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式推导:投资乘数和对外贸易乘数
名词解释投资乘数

名词解释投资乘数投资乘数是指一种经济指标,用于衡量总需求变化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变化的影响程度。
投资乘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投资乘数 = 1 / (1 - 储蓄倾向率)储蓄倾向率是指个人或机构倾向于储蓄而非消费的程度。
储蓄倾向率越高,投资乘数越小,反之亦然。
投资乘数的理论基础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消费与储蓄理论。
根据凯恩斯的理论,消费和储蓄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依赖关系。
当个人或机构增加储蓄倾向时,他们的消费减少,从而对总需求产生负面影响。
相反,当个人或机构降低储蓄倾向时,他们的消费增加,从而对总需求产生正面影响。
通过投资乘数,我们可以看到当投资支出增加时,其对GDP的影响将被放大。
当一个单位投资支出一美元时,由于乘数效应,整体经济活动会增加更多的GDP。
这是因为当有人增加了投资支出,接收到这些投资的人将再次消费部分资金,而该消费又会激发下一轮支出和消费。
这种连锁反应的结果就是总需求的增加,对GDP的增长起到促进作用。
投资乘数的大小取决于储蓄倾向率。
当储蓄倾向率较高时,投资乘数较小,说明对GDP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反,当储蓄倾向率较低时,投资乘数较大,说明对GDP的影响相对较大。
投资乘数的概念对于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公共投资支出,刺激经济增长。
此外,通过减少税收或增加福利支出,政府也可以增加个人和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从而促进消费和总需求的增长。
总之,投资乘数是衡量投资支出对GDP的影响程度的指标。
它能够显示当一个单位的投资支出增加时,对整体经济活动和GDP的影响有多大。
这个概念在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政府制定有效的经济刺激政策。
宏观经济学基本公式

字母定义:X:出口M:进口NX=X-M:净出口C:消费I:投资G:政府购买性支出To:全部税收收入,Tr:政府转移支付T政府净收入T=To-Tr国内生产总值GDP:Y=C+I+G+NX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Yd=Y-T一、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1、两部门(消费者,企业)Y=C+I (支出)Y=C+S (收入)(总需求=总供给)I=S 投资=储蓄恒等式2、三部门(消费者,企业,政府)Y=C+I+G (支出)Y=C+S+T (收入)I=S+T-G3、四部门(消费者,企业,政府,国外部门)Y=C+I+G+(X-M)Y=C+S+T+Kr Kr:本国居民对外国人的转移支付二、产品市场消费函数: c=α+βyα:自发消费,β:边际消费倾向(MPC), y是可支配收入,Yd=Y-T储蓄函数:s=y-c=y-(α+βy)= -α+(1-β)y (1-β):边际储蓄倾向(MPS)1、两部门的收入函数y=c+i;c=α+βy; 联解得:y=(α+i)/(1-β)投资乘数:总投资增加时,收入的增量是投资增量的k倍,k为投资乘数,k=1/(1-β) 2、三部门的收入函数y=c+i+g; c=α+βYd=α+β(y-t);联解得:y=(α+i+g-βt)/(1-β) Yd=y-t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g=1/(1-β)税收乘数:kt=-β/(1-β)政府转移支付乘数:ktr=β/(1-β)3、四部门的收入函数进口函数m=mo+ry ;出口函数x=Xo-ryy=1/(1-β+r)*(α+i+g-βt+βtr+x-mo)对外贸易乘数:k=1/(1-β+r)三、货币市场投资函数:i=e-dr e:自主投资,-dr,投资需求与利率有关,r,利率货币需求两部门经济中:1、货币需求Y=(α+i)/(1-β)= (α+e-dr)/(1-β)r=(α+e)/d-(1-β)y/d IS曲线2、货币供给货币需求量L=(ky-hr)P P为价格指数m=ky-hr实际货币量则有y=hr/k+m/kR=ky/h-m/h LM曲线本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内容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配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宏观经济学第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

从整个经济来看,个人减少消费、增加储蓄 会减少国民收入,引起经济萧条,因而对整个经 济来说是坏事。相反,个人增加消费、减少储蓄 会减少个人财富,但却会增加国民收入,使经济 繁荣,对整个经济来说则是好事。
节俭所导致的这种相互矛盾的结果被称为 “节俭悖论”。
E
Y0 Y1
Y
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之间的关系
四、投资函数
投资函数(Investment function)是指厂商的 投资支出与决定投资的变量之间的关系。
投资函数可以写为: I=I0
I
I=I0
O
Y
投资曲线
总需求
在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包括消费与投资, 根据消费函数和投资函数,可以写出总需求 函数:
AD=C+I= C c Y +I0= AD+ cY AD为 自 发 总 需 求 ( Autonomous
第三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 —产品市场的均衡
国民收入核算是估计某一时期生产的既定的 国民收入总量。
在什么条件下一国经济将继续生产同样 数量的或更多、更少的国民收入?
解决这一问题涉及到国民收入的决定。
国民收入决定涉及到总需求与总供给。本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和下一章进行的是总需求分析。
总需求分析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 核心,它包括两个模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 模型与IS-LM模型。
三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均衡条件:Y=C+I+G
消费函数:C (C cTR) c(1 t)Y
投资函数:I=I0
政府购买: G G
均衡国民收入: _ Y C cTR I0 G 1 c(1 t)
中级经济师的几个乘数公式

