮直接带动发电机转子旋转。
对比项
传动系统 发电机类型 发电机特点
变频器 系统发电效率
电能质量 总体维护成本
双馈式风机
直驱式风机
有齿轮箱
1、测风塔、激光雷达测风仪; 2、实测数据应是连续的且至少一年; 3、获取风场的风速、风向、气温、气压、标准偏差的实测时间 序列数据。
1、MERRA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全球模拟和同化办 公室推出的高分辨率全球再分析资料,时间分辨率为1小时。 2、ERA5来自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全新大气再 分析工具。 3、网站下载、或其它二次开发平台下载。(格林威治、金风中尺 度平台等)
RT
K;R为气体常数(287J/kg·K)
风剪切指数:用来表征风速随离地面高度变化的程度,其值与地面粗糙度有关
= lg(v2 v1)
lg(z2 z1)
v1:距离地面高度z1处的风速,m/s。 α通常采用幂指数拟合值
风功率密度/平均风功率密度W/㎡(平均风功率密度的计算应是设定时段内逐十分钟或
小时风功率密度的平均值。 )
主要用于参考、验证评估结论的准确性,辅助纠偏
测风塔常识
1、测风塔主要厂家:常见的测风设备有莱 维赛尔( .RWD 、 .RLD )和赛风 ( .NDF )。
2、大型平原风电场5km半径范围设 置一座测风塔,地形复杂的山区测 风塔控制半径不宜超过2km。
3、测风塔测风高度不应低于拟装风 机轮毂高度。一般每隔20m高度安 装一套风速计。
风力发电工程基础知识培训交流

风电基础知识(培训)

风电基础知识(培训)

第一章风能及风能资源一.风的成因风是环绕地球大气层中的空气流动.流动的空气所具有的能量,也就是风所具有的动能,就称为风能.从广义太阳能的观点看,风能是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来自太阳能的辐射能不断地传送到地球表面周围,因受太阳照射而受热的情况不同,地球表面各处产生了温差,因而产生气压差,由此形成了空气的流动.因此,可以说是太阳把能量以热能的形式传到地球而后又转换成风能的.二风的风类大气环流――地球表面的大气环流是由于太阳辐射及地球自转而引起的.在赤道上,太阳垂直照射,地面受热很强:而在地球两极地区,太阳是倾斜照射的,地面受热则较弱,热空气较冷空气轻,就造成在赤道附近热空气向空间上升,并通过大气层上部流向两极;两极地区的冷空气则流向赤道.由于地球本身自西向东旋转的结果,这种大气环流在北半球产生了东北风,在南半球则产生了东南风,分别称为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海陆风――沿海地球陆地同海上所形成的风向交替的海风与陆风,它们是由于昼夜之间温度变化而造成的.在白日,陆地上接受的太阳辐射热量较海水要强,因而陆地上的空气受热向上流动,而海洋面上的空气较冷,较冷的空气则自海洋流向沿岸陆地,这样就形成了海风;在夜间,陆地上的空气比海洋上的空气冷却要快,这样就造成海洋上的空气上升,而陆地上较冷的空气沿地面流向海洋,形成了陆风.山谷风――山岳地区在一昼夜间风向交替的山风(或称山岳风)与谷风(或称平原风).谷风的产生是由于日间太阳照射使山坡上的空气温度升高,热空气上升,而地势地处的冷空气则自山谷向上流动,这就形成了谷风;到了夜晚,空气中的热量向高空散发,高空中的空气密度增大,空气则沿山坡向下流动,这就形成了山风.第二章风的描述如上所述,风是由于空气的流动而形成的,因此可被看做是向量,包括空气流动的速度及流动的方向两个要素,也即是风速和风向.对于人类来说,风是最熟悉的自然现象之一,风速与风向在不同的时间(每日每月每年)都有一定的周期性变化.为了估算某一地域的风能资源,必须测量出每日、每月、每年的风速及风向数据,了解其变化的情况。

风电基础知识培训风机塔筒施工要点

风电基础知识培训风机塔筒施工要点

风电基础知识培训风机塔筒施工要点风电基础知识培训-风机塔筒施工要点风力发电已经成为当今可再生能源中发展最快的一种形式。

其中,风机塔筒的施工对于风电项目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风机塔筒施工的要点和注意事项,以帮助读者更加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风机塔筒施工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具体准备工作如下:1. 场地选择:选择平坦、坚实的场地,能够承受风机塔筒的重量和施工设备的压力。

