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澳大利亚的教学设计
![澳大利亚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100f131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58.png)
澳大利亚的教学设计澳大利亚的教学设计(通用8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澳大利亚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澳大利亚的教学设计篇1设计理念依据地理新标的要求,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设计要体现探究学习的理念,鼓励学生通过探究学习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创设学习情景,引领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地图找规律,探究问题引资料,并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实现地理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习目标1.知道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的独自占有一个大陆的国家,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农牧业和工矿业发达。
2.学会利用旧知识探究新问题,利用资料说明为什么澳大利亚是“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3.通过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发展布局,认识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必要性。
学习重点1.能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分析探究澳大利亚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
2.通过澳大利亚的农业、牧业和矿业发展的案例,分析说明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必要性。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推荐相关网址或参考资料学生:分组搜集有关澳大利亚的资料教学时间:1时教学过程回顾旧知,引入新。
教师同学们,我们前边已经学过了日本、印度和俄罗斯等国家,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了解一个国家?学生位置、地形、气候、农业、工业……教师那么我们今天就利用已学会的这些方法再认识一个国家:澳大利亚。
教师出示图8.35,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图。
学生读图找出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南半球、独自占有一个大陆、南回归线穿过中部等。
教师澳大利亚位置的独特性决定了它自然环境的特点,造就了它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
下面我们一起到澳大利亚的国家野生动物园去看一看。
《澳大利亚》地理教学设计
![《澳大利亚》地理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b95f2c7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ca.png)
《澳大利亚》地理教学设计《澳大利亚》地理教学设计《澳大利亚》地理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水文、动物等自然地理特征;了解澳大利亚丰富的资源条件;了解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规律;了解“坐在矿车上”和“骑在羊背上”的含义。
2.通过阅读、分析澳大利亚地形图、农牧业分布图,进一步培养读图用图的技能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澳大利亚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认识到自然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认识到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人类应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的道理,加强人地观教育。
教学重点1.从地形和气候因素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地区差异的原因。
2.澳大利亚的主要矿产资源及其分布。
教学难点1.澳大利亚多特有古生物的原因分析。
2.从地形和气候因素上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地区差异的原因,进而理解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主要运用讲授法、讨论法、综合分析法等。
教学准备自制幻灯片、录像片段等等。
课时安排2课时板书设计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教学设计(导入新课)(视频播放录像)澳大利亚风光师:同学们想知道这段视频播放的是什么地方吗?(课件展示)世界地图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地方的地理位置。
引导读图:出示“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图”,并闪烁澳大利亚部分,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以下问题,明确其地理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生:(略)。
师: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是一个独自占有一个大陆的国家。
(播放“澳大利亚动物”视频资料)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澳大利亚大陆分布着丰富的古老生物物种。
其中有腹部有口袋以养育幼兽的大袋鼠;形似鸵鸟、三趾足、两翼退化、不能飞翔的鸸鹋;世界特有的卵生哺乳动物鸭嘴兽;憨实可爱的考拉等等。
看到它们,仿佛进入到遥远的地球地质演化年代。
下面,请同学们从“大陆漂移”学说的角度来讨论以下两个问题:(1)澳大利亚长期孤立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对生物的进化会有什么影响?(2)南极大陆为什么特有生物少呢?生: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得出他们自己的观点,在班级中进行交流。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8608ad176a20029bd642de1.png)
读:读图、析图、归纳总结;
思:思考、合作探究、举一反三;
议;小组合作、议论、讨论;
从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内容来看,本课知识的难度不大,重点是要突出澳大利亚的特色。“澳大利亚”一课中共有五大知识模块:拥有一块大陆;人口分布同地形、气候的关系;特有的动物;发达的工矿业和农牧业;主要城市。为此,教学时将这五大知识模块设计成七大任务。学生则相应地分成14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以澳大利亚的某一特有动物来命名,然后领取其中一个任务,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源和自己收集的材料,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活动。在一个个具体而真实的任务情境中完成对澳大利亚一课的学习。
③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新课引入
引言:
2000年澳大利亚成功举办了第27届悉尼奥运会,请同学们说说对澳大利亚这个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国家有哪些了解?
