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定向行走培训教案
视力障碍定向行走教案
![视力障碍定向行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064e5a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df.png)
视力障碍定向行走教案教案标题:视力障碍定向行走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视力障碍学生提高定向行走的能力。
2. 增强学生的空间感知和方向感。
3.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教学准备:1. 盲人拐杖或盲人导盘。
2. 盲人眼罩。
3. 一段平坦的室内或室外空间。
4. 地板上的标记物,如彩色胶带或地毯。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解释本节课的目标,并强调定向行走的重要性。
2. 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定向行走的经验和困难。
活动一:空间感知练习1. 让学生脱掉眼罩,站在一个空旷的地方。
2. 让学生用手触摸周围的物体,感受空间的大小和形状。
3. 引导学生描述他们所感受到的物体,并解释它们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
活动二:方向感练习1. 引导学生使用盲人拐杖或盲人导盘,让他们在一个平坦的区域内行走。
2. 在地板上使用彩色胶带或地毯标记出不同的方向,如直线、弯曲、十字路口等。
3. 让学生根据标记物的位置和方向,尝试行走并识别不同的方向。
活动三:定向行走挑战1. 在一个稍微复杂的区域内设置障碍物,如椅子、桌子等。
2. 让学生戴上眼罩,使用盲人拐杖或盲人导盘,在不碰撞障碍物的情况下,尽可能快地穿过区域。
3. 鼓励学生使用前面练习中学到的空间感知和方向感技巧。
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定向行走的重要性和技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练习和应用所学的技能。
3. 提供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和独立性。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定向行走比赛或活动,以提高技能水平。
2. 邀请视力障碍学生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技巧,以帮助其他学生理解并尊重他们的特殊需求。
3. 组织学生参观盲人学校或与视力障碍人士交流,增加他们对视力障碍问题的理解和同情心。
注:教案中的具体活动和步骤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
一年级定向行走教案
![一年级定向行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977234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6f.png)
方向
一教学目标:
盲生:1、学会八个方位
2、对方位有初步的判断
3、身体与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有视力:
1、对物体远近的观察
2、亮与暗的变化辨别方向
二教学重点难点
盲生:方向的判断
有视力:亮与暗的变化辨别方向
三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内堂
盲生:
一、八个方位:
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1、记住八个方位
2、地图上八个方位的识别
二、对方位的初步判断
怎样判断方位
1、太阳定位
2、时钟定位
3、仪器定位
三、身体与物体的位置关系
有视力:
一、物体远近的分别
二、亮与暗的变化辨别方向
(第2课时)
外堂
方向练习
练习学生:卜祥广杜鹏
练习项目:区分楼道内的方向
练习结果:卜祥广能力一般,有一点视力,练习后能初步区分方向杜鹏能力一般,有一点视力,练习效果不好,下节课继续练习
(第3课时)
外堂
方向练习
练习学生:张思乐、赵永康、杜鹏(上节课未完成学习任务)
练习项目:区分楼道内的方向
练习结果:张思乐能力不足,视力一般,练习效果不好,下节课继续练习赵永康能力一般,没有视力,练习后能初步区分方向,由于是全盲,
下节课加强练习
杜鹏能力不足,
视力一般,练习效果不好,下节课继续练习
(第3课时)
外堂
方向练习
练习学生:张思乐、赵永康、杜鹏
练习项目:区分楼道内的方向
练习结果:3名学生能初步辨别方向。
定向行走教程
![定向行走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ae7f07d2ba0d4a7302763ab0.png)
定向行走教程第一章、行前训练第一节、行前身体训练一、站立站立,是人体最基本活动形式之一,也是行走的起始。
1、正确的站立姿势是正常行走的基础,动作方法:足跟并拢,脚尖自然分开(约自己的一横脚),两腿伸直、夹紧;收腹挺胸、展肩拔背、头颈上挺,下颚微收;两臂体侧自然下伸,两手中指贴于外侧裤缝,身体正直。
2、异常站立矫正由于盲人长期不能用眼视物,站立时普遍存在着偏头、低头、含胸、舔腹或弓背、侧身等盲态。
这些不正确的站立姿势,对准确定向和正确行走十分不利,必须通过正确站立姿势的训练予以矫正。
矫正方法:让盲人按正确站立姿势背靠墙站立,使之足跟、臀部、肩胛和后脑与墙壁接触。
二、步伐走、跑、跳、投是人体四大基本活动能力,走为首要基础。
特别是对于盲人来说,正确行走步伐是准确定向和顺利到达目的地的重要保证。
1、正确行走步伐:身体直立,左腿向前迈出同时右臂自然前摆,左足跟轻着地后身体重心随之前移至全脚掌着地左腿支撑;右足跟离地,左臂自然前摆同时右腿向前迈出足跟着地,身体重心顺势前移至右腿支撑。
以此两腿、两臂依次交替向前迈出、摆动,稳步行进。
2、异常步态矫正:异常步态,指盲人在长期摸索或探试行进中不自觉形成的错误步伐和不正确的身体姿态。
盲人由于没有视觉感知而缺乏自信,普遍存有“蹭步”“碎步”“八字步”等错误步伐,并伴有偏身低头、手臂前伸摸索或上体后仰躲避等盲态。
这些异常步态不仅有损于行走时正确身体姿态和良好形象,也会影响到行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因此,对于盲人应按“正确站立姿势”和“正确行走步伐”有针对性地矫正其异常步态。
(1)蹭步,指行走时两脚掌不离地面的擦行。
蹭步特点:行走时,身体拘谨,没有手臂摆动的协调动作;步幅小而长度不等,易于走偏;步频缓慢,行走吃力。
蹭步不能长距离行走。
纠正方法:首先要求盲人以正确姿势站立,做加大摆臂动作的原地踏步练习;然后在平坦的路面上,有人搀扶令其大胆向前迈步行进,最后按正确步伐独立迈步行进,随时纠正盲态。
定向行走训练技能培训讲义
![定向行走训练技能培训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7d927e52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fa.png)
贵州省“十一五〞盲人定向(dìnɡ xiànɡ)行走技能培训讲义二○○七年九月盲人(mánɡ rén)定向(dìnɡ xiànɡ)行走训练(xùnliàn)技能(jìnéng)培训讲义(jiǎngyì)第一章根本概念及康复根本知识一、视力残疾的有关概念1.视力残疾的定义:视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低下并且不能矫正或视野缩小,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
视力残疾包括盲和低视力。
[注]①盲或低视力均指双眼而言,假设双眼视力不同,那么以视力较好的一眼为准。
如仅有单眼为盲或低视力,而另一眼的视力到达或优于0.3,那么不属于视力残疾范畴。
②最正确矫正视力是指以适当镜片矫正所能到达的最好视力,或以针孔镜所测得的视力。
③视野半径<10度者,不管其视力如何均属于盲。
