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的应用1

合集下载

青霉素 (1)

青霉素 (1)

青霉素(又被称为青霉素G、peillin G 、盘尼西林、配尼 西林、青霉素钠。青霉素是抗生素的一种,是指从青霉菌培 养液中提制的分子中含有青霉烷、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 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是第一种能够 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 1953年5月,中国第一批国产青霉素诞生,揭开了中国 生产抗生素的历史。截至2001年年底,中国的青霉素年产量 已占世界青霉素年总产量的60%,居世界首位。
Hale Waihona Puke H:\人类 我们的故事10 高清(360P).mp4
从33:59开始
青霉素
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是从青 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药物,是第一 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 青霉素的发现者是英国细菌学家 弗莱明。1928年的一天,弗莱明在 他的一间简陋的实验室里研究导致 人体发热的葡萄球菌。由于盖子没 有盖好,他发觉培养细菌用的琼脂 上附了一层青霉菌。这是从楼上的 一位研究青霉菌的学者的窗口飘落 进来的。使弗莱明感到惊讶的是, 在青霉菌的近旁,葡萄球菌忽然不 见了。这个偶然的发现深深吸引了 他,他设法培养这种霉菌进行多次 试验,证明青霉菌可以在几小时内 将葡萄球菌全部杀死。弗莱明据此 发明了葡萄球菌的克星—青霉素。
早在唐朝时,长安城的裁缝会把长有 绿毛的糨糊涂在被剪刀划破的手指上来 图上方是青霉菌,周围是致病细 菌。距青霉素最远的细菌个大、色 帮助伤口愈合,就是因为绿毛产生的物 浓,活力十足;距青霉菌较近的细 质(青霉素菌)有杀菌的作用,也就是 菌个较小、色较浅,活力较差;而 人们最早发现并使用青霉素。近代,最接近青霉菌的细菌个最小、色发 白,显然已经死亡。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了 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1941年 前后英国牛津大学病理学家霍华德·弗 洛里与生物化学家钱恩实现对青霉素的 分离与纯化,并发现其对传染病的疗效, 弗莱明、费洛里、钱恩三人共同获得 1945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青霉素的 发现,是人类找到了一种具有强大杀菌 作用的药物,结束了传染病几乎无法治 疗的时代;从此出现了寻找抗菌素新药 的高潮,人类进入了合成新药的新时代。

青霉素的药理作用

青霉素的药理作用

青霉素的药理作用青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被誉为“抗生素之王”。

它的药理作用主要体现在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过程中。

本文将从青霉素的发现历程、作用机制、抗菌谱、副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探讨青霉素的药理作用。

青霉素最早由亚历山大·弗莱明在1928年发现,他注意到青霉菌能够抑制溶菌酶的活性,从而使细菌无法繁殖。

这一发现为后来的抗生素研究奠定了基础。

青霉素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

它能够结合细菌细胞壁的合成酶,阻断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菌细胞壁的脆弱和破裂,最终导致细菌死亡。

青霉素的抗菌谱相对狭窄,主要对革兰阳性细菌和一些革兰阴性细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青霉素对于革兰阳性细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而对于革兰阴性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的敏感性相对较低。

此外,一些细菌通过产生青霉素酶来降解青霉素,从而导致细菌对青霉素产生耐药性。

青霉素的药理作用不仅限于其抗菌作用,还具有一些其他的生物学效应。

青霉素能够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引起细菌的溶解和破裂,从而释放出细菌内部的细胞内容物,如内毒素等。

这些细菌内部的物质会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此外,青霉素还能够通过抑制细菌对机体组织的侵袭,减轻细菌感染对机体的损害。

然而,青霉素的使用也存在一些副作用。

青霉素过敏反应是青霉素使用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

过敏反应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从轻度皮肤瘙痒、荨麻疹等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等。

此外,长期大剂量使用青霉素还可能导致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

因此,在使用青霉素时需要注意患者的过敏史和肝肾功能等,避免不必要的不良反应。

青霉素作为一种重要的抗生素,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被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如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泌尿道感染等。

此外,青霉素还被用于预防手术感染、治疗梅毒等。

在临床应用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感染部位、细菌敏感性等,选择合适的剂型和剂量进行治疗。

《青霉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优秀教案

《青霉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优秀教案

《青霉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优秀
教案
青霉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引言
本教案将介绍青霉素的发现和其对人类征服疾病的重大贡献。

一、青霉素的发现
1. 亚历山大·弗莱明的发现
- 弗莱明是一位英国科学家,于1928年在实验室中发现了青霉素。

- 他意外地发现了一种存在于细菌培养皿中的霉菌抑制环。

2. 霉菌抑制环的性质
- 弗莱明发现,霉菌抑制环能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

- 经进一步研究,他发现这种抑制作用源自一种被称为青霉素的物质。

二、青霉素的应用与贡献
1. 治疗感染疾病
- 青霉素被用于治疗多种感染疾病,如肺炎、扁桃体炎和尿路感染等。

- 它能有效地杀灭许多细菌,并减少感染病例的死亡率。

2. 扩大手术的应用范围
- 有了青霉素,手术医生能够更加安全地进行手术。

- 青霉素的抗生素效果减少了手术后的细菌感染风险,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3. 促进抗生素的发展
- 青霉素的发现开创了抗生素研究的先河。

- 它鼓励了其他科学家进行抗生素的研究和发展,为人类征服疾病提供了更多工具。

结论
青霉素的发现和应用是人类征服疾病的重要一步。

它革命性地改变了医学领域,使得许多患者得以治愈并延长了生命。

青霉素的发现对于抗生素研究的推动也具有深远影响。

我们应该铭记青霉素的贡献,不断努力寻求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改善人类健康。

青霉素在皮肤软组织感染的应用

青霉素在皮肤软组织感染的应用

青霉素在皮肤软组织感染的应用青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被誉为“抗生素之王”。

它是由真菌青霉属(Penicillium)产生的一类天然抗生素,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对许多细菌感染具有显著疗效。