出示幻灯片:澳大利亚国旗、国徽
板书课题:第四节澳大利亚
出示幻灯片
提出问题通过学生生活中知道的澳大利亚动物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标题
案例名称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科目
地理
教学对象
七年级
提供者
高维俊
课时
一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四节《澳大利亚》。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1.能初步说明澳大利亚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知道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独特性。
2.能初步说明澳大利亚养羊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有关澳大利亚的羊及其他生物的地理信息,通过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对地理现象、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并简单说明因果关系。
初中地理澳大利亚教案
![初中地理澳大利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cf947d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19.png)
初中地理澳大利亚教案地理教案-澳大利亚一、教学目标1.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2.掌握澳大利亚的气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3.了解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
二、教学内容1.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2.澳大利亚的气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3.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
三、教学重点1.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2.澳大利亚的气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四、教学方法1.探究教学法;2.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澳大利亚地图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出示澳大利亚地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导入澳大利亚地理的学习。
2.探究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1)组织学生查找澳大利亚位于哪个大洲,用板书地理位置,引导学生理解并标注地理位置。
(2)让学生描述澳大利亚的形状和面积,并配以图片或地图说明。
(3)运用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澳大利亚的地形特征,例如大部分地势平坦,西岸有山脉,并对学生进行口头问答,了解学生对澳大利亚地理特征的理解。
3.探究澳大利亚的气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1)教师出示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图,让学生观察并回答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澳大利亚气候的特点和气候带的分布。
(2)通过展示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图片,让学生描述澳大利亚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和土地利用等方面,引导学生了解其丰富的自然资源。
(3)通过讨论和小组活动,探究澳大利亚自然环境保护的措施,如保护野生动植物、节约用水和减少土地污染等。
引导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4.了解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1)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主要经济活动,如农业、矿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等,并结合学习的内容进行讨论和思考。
(2)通过展示澳大利亚的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密度图,让学生描述澳大利亚的人口情况,例如大多数人口集中在东南部沿海地区,西部人口分布较稀疏,引导学生分析人口分布的原因。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e5da8f6910ef12d2af9e7ed.png)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作为世界区域地理,教材对澳大利亚的编排在两个方面仍延续了前面介绍几个国家的编写体例:首先,在对国家的介绍上不求面面俱到,而是突出这个国家特有的自然环境特征(动物的古老性)及经济发展特点(发达的农牧业工矿业等);其次,充分注意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密切结合,把人地关系作为贯穿本节的主线,体现了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理念,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各地理事物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能力。
澳大利亚特有的古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是与其它国家最大的区别;而在了解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特点及人口城市分布时,既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不同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又可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价值观念。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会对澳大利亚特有的古老生物非常感兴趣。
关于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与农牧业、工矿业发展的关系,由于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很远,特别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理论性较强,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难度。
【教学目标设计】一、课标呈现:●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人口、城市分布特点二、课标分解经过对上述课标描述各语句的中心词和行为动词进行分析,结合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学情,对课程标准进行如下分解:知识体系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程度三、依据以上分析,制定学生的学习目标如下:(1)认真观察“澳大利亚位置图”,通过绘制简图展示澳大利亚独特的地理位置,理解澳大利亚大陆动物古老性的成因。
(2)通过读图,采用自主式学习法观察地形图、气候图以及矿产资源分布图,能准确总结出各地理要素特点,并分析出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必要性。
(3)通过探讨气候、交通等因素对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初步学会分析人类的发展与环境、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