二、什么是定向与行走1.定向:是指个体运用感觉信息确定自己在环境中的位置以及确认自己与其他物体之间关系、物体与物体之间关系的心理过程。
2.行走:是个体在定向的根底上依靠肢体在环境中空间位置的变化移动即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
3.定向(dìnɡ xiànɡ)通常与行走密切相关因为定向的目的除了环境学习和空间(kōngjiān)认知之外,其主要目的即为行走效劳(xiào láo),定向是行走的前提,是行走方向性、正确性的根本保证,没有(méi yǒu)定向的行走是典型的“瞎撞〞,所以(suǒyǐ),定向也为行走效劳;但是如果没有行走,定向得再精确个体也不能到达目的地,所以,行走也通常是定向的目的之一,二者相辅相成。
4.定向行走目的使学员形成正确的时间和空间概念,初步掌握定向行走的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能根本做到在室内、学校、常用公共交通设施等环境中平安、有效、自然、独立地行走。
三、视力残疾人学习定向行走的必要性从个体开展的角度来看,决定个体开展的因素包括遗传与环境、生物因素、社会因素三个方面,其中生物因素是个体一切心理过程的根底,心理的发生依赖于个体身体结构的充分成熟,心理的开展以身体机能包括感觉、动作等的完善为前提。
社会实验盲人走路教案
![社会实验盲人走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2338b6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c8.png)
社会实验盲人走路教案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盲人走路的特点和需求。
2. 学习如何引导盲人走路。
3. 培养同理心和尊重盲人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 盲人走路的特点和需求。
2. 如何引导盲人走路。
三、教学难点。
1. 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引导盲人走路。
2. 如何与盲人交流和沟通。
四、教学准备。
1. 模拟盲人眼罩。
2. 盲杖。
3. 实验场地。
五、教学过程。
1. 介绍盲人走路的特点和需求。
盲人走路时需要依靠盲杖来感知周围的环境,同时需要借助声音和触觉来确定自己的位置和方向。
因此,在引导盲人走路时,需要特别注意周围的环境和安全。
2. 模拟盲人走路实验。
1)给学生配上模拟盲人眼罩,让他们体验盲人的视觉世界。
2)让学生用盲杖来感知周围的环境,学习如何在没有视觉的情况下行走。
3)引导学生在模拟盲人状态下走路,体验盲人的困难和需求。
3. 如何引导盲人走路。
1)学习如何正确使用盲杖,包括摇杖、探杖和支撑杖的使用方法。
2)学习如何在引导盲人走路时,用声音和触觉来指引他们的方向和位置。
3)学习如何在引导盲人走路时,注意周围的环境和安全,避免盲人受伤。
4. 与盲人交流和沟通。
1)学习如何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指令与盲人交流,避免产生误解。
2)学习如何借助声音和触觉来与盲人沟通,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
六、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社会实验盲人走路教案的学习,学生们对盲人走路的特点和需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会了如何正确引导盲人走路,并且培养了对盲人的同理心和尊重意识。
这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关爱他人,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盲人定向行走微课教案设计
![盲人定向行走微课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9677b09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e9.png)
盲人定向行走微课教案设计教案标题:盲人定向行走微课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盲人定向行走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对盲人定向行走的理解和尊重。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
教学内容:1. 盲人定向行走的定义和意义。
2. 盲人定向行走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3. 盲人定向行走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1. 视频素材:一段有关盲人定向行走的实际案例或教学演示视频。
2. 投影仪或电视屏幕。
3. 白板、白板笔。
4. 盲人定向行走的模拟材料:如盲人导盲杖、盲人眼罩等。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利用视频素材向学生展示盲人定向行走的实际案例或教学演示视频。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觉得盲人定向行走有哪些困难?我们能如何帮助他们?讲解(15分钟):1. 介绍盲人定向行走的定义和意义,强调对盲人的尊重和关爱。
2. 解释盲人定向行走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包括使用盲人导盲杖、听觉辅助等。
3. 强调盲人定向行走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避开障碍物、注意交通等。
实践(20分钟):1. 分发盲人定向行走的模拟材料给学生,如盲人导盲杖、盲人眼罩等。
2.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名学生扮演盲人,其他小组成员担任导盲者。
3. 导盲者引导盲人在教室或校园内进行定向行走,注意遵守安全规则。
4. 观察和记录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并提供指导和反馈。
总结(10分钟):1. 让学生分享他们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感受。
2. 引导学生总结盲人定向行走的重要性和技巧。
3. 确保学生理解并尊重盲人的需求和权益。
拓展活动:1. 邀请当地盲人协会的代表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盲人定向行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2. 组织学生参观盲人学校或盲人福利机构,加深对盲人生活的理解和关注。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包括是否遵守安全规则、是否正确使用盲人导盲杖等。
2.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3. 学生对盲人定向行走的理解和尊重程度。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2. 学生对盲人定向行走的理解和尊重程度是否得到提高?3. 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法和材料,以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注意事项:1. 在进行模拟实践时,确保学生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盲人定向行走技能训练
![盲人定向行走技能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b5185cf0f242336c1eb95eb6.png)
