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环境学基础-7

合集下载

环境规划学的理论基础

环境规划学的理论基础
黄河流域环境规划
流域环境规划案例
案例一
淮河流域环境规划
实施措施
加强水污染治理和生态修 复,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
调整
规划目标
实现太湖流域水环境质量 根本好转,保障生态安全
规划目标
改善淮河流域水环境质量 ,保障居民饮用水安全
案例二
太湖流域环境规划
实施措施
加强湖泊治理和保护,推 进生态农业发展,加强跨
界污染联防联治
THANKS
感谢观看
环境规划中的生态修复技术
总结词
生态修复技术是环境规划中的一项重要技术,通过对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和重建,实现生态环境的恢 复和改善。
详细描述
生态修复技术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和工程技术,对受损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和重建,以恢复其正常的生 态功能。生态修复技术的目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安全。生态修复技术 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湿地修复、河流治理、矿山修复等。
02
在环境规划中,生态学理论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生态保护、生态恢复和生态建设等 方面,例如生态廊道的规划、生态修复工程的设计等。
地理学理论
地理学理论是环境规划学的另一个重 要理论基础,它关注地理环境的特点 、演变过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 系。
地理学理论在环境规划中的应用主要 体现在空间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方 面,例如城市扩张的边界划定、自然 保护区范围的确定等。
环境规划决策分析
总结词
环境规划决策分析是环境规划中的一项重要技术,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为环境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详细描述
环境规划决策分析是指运用数学模型、系统分析等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对环境规划中的各种方案进行比较、评 估和选择,以实现环境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环境规划决策分析的目的是提高环境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

环境工程原理知识点总结

环境工程原理知识点总结

环境工程原理知识点总结环境工程原理是研究环境质量与环境保护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环境工程原理主要包括环境科学、水污染控制与处理、大气污染控制与处理、土壤污染与修复、噪声与振动控制、固体废物处理、环境监测等方面的知识点。

以下是环境工程原理的主要知识点总结:1.环境科学基础知识:-环境系统:包括生物系统、物理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

-环境元素:空气、水、土壤等。

-环境因子:温度、湿度、光照、风等。

-环境质量指标:COD、BOD、PH、悬浮物浓度等。

2.水污染控制与处理:-水污染的类型: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微生物等。

-水污染的处理方法:生物处理、物理化学处理、深度处理等。

-水污染的监测与评价:水质监测、水环境风险评估等。

3.大气污染控制与处理:-大气污染的源: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生物排放等。

-大气污染的类型: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大气污染的传输与扩散:大气层结、稳定层等。

-大气污染的控制技术:燃烧优化、脱硫、脱氮等。

4.土壤污染与修复:-土壤污染的种类:重金属污染、有机物污染等。

-土壤污染的评价与监测:土壤抽样、土壤测试分析等。

-土壤污染的修复技术: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等。

5.噪声与振动控制:-噪声的特性:频率、声压级、声功率等。

-噪声的控制措施:隔声、减振、降噪等。

-振动的特性与控制:振幅、频率、衰减等。

6.固体废物处理:-固体废物的分类:可回收物、有害废物、垃圾等。

-固体废物处理的方法:焚烧、填埋、回收等。

-固体废物处理的环境影响:渗滤液、气体排放等。

-固体废物处理的管理与政策:废物分类、资源化利用等。

7.环境监测:-环境监测的目的和重要性:掌握环境质量状况、评估环境风险等。

-环境监测的技术与方法:样品采集、分析测试等。

-环境监测的指标与标准:空气质量指数、水质量标准等。

-环境监测的运行与管理:监测站点布局、数据管理等。

以上是环境工程原理的主要知识点总结,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环境工程领域的原理与应用,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环境科学基础考核试卷

环境科学基础考核试卷
B.化学法
C.生物法
D.数学法
20.下列哪个不属于可持续发展原则?()
A.公平性
B.持续性
C.共同性
D.竞争性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A.环境污染
B.生态平衡
C.资源利用
D.环境规划
6.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相互矛盾的。()
7.不可再生能源是指那些在短期内无法恢复的能源。()
8.环境监测只需要对污染源进行监测。()
9.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因此人类活动不会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10.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平衡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C.水环境
D.生物多样性
2.环境科学的研究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模拟法
D.数学推导法
3.以下哪个不属于环境问题?()
A.酸雨
B.沙尘暴
C.疾病流行
D.地震
4.下列哪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
A.煤炭
B.石油
C.太阳能
D.天然气
5.以下哪个单位用于衡量大气污染物的浓度?()
D.减少城市人口
12.以下哪些是环保法律法规的作用?()
A.保护环境
B.制止环境违法行为
C.促进经济发展
D.提高环境质量
13.以下哪些属于绿色化学的理念?()
A.减少化学产品使用
B.设计环境友好型产品
C.优化化学反应过程
D.增加化学废弃物排放

