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卡件组态步骤.
NT6000系统设备组态方法及步骤

一、NT6000系统设备组态方法及步骤具体步骤:1、将卡件安装到相应机柜的对应槽位上,并用螺丝刀对卡件进行固定操作即可。
2、先做备份!然后进入工程师站的逻辑组态,(基本规则:在1---3页中组态卡件,安装相应的卡件模块;在4---50页中组态新增加的对应模块的各个通道;在55页后页面中组态风机的设备模块及逻辑保护。
)3、完成以上CCM操作后,在桌面上打开“NT6000 eNetMain”管理器,点击“逻辑组态”模块,进入“ProjectX”软件,对需要在上位机显示的点进行"枚举"操作,并在相应的点表前打上√;4、枚举结束后进入清册,并对各个点表测点添加相应的描述、报警区与操作权限等;之后点击“清册”下拉菜单选择“保存清册”、“导出图形支持文件”,并退出“ProjectX”软件。
5、登陆到“NT6000 eNetMain”管理器界面,点击此界面左上角的圆形控件,弹出其下拉菜单,在“系统服务”项内,先加载“工程师站”组态,待操作完成后,再点击“通知所有操作员站”下载组态,到此即已经完成CCM组态及所有操作站的点表文件配置工作。
6、最后进入流程图画面组态,在GraphX界面里,添加设备图标(可以复制相同类型的图标),右击此图标,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别名显示替换”等操作,完成以上操作后,保存画面并退出或保存画面后切换到运行界面,即完成该设备或测点的上位机组态工作。
检查相应模块属性,若一切正常,再把工程师站中已经修改过的画面(*.gra)通过copy to / send to 等批处理软件发到各个操作员站。
7、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了单个设备的组态工作以及实现了所有操作站对此设备的可操作功能。
其他的设备与DCS测点的增加或修改步骤同上.二、卡件的安装及组态。
组态应用操作手册

组态知识应用操作指导书1硬件组态1.1 创建系统(创建工作平台)方法一:由双击快捷键,进入以下画面。
方法二:由开始/所有应用程序/Triconex/TriStation 1131 进入。
进入以下画面,按File/New Project按钮。
选择你要创建的系统,按OK按钮。
给出文件路径,起文件名,按保存按钮。
1.2项目命名原则:1.2.1 Tristation 1131项目名称文件的命名(project name)---如何建立工程项目文件名(T/C)--(N/T)----(XYZ)---(ABCD)T-----美元合同C-----人民币合同N-----tricon控制系统T------trident控制系统XYZ---表明由本公司工程部和售后服务部亲手做的项目,以主机架为单位。
ABCD---表明合同部每年管理的项目号,A为年,BCD为该年的项目号。
1.2.2 位号命名约定:I/O符号说明:w—未被标定的模拟量输入(DINT)a---定标模拟输入(REAL)v---未被标定的模拟量输出(DINT)y---定标模拟输出(REAL)d---数字量输入(BOOL)c---数字量输出(BOOL)t---温度输入(DINT)p---脉冲输入(REAL)1.2.3 内部信号符号说明:r---内部模拟量(REAL)i---内部模拟量(DINT)e---内部读写模拟量f---内部只读数字量g---内部读写数字量(Read/Write)k---固定常数(Real/Bool)t---时间常数(TIME)m---报警信号(BOOL)形成1131的数据库。
2 硬件组态进入控制面板2.1 机架组态:更换主处理器:双击现有的主处理器,弹出画面如下:按Replace MPs钮,弹出画面如下:选中3008,按OK。
出现画面如下:置换成功。
2.2 组态通讯卡2.2.1 将NCM4329卡件由C1移出,见下图,按Remove按钮。
如:安装在C1S7,则选中此槽位。
使用组态软件的一般步骤(精)

使用组态软件的一般步骤
如何就具体的工程应用在组态软件中进行完整、严密的组态,使组态软件能够正常工作。
下面列出了典型的组态步骤:
1将所有I/O点的参数收集齐全,并填写表格,以备在监控组态软件和PLC上组态时使用。
这里给出2个参考格式(分别对应模拟量和开关量信号)见表1表2。
2、搞清楚所使用的I/O设备的生产商、种类、型号、使用的通信接口类型,采用的通信协议,以便在定义I/O设备时做出准确选择。
3、将所有I/O点的I/O标识收集齐全,并填写表格,I/O标识是唯一地确定一个I/O点的关键字,组态软件通过向I/O设备发出I/O标识来请求其对应的数据。
在大多数情况下I/O标识是I/O点的地址或位号名称。
4、根据工艺过程绘制、设计画面结构和画面草图。
5、按照第一步统计出的表格,建立实时数据库,正确组态各种变量参数。
6、根据第一步和第二步的统计结果,在实时数据库中建立实时数据库变量与I/O 点的一一对应关系,即定义数据连接。
7、根据第四步的画面结构和画面草图,组态每一幅静态的操作画面(主要是绘图)。
8、将操作画面中的图形对象与实时数据库变量建立动画连接关系,规定动画属性和幅度。
9、对组态内容进行分段和总体调试。
10、系统投入运行。
dcs组态流程