初中地理_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11ee2602cc58bd63086bd18.png)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一)3.3.澳大利亚发展养羊业的有利条件是()①草原辽阔②气候条件适宜③人口多,羊毛、羊肉需求量大④没有食肉猛兽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课堂小结独占大陆的国家,西印东太在大洋;特有动物大袋鼠,澳洲草原闲溜达;鸭嘴鸸鹋和考拉,远离大陆慢进化;气候环状多样化,咱是冬来他是夏;地广人稀好牧羊,农牧生产机械化;混合农业正合适,东南西南羊牛麦板书设计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1、特有动物2、原因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三大牧羊带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地形气候课后反思对于图的判读,从图中获取信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学习地理要掌握的重要技能。
在上课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的培养。
学情分析一.已有基础通过对七年级地理1-7章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描述区域地理位置和范围的方法、分析区域地理自然环境特点的方法、大陆漂移学说等,这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学习基础。
七年级学生好奇心重、想象力丰富、表现欲强,便于开展探究活动,因此我在教学中适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研讨。
二.生活经验七年级学生在生活中比较喜欢小动物,常见的动物都已经认识,对于澳大利亚和南极的生物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澳大利亚有这么多特有动物的原因往往不会分析,学习澳大利亚是“世界活化石博物馆”既可以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又可以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三.提升新知在本节课教学中,学生对于生物进化的知识和地理环境对生活进化的影响,学生在分析澳大利亚古老而特有的动物的原因时有困难。
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稍有欠缺,分析澳大利亚三大牧羊带的分布与地形、气候关系需要以教师引导与学生合作探究的形式开展,这是本节课学生需要探索的新知识和提升能力的难点。
学生当堂学习效果评测结果及分析一、调查基本情况调查对象:所有听课学生调查方式:座谈、问卷二、调查结果与分析1、学生课堂表现:是调查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听课的专注程度。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https://img.taocdn.com/s3/m/3178fb4ea8956bec0975e38b.png)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本节分2课时讲授,第1课时学习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第2课时学习澳大利亚的人文地理特征。
自然地理特征包括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征;人文地理特征包括澳大利亚的人口、城市分布,澳大利亚的农业和工业以及它古老的动物。
本节课教学设计以澳大利亚知识传授为依据,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从图中提取信息、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能力,通过讨论,研究等主动积极的学习而获得的。
这样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提高。
●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 1.在地图上能指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2.了解澳大利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等别称的由来。
3.运用地图,了解澳大利亚的主要矿产资源以及矿产地与工业、城镇分布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地图,了解澳大利亚地形特征,以及地形与气候、人口分布的关系。
2.运用图片和资料,了解澳大利亚特有的野生动植物种类,并分析这些动植物唯独生活在澳大利亚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澳大利亚人口分布特点及经济特点的学习,对学生进行“人地关系协调”的思想教育。
2.通过认识澳大利亚宝贵而可爱的动物,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良好品质。
●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 1.澳大利亚发达的农牧业、工矿业。
2.澳大利亚人口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二)教学难点 1.澳大利亚人口分布与环境的关系分析。
2.澳大利亚特有动物的古老性。
● 教学方法师生互助式教学法、讨论分析法、演示法、讲述法。
●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视频。
● 课时安排 2课时。
● 教学结构与过程第1课时(课堂导入)教师 2008年奥运会将在哪里举行?2000年是在哪里举行的呢?奥运会五环标志悉尼歌剧院的袋鼠和图片对澳大利亚大家都不陌生,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的知识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国家。
第七节澳大利亚一、大洋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大洋洲地图请说出:澳大利亚位于哪几个大洋之间领土由哪几部分组成?学生看图讨论分析归纳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是由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和周围一些小岛组成。
湘教版初中澳大利亚教案
![湘教版初中澳大利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d2f802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62.png)
教案:初中地理《澳大利亚》教学目标:1. 了解澳大利亚的自然和人文概况,能够结合地图和资料对比分析澳大利亚区域差异。
2. 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自主探究、合作研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3.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教学重难点:1. 澳大利亚的地形和气候特点。
2. 澳大利亚的区域差异。
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用一段文字对澳大利亚进行描述,这个国家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有美丽迷人的大堡礁,有可爱古老的树袋熊,学生猜想是澳大利亚,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教学1. 概况1.1 位置和组成- 教师PPT展示《澳大利亚地形图》,学生读图并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澳大利亚的位置和组成?(提醒学生可以结合教材后附的世界地图观察澳大利亚的位置)。
【师生活动】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东临太平洋,西邻印度洋,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和附近的一些小岛。
1.2 人口和人种-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78第二段找出人口和人种概况。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人口有2223万,92%是白色人种。
教师适时点拨,主要是受到殖民环境的影响,主要是英国人后裔,所以主要是白色人种。
2. 区域差异明显- 教师PPT展示《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和《澳大利亚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澳大利亚的地形和气候特点对牧羊带的分布有什么影响?【学生活动】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分析地形和气候对牧羊带分布的影响。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得出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的结论。
环节三:案例分析- 教师提供澳大利亚牧羊业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澳大利亚牧羊业的发达原因。
