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怀依旧山水盆景的制作技艺

合集下载

山水盆景的制作

山水盆景的制作

山水盆景的制作作者:朱骏来源:《现代园艺·上半月综合版》 2014年第5期朱骏(江苏省靖江市人民公园 214500)摘要:山水盆景,又称水石盆景、山石盆景。

它是用山石、植物等为主要材料创作而成的立体的中国山水画,山水盆景是自然山川风貌的艺术缩影。

关键词:山水盆景;立意;制作山水盆景的制作是以各种石料为主要素材经过艺术加工的一种艺术,是将奇峰异峦、高峡飞漾、百嶂千峰、洞幽奇景等自然景色浓缩到浅盆中,使人如临碧波绿水之前、名山大川之间,意趣盎然,把欣赏者带进“无声的诗、立体的画”的意境之中,给人以美的享受。

1山水盆景的制作立意制作山水盆景首先必须制作立意。

盆景的制作立意,即确定意境,并构思、表达这个意境的过程,无论是用软石料还是硬石料制作出的一盆好的山水盆景作品,都应该具有立意新奇、景观深远、形神兼备、诗情画意。

要做到这一点,制作者必须对自然山水景观多加实地观察和了解,摸清多种山石的结构、特性,掌握名山大川自然风貌的特征,做好胸有成竹。

制作立意一般说来有2种表达方式:一是先立意并根据这一立意,经过构思选用适当的树、石、山、草等素材,在盆景空间中进行排列组合来完成这一立意。

二是根据具体的山、草、树、石的形状特点,生发某种立意,然后构思并运用这些山、石、草、树的形状特点,进行排列组合来完成某一景观和意境的构成。

由于盆景景观构成受到具形素材的限制,因此这种立意构思方法是山石及各组合类盆景造型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构思结合制作的方式。

2制作山水盆景的常用工具①锤子:加工石料的主要工具,用于敲击石料或錾子,有平口锤、尖头锤。

②錾子(或称凿子):用以加工石纹及打洞,对于使用锤子不方便之处则用錾子,尤其是在凿较深之洞穴时。

③钢锯及锯条:主要用以锯截松质石料(软石)。

④钢丝刷:石料经雕凿后,用钢丝刷适度擦刷,以刷除石屑,使石料显出其老熟纹理。

⑤砂轮:石料经劈、凿加工后,留下的尖、刺之处,使用砂轮磨刷,以除去火气。

山水盆景的制作步骤

山水盆景的制作步骤

山水盆景的制作步骤《山水盆景的制作步骤》山水盆景是一种将自然山水景观缩小至盆内的艺术形式,它不仅能够美化室内环境,还能给人带来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制作一个精美的山水盆景并不难,下面将介绍一下制作山水盆景的步骤。

第一步:准备材料和工具。

制作山水盆景所需的材料包括盆景盆、盆景土、盆景石、各种小型植物和假山等。

工具方面,需要准备剪刀、夹子、镊子、喷水壶和铲子等。

第二步:选择合适的盆景盆。

盆景盆的形状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来选择,常见的有长方形、椭圆形和圆形等。

但要注意盆的大小应与植物的根系匹配,以便植物能够良好生长。

第三步:摆放假山和石块。

假山是山水盆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通过将假山和石块适当地摆放在盆内,可以营造出山川起伏的效果。

第四步:选择植物。

植物是山水盆景的生命之源,因此在选择植物时要考虑它们的生长环境和相互之间的搭配。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矮小且易于养护的小型植物,如小叶悬铃木、石楠和小萝卜等。

第五步:开始植物的布置。

首先要将植物从原来的盆中取出,然后将根系稍微修剪一下,以便更好地适应新的盆景环境。

接下来,用盆景土将植物固定在盆内,并用夹子、镊子等工具调整植物的姿态和位置。

第六步:合理浇水和养护。

山水盆景需要经常浇透水,但要避免过度浇水,以免造成植物缺氧或烂根。

同时,还需要适时修剪植物的枝叶,并注意防虫防病。

第七步:赋予山水盆景更多元素。

根据个人的喜好,可以在山水盆景中增加一些小动物、小桥或小亭子等元素,增加山水盆景的趣味性和立体感。

通过以上的步骤,一个美丽而精致的山水盆景就制作完成了。

制作山水盆景需要耐心和细致,但在制作过程中也可以发挥自己的创意,让这个小小的盆景成为一个独特的艺术品,赋予生活更多的美好。

山水盆景造型的制作与养护

山水盆景造型的制作与养护

山水盆景造型的制作与养护山水盆景制作方法山水盆景制作之前一定要进行整体构思,确定所喜欢的主题,再按照山石本身的气质,选取适宜特征造型的山石材料进行摆放,还可以配有植物、人工雕琢等,配置成一座假山。

为了让山水盆景更成一副立体的山水画,还可以进行山洞、重峦叠嶂、飞瀑等自然景色的设计,将世间自然万物表达出来。

按照山水盆景所设计,将山、石、草等排列组合,选取适当材料并进行敲削的程序,让石料达到自己满意的形状。

每个部位石料加工完毕后,就要进行粘合的步骤,一般用适当的水泥砂浆进行石料与石料间的粘合。

注意,粘合时,石料之间的纹理要相似且错落拼接,从而达到统一生动的效果。

大体的假山模块拼接完毕之后,放入植物、摆件等进行美观装饰。

山水盆景养护山水盆景是一种以岩石为主的盆景,具有观赏的作用,为了增强真实感,会在装饰设计上更富有生命力,有文竹、米兰等优美的植物装饰,从而达到好的欣赏效果。

其实山水盆景的养护也是很重要的,它主要就是对盆景中的植物进行养护,避免植物枯萎影响美观。

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山水盆景是如何养护的吧。

一、要辨别盆景中植物是否能受阳光照射。

盆景中如果有文竹、五针松、兰花等植物,就要将盆景放置在通风好且有散射光的地方;如果有石榴、龙柏等喜爱照射的植物,就要将盆景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但是夏天要适当的进行遮阳,避免暴晒。

