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2:专题二 常见农业地域类型
高中地理:农业的地域类型课件鲁教版必修2
二、水稻种植业
3、特点:小农经营
温州农业简介:全市总人口755.8万,农村 人口632万(其中农业劳动力135万),占全市 总人口84%;耕地总面积243.05万亩,其中 水田186.65万亩,旱地57万亩,人均耕地面 积0.34亩。
一、水稻种植业 3、特点:小农经营
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
插秧
4、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
区位优势
自 然
地形
地势较平坦(中部平原)
因 素
水源
灌溉条件较好(墨累-达令河水、东水西调)
社 人口密度 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竞争优势大
会 交通 交通发达便利(靠近主要公路,距海港近)
经 济
市场
有固定的销售市场(国际市场)
因 科技
机械化程度高
素 政策
政府扶持鼓励
农业的地域类型
以下农业生产活动主要是受什么因素影响形成的?
1、《晏子使楚》中说:“桔生淮南则为桔,——气候 生于淮北则为枳。”
2道、爱杭好州着的把“茶明种前带龙回井日”本茶栽驰培名,中但外效,果日不本好的。—茶—土壤
3、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的气候都较寒冷, ——地形
为何这两个地区的农业类型不同。
4、杭州市周围形成大规模的蔬菜、乳、肉、——市场
蛋的农业生产基地。 5、萧山公路边的乳肉畜牧业、园艺业。
——交通
6、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有计划地建立 ——政策 了一批商品农业生产基地。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
型特点及形成条件
本节要点:明确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了解
世界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了解热带迁移农业、 水稻种植业和混合农业的概念、分布地区、形成 条件和生产特点。
最新-高中地理 专题22 农业地域类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精品
C.机械化水平
低
D.水利工程量 大
E.科技水平
低
F.商品率
低
一大一小一高三低
水田农业的特点、原因及发展措施
特点
原因
发展措施
小农经营 家庭为主,人均耕地少 集约经营
单产高
精耕细作,但农村人
商品率低 多,自给为主
机械化水平低 体力劳动为主
控制人口数量
加快机械化 发展
水利工程量大 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科技水平低 靠传统经验
大力投资兴 修水利
加大科技投入
① 单 位 面 积 产量 高
② 商 消费量大 品 率 低 总产量不大
劳 动 力 丰 富
精 耕 细 作
人口稠密
人均耕地少
③ 家庭经营 小
农 经 田地规模小 营
田经 地济 规水 模平 小低
④机械化水平低
⑤科技水平低
读水田农 业景观图
水田农业学习方法的梳理
得出结论:
水田农业的 主要作物
《农业地
域类型分 布图》
读图归纳 水田农业 集中分布 地区
探究水 田农业 发展措 施
归纳并分 析水田农 业特点及 形成原因
读图探究
水田农业 的特点
分析形成 集中分布 地区的区 位条件
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知识框 架
类 型 分布地区 发展条件 生产特点
水田农业
主要农产品
发达的 商品化农牧业 地中海型农业
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二、区位优势
气候
自然因素 地形
土壤
水源
社会经济 市场 因素 劳动力
历史
问题:季风不稳定, 易发生水旱灾害
A、气候:
热带、亚热带(部分温带季风
必修2第三章第2讲农业地域类型总结
第2讲农业地域类型考纲 1•结合实例,分析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及其特点。
2•理解农业发展中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考点一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知识回顾理涪独材1. 季风水田农业(1) 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农业地域类型 季风水田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农作物水稻为主小麦和玉米为主分布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国是世界最大稻米生产国 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 罗斯、乌克兰等国区位因素①季风气候,雨热同期;②平 原地形,土壤肥沃;③人口稠 密,劳动力丰富,粮食需求量大;④种植历史悠久 美国中 部平原①地势平坦开阔;②气候温 和,降水丰富;③地广人稀; ④交通便利;工业发达、农业 科技先进生产特点①小农经营;②单产咼、商品 率低③机械化、科技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①商品率也②生产规模大;_ ③机械化水平丄问题、解决措施①加大科技投入;②适当扩大 种植规模农业成本高,耗能大—姿点讲解探层案破最新考纲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识系知#■解读I 基础梳理I 深化探究特点原因发展措施小农经营以家庭为单位,人均耕地少集约经营单产高、商品率低精耕细作,但农村人口,以自给为主控制人口数量机械化水平低以体力劳动为主加快机械化发展水利工程量大水旱灾害频繁发生大力投资兴修水利科技水平低凭传统经验耕作加大科技投入(3)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评价与发展措施①突出的两大优势:一是优越的气候条件,即季风气候区的雨热同期;二是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②存在的三大问题:一是农产品的商品率低,农业结构单一;二是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三是科技水平低。
