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概述
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及应用—交换理论
▲认为社会互动是一种双方交换的行为。每一个人都有 不同于他人的自我需求和资源资本,社会互动就是通 过资源交换以满足自我需求的行为。资源交换不是随 意的,是个人与个人之间在交换过程中对利润和成本、 取与给的计算与运用。
▲老年人地位之所以下降,其根本原因是缺少可资交换 的资源和价值,只能扮演屈从和依赖的角色。
如何保持现有的资源资本是提高老年人地位的根本。
发展与老年人有关的政策和社会服务的原则就应当是力 求最大限度地增加老年人的权力资源,以保持老年人 在社会互动中的互惠性、活动性和独立性。
简述布劳的结构交换论
简述布劳的结构交换论摘要:一、布劳的结构交换论概述二、布劳结构交换论的核心观点1.社会交换过程中的权力与资源分配2.社会地位与交换关系的影响三、结构交换论的应用领域四、交换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启示与实践正文:【一、布劳的结构交换论概述】布劳的结构交换论是一种社会学理论,主要研究社会交换过程中的权力、资源分配以及个体之间的交换关系。
该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彼得·布劳(Peter Blau)提出,旨在拓展交换理论在社会学领域的应用,并深化对社会组织、个体行为的理解。
【二、布劳结构交换论的核心观点】1.社会交换过程中的权力与资源分配:布劳认为,在社会交换过程中,个体之间的权力与资源分配是不均衡的。
这种不均衡导致了交换关系的形成、维持和改变。
权力与资源的分配不仅影响个体在交换过程中的策略,还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性和发展。
2.社会地位与交换关系的影响:布劳指出,社会地位是影响个体交换关系的重要因素。
社会地位较高的个体在交换过程中往往具有更多的资源和权力,从而使得地位较低的个体在交换中处于劣势。
这种地位差异导致了交换关系的不对称性,进一步影响到社会的结构和秩序。
【三、结构交换论的应用领域】布劳的结构交换论广泛应用于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领域。
在组织行为、人力资源管理、社会网络分析等方面,结构交换论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种理论框架,有助于深入探讨社会交换现象及其背后的权力、资源分配机制。
【四、交换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启示与实践】布劳的结构交换论对我们理解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现象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例如,在职场环境中,员工之间的交换关系往往受到地位、权力、资源等因素的影响。
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人际关系,提高沟通与合作的效果。
此外,结构交换论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如在教育、医疗等领域的资源分配改革,以减少不平等现象,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
总之,布劳的结构交换论为我们理解社会交换现象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社会生活中的权力与交换》
社会交换的原则
◆互惠性原则(Reciprocity Principle):参与交换各方
期待着相互回报。
◆公正原则(Justice Principle):在社会交往中受到公平 规范的制约。 ◆边际效用原则(Marginal Utility Principle):人们从事 某一特定行为得到的期望报酬越多,则该行动的价值越 小并且越不可能从事此活动。 ◆不均衡原则(Imbalance Principle)在社会单位中,某 些交换关系越是稳定和均衡,其他交换关系就越可能变 得不均衡和不稳定。(举例;恋爱关系中的平衡)
谢谢大家 Thank you
微观社会结构交换过程
权力产生的条件:
◆对别人能够提供给自己的作为交换的利 益保持冷淡
◆对于别人需要的东西加以垄断 ◆防止他人为满足他们的需要而形成强制 力量
◆别人需要他所能提供的利益
微观社会结构交换过程
权力合法化渠道: ◆共同社会规范
◆下级社会赞同
◆社会化
◆走出领导的两难困境
◆领导与追随者的期望 ◆提供补偿
微观结构中的社会交换过程
社会吸引 竞争
一些人处在吸引人他人、被人尊敬的地位 内在报酬:乐趣、社会赞同、感激等 外在报酬:金钱、商品、邀请、帮助等
分化
一些人处在被人吸引、表示尊敬的地位
整合/对立
集体赞同/集体反抗
微观社会结构交换过程
社会交往义务中保持自身独立性的社会交往条件:
◆战略资源 ◆替代资源 ◆强制力量 ◆减少需要
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
作者:彼特●布劳
讲课大纲
理论概述及主要代表人物 社会交换的概念及原则 社会交换与经济交换的区别 微观社会交换的过程 宏观社会交换的过程 理论特征与评价
社会交换论
布劳将霍曼斯的分析扩大和延伸,得出了他自己的交换观。
他的《日常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势》一书 (1964 年 ) 和两篇论文 (1964 年, 1968 年 ) 是研究他的观点的主要素材。
布劳虽然不像霍曼斯引起那样多的争议,但他对社会学现象的研究方法还是受到了一些学者的批评。