核环境学基础-6

核环境学基础-6
地壳浅部的表生带内因太阳能的作用,存在着 剧烈的元素迁移、分散和富集作用,以至形成 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矿床。
(2) 放射性物质在岩石裂隙中的吸着和迁移: 固体放射性废物处置主要倾向于采用近地表埋 藏和地质处置,因此,放射性物质在地质层中 的迁移行为已成为放射性废物安全处置中一项 重要的研究课题。
放射性核素在地质层中的迁移涉及化学、放射 化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水文学及地质学 等多门学科领域。影响核素在地层介质中迁移 行为的主要因素有水力输送作用和岩土介质对 核素的吸着作用。
地下水中污染物的迁移方程 饱水介质中的迁移方程
地下水中污染物浓度的计算
地下水中污染物浓度的计算,涉及对不同条件 下得到的迁移方程的求解。污染物在包气带土 层及饱水带地下水中的迁移方程,一般都是抛 物线型的二阶线性偏微分方程,其求解方法有 解析法、半解析法和数值法三种。
地下水中污染物浓度的计算 无限长砂柱中的迁移问题 (1) 连续或短期释放污染源:
守恒污染物在含水地层介质中的迁移仅是平流 及水动力弥散两种现象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 对非守恒污染物则还应考虑其与地下水及介质 之间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反应所导致的廓清作 用。影响非守恒污染物在含水层中迁移转化的 因素里面,只有吸附、离子交换、沉淀和衰变 降解具有廓清作用。
放射性物质在包气带及饱水带地下水中 的迁移
放射性物质在地下水中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 行为
放射性物质的水迁移
放射性物质的水迁移一般分为两阶段,在第一阶 段,岩石矿物或固体废物中的放射性核素在溶解、 淋滤、扩散、射气、反冲的作用下进入地下水中, 这是其在水中富集的过程;在第二阶段,被重力 水携带的放射性核素在地壳中随地下水的运动而 迁移,其迁移强度与核素在地下水中的存在形式 及水的运移方向和速度有关。

核安全工程师综合知识第七章辐射防护知识(精简版)

核安全工程师综合知识第七章辐射防护知识(精简版)

第七章辐射防护基础(P257-310)1.辐射应用为重要特征的核技术利用已有100余年的历史。

2.使人们对核辐射的危害有一个正确了解,既要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又要高度重视。

第一节辐射防护的目的与任务(P257-258)一、辐射防护的提出1.实践证明,电离辐射对人体有损伤作用,过量的辐射照射会引起对人体的危害。

2.做好辐射防护与安全工作,是核能、核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的有力保障,这就是“用”和“防”的辨证统一。

3.辐射防护已成为核科学领域中一个重要分支,是专门研究防止电离辐射对人体危害的综合性边缘学科,与许多学科存在交叉领域。

二、辐射防护的目的与任务1.辐射防护的基本任务是:既要保护从事放射工作者本人和后代以及广大公众乃至全人类的安全,保护好环境,又要允许进行那些可能会产生辐射的必要实践以造福于人类。

2.辐射防护的目的是防止有害的确定性效应,并限制随机性效应的发生概率,使它们达到被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

第二节辐射源种类、来源与水平(P258-264)1.人体受到照射的辐射源有两类,即天然辐射源和人工辐射源。

2.这种天然放射性是客观存在的,通常称为天然本底照射。

天然本底照射是迄今人类受到电离辐射照射的最主要来源。

3.另外,近半个世纪以来,因医疗照射及核能核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核动力生产、核试验等,产生了不少新的放射性物质和辐射照射。

这类辐射照射称为人工辐射源照射。

一、天然辐射源1.天然辐射源按其起因分为三类:①宇宙辐射,即来自宇宙空间的高能粒子流,其中有质子、α粒子、其他重粒子、中子、电子、光子、介子等;②宇生核素,它们主要是由宇宙射线与大气中的原子核相互作用产生的,如3H、14C、7Be 等;③原生核素,存在于地壳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

