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的风俗ppt课件
中国民俗风情ppt课件
![中国民俗风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17c6bda767f5acfa1c7cdfa.png)
2.1工匠民俗
对这种封锁性,应一分为二地看待: 一方面,工匠们为了保住名牌产品以利 竞争,不得不在选料、加工程序等方面 严格要求,使产品在技艺上始终保持高 水平而不至于粗制滥造;另一方面,这 种封锁性必然给经验的推广,技艺的交 流和生产规模的扩大造成障碍。
36
2.1工匠民俗
(三)生产活动的神秘性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工匠们由于机遇的难觅 和命运的多舛,普遍比较迷信,他们往往求助 于冥冥中神灵的佑护。因此,各类工匠的生产 活动,大都具有神秘的性质,诸如对祖师的祈 祷和祭祀、语言和行为禁忌、行话和隐语等等。 其目的,一是为了求得自身的安全;二是为了 技术的保密;三是为了求得劳作的顺利和成功。 至于通过祭祀希望能有较丰厚的收入,当然也 在情理之中。
中 国民 俗 风情
陈艳
1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入乡随俗,入门问禁
2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 “一方”,指的是某一块地域;“水土”,包括地理位 置、物候环境;“一方人”,则是长期生活在这一地 域的人。不同地域上的人,由于环境不同、生存方式 不同、地理气候不同、思想观念不同、人文历史不同、 为人处世不同,文化性格特征也不同。 比如说某山村 风光优美,通常会说民风淳朴,这就是一方水土养一 方人。或者,穷山恶水出刁民。每个地区的水土环境, 人文环境都不同,人的性格、生活方式、思想观念、 人文历史也就随之而改变,而生活在一起的人,性格 也会很相似。所以一块地方的人都差不多。就像新疆 的人个个都是能歌善舞,长睫毛大眼睛的,上海的小 姑娘个个都是能说善辩。
• 5、加拿大——筑雪墙挡妖魔。加拿大人把白雪看作是 吉祥的象征。在新年到来时,不但不清除住房周围的 积雪,反而把白雪堆在住房的四周,筑起一道雪墙。 他们认为这道雪墙可以阻止妖怪邪魔的入侵,同时将 带来幸福和欢乐。
满族民族民俗PPT课件
![满族民族民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81b3868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bf.png)
03
这道菜反映了满族人的生活习俗和饮食文化,是满族人民待客
的上等佳肴。
满族的火锅文化
1 2 3
火锅种类
满族火锅包括酸菜火锅、羊肉火锅、海鲜火锅等 ,每种火锅都有其独特的口感和特点。
酸菜火锅
以酸菜为主要配料,加入猪肉、豆腐等食材,炖 煮而成,汤汁酸爽可口,是满族人冬季常吃的美 食。
羊肉火锅
以羊肉为主要食材,加入各种调料和食材,涮烫 而成,口感鲜美,是满族人夏季常吃的美食。
满族的糕点小吃
糕点种类
满族糕点包括萨其马、豆面卷、打糕、粘豆包等,每种糕点都有其独特的制作方 法和口感。
萨其马
满族传统糕点之一,以面粉、糖、油等为主要原料,经过炸、蒸、烤等工艺制作 而成,口感酥脆,甜而不腻。
05
满族民俗文化的保护与 传承
满族民俗文化的保护现状
01
传统技艺
满族民俗文化中的传统技艺,如刺绣、剪纸、绘画等,得到了广泛的保
满族的婚嫁习俗
01
02
03
04
提亲
男方请媒人前往女方家提亲, 得到应允后进行聘礼。
纳采
男方送去大雁、羊等礼物,表 达求婚之意。
纳币
男方送去彩礼,包括金银首饰 、绸缎等贵重物品。
成婚
举行婚礼,有拜堂、敬酒等仪 式。
满族的节庆活动
颁金节
满族传统节日之一,庆祝满族命 名日,日期为农历十月十三日。
春节
满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与汉 族春节类似,但也有独特的风俗和 庆祝方式。
训等活动,满族传统舞蹈在得到保护的同时,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传
承。
满族民俗文化的传承途径与方式
学校教育
许多学校开始重视满族民俗文化的传承教育,通过开设地 方课程、组织学生参加民俗文化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了解 和体验满族民俗文化。
少数民族介绍及其风俗民情PPT授课演示
![少数民族介绍及其风俗民情PPT授课演示](https://img.taocdn.com/s3/m/5e560523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27.png)
头袍旗四古 和”制季代 “。度都, 盘满而穿满 盘族称袍族 髻女之服先 ”子为,民 。梳“因一
京旗八年
春天来的好快,悄无声息、不知不觉中,草儿绿了,枝条发芽了,遍地的野花、油菜花开的灿烂多姿,一切沐浴着春晨的曙光,在春风中摇弋、轻摆,仿佛少女的轻歌曼舞,楚楚动人。
满 族 服 饰
春天来的好快,悄无声息、不知不觉中,草儿绿了,枝条发芽了,遍地的野花、油菜花开的灿烂多姿,一切沐浴着春晨的曙光,在春风中摇弋、轻摆,仿佛少女的轻歌曼舞,楚楚动人。
的要公节节,节节过封又
3 70
3 22
“ 麦 西
举 行 各
历 月
日 , 在
是 维 吾
都 要 宰
过 后
又 叫 “
天 。
斋 一 个
叫 “ 开
莱 甫 ”
种 庆 祝 活 动
日 。 在 这
春 分 时 节 ,
尔 族 最 古 老
一 只 羊 。
天 举 行 , 家
宰 牲 节 ” ,
月斋 后节 举” 行, ,因
春天来的好快,悄无声息、不知不觉中,草儿绿了,枝条发芽了,遍地的野花、油菜花开的灿烂多姿,一切沐浴着春晨的曙光,在春风中摇弋、轻摆,仿佛少女的轻歌曼舞,楚楚动人。
春天来的好快,悄无声息、不知不觉中,草儿绿了,枝条发芽了,遍地的野花、油菜花开的灿烂多姿,一切沐浴着春晨的曙光,在春风中摇弋、轻摆,仿佛少女的轻歌曼舞,楚楚动人。
忌在蒙古包门前下马、下车,并忌讳将马鞭、刀 枪带进包房内 。
蒙
古 忌讳坐蒙古包的西侧或西北角,睡和坐时忌脚伸
族 向西侧或西北方;不能在火盆上烤脚;赠送礼品
维奇北较鲁最阿噶聚周于维维 吾台的为番为克尔居围天吾吾 尔一伊集盆集苏绿中的山尔尔 族带犁中地中河洲心绿以自族 定,谷的,。和、,洲南治主 居有地区也天塔和其是,区要 。为和域是山里田中维塔,聚
民族的风俗ppt课件
![民族的风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5b53b5dd88d0d233d46ad4.png)
(找到侧重点,详略得当。)
• • • • • • • • • • •
