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雄才大略汉武帝
初中历史部编版-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全文课件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推恩令 设置刺史
铸五铢钱 盐铁官营
反击匈奴 开疆拓土
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部编版《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PPT 教学课 件
部编版《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PPT 教学课 件
业 盛年武帝的帝国
四海之内,莫不为郡县; 四夷八蛮,咸来贡职。
——武帝刻石纪功辞
汉武帝于泰山举行封禅大典
部编版《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PPT 教学课 件
2.视频最后汉武帝如何理解“新儒学”的思想内涵?
尊王攘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穿 越
你最想在长安的_太__学___求学
时 你学习的教材是__儒_学__五__经_
空 你要努力成为_儒__学__人才,进入政府机构
影响: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
儒道之争 思想混乱
诸侯坐大 威胁中央
豪强横行 掌控经济
材料一:
部编版《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PPT 教学课 件
材料二:“陛下(吕后)独立,孤 亦独居。两主不乐,愿以所有易其 所无。”
——《汉书·匈奴传》
材料三:窦太后好黄帝、老子言, 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黄帝》 《老子》,尊其术。
——《史记·外戚世家》
材料四:(豪强)冶(yě)铸(zhù)煮 盐,财累万金,而不佐(zuǒ)国家之 急,黎民重困。
憾 暮年武帝的帝国
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 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 事有伤百姓,靡( mí )费 天下者,悉罢之!
——《罪己诏》
部编版《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PPT 教学课 件
部编版《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PPT 教学课 件
推荐书籍:
部编版《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PPT 教学课 件
部编版《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PPT 教学课 件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历史作文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历史作文说起汉武帝刘彻,那可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皇帝!他的故事要是讲起来,那真是精彩绝伦。
汉武帝这哥们儿,有着超级大的野心和抱负。
他可不甘心守着前人留下的那点基业,而是一心想要把国家变得更加强大,让大汉的威名传遍四方。
在政治上,他可是个厉害的角色。
他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把权力紧紧地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那些诸侯王们,想搞点小动作?没门!汉武帝可不会让他们得逞。
军事方面,那更是汉武帝的拿手好戏。
卫青、霍去病这两位猛将,在他的指挥下,把匈奴打得屁滚尿流。
匈奴人曾经那么嚣张,以为大汉好欺负,结果汉武帝大手一挥,派出大军,让他们知道了厉害。
这一打,不仅保卫了边疆的安宁,还让大汉的威风树立了起来。
经济上,汉武帝也有一套。
他改革币制,搞了些新的政策,让国家的财政变得更加稳定。
老百姓的日子也跟着好了起来,国家有钱了,才能办大事嘛!
文化方面,汉武帝也没闲着。
他推行儒家思想,让大家都有个统一的价值观。
这一招,对于国家的稳定和团结可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汉武帝也不是完美的。
他有时候脾气不太好,做事情也有点冲动。
但总体来说,他的功绩那是大大的。
汉武帝的一生,就像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
他的雄才大略,让大汉王朝达到了一个辉煌的巅峰。
他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抱负、有手段的皇帝形象。
即使过了这么多年,我们说起汉武帝,还是忍不住要竖起大拇指,称赞一声:厉害!。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历史作文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历史作文要是把中国古代的皇帝们拉出来搞个“最具影响力帝王大赛”,汉武帝那肯定是夺冠的大热门选手啊。
汉武帝刘彻,那可是一出场就自带霸气光环的主儿。
他登基的时候,汉朝已经有了一定的家底,就像一个有点小钱的小老板,但汉武帝的志向可不止是守着那点家业,他想把汉朝打造成一个超级大帝国,让全世界都知道东方有个厉害的汉王朝。
先说说他在军事上的那些事儿吧。
匈奴这个邻居啊,一直就不安分,老是来汉朝边境抢东西,就像一群讨厌的强盗。
汉武帝可忍不了,大手一挥:“揍他们!”于是卫青、霍去病这两位大神就闪亮登场了。
卫青那可是稳重又能打的将领,他带着汉军深入大漠,把匈奴打得晕头转向。
霍去病就更猛了,“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豪言壮语一说出来,就知道这小伙子不是一般人。
他像一阵旋风似的,在草原上驰骋,打得匈奴人闻风丧胆。
在汉武帝的领导下,汉军把匈奴打得节节败退,把汉朝的边境线向北推得老远,让汉朝的百姓们可以安心种地、做生意,不用再担心匈奴人的骚扰了。
汉武帝可不仅仅是在军事上牛,他在文化上也搞了个大动作。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就像给汉朝的思想界来了一场大整顿。
以前啊,各种思想学说就像菜市场里的菜一样多,大家各说各的,乱哄哄的。
汉武帝这么一搞,儒家思想就像被贴上了“官方推荐”的标签,一下子就成了主流思想。
这可不得了,儒家思想里那些君臣父子的观念,让整个国家就像被装上了一套秩序井然的软件,大家都知道自己该干啥,社会变得更加稳定和谐了。
再看看他在外交方面的手段。
他派张骞出使西域,这张骞也是个超级勇敢的人,就这么踏上了未知的西域之旅。
这一去可不得了,就像打开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汉朝和西域各国开始互通有无,什么丝绸啊、茶叶啊这些汉朝的特产就源源不断地运往西域,西域的宝马、香料等好东西也来到了汉朝。
这丝绸之路就像一条神奇的纽带,把东方和西方连接起来了,汉朝的影响力也跟着丝绸之路传播到了更远的地方。
不过呢,汉武帝也不是完美无缺的。
《第8课 雄才大略汉武帝课件》初中历史北京200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课件16241geo2k
西 域
大漠
大 海
南海
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 雪》:“……惜秦皇 汉武,略输文采;……”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认 为应该如何评价汉武帝?