③发展的三大措施:一是调整农业生产方式与结构,实施联产承包和多种经营,农林牧副渔业综合发展;二是发展农产品系列加工,把农业生产从自给经济转向商品农业经济; 三是加大科技投入,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
2.商品谷物农业(1)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区位因素分析与评价区位因素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主要影响自然因素地形地势平坦开阔(中央大平原)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作物的高产稳产,地势开阔平坦,为机械化生产和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肥沃的黑土)水源水源充足(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提供灌溉水源)气候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社会经济父通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航运与发达便于商品集冃攵,有利于降低(2)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特点及形成原因[特别提醒]美国的中部大平原的商品谷物生产中小麦区有两个,其中北部的为春小麦,南部的为冬小麦。
高中地理农业地域类型
高中地理农业地域类型
高中地理农业地域类型
一、河流沿岸地域:
1. 水稻沿岸地域:沿美洲大河、中国长江、珠江等河流沿岸一带,有条件适宜,比如水利设施发达,土地肥沃,气候适宜等,更容易种植水稻。
2. 草原沿岸地域:沿淮河、辽河、黑龙江一带等河流沿岸,多分布着大片广阔的草原,是大型牲畜牧养的最佳地。
3. 果园沿岸地域:沿黄河沿岸及长江三角洲一带,有条件适宜,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是植物生长的最佳环境,为全国培育果园的重要地区。
二、山地地域:
1. 热带山地地域:多分布在东南沿海山区,气候温暖潮湿,特别适宜热带农作物生长,是著名的“椰子乡”。
2. 高山山地地域:多分布在中国西藏、青海等高原地带,这里采光充足,气候温和,是长期种植农作物的最佳地区。
三、荒漠地域:
1. 沙漠地域:这一特殊的土地环境,多分布在非洲大荒漠、北美洲阿拉斯加荒漠、新疆的克孜勒沙漠等地,这种土地虽然贫瘠,但有一些生物可以适应这种恶劣环境生存。
2. 沙洲地域:沙洲地域多分布在大漠草原一带,以及经历过大漠化的地方。
大片的流沙吸收水分,雨季则迅速凝聚,形成沙洲,靠近流域的地方则形成沙湿地,有一定的农业种植可能性。
四、湿地地域:
1. 滨海湿地:滨海湿地多分布在长江口、珠江口、辽河河口、以及黄海淤泥滩等地,有丰富的植物资源,是出产贝类、藻类等海产品的重要地区。
2. 沼泽湿地:沼泽湿地多分布在黄河中下游以及长江中游一带,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四时郁郁葱葱,是许多动物的居所。
3. 草原湿地:草原湿地多分布在西藏高原以及内蒙古草原一带,有广阔的水域,同时也是大型牲畜牧养的主要区域。
地理必修二归纳--农业地域类型
绝大部分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南亚 1.分布: 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2、作物:水稻为主(水稻的习性:好暖喜湿) 3、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 (1)气候以季风为主,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生长 (2)地势平坦,适宜水田管理 (3)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4)人多地少,生活习惯导致粮食需求量大 (5)水稻生产的历史悠久(7000年历史)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商品谷物农场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
一、大牧场放牧业
特点: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
1、分布及放牧牲畜品种
美国、阿根廷:牧牛为重 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养羊为重 (1)草原气候温暖,草类茂盛 干旱、半干 旱气候
2、潘帕斯草原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优势:
商品化
专业化 地域化
大面积示范亩产达到900公斤,实现超级杂交稻的大面积应用,进 而实现“种三产四”,即种三亩田产生四亩的粮食,计划在5年内, 节省土地2000万亩,为农民致富创造条件;其二,他希望杂交水 稻更快地推向世界,造福更多缺粮的国家,并继续保持中国人在 杂交水稻研究的领先地位。