理论基础一般来说,学者们对布劳的批评少于对霍曼斯的批评。
布劳的观点之所以被人接受,原因之一是他认识到发生特性是社会交换的控制因素,并且依靠经济学原理——而不是操作心理学——作为其理论基础。
如前所述,霍曼斯信奉简化论;他相信任何复杂行为都能简化为他提出的几项命题。
这一立场未能获得普遍赞同,继而发生了热烈的争论。
布劳承认,在人际交换中,会出现一些无法用双方过去的强化事例来解释的特性,这样他就避免了争议。
他并不否认操作心理学的有效性,但也指出:操作心理学无法解释人际交换中的所有现象——不能解释发生特性。
按照布劳的观点,发生特性“实质上是一个结构之中各个成分之间的种种关系。
这些关系虽然必定与诸成分共存,但并不寓于成分之内,它们限定了该结构。
例如,人际社会交换中的发生特性就是交换双方之间的关系。
从关系双方经历过的强化事例不一定可以看出双方取得的一致的性质何在。
两人对对方采取某些人际行为,可能是因为在过去这样做曾一直使双方得益。
除非双方都发现对方的反应有利可图,否则就可能无法继续对方所期望的行为。
假定有一个人曾把做家务和受惩罚联系在一起,从这一过去的强化事例我们可能预料他将竭力逃避这类家务。
但是,为了保持与别人的某一关系,他可能不得不分担家务。
人们为了获取回报,有可能达成一些难以用过去的强化事例来解释的一致。
这些一致甚至可能是出于对未来回报的期望,而不是基于对过去回报的记忆。
布劳运用经济学作为其主要理论基础。
霍曼斯也谈论经济学,但他首先是从操作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相反地,布劳固然承认操作心理学的重要性,却偏向于主要依靠经济学。
第一章中已指出,布劳看到了社会交换与经济交换之间的若干重要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来源于社会交换的非正式性和非特定性。
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概述 社会交换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进而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的一种社会学理论
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概述社会交换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进而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的一种社会学理论。
由于它对人类行为中的心理因素的强调,也被称为一种行为主义社会心理学理论。
这一理论主张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受到某种能够带来奖励和报酬的交换活动的支配,因此,人类一切社会活动都可以归结为一种交换,人们在社会交换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也是一种交换关系。
社会交换理论由霍曼斯创立,主要代表人物有布劳、埃默森等。
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对社会交换的定义、条件、特征、原则、过程、社会交换与权力、社会交换与宏观结构及社会交换中出现的不平等与异质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形成了社会交换理论从微观向宏观的过渡。
布劳的理论明显受到霍曼斯和马克思的影响:一方面,布劳在结构交换论中吸收了霍曼斯社会交换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命题中的合理内核;另一方面,布劳又通过汲取马克思辩证法思想的精髓,运用“集体主义方法论”与整体结构论,进行了对社会交换中宏观结构的研究,并用不对等交换的原则揭示了权力产生、反抗及变迁的基本规律。
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的基础什么是社会交换?布劳接受了由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而由霍曼斯进一步讨论的社会交换的基本心理原则。
他认为虽然大部分人类行为是以对于社会交换的考虑为指导的,但并不是所有的人类行为都是这样受到交换考虑的指导,社会交换只是人类行为的一部分。
他提出了使行为变为交换行为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一是该行为的最终目标只有通过与他人互动才能达到;二是该行为必须采取有助于实现这些目的的手段”。
布劳把社会交换界定为“当别人作出报答性反应就发生、当别人不再作出报答性反应就停止的行动”。
他认为社会交换是个体之间的关系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权力分化与伙伴群体关系、对抗力量之间的冲突与合作、社区成员之间间接的联系与亲密依恋关系等的基础。
社会的微观结构起源于个体期待社会报酬而发生的交换。
个体之所以相互交往,是因为他们都从他们的相互交往中通过交换得到了某些需要的东西。
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社会交换理论是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流派之一。
产生于50年代末期的美国。
交换理论最初是针对结构功能主义提出的,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实证主义、自然主义和心理还原主义的倾向。