一、编写提纲 1.学生根据提示编写习作提纲。 提示: ①要介绍的民俗是什么? ②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打算从哪几方面加以介绍? ③哪一部分作为重点将要进行具体介绍? ④根据其特点,你打算拟订什么题目? 2.学生自由编写提纲,互提建议,修改提纲。 二、学生进行习作练习。 三、初步修改。 1.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把习作中语句不通的地方和错 别字修改过来。 • 2.小组内互读互听习作的重点部分,提出习作中表达不 够清楚和不够具体的地方,并提出修改建议。 • 3.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完善习作。
•
• 年画
• 春节贴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 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 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起源 于“门神”。 《年年有余》、《财神爷》、《五谷丰 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 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放鞭炮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 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 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 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 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 迎新。放爆竹可以创造出 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 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 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 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 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 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 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另一种是最常见 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 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 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 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贴春联?贴春联在明代开始盛行一直到了清代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少数民族彝族民俗风俗介绍PPT课件
![少数民族彝族民俗风俗介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33897a8fc4ffe473268ab0f.png)
目 录
CONTENTS
“彝族”族称的来源 彝族的历史发展 彝族的文化 彝族的习俗
壹
“彝族”族称的来源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地区和方言不同,彝族支系繁多,有许多不同的他称和自称,主要的他称有“夷”、“黑 彝”、“白彝”、“红彝”、“甘彝”、“花腰”、“密岔”等。
信仰/服饰/建筑/饮食/语言文字/文学/历法
彝族的宗教信仰基本上还处于原始宗教的阶段
自
图
祖
万
然
腾
先
物
崇
崇
崇
有
拜
拜
拜
灵
“毕摩”是彝族传统宗教中的祭司
• 在彝语中“毕”为举行宗教活动时祝赞诵经之意,“摩”意为长老或老师。
毕摩的宗教活动:
玛都迪(做灵牌) 撮那固(念治病经) 卓尼硕(念净宅经)
撮毕(送灵牌) 撮日(念咒仇敌经 里次日(念咒鬼经)
孜摩毕(念平安经) 消布(念消咒经)
“苏尼”是彝族社会中的巫师
“苏”在彝语中意为“人”,“尼”意为作法术时的情景。
• 苏尼一般由曲诺或阿加等级中的成员担任。苏尼并非世袭, 男女均可担任,法器主要为羊皮鼓和木槌。
• 苏尼不懂经文,也不诵经和主持重大祭祀活动,其主要社会 职能是施行巫术,驱鬼治病。
• 苏尼在彝族社会中的地位不及毕摩,从事宗教活动的收入也 较毕摩低 。
北部方言分布在四川和云南宁蒗等县,东 部方言分布在贵州和云南东北部,南部方言分 布在云南和广西,其余3个方言分布在云南。
语 言 文 字
彝族文字为表意文字,又称音节文字, 史书中称“爨文”、“韪书”,或“罗罗 文”、“倮文”,通称老彝文。
中国民俗文化PPT课件
![中国民俗文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f75a2a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4e.png)
中国民俗文化PPT课件•民俗文化概述•中国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中国民俗文化的地域特色•中国民俗文化的节日庆典•中国民俗文化的艺术表现•中国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民俗文化概述定义与特点定义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
特点民俗文化具有普遍性、传承性和变异性。
它贴近人民的生活,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信仰、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民俗文化的历史与发展起源民俗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而产生。