中级经济师的几个乘数公式
1.投资乘数:
投资乘数用于衡量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投资乘数公式为:
投资乘数=1/(1-平均边际消费倾向)
其中,平均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每增加一单位收入,平均消费增加的比例。
投资乘数的值通常大于1,表示每一单位的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会
扩大。
2.消费乘数:
消费乘数用于衡量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消费乘数公式为:
消费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
其中,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每增加一单位收入,消费增加的比例。
消费乘数的值通常小于1,表示每一单位的收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会
有所减弱。
3.货币乘数:
货币乘数用于衡量货币供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货币乘数公式为:
货币乘数=1/(准备金率)
其中,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必须保留的存款比例。
货币乘数的值与准备金率成反比。
当准备金率下降时,货币乘数增加,货币供应扩张,推动经济增长。
4.出口乘数:
出口乘数用于衡量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出口乘数公式为:
出口乘数=1/(1-出口边际倾向)
其中,出口边际倾向是指每增加一单位出口,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加的比例。
出口乘数的值通常大于1,表示出口的增加能对经济增长产生倍增效应。
这些乘数公式可以帮助经济师们进行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评估。
例如,通过改变投资水平、调整货币政策或推动出口增长,可以通过乘数效应来推动经济增长。
公式推导:投资乘数和对外贸易乘数

公式推导:投资乘数和对外贸易乘数公式推导::投资乘数和对外贸易乘数:假定、结论和政策含义投资乘数和对外贸易乘数:假定、结论和政策含义乘数理论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经济理论之一,最早于1931年由英国经济学家卡恩(凯恩斯的学生)提出,后被凯恩斯加以利用和完善,并把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of Consume ,MPC)结合,作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后来被广泛推广应用于税收、对外贸易等研究领域。
1 )投资乘数的推导投资乘数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投资量的比率。
如果以?I代表投资增量,?Y代表国民收入增量,k代表投资乘数,则有,,,,YkI,Yk,或 ,I(1)直接推演方法假定国民经济有新增投资量?I,其中有不变的比例c(0,c,1)用于国民消费(该比例即为边际消费倾向),则随着投资在国民经济中的连锁效应,国民收入会不断增加: 1)国民收入的第一轮增加?I,意味着新雇工人的收入增加?I,形成,,,YI 12)国民收入的第二轮增加:工人用收入的c比例去购买棉布,带动了棉布的生产,使生产棉布的工人的收入增加:,,,,,,YIccI; 23)国民收入的第三轮增加:生产棉布的工人用他们收入的c比例去购买自行车,使生产自行车的工人收入增加:2,,,,,,YcIccI ; 3……4)将以上加总,得到:1 / 15公式推导::投资乘数和对外贸易乘数:假定、结论和政策含义,,,,,,,,,,,YYYYYY...1234n231n,,,,,,,,,,,,IcIcIcIcI...231n,,,,,,,,,Icccc(1...) n1,c,,,I1,cnn,,c,0因为0,c,1,所以当时,n,,Yc11k,,,所以: ,,,Icc1111,,,因为0,c,1,-1,,c,0,0,1-c,1,所以 1,c即为投资乘数。
c是边际消费倾向,(1-c)是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ofSaving ,MPS,常以s表示),所以投资乘数是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1k, 1,c(2)公式推导方法在两部门经济中(国内经济只有消费和储蓄,没有对外贸易等活动,经济封闭) 从总供给角度有:Y=C+S (国民收入=消费+储蓄) 从总需求角度有:Y=C+I (国民收入=消费+投资) 所以S= I (储蓄=投资)而S=Y-C得?S=?Y-?C,Cc,设边际消费倾向为c,即: ,Y则:,,,YYY11k,,,,,,C,,,,,,ISYCc1 1,,Y2 / 15公式推导::投资乘数和对外贸易乘数:假定、结论和政策含义即:投资乘数是1减边际消费倾向的差的倒数,或是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of Saving ,MPS,以s表示)的倒数。
2.5 乘数理论

• (一)基本表达式: 基本表达式:
y = c+i+ g
三部门经济:征收定量税t和比例所得税 p 三部门经济:征收定量税 和比例所得税t 和比例所得税 (proportion tax)
c = α + β ( y − t0 − t p ⋅ y + tr ) α + i + g − β t0 + βt r i = i0 ⇒y= 1 − β (1 − t p ) g = g0 tr = tr 0
一、投资乘数——两部门经济 投资乘数 两部门经济
(一)含义:投资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KI=△y/△i 含义:投资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 △ △ (二)推导:1、直推法;2、公式法之一;3、公式法之二 推导: 、直推法; 、公式法之一; 、 ,-1<- (三)取值范围:因为0< β <1,- <-β <0,0<1-β 取值范围:因为 < ,- <-β , < - )<∞ <1,所以 <1/(1- β )< ,所以1< ( - (四)节约悖论
α + i + g − βt y= 1− β
• (二)政府支出乘数KG=△y/△g 政府支出乘数 △ △
α + i + g1 − βt − α+i+g 0-βt) 1 ( ∆y = y1 − y0 = = × ∆g 1− β 1− β
• 所以,Kg=△Y/△g=1/(1- β) 所以, △ △ ( -
• • • •
(二)各种乘数: 各种乘数: 结论:征收比例所得税时,乘数的作用变小。 (三)结论:征收比例所得税时,乘数的作用变小。 证明: )>证明: β(1-tp)< β ,- β(1-tp)> β , 1- β(1-tp)> β , )>11 1
投资乘数公式推导过程