-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澳大利亚牧羊业的发达原因。
环节四: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 学生回答澳大利亚的自然和人文概况、地形和气候特点、区域差异以及牧羊业的发达原因。
环节五:作业布置-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地图和资料,对比分析澳大利亚的区域差异。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第1课时)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第1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171e92ba9ec3d5bbfd0a7492.png)
《澳大利亚》名师教学设计(第1课时)【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属于世界地理分区部分。
澳大利亚属于区域地理中的国家地理,非常重要。
同学们学完前两章已有了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以后还会学习美国、巴西等。
澳大利亚这一课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特点:澳大利亚在这个区域,面积最大,具有独占一个大陆、并孤悬海外、位于南半球、发达国家等地理特点。
从教材的内容来看,由“世界活化石博物馆”、“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三部分组成来突出澳大利亚国家特有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经济发展特点。
澳大利亚的地理特征都隐含在三个形象的标题中,因而吸引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同时为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空间。
【学情分析】学生刚刚学习了亚洲及其周边一些地区,知道了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但是,由于是初一学生,缺乏空间想象能力,喜欢新鲜、生动的东西,所以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等直观、感性的手段辅助教学,易于学生理解和产生兴趣。
【课程标准】•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士组成、首都和主要城市。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某国家自然环境的特点。
【教学目标】1.对照地图,说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概括其主要特点,学会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阅读课文和其他资料,概括澳大利亚特有生物众多的自然特点,读图分析其形成原因。
【教学重难点】澳大利亚有独特古老生物的原因。
【教学方法】读图析图、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今天老师今天带大家去环球旅行!!播放视频:《澳大利亚宣传片》。
设计目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任务1 对照地图,说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概括其主要特点,学会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整装待发】师:1.澳大利亚在哪里?2.我们现在(6月)去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是什么季节?该带什么衣物?3.你对澳大利亚了解多少?引导读图:出示“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图”,并闪烁澳大利亚部分,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以下问题,明确其地理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澳大利亚》第1、2课时示范课教案【六年级地理下册鲁教版】
![《澳大利亚》第1、2课时示范课教案【六年级地理下册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ce52007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96.png)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对照地图,说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概括其主要特点。
2.阅读课文和其他资料,概括澳大利亚特有生物众多的自然特点,读图分析其形成原因。
3.了解澳大利亚采矿业、冶金业的发展现状,能够对照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和冶金工业中心分布图说明影响冶金工业中心分布的条件。
【教学重点】阅读课文和其他资料,概括澳大利亚特有生物众多的自然特点,读图分析其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能够对照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和冶金工业中心分布图说明影响冶金工业中心分布的条件。
二、教学策略本课主要讲述的是澳大利亚特有物种及其自然环境特征。
其中特有物种这部分趣味性强,可以利用这部分内容,对特有物种进行适当的拓展,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通过物种的保护,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难点内容是分析澳大利亚冶金工业中心分布的条件,通过对地理要素图的判读,培养学生读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归纳总结、概括某种地理事物规律的能力、同时也可培养学生通过知识迁移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流程四、当堂练习1.澳大利亚国徽上的两种特有动物是()A.袋鼠、考拉B.袋鼠、鸸鹋C.考拉、鸭嘴兽D.考拉、鸸鹋2.澳大利亚特有物种众多的原因是()A.面积大,物种多B.气候条件适合特有动物生长C.人类活动干预少D.孤立的大陆物种进化缓慢3.澳大利亚是个地理特征十分鲜明的国家。
下列有关澳大利亚地理特征的叙述哪一个是错误的()A.地广人稀B.以白色人种为主C.位于西半球D.位于南半球4.澳大利亚矿产品的储量居世界前列的有( )A.石油、天然气、银、镍B.金、锰、镍、锌C.煤、铁、铀、钴D.钴、磷、金、镍【参考答案】B;D;C;C五、课程小结六、板书设计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第四节澳大利亚一、澳大利亚概况1.位置和范围2.人口3.主要城市二、世界活化石博物馆1.特有物种2.物种特有古老的原因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1.矿产资源特点2.采矿、冶金业特点3.冶金中心分布条件《澳大利亚》教学设计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发展现状。
8.4澳大利亚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8.4澳大利亚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b84deba4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ef.png)
-重点词:发达、农牧业、工矿业、服务业、矿产资源
-板书布局:用流程图或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过程和主要产业。
4.文化特色
-重点词:土著文化、欧洲移民文化、绘画、音乐、舞蹈
-板书布局:在黑板上展示澳大利亚土著文化的绘画作品或图腾图案,旁边标注土著文化的特点。同时,用不同图标或颜色表示欧洲移民文化的各个方面,如教堂、城堡等。
2.澳大利亚的气候特点:
-澳大利亚气候多样,包括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等。
-澳大利亚的气候受地形和海洋影响,东部沿海地区气候较为温和,而内陆地区气候干燥炎热。
3.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
-澳大利亚是发达的国家,拥有发达的农牧业、工矿业和服务业。
-澳大利亚的农牧业以养羊、种植小麦和牛肉为主。