发展在历史长河中,民俗文化不断积累、沉淀,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变化。
它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它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对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传承民俗文化作为社会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有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和认同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凝聚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可以吸引游客前来体验不同的文化风情,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开发民俗文化是艺术教育的重要资源,通过学习和了解民俗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艺术教育民俗文化的重要性中国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介绍中国各民族传统服饰的特点、历史演变及文化内涵,如汉服、蒙古袍、苗族银饰等。
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居住文化探讨中国饮食文化的多样性,包括八大菜系、地方小吃、茶酒文化等。
展示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空间布局及居住习俗,如四合院、福建土楼、窑洞等。
030201阐述中国家族制度的历史演变、特点及在现代社会的影响,如族谱、家训、家风等。
家族制度介绍中国传统婚丧嫁娶的习俗、礼仪及文化内涵,如婚礼中的拜堂、闹洞房,葬礼中的守孝、祭祀等。
婚丧嫁娶概述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及庆祝方式,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
节日庆典探讨中国传统宗教信仰的多元性,包括佛教、道教、儒教及民间信仰等。
《少数民族习俗》课件
![《少数民族习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6985c5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aa.png)
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
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少数民族习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ppt课件的 介绍,可以加深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进而促进其 保护和传承。
与现代社会的融合
虽然现代社会发展迅速,但少数民族习俗仍然保持着其独特 的魅力和价值。通过将传统习俗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可以创 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文化。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生态保护
许多少数民族习俗都与自然环境密 切相关,如祭祀山神、保护水源等。 这些习俗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理念,对于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可持续发展
通过ppt课件介绍少数民族在资源利 用、生态平衡等方面的智慧,可以引 导人们关注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 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少数民族俗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渊源
少数民族习俗的形成和发展受到 历史、地理、政治等多种因素的 影响,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演变
。
现代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经济的发展 和文化的交流,少数民族习俗面 临着传承和发展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展望
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习俗需要政 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通 过创新和发展,让少数民族习俗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新的生机
的美食。
居住习俗
总结词
居住习俗是少数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和建筑风格。
详细描述
居住习俗是少数民族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居住方式。这些建筑风格 通常与该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例如,傣族的竹楼、土家族的吊脚楼等, 都是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建筑。
婚丧习俗
总结词
婚丧习俗是少数民族文化中最为独特的 一部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婚姻 和丧葬方式。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PPT课件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5e071b0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7e.png)