投资乘数公式推导过程投资乘数是指在一定的边际消费倾向条件下,投资的增加(或减少)会导致国民收入若干倍的增加(或减少)。
下面咱们就来一步步推导这个投资乘数公式。
咱们先假设一个简单的经济模型。
想象有个小镇,就叫它“梦想小镇”吧。
这个小镇上只有一家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叫“神奇宝贝”。
居民们要么在这家企业工作挣钱,要么就是靠企业发的工资来买“神奇宝贝”。
最初,企业决定投资 100 万元来扩大生产。
这 100 万就用来买新设备、雇佣更多工人等等。
新雇佣的工人拿到工资后,他们不会把所有钱都存起来,而是会拿出一部分去消费。
假设边际消费倾向是 0.8 ,这意味着每增加 1 元收入,人们会消费 0.8 元,存下 0.2 元。
这新雇佣的工人拿到工资,比如说一个工人叫小李,他拿到 5000元工资。
按照边际消费倾向 0.8 ,他会拿出 4000 元去买东西,可能是给自己买新衣服,给家里买好吃的。
那这 4000 元就变成了其他商家的收入。
这些商家,比如卖衣服的老板、卖食品的摊主,他们也不会把所有收入都存起来,又会按照边际消费倾向 0.8 去消费一部分。
卖衣服的老板拿到这4000 元,会拿出3200 元去进新货,或者给自己的店铺装修。
这 3200 元又变成了其他人的收入,如此循环下去。
咱们来计算一下这个过程中总共增加了多少收入。
第一轮,企业投资 100 万,增加的收入就是 100 万。
第二轮,工人消费 80 万(100 万×0.8),这 80 万变成了其他人的收入。
第三轮,这些人又消费 64 万(80 万×0.8),成为新的收入。
第四轮,消费 51.2 万(64 万×0.8)……这样一直下去,我们会发现增加的总收入是一个无穷等比数列之和。
等比数列的首项是 100 万,公比是 0.8 。
根据等比数列求和公式:S = a / (1 - r) (其中 S 是总和,a 是首项,r 是公比)所以,增加的总收入 = 100 万 / (1 - 0.8) = 100 万 / 0.2 = 500 万投资乘数就等于增加的总收入除以最初的投资,即 500 万 / 100 万= 5 。
2020年成人自考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复习计算公式

1对外贸易额p41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的进口总额(货物/服务)与出口总额构成国际贸易额p41世界上所有国家的货物进口总额或货物出口总额按同一种货币单位换算后加在一起。
对外贸易量p42对外贸易量=基期价格×报告期数量价格指数=(报告期价格÷基期价格)×100%对外贸易量=对外贸易额÷(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贸易差额p46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货物与/服务)与进口总额(货物与/或服务)之间的差额对外贸易依存度p47对外贸易依存度=(一国一定时期对外贸易额或值÷该国同时期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x100% 出口依存度=(一国一定时期出口总额或值÷该国同时期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x100%2货物贸易分类p44《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初级产品:0食品及供食用的活动物1饮料及烟类2燃料以外的非食用原料3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4动植物油脂及蜡制成品:5未列明的化学品及有关产品6主要按原材料分类的制成品7机械及运输设备8杂项制品9没有分类的其他商品3对外贸易乘数p80对外贸易乘数或投资乘数K=1÷(1-边际消费倾向)国民收入增加额=【投资增加额+(出口增加额-进口增加额)】x投资乘数或对外贸易乘数4贸易术语p195CFR价=FOB价+国外运费CIF价=(FOB价+国外运费)÷(1-投保加成x保险费率)CIF价=CFR价÷(1-投保加成x保险费率)佣金p196单位货物佣金价=含佣价×佣金比率净价=含佣价-单位货物用金额含佣价=净价÷(1-佣金比率)折扣p197单位货物折扣金额=含折扣价格(或原价)×折扣比率出口商实际净收入=含折扣价格(或原价)-折扣金额运费p219班轮运费=基本运费+附加运费=基本运费x(1+附加费率)W重量吨M尺码吨W/M计价时取数量较高者A·V或Ad Val按货物的价格计收运费W/M or Ad Val 重量、体积、价值,择高计费保费p250保险金额=CIF价x投保加成保险费=保险金额×保险费率=CIF价×投保加成×保险费率5公量p209公量=干量+标准含水量=实际重量x(1+标准回潮率)÷(1+实际回潮率)干量=实际重量-实际含水量回潮率=含水量÷干量6滞期费和速遣费p232速遣费率通常是滞期费率的一半7退税额p306免抵退税额=税后货值(增值税发票金额)÷(1+增值税率)x出口退税率。
公式推导:资乘数和对外贸易乘数

