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近几年中国国际收支现状的一些看法

合集下载

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及其对策

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及其对策

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及其对策引言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所引起的国际经济收支。

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直接影响着其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

本文将分析我国当前的国际收支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现状分析贸易收支不平衡我国近年来的国际贸易表现强劲,但贸易收支却呈现不平衡的状况。

我国的出口额远远超过进口额,导致贸易顺差较大。

这不仅导致我国外汇储备的增加,还造成了一些贸易伙伴国对我国的不满。

金融账户收支波动较大我国的金融账户收支波动较大,主要原因是短期资本流动的不稳定性。

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动下,外国投资者对我国金融市场的投资和撤资造成了金融账户收支的波动。

这种波动不利于我国的经济稳定和金融风险管理。

旅游收支逆差加剧我国的旅游收支逆差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赴外旅游,导致我国的旅游支出增加。

与此同时,由于中国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提高,外国游客来我国旅游的数量也在增加,但所带来的旅游收入并未能够弥补旅游支出的差额,导致旅游收支逆差加剧。

对策建议促进贸易平衡为了解决贸易收支不平衡的问题,我国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 拓展出口市场。

通过开展贸易促进活动,加强与潜在贸易伙伴国之间的合作,打造稳定的贸易关系。

- 加强进口管理。

通过减少进口关税、简化进口手续等方式,降低我国进口成本,促进进口的增长,进而减少贸易顺差。

稳定金融账户收支为了降低金融账户收支的波动,我国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 完善外汇市场监管机制。

加强对外汇市场的监管,提高市场透明度,减少外汇市场波动性。

- 扩大金融市场开放。

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者进入我国金融市场,增加金融账户收支的稳定性。

优化旅游收支状况为了解决旅游收支逆差加剧的问题,我国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 加强旅游宣传和推广。

提高中国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吸引更多外国游客来我国旅游,增加旅游收入。

- 发展旅游服务业。

2024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

2024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

中国的国际收支是指国内居民与境外居民之间的货物、服务、资本和劳务流动等经济往来所形成的支付和收入。

2024年,中国国际收支出现了一系列重要变化和挑战,对于中国经济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2024年中国国际收支表现出了明显的贸易顺差趋势。

根据数据显示,中国的货物贸易顺差达到了510.7亿美元,比上一年有所下降。

这主要是由于外需疲弱,全球贸易增速减缓,以及国内需求下降所导致。

尽管贸易顺差仍然较高,但持续下降的趋势表明中国正逐步减少对外部需求的依赖,加快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的步伐。

其次,2024年中国的服务贸易逆差有所缩小。

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服务贸易逆差为2255.1亿美元,比上一年减少了70.6亿美元。

这表明中国的服务贸易领域继续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收益。

然而,中国的服务贸易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竞争力不足以及服务贸易自由化的问题等。

再次,2024年中国的资本和金融项目出现了净流入的局面。

这主要得益于中国政府积极推进资本项目的自由化进程,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流入。

根据报告显示,中国的资本和金融项目净流入达到了1743亿美元,比上一年增加了283亿美元。

这表明中国投资环境的改善以及外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增强,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国际收支的平衡发展。

最后,2024年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继续下降。

由于国际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中国央行推行了一系列的外汇管理政策,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减少了3206亿美元,降至约2.999万亿美元。

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持外汇储备的稳定,以应对国内外经济风险。

总而言之,2024年中国国际收支在贸易、服务、资本和金融等方面都呈现出积极的变化和趋势。

中国政府将继续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加强外部环境下的风险防范,以实现国际收支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中国也将进一步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以促进国际收支的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中国国际收支现状及分析

中国国际收支现状及分析

中国国际收支现状及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国际收支规模持续扩大,成为全球最大的国际收支之一。

了解中国国际收支的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对于把握中国经济走势和制定相应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收支的定义及作用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对外经济往来的综合反映,包括商品和服务贸易、资本流动、单方面转移等。

国际收支反映了一国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对外交往能力,是各国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

中国国际收支现状近年来,中国的国际收支规模持续扩大,呈现出以下特点:国际收支平衡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的国际收支总体平衡,贸易顺差为62亿元人民币,资本净流入为13亿元人民币。

主要收支项目表现(1)商品和服务贸易2022年,中国商品贸易出口总额为2万亿元人民币,进口总额为4万亿元人民币,贸易顺差为8万亿元人民币。

(2)资本流动2022年,中国资本净流入为13亿元人民币,其中,外国来华直接投资为13亿元人民币,对外投资为160亿元人民币。

中国国际收支问题分析虽然中国的国际收支总体平衡,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贸易顺差过大、外债风险上升和资本流动不稳定等。

贸易顺差过大过大的贸易顺差会导致国内资源净流出,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过大的贸易顺差也会增加贸易摩擦的风险。

外债风险上升随着外债规模的扩大,外债风险也在上升。

一旦国际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可能会对中国的外债偿付产生不利影响。

资本流动不稳定近年来,中国的资本净流入主要依靠外国来华直接投资,而对外投资较少。

这导致了资本流动的不稳定性,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

解决中国国际收支问题的对策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内部平衡策略(1)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优化贸易结构,减少对出口的依赖。