30
重阳节的食俗与特色
食俗
重阳节有吃重阳糕的习俗。重阳糕是一种用米粉、豆粉、红枣、栗子等原料制成的糕点,寓意着步步 高升、吉祥如意。此外,还有喝菊花酒的习俗,菊花酒有清热解毒、明目等功效。
特色
重阳节还有佩戴茱萸的习俗。茱萸是一种具有浓烈香味的植物,人们认为佩戴茱萸可以驱邪避疫、祈 求平安。同时,重阳节还是敬老爱老的节日,人们会关心老人的生活和健康,传承尊老爱老的传统美 德。
29
重阳节的登高与赏菊
登高
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人们会爬山、登高远眺,寓意着步步高升、远离疾病和灾 难。同时,登高也能让人们欣赏到秋天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赏菊
重阳节正值菊花盛开之际,人们会欣赏各种品种的菊花,感受菊花的高洁和美丽 。同时,菊花也象征着长寿和健康,赏菊寓意着祈求长寿和吉祥。
2024/1/28
23
06
中秋节习俗
2024/1/28
24
中秋节的起源与传说
2024/1/28
中秋节的起源
01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
于宋朝以后。
中秋节的传说
02
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
中秋节的意义
03
象征着团圆和美满,寄托着人们对家庭和睦、生活幸福的追求
。
25
中秋节的赏月与吃月饼
2024/1/28
31
THANK YOU
感谢聆听
2024/1/28
32
这些节日通常与农事、天文、历法、神话、传说等 相关,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
传统节日具有周期性、群众性、传承性和变异性等 特点。
2024/1/28
4
满族民族民俗PPT课件
![满族民族民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5d25b9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76.png)
满族的文化特色
01
02
03
服饰文化
满族的服饰具有独特的风 格,以长袍、马褂、坎肩 等为主要特色,色彩鲜艳 ,工艺精湛。
饮食文化
满族的饮食文化以肉食为 主,尤其是猪肉和羊肉, 同时也有丰富的素菜和糕 点。
建筑文化
满族的建筑风格独特,以 四合院和土楼为主要特色 ,注重居住的舒适性和实 用性。
满族的语言与文字
语言
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满语,属 于阿尔泰语系,但现在大部分满 族人已经不再使用满语。
文字
满族的文字是拼音文字,由清太 宗皇太极创立,称为“满文”。 满文是历史上第一个由女真人自 己创造的文字。
02
满族的风俗习惯
满族的饮食文化
满族的饮食文化具有独特的特色,他 们以大米、玉米、小米等五谷杂粮为 主食,同时喜欢吃粘食和甜食。
满族的皮影戏是一种古老的艺术 形式,通过灯光照射,将剪纸或 皮革制成的物形象投射在屏幕 上,配以音乐和唱腔,演绎民间
故事和传说。
满族的工艺美术
01 02
满族木雕
满族的木雕工艺品以精湛的雕刻技艺和丰富的题材而著称。木雕作品多 用于建筑装饰和家具制作,如门窗、隔扇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 藏价值。
满族民族民俗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满族概述 • 满族的风俗习惯 • 满族的传统节日 • 满族的艺术与工艺 • 满族的影响与传承
01
满族概述
满族的起源与历史
满族的起源
满族源于女真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包括辽宁、 吉林、黑龙江等地。
历史发展
满族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政治、文化变迁,先后建立了金朝、清朝等政权。在 清朝时期,满族文化达到了鼎盛,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民俗文化PPT课件
![中国民俗文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39180a3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b8.png)
三朝礼俗
满月与百日庆典
如避免参加婚礼或葬礼等,以求母子平安。
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三天,举行洗三仪式,祈求婴儿健康成长。
家人通过放鞭炮、挂红布等方式庆祝新生命的到来,并向亲友报喜。
满月时设宴款待亲友,为孩子剃胎发;百日时则再次设宴庆祝,祈求孩子长命百岁。
04
CHAPTER
中国民间艺术与手工艺
03
CHAPTER
中国传统婚丧嫁娶习俗
包括提亲、合八字、订婚等步骤,体现了双方家庭的意愿和尊重。
选定良辰吉日,准备婚房、婚车、婚纱礼服等,营造出浓厚的喜庆氛围。
包括迎亲、拜堂、敬酒等环节,展示了新人对彼此的承诺和对长辈的尊敬。
如回门、满月酒等,体现了新婚后家庭生活的和谐与幸福。
婚前礼仪
婚礼筹备
婚礼仪式
02
创意化发展
鼓励创新创意,推动传统民俗文化与时尚元素相结合,开发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的民俗文化创意产品。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清明节与寒食节、上巳节并称中国三大鬼节,节日期间人们会特别注重祭祀先人,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之情。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上古先民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节日。
端午节的习俗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佩香囊等,其中赛龙舟和吃粽子是最为广泛流传的习俗。