第8课
雄才大略汉武帝
思想统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巩 固 统一
措 施
政治统一:实行“推恩令” ,解决王国问题 经济统一:统一铸币,发展生产 民族关系加强:开疆拓土
张骞通西域
作 —→ 用
鼎盛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北击匈奴
西南开边
1、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是为了( D
)
① 维护皇帝的权威 ; ②恩赐亲戚;③ 巩固统 一; ④ 加强中央集权 A .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③④ 2、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热播后,很多人 对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有了基本了解,汉武 帝治国的核心思想来源于 A.法家学说 C.儒家学说 B.道家学说 D.墨家学说
卫青、霍去病 解除了匈奴对北部边郡的威胁, 开通了西汉联系西域以及中亚的通道。
动脑筋:
你能说出西汉出使西域的人物 和丝绸之路的路线吗? 张骞
右边的图告诉我们的历史信息有什么?
西域都护的设置,对西域进 行政治军事管辖,这是新疆 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
动脑筋:
(1)“西南夷”指什么?P42 (2)汉武帝怎样进行西南开边?(补充) ①说服西南诸国归属西汉;
“推恩令”
3、统一铸币,发展生产—经济统一
五铢钱
汉代冶铁画像石 (局部拓片)
汉代开采井盐画像铧
代田法的运作
汉墓画像石牛耕图
耧车
4、开疆拓土—发展民族关系
北击匈奴
张骞通西域
长安
夜 郎
西南开边
动脑筋:
汉武帝派谁反击匈奴? 北击匈奴结果如何? 有何作用?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精品课件)
西汉的耧lóu车 耦ǒu犁
军事烦恼
朕很是烦恼
冒顿单于 [mò dú chán yú]
汉初时期 汉匈关系
方式: 和亲
原因: 西汉初国力疲弱
结果: 未能阻止匈奴南下
汉武帝解烦之措
方式:“北击匈奴” 原因: 经过“文景之治”西汉强盛起来。
卫青征战形象
霍去病雕像
①河南之战 ②漠南之战 ③河西之战
卫青 前127年
“铢”是古代 一种重量单位, 一两的二十四 分之一为一铢。
解烦之措
目的: 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1 把铸币权经营权收 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3 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 物价
4
①治理黄河,开凿灌 溉渠; ②推广新技术(赵过 发明耧车); ③推广铁器。
军事:派大将卫青、霍去病率军北 击匈奴
西汉王 朝进入 鼎盛时 期
课堂练习
1. 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
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
文中“上”指___C___
A.汉文帝
B.汉景帝
C.汉武帝
D.汉高祖
2. 假如你生活在汉武帝时期,要进入全国的最高
学府接受教育,必须到: ___A___
目标导航
1. 知道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王朝采取的措施。 2. 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局面的目的与影响。 3. 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巩固“大
一统”的作用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政治烦恼 思想烦恼 经济烦恼 军事烦恼
汉武帝很烦恼
如何解 烦呢?