(2)促进对外投资,推动资本流出,缓解贸易顺差过大的压力。

外部平衡策略(1)加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降低外债风险。

(2)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减少贸易摩擦。

浅谈近几年我国国际收支的状况和对策

浅谈近几年我国国际收支的状况和对策

浅谈近几年我国国际收支的状况和对策摘要:乘着全球化这股浪潮,我国的国际贸易发展势不可挡,显示出巨大的增长潜力,但发展的背后也隐藏着许多以往没有面对过的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概括出当前我国国际收支的基本状况,并对产生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国际收支;双顺差;状况;对策一引言1、近年来全球经济形势及我国经济形势2011年,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

国际上,欧美债务危机不断发酵,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放眼国内,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经济增速温和回落,物价涨幅得到初步控制,经济增长的内生性进一步增强。

2011年,我国克服国内外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涉外经济继续保持健康发展势头。

2、国际收支的含义国际收支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体(通常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与世界其他经济体之间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的货币价值之和。

它有狭义与广义两个层面的含义。

狭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经济、文化等各种对外经济交往而发生的,必须立即结清的外汇收入与支出。

广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内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所有经济活动的货币价值之和。

3、我国国际收支现状概述我国国际收支模式非常特殊,自20世纪90年代,除个别年份外,呈现出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

特别是21世纪以来,双顺差规模出现迅速扩大的趋势。

二近几年我国国际收支的状况05年至11年,我国国际收支明显表现为双顺差,即经常项目账户、资本与金融项目账户的巨额顺差。

其中,经常项目账户的顺差主要来源于货物贸易的差额,即产品出口的大幅增长,资本与金融项目账户的顺差则得益于外国在华直接投资的增长。

虽然经常项目的差额在08年缩小,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差额不断波动、回落,但总体仍保持明显的双顺差状态。

根据国家外汇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货物贸易顺差大幅度上升,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双顺差”,顺差规模有所减少。

对我国国际收支的简要分析

对我国国际收支的简要分析

对我国国际收支的简要分析我国国际收支是指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往来和资金流动的总体表现。

通过分析我国国际收支的情况可以了解到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以下是对我国国际收支的简要分析。

我国国际收支的总体状况呈现逆差状态。

这意味着我国对外净支付,需通过贸易顺差、资本净流出等方式来弥补对外支付。

近几年,我国国际收支逆差规模有所扩大,主要原因是我国出口增速放缓,而进口增速保持相对较快的增长,导致贸易顺差缩小。

资本净流出也在增加,部分资金流向了境外市场和企业。

我国国际收支结构呈现出特点明显的贸易逆差和服务贸易顺差。

贸易逆差主要由商品贸易逆差引起,而服务贸易顺差主要来自于旅游服务、咨询服务、技术服务等领域。

贸易逆差主要是由于我国在劳动密集型和能源资源型产品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导致大量的进口需求。

而服务贸易顺差则是由于我国在服务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游客和外资投资。

我国国际收支在结构上呈现出有限的多元化。

我国主要的国际收支来源包括贸易、投资、劳务等方面。

贸易是我国国际收支的主要来源,约占总体的大部分。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来源的多元化程度有所提高,特别是在投资方面。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成为我国国际收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外资进入我国市场。

第四,我国国际收支存在一些风险和挑战。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可能导致我国对外贸易面临一定的压力。

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也会对国际收支产生一定的影响。

特别是我国正在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这对于提升我国在服务贸易和技术交流方面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国际收支呈现出逆差态势,同时贸易逆差和服务贸易顺差结构明显。

我国国际收支也面临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需要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加强国际竞争力,以实现国际收支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以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以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以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国际收支是衡量一国经济对外开放的主要工具,它记录了一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商品与效劳以及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不仅影响本国国内的经济运行,也会影响一国的对外经济交往。

国际收支平衡,也称对外经济平衡,是宏观经济四大目标之一。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内均衡和对外均衡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决定、相互影响的关系。

如果增长、就业和物价没有到达均衡状态,必然会反映到国际收支上来;如果国际收支很不平衡,就不可能真正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也就不可能真正扩大就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开展。

一、我国近年来国际收支状况我国近年来国际收支一直保持总顺差格局,但总顺差的幅度有一定波动。

主要表现在各个记账工程差额的波动,尤其以经常工程和资本和金融工程的变动最为突出。

自2005-2011年以来我国的国际收支一直保持双顺差,但顺差的规模有所减少。

2011年,我国经常工程顺差2017亿美元,同比下降15%,资本和金融工程顺差2211亿美元,下降23%;国际收支总顺差4228亿美元,较2010年下降19%,低于2007-2010年年均顺差4686亿美元的规模。

2012年,国际收支平衡新格局初步形成。

我国国际收支从1999年以来的持续“双顺差〞转为“经常工程顺差、资本和金融工程逆差〞,显示我国国际收支逐渐趋向自主调节、自我平衡。

但这与市场主体根据境内外利差、汇差等市场环境变化调整财务运作,由以往的“资产本币化、负债外币化〞转向“资产外币化、负债本币化〞的顺周期变化密切相关,国际收支自我平衡的根底还不结实。

2013 年上半年,国际收支总顺差重新反弹。

经常工程顺差984亿美元,同比增长27%;资本和金融工程顺差1187 亿美元,增长7.0倍;国际收支总顺差2171 亿美元,增长1.4 倍。

其中跨境资本流动出现较大波动。

2012 年底以来,在主要兴旺经济体相继加码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国内经济缓中企稳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我国跨境资金流入压力显著增加。