场地应远离河流、湖泊等水源,以防止塔筒施工过程中出现水患。

2. 地基处理:对场地进行地基处理,确保地基的稳固和承载能力。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结果,采取相应的地基加固措施,如灌注桩、扩展基础等。

3. 材料准备:准备塔筒施工所需的材料,包括钢筋、混凝土、螺栓等。

材料的质量要符合相关标准,同时需要按照施工计划进行储存和保管。

二、塔筒施工的步骤和要点风机塔筒的施工主要包括基础施工和塔筒组装两个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个步骤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1. 基础施工基础施工是风机塔筒施工的首要环节,关系到整个风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基础施工的要点如下:(1)地基处理:根据设计要求和地质勘察结果,进行地基处理工作。

使用挖掘机等施工设备进行土方开挖和整平。

(2)布设钢筋: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将钢筋按照一定的间距和位置进行布设。

确保钢筋的稳固和嵌入混凝土的深度符合规范要求。

(3)浇筑混凝土:将准备好的混凝土倒入基础模板中,通过振捣和养护等工艺,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

2. 塔筒组装塔筒组装是风机塔筒施工的重要环节,要求施工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塔筒组装的要点如下:(1)提前检查:在组装前,对塔筒的各个部件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

特别注意焊接部分的质量,以防止后续使用阶段出现安全隐患。

(2)组装顺序: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塔筒的组装工作。

确保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紧密可靠。

风电基础知识培训风机发电机组成

风电基础知识培训风机发电机组成

风电基础知识培训风机发电机组成风电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其基础知识对于了解和推广风能利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风电基础知识,特别是风机发电机组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该技术。

一、风能利用的基础知识1.1 风能的来源与特点风能是地球上大气运动转化为机械能的产物。

风的形成与太阳照射地球表面不均匀有关,气温、地形等因素也会影响风能的分布和强度。

风能具有免费、可再生、广泛分布等特点。

1.2 风能的利用方式风能的主要利用方式是风力发电。

通过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发电机,进而产生电能。

此外,风能还可以用于提供动力、水泵和空调等领域。

二、风机发电机组成2.1 风机的基本结构风电系统主要由风机、塔架和输电系统组成。

风机是核心部件,通常由叶片、轮毂、发电机、控制系统等组成。

2.2 风机的叶片风机叶片是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关键部件。

叶片通常采用轻质、强度高的材料制造,具有空气动力学设计和结构加强等特点。

2.3 风机的轮毂轮毂是连接叶片和发电机的部件,负责传递叶片的旋转运动。

轮毂通常由高强度合金材料制造,以确保叶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4 风机的发电机风机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它通常由转子、定子和控制系统组成。

转子由风机转动产生的机械能驱动,定子则产生电能。

2.5 风机的控制系统风机的控制系统负责监测和控制风机的运行状态。

它可以根据风速、风向等参数调节叶片角度,以优化风机的发电效率。

2.6 风机与塔架风机通过塔架固定在地面或海上,以获得最佳的风能利用效果。

塔架的高度、材料和结构设计等均会影响风机的稳定性和性能。

三、预防和解决风机故障3.1 风机故障的类型风机故障主要包括叶片断裂、轮毂断裂、发电机故障等。

这些故障可能导致风机停机、性能下降甚至损毁。

3.2 预防风机故障的措施预防风机故障的关键在于定期检查和维护风机设备。

定期检查叶片、轮毂和发电机等部件的状况,及时排查和修复隐患。

3.3 解决风机故障的方法一旦发生风机故障,应立即停机,并寻找原因。

风电基础知识

风电基础知识

风电的优势与挑战
优势:可再生、清洁、可持续。 挑战:间歇性、地域限制、生态影响。 解决方案:储能技术、智能电网、环境评估。 政策支持:各国政府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
风电的未来发展趋势
技术创新:提高风机效率,降低成本。 规模扩大:开发新的风电场,特别是海上风电。 整合能源系统:与其他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结合。 政策驱动: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和支持。
风电基础知识
作者 2024-09-24
目录
1. 风电简介 2. 风力发电原理 3. 风力发电机类型 4. 风电的优势与挑战 5. 风电的未来发展趋势
风电简介
定义全球现状:风电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占比逐年增加。 中国地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风电市场之一。
感谢观看
风力发电原理
能量转换:风能→机械能→电能。 关键部件:叶轮、传动系统、发电机。 工作原理:风力推动叶轮旋转,通过传动系统带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效率因素:风速、叶轮设计、地理位置。
风力发电机类型
水平轴风机:最常见的类型,叶轮轴线平行于地面。 垂直轴风机:叶轮轴线垂直于地面,适合城市和复杂地形。 离岸风机:安装在海上,利用更稳定和强劲的海风。 分布式风机:小型风机,用于家庭或偏远地区供电。