政治烦恼
诸侯王势力强大,反抗 朝廷派来官吏甚至叛乱。 严重威胁到中央
天子
西周的宗法制
嫡长子 嫡长子 嫡长子 嫡长子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3汉武帝巩固大统一的王朝
学
习
汉武帝初年,西汉面 临的问题 政治上:诸侯王国对抗中央,地方豪 强抗衡官府;
经济上:私人铸币,富商大贾控制国 家经济命脉
思想上:百家流行,诸侯门客批评皇 帝政策;
军事上:匈奴袭扰
汉武帝大事
年表 (1)前140年(或前134年),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2)前127年,颁布推恩令 (3)前127年、前121年、前119年,出击 匈奴
刺 刺 刺 刺 刺刺 刺 刺 刺 刺刺 刺 刺 史 史 史 史 史史 史 史 史 史史 史 史
2、政治上——(2)建立刺史制度(监察地 方官和豪强)
3、经济上——
材料 材料五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 研读 3、经济上——
材料五:汉初允许私人铸币,文景时最大的货币供应 商是吴王刘濞和蜀郡的邓通,两人因此巨富。 汉初的8位富豪中,有4位都是冶铁业者,其余分别 从事流通业、粮食业、种植业和金融业。 官员和商人结成交易同盟,牟取利益。
——破边疆之困,布军事
结合下列材料思考汉武之帝是新如—何—解决边疆之困的?其结果
公元前138张骞出使西域联 络大月氏 公元前127年卫青第一次 北击匈奴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第二次 北击匈奴 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 病三次北击匈奴
4、军事上——北击匈奴(卫
青解霍决去措病施):北击
匈奴
卫青和霍去病是西汉的两员
4.宋元之际的史学家胡三省在注《资治通鉴》时指出,
【D】 汉武帝时期,政府通过盐业获得的利益约占国家财政收
入的一半。出现这一状况的直接原因是 A.统一货币B.轻徭薄赋 C.平抑物价D.盐铁专卖
历史人物评说——如何评价 汉武帝
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对 人物的评价,我们要采取辩证 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态 度,不可片面分析。 (1)要把人物放在当时的历史 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在当 时起的作用。 (2)既要看主流又要看到缺点 或不足;既要看到功劳又要看 到过失,要一分为二评价历史
汉武帝
• 汉武帝还大力推行屯围、屯垦等发展农业 的重大措施。他还大力推行代田法和新农 具,大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 军事:改革兵制。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 奴,使北部边郡得以安定,派张骞出使西 域,联络被俘虏的大月氏人,开括了西北 边疆:开通了西汉联系西域以至中亚等地 的通道。
三年不窥园
• 西汉时期,广汉学者董仲舒年少时读书非 常刻苦,经常是夜以继日地读书,他的书 房紧靠着姹紫嫣红的花园,但他三年没有 进过一次花园,甚至连一眼都没瞧过。后 来他被征为博士,公开聚众讲学,弟子遍 布四方
• 天生万物是有目的的。天意要大一统的,汉皇朝 的皇帝是受命于天来进行统治的。各封国的王侯 又受命于皇帝,大臣受命于国君。家庭关系上, 儿子受命于父亲,妻子受命于丈夫,这一层层的 统治关系,都是按照天的意志办的,董仲舒精心 构筑的“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正是把一切 都秩序化、合理化,正是为汉皇朝统治者巩固其 中央集权专制制度服务的。
• 中国古代的第二个封建王朝汉的皇帝,他的 雄才伟略是真正的使中华民族世代光荣的。 《谥法》说“威强睿德曰武”,就是说威 严,坚强,明智,仁德叫武。他的雄才大 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 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伟 大的皇帝之一。
• 汉武帝(前140-前87年在位)创立年号同时 也是中国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汉武帝 即位之初,一方面政治形势比较稳定,国 家经济状况也相当好,另一方面诸侯王国 的分裂因素依然存在,潜在威胁还不小。 所以,他在继续推行景帝各项政策的同时, 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 普通版的汉代五铢,存世量极大,市场价2 元左右。除非有传形,就是左右读的,而 不是右左读的,价格要上百元了。如果不 是汉代五铢,比如是魏五铢、隋五铢,那 价格就比汉五铢高多了。建议你不要用醋 泡,泡的不好很容易变成红色大花脸,那 这枚币基本就报销了
帝王学纵横谈一帝王绝学雄才大略——汉武帝刘彻(3)
廉 举 孝 ” 的 诏 书 , 举 孝 ( ) 察 廉 战 凡 三 ,彻 底 击 溃 了 匈 奴 主 力 ,匈 奴 子
( ) ,成 为 各 级 官 吏 必 做 的 举 荐 人 被 迫 远 遁 .再 无 力 量 骚 扰 ,边 患 一 时 吏:于寅虎
Ma a e n Ana y i 管 理 赏 折 n g me t lss I
固回
帝王 学 纵横 谈
一
满 ,迷恋 巡游 ,摆 阔炫 耀 ,佚 乐无 度 ,
先 后 出游 十余 次之 多 ,耗 费靡 巨 ,超 越
秦 皇 。他 还梦 想长 生 ,炼 不老 之药 ,术 士 多宠 ,竟 有封 为大 将军 者 。
归 来 望 思
的 “ 绸 之路 。同 时还 平定 了 闽越和 台 等 实 现 平 反 ,为 太 子 昭 雪 ,治 国 丝 南 越 的叛 乱 ,汉 武 帝 通 过 抗 击 征 抚 之 之 策 也 由 多 欲 回 归 “ 为 。 无 公元 前8年 .武 帝最 后一次 去泰 山 9
帝 王 绝学
雄 才 大 略一 汉 武 帝 刘 彻 【 3J
因 他 信 神 迷 鬼 ,致 有 巫盅 之 乱 , 危 害 更 加 深 重 。 尤 为 荒 唐 无 稽 的 .是 他 某 晚 梦 见 许 多 木 头 入 围 打 于 他 .醒
l 叶钟灵
( 上期 ) 接
为 然 ,在 经 过 锐 意 改 革 、整 顿 吏 洽 、
骞等 等 ,他 们 做出 了历 史 上少 有 的丰 功 从 而 踞 功 自傲 .走 向 穷 奢 极 欲 。 大 兴 轮 台 屯 兵 事 下 罪 己 诏 云 : “ 赋 增 伟绩 .这种 制度 也 被以 后 的列 朝列 代 所 土 木 ,扩 建 皇 家 游 猎 的 上 林 苑 , 周 长 税 、驻 军 轮 台实 乃扰 劳天 下 之举 .朕 废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件【三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件【三篇】【篇一】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件【教学目标】1.掌握汉武帝为巩固国家“大一统”在政治、思想、经济上采取的措施。