实验一、二应用dcs组态软件组态(一)(二)1、实验目的(1)了解组态软件的结构体系(2)掌握用组态软件进行相应的软件和硬件组态2、实验要求(1)了解浙大中控的Vdantrol-pro组态软件的特点及使用方法(2)初步学会应用组态软件进行……………………………………等的软件组态方法(3)组态一个简单系统的……3、试验内容:根据实际组态过程写具体步骤如下:实验一内容:授权、控制站组态、操作站组态、操作小组组态、数据组设置、控制站I/O 卡及点组态{根据《I/O卡件布置图》及《测点清单》的设计要求完成I/O卡件及I/O点的组态}、控制站自定义变量组态实验二内容:步骤地8——12内容实验三内容:步骤地13——17内容DCS软件组态本次组态采用浙大中控的Vdantrol-pro软件,它是在DCS领域最先进的软件。
一、系统软件安装Vdantrol-pro软件运行在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下,安装工程师站。
二、系统组态工作流程1、工程设计工程设计包括测点清单设计、常规(或复杂)对象控制方案设计、系统控制方案设计、流程图设计、报表设计以及相关设计文档。
工程设计完成后,应形成包括《测点清单》、《系统配置清册》、控制柜布置图》、《控制方案》、《I/O卡件布置图》、《控制方案》等技术文件工程设计是系统组态的依据,只有在完成工程设计之后,才动手进行系统的组态。
2、用户授权管理3、系统总统组态系统总统组态的根据《系统配置清册》确定系统的控制站与操作站4、操作小组设置对各操作站的操作小组进行配置,不同的操作小组可观察、设置、修改不同的标准画面、流程图、报表、自定义键等。
操作小组的划分有利于划分操作员的职责,简化操作人员的操作,突出监控重点5、数据组设置完成数据组(区)的建立工作,为I/O组态时位号的分组分区作好准备。
6、自定义折线表组态对主控制卡管理小的自定义非线性模拟量信号进行线性化处理7、控制站I/O组态根据《I/O卡件布置图》及《测点清单》的设计要求完成I/O卡件及I/O点的组态8、控制站自定义变量组态定义上下位机间交流所需要的变量及自定义控制方案中所需的回路9、常规控制方案组态对控制回路的输入输出只是AI和AO的典型控制方案进行组态10、自定义控制方案组态11、二次计算组态目的是在DCS中实现二次计算功能、优化操作站的管理,提供更丰富的报警内容、支持数据的输入输出。
s7-300硬件组态步骤V55(201304提升后)

硬件组态的步骤①插入SIMA TIC 300站,双击“硬件”图标,进入硬件组态窗口;②生成导轨,在导轨中放置模块;③双击模块,在打开的对话框中设置模块的参数,包括模块的属性和DP主站、从站的参数;④保存编译硬件设置,并将它下载到PLC中去。
一、基本步骤(分布式I/O――ET200M、VIPA,变频器MM440的组态)首先插入1个SIMATIC 300站,双击“硬件”图标,进入硬件组态窗口;在硬件组态的窗口“HW Config”中:首先添加底板RACK-300——Rail选中2#槽,添加CPU:在“CPU-300”目录下,根据实际使用的模块系列号选择,可选6CF01、6CF02、6CG03(选V2.6)、6CH04(选V3.3)根据实训台上实际的CPU系列号添加cpu模块,在PROFIBUS 接口DP 对话框中“新建”一个新的子网,子网的波特率在“属性”中改为19.2kps。
主站默认地址为2。
按“确定”完成。
CPU的I、Q address 默认从124开始,按照试题卷上CPU的输入输出地址要求进行更改。
4#槽中根据实际模块的系列号(1EX20固件版本号为V1.3选V1.1;或1EX21固件版本号为V1.0;或1EX30固件版本号为V2.3选V2.2)添加以太网模块CP 343-1,“新建”一个新的以太网子网,设置IP地址:10.163.227.* 子网掩码:255.255.224.0,按OK完成。
其中*表示是电脑的IP地址加上10。
在挂从站之前,先在“选项”下选择菜单命令“安装GSD 文件”先后安装VIPA和MM440的GSD文件。
点击“浏览”找出GSD文件所在路径,选中存放GSD文件的最终文件夹后“确定”:选中窗口中*.gsd文件(即默认文件)后单击“安装”,然后单击“是”完成MM440的GSD 文件安装:再次单击“浏览”选中VIPA的GSD文件所在最终文件夹:选中*.gsd文件单击“安装“完成VIPA的GSD文件安装:添加ET 200M Profibus从站。
系统组态内容及步骤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系统组态内容及步骤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1. 引言本文档将介绍系统组态内容及步骤的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系统组态是建立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之上的关键组成部分,涉及到系统的配置、调试、运行和维护等方面。
了解并遵守这些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将有助于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减少故障率,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系统组态内容及步骤系统组态是指对计算机控制系统进行硬件和软件配置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及步骤:2.1. 硬件配置硬件配置是系统组态的基础,包括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安装硬件设备、连接设备等。
在进行硬件配置时,应注意以下事项:•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确保其符合系统要求;•在安装硬件设备之前,先了解设备的安装和连接要求,并确保遵守这些要求;•安装硬件设备时,应关注设备的固定和接线,确保设备安装牢固、连接可靠;•在完成硬件安装后,对连接进行检查,确保连接无误。
2.2. 软件配置软件配置是系统组态的关键环节,包括安装操作系统、配置软件参数、设置通信协议等。
在进行软件配置时,应注意以下事项:•在安装操作系统和软件之前,先了解其配置要求和安装步骤,并确保遵守这些要求;•在进行参数配置时,应按照系统要求进行,确保参数设置正确;•针对通信协议的配置,应了解所使用协议的要求和配置细节,并据此进行配置;•配置完成后,应进行测试,确保配置信息生效。
2.3. 调试与测试系统组态完成后,需要进行调试与测试,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调试与测试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遵循系统的调试与测试步骤,按照顺序进行,确保每个步骤的完成和结果的正确;•在进行调试与测试时,应注意安全事项,如佩戴防静电手环、遵守电器操作规范等;•对于测试结果异常的情况,应及时进行排查和修复,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3. 安全操作规程为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进行系统组态操作时,应遵守以下安全操作规程:•在进行组态操作前,先了解系统的安全指南和操作手册,并按照要求行事;•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防止静电、电源的正确接地、对系统的正确操作;•不得随意更改系统配置和参数,配置和参数变更应经过合适的授权;•不得擅自拆卸系统设备,任何维护操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
组态操作说明