我国近年来国际收支状况以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我国近年来国际收支状况以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我国近年来国际收支状况以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系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规定的各项原则编制,采用复式记账法的原理记录我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所有交易,表中的贷方项目为货物和服务的出口、收益收入、接受的货物和资金的无偿援助、金融负债的增加和金融资产的减少;借方项目为货物和服务的进口、收益支出、对外提供的货物和资金无偿援助、金融资产的增加和金融负债的减少。

现行的国际收支平衡的项目主要分为四大类,即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国际储备资产和误差与遗漏。

一、我国近年来国际收支状况2010年第一季度,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延续“双顺差”格局。

我国国际收支呈现收支状况继续改善、资本净流入压力增大、国际储备资产较快增长等三大特点。

1.我国国际收支状况持续改善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我国经济也呈现反弹回升态势,涉外经济活动趋于活跃。

虽然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继续延续顺差格局,但经常项目顺差下降较为明显,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自2008年以来连续第3年下降,表明我国国际收支状况持续改善。

一季度我国经常项目顺差409亿美元,同比下降48%。

经常项目顺差占GDP比重从上年同期的8.2%下降至3.5%。

经常项目顺差占GDP比重连续下降,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初见成效,经济增长正在从外需拉动更多转向内外需均衡拉动。

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总额同比增长44%,显示我国涉外经济趋于活跃。

这种趋势在其他涉外经济统计中也有所反映。

一季度我国银行代客结售汇总额同比增长了19%,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总额也增长了32%。

2.资本净流入压力增大我国含净误差与遗漏的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达550亿美元。

外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一预估数是当期国际储备变动和经常项目差额相减的结果,包含了净误差与遗漏的影响,与2009年一季度剔除了净误差和遗漏的128亿美元逆差在统计上不完全可比,但资本净流入较大的态势是基本确定的。

浅谈我国国际收支现状及对策分析

浅谈我国国际收支现状及对策分析

浅谈我国国际收支现状及对策分析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总体上呈现“经常项目顺差、资本项目逆差”的格局。

具体来说,我国贸易项目顺差是国际收支平衡的重要支撑,但投资项目逆差逐渐扩大,成为国际收支平衡的主要压力。

其他项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收支平衡有利于维护国家经济稳定;国际收支平衡有助于提高对外投资效益;国际收支平衡能够增强我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的地位。

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内外贸易持续顺差;二是我国实施积极的外汇政策,鼓励企业对外投资;三是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际资本流动性减弱。

针对我国国际收支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货币政策方面,应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降低外汇储备规模,优化外汇储备结构,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财政政策方面,应加大财政政策的支持力度,提高企业出口退税率,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以增强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贸易政策方面,应积极推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扩大贸易伙伴范围,以降低对特定市场的依赖。

我国国际收支平衡问题既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也与政策调控息息相关。

要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既需要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也需要加强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改善。

只有内外兼修,多管齐下,才能实现我国国际收支的长期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宠物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重要成员。

随之而来的是宠物医疗费用的不断攀升,宠物医疗保险也逐渐受到人们的。

本文将就我国宠物医疗保险的现状及对策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近年来,我国宠物医疗保险市场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涉足宠物医疗保险领域,竞争格局日益激烈。

在保险种类方面,主要包括宠物疾病险、意外伤害险、全寿险等,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然而,在理赔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理赔程序繁琐、理赔金额不合理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宠物医疗保险的信心和满意度。

研究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及其原因

研究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及其原因

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及其原因介绍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进行货物、服务、收入和转移支付的总体情况。

了解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以及其原因对于评估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析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并探讨其中的原因。

1. 我国国际收支的概述我国国际收支的概述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观察: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

1.1 货物贸易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

根据最新的数据,我国货物贸易总额不断增长,逐渐超过美国。

这主要受益于中国制造业的强大竞争力和全球供应链的整合。

1.2 服务贸易我国服务贸易也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随着服务业的升级和转型,我国的服务贸易逐渐由传统的旅游和运输服务向知识、技术和咨询服务转变。

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贸易顺差的压力。

2. 我国国际收支的原因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2.1 制造业出口优势中国制造业具有低成本、高质量和大规模生产的优势。

这使得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和供应链的重要一环。

因此,出口的增长成为了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主要推动因素之一。

2.2 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在我国国际收支中的作用逐渐增加。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我国的服务贸易逐渐从传统的旅游和运输服务转向知识、技术和咨询服务。

这种转型使得我国在服务贸易中的竞争力不断增强。

2.3 对外投资的增加随着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增加,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国际收支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中国企业通过对海外市场的投资,拓展了贸易伙伴和供应链,促进了国际收支的平衡。

2.4 汇率政策的调控中国的汇率政策也对国际收支产生了影响。

中国政府通过调控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既能提高出口竞争力,又能抑制进口需求。

这一政策的实施有助于维持国际收支的平衡。

结论综上所述,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近年来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这主要得益于制造业出口的优势、服务业的发展、对外投资的增加以及汇率政策的调控。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国际收支的平衡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贸易摩擦、全球经济下行压力等。