2.通过思考和探究“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评价汉武帝,初步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通过分析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认识到这一局面是西汉王朝强盛的顶点,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习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学习难点】评价汉武帝【学习过程】本课内容设计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政治上的大一统”,第二部分为“思想上的大一统”,第三部分为“经济上的大一统”,第四部分为“评价汉武帝”。
一、政治上的大一统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
像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则千乘百骑,和天子一样威风。
他还自制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偃说上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嫡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
原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子弟,以地候之。
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史记•平津候主父列传》(1)材料反映了汉初社会的哪一问题?封国(或诸侯、王国;或王国问题)势力过于强大;(2)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解决了这一问题?颁布“推恩令”(或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二、思想上的大一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1)根据材料归纳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汉武帝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采取了哪些措施?三、经济上的大一统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对社会经济的控制,采取了哪些措施?四、评价汉武帝汉武帝是中国历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统治期间,西汉国力最为强盛。
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3.3《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3.3《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 汉初首先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皇帝是()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2. 诗人李商隐的千古名句“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道出了勤俭对于持家、兴国的重要性。
下列古代帝王以“节俭”著称的是()A.汉高祖B.秦始皇C.汉文帝D.汉武帝3. 西汉初年,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出现封建社会的“治世”,史称()A.开皇之治B.光武中兴C.文景之治D.贞观之治4. 两汉文化看徐州。
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
这一事件发生在()A.公元前2世纪初B.公元前2世纪末C.公元前3世纪初D.公元前3世纪末5. 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中的刘彻,采取各种措施最终实现了大一统局面。
他派出大将卫青、霍去病抗击哪个少数民族的进攻()A.匈奴族 B.契丹族C.女真族 D.蒙古族6. 下面对西汉休养生息政策的解释,最正确的是( )A.封建国家暂停了对农民的剥削B.西汉统治者废除了秦朝的沉重赋税C.西汉王朝奉行与民休息的政策D.政府奉行宽松政策,把剥削放到农民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7. 汉武帝雄才大略,他在位时期,颁布“推恩令”,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B.排斥异己C.放权于侯国D.平定叛乱8. 下面是西汉初年郡国并行示意图(局部)。
为消除图中反映的威胁皇权的因素,汉武帝( )A.实行“削藩”B.推行分封制C.颁布“推恩令”D.宣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9. 下列与汉武帝有关的内容是( )①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负担②劝诫百官关心农桑③削减王国势力④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0. 一年一度的高考圆了莘莘学子进入国家高等学府深造的梦。
太学是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
汉武帝时,学生要进入太学接受儒学教育,必须到( )A.长安B.洛阳C.咸阳D.开封11.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为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提供了雄厚财力支持的措施是( )A.颁布“推恩令”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兴办太学D.统一铸五铢钱,盐铁官营12. 中国古代统治者非常重视食用盐的管理。
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2024版新教材)
3.汉武帝用了什么办法解决这一问题,结果如何?