用户授权管理组态操作步骤用户授权管理组态的目的是确定DCS操作和维护管理人员并赋以相应的操作权限。
不同的用户管理对应不同的权限。
如,用户管理:工程师,对应的权限:退出系统、查找位号、PID参数设置、重载组态、报表打印、查看故障诊断信息等等。
在此,将创建一个特权级用户,用户名称为“系统维护”,用户密码为“SUPCONDCS”。
创建步骤如下:1.点击命令[开始/程序/AdvanTrol-Pro/用户权限管理],弹出图1所示对话框。
对话框中的“用户名称”为系统缺省用户名“SUPER_PRIVILEGE_001”。
图1登录对话框2.在“用户密码”中输入缺省密码“SUPER_PASSWORD_001”,点击“确定”,进入到用户授权管理界面,如图2所示。
图2用户授权管理界面3.在用户信息窗中,右键点击“用户管理”下的“特权”一栏,出现右键菜单如图3所示。
图3用户列表区内的右键菜单4.在右键菜单中点击“增加”命令,弹出用户设置对话框,如图4所示。
图4用户设置对话框5.在对话框中输入以下信息:用户等级:特权用户名称:系统维护输入密码:SUPCONDCS确认密码:SUPCONDCS点击对话框中的命令按钮“授权设置”,用户设置对话框将改变如图5所示。
图5用户授权设置6.在对话框中点击命令按钮“全增加”,将“所有授权项”下的内容全部添加到“当前用户授权”下,如图6所示。
(也可选中某一授权项,通过“增加”按钮授权给当前用户)图6授权结果7.点击“确定”退出用户设置对话框,返回到用户授权管理界面。
在用户信息窗的特权用户下新增了一名“系统维护”用户,如图7所示。
图7用户添加结果8.点击“保存”按钮,将新的用户设置保存到系统中。
9.可重复以上过程设置其它级别的用户,然后退出用户授权管理界面。
系统总体结构组态操作步骤系统总体结构组态是整个系统组态过程中最先做的工作,其目的是确定构成控制系统的网络节点数,即控制站和操作站节点的数量。
组态规程

DCS 组态规程一、前言在组态工作中,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使工程组态具有可读性及一致性,有利于公司其它工程人员、客户方系统维护人员及其他人员对系统组态进行维护。
在设计方没有对系统工程组态进行书面规定的情况下,请工程人员采用符合本规范的方式进行工程组态工作。
二、基本原则1、操作站计算机地址及共享基本原则:z操作站在Win2000的地址及计算机名采用:工程师站IP地址130,计算机名为“ES130”;普通操作站IP地址131、132、133……,计算机名为“OS131”、“OS132”、“OS133”……。
z各操作站设置开机自启动功能,开机后直接以Administrator身份登录,Administrator 登录口令为supcondcs,设置自动登录。
z工程师站只读共享D盘和E盘;操作员站完全共享D盘和E盘。
z进入Win2000后,自动启动 AdvanTrol,以操作员身份进入监控画面。
工程师等级可以切换到观察状态。
2、AdvanTrol监控软件口令管理原则:z必须有一个特权用户,用户名为“系统维护”,口令为“SUPCONDCS”。
z必须有一个工程师级用户,用户名为“工程师”,口令为“88851888”。
z必须有一个操作员级用户,用户名为“操作员”,口令为“111”。
3、组态文件命名及放置基本原则:z硬盘C盘作为系统盘;D盘作为工作盘,放置运行组态文件,除组态文件外,D 盘上不得放置其它文件;E 盘作为备份盘,备份各种驱动程序、系统安装软件、组态文件备份;F盘放置其他文件;所有硬盘不加卷标。
z组态文件名由最多六个有意义的汉字及英文字母构成,放置在D盘根目录D:\DCSData\下。
z必须在E盘(备份盘)上建立文本文档,命名为“工作交接说明.txt”,以电子文档方式详细说明该项目中组态修改等相关信息。
4、测点分配到各控制站遵循如下原则:z位号及变量中不能出现“-”号(负号)。
z同一工段的测点尽量分配在同一控制站。
沥青厂浙大中控系统新增卡件组态下装作业步骤及预案