它强调对人和人的心理动机的研究,批判那种只从宏观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或抽象的社会角色上去研究社会的作法;在方法论上倡导个人是社会学研究的根本原则;认为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社会联合是一种相互的交换过程。
这是对美国心理学家 B.F.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功能主义的文化人类学和功利主义的经济学的全面综合。
社会交换论的基本研究范畴和概念包括价值、最优原则、投资、奖励、代价、公平和正义等。
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社会学家G.C.霍曼斯、P.M.布劳和R.埃默森。
霍曼斯是交换理论的创始人。
他提出了一组普遍性命题:①成功命题。
一个人的某种行为能得到相应的奖赏,他就会重复这一行动;某一行动获得奖赏愈多,重复活动的频率也随之增多;获得的奖赏愈快,重复活动的可能性就愈大。
②刺激命题。
相同的刺激可能会带来相同或相似性行为。
如某人过去在某种情况下的活动得到了奖赏或惩罚,而在出现相同的情况时,他就会重复或不再重复此种活动。
③价值命题。
如果某种行为的后果对一个人越有价值,那么,他就越有可能去重复同样的行动。
④剥夺与满足命题。
某人(或团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的次数愈多,那么,这一奖赏对该人(或团体)的价值就愈小。
⑤攻击与赞同命题。
该命题包括两方面:一是当个人的行动没有得到期待的奖赏或者受到了未曾预料到的惩罚时,就可能产生愤怒的情绪,从而出现攻击性行为;二是当个人的行动得到预期的奖赏,甚至超过期待值,或者没有遭到预期的惩罚时,他就会高兴,就会赞同这种行为。
霍曼斯将 5个命题看成是一组“命题系列”,强调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性,并认为只要将5个命题综合起来,就能够解释一切社会行为。
霍曼斯指出,利己主义、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由于每个人都想在交换中获取最大利益,结果使交换行为本身变成一种相对的得与失。
社会交换理论的源流及其在旅游
随着旅游研究的深入和发展,社会交换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例如,在旅 游目的地规划和营销中,运用社会交换理论可以更好地理解游客的需求和期望,从而制 定更有效的策略和措施。此外,通过研究旅游过程中的社会交换现象,可以进一步丰富
和完善社会交换理论本身。
对未来研究的启示与建议
深入探索理论框架
目的地形象
社会交换理论还可以解释目的地形象 对游客选择的影响。如果一个目的地 的形象与游客的期望相符,他们就会 更愿意选择这个目的地作为旅游目的 地。
03
社会交换理论在旅游实践中的应用
旅游企业战略规划
01
02
03
04
制定战略计划
旅游企业需要制定一个长期、 中期和短期战略计划,明确企
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旅游行为
社会交换理论还解释了旅游者的行为如何受到交换关系的影响。例如,旅游者 可能会选择与具有相似价值观和行为的人进行交往,形成社会网络和群体认同 。
旅游服务质量管理
服务质量感知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旅游者对服务质量的感知是基于他们对服 务交易所获得的收益和付出的成本的评估。如果旅游者认为 服务质量超过了他们的期望,他们就会对服务有积极的评价 。要地位
旅游是一种社会交换 过程
社会交换理论为理解旅游活动中 的社会关系、互动和影响提供了 重要的框架。它强调了人们在交 换中获得的报酬和成本,以及这 些交换如何塑造社会行为和人际 关系。
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广 泛
社会交换理论在旅游研究中得到 了广泛应用,涵盖了旅游动机、 旅游者满意度、旅游对目的地社 区的影响等多个方面。它为理解 旅游现象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方 法。
社会交换理论的源流及 其在旅游
汇报人: 日期:
《社会交换理论》课件
通过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换行为,深入了解不同文化对交换观念和行为的影响,为跨 文化交流提供理论支持。
新的研究方法与技术的运用
1 2 3
实验研究方法
利用实验法研究社会交换理论,通过模拟情境和 条件控制,探究交换行为的内在机制。
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
运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交换行为 进行定量分析,揭示隐藏在大量数据中的模式和 规律。
02
他的社会交换理论强调了社会 互动中的交换关系,认为人们 在社会互动中会根据成本和收 益进行行为决策。
03
霍曼斯认为,社会交换不仅仅 是物质的交换,还包括情感、 信息等方面的交换。
彼得·布劳
布劳是美国的社会学家,也是社会交换 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进一步发展了霍曼斯的理论,提出了 社会交换中的“权力平衡”概念,即交 换双方在资源上的不平等会导致权力失 衡,而这种权力失衡又会影响交换关系
社会交换不仅包括物质交换,还包括情感 和认同的交换。人们通过情感交流和认同 建构来建立和维护社会关系。
权力与地位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权力与地位是社会交 换中的重要因素。通过交换,个体可以获 得更高的地位和更大的影响力。