投资乘数和对外贸易乘数:假定、结论和政策含义乘数理论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经济理论之一,最早于1931年由英国经济学家卡恩(凯恩斯的学生)提出,后被凯恩斯加以利用和完善,并把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of Consume ,MPC )结合,作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后来被广泛推广应用于税收、对外贸易等研究领域。
1 )投资乘数的推导投资乘数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投资量的比率。
如果以△I 代表投资增量,△Y 代表国民收入增量,k 代表投资乘数,则有Y k I ∆=⨯∆(1)直接推演方法 假定国民经济有新增投资量△I ,其中有不变的比例c (0<c <1)用于国民消费(该比例即为边际消费倾向),则随着投资在国民经济中的连锁效应,国民收入会不断增加:1)国民收入的第一轮增加△I ,意味着新雇工人的收入增加△I ,形成1Y I ∆=∆2)国民收入的第二轮增加:工人用收入的c 比例去购买棉布,带动了棉布的生产,使生产棉布的工人的收入增加:2Y I c c I ∆=∆⨯=∆;3)国民收入的第三轮增加:生产棉布的工人用他们收入的c 比例去购买自行车,使生产自行车的工人收入增加:23Y c I c c I∆=∆⨯=∆ ;……4)将以上加总,得到:因为0<c <1,所以当n 因为0<c <1,-1<-c即为投资乘数。
c 是边际消费倾向,(1-c)是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of Saving ,MPS ,常以s 表示):(2)公式推导方法在两部门经济中(国内经济只有消费和储蓄,没有对外贸易等活动,经济封闭)从总供给角度有:Y=C+S (国民收入=消费+储蓄)从总需求角度有:Y=C+I (国民收入=消费+投资)所以S= I (储蓄=投资)而S=Y-C得△S=△Y-△C设边际消费倾向为c ,即:则:即:投资乘数是1减边际消费倾向的差的倒数,或是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of Saving ,MPS,以s表示)的倒数。
宏观经济学重点计算公式

《宏观经济学》重点公式一、GDP 核算支出法:()Y C I G X M =+++-收入法:Y C S T=++二、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假设投资I 为常数,0I I =)本部分计算题主要是求解均衡国民收入和各种乘数。
(一)两部门经济Y C I C Yαβ=+⎧⎨=+⎩代入得Y Y Iαβ=++解得,均衡国民收入*1IY αβ+=-两部门经济中的乘数:投资乘数11I Y dY k I dI β∆===∆-(二)三部门经济(注意!!!:1.d Y ;2.定量税还是定额税)1.定量税(征税固定数量T 的税)d dY C I G C Y Y Y T TR αβ=++⎧⎪=+⎨⎪=-+⎩代入得()Y Y T TR I Gαβ=+-+++解得*1I G T TRY αβββ++-+=-乘数:投资乘数11I Y dY k I dI β∆===∆-政府购买乘数11G Y dY k G dG β∆===∆-税收乘数1T Y dY k T dT ββ∆===-∆-转移支付乘数1TR Y dY k TR dTR ββ∆===∆-平衡预算乘数1=B k 2.定额税(比例税,假设税率为t )d dY C I G C Y Y Y tY TR αβ=++⎧⎪=+⎨⎪=-+⎩代入得()Y Y tY TR I Gαβ=+-+++解得*1(1)I G TR Y t αββ+++=--乘数:投资乘数11(1)I Y dY k I dI t β∆===∆--政府购买乘数11(1)G Y dY k G dG t β∆===∆--税收乘数(1)1(1)T t k t ββ-=---转移支付乘数1(1)TR Y dY k TR dTR t ββ∆===∆--平衡预算乘数1=B k(三)四部门经济(注意!!!:1.d Y ;2.定量税还是定额税)1.定量税(征税固定数量T 的税)0()d d Y C I G X M C Y Y Y T TRM m Yαβγ=+++-⎧⎪=+⎪⎨=-+⎪⎪=+⎩代入得0()()Y Y T TR I G X m Y αβγ=+-++++-+解得*01I G X T TR m Y αβββγ+++-+-=-+乘数:投资乘数11I Y dY k I dI βγ∆===∆-+政府购买乘数11G Y dY k G dG βγ∆===∆-+税收乘数1T Y dY k T dT ββγ∆===-∆-+转移支付乘数1TR Y dY k TR dTR ββλ∆===∆-+对外贸易乘数11x Y dY k X dX βγ∆===∆-+平衡预算乘数1=B k 2.定额税(比例税,假设税率为t )——税收乘数不要求掌握0()d d Y C I G X M C Y Y Y tY TRM m Yαβγ=+++-⎧⎪=+⎪⎨=-+⎪⎪=+⎩代入得0()()Y Y tY TR I G X m Y αβγ=+-++++-+解得*01(1)I G X TR m Y t αββγ++++-=--+乘数:投资乘数11(1)I Y dY k I dI t βγ∆===∆--+政府购买乘数11(1)G Y dY k G dG t βγ∆===∆--+转移支付乘数γββ+--==∆∆=)1(1t dTR dY TR Y k TR 对外贸易乘数11(1)x Y dY k X dX t βγ∆===∆--+三、IS-LM 模型(投资不再是常数,I e dr =-)IS 曲线:I=S (反映Y 与r 之间的关系)—计算方法:同上一部分,区别就是投资不再是常数,I e dr =-。
国际经济学题库(名词解释+简答)

