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资料--讲义物流信息
物流培训资料
![物流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cf9f18c71fe910ef12df8a5.png)
物流培训资料一、物流(LOGISTICS)的定义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而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原产地到消费管理地的高效率、高效益的正向和反向流动及储存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过程。
现代物流管理强调把正确质量、正确数量产品以正确的方式在正确的时间送达正确地点用户手中的有效性活动集合。
那么我们对物流的认识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点方面的内涵:1.物流中的“物”既包括有形的实体产品也包括无形的服务。
2.物品(包括无形的服务)从起点向终点的(动静结合)的流动过程。
3.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追求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数量、用正确的价格、把正确的产品或服务送到正确地方的正确客户手中。
4.存在对物流活动全过程中各环节的计划、实施、协调与控制。
二、物流的分类1.从物流在经济中的运行角度可分为宏观物流与微观物流。
(1)宏观物流:指社会再生产总体的物流活动,从社会再生产总体角度认识和研究的物流活动。
如:国民经济物流、全球物流,宏观物流研究的主要特点是综观性和全局性.(2)微观物流:是指消费者、生产者企业所从事的实际的、具体的物流活动。
如:企业物流、生产物流、供应物流、回收物流、销售物流、废弃物流、生活物流等,微观物流研究的特点是具体性和局部性。
2.从物流服务对象角度可划分为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
(1) 社会物流是指超越一家一户的以一个社会为范畴面向社会为目的的物流。
这种社会性很强的物流往往是由专门的物流服务商提供。
社会物流研究再生产过程中随之发生的物流活动,是研究国民经济中的物流活动;研究如何形成服务于社会、面向社会、又在社会环境中运行的物流;研究社会中的物流体系的结构和运行,因此社会物流带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广泛性。
(2)企业物流是从企业角度上研究与之有关的物流活动,是具体的、微观的物流活动的典型领域。
如:企业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流。
3.从物流的空间范围可划分为国际(全球)物流、国内物流和区域物流。
顺丰物流信息系统讲义PPT(共30页)
![顺丰物流信息系统讲义PPT(共30页)](https://img.taocdn.com/s3/m/6dd2810af7ec4afe04a1df58.png)
谢谢观看
•
1、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够深 。不是 成功来 得慢, 而是你 努力的 不够多 。
•
2、孤单一人的时间使自己变得优秀,给 来的人 一个惊 喜,也 给自己 一个好 的交代 。
•
3、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 诉你, 让你用 你的一 生去奋 斗出一 个绝地 反击的 故事, 所以有 什么理 由不努 力!
务质量的稳步提升,奠定业内客 户服务满意度的领先地位
顺丰的信息化系统
电 子 签 名 技 术
•
顺丰以物流营运全
部环节为主体逐步推进
信息化路径,顺丰在近
期投资近亿元自主研发
的“时效管理系统”中,
快件全生命周期持续下
降,快件安全性持续升
高。顺丰成为目前快递
行业中唯一采用“快件
全生命周期”对物流中
• 顺丰速运全部采用自建、自营的方式建立自己的速 运网络,特别是2002年集团总部成立以来,更致力 于加强公司的基础建设:统一全国各个网点的经营 理念,大力推行工作流程的标准化,提高设备和系 统的科技含量,提升员工的业务技能和素质,努力 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不遗余力地塑造“顺丰” 这一民族速运品牌。
• 近几年,顺丰速运也开始向海外市场扩张,开始 国际快件的收派服务,到2013年12月,顺丰速运
已开通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 泰国、越南等国家的快件收派业务。
• 顺丰将品牌理念定位于“成就客户,推动 经济,发展民族速递业”,积极探索客户
需求,不断推出新的服务项目,为客户的产品 提供快速、安全的流通渠道,帮助客户更快、 更好地对市场做出反应:推出新的产品和调整 策略,缩短贸易周期,降低经营成本,促进客 户竞争力的提高。
二、顺丰应用软件
销售物流培训资料
![销售物流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d237b63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9c.png)
销售物流培训资料欢迎参加我们的物流培训课程!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物流行业成为现代供应链的关键组成部分。
通过这门培训课程,你将学习到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帮助你在物流领域取得成功。
一、物流概述1. 什么是物流?物流是指在商品生产与消费中,通过物流信息、物流资金和物流物品等物质和非物质流动的组织、计划、实施和控制活动的总称。
