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乙肝防治指南解读 PPT

合集下载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2015年10月22日本指南为规范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抗病毒治疗而制定,涉及慢性乙型肝炎其它治疗策略和方法请参阅相关的指南和共识。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于2005 年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第一版),并于2010 年第一次修订。

近5 年来,国内外有关慢性乙型肝炎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取得很大进展,为此我们对本指南进行再次修订。

本指南旨在帮助临床医生在慢性乙型肝炎诊断、预防和抗病毒治疗中做出合理决策,但不是强制性标准,也不可能包括或解决慢性乙型肝炎诊治中的所有问题。

因此,临床医生在面对某一患者时,应在充分了解有关本病的最佳临床证据、认真考虑患者具体病情及其意愿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临床经验和可利用的医疗资源,制定全面合理的诊疗方案。

我们将根据国内外的有关进展情况,继续对本指南进行不断更新和完善。

本指南中的证据等级分为A、B 和C 三个级别,推荐等级分为1 和2 级别(表1,根据GRADE 分级修订)表1 推荐意见的证据等级和推荐等级级别详细说明证据级别A 高质量进一步研究不大可能改变对该疗效评估结果的信心B 中等质量进一步研究有可能使我们对该疗效评估结果的信心产生重要影响C 低质量进一步研究很有可能影响该疗效评估结果,且该评估结果很可能改变推荐等级1 强推荐充分考虑到了证据的质量、患者可能的预后情况及治疗成本而最终得出2 弱推荐证据价值参差不齐,推荐意见存在不确定性,或推荐的治疗意见可能会有较高的成本疗效比等,更倾向于较低等级的推荐一、术语慢性HBV感染(chronic HBV infection)—HBsAg 和(或)HBV DNA 阳性6 个月以上。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由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引起的肝脏慢性炎症性疾病。

2015慢性乙肝防治指南权威解读.ppt

2015慢性乙肝防治指南权威解读.ppt

3/24/2021
9
实验室检查
HBV DNA、基因型和变异检测 - HBV DNA定性和定量检测:反映病毒复制的情况 - HBV基因分型:基因型特异性引物PCR法、限制性 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线性探针反向杂交法、 PCR微量板核酸杂交酶联免疫法、基因序列测定法 - HBsAg耐药突变株检测:HBV聚合酶区基因序列分 析法、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荧光实时 PCR法、线性探针反向杂交法等
肝细胞炎症坏死、汇管区及界面肝炎可导致肝内胶 原过度沉积,肝纤维化及纤维间隔形成。如进一步 加重,可引起肝小叶结构紊乱,形成假小叶并进展 为肝硬化
3/24/2021
12
介绍:慢性肝炎炎症活动度(G)分级标准
级 汇管区及周围
小叶内
HAI积分
0
无炎症
无炎症
0
1 汇管区炎症
变性及少数坏死灶
1-3
2 轻度碎屑样坏死 变性,点、灶状坏死 4-8
3/24/2021
4
临床诊断
HBsAg阳性史超过6个月,现HBsAg和/或HBV DNA仍阳性 者,可诊断为慢性HBV感染
3/24/2021
5
临床诊断
慢性乙型肝炎 -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血清HBsAg、HBV DNA 和HBeAg阳性,抗-HBe阴性,血清ALT持续或反复 升高,或肝组织学检查有肝炎病变 -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 血清HBsAg和HBV DNA 阳性,HBeAg持续阴性,抗-HBe阳性或阴性,血清 ALT持续或反复异常,或肝组织学检查有肝炎病变
流行病学
全球20亿曾感染HBV,慢性HBV感染者3.5亿 我国属 HBV 感染高流行区,接种与未接种乙型肝炎
疫苗人群的HBsAg阳性率分别为4.51%和9.51% HBV 主要经血和血制品、母婴、破损的皮肤和黏膜及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ppt课件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ppt课件
推荐意见6:NAs的总疗程建议至少4年,在达到HBV DNA低于检 测下限、ALT复常、HBeAg血清学转换后,再巩固治疗至少3年(每 隔6个月复查1次)仍保持不变者,可考虑停药,但延长疗程可减少 复发。(B1) 推荐意见7:IFN-α 和Peg IFN-α 的推荐疗程为1年,若经过24周治 疗HBsAg定量仍>20,000 IU/mL,建议停止治疗。(B1)
纳入患者:遵医嘱接受 ETV 、 LAM 、 LdT 、 ADV 以及 NAs 联合治疗的 患者
评估指标:病毒学、生化及血清学应答。在中心实验室测定患者在基 线、治疗52周和96周的HBV DNA水平 统 计 方 法 : Logistic 回 归 和 倾 向 性 评 分 匹 配 ( Propensity Score Effectiveness of NAs Matching) 9 therapy in real world naive Chinese CHB patients: results from
EVOLVE study. Abstracts of the 25th Annual Conference of APASL, February 20–24, 2016.
NAs用于中国初治CHB患者的疗效: EVOLVE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 研究共纳入3434例患者,2851例患者获得了治疗52周的HBV DNA检测 结果。 治疗 52周,相比于基于拉米夫定 (LAM)治疗组 * ,接受恩替卡韦(ETV) 治疗组的患者获得病毒学应答 (VR)的比例更高(59.4% vs. 76.2%,p <0.001) 调整回归 (p<0.001)及倾向评分匹配后 (p<0.001),两组之间的 VR率 仍然存在显著差异 在中国临床实践中,相比于基于LAM的治疗方案,ETV单药治疗更有效。