水稻作为全球主要农作物, 在世界上120个国家和地区 广泛栽培种植,目前全世 界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 米为主食,但是直至目前, 全球水稻平均亩产依然停 留在200公斤左右。21世纪 的地球上,依然有8亿人处 于粮食短缺状态,每天有 24000人死于饥饿。
二、商品谷物农业(面向市场) 1、种植的主要作物:小麦和玉米
2、分布: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 亚、俄罗斯、乌克兰等。 3、经营模式:(农场—家庭经营)
我国的东北、西北也有这类农业(农场—国 营) 。 4、特征: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 和科技水平高
5、区位优势: (1)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 和 湿润,水源充足 (2)交通便利 (3)市场广阔 (4)地广人稀 (5)机械化水平高 (6)先进的农业科技水平
高中地理必修二: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形上看,水稻田主要分布在 河流中下游 和 河口三角洲 地区。
(3)本地区 人口 稠密,劳动力 丰富,为发展水稻种植业提供 了有利条件。 稻米 是本地区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粮。
(4)亚洲水稻生产单产高但商品率低的主要原因 是 精耕细作;耕地规模小,受传统观念及经济水平的制约 。
(5)亚洲水稻种植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是 扩大经营规模,提高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提高商品率 。
型
季风水 田农业 水稻
小农经营、
规模小、机 低
械化程度低
美国商 品谷物 农业
小麦、 家庭农场,规
玉米等
模大、机械化 程度高
高
自给— 商品生 产
季风 气候
温带大 商品 陆性气 农业 候
产生这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 是社会经济因素和气候因素。 气候因素不同,所种植的农产品不同。 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科技、交通、市场 等)不同直接影响到生产的经营方式和商品 率高低。
农业科技先进 机械化水平高
产量高 生产率高 地广人稀
商品率高
粮食需 求少
市场广阔
交通运输 便利
美国商品谷物 农业特点
商品率
高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大农场经营
生产规模 大
专业化
比较亚洲季风水田农业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主 要差异;说明农业生产具有什么特点?
农产 品种 类
经营方式
商品 率
生产目 气候类
的
主要分布:美、加、澳、俄等国 主要作物:小麦、玉米等
生产规模大 主要特点:商品率高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自然条件优越 区位条件:交通运输便利 市场广阔 地广人稀 高度发达的工业 先进的科技
C
A
B
高中地理13种农业地域类型
高中地理13种农业地域类型
1. 小农农业:以经济作物种植为主,比较小规模的农业地域。
2. 农牧业:以畜牧业为主,农业为辅的农业地域。
3. 林牧业:以林业和畜牧业兼而有之的农业地域。
4. 农渔业:以渔业为主,农业为辅的农业地域。
5. 林渔业:以林业和渔业兼而有之的农业地域。
6. 林牧渔业:以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兼而有之的农业地域。
7. 林果业:以林业和果树种植为主的农业地域。
8. 农林渔业:以农业、林业和渔业兼而有之的农业地域。
9. 农林牧渔业:以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兼而有之的农业地域。
10. 林草业:以林业和草地管理为主的农业地域。
11. 林果牧草业:以林业、果树种植、畜牧业和草地管理兼而有之的农业地域。
12. 林茶业:以林业和茶叶种植为主的农业地域。
13. 林果牧茶业:以林业、果树种植、畜牧业和茶叶种植兼而有之的农业地域。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季风水田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一、季风水田农业
1.作物:以水稻为主
亚洲季风区
水稻是好暖喜湿作物,在生长期内要求有较高的气温,需水 量很大,总需水量相当于旱粮的2-4倍 。水稻种植要求田地平 整,排灌方便 ,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 ,属于劳动密集型农业。
南亚
东亚 东南亚
2.分布地区--亚洲季风区
机械化水平低 科技水平低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机械化 水平。
需要水利工程量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政府加大投入,兴修水利 工程。
袁隆平的水稻科学研究
我国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主持的杂交水稻的发明和 推广,为粮食生产开辟了广阔前景。杂交水稻在我国累 计推广了2亿多公顷,增产粮食3亿多吨。因此,袁隆平 获得了我国首届 “国家特等发明奖”和联合国世界知 识产权组织颁发的“发明与创造奖”等。
科技水平较高
不同点:东北商品粮基地是国营农场,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低,
农业生产专业化、区域化程度较低,但后备资源丰富。
借鉴经验:提高生产专业化、区域化水平,提高农业科 技水平,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实现农业现代化。
练习:
1.世界水稻生产绝大部分分布在( A )
