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不确定性》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不确定性》精品教案教学设计第八单元可能性 1.不确定性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本课在教学设计上突出了以下两点:
1.注重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力莫过于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
”掷硬币是学生比较喜欢玩的一种游戏,学生通过掷硬币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愉快的情境中,产生了认知内驱力,从而使教学过程对学生有一种吸引力,吸引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中去。
2.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受,让活动贯穿始终,体现了玩中学的教学思想。
学生只有参与到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才能真正地理解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
就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而言,
这就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数学现象,为了让学生对这一现象产生初步的感知和体验,教师设计了“掷硬币”“摸球”等活动,并以“猜一猜”作为活动的切入点,学生在“掷一掷”“摸一摸”等实践中经历了证实猜测的过程,感受到了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确定性”。
3.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注重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说说生活中的事件,这不仅能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还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可以充分地让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在自主宽松的环境中大胆地猜想,无所顾忌地表达,以说促思,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盒子、黄球、白球
学生准备硬币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1.猜一猜。
师:“上课之前告诉同学们一个消息,我们班马上要转来一位新同学了,请同学们猜一猜,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
生猜可能是男同学,也可能是女同学,不能确定,都有可能。
2.导入新课。
师:生活中,有些事件我们可以确定它的结果,有的事件则不能确定它的结果。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利用“猜一猜”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感知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为探索新知奠定基础。
⊙实践探索
活动一:掷硬币。
师:请同桌之间轮流掷10次硬币,先猜猜哪面朝上,再把实际结果记录在记录单上,并说说你们有什么发现。
(同桌掷硬币,记录实际结果)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们的记录单,谁愿意告诉我,你有什么发现?预设
生:我发现硬币落下后,有时是正面朝上,有时是反面朝上。
师:就像你说的那样,硬币落下时可能是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它的结果是不能确定的,这就是我们数学中的不确定现象。
预设
生:我还发现有时能猜对,有时猜不对,这是为什么呢?
师:硬币落下来时有两种可能,结果是不确定的,所以有时能猜对,有时猜不对。
也有同学发现硬币落下来时的结果与上一次的结果无
关,上一次是正面朝上,这一次不一定是正面朝上,而是依然有两种可能,所以还是猜不对。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安排了“掷硬币”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活动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地猜想、实践、探索、验证的时间,使学生亲身经历对不确定现象的探索过程,获得直观的体验,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
活动二:联系生活实际明确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1.说说下面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1)明天会下雨。
(2)我能中一等奖。
(3)下一个路口我会遇到红灯。
(学生讨论、交流各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教师适时指导)
2.列举生活中类似的例子说一说。
(学生举例)
活动三:摸球游戏。
(课件出示盒子)
师:这里有1个盒子,我在里面放了5个白球和5个黄球。
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摸出的球可能是什么颜色的?请同学们猜一猜。
(学生猜想后,观察教师摸球)
师:从摸球游戏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预设
生:摸出的球,可能是白球,也可能是黄球。
(课件出示:可能)
师:现在我把盒子里面的黄球全部拿出来,再摸出1个球,会出现什么结果呢?
预设
生:摸出的一定是白球。
(课件出示:一定)
全文为WORD文档,水印部分下载后即可清除:【插入】->【水印】->【删除文档中的水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