2. 物流的重要性物流的有效管理可以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并确保产品和服务的准时交货。
3. 物流领域的职业机会物流行业提供了许多职业机会,包括供应链经理、仓库经理、运输经理等。
这些职位的职责包括协调物流流程、管理供应商和客户关系,并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二、物流管理1. 仓库管理仓库管理涉及到库存管理、货物存放和安全、出库和入库管理等方面。
通过合理管理仓库,可以提高货物的流通效率并降低库存成本。
2. 运输管理运输管理包括货物的配送、运输成本的控制、运输路线的优化等。
合理的运输管理可以保证货物准时送达,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运输成本。
3.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涉及到与供应商和客户的关系管理,包括合作伙伴选择、合同管理、物流信息共享等。
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可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协调性。
三、物流技能1. 运输协调能力物流工作涉及到协调供应商、客户和运输公司之间的关系。
通过良好的协调能力,可以确保物流流程的顺利进行。
2. 问题解决能力在物流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如延迟交货、货物损坏等。
通过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可以及时应对并解决这些问题。
3. 数据分析能力物流的决策和规划需要基于大量的数据分析。
通过掌握数据分析技能,可以更好地评估和改进物流流程。
四、物流培训的价值1. 提高竞争力通过物流培训,你将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自己在物流领域的竞争力。
2. 发展职业生涯物流行业提供了广泛的职业发展机会。
通过培训,你可以获得专业资格证书,并有机会在物流领域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
物流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讲稿ppt
![物流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讲稿ppt](https://img.taocdn.com/s3/m/f510ad83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01.png)
物流活动自古已有之,但物流学科体系的发展历程却相对较 短。在西方发达国家,物流学是在20世纪中叶以后形成的, 并随着社会对物流业的要求不断提高而逐步发展、完善。
物流的发展历程
物流的起源
早期的物流概念可以追溯到古时 候的镖局和驿站,用于传递信息 及物资。
物流的发展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物流逐渐 发展成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技术, 特别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物 流领域开始涉及信息技术和系统 管理方法的使用。
详细描述
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简称EDI)技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数据传输方式。它可以通 过互联网或其他数据通信方式,实现企业之间的商业文件传输和数据交换,提高物流效率和准确性。
物联网技术
总结词
实现物品之间的互联互通
详细描述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技术是一种将各种物品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物品之间 的互联互通的技术。它可以通过智能感知、识别等技术手段,对物品进行智能化管理,提高物流运作 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仓储管理技术
仓储概述
仓储是物流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负责货物的存储、保管和分拣。
仓储管理概念
仓储管理是对仓库及仓库内的物资所进行的管理,包括仓库的布 局、库存管理、出入库管理等方面。
仓储管理目标
确保仓库内物资的安全、完整,提高仓库的利用率和作业效率, 降低库存成本。
运输管理技术
运输概述
运输是物流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负责货物的运输 、配送和装卸。
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物流战略的制定步骤
03
包括市场分析、确定物流目标、制定物流计划、评估与调整等
。
企业物流培训讲义
![企业物流培训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53bdfd1f79563c1ec5da711e.png)