在皮肤软组织感染的治疗中,青霉素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青霉素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

它通过抑制细菌体内的一种酶,称为横向连接酶(transpeptidase),从而阻断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细菌细胞壁是细菌生存所必需的结构,它起到保护细菌的作用。

当细菌细胞壁合成受到抑制时,细菌就会失去保护,导致细菌死亡。

在皮肤软组织感染的治疗中,青霉素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如蜂窝织炎、脓疱疮、蜂窝组织炎等。

这些感染通常由细菌引起,而青霉素对于许多细菌具有很好的疗效。

青霉素可以通过口服、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患者,具体用法和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感染的严重程度来确定。

青霉素在皮肤软组织感染的治疗中的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首先,青霉素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可以对多种细菌引起的感染起到治疗作用。

其次,青霉素在皮肤组织中的浓度较高,可以迅速达到治疗浓度,从而更好地发挥抗菌作用。

此外,青霉素的毒副作用较小,耐受性较好,不易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

然而,青霉素在皮肤软组织感染的治疗中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注意事项。

首先,青霉素对某些细菌的抗菌作用可能不佳,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株。

此外,青霉素也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包括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等。

因此,在使用青霉素治疗皮肤软组织感染时,医生需要注意患者的过敏史,并密切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

此外,由于细菌的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青霉素在治疗皮肤软组织感染时也需要注意细菌的耐药情况。

医生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如果细菌对青霉素产生了耐药性,那么青霉素的治疗效果可能会受到限制。

总的来说,青霉素在皮肤软组织感染的治疗中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抗生素。

青霉素在外伤感染中的药物选择

青霉素在外伤感染中的药物选择

青霉素在外伤感染中的药物选择外伤感染是指在外伤后,由于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的侵袭引起的感染。

这种感染可能导致创口愈合延迟、伤口感染、组织坏死等严重后果。

在外伤感染治疗中,药物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青霉素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抗生素,具有较高的疗效和安全性,被广泛用于外伤感染的治疗。

青霉素是一类由青霉菌属产生的抗生素,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的细胞壁合成而杀灭细菌。

青霉素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革兰阳性菌和某些革兰阴性菌均有较好的杀菌作用。

在外伤感染治疗中,选择合适的青霉素药物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根据感染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青霉素药物。

常见的青霉素药物包括青霉素G、青霉素V和氨苄青霉素等。

青霉素G是一种青霉素类似物,广泛用于治疗严重感染,特别是对于革兰阳性菌感染具有较高的疗效。

青霉素V是一种口服青霉素,适用于轻度和中度感染的治疗。

氨苄青霉素是一种半合成青霉素,对某些革兰阴性菌也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

其次,根据感染的细菌耐药性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青霉素药物。

近年来,一些细菌对青霉素产生了耐药性,因此在药物选择时需要考虑细菌的耐药情况。

例如,对于产生β-内酰胺酶的细菌,常规的青霉素药物可能失效,此时可以选择具有抗β-内酰胺酶活性的青霉素类似物,如舒巴坦。

此外,对于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选择具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的青霉素药物,如氟哌酸钠。

此外,药物的给药途径和剂量也是影响青霉素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青霉素可以通过口服、注射和局部应用等不同途径给药。

对于严重感染,青霉素通常通过静脉注射给药,以获得更高的药物浓度。

对于轻度感染或口服给药不方便的患者,可以选择口服青霉素药物。

此外,局部应用青霉素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伤口感染部位,提高疗效。

最后,青霉素的治疗疗程也需要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和病情变化进行调整。

通常情况下,外伤感染的治疗疗程为7-14天,但对于严重感染或存在其他并发症的患者,可能需要更长的治疗时间。

青霉素类抗生素分类及应用

青霉素类抗生素分类及应用

青霉素类抗生素分类及应用青霉素是一类最早开发并广泛使用的抗生素,在临床上具有广谱抗菌活性。

青霉素类抗生素按照结构和抗菌机制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四个主要分类:天然青霉素、半合成青霉素、氨基苄青霉素和特异性青霉素。

下面将就这四类青霉素的分类及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天然青霉素是从青霉菌属真菌中提取得到的,结构特点是具有四元环的β-内酰胺结构,如青霉素G。

这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革兰阳性菌和某些革兰阴性菌感染,如链球菌感染、肺炎球菌感染等。

然而,天然青霉素易受到青霉素酶的破坏,导致抗药性问题。

因此,为了提高抗药性并扩大抗菌谱,科学家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造和合成。

半合成青霉素就是基于天然青霉素结构进行化学合成的药物。

通过在天然结构上引入不同的基团或改变侧链结构,使得药物在生物体内更稳定并具有更强的抗菌活性。

典型的半合成青霉素有氨苄青霉素和青霉素V。

氨苄青霉素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并且对抗青霉素酶的作用更强,常用于治疗耐青霉素酶产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而青霉素V广泛用于口腔和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氨基苄青霉素是青霉素的一种衍生物,具有对青霉素酶的强抑制作用,能有效对抗青霉素酶阳性的细菌。

因此,氨基苄青霉素广泛用于治疗分泌青霉素酶的细菌引起的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杆菌等。

特异性青霉素是指在结构上经过大量改造具有自身独特抗菌谱的抗生素。

特异性青霉素的结构基础上都包含有内酰胺环,如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等。

阿莫西林广泛应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常见感染的治疗,具有既往应用范围延伸到更广的抗菌谱的特点。

总体而言,青霉素类抗生素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皮肤感染和软组织感染、中耳炎、鼻窦炎等。