A.亚洲东部、南部和东南部
B.非洲的埃及和尼日利亚
4.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及发展措施
特点
① 小农经营 ② 单产高,商品率低 ③ 机械化水平低 ④ 水利工程量大 ⑤ 科技水平低
东亚水稻种植区,机械化水平较高的国家是( ),生
产日了本适于发展小地块和水田用地的(
),并普
遍采小用型生农物机技具术.
以家庭为单位,每户耕种的田地很少。 精耕细作,单产高,大部分留作自用。
地理必修23.2农业地域类型
(二)大牧场放牧业
3、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牧牛业区位因素
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提供基础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提供可能 距海港近,交通方便 提供便利
潘帕斯草原的牧牛业景观
(二)大牧场放牧业
4、阿根廷人建设大牧场,促进草原牧牛业发展的措施
培养良种牛 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开辟水源 种植饲料
练习
读“亚洲水稻种植主要分布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水稻主要分布区的名称:A__东_亚___、B_东__南_亚_____、 C_南__亚___。 (2)A、B、C三地均有_季__风___气候区,_水__热___资源丰富。 (3)从地形上看,稻田多分布在(A、B )
除亚洲外,非洲的埃及、尼日利亚, 欧洲的西班牙、意大利,拉丁美洲的古 巴、委内瑞拉、巴西也有水稻种植业的 分布。在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 也分布着大片稻田,但采用大规模的旱 地直播技术进行生产。
(二)大牧场放牧业
美国
1.世界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
南非
澳大利亚 新西兰
阿根廷
(二)大牧场放牧业
1、①②④ ③⑤⑦
2、①②③④⑥⑦ ⑤
3、②③④⑥⑦ ①⑤ 水稻生产绝大部分分布在东亚、南亚、东南 亚的高温多雨(雨热同期),人口稠密的地区。
小麦主要分布在温带(主要在温带大陆性气 候区和季风区),(小麦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 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小麦是旱作作物)。
玉米多分布在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较 长的地区,美洲、亚洲、欧洲、非洲种植较 多。玉米怕冷湿霜冻。
一、农业地域类型
1、概念
是在不同的地区,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发展各 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之间开展商品交换所形成 的农业经营单位或地域单位的组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共53张PPT)
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原因及发展措施
“一大一小一高三低” 各特点之间的联系
①小农经营 ②单位面积产量高 ③商品率低 消费量大
② 劳 动 力 丰 富 精 耕 细 作 ⑥
家庭经营 ① 田地规模小
③
总产量不大 ⑦ 田 经 地 济 规 水 模 平 小 低
④机械化水平低
⑤科技水平低 ⑥人口稠密 ⑦人均耕地少 ⑧水利工程量大
不同点:东北商品粮基地是国营农场,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低,农业生产专业 化、区域化程度较低,但后备资源丰富。
借鉴经验:
大规模经营——区域专业化、现代化 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科技领先——机械化水平高、生物技术、化学革命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改善生态环境 农业一体化——农工商一体化
延长生产链,增加附加值,增强经济效益
牛、一台水泵、一台电动脱粒机。其他小型农具每家 自备。
④机械化、科技水平低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犁田
脱粒 插秧
收割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你知道吗?P49 阅读材料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责 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稻)。西方世界称,杂交 稻是“东方魔稻”。袁隆平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 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 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 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
(4)人口:地广人稀
3.区位条件
(5)交通:交通便利(密西西比河及五大湖便利的
水运;公路、铁路网稠密) 世界第四长河密西西比河,干流
纵贯中部平原,支流有40多条可通 航,多呈东西流向。有运河与五大 湖相通,形成庞大、便利的水运网。 占全国总货运量的1/2以上。
3.区位条件
高中地理必修二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ppt课件
包头二中燕海飞
精品课件
1
补充内容: 农业生产活动的基本知识
什么是农业生产活动?