02
CHAPTER
社会交换理论的代表人物
乔治·霍曼斯
01
霍曼斯是美国的社会学家和行 为主义社会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之一。
THANKS
谢谢
矛盾和冲突。
社区中的社会交换行为
邻里之间的互助与资源交换
在社区中,邻里之间会进行各种形式的互助和资源交换。例如,有的居民可能会为邻居照顾孩子,以便邻居能够完成 工作任务;或者在社区中分享自己的技能和知识,以增进社区的整体福祉。
社区组织与居民之间的交换关系
社会交换理论(霍曼斯和布劳)
霍曼斯倾向于个人主义方法论与心理还原论即以个人的心理的解释推导所有群体行为布劳则更多地倾向于集体主义方法论与整体结构论即认为社会复杂的结构不能还原为个人的心理现象而且具有整体的效应
国外社会学理论
授课教师 李伟梁
lwl7208@
社会交换理论
Social Exchange Theory
3.理论意义与不足 (1)理论意义 A.对社会整合的有效解释 B.对权力的有效解释 C.对地位的有效解释 (2)理论缺陷 A.心理还原主义 B.关于人的行为是一种理性行动的批评 C.理论命题中的同义反复
三、布劳的结构交换理论
生平与著述
Peter Michael Blau (1918-2002)
1.布劳的学术思想比较 (1)其理论与结构功能理论的不同之处: 结构功能主义重视均衡,而布劳则比较重视不均衡的 交换 ( 2 )布劳的社会交换论在方法论上不同于霍曼斯的地方, 有两点: ①霍曼斯倾向于“个人主义方法论”与心理还原论,即以 个人的心理的解释推导所有群体行为,布劳则更多地倾 向于“集体主义方法论”与整体结构论,即认为社会复 杂的结构不能还原为个人的心理现象,而且具有整体的 效应。 ②霍曼斯用对等性原则解释社会交换,布劳则用对等性解 释部分社会交换,用不对等性解释另外一些社会交换。 布劳认为,不对等交换产生了社会的权力差1.社会交换的基本概念 (1)行动 (2)报酬 (3)价值 (4)情感 (5)互动 (6)规范 (7)代价 (8)资源 (9)利润
2.基本命题 (1)成功命题:个人的某种行动越是经常地得到相应的报酬, 那么他就越有可能重复这一行动。 (2)刺激命题:相同的刺激可能会带来相同或相似的行动。 (3)价值命题:如果某种行为的后果对一个人越有价值,那么 他就越有可能采取该行动。 (4)剥夺与满足命题:指某人在近期内重复获得相同报酬的次 数越多,那么这一报酬的追加部分对他的价值就越小。 (5)攻击与赞同命题:A.当个人的行动没有得到预期的报酬或 受到未预期的惩罚时,就可能产生愤怒的情绪或出现攻击性 行为;B.当个人的行动得到预期的报酬或超过预期的价值, 或没有得到预期的惩罚时,他就会高兴,心理上也会赞同这 种行动。 (6)理性命题:人类的行为不是一种单纯的刺激—反应,而是 一种理性行为。
社会交换理论PPT
信息沟通
02
03
协商与决策
交换双方需要就交换内容、条件 等信息进行沟通,确保双方对交 换行为有共同的理解。
在明确交换条件后,双方会进行 协商和决策,确定最终的交换方 案。
交换关系的建立与维护
信任建立
信任是交换关系的基础,双方需要通过诚信行为和履行承诺等方式 建立信任关系。
规则制定与执行
为确保交换关系的稳定和公平,双方需要制定并执行相应的交换规 则。
理论自身的局限性及挑战
忽视非物质交换
社会交换理论主要关注物质资源的交换,相对忽视了情感、认同等 非物质资源的交换。
难以解释复杂的社会现象
对于某些复杂的社会现象,如利他行为、社会规范等,社会交换理 论往往难以提供充分的解释。
量化研究的困难
社会交换涉及的主观感受和判断很难进行精确的量化测量,这给相 关的实证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冲突解决机制
在交换过程中可能出现冲突和分歧,双方需要建立有效的冲突解决机 制,确保交换关系的持续和稳定。
交换结果的评估与反馈
结果评估
在交换完成后,双方会对交换结 果进行评估,判断交换是否达到 预期目标。
满意度调查
通过对交换双方的满意度进行调 查,可以了解交换过程中存在的 问题和不足,为后续交换提供参 考。
探讨礼物交换在社会关系维护中的作用,以及互 惠原则在其中的体现。
心理学中的交换动机研究
动机理论
研究个体行为的动机基础,探讨交换行为背后 的心理驱动因素。
认知失调理论
分析个体在交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认知失调现 象,以及如何通过调整认知来维护心理平衡。
情绪与交换决策
探讨情绪在交换决策中的作用,以及情绪对交换行为和结果的影响。
社会交换理论霍曼斯和布劳资料讲解
结构功能主义重视均)布劳的社会交换论在方法论上不同于霍曼斯的地方, 有两点:
①霍曼斯倾向于“个人主义方法论”与心理还原论,即以 个人的心理的解释推导所有群体行为,布劳则更多地倾 向于“集体主义方法论”与整体结构论,即认为社会复 杂的结构不能还原为个人的心理现象,而且具有整体的 效应。
• 齐美尔的交换原则:[特纳P271]
⑴吸引原则:行动者越是感到对方的资源具有价值,他们 之间就越有可能建立交换关系。
⑵价值原则:行动者对某一种特定类型资源的需求越迫切, 同时得到的可能性越小,则这种资源对他越有价值。
⑶权力原则:
A.行动者越是认为另一人的资源的价值越大,后者对其拥 有的权力越大。
社会交换理论霍曼斯和布劳
一、社会交换理论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来源
㈠社会背景 50年代中后期,由于美国国内社会矛盾的普遍激化,人们逐渐