端午节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一个充满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的节日,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春节的习俗丰富多彩,包括贴春联、倒贴福字、吃年夜饭、守岁、压岁钱等,这些传统习俗凝聚着中华文化的精华,体现着中华民族追求和谐、团圆的美好愿望。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和扫墓的日子。
中国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课件
![中国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a723419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d3.png)
文化所表现出来
中国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三、民俗的产生条件
• 民族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其长期历史发展过 程中逐渐形成的共同的喜好、习尚和禁忌,它表 现在饮食、服饰、居住、婚姻、生育、丧葬、节 庆、娱乐、礼节和生产等诸方面。自然环境、生 产力水平、生产方式、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 都是影响民族风俗习惯形成的因素。
• 少数民族对自己的风俗习惯是否被尊重十分敏感,往往把它看作 是否尊重他们的民族的问题。
•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就是尊重少数民族,是民族平等原则 的体现,对民族团结有重要意义。
• 党和国家在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同时,也尊重少数民族改革 其风俗习惯的自由。民族风俗习惯又是发展变化的,不断除旧更 新的。随着历史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的进步,少 数民族的一些风俗习惯就会不适应时代的需要,而显现出落后性, 并将被历史所淘汰。
相关法律法规
•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依法享 有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受到尊重的权利。任 何人都对不得侵犯消费者的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 习惯,对于侵犯消费者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 的行为,消费者有权要求侵权人承担赔礼道歉、 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情 节特别严重构成犯罪的,司法机关应当给予以刑 事制裁。(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 保护法》第14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245、246、249、250、251条。)
•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改革是少数民族自己的事情,必须由少数民 族自己来决定,由少数民族干部和群众自己来做,而不能由外力 强制或者包办代替。
中国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三、改革民族风俗习惯的原则
• 1、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坚持自愿的原 则。
《苗族风俗文化》课件
![《苗族风俗文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b1df864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c5.png)
社会制度与生活
社会制度
苗族社会以家族为单位,实行父子连名制,注重家族传承。
生活习俗
苗族人民注重家庭生活,以农耕为主,擅长纺织和刺绣。
传统与习俗
传统信仰
苗族信仰祖先和自然神灵,崇拜龙、 凤、蛇等动物图腾。
习俗
苗族有许多独特的习俗,如“赶苗场 ”、“吃新节”等。
02
苗族服饰文化
服饰特色
01
02
03
建筑材料与结构
木材
苗族建筑的主要材料是木材,包 括松木、杉木等,这些木材轻巧
、耐久,易于加工和运输。
石材
在建筑的基础和关键部位,苗族 人使用石材,如青石、麻石等, 以增加建筑的稳固性和耐久性。
结构形式
苗族建筑的结构形式多样,包括 穿斗式、抬梁式和混合式等,这 些结构形式能够有效地承受重量
和抵抗地震等自然灾害。
苗族舞蹈种类繁多,包括芦笙舞、铜鼓舞、板凳 舞等,每种舞蹈都有其独特的舞步和韵律。
舞蹈动作
苗族舞蹈的动作讲究身体线条的流畅和肌肉的弹 性,通过手、脚、腰、背等部位的协调运动,展 现出独特的舞蹈韵味。
服饰
苗族舞蹈的服饰色彩鲜艳,图案丰富,不仅具有 装饰效果,还反映了苗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Hale Waihona Puke 音乐与舞蹈在生活中的作用社交活动
01
在苗族社会中,音乐和舞蹈常常是社交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歌舞来交流情感,增进友谊。
文化传承
02
苗族音乐和舞蹈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通过学习和传
承,能够保持和发扬本民族的文化传统。
娱乐休闲
03
在日常生活中,苗族人民常常通过音乐和舞蹈来放松身心,缓
解疲劳,享受生活的乐趣。
土家民族风俗习惯建筑服饰美食文化介绍课件PPT
![土家民族风俗习惯建筑服饰美食文化介绍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e83c4ecf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63.png)
了解民族文化历史。
族称来源
0 1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密基卡”或“贝锦卡”,意为“土生士长的人” 历史上,土家族先民被称为“蛮”或“夷”。宋代以前,居住在武陵 地区的土家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一起,被称为“武陵蛮”或“五溪蛮”。 宋代以后,土家族就单独被称为“土丁”、“土人”、“土民”或“土蛮” 等。 改土归流后,随着汉族移民的增加,“土”、“客”、“苗往往对举,