二、给植物定期喷水,保证环境的湿度,不然植物很容易枯萎。

山水盆景中的水也要经常更换,保证干净,从而增加观赏效果。

三、由于山水盆景中的土壤量有限,为了植物能够汲取充足的养分,还要进行定期施肥工作。

四、苔藓会因为潮湿环境而生长,山水盆景中苔藓的生长速度很快,不及时清理就会影响观赏,所以要及时刮掉些苔藓并修剪植物。

山水盆景的制作方法

山水盆景的制作方法

山水盆景的制作方法
制作山水盆景的方法如下:
1. 准备工具和材料。

包括盆子、土壤、小石子、大石头、苔藓、小树苗等。

2. 选择适合的盆子。

盆子可以是陶瓷盆、木盆或塑料盆等。

选择与山水风格相搭配的盆子。

3. 准备土壤。

使用透水性好的盆土或者自制的混合土壤,以保证盆景的生长。

4. 布置大石头。

将大石头安排在盆中,营造山的景观。

可以安排石头峰、石壁等不同形状的石头,以增加盆景的层次感。

5. 布置小石子。

在盆中撒上小石子,可以选择不同颜色和大小的石子,以模拟山间的河流或小道。

6. 布置苔藓。

在大石头和小石子之间填充苔藓,增加盆景的自然感。

可以选择不同种类的苔藓,如绒藓、点苔等。

7. 种植小树苗。

选择适合盆景的小树苗,如松树、柳树、榆树等。

将小树苗种植在盆中的适当位置,让其与石头和苔藓相互呼应。

8. 养护盆景。

给盆景适量浇水,保持盆土湿润但不过度湿润。

定期修剪小树苗的枝叶,保持盆景的形状和健康生长。

制作山水盆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尽量选择天然材料,如天然石头、真苔藓等,以增加盆景的自然感。

- 注意搭配色彩和形状,使得盆景整体美观。

- 盆景的设计要有层次感和对称感。

- 给予盆景适当的光照和通风条件,以促进植物生长。

- 细心养护盆景,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和修剪植物的枝叶。

山水盆景介绍

山水盆景介绍

• 4)江湖式
• 5)综合式
• 2.山水盆景的形式
• (1)根据山峰数和布局方式分类
• 1)偏重式。
• 盆内山峰由两组山石组成,分置于左右两侧。一 侧为主,主峰既高又大;一侧为辅,配峰低平矮 小。两组山石在体量上差别很大,明显有所偏重。
• 两组峰峦的形态应富有变化,切忌高低、大小相似。如按 重量来说,主、客二组差别较大,所以人们习惯上称其为 偏重式盆景。
• 3)独峰式。
• 独峰式又称孤峰式,因其所表 现的景物多在近处,故又称近 景式。观赏这种盆景时,常感 到景物很近,山势高大挺拔, 山峦、青苔、草木及各种配件 清晰可见,一目了然。
• 制作独峰式山水盆景,常 选用一块较大而有一定形 态的石料,经过艺术加工 而成。如感到石料不尽如 人意,可用几块纹理、色 泽、形态相似的小山石胶 合在主体山石上,或将小 山石放置在主体山石一旁 的适当位置上,起衬托作 用。但衬石和独峰大小要 相差悬殊,才能衬托出独 峰的高大。
• ①先立意并根据这一立意,经过构思选用适当的 树、石、山。草等素材,在盆盎空间中进行排列 组合来完成这一立意。
• ②根据具体的山、草、树、石的形状特点,生发 某种立意,然后构思并运用这些山、石、草、树 的形状特点,进行排列组合来完成某一景观和意 境的构成。
(二)山水盆景的创作源泉——山形和皴法 • 1.山形 • (1)峰:形式高峻的山脉突起的部位。
• 钟乳石
• 英德石
• 斧劈石
• 龟纹石
二.山水盆景的创作技艺
• (一)石料的加工 • 1. 锯截: • (1)锯截是把山石底部锯平,使它放在盆中时
平稳。 • (2)大石料劈开 • (3)去粗取精
钢锯 切石机 加热,快速加水冷却,炸裂

山水盆景的制作范文

山水盆景的制作范文

山水盆景的制作范文山水盆景是中国传统园艺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自然景观的描绘、园林布置的美学和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理解于一体,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装饰艺术品。

制作山水盆景需要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巧妙的构思,以及独特的艺术创作技巧。

本文将介绍如何制作山水盆景。

首先,制作山水盆景需要选择合适的盆景素材。

素材一般包括盆、石、土和植物。

盆可以选择陶瓷盆、石盆或木盆,根据个人喜好和盆景的风格来选择。

石头是山水盆景中最重要的元素,它可以代表山体或岩石。

常见的石头有山石、滚石、景石等。

土可以选择砂土、红土、腐殖土等,以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

植物可以选择树木、花卉等,以增加盆景的生机和美感。

接下来,盆景的制作需要考虑整体布局和设计。

整体布局要考虑到地势、水陆等因素,以及盆景的大小和形状。

可以将整个盆景分成山、水、人三个部分,根据自然界的规律进行布置。

山代表着自然界的山脉,水代表着江河湖海,人则代表着人类的活动。

可以通过石头的摆放、水的流动、植物的选择等来表现这三个元素,并通过巧妙的组合使其形成一个和谐、美丽的景观。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注意盆景的尺寸和比例。

盆景的大小应该与盆的大小相对应,并且要遵循自然界的比例关系。

其次,要注意每个元素之间的协调和统一、山、石、水和植物应该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另外,要注意细节的处理。