国际经济学(名词+简答)国考只能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出计算的可能性极低,可以通过专题复习1、国际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研究的主要对象有: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理论、汇率理论、要素的国际流动、国际投资理论、开放的宏观经济均衡等。
2、绝对利益: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在某一种类商品的生产上,一个国家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经济,若各个国家都从事自己占有绝对优势商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的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世界的整体福利水平可以得到提高。
3、比较利益: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若两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不相等,贸易仍然可能存在,因为两国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产品上都一样,这样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不必生产全部产品,而应该集中本国具有最大优势的产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不必停产全部产品,而只应停止生产本国处于最大劣势的产品,通过自由交换,参与交换的国家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增加产品的消费。
世界也因此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
即“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4、马歇尔—勒纳条件:一国货币贬值能否改善贸易收支,关键取决于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
出口商的需求弹性只有在足够大时,贬值才能引起更大的需求;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越大,汇率下跌对进口的抑制作用也就越强。
如果假设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趋于无穷大,则当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Ex+Em/>1)时,汇率下调就能改善贸易收支,否则就会出现相反的情况,这是该条件的重要性。
5、贸易乘数:是乘数理论在对外贸易研究中的作用,探讨一国对外贸易与国民收入、就业之间的互相影响,描述了在开放经济体系内部出口促进经济增长,即对外贸易的增长可以使国民经济成倍增加的动态过程。
国际贸易全套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国际贸易属于()A.历史范畴B.社会范畴C.哲学范畴D.经济范畴2. 在人类历史上,真正的国际贸易出现在下列哪一社会形态()A. 奴隶社会B. 封建社会C. 资本主义社会D. 社会主义社会3. 各国对外贸易的性质、地位及作用取决于()A. 国家性质B. 生产关系C. 生产力D. 生产方式4. 下列哪项不仅可以比较确切地反映出对外贸易的规模,便于把不同时期的对外贸易额进行比较,而且还可以由此计算各个时期定期的或环比的物量指数。
()A. 价格指数B. 贸易量C. 贸易额D. 贸易结构5. 通常所说的国际货物贸易额是指()A. 世界进口货物总额B. 世界出口货物总额C. 世界进出口货物总额D. 世界进出口货易量6. 国际商品交换的萌芽出现在下列哪一社会形态()A. 奴隶社会B. 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7. 下列哪一项在世界贸易中是主体,是各国的主要市场,在各种国际经济贸易机构中占据主要地位()A.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B. 发展中国家C. 社会主义国家D.美国8. 一些海岛国家,如英国、日本,也常用以表示对外贸易的是()A. 国际贸易B. 转口贸易C. 海外贸易D.货物贸易9. 关于国际贸易的统计方法,我国采用的是()A. 国际贸易额B.国际贸易量C.总贸易体系D.专门贸易体系10. 下列指标中,剔除了价格变动影响的是()A.对外贸易值B.对外贸易量C.对外贸易额D.贸易差额二、多项选择题1. 列入总进口的项目有()A. 供国内使用而直接进入的进口货物B. 进入海关保税工厂的进口货物C.进入海关保税仓库和自由区的进口货物D.从海关保税仓库退出后进入本国市场的货物E.从自由区退出后进入本国市场的货物2.列入总出口的项目有()A.本国产品的出口B.从海关保税工厂出口的货物C.从国化货物的出口D.从自由区出口的货物E.从海关保税仓库出口的货物3.列入专门进口的项目有()A.供国内消费或使用而直接进入的进口货物B.进入海关保税工厂的进口货物C.从海关保税仓库和自由区退出后进入本国市场的货物D.进入自由区的进口货物E.进入海关保税仓库的进口货物4.列入专门出口的项目有()A.本国产品的出口B.从海关保税工厂出口的货物C.本国化货物出口D.从自由区出口的货物E.从海关保税仓库出口的货物5.对外贸易地理方向会受到下列哪些因素的影响()A.地理位置B.经济互补性C.国际分工的形式D.贸易政策E.运输条件6.就对外贸易及国内贸易的不同点来说,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对外贸易的困难比国内贸易多B.从交易过程来看,对外贸易及国内贸易有着明显的区别C.对外贸易及国内贸易的经营目的不一样D.对外贸易比国内贸易复杂E.对外贸易比国内贸易风险大7.下列国家中,采用总贸易体系统计国际货物贸易的国家有()A. 英国B. 法国C. 日本D 德国E 澳大利亚8.对外贸易构成可以反映出该国的()A.经济发展水平B. 产业结构状况C.服务发展水平D.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E.国家性质9. 转口贸易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某些国家或地区()A.所务的地理位置优越B.交通便利C.结算方便D.贸易限制较少E.适合作为商品集散、销售中心10.对外贸易及国内贸易的一致性表现在()A.都是商品和服务的交换B.交易过程大同小异C.商业习惯相似D.贸易障碍类似E.经营的目的都是取得利润或经济效益()三、名词解释1.国际贸易2.对外贸易3.贸易差额4.对外(国际)贸易额5.对外(国际)贸易量6.国际贸易结构7.对外贸易货物结构8.直接贸易9.间接贸易10.转口贸易11.对外贸易地理方向12.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四、简答题1. 国际贸易的研究任务及研究对象是什么?2.什么是贸易差额?贸易差额的作用体现在哪里?3.某国1990年进口额是3300亿美元,出口额是4600亿美元,该国物价指数以1980年为基期是100%,当年进口物价指数是95%,出口物价指数是120%.计算该国1990年贸易差额和贸易量,并分析说明。
公式推导投资乘数和对外贸易乘数

