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明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史明智,是每一个读书人内心的渴望。大哲培根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固然主旨是宣传读书的益处,强调读得每一种好书都能使人裨益,但其将”读史使人明智“放在第一位,我认为不是随意而为,而是基于读史的重要性。故而,读史是每一个试图对人生或者历史发展规律有所了解的人的必经之路。但读史这条道路上人群摩肩接踵,真正能小有所成的人却是非常稀缺的,大多数人不过是增添了一些谈资,或者是成为了”一站到底”中“百科全书”型的人物——很遗憾的是,单纯知识信息片段的占有量已经远远不是评估当代知识工作者生产力水平的最核心指标和标准了——可见,读史明智殊为不易。

是啊,总有人会说读史的目的是鉴古知今。诚然,千百年来人性的根本没什么变化,似乎现今一切事件都可以从历史中找到相似参照,从而可以最大限度的做出预判。可是事实是历史的车轮往复向前,前人犯下的错误,后人又用“花式”重演。我们能了解过去,但却只能看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

那么,读史究竟有什么用?读史真得能明智吗?

个人浅见,读史有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浅层次的,也就是读进去了,熟知了历史过程、朝代演变、人物传记等。好处当然是拥有了大量有趣的谈资和塑造了读书人形象。可惜的是,饶是你学富五车饱读诗书,而可能并不拥有实际运用的”硬货“。所以我一直都认为,看一个人如何读历史是最能有效区分他“读死书”还是“读活书”的,无它,因为在读史这个领域很容易被“死书”的一些收益诱惑,执迷不悔越走越远。

第二个层次呢,就是真正从史书中有一些体会,跳出固态知识的范围,将史书变成方法论,也就是通过研究历史更替的规律和梳理塑造历史观,提升自身逻辑能力和分析能力。这样子对于关于人生或者历史发展规律能有更为深刻的见解,避免走入与历史车轮前进方向相悖的方向。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然后阅人历事,这样一个人的素养、胸襟、眼见自然就会得到提高。单就读史来讲可以看做对往圣先贤所经历世事的一种间接(更低成本)的体验,可以作为自己人生阅历的补充,是一个提升自我的难得的机会。我们作为个体很难亲自经历那么多的风雨历程和跌宕起伏,自然无法完全从自身的经历中吸取足够的经验,这就要借助读史来弥补。当然,读万卷书必须要和行万里路和阅人无数以及饱历世事艰辛相结合才能相得益彰。

我理想中通过读史所希望形成的逻辑能力和分析能力应该是下面这样的——

一、如何判断一个事物现在的状态?

比如一个人求职,我说我很优秀,靠什么证明?或者说中国经济发展得很快,凭什么这么说?所有事物的当前状态和未来状态,很大程度上由过去决定,并基于过去继续发展。这就是历史的真正作用。这点是容易理解的,所以当我们学习计算机的时候总是从ENIAC开始,学习经济学总是从《国富论》开始,学习管理学总是从泰罗开始,学习中国革命史总是从鸦片战争开始。

二、阳光之下,并无新事

现在所有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事情,以前都已经发生过了。你所知道的多么伟大崇高、多么天纵奇才、多么卑劣可恶的人,以前也都有过了。只不过这些人和事换了个包装和形式。所以遇到的所有难题都可以从历史中找到类似的事,从而学到相应的失败经验和解决之道。以上两点是学习历史的具体好处,到了这个时候,才可以说读史使人明智。

综上,正本清源很重要,知道我从哪里来,对想清楚我是谁要到哪里去很有帮助。从个人发散开来,当你希望对这个社会整体有更深刻的了解,你也需要从历史开始。

那么,究竟如何读史?如何理解“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三层境界?