5.教师评价与反馈:针对学生在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成果展示、随堂测试和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的表现,我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和反馈。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我给予了表扬和鼓励,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于存在不足的学生,我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并改进。同时,我也强调了澳大利亚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第二天:前往大堡礁,进行潜水活动,欣赏美丽的珊瑚礁和热带鱼群。
-第三天:前往澳大利亚内陆,参加野生动物园的游览,近距离观察袋鼠、考拉等澳大利亚特有的野生动物。
-第四天:参观澳大利亚的牧场,体验牧羊人的生活,了解澳大利亚的农牧业。
-第五天:前往乌鲁鲁(艾尔斯岩),进行徒步活动,欣赏乌鲁鲁的壮丽景色。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在线平台检查学生的预习笔记和疑问。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通过教材和网络资源了解澳大利亚的基本情况。
初中地理澳大利亚教案
![初中地理澳大利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1e52c6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e7.png)
初中地理澳大利亚教案【知识与技能】1. 能说出澳大利亚的位置、组成、人口和人种概况;2. 能描述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区域差异;3. 能解释澳大利亚的农牧业发展及其原因。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探究意识,培养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2. 学会利用地图和资料,对比分析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和区域差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2. 感受澳大利亚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培养对澳大利亚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 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区域差异;2. 澳大利亚的农牧业发展及其原因。
【难点】1. 澳大利亚的区域差异;2. 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澳大利亚剪羊毛比赛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澳大利亚牧羊业发达,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教学1. 地理位置和组成教师展示澳大利亚地形图,引导学生读图并思考以下问题:【问题】1. 澳大利亚的位置和组成是什么?2. 澳大利亚的地形有哪些特点?【学生活动】1. 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东临太平洋,西邻印度洋,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和附近的一些小岛。
2. 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西部为广阔的高原,中部是平原,东部为大分水岭。
2. 人口和人种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找出澳大利亚的人口和人种概况。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澳大利亚人口有2223万,92%是白色人种,主要是受到殖民环境的影响,主要是英国人后裔,所以主要是白色人种。
3. 地形和气候特点教师展示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引导学生读图并思考以下问题:【问题】1. 澳大利亚的气候特点是什么?2. 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有什么规律?【学生活动】1. 澳大利亚的气候特点:大部分地区干旱,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广泛。
2. 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规律:北部热带,南部温带,中间干旱。
初中地理澳大利亚微课教案
![初中地理澳大利亚微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1a0327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2e.png)
初中地理澳大利亚微课教案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澳大利亚的自然和人文概况,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人口等;(2)通过地图和资料,对比分析澳大利亚的区域差异。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自主探究、合作研讨地理问题的能力;(2)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澳大利亚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地理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澳大利亚的地形和气候特点。
2. 难点:澳大利亚的区域差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澳大利亚风光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澳大利亚的自然美景;(2)邀请学生分享对澳大利亚的了解和印象;(3)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将深入学习澳大利亚的自然和人文概况。
”2. 新课教学(1)教师展示澳大利亚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2)教师讲解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如高原、平原和山地等;(3)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澳大利亚的气候特点,如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等;(4)教师提问:“澳大利亚有哪些区域差异?”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5)教师通过PPT展示澳大利亚的区域差异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6)教师总结澳大利亚的区域差异,如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差异、东西部地区的差异等。
3.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澳大利亚牧羊业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牧羊业的发达程度;(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澳大利亚牧羊业发展的原因,如地形、气候等;(3)教师总结:“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实际应用价值。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澳大利亚的自然和人文概况、区域差异等。
5. 作业布置(1)绘制澳大利亚地形分布图;(2)撰写一篇关于澳大利亚区域差异的短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澳大利亚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45aa0942f60ddccda38a0c6.png)
情境设计,
贴近生活,
激发兴趣,
学习身边的地理
2.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首先来看我们今天的游学目标,明确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特点,据此分析澳大利亚如何因地制宜的发展本国特色经济,进而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思想。
(过渡)游学之前我们需要了解澳大利亚有一个简单的认识,请大家阅读课本71-77页,完成导学案的自主学习部分,时间3分钟,现在开始。
【当堂检测】(过渡)下面我来检测一下大家的游学成果,出示当堂检测(PPT展示)。
【课后作业】(小论文)
1.查阅资料总结我们家乡的自然条件?
2.调查我们的家乡有那些特色经济?
3.如何因地制宜的发展我们的特色经济?