(1)推恩令:
内容:结果:
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
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
(2)刺史制度:
内容:结果:
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
董仲舒
王猛
小篆
二、秦始皇与汉武帝在我国历史上的功劳有哪些相似之处?谁的功劳更大?
①他们都在国家统一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秦始皇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他所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影响到中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各个领域。汉武帝虽然不是开国皇帝,但他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实现“大一统”,开创了汉朝乃至中国整个封建时代的鼎盛局面。因此,他们的功劳难分大小。②他们在历史上都是有功也有过,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背景:
1.西汉初,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诸子百家的学说流行。2.诸侯王门下的宾客们,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
措施:
1.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措施:
2.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
政治:“推恩令”、刺史制度
思想: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经济:统一铸造五铢钱、盐铁专卖
军事:派大将卫青、霍去病率军北击匈奴
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
经济:国家的经济命脉被富商大贾控制
第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公元前123年,汉武帝又借口诸侯王所献酎金旳斤两、成色不合要求,废诸侯106人 ,今后,还以种种罪名废去某些诸侯,到汉武帝末年,汉初所封王国(藩国)铲除殆尽, 威胁消除。
1.颁布“推恩令” 加强了中央集权, 减弱诸侯国势力 维护了国家统一,实
危机
2.设置刺史制度 现政治上旳大一统。
思危经大王想机济 一朝“统罢一统开黜铸百五旳始家铢,钱局进独;尊盐面入儒铁术,鼎官” 使盛实实旳现现大西时了了 一经思 统汉期济想上上。
危机 营专卖;平抑物价。 旳大一统
沁园春·雪 (片段) 秦
假如一种诸侯王拥有旳封地如图那么大,他有四 个儿子,将部分封地分给他们,他旳封地可能会 就变成什么样?
“推它恩比令直”接为削何国没多有了引一起件诸亲侯情王叛
旳外衣。 乱?
一举多得
中央统辖旳郡
“推恩令”
皇帝
妙在哪里(作用)?
诸侯王
诸侯王
侯
侯
侯
侯
诸侯王 侯 侯 侯 侯
推恩令旳作用“大国但是十余城,小侯但是十余里”
酎金夺爵 [zhòu]
你送來旳賀禮太薄, 對朕不敬,削你旳 爵位!
当初京城有官员和皇族经常做违 法犯纪、贪赃枉法,欺上瞒下旳事情, 封国势力旳减弱使郡国旳实力逐渐 增强,这些都使汉武帝不安起来。
2、人教建版七立年刺级上史册 制度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 朝 汉武帝将全国分为13个州部,每州派刺
10.有史学家以为:“孔子旳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落实 了。……公元前2世纪,孔子旳学说被宣告为国家旳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 这一变化从哪一位皇帝开始(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汉高祖 D.汉景帝 11.公元前123年,汉武帝进行货币改革后,全国统一使用旳货币是(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己的王国内可以任免官吏,
自征租赋,自铸钱币,自
集军队。
山靖王刘胜的葬衣——金缕玉衣
金缕玉衣
按汉朝礼制,金缕玉衣是皇帝才可以享 用的,可后来某些诸侯王也使用金缕玉
衣。这说明了什么? 拟同天子
“推恩令”的实施- 西汉初年的社会背景
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骑,和天子一样威风。他 还自制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建立监察制度: 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 名,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 禁他们为非作歹。中央设司隶校尉,监察京师百官,皇族。
政治举措
1、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 2、建立刺史制度,加强对地方的监察。
作用: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中央对 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了,实现了政 治上的大一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堂导学
问题思考:什么叫大一统?