此外,青霉素类抗生素还可以与其他抗生素联合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例如,在某些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中,可以选择氨基苄青霉素与利福霉素联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青霉素类抗生素也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问题。

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I 青霉素类抗生素本类药物可分为:(1)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细菌的药物如青霉素(G),苯氧甲基青霉素等.(2)耐青霉素酶青霉素,如甲氧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等.(3)广谱青霉素,对部分肠杆菌有抗菌活性如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对多数革兰氏阴性杆菌包括铜绿假胞菌有抗菌活性,如哌拉西林,美洛西林等。

1.适应症:青霉素:适用于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敏感的金葡菌等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包括败血症,肺炎,脑膜炎,呼吸道感染,中耳炎以及破伤风,气性坏疽,炭疽,白喉,流脑,梅毒,淋病,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放线菌病等。

普鲁卡因青霉素可供肌注,苄星青霉素为长效制剂,苯甲氧基青霉素耐酸可口服,其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仿. 耐青霉素酶青霉素: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仿,效稍差,但对青霉素酶稳定,可用于因产酶而对青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感染。

广谱青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与青霉素相仿,同时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效,还可用于肠道,尿路,胆道,腹腔等感染.2.注意事项(1)无论何种途径给药,用前必须询问有无青霉素过敏史及其他过敏史,并须先做皮试。

(2)一旦发生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立即给予注射肾上腺素,吸氧,并用升压药,皮质激素等治疗.(3)全身大剂量应用可引起反射增强,肌肉痉挛,抽搐,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青霉素脑病),此反应易出现于老年或肾功能减退者.(4)青霉素不用于鞘内注射。

(5)青霉素钾盐不可快速静脉注射。

(6)本类药物在碱性溶液中易失活.II.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根据抗菌谱,抗菌活性,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以及肾毒性的不同,目前分为四代。

第一代主要作用于需氧革兰氏阳性球菌,以头孢拉定为代表,口服剂尚有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等.第二代对革兰氏阳性球菌作用与第一代相仿或略差,但对部分革兰氏阴性革菌有效,有头孢克洛,头孢呋辛酯,头孢丙烯等。

第三代对肠杆菌科细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头孢他定,头孢哌酮还对铜绿假单胞菌有高度抗菌活性,除上述二种外尚有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口服品种有头孢克肟,头孢泊肟脂等,口服制剂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

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3、第三代:对革兰阴性杆菌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其中头孢他啶、头孢 派酮对铜绿假单胞菌具有高度抗菌作用。注射剂有头孢噻肟、头孢曲松、 头孢他啶、头孢派酮。口服剂有头孢克肟、头孢泊肟酯。口服品种对铜绿 假单胞菌无效。
4、第四代:主要为头孢吡肟,对肠杆菌科细菌作用与三代相仿,对阴沟 肠杆菌、产气肠杆菌、柠檬酸菌属部分菌属细菌作用强于三代,对铜绿假 单胞菌作用与头孢他啶相仿,对金葡菌作用较三代强。
2021/4/27
17
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
一、分类:
本类药物包括林可霉素与克林霉素。
二、菌、其他链球菌及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所 致感染。
2、克林霉素适用于厌氧菌、肺炎链球菌、其他链球菌属以及敏感金葡菌所 致感染,并常与其他药物合用用于腹腔感染及盆腔感染。
两者的静脉制剂可用于上述感染中的较重患者。
(6)所有口服剂型均不可用于铜绿假单胞菌及其他非发酵菌所致感染。 4、四代头孢: (1)本类药物主要为头孢吡肟,适应症与三代相同,尚可用于对三代耐 药的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沙雷菌属等感染。
(2)本类药物用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经验治疗。
所有头孢菌素对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作用差,不可用于此 类细菌感染的治疗
2、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适用于产β-内酰胺酶的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大肠 埃希菌以及甲氧西林敏感的金葡菌所致感染。氨苄西林/舒巴坦与阿莫西林/克拉 维酸相同。
3、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派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仅为静脉使用, 适用于产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 菌和拟杆菌等所致感染。
18
利福霉素类抗生素
一、分类 本类药物包括利福平、利福喷汀和利福布汀。 二、适应症: 1、结核病及其他分支杆菌。 2、麻风 3、预防用药:脑膜炎奈瑟球菌所致疾病预防用药。 4、其他:个别情况下对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可与万古霉素联合治疗。 三、注意事项: 1、过敏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 2、妊娠3月内患者避免使用利福平,3月以上慎用。 3、肝功能不全、胆道阻塞、慢性酒精中毒慎用。 4、用药期间,应定期复查肝功能、血常规。 5、结核病患者应避免大剂量间歇用药方案。

临床中青霉素的 应用

临床中青霉素的 应用

临床中青霉素的应用
青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药物,其治疗范围涵盖了多
种感染性疾病。

在临床中,青霉素通常被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尤其是
对革兰氏阳性细菌的治疗效果显著。

青霉素作为一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的
细胞壁合成,导致细菌死亡。

在临床应用中,青霉素可用于治疗多种
感染,包括但不限于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尿路感染等。


适当的情况下,青霉素也可用于预防手术感染或其他特定感染的治疗。

青霉素的应用方式通常包括口服、静脉注射等多种途径。

在临床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原菌的类型选择最合适的给药方式和
剂量。

同时,在使用青霉素时,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完成全程治疗,
避免出现药物耐药性或治疗不完全的情况。

尽管青霉素在治疗细菌感染方面效果显著,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仍
需注意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消化道
不适、肝功能异常等,因此在使用青霉素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身体反应,并在必要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的来说,青霉素作为一种常用的抗生素药物,在临床中具有重要
的应用价值。