乙肝指南解读参考(ppt)

乙肝指南解读参考(ppt)

生物化学检查
血清ALT和AST、血清胆红素、 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 及凝血酶原活动度、胆碱酯 酶、甲胎蛋白、
血清ALT和AST、血清胆红素、血清白蛋白和球 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酶原活动度、γ-谷 氨酰转肽酶、血清碱性磷酸酶(借助其动态观
察来判断病情发展,预后和临床疗效)、总胆 汁酸、胆碱酯酶、甲胎蛋白、维生素K缺乏或 拮抗剂-Ⅱ诱导蛋白(诊断HCC的另一个重要指 标,可与AFP互为补充)
❖治疗24周病毒学应答情况可预测其 长期疗效和耐药发生率,即NAs治疗 CHB的路线图概念,并因此进行优化 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
NAs耐药预防和处理
• 治疗慢乙肝NAs的选择:优先推荐ETV或TDF
• 治疗过程定期检测HBV DNA,发生耐药时进 行基因型耐药的检测并给予挽救治疗
乙肝指南解读参考 (ppt)
1
(优选)乙肝指南解读参考
2015年版中国乙肝防治指南主要 更新和推荐意见
主要更新
术语
标准化 国际化
病原学、流行病 学和预防
HBeAg阴性CHB患者的比例有所上升;2014年中国CDC报告,1-4岁、5-14 和15-29岁人群HBsAg检出率分别为0.32%、0.94%和4。38%(推荐意见1-4)
• 无创诊断技术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
2015年版中国乙肝防治指南主要更新和推荐意见
主要更新
治疗原则、适应证
临床治愈概念(特定人群)
治疗药物和方案选 明确一线治疗干扰素(普通和长效)、恩替卡韦和
择以及检测
替诺福韦(推荐意见5-11)
特殊人群管理 植根临床、服务临床、针对热点问题篇幅大幅度增 加、如母婴传播和小儿治疗(推荐意见12-22)

2015乙肝防治指南解读

2015乙肝防治指南解读

乙肝的疫苗接种
乙肝疫苗的种类和特点
乙肝疫苗种类:基因工程疫苗、重组酵母疫苗、重组CHO疫苗 特点:安全有效、生产方便、易于储存和运输 适用人群:新生儿、儿童、青少年及高危人群 接种程序: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完成全程接种
乙肝疫苗的接种程序和注意事项
接种对象:新生 儿、儿童、青少 年和成人高危人 群
乙肝的预防和控制效果和评价
预防接种:乙肝疫苗能有效预防乙肝病毒感染 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高公众对乙肝的认知和自我保护意识 监测和评估:定期对预防和控制措施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效果 综合性防控策略:结合多种措施,全面提升乙肝防控效果
结论和建议
对乙肝防治指南的总结和评价
乙肝防治指南的 结论
乙肝防治指南的 建议
接种程序:按照 0、1、6月接种 方案进行,即第 1针接种后1个 月接种第2针, 第6个月接种第 3针
注意事项:确保 疫苗来源正规, 接种前应告知医 生自己的身体状 况,接种后应留 观30分钟,避 免剧烈运动和洗 澡
不良反应:轻微 发热、局部红肿 等,一般无需特 殊处理
乙肝疫苗接种的效果和评价
预防效果:乙肝 疫苗能有效预防 乙肝病毒感染
乙肝的预防措施和方法
乙肝疫苗接种:预防乙肝的最有效方法 避免血液和体液接触:避免使用共享针头和注射器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 定期检查: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乙肝检查
乙肝的诊断和治疗
乙肝的诊断方法和标准
乙肝病毒检测:通过血液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如乙肝表面抗原、e抗原等
长期效果:接种 后长期内有效, 降低乙肝发病率
安全性:乙肝疫 苗安全可靠,不 良反应少
评价:乙肝疫苗 接种是预防乙肝 的重要措施,应 积极推广

