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Word版解析】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新课标2卷)1
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ⅱ卷)答案与解析

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Ⅱ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6分)(2014春•永昌县校级期末)在一定条件下,动植物油脂与醇反应可制备生物柴油,化学方程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柴油由可再生资源制得B.生物柴油是不同酯组成的混合物C.动植物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D.“地沟油”可用于制备生物柴油考点: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A.生物柴油其原料取自可再生的动植物资源;B.生物柴油通常是指以动植物油脂为原料生产的、以脂肪酸甲酯为主要成份的液体燃料;C.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有机化合物为高分子化合物;D.“地沟油”中含有动植物油脂,动植物油脂与醇反应可制备生物柴油;解答:解:A.生物柴油由可再生资源制得,故A正确;B.生物柴油通常是指以动植物油脂为原料生产的、以不同脂肪酸甲酯组成的混合物,故B正确;C.动植物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0000,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C 错误;D.“地沟油”中含有动植物油脂,动植物油脂与醇反应可制备生物柴油,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油脂的性质与用途,难度不大,根据题目信息即可完成.2.(6分)(2015春•雅安期末)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5~60℃反应生成硝基苯B.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生成乙基环己烷C.乙烯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D.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生成2,4﹣二氯甲苯考点:苯的性质;乙烯的化学性质;苯的同系物.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A.根据苯的硝化反应;B.根据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苯环也可发生加成反应;C.根据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D.根据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发生的是侧链上的氢原子被取代;解答:解:A.苯的硝化反应: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5~60℃反应生成硝基苯,故A正确;B.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苯环也可发生加成反应,所以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生成乙基环己烷,故B正确;C.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所以乙烯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故C正确;D.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发生的是侧链上的氢原子被取代,不能得到苯环上氢原子被取代的产物2,4﹣二氯甲苯,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注意反应条件对产物结构的影响.3.(6分)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0 L 1.0 mol•L﹣1 的NaAl0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 N AB.12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 N AC.25℃时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 N AD.1 mol的羟基与1 mol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均为9 N 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溶液中存在水的电离平衡;B、石墨烯中每一个六圆环平均含有2个碳原子;C、溶液体积不知不能计算微粒数;D、羟基是取代基,氢氧根离子是阴离子.解答:解:A、1.0 L 1.0 mol•L﹣1 的NaAl02水溶液中,含有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大于2 N A,故A错误;B、石墨烯中每一个六圆环平均含有2个碳原子,12g石墨烯物质的量为1mol,含六元环的个数为0.5 N A故B正确;C、溶液体积不知不能计算微粒数;D、1 mol的羟基﹣OH含有电子数9 N A,1 mol的氢氧根离子OH﹣所含电子数均为10 N A,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主要考查溶液中微粒数判断,石墨结构分析计算,溶液PH计算,注意区别羟基和氢氧根离子的不同,题目难度中等.4.(6分)(2015•固原校级模拟)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浓盐酸与铁屑反应:2Fe+6H+═2Fe3++3H2↑B.钠与CuSO4溶液反应:2Na+Cu2+═Cu↓+2Na+C.N aHCO3溶液与稀H2SO4反应:CO32﹣+2H+═H2O+CO2↑D.向FeCl3溶液中加入Mg(OH)2:3Mg(OH)2+2Fe3+═2Fe(OH)3+3Mg2+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B.不能置换出Cu,反应生成氢氧化铜、硫酸钠、氢气;C.HCO3﹣不能拆分;D.发生沉淀的转化,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镁.解答:解:A.浓盐酸与铁屑反应的离子反应为Fe+2H+═Fe2++H2↑,故A错误;B.钠与CuSO4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为2Na+2H2O+Cu2+═Cu(OH)2↓+2Na++H2↑,故B错误;C.NaHCO3溶液与稀H2SO4反应的离子反应为HCO3﹣+H+═H2O+CO2↑,故C错误;D.向FeCl3溶液中加入Mg(OH)2的离子反应为3Mg(OH)2+2Fe3+═3Mg2++2Fe (OH)3,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书写的正误判断,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物质的性质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题目难度不大.5.(6分)(2013秋•尖山区校级期末)“ZEBRA”蓄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电极材料多孔Ni/NiCl2和金属钠之间由钠离子导体制作的陶瓷管相隔.下列关于该电池的叙述错误的是()A.电池反应中有NaCl生成B.电池的总反应是金属钠还原三价铝离子C.正极反应为:NiCl2+2e﹣═Ni+2Cl﹣D.钠离子通过钠离子导体在两电极间移动考点:化学电源新型电池.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该原电池中,钠作负极,负极上电极反应式为:Na﹣e﹣=Na+,Ni/NiCl2作正极,正极上电极反应式为:NiCl2+2e﹣=Ni+2Cl﹣,钠离子向正极移动.解答:解:A.负极上电极反应式为:Na﹣e﹣=Na+,正极上电极反应式为:NiCl2+2e﹣=Ni+2Cl ﹣,所以该原电池中有氯化钠生成,故A正确;B.根据正负极电极反应式知,金属钠还原NiCl2,故B错误;C.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NiCl2+2e﹣=Ni+2Cl﹣,故C正确;D.原电池放电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钠离子在负极产生,向正极移动,所以钠离子通过钠离子导体在两电极间移动,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原理,明确正负极上得失电子、离子的移动方向即可分析解答,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难度中等.6.(6分)(2014•郑州一模)在1200℃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H2S(g)+O2(g)═SO2(g)+H2O(g)△H12H2S(g)+SO2(g)═S2(g)+2H2O(g)△H2H2S(g)+O2(g)═S(g)+H2O(g)△H32S(g)═S2(g)△H4则△H4的正确表达式为()A.△H4=(△H1+△H2﹣3△H3)B.△H4=(3△H3﹣△H1﹣△H2)C.△H4=(△H1+△H2﹣3△H3)D.△H4=(△H1﹣△H2﹣3△H3)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利用盖斯定律分析,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不变的;根据目标方程改写分方程,然后求出反应热.解答:解:根据目标方程,把方程3反写,计量数乘以2;把方程2乘以;把方程1乘以;然后三者相加;即﹣△H3×2+△H2×+△H1×=(△H1+△H2﹣3△H3),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盖斯定律的应用,要注意方程式计量数的变化,及△H的符号的变化.7.(6分)(2014•宜章县校级模拟)室温时,M(OH)2(s)⇌M2+(aq)+2OH﹣(aq)K sp=a,c(M2+)=b mol•L﹣1时,溶液的pH等于()A.lg()B.lg()C.14+lg()D.14+lg()考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pH的简单计算.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依据Ksp=c(M2+)c2(OH﹣)表达式和题干K sp=a,C(M2+)=b mol•L﹣1,计算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结合溶液中离子积计算氢离子浓度和溶液pH;解答:解:室温时,M(OH)2(s)⇌M2+(aq)+2OH﹣(aq),已知K sp=a,c(M2+)=b mol•L ﹣1,则c(OH﹣)==mol•L﹣1,所以c(H+)==mol•L﹣1,则pH=﹣lgc(H+)=14+lg();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溶度积常数的有关计算和PH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对Ksp含义的理解.二、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58分)8.(15分)(2014秋•成都期末)正丁醛是一种化工原料.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合成正丁醛.发生的反应如下:CH3CH3CH3CH3OH CH3CH2CH2CHO.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列表如下:沸点/℃密度/g•cm﹣3水中溶解性正丁醇117.2 0.8109 微溶正丁醛75.7 0.8017 微溶实验步骤如下:将6.0gNa2Cr2O7放入100mL烧杯中,加30mL水溶解,再缓慢加入5mL浓硫酸,将所得溶液小心转移至B中.在A中加入4.0g正丁醇和几粒沸石,加热.当有蒸汽出现时,开始滴加B中溶液.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为90~95℃,在E中收集90℃以上的馏分.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有机层干燥后蒸馏,收集75~77℃馏分,产量2.0g.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能否将Na2Cr2O7溶液加到浓硫酸中,说明理由容易发生迸溅.(2)加入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暴沸,若加热后发现未加入沸石,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冷却后补加.(3)上述装置图中,B仪器的名称是滴液漏斗,D仪器的名称是直形冷凝管.(4)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c(填正确答案标号).a.润湿b.干燥c.检漏d.标定(5)将正丁醛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分水时,水在下层(填“上”或“下”).(6)反应温度应保持在90~95℃,其原因是保证正丁醛及时蒸出,又可尽量避免其被进一步氧化.(7)本实验中,正丁醛的产率为51%.考点:有机物的合成;醇类简介.