1、输入:包括原材料、劳动力、设备、能源信息等 2、处理(转换) :是指物流本身的转化过程,从输入到输出之间所进行的生产供 应、销售、服务。如物流设施设备的建设;物流业务活动;信息处理及管理工作 等。 3、输出:物流系统提供的物流服务,如产品位置与场所的转换;各种劳务、合 同的履行及其他服务 4、限制或制约:如资源条件、能源限制、资金与生产能力限制、价格影响、需 求变化、仓库容量、装卸与运输能力、政策的变化等。 5、反馈:物流系统把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中,由于受系统各种因素的影响, 不能按计划实现,需要把输出结果返回给输入,进行调整,即使按原计划实现, 也要把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返回,以对工作作出评价,这是信息反馈。 (四)物流系统设计要素 把物流的各个环节联系起来看成一个物流大系统进行整体设计和管理, 以最 佳的结构、最好的配合,充分发挥其系统功能和效率,实现整体物流合理化。 基本数据:商品的种类、品目;商品数量;商品的流向;服务水平;时间;物流 成本等。 (五)物流系统优化的目标 1、服务性:为用户服务要对用户的订货按预定时间进行配送和送达;缺货率低、 无货损货差,物流成本费用低;能提供保障物流活动流畅的物流信息。 2、快捷性:能把货物按照用户指定的地点、时间迅速送到。 3、有效利用面积和空间。 4、规模适当。 5、库存控制。
导入:物流的由来 内容呈现: 一、PD(Physical Distribution)概念 的物流 1915 年,阿奇•萧(Arch W.Shaw)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中认为 Distribution 是与创造需要不同的一个,物资经过时间和空间的转移,会产生附加价值¡±。 1924 年,弗莱德•克拉克(Fred E.Clerk)在《市场营销原理》中认为流通功能是 由交换功能、实物供给功能和辅助功能构成,指出实物供给功能作为市场营销的 一个要素,由运输和保管组成。 1958 年,日本政府在其发表的《流通技术专门视察团报告书》中引入 PD 概念。 1964 年,日本通商产业省把物的流通政策作为政府产业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第一次把 PD 用物的流通来表达。 PD 是在连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对物资履行保管、运输、搬运、包装、流通加 工等功能,以及实现与这些功能相关联的信息功能,它在物资流动过程中起了桥 梁作用。 二、Logistics 概念的物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Logistics ”作为美国军队使用的军事术语,指军队的后勤 保障系统包括物资、人员和设备的获得、维护和运输,如同汉语中的“兵站”之 意。 1950 年代,通用汽车公司在追求从遍布各地的零部件工厂采购运输零部件到组 装工厂的物流合理化和效率化过程中,第一次导入“Logistics ”概念,把军事用 语的“Logistics ”作为企业一个新的管理思想、理念和技术引入企业经营管理中。 1963 年成立的美国物资配送管理协会(NCPDM)对 PD 进行过多次定义,1976 年最后修订为: “是为了计划、实施和控制原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从起源地到 消费地的有效率的流动而进行的两种或多种活动的集成” 。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定义 1985 年: “是为了迎合顾客需求而对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及相关信息从产出 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有效益的流动和储存而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过程” 。 1998 年: “是供应链流程的一部分,是为了迎合顾客需求而对物品、服务及相 关信息从产出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有效益的正向和反向流动及储存进行的计 划、实施与控制过程” 。 Logistics 的物流概念 例:物流过程 三、现代物流 中国物流定义的引入 两个渠道:欧美等国的市场营销;日本的物流 学派:有各自的科研院所和实际部门 物流概念引入我国 20 多年后,中物联和国家技术监督局数易其稿,颁布《物 流术语》 。 我国国家标准 GB/2001《物流术语》的物流定义: 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ppt讲义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ppt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b59641aa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c5.png)
2 EOS的流程
EOS作业流程
• 1在零售店的终端利用条码阅读器获取准备采购的 商品条码;并在终端机上输入订货材料;
• 2利用线通过调制解调器传到批发商的计算机中;
• 3批发商开出提货传票;并根据传票;同时开出拣货 单;实施拣货;然后依据送货传票进行商品发货;
• 四 POS系统的运行流程
• POS系统的运行由以下5个步骤组成
• 第一步;商品都贴有表示该商品信息的条码标签
• 第二步;在顾客购买商品结账时;收银员使用扫描读 数仪自动读取商品条码标签;通过店铺内的微型计 算机确认商品的单价;计算顾客购买总金额等;同时 反馈给收银机;打印出顾客购买清单和付款总金额
• 物流EDI的优点在于;与供应链组成各方基于 标准化的信息格式 处理方法;通过EDl分享 信息 提高流通效率 降低物流成本 例如;在 上述流程中;生产厂家可按市场订单来组织 生产;有可能实现零库存生产;运输商能根 据生产厂家及用户信息主动安排运输计划; 迅速有效地组织运输;对零售商来说;应用 EDI系统可大大降低进货作业的出错率;节省 进货时间 成本;能迅速核对订货与到货的数 据;易于发现差错 EDI使产 供 销更紧密有效; 使物流能更合理 有效地进行管理