沥青厂浙大中控系统新增卡件组态下装作业步骤及预案
1、开具相关作业票证,相关专业到场,确认作业条件。
2、做好DCS系统软件和组态文件的备份;
3、戴好防静电手套,安装新增卡件;
4、工程师站开始组态,下装组态程序;
具体步骤如下:
1)、增加I/O卡件,选择与实际购买的卡件类型相同的卡件名称,选择好组态的卡件位置与实际安装位置一致,进行组态。
2)、设置I/O卡件内的需要使用的通道,命名为AT-001,根据数据表设置相关参数。
3)、设置报警参数
4)、下装所组态的卡件到控制器,这个过程大约需要几分钟,控制器会处于停
止状态,可能会对工艺造成影响,需加强监控及做好现场应急处理准备。
5)、将组态的数据绑定到上位画面中,供操作人员监控。
6)、从控制柜端子排处送4〜20mA检验组态量程范围组态及报警值是否设置正确。
7)、备份最新组态项目文件,存档,切换至工艺操作权限。
观察卡件运行情况,如没有问题,交予工艺人员操作、使用。
DCS系统的组态、步骤和基本思路

DCS系统的组态、步骤和基本思路DCS系统的组态、步骤和基本思路DCS控制系统,对于没有经手过的人员来说十分神秘,只要做过,就没那么难,现在,就简要梳理一下,DCS系统的组态、步骤和基本思路。
1、确认DCS厂家拿到项目后,要确认DCS控制系统的类型及供货厂家,进口的如honeywell、爱默生、西门子、ABB等,国产浙江中控、和利时等,一般在项目初期已经确定好了厂家。
了解DCS的硬件和软件的性能,一般厂家会组织培训。
根据设计院提供的初步点数,确定DCS卡件数量,一般不少于30%的余量。
2、点表整理根据设计院提供的相应图纸,分单元整理点表,一般整理在EXCEL表中,包括位号、名称、信号类型、量程、单位、报警值(如果有的话),统计I/O点数。
信号类型分为AI、AO、DI、DO、modbus通讯分成五大类。
AI首先分成需要安全栅和不需要安全栅两大类,之后将4-20MA两线制、四线制、RTD、热电偶等。
AO一般配安全栅。
DI、DO一般分为继电器和非继电器。
modbus通讯,各厂家有各自的通讯卡件和方式,一定注意。
3、I/O通道分配根据DCS厂家提供的卡件类型具体分配DCS的I/O通道,根据测点的类型分配到具体通道中来,一定仔细,不要出错。
把特殊的要求或设备分检出来,处理完之后再进行一般设备的配置,这样会提高效率,也防止遗漏。
把调节控制有关的点按类分出来,分配到冗余卡件中。
把其余的点按类分配到非冗余卡件中把相关的点的卡件分配到同一控制器下。
至此点表准备好了。
4、根据I/O点数完成DCS系统硬件配置不同品牌的DCS系统硬件配置不同,但配置思路和方法是相同的:DCS系统硬件都是根据现场准确需求和DCS系统I/O点数来确定的。
DCS系统硬件配置需要完成以下内容:与控制有关进行冗余配置是提高DCS可靠性的重要手段,DCS系统冗余通常包括电源冗余、控制器冗余、通信冗余、操作站冗余和DCS系统I/O板卡冗余。
插件的配置根据系统的要求和控制规模配置主机插件(CPU插件)、电源插件、I/O插件、通信插件等硬件设备;DCS系统机笼用于安插DCS卡件模块,不同厂家的DCS系统机笼配置要求各不相同,但基本都是按照卡件数量配置相应的机笼,卡件数量固化下来后就可统计出机笼数量。
DP组态

a…b
2
0x91
DI OUT_D
c…d
3
0x00
EMPTY_MODULE
4
0x00
EMPTY_MODULE
5
0xA1
DO SP_O
e…f
6
0x00
EMPTY_MODULE
7
0x94
AI OUT(short)
g…h
以下是利米托克阀位反馈的地址映射
SINT_LL Tag name_Input[g+3]
卡件名称.Input[a].2
Bool
10
Tag Name_PERRO
卡件名称.Input[c].0
Bool
11
Tag Name_R
卡件名称.Input[a].5
Bool
12
Tag Name_SET
卡件名称.Output[f].7
Bool
13
Tag Name_ZIC
卡件名称.Input[a].1
Bool
具体的阀门地址对照表如下:
RsLogix5000内利米托克阀门位号地址对应表
序号
name
Alias For
类型
1
Tag Name_CAL
卡件名称.Input[c].1
Bool
2
Tag Name_CING
卡件名称.Input[a].3
Bool
3
Tag Name_EHOT
卡件名称.Input[c].5
Bool
Bool
2
Tag Name_CING
卡件名称.Input[I+5].3
Bool
3
Tag Name_EHOT
快速组态软件使用方法