风电基础知识培训风能发电限制因素

风电基础知识培训风能发电限制因素

风电基础知识培训风能发电限制因素风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而风电发电则是利用风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风能作为一种绿色能源,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然而,风电发电也存在一些限制因素,本文将对风电基础知识以及风能发电的限制因素进行详细介绍。

一、风电基础知识1. 风电原理风电原理是指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当风吹向风力发电机的扇叶时,扇叶被风力推动旋转。

扇叶与发电机内部的转子相连,转动的同时驱动发电机发出电能。

通过变压器将发电机产生的低电压电能转化为可以供电的高电压电能。

2. 风电装机容量风电装机容量是指特定时间内风力发电装置额定输出功率的总和。

通常以千瓦(kW)或兆瓦(MW)来表示。

装机容量是衡量风电项目规模大小的重要指标。

3. 风力资源评估风力资源评估是指对特定地理位置的风能资源进行测量和评估的过程。

通过对风速、风向等参数的测量和分析,可以确定是否适合建设风电项目,并评估该项目的潜在发电量。

二、风能发电限制因素尽管风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具有许多优势,但也受到一些限制因素的制约,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因素。

1. 风速不稳定风速是影响风能发电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风速的不稳定性会导致风电机组的发电量波动较大。

当风速低于风力发电机组的额定切入风速时,发电机组无法启动发电;当风速超过额定切出风速时,发电机组会自动停机,以保护设备。

2. 风能密度风能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风能含量的大小。

风能密度越高,表示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的风能含量越大,从而产生更多的风能发电。

然而,许多地区的风能密度较低,限制了风电项目的发展。

3. 建设地点限制风电项目的建设需要占用较大的土地面积,而且需要考虑到风速和风向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建设地点。

然而,由于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等因素的限制,许多地区无法建设风电项目,进一步限制了风能发电的规模和发展。

4. 噪音和视觉影响风力发电机组在运行时会产生噪音,尤其是在高速旋转的情况下噪音更加明显。

风力发电基础基础知识

风力发电基础基础知识

变频器冷却器 高速轴刹车 底架
偏航系统 塔架
蓄能器 主冷却器
为风力发电机组的机械结构图
第6部分 风力发电机组的基本结构
齿轮箱是有齿箱风力发电机组的关键部 件。齿轮箱在提升风轮转速的同时,还传递 来自风轮的功率,承受着巨大的机械载荷。 受当代制造技术的制约,齿轮箱是风力发电 机组中容易产生故障的主要部件之一。从某 种意义上讲,齿轮箱运行的可靠性,直接影 响风力发电机组运行的可靠性,影响风力发 电机组制造厂商的信誉和品牌。
第1部分 什么是风力发电
从这个描述可以看出,风力发电具有3个基本 要素: • 风资源 • 风力发电设备 • 满足用户的电力需求
• Sewind是一家风力发电设备制造厂商
第2部分 发展风力发电的意义
第2部分 发展风力发电的意义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 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其蕴量巨大,全球 的风能约为2.74×109MW,其中可利用的风能 为2×107MW,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 量还要大10倍。中国风能储量很大、分布面 广,仅陆地上的风能储量就有约2.53亿千 瓦。”
安全保护 在发生故障时,控制系统按照预设的安 全策略进行工作,以保证风力发电机组处于 安全状态。 安全链的控制等级最高,在风力发电机 组中,往往采用失效安全的控制策略。安全 链的动作,可由下列事件触发: • 风轮超速 • 振动超限 • 控制器故障
第6部分 风力发电机组的基本结构
按下急停按钮 其它主控器不能控制的故障 安全链一旦被触发断开,将切断所有电 气系统的电源、风机脱网、叶片顺桨、高速 轴刹车。
第6部分 风力发电机组的基本结构
风力发电机组虽然有很多种分类,但目 前占据主导地位的却是“三叶片、水平轴、 上风向、变桨、变速、恒频型风力发电机 组”。Sewind的产品,就是此种类型。图6-1 是这种风力发电机组的机械结构图。