三、自我保护
• 1、上部保护 适用于熟悉的室内环境及特定的室 外环境,如在使用盲杖外出行走时,遇到盲杖不 易触及到的东西。
• 2、下部保护 这是盲人在熟悉的环境中行走时。 • 3、沿物行走 室内墙壁、桌子、或其他物体的边
缘线行走。指背与物体似触非触。 • 4、寻找物体
四、盲杖使用
• 1、盲杖的构成 腕带、杖柄(手柄)、杖身 (体)、杖尖;最适宜的长度为从地面到胸骨剑 突的高度。
一、导盲的基本技巧
• 明眼人根据需要站在盲人左或右边,然后 用相邻的手背轻轻地触碰盲人的手背或告 诉盲人。盲人的手沿明眼人手臂上滑至肘 关节上并抓握,拇指在肘部外侧,手指弯 向内侧。
• 注意:1、盲人肘部紧贴身体;2、前后半 步距离;3、介绍环境,熟悉环境。
二、通过狭窄通道
• 注意:明眼人要用手臂动作发出信号或是 直接告知盲人
五、改变位置
• 只需要向一侧平移就可以。
六、进出门
• 注意:盲人要站在门的固定侧,不然就换 边,并告知门是推还是拉开的。
• 盲人用另一只手顺明眼人手臂寻找们把并 开关门。
• 如果有门槛或有人进出门要告知盲人。
七、上下楼梯
• 先告知要上下楼梯和有否栏杆,使盲人紧 邻栏杆并使盲人试探楼梯的边缘和高度。
明眼人导盲
• 这是明眼人利用手臂引导盲人行走的方法。 明眼人以相邻的手背轻触盲人手背,同时以 语言提示,盲人的手沿明眼人手臂上滑至肘 关节上并抓握。行走中抓握姿势不变。
• 这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应用广泛,在亲人 的陪同下,盲人可以综合使用定向技能,出 入各种社会场所,参与社会活动,提高生活 质量。
• 盲人空着的手扶住车门边上,其他通上下楼 梯。
• 进去后代盲人找座位或者握住扶手。
盲人定向行走训练课件
![盲人定向行走训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5f6df50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9a.png)
盲人F在定向行走训练中出现了安全问 题,摔倒了并受伤了。反思了安全措 施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加强安全保障 措施。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定向行走训练的重要性和方法
重要性
定向行走训练对于盲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帮助盲人建立方向感、距离感和空间感,提高独立行走的能力 ,增强自信心和生活质量。
方法
心理适应与社会融入
通过心理辅导和社会活动,帮 助盲人克服心理障碍,提高社
会交往能力。
定向行走训练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安全第一
在训练过程中始终强调安全, 确保盲人在训练过程中的安全
。
个体差异
根据每个盲人的具体情况制定 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充分考虑
个体差异和需求。
循序渐进
训练过程应循序渐进,逐步提 高难度和复杂性,避免过度挑
立体听觉训练
利用双耳听觉差异,判断声音的来源和距离 ,增强空间感知能力。
听觉与触觉的辅助训练
听觉辅助设备
使用声音放大器和定向麦克风等设备 ,增强对声音的感知能力。
触觉辅助设备
使用触觉反馈设备和振动器等设备, 提供触觉刺激和反馈信息。
模拟环境训练
模拟不同环境和场景,进行定向行走 训练,提高适应能力。
战或挫败盲人的积极性。
鼓励与支持
给予盲人足够的鼓励和支持, 帮助他们建立信心,积极面对
挑战。Leabharlann 03定向行走训练方法
使用盲杖的技巧
正确握持盲杖
将盲杖握在手掌中央, 保持稳定,同时方便调
整力度和方向。
感知盲杖长度
通过触摸感知盲杖的长 度,以便在行走时判断 距离和障碍物的位置。
判断障碍物距离
大班健康盲人走路教案反思
![大班健康盲人走路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1495611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ec.png)
大班健康盲人走路教案反思《盲人走路》教案一、活动目标1. 体验盲人走路的困难,培养关爱盲人的情感。
2. 通过游戏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
3. 学习正确引导盲人走路的方法。
二、活动准备1. 眼罩若干。
2. 障碍物若干(如椅子、积木等)。
3. 宽敞的活动场地。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谈话引入活动主题:“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盲人是怎么走路的吗?”2. 体验盲人走路(1)请个别幼儿戴上眼罩,尝试在没有任何帮助的情况下在场地中行走。
(2)其他幼儿观察并分享感受。
3. 学习引导盲人走路(1)教师讲解引导盲人走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如语言提示、牵手引导等。
(2)幼儿两人一组,一人扮演盲人,一人扮演引导者,进行体验。
4. 游戏:盲人过障碍(1)在活动场地设置一些障碍物。
(2)幼儿分组进行游戏,引导者带领盲人绕过障碍物。
5. 讨论与分享(1)引导幼儿讨论如何更好地帮助盲人。
(2)鼓励幼儿分享在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
四、活动延伸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主动帮助盲人。
《盲人走路》教案反思本次活动通过让幼儿体验盲人走路,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目标。
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优点:1. 活动形式新颖,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深刻体验到盲人生活的不易。
2. 通过实际操作和游戏,幼儿较好地掌握了引导盲人走路的方法,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3. 活动引发了幼儿对盲人的关爱之情,培养了他们的同情心和爱心。
不足之处:1. 在体验盲人走路环节,个别幼儿可能因为紧张或不适应而出现害怕情绪,教师应更加关注并及时给予安慰和鼓励。
2. 游戏环节中,障碍物的设置可以更加多样化和具有挑战性,以进一步提升幼儿的能力。
3. 活动延伸部分可以更加具体地引导幼儿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帮助盲人,如介绍一些常见的盲人辅助设施等。
今后在组织类似活动时,我将更加注重细节,充分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使活动更加完善,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盲人定向行走培训
![盲人定向行走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72b232c14b35eefdc9d33342.png)
盲杖探索障碍物
• 盲人在行走过程中,若盲杖碰到障碍物,应立即 停止前进,根据所得到的信息进行调整。
注意事项
• 碰到物体后,可以探索一下物体的高矮或大小,但不要用 力敲打物体,以免把物体打坏
• 行走时,如果能判断出障碍物(声音),则不必再用手去 探索,绕过物体继续向前行走即可
• 需了解物体时,切忌随意用手乱摸,以防危险 • 如仅靠盲杖还不能了解障碍物,则选择使用上、下部保护
• 可请定向行走指导教师从三个角度进行观察(正 面、侧面、后面),以检查盲人动作的正确性;
• 斜握法是行走基础,务必熟练、规范掌握
两点式行走
• 盲杖握法:斜握法 • 手臂位置 • 手腕动作 • 摆动弧度 • 步伐 • 节奏
以上六点又称为盲杖六要素
手臂位置
• 手臂自然前伸 • 手应保持在身体中心线附近 • 距身体约20cm左右 • 盲杖在身体中心线延伸位置自然伸出
谢 谢!