工程助手EngAssist-快速组态软件使用方法快速组态软件通过在EXCEL中完成卡件的布置和位号及相关信息的填写,结合EXCEL 强大的拷贝、拖拉等功能快速完成工程项目对信号点的配置,形成卡件布置图、卡件使用统计表和装配信息表,提供给工厂进行生产和出厂,并且自动生成JX-300XP和ECS-100系统的组态文件。
使用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XP、WINDOWS2000◆安装软件:AdvanTrol PRO 2.5、PRO2.65,OFFICE2000及以上版本由于EXCEL模板中使用了宏,因此在使用前需要将EXCEL中宏的安全性设置为低,设置方法如下所示:打开EXCEL软件,点击菜单下的“工具/宏/安全性”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的“安全级”页面中选择“低”,确定后退出EXCEL即可。
如下图所示。
软件安装:软件的安装没有特殊要求,运行安装盘中的SETUP软件,按照默认值即可完成安装。
安装完成后在开始菜单中生成“\程序\EngAssist\”快捷运行目录,同时在桌面上显示快捷按钮,如图所示“”。
双击该按钮即可运行软件。
软件的使用:安装完成后运行工程助手EngAssist ,打开程序界面,如下图所示:界面分为左右3个部分,上边为操作菜单,左边为项目的基本信息,右边为组态导入过程中的命令和设置,具体功能如下:✧控制系统类型(必选):选择要生成的系统是JX-300XP还是ECS-100。
✧导出文件目录(必填):通过“目录选择”按钮选择一个已经存在的目录,或者在文本框中填入一个不存在的新路径(程序将自动生成该目录),软件生成的机柜布置图、位号信息表将保存在该路径中。
✧项目名称(必填):生成的机柜布置图和位号信息表的文件名包含项目名称,因此一个目录中可以包含多个项目信息。
✧分项名称、合同编号、设计阶段、设计、审核、校核、时间、版次、修改:这些信息本版本没有使用,可以不填。
✧控制柜数量:选择项目使用的控制柜数量。
系统组态流程和方法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系统组态流程和方法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一、引言系统组态流程和方法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旨在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与保养,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系统组态的流程和方法,以及相关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
二、系统组态流程1. 系统组态的定义系统组态是指通过配置软件和硬件资源,对系统进行设置和调整,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在系统组态过程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步骤和操作,确保系统的可用性和稳定性。
2. 系统组态的流程系统组态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系统需求分析:了解用户需求,明确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2.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系统的组态方案,确定所需的软硬件资源。
3.系统组装:根据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软硬件设备,按照要求进行组装。
4.系统配置:通过配置软件,对系统进行设置和调整,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5.系统测试:对组装和配置完成的系统进行功能和性能测试,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系统组态方法1. 软件配置方法软件配置是系统组态的关键一环,合理的软件配置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进行软件配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选择适合的软件版本:根据系统需求和硬件设备的兼容性,选择合适的软件版本。
•熟悉软件工具:在配置软件之前,应充分熟悉所使用的软件工具,了解其功能和操作方法。
•按需配置:根据用户需求,只配置所需的功能,避免配置过多无用的功能,影响系统性能。
•测试和验证:在配置完成后,进行功能和性能测试,确保配置的正确性和可用性。
2. 硬件组装方法硬件组装是系统组态的重要环节,正确的硬件组装可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进行硬件组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配置合适的硬件设备:根据用户的需求和系统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确保兼容性和稳定性。
•正确安装硬件设备:根据硬件设备的安装手册,按照要求正确安装硬件设备,避免出现松动或接触不良的情况。
•使用合适的工具:在进行硬件组装时,应选择合适的工具,使用正确的方法和力度进行组装,避免损坏硬件设备。
DCS系统组态流程与方法

米工土木大篷车DCS系统组态流程和方法--工业自动化控制DCS系统(4)土木米工编制2021年2月19日DCS系统组态流程和方法在本文结合实例把DCS系统组态的步骤、方法和基本思路做科普介绍,希望广大工控从业人员能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轻松搞定DCS系统组态工作。
1、项目简介某小型热电厂包含三台75t循环流化床锅炉,两台12MW汽轮机组。
整个热控项目大概含有1000个I/O点。
2、DCS系统I/O点数统计拿到数据库之后,我们先进行DCS系统I/O点数统计,按AI、AO、DI、DO分成四个部分,AI分为4-20mA、RTD和热电偶三种,分别做上标记,一般这个工作都在Excel中完成,可以方便统计、查询,最好使用不同的背景颜色来区分。
模拟量部分要注意是否有相应的量程、单位等信息。
整理数据库的同时,我们应该注意浏览一下,看看都包含哪些设备,哪些采集点。
刚接触数据库的时候可能认为上千个点是很庞大的,随着我们对生产工艺的了解和熟悉,慢慢就会发现其实没那么多,因为大部分都是经常用的。
如果发现有不了解的,应该及时与设计院或者甲方沟通,弄清楚,防止以后带来问题。
还可以有一个方法帮助我们尽快熟悉系统和设备,那就是对照热控系统图纸,这个图纸按照工艺分成若干份,比如锅炉汽水系统、锅炉风烟系统、锅炉给水系统、除氧系统、锅炉连排系统等,数据库中的每个点都应该清楚地标记在图纸上,比如汽包水位一般采用三个测量点,都标记在汽水系统的图纸上,给水系统中也会标记。
先熟悉工艺流程,再熟悉设备,通过设备就能知道数据采集点了,这样是不是就没那么困难了?3、DCS系统硬件配置下面我们来把数据库的点整理到具体的DCS系统I/O通道,就是分配测点,前面章节已经说过了,计算机就是根据你分配的点的位置和类型,来采集数据,然后进行方案运算的,所有接下来的工作非常重要,不能有任何差错。
(1)分配测点先把特殊的要求或设备分检出来,处理完之后再进行一般设备的配置,这样会提高效率,也防止遗漏,因为在配置一般设备的时候,我们又做了一遍检查,如果有遗漏就可以及时增补,反过来做呢?也许更好吧,总之,找到一种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是最终的目的。
【精品】第九课CS2000卡件及组态