对我国国际收支的简要分析

对我国国际收支的简要分析

对我国国际收支的简要分析我国国际收支是指我国与世界各国在经济交往中所形成的国际收支关系。

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包括出口收入、进口支出、服务收入、服务支出、资本收支等各项国际支付项目在外币计价条件下的总体收支状况。

国际收支状况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对外经济活动的规模、结构、发展趋势以及国际经济地位和国际竞争力。

我国国际收支的总体情况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总体保持了较好的平衡状态。

我国国际收支逐渐呈现出逐渐向好的趋势,年度收支逐渐呈现顺差状态,这与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密不可分。

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顺差规模不断扩大,逐渐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际收支顺差国家之一。

这一方面表明我国外贸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另一方面也突显了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境外投资的规模逐年扩大,也是我国国际收支逐渐向好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国国际收支的结构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我国国际收支的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贸易结构逐步优化,服务贸易增长势头明显。

在商品贸易领域,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以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依然是我国国际收支的主要支撑,但技术密集型产品和服务贸易的比重不断提升。

在服务贸易方面,我国正在加快布局服务出口,服务贸易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尤其是信息技术和文化创意产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我国境外投资增速显著,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结构逐渐改善,从以前的资源型投资扩展到具有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同时也加快了对外资本市场的开放,境外投资的覆盖面和规模都逐渐扩大。

我国国际收支的挑战和问题也是明显存在的。

尽管我国国际收支总体上保持顺差,但在一些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外贸方面,我国出口面临国际市场需求不足、国际贸易摩擦和保护主义倾向增加等不利影响因素,这给我国商品出口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我国对外贸易也存在着结构单一、附加值偏低等问题,制约着我国出口的竞争力和盈利水平。

浅谈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及其对策

浅谈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及其对策

浅谈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及其对策一、国际收支的概念和意义二、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分析1. 贸易顺差规模逐年扩大2. 金融账户逆差较大3. 汇率问题引发的国际收支压力三、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应对措施1. 优化贸易结构,推进消费升级2. 加强国际金融合作,促进双赢3. 适时调整汇率政策,保护国内利益四、政策的效果及进一步完善1. 贸易政策调整切实有效2. 金融合作成效显著3. 汇率政策调整频繁五、国际收支困境下的我国企业——案例分析1. 某太阳能制造企业面临贸易反倾销压力2. 某物流企业因汇率问题短期亏损3. 某电商企业对外融资难度加大六、结论和建议国际收支的概念和意义作为一个开放型经济体,我国的国际收支一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收支的概念指的是一个国家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在贸易、投资、旅游、汇款等方面的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平衡关系。

国际收支的数据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竞争力,也是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投资者评估该国信用和风险的重要依据。

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分析1. 贸易顺差规模逐年扩大我国贸易顺差规模一直逐年扩大,这反映了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出口竞争力的提升。

2018年我国贸易顺差为3512亿美元,同比增长16.7%,其中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增长9.9%和15.8%。

然而,贸易顺差规模扩大也暴露出我国经济结构单一和对外依赖度较高的问题。

2. 金融账户逆差较大国际收支中的金融账户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货币市场工具投资和银行存款等。

我国金融账户一直处于逆差状态,这意味着外资流出多于流入,这一现象主要受到投资收益不确定性和人民币汇率波动等因素的影响。

3. 汇率问题引发的国际收支压力汇率问题对我国国际收支也产生了影响。

近年来,随着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和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我国国际收支压力明显增加。

尤其是美国对中国货物征收加征关税,更加加剧了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对我国贸易依赖性较高的出口企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应对措施1. 优化贸易结构,推进消费升级为了降低我国国际收支压力,应当加强对出口的引导,推进消费升级,提高我国产业的竞争力,增加进口品和相关产业的比重。

对我国国际收支的简要分析

对我国国际收支的简要分析

对我国国际收支的简要分析我国国际收支是指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金融活动上的收入和支出,是我国对外经济活动的一项重要指标。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对我国国际收支进行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我国国际收支的总体情况是良好的。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一直保持着盈余状态,出口大幅度增长,进口也有所增加。

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

中国的外贸政策也得到了良好的执行,对外贸易的便利化程度也不断提高,这些都有助于维持国际收支的平衡。

我国国际收支的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市场的地位日益巩固,我国对外贸易的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高技术产品、工艺品的出口比重逐渐提高,传统的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重逐渐降低,这意味着中国的经济结构正在不断升级,迈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

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因素也日益复杂。

全球化带来了国际收支的波动性,国际投资、贸易和金融活动都对我国国际收支造成了影响,尤其是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和国际投资的波动对我国国际收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需要我们加强监管和调节,以保持国际收支的平衡。

我国国际收支的风险也日益增加。

当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和国际贸易摩擦的增加,都给我国的国际收支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需要我们更加灵活地应对国际市场的变化,积极寻找新兴市场,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以降低我国国际收支的风险。

我国国际收支的政策调控是至关重要的。

在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我们还需要通过适当的政策措施,促进国际收支的结构优化和稳定。