专题:实验题.分析:(1)不能将Na2Cr2O7溶液加到浓硫酸中,因为浓硫酸的密度大,容易发生迸溅;(2)加入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暴沸,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该冷却后补加;(3)B仪器的名称是滴液漏斗,D仪器的名称直形冷凝管;(4)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进行的第一项操作是检漏;(5)由表中数据可知,正丁醛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据此判断;(6)根据题目所给反应物和产物的沸点数据可知,反应温度保持在90~95℃,既可保证正丁醛及时蒸出,又可尽量避免其被进一步氧化;(7)设正丁醛的产率为x,则正丁醇的利用率为x,根据关系式C4H10O~C4H8O列方程计算.解答:解:(1)因为浓硫酸的密度大,能将Na2Cr2O7溶液加到浓硫酸中,容易发生迸溅,故答案为:不能,容易发生迸溅;(2)加入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暴沸,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该冷却后补加,故答案为:防止暴沸;冷却后补加;(3)B仪器的名称是滴液漏斗,D仪器的名称直形冷凝管,故答案为:滴液漏斗;直形冷凝管;(4)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进行的第一项操作是检漏,故答案为:c:(5)正丁醛密度为0.8017 g•cm﹣3,小于水的密度,故分层水层在下方,故答案为:下;(6)根据题目所给反应物和产物的沸点数据可知,反应温度保持在90~95℃,既可保证正丁醛及时蒸出,又可尽量避免其被进一步氧化,故答案为:保证正丁醛及时蒸出,又可尽量避免其被进一步氧化;(7)设正丁醛的产率为x,则正丁醇的利用率为x,根据关系式,C4H10O~C4H8O74 724xg 2g解得:x==51%,故答案为:51.点评:本题考查有机化学实验、反应原理、基本操作、化学计算等,难度不大,注意计算中正丁醇的转化率等于正丁醛的产率,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9.(14分)(2013秋•桥东区校级月考)氧化锌为白色粉末,可用于湿疹、癣等皮肤病的治疗.纯化工业级氧化锌(含有Fe(II)、Mn(II)、Ni(II)等杂质)的流程如图所示:提示:在本实验条件下,Ni(II)不能被氧化;高锰酸钾的还原产物是MnO2.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②中除掉的杂质离子是Fe2+和Mn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4﹣+3Fe2++7H2O=3Fe(OH)3↓+MnO2↓+5H+、2MnO4﹣+3Mn2++2H2O=5MnO2↓+4H+;在加高锰酸钾溶液前,若pH较低,对除杂的影响是铁离子和锰离子不能生成沉淀,从而无法除去铁和锰杂质.(2)反应③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过滤得到的滤渣中,除了过量的锌外还有镍.(3)反应④形成的沉淀要用水洗,检查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少量水洗液于试管中,滴入1~2滴盐酸,再滴入氯化钡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沉淀已经洗涤干净;.(4)反应④中产物的成分可能是ZnCO3•xZn(OH)2.取干燥后的滤饼11.2g,锻烧后可得到产品8.1g,则x等于1.考点: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常见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1)根据题意,Ni(Ⅱ)不能被氧化,反应②中除掉的杂质离子是Fe2+和Mn2+,根据MnO4﹣+具有氧化性,能将Fe2+和Mn2+氧化,根据电子得失进行配平;加高锰酸钾溶液前,若pH较低,铁离子和锰离子不能生成沉淀,从而无法除去铁和锰杂质.(2)反应③为锌与镍离子的发生反应得到锌离子和镍;得到的滤渣中,除了过量的锌外还有金属镍.(3)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最后一次洗涤液,检验表面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4)根据关系式ZnCO3•xZn(OH)2~(x+1)ZnO来计算.解答:解:(1)根据题意,Ni(Ⅱ)不能被氧化,反应②中除掉的杂质离子是Fe2+和Mn2+,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MnO4﹣+3Fe2++7H2O=3Fe(OH)3↓+MnO2↓+5H+、2MnO4﹣+3Mn2++2H2O=5MnO2↓+4H+;加高锰酸钾溶液前,若pH较低,铁离子和锰离子不能生成沉淀,从而无法除去铁和锰杂质;故答案为:Fe2+和Mn2+;MnO4﹣+3Fe2++7H2O=3Fe(OH)3↓+MnO2↓+5H+、2MnO4﹣+3Mn2++2H2O=5MnO2↓+4H+;铁离子和锰离子不能生成沉淀,从而无法除去铁和锰杂质;(2)反应③为锌与镍离子的发生反应得到锌离子和镍,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得到的滤渣中,除了过量的锌外还有金属镍,故答案为:置换反应;镍;(3)由于溶液中硫酸根离子属于杂质离子,因此可以检验测定洗涤液中是否存在硫酸根离子,操作为:取最后一次少量水洗液于试管中,滴入1~2滴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沉淀已经洗涤干净,故答案为:取最后一次少量水洗液于试管中,滴入1~2滴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沉淀已经洗涤干净;(4)根据关系式ZnCO3•xZn(OH)2 ~(x+1)ZnO125+99x 81(x+1)11.2g 8.1g解得:x=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以工业流程为背景,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10.(14分)(2015•衡水模拟)在1.0L密闭容器中放入0.10molA(g),在一定温度进行如下反应:A(g)⇌B(g)+C(g )△H=+85.1kJ•mol﹣1反应时间(t)与容器内气体总压强(p)的数据见下表:时间t/h 0 1 2 4 8 16 20 25 30总压强p/100kPa 4.91 5.58 6.32 7.31 8.54 9.50 9.52 9.53 9.53回答下列问题:(1)欲提高A的平衡转化率,应采取的措施为升高温度、降低压强.(2)由总压强p和起始压强p0计算反应物A的转化率α(A)的表达式为×100%,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94.1,列式并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K 1.5mol/L.(3)①由总压强p和起始压强p0表示反应体系的总物质的量n总和反应物A的物质的量n (A),n总=0.10×mol,n(A)=0.10×(2﹣)mol.②下表为反应物A浓度与反应时间的数据,计算:α=0.051.反应时间t/h 0 4 8 16c(A)/(mol•L﹣1)0.10 a 0.026 0.0065分析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浓度c(A)变化与时间间隔(△t)的规律,得出的结论是达到平衡前每间隔4h,c(A)减少约一半,由此规律推出反应在12h时反应物的浓度c(A)为0.013mol•L﹣1.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的计算.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1)反应是吸热反应,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增大,结合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判断转化率;(2)相同条件下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反应前后物质的量的增大是反应的A 的物质的量,结合转化率概念计算得到;依据化学平衡三段式列式计算平衡浓度达到平衡常数;(3)①依据相同条件下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结合平衡计算得到;②依据平衡A的浓度计算,依据图表数据分析判断存在的规律;解答:解:(1)在一定温度进行如下反应:A(g)⇌B(g)+C(g )△H=+85.1kJ•mol﹣1反应是吸热反应,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增大,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可知,欲提高A的平衡转化率,平衡正向进行,可以升温或减压条件下使平衡正向进行;故答案:升高温度、降低压强;(2)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增大为反应的A的量,所以由总压强p和起始压强p0计算反应物A的转化率α(A)的表达式=×100%=()×100%;平衡时A的转化率=×100%=94.1%依据化学平衡三段式列式得到;A(g)⇌B(g)+C(g )起始量(mol/L)0.10 0 0变化量(mol/L)0.10×94.1% 0.10×94.1% 0.10×94.1%平衡量(mol/L)0.10(1﹣94.1%)0.10×94.1% 0.10×94.1%K===1.5mol/L故答案为:()×100%;94.1%; 1.5mol/L(3)①由总压强p和起始压强p0表示反应体系的总物质的量n总和反应物A的物质的量n(A),依据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n总:n起始=P:P0 ,n总=;A(g)⇌B(g)+C(g )起始量(mol)0.10 0 0变化量(mol)x x x平衡量(mol)0.10﹣x x x(0.10+x):0.10=P:P0x=n(A)=0.10﹣=0.10×(2﹣)mol;故答案为:;0.10×(2﹣);②n(A)=0.10×(2﹣)=0.10×(2﹣)=0.051mol所以浓度a=0.051mol/L;分析数据特征可知,每隔4h,A的浓度减小一半,故答案为:0.051;达到平衡前每间隔4h,c(A)减少约一半;由此规律推出反应在12h时反应物的浓度c(A)==0.013mol/L;故答案为:0.051,每隔4h,A的浓度减小一半;0.013;点评:本题考查压强关系和物质的量的计算应用,化学平衡计算方法,图表数据处理方法的分析判断,题目难度中等.11.(15分)(2014春•赫山区校级月考)〔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锌锰电池(俗称干电池)在生活中的用量很大.两种锌锰电池的构造如图(a)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普通锌锰电池放电时发生的主要反应为:Zn+2NH4Cl+2MnO2═Zn(NH3)2Cl2+2MnOOH ①该电池中,负极材料主要是锌,电解质的主要成分是NH4Cl,正极发生的主要反应是MnO2+NH4++e﹣=MnOOH+NH3.②与普通锌锰电池相比,碱性锌锰电池的优点及其理由是碱性电池不易发生电解质的泄露,因为消耗的负极改装在电池的内部,碱性电池的使用寿命较长,因为金属材料在碱性电解质中比在酸性电解质中的稳定性提高.(2)图(b)表示回收利用废旧普通锌锰电池工艺(不考虑废旧电池中实际存在的少量其他金属).①图(b)中产物的化学式分别为A ZnCl2,B NH4Cl.②操作a中得到熔块的主要成分是K2MnO4.操作b中,绿色的K2MnO4溶液反应生成紫色溶液和一种黑褐色固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MnO42﹣+2CO2=2MnO4﹣+MnO2↓+2CO32﹣.③采用惰性电极电解K2MnO4溶液也能得到化合物D,则阴极处得到的主要物质是H2(填化学式).考点: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1)①根据电池反应判断正负极和电解质;二氧化锰和铵根离子在正极发生反应;②根据碱性锌锰电池的特点分析;(2)①根据电池的材料分析;②根据已知反应物和产物,再利用元素守恒③K2MnO4溶液中阴极产物的判断,根据溶液中阳离子得电子能力分析.解答:解:(1)根据化学方程式Zn+2NH4Cl+2MnO2=Zn(NH3)2Cl2+2MnOOH,反应中Zn 被氧化,为电池负极锌,氯化铵是电解质的主要成分,二氧化锰和铵根离子在正极发生反应,MnO2+NH4++e﹣=MnOOH+NH3.与普通锌锰电池相比,碱性锌锰电池的优点及其理由是碱性电池不易发生电解质的泄露,因为消耗的负极改装在电池的内部,碱性电池的使用寿命较长,因为金属材料在碱性电解质中比在酸性电解质中的稳定性提高;故答案为:①锌;NH4Cl;MnO2+NH4++e﹣=MnOOH+NH3②碱性电池不易发生电解质的泄露,因为消耗的负极改装在电池的内部,碱性电池的使用寿命较长,因为金属材料在碱性电解质中比在酸性电解质中的稳定性提高.(2)废电池经机械分离后,加水溶解后溶液中的成分是氯化铵,再加稀盐酸Zn溶解生成氯化锌,因此浓缩结晶得到氯化铵和氯化锌.氯化铵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所以B为氯化铵,A为氯化锌.绿色的K2MnO4溶液发生反应后生成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和黑褐色的二氧化锰,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MnO42﹣+2CO2=2MnO4﹣+MnO2↓+2CO32﹣.