可以通过调整石头的位置、移动水的流向、修剪植物的枝叶等来增加盆景的艺术性和真实感。

最后,盆景的养护也是非常重要的。

盆景的养护包括浇水、施肥、修剪等方面。

浇水要根据植物的需求来决定,避免过量或过少。

施肥要选择适量的肥料,并遵循植物的生长季节。

修剪要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来进行,以保持盆景的形态和美感。

总之,制作山水盆景需要细心观察、巧妙设计和细致养护。

它是一门浩瀚的艺术,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提高。

通过制作山水盆景,我们可以在家中或办公室中创造一个小型的自然环境,并享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华夏盆景欣赏及制作技艺之(九)山水盆景制作及图解

华夏盆景欣赏及制作技艺之(九)山水盆景制作及图解

华夏盆景欣赏及制作技艺之(九)山水盆景制作及图解制作山水盆景,一般先确定主题,进行初步的艺术构思,然后选择用盆、石料、植物及配件等材料,再将石料进行加工和配置,最后点缀植物及配件。

盆是盆景的主要构成部分,在观赏上也起着重大的作用。

山水盆景包括水石、旱石和水旱三种形式,在用盆上也有所区别。

此外还有挂壁盆景。

水石盆景均用能够贮水的浅口盆,它可以表现江河湖海,又能使山石上的植物吸收到水分,同时还起着帮助造型的作用。

人们将山水盆景称为立体的山水画,盆子相当于画纸,山石树木等的布置就如同在盆中作画。

水盆的形状以长方形与椭圆形最为常见,也最为适用。

长方形水盆整齐大方,常用于表现雄伟挺拔的山峰;椭圆形水盆柔和优美,常用于表现秀丽开阔的景色。

此外,还有正方形、圆形、船形、海棠形、长六角形和长八角形等多种式样,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及各人的爱好选用。

盆的高度有深有浅,现在多用很浅的盆。

水盆的色彩一般以浅色为宜,常见的有白色、淡蓝、淡绿、淡黄等,都很美观。

选用时要根据盆景内容及山石的色彩而定,要既能调和又有对比。

水盆的质地有多种,可分为石质、瓷质、釉质、陶质和水泥质等数种。

旱石盆景和水旱盆景,因需栽种植物,故多采用旱盆,即有洞眼的盆子。

石料的选择和加工(一)石料的选择制作山水盆景的石料有多种,可分为松质和硬质两大类。

松质的便于加工造型,特别象砂积石和浮石等,对于其天然形状要求不高;硬质的大多不便加工,如英德石、砂片石等,因此对石料和皴纹要求较高。

1.砂积石:山水盆景中最常用的一种石料,黄褐色,因产地不同而有深浅之别,石质疏松并较均匀,便于加工雕凿,能随意雕出各种形态和纹理,吸水能力很强,便于栽种的植物生长,尤其便于青苔生长,因而富有生气。

缺点是容易破损,须注意保护。

搬动时要小心轻放。

砂积石产在安徽、四川、浙江和山东等许多地方。

砂积石。

教大家制作简易山水盆景

教大家制作简易山水盆景

教大家制作简易山水盆景爱好园艺的朋友,在种花养草之中,自然也想持弄几盆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来愈加丰富自己的业余闲暇生活。

树桩盆景是需要有活的树本来做,且需一定的年限来持弄,不好自己培植,大部分人都是在园艺市场购置。

而山水盆景,除了用名贵之石,石材还是比较容易得到,制作山水盆景的关键,我认为是个人对自然风光观赏艺术的表现,置景可以根据不同的材料进行加工或置换,以表现个人不同的审美情趣,即不受材料制约的因素多些,更能表现自我创造力。

我比较喜欢这样的小工艺方式,材料容易搞,又不多花钞票,自己动手创造美的享受,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创造力,这与生活、工作和学习,以及事业都是有益的。

我们自己做的,放在自己家里,特别是家里有院子或阳台大的,做好后放在露天处,过一段时间长了青苔和小草,更加逼真好看,如果做的多了还可以送给亲朋好友,也可以拿到园艺卖些钱。

我现在介绍的这种山水盆景制作方法,就举例就地取材的一种。

你只要感兴趣,一座妙趣横生的山水盆景很容易从你的手下诞生。

一、工具:钢锯条、平头镙丝刀、美工刀、铅笔刀、摄子、缝纫针、颜色、502胶水二、材料:炉碴(即:火电厂、锅炉房排出废弃的大块炉碴)大小几块、山水盆一只(园艺市场有售,长方、椭圆形的都可以,自己用一块大理石板材作也可)、水泥少许、细砂少许、粘土(这些随便一个建筑工地都可以搞到)、木质好的圆形铅笔一支、火柴一盒、旧木筷子一双。

三、制作方法:没做山水盆景之前,要先根据自己想象的一种山水景致来选拣石材,应大致有山形的形态,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都有适合制作的材料,甚至也可以用人造石(水泥),朽木,木炭,煤渣代替.山的制作是先把大小石材的底部小心锯平(锯不平可于以后用水泥座平),然后,用平头镙丝刀按自己想象小心地雕刻出大小山形(山水讲究奇,如果所选炉碴自然成趣,就不要再做大的加工)。

把成形的大小炉碴沾水泥浆,拌水泥时最好根据石材的颜色加些颜料,这样就可以在粘合处做得天衣无缝。

山水盆景制作

山水盆景制作

山水盆景制作山水盆景的制作山水盆景是把自然山石通过锯截、雕凿、腐蚀、拼接、胶合等技术处理,布置成风景秀丽的山水立体景画。

其材料常以山石为主,以小树、苔藓、或亭、桥、等点缀,增添大自然的灵气。

山水盆景的一石一水,是大自然山水的缩影与精华,能表现出大自然的名山大川的意境,如漓江的秀丽、三峡的雄奇、华山的天险莫测、黄山的磅礴气势……有小中见大、移天缩地之妙趣。