• ②商业单证;包括订单 发票 装箱单 重量单 尺码单 和装船通知等
• ③海关单证;包括进出口货物报关单 海关转运报关 单 船舶进出港货物报关单和海关发票等
• ④商检单证;包括出 入境通关单;各种检验检疫证书 等
• ⑤其他单证
• 3物流EDI的运作过程 • 假定有一个由发送货物业主如生产厂家 物流
源管理系统
复习提问:条形码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物流基础知识培训
![物流基础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7c8e7260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c4.png)
物流基础知识培训物流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多个环节,对于保障产品及服务的顺利交付至关重要。
因此,拥有一定的物流基础知识是职场人士必备的技能之一。
本文将从物流的定义、功能、重要性以及相关术语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培训。
一、物流的定义物流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对各类物资、信息、人员等进行整体计划、组织、调度、指挥、控制的过程。
它从生产者开始,通过一系列的运输、装卸、包装、仓储等环节,将产品或服务送达给最终的使用者。
简而言之,物流就是将物品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二、物流的功能1. 采购物流:包括对原材料、零部件等物资的采购、运输、入库等一系列活动。
2. 生产物流:指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物流环节,包括生产计划、零部件供应、生产线调度等。
3. 销售物流:从仓库到消费者的一系列流程,包括订单处理、包装、发货、配送等。
4. 逆向物流:指商品退货、售后服务等逆向流程中的物流活动。
5. 售后物流:处理商品在售后过程中的物流问题,包括维修、更换、退款等。
三、物流的重要性物流的高效运作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提高客户满意度:物流作为产品和服务的衔接环节,直接影响客户的满意度。
通过合理的物流规划和执行,可以确保产品及时、准确地到达客户手中,提高客户体验。
2. 降低成本:物流成本在企业总成本中占比较高,通过优化物流过程,合理的运输安排、仓储管理等,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率。
3. 提升运作效率:优化物流流程,提高搬运、装卸等环节的效率,可以使物流过程更加快速、准确。
4. 增强企业竞争力:物流运作的快速、准确和高效,使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前完成订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四、物流的术语解析1. 仓储:指将物资储存在特定地点的管理活动,包括仓库的选址、设计、布局、设备选择、库存管理等。
2. 运输:将物品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活动,包括道路运输、航空运输、铁路运输等。
《物流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物流基础知识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6c83d3b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45.png)
关于物流:物流的定义和重要性。物流是指将物品从生产地点运输到消费地 点的全部过程;物流是现代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流的组成部分
运输
物流的核心环节,负责将 货物从一个地点运送到另 一个地点。
仓储
负责存储和管理货物,确 保货户订单,保 证准确交付。
库存管理
控制库存水平,确保供应与需求之间的平衡。
信息流
管理和传递与物流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的 准确和及时。
物流中的挑战与改进
1 物流成本控制
2 供应链协调与管理
寻找降低物流成本的方法,如优化运输路 线、减少库存等。
协调不同环节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确保 物流流程的顺畅运作。
3 运输效率
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
4 信息技术的应用
利用信息技术优化物流管理,提高物流效 率和可视性。
物流的关键要素
运输
负责货物的运输, 选择合适的运输方 式和路线。
仓储设施
提供专业的仓储设 施和管理,确保货 物安全和妥善存储。
信息管理系统
建立高效的信息管 理系统,跟踪和管 理物流信息。
供应链协调
协调供应链中的不 同环节,确保物流 流程的协调和顺畅。
自动化设备和系统的应用,提 高仓储效率和准确性。
数据分析与预测
利用大数据分析和预测技术, 提高物流管理的可视性和决策 能力。
物流的优化策略
1
运输路线优化
通过分析运输路线,找到最优的运输方式和路线。
2
仓储和库存优化
优化仓储和库存管理,提高货物的周转率和仓储效率。
3
订单处理和信息流优化
优化订单处理和信息流,提高订单处理速度和准确性。
物流基础知识培训
![物流基础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d2e80897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7b.png)