自主学习、
感受澳洲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已经明确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要求学生能够在地图中指出来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明确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2.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图文资料,根据自然环境特点分析澳大利亚发展特色经济的实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形成正确的人地关和可持续发展思想。
三、学情分析
本课是区域地理的一节课,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过几个不同的国家,初步掌握了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学生能够运用比较法、综合法等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做出判断;教材设计的模块特色鲜明,学生比较感兴趣,有探究学习的愿望,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究式学习困难不大。
【学生活动】大分水岭,大自流盆地,西部高原。
【教师评价】观察的非常仔细,回答的也非常准确,请同学们在地形图上做好标记,澳大利亚的东中西部地形不同,东部大分水岭海拔不高,中部是平原,西部是低矮广阔的高原,那里沙漠广布。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bb4c622af45b307e87197e5.png)
学
重
点
、
难
点
重点:
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地形特点、气候分布特点等。
难点:
气候分布特点和物种特征。
教学突破:
通过引导学生看景观图片和澳大利亚古老生物图片,采用小组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记住主要的动物名称和生活特性;了解澳大利亚很早以前就孤立存在于南半球,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因而有了独特而古老的生物。
3、能根据地图资料分析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特点与人口城市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前面六个国家总结出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引导学生读图、自制填图,及合作学习、小组探究等自主学习的方式开展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澳大利亚的地质演变与物种关系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教育。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4、讲述:
澳大利亚人口与城市集中分布在东南部沿海温带和亚热带温暖湿润的草原和森林地带,这里气候适宜、港口优良、经济比较发达,西南部地中海气候区经济也较发达,气候条件较优越,成为又一个人口集中分布区。
出示:独特的气候分布、人口分布、城市分布。同时展示气候分布和人口城市分布图。
﹙1﹚问:澳大利亚人口分布的突出特征是什么?(东南沿海、西南沿海)
课
后
小
结
澳大利亚是一个拥有整块大陆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地势起伏和缓的大陆,有世界上最大的大自流盆地还有世界上最大的独块岩体。同时,由于远离其他大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特征。
通过引导学生采用合作学习、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分析本国的地形图和气候分布图,分析出他们之间内在的联系,并通过填图记忆主要的地形区和气候分布。
学
生
分
析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理的研究内容,地理的学习方法,认识澳大利亚的海陆分布、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和基本的绘图技能、读图、析图能力。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lesson11australia教学设计
![lesson11australia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2978786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c7.png)
lesson11australia教学设计【lesson11australia教学设计】在本教学设计中,主题为澳大利亚,以下是一篇1500-2000字的文章,详细介绍了一步一步的教学设计。
第一步:导入(Introduction)教师可使用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澳大利亚的兴趣,并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澳大利亚的了解和好奇。
教师还可播放澳大利亚的传统音乐或澳洲乐队的歌曲,以引起学生对澳大利亚文化的兴趣。
第二步:词汇讲解(Vocabulary)教师可准备一份包含常用的澳大利亚词汇和短语的词汇表,并通过多媒体或实物进行讲解和示范。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词汇游戏和活动,例如卡片配对游戏或词语拼写比赛,以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第三步:听力训练(Listening Practice)教师可使用一段关于澳大利亚的录音材料,并设计一些听力练习来帮助学生提高听力技能。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发放一份听力问题的工作单,并播放录音让学生回答问题。
第四步:阅读理解(Reading Comprehension)教师可选择一篇关于澳大利亚的文章,并要求学生阅读并回答一些问题。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水平选择适当的阅读材料,并提供必要的词汇和语法支持。
还可以设置小组讨论的环节,让学生共同分享和讨论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和观点。
第五步:口语练习(Speaking Practice)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对话练习。
每个小组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旅游者、导游、当地居民等,然后展开对话。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情境和问题来引导学生的对话,例如:“你想去澳大利亚度假,你打算做什么?”,“你会选择哪个城市去旅游?为什么?”等等。
第六步:写作任务(Writing Task)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澳大利亚的短文或旅行日记。
学生可以描述他们在澳大利亚旅行的经历、印象和感受。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写作提示和范例,以帮助学生组织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七步:总结(Conclusion)教师可以进行课程总结,并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体会。
《澳大利亚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