我国应继续加大对外贸易的政策支持力度,提高贸易便利化程度,扩大出口市场,引导企业转型升级,拓展国际贸易的新业态,从而增加我国的国际收入。

还要加大对国际投资的引导和规范力度,引导国际投资的有序发展,提高我国的国际投资收益。

还要加强对外金融市场的监管,防范金融风险,保持国际收支的稳定。

对我国国际收支进行分析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我国国际收支的情况总体良好,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挑战,需要我们加强分析,及时调整政策,以保持国际收支的平衡和稳定。

关于我国近十年国际收支的宏观分析

关于我国近十年国际收支的宏观分析

近十年来,中国的国际收支发生了许多重要变化,这对于我们了解和评估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表现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我国近十年的国际收支进行宏观分析,以全面了解中国经济的国际经济地位和竞争能力。

首先,中国的经常账户逐渐转为顺差。

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的经常账户逐渐从逆差转为顺差,这反映了中国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了进口。

中国的经常账户顺差主要是由于其制造业的竞争力和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的成功实施。

其中,电子产品、机械设备和纺织品是中国主要的出口产品。

同时,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吸引了大量外国企业将其生产和制造基地转移到中国。

这一转变对于中国经济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为中国积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同时也为国内提供了就业机会。

再次,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持续增长。

作为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在近十年中不断增长。

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的经常账户顺差和FDI的增加所带来的外汇收入。

中国通过持续购买美国国债和其他国家的债券来投资外汇储备,从而保持外汇储备的安全性和流动性。

外汇储备的增加不仅为中国提供了外汇支付的能力,还为中国在全球金融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最后,中国的汇率政策调整逐渐放松。

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逐渐改变了其固定汇率制度,向更加市场化的汇率制度转变。

中国的货币政策在发展和的背景下逐渐放松,人民币允许更大程度的浮动。

这一调整有助于提高中国货币的可自由兑换性,并为外贸企业提供更大的灵活性。

此外,中国还推动了一系列金融市场,以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者和机构进入中国金融市场。

综上所述,我国近十年的国际收支呈现出多项积极的变化。

经常账户逐渐转为顺差,国际直接投资规模持续增长,外汇储备规模不断扩大,而且汇率政策调整逐渐放松。

这些变化表明中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地位不断增强。

然而,我们也要注意到中国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贸易摩擦和外部不确定性等问题。

因此,中国需要继续加大开放力度,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以应对新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国际收支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五篇范文

中国国际收支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五篇范文

中国国际收支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五篇范文第一篇:中国国际收支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中国国际收支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国际收支的经常账户(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等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持续多年“双顺差”,这种现象是极不正常的。

中国的“双顺差”是由各种制度缺陷、价格扭曲、宏观经济不平衡造成的,导致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福利损失。

本文通过对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的探讨,分析其存在的原因。

一、***010000-***6X9800Y0204Z060810上图是1985年至2011年国际收支中经常账户余额、贸易账户余额、资本账户余额的走势图,其中X是经常账户余额、Y是贸易账户余额、Z是资本账户余额。

由上图及相关数据,我们可以知道:1985年以来,共有五年经常项目出现逆差,其中四年都集中在80年代,其中1985年是逆差的最大值,绝对值达到114.17亿美元。

可以看出,90年代我国经常项目状况明显好于80年代,除1993年外,始终表现为顺差。

进入2000年以后,经常项目各项差额都有所增长,顺差额急剧上升。

虽然收益项目和经常转移项目差额也在不断增长,但我国经常项目差额的变动趋势主要还是与货物和服务项差额的变动趋势保持基本一致1985--1989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与逆差交替出现,同时我国贸易项目逆差年份也同经常项目逆差年份保持一致除1987年外。

1990—1992年间,经常项目的顺差是由贸易顺差、非贸易往来顺差和无偿转让各项的顺差共同构成。

1993年非贸易往来、对外贸易均为逆差,只有无偿转让存有少量顺差。

1994—20011年间中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有如下特点。

(一)外汇储备增长迅速 20 世纪90 年代初以来,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开始出现较快增长,尤其是2000 年以来外汇储备增长表现出加速趋势,外汇储备增量逐年递增,1996 年、1997 年、2003 年、2004 年我国外汇储备分别较上一年增长17.61%、22.81%、45.62%、81.8%。

最新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及其对策剖析

最新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及其对策剖析

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及其对策剖析中国集体经济■王蕊摘要: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居民之间的全部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记录。

研究和探讨国际收支对于制定对外经济政策、提高竞争力、促进收支平衡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章从近几年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的原因、促进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对策等三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国际收支问题。

关键词:国际收支;现状;对策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居民之间的全部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记录。

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主要由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决定,而经常账户的盈亏取决于一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金融账户则主要决定于金融市场的利率、风险、投资报酬率与其他非经济因素的变动。

从动态上讲,国际收支活动描述了一种经济现象,反映了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往来的货币收付活动。

就静态而言,国际收支描述了一国与其他国家之间货币收支的对比结果,把这种结果加以系统地记录,就形成了国际收支平衡表。

我国国际收支模式非常特殊,自20世纪90年代,除个别年份外,呈现出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

特别是21世纪以来,双顺差规模出现迅速扩大的趋势。

正是由于这种国际收支双顺差所引起的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导致了我国目前一段时间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是对冲银行体系过多的流动性。

近两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失衡日益引起国内外相关学者的关注。

一、近几年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根据国家外汇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货物贸易顺差大幅度上升,2005年经常项目实现顺差1608.18亿美元,同比增长134.23%,占我国国际收支总体顺差的比例上升为72%,主要是因为货物贸易顺差大幅上升。