通过合理的应用和监测,青霉素可以有效地治疗多种感
染性疾病,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密切关注患者的
情况,以确保治疗效果的最大化,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希望临
床医生在实际操作中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地运用青霉素,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如何正确使用青霉素

如何正确使用青霉素

如何正确使用青霉素发表时间:2019-08-06T14:58:28.377Z 来源:《生活与健康》2019年第06期作者:崔发敏[导读] 青霉素是一种在青霉菌中提取出来的抗生素类药品,其能破坏细菌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繁殖期将细菌杀灭。

宁南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四川宁南 615400青霉素是一种在青霉菌中提取出来的抗生素类药品,其能破坏细菌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繁殖期将细菌杀灭。

青霉素以其毒性小、应用广泛和杀菌能力强等显著特点已被临床广泛认可和应用。

作为最常用的抗菌药品,青霉素有很多种称呼,盘尼西林、青霉素钠、配尼西林、苄青霉素钠、苄青霉素钾、青霉素钾都是青霉素的别称。

二战期间,青霉素挽救了成千上万将士的性命,其被誉为和原子弹、雷达齐名的三大发明之一。

青霉素的发现堪称医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临床上,合理的使用青霉素,既能提升其药效,又能有效的减少副作用。

那么,如何才能合理正确使用青霉素呢?下面,就向大家讲解如何正确的使用青霉素产品。

一、青霉素的适用范围想要正确的使用青霉素,首先应确定青霉素的适用范围。

临床研究表明,青霉素对菌血症、脓肿、肺炎以及心内膜炎等敏感细菌所导致的感染有很好的疗效,如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咽炎、丹毒、扁桃体炎、蜂窝织炎、猩红热产褥热)、肺炎链球菌感染(中耳炎、肺炎、菌血症和脑膜炎)、不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感染、炭疽、破伤风、梅毒(包括先天性梅毒)、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白喉等疾病,青霉素是治疗这些疾病的首选。

同时,青霉素对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放线菌病、淋病、芬森咽峡炎、莱姆病、多杀巴斯德菌感染、鼠咬热、李斯特菌感染、除脆弱拟杆菌以外的许多厌氧菌感染等疾病也有效果。

此外,青霉素可以预防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在先天性或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做手术前,可用青霉素预防心内膜炎。

二、如何使用青霉素其次,每次使用青霉素之前必须做皮试,以防止发生过敏反应。

青霉素的过敏反应具有速发性。

因为青霉素不耐酸,所以通常采用静脉滴注和肌肉注射的给药方式,但如遇需口服青霉素产品的情况,一定要明确是否有药物过敏史,一旦有可疑情况,可换用其它抗生素类药物。

青霉素的作用原理

青霉素的作用原理

青霉素的作用原理
青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它的作用原理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菌细
胞壁的合成而发挥抗菌作用。

青霉素的发现和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临床医学的面貌,成为临床上治疗感染疾病的重要药物。

青霉素的作用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细菌细胞壁是细菌体外的一层重要结构,它的合成
对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至关重要。

青霉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破坏了细菌的细胞壁结构,导致细菌失去保护,最终死亡。

这也是青霉素对细菌具有杀菌作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2. 针对细菌特异性,青霉素对细菌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它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
性菌和一些革兰氏阴性菌,对于其他细菌的抗菌作用较弱。

这种特异性的作用使得青霉素在临床上能够更加精准地治疗感染疾病,减少了对人体正常微生物的影响。

3. 阻断细菌的生物合成,青霉素可以阻断细菌的蛋白质合成,从而影响细菌的
生长和繁殖。

在细菌细胞内,青霉素能够结合到细菌的核糖体上,阻止蛋白质的合成,导致细菌代谢紊乱,最终导致细菌死亡。

4. 促进免疫系统的作用,青霉素在抑制细菌的同时,还能够促进人体免疫系统
的作用,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这使得青霉素不仅可以直接抑制细菌的生长,还可以帮助人体更好地应对感染,加快病情的康复。

总的来说,青霉素的作用原理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阻断细菌的生物
合成,促进免疫系统的作用等多种方式发挥抗菌作用。

它的特异性作用和对人体的较小影响,使得它成为临床上治疗感染疾病的重要药物之一。

青霉素的发现和应用,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人类的健康保驾护航。

第一节青霉素

第一节青霉素
第三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五点 四十八分。
5.临床应用及特点 延长作用时间的方法 • 与丙磺舒合用 能抑制青霉素G的代谢,降低青霉素G的排 泄速度,延效
• 羧基酯化,延长作用时间--醋甲西林
37
第三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五点 四十八分。
5.临床应用及特点
延长作用时间的方法 --与分子较大的胺制成难溶性盐
普鲁卡因青霉素
苄星青霉素
38
第三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五点 四十八分。
(二) 半合成青霉素 ★
• 青霉素对酸不稳定、耐药性、抗菌谱窄的 问题。
• 半合成青霉素分类:
1.耐酸青霉素 2.耐酶青霉素
3.广谱青霉素
39
第三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五点 四十八分。
1. 耐酸青霉素
设计思路:
HH H
N
S
• 手性:
– 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母核上有3个手性碳原子,
具有活性的绝对构型是2S,5R,6R。
–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母核上有2个手性碳原
子,具有活性的绝对构型是6R,7R。
XH
RCONH
S
N O
COOH
青霉素
XH S
RCONH
N
A
O
COOH
头孢菌素
16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五点 四十八分。
分为: • 天然青霉素
青霉素X
18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五点 四十八分。
NH2 HO
O HH
N
S
O 氨基己二酸.
H O
N
H COOH
青霉素N
辛酸
O HH
N
S
HN
O H COOH