第一节CS2000卡件介绍安徽化工学校陶运道一控制站控制站在一个控制柜中,控制柜有多个机笼,分别插入不同的卡件,表中列出了现在卡件的型号和数量。
表4.1cs2000卡件二主控卡主控卡由指示灯、网络接口和跳线开关SW2组成,如图所示.图4.10主控卡1、指示灯的作用FALL故障报警或复位灯RUN运行状态WORK(工作/备用状态)LED-A网络0的状态LED—B网络1的状态SLAVE(SLAVECPU运行指示,包括网络通信和IO采样运行指示)。
2、网络接口RJ45—1,RJ45—2分别接入网络0和1,网络1起冗余作用。
3、主控件地址的确定主控卡的地址由SW2的开关S4~S8确定(2~31)确定主机地址主控卡的IP地址确定:IP地址格式为128.128.1.I其中128.128.1是网络地址,为系统默认值。
I是控制主机地址,它由SW2开关确定。
(1)非冗余的128.128。
1。
II为主机地址,(2,4,6,.。
.30)(2)冗余的128。
128.1.I其中工作卡:128.128.1为网络地址,I为主机地址,(2,4,6,。
.。
30)冗余卡:128.128.2为网络地址,I为主机地址,(3,5,7,。
31)(3)主控卡与两网络连接图,如图所示。
图4。
11网络冗余三数据转接卡数据转接卡由指示灯和跳线开关SW1组成图4.12数据转接卡1、数据转接卡指示灯FALL卡件故障指示RUN卡件运行指示WORK工作/备用指示COM数据通信指示POWER电源指示2、数据转接卡地址确定一个控制卡可以带最多8个数据转接卡,每个数据转接卡最多可带16块IO卡件数据转接卡地址由SW1确定,S4S3S2S100000001010202地址从0开始非冗余024…..冗余012345…。
四IO卡件一块数据转发卡可安装16块I/O卡件.每块IO卡有一地址,为0~15.I/O卡件的地址应与它在控制站机笼中的排列编号相匹配。
冗余:将当前选定的I/O卡件设为冗余单元。
HIMA ELOP II组态步骤

HIMA硬件知识:更换CPU步骤:1、新CPU更换:拔出故障CPU,将新的里面无程序的CPU直接插到原CPU插槽,系统自动启动自学习功能从在用CPU拷贝程序。
2、里面有程序的旧CPU更换:拔出故障CPU,将新的里面无程序的CPU直接插到原CPU插槽,然后在换上去的CPU上如下按键:向下8下,向右1下,向下向右同时按下同时按ACK,程序被清除,系统自动启动自学习功能,等待学习完成,完成后若报警灯亮按ACK。
ELOP II组态步骤打开ELOP II软件创建新的工程选择指定控制器型号:H51qe-HES设置控制器地址:网卡RESxxx01:01表示一对CPU的 BSN地址。
IP:192.168.0.BSN*2+1/192.168.0.BSN*2+2(BSN地址在CPU上有拨号)导入功能块库:硬件设置:增加扩展机架(将Racks中的B9302拖动到1.1)加卡件:(将所需卡件从Modlues中拖动到扩展机架的卡槽中)同理设置冗余扩展机架(放在2.1)Apply后OK做变量及项目逻辑组态:双击项目RESxxx01下面的01 prog:设置画布:(画面上右键-属性)设置分区边界建立变量(VAR下面空白处右键—NEW)增加BOOL变量:增加INT变量:导出变量模板(用于批量增加变量):到存储位置excel打开转存的CSV变量模板文件根据项目点表建立所需变量(AI/ DI均有R1/R2两路,AI还有通道故障位BOOL量,PV显示变量.一般AI 6个点,DI 3个点,DO至少2个点),如下所示:导入CSV点表(注意:如果要新增变量,最好是将原已经有要保留的变量点从CSV中删除,否则变量重新导入时会覆盖原来的变量,导致一些已经分配通道的变量变成未分配通道状态)分配通道:双击卡件(如3236)(1.1,2.1机架通道地址对应冗余设置,方法一样,但是习惯中,1.1位号后缀为R2,2.1后缀为R1)。
模拟量显示与通道状态故障对应地址:1模拟对应9状态,2-10,3-11……删除点:双击位号,去掉勾勾,删除各字段。
DCS系统组态流程 - dcs