山水盆景制作造型常有以下几种:一、独立式又叫孤峰式。

主体在盆中是最高大的,如感孤峰过于独秀,可用矮小石料加以陪衬。

二、偏重式又叫双峰式。

基本形式有两组,应有大小差别、富于变化的分置于盆的左右两边。

三.开合式。

基本形式是三组,在盆的前方左右各置一组。

忌高低,大小相等。

在两组后方中间再置一组。

体量比前两盆小得多而形成远景。

四、散置式。

形式在三组以上,其中一组作为主体,其它各组陪衬,布置时应注意疏密简繁对比。

五、重叠式。

层次要多,造成山重水复或层峦叠嶂之感,达到露中有藏。

山水盆景的配景山石要与主脉呼应,互为凭借使群峦起伏。

山脚水边适当配些土坡或卵石,使水岸曲折多变。

还可在山石上或水边配以植物,植物的姿态应与山势相统一。

最后可根据山形水势配些人物、亭台、小桥、瀑布、舟船等,让山水更逼真丰富中國的山水風景世界聞名,可說無山不秀,有水皆麗。

中國人對大自然,是以天地為心的態度去接納自然。

因為嚮往與喜愛,所以就想接近、想在家中也能分享到大自然的山光水色;於是便採用紋理不同、外形優美、千姿百態的石材為主,綴以樹木、亭樹、舟橋、人物、鳥獸、青苔等;經精巧的構思,運用縮龍成寸的藝術手法,將大自然中的美景,巧妙地佈局成一幅幅的山水景觀,放置於淺水盆中,讓山水相映,渾然成一體,因而創作的盆景稱「山水盆景」。

室內有了「山水盆景」,人們可生活在「咫尺之內瞻萬里之遙,方寸之中辨千尋之峻」的聯想中,享受到太華千尋與江湖萬里之樂。

「山水盆景」的種類山的名目有巔、嶺、岫、崖、巖、巒等。

山水盆景制作教程

山水盆景制作教程

山水盆景制作教程学习自然师法造化,所谓“自然”、“造化”,即包括世间的万事万物。

盆景正是名山大川、奇柏老树的艺术概括和艺术再现。

创作盆景,最重要的是须胸有丘壑林泉,而后才有“概括和再现”。

学习自然、师法造化,是收集素材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创作的前提。

当然,既是创作,就不是天然景色的照搬、照抄,也不是照镜子似的“缩影”,而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

千里之山岂能尽奇,万里之水岂能尽秀。

盆景创作,必须对山山水水、参天老树作仔细地观察、研究,认真进行一番剪裁、取舍、渲染、夸张的艺术加工,才能集中、典型的再现自然。

对于大自然,历代诗人、画家、艺术工作者都无限讴歌、崇拜,从大自然吸取营养,丰富自己的创作。

盆景工作者也必须不辞辛劳,爬山涉水,对山水树木作深入研究,抓住特点,掌握规律。

山,或幽、或秀、或险、或雄、或奇;树,或遒劲豪放、或潇洒飘逸。

要全神贯注,捕捉其特点。

而每一特征,又要注意细微之别,搜尽奇峰打腹稿。

在大自然中深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盆景艺术素材,但需我们去开掘,收集素材,才能避免刻板老套,从而创作出立意新、构图美、色彩宜人、具有艺术魅力的作品来。

古人有这样的经验:“自江陵登三峡夔门,长流三千余里…漩涡回流,雄波激浪备在其间…悬崖峭壁、陡岸高坡、峻岭深岩、幽泉秀谷、虎穴龙潭、奇危峻险、骤雨狂风,无不经历…真所谓探囊取物也。

”不少盆景技师文化水平不高,但能创作出颇有意境、神形兼备的精品,正是他们在观察自然,在“行万里路”上下功夫的结果。

当然,强调行万里路,胸有丘壑,并不否定读万卷书,腹藏诗书;而是要正本清源,不要把师法古人当作源流。

如果本末倒置,盆景艺术源泉就会枯竭。

怎样学习自然,学些什么?学习自然,就是要抓住各种事物的特征、特性、神情、态势等,抓住事物的规律性。

自然界万事万物无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树有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落叶、休眠等规律,山有春夏秋冬、朝夕晴雨等变化规律。

以植物而言,各有不同的植物学形态和生物学特性,奇姿异态,变化万千,如竹的劲节潇洒,松的苍翠刚劲,桂花的香韵,海棠的妩媚,不一而足,各具特征。

中国盆景欣赏及制作技艺之四山水盆景

中国盆景欣赏及制作技艺之四山水盆景

中国盆景欣赏及制作技艺之四——山水盆景(二)山水盆景1.山水盆景的定义以各种山石为主要材料,经过精心选择和加工造型,模仿真出真水的天然景色,装饰于咫尺盆里,展现悬崖绝壁,险蜂幽壑,翠峦碧涧等山水风光,犹如立体的山水画。

在浅口盆中以石为主,配置草木,概括再现祖国的锦绣河山,所谓“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这种“缩地千里”,“小中见大”的艺术造型,可明媚秀丽,或崔巍雄伟,是山石盆景的特色2.山水盆景的类型这类盆景又分为水盆、旱盆、水旱盆三种。

山石置于浅口水盆中,盆中贮水,表现出有山有水的景物,称为“水石盆景”;由石置于浅日旱盆中,盆中盛土:表现无水的天然山景,称为“旱石盆景”。

近年来,盆景艺术工作者吸取了贝雕、挂屏等工艺品的某些长处,创作了一种可以挂放在墙上的盆景,称作“挂壁式”盆景。

这就是将盆钵平挂在墙壁上,里面镶嵌山石,并置土栽种各种耐阴植物。

(1)水盆景水盆景以水石为主,山石搁置水中。

水盆景,盆中有较大面积或较深的水,水中有时还养有小鱼。

(2)旱盆景旱盆有土有石而无水,土石常作山形,根据山形、地貌构成草原林木或沙丘绿洲,有些旱盆虽不用水,或用白色细石粒代水,这种盆景称为旱盆水意。

另一种是水旱盆,盆中有土有水,有山有林,生意浓郁。

旱盆景,盆中没有水。

常利用盆面的平整、光泽或反光来象征水。

(3)水旱盆景它是介于树木盆景与出水盆景二者之间的另一类盆景形式,是以树木、山石、人物、水、土为材料,采取山石隔开及各式各样的树景。

自然界的景物,往往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水旱盆景的特点正是在于能再现这种完整的景观。