对于读古代史而言,我们了解历史的方式局限于阅读前人流传下来的文字资料。对于读中国古代史,这往往意味着阅读大量的古文。相信大部分人都跟我一样,把“读懂”史料当成是莫大的成就,这个时候你往往只能达到理解的第一层境界:“看山是山”,你只从史料中得到最基本的故事情节,还不一定是事实。

于是在趟过浩如烟海的古文,心满意足地阅读了大量文献之后,你记住的可能是一大堆碎片化的部分。就好比说到曹操,你会记住他那句著名的台词“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若干年后回忆起来,你会和所有普通观众一样,为他的骄傲而感叹,却不知这句话的背后其实是曹操的内心辩白。当时,铜雀台初成,武士用命,文人进表,颇有劝进之意。大家都以为天命归属之时,曹操却清楚地看到了在历史上的位置。曹操为何不称帝?于是才有了引出这一句称王称帝台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他的本意,不是表明自己的骄傲,而是表明心迹,并无称帝之意。说到这一层,我觉得读史的第一步,就是避免碎片化,要学会理解语境,要学会connecting the dots。

在掌握大量史实之后,如果想进一步理解历史,就需要学会对历史做“微积分”。推敲事件之间的联系,揣摩历史人物的心迹从而知道他们的每一个决定是怎么做出来的——粗糙点说,就是多问“为什么”和"what if"。到这一层,我们的目标基本上就是贯彻太史公的历史观“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这一步需要极大的精力,也是对人的智力和情商双重的锻炼,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人读了大量的历史之后还是只能掉书袋的缘故。试想,如果你连一个活在两千年前的人物的心情都能揣摩清楚,那么你喜欢的邻家小妹或者琢磨的顶头上司的心思恐怕就如透明一般了。

说到这个,我特别推崇王夫之的两部史论《读通鉴论》和《宋论》。王夫之评论历史,喜欢独辟蹊径,“颇异俗流”,用既有事实推断出令人叫绝的观点,可谓真的做到“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他本人也曾经说过,需要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才能真正看懂历史。如船山公评三国,以姜维之后蜀国后继无人进而灭国之悲剧推断出蜀汉“不善长养人才”。他的观察非常直接,蜀汉重臣,皆是中原人士,如前期的五虎将,诸葛亮,后期的姜维。真正蜀地制造而身居高位的,只有李严一个,而他还不断地给诸葛亮使绊子。王夫之由此进一步断定,蜀汉集团的核心人物刘备从一开始就并无《三国演义》中鼓吹的匡扶汉室之心,而是只想“占地而王之”的草头军阀。这一观点又可以用诸葛亮的隆中对不能彻底贯彻来佐证:诸葛亮一向都主张交好吴国徐图中原,而刘备却先派关羽守荆州搞坏了吴蜀两国的关系,又在后面兴师远征进而被陆逊一把火烧尽国本。连王夫之也曾经感慨,“诸葛亮之志不尽行于先主”。这些观点单看史书是看不出来的,需要自己花心思琢磨,也是读史的难处。但只要坚持这样做,多少能够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而穷极天下之理,培养出历史的情怀。到这一层,或许能够做到看山不是山的境界。

最后的最后,“志定而学乃益,未闻无志而以学为志者也”。读史书还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看待自己身处的世界。理解人生之孤独与无奈,理解我们作为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水滴应该承担的责任。当我们感慨“人生已经如何艰难,为何还要继续”的时候,读史可以给我们以解脱和支持。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虽千万人吾往矣。我们所有的struggles的背后,正是人类得以生生不息的动力:永无止境的旺盛的生命力。奉天而顺人,这是读史的情怀,这是面对人生的情怀。

竟然会讲到情怀,我这个死硬理性派在打出这些字的时候,不禁有些背后冒汗。还是用我擅长的“上纲上线”“模型论”来收尾更加合适一些。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三重境界,其实理性的分析,就是知识圆圈know-what,know-how和know-why。一开始,掌握事实明白道理,这就是know-what,但此时的道理不是“真”道理。知道道理只是第一步,运用才是第二步,而此时就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