风电基础知识培训风机控制系统

风电基础知识培训风机控制系统

风电基础知识培训风机控制系统风电基础知识培训——风机控制系统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可再生能源的推广,风力发电逐渐崭露头角。

风机控制系统作为风电发电场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风机控制系统的基础知识,帮助读者了解其原理和运作方式。

一、风机控制系统概述风机控制系统是风力发电机组的智能管理和控制中枢。

它通过监测和控制风机的运行状态,以实现安全高效的风力发电。

风机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通信系统等组件。

二、传感器传感器是风机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实时监测风机的各种运行参数。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风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等。

通过这些传感器的信号采集和处理,可以对风机的运行状态进行准确的监控。

三、执行器执行器是风机控制系统中的输出设备,用于控制和调节风机的运行。

最常见的执行器是变桨系统、变频器和制动系统。

变桨系统的作用是根据风速的变化调整桨叶角度,以优化风轮的转速和功率输出。

变频器则用于调节发电机的转速以实现恒定的电压和频率输出。

制动系统则在紧急情况下用于停止风机的运行。

四、控制器控制器是风机控制系统的核心,负责对传感器和执行器进行数据的处理和控制。

其功能包括风机的启动和停机、风机桨叶角度的调整、风机的监测和故障诊断等。

控制器具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特点,能够根据实时的风速和负荷需求做出准确的控制决策。

五、通信系统通信系统是风机控制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交互的手段。

它将控制器和其他设备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指令的下达。

常见的通信方式有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

通信系统不仅可以实现风机之间的联动控制,还可以将风机的运行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进行分析和管理。

六、安全保护措施风机控制系统还应当具备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以确保风机的运行安全。

常见的安全保护措施包括风速过高保护、温度过高保护、电流过载保护等。

这些保护措施能够在异常情况下及时采取措施,保护风机和人员的安全。

七、风机控制系统的优化风机控制系统的优化是提高风力发电效率和可靠性的关键。

风电场基础知识

风电场基础知识

微观选址因素
微观选址按照以下原则设计:尽量集中布置、尽量
减小风电机组之间尾流影响、避开障碍物的尾流影 响区、满足风电机组的运输条件和安装条件、视觉 上要尽量美观。
风速仪
传统测风仪有风杯式风速仪、螺旋浆式风速计及 风压板风速仪等。新型测风仪有超声波测风仪、多普 勒测风雷达测风仪、风廓线仪等。 常用的风杯式风速仪如图1所示。
图1
风速仪
这是一种机械式测风仪,由一个垂直方向的螺 旋轴和三个风杯组成。风杯式风速仪的转速可以反 映风速的大小。 旋桨式风速计,由一个三叶或四叶螺旋桨组成 感应部分,将其安装在一个风向标的前端,使它随 时对准风的来向。桨叶绕水平轴以正比于风速的转 速旋转。 一般情况下,风速仪和风向标配合使用,可以 记录风速和风向数据。
风电场基础知识培训
涿鹿风电场
风电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风电场是指将风能捕获、转换成电能并通过输 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路送入电网的场所,由四部分构成: 1、风力发电机组:风电场的发电装置。 2、道路:包括风力发电机旁的检修通道、变 电站站内站外道路、风场内道路及风场进出通道。 3、集电线路:分散布置的风力发电机组所发 电能的汇集、传送通道。 4、变电站:风电场的运行监控中心及电能配 送中心。
风速仪
机械式测风仪的优点在于可靠性高,成本低。 但同时也存在机械轴承磨损的情况,因此需要定期 检测甚至进行更换,另外,在结冰地区,需要安装 加热设备防止仪器结冰。
风速仪
非接触式测风仪有超声波风速仪和激光风速仪 等。超声波风速仪通过检测声波的相位变化来记录 风速,这些非机械式风速仪的优点在于受结冰天气 (气候)的影响较小。
风电场选址
宏观选址因素
微观选址因素
宏观选址因素