海宁市残疾人联合会 海宁皮城康复医院
节奏
• 手脚协调性要好 • 手脚保持节奏一致(轻松、自然、安全)
• 手左右摆动快则步频就快,手的摆动慢则步频就 慢,手脚同步
• 摆多快,走多快。
盲杖触地辨别
• 盲杖在地面敲击或滑行时会将地面信息通过盲杖传递到盲 人的手上和耳中,盲人可以根据触觉和听觉信息判断地面 的情况,如辨别路况、察觉路面上的障碍物、判断障碍物 等。
手腕动作
• 手腕(徒手)左右弯曲摆动 • 以腕关节部位为支点(状似鱼尾巴摆动) • 手臂保持相对静止 • 摆动盲杖
摆动弧度
• 杖尖在地面的左右两侧点地, • 两侧位置为:比盲人肩宽约5cm • 杖尖的摆动轨迹如弧状 • 杖尖在移动过程中略高于地面,弧顶高度大约离
定向行走_精品文档
![定向行走_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89076fb7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56.png)
定向行走一、教学目标:1、在熟悉校园内环境行走的基础上,走上社会,进行校外行走实践训练,体验日常生活主题之一,购物;2、综合训练盲生的校外行走能力,使用已掌握的定向与行走知识技能,进行实地应用和具体实践,培养盲生行走自信心,认识社会环境;3、培养低视学生导盲技巧,时刻关注结对同伴的安全,培养责任心。
二、教学重点:过马路、沿马路边沿线行走、绕过障碍物、上下电梯等技能的综合训练三、教学难点:在马路上行走时要求动作准确的同时必须时刻注意学生个人安全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方式:1、教师:采用三个教师同时授课形式(主讲教师和辅助教师);2、学生:按低视和全盲、行走能力强和弱分成若干组,低视组学生与全盲学生一对一行走,以便相互帮助和指引;分组情况:唐鑫,王铁真孙志,邱永涛邓泽彬,邓秀寇君华,徐新六、教学准备:盲杖:按学生身高分发盲杖行走路线设置:出校门左拐,过马路,沿街道边沿线行走,到超市,购物,沿原路线返校预设学生需要购买的东西,以便在超市合理安排学生的购物时间。
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提问)为什么要学习定向行走?学习定向行走,就是为了以后我们走上社会后能够自如、安全的行走,能够完成我们给自己定下的一个目标,比如到达其中一个地方、见其中一个人、买其中一样东西,今天这节课呢,我们就来实地演练一下,看看大家是不是把我们之前学习的所有技能都用起来了,是不是可以圆满地完成我布置的任务。
【新课新授】(一)在教室准备阶段:1、主讲教师点明本节课要完成的任务:下面我就首先公布一下我们本节课的要完成的任务:一起去hopping!希望大家能够运用正确的行走方法,安全的走到超市,并安全的走回学校。
2、行走路线公布:(每位学生发放一张路线图,主讲教师详细介绍行走路线)出校门左拐,走过一段盲道,过两个斑马线,沿街道边沿线行走(有盲道的地方可以沿盲道行走),到达超市,购物,在超市出口处集中,下电梯,过马,沿街道边沿线行走,返回学校沿途会经过比较有特色标志的烧烤店、三个小路口、一个整天放着动感音乐的鞋店。
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策划方案(二篇)
![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策划方案(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1228169a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d3.png)
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策划方案一、活动目的:在刚过去的第___届国际盲人节,世界各地均以不同的形式来___活动,借此来庆祝盲人___节日快日,并鼓励盲人___要学会独立,学会坚强,以身残志坚的顽强品质快乐地生活下去。
同时,也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共同来___盲人、关爱盲人和关心盲人。
为了积极响应社会的号召,我们___大学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将在本校大学生中开展盲人定向行走的培训:1、青年志愿者者通过学习助盲的理论知识以及实用的技巧,并能熟练的应用,使通过考核过的学员能指导盲人学习定向行走,帮助他们走出家门,走出内心的阴影。
2、通过教盲人___定向行走训练,使他们获得应有的公民平等权利,达到自强和自主的境界,丰富自己的视野,更好的融入社会。
3、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呼吁更多的爱心人士来___和关爱他们,促进社会的和谐。
二、活动主题:关爱盲人弱势群体,共同促进社会和谐三、举办单位:___大学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四:活动对象:___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会员、___大学爱心协会会员、___大学行建文理学院爱心协会会员五:活动时间:___年___月___日下午3:00六、活动地点:晴天:___大学校医院正大门前空地雨天:六教某个教室七、活动流程:1、让组员们先自我介绍,谈谈对盲人生活的认识,以及对定向、行走的理解。