公式推导投资乘数和对外贸易乘数投资乘数和对外贸易乘数是宏观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用来衡量经济发展中的投资和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下面将分别对投资乘数和对外贸易乘数进行公式推导,并进行详细解析。
一、投资乘数投资乘数是指单位增加的投资对经济总产出的影响程度。
投资乘数衡量了投资增加一单位对经济总产出的增加量。
投资乘数的公式推导如下:1.定义各个变量:Y:经济总产出(GDP)I:投资总额C:消费总额M:货币供给量2.投资乘数的基本预设:a.收入的一部分被用于消费,即消费函数为C=cY,其中c为边际消费倾向。
b.收入的一部分被用于储蓄,即储蓄函数为S=sY,其中s为边际储蓄倾向。
c.投资是由储蓄决定的,即I=S。
3.定义各个变量的乘数:ΔY/ΔI:投资乘数ΔY/ΔC:消费乘数ΔY/ΔM:货币乘数4.利用乘数的概念,可以得出:ΔY/ΔI=ΔY/ΔC+ΔY/ΔM5.对上述公式进行变形得:ΔY=ΔY/ΔC*ΔC+ΔY/ΔM*ΔM6.代入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得:ΔY=ΔY/ΔC*cY+ΔY/ΔM*ΔM7.整理得:ΔY=c/(1-c)*ΔI+ΔY/ΔM*ΔM8.最终,得到投资乘数的公式为:ΔY/ΔI=1/(1-c+ΔY/ΔM)通过以上推导可以看出,投资乘数是由消费倾向、货币乘数和储蓄倾向共同决定的。
其中,消费倾向决定了单位收入的消费比例,货币乘数反映了货币投资对经济总产出的影响,储蓄倾向决定了投资的规模。
对外贸易乘数是指出口和进口对经济总产出的影响程度。
对外贸易乘数的公式推导如下:1.定义各个变量:Y:经济总产出(GDP)X:出口M:进口2.定义对外贸易乘数:ΔY/ΔX:出口乘数ΔY/ΔM:进口乘数3.利用乘数的概念,可以得出:ΔY=ΔY/ΔX*ΔX+ΔY/ΔM*ΔM4.代入出口和进口的定义,得:ΔY=ΔY/ΔX*X+ΔY/ΔM*M5.通过对比投资乘数的推导过程,可以看出出口乘数和进口乘数的形式与投资乘数非常相似,可以将X看作投资,将M看作消费,最终得到对外贸易乘数的公式为:ΔY/ΔX=1/(1-c+ΔY/ΔM)通过以上推导可以看出,对外贸易乘数与投资乘数的形式相同,只是对应的变量不同。
支出模型凯恩斯模型

节约悖论
节约使MPS变大── MPC变小── 消费曲线或总支 出曲线斜率变小── 均衡产出或GDP下降── 经济萧 条;
奢侈使MPS变小── MPC变大── 消费曲线或总支 出曲线斜率变大── 均衡产出或GDP上升── 经济繁 荣。 经济增长理论:最优储蓄问题
均衡支出:计划总支出和实际GDP相等时的实际总 支出。
图12.6显示了均衡支出。
均衡发生在计划总支出 与45°线交叉处 (a)。
均衡时,无非计划存货 的变化 (b)。
Real GDP with a Fixed Price Level
趋向均衡 计划总支出> real GDP → 非计划存货减少。
为增加存货,工资雇用工 人,增加产出,实际GDP 增加。
最大消费问题
投资(p157-162)
广义的投资概念:指为了得到回报而购买一种资产。
狭义的投资概念:
金融资产投资:人们为了取得回报而购买有价证券等 资产以期增殖的行为。
实物资产投资: 人们为了取得回报而购买实物资产 进行生产和销售以期增殖的过程。
(作为宏观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主要考虑实物投 资的部分。
其他情况不变时:
▪ 实际 GDP的增加将增加总支出
▪ 总支出的增加将增加实际 GDP
Fixed Prices and Expenditure Plans
消费和储蓄计划 消费支出取决于可支配收( disposable income)。
YD = Y – 税收+转移支付
=Y–T
(净税收T=税收-转移支付)
一般来说:当国民经济萧条时,要发挥乘数的正 向作用,通过投资等注入量的增加,实现国民经济 高涨;当国民经济高涨过度,呈现通货膨胀时,则 要利用乘数的反向作用,通过注入量的减少,使国 民经济的高涨有所收敛。
公式推导投资乘数和对外贸易乘数

