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漳州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
题目:小学生体育现状研究综述
姓名:吴亚荣
学号:061001310
系别:体育系
专业:体育教育
年级:06级
指导教师:喻丙梅
2009年12月17日
小学生体育现状研究综述
摘要: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研究分析目前我国小学生的体育现状。内容涵盖了小学生体育体育兴趣,小学生体育课、课外活动开展情况;小学体育资源配套情况等。但对于小学体育资源不足、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活动开展不能满足小学生体育需求的研究很少。小学生的体育兴趣将直接影响其终身体育观的形成,也将影响其全面素质的提高。因此,对于小学生利用社区体育资源满足自己的体育需求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前言
“……当孩子快乐地运动时,受益的是整个世界!”国际体育机构Rlght To Play总裁Johann Olaw Koss以这句寓意深远的语言结束了他在2007“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论坛”的讲演,并且博得热烈的掌声。小学阶段,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小学生性格天生好动,他们渴望教师为他们提供一个体育活动空间。在中央7号文件也明确指出“中小学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这表明政府对广大学生的关注和体育教育的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必须以终身体育为指导,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更主要是强化学校体育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和健康意识,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树立终身体育观念。可是长期以来,在教学实践中很大程度上简化了体育教学内容,学校只注重学生成绩,以及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着这些方针都没有落到实处。“开足、开齐、开好体育课程”是国家对小学体育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但是在素质教育掩盖的“应试教育”下,大多数学校的体育课实行的是两张课表,“不上”“代上”体育课。很多论文就小学生体育兴趣、小学生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小学体育资源配套等方面提出了不少的观点和做法,但对于小学体育资源不足、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活动开展不能满足小学生体育需求,对学校、社区一体化模式的研究很少。因此了解目前小学体育现状对小学生利用社区体育资源满足自己的体育需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2.小学体育资源研究
体育器材设施是保证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潘华、宋丽等人对瑞士小学体育器材进行了研究及启发中表明,瑞士体育器材设备却没有硬性的统一规定的,而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丰富多彩,师生们可以自定和优化自己的体育器材,其相对数量和绝对质量都优越于我国目前小学体育器材[1]。施海燕对小学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现状分析与对策中指出,有的学校体育经费的需求在不断增长,而体育经费的投人却止步不前[2]。文献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有些学校体育器材破旧不堪,学校不能开展正常的体育活动,甚至连正常的体育课也保证不了。有的学校的器材是自然损坏的器材,有的是被肮脏东西污染了或者易被腐化的器材,还有的像平梯、跳箱因为担心安全问题而不敢使用,这些器材常年被搁置一边,由于经费等原因,部分器材没能及时的维修,导致器材的利用率不容乐观。加之学校领导对体育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安排相应的经费用于改善体育设施。赵雄指出,小学体育经费的短缺,器材的匮乏,其配备达不到国家标准的一半从而导致学生的体质上不去。目前学校的体育经费严重不足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从总体上来说,学校体育经费所占比例不到学校教育经费的2%[3]。
近年来随着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虽有着一定的进展,但是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经费短缺,场地设施的匮乏等问题,同国外相比我们有着一定的差距。然而体育经费短缺,场地设施匮乏是学校体育发展的瓶颈,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学校发展的重要标尺。因此,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尽快的按“国家制定的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为小学体育器材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配齐。学校可以合理布局场地,提高场地利用价值。
3.小学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
3.1体育课开课情况研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指出:“中小学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其中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开展集体体育活动;寄宿制学校要坚持每天出早操”[4]。然而竟然没有一所学校达到此标准。据文献资料显示,教材及大纲实施情况总体不容乐观,冯明丽等人对湘南小学学校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中表明,虽然开课率为100%,然而上体育课的正常和基本正常率占97.5%,还有2.5%的学校没有正常的开设体育课[5]。李龙、李镇等人经研究指出,部分体育教师责任心不强,对体育课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还有多数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减少体育课时数或者把体育课变成了补习课、辅导课的现象较为突出。有的学校上体育课也是象征性的,形同虚设,体育课缺乏保障[3][6][9]。
3.2体育课教学内容研究
体育课是学生实现“身、心、社”整体得到锻炼的最佳途径,但是由于体育课教学内容陈旧、普遍存在着“难、繁、偏、旧”的状况导致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据调查资料表明,我国学体育实践教学的内容,大多讲究多而全、深而难,学生从小开始一直重复枯燥的内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则很少涉及,在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多以教学目标为焦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搭配,却很少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进行搭配,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身心特点而进行取材[7]。李长征等人指出,多数学校则采用放羊式教学,总是让学生自己跑两圈,然后自由活动,从而使学生体育习惯差,自觉锻炼时间少。有的则把体育教育作为手段,把体育教育的重点是放在作为手段的运动项目上,或是把重心放在掌握规定的统一要求的技术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大部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有的学校则采用“填鸭式”,教师不管学生是否愿意接受,直接将教材“灌注”给学生,导致课堂松散,学生“厌学”“厌练”等现象[8]。孙强对学校体育教育价值的反思与展望的研究中指出,在体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均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引着学生走,教师统一设计,统一安排,统一行动,很少考虑学生的学法差异和理解差异,使学生失去了不同体验的机会,缺少了这种愉快的成功感觉,也就失去了主体性。从小学到大学,学生在几乎是相同的教学法下学相同的教学内容,使多数学生体会不到乐趣,最终必然会厌倦体育课[9]。
3.3课外体育活动研究
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课外活动是体育课的延伸,是丰富学习生活,发展学生个性得最好空间和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最佳途径。张凤兰等人对新生入学达标率看中小学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中指出:目前很多学校的体育场地出现严重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