中央在政治、思想、经济、 军事等各方面进行统一的领 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局面, 这就是“大一统”。
汉高祖刘邦 (休养生息)
汉文帝、景帝 (“文景之治”)
汉武帝 国势最昌盛
“推恩令”的实施
汉高祖 刘邦
刘邦实行了郡国并行制,
共封了七个异姓王和九个
同姓王,这些诸侯王在自
①汉武帝组建起强大的骑兵队伍,开始大举反击匈奴。
②发动漠北战役:公元前119年 ,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 率 精骑出击匈奴。
(4)影响:
他的国号成为这个继秦民始族皇永之后远又的一名位字雄才大略
的皇帝,历史上经常以秦皇汉
------
武并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共35张PPT)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初中历史教学课例《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历史教学课例《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及总 结反思
学科
初中历史
教学课例名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称
本课主要介绍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及作
用,包括“推恩令”的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盐铁专卖等内容,还需要教师补充在军事上的措施。在
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秦统一中国,下启丝绸 教材分析
影响。
3、分析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认识这一
局面是西汉王朝强盛的顶点,它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
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七年级学生认识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不高,在理
解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与发展上存在一定的难度,解决此
问题的关键在于通过自主学习法、材料教学法、比较分
析法、小组讨论法,运用文字、图片、表格等资料,与 学生学习能
从感知到认知。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我在课堂上采
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模式,这样使课堂活起来。
教学开头导入新课时,为了创设帝王们无所畏惧的英雄
课例研究综 气概,我播放了配乐诗朗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述
展示诗词的内容,从同学们学过的秦始皇引出汉武帝。
为了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完善知识,我用课件展示
之路。
学习重点掌握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所采取的措施
及其作用。
学习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认识汉武帝是汉朝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从政
治、思想、经济等方面采取措施巩固大一统王朝,使西
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2.了解汉武帝的大一统是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制的延续
教学目标 和发展,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对比“秦皇汉武”对历史的
题边用课件出示相关的图片、资料和表格。
汉武帝的大一统(说课稿)
第11课汉武帝的“大一统”说课稿一、说教学内容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本课讲述的汉武帝统治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鼎盛时期,是中华民族巩固统一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西汉历史上更是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本节内容的特点:本节课文内容丰富,史料详实,但历史专业术语较多,头绪杂乱,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整合,理清主线,突出重点。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对教材的分析,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了解汉武帝改革、“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昭君出塞、张骞通西域等重大历史事件。
2.掌握汉武帝实施“大一统”的具体措施,评价汉武帝3.学以致用:汉武帝的治国方略对当今中国的发展有何启示?三、说学情初一学生对中国古历史的学习既充满了好奇,有感到学习上的陌生和困惑,其主要原因,古代历史久远,缺乏对中国古代历史时代特征认知的理论水平和认知上的距离,加上本课的名词、概念较多,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例如:王权、皇权、刺史制度、太学、博士、和亲、西域等,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和把握教学的兴趣点、时代热点、深入浅出、尽可能缩短与教材、学生之间的距离,以多种信息、多种手段给学生以感受和感性认识。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本课是秦汉时期的重点。
西汉初年历经六七十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期已拥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汉武帝以他的雄才大略从各方面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大一统”的措施。
在众多内容中,“汉武帝改革”是重点中的重点,其中最重要的是政治、经济三个方面的改革。
2.难点:本课的难点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是汉武帝顺应当时时代发展的要求。
其次是汉武帝对边疆治理的突出三个历史功绩:北击匈奴、张骞通西域和西南设郡县。
3.能力提升点:对汉武帝功过的评价和昭君出塞的认识,它既是课标要求,也是形成学生原生态认知的重要学习过程。
五、说教学理念1.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情感,关注学生终身发展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雄才大略汉武帝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是讲汉武帝雄才大略在思想、政治、经济和经略边疆方面的表现。
秦汉时期是我国大一统局面的开创时代。
在统一的环境下,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古代中国以一个发达国家闻名于世,是从秦汉开始的。
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在他统治中国的半个世纪中,“外事四夷,内兴功利”,进一步扩大了版图,发展和巩固了大一统事业。
“秦皇汉武”成了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
汉武帝在位时,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推行了一系列措施,把西汉统治推向鼎盛时期。
西汉发展至鼎盛,与西汉出几代努力打下的基础有直接关系,但更重要的是汉武帝的雄才大略。
从而使学生对汉武帝有一个完整地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概括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包括哪些方面。
过程与方法目标:过程与方法:如何解决汉初遗留下来的诸侯国问题,重点由学生合作、探究、讨论,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析历史问题、解决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汉武帝的大一统是西汉的鼎盛时期,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
重要的作用。
教学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教学难点:评价汉武帝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