物流基础知识培训物流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涵盖了商品的运输、仓储和配送等各个环节。
一个有效的物流系统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运作效率。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物流基础知识,本次培训将重点介绍物流的定义、作用以及相关的重要概念和流程等内容。
一、物流的定义和作用物流是指在经济活动中,通过组织、调度、运输、仓储等一系列活动,将原材料、物品或商品从供应商端到用户端的全流程管理,以最低的成本和最高的效率实现物品的流通。
物流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供及时交付:物流能够确保产品按照客户的要求,及时准确地交付到目的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2. 降低库存成本:物流系统能够通过合理的调度和配送,减少库存积压,降低企业的库存成本。
3. 优化供应链:物流作为供应链的重要一环,能够协调各个环节的运作,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协同性。
4. 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高效的物流管理,企业能够提供更低的运输成本和更快的交货速度,从而提升自身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物流的重要概念和流程1. 物流网络:物流网络是指由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和客户等构成的一个物流系统。
物流网络的设计和优化对于提高物流运作效率至关重要。
2. 运输管理:运输管理是物流的核心环节之一,它包括了货物的选择、包装、装载、运输方式选择等一系列活动,确保货物安全、准确地达到目的地。
3. 仓储管理:仓储管理是指对于物品进行合理的存放、管理和调度,以确保物品能够及时、准确地进出仓库,同时降低仓储成本。
4.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的整体管理,它涵盖了原材料的采购、生产、仓储、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通过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优化供应链的运作。
5. 客户服务:客户服务是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订单处理、交货追踪、售后服务等一系列活动,确保客户能够得到及时、周到的服务。
三、物流的挑战和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物流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变革。
以下是物流发展的一些趋势:1. 供应链网络的优化:企业通过不断优化供应链网络,缩短运输距离和时间,降低运输成本,提高效率。
仓储物流知识培训讲义
![仓储物流知识培训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a95276cd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f6.png)
仓储物流知识培训讲义一、仓储物流概述1. 仓储物流的定义仓储物流是指将物品从生产地或采购地通过运输手段运送到仓库中,并进行储存、管理和分配的一系列活动。
2. 仓储物流的重要性- 保障供应链的顺利运作:仓储物流是供应链的关键环节,通过合理的仓储和物流管理,能够保障产品的及时供应和顾客的满意度。
- 提高运营效率:优秀的仓储物流管理能够降低库存成本、缩短产品流通周期,从而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 节约成本:合理的仓储物流布局和管理,能够降低仓储设备和人力的成本,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二、仓储物流流程1. 入库管理- 接收货物:接收供应商发货的物品,核对数量和质量。
- 上架:将货物按照规定的仓库布局和标识码摆放到指定位置。
- 入库登记:将货物的信息录入系统,包括商品名称、数量、质量、生产日期等。
2. 出库管理- 订单处理:根据顾客的订单要求,准备出库物品。
- 拣货:根据订单信息,从仓库中选取相应的物品。
- 包装:对拣货完成的物品进行包装,确保商品的完好无损。
- 发货:将包装好的商品按照运输计划发货。
3. 库存管理- 盘点:根据定期或不定期的盘点计划,对仓库中的物品进行盘点,核对库存数量和质量。
- 调拨:根据需求和库存情况,实现物品的内部调动,确保各个仓库的库存平衡。
- 趋势分析:通过对库存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掌握仓库存货的消耗趋势,为采购和销售提供依据。
三、仓储物流管理技巧1. 合理布局- 最佳库位规划:将畅销品放置在易于取货的位置,减少取货时间和劳动成本;将滞销品放置在较远的位置,减少占用宝贵的存储空间。
- FIFO原则:采用先进先出的管理原则,确保库存中的物品始终保持新鲜和可用。
2. 使用科技手段- 仓库管理系统:通过引入自动化的仓库管理系统,提高仓库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降低人工操作的错误率。
- 条码和RFID技术:采用条码和RFID技术,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和跟踪,提高物品的查找效率和准确性。