因此,自然气息较为浓厚。

如果再适当地安置一些人物,建筑等小配件,还可表现出一些富有生活情趣的题材,如清溪垂钓、柳塘放牧等等。

山石多采用硬质石料。

树木选用于矮叶小的树木,如五针松、真柏、短叶罗汉松、六月雪、榔榆、虎刺等。

水旱盆景在布局时,可以植物为主体,也可以山水为主景,但必须协调统一,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制作】山水盆景制作

【制作】山水盆景制作

【关键字】制作山水盆景制作(需要视频教学资料请留言告知电子邮箱)山水盆景是自然界秀山丽水、名山大川、名胜古迹的艺术再现,它是通过艺术加工来完成的。

只有在艺术加工过程中去粗取精,遮丑扬美,以少胜多,小中见大,才能在咫尺盆盎中,塑造出千里之景。

山水盆景是在浅口水盆中,以山石和水为主要原料,配制草木、人物和其他装饰品,用艺术的手法再现秀山丽水的自然景色,构成的立体山水画面。

山水盆景是自然界秀山丽水、名山大川、名胜古迹的艺术再现,它是通过艺术加工来完成的。

只有在艺术加工过程中,去粗取精,遮丑扬美,以少胜多,小中见大,才能在咫尺盆盎中,塑造出千里之景。

因此,山水盆景比自然山水具有更普遍、更典型的美。

正如汤贻芬在其《画筌析览》中所语:“善悟者观庭中一树,便可想见千林;对盆里一拳,亦即度之五岳”。

正因为如此,盆景才得以在我国源远流长、长盛不衰,得到我国历代文人雅士的喜爱。

山水盆景常见形式山水盆景经过漫长岁月的发展,因创作者在制作盆景时表现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的不同,所以作品形态和款式繁多。

根据制作用材、造型特色、表现内容的不同,山水盆景可以分为水盆盆景、旱盆盆景、水旱盆景以及挂壁盆景四大类。

一水盆盆景水盆盆景是山水盆景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它以山石为主,盆内盛水无土,常在山石上栽种小草木,在盆面或山石上摆放配件,以表现有山有水的景致。

二旱盆盆景旱盆盆景是将山石、草木置于浅口盆中,盆中有土无水,表现无水的自然山景。

旱盆盆景根据立意、构图、用材和制作方法的不同,又有表现沙漠风光的沙漠盆景,表现山石树木姿态的树石盆景,表现草原牧场景色的草原盆景。

三水旱盆景水旱盆景是把山水盆景和树木盆景有机地融为一体的一种盆景。

它的特点是盆面既有土,也有水,在同一盆中,既堆山砌石,又栽种树木。

水旱盆景表现题材广泛,从名山大川到小桥流水,从山林野趣到海岛风光,只要你制作技术熟练,就都可以表现出来。

四挂壁盆景挂壁盆景是盆景制作者将传统的盆景艺术同贝雕、树皮画等工艺美术品制作技艺和形式巧妙结合,并吸收国画、书法艺术精华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盆景艺术品。

微型山水盆景制作方法

微型山水盆景制作方法

微型山水盆景制作方法
制作微型山水盆景需要以下步骤:
1.选择小巧精美的花盆,最好是陶瓷质地的,比较适合盆景装饰。

2.准备好泥土、沙子和小石头等物料,以及几棵小型植物,如仙人掌、沙漠玫瑰、小型多肉植物等。

3.先将泥土铺满花盆底部,然后铺上一层沙子,稍微用手指压实。

4.在沙子上摆放小石头,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一个小型石景。

5.将小型植物放在泥土和沙子的区域中,尽量使它们呈现出自然的状态。

6.在植物周围再放上一些小石头,增加盆景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7.在固定好植物和石头后,可以再铺上一层细沙,使整个盆景更加美观。

8.最后,将盆景放在有光照、通风的地方,经常浇水保持湿润即可。

以上就是微型山水盆景制作的基本步骤,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创意进行更加细致入微的设计。

山水盆景-制作技法-布局

山水盆景-制作技法-布局

构图并非单纯地摆布而着眼于“取势”和“写势”,“得势则
随意经营,失势则尽心收拾,满目皆非。”在自然形态中,
“势”随处存在的,峰峦草木无不因势有态。“山本静,水流
则动;石本顽,树活则灵”是写动势;“一收复一放,山渐开
而势转;一起一伏,山欲动而势长”也是通过起伏、张敛写动
势。
h
15
—— 第六章 山水盆景创作 ——
h
18
—— 第六章 山水盆景创作 ——
h
19
—— 第六章 山水盆景创作 ——
❖ 构图的基本要领
3、山水盆景造型的构图原理及其艺术关系 (4)比例尺度得宜: “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讲得就是盆中景物的比例关系。盆浅、 配件小,树低矮,便显出山的高耸。然后,盆景不是模型,无 需绝对按比例,有时需要艺术夸张。如局部树木体量可大些, 使盆景郁郁葱葱,更富生机;喻为突出某一主题而不完全按照 比例。“石重,水轻,浓色重,淡色轻。”在总体上要遵循事 物形象间谐调的比例关系,否则,弄巧成拙,失尽真意。
h
6
—— 第六章 山水盆景创作 ——
❖ 构图的基本要领
2、焦点透视与散点透视结合的空间
焦点透视是从一个角度观察对象,而散点透视则是从不同观点 观察同一个景物,是步移景异的“动观”之法。“三远法”就 是将平视、仰视、俯视结合起来,流动地观看景物,逃脱了焦 点透视的束缚,完满地表达丰富的空间关系。盆景构图最重要 的是空间的艺术处理,需要把盆景狭小的空间划分若干区段, 取得扩大景深的效果。即在垂直高度和水平方向安排适当的层 次,即习惯上称为上、中、下三层来表达作品的意境。例如利 用山石的肌理、崖畔及植被苔点等变化,作竖向层次的处理; 利用半石、豆石作小礁和舟桥榭等,作为水面的分隔;利用山 峰势态、大小和纹理变化,作远h近的纵向和横向的层次安排等7