《风电初级知识培训》

《风电初级知识培训》

风电场施工与安装
施工前准备
进行现场勘察、制定施 工计划、组织施工队伍
等准备工作。
基础施工
根据风电机组的要求, 建设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结构,确保风
电机组的稳定安装。
风电机组安装
按照设计要求,安装风 电机组及其配套设备,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调试与验收
对安装好的风电机组进 行调试和验收,确保风 电场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性。
风电场设计与规划
01
02
03
风电机组选型
根据风能资源评估和风电 场规模,选择适合的风电 机组类型和规格,确保风 能利用率和发电效率。
风电场布局设计
根据地形、风向等因素, 合理规划风电机组的布局, 优化风电场的发电效率和 经济效益。
配套设施规划
规划风电场的道路、电缆、 通讯等配套设施,确保风 电场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管 理。
02
风电场建设
风电场选址
风能资源评估
对目标区域进行风能资源勘察, 评估风能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稳定 性,确保风电场建设具有经济可
行性。
地理位置选择
考虑地理位置对风电场建设的影响, 如地形、交通、电网接入等因素, 以确保风电场建设和运营的便利性。
环境影响评估
对风电场建设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 响进行评估,包括生态、景观、噪 音等方面,确保风电场建设和运营 的可持续性。
调度与市场
分析风电调度与电力市场的关系,以及如何在电力市场中实现风电的 优化配置和价值最大化。
05
风电政策与法规
风电产业政策
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该政策旨在推动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风电技术创新,优化风电开发布局,完善风 电管理体系,提高风电产业竞争力。

风电培训课程(运输)PPT课件

风电培训课程(运输)PPT课件

在运输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设备损耗和损坏,减少维修
和更换成本。
合理配置资源
03
根据运输需求和实际情况,合理配置运输资源,包括车辆、人
员和设备等,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风电运输政策法规
政策支持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支持风电设备运输行业的发 展,鼓励技术创新和应用。
法规监管
制定和实施相关法规,规范风电设备运输行业的 行为,保障安全和环保等方面的要求。
风电培训课程(运输)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风电基础知识 • 风电运输概述 • 风电运输安全 • 风电运输案例分析 • 风电运输发展趋势与挑战
01 风电基础知识
CHAPTER
风力发电原理
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通过风力涡轮机(风电机组)将风能转化为 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持车距、调整运输计划等。
防范盗窃和破坏
加强运输过程中的安全保卫工作, 采取必要的防盗和防破坏措施,
确保风电设备的安全。
安全事故处理
制定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制定 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
救援程序和救援措施。
及时报告和处理
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应立即报告相 关部门并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尽 可能减少事故损失和影响。
风险评估与控制
分析该案例在运输过程中可能 出现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风
险控制措施。
实际效果
介绍该案例的运输效果,包括 运输时间、成本、安全等方面
的评估。
海上风电设备运输案例
案例概述
介绍海上风电设备运输案例的 基本情况,包括设备规格、运
输距离、运输环境等。
特殊考虑

风力发电机组及变桨系统基础知识培训

风力发电机组及变桨系统基础知识培训

备注 F插
F插 DC200V
三、变桨系统常见部件-双馈
以LUST变桨系统为例(主要进行电气回路梳理): 轴控柜:
连接信号
轴控柜
部件
AC400V电源 A/B/C/N/PE
蓄电池供电
AC400V轴控柜供电 DC220V供电
1Q1—1T1—1A1 1Q2—1A1/2F5(电池刹车释放)
AC230V轴控 柜供电1/2/3
f2
np 60
n 30
2200 - 1500 30
23.33HZ
这个值就是我们超速模块上设定发电机超速频率设定值。
二、机组发电原理介绍-直驱
金风直驱永磁发电机组采 用水平轴、三叶片、上风 向、变速变桨调节、直接 驱动、外转子永磁同步发 电机。其中永磁体为钕铁 硼永磁(第三代稀土永磁)
变频恒频控制是在电机的定子电路中实现的(见上图),由于风速的不断变化,风 力机和发电机也随之变速旋转,产生频率变化的电功率。发电机发出的频率 变化的
XS1_A(1) XS1_A(2/3) XS1_A(4)
123X7(1) 123X7(2/3) 123X7(4)
XS6(B1) XS6(B2/B3)
XS6(B4)
三、变桨系统常见部件-直驱
以天成同创变桨系统为例(主要进行电气回路梳理): 变桨控制柜:
连接信号
变桨控制柜
部件
AC400V电源
过电压保护
F插
三、变桨系统常见部件-双馈
以LUST变桨系统为例(主要进行电气回路梳理): 中控柜:
连接信号
主控柜
部件
AC230VUPS 电源L/N
AC230V轴控柜供电1/2/3 AC230V2G1供电
2F1/2F2/2F3 2F4—2G1—2F6—L+B

风电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风电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风电消防安全知识培训风电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第一节:风力发电基础知识风力发电是一种利用风能转换为电能的技术。