采用惰性电极电解K2MnO4溶液,阴极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故答案为:①ZnCl2 NH4Cl②3MnO42﹣+2CO2=2MnO4﹣+MnO2↓+2CO32﹣l③H2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与技术、原电池原理、电极方程式的书写,综合性较强.12.(2015•江西模拟)〔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中,A和B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均只有一个,并且A﹣和B+的电子数相差为8;与B位于同一周期的C和D,它们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4和2,且原子序数相差为2.回答下列问题:(1)D2+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2)四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K,电负性最大的是F.(填元素符号)(3)A、B和D三种元素组成的一个化合物的晶胞如图所示.①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2NiF4;D的配位数为6;②列式计算该晶体的密度 3.4g•cm﹣3.(4)A﹣、B+和C3+三种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的B3CA6,其中化学键的类型有离子键和配位键;该化合物中存在一个复杂离子,该离子的化学式为[FeF6]3﹣,配位体是F﹣.考点:晶胞的计算;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及应用.专题: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分析: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中,A和B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均只有一个,并且A﹣和B+的电子数相差为8,A属于第VIIA族元素,B属于第IA族元素,且A的原子序数小于B,则A是F元素,B是K元素;与B位于同一周期的C和D,它们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4和2,且原子序数相差为2,且C和D的原子序数大于B,C的原子序数小于D,则C是Fe元素,D是Ni元素,结合物质结构和性质解答.解答:解: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中,A和B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均只有一个,并且A﹣和B+的电子数相差为8,A属于第VIIA族元素,B属于第IA族元素,且A的原子序数小于B,则A是F元素,B是K元素;与B位于同一周期的C和D,它们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4和2,且原子序数相差为2,且C和D的原子序数大于B,C的原子序数小于D,则C是Fe元素,D是Ni元素,(1)D2+的价层电子为3d电子,根据能量最低原理、保里不相容原理及洪特规则知,其价电子排布图为,故答案为:;(2)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第一电离能越小,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越大,这四种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K元素,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F,所以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K,电负性最大的是F,故答案为:K;F;(3)①该晶胞中A原子个数=16×=8,B原子个数=8×=4,D原子个数=8×,所以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2NiF4,根据晶胞结构知,D的配位数是6,故答案为:K2NiF4;6;②该晶胞的体积=(400×10﹣10cm)(1308×10﹣10cm),ρ==3.4g•cm﹣3,故答案为:3.4;(4)A﹣、B+和C3+三种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的K3FeF6,该物质中阴阳离子间存在离子键,铁原子和氟原子间存在配位键,该化合物中存在一个复杂离子,该离子的化学式为[FeF6]3﹣,配位体是F﹣,故答案为:离子键和配位键;[FeF6]3﹣;F﹣.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结构和性质,正确推断元素是解本题关键,难度中等,注意化学式的确定中,各中原子被几个晶胞共用,为易错点,难点是密度的计算.13.(2013秋•西山区校级期末)[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化合物I(C11H12O3)是制备液晶材料的中间体之一,其分子中含有醛基和酯基.I可以用E 和H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已知以下信息:1.A的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其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2.R﹣CH=CH2R﹣CH2CH2OH;3.化合物F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4.通常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名称为2﹣甲基﹣2﹣氯丙烷.(2)D的结构简式为(CH3)2CHCHO.(3)E的分子式为C4H8O2.(4)F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5)I的结构简式为.(6)I的同系物J比I相对分子质量小14,J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如下条件:①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②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共有18种(不考虑立体异构).J的一个同分异构体发生银镜反应并酸化后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且峰面积比为2:2:1,写出J的这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考点:有机物的推断.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A的分子式为C4H9Cl,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其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则A为(CH3)3CCl,在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B为CH2=C(CH3)2,B 发生信息2中的反应生成C为(CH3)2CHCH2OH,C发生催化氧化生成D为(CH3)2CHCHO,D再与氢氧化铜反应,酸化得到E为(CH3)2CHCOOH,F的分子式为C7H8O,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应含有2个不同的侧链,且处于对位,则F为,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G为,G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发生水解反应,酸化得到H,由于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故H为,H与E发生酯化反应生成I,其分子中含有醛基和酯基,故I为,据此解答.解答:解:A的分子式为C4H9Cl,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其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则A为(CH3)3CCl,在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B为CH2=C(CH3)2,B 发生信息2中的反应生成C为(CH3)2CHCH2OH,C发生催化氧化生成D为(CH3)2CHCHO,D再与氢氧化铜反应,酸化得到E为(CH3)2CHCOOH,F的分子式为C7H8O,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应含有2个不同的侧链,且处于对位,则F为,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G为,G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发生水解反应,酸化得到H,由于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故H为,H与E发生酯化反应生成I,其分子中含有醛基和酯基,故I为,(1)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CH3)3CCl,化学名称为:2﹣甲基﹣2﹣氯丙烷,故答案为:2﹣甲基﹣2﹣氯丙烷;(2)由上述分析可知,D的结构简式为(CH3)2CHCHO,故答案为:(CH3)2CHCHO;(3)E为(CH3)2CHCOOH,其分子式为C4H8O2,故答案为:C4H8O2;。
2013年高考化学真题(Word版)——新课标2卷(试题+答案解析)

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化学试题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Cr 52 Fe 56 Ni 59 Cu 64 Zn 657. 在一定条件下,动植物油脂与醇反应可制备生物柴油,化学方程式如下:动植物油脂 短链醇 生物柴油 甘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柴油由可再生资源制得B. 生物柴油是不同酯组成的混合物C.动植物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D. “地沟油”可用于制备生物柴油 8.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5-60℃反应生成硝基苯B.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生成乙基环己烷C.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D.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生成2,4-二氯甲笨 9.N 0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0L1.0mo1·L -1的NaAlO 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0 B.12g 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N 0C. 25℃时pH=13的NaOH 溶液中含有OH 一的数目为0.1 N 0 D. 1mol 的羟基与1 mot 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均为9 N 0 10.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浓盐酸与铁屑反应:2Fe+6H+=2Fe 3++3H 2↑B.钠与CuSO 4溶液反应:2Na+Cu 2+=Cu↓+2Na +C.NaHCO 3溶液与稀H 2SO 4反应:CO 2-3+2H +=H 2O+CO 2↑D.向FeCl 3溶液中加入Mg(OH)2:3Mg(OH)2+2Fe 3+=2Fe(OH)3+3Mg 2+11.“ZEBRA”蓄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电极材料多孔Ni/NiCl 2和金属钠之间由钠离子导体制作的陶瓷管相隔。
下列关于该电池的叙述错误的是A.电池反应中有NaCl 生成B.电池的总反应是金属钠还原三个铝离子C.正极反应为:NiCl 2+2e -=Ni+2C l -D.钠离子通过钠离子导体在两电极间移动R 1COOCH 2 R 2COOCH + 3R’OH R 3COOCH 2 催化剂加热R 1COO R’ CH 2OHR 2COO R’+ CHOHR 3COO R’ CH 2OH12.在1200℃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H 2S (g )+32O 2(g)=SO 2(g)+H 2O(g) △H 12H 2S(g)+SO 2(g)=S 2(g)+2H 2O(g) △H 2H 2S(g)+O 2(g)=S(g)+H 2O(g) △H 3 2S(g) =S 2(g)△H 4则△H 4的正确表达式为 A.△H 4=32(△H 1+△H 2-3△H 3)B.△H 4=32(3△H 3-△H 1-△H 2) C.△H 4=32(△H 1+△H 2+3△H 3) D.△H 4= 32(△H 1-△H 2-3△H 3) 13.室温时,M(OH)2(s) M 2+(aq)+2OH -(aq) Ksp=a; c(M 2+)=b mol·L -1时,溶液的pH等于A.11()2b g aB.11()2a g bC.14+11()2a g bD.14+ 11()2bg a26.(15)正丁醛是一种化工原料。
2013年高考新课标2全国卷化学试题及答案