《乙肝防治指南》课件

《乙肝防治指南》课件

乙肝的社会偏见与歧视
乙肝患者遭受就业歧视
许多企业和组织在招聘过程中,对乙肝携带者持有偏见,拒绝其 就业机会。
乙肝患者面临教育困境
部分学校和幼儿园将乙肝视为传染性疾病,拒绝乙肝患儿入学。
社会对乙肝的误解和恐惧
由于缺乏正确的乙肝知识,部分人将乙肝视为严重的疾病,对乙肝 患者持有恐惧和歧视的态度。
提高社会对乙肝的认识与理解
04
乙肝的康复与护理
康复期的注意事项
定期复查
在康复期,患者应定期进行肝 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等检查
,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当运 动,有助于促进身体康复。
避免过度劳累
康复期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 以免加重肝脏负担。
预防感染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乙肝 病毒携带者,以防感染。
家属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 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心态。
生活照顾
在康复过程中,家属应协助患者保持 良好的生活习惯,如监督饮食、作息 等。
监督用药
家属应监督患者按时按量用药,确保 治疗效果。
陪同复查
家属可以陪同患者前往医院复查,以 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给予患者必要 的心理支持。
05
社会对乙肝的认识与态度
乙肝的筛查与监测
01
02
03
04
对于高危人群,如医务人员、 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等,应定
期进行乙肝筛查。
对于已经感染乙肝的人群,应 定期监测肝功能和病毒载量,
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
对于孕妇,应在产前进行乙肝 筛查,以避免母婴传播。
对于乙肝患者,应遵循医生的 建议,定期进行复查和治疗。
03
乙肝的治疗
药物治疗与注意事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sAg阳性史超过6个月,现HBsAg和/ 或HBV DNA仍阳性者,可诊断为慢性HBV感染
携带者
慢性 HBV 感染
慢性 乙型肝炎
隐匿性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 肝硬化
慢性HBV携带(耐受) ALT正常
非活动性HBsAg携带 HBeAg(+) 根据肝功能损害程度 HBeAg(-) 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 HBV感染是HCC的重要相关因素。肝硬化患者 发生HCC高危因素包括:男性、年龄、嗜酒、 黄曲霉素、合并HCV或HDV感染、持续肝脏炎 症、持续HBeAg阳性及HBV DNA持续高水平等
四、预防
❖ 乙型肝炎疫苗预防
- 自2005年6月,我国新生儿HBV疫苗接种完全免费 - 乙肝疫苗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和 高危人群。全程共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 - 新生儿要求在出生后24hr内接种。单用疫苗阻断保 护率87.8%,联合 HBIG 保护率95-97% - 接种后有抗体应答者保护效果一般至少持续12年
九、干扰素治疗
❖ 干扰素抗病毒疗效的预测因素
- HBeAg阳性:①治疗前高 ALT 水 平;②HBV DNA<2×108 拷贝/ml;③基因型A或B;④基 线低HBsAg水平 ;⑤肝组织炎症坏死>G2。 其中治疗前HBV DNA、ALT水平是预测疗效的 主要因素
- 治疗12周的早期病毒学应答对预测疗效也 很重要
四、预防
❖ 传播途径预防
- 严格消毒;严格防止医源性传播;注意个 人卫生,不共用剃须刀和牙具等用品;进行 正确性教育;对HBsAg阳性孕妇,应避免羊膜 腔穿刺,并缩短分娩时间,保证胎盘的完整 性,尽量减少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
五、实验室检查