2.进行游戏“大树与松鼠”,从中让大家对盲人定向行走有初步的概念,为接下来的技能培训埋下伏笔,也可以活跃现场的气氛,让大家融入到一个整体来。
3、谈谈我对盲人定向行走的认识,以及向大家告知我们在志愿者之间开展此次培训的目的--让更多的人___盲人,向他们传递此项技能,使他们掌握出行技巧,更好的融入社会。
4、先在一起进行学习助盲的基本知识,然后所有的人分成两到三组,再分配一个专门的负责人,小组成员两两搭配,分别进行以下定向行走训练:A、讲解基本知识:什么叫盲人定向行走,定向与行走的关系,学习定向行走的目的,及它的实用价值,定向行走的准备,并分发盲人定向行走训练指导师培训基本资料B、正式进行盲人定向行走的训练:.随行技巧:接触、抓握、站位与随行、一人导多盲、换边、向后转、过狭窄通道、进出门、上下楼梯、落座、接受和拒绝帮助.独行技巧:上部保护、下部保护、顺墙行走、沿物慢行、垂直定位、穿越空间、寻找失落物体、请求帮助、上下楼梯C、了解与使用盲杖了解盲杖知识:盲杖的历史、盲杖的种类、盲杖的构成、颜色、盲杖的长度、盲杖的重量、强度、传震性、视残学生对盲杖的选择、简易盲杖的制作使用盲杖技巧:斜握法、直握法、斜杖而行、持杖沿边缘线行走、盲杖触地辨别、盲杖探索障碍物、进出门、左右点地式行走(两点式触地行走)、三点式触地行走、持杖上下楼梯、携杖上下滚梯、校内持杖行走、携杖置杖、短杖技术5、为了巩固志愿者们学到的技能,可以在各个小组之间开展技能比赛,比如如何正确的接触盲人,帮助盲人过马路,通过障碍物,寻找座位或者其他东西,盲人如何进行自我保护、正确使用盲杖等基础技巧。
盲人定向行走康复训练——导盲随行基本动作
![盲人定向行走康复训练——导盲随行基本动作](https://img.taocdn.com/s3/m/6da74ed908a1284ac850438b.png)
《盲人定向行走康复训练——导盲随行基本动作》微课教学设计广州市盲人学校,布文锋一、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采用的是广州市盲人学校校本教材《盲人定向行走康复训练》,一年级下册的内容。
定向行走课程是盲校针对盲人开设的康复课程,它对提高盲人的独立行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盲人的重要生活技能之一。
而导盲随行基本动作是盲人定向行走技能之一,是盲人学习其他定向行走技能的基础,也是盲人走向和融入社会的基本能力。
二、知识点描述导盲随行是盲人定向行走的基本技能。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许多想帮助盲人的人士并不知道如何带盲人行走,没有学习过定向行走的盲人也不知道如何让别人带自己行走,这对于盲人的安全行走是非常不利的,也不利于盲人很好地融入社会。
本课的教学就是很好地解决了如何正确带领盲人行走的问题,让不同的人通过视频的学习掌握带领盲人行走的基本方法。
三、学习对象分析导盲随行的基本动作适合于盲校一年级的学生学习,一年级的盲生独立行走能力较差,在校园生活学习过程中经常需要他人的带领来行走来熟悉环境,在外出时更是需要他人的带领,因此掌握导盲随行的基本动作非常重要。
另外,导盲随行的基本动作也适合于盲校的老师、盲生家长、社会人士等人群学习掌握,因为他们只有正确掌握导盲的方法,才能帮助到盲人。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导盲随行的概念,掌握正确的导盲随行的基本方法,提高盲人的行走能力和社会适应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示范、学习、实践、思考等途径和方法来学习导盲随行的基本动作要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消除盲人行走过程的恐惧心理,感受行走的快乐,懂得与人相处之道,提高融入社会生活的信心。
五、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的重点是导盲随行的动作要领,难点是抓握的方法及掌握的部位及随行注意的问题。
六、教学过程1、学习导入通过语言的介绍和盲人跟随导盲者一起行走,让学习者了解什么是导盲随行。
2、导盲随行的常见错误●通过情景演示,让学习者了解日常生活中导盲随行的常见错误,激发学习正确的导盲随行基本动作的欲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盲人定向行走培训实操训练(5篇范例)
![盲人定向行走培训实操训练(5篇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a82158cd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5c.png)
盲人定向行走培训实操训练(5篇范例)第一篇:盲人定向行走培训实操训练盲人定向行走培训实操训练一、独行技巧1、上部保护盲人一臂屈肘抬起,上臂略高于肩,使前臂横于面前,掌心向外,指尖略超过对侧肩,以保护其头部。
2、下部保护一侧手自然下垂后移至身体中心线前(一般大概位于腹前)约20厘米处,掌心向内,五指放松。
3、顺墙行走面对行进方向,体侧与墙壁相距一定距离(约20厘米);盲人靠墙侧的肩略微下沉,手臂自然向下前伸约45°,用小指和无名指的指背或指甲轻轻点触墙面。
4、上下楼梯5、寻找失落物体(1)听音确定物体失落的方位(2)下蹲的两种方法:A、直蹲式下蹲:上体保持与地面垂直,下肢弯曲蹲下,身体不可以前弯或左右倾斜,以免身体碰撞到其它物体。
B、上部保护式下蹲:使用上部保护方法保护头及面部,下肢微曲,弯腰下蹲。