农业生产活动的对象是什么?
精品课件
2
什么是农业生产活动?
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 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这就是 农业生产活动。(概念)
农业生产活动的对象是什么?
动物、植物
精品课件
17
精品课件
18
水分:决定作物品种、耕作方式(水田和旱田)
思考:为什么小麦等旱作农业分布在北方,水稻等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南方?
说明气候因素中那个因素影响农精品业课生件 产?
19
自然条件:气候
光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作物的地区分布。 热量:决定农作物品种、耕作制度、栽培方法 水分:决定作物品种、耕作方式(水田和旱田)
精品课件
20
一、农业区位因素 材料三
土壤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 类型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
我国杭州的“明前龙井”茶闻名世界,日本茶道研究者曾经 把茶种带到日本栽培,但效果精品始课终件 不好,请问原因是什么?21
问题: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气候都比较寒冷,但 却出现了不同的农业区位类型,这是为什么?
1、从投入和产出来考虑,投入远远大于产 出(简单地说,也就是“得不偿失”);
思考:山区坡度与 改造得到的梯田面 积之间的关系
反比
2、容易引起山区水土流失。
精品课件
34
一、农业区位因素
材料八:
太空玉米能结出6~7个“棒子”,长出5种颜色,而 且味道比普通玉米好。
太空育种的效益和成果吸引了美国、俄罗斯,保加利 亚、菲律宾等国家,都希望与我国合作。上天“修炼” 回到“尘世”的太空种子,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必将 洒播广袤的大地,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太空食品,给人类 带来无限的福音
高中地理必修二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课件
农业
2、农业生产的特点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叶徙相似,其实味不同” 我国糖料作物分布是:“南蔗北甜” 地域性 “因地制宜”
“春播、夏长、秋收、冬藏”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季节性和周期性
“因时制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国部分农作物的主要分布地区: 水稻: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为界) 小麦(旱地粮食作物):北方地区(东北平原种春小麦, 华北平原种冬小麦) 大豆(喜温凉):北方 棉花: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西北内陆棉区(长 绒棉) 油菜:长江流域 糖料作物:南方甘蔗,北方甜菜 茶叶:南方丘陵地区 热带作物橡胶:海南岛和西双版纳为主 苹果:温带水果,主产于鲁和辽
(三)、科学技术因素 劳动力、技术装备(农机)、 生产技术(育种、栽培、水肥控制、病虫害防治、区域专业化)、 种植方式(单、间、套、混、连作)、耕作制度 简要分析影响下列农业生产活动的主要技术因素(P61) ① 杂交水稻使水稻单产大幅度提高 生产技术(良种培育) ② 美国一个大型农场只需要少量农业工人 技术装备(高度机械化) ③ 以色列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生机勃勃 生产技术(电脑控制的滴灌技术)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目录/content
01
农业
02
03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地域类型
农
01
业
农业 1、概念: 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 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 的产品的部门。 广义的农业包含种植业、林业、 牧业、渔业、副业五大部门。 狭义的仅指种植业。
农业 • 种植业是在耕地上种植农作物的 农业生产事业。 • 林业对森林的种植、养育、保护、 采伐以及对林木产品的采集和加工 的生产部门。 • 畜牧业在牧区,牧民靠放牲畜而取 得产品;在农耕区,农民靠饲养牲 畜来获取产品的生产部门。 • 渔业在水域中进行天然捕捞,或者 人工养殖有价值的水生生物的生产 部门。 • 副业种植、林、牧、渔以外的其他 生产事业
高中地理必修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2
产量高
机械化 水平高
生产率高
地广人稀
商品率高
粮食需求少 生活习惯
市场广阔
交通运输便利
• 商品谷物农业
5、基本特征:
生产规模大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商品率高
单产高、商 精耕细作, 品率低 自给为主
集约经营 控制人口数量
机械化科技 体力劳动为 加快机械化发展,
水平低
主
加大科技投入
水利工程大 水旱灾害频 大力投资,兴修
繁发生
水利
• 商品谷物农业
农业 4、各区位因素对商品谷物农业的影响
自然条件优越
农业科学 技术先进
区位优势
自然 气候 季风气候:水热资源丰
因素
富、雨热同期
地形 平原:地势平坦、土层 深厚、土壤肥沃
水源 河流中下游:水源充足
社会 劳动力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经济 因素
生产饮 食习惯
亚洲水稻种植历史悠久, 大米为主食
• 季风水田农业
3、季风水田区水稻种植业的特点:
特点
原因
发展措施
小农经营 家庭为单位 人均耕地少
以种植业为主的 农业地域类型
• 季风水田农业
1、分布: 2、亚洲水稻生产的区位因素及区 位优势: 3、季风水田区水稻种植业的特点:
• 季风水田农业
1、分布:
东亚、东南亚、南亚
地形: 平原
气候: 季风气候
人口稠密: 劳动力丰富 市场需求大
• 季风水田农业
2、亚洲水稻生产的区位因素及区
位优势: 区位因素
高中地理必修二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读图甲乙两国农业地域分布,回答下列问题。 3.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农场一般多为家庭 ____经营的,种植 的作物中均有小麦 ____。 农业科研和推广系统, 4.甲图所示的国家有庞大先进的__________________ 免费向所有农场提供最新科技成果。 政策鼓励,以促进 5. 乙图所示的国家,政府不遗余力地________ 农牧业的发展。
交稻是“东方魔稻”。袁隆平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
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
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 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 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
耕地
育秧
插秧
灌溉
田间管理
收割
练习: 读“水稻种植主要分 布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水稻分布区的名 东亚,B______ 东南亚, 称:A____ 南亚。 C____ 季 2.A、B、C三地均为__ 风 __气候区,水热 ____资源丰 富。从地形上看,水稻田 三角洲地区。 多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 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人口稠密、______ 劳动力丰富,为发展水稻种植业提 3.本地区____ 供了有利条件。稻米 ____是本地区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粮。 精耕细 4.亚洲水稻生产单产量高但商品率低的原因是:_______ 作、耕种规模小、传统观念制约及经济水平制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 农业地域类型
季风水田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知识结构
以 农种 业植 地业 域为 类主 型的
季风水 田农业
主要分布地区
主要作物
主要特点 商品谷 物农业
区位条件
一. 季风水田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常见农业地域类型1.常见农业地域类型比较
2.常见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
(1)根据气候判断
①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种植业的发展,可以发展季风水田农业;夏季风不稳定——多旱涝灾害,需兴修水利,工程量大。
②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较丰富,热量、光照不足,不利于谷类作物成熟,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适宜发展乳畜业。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干旱区可以通过解决灌溉问题发展优质农产品,如温带水果、棉花等的生产,因而多为灌溉农业或绿洲农业;半干旱区可利用天然牧场,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2)根据分布判断
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地域性明显,首先根据经纬度和陆地轮廓进行区域定位,根据区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联系其分布范围,确定该区域的具体农业地域类型。
下图是美国的农
