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发展基础》教学课件 第三章 幼儿认知的发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幼儿的记忆
01 记忆概述
幼儿记忆的产生与发展 02
03
幼儿记忆力的培养
记忆概述——记忆的概念
•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知识经验的反映。过去经验包括个体 对事物的感知、对问题的思考、对某个事件的情绪体验 以及进行过的动作操作等,这些经验能够以映像的形式 存储在个体的大脑中,并能够在一定的媒介诱导下从大 脑中提取出来。
2
• 感觉记忆
• 短时记忆
• 长时记忆
根据信息加工处理的不同方式划分
3
• 陈述性记忆
• 程序性记忆
记忆概述——记忆的基本过程
识记
1
2
保持和遗忘
回忆
3
幼儿记忆的产生与发展
0~1岁
1
新生儿的记忆
1~6个月婴儿的记忆 2
3
6~12个月婴儿的记忆
幼儿记忆的产生与发展
1~3岁
• 2岁前儿童的识记主要是无意识记,即容易记住的是那 些让他们感兴趣或印象深刻的事情,还没有目的。2 岁 后无意记忆进一步发展,有意识记开始出现萌芽,可以 根据成人的要求进行简单的识记,并付诸行动。
2.注意的稳定性 4.注意的分配
幼儿注意品质的培养
• 注意品质的培养对人的生活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 幼儿来说,注意集中不仅可以使幼儿从周围环境中 获得更清晰、更丰富的信息,也是幼儿完成任务的 必要条件。研究表明,在活动中经常获得成功的不 是智商很高的幼儿,而是有良好注意品质的幼儿。 处于学前期的幼儿由于身心发展水平有限,所以不 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注意,在活动中很容易出现 注意分散问题。
幼儿想象的产生与发展
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开 始发展
2
想象脱离现实或与现实混 淆
1
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 发展
3
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创造力
幼儿的创造力表现为 具有好奇心 2
1 幼儿的创造力突出
表现在想象力上
幼儿的创造力源于对 3 “材料”的重组
4 幼儿的创造力常见于 游戏活动中
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想象力
• 记忆与感知觉不同,感知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 觉器官的事物的反映,具有表面性和直观性;而记忆是 人脑对过去感知或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也就是过去经 验在头脑中的反映,具有内隐性和概括性。
记忆概述——记忆的类型
1
根据记忆的内容划分
• 形象记忆 • 运动记忆 • 情绪记忆 • 语词记忆
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划分
• 典型化
03
04
• 拟人化
想象概述——想象的分类
无意 想象
• 无意想象也叫不随意想象,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不由 自主地产生的想象。无意想象是最简单、最初级的想象。
有意 想象
• 有意想象也叫随意想象,是指根据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 • 根据想象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不同程度,可以将有意想象分为再造想
有意注意
2
3
有意后注意
幼儿注意的产生与发展
• 新生儿已经具备了注意的能力,出现了无意注意的 最初形态——定向性注意。随着语言和其他心理活 动的发展,当幼儿逐渐开始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活 动,并主动地集中指向某些事物时,就出现了有意 注意的萌芽。
• 幼儿无意注意的产生与发展 • 幼儿有意注意的发生与发展 • 注意品质的发展
• 人们在反映客观事物的时候,不仅能在头脑中形成知觉 形象和记忆表象,还能根据口头语言和文字的描述,在 头脑中形成自己没有感受过的事物的形象,或创造现实 生活中不存在的新形象。如人们在看小说时,在头脑中 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情景、人物形象;作家根据生活经验, 创造出作品新形象;幼儿根据教师讲的故事,脑海中呈 现的故事中的人物或动物的形象。这些都是想象活动的 结果。
引起幼儿注意分散的主要原因
无关刺激的干扰 01
02 疲劳
教育活动组织不合理 04
03 缺乏兴趣
幼儿注意分散的预防
• 根据幼儿的需要与兴趣
01
组织活动
02
03 04 • 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
• 避免无关刺激的干扰
• 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的交 互使用
第二节 幼儿的感知觉
01 感知觉概述
幼儿感知觉的产生与发展 02
03
感知觉在幼儿教育活
动中的运用
感知觉概述——什么是感知觉
感觉
• 感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客观事 物有许多不同的个别属性,如形状、颜色、声音、味道、温度等。当这些个别 属性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大脑就会产生相应的反映,这就是感觉。
知觉
• 知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它以感 觉为基础,但并非感觉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对感觉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加工, 回答了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是什么”的问题。