DCS系统组态流程 - dcsMACS系统给用户提供的是一个通用的系统组态和运行控制平台,应用系统需要通过工程师站软件组态产生,即把通用系统提供的模块化的功能单元按一定的逻辑组合起来,形成一个能完成特定要求的应用系统。
系统组态后将产生应用系统的数据库、控制运算程序、历史数据库、监控流程图以及各类生产管理报表。
下面简单了解一下系统组态流程,具体步骤如下:(1)前期准备工作。
进入系统组态前,应首先确定测点清单、控制运算方案、系统硬件配置,包括系统的规模、各站IO单元的配置及测点的分配等,还要提出对流程图、报表、历史数据库、追忆库等的设计要求。
(2)建立目标工程。
在正式进行应用工程的组态前,必须针对该应用工程定义一个工程名,该目标过程建立后,便建立起了该工程的数据目录。
(3)系统组态设备。
应用系统的硬件配置通过系统配置组态软件完成。
采用图形方式,系统网络上连接的每一种设备都与一种基本图形对应。
在进行系统设备组态之前必须在数据库总控中创建相应的工程。
(4)数据库组态。
数据库组态就是定义和编辑系统各站的点信息,这是形成整个应用系统的基础。
在MACS系统中有两类点,一类是实际的物理测点,存在于现场控制站和通信站中,点中包含了测点类型、物理地址、信号处理和显示方式等信息;一类是虚拟量点,同实际物理测点相比,差别仅在于没有与物理位置相关的信息,可在控制算法组态和图形组态中使用。
(5)控制算法组态。
在完成数据库组态后就可以进行控制算法组态。
dcs系统提供了符合IEC1131-3标准的五种工具:SFC、ST、FBD、LD和FM。
(6)图形、报表组态。
图形组态包括背景图定义和动态点定义,其中动态点动态显示其实时值或历史变化情况,因而要求动态点必须同已定义点相对应。
通过把图形文件连入系统,就可实现图形的显示和切换。
(7)编译生成。
系统联编功能连接形成系统库,成为操作员站、现场控制站上的在线运行软件的基础。
系统包括实时库和参数库两个部分组成,系统把所有点中变化的数据项放在实时库中,而把所有点中不经常变化的数据项放在参数库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MS 6000系统卡件设置MMS6312卡件设置步骤1、通过配套提供的一根通讯线建立卡件与设置电脑之间的物理连接:一头接在电脑串行口上,另一头接在MMS6312卡件面板上的串行口。
2、开启电脑,启动设置软件MMS6000 Konfiguration。
在ID和Password中分别输入一个小写的s,点击Login确认,进入设置主画面。
3、打开主菜单栏的Connection,选择Connect,建立卡件与电脑的通讯连接。
4、打开主菜单栏的File,选择Receive,把卡件的原始设置下载到电脑内存中来。
5、此时File中的Edit变成亮色,可选择。
打开Edit对话框。
1)在Administration属性页中:可以设置Factory工厂名和Block街区地址。
2)在Basis属性页中:Switch on redundant mode切换到冗余模式、Offset tracking偏移量追踪、Invert rotational direction反向旋转、Active reset of the rotational direction激活旋转方向复位均无需设置。
(选择时方框内有小勾,未选中时空白)sensor supply 传感器供电可以在循环选择框中选中0to-27V olt,Rotational direction after reset复位后旋转方向可以任选。
3)在channel 1 属性页中:KKS 通道和Description描述栏中可以设置成便于理解记忆的参数。
Measuring mode 测量方式循环选择框中可以选择是转速测量模式还是键相测量模式。
Upper trigger threshold上门槛电压与Lower trigger threshold下门槛电压栏中输入一个-8~-26V的数值,注意,上门槛电压肯定大于下门槛电压。
Upper channel-clear limit上通道正常电压与Lower channel-clear limit下通道正常电压栏中分别输入-27.4V和-0.1V,这是使用PR9376传感器的两个经验数据。
Trigger point output pulse 选择框中可以选择脉冲是否需要反相。
Teeth of pulse wheel脉冲齿数栏中输入测量齿数,一般转速为60,键相为1。
Gear transmission ratio变速齿轮比率栏中输入1。
Maximum speed 最大转速和Minimum speed最小转速栏中根据电厂需要输入。
Standstill indication停机监测栏中可以输入一个时间。
Measurements per revolution每转的测量方式可以循环选择每转多次测量还是单次测量。
键相通道一定要选择单次测量。
Symmetry of input signal 输入信号占空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输入。
Gap limit j间隙电压极限栏输入0V。
Peak hold 峰值保持和Peak hold reset 峰值保持复位均可以不选。
4)Channel 2属性页中设置同channel 15)在Output channel 1属性页中:Output pulse循环选择框中可以选择输出脉冲相位Output function limit 1输出限值1和Output function limit 2输出限值2循环选择框中可以选择No function(off)关闭、Greater than limit大于限值动作、Smaller than limit 小于限值动作等等选项。
Limit 1限值1和Limit 2限值2栏分别设置限值。
Hysteresis limit 1限值1回差和Hysteresis limit 2限值2回差栏分别设置动作回差。
Limit suppression 报警抑制框需要选中。
Time constant current output时间平滑常数栏中输入时间。
Current output循环选择框中选择输出电流量程。
Current suppression 电流抑制需要选中。
Enable test value允许通道测试可以选中。
但是选中后还需作硬件修改才可以作用。