9.N0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OL1.0mo1·L-1的NaAI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0B.12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N0C. 25℃时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一的数目为0.1 N0D. I mol的羟基与1 mot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均为9 N013.室温时,M(OH)2(S) M2+(aq)+2OH-(aq) =a·c(M2+)=b mol·L-1时,溶液的pH等于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lg()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lg()C.14+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lg()D.14+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lg(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9、电解法处理酸性含铬废水(主要含有Cr2O72-)时,以铁板作阴、阳极,处理过程中存在反应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最后Cr3+以Cr(OH)3形式除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阳极反应为Fe-2e-Fe2+B.电解过程中溶液pH不会变化C.过程中有Fe(OH)3沉淀生成D.电路中每转移12 mol电子,最多有1 mol Cr2O72-被还原10、下列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目的操作A. 配制100 mL 1.0 mol/L CuSO4溶液将25 g CuSO4·5H20溶于100 mL蒸馏水中B. 除去KNO3中少量NaCl 将混合物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C. 在溶液中将MnO4-完全转化为Mn2+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至紫色消失D. 确定NaCl溶液中是否混有Na2CO3 取少量溶液滴加CaCl2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浑浊11、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用过量氨水吸收工业尾气中的SO2:2NH3·H20+SO22NH4++SO32-+H2OB.氯化钠与浓硫酸混合加热:H2SO4+2Cl-SO2↑+Cl2↑+H2OC.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硝酸:3Fe2++4H++NO3-3Fe3++NO↑+3H2OD.明矾溶液中滴入B a(O H)2溶液使SO42-恰好完全沉淀:2Ba2++3OH-+Al3++2SO42-2B a SO4↓+Al(OH)3↓12、右图表示溶液中c(H+)和c(OH-)的关系,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两条曲线间任意点均有c(H+)×c(OH-)=KwB.M区域内任意点均有c(H+)<c(OH-)C.图中T1<T2D.XZ线上任意点均有pH=713、某单官能团有机化合物,只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相对分子质量为58,完全燃烧时产生等物质的量的CO 2和H 2O 。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及化学试题解答

绝密★启用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第I卷第1页至第5页,第II卷第6页至第12页。
全卷满分300分。
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的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
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所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II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的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共120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Ai27 S32 Cl35.5 Ce140 Pb2071.生物膜将真核细胞分隔成不同的区室,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核是mRNA合成和加工的场所B.高尔基体是肽链合成和加工的场所C.线粒体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D.溶酶体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2.细胞代谢受酶的调节和控制。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都是通过影响细胞内酶活性来调节细胞代谢B.代谢的终产物可反馈调节相关酶活性,进而调节代谢速度C.同一个体各种体细胞酶的种类相同、数量不同,代谢不同D.对于一个细胞来说,酶的总类和数量不会发生变化3.右图为第10粒水稻种子在成熟过程中于物质和呼吸速率变化的示意图。
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2解析汇报(理科综合化学)

2013年高考新课标卷理科综合(Ⅱ)化学试题全解全析科目:化学试卷名称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Ⅱ)考点检索号题目及解析17(2013·新课标Ⅱ·7)7. 在一定条件下,动植物油脂与醇反应可制备生物柴油,化学方程式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柴油由可再生资源制得B. 生物柴油是不同酯组成的混合物C.动植物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D. “地沟油”可用于制备生物柴油【解题指南】根据所学油脂的性质进行判断,油脂是指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解析】选C。
选项具体分析结论A因为生物柴油是由动植物油脂和短链醇发生反应得到的,所以它可以由可再生资源制得。
正确B因为生物柴油中的R1、R2、R3既可以表示相同的烃基,也可以表示不同的烃基,因此生物柴油是混合物不是纯净物。
正确C高分子化合物是指相对分子质量较大,从几万到几十万。
而动植物油脂相对分子质量一般不超过一千,故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错误D “地沟油”中也有部分油脂存在,故也可以用来制备生物柴油。
正确17(2013·新课标Ⅱ·8)8.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5-60℃反应生成硝基苯B.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生成乙基环己烷C.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D.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生成2,4-二氯甲苯【解题指南】本题应用苯的硝化反应,苯乙烯的加成反应,乙烯的加成反应和甲苯的取代反应来解答。
【解析】选D。
苯可以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5---60℃水浴加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其中浓硫酸起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A项正确;苯乙烯中的碳碳双键和苯环都可以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生成乙基环己烷,B项正确;乙烯可以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碳碳双键断开分别加溴原子,生成1,2—二溴乙烷,C项正确;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应该在甲基上发生取代反应,不是2,4-二氯甲苯,D项错误。
2013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新课标II卷)

2013相对原子质高考新课标Ⅱ卷理综化学试题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 Cr 52 Fe 56 Ni 59 Cu 64 Zn 657. 在 定条 R1COOCH2 R2COOCH R3COOCH2动植物 脂 醇反应可制备生物柴 R1COO R’ R2COO R’ R3COO R’化学方程式如 : CH2OH CHOH CH2OH3R’OH催化剂 加热动植物 脂短链醇生物柴甘列 述错误的是. A.生物柴 可再生资源制得 B. 生物柴 是 酯组成的混合物C.动植物 脂是高分子化合物 8. 列 述中 错误的是D. “地沟 ”可用于制备生物柴A.苯 浓硝酸 浓硫酸共热并保持 55-60℃反应生成硝基苯 B.苯乙烯在合适条 催化加氢可生成乙基 烷C.乙烯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 1,2-二溴乙烷 D. 苯 氯气在 照 反应 9.N0 要生成 2,4-二氯 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列 述 确的是1A.1.0L1.0mo1·L的 NaAlO2 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 0.5N02N0B.12g 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 的个数C. 25℃时 pH=13 的 NaOH 溶液中含有 OH 的数目 D. 1mol 的羟基 1 mot 的氢氧 离子所含电子数均0.1 N0 9 N010.能 确表示 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浓盐酸 铁屑反应 2Fe+6H+=2Fe3++3H2↑ B. CuSO4 溶液反应 2Na+Cu2+=Cu↓+2Na+C.NaHCO3 溶液 稀 H2SO4 反应 CO2-3+2H+=H2O+CO2↑ D.向 FeCl3 溶液中加入 Mg(OH)2:3Mg(OH)2+2Fe3+=2Fe(OH)3+3Mg2+11.“ZEBRA”蓄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 电极材料多孔 Ni/NiCl2 和金属-1-之 间 是 A.电池反应中有 NaCl 生成 B.电池的总反应是金属 C. 极反应 原 个 离子 离子导体制作的陶瓷管相隔 列关于 电池的 述错误的NiCl2+2e =Ni+2ClD. 离子通过 离子导体在两电极间移动12.在 1200℃时 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 列反应 H2S g +3 O2(g)=SO2(g)+H2O(g) 2△H2△H12H2S(g)+SO2(g)= S2(g)+2H2O(g)H2S(g)+ O2(g)=S(g)+H2O(g) 2S(g) =S2(g) 则△H4 的 确表达式 A.△H4= C.△H4=△H3 △H43 2 3 2 b a△H1+△H2-3△H3 △H1+△H2+3△H3B.△H4= D.△H4=3 2 3 23△H3-△H1-△H2△H1-△H2-3△H313.室温时 M(OH)2(s) A. 1g ( ) C.14+ 1g ( )M2+(aq)+2OH-(aq)Ksp=a; c(M2+)=b mol·L-1 时 溶液的 pH 等于1 2B. 1g ( )1 2a ba b 1 b D.14+ 1g ( ) 2 a1 2-2-26. 15 醛是 种化工原料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 装置合成 醛发生的反应如 CH3CH2CH2CH2OHNa2Cr2O7 H2SO4 加热 CH3CH2CH2CHO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列表如 点/ c 醇 醛 实验 骤如 将 6.0gNa2Cr2O7 放入 100mL 烧杯中 加 30mL 水溶解 再缓慢加入 5mL 浓硫酸 将 11.72 75.7 密度/(g·cm-3) 0.8109 0.8017 水中溶解性 微溶 微溶所得溶液小心转移至 B 中 在 A 中加入 4.0g醇和几粒 石 加热 当有蒸汽出 90—95℃ 在 E 中收集 90℃时 开始滴加 B 中溶液 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 的馏分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 分去水层 有机层 燥 蒸馏 收集 75—77℃馏分 产 2.0g 回答 列 题-3-1 实验中 能否将 Na2Cr2O7 溶液加到浓硫酸中说明理2加入 是石的作用是若加热发加石应采取的确方法3述装置图中 B 仪器的是D 仪器的 填 确答案标号 d.标定是4 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a.润湿 5 将 b. 燥 c.检漏醛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分水时 水在层 填“ ”或“ ”6 反应温度应保持在 90—95℃ 其原因是 7 实验中 醛的产率 %27. 