2.世界范围平均年有效剂量约为2.4mSv,在引起内照射的各种辐射源中,222Rn的短寿命子体最为重要,由它们造成的有效剂量约为所有内照射辐射源贡献的70%。

3.外照射中宇宙射线的贡献略低于原生核素。

对核类专业开设“环境学导论”课程的几点思考

对核类专业开设“环境学导论”课程的几点思考

能 与 环 境 的 关 系 ; “ 废 ” 染 时 可 侧 重 讲 三 污 放 射性 “ 废 ” 环境 的影响及其 冶理 ; 三 对 讲 1 要 使 学 生 对 “ 境 学 导 论 ” 程 的重 环 境 治 理技 术 时 可 讨 论 核 技 术 在 环 境 保 护 环 课 要性 有 充 分 的认识 中 的 应 用 等 。 样 会 使 学 生 重 视 该 课 程 的 这 在 实 践 教 学 中 发 现 核 专 业 的 大 部 分 学 学 习 , 来 能 更 好 地 把 环 境 意 识 渗 透 到 自 将 生 对 学 习 “ 境 学 导 论 ” 重 要 性 认 识 不 己 的 专 业 领 域 , 通 过 环 境 科 学 的 知 识 及 环 的 如 够 , 至 觉 得 与 自 己 所 学 专 业 无 关 , 为 学 方 法 解 决 核 领 域 的 一 些 实 际 问 题 , 利 用 甚 认 或 习 环 境 方 面 知 识 是 环 境 专 业 或 化 学 专 业 等 核 方 面 的 专 业 知 识 来 治 理 和 保 护 环 境 等 。 学 生 的 任 务 。 主 要 是 这 些 学 生 环 境 意 识 2. 采 用互 动教 学 , 动学生 学 习的 主动性 这 2 调 不强 , 们可能 会认为 , 会要 想发展 , 他 社 就 教 学 的 过 程 是 教 师 与 学 生 们 互 动 的 过 必 须 向大 自然 索 取 能 源 物 质 , 境 必 然 要 程 , 学 生 们 参 与到 教 与 学 的过 程 中 , 能 环 让 才 受 到破 坏 , 果要 保 护 环 境 , 会 发 展 就 会 使 他 们 提 高 学 习 的 兴 趣 和 乐 趣 , 逐 步 养 如 社 并 受 到 影 响 , 至 会 觉 得 , 保 是 国 家 的事 , 成 独 立 思 考 的 习惯 。 师 可 以 针 对 所 学 的 甚 环 老 个人 力量 微 薄 , 不 了 什 么 作 用 。 起 另外 是 学 内容 , 出 一 些 话 题 , 学 生 发 表 自 己的观 列 让 生 的 环 境 基 础 知 识 相 当缺 乏 , 了解 人 与 点 。 如 , 讲 解 生 态 学 相 关 章 节 时 , 9 不 例 在 老币 环 境 的 依 存 关 系 ; 了解 我 国 环 境 问 题 的 可 以 先 讲 授 生 态 学 的 一 些 基 本 概 念 和 规 不 严峻 现 状 ; 了解 污 染 物 的 形 成 、 化 及 其 律 。 将 学 生 分 为 几 组 , 每 组 学 生 就 “ 不 转 再 让 生 对 人 体 的 危 害 , 了 解 人 们 因破 坏 自 然 环 态 学 与 环 境 保 护 的关 系 ” 出 自己的 看 法 。 不 提 境 所 付 出的 代 价 。 因此 , 我们 在 教 学过 程 中 在 讨 论 之 前 , 求 学 生 除 了 阅读 教 材 还 需 要 尤 其 是 第 一 堂 课 就 应 向学 生 强 调 开 设 “ 环 查 阅 其 他 资 料 , 了解 如 何 利 用 生 态 学 原 理 境 学 导 论 ” 重 要 性 。 学 生 认识 到 核 专 业 解 决 环 境 问 题 ( 生 态规 划 、 态 农场 及 生 的 让 如 生 与 环 境 科 学 有 着 密 切 的 关 系 , 他 们 体 会 态 工 艺 等 ) 最 新 知 识 。 使 的 由于 学 生 从 “ 阅 查 到学 习环 境 科 学 基 础 理 论 知 识 对 其 自身发 资 料 ” “ 论 , 直 都 参 与 其 中 , 到 讨 一 因此 有 展的重要 意义 ; 他们 明白学 习该课程 目 使 较 高 的 积 极 性 进 行 学 习 与 思 考 , 样 不 仅 这 的 是 培 养 他 们 的 环 境 保 护 意 识 , 其 能理 巩 固 了 所 学 知 识 , 拓 宽 了 知 识 面 , 时 提 使 又 同 解 人 与 环 境 的 相 互 关 系 、 展 解 决 环 境 问 高 了学 习课 程 的 兴 趣 。 动 式 教 育 克 服 了 发 互 题 的技 能 、 立 正 确 的 环境 价 值 观 和 态 度 , 僵 化 、 统 的 教 学 弊 端 , 教 学 形 式 从 以 教 树 一 把 也就 是 培 养 他 们 的 环 境 素 质 , 环 境 素 质 师 为 中 心 转 变 到 师生 互 动 , 至 以 学 生 为 而 甚 是 大 学 生 综 合 素 质 的 重 要 组 成 , 适 应 可 中心 ; 教 育 行 为 从 单 纯 的 知识 学 习转 变 是 把 持 续 发 展 社 会 的 必 备 的 一 种 素 质 。 有 这 到 反 思 与 行 动 、 与 和 实 践 的 相 结 合 , 只 参 更加 样 不 断地 让 学 生 认 识 到 学 习 “ 境 学 导 论 ” 激 发 了 学 生 自觉 主 动 学 习 的 积 极 性 , 学 环 使 的 重 要 性 , 会 激 起 他 们 对 该 课 程 的 学 习 生 达 到 素 质 的 全 面 提 高 。 才 兴 趣 并 重 视 对 环 境 知 识 的学 习 。 2. 案例 教 学 , 3 提高 学生 对学 习环 境科 学的 兴 趣 2“ 环境学导 论” 课程 的教 学理念与实 教 师 在 教 学 实 践 中 , 强 化 学 生 的 环 要 践 境 意 识 有 必 要 将 理 论 与某 些 具 体 的 环境 问 2. 根据专 业特 点 , 化教 学 内容 1 优 题 相 结 合 , 就 是 说 教 师 应 在 讲 授 理 论 知 也 “ 境 学 导 论 ” 程 涵 盖 内 容 多 , 及 识 多 引 入 相 关 的 案 例 , 学 生 有 身 临 其 境 环 课 涉 让 专 业领 域 广 。 该 课程 的授 课学 时 有限 , 之感 , 而 使学 生 是 在 听 “ 事 ” 看 “ 事 ” 故 、 故 ��

《环境生物学》 第七章

《环境生物学》 第七章
把活性污泥微生物对有机废水有机物或基质的生化呼吸线与其内源 呼吸线相比较,作为基质可生物降解性的评价指标,可作出如图7-1所 示的耗氧曲线,有三种情况:
结论: (1)生化呼吸线位于内源呼吸线之上,表明该有机物或废水可被微生物 氧化分解。两条呼吸线之间的距离越大,有机物或废水的生物降解性越好; 反之亦然(图7-1A)。 (2)生化呼吸线与内源呼吸线基本重合,表明该有机物不能被活性污泥 微生物氧化分解,但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无抑制作用(图7-1B)。 (3)生化呼吸线位于内源呼吸线之下,说明该有机物不能被微生物分解, 且对微生物生长产生了有害抑制作用,生化呼吸线越接近横坐标,抑制作 用越大(图7-1C)。 3、测定相对耗氧速率曲线
第七章 生物净化和治理的传 统方法
[本章要点]
本章介绍了环境生物技术的定义、研究 内容和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阐述了微生物 处理污染物的特点、原理、影响因素和传统 微生物处理法的工作原理和方法。
环境生物技术(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诞生的背景:
由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对环境造成了各种各样的污染,人类 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迫使人类必须发动一场“环境革命” 来拯救自身,环境生物技术因此而诞生并日益受到重视,人们把生物 技术开发和应用的注意力转向环境保护。
6.废物强化处理技术研究
7.环境的生物监控技术研究
四个热门方向:
基因工程菌从实验室进入模拟系统和现场应用过程中,如何解决其遗传 稳定性、功能高效性和生态安全性等方面问题
开发废物资源化和能源化技术,利用废物生产单细胞蛋白、生物塑料、 生物农药、生物肥料以及利用废物生产生物能源,例如甲烷、氢气、乙醇 等
耗氧速率就是单位生物量在单位时间内的耗氧量,生物量可用活性污

核环境学基础-9

核环境学基础-9
第九章 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对涉及辐射照射的实践实施辐射环境管理,在满足实 践正当性要求的前提下,对于公众正常照射的防护, 应通过代价-利益分析,对公众照射剂量确定最优化的 控制水平,并用源相关剂量约束值和个人相关剂量限 值对个人剂量加以约束和限制;对于潜在照射的防护, 则应对有关事件或事件序列的发生概率及事件一旦发 生可能造成的公众照射剂量加以控制。因此,对拟议 中的核设施项目必须进行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估算其 可能造成公众照射的集体剂量、个人剂量及个人危险, 并与相应的剂量约束值或危险约束值进行对比评价。
放射性污染物的实验室等。 评价子区:是在评价范围内按一定的半径距离划同
心圆,再按16个方位划分扇形区,两相邻同心圆与两 相邻方位线围成的小区域作为评价子区。
12
2、关键人群组、关键核素和关键途径
关键人群组: 每一个评价子区内的公众成员可按性别和年龄
进行一步划分为若干人群组,当某一个人群组的人 均受照剂量大于整个受照群体中所有其它人群组时, 则该组为关键人群组。
9.3.1 辐射环境的健康危害评价
只要不发生严重事故,核设施向环境有控制地释 放放射性流出物对公众造成的照射是一种小剂量、低 剂量率的长期慢性照射。这种照射条件下,辐射健康 危害表现为随机性效应的发生,从而导致超额的辐射 危害。
致癌概率问题?
29
9.3.2 辐射环境风险评价
随着“核能是一种清洁、安全的能源”这一论断逐渐被人 们认识、理解和接受,核动力在世界能源生产中所占的份 额日趋增高。但是,核设施同样存在着突发性灾难事故发 生的潜在可能,特别是1986年前苏联且额诺贝利核电站事 故,在人类历史上造成了继广岛、长崎核爆之后又一次严 重的核灾难,促使人们逐渐认识并关心对核设施重大突发 性事故造成环境危害的评价问题。

环境学基础

环境学基础

环境学基础第一章概论一、名词解释1、环境:以人类世界社会主体的外部世界的主体。

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2、环境多样性: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基本规律,它包括自然环境多样性、人类需求与创造多样性、以及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多样性。

3、环境问题: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由于自然力或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数量和质量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造成的影响。

4、环境要素: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各异的又服从总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5.环境质量:环境要素(水体、大气、土壤、生物)受到污染影响的程度5.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破坏了环境系统正常的结构和功能,降低了环境质量,对人类或者环境系统本身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6、环境破坏(生态破坏):生态系统和结构功能严重失调,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7.污染物:进入环境系统,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或恶化的各种物质。

6.污染源: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的总成。

5、环境保护:是指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等多方面措施,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以求保持和发展生态平衡,扩大有用自然资源的再生产,保障人类社会的发展。