它是一种清洁能源,具有环保、可持续的特点。

风力发电站由风机组成,风机主要由轮毂、叶片、塔和发电机等部分组成。

风机启动后,叶片通过风的推动旋转,驱动发电机发电。

为了保证风力发电站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消防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节:风力发电站常见火灾隐患及防范措施1. 电气设备火灾隐患及防范措施(1)隐患:电气设备老化、线路短路、过负荷等问题可能引发火灾。

(2)防范措施:a. 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及时更换老化设备。

b. 定期维护线路,确保良好的接地。

c. 安装过负荷保护装置,防止设备因超负荷运行引发火灾。

2. 油料火灾隐患及防范措施(1)隐患:润滑油、液压油等油料泄漏和积聚可能引发火灾。

(2)防范措施:a. 使用防火油料,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b. 定期检查油料管道和容器,及时更换老化设备。

c. 定期清理油料泄漏和积聚,避免火灾隐患。

3. 风机叶片火灾隐患及防范措施(1)隐患:风机叶片积聚杂物,可能引发摩擦火花导致火灾。

(2)防范措施:a. 定期清理风机叶片,避免杂物积聚。

b. 安装火灾报警装置,及时发现并扑灭叶片火灾。

c. 维修人员操作时注意防止火花飞溅,避免火灾发生。

4. 其他火灾隐患及防范措施(1)隐患:木材存放不当、垃圾堆积等可能引发火灾。

(2)防范措施:a. 合理存放木材,避免堆放过多。

b. 定期清理垃圾,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

c. 加强员工消防安全培训,增强火灾自救和逃生能力。

第三节:风力发电站火灾应急处理1. 火灾发生时的应急处理步骤(1)立即报警:拨打火灾报警电话,通知消防部门并向相关人员发出警报。

(2)紧急撤离:按照预定的逃生路线,迅速撤离火灾现场,确保安全。

(3)封闭门窗:火灾现场的门窗应尽量关闭,以防止火势蔓延。

(4)使用灭火器进行初期扑灭:如火势较小,使用合适的灭火器进行扑灭。

(5)接受组织指挥:在安全地点等待消防部门的指挥,配合灭火救援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风能及风能资源一.风的成因风是环绕地球大气层中的空气流动.流动的空气所具有的能量,也就是风所具有的动能,就称为风能.从广义太阳能的观点看,风能是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来自太阳能的辐射能不断地传送到地球表面周围,因受太阳照射而受热的情况不同,地球表面各处产生了温差,因而产生气压差,由此形成了空气的流动.因此,可以说是太阳把能量以热能的形式传到地球而后又转换成风能的.二风的风类大气环流――地球表面的大气环流是由于太阳辐射及地球自转而引起的.在赤道上,太阳垂直照射,地面受热很强:而在地球两极地区,太阳是倾斜照射的,地面受热则较弱,热空气较冷空气轻,就造成在赤道附近热空气向空间上升,并通过大气层上部流向两极;两极地区的冷空气则流向赤道.由于地球本身自西向东旋转的结果,这种大气环流在北半球产生了东北风,在南半球则产生了东南风,分别称为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海陆风――沿海地球陆地同海上所形成的风向交替的海风与陆风,它们是由于昼夜之间温度变化而造成的.在白日,陆地上接受的太阳辐射热量较海水要强,因而陆地上的空气受热向上流动,而海洋面上的空气较冷,较冷的空气则自海洋流向沿岸陆地,这样就形成了海风;在夜间,陆地上的空气比海洋上的空气冷却要快,这样就造成海洋上的空气上升,而陆地上较冷的空气沿地面流向海洋,形成了陆风.山谷风――山岳地区在一昼夜间风向交替的山风(或称山岳风)与谷风(或称平原风).谷风的产生是由于日间太阳照射使山坡上的空气温度升高,热空气上升,而地势地处的冷空气则自山谷向上流动,这就形成了谷风;到了夜晚,空气中的热量向高空散发,高空中的空气密度增大,空气则沿山坡向下流动,这就形成了山风.第二章风的描述如上所述,风是由于空气的流动而形成的,因此可被看做是向量,包括空气流动的速度及流动的方向两个要素,也即是风速和风向.对于人类来说,风是最熟悉的自然现象之一,风速与风向在不同的时间(每日每月每年)都有一定的周期性变化.为了估算某一地域的风能资源,必须测量出每日、每月、每年的风速及风向数据,了解其变化的情况。