根据国际收支统计口径,2005年我国货物贸易顺差1342亿美元,增长128%。

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629.64亿美元,同比下降43.1%,原因主要是由于对外投资增长较快,“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由顺差转为逆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占2004年中国国际收支总体顺差的比例下降至28%。

关于我国近十年国际收支的宏观分析

关于我国近十年国际收支的宏观分析

从2000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项目差额、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情况看,经常项目差额、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在这十年间均是顺差,且在不断增长。

虽受2023年美国次贷经济危机的影响,致使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但我国国际交易收支交易总规模仍有所增长,并且出现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出现“双顺差”,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

2023年,在世界各国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的推动下,全球经济触底反弹,复苏迹象日益凸显。

我国经济顺利度过了新世纪以来最为困难的一年,企稳向好势头更加明显。

通过以上对我国近十年来国际收支情况的图表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就总体而言,我国近十年国际贸易总额不断上升,国际收支额也不断增加,国际贸易条件得到不断改善。

下面结合图表进行具体分析:从“经常项目”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总体而言,我国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中,贷方和借方的总额都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贷方从2000年的29897281.4万美元递增到2023年的172589326.1万美元,而借方则从2000年的27845356.5万美元递增到2023年的129978586.1万美元。

尽管在2023年借方和贷方都有所降低。

但是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极大影响发生的,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我国国际收支要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

另外借贷方之差也不断增大即国际收支不断拉大,我国的对外贸易顺差逐年上升,贸易条件不断得到改善。

从“资本和金融项目”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贷方和借方的总额都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而借贷方的差额则呈现出上下波动的态势。

从“储备资产项目”中可以看到借方逐年增加,而贷方几乎没有而且变化不大,进而导致二者之间的差额也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

从“2000年—2023年度国际收支各项项目的环比增长率”图表反映出“资本与金融项目”和“储备资产”的环比增长率变化幅度较大,而“经常项目”和“净误差与遗漏”的变化不大。

我国国际收支情况近十年来呈现出以上的趋势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宏观方面的原因,也用微观方面的原因。

对近几年中国国际收支现状的一些看法

对近几年中国国际收支现状的一些看法

对近几年中国国际收支现状的一些看法摘要:我国国际收支一直呈现双顺差状况。

鉴于国际收支对一国经济的重要作用,有必要了解近几年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并对其进行分析。

本文通过对2005-2011年我国国际收支的分析,预测其发展,研究了双顺差的成因和影响,并给出了平衡我国国际收支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双顺差,成因,影响,建议。

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由于贸易、非贸易和资本往来而引起国际间资金移动,从而发生的一种国际间资金收支行为。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指按照一定的编制原则和格式,将一国一定时期国际收支的不同项目进行排列组合,进行对比,以反映和说明该国的国际收支状况的表式。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反映一国对外经济发展、偿债能力等关键信息的重要文件,也是各国制定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依据。

一,我国国际收支现状表1,资料来源于国家外汇管理局。

由表1可以得出我国近几年国际收支的特征如下:(一),从2005年到2011年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均为顺差,延续我国自1994年以来的“双顺差”情况。

从2005年到2008年,经常项目保持了稳定的增长趋势;而2009年到现在,因为经济危机的影响,经常项目出现一些波动。

资本和金融项目总体上波动较大,但2008年金融危机后数值有很大提高。

(二),商品贸易的顺差是经常项目顺差的主要来源。

由表2可知,经常项目的变化情况基本与商品贸易的变化相对应。

表2,资料来源于国家外汇管理局。

(三),服务贸易一直是逆差。

且总体程快速扩大趋势。

说明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较慢,应鼓励发展服务业。

(四),对外直接投资一直是逆差;而外商直接投资一直是顺差,2008年以来程扩大趋势。

外商直接投资顺差是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的主要来源。

说明我国对外投资发展较慢,还须鼓励企业积极“走出去”。

(五),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很大。

从2005年到2008年外汇储备一直增长,2008年以后有所波动和下降,但规模还是较大。

中国国际收支的结构特征及当前情况与对策

中国国际收支的结构特征及当前情况与对策

中国国际收支的结构特征及当前情况与对策一、中国国际收支的结构特征1、贸易收支结构特征中国的贸易收支结构长期向好,但存在一些问题。

目前中国贸易收支结构呈现出:进口多于出口,外贸结构单一,对外贸易依赖度较高等特点。

2、资本收支结构特征资本收支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中国资本收支结构中,对外直接投资、外汇储备和证券投资是占比较高的几个方面,虽然过去曾一度出现过资本外流的问题,但现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能够保持良好,资本外流的问题尚未引起严重的经济危机。

3、受援国收支结构特征中国提供的对外援助几乎都是援助性质的贷款。

中国在对外援助方面对弱势国家、贫困地区给予了重点关注。

对非洲国家的贷款业务占援助总额的60%以上,对东南亚的贷款业务占援助总额的15%以上。

二、中国国际收支的当前情况与对策1、当前情况目前中国国际收支仍然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在调整经济结构和推动经济速度增长的同时,进一步优化贸易结构、促进资本流入等措施,对维护中国国际收支稳定至关重要。