一瓶青霉素兑多少水喂鸡,兽用青霉素可以外用伤口吗

一瓶青霉素兑多少水喂鸡,兽用青霉素可以外用伤口吗

一瓶青霉素兑多少水喂鸡,兽用青霉素可以外用伤口吗青霉素的兑水比例要看鸡的日龄和青霉素的含量,一般青霉素粉剂用于成鸡时,1克可兑水15-20斤。

青霉素有四种规格,分别是8万单位、160万单位、400万单位、800万单位,一般15日龄以内的鸡每只鸡2-5万单位,20-60日龄的鸡每只8-12万单位,60天以后的鸡每只12-15万单位。

兽用青霉素一般不建议外用进行伤口处理,不仅容易出现过敏反应,导致愈合时间延长,还容易形成局部水肿。

一、一瓶青霉素兑多少水喂鸡1、青霉素兑水的比例要看鸡的日龄和青霉素的含量。

一般青霉素粉剂用于成鸡时,1克可兑水15-20斤。

青霉素有8万单位、160万单位、400万单位、800万单位四种规格,一般15日龄以内的鸡每只鸡2-5万单位,20-60日龄的鸡每只8-12万单位,60天以后的鸡每只12-15万单位。

2、青霉素一般禽饮水使用都用青钾,药效同青钠,价格便宜。

注意要现用现配,水温不应高于15度,否则加快分解,并在2小时内饮完,超过2小时药效将大大降低。

一般建议在早上空腹饮水,药量可以按全天饮水量计算,也可以按鸡的体重数计算,集中饮水2小时。

二、兽用青霉素可以外用伤口吗1、兽用青霉素一般不建议外用进行伤口处理。

青霉素在临床中较容易出现药物过敏反应,而且青霉素溶解在组织间液后,在局部形成较高浓度的药液,不利于肉芽组织生长,同时可以破坏正常细胞的分化增殖,导致愈合时间延长,还容易形成局部水肿,所以不建议直接涂伤口。

2、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用酒精和碘伏类的药物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

若伤口较小,没有明显脓性渗出物,可只需要常规的消毒后,用生理盐水将伤口冲洗干净,用消毒过的医用纱布来包裹包扎即可;若伤口创面较大伴明显的炎性或脓性分泌物,在清创消毒的同时可以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或红霉素软膏等抗感染。

处方集:青霉素例子

处方集:青霉素例子

青霉素[基(基),保(甲)]Benzylpenicillin【适应证】(1)适用于敏感细菌所致各种感染,如脓肿、菌血症、肺炎和心内膜炎等。

(2)青霉素为以下感染的首选药物:①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蜂窝织炎和产褥热等;②肺炎链球菌感染如肺炎、中耳炎、脑膜炎和菌血症等;③不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感染;④炭疽;⑤破伤风、气性坏疽等梭状芽孢杆菌感染;⑥梅毒(包括先天性梅毒);⑦钩端螺旋体病;⑧回归热;⑨白喉;⑩青霉素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用于治疗草绿色链球菌心内膜炎。

(3)青霉素亦可用于治疗:①流行性脑脊髓膜炎;②放线菌病;③淋病;④樊尚咽峡炎;⑤莱姆病;⑥多杀巴斯德菌感染;⑦鼠咬热;⑧李斯特菌感染。

;⑨除脆弱拟杆菌以外的许多厌氧菌感染;⑩风湿性心脏病或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口腔、牙科、胃肠道或泌尿生殖道手术和操作前;⑾可用青霉素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

【注意事项】(1)应用前询问药物过敏史并进行青霉素皮肤试验。

皮试液为每1ml 含500 单位青霉素,皮内注射0.05~0.1ml,经20 分钟后,观察皮试结果,呈阳性反应者禁用。

必须使用者经脱敏后应用,应随时作好过敏反应的急救准备。

(2)对一种青霉素过敏者可能对其他青霉素类药物、青霉胺过敏,有哮喘、湿疹、花粉症、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患者应慎用。

(3)青霉素水溶液在室温不稳定,20 单位/ml 青霉素溶液30℃放置24 小时效价下降56%,青霉烯酸含量增加200 倍,因此应用本品须新鲜配制。

(4)大剂量使用时应定期检测电解质。

(5)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动物生殖实验未发现本品引起胎儿损害。

但尚未在孕妇进行严格对照试验以除外这类药物对胎儿的不良影响,所以孕妇应仅在确有必要时使用。

少量本品从乳汁中分泌,哺乳期妇女用药时宜暂停哺乳。

【禁忌证】有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或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患者禁用。

【不良反应】(1)过敏反应:青霉素过敏反应较常见,包括荨麻疹等各类皮疹、白细胞减少、间质性肾炎、哮喘发作等和血清病型反应;过敏性休克偶见,一旦发生,必须就地抢救,予以保持气道畅通、吸氧及使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措施。

青霉素滴眼液的功能主治

青霉素滴眼液的功能主治

青霉素滴眼液的功能主治功能主治青霉素滴眼液是一种常用的眼科药物,具有以下功能和主治:1.杀菌作用:青霉素滴眼液中的主要成分为青霉素,它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

青霉素可以穿透细菌细胞壁,阻断细菌细胞合成,从而起到杀菌作用。

所以,青霉素滴眼液适用于治疗各种细菌引起的眼部感染,如结膜炎、角膜炎等。

2.抗炎作用:青霉素滴眼液不仅可以杀菌,还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青霉素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眼部组织的炎症症状,如红肿、痛涩等。