(一)风速空气在单位时间内所流过的距离称为风速,通常以米/秒作为计量单位。

风速是不稳定的随机量,,甚至在很短的时间内也有很大的变化。

目前国际上对于风力状况进行分析并作为计算风能资源的基本依据是每小时的平均风速.每小时平均风速值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测算得出:1.将每小时内测的瞬时风速取平均值;2.将每小时最后十分钟内测定的风速取平均值作为每小时的平均风速值(世界气象组织规定采用此法);3.将每小时内几个瞬间量测的风速值取平均值.我国气象台站给出的每小时平均风速值是按第二钟方式测定的,采用上述后两种方式测量风速时,最大风速度是不可能得到的.以每小时平均风速值为基础可以计算得出每日、每月、每年的平均风速值,既:日平均风速值:一个月中各日风速值的平均值;年平均风速值:一年中各月风速值的平均值。

(二)风向地球上某一地域的风向由于其所处地理位置及受地球表面不同情况的影响,是经常变动的。

国际上通用的十六位风向的表示方法是在东单西北四个方向各插入一个方向,组成八个方位,及组成十六个方位,按照在此十六个方位风向出现的频率组成的描述风向变化的图形,称为风向玫瑰图在风玫瑰图中,径向矢量的长度代表该方向的风吹过的时间百分数。

数字则表示该方向的平均风速值。

风玫瑰图既可画成每小时的,也可画成每日每月每年的。

分析一天或一年的风玫瑰图就可了解一天或一年的风向变化情况。

三风沿高度的变化从地球表面到100米高空内,空气流动受到涡流,粘性和地面摩擦等因素的影响,靠近地面的风速较小。

离地面越高则风速较大。

风能的大小与风速的立方成正比,在高空捕获的风能远比地面要大,了解风速沿高度变化的情况,对于选择和确定风力装置离地面的高度非常重要。

四风能密度垂直穿过单位截面的空气所具有的动能称为风能密度。

分为平均风能密度:一定周期内风能密度的平均值称为平均风能密度。

有效风能密度:对应与此一定风速范围内的风能密度称为有效风能密度。

我国有效风能密度对应的风速范围为3—20米/秒。

一般情况下,计算风能密度采用标准大气压下的空气密度。

五风速的频率风布按风速相差1米/秒的间隔观测一定时期内不同风速出现的时数占此一定时期的吹风总时数的百分比称为风速的频率分布。

根据风频风布,我们可较好的了解某地的风况。

第三章风能利用气流和任何运动着的物体一样具有动能,流动着的空气所具有的动能称为风能。

按照空气动力学理论,流动的空气所具有的动能为:W=1/2mv2式中W——流动的空气所具有的动能,千克•米2•秒-2(或焦);m——流动的空气的质量,千克;v——空气流动的速度,即风速,米/秒。

若设A为与空气流动方向垂直的某一截面的面积(其单位为米2),ρ为空气密度(其单位为千克/米3),则单位时间内穿过截面A的风能为:式中t——时间,秒。

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它和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燃料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同,不会随着它本身的转化(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和人类的利用而日趋减少,因此可以说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由于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资源的储量随着人们的利用正在日趋减少,同时也由于这些矿物燃料在利用时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风能利用在70年代又重新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开发推广。

风能除了具有可再生性及无污染的特点外,风能还属于过程性能源,因而具有随机性。

利用风能必须考虑蓄能或与其他能源相互配合,才能获得稳定的能源供应,因为风能是不能直接蓄存起来的,风能只有转换成其他形式的可以蓄存的能量后才能蓄存起来,当然这就增加了技术上的复杂性。

风能的能量密度低是风能的另一弱点,空气的密度仅约为水的1/800,因此风能装置的体积大,耗用材料多,这也是风能利用受到制约的因素之一。

根据不同的需要,风能可以被转换成其他不同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电能、热能等而加以利用。

80年代以来风能利用的主要趋向是风力发电、风力泵水、风力致热及风帆助航等。

第四章风力发电的发展及现状一风电的发展:人类利用风能的历史可追溯到中世纪甚至更早,最初是将风能转换为机械能,以后则是电能。

我国是最早利用风能的国家之一。

公元1637年明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一书中记载有:“扬郡以风帆数扇,俟风转车,风息则止”,说明当时已有风车问世。