二、填空1、环境多样性:自然环境多样性(物质多样性、过程多样性、形态多样性、功能多样性)、人类需求与创造多样性(人类创造本身多样性、人类创造结果多样性)、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多样性(作用界面多样性、作用方式多样性、作用的过程多样性)。

2、环境要素的属性:最差限制律、等值性、相互依赖性、环境整体大于诸要素之和。

3、五大环境问题:粮食问题、能源短缺、资源缺乏、人口问题、环境问题。

4、环境的功能特性:灾害放大性、整体性、有限性、不可逆性、隐现性、持续反应。

5、人类与环境和谐程度包括:人与自然环境和谐、人与人工环境和谐、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

三、解答题1、当前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与过去的环境问题有什么不同?答:1影响的范围不同②危害结果不同③污染源不同④突发事件多,严重污染广,经济损失大⑤人们关心的重点和重视环境问题的国家不同⑥解决环境问题的难易程度不同2.环境问题的特性:1不可根除和不断发展的属性2.环境问题范围广泛而全面3.表现形式具有多样化和地域化4.环境问题对人类行为具有反作用5环境问题可控性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有何特点?答:发达国家:环境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仍有许多环境问题有待解决并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环境学

环境学

第一章基本原理一、基本概念1、环境(广义的环境、环境科学研究的环境)参考答案:环境是相对于一定中心事物而言的,与某一中心事物相关的周围事物就称为这一中心事物的环境。

主体的不同,是各种学科研究的环境之间最根本的差别;客体的不同则是各子环境之间的差别所在。

环境科学所研究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体。

2、环境学与环境基本规律参考答案:环境学是环境科学的核心,阐述环境科学体系中最基本的问题,揭示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中的基本规律。

环境基本规律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包括环境多样性、人与环境和谐,规律规则和五律协同四项基本原理。

2、环境多样性参考答案:环境多样性是环境的基本属性之一,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客观存在,包括自然环境多样性、人类需求与创造多样性以及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多样性。

3、人与环境和谐参考答案: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取得的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

4、环境承载力参考答案:“环境承载力”(Environmental Bearing Capacity)是在一定时期、范围和环境条件下,维持人-环境系统不发生引起环境功能破坏的质的改变,即维系人与环境和谐的前提下,人-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的阈值。

5、人口容量参考答案:“人口容量”(Population Carrying Capacity)又称人口承载力或者人口承载量,是适应生存能力的重要量度。

从适应生存的角度讲,人口容量可定义为:在特定时空条件下,资源、生态、环境在保障人类基本生理需求的前提下,所能够供养的最大人口数。

6、地方病(endemic disease)参考答案:发生在某一特定地区,同一定的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的疾病。

地方病在一定地区内流行年代比较久远,而且有一定数量的患者表现出共同的病征。

地方病分为化学性地方病和生物性地方病。

化学性地方病又称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人体从环境摄入的元素量超出或低于人体所能适应的变动范围,就会患化学性地方病。

南开大学22春“选修课”《环境学基础》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3

南开大学22春“选修课”《环境学基础》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3

南开大学22春“选修课”《环境学基础》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我国环境保护的三大政策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一、请同学们在下列(20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论述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的背景、内容与价值2.可持续发展大会在环境科学发展中的地位与价值3.我国大气环境问题发展历程4.我国当前水环境问题的主要挑战5.浅析我国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历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及原因6.我国生活垃圾分类策略研究7.水环境功能区划在我国水环境保护中的作用8.我国PM2.5防治策略研究9.浅析我国地表水断面达标考核在水环境保护中的实践应用10.从流域视角探讨水库富营养化治理策略11.生态承载力及其在水环境管理中的应用12.总量控制策略在我国大气环境保护中的应用13.我国历次环境保护大会的内容及其对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作用14.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5.邻避效应的产生及应对策略16.我国近三年噪声环境变化,及应对方案17试论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18.生态城市及其在我国的实践19.请结合中国环境与经济关系论述对两山论的认识20. 试论述三线一单制度二、论文写作要求选题要与本课程内容相关,且有研究和分析价值,突出独立性,切忌抄袭。

学生可以根据参考选题范围,自拟具体论文题目进行撰写。

论文应结构严谨,层次清晰,逻辑性强,语言表达准确通顺。

论文要求观点鲜明、正确,理论分析透彻,解决问题方案恰当可行,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较大的应用价值。

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工作开展研究,理论联系实际,论证有理有据,对解决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三、论文写作格式要求论文题目要求为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正文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加粗,行间距为1.5倍行距;论文字数要控制在2500-3000字;1.论文一律以此文件为封面,写明学习中心、专业、姓名、学号等信息。