发现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并不能解释日益激化的美国社会矛盾,认 识到功能主义理论的局限性。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开始普遍强调 个性发展,崇尚个人力量,反对那种只把人作团体的组成部分, 而不把人作为社会个体行动者的理论观点。 ㈡思想来源 1.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交换理论 2.人类学中的交换理论 ⑴弗雷泽的澳大利亚土著居民姑表联姻模式 ⑵马林诺夫斯基特罗布里恩群岛KULA RING交换 3.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心理学 4.早期社会学家的交换理论:齐美尔
络理论。 交换理论同网络分析方法的结合,给传统交换理论注入了
活力,使它在困境中出现了新的转机。
五、社会交换理论的总结与评价
1.打破了结构功能主义一统天下的格局,推动了社会理 论研究出现多元化的局面。
2.有助于理论研究走出结构功能主义设立的理论迷宫, 走出以平衡、和谐为特征的“乌托邦”,更贴近地研究 社会现实。
社会交换理论
布劳理论的研究重点不在人际关系而在于社会结构。
他认为,从微观到宏观领域交换过程虽然相同但已变 得更为复杂,即交换的主体由个人扩展到群体和社会 组织;交换性质也由直接扩展到间接;交换由先于创 造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的过程变为受社会制度和结构 制约的过程。
他希望以自己的新的理论为分析非制度化的人际互动 和制度化的结构关系提供一般性的理论框架,从而填 补微观社会交换理论研究义心理学
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的 一个心理学流派。主要 强调外在条件对人的行 为和人格的影响作用, 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 条件反射,学习的过程 就是建立条件反射的过 程。
①主要观点:
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人的外在行为。
反对内省,主张实验;
持环境决定论,机制为“条件反射”。
②主要代表人物:
主要著作有:《社会行为:他的基本形式》、《社会交换的性质》 等。
一、霍曼斯的基本概念
行动:是行动者个体的行为,旨在追求报酬,避免惩罚。
互动: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相互作用,只有通过它,人们 才能把自己的行动变成追求报酬,避免惩罚的行动。
情感:是指在群体中,个人之间所具有的内部兴趣,如好感、反 感、赞同、反对等,情感也是一种可以用来交换的社会资源。
刺激:是指环境中的暗示,能引起个体作出行动上的反应。
报酬:又称奖励,是指能够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对象,它可以是 物质的,如金钱;也可是非物质的,如声誉、赞扬
成本:有两种含义。一是实际成本,是指在进行活动时蒙 受的痛苦。如体育运动员为了夺冠所进行的艰苦训练;二 是机会成本,指为了获得某种报酬而失去的其他可能的报 酬,如为了准备考试而放弃了一场音乐会。 投资:是指一个人拥有的全部资源,包括社会地位、知识, 专长、资历、性别、种族。 利润:是指一项行动结果中,报酬减去成本所剩下的纯粹 奖励。 剥夺:是指某人在得到某一特定奖励后所经历的时间长度。 满足:是指一个人在刚刚过去的时间里得到的报酬已足以 使他们不再马上需要更多的报酬。
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与结构功能主义不同,他重点研究人际关系中的交换现象。
主要代表人物有乔治霍曼斯和彼得布劳,此外艾默森和怀特海等人也对该理论的发展做出贡献,本章主要讨论霍曼斯和布劳的理论观点。
第一节社会交换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渊源一、社会交换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二战前,美国社会学界的研究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积极引进和介绍欧洲的社会学理论,二是进行大量的社会调查,其中芝加哥学派对城市问题研究著名于世。
20世纪50年代随着美国社会矛盾的普遍激化,结构功能主义因其局限性而日渐式微,对整体、社会、制度、结构、整合、均衡的关注转向强调个性发展,崇尚个人力量,反对把人作为团体中的部分,而不把人作为社会个体行动者的理论观点。
因此,在理论研究与实际生活的召唤下,由霍曼斯及后来的布劳等人倡导的强调个体行为的社会交换理论于50年代后期登上社会学舞台。
社会交换理论强调研究的个人动机在功能主义者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在理论方面没有更多的创新。
正如斯基摩尔指出的,交换理论是针对功能学派而来的,它具有早期个人主义的基本精神。
因此,交换理论的发展可以说是社会学对人的社会地位这个古老问题的新争论。
二、社会交换理论产生的思想根源(一)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交换思想洛克、亚当斯密:人的欲望的满足主要是通过交换过程实现的。
即功利主义思想,互通有无,相互交换是人的本性驱使,是一种永恒的合理的社会现象。
是人们满足自我欲求的主要手段。
现代交换理论试图用个人心理倾向解释市场行为(霍曼斯)。
交换理论利用和修正的古典经济学假设主要有:(1)每个人多是最大利益的最求者(2)个人所拥有的某类资源越多,那么,个人对这种资源的需要便越小。
(3)物质市场上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4)垄断、独占下的物质价格,必然高于自由竞争下的价格。
实际上,社会交换理论就是经济学的方式解释非经济领域中的社会现象,把经济学中的利润看作是社会学中的报酬,把亏本看做是惩罚。
(二)人类学中的交换思想人类学家在初民社会经济行为的研究为当代交换理论提供了主题与范畴。