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判断A、B两地的农业地域类型,直接根据其分布即可判断:A为大牧场放牧业,B为商品谷物农业。
(3)根据农业生产结构、产品商品率判断
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均属于种植业,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在农业生产结构中以畜牧业为主。
再结合其产品的商品率来判定。
混合农业是两者兼而有之,而且产值构成相当。
如下面农场中同时经营种植业和畜牧业,并且其产品在农场收入中各占一定的比重,该农场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
(4)根据存在问题判断
各农业地域类型的地理环境、生产特点不同,它们所面临的生产中的问题也不相同,反映出地域差异和自身生产特点,因此根据其存在的问题也可以判断所属农业地域类型。
例如,季风水田农业的典型问题就是“生产规模小、科技水平和机械化水平低、水旱灾害频繁”。
(5)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判断
判读的关键是要建立一种从生产对象→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地域类型的思维模式,把握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读图完成1~2题。
1.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B.乳畜业
C.大牧场放牧业D.混合农业
2.该生产模式的农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是因为()
A.价格低廉B.减耗保鲜
C.绿色优质D.品种丰富
下图为“三个地区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结构坐标图”。
读图完成3~4题。
3.有关三个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为商品谷物农业B.②为季风水田农业
C.③为混合农业D.三地的商品率都很高
4.根据图中信息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市场适应性差B.①②机械化水平高
C.②科技水平低D.③生产规模小
5.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处南太平洋的新西兰领土由南岛和北岛组成,面积26.8km2,人口469万(2016年),山区面积约占全国四分之三。
南北岛之间的库克海峡是世界上风浪最大的海峡之一,尤其是在冬季,惊涛拍岸,令人叫绝。
新西兰牧场广布,畜牧业发达,是世界天然优质奶源生产国,但粮食不能自给。
下图为新西兰有关地理事物分布图。
下表为新西兰与西欧地区奶牛牧场系统比较表。
(1)分析新西兰粮食不能自给的原因。
(2)与西欧地区相比,新西兰乳畜业需要发挥哪些优势?克服哪些不足?
(3)我国某大型企业将在新西兰建立大型乳制品生产基地。
你认为是否可行,并请说明理由。
答案精析
专题训练
1.D 2.C[第1题,读图可知,该地农业生产既种植水稻、花卉、水果等,又养殖鸡、鸭、牛、羊等,即同时经营种植业和畜牧业,且两者都占较大比重,因此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混合农业。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农业生产模式实现了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利用沼渣及动物粪便等有机堆肥作为肥料,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因此农产品具有绿色优质的特点,从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
3.B 4.C[第3题,①地畜牧业占近60%、种植业约占40%,商品率达90%,为混合农业;
②地种植业约占80%,畜牧业和商品率都低于20%,为季风水田农业;③地畜牧业约占90%,商品率较高,为大牧场放牧业或乳畜业。
第4题,依上题分析,结合教材知识可知,季风水田农业科技水平较低。
]
5.(1)国土面积小;山地多,平地少,耕地少;气候终年温和湿润,不利于谷物和粮食作物生长;畜牧业以舍外放牧为主,占据大量耕地。
(2)优势:远离大陆,受污染少,奶源质量好;投入少,成本低。
不足:季节性强,产量不稳定;国内市场小,受国际市场价格影响大;远离主要消费地,运输成本高。
(3)可行。
理由:奶源品质好,草场广阔;两国政府加强合作,政策支持;中国奶制品市场广阔。
不可行。
理由:当地劳动力不足;距离市场远,运输成本高;当地市场狭小。
解析(1)新西兰国土面积小,山地多,平地少,耕地少;气候终年温和湿润,不利于谷物和粮食作物生长,适宜牧草生长;畜牧业以舍外放牧为主,占据大量耕地,所以新西兰粮食不能自给。
(2)根据图和表格内容分析,新西兰远离大陆,受污染少,奶源质量好;投入少,成本低。
欧洲污染较重,投入成本高。
新西兰乳畜业发展的季节性强,产量不稳定;国内市场小,受国际市场价格影响大;远离主要消费地,运输成本高。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