山水盆景制作技法

山水盆景制作技法

山水盆景制作技法山水盆景,源于自然,高于生活,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

它以山石、植物、水等元素,创造出微缩的自然景观,给人以美的享受。

本文将介绍山水盆景的制作技法,帮助您了解这一技艺的精髓。

一、选材制作山水盆景的首要步骤是选材。

山石的质地、纹理、色泽等因素都会影响盆景的整体效果。

因此,在选材时,应选择质地坚硬、纹理自然、色泽协调的山石。

同时,为了营造出层次感,可选择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山石进行搭配。

二、布局布局是山水盆景制作的关键环节。

在布局时,应遵循“源于自然,高于生活”的原则,根据山石的形状、纹理等特点进行合理搭配。

同时,要注意植物与山石的比例关系,使整个盆景看起来和谐统一。

三、栽种植物植物是山水盆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栽种植物时,应选择生命力顽强、适应力强的植物品种,如万年青、虎耳草等。

同时,要注意植物的形态和色彩,使它们与山石相得益彰。

栽种时,应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合理配置,使整个盆景更加自然生动。

四、设置水源为了营造出山水盆景的灵动感,设置水源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在设置水源时,应选择合适的位置,使水能够自然流淌。

同时,要注意水的流向和流速,使其与盆景的整体风格相协调。

在制作过程中,可以使用小水泵等工具来帮助实现水流的循环。

五、细节处理细节处理是提升山水盆景整体效果的重要环节。

在细节处理时,应注意山石的拼接、植物的修剪、水流的调整等方面。

通过细节处理,可以使整个盆景更加精致细腻,呈现出自然之美。

总之,山水盆景制作技法是一门需要不断实践和探索的技艺。

通过掌握选材、布局、栽种植物、设置水源和细节处理等环节,我们可以制作出精美的山水盆景,为生活增添一份自然之美。

【推荐下载】山水盆景制作方法 山水盆景制作技艺必看

【推荐下载】山水盆景制作方法 山水盆景制作技艺必看

[键入文字]
山水盆景制作方法山水盆景制作技艺必看
山水盆景是我国优秀的传统艺术之一,从古到今深受人们的喜爱。

山水盆景是运用移天缩地、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根据“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原则来造型和布局的。

那么,山上盆景是怎么做成的呢?制作山水盆景的基本材料主要是山石。

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山水盆景制作方法。

 山水盆景是我国优秀的传统艺术之一,从古到今深受人们的喜爱。

山水盆景是运用移天缩地、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根据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原则来造型和布局的。

那么,山上盆景是怎么做成的呢?制作山水盆景的基本材料主要是山石。

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山水盆景制作方法。

 【山水盆景简介】
 山水盆景是山、石、草、树在盆盎中排列组合所构成的景观,山石材料是山水盆景创作的主要素材,山石种类繁多,大都从大自然中采掘而得,其质地、色泽、皴纹都具有天然本质。

选材时,首先要注意应根据石材的自然特征,确定其适合作那种自然景观的造型,如果选择的是一组皴纹直立简炼、形状长条、轮廓自然的砂积石为一盆盆景的素材时,肯定地说,这些素材最适宜作剑峰峻峭、高耸挺拔的造型景观,选材时要注意,素材的质地、种类、皴纹一定要统一,一盆盆景,最好只用一种类别的素
1。

浅谈山水盆景制作方法

浅谈山水盆景制作方法

浅谈山水盆景制作方法
刘敏;梁武
【期刊名称】《四川建筑》
【年(卷),期】2016(36)4
【摘要】山水盆景的制作原则为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更不失于自然。

要使山水盆景把自然景观凝于盆钵之内,首先必须要经过充分的艺术构思,确定主题,然后按照山石的天然形态,取其全部或局部适宜造型的石料,配置成假山,并以植物及必要配件进行配置。

将奇峰异峦、高峡飞漾、百嶂千峰、洞幽奇景等自然景色,浓缩到盆中,盛放在几案上,俨如一幅立体山水画,使人如临碧波绿水之前、名山大川之间,意趣盎然。

运用缩山移水之功法,产生“立数寸作千人仞,横咫尺作百里之回”的艺术效果。

【总页数】3页(P42-44)
【作者】刘敏;梁武
【作者单位】乐山市城市绿化维护管理所,四川乐山614000;乐山市城市绿化维护管理所,四川乐山61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6.48
【相关文献】
1.浅谈山水盆景制作方法
2.山水盆景配件的制作方法
3.山水盆景制作方法之浅见
4.山水盆景配件的制作方法
5.山水盆景的制作方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水盆景的制作技艺制作山水盆景,除要具有地形地貌和山水盆景艺术的表现方法等理论知识外,还要掌握具体的制作技巧,必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做到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创作出高水平的盆景作品。

一.观选石料观选石料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因石立意”,即在仅有一块或几块石料的情况下,根据现有的石料进行创作,表现主题。