![《澳大利亚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https://img.taocdn.com/s3/m/e5023b4e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18.png)
《澳大利亚》导学案一、导言本导学案将指挥学生深入了解澳大利亚这个国家的地理位置、文化特色、历史背景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进修,学生将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澳大利亚这个国家,拓展自己的国际视野,增强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二、进修目标1. 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 了解澳大利亚的文化特色和传统习俗。
3. 了解澳大利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发展。
4. 能够分析澳大利亚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进修内容1. 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国家,也是唯一一个占据整个大陆的国家。
- 澳大利亚地势低平,大部分地区为沙漠和草原,气候多样,有炎热的热带气候和寒冷的温带气候。
- 澳大利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煤炭、铁矿石、黄金等,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
2. 澳大利亚的文化特色和传统习俗- 澳大利亚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拥有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移民,因此文化多样性丰富。
- 澳大利亚有着奇特的原住民文化,如土著艺术和传统习俗,这些文化元素对澳大利亚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遥影响。
3. 澳大利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发展- 澳大利亚在欧洲殖民者的入侵下逐渐形成国家,曾是英国的殖民地,直到1901年才正式扶植澳大利亚联邦。
- 澳大利亚是一个民主国家,实行议会制度,国家稳定,社会福利体系完善,教育和医疗水平较高。
4. 澳大利亚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澳大利亚是一个发达国家,拥有壮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是亚太地区的重要国家之一。
- 澳大利亚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是联合国会员国,参与维和行动,为世界和平与安全作出贡献。
四、进修方法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 观看相关视频,了解澳大利亚的风土人情和社会发展情况。
3. 小组讨论,分享对澳大利亚的认识和看法,拓展思维。
4. 撰写进修笔记,总结所学知识,加深印象。
五、进修评估1. 参与教室讨论,积极发言,表达对澳大利亚的理解和看法。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3cc84125fbfc77da269b1fd.png)
澳大利亚一、学习目标1.能够描述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特点,知道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的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
2.了解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和主要城市,掌握澳大利亚气候的分布特征。
3.会利用地图分析澳大利亚城市、人口的分布特点及原因.4.了解澳大利亚古老物种以及物种独有性的原因.5.知道澳大利亚农牧业发达,简要分析其及自然条件和经济的关系.6.结合地图和资料,联系澳大利亚自然条件,分析发工矿业的条件和特点,采矿同时注意环境保护。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澳大利亚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和工矿业的条件和特点。
2.教学难点养羊业发达及自然条件的关系。
三、教学策略本节课的内容是位于南半球的国家《澳大利亚》的教学,由于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学生了解不多,但本节课层次分明,所以采用以下策略,采用大量图片给学生以感官认识,对澳大利亚有初步认识;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引导启发、问题讨论、交流谈话、合作探究等指导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基本脉络和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创设一些小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培养学生观察总结的地理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教法情景创设法、问题讨论法、读图析图法、总结归纳法、引导启发法、交流谈话法。
2.学法读图法、讨论法、探究法、合作研究法、自主学习法。
五、教学课时1课时。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制造情境,激发兴趣)导入1:播放澳大利亚风光图片。
教师讲述:这是一个美丽的国家,它四面环水,有世界数量最多的绵羊,有着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有世界上最大的独块岩体-—艾尔斯巨石,这就是位于太平洋中南半球的国家-—澳大利亚.播放同时,教师对图片内容进行简单介绍.设问:澳大利亚这个国家有哪些独特的特点?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澳大利亚。
引出课题:澳大利亚。
教师提问:这是哪个国家?引出课题:澳大利亚.讲授新课(合作讨论,归纳总结)(一)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1.分析澳大利亚地理位置特点及领土组成展示图片,让学生们读图分析、合作讨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澳大利亚》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塘步一中魏敏凤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澳大利亚特有动物的特点及其动物古老性的成因。
2、了解澳大利亚独特的地理环境(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等)特征,分析自然环境对农牧业的影响。
3、了解澳大利亚农牧产品在世界的地位及其分布规律,并理解“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的含义。
(二)能力目标
1、使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和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提高读图能力,建立正确的空间概念。
2、通过引导学生采用合作学习、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分析本国的地形图和气候分布图及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图,分析出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
(三)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价值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2、从地形和气候因素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地区差异的原因。