3. 培养高效团队- 培训与交流:加强员工的培训,并定期进行沟通和交流,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生产物流培训讲义
![生产物流培训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22dc7558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7d.png)
生产物流培训讲义一、物流概述1.1 物流的定义物流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通过各种物流运作手段和物流信息系统,以实现物质资源的流动,满足生产、经营和消费等最终需求的一种经济活动。
1.2 物流的作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物流的组织和协调,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降低物流成本。
•缩短供应链周期:物流的快速运作可以缩短供应链的周期,提高企业的响应速度和市场竞争力。
•降低库存水平:通过物流和仓储的有效管理,降低企业的库存水平,减少库存成本和风险。
•提高产品品质:物流活动可以促使产品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控制,确保产品品质的稳定和提高。
二、生产物流管理2.1 生产物流管理的概念生产物流管理是指通过对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以实现物流活动的高效运作,提高生产效率并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
2.2 生产物流管理的要点•生产计划管理:确定生产计划,包括产品数量、交货时间等,确保生产按计划进行。
•物料管理:负责物料的采购、入库、配送和库存管理,保证生产所需物料的及时供应。
•生产调度管理:合理安排生产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生产线内部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仓储管理:对生产过程中的物料和产品进行储存、保管和配送,确保物流的顺畅和及时性。
•运输管理:组织和管理产品的运输,包括运输方式的选择、运输路线的规划等,以保证产品的快速交付。
三、生产物流技术3.1 物流信息系统物流信息系统是为了协调和控制物流活动而建立的一套信息系统,包括订单管理、库存管理、运输管理等模块,通过信息的共享和传递,实现物流过程的可见性和可控性。
3.2 自动化设备自动化设备在生产物流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并且可以实现生产线的高效运作和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3.3 物流软件物流软件是指为了满足物流管理需求而开发的一类软件,包括仓储管理软件、运输管理软件、订单管理软件等,它们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物流环节的规范化和自动化管理。
物流培训资料
![物流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8ae56eae45c3b3566ec8b67.png)
物流培训资料一、物流(LOGISTICS)的定义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而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原产地到消费管理地的高效率、高效益的正向和反向流动及储存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过程。
现代物流管理强调把正确质量、正确数量产品以正确的方式在正确的时间送达正确地点用户手中的有效性活动集合。
那么我们对物流的认识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点方面的内涵:1.物流中的“物”既包括有形的实体产品也包括无形的服务。
2.物品(包括无形的服务)从起点向终点的(动静结合)的流动过程。
3.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追求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数量、用正确的价格、把正确的产品或服务送到正确地方的正确客户手中。
4.存在对物流活动全过程中各环节的计划、实施、协调与控制。
二、物流的分类1.从物流在经济中的运行角度可分为宏观物流与微观物流。
(1)宏观物流:指社会再生产总体的物流活动,从社会再生产总体角度认识和研究的物流活动。
如:国民经济物流、全球物流,宏观物流研究的主要特点是综观性和全局性.(2)微观物流:是指消费者、生产者企业所从事的实际的、具体的物流活动。
如:企业物流、生产物流、供应物流、回收物流、销售物流、废弃物流、生活物流等,微观物流研究的特点是具体性和局部性。
2.从物流服务对象角度可划分为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
(1) 社会物流是指超越一家一户的以一个社会为范畴面向社会为目的的物流。
这种社会性很强的物流往往是由专门的物流服务商提供。
社会物流研究再生产过程中随之发生的物流活动,是研究国民经济中的物流活动;研究如何形成服务于社会、面向社会、又在社会环境中运行的物流;研究社会中的物流体系的结构和运行,因此社会物流带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广泛性。
(2)企业物流是从企业角度上研究与之有关的物流活动,是具体的、微观的物流活动的典型领域。