(3)搜索物体的两种方法:盘旋法:栅栏法(直线法)。
二、导盲随行技巧(一)导盲随行:1、接触2、抓握3、站位与随行(二)换边(三)过狭窄通道(四)进出门(五)上下楼梯(六)引导入座(七)上下公共汽车三、使用盲杖技巧(一)、斜握法(二)直握法(三)斜杖而行四、持杖行走(一)两点式行走(二)三点式行走(三)持杖上下楼梯第二篇:盲人定向行走训练方法盲人定向行走训练方法通过定向行走训练,能有效提高视力残疾人的心理、身体方面的素质,提高他们定向行走、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个体日常生活技能的发展。
从事定向行走训练的工作者在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实际训练方法:一、感知法感知法指视力残疾人通过触摸指导师的示范动作或通过指导师纠正视力残疾人错误的动作,帮助视力残疾人形成正确概念的一种训练方法。
视力残疾人丧失了视觉功能,不能直接观察事物,必须用其他感觉器官认识世界,指导师要教会视力残疾人用自己的多种生理功能感知事物。
在实际应用中,指导师要做正确的示范,并让视力残疾人进行探索,了解动作结构,形成动作概念。
培训游戏-瞎子走路.doc
![培训游戏-瞎子走路.doc](https://img.taocdn.com/s3/m/e9a23e6bad02de80d5d84021.png)
瞎子走路游戏方法:两人一组(如A与B)A先闭上眼睛,将手交给B,B可以虚构任何地形或路线,口述注意事项指引A行进。
如:“向前走,……迈台阶……跨过一道小沟……向左手拐……”然后交换角色,B闭眼,A指引B走路分析:通过亲身体验,让学员体会信任与被信任的感觉作为被牵引的一方,应全身心信赖对方,大胆遵照对方的指引行事而作为牵引者,应对伙伴的安全负起全部的责任,对一举一动的指令均应保证准确、清楚另外,万一指令有错,信任受到怀疑后很难重建美文欣赏1、走过春的田野,趟过夏的激流,来到秋天就是安静祥和的世界。
秋天,虽没有玫瑰的芳香,却有秋菊的淡雅,没有繁花似锦,却有硕果累累。
秋天,没有夏日的激情,却有浪漫的温情,没有春的奔放,却有收获的喜悦。
清风落叶舞秋韵,枝头硕果醉秋容。
秋天是甘美的酒,秋天是壮丽的诗,秋天是动人的歌。
2、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储蓄的过程,在奋斗的时候储存了希望;在耕耘的时候储存了一粒种子;在旅行的时候储存了风景;在微笑的时候储存了快乐。
聪明的人善于储蓄,在漫长而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学会储蓄每一个闪光的瞬间,然后用它们酿成一杯美好的回忆,在四季的变幻与交替之间,散发浓香,珍藏一生!3、春天来了,我要把心灵放回萦绕柔肠的远方。
让心灵长出北归大雁的翅膀,乘着吹动彩云的熏风,捧着湿润江南的霡霂,唱着荡漾晨舟的渔歌,沾着充盈夜窗的芬芳,回到久别的家乡。
我翻开解冻的泥土,挖出埋藏在这里的梦,让她沐浴灿烂的阳光,期待她慢慢长出枝蔓,结下向往已久的真爱的果实。
4、好好享受生活吧,每个人都是幸福的。
人生山一程,水一程,轻握一份懂得,将牵挂折叠,将幸福尽收,带着明媚,温暖前行,只要心是温润的,再遥远的路也会走的安然,回眸处,愿阳光时时明媚,愿生活处处晴好。
5、漂然月色,时光随风远逝,悄然又到雨季,花,依旧美;心,依旧静。
月的柔情,夜懂;心的清澈,雨懂;你的深情,我懂。
人生没有绝美,曾经习惯漂浮的你我,曾几何时,向往一种平实的安定,风雨共度,淡然在心,凡尘远路,彼此守护着心的旅程。
盲人定向行走培训教案
![盲人定向行走培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8ad1c9102de2bd960588e0.png)
定向行走培训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培训让学员掌握正确的定向行走知识与技能,能够承担起本辖区内盲人定向行走康复需求任务,让更多盲人掌握定向行走技能,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活,提高盲人平等参与融入社会能力,逐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
二、训练内容1、随行技巧跟随别人行走的技巧(1)、导盲的基本技巧接触抓握站位与随行一人导多盲(2)、换边(3)、向后转以盲人在导盲者的右侧为例:a、引导者先语言提示,站定后盲人向前一步和引导者并排站立b、引导者和盲人同时向内转体九十度,面对面站立c、引导者以左手轻触盲人非抓握手手背d、盲人握住引导者的左臂,松开左手e、引导者和盲人继续转体九十度,调整好站位,重新建立导盲姿势若盲人在导盲者的左侧,动作同前,转体的方向相反。
(4)、过狭窄通道(5)、进出门(6)、上、下楼梯(7)、落座(8)、乘坐出租车(9)、乘坐公共汽车(10)、乘坐滚动式电梯(11)、接受和拒绝帮助2、独行技巧盲人在了解环境的基础上,在熟悉的环境中独立行走的方法(1)、上部保护(2)、下部保护(3)、顺墙行走面对行进方向,体侧与墙壁相距一定距离(约20厘米);盲人靠墙侧的肩略微下沉,手臂自然向下前伸约45°,用小指和无名指的指背或指甲轻轻点触墙面(4)、沿物慢行(5)、垂直定位(6)、穿越空间(7)、寻找失落物体a、听音确定物体失落的方位:物体失落时都有一定的响声,有的物体落地后,会立即静止,声音也会嘎然而止;而有些物体落地后可能会反弹,发出连续不断的响声,再慢慢静止下来。