14 分 氧化锌 白色粉 可用于湿疹 :调 PH 5 过滤 Zn癣等皮肤病的治疗纯化工氧化锌(含有 Fe( ),Mn( ), Ni( )等杂质)的流程如稀 H2SO4工ZnO过滤浸出液 适 高锰酸钾溶液 Na2CO3 滤液过滤 煅烧滤液滤饼ZnO提示:在 实脸条 回答 列 题:Ni( ) 能被氧化:高锰酸钾的 原产物是 MnO2(1)反应②中除掉的杂质离子是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加高锰酸钾溶液前 若 pH 较 (2)反应③的反应类型对除杂的影响是 .过滤得到的滤渣中 除了过 的锌外 有(3)反应④形成的沉淀要用水洗 检验沉淀是否洗涤 净的方法是(4)反应④中产物的成分可能是 ZnCO3·xZn(OH)2 .取 操 g. 则 x 等于的滤饼 11.2g 煅烧 可得到产品 8.1-4-28. 14 号 在 1.0 L 密 容器中放入 0.10molA(g) 在 定温度进行如 反应应: A(g) B(g) C(g) △H=+85.1kJ·mol1反应时间(t) 容器内气体总压强(p)的数据见 表 时间 t/h 总压强 p/100kPa 回答 列 题: (1)欲提高 A 的 衡转化率 应采取的措施 (2) 总压强 P 和起始压强 P0 计算反应物 A 的转化率 α(A)的表达式 衡时 A 的转化率 _ 列式并计算反应的 衡常数 K n 总和反应物 A 的物质的 n A 0 4.91 1 5.58 2 6.32 4 7.31 8 8.54 16 9.50 20 9.52 25 9.53 30 9.53(3)① 总压强 p 和起始压强 p0 表示反应体系的总物质的 n 总= mol n A = mol② 表 反应物 A 浓度 反应时间的数据 计算 a= 反应时间 t/h C A / mol·L-1 分析 是 规律推出反应在 12h 时反应物的浓度 c A mol·L-1 0 0.10 A 4 a 化 8 0.026 时间间隔 16 0.0065 得出的结论反应中反应反应物的浓度 c△t 的规律36.[化学——选修 2 化学 技术] 15 锌锰电池 俗 电池 在生活中的用 很大 两种锌锰电池的构造图如图 a 所示-5-回答 列 题 1 普通锌锰电池放电时发生的 要反应Zn+2NH4Cl+2MnO2=Zn(NH3)2Cl2+2MnOOH ① 电池中 负极材料 要是________ 电解质的 要成分是______ 反应是_______ ② 普通锌锰电池相比 碱性锌锰电池的优点及其理 是 _______ 2 图 b 表示回收利用废旧普通锌锰电池的 种工艺 考虑废旧电池中实际存在的少 极发生的 要其他金属 3 图 b 中产物的化学式分别 A_______ B________① 操作 a 中得到熔块的 要成分是 K2MnO4 操作 b 中 绿色的 K2MnO4 溶液反应 生成 紫色溶液和 种黑褐色固体 _______ ② 采用惰性电极电解 K2MnO4 溶液也能得到化合物 D ________ 填化学式 则阴极处得到的 要物质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6-37.[化学——选修 3 物质结构 性质] 15 分 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 A B C D 中 A 和 B 的 电子层中 成对电子均只有 1 个 的电子相差 8 B 于 且 A 和 B+周期的 C 和 D 它们 4 和 2 且原子序数电子层中的 成对电子数分别 相差 2回答 列 题 1 D2+的 层电子排布图 _______2 四种元素中第 电离最小的是________ 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___ 3 A B和D 填元素符号种元素组成的 个化合物的晶胞如图所示 D 的配 数 _______化合物的化学式 _________列式计算 晶体的密度_______g·cm-3 4 A B+和 C3+ 种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B3CA6 其中化学键的类型有_____ 个复杂离子 离子的化学式 _______ 配 体是____ 化合物中存在38.[化学——选修 5 有机化学基础] 15 分 化合物 C11H12O3 是制备液晶材料的中间体之 合成 其分子中含有醛基和酯基 可 用E 和 H 在 定条知信息① A 的 磁共振氢谱表明其只有 种化学 境的氢 B2H6 ② RCH=CH2 H2O2/OH RCH2CH2OH-7-③ 化合物 F 苯 ④ 通常在的 氯 物只有两种 个碳原子 连有两个羟基 稳定 易脱水形成羰基回答 列 题 1 2 3 A 的化学 _________D 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 E 的分子式 ___________4 F 生成 G 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反应类型 __________ 5 I 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 6 I 的 系物 J 比 I 相对分子质 小 14 J 的 分异构体中能 时满足如 条 ①苯 只有两个取 基 考虑 ,②既能发生银镜反应 又能和饱和 NaHCO3 溶液反应放出 CO2 共有______种 立体异构 面 比 J 的 个 分异构体发生银镜反应并酸化 2 2 1 写出 J 的 磁共振氢谱组峰 且峰种 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参考答案解7. 动植物 脂 是是高分子化合物 选择 C 8. 苯 氯气在 照 反应 要是 基 的 H 被取 选择 D9.A 项 溶质 NaAlO2 和溶剂 H2O 中都含有 O 原子 B 项 12g 石墨烯含有 No 个 C 原子 个 C 原子 C 项 缺乏体 10No 选择 B 10.A 项 浓盐酸 铁屑反应生成 Fe2 NaOH 再 硫酸 反应 C 项 是 HCO3 11.负极是液体金属 Na =Ni+2Cl 电极反应式 B项 . CuSO4 溶液反应 Na 水反应 生成的 个六边形共用 1 个六边形含有 2 个 C 原子 共有 1No核2=0.5No B 确D 项 1mol 的羟基含有 9No 个电子 但 1 mol 的氢氧 离子所含电子数H 反应 选择 D Na e ===Na ; A C D 极是 Ni 电极反应式 NiCl2+2e总反应是 2Na NiCl2=2NaCl Ni 所确 B 错误 选择 B-8-3 12. 据 S 守恒原理 要得到方程式 4 可 用 方程式 1+方程式 2—3核方程式 2 核2 所 选择 A 13.赏析 考察沉淀溶解 衡 选择 C PH 值的关系 C(M2+)·C2(OH-)= a C2(OH-)=a/b 过计算26. 1能将 Na2Cr2O7 溶液加到浓硫酸中 应 将浓硫酸加到 Na2Cr2O7 溶液 因 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 热 容易溅出伤人 2 石的作用是防 液体暴 避免加热时继续反应而降 若加热 发 产率 加 石 应采取的 确方法冷却 补加3 B 仪器是分液漏斗 D 仪器是冷凝管 4 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 5 因 醛的密度是 0.8017 g·cm-3 比水轻 水层在 层 据 醛的 点和 醛进 原性 氧化 要是 了将 醛及时6 反应温度应保持在 90—95℃分离出来 促使反应 向进行 并 少 7 按反应关系 2.0 3.9核100%=51.3% 参考答案 172 醛的理论产 是 4.0g核74=3.9g 实际产 是 2.0g,产率能 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 热 容易溅出伤人 冷却 补加2 防 液体暴3 分液漏斗 冷凝管 4 c 5 6 了将 醛及时分离出来 促使反应 向进行 并 少 醛进 氧化7 51% 27. 1 除去的杂质离子是 Fe2 和 Mn2 式沉淀 来 反应离子方程式 MnO4 3Mn2 3Fe2 2MnO4 7H2O===MnO2 2H2O===5MnO2 3Fe(OH)3 4H ; 会形成 Fe(OH)3 和 MnO2 沉淀-9-Fe2Fe(OH)3 的形式沉淀 来 Mn2MnO2 的形5H ;在加高锰酸钾溶液前 若 pH 较2 Zn Ni2 ===Zn2Ni 是置换反应有 Ni 检验 SO42 离子 取最 次洗涤液3 洗涤 要是除去 SO42 和 CO32 离子 检验洗净应 少 4滴入稀盐酸 加入氯化 溶液 没有白色沉淀生成 证明洗涤 净 ZnCO3 amol,Zn(OH)2 bmol125a+99b=11.2; 81(a+b)=8.1 解之 a:b=1:x=1:1,x=1 答案 1 Fe2 和 Mn2 MnO4 3Mn2 3Fe2 2MnO4 7H2O===MnO2 2H2O===5MnO2 3Fe(OH)3 4H ; 5H ;会形成 Fe(OH)3 和 MnO2 沉淀 或无法除去 Fe2 和 Mn2 2 置换反应 Ni 3 取最 净 4 1 28. 1 据反应是放热反应特征和是气体分子数增大的特征 要使 A 的转化率增大 向移动 可 采用升高温度 降 压强的方法 2 反应前气体总物质的 0.10mol A 的转化率 α(A) 改 0.10α(A) mol, 据差 衡要 次洗涤液少 滴入稀盐酸 加入氯化 溶液 没有白色沉淀生成 证明洗涤法 气体增加 0.10α(A)mol pO 0.10 0.10+0.10α(A)= p p α(A)=( p o阿伏加德罗定律列出关系 1)核100% 9.53 α(A)= 4.91 1 核100%=94.1%衡浓度 C(C)=C(B)=0.1核94.1%=0.0941mol/L,C(A)=0.1-0.0941=0.0059mol/L, 0.09412 K= 0.0059 =1.5 3 0.10 pO n =p p n=0.1核po其中n A =0.1p 0.1核pop 0.1 =0.1核 2 p o7.31 n(A)=0.1核 2 4.91 =0.051C(A)=0.051/1=0.051mol/L间隔 4 小时 A 的浓度 原来的 半 当反应 12 小时时 C(A)=0.026/2=0.013mol/L 答案 1 升高温度 降 压强 p 2 α(A)=( p o 0.09412 1)核100% 94.1% K= 0.0059 =1.5- 10 -3 0.1核p p o 0.1核 2 p p o0.051 间隔4小时 A 的浓度 原来的 半 0.01336.答案1 Zn NH 4ClMnO 2 e NH 4===MnOOH NH 32 碱性电池 容易发生电解质溶液泄漏 因 消耗的负极改装在电池的内部 碱性电池使用寿命长 因 金属材料在碱性电解质比在酸性电解质的稳定性好3 ZnCl 2; NH 4Cl3MnO 42 2CO 2===2MnO 4 MnO 2 2CO 32H 237.答案12 K F3 K 2NiF 4; 639核4+59核2+19核86.02核1023核4002核1307核10—18=3.4 4 离子键 配 键 [FeF 6]3 38. 1 A 的分子式 C 4H 9Cl 磁共振氢谱表明其只有 种化学 境的氢 所 A 的结构简式 (CH 3)3CCl 2— 基—2—氯 烷2 A B 是消去反应 B 是(CH 3)2C=CH 2 B C 是加成反应 据提供的反应信息 C 是(CH 3)2CHCH 2OH;C D 是氧化反应 D 是(CH 3)2CHCHO;3 D E 是氧化反应 E 是(CH 3)2CHCOOH;分子式 C 4H 8O 24 F 的分子式 C 7H 8O 苯 的 氯 物只有两种 所 F 的结构简式 在 照条 氯气按物质的 之比1 2反应 是对 酚中的 基中的2个H 被Cl取 化学方程式属于取 反应5 F G是取 反应 G H是水解反应 据信息 应 是—CHCl2 成—CHO H I是酯化反应 I的结构简式 ;6 J是I的 系物 相对分子质 小14 说明J比I少 个C原子 两个取 基既能发生银镜反应 又能和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 官能团 个是羧基个醛基 或—COOH —CH2CH2CHO组合 或—COOH —CH(CH3)CHO组合 或—CH2COOH —CH2CHO组合 或—CH2CH2COOH —CHO组合 或—CH(CH3)COOH —CHO组合 或HOOCCH CHO — —CH3的组合 个组合考虑邻 间 对 个 置 化 共有6核3=18种满足条 的 分异构体 其中个 分异构体发生银镜反应并酸化 磁共振氢谱 组峰 且峰面 比 2 21 结构简式答案1 2— 基—2—氯 烷2 (CH3)2CHCHO;3 C4H8O24 取 反应56 18。
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化学试题及解析

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化学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和答题要求;所有答案必须凃或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考试务必将答题纸上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在答题纸反面清楚地填写姓名。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8 Na-23 S-32 Ca-40 Fe-56 Ni-59 Cu-64 Br-80 Ba-137一、1.D【解析】地沟油属于酯类、矿物油属于烃类,二者点燃时都能燃烧,A项错误;地沟油、矿物油均属于混合物,二者没有固定沸点,B项错误;地沟油、矿物油二者的密度均比水小且都不溶于水,与水混合都浮在水面上,C项错误;加入足量NaOH溶液,矿物油不发生反应,液体混合物分层、地沟油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甘油、高级脂肪酸的钠盐,混合液不分层,D项正确。
22.C【解析】氰酸铵属于铵盐,是离子化合物,A项错误;尿素是共价化合物,B项错误;氰酸铵与尿素的分子式均为CON2H4,因此属于同分异构体,C项正确;同素异形体是指同种元素形成不同单质,而氰酸铵与尿素属于化合物,D项错误。
3.3.D【解析】Th有质量数为230、232的两种同位素,因此无法确定Th的质量数,A项错误;不知230Th与232Th的丰度,无法确定Th的相对原子质量,B项错误;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种类不变,而232Th转化为233U原子种类发生变化,C项错误;230Th与232Th互为同位素,二者化学性质相同,D项正确。