因此,青霉素滴眼液也适用于治疗眼部的炎症性疾病,如眼睑炎、角膜溃疡等。

3.预防感染:青霉素滴眼液除了治疗已经发生的眼部感染外,还可以用于预防眼部手术后的感染。

眼部手术后,伤口容易感染,使用青霉素滴眼液可以预防感染的发生,保护手术伤口的愈合。

4.提高眼部免疫力:青霉素滴眼液在治疗眼部感染的同时,还能够提高眼部的免疫力,增强眼部抵抗力。

青霉素滴眼液可以促使眼部产生更多的抗体和免疫细胞,从而有效地防止细菌的侵袭,减少感染的发生。

使用方法下面是使用青霉素滴眼液的方法:1.首先,洗手并准备好眼药水瓶。

2.仔细读取药品说明书,并按照医生或药师的指示正确使用。

3.请垂直站立或仰卧,轻轻拉下下眼睑,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捏住药瓶。

4.请平稳地滴下1~2滴药物在眼睛的下睑袋中。

5.大约15到30秒后,轻轻地闭上眼睛,轻轻按住鼻梁内角约1分钟,以防止药物流入鼻腔。

6.使用后,请紧密关闭药瓶,并将其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注意事项在使用青霉素滴眼液时,请注意以下事项:•请严格按照医生或药师的建议使用药物,不要随意改变剂量。

•使用药物前,请仔细洗手,以避免感染。

•使用药物时,请注意避免药品瓶口接触到眼睛或其他污染物。

•如果您同时使用其他眼药水,请遵循医生或药师的指示,根据不同药物之间的时间间隔进行滴眼。

•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眼部不适或过敏反应,请及时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请儿童在成人监护下使用青霉素滴眼液,以确保正确使用药物。

青霉素小结

青霉素小结

青霉素小结青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抗生素,对治疗多种感染疾病有良好的疗效。

下面将对青霉素的起源、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副作用进行详细介绍。

青霉素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由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

他发现培养皿中有一种霉菌,能抑制细菌的生长。

经过进一步研究,他发现这种霉菌产生的物质能够抑制链球菌的生长,从而得到了青霉素。

青霉素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的细胞壁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

细菌细胞壁由糖链和蛋白质组成,而青霉素能够抑制一种叫做“横纹肌醇合成酶”的酶,从而阻断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菌死亡。

青霉素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对革兰阳性细菌感染的治疗非常有效。

它对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多种革兰阳性细菌有很强的杀菌作用。

青霉素也对一些革兰阴性细菌如奇异变形杆菌、淋球菌等有一定的疗效。

由于青霉素的广泛应用,细菌对其的抗药性也在逐渐增加。

一些细菌产生一种叫做“青霉素酶”的酶,能够降解青霉素的化学结构,从而失去对青霉素的敏感性。

因此,临床上常常将青霉素与青霉素酶抑制剂合用,以提高抗菌效果。

青霉素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副作用。

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过敏反应。

一些患者对青霉素具有过敏性反应,表现为皮疹、荨麻疹、喉头水肿等症状。

严重的过敏反应可导致呼吸困难、休克甚至死亡。

此外,青霉素还可能引发造血系统的不良反应和肝功能损害等。

总体而言,青霉素是一种重要的抗生素,具有广泛的抗菌谱和有效的杀菌作用。

但是,由于细菌的抗药性和一些副作用的存在,临床上的应用需要谨慎。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敏结果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方案,以保证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青霉素的发现和使用

青霉素的发现和使用

青霉素的发现和使用青霉素(Benzylpenicillin / Penicillin)又被称为青霉素G、peillin G、盘尼西林、配尼西林、青霉素钠、苄青霉素钠、青霉素钾、苄青霉素钾。

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是指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分子中含有青霉烷、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是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

青霉素类抗生素是β-内酰胺类中一大类抗生素的总称。

1928年,亚历山大·弗莱明在英国伦敦市中心的圣玛丽医院通过这些视窗发现了第一种抗生素。

到了20世纪40年代中期,英国和美国引进的青霉素第一次被应用到治疗中。

到1944年,药物的供应已经足够治疗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有参战的盟军士兵。

1945年,弗莱明、弗洛里和钱恩因“发现青霉素及其临床效用”而共同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它的出现开创了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新纪元。

通过数十年的完善,青霉素针剂和口服青霉素已能分别治疗肺炎、肺结核、脑膜炎、心内膜炎、白喉、炭疽等病。

青霉素的临床使用,开启了人类的抗生素时代。

半个多世纪来,新型抗生素不断问世,其相应的耐药菌也不断涌现。

有病就打青霉素,这是几代国人的集体记忆。

当下,青霉素已经被边缘化,它在医疗机构中使用量大幅度减少,许多社区医院干脆弃用。

曾经被视为“救命药”的青霉素,在与微生物变异的赛跑中,逐渐败下阵来,面临着退出的尴尬境地。

大量滥用,耐药致病菌如影随形,抗生素的不断发现和耐药菌如影随形。

抗生素滥用许多菌株发生变异,导致耐药性的产生,人类健康受到新的威胁。

病原菌肆虐,后抗生素时代如何应对,当抗生素失效时,哪些疾病会卷土重来?就像石油一样,抗生素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后,人类曾以为找到对付病原菌的利器。

但是,随着耐药菌的不断出现,有人甚至悲观地认为,抗生素时代终究会被耐药菌的出现所终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霉素的应用20世纪40年代以前人类一直未能掌握一种能高效治疗细菌性感染且副作用小的药物。

当时若某人患了肺结核,那么就意味着此人不久就会离开人世。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科研人员进行了长期探索,然而在这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却源自一个意外发现。

亚历山大·弗莱明由于一次幸运的过失而发现了青霉素。

在1928年夏弗莱明外出度假时,把实验室里在培养皿中正生长着细菌这件事给忘了。

3周后当他回实验室时,注意到一个与空气意外接触过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皿中长出了一团青绿色霉菌。