Test value 栏中输入通道测试值。
Cahbration current output 输出电流系数栏中输入1。
6)Output channel 2属性页中设置同Output channel 1。
6、此时已经全部设置完毕,假如设置符合软件默认值,没有错误的话,各属性页中Status栏颜色是绿色的,修改过的栏Status旁边的白色框会变成蓝色。
而假如设置错误的话,Status栏颜色是红色的。
依次点击Apply、Ok确认,关闭Edit对话框。
7、打开主菜单栏的File,选择Transmit,假如设置正确,可以成功上传设置到卡件。
假如无法上传,重复第5步,修改设置至正确。
8、至此,MMS6312卡件已经设置完成。
打开主菜单栏的File,选中Save as…可以把所作设置保持到软件安装目录下的m6m文件夹中。
MMS6210卡件设置步骤1、通过配套提供的一根通讯线建立卡件与设置电脑之间的物理连接:一头接在电脑串行口上,另一头接在MMS6210卡件面板上的串行口。
2、开启电脑,启动设置软件MMS6000 Konfiguration。
在ID和Password中分别输入一个小写的s,点击Login确认,进入设置主画面。
3、打开主菜单栏的Connection,选择Connect,建立卡件与电脑的通讯连接。
4、打开主菜单栏的File,选择Receive,把卡件的原始设置下载到电脑内存中来。
5、此时File中的Edit变成亮色,可选择。
打开Edit对话框。
1)在Administration属性页中:可以设置Factory工厂名和Block街区地址。
2)在Basis属性页中:Limit increase on 报警倍增框可以不选,假如选中需要作硬件修改才能作用。
Limit multiplier value 栏可以输入报警倍增的系数。
Limit suppression on报警抑制框必须选中。
Temperature Danger 温度危险和Temperature Alert 温度报警栏中输入温度。
Switch on EX-mode切换到加装安全栅模式、Switch on difference monitoring 切换到差值监视模式、Switch on slave mode 切换到从模式框均无需选中。
Maximum difference 最大差值输入允许的最大测量差值。
3)在Channel 1属性页中Channel Active通道激活框必须选中。
KKS 通道和Description描述栏中可以设置成便于理解记忆的参数。
CON-Type前置器类型栏中选中所安装的前置器类型。
Sensor-Type传感器类型栏中选中所安装的传感器类型。
Sensitivity灵敏度栏中输入数值,该值由16除以量程范围得到。
Start of measuring range测量起始范围和End of measuring range测量中止范围栏中分别输入基量程和满量程。
Tare value displacement 零位值和Tare value voltage 零位电压栏中分别输入0和对应的电压值。
Measuring chain operating range highest level(V) 测量最大工作范围电压值、Measuring chain operating range greatest distance(mm)测量最大工作范围位移值、Measuring chain operating range lowest level(V)测量最小工作范围电压值、Measuring chain operating range smallest distance(mm)测量最小工作范围位移值栏在选中了传感器和前置器型号后会自动填入。
Invert measuring range反向测量范围框根据实际需要是否选中。
假如选中的话,注意零位电压要作修改。
EX-variant安全栅类型、EX-series resistance安全栅阻值栏无需输入。
4)Channel 2属性页中的设置同Channel 1。
5)Linearization channel 1属性页中:Linearization active 线性化激活框必须选中。
打开主菜单栏中的Display,选中Char. Variables ,打开实时棒状图,根据已经设置的零位电压值,由现场操作员在现场调整传感器,使棒状图中显示的测量值在零位。
现场固定零位。
根据调试员指令,现场操作员调整传感器到基量程,假如已经反向,则需调整到满量程。
调试员在Linearization channel 1属性页中的第一点的Displacement(mm)位移栏输入当前基量程的值,并点击对应该点的Online,则可在该点的V oltage(V)中接收到当前前置器的实际电压。
操作员根据指示,把传感器由基量程向满量程方向移动一定的值,调试员在第二点的位移栏中输入当前实际位移,点击Online接收实际电压值。
同样步骤,把传感器一直移动到满量程的值,接收实际电压。
完成线性化表的制作。
该表一共可以做32个线性化点。
6)Linearization channel 2属性页中的设置同Linearization channel 1。
7)Data acquisition 属性页中:Control 控制循环选中框中选中time模式Subspeed 最低转速、Normial speed 正常转速、Speed tolerance 转速公差、Over speed超速栏均无需修改,使用默认设置。
Support diagnosis system支持诊断系统框可以选中。
8)Output channel 1属性页中:Limit watching active 限值监测激活框必须选中。
Danger high危险高值、Alert high报警高值、Alert low报警低值、Danger low危险低值栏根据电厂实际情况输入数值。
Alarm Hysteresis报警回差循环选择框可以选择从1%到10%Latching active 锁定激活循环选择框选中not active无需激活。
Alarm delay 报警延迟循环选择框可以选择从1s到6sTime constant current output时间平滑常数栏中输入时间。
Current output循环选择框中选择输出电流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