2、对策2.1 优化贸易结构中国目前的贸易结构比较单一,而且大量依赖汽车、石化等传统制造业,推动企业“走出去”并开展跨境电商、跨境贸易等新业态将有助于改变这种情况。

此外,加快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和进一步减少贸易限制等措施也是优化贸易结构的关键。

2.2 实现资本流入吸引外资、转移海外资产是实现资本流入的两个有效手段。

中国可以通过扩大开放范围、优化口岸环境、打破企业壁垒等措施加强吸引力。

在全球经济不稳定的背景下,中国所掌握的经济的规模和潜力也使得中国成为了一个更加吸引投资者的国家。

2.3 积极建设对外援助网络中国拥有强大的对外援助力量,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多个区域对贫困国家提供了大量资金援助,建设了一批基础设施项目,考虑到不同的受援国的实际情况,建设对外援助网络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案例分析1、中美贸易争端中美贸易争端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美国一再加大对中国的贸易制裁力度,然而中国在面对这样的境况时并不是束手无策,通过推进贸易多边化,加强区域贸易合作和开展跨境电商贸易等举措有效抵消这种贸易争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我国国际收支现状、负效应及原因分析

我国国际收支现状、负效应及原因分析

我国国际收支现状、负效应及原因分析作者:李洁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6年第06期摘要:目前我国国际收支处于严重失衡状态,给国家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压力。

在分析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中开始,简析我国国际收支的三个特点,随后说明了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效应(负效应),最后就其原因进行探讨,提出高储蓄率、大量引进外资以及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是造成国际收支双顺差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国际收支双顺差;现状;负面效应;原因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6.0181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居民之间的全部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记录。

国际收支是由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以及储备资产组成的。

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经常项目顺差4261.07亿美元,仅增长14.6%;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89.65亿美元,增幅同比下降74.2%。

2008年以后除了2010年,经常项目顺差不断下降,截止到2013年底,经常项目顺差1828亿美元,只达到2008年的43%。

相比经常项目而言,资本和金融项目变动剧烈,2008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89.65亿美元,2009年达到1448亿美元,增长约7.6倍;2010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2260亿美元,同比增长56%;2011年开始下降,2012年资本和金融项目自1998年以来首次出现逆差,我国国际收支从往年的“双顺差”格局转为经常项目顺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的“一顺一逆”状态。

但是2013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达到历史新高3262亿美元,我国国际收支重新回到“双顺差”的局面。

到2013年末,我国外汇储备资产较上年末增加5097.26亿美元,达到38213.15亿美元。

1.1经常项目顺差的主要来源是货物勿贸易顺差,服务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经常项目是在我国的对外经济交往中经常发生的收支项目,主要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

我国的国际收支分析

我国的国际收支分析

我国的国际收支分析第一篇:我国的国际收支分析我国的国际收支分析国际收支状况集中的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实力和对外经济活动状况。

因此,国际收支的好坏,直接影响一国国际经济地位的高低。

分析有关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对于正确制定对外经济贸易政策和货币金融政策,保持国际收支的均衡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就对我国近十年的国际收支进行分析。

一、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即使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大衰退的背景下,我国面对严重外部的冲击和内部的结构调整的困难下,我国的对外经济仍然保持着平稳的状态,从表中可以看出,从2002年以来,我国的国际收支一直保持着“双顺差”的状况,即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均顺差,并且“双顺差”的趋势一直在扩大。

为了便于分析,列出了我国2002年~2011年的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见表1(数据来自:国家外汇管理局网)。

下面从项目这个角度具体对这几年的国际收支进行分析。

(一)、经常账户收支方面:这10年中,经常账户收支与货物贸易收支均处于顺差状态,从这里可以看出,经常项目的顺差与货物贸易的顺差有高度的相关性。

并且经常项目顺差规模由逐年增长趋于平稳。

根据我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来看,2002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354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出口为3875亿美元,进口为3521亿美元。

2005年,经常项目顺差增加到了1324亿美元,出口也增加到了9039亿美元,进口增为7715亿美元。

到了2008年经常项目顺差则为4206亿美元,而出口和进口也分别增加为17462亿美元和13256亿美元。

但是到了2009年以后,经常项目顺差额较上年下降了35%,这是由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所致。

2009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为2433亿美元,出口和进口分别是14842亿美元和12409亿美元。

到了2010年和2011年,顺差幅度有下降的趋势,但不是很大,趋于一个平稳状态。

货物贸易收支在这10年中,货物贸易一直处于顺差地位,并且2002年~2008年一直是在往上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近几年中国国际收支现状的一些看法
摘要:我国国际收支一直呈现双顺差状况。

鉴于国际收支对一国经济的重要作用,有必要了解近几年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并对其进行分析。

本文通过对2005-2011年我国国际收支的分析,预测其发展,研究了双顺差的成因和影响,并给出了平衡我国国际收支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双顺差,成因,影响,建议。

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由于贸易、非贸易和资本往来而引起国际间资金移动,从而发生的一种国际间资金收支行为。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指按照一定的编制原则和格式,将一国一定时期国际收支的不同项目进行排列组合,进行对比,以反映和说明该国的国际收支状况的表式。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反映一国对外经济发展、偿债能力等关键信息的重要文件,也是各国制定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依据。