在用显微镜观察这只培养皿时弗莱明发现,霉菌周围的葡萄球菌菌落已被溶解。

这意味着霉菌的某种分泌物能抑制葡萄球菌。

此后的鉴定表明,上述霉菌为点青霉菌,因此弗莱明将其分泌的抑菌物质称为青霉素。

然而遗憾的是弗莱明一直未能找到提取高纯度青霉素的方法,于是他将点青霉菌菌株一代代地培养,并于1939年将菌种提供给准备系统研究青霉素的英国病理学家弗洛里(Howard Walter Florey)和生物化学家钱恩。

弗洛里和钱恩在1940年用青霉素重新做了实验。

很快就发现了其作用机制并于1945年,因“发现青霉素及其临床效用”而共同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53年5月,中国第一批国产青霉素诞生,揭开了中国生产抗生素的历史。

截至2001年年底,我国的青霉素年产量已占世界青霉素年总产量的60%,居世界首位青霉素是一种高效、低毒、临床应用广泛的重要抗生素。

它的研制成功大大增强了人类抵抗细菌性感染的能力,带动了抗生素家族的诞生。

它的出现开创了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新纪元。

通过数十年的完善,青霉素针剂和口服青霉素已能分别治疗肺炎、肺结核、脑膜炎、心内膜炎、白喉、炭疽等病。

继青霉素之后,链霉素、氯霉素、土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不断产生,增强了人类治疗传染性疾病的能力。

但与此同时,部分病菌的抗药性也在逐渐增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研人员目前正在开发药效更强的抗生素,探索如何阻止病菌获得抵抗基因,并以植物为原料开发抗菌类药物。

内服易被胃酸和消化酶破坏。

肌注或皮下注射后吸收较快,15~30min达血药峰浓度。

青霉素在体内半衰期较短,主要以原形从尿中排出。

青霉素药理作用是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青霉素的结构与细胞壁的成分粘肽结构中的D-丙氨酰-D-丙氨酸近似,可与后者竞争转肽酶,阻碍粘肽的形成,造成细胞壁的缺损,使细菌失去细胞壁的渗透屏障,对细菌起到杀灭作用。

对革兰阳性球菌及革兰阳性杆菌、螺旋体、梭状芽孢杆菌、放线菌以及部分拟杆菌有抗菌作用。

青霉素对溶血性链球菌等链球菌属,肺炎链球菌和不产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具有良好抗菌作用。

对肠球菌有中等度抗菌作用,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白喉棒状杆菌、炭疽芽孢杆菌、牛型放线菌、念珠状链杆菌、李斯特菌、钩端螺旋体和梅毒螺旋体对本品敏感。

本品对流感嗜血杆菌和百日咳鲍特氏菌亦具一定抗菌活性,其他革兰阴性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对本品敏感性差。

本品对梭状芽孢杆菌属、消化链球菌、厌氧菌以及产黑色素拟杆菌等具良好抗菌作用,对脆弱拟杆菌的抗菌作用差。

青霉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连桥的结合而阻碍细胞壁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

对革兰阳性菌有效,由于革兰氏阴性菌缺乏五肽交连桥而青霉素对其作用不大。

不良反应青霉素是各类抗生素中毒副作用最小的,因为其作用机理在于破坏细胞壁形成过程和结构,而人体没有细胞壁。

青霉素对人体基本没有药理毒性,但大剂量青霉素也可能导致神经系统中毒。

青霉素的副作用主要原因在于青霉素的提纯不足,其中的杂质容易使人体过敏。

1.过敏反应:青霉素过敏反应较常见,在各种药物中居首位。

严重的过敏反应为过敏性休克(Ⅰ型变态反应)发生率为0.004%~0.015%,Ⅱ型变态反应为溶血性贫血、药疹、接触性皮炎、间质性肾炎、哮喘发作等,Ⅲ型变态反应即血清病型反应亦较常见,发生率为1%~7%。

过敏性休克不及时抢救者,病死率高。

因此,一旦发生必须就地抢救,立即给病人肌注0.1%肾上腺素0.5~1ml,必要时以5%葡萄糖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作静脉注射,临床表现无改善者,半小时后重复一次。

心跳停止者,肾上腺素可作心内注射。

同时静脉滴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并补充血容量;血压持久不升者给予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

亦可考虑采用抗组胺药以减轻荨麻疹。

有呼吸困难者予氧气吸入或人工呼吸,喉头水肿明显者应及时作气管切开。

青霉素酶应用意义不大。

2.毒性反应:青霉素毒性反应较少见,肌注区可发生周围神经炎。

鞘内注射超过2万单位或静脉滴注大剂量青霉素可引起肌肉阵挛、抽搐、昏迷等反应(青霉素脑病),多见于婴儿、老年人和肾功能减退的病人。

青霉素偶可致精神病发作,应用普鲁卡因青霉素后个别病人可出现焦虑、发热、呼吸急促、高血压、心率快、幻觉、抽搐、昏迷等。

此反应发生机制不明。

3.二重感染:用青霉素治疗期间可出现耐青霉素金葡菌、革兰阴性杆菌或白念珠菌感染,念珠菌过度繁殖可使舌苔呈棕色甚至黑色。

4.高钾血症(低钾血症)与高钠血症:如静脉给予大量青霉素钾时,可发生高钾血症或钾中毒反应。

大剂量给予青霉素钠,尤其是对肾功能减退或心功能不全病人,可造成高钠血症。

每日给予病人1亿单位青霉素钠后,少数病人可出现低钾血症、代谢性碱中毒和高钠血症。

5.赫氏反应和治疗矛盾:用青霉素治疗梅毒、钩端螺旋体病或其他感染时可有症状加剧现象,称赫氏反应,系大量病原体被杀灭引起的全身反应。

治疗矛盾也见于梅毒病人,系由于治疗后梅毒病灶消失过快,但组织修补较慢,或纤维组织收缩,妨碍器官功能所致。

副作用1 青霉素类的毒性很低,但较易发生变态反应,发生率约为5%~10%。

多见的为皮疹、哮喘、药物热、严重的可致过敏性休克而引起死亡。

2 大剂量应用青霉素抗感染时,可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如反射亢进、知觉障碍、抽搐、昏睡等,停药或减少剂量可恢复。