如:企业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流。
3.从物流的空间范围可划分为国际(全球)物流、国内物流和区域物流。
物流管理培训讲义(PPT 46页)
![物流管理培训讲义(PPT 46页)](https://img.taocdn.com/s3/m/719f49df01f69e3142329442.png)
➢ 定义:是指与物流活动相关的信息,是反映 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 据、文件的总称。
➢ 狭义物流信息:是指直接产生于物流活动的 信息。
➢ 广义物流信息:除狭义的物流信息外,还包
括对物流活动有用的来自商品交易活动甚至
生产活动的信息。
2020/9/7
11
➢ 物流信息的特点 ✓ 物流信息种类繁多,来源广泛 ✓ 物流信息量大
✓ 特点:实时化、网络化、系统化、规模化、 专业化、集成化、智能化
✓ 基本内容:标准实时化、存储数字化、处理
计算机化。
2020/9/7
15
➢ 商物流分离与物流信息系统 ✓ 传统物流模式下
物流作为商流的一种附属功能存在,物流与 商流完全紧密结合在一起,主要表现在: • 物流活动与商流活动在空间上一致。 • 商品的库存由销售人员根据自己意志决定, 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往往加大库存量。 • 带来的问题:库存增加,成本上升。
• 快速、准确的订单处理系统缩短订单周期。
2020/9/7
18
✓ 库存管理系统 • 定义 • 库存管理的含义:
一是正确把握库存数量的“库存管理” 二是按照正确的数量补充库存的“库存控制” • 库存管理的目的:使保管的库存与计算机掌 握的库存相一致。 • 库存控制信息系统的目的是防止出现库存不 足,维持正常库存量而决定补充库存的数量。
2020/9/7
16
✓ 现代物流模式下
将物流系统从商流活动中分离出来,通过计 划管理实现物流系统的合理化,借助信息通 信系统,物流系统向流通各个阶段提供充足 的物流服务,降低物流总成本。
2020/9/7
17
❖ 常用物流信息系统
✓ 订单处理系统
• 订单处理的通常做法:客户用电话箱供应商 的客户服务代表下订单,客户服务代表配备 链接到供应商数据库的计算机终端。
物流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6)
![物流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6)](https://img.taocdn.com/s3/m/1b820e6e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57.png)
适用于轻量、小件物品的搬运,但效率低下且人力成本高 。
机械搬运
使用叉车等机械设备进行搬运,提高效率但需注意操作安 全。
自动化搬运
通过自动化设备和系统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和搬运,提高 效率和准确性。
05 流通加工与信息处理
流通加工类型与方式
流通加工类型 为弥补生产领域加工不足而进行的加工
为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而进行的加工
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
01
智能化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 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物流行业 正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通 过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物流 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 化,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 。
02
绿色化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绿 色物流成为未来物流行业的重 要发展趋势。绿色物流是指在 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 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 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 充分利用。
智能物流系统建设
提高物流效率、降低 物流成本
推动物流业转型升级 和可持续发展
提升物流服务质量和 客户满意度
06 供应链管理基础
供应链的概念及结构模型
供应链的定义
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 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 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供应链的结构模型
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用户等主体,以及连接这些主体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 流。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建立与维护
合作伙伴关系的定义
在供应链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成员之间形成的一种协调关 系,以保证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或效益。