公式推导投资乘数和对外贸易乘数投资乘数和对外贸易乘数是两个重要的经济指标,用于衡量经济增长和产出与投资之间的关系。
它们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经济发展和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投资乘数。
投资乘数是指单位投资增加所能带动的总产出增加。
它的公式可以表示为:1/(1-c),其中c代表边际消费倾向,即单位收入的一部分被用于消费。
投资乘数的推导可以从总需求的角度来理解。
根据凯恩斯的总需求理论,总需求由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决定。
在这个模型中,我们假设其他三个变量保持不变。
如果投资增加,总需求将会增加。
而为了满足增加的总需求,企业将加大生产和投资以提高产能,这将进一步刺激总需求的增加。
因此,单位投资的增加将带动总产出的增加。
这就是投资乘数的基本原理。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对外贸易乘数。
对外贸易乘数是指单位出口增加所能带动的总产出增加。
它的公式可以表示为:1 / (1 - mpc),其中mpc 代表边际出口倾向,即单位收入的一部分被用于出口。
对外贸易乘数的推导可以从国际贸易对经济的影响角度来理解。
通过增加出口,国家可以获得来自国外的收入,这将刺激国内的总需求。
为了满足增加的总需求,企业将加大生产和投资以提高产能,这将进一步刺激总需求的增加。
因此,单位出口的增加将带动总产出的增加。
这就是对外贸易乘数的基本原理。
投资乘数和对外贸易乘数都是基于消费倾向和出口倾向来计算的。
消费倾向和出口倾向是经济主体在收入增加时用于消费和出口的比例。
通过控制这些倾向,我们可以预测单位投资和单位出口对总产出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投资乘数和对外贸易乘数的公式是简化的模型,并且只考虑了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
在实际经济中,其他变量如政府政策、利率、外部环境等都会对经济增长和产出产生影响。
因此,在使用投资乘数和对外贸易乘数时,需要将其作为参考而非绝对的指标来分析经济。
总之,投资乘数和对外贸易乘数是衡量经济增长和产出与投资之间关系的重要指标。
宏观经济学作业答案

一一、选择题1.如果一个社会体系国民的消费支出为8亿美元,投资支出为1亿美元,间接税为1亿美元,政府用于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为亿美元,出口额为2亿美元,进口额为亿美元,则下列正确的是:( B )A NNP为亿美元B GNP为亿美元C GNP为亿美元D NNP为亿美元2.如果2000年的名义国民生产总值为500亿美元,2005年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价格比基年翻了一番,并且实际产出比基年增加了50%,则2005年的名义国民生产总值为( C )A 750亿美元B 1000亿美元C 1500亿美元D 2000亿美元3.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B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中介为一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4.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D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建造一座住宅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D、以上都是5.在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中,所谓商品( C )A.必须是有形的B.必须是无形的C.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D.不能是无形的6.已知某个国家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时为2000亿美元,它在本年度生产了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扣是300亿美元。
这样,这个国家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 A )和200亿美元和2200亿美元和300亿美元亿和600亿7.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里,政府支出是指( C )A.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
B.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转移支付之和。
C.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不包括政府转移支付。
D.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减去政府转移支付。
8.已知某种商品的价格在1985年是20美元,在1987年是24美元,如果以1985年为100,1987年这种商品的价格指数是( B )% % % %二、判断题1.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各种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
×2.在短期内,居民的储蓄有可能大于可支配收入。
2.5 乘数理论

三部门经济:征收定量税t和比例所得税tp (proportion tax)
• (一)基本表达式:
y cig
c
i i0 g g0
(y
都增加储蓄,则MPS↑,MPC↓,从而投资乘数下降,
国民收入收缩。 • 消费对个人来讲是浪费。个人增加消费使收入减少,
但所有的人都消费会导致MPC↑,从而投资乘数增加, 国民收入扩张。
真不可思 议!
何为美德?何为罪恶?
(1)传统经济学
– 储蓄是美德,消费是罪恶
(2)凯恩斯:消费是美德,储蓄是罪恶
– (明)陆楫:“予每博观天下大势,大抵其地奢 则其民必易为生,其地俭则其民必不易为生也。”
2.5 乘数理论--双刃剑
• 内维尔·舒特《城市的毁灭》,非典时期口罩厂的兴盛和相关行 业的发展
• 凯恩斯经济学的两大支柱之一 • 乘数理论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经济理论之一,最早1931年
(英)经济学家卡恩(Keynes的学生)提出,后被凯恩斯加 以利用和完善,并把乘数与MPC结合,作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凯恩斯:“无论你们购买什么都会拯救英国。”
投资乘数的直推法
• 1、国民收入的第一轮增加:△I=20,意味着新雇工人的 收入增加20,形成△y1=△I=20。
• 2、国民收入的第二轮增加:工人用收入去购买棉布,带
动了棉布的生产,使生产棉布的工人的收入增加。△y2=
β×△I • 3、国民收入的第三轮增加:生产棉布的工人用他们的收
• 平衡预算:△g = △t
投资乘数的推导公式