4.4.A【解析】碘与干冰的升华,均为固体分子转化为气体分子,克服的作用力均为分子间作用力,A项正确;硅是原子晶体,熔化时克服的作用力是共价键、C60是分子晶体,熔化时克服作用力是分子间作用力,B项错误;HCl和NaCl溶解克服的作用力分别为共价键、离子键,C项错误;溴与汞的气化克服的作用力分别为分子间作用力、金属键,D项错误。
2013年全国高考化学真题及答案(15套全)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7.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中催化剂,能在室温下高效催化空气中甲醛的氧化,其反应如下:HCHO+O2催化剂CO2+H2O。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CO2分子中的化学键为非极性键C.HCHO分子中既含α键又含π键D.没生成1.8gH2O消耗2.24L O28.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
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9.下列分子或离子在指定的分散系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银氨溶液:Na+、K+、NO3-、NH3·H2OB.空气:C2H2、CO2、SO2、NOC.氢氧化铁胶体:H+、K+、S2-、B r-D.高锰酸钾溶液:H+、Na+、SO42-、葡萄糖分子10.热激活电池可用作火箭、导弹的工作电源。
一种热激活电池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作为电解质的无水LiCl-KCl 混合物受热熔融后,电池即可瞬间输出电能。
该电池总反应为:PbSO4+2LiCl+Ca =====CaCl2+Li2SO4+Pb。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式:Ca+2Cl- - 2e- ===== CaCl2B.放电过程中,Li+向负极移动C.没转移0.1mol电子,理论上生成20.7PbD.常温时,在正负极间接上电流表或检流计,指针不偏转11.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以制备特种陶瓷的原料MgO:MgSO3(s) + CO(g) MgO(s) + CO2(g) +SO2(g) △H>0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若仅改变图中横坐标x的值,重新达到平衡后,纵坐标y随x变化趋势合理的是()12.我省盛产矿盐(主要成分是NaCl,还好有SO42-等其他可溶性杂质的离子)。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有矿盐生成食盐,除去SO42-最合适的实际是Ba(NO3)2B.工业上通过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备金属钠和氯气C.室温下,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食盐中的溶解度D.用酚酞试液可鉴别饱和食盐水和饱和纯碱溶液13.已知NaHSO3溶液显酸性,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HSO3- + H2O H2SO3 + OH-①HSO3-H+ + SO32- ②向0.1mol·L-1的NaHSO3溶液中分别加入以下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加入少量金属Na ,平衡①左移,平衡②右移,溶液中c(HSO 3-)增大B.加入少量Na 2SO 3固体,则c(H +) + c(Na +) = c(HSO 3-) + c(OH -) +1/2c(SO 32-)C.加入少量NaOH 溶液,、(OH )(H )c c -+的值均增大D.加入氨水至中性,则2c(Na +) = c(SO 32-)>c(H +) = c(OH -)25.(15分)(1)W 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第 族;W 的原子半径比X 的(填“大”或“小”)。
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ⅱ)(含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6分)在一定条件下,动植物油脂与醇反应可制备生物柴油,化学方程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柴油由可再生资源制得B.生物柴油是不同酯组成的混合物C.动植物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D.“地沟油”可用于制备生物柴油2.(6分)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5~60℃反应生成硝基苯B.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生成乙基环己烷C.乙烯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D.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生成2,4﹣二氯甲苯3.(6分)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0L1.0mol•L﹣1的NaAl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B.12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N AC.25℃时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 AD.1mol的羟基与1mol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均为9N A4.(6分)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浓盐酸与铁屑反应:2Fe+6H+═2Fe3++3H2↑B.钠与CuSO4溶液反应:2Na+Cu2+═Cu↓+2Na+C.NaHCO3溶液与稀H2SO4反应:CO32﹣+2H+═H2O+CO2↑D.向FeCl3溶液中加入Mg(OH)2:3Mg(OH)2+2Fe3+═2Fe(OH)3+3Mg2+ 5.(6分)“ZEBRA”蓄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电极材料多孔Ni/NiCl2和金属钠之间由钠离子导体制作的陶瓷管相隔。
【纯Word版解析】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安徽卷)2

2013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试题(安徽卷)化学试题解析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Ai27 S32 Cl35.5 Ce140 Pb207 7.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中催化剂,能在室温下高效催化空气中甲醛的氧化,其反应如下:HCHO+O2催化剂CO2+H2O。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CO2分子中的化学键为非极性键C.HCHO分子中既含α键又含π键D.没生成1.8gH2O消耗2.24L O2【考点】本题考查反应热效应、化学键、计算。
【答案】C【解析】该反应与甲醛燃烧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相同,因此该反应为放热反应,A项错误;CO2分子中全是极性键,B项错误;HCHO的结构为,含3个σ键,1个π,C项正确;D项没有给出氧气的状态,不能求其体积,错误。
7、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
仅【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气体的制取、收集、净化)【答案】B【解析】氨气的收集方法错误,应该进气管在瓶内短,出气管在瓶内长,A不合理;B合理;稀硝酸与铜反应产生NO,而且不能用排气法收集,若制取NO2,应该用浓硝酸,但尾气NO2不能用水吸收,C不合理;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氯气应该加热,不合理。
因此选B 8.下列分子或离子在指定的分散系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银氨溶液:Na+、K+、NO3-、NH3·H2OB.空气:C2H2、CO2、SO2、NOC.氢氧化铁胶体:H+、K+、S2-、B r-D.高锰酸钾溶液:H+、Na+、SO42-、葡萄糖分子【考点】本题考查限定条件下的离子或分子共存。
【答案】A【解析】B项的NO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电解质溶液中,氢氧化铁胶体会发生聚沉,或与H+反应,在H+存在下,高锰酸钾将葡萄糖氧化,因此选A。
8.热激活电池可用作火箭、导弹的工作电源。
一种热激活电池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作为电解质的无水LiCl-KCl混合物受热熔融后,电池即可瞬间输出电能。
2013年高考全国理综化学试卷答案.doc

2013年高考全国理综化学II卷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 Cr 52 Fe 56 Ni 59 Cu 64 Zn 652013年高考全国理综化学II卷参考答案第I卷一、选择题7.C 8.D 9.B 10.D 11.B 12.A 13.C第II卷26.(15分)(1)不能,易迸溅(2分)(2)防止暴沸冷却后补加(每空1分,共2分)(3)分液漏斗直形冷凝管(每空1分,共2分)(4) C (2分)(5)下(2分)(6)既可保证正丁醛及时蒸出,又可尽量避免其被进一步氧化(2分)(7)51 (2分)27. (14分)(1)Fe2+和Mn2+(2分)MnO4- + 3Fe2+ + 7H2O = 3Fe(OH)3↓+ MnO2↓ + 5H+(2分)2 MnO4- + 3Mn2+ + 2H2O = 5MnO2↓ + 4H+(2分)铁离子和锰离子不能生成沉淀,从而无法除去铁和锰杂质(2分)(2)置换反应镍(每空1分,共2分)(3)取少量水洗夜于试管中,滴入1~2滴稀硝酸,再滴入硝酸钡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沉淀已经洗涤干净(2分)(4)1 (2分)28. (14分)(1)升高温度、降低压强(2分)(2)(3)②0.051 (2分)达到平衡前每间隔4h,c(A)减少约一半(2分) 0.013 (1分)36. 〔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37.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38.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纯Word版解析】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福建卷)

201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福建卷)化学试题(精品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P 31 S 32Cl 35. 5 Ca 40 Mn 55 Fe 56 Ni 59 Cu 646.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英只能用于生产光导纤维B.从海水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C.为了增加食物的营养成分,可以大量使用食品添加剂D.“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以用来制肥皂【知识点】化学与生活【答案】D【解析】A项,二氧化硅除了用于生产光导纤维,还可用于生产石英玻璃、水泥等硅酸盐产品;B项,从海水中获取NaCl不需要化学变化(蒸发结晶);C项,食品添加剂是有意识地一般以少量添加于食品,以改善食品的外观、风味和组织结构或贮存性质的非营养物质,必须严格控制;D项,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可以用于制肥皂(皂化反应)。
7.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Na2CO3溶液加以区别B.戊烷(C5H12)有两种同分异构体C.乙烯、聚氯乙烯和苯分子均含有碳碳双键D.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知识点】有机物的鉴别、结构、组成和性质【答案】A【解析】A项,乙酸和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气泡,乙酸乙酯能反应(碱性水解)但是无明显现象;B项,戊烷有三种同分异构体:正戊烷(CH3CH2CH2CH2CH3)、2-甲基丁烷【异戊烷】:CH3CH(CH3)CH2CH3)、2,2 二甲基丙烷【新戊烷】:CH3C(CH3)3;C项,苯分子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双键;D项,糖类的二糖(蔗糖、麦芽糖)和多糖(淀粉、纤维素)可以发生水解反应,而单糖(葡萄糖)不能水解。