03
04
学习民族风俗习惯。
供家先的逐渐增多,只有较偏僻的山寨才保存着土主或 土王庙祭祀的遗迹。土家族重巫信鬼,巫术活动极为盛 行。土家语称巫师为“梯玛”,汉语叫“土老师”,举凡土 家村寨的祭祀、许愿、还愿、婚丧生育、排解纠纷、疑 难占卜和典礼摆手等等活动,都请梯玛主持。
道教和佛教传入土家族地区较早。东汉五斗米教在“巴 郡南郡蛮”地方就流行一时。道教与土家族以敬祖神为 主的原始宗教信仰彼此渗透,杂陈互化。基督教的进入 则相对晚得多,且影响较小,规模不大,还因其作为侵 略工具而遭到土家群众的强烈反对。
“土家族” 文化之旅
民族文化介绍
土家风情,千年传承。
目 01 了解民族文化历史 录 02 学习民族风俗习惯
03 欣赏民族建筑服饰
04 品味民族特色美食
壹
了解民族 文化历史
了解民族文化历史。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湘、鄂、渝、黔交界地带的武陵山 区。湖南省的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 州的永顺、龙山、保靖、古丈等县,张家界市的慈利、 桑植等县,常德市的石门等县;湖北省主要分布在恩 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来凤。
学习民族风俗习惯。
礼节:土家族人十分注重礼仪。过去妇女 怀孕后,要请土老师行法事“安胎”、驱邪。 分娩,一般要请“接生婆”,要敬祭生育女 神巴山婆婆。婴儿降生后,父亲怀抱“报喜 鸡”去岳母家报喜,男孩用公鸡,女孩用母 鸡。三天后,岳母家以及亲友们挑着礼品 前来贺喜,即“打三朝”。满月那天,岳母 家要送来衣物,给婴儿“放脚”,正式穿上 衣裤,称作“满月酒”或“祝米酒”。在当代, 实际上很多地方的土家族都把“打三朝”与 “满月酒”(祝米酒)合二为一,统称“打三 朝”。
传统民俗ppt课件
![传统民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bd216a0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6e.png)
03
赛龙舟是中国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之一。人们会划船竞渡,争夺名次或奖品。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活动,也是一种民间艺术表演形式。
PART
03
传统民俗的传承与保护
2023
REPORTING
保持文化多样性
传统民俗作为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保护有利于维护人类文明的多样性。
立法保护与政策支持
泥塑
泥塑是以粘土为原料,用手工塑造各种人物和动物形象的艺术形式。泥塑的技法独特,作品形象生动、立体感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舞龙舞狮
01
舞龙舞狮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之一。在节日或庆典时,人们会用彩布和纸制成龙或狮子的形象,通过舞蹈和音乐来表达喜庆和祥和的气氛。
放鞭炮
02
放鞭炮是中国传统的民间习俗之一。在节日或喜庆场合,人们会燃放鞭炮来营造热闹和喜庆的气氛。
将传统民俗元素融入创意产品设计,开发具有文化内涵的创意产品。
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利用传统民俗文化元素,策划各类文化活动,如民俗节庆、展览等。
文化活动策划
在影视作品中融入传统民俗元素,提升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影视制作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虚拟现实等,创新传统民俗的传承方式。
创新传承方式
将传统民俗与时尚、艺术等领域进行跨界融合,拓展传统民俗的应用领域。
传统民俗ppt课件
2023
REPORTING
引言传统民俗的种类与特点传统民俗的传承与保护传统民俗的应用与创新结语
目 录
CATALOGUE
2023
PART
01
引言
2023
REPORTING
传统民俗是人们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风俗习惯,具有传承性、稳定性、变异性等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路点拨
• 这种民风民族的特点是什么,通过你的描 述,让读者对这种民风民俗有一种清晰的 了解。 • 这种民风民俗是怎样由来的,又是怎样发 展到现在的。 • 谈谈你对这种民风民族的感受。
(找到侧重点,详略得当。)
• • • • • • • • • • •
一、编写提纲 1.学生根据提示编写习作提纲。 提示: ①要介绍的民俗是什么? ②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打算从哪几方面加以介绍? ③哪一部分作为重点将要进行具体介绍? ④根据其特点,你打算拟订什么题目? 2.学生自由编写提纲,互提建议,修改提纲。 二、学生进行习作练习。 三、初步修改。 1.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把习作中语句不通的地方和错 别字修改过来。 • 2.小组内互读互听习作的重点部分,提出习作中表达不 够清楚和不够具体的地方,并提出修改建议。 • 3.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完善习作。
中华传统节日
春节 元宵 端午 中秋 清明 重阳
中华民风民俗
吃穿住行、礼仪、姓 氏、节日等处处都有历史 文化的积淀。
——了解中国文化
体验中国民俗
春节的由来