第八章 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
• 一、社会交换的含义 • 1、交换是特定类型的交往 • 2、社会交换与经济交换 • 3、社会交换与社会规范 • 二、社会交换的过程 • 1、吸引 2、竞争 • 3、分化 4、整合 • 三、宏观结构中的社会交换 • 1、微观结构与宏观结构 • 2、宏观结构中社会交换的机制
• 交换理论反对结构功能主义把人当作社会 结构或社会制度制约下的角色的观点,主 张从人的行为、人际互动的最基本形式— —交换——中去发现形成社会结构的动因。
• 3、社会交换与社会规范
• 社会交换要受社会规范的制约。影响社会 交换的最基本的社会规范是互惠与公平。
• (1)互惠:是指一旦发生社会交换,受惠 一方就必须承担和履行回报义务。
• (2)公平:是对既定的交换关系中报酬与 代价的比例所做的社会规定,它直接制约 着人们报酬期待的程度。
• 二、社会交换的过程
• (2)社会交换是一种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 上的自愿性活动。
• 2、社会交换与经济交换
• (1)类似:期待回报、以换取回报为目的
• (2)区别:
• A.经济交换中有金钱充当衡量一切价值的一 般媒介;社会交换中没有统一的价值衡量 标准,报酬的价值具有相对性、模糊性。
• B.经济交换中人的目标具有单一性;社会交 换中人的目标往往是多重的。
• 据此,人们可以预先掌握各种交换关系中 社会公认的报酬期待、互惠标准、回报价 值以及公平准则。这能够减少交换过程中 的隔阂、误会,促进交换的顺利进行。
• (2)制度化。制度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历史 范围。共同的社会价值通过制度化一代一 代传承下去。
• 案例分析:阎云翔对礼物交换的研究
• 阎云翔根据礼物馈赠的目的和社会关系的 差异,区分了礼物的表达性与工具性,认 为“表达性的礼物”(村民称为“随礼”)以 交换本身为目的,反映了送礼人和受礼人 之间长期形成的社会联系,而“工具性礼 物”(村民称为“送礼”)则是以功利目的为 特征,带来的是短期关系。
布劳与霍曼斯社会交换理论
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的影响。
一是19世纪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交换学说。
斯密在《国富论》中认为,交换是古往今来一切民族、一切社会普遍具有的现象,人们之所以乐于互相交换是希望从中得到奖励和报酬•霍曼斯从功利主义经济学中吸取了灵感,并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认为人们的一切社会活动,不论是物质活动还是非物质活动,都是一种交换活动。
二是人类学的考察资料。
人类学家对原始部落中形形色色的经济交换形式和社会交换的论述使霍曼斯确信,交换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普遍现象•而且.人类已丛经济交换发展为社会交换,已从单纯的物质交换发展为物质与非物质的综合性交换。
三是行为主义心理学。
霍曼斯深受行为主义心理学斯金纳的影响,认为斯金纳对鸽子和白鼠的研究结果同样适用于解释人类行为。
来自经济学、人类学和心理学的思想使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一具有浓重的功利主义和行为主义色彩•并且尤其强调对人类的社会交换行为作心理学解释。
布劳是一位典型科班出身的社会学家,他的理论来源于各个派别的思想•功能理沦、冲突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的思想观点和概念都出现在布劳的著作中,布劳可以说是采各家之长,立己之论。
共同点: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是以霍曼斯的为基础,两人都认为任何复杂的社会结构都产生于基本的社会交换过程。
不同点:(一)研究主题的差异霍曼斯的交换理论不是从人的社会关系、从社会的动态过程去揭示人的需要和人的动机的存在和变化,未能认识到社会结构的整体性效应。
布劳批判霍曼斯的交换论忽略了社会结构所具有的突生性质,因此它只适用于直接人际互动关系的小群体,只能解释非制度化的社会行为。
布劳认为霍曼斯从心理学原理来解释所有社会现象的做法犯了“无视社会突生属性的还原主义错误”,为此,他为自己确立了新的研究主题,即“分析社会交往、维持它们的过程和它们具有的形式,并且进一步探究它们所引起的复杂的社会力量和结构”,或者说“回答较为复杂的社会交往过程是怎样从较为简单的过程中演化出来的”。
政企互动: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视角
管理论坛MANAGEMENT FORUM194政企互动: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视角文/赵黎鸣摘要:本文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分析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企业与政府就如社会交换的双方,企业的政治联系就如一种隐性契约。
双方通过这种隐性契约,建立了一种互动关系。
关键词:社会交换理论;政企互动;政治联系一、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概述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对社会交换的定义、条件、原则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形成了社会交换理论从微观向宏观的过渡。