此时盲人要根据物体落地时的声音迅速正确判断失落物体的方向和大致距离,将身体转向该方向,然后走上前去采用正确的下蹲方法寻找物体。
b、下蹲的两种方法:直蹲式下蹲:上体保持与地面垂直,下肢弯曲蹲下,身体不可以前弯或左右倾斜,以免身体碰撞到其它物体上部保护式下蹲:使用上部保护方法保护头及面部,下肢微曲,弯腰下蹲。
c、搜索物体的两种方法盘旋法:双手手指分开,用指尖轻触地面,在体前由内向外划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盲人定向行走培训教案定向行走培训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培训让学员掌握正确的定向行走知识与技能,能够承担起本辖区内盲人定向行走康复需求任务,让更多盲人掌握定向行走技能,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活,提高盲人平等参与融入社会能力,逐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
二、训练内容1、随行技巧跟随别人行走的技巧(1)、导盲的基本技巧接触抓握站位与随行一人导多盲(2)、换边(3)、向后转以盲人在导盲者的右侧为例:a、引导者先语言提示,站定后盲人向前一步和引导者并排站立b、引导者和盲人同时向内转体九十度,面对面站立c、引导者以左手轻触盲人非抓握手手背d、盲人握住引导者的左臂,松开左手e、引导者和盲人继续转体九十度,调整好站位,重新建立导盲姿势若盲人在导盲者的左侧,动作同前,转体的方向相反。
(4)、过狭窄通道(5)、进出门(6)、上、下楼梯(7)、落座(8)、乘坐出租车(9)、乘坐公共汽车(10)、乘坐滚动式电梯(11)、接受和拒绝帮助2、独行技巧盲人在了解环境的基础上,在熟悉的环境中独立行走的方法(1)、上部保护(2)、下部保护(3)、顺墙行走面对行进方向,体侧与墙壁相距一定距离(约20厘米);盲人靠墙侧的肩略微下沉,手臂自然向下前伸约45°,用小指和无名指的指背或指甲轻轻点触墙面(4)、沿物慢行(5)、垂直定位(6)、穿越空间(7)、寻找失落物体a、听音确定物体失落的方位:物体失落时都有一定的响声,有的物体落地后,会立即静止,声音也会嘎然而止;而有些物体落地后可能会反弹,发出连续不断的响声,再慢慢静止下来。
此时盲人要根据物体落地时的声音迅速正确判断失落物体的方向和大致距离,将身体转向该方向,然后走上前去采用正确的下蹲方法寻找物体。
b、下蹲的两种方法:直蹲式下蹲:上体保持与地面垂直,下肢弯曲蹲下,身体不可以前弯或左右倾斜,以免身体碰撞到其它物体上部保护式下蹲:使用上部保护方法保护头及面部,下肢微曲,弯腰下蹲。
c、搜索物体的两种方法盘旋法:双手手指分开,用指尖轻触地面,在体前由内向外划圆。
由小到大直至充分搜索,未找到物体时可向前后左右移动一步,再使用盘旋法搜索地面,直到找到失落的物体为止;栅栏法:双手手指分开,指尖轻触地面,双手平摊向两侧移动,如画直线的方法。
先由内向外直线搜索,再由外向内直线搜索,状似栅栏。
未找到时可移动脚步重新使用该法搜索。
(8)、请求帮助盲人行至交通繁忙的街道或迷失了方向,可以适当地请求他人帮助。
具体方法是:盲人站立在路边注意到身边有人时,不失时机地请他人帮助,可以说:“劳驾,请帮助我过一下马路!”。
若明眼人没有使用正确的技巧,而是在背后推盲人或拉盲人的手,此时盲人应该运用接受帮助的技巧,让明眼人带自己过街(9)、上楼(10)、下楼(11)、斜杖保护3、盲杖技巧盲杖及其使用盲杖是盲人安全行走最有效、最经济的辅助行走工具盲杖的历史盲杖的实质是将盲人的手臂触觉延长,使盲人能了解自己身体周围地面的情况盲杖可分为:胡佛盲杖(弯把式盲杖)直段式盲杖折叠式盲杖三组红白相间的盲杖(专供盲聋人使用)等盲杖的构成:腕带、手柄、杖体、杖尖。
腕带固定在手柄顶端,一般选择松紧带或其它粗细适宜的带子制成,盲人在行走或持杖时把腕带套在手上,可以防止盲杖滑落;腕带的另一个功能是盲人可以用它将盲杖挂起来。
手柄:手柄是盲人持杖的抓握处。
一般是用皮革或者橡胶等其它材料制成。
最适宜的手柄是像高尔夫球杆的手柄,一边是平滑的(正好盲人的食指可以平贴着这一平面,以更有效地控制盲杖)。
手柄一般长度约20厘米,便于盲人很舒适、牢固地抓握手柄以及各个手指控制盲杖的方向和运动。
杖体:杖体是盲杖的主体部分,一般由重量较轻的硬质铝合金制成。
杖杆直径一般为半英寸,相当于13毫米。
杖体的长度因盲人的身高而变化。
杖尖:杖尖是盲杖和地面接触的部分,一般用质硬的尼龙或硬塑料制成,长度为8厘米,较宽部分直径不超过2厘米,重量约为25克。
盲人行走时地面的信息首先传导到杖尖,再由杖体传至盲人的手部。
(1)、斜握法手的握法:用握手的方法握住杖柄,大拇指在盲杖的上端,食指自然贴于盲杖扁平一侧,指尖指向杖尖方向,中指和无名指与小指托住杖柄的下端,虎口向前;手臂的位置:手握盲杖手柄,手臂伸直在身体的一侧放松下垂;盲杖杖尖触地向前滑动,直至手臂完全伸直;持杖手手腕内转使盲杖尖端滑向身体对侧,杖尖略超出对侧肩约5厘米注意事项:应先在持杖的那只手上建立起动觉意识,使持杖的手适应盲杖的手柄及重量,然后再结合行走进行训练;必须请定向行走指导教师从三个角度进行观察(正面、侧面、后面),以检查盲人动作的正确性;斜握法是其它更复杂、更高级的盲杖技能的基础,所以一定要使盲人熟练掌握(2)、直握法直握法可以象抓铅笔一样抓握,拇指、食指、中指握住盲杖,使盲杖与地面保持垂直,持杖手在身体的一侧。
也可以用握拳的方式、大拇指下压的方式握住盲杖,使盲杖与地面保持垂直。
注意事项:通常是在有明眼人导盲的情况下使用该技巧。
持杖手上臂轻贴身体,不可距身体太远,以免妨碍他人行走当盲人持杖被导盲且需要换边、通过窄道、上楼时,可把盲杖放在身体的前面,取到保护的作用。