环境工程基础-2024鲜版

环境工程基础-2024鲜版
2024/3/28
发展历程
环境工程学科创始人陶陶,原名陶同,字锡予。 1920年10月18日出生于安徽省枞阳县。1942年毕 业于前国立中央大学化工系,1945年赴美留学。 1948年3月,陶陶在辛辛那提大学获硕士学位。 1952年6月,他在伊利诺大学获博士学位,后留校 任研究助理教授。1955年3月,他冲破重重阻挠, 回到祖国。
2024/3/28
5
相关法规与标准
针对水环境污染问题,我国制定 了水污染防治法,规定了水污染 防治的目标、措施、法律责任等。
我国制定了环境质量标准,规定 了环境中各种污染物的允许含量 和限值,为环境工程提供了技术 依据。
2024/3/28
环境保护法 水污染防治法 大气污染防治法 环境质量标准
我国的环境保护法规定了环境保 护的基本原则、制度、法律责任 等,为环境工程提供了法律保障。
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
科学性、公正性、公开性、参与性。
2024/3/28
27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查、影响 预测、公众参与、报告编制和审 批等步骤。
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包括项目概况、工程分析、环境 现状、环境影响预测、环保措施 及其经济技术论证等。
汽车尾气污染控制
3
通过三元催化转化器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碳氢 化合物和氮氧化物转化为无害物质,提高燃油品 质和发动机燃烧效率。
2024/3/28
16
04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技术
Chapter
2024/3/28
17
固体废弃物分类及危害
分类
根据来源和性质,固体废弃物可分为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等。
2024/3/28

环境学基础考试试卷8套

环境学基础考试试卷8套

环境学基础考试试卷8套(2011-03-24 12:34:45)环境学基础考试试卷8套环境学基础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卷)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30 分,每小题2 分)1、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包括限制阶段、“三废”治理阶段、综合防治阶段、规划管理阶段。

2、新文明时期的新发展观包括环境资源观;环境价值观;环境道德观。

3、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是:人均森林覆盖率低;森林分布不均;森林资源结构不合理;森林地生产力低;森林资源破坏严重。

4、一次能源是指从自然界直接取得,而不改变其基本形态的能源,有时也称初级能源;二次能源是指经过加工,转换成另一种形态的能源。

5、污染物的迁移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中所发生的空间位置的移动及其所引起的富集、分散和消失的过程。

污染物迁移的方式包括机械迁移;物理、化学迁移;生物迁移。

6、污染物的转化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的作用改变其形态或转变成另一种物质的过程。

7、由于大气质量在垂直方向上的不均,结合大气的运动状况,考虑到大气温度的变化以及电荷等物理性质的差异,将大气圈分为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电离层);逸散层。

8、声压级与噪声级的不同在于前者只反映人们对声音强度的感觉,还不能反映人们对频率的感觉;后者同时考虑了声压级和频率对人的作用的强弱。

9、地球表面上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两大部分组成。

生物部分又包括初级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10、生态系统的特征是: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生态系统总处于运动之中;生态系统自身有恢复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形式不断演进。

11、“三同时”是指污染防治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投产。

12、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各种排放源进入大气的各种气体、蒸气和颗粒物,如二氧化硫、碳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颗粒等全是主要的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是指大气中的碳氢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的臭氧、醛、酮、过氧乙酰硝酸酯(PAN )等。

核化学基础知识总结

核化学基础知识总结

核化学基础知识总结核化学是一门研究放射性元素及放射性同位素行为的学科,主要涉及核反应、核能转换和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等内容。

本文将对核化学的基础知识进行总结,并介绍其在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原子核的组成和性质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质子数和中子数的总和即为原子核的质量数。

原子核的直径很小,但质量却集中在其中,是原子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核反应的类型核反应是指由于核内部发生的变动导致原子核转变的过程。

根据核反应的不同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裂变反应:重核裂变成中等质量的两个核片断,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2.聚变反应:轻核聚变成较重的核,是太阳和恒星产生能源的主要方式。

3.放射性衰变:不稳定的核通过放射粒子或电磁辐射逐渐转变为稳定核。

三、核能转换核能是一种巨大的能量,核能转换是指将核能转变为其他形式能量,如热能、电能等。

核能转换有以下几个主要途径:1.核裂变反应:将重核裂变后释放的能量转变为热能,通过控制反应可以产生核能。

2.核聚变反应:将轻核聚变后释放的能量转变为热能,聚变反应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

3.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放射性同位素衰变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可以转变为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

四、放射性同位素应用放射性同位素在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放射性示踪法: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辐射性质进行示踪,追踪物质在生物体内或化学反应中的行为。

2.医学诊断和治疗:放射性同位素可以用于医学影像学的放射性示踪诊断、肿瘤治疗等领域。

3.能源开发和利用:核能作为清洁能源的一种,通过核反应产生的能量可以应用于电力生产和航天工程等领域。

4.环境监测和食品检测: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检测,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