埃及、荷兰、丹麦等国也都是世界上较早和普遍利用风能的国家,古埃及利用风磨碾磨粮食;荷兰的风车数量是举世闻名的,14世纪荷兰人改善了风车的设计,广泛地利用风车在沼泽地区排水;丹麦是世界上最早利用风力发电的国家,从19世纪末便开始研制风力发电机,大约有3000台工业用风车和30000台其他形式的风车在家庭和农村中使用;美国自19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有600万台小型风车(功率小于1千瓦)用于提水和发电,对美国西部地区的开发起了重要作用。

美国于1941年在佛蒙特州建造了第一台额定容量为1.25兆瓦的大型风力发电机,1941至1945年间运转发电,其后由于叶片折断而停止运转;苏联于1931年在巴塔拉瓦(靠近黑海的雅尔塔)建造了风轮直径为30.48米,塔高30.48米,额定功率为100千瓦的风力发电机组,额定风速约为11米/秒,采用了感应发电机;机组与32公里以外位于塞瓦斯托波尔的20兆瓦容量的火力发电站相联,并通过叶片的桨距控制实现调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国家(如丹麦等)进行了容量在100千瓦以上的风力发电装置的研究,风力发电的理论逐渐系统化,丹麦的盖瑟机组风轮直径为27米,功率200千瓦,每年可发电40万千瓦•时。

20世纪60年代由于石油价格下降,风力发电处于停滞状态。

1973年以后由于石油危机的冲击及使用煤、石油等矿物燃料发电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风力发电又重新受到重视。

美国、丹麦、荷兰、英国、德国、瑞典、加拿大等国对风力发电的研究与应用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及资金,制订了开发计划,充分利用空气动力学、新材料、计算机、电机及自动控制等领域的新技术研制现代风力发电机及研究其运行技术。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风力发电技术逐渐趋于成熟,建立了评估风力资源的计算机模拟系统,改进了变桨距控制和发展了失速控制风轮机叶片的设计理论,提出和采用了新型叶片材料及翼型,研制了变速恒频发电机及低速发电机,开发了微机控制的风力发电机单机和机群自动控制的技术等,大大提高了风力发电机的效率及可靠性。

在美国、西北欧等工业发达国家发展风力发电主要是建立风电场,到1987年底美国在加利福尼亚州已安装了约16400台不同容量的风力发电机,总装机容量约达140万千瓦,年发电量达17亿千瓦•时。

美国加州风电场每千瓦•时的发电成本已低于核电,接近燃油发电的水平,说明风电已具有与传统常规能源发电竞争的潜力。

截止到1990年底全世界风力发电装机容量达255万千瓦,共计约20430台,平均单机容量为106千瓦(其中美国装机容量为163万千瓦,丹麦为34.3万千瓦,德国为5.5万千瓦,荷兰为4.5万千瓦,印度为3.8万千瓦)。

1990年全世界风力发电量约为35.7亿千瓦•时,其中美国占71%,丹麦占14.6%。

1990年以后并网型风力发电在全世界,特别是欧洲及印度得到了快速发展,到1994年全世界并网风力发电机的装机容量已达到365.1万千瓦,其中美国为171.7万千瓦,德国为64.3万千瓦,丹麦为54万千瓦,荷兰为15.3万千瓦,英国为14.7万千瓦,西班牙为7.2万千瓦,瑞典为3.8万千瓦,希腊为2.8万千瓦,意大利为2.2万千瓦。

欧洲各国的风力发电装机容量的总和已接近美国风力发电的总装机容量。

在亚洲,印度的风力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8.2万千瓦。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风力发电机的单机容量逐步加大。

在80年代初,商品风力发电机的单机容量为50千瓦左右,80年代中期为100千瓦左右,到80年代末期已增加到200千瓦左右,进入到90年代以后,容量为300--500千瓦的机组已成为各国建设风电场的主导机型。

按照国际上的规定,单机容量在1000千瓦以上的风力发电机组为大型机组,单机容量愈大,成本越低,经济效益越高,同时可减少风电场占地面积,因此一些工业发达国家也纷纷进行了研究与试制。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的研究开发耗资巨大,其长远目标是使之达到能承担部分社会能源的需求。

有的机组在试验运行中出现技术问题后已停止运行。

在风电场的建设中欧洲联盟各国倾向于单机容量为500--750千瓦的机组。

(二)风力发电与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的比较随着人类在生产及日常生活中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及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日益提高,利用风能发电和可再生能源中其他能源发电(例如太阳光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太阳热发电、地热发电等)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到80年代末美国风电场的发电成本已低于核电成本,但仍高于水力发电和燃油或燃煤发电的成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