3 使用青霉素前必须作皮肤过敏试验。

如果发生过敏性休克,应立即皮下或肌内注射0.1%肾上腺素0.5ml~1ml,同时给氧并使用抗组胺药物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注:由于青霉素过敏性反应实为杂质引起的,所以目前有部分进口高纯度青霉素无需皮试,可直接使用)4 肌注钾盐时局部疼痛较明显,用苯甲醇溶液作为稀释剂溶解,则可消除疼痛。

(2005年,国家药监局发文禁止苯甲醇作为青霉素溶剂注射使用。

环境改变,我国青霉素市场前景看好滥用抗生素现象,一直是让我国相关部门的人纠结的事情。

可是,这一现象却控制不了。

这一现象的出现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最近一项详细调查显示,在我国,治疗普通的感冒发烧,使用抗生素的比例达到80%~90%。

近年来,国内滥用抗生素的现象愈演愈烈,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在临床应用环节,一些医院受利益驱动大量购入价格昂贵的头孢类抗生素,而廉价的青霉素类药品用量大幅减少。

受市场需求等因素影响,国内抗生素市场也在发生结构性改变,头孢类抗生素已成为众多抗生素生产企业的重点发展品种。

医药招商网指出,随着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有关方面正在不断加大力度引导和规范基本药物合理使用,居临床用药额首位的抗生素的需求结构必将发生积极变化。

促进抗生素市场的结构优化,引导头孢类抗生素市场理性增长,对推动国内抗生素市场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头孢类抗生素发展迅猛近日,卫生部宣布今年将开展“抗菌药物应用专项治理行动”,并出台抗生素相关使用标准,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的医院,将会受到严厉的处理。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严谨副主任医师表示,抗生素滥用问题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感染就打青霉素,这是几代国人的集体记忆。

当下,青霉素已被边缘化,它在医疗机构中使用量大幅度减少,许多社区医院干脆弃用青霉素。

早在2007 年,国家发改委官方网站就曾发布《医院用药数量和结构成为当前抗生素药品费用过快增长的主要原因》调研报告,称在利益驱动下,部分医院用价格较高的头孢类抗生素替代廉价青霉素,是导致百姓人均药费负担不断上涨的主要原因。

有关调查显示,国内青霉素注射剂的用量已从1997 年的第2 位,退居到2010 年的第13 位。

在目前医院销售排名前20 位药品中,头孢类抗生素及各类复合抗生素占一半以上。

“近几年,国内众多药企都在争上头孢生产线,除了终端市场需求萎缩外,另一重要的背景是青霉素工业盐价格每况愈下。

”医药代理介绍说,一方面,青霉素的终端市场需求在减少;另一方面,随着竞争加剧,青霉素工业盐价格已接近边际成本,这就迫使众多国内抗生素生产巨头进行战略转型。

比如,一向以青霉素为主流产品的华药,从去年开始向头孢转型。

如今,华药已完成其向下游的头孢氨苄和头孢拉定延伸的布局。

青霉素类抗生素再受青睐由于对抗生素的过分依赖和滥用,近年来,国内耐药菌株发展速度触目惊心。

耐药菌的产生,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

如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过去对青霉素、红霉素、磺胺等药品都很敏感,现在则几乎“刀枪不入”;绿脓杆菌对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钠等8 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达100%;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呋辛钠、头孢他啶等16 种抗生素的耐药性高达52%~100%;而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除万古霉素等少数抗生素外已经无药可治。

耐药致病菌株的出现,以及已消灭疾病(如肺结核、疟疾、黄热病、淋病等)的死灰复燃,让人们不得不重新认识传染病对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抗生素的研究与开发热潮再度兴起。

以青霉素的研发为例,随着青霉素化学结构与其抗菌作用间构效关系研究的深入进行,人们开始对青霉素的化学结构进行改造,合成了一系列半合成青霉素。

半合成青霉素在上世纪60 年代~70 年代间得到快速发展,新品种不断问世。

目前临床使用的半合成青霉素有50 多种,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青霉素类产品“家族”。

主要品种有:阿莫西林、阿扑西林、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等。

其中,阿扑西林的研发最为业界所关注。

作为青霉素类药物中对绿脓杆菌作用最强的抗生素,阿扑西林比同类抗菌活性强2~4 倍。

另外,它还对大多数产酶和不产酶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及阴性杆菌均有效,是超广谱抗生素。

青霉素自问世以来,一直以疗效显著而成为抗生素市场的基石。

20 世纪90 年代,青霉素市场进入相对饱和状态,价格出现下降,在此期间其生产也大幅减少,直到2000 年第四季度青霉素行业才开始回暖。

经过几轮价格和市场大战,青霉素产品生命周期已走出快速发展期,进入成熟期的后半部分。

这主要表现为量大质稳,技术成熟并不断提高,生产成本大幅下降。

医药招商网强调,随着我国新医改的加快推进,国内青霉素市场需求将不断扩大。

同时,面对国际市场销售受阻,国内市场竞争加剧,青霉素产业也在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的步伐。

“青霉素市场在相对萎缩。

但不可否认的是,青霉素在临床中是不可替代的,青霉素类抗生素市场前景依然被看好。

”医药代理表示,青霉素是被人类第一个发现并应用于临床的天然抗生素,具有杀菌作用强、疗效优、毒性低、价格低等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