五、核化学的重要性核化学是现代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

它不仅有助于人们对原子核组成和性质的理解,还有助于开发核能、探索核反应及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射性物质的生物链转移
影响放射性核素生物链转移及蓄积的因素 放射性核素的性质
(1) 半衰期 (2) 物理形态 (3) 化学性质
放射性物质的生物链转移
影响放射性核素生物链转移及蓄积的因素 生物的特性和行为
生物体的某些固有特性和行为特征对其吸收、 蓄积放射性核素的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同一环 境内同一生物群落中不同种类的生物,其体内 放射性核素的蓄积程度会有明显差别,其原因 在于不同种类的生物在形态、寿命、行为特征 及生理特征诸方面的差别。
p
放射性物质的水生物链转
在水生系统中,水和水底沉积物中含有氧、氢、氮、 钙和二氧化碳等营养元素和成分,在太阳能的作用下, 水体中最低等的植物-浮游植物可通过吸收、同化和 代谢作用,使之转化为其自身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生物 物质。因此,在水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起着使矿物 质转化为生物物质的基本作用,是水生态系统中的生 产者。浮游植物是小型浮游动物、鱼类及两栖水生动 物的食物来源,小型浮游动物又是处于较高营养级的 大型水生动物的食料,许多情况下,水禽、蜗牛、青 蛙等两栖动物可以从水生食物链几个不同营养级上摄 取其食物,因此,水生食物链往往呈现十分复杂的网 状结构。
放射性物质的陆地生物链转移
通过动物类食品的转移 影响动物类食品核素污染浓度的因素
(1) 牧草的生长密度 (2) 季节 (3) 动物种别 (4) 耕作方式及稳定元素的摄入 (5) 核素的其它摄入途径 (6)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核素转移
放射性物质的陆地生物链转移
通过动物类食品的转移 动物类食品核素污染浓度的估算
农作物污染的途径
放射性物质的陆地生物链转移
农作物的放射性污染是公众通过食物链摄入放射性核 素而受到内照射的一个重要途径。气载流出物及再悬 浮物质的干、湿沉积等物理过程导致农作物的外表面 污染,在气载流出物连续释放的条件下,这是导致蔬 菜与牧草受短寿命核素污染的重要机制。
放射性物质的陆地生物链转移
放射性物质的陆地生物链转移
通过农作物的转移 农作物根部从土壤中的吸收
植物生长和再生产需要16种元素,除碳、氢、 氧由空气直接提供之外,其余13中元素由其根 系从土壤中吸收而得,因此,土壤是植物赖以 生长的基本物质条件。
一般情况下,放射性核素均以稳定同位素的阳
离子形态存在于土壤中,因此,植物根系从土 壤中吸收营养元素的同时,也能吸收其中的放 射性核素。农作物通过其根系对土壤中各种元 素吸收能力大小常以浓集系数CR表示:
CF Ce Iw fut
Cw eM
放射性物质的水生物链转
水生物对放射性物质的蓄积 水生物吸收、蓄积放射性物质的浓集因子
对于水生动物通过饮水途径从水中摄入、吸收 和蓄积放射性核素的过程,可用下式来计算, 对于其它吸收途径,也可以按类似的方式,采 用浓集因子表示水生物对放射性核素吸收蓄积 能力的大小。
通过动物类食品的转移 陆生动物通过摄食牧草或其它植物饲料从环 境中摄入放射性物质,由此导致人所食用动物 类食品的放射性污染,是放射性物质通过生物 链向人体转移的另一重要途径。反之,动物对 放射性核素的摄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核素在 生态系统中的转移和分布。
放射性物质的陆地生物链转移
通过动物类食品的转移 动物对放射性核素的摄入和滞留
Rin IwCw fut
放射性物质的水生物链转
水生物对放射性物质的蓄积 影响水生物蓄积能力的因素
(1) 水生物的特性 (2) 水环境条件 :
水中稳定元素的浓度、水生物体内放射性核素浓度的估算 基本公式
通常采用浓集因子法估算人所食用的水生物体 内放射性核素的蓄积浓度。
浮游植物对水中放射性物质的被动摄入是一种不消耗 其细胞代谢能的吸收机制,包括吸附、离子交换、扩 散 、穿透等方式。
水生动物从水中摄取放射性核素大致有摄食、饮水和 体表直接吸收等几种途径,各种途径的相对重要性因 其种类不同而异。
放射性物质的水生物链转
水生物对放射性物质的蓄积 水生物通过各种途径从水中摄取、吸收核素后, 核素将在其体内某些特定器官、组织中逐渐积 累,并在一定的条件下达到平衡。一般用浓集 因子(CF)来描述水生物对水中放射性核素蓄积 能力的大小。
放射性物质的生物链转移
影响放射性核素生物链转移及蓄积的因素 生态系统的特性
生态系统的特性对放射性核素的生物链转移起 着决定性作用。这些特性可从物理、化学和生 物三个角度加以说明。
放射性物质的生物链转移
放射性核素食入量的估算 公众因饮水及食用食物而摄入放射性核素的量 可按下式计算。
M g,a p,a f pCp fc
CWA Ce etp Cw CF etp
放射性物质的水生物链转
水生物体内放射性核素浓度的估算 浓集因子CF值的选用
用浓集因子法估算水生物体内核素的浓度时, 对浓集因子CF值应考虑具体情况慎重选用。