•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 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 村寨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 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 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 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 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 “年”兽, 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 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 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 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 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 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 “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 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 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 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 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 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 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 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 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
传统食品 春节习俗 娱乐消遣
传统食品
饺子 年夜饭
•
春节食俗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 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 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 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 年发财的意思。
春节吃饺子是一项传统, 吃饺子取“更岁交子” 之意,“子”为“子 时”,交与“饺”谐音, 有“喜庆团圆”和“吉 祥如意”的意思。
按 空 间 顺 序
特色居民
开头 空间方位 结尾
(开头:点名写什么特色建筑物,要简洁利索、开门见 山。空间方位:文章的重点,按空间顺序,抓住住事物 的特点具体描写。结尾:巧妙总结,抒发感情)
民间工艺品
工艺品特点 结尾
开头
(开头:介绍工艺品名称,说在什么情况下得到这件工 艺品。中间:用各种说明方法,介绍外形特点、结构特 点、功能特点。结尾:总结、赞美工艺品)
东汉时候,南阳有个张仲景,是个名医。他医术很高,不管什么疑难病 症,药到病除人们称赞他是妙手回春的医圣。 张仲景在长沙做官,那年告老还乡,正是冬天,寒风刺骨,雪花飘飘。 他走到白河岸边,看到那些为生活东奔西走的穷乡亲们,面黄肌瘦,衣不遮 体,有好些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他心里很难受。 张仲景一到家,登门求医的人很多,他虽然很忙,可是心里总挂记着那 些冻烂耳朵的穷乡亲。他叫他的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个棚子,盘 上大锅,在冬至的那天开了张,给穷人舍药治冻伤。舍的药叫"祛寒娇耳汤"。 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放在锅里煮熬,等煮好后,把羊肉药物 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的"娇耳"下锅。然后分给来讨药的人们,每 人给一大碗汤,两只娇耳。人们吃下娇耳,喝了祛寒汤,只觉浑身发暖,两 耳生热。
巧构思
节日习俗 开头 节日事件 结尾 (开头:交代清楚什么节日。节日事件:是活动过程,抓住有趣、有意
义、给人教育。抓住细节让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结尾:总结,抒 发感情,赞美幸福生活。)
特色饮食 开头 具体特点 结尾 (开头:介绍美食名称及对他的感情,如引用诗句会更有诗情画
意。具体特点:要重点来写,具体些它的滋味、外形、人们的赞 美等。结尾:抒发感情,赞美美食,赞美家乡)
习俗
•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 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 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 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 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贴春联
• 贴春联 在明代开符 等,它以工整、对偶、简 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 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每 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 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 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 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民族 的风 俗
民风民俗包括哪些方面 • 说 • 节日习俗 说 你 • 特色居民 了 解 • 民间工艺品 的, 最 • 特色饮食 有
趣 的 民 风 民 俗
你可以写:民风民俗
民风:一个民族的风土人情 民俗:一个民俗的风俗习惯
• • • • • 节日习俗 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 别致的民间工艺品 可以调查访问 可以亲身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