(二)教学难点
1、澳大利亚有独特古老生物的原因。
2、分析区域地理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1、教师展示课件(世界地图):让学生说出图中闪烁部分是那个大洲?在这个大洲上有个什么国家?(复习七大洲,四大洋),再让一个同学来描述客观存在的具体位置(澳大利亚位于赤道以南,孤独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汪洋上,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
被南回归线穿过,周围被印度洋、太平洋所包围)引出课堂学习内容《澳大利亚》。
2、教师接着展示课件(澳大利亚的国旗图片)。
让学生观察,请一两个同学介绍一下澳大利亚国旗的特点(澳大利亚的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
旗底为深蓝色,左上方是红、白“米”字,“米”字下面为一颗较大的白色七角星。
旗右边为五颗白色的星,其中一颗小星为五角,其余均为七角)(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接着教师给学生分组并分配任务(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人口、面积等),每个小组带着不同的问题去浏览课文,讨论分析得出答案(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在介绍澳大利亚常识时,还有一些不知道的内容,我提供了一些网站给学生供学生课外去查找(拓开学生的视野,不限于课堂)。
特别提醒学生注意,澳大利亚的国徽上怎么会有两只动物?它们是什么动物呢?澳大利亚人在国徽上都要做上动物的标记,说明澳大利亚的动物一定非常独特和可爱,引出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
同学们就来详细地了解一下这些动物,先观察(P73图8.36)教师再播放已经准备好的课件,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澳大利亚的特有生物,去激法学生的学习热情。
4、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自学了澳大利亚的几种特有的珍奇动物,从进化的角度讲,这些动物都是在地球演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非常古老的生物种类,现成为人们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活化石。
因此澳大利亚也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教师承转:为什么澳大利亚保存了这么多古老的动物,而且成为这个国家特有的动物呢?这些特有的动物和澳大利亚自然地理特点有什么关系?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澳大利亚这个国家
5、教师播放课件:大陆漂移说图片。
让学生进行活动探究(澳大利亚之所以保存着特有的动物,主要是由于澳大利亚大陆与其他大陆长期隔离造成的)同学们讨论思考下列题目。
(1)澳大利亚大陆大约在什么时候与其他大陆分离?(大约在6500万年以前)
(2)澳大利亚大陆长期孤独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这对生物的进化会产生什么影响?(自然环境比较单一,生物的进化速度减慢,这些动物又没有生存的天敌,就能够生存至今。
)
(3)南极大陆也长期孤立存在,为什么没有那么多特有生物?(南极大陆气候寒冷,环境恶劣,不利于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
教师引导:从时间、环境、天敌等方面考虑。
(4)澳大利亚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阅读74页的阅读资料,体会“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的真正含义
1)澳大利亚有多少种其他大洲没有的植物?9000种
2)有多少种鸟类?650种;450种是特有的
3)全球有多少有袋类动物分布在这里?150种
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1、教师播放一段介绍“澳大利亚”的视频(学生注意听、看,从中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能力)引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2、教师(展示课件:澳大利亚养羊业占世界的比重及地位):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因为羊特别多,所以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让学生大声地朗读76页阅读材料,了解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历史(在200多年前,澳大利亚没有羊,18世纪后期,欧洲的殖民者随船带到澳大利亚29只羊。
由于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适于绵羊的生长和繁殖,绵羊的数量迅速增加。
后来从西班牙引进了美利奴羊,这种羊产毛量高,现在,澳大利亚大部分是这种羊)。
接着我展示澳大利亚的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澳大利亚的地形与农牧业的关系。
(指导学生读图:澳大利亚地形图上找出墨累河──澳大利亚最大河流,北艾尔湖──地势最低,澳大利亚盆地──大自流盆地。
(①东部山地:海拔800-1000米,主要有大分水岭。
②中部平原:海拔不足200米平原。
③西部低矮的高原:海拔200—1000米。
西部的低矮高原和中部的大面积平原,地下水丰富,牧草优良,没有天敌,可以四季放牧。
)
3、出示气候图:讨论分析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特点及适于发展养羊业的条件。
教师指导学生读澳大利亚气候图。
(1)找出南回归线,看看它穿过澳大利亚的位置,说出澳大利亚在五带中的位置。
(2)找出澳大利亚有哪些气候类型,讨论分析其分布特点(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南部的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特点及适于发展农牧业的条件(中西部、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较干燥,适宜牧畜过冬和繁殖。
)。
澳大利亚70%
的羊分布在东南部和西南部,为什么?(东南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西南部冬季温和湿润,夏季高温干燥,这些既适合于畜牧业又适合农业。
)
5、教师小结:澳大利亚的人民充分利用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并且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也很高。
下面去参观牧羊场,了解一下自动剪毛、机械化耕作的农场情景,并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三、教师总结:澳大利亚是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农牧业发达的优越条件大家一定会想了解更多的有关澳大利亚工业、矿产等其他方面的情况,下节课我再领大家深入地了解,以及“游玩”一下澳大利这个美丽又神秘的国家。
(展示美丽的风光图片,激起学生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为下节课做准备)
五、板书设计
种类
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特有动物
形成原因
从地形角度分析
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养羊业发达原因
从气候角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