“因石立意”要充分发挥石料的长处,避其短处,把具有自然纹理和丘堑、外形美观的一面作正面,形态较差的一面作背面。

如有几块松质小石料,难以制作出挺拔险峻的山水盆景,则可用来制作平远式山水盆景,表现江南山青水秀的风光。

“因石立意”所表现的意境常受到一定限制。

一般业余盆景爱好者因石料较少,多为“因石立意”,然后再进行创作。

另一种是“因意选石”,在石料较多的情况下,多采用此种方法。

如在游览名胜古迹或名山大川之后,深为祖国壮丽河山所激发,或读一首‟好的诗词而受到启迪,有了创作的欲望,然后根据立意去挑选石料。

例如,欲制作表现当年红军长征时爬雪山情景的山水盆景,最好选用浮石、宣城石或珍珠岩等材料,以便很好地反映冰天雪地的山峦风光。

如欲制作表现陡峭石林风光的山景,应选择斧劈石或煤石等细长条状的石料。

在大堆石料中挑选山石时,首先要挑选好主峰的石料,然后再挑选与主峰形态、色泽、纹理、质地相协调的较小石料。

在选石时,注意挑选具有“瘦、漏、透、皱”的山石,以便生动地表现山峰的各种形态。

下面将具有这几种形状的石料及其加工方法与用途分别介绍如下:(1)瘦。

瘦型石概括地说,就是有棱角的长条状石料。

瘦型石可布置成壁立当空、孤峙无倚的姿态,看去有亭亭玉立之感。

瘦型石能充分显示山峰的峻秀挺拔、崔巍雄奇,臃则反之。

(2)漏。

漏在山水景物中指倒挂于山体的部分。

漏的位置一般在岩洞中或悬崖峭壁突出处…漏可增加山水盆景的美感。

在松质石料上,可用锯截和雕琢的方法做倒挂。

锯截前,先观察好石料,确定是否宜做倒挂和做倒挂的位置,如果适合做倒挂,在下锯前先按预定位置划出锯截线,依线下锯。

锯后如有不理想处,可用钢锯条、小刻刀或小铿再进行加工。

加工时动作要轻,并把倒挂部分向上,否则倒挂部分易断。

用硬质石料做倒挂,多在悬崖峭壁处用水泥胶合上一块瘦型石,胶合上去的石料形态必须和峰峦协调,否则不美。

胶合处水泥外露部分的痕迹,可撒一层山石粉末遮盖。

(3)透。

透是要求石料上有洞穴,可以透过视线。

透,除能使山水盆景更加美观外,还能起到调整重心的作用。

如山石一侧过实,使主体重心不稳时,可在过实部分凿洞,以达到平衡,同时也做到实中有虚,解决了虚与实之间的矛盾,使虚实结合恰到好处。

(4)皱。

皱是指山石上的纹理。

它如同衣服上的皱榴,皱而有律,繁而不乱。

现置于杭州花圃的《皱云峰》,就是表现这种形式的代表作。

山水盆景常用的皱法有以下五种:A斧劈皱。

这种皱法大都用来表现高耸的山峰,适合于较硬的石料,其形状好像是斧劈刀砍后留下的痕迹,有的纵横交错,形似乱柴。

B披麻皱。

这种皱常用来表现不太高的山峦。

最好选用质地疏松的此种石料。

C卷云皱。

这种皱宜表现苍老的山峦,以松质石料为宜。

D荷叶皱。

这种皱似经雨水冲刷,石沟深陷,犹如荷叶的筋络。

E折带皱。

这种皱主要表现成岩山岳,特别是崩断的斜面,其转折的地方根自然,就像折带一样。

有的石料自身便具有天然的折带皱形。

(1)斧劈皱(2)披麻皱(3)卷云皱(4)荷叶皱(5)折带皱到商店购买石料时,如能找到瘦、透、皱、漏俱全的石料当然最理想,但通常难以找到,具备其中1—2项也就可以了。

一般来讲,长条状石料比圆形石料更便于造型,加工时浪费也少。

在选购吸水石如芦管石时,最好选择其质地属中等硬度又能吸水的石料,石质过软过硬都不好;石料软,吸水性能虽好,但质地不坚韧,在加工和搬动时容易破碎;石料过硬,吸水性能差;做成山水盆景,下部湿而上部干,也不美观。

同时还要考虑加工问题,硬质石料因其质地坚硬难以加工。

一件盆景的优劣,同选石的形态、质量有很大关系。

如果石料选择得好,不但加工省时省力,石料浪费少,而且自然情趣浓厚,有时甚至不用雕琢,只把底部锯平,再配几个小山峦,就成为一件优秀的盆景作品。

二.锯截雕琢在制作山水盆景时,是先铝截后雕琢,还是先雕琢后锯截,各人的习惯不一样。

一般来说,如果先锯截后雕琢,就要求制作者必须有较高的技术和对石料结构有充分的了解,否则一旦雕坏,就难以补救。

如果先雕琢后锯截,一旦雕琢失误,还可随机应变予以补救。

(1)锯截一块或数块石料不经锯截就能制作山水盆景,那是非常罕见的,所以锯截是制作山水盆景的基本功之一。

要锯平山石底部,应先确定正确的锯截线。

锯截线常用水浸法确定,即把要锯掉的那部分山石浸入水中,然后迅速把石料拿出,水浸的痕迹,用粉笔围绕石料划一条线。

锯截时把石料放倒,沿线垂直向下锯,大块石料要从几个方面锯截方能把石料锯开。

要把锯拿稳拿直,如锯条稍斜一点,锯截后的误差就大了。

锯截较硬的石料时,应边锯边加水,不使锯条温度过高而减慢锯截速度。

同时要注意尽量不损坏石料边角,因为边的美在山水盆景中是至关重要的。

锯截后如底部不太平,可用砂轮磨平或在水泥地面磨平,一般不要再锯,因为再锯峰峦将变矮,也不一定能锯平。

如截小块松质石料有些质地坚硬的石料,特别是大块硬质石料,锯截比较困难,可用加热法分开。

加热法是将石料放在火上烧烤到一定热度,迅速离火,放在地上,立即向石料上浇冷水,利用热胀冷缩原理,使石料在纹理处产生裂痕,再轻轻敲击或轻摔,大块石料便会分裂成若干块小石料。