8.室温下,对于0.10 mol·L-1的氨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与AlCl3溶液反应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B .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NH 4+)c(OH —)变大C .用HNO 3溶液完全中和后,溶液不显中性D .其溶液的PH=13【知识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及电离平衡常数,离子方程式的数学以及PH 的计算【答案】C【解析】A 项,一水合氨(⋅32NH H O )属于弱碱,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成离子形式,正确的是()++⋅+=↓+33243NH H O Al Al OH 3NH ;B 项,()()c c +-⋅4NH OH 是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一般受温度的影响,加水不会改变化学平衡常数;C 项,完全中和后的得到的硝酸铝属于强酸弱碱盐,溶液显酸性;D 项,一水合氨(⋅32NH H O )属于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故电离出的()c -OH 小于0.1mol/L ,所以PH<13。
【纯Word版解析】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大纲卷)1

2013年高考大纲版理综化学解析6、下面有关发泡塑料饭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主要材质是高分子材料B.价廉、质轻、保温性能好C.适用于微波炉加热食品D.不适于盛放含油较多的食品【知识点】化学与生活【答案】C【解析】发泡塑料饭盒加热时会放出有毒物质,污染食物,危害人体健康。
7、反应X(g)+Y(g)2Z(g); H<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减小容器体积,平衡向右移动B.加入催化剂,Z的产率增大C.增大c(X),X的转化率增大D.降低温度,Y的转化率增大【知识点】化学平衡的移动【答案】D【解析】A项,此反应为体积守恒的反应,压强的改变不会改变化学平衡的移动;B项,催化剂只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会改变化学平衡,所以Z的产率不变;C项,增大X的浓度,化学平衡会向正方向移动,Y的转化率增大而X的转化率减小;D项,此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降低温度。
平衡向正方向移动,Y的转化率增大。
8、下列关于同温同压下的两种气体12C18O和14N2的判断正确的是A.体积相等时密度相等B.原子数相等时具有的中子数相等C.体积相等时具有的电子数相等D.质量相等时具有的质子数相等【知识点】四同定律的运用【答案】C【解析】A项,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物质的量必然相同,但是二者的质量不相同,所以密度不相同;B项,原子数相同时(二者都属于双原子分子),分子数必然相同,但是每个分子中所含的中子数不相同,所以中子数不相同;C项,体积相同,分子数相同,且每个分子含有的电子数也相同(都为14),所以电子总数相同;D项,二者的物质的量不相同,所以质量相同的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不相同,所具有的质子数也不相同。
9、电解法处理酸性含铬废水(主要含有Cr2O72-)时,以铁板作阴、阳极,处理过程中存在反应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最后Cr3+以Cr(OH)3形式除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阳极反应为Fe -2e-Fe 2+B.电解过程中溶液pH 不会变化C.过程中有Fe(OH)3沉淀生成D.电路中每转移12 mol 电子,最多有1 mol Cr 2O 72-被还原 【知识点】电解原理,电解方程式的书写、相关的化学计算。
【纯Word版解析】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北京卷)2

绝密★启封前机密★使用完毕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a40第一部(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6.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答案】D【解析】A、硅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故错误;B、锂离子电池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故错误;C、太阳能集热器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热能,故错误;D、燃料燃烧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热能,故正确。
7.下列金属防腐的措施中,使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的是A.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B.金属护拦表面涂漆C.汽水底盘喷涂高分子膜D.地下钢管连接镁块【答案】A【解析】A、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为电解池的阴极,被保护,属于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故正确;BC、是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隔绝空气,故错误D、镁比铁活泼,构成原电池,铁为正极,被保护,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错误。
8.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准确...的是A.用浓盐酸检验氨:NH3+HCl=NH4ClB.碳酸钠溶液显碱性:CO2-3+H2O HCO-3+OH-C.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铁作负极被氧化:Fe-3e-=Fe3+D.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出现白色固体:Ca(OH)2+CO2=CaCO3↓+H2O 【答案】C【解析】A、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HCl与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冒白烟,故正确;B、碳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溶液中存在CO2-3水解平衡:CO2-3+H2O HCO-3+OH-,使溶液呈碱性,故正确;C、钢铁发生吸氧腐蚀,铁作负极被氧化,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故错误;D、石灰水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故正确。
【纯Word版解析】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浙江卷)1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化学试题精品解析【评析】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试题遵循《2013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的要求,题型结构呈现较好的稳定性,难度控制也较为恰当,并在减少阅读量、降低陌生度、体现现代实验技术、设置开放性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命题方向值得肯定。
客观题部分减少了纯粹记忆性、陈述性的内容,要求学生在理解化学原理及相关实验本质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判断,增加了化学问题解决的理性和逻辑色彩;主观题部分则着重解决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实验基本原理和技能,解决诸如捕碳技术、磁性Fe3O4胶体粒子制备以及药物、塑料合成过程中的化学问题,试题情景涉及氢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新材料和药物的制备等社会热点,进而引导学生更好地关注社会、学以致用。
试题覆盖面广、信息量大、取材科学、立意平实、强化基础、突出主干,特别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考查学科核心知识和思想方法,以及在化学工艺、化学合成等实际问题解决中的整体把握和设计能力,贴近中学化学教学实际,对于减负和优化教学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1、相对稳定,有所创新试题体现了相对稳定,有所创新,难题有所下降。
如29题,在保持以往命题风格外,第(6)出现设计合成路线;28题,改变前几年以大学实验为素材命题;7题,改变以往考查记忆性知识,而是以能力立意命题等,命题思路贴近中学化学教学实际,增强了试题的―亲和力‖,引领教学。
2、选材考究、立意高远试题立意高远,选材考究,强调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26题的储氢材料,27题的―捕碳‖技术,28题的Fe3O4磁性胶体粒子的制备,29题的利胆药—柳胺酚的制备等,均将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进行了巧妙的结合,体现化学学科的时代性和应用性。
3、注重能力、考查素养试题立足于化学学科的主干与核心知识,取材新颖,以实际的化学现象为问题情境,能力立意命题。
【纯Word版解析】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江苏卷)

201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化学试题(精品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P 31 S 32Cl 35. 5 Ca 40 Mn 55 Fe 56 Ni 59 Cu 64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计20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燃料电池能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下列物质均可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其中最环保的是A.甲醇B.天然气C.液化石油气D.氢气【知识点】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的有关知识,化学与能源的内容。
【答案】D【解析】甲醇、天然气、液化石油气都含有碳元素,燃烧容易生成污染物;氢气燃烧生成水,无污染,是最环保的。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丙烯的结构简式:C3H6B.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C.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D.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92 的铀(U)原子14692U【知识点】本题考查有关的化学用语,结构简式、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以及原子的表示方法。
【答案】B【解析】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3,A错误;氢氧根的电子式为,B正确;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C错误;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92的铀原子的质量数为238,D错误。
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Mg2+、K+、SO42-、NO3-B.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Na+、Cu2+、HCO3-、NO3-C.0. 1 mol·L-1AgNO3溶液:H+、K+、SO42-、I-D.0. 1 mol·L-1NaAlO2溶液: H+、Na+、Cl-、SO42-【知识点】本题考查离子共存问题。
【答案】A【解析】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是酸性溶液,四种离子能大量共存,A正确;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显碱性,铜离子、碳酸氢根不能共存,B错误;银离子与碘离子不能共存,C错误;D 中偏铝酸钠与氢离子不能共存,错误。
2013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全国卷大纲版解析版2 精校word解析

2013年高考理综化学大纲版(广西)---解析(精校word解析)6、下面有关发泡塑料饭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主要材质是高分子材料B.价廉、质轻、保温性能好C.适用于微波炉加热食品D.不适于盛放含油较多的食品【答案】C【解析】本题结合生活,考察学生的有机基础知识,有机物的通性。
【试源】2013年高考理综化学大纲版(广西)7、反应X(g)+Y(g)2Z(g);△H<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减小容器体积,平衡向右移动B.加入催化剂,Z的产率增大C.增大c(X),X的转化率增大D.降低温度,Y的转化率增大ks5u【答案】D【解析】根据方程式系数和△H,分析可得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