布劳把社会交换界定为“当别人做出报答性反应就发生、当别人不再做出报答性反应就停止的行动”(布劳,2011)。
他认为社会的微观结构起源于个体期待社会报酬而发生的交换。
个体之所以相互交往,是因为他们都从交往中通过交换得到了某些需要的东西,即社会报酬。
布劳将社会报酬分为内在性社会报酬和外在性社会报酬。
内在性社会报酬指从社会交往关系本身所获得的报酬,比如乐趣、认同、爱、感激、信任等。
外在性社会报酬指在社会交往关系之外取得的报酬。
如金钱、商品、邀请、帮助、服从等。
社会交换不具有具体的规定和明确的承诺,因此在社会交换中会呈现理性经济人的特征。
布劳认为人们使行交换行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该行为的最终目标只有通过与他人互动才能达到;二是该行为必须采取有助于实现这些目的的手段。
因此,行使社会交换最基本的规范是“互惠”和“公平”。
互惠是交换的前提,公平是交换双方对报酬的预期。
只有同时遵守互惠和公平,交换关系才能持续进行。
二、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政企互动中外学者从90年代初期就以政府职能为出发点,对我国转型经济时期的政企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形成较为丰富的成果,并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从分析的思路上看,主要以经济体制改革和财政分权为出发点,分析制度变化对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的动机和结果的影响,进而分析政府与企业关系,构建了多种理论来解释这一时期的政企关系,并且这些理论的建构基本是建立在丰富的案例分析和细致的经验数据检验之上的,所以这些理论对于处于某一特定时空的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第十一章社会交换理论
个体按约活动就是体现了群体旳道德规范。 (“It is groups, and not individuals, which carry on exchange, make contracts, and are bound by obligations. ” )个体间旳互换就是按照群 体规范进行旳,同步也就巩固了这些规则与 规范。因而,莫斯以为,既不能像功利主义 那样过分强调个人利益,也不能像马林诺斯 基那样过分强调个人旳心理需要,而应该以 为个人是社会群体旳代表。最终,互换关系 产生于群体道德,并巩固和服务于群体道德 这一自成一格(suigeneris)旳实体。
4.在互换过程中,人们根据其获取有价值商品旳难 易程度区别出多种群体,并造成权力、威望和特权旳 差别。
②马林诺斯基和非物质互换论
Bronislaw Malinowski and Nonmaterial Exchange
《西太平洋上旳航海者》(The Argonauts of the Western Pacific)在这本书中,马林诺斯基对物质性或经济性旳互换同非 物质性或符号旳互换进行了区别(material or economic exchanges from nonmaterial or symbolic exchanges )。 马林诺斯基以为,库拉圈不但是经济旳或物质旳互换网,而且 是用来加强社会关系网络旳符号互换。他指出:“一次交易并 未结束‘库拉圈(Kula ring )’旳关系,规则是,‘一旦进 行库拉交易,永远进行库拉交易’,两个人之间旳伙伴关系是 永久旳、终身不变旳事。”“尽管在库拉原则中确实存在着纯 经济性旳交易,但马林诺斯基观察到,臂环和项链(armlets and necklaces)旳仪式性互换才是库拉互换原则中旳主要功 能。
社会交换理论
报酬:又称奖励,是指能够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对象,它可以是 物质的,如金钱;也可是非物质的,如声誉、赞扬
成本:有两种含义。一是实际成本,是指在进行活动时蒙 受的痛苦。如体育运动员为了夺冠所进行的艰苦训练;二 是机会成本,指为了获得某种报酬而失去的其他可能的报 酬,如为了准备考试而放弃了一场音乐会。 投资:是指一个人拥有的全部资源,包括社会地位、知识, 专长、资历、性别、种族。 利润:是指一项行动结果中,报酬减去成本所剩下的纯粹 奖励。 剥夺:是指某人在得到某一特定奖励后所经历的时间长度。 满足:是指一个人在刚刚过去的时间里得到的报酬已足以 使他们不再马上需要更多的报酬。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实验:如果某一 刺激持续地与另外一种产生某种既定生理反应的刺激 一起出现,那么,这一刺激本身本身也会产生那种反 应。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主张观察人类的行为。
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理论
乔治—霍曼斯(1910—1989) 美国社会学家,交换理论的创 始人。认为社会学的主要研究 单位是个人,在行为主义心理 学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命题, 并推广到社会结构的解释中去。
一、社会交换的概念
社会交换是人类行为的一部分。社会交换是当 别人作出报答性反应就发生、当别人不再作出 报答性反应就停止的一种自愿性行为。社会的 微观结构起源于个体期待社会报酬而发生的交 换。个体之所以相互交往,是因为他们都从他 们的相互交往中通过交换得到了某些需要的东 西。
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但是社会一旦构成,就有了它自身的特性, 这些特性是不能简单还原到个人的,霍曼斯试图用个体运动的心 理学命题去解释社会组织、社会制度、社会结构,是注定要失败 的。