如当上楼时盲杖先碰台阶,这样可以发现台阶在独立行走时握铅笔法用于上楼或进出门;拳式直握法用于支撑自己少部分重量或进出门等(3)、斜杖而行一般在过空旷通道、较大空间、有边缘线线索时常用的一种方法,有时在室外比较熟悉的环境中行走时也采用这种方法。
a、动作方法:采用斜握法握杖,如果盲杖有弯头,可将弯头对着前面;上臂、前臂和手腕伸直,持杖手大约在大腿前方20厘米左右,手柄端略超出身体5厘米左右;盲杖与身体、地面成一定的角度,杖尖轻触到身体另一侧的地面;杖尖可以在地上滑行,当遇到地面有裂缝和粗糙的路况时,可将盲杖略提起,越过不平整的路面。
(斜杖行走1)b、注意事项:1)先练习站立时的持杖方法。
2)在熟悉的环境中进行直线行走练习,保持正确的盲杖位置,即使在转弯时也是如此。
3)行走时保持适当的速度,以便持杖者在碰到障碍物时有足够的反应时间。
4)身体未能对正前方,肩部扭曲或者手臂伸得太远会导致偏向。
5)用杖尖沿着墙角、道牙及其它边缘线行走。
(4)、持杖沿边缘线行走本技巧主要是在行走路线上有明显的边缘线时使用,如墙脚跟、马路的道牙、草地边缘线等。
1)盲人通过盲杖发现边缘线;2)将身体面向边缘线延伸的方向(与边缘线平行而行);3)跨离边缘线小半步;4)利用斜杖而行技术使盲杖的杖尖与边缘线接触,迈步前进。
注意事项:练习该技巧前预先找好特定的教学环境如马路的道牙、墙脚跟等,在实际的环境中学习与练习。
在训练过程中,有时自己的脚会撞上边缘线,这说明盲人斜杖而行的身体姿势有问题,这时应及时调整身体姿势,持杖侧的肩不要往前送,身体左右的平面应保持与边缘线相垂直。
在熟悉的环境中沿边缘线行走时,可以不配合使用上部保护法,但是在陌生环境中时最好配合使用上部保护法;沿边缘线行走时要注意行走的速度不宜太快,因为有时边缘线一旦不规则或出现意外情况时自己可以有反应的时间(5)、盲杖触地辨别盲杖在地面敲击或滑行时会将地面信息通过盲杖传递到盲人的手上和耳中,盲人可以根据手部获得的触觉信息和耳朵获得的听觉信息判断地面的情况,如辨别路况、察觉路面上的障碍物、判断障碍物等。
盲杖在不同质地的路面上会得到不同的信息。
如在平坦的沥青或水泥路上行走,杖尖与地接触较滑,声音较清脆;在粗糙不平的路上行走,杖尖与地磨擦较大;在松软的地面、草地上行走则没有声音或声音很小,手感也不同。
此外,盲人也可通过杖尖的上升或下降了解地面的起伏情况。
(6)、盲杖探索障碍物盲人在行走过程中,若杖尖碰到障碍物的时候应立即停止前进,不要越过杖尖与物体接触的界线,否则身体就会撞在物体上或被绊倒;当杖尖碰到障碍物时,可将杖尖抵住物体,将盲杖缓缓地竖起靠近物体,以了解物体的高度;将不持杖的手虎口靠紧盲杖,手指外展,拇指在杖身一侧,从手柄处沿杖身慢慢地向下滑动,以了解障碍物的高度和种类。
注意事项:当盲杖碰到物体后根据发出的声音就可以判断是什么物体时,就没有必要再用手去探索,只要绕过物体沿着原来的路线向前行走即可;在碰到障碍物时,盲人可以综合地运用多种感官提供的信息来了解障碍物的情况。
如综合利用触觉、听觉、动觉和嗅觉等感觉;如果遇到复杂的障碍物,仅仅使用盲杖还不能了解障碍物的情况时,可结合使用上部保护和下部保护等技巧,以防该物体有空间探伸等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当盲杖碰到物体时,可以用杖尖轻轻探索一下物体的高矮或大小,但不要用力敲打物体,以免把物体打坏;当需要了解物体时,不持杖的手不能用手去乱摸,以防危险。
(7)、左右点地式行走(两点式触地行走)盲杖的握法:用握手的方法握住杖柄,大拇指在盲杖的上端,食指自然贴于盲杖扁平一侧,指尖指向杖尖,中指托住杖柄与拇指、食指紧握杖柄,无名指与小指起辅助作用,虎口向前;握法手臂的位置:手臂自然前伸,手的正确位置应保持在身体中心线附近前20厘米左右,盲杖应尽可能在身体中心线延伸位置自然伸出;手腕动作:以手腕关节部位为支点,很自然地象鱼尾巴左右摆动手及盲杖,避免手腕僵直而使盲杖滚摇、由左(右)侧转至右(左)侧的错误,正确的操作应使手腕左右弯曲摆动,手臂保持相对静止;盲杖弧状摆动:盲杖依赖于手腕运动左右振摆。
盲杖的杖尖在地面的左右两侧击地,左右两侧击地点的距离稍宽于盲人肩宽约5厘米。
杖尖的摆动轨迹如弧状。
杖尖在移动过程中略高于地面,弧顶高度大约离地2-5厘米;步伐:所谓步伐是指配合盲杖的运动迈步的节奏。
当右足前进(踏出)时,盲杖同时摆移至左侧地面上轻叩。
当左足前进(踏出)时,盲杖同时摆移至右侧地面上轻叩;节奏:手脚协调性要好,手左右摆动快则步频就快,手的摆动慢则步频就慢,手脚同步。
持杖进出门(普通铰链门)(8)、上楼:盲人走到梯楼正前面停下,用盲杖探索台阶最底层的台阶壁(初始阶),脚尖接触台阶且与之垂直,用盲杖探索台阶的高度、宽度、深度及是否有扶手。
若有扶手,人靠扶手一侧,持杖手伸直,用直握法握杖,使盲杖与地面垂直,上楼过程中盲杖始终与上一层台阶的边缘接触,叩响上一层台阶,用正常上楼方法上楼,当盲杖接触不到上层边缘线时,表明台阶已走完了。
(9)、下楼:盲人在下楼时,首先用盲杖探索台阶最上一层的边缘,用双脚的前脚掌感觉台阶的前沿,用盲杖测量台阶的高度、宽度、深度及是否有扶手,然后用斜持法或敲击法下楼,使杖点始终保持在下一层台阶的上方一点点处,当盲杖杖尖触及地面时,使盲人知道台阶下完了。
(10)、上下滚梯(阶梯式电梯和斜坡式电梯)(11)、使用盲杖乘坐公共汽车(12)、利用盲杖跨过水沟和走不规则的梯坎路(13)、盲人横过马路(14)、携杖、置杖a、携杖:盲人在行走、站立、落座时不需要使用盲杖探索时的持杖方法·行走携杖·站立携杖·落座携杖b、置杖:盲人不使用盲杖时放置盲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