放射性物质的陆地生物链转移
通过农作物的转移 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矿物质大部分是经过根部从 土壤吸收的,因此,土壤的放射性污染水平及 其物理化学性质决定了核素在植物中的蓄积程 度;另一方面,植物的生长加速了土壤中水分 的蒸腾,改变了土壤水的运动,也会在一定程 度上影响核素在土壤中的迁移个分布。
放射性物质的陆地生物链转移
通过农作物的转移 气载放射性核素的沉积
气载放射性核素流出物开始释放后t时刻沉积 所致烟羽下风向某点处地面上沉积核素浓度的 积累增长速率为该点处同一时刻气载核素的沉 积率。 沉积在地面上的核素可因降雨的沥滤与洗刷、 再悬浮、作物的收割或被食草动物的食用而得 以清除,所有这些生物-物理清除过程可用单 一的清除常数表示。
通过农作物的转移 3H和14C造成的农作物污染 (1) 农作物中3H污染浓度的估算:
Cp,t 1103 0.750.5 / H 3.75102 / H
(2) 农作物中14C污染浓度的估算:
Cp,c Gn / 0.18 5.56Gn
放射性物质的陆地生物链转移
放射性物质的生物链转移
放射性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蓄积和平衡 放射性物质经由生物链向人体转移的过程中,会在生 物体内蓄积起来,生物体中核素的浓度逐渐增高,并 在一定条件下趋于平衡。 放射生态学中将一个生态系统划分为若干相互关联又 相互分离的结构实体,这些实体是一个完全均匀的体 系,它能受纳、输出和保持一定数量的放射性物质, 一般称为“隔室”。隔室既可以代表非生物环境物质, 也可以代表生物体,若干个隔室按一定的顺序组合起 来,可用于模拟某个实际的生态系统。
放射性物质在大气和水体中的迁移,涉及污染
物在空气和水中的弥散、输运、扩散和再悬浮 等各种地球物理分散过程。一般说来,随着与 污染源之间距离的增大,水与空气的污染程度 总是逐渐降低的,污染核素在这些环境物质中 被分散的程度和速率主要取决于水和空气的湍 流强度。
放射性物质的生物链转移则涉及污染物在各种
根据动物每天消耗的饲料量及饲料中核素的比 活度,可由下式估算动物类食品中核素的污染 浓度:
CA FACF IF exp( tF )
生物链过程中的迁移和浓集机制,这些机制比 非生物环境物质中的地球物理分散过程复杂得 多,而且具有明显的物理、化学及生物浓集作 用。
放射性物质的生物链转移
生物链转移的基本途径 水、空气、土壤等非生物环境物质中的放射性核素, 在一定条件下可进入植物组织中,这是其生物链转移 的第一个环节。陆生植物通过根部从土壤中的摄取及 对沉积在其地面以上组织(叶片)表面上的气载污染物 的吸收而蓄积放射性核素。水生植物则通过吸附、吸 收而从水中摄取放射性核素。植物通过根膜从土壤水 中吸收的放射性离子或分子,将在其组织间传输,最 终结合于某些特定部位,从而导致核素在植物组织中 的蓄积;此外,土壤中的放射性核素常粘附于植物根 系或仅进入其表面,实际上并未与植物组织结合。同 样,空气及水中的放射性核素沉积在植物叶片表面上 之后,也有一部分被吸收而结合于植物组织中,另一 部分也只是粘附在叶片表面。
影响农作物对土壤中核素吸收的因素
(1)核素的物理化学形态 (2)作物种类及核素在作物中的易位 (3)土壤的性质 (4)化学性质相似的稳定性元素 (5)肥料和化学添加剂 (6)螯合剂 (7)核素在土壤中的分布
放射性物质的陆地生物链转移
通过农作物的转移
灌溉造成的农作物污染
用被放射性核素污染的地面水或地下水灌溉农田会导 致农作物的污染,农田灌溉有多种方法,就我们南方 来说,一般种水稻常用漫灌的方法。这样的话,放射 性核素除了迁移到水稻中外,还将沉积在稻田中。
作物可从灌溉水中直接吸收放射性核素而造成直接污 染,水中核素进入土壤后再被作物吸收则为间接污染。 土壤对水中核素的滞留取决于不同灌溉方式中土壤与 水的接触程度。散布式灌溉时,水中核素多被土壤吸 收,对作物造成间接污染,喷灌、滴灌及漫灌时,作 物的污染主要来自水的直接污染。
放射性物质的陆地生物链转移
通过农作物的转移 植物根部与其它部位表面上的离子交换反应叶 会导致外表面污染,特别是受伤的植物根直接 从土壤溶液占吸收放射性离子,对于萝卜一类 块根植物的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通过根部从土壤中摄入、吸收营养成分的 同时,也吸收了土壤溶液中的放射性离子,叶、 茎、花对可溶性核素具有相当大的吸收能力, 这类生物过程导致农作物的内污染并不遵从一 般的离子交换选择性规律。
放射性物质的水生物链转移
水生物对放射性物质的吸收机制
各类水生物摄入、吸收水中放射性核素的途径和机制 有很大的差异,这与水生物体的结构、生活习性、摄 食方式及水环境条件等诸多因素有关。
藻类是水中最常见的浮游植物,是水生态系统中的初 级生产者,处于水生物链的第一营养级。它们在摄入 矿物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生物物质的同时, 也能从水中摄取放射性物质。
第七章
放射性物质通过生物链向 人的转移
人是生物圈中最高等的动物,处于生物链的终端,生 态系统中的能量传递和物质迁移过程,环境放射性水 平及其变化,都会不同程度上对人造成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