幼儿发展基础
第三章 幼儿认知的发展
第一节 幼儿的注意
01 注意概述
幼儿注意的产生与发展 02
03
幼儿注意品质的培养
导语
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瞬间,都有来自环境的 刺激作用在个体身上,但个体不可能对所有刺 激都做出清晰的反应,而只能关注某些刺激。 例如,幼儿在逛超市的时候,面对琳琅满目的 商品,并不是什么都关注,而是将注意力放在 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如玩具、巧克力等。
2.机械识记占优势, 意义识记逐渐发展
4.记忆的意识性记 忆和记忆策略逐渐 发展
幼儿记忆力的培养 使幼儿明确记忆任务 01 帮助幼儿进行合理复习 04
02 在活动中提高记忆效果
03
教给幼儿多种记忆方法
第四节 幼儿的想象
01 想象概述
幼儿想象的产生与发展 02
03
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
想象概述
感知觉概述——感知觉的分类
感觉的分类
外部 感觉
• 外部感觉是由机体以外的客观刺激引起 的反映外界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
• 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
内部 感觉
• 内部感觉是由机体内部的客观刺激引起的反映机体自身状态的感觉。 • 内部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感知觉概述——感知觉的分类
幼儿无意注意的产生与发展
该阶段婴幼儿无意注意的发展规律主要表现在:
0~3岁
1
• 对物体的注意按照从局 部到整体的规律发展。
• 经验开始对婴幼儿的注意发挥作用,
2
如婴幼儿会对比较熟悉的事物更加
注意。
3 • 动作协调的无意注意开始出现,由
最初的单独注视发展到手眼协调。
幼儿无意注意的产生与发展
刺激物的特性仍然是引起无意注
1.为幼儿丰富表象,发 展幼儿的语言表达力
3.在文学艺术作品中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2.在游戏中鼓励和引 导幼儿大胆想象
4.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家 长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第五节 幼儿的思维
01 思维概述
幼儿思维的产生与发展 02
03
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
导语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 它常常发生在人们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是一种 非常重要的心理活动,无论是对于个体的成长 还是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都起着非常 重要的作用。
思维概述——思维的特征
• 间接性 • 思维是对事物间接的反映
• 概括性 • 思维是对事物概括的反映
思维概述——思维的分类
• 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象
01
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02
• 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03
• 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04
• 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思维概述——思维的形式
1
概念
判断 2
3
推理
幼儿思维的产生与发展——幼儿思维的产生
1
意的主要因素。
3~6岁
2
幼儿的无意注意随年龄增长不断 稳定和深入。
与幼儿兴趣和需要有密切关系的刺激 物,逐渐成为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3
幼儿有意注意的发生与发展
幼儿有意注意受大脑发育
水平的局限
1
幼儿有意注意是在外界环境,
2
特别是成人的要求下发展的
幼儿有意注意是在活动中完成的
3
注意品质的发展
1.注意的广度 3.注意的转移
注意概述——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 集中,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能动的积极的 状态。通常所说的“专心致志”“聚精会神” 主要是指“注意”。
注意有两个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 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注意概述——注意的功能
1 选择功能 2 监督和调节功能
注意概述——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类型
1
无意注意
幼儿思维的产生与发展——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0~3岁
• 3 岁以前是思维发生和萌芽的时期,此时幼儿的思维基本上是靠动作和感知觉发展起来的,属于 直观行动思维阶段。直观行动思维是依靠对事物的感知以及人的动作来进行的思维,这时的思维 方式就是人脑对直接的内、外部刺激的反映。直觉行动思维是低级水平的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在 2 ~ 3 岁幼儿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在 3 ~ 4 岁幼儿身上也常有表现。尽管 2 岁左右出现了象征 性思维的萌芽,但 3 岁幼儿的思维仍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此阶段的基本特征是直观行动性。