【试源】2013年高考理综化学大纲版(广西)121814N的判断正确的是O8、下列关于同温同压下的两种气体和C2 A.体积相等时密度相等B.原子数相等时具有的中子数相等C.体积相等时具有的电子数相等D.质量相等时具有的质子数相等ks5u【答案】C【解析】两者相同的量有,“三同导一同”同体积时,同物质的量;相同物质的量的时候,有相同的原子数,每种分子的电子数均为14,C正确;分子数相同质子数相等,D错误。
中子数前者为16,后者为14,B错误。
因为M不同,设各有1mol,可得A错误。
【试源】2013年高考理综化学大纲版(广西)2-)时,以铁板作阴、阳极,处理过程中存在O、电解法处理酸性含铬废水(主要含有Cr972 33322+++++形式除去,下以6FeCr(OH)+反应CrO+6Fe7H+14HO,最后2CrCr+3722列说法不正确的是2+-pH不会变化 B.Fe A.阳极反应为Fe-2e电解过程中溶液2-被还O电子,最多有1 mol Cr D.电路中每转移12 mol沉淀生成C.过程中有Fe(OH) 732原B【答案】2-Fe↑失氧,-yang-错误。
根据总方程式可得酸性减弱,【解析】B阳氧,A-Fe2e 正确;-+~~~~2e,则6mol的铁发生变化时候转移电子数12mol,又据能够处理的关系式,得22-所以D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 Cr 52 Fe 56 Ni 59 Cu 64 Zn 657. 在一定条件下,动植物油脂与醇反应可制备生物柴油,化学方程式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柴油由可再生资源制得B. 生物柴油是不同酯组成的混合物C.动植物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D. “地沟油”可用于制备生物柴油【知识点】油脂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答案】C【解析】A项,醇属于可再生资源,所以生物柴油由可再生资源制得;B项,在生物柴油中,由于R基的不同,致使生物柴油的成分很复杂;C项,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项,地沟油主要是动植物的油脂,可用于制备生物柴油。
8.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5-60℃反应生成硝基苯B.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生成乙基环己烷C.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D.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生成2,4-二氯甲苯【知识点】有机物的性质、生成物的判断【答案】D【解析】甲苯和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反应的机理是甲基上的H原子被氯原子所取代。
9.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0 L .10·-1mo1L的NaAlO 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 B.12g 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N A C. 25℃时pH=13的NaOH 溶液中含有OH 一的数目为0.1 N A D. 1 mol 的羟基与1 mol 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均为9N A 【知识点】阿伏伽德罗常数的使用及相关计算 【答案】B【解析】A 项,H 2O 中也含有氧原子,所以总的氧原子个数应大于2N 0;B 项,12g 石墨相当于1mol 碳原子,又因为一个碳原子被三个相邻的六元环共同使用,所以一个六元环相当于占据2个碳原子,今有1mol 碳原子,那就有1/2=0.5mol 的六元环了,也就是0.5 N 0个;C 项,由于溶液的体积未知,所以无法求出-OH 的数目;D 项,1mol -OH 所含的电子数为10 N 0个。
10.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浓盐酸与铁屑反应:2+++=+↑32Fe 6H 2Fe 3HB.钠与CuSO 4溶液反应:+++=↓+22Na CuCu 2NaC.NaHCO 3溶液与稀H 2SO 4反应:=-+++↑2322CO 2H H O COD.向FeCl 3溶液中加入Mg(OH)2:()()+++=+32233Mg OH 2Fe 2Fe OH 3Mg【知识点】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答案】D【解析】A 项,生成的是+2价的铁元素,正确的是222+++=+↑Fe H Fe H ;B 项,金属Na 很活泼,在水溶液中不能和金属发生置换反应;C 项,NaHCO 3在水溶液中只能电离出-+3HCO Na 和;D 项,一般难溶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成更难溶的物质(Fe(OH)3的KSP 比Mg(OH)2的小),即()()→23Mg OH Fe OH 转化。
11.“ZEBRA ”蓄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电极材料多孔Ni/NiCl 2和金属钠之间由钠离子导体制作的陶瓷管相隔。
下列关于该电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电池反应中有NaCl 生成B.电池的总反应是金属钠还原三价铝离子C.正极反应为:NiCl2+2e-=Ni+2Cl- D.钠离子通过钠离子导体在两电极间移动 【知识点】原电池 【答案】B【解析】根据此电池的构造可知,该电池的反应原理为:电池制备的初始原材料为Ni 和NaCl (普通食盐),通过首次充电,Ni 和NaCl 反应在负极产生金属Na, 在正极形成Ni 和NiCl 2混合物,当电池进行放电时,Na 和NiCl 2又重新反应生成Ni 和NaCl 。
原电池的总反应为22Na NiCl = 2NaCl Ni ++,综上分析B 项是错误的。
12.在1200C ︒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H 2S (g )+32O 2(g)=SO 2(g)+H 2O(g) △H12H 2S(g)+SO 2(g)=32S 2(g)+2H 2O(g)△H2H 2S(g)+O 2(g)=S(g)+H 2O(g) △H3 2S(g) =S 2(g)△H4则△H4的正确表达式为 A.△H4=23(△H1+△H2-3△H3) B.△H4=23(3△H3-△H1-△H2) C.△H4=32(△H1+△H2-3△H3) D.△H4= 32(△H1-△H2-3△H3) 【知识点】盖斯定律的应用 【答案】A【解析】根据目标反应以及所给的反应,可知④=23①+23②-2③,所以△H4=23(△H1+△H2-3△H3)。
13.室温时,M(OH)2(S) M 2+(aq)+2OH -(aq)=a ·c(M 2+)=b mol ·L -1时,溶液的pH 等于【知识点】溶度积常数K SP 的使用、PH 的计算 【答案】C【解析】根据M(OH)2(S)M 2+(aq)+2OH -(aq),可知()c +2M =12()c -OH ,代入K SP = a ·c(M 2+)=b mol ·L -1,可知()c -OH =2 ·b a-1mol L ,则14110()2c b a+-⨯=H ,则PH=lg H +-=114()2a b+lg 。
第Ⅱ卷26.(15)正丁醛是一种化工原料。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合成正丁醛。
发生的反应如下: CH 3CH 2CH 2CH 2OHCH 3CH 2CH 2CHO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列表如下:实验步骤如下:将6.0gNa2Cr2O7放入100mL烧杯中,加30mL水溶解,再缓慢加入5mL浓硫酸,将所得溶液小心转移至B中。
在A中加入4.0g正丁醇和几粒沸石,加热。
当有蒸汽出现时,开始滴加B中溶液。
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为90—95。
C,在E中收︒以下的馏分。
集90C︒馏分,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有机层干燥后蒸馏,收集75—77C产量2.0g。
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能否将Na2Cr2O7溶液加到浓硫酸中,说明理由。
(2)加入沸石的作用是。
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3)上述装置图中,B仪器的名称是,D仪器的名称是。
(4)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a.润湿b.干燥c.检漏d.标定(5)将正丁醛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分水时,水在层(填“上”或“下”︒,其原因是。
(6)反应温度应保持在90—95C(7)本实验中,正丁醛的产率为%。
【知识点】本题考查的是信息加工处理能力,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化学仪器的实验以及有关的化学计算等知识。
【答案】(4)C(5)下【解析】(1)本小题其实其实考查了浓硫酸的稀释问题,因为浓硫酸的密度大于水,所以在稀释浓硫酸时必须先加入水或者水溶液,再加入浓硫酸,这样就能防止液体向外迸溅;(2)沸石在有机反应中的作用一般为防止暴沸,如若未加,则必须停止加热,待溶液冷却后再补加沸石;(4)分液漏斗在使用前必须检验其是否漏水;(5)正丁醛的密度0.8017·-3g cm,小于水的密度,所以正丁醛在上方,水在下方;(6)90—95C︒,这个温度高于了正丁醛的沸点,以便正丁醛能被及时蒸出,同时也避免了醛类在较高温度下被氧化;(7)正丁醇和正丁醛量之间的关系为CH3CH2CH2CH2OH~~~~~~~~CH3CH2CH2CHO74 724g m解得7243.8974gm g⨯==,所以产率为2.9100%51%3.89gg⨯=。
27.(14分)氧化锌为白色粉末,可用于湿疹、癣等皮肤病的治疗。
纯化工业级氧化锌(含有Fe(Ⅱ), Mn(Ⅱ), Ni(Ⅱ)等杂质)的流程如下:提示:在本实脸条件下,Ni(Ⅱ)不能被氧化:高锰酸钾的还原产物是MnO2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②中除掉的杂质离子是,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加高锰酸钾溶液前,若pH较低,对除杂的影响是(2)反应③的反应类型为.过滤得到的滤渣中,除了过量的锌外还有(3)反应④形成的沉淀要用水洗,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4)反应④中产物的成分可能是ZnCO3·xZn(OH)2 .取干操后的滤饼11.2g,煅烧后可得到产品8.1 g. 则x等于【知识点】本题考查的是溶液中的除杂问题,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反应类型的判断,洗涤沉淀的方法及有关的计算等问题。
【答案】(1)2++2Fe Mn 和()375-++++=↓++24223MnO Fe H O Fe OH MnO H -++++=+24222MnO 3Mn 2H O 5MnO 4H铁离子和锰离子不能生产沉淀,从而无法除去铁、锰杂质 (2)置换反应 镍(3)取少量水溶液于试管中,滴入1~2滴稀硝酸,再滴入硝酸钡,若无白色沉淀生产,则说明沉淀已经洗涤干净 (4)1【解析】(1)由题意可以看出,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目的是氧化亚铁离子和锰离子,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75-++++=↓++24223MnO Fe H O Fe OH MnO H-++++=+24222MnO 3Mn 2H O 5MnO 4H加高锰酸钾溶液前,若溶液的pH 较低,在酸性环境下对除杂的影响是铁离子和锰离子不能生产沉淀,从而无法除去铁、锰杂质。
(2)反应③为锌和Ni 2+反应,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滤渣的成分为镍和过量的锌。
(3)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取少量水溶液于试管中,滴入1~2滴稀硝酸,再滴入硝酸钡,若无白色沉淀生产,则说明沉淀已经洗涤干净。
(4)解得:x=128.(14号)在1.0 L 密闭容器中放入0.10molA(g),在一定温度进行如下反应应:反应时间(t)与容器内气体总压强(p)的数据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欲提高A的平衡转化率,应采取的措施为。
(2)由总压强P和起始压强P0计算反应物A的转化率α(A)的表达式为。
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_ ,列式并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K 。
(3)①由总压强p和起始压强p0表示反应体系的总物质的量n总和反应物A的物质的量n(A),n总= mol,n(A)= mol。
②下表为反应物A浓度与反应时间的数据,计算a=分析该反应中反应反应物的浓度c(A)变化与时间间隔(△t)的规律,得出的结论是,由此规律推出反应在12h时反应物的浓度c(A)为mol·L-1【知识点】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的转化率问题,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化学平衡的移动,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