(1)乙肝五项及滴度 (2)HBV-DNA、基因型和变异检测 (3)生化检查:肝功能、凝血、胆碱酯酶 (4)肝纤维化非侵袭性检查:瞬时弹性成像 (5)影像学:彩超、CT、磁共振 (6)病理学诊断:G炎症S纤维化
❖ HBV 主要经血和血制品、母婴、破损的皮肤 和黏膜及性接触传播;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触 一般不会传染 HBV ;经吸血昆虫传播未证实
三、自然史
不治疗 但应检测
需治疗
不治疗 但应检测
需治疗
免疫耐受 免疫清除期
HBV携带者 HBeAg(+)/ 抗-HBe(-) HBV DNA +++ ALT – 肝活检 -
四、预防
❖ 意外暴露HBV后预防
- 血清学检测:立即检测HBsAg、抗-HBs、HBVDNA、ALT等,并在3和6个月内复查 - 主动和被动免疫: (1)接种过疫苗,抗-HBs≥10mIU/ml,不处理。 (2)接种过疫苗,抗-HBs<10mIU/ml,抗-HBs水 平不详;未接种过疫苗:
注射HBIG200-400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第
HBeAg(+)慢乙肝 HBeAg(+)/ 抗-HBe(-) HBV DNA ++ ALT/AST +++ 肝活检 +++
非活动或 低复制期
非活动状态 HBsAg携带者 HBeAg(-)/ 抗-HBe(+) HBV DNA ALT/AST 肝活检 -
再活动期
HBeAg(-)慢乙肝 HBeAg(-)/ 抗-HBe(+) HBV DNA + ALT ++ 肝活检 ++
十、干扰素治疗
❖ 干扰素治疗的监测和随访
- 治疗前应检查:①生化学指标,包括ALT、 AST、胆红素、白蛋白及肾功能;②血常规、 甲状腺功能、血糖及尿常规;③病毒学标志, 包括HBsAg、 HBeAg、抗-HBe和HBV DNA的基 线状态或者水平; ④对中年以上患者,应作 心电图检查和测血压; ⑤排除自身免疫性疾 病;⑥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测以排 除妊娠
三、自然史
代偿期肝硬化
5年病死率14-20%
青少年和成人期
急性 HBV感染
5-10% 25-30%
慢性乙肝
5年 12-25%
肝硬化
5年 6-15%
肝癌
婴幼儿期
失代偿期肝硬化
5年病死率70-86%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三、自然史
❖ 发生肝硬化的高危因素包括:病毒载量高、 HBeAg持续阳性、ALT水平高或反复地波动、 嗜酒、合并HCV、HDV或HIV感染等。HBeAg阳 性患者的肝硬化发生率要高于 HBeAg 阴性者
2015乙肝防治指南解读
一、病原学
HBV感染过程
cccDNA-共价闭合环状DNA
一、病原学
HBV基因组结构
二、流行病学
❖ 全球20亿曾感染HBV,慢性HBV感染者3.5亿
❖ 我国属 HBV 感染高流行区,一般人群 HBsAg 阳性率为9.09%,接种与未接种乙型肝炎疫 苗人群的HBsAg阳性率分别为4.51%和9.51%
❖ 基本终点:治疗期间病毒学应答
八、抗病毒治疗的一般适应证
❖ 抗病毒治疗的一般适应证:
① HBeAg(+)者HBV DNA≥105拷贝/ml;HBeAg(-)者HBV DNA≥104拷贝/ml ②ALT≥2×ULN;如IFN治疗,ALT≤10×ULN,TBIL<2×ULN 对于持续HBV DNA阳性,达不到上述标准者,符合以下之一,抗病毒治疗: ①炎症和纤维化≥2级 ② 1×ULN ≤ ALT≤2×ULN,年龄>30岁,肝穿刺活检≥G2S2,无创肝硬度 检查有纤维化。 ③ALT正常,年龄>30岁,有肝硬化或HCC家族史,肝穿刺活检≥G2S2,无 创肝硬度检查有纤维化。 ④有肝硬化
1针乙肝疫苗20g(0,1,6个月)
四、预防
❖ 对患者和携带者的管理 - 诊断急性或慢性乙肝时,向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 (CDC) 报告,家庭成员检测乙肝。 - 慢性HBV携带者及HBsAg携带者,随访观察 - 乙肝患者和携带者的传染性,主要取决于 血液中HBV DNA水平,与血清ALT/AST或胆红 素水平无关
HBsAg(-),HBV NDA(+)
代偿期 分为活动期/静止期
失代偿期
介绍:乙肝实验室检查异常程度参考指标
七、治疗的总体目标
❖ 理想的终点:停药后HBsAg消失,伴或不伴 HBsAg血清学转换
❖ 满意的终点: HBeAg阳性停药病毒转阴,转 氨酶正常, HBeAg血清学转换; HBeAg阴性 病毒转阴,转氨酶正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