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
物流培训资料
![物流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6ec76ae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0d.png)
物流培训资料物流,这个在现代商业世界中至关重要的领域,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交付给最终客户的整个过程。
它不仅关乎货物的运输和存储,更涉及到供应链的优化、成本的控制以及客户满意度的提升。
对于从事物流工作的人员来说,掌握扎实的物流知识和技能是必不可少的。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物流培训的相关内容。
一、物流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物流,简单来说,就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这个过程中,包括了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多个环节。
物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能够确保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活动顺利进行。
没有高效的物流,原材料无法及时供应,产品无法按时交付,企业的生产和销售计划就会被打乱。
其次,物流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
通过合理规划物流流程,优化运输路线和仓储布局,可以减少库存积压,降低运输和仓储成本。
此外,良好的物流服务还能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物流的主要环节和操作流程(一)运输运输是物流的核心环节之一。
常见的运输方式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
每种运输方式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例如,公路运输灵活便捷,适合短途和小批量货物的运输;铁路运输运量大、成本低,适合长途和大宗货物的运输;水路运输成本低,但运输速度较慢,适合大宗商品和国际货物的运输;航空运输速度快,但成本高,适合高价值、紧急货物的运输;管道运输主要用于运输液体和气体货物。
在选择运输方式时,需要综合考虑货物的性质、运输距离、运输时间、运输成本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合理安排运输计划,确保货物按时、安全到达目的地。
(二)仓储仓储是物流中的重要环节,用于存储货物。
仓储管理包括仓库的选址、布局设计、货物的入库、存储、出库等操作。
仓库的选址需要考虑交通便利、周边环境、土地成本等因素。
仓库的布局设计要合理规划存储区域,提高仓库空间的利用率。
在货物入库时,要进行验收、分类、编码等操作;在存储过程中,要注意货物的保管和养护,防止货物受损或变质;在货物出库时,要严格按照出库流程进行,确保货物准确无误地发放。
物流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物流基础知识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42f85bae518964bce847cc0.png)
物流基础知识培训1、物流的观点2、国家标准术语、物流作业术语3、物流发显现状和趋向第一部分物流的观点物流科学其实是全面融合了多学科的经济科学和技术科学,比如:资源配置科学、仓储科学、流通科学、环境科学、运输科学、搬运科学及至营销科学、重生科学、系统科学等,这类综合科学是现代科学的发展趋向之一。
物流的区分一、宏观物流和微观物派宏观物流是指社会重生产整体的物流活动,下述若于物流应属于宏观物流,即:社会物流、公民经济物流、国际物流。
研究的主要特点是综合性和全局性。
主要研究内容是:物流整体构成,物流与社会之关系在社会中之地位,物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社会物流系统和国际物流系统的成立和运作等。
花费者、生产者公司所从事的实质的、详细的物流活动属于微观物流。
在整个物流活动中,之中的一个局部、一个环节的详细物流活动也属于微观物流。
在一个小地区空间发生的详细的物流活动也属于微观物流。
针对某一种详细产品所进行的物流活动也是微观物流。
我们常常波及的下述物流活动皆属于微观物流,即;公司物流、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荒弃物物流、生活物流等,微观物流研究的特色是详细性和局部性。
二、社会物流和公司物流社会物流指超越一家一户的以一个社会为范围面向社会为目的物流。
这类社会性很强的物流常常是由特意的物流肩负人肩负的、社会物流的范围是社会经济的大领域。
社会物流研究重生产过程中随之发生的物流活动,研究公民经济中物流活动。
研究怎样形成服务于社会、面向社会又在社会环境中运转的物流。
研究社会中的物流系统构造和运转.所以带有综合和宽泛性。
公司物流是从公司角度上研究与之有关的物流活动。
是详细的、微观的物流活动的典型领域。
三、国际物流和地区物流四、一般物流及特别物流物流的基本观点一、物的观点物:物流中的“物”的观点是指全部能够进行物理性地点挪动的物质资料。
物流中所指“物”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其一定能够发生物理性位移,而这一位移的参照系是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