这些小石料一般是从自然纹理处裂开的,所以形态自然,有时还可能出现具有天然姿色的优美石块。

因为各种石料的结构不同,大小不等,火源也不一样,所以对烧烤时间要灵活掌握,一般不要使石料温度太高,敲击、摔打时用力不要过大,否则石料过碎,不好使用。

墨石不要用加热分开法,因为墨石加热后就会变白变酥,无法使用。

如果准备将一块大的石料锯开做几个峰峦,应首先考虑主峰。

因为主峰是一件盆景的主,主峰的好坏是盆景成败的关键,所以要把最精华的那部分用做主峰。

当然,次峰、配峰也是盆景的组成部分,不可忽略,次峰、配峰处理得好可以更好地衬托主峰,但要注意不可喧宾夺主,要客随主行。

关于石料锯截,下面举两个具体实例加以说明。

例一:如果手头有一块基本呈椭圆形而姿色比较优美的石料,可按体量2:8锯开,把大块石料略经加工,做成独峰式山水盆景,将小块石料锯成2—3块,作为山脚下的小石,这样就制成一件美丽的山水盆景了。

例二:如果手头有一块基本呈圆形而没有什末姿色的浮石,可把它锯截成大小不等、粗细不一、高矮不齐的数块石料素材来制作盆景。

锯截前,要仔细观察石料,先找出比较优美的部位。

大都呈长条状,除质地较软外,其它方面和斧劈石相似。

在这种石料上,可用一段钢锯条的锯齿划纹理,划时应有一定曲折,有的地方用力大,有的地方用力小,使划出的纹理弯曲深浅有所变化,显得自然美观。

雕琢山石坡脚和关键部位的纹理时,除注意用力要轻外,还要注意方法。

雕琢坡脚处的纹理,应把峰峦倒过来,顶部向下,底面向上,由底部向顶部雕琢,否则坡脚处的石料容易被成块琢下,会破坏坡脚的美观。

对于保留有天然皱招的石料,在加工时务使新雕琢的皱招与天然皱褶一致,如果一块山石上出现几种皱褶,就既不自然也不美观了。

倒挂部分的皱褶,最好在倒挂锯截前雕琢,如在倒挂制成后再加工,则不要采用琢的办法,宜用刻刀轻轻雕刻或用钢锯条拉划,否则石料容易断裂,而前功尽弃。

(2)山石洞穴的雕琢山石上的人工洞穴也是采用雕琢完成的。

在山石上琢洞,如位置适宜,形态多变(不要呈圆形或方形),除可增添山石的美感外,还可调整重心,并使虚实相宜。

但山石上的洞穴不可琢得太多,太多就会使山峰显得支离破碎,缺乏整体感。

洞穴最好呈不规则形,并有一定曲折,使人看了产生深远莫测之感,加深山水盆景的意境。

至于在何处凿洞适宜,则要根据整个盆景峰峦的形态布局,灵活掌握。

(3)因势利导,据形授意有些松质石料,其内部结构并不全是松质,而是有松有硬,松质好比人体肌肉,硬质好比人体筋骨,雕琢时应首先雕松软部分,有时只要把松软部分去掉,就显露出“筋骨”优美的自然姿色,可能比原设计的图案还美。

在加工硬度较大的“筋骨”部分时,则要注意因势利导,据形授意,如果不顾其石质、形态,一味追求“奇、透、险”的构图,一旦使“筋骨”部分受损,那么很可能在末加工完时,峰峦就断了,即使当时不断,以后在搬运中也易折断。

因此,对于一块松质石料,准备将其雕琢成什么形态,不能完全按人的主观意愿行事,还要取决于石料的具体情况。

在雕琢时,万一把石料凿断,处理方法有二:一是根据石料断裂后的特点重新立意;二是把断裂的石料再巧妙地胶合在一起。

但也有时由于不慎琢掉一块石料,却偶然出现奇峰,可谓“歪订正着”。

(4)消除加工痕迹的方法山石雕琢之后,常常留有加工的痕迹,影响山石的美观,应加以消除。

消除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松质石料加工完毕之后,可用铁刷子从上向下或从下向上地刷几遍,使纹理保持一致,显得比较自然。

2)吸水石盆景制作好以后,应使石面生出一层青苔,既能掩盖雕琢痕迹,又能增加美感。

但这种方法需要较长的时间,如欲速成,可采用另外一种办法即烟熏法:就是把山石在点着的柴草烟雾中熏一下,但必须注意熏的时间不要太长,颜色不能太深,否则不美观也不自然。

如果不生苔、不烟熏,只要经常保持盆内有水,几个月后,空气中的尘土吸附于山石表面,锯截雕琢的痕迹也会自然消失。

3)在景物制成后,可向山石表面均匀地涂一遍淡墨来消除加工痕迹。

涂时要宁淡勿深,一遍不成再涂一遍。

4)对墨色或深灰色硬质石料,可用自行车上光蜡,略加一点黑色鞋油,将二者混合均匀后,用小毛刷或布块把它涂在山石加工痕迹处。

涂时应注意不要涂得太厚,薄薄一层即可。

然后用于布擦几遍,加工痕迹即可消除拼接胶合。

1.拼接胶合的必要性制作山水盆景,不经拼接胶合,只用锯截、雕琢即告完成的情况是极少的,可以说绝大多数的山水盆景都是由数块山石巧妙地拼接胶合而制成的。

拼接胶合通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1)石料短缺,而且较零碎,或者仅有一些片状石料,要制作大一些的盆景,就都要把这些石料拼接胶合后使用。

(2)加工过程中,不恒损坏石料,又无其它材料可代替,这就要把损坏的部分再胶合上去;(3)山石经过加工,仍感某些部位不够满意,这时就要拼接胶合上一块至几块小山石,弥补缺欠。

(4)山石布局造型完成后,凡需连接在一起的峰峦及坡脚小石,都要用水泥砂浆或化学粘合剂进行胶合。

2.同类石科的拼接胺合在对同类石料进行拼接胶合时,一定要注意两块石料在纹理、结构及气势上相仿,如果它们各不相同,应先加工,使之相同后再进行拼接胶合。

否则,制成的盆景不能浑然一体,给人以东拼西凑的感觉。

3.长形石料的胶合胶合长条状石料时(如斧劈石、砂积石),因底部面积较小,不易立稳,有时还可能把石料摔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