布劳的结构主义交换论
社会交换
霍曼斯和布劳的观点
霍曼斯: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
基本原则,由于每个人都想在交 换中获取最大利益,结果使交换 行为本身变成一种对等的得与失。
霍曼斯交换理论基本命题
A
付出 B 回报
A
付出
B
回报
价值命题为:某种行为产生的结果对一个人 来说越有价值,则它可能采取同样的行动。 理性命题指:一个人在选择采取何种行动时 ,他会根据当时的认识而选择获得报酬最大 的行为。(行动=价值*可能性)
社会交换论应用在社区中的事例
以茶叶经济为支柱产业的半坡老寨为例。
(一)旅游因对原有茶叶经济又促进而得 到茶农支持
茶商 茶商,旅游业
茶农
茶农
(二)旅游因增加额外的经济收益、拓宽 社会关系而受到茶农重视
社会交换的目的是获得更优价值的结果, 这里的价值不仅包括经济价值,还包括社 会价值,文化价值等。
布劳:从社会结构的原则出发考察人 与人之间的社会交换过程。
(二)分化
竞争 有较多资源或稀缺资源的人 较高的交换地位
(三)整合与冲突
资源不平衡 等级形式固定 整合和冲突
社会交换理论主要内容
社会交换理论: 社区起源于个体由于期待 社会报酬而发生的交换。当互动双方都达 不到自我的目的时,社会互动就会趋向停 止。 交换物不仅仅是金钱,还有赞同、尊重、 依从、爱、情感,以及其他紧缺物质产品
(三)旅游因其发展潜力而吸引茶叶经营 的投入 视野开阔的茶农,愿意将部分茶叶经营的 收入投入到旅游上来,从而选择了与游客 之间进行社会交换。
(四)旅游因需要额外的技能与投入而使 部分茶农不愿意参与其中 一些村民由于文化水平、经营意识等自身 条件或资金闲置。认为旅游获得的相对价 值和自身成功获利的可能性较小,不愿进 行旅游相关的社会交换。(沟通、家庭旅 馆的前期资金投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概述】
社会交换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进而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的一种社会学理论。
由于它对人类行为中的心理因素的强调,也被称为一种行为主义社会心理学理论。
这一理论主张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受到某种能够带来奖励和报酬的交换活动的支配,因此,人类一切社会活动都可以归结为一种交换,人们在社会交换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也是一种交换关系。
社会交换理论由霍曼斯创立,主要代表人物有布劳、埃默森等。
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对社会交换的定义、条件、特征、原则、过程、社会交换与权力、社会交换与宏观结构及社会交换中出现的不平等与异质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形成了社会交换理论从微观向宏观的过渡。
布劳的理论明显受到霍曼斯和马克思的影响:一方面,布劳在结构交换论中吸收了霍曼斯社会交换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命题中的合理内核;另一方面,布劳又通过汲取马克思辩证法思想的精髓,运用“集体主义方法论”与整体结构论,进行了对社会交换中宏观结构的研究,并用不对等交换的原则揭示了权力产生、反抗及变迁的基本规律。
[编辑本段]【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的基础】
什么是社会交换?布劳接受了由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而由霍曼斯进一步讨论的社会交换的基本心理原则。
他认为虽然大部分人类行为是以对于社会交换的考虑为指导的,但并不是所有的人类行为都是这样受到交换考虑的指导,社会交换只是人
类行为的一部分。
他提出了使行为变为交换行为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一是该行为的最终目标只有通过与他人互动才能达到;二是该行为必须采取有助于实现这些目的的手段”。
布劳把社会交换界定为“当别人作出报答性反应就发生、当别人不再作出报答性反应就停止的行动”。
他认为社会交换是个体之间的关系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权力分化与伙伴群体关系、对抗力量之间的冲突与合作、社区成员之间间接的联系与亲密依恋关系等的基础。
社会的微观结构起源于个体期待社会报酬而发生的交换。
个体之所以相互交往,是因为他们都从他们的相互交往中通过交换得到了某些需要的东西。
在讨论社会交换的形式之前,他又区分了两种社会报酬:内在性报酬和外在性报酬。
“内在性报酬,即从社会交往关系本身中取得的报酬,如乐趣、社会赞同、爱、感激等;外在性报酬。
即在社会交往关系之外取得的报酬.如金钱,商品、邀请、帮助、服从等。
”他把社会交换分为三种形式:(1)内在性报酬的社会交换。
参加这种交换的行动者把交往过程本身作为目的。
(2)外在性报酬的社会交换。
这种交换的行动者把交往过程看作是实现更远目标的手段。
外在性报酬对一个人合理选择伙伴,提供了客观的独立的标准。
(3)混合性的社会交换。
这种交换既具有内在报酬性.也具有外在报酬性。
接着,他讨论了影响社会交换过程的条件。
布劳列举了三种类型:第一。
交换发展时期与交换伙伴间关系的特点和性质;第二,社会报酬的性质和提供它们时付出的成
本;第三,发生交换的社会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