一,我国国际收支现状
表1,资料来源于国家外汇管理局。

由表1可以得出我国近几年国际收支的特征如下:
(一),从2005年到2011年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均为顺差,延续我国自1994年以来的“双顺差”情况。

从2005年到2008年,经常项目保持了稳定的增长趋势;而2009年到现在,因为经济危机的影响,经常项目出现一些波动。

资本和金融项目总体上波动较大,但2008年金融危机后数值有很大提高。

(二),商品贸易的顺差是经常项目顺差的主要来源。

由表2可知,经常项目的变化情况基本与商品贸易的变化相对应。

表2,资料来源于国家外汇管理局。

(三),服务贸易一直是逆差。

且总体程快速扩大趋势。

说明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较慢,应鼓励发展服务业。

(四),对外直接投资一直是逆差;而外商直接投资一直是顺差,2008年以来程扩大趋势。

外商直接投资顺差是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的主要来源。

说明我国对外投资发展较慢,还须鼓励企业积极“走出去”。

(五),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很大。

从2005年到2008年外汇储备一直增长,2008年以后有所波动和下降,但规模还是较大。

充足的外汇储备说明我国有强大的对外偿付和抗风险能力,但也会给我国带来不利影响,如:增加了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等。

二,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
1,内需不足,储蓄率与投资率不协调。

我国经济虽一直发展较快,但拉动我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中内需不足,主要是靠出口和投资拉动。

我国居民有储蓄的传统,且现在我国未建立完善的福利保障制度,居民为应对教育、医疗、养老等需要有一定储蓄。

2,我国实行的出口导向型战略,鼓励出口,对出口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

这促进了我国出口的快速增长。

且国际制造业向我国转移,也促进了我国出口的增长。

3,我国大量吸收外资进入。

我国有广大的市场,经济发展潜力大,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吸引了外资的大量进入。

我国实行“引进来”的政策,很多地方为
了发展经济对外资给予很多优惠政策,更促进了外资的进入力度。

4,人民币不断升值,促使大量国际资本向我国流动。

而我国对资本投资的管制使得我国对外投资难度加大,不利于我国资本的流出。

5,发达国家长期的赤字战略,客观上与我国的长期双顺差有对应。

一方面为我国出口的扩大提供了市场,同时又使我国外汇储备不断扩大。

6,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双顺差的深层原因。

我国第二产业比重过大,服务业发展较慢。

三,我国国际收支趋势预计
1,由于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是深层原因没有变化,所以这种双顺差状况还会持续,在短期内不会逆转。

2,由于2008年的经济危机影响还在,以及我国的一系列政策调整,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会有所紧缩。

在表1中2012年上半年的数据可以估计到这一情况。

四,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影响
(一)有利影响:1,双顺差以及大量外汇储备表明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对外贸易的不断增长,外资的大量流入,促进了我国经济和就业的增长;同时带来大量资金和技术,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升级和技术进步。

2,充足的外汇储备对我国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经济改革等重大战略提供了有力保障,增强了我国对外偿付和抗风险能力。

(二)不利影响:1,影响国家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外资的大量流入,加大了货币调控的难度。

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导致央行被动投放货币增加,对冲压力增大,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不利于国家宏观调控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2,增加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双顺差一方面使外汇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使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加大。

人民币汇率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容易导致贸易摩擦。

3,我国对外依存度高,加大国际资本冲击风险。

我国对外依存度过高,如果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我国的出口必然受到影响。

大量外资在我国流动,如果未来市场预期发生变化,外资可能大量流出,对我国经济发展会造成严重冲击。

4,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过大,有很大的机会成本,有大量的资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人民币不断升值,客观上使我国外汇储备不断缩水,这是国民创造的财富的损失。

五,改善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状况的建议
1,改善我国产业结构。

改善出口产品的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转变。

鼓励发展服务业,降低第二产业比重,增加第三产业比重。

2,完善汇率变动机制,稳定人民币币值稳定。

改善我国外汇储备结构,改变
目前储备结构单一的现状,实施人民币国际化战略。

控制外汇储备合理规模,妥善进行外汇投资管理,避免损失。

3,努力扩大内需,发挥内需拉动经济的作用。

首先,使人们富裕起来,国民收入增加,有购买能力。

其次,完善福利保障体系,使人们敢花钱。

处理好内需、出口、投资三驾马车的协调,是经济合理发展。

4,鼓励“走出去”,鼓励对外投资。

与相关国家处理好经贸关系,签订相应的争议解决协议,防范对外投资的风险。

5,调整政策,“引进来,走出去”同时进行,不偏重一方;加强监管,控制热钱流入。

6,应理性看待我国国际收支目前的双顺差现状,其他国家历史上才出现过长期的顺差情况,如德国、日本,不能杞人忧天,要努力利用它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雨露:《国际金融》第三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p401-447。

2,陈腾龙,邵臻励:《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影响和在平衡机制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年第5期。

3,蔡素贞:《全球经济不平衡下中国国际收支现状分析》[D],东南财经大学。

4,陈卓:《我国国际收支失衡原因研究—基于我国产业结构视角》[D],天津财经大学。

5,关迪,辛旼:《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短期内难以逆转》[J],特区经济,2010年6月。

6,张维:《中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的情况分析及对策》[J],时代金融,2011年第1期下旬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