想象概述——想象的概念
•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 形象的过程。想象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对客观世界 的反应形式,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认知过程。
• 想象的产生有两个条件:一是头脑中要有大量的 表象储备;二是头脑要有处理表象的能力。
想象概述——想象的加工方式
• 粘合 01
02 • 夸张
感知觉概述——什么是感知觉
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 感觉和知觉一样,都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都离不开人脑、客观事物、感 觉器官,都属于认识的初级阶段;但它们又有不同,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整 体属性的反映。
•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没有感觉便没有知觉,知觉是感觉的深入与发展。感觉和知觉是两个不可分割的 基本心理过程。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事物的个别属性都不可能离开整体而单独存在,即人在感觉事物 个别属性的同时也能知觉到事物的整体属性,纯粹的感觉几乎是没有的,所以通常把二者合称为感知 觉。
• 思维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发展的,也可以说思维是在个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 来的。幼儿思维处于人类思维发展的低级阶段,具有思维的本质特征,但其思维的概括水平还比较低。
• 思维发生在感知、注意、记忆等的发生之后,与语言真正发生的时间相同,即 2 岁左右。2 岁以前是思 维发生的准备时期。在 2 岁以前,幼儿的思维更多的是先天的条件反射,如吸吮、抓、握。到幼儿开始 用语词进行概括时,就标志着幼儿思维的发生。
知觉的分类
根据知觉对象性质的不同
1
2
• 物体知觉
• 社会知觉
根据知觉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分析器的不同
• 视知觉 • 听知觉 • 嗅知觉 • 味知觉 • 触知觉
根据知觉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3
• 正确的知觉
• 错觉
幼儿感知觉的产生与发展——幼儿的感觉
听觉 2
1
视觉
3 触觉
4
嗅觉和味觉
幼儿感知觉的产生与发展——幼儿的知觉
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幼儿想象的产生与发展
• 想象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幼儿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 物。1.5 岁~ 2 岁出现想象的萌芽。幼儿最初的想 象基本上是对记忆材料的简单迁移。随着幼儿年龄 的增长,他们的想象遵循着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发 展,即按照由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被动到主 动、凌乱到成体系的规律进行。
思维概述——思维的概念
•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思维是高 级的认识过程,能够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揭示事物 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规律。幼儿天生有强烈的好奇心,他 们在看到各种现象时喜欢问“为什么”,并且思考其中 的原因,这就是思维最初的表现。幼儿已不满足于感知 事物的表面现象,他们还想知道各种现象背后的原因, 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如为什么会下雨,雨从哪里来。
1.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包括对形状、大小、方位、距离等空间特性的知觉,需要视觉、听觉、运动 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作用才能逐步形成。
形状知觉
大小知觉
方位知觉
距离知觉
幼儿感知觉的产生与发展——幼儿的知觉
2.时间知觉
• 时间知觉是个体对客观事物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人类没有专门的感知时间的分析器,因此人们只能 通过某种衡量时间的媒介反映时间,如天体的运行、 人体某些器官的节律或专门的计时工具等。
感知觉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运用——感觉
• 感觉的规律主要表现在感受性的变化上。 所 谓感受性是指有机体对内外刺激的感受能力。 感受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 感觉适应现象 • 感觉对比现象
感知觉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运用——知觉
• 知觉的选择性
01
02 • 知觉的整体性
• 知觉的理解性
03
04
• 知觉的恒常性
• 这一阶段儿童的再现、回忆能力也有很大发展,开始用 行动表现出初步的回忆能力,喜欢藏找东西的游戏,也 常常能帮成人找到东西。另外,经常出现延迟模仿现象, 即经过一段时间后突然模仿曾经看到过的事物或动作。
幼儿记忆的产生与发展
1.无意识占优势,有意 识逐渐发展
3.形象实际占优势, 语词识记逐渐发展
3~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