投资乘数的推导公式投资乘数是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简单来说,就是一笔投资能带来多少倍的总收入增加。
那咱们就来好好推导一下这个投资乘数的公式。
先来说说为什么要研究投资乘数。
想象一下,假如政府决定投资修建一条新的高速公路,这不仅能直接创造就业机会,让建筑工人有活干、有钱赚,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比如建材供应商的生意会变好,运输企业的业务会增多,沿途的餐饮、住宿等服务业也能沾光。
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就是投资乘数在发挥作用。
咱们假设经济中就只有企业和家庭两个部门。
家庭把自己的收入一部分用于消费,剩下的就存起来。
企业呢,根据市场需求生产商品和服务。
一开始,假设企业增加了一笔投资,比如说建了一个新工厂,这就相当于给经济注入了一笔新的资金。
这笔投资会用来购买生产要素,比如雇佣工人、购买原材料等等。
工人拿到工资,原材料供应商收到货款,他们的收入就增加了。
假设人们的边际消费倾向是 c,也就是说新增收入中会有 c 比例用于消费。
比如一个工人新拿到 1000 块钱工资,边际消费倾向是 0.8,那他就会拿出 800 块用于消费。
这 800 块钱又会成为其他企业或个人的收入,他们又会按照边际消费倾向 c 拿出一部分用于消费。
这样一轮一轮地传递下去,最初的那笔投资就像投入湖中的一颗石子,激起的涟漪不断扩散。
咱们来推导一下这个过程。
第一轮,新增投资 I 直接导致收入增加 I 。
第二轮,人们将新增收入的 c 比例用于消费,消费支出为 cI ,这又成为其他人的收入,从而使收入增加 cI 。
第三轮,新增的收入 cI 又会有 c 比例用于消费,即消费支出为 c×cI = c²I ,这再次成为新的收入,使收入增加 c²I 。
……以此类推,第 n 轮的消费支出为 c^(n - 1)I ,收入增加 c^(n - 1)I 。
把每一轮的收入增加加起来,就是总的收入增加。
总收入增加= I + cI + c²I + c³I + ……这是一个等比数列求和,根据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当-1 < c < 1 时,总和为:总收入增加 = I / (1 - c)所以,投资乘数 k 就等于总收入增加除以初始投资 I ,即:k = 1 / (1 - c)这就是投资乘数的推导公式啦!再回到咱们开头说的修高速公路的例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投资乘数和对外贸易乘数:假定、结论和政策含义
乘数理论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经济理论之一,最早于1931年由英国经济学家卡恩(凯恩斯的学生)提出,后被凯恩斯加以利用和完善,并把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of Consume ,MPC )结合,作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后来被广泛推广应用于税收、对外贸易等研究领域。
1 )投资乘数的推导
投资乘数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投资量的比率。
如果以△I 代表投资增量,△Y 代表国民收入增量,k 代表投资乘数,则有
Y k I ∆=
⨯∆
(1)直接推演方法 假定国民经济有新增投资量△I ,其中有不变的比例c (0<c <1)用于国民消费(该比例即为边际消费倾向),则随着投资在国民经济中的连锁效应,国民收入会不断增加:
1)国民收入的第一轮增加△I ,意味着新雇工人的收入增加△I ,形成
1Y I ∆=∆
2)国民收入的第二轮增加:工人用收入的c 比例去购买棉布,带动了棉布的生产,使生产棉布的工人的收入增加:
2Y I c c I ∆=∆⨯=∆;
3)国民收入的第三轮增加:生产棉布的工人用他们收入的c 比例去购买自行车,使生产自行车的工人收入增加:
23Y c I c c I
∆=∆⨯=∆ ;
……
4)将以上加总,得到:
因为0<c <1,所以当
n 因为0<c <1,-1<-c
即为投资乘数。
c 是边际消费倾向,(1-c)是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of Saving ,MPS ,常以s 表示):
(2)公式推导方法
在两部门经济中(国内经济只有消费和储蓄,没有对外贸易等活动,经济封闭)
从总供给角度有:Y=C+S (国民收入
=消费+储蓄)
从总需求角度有:Y=C+I (国民收入=消费+投资)
所以S= I (储蓄=投资)
而S=Y-C
得△S=△Y-△C
设边际消费倾向为c ,即:则:
即:投资乘数是1减边际消费倾向的差的倒数,或是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of Saving ,MPS,以s表示)的倒数。
投资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成正比,边际消费倾向越高,投资乘数越大,反之,则相反。
2 )对外贸易乘数的推导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是凯恩斯的主要追随者马克卢普和哈罗德等人在凯恩斯的投资乘数原理基础上引申提出的。
第一个提出外贸乘数(Foreign Trade Multiplier)的经济学家
是哈罗德(R.F.Harrod),他在1933年出版的著作中提出了外贸乘数。
在有对外贸易活动时,一国经济处于开放状态下。
开放经济下的国民经济平衡为:
从总需求的角度有:Y = C + I + X
C:国内消费
I:国内投资
X:出口
从总供给的角度:Y = C + S + M
C:国内消费
S:储蓄
M:进口
所以:I + X = S + M
S – I = X – M
●如果S>I (国内需求不足,产品积压),应增加出口;
●如果S<I (投资过度,国内需求过大),应增加进口。
•一国的出口和国内投资一样,相当于投资“注入”,对就业和国民收入有倍增作用;
•一国的进口与国内储蓄一样,相当于投资的“漏出”对就业和国民收入有倍减作用。
Y = C + S + M
△Y =△C + △S +△M
左右两边同时除以△Y,得到
等式右边三项分别为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边际进口倾向,
Marginal propensity of Consume ,MPC,以c表示
Marginal propensity of Saving ,MPS,以s表示
Marginal propensity of Export ,MPX, 以x表示
=++
1c s m
-=+
1c s m
•在出口增加时,边际储蓄倾向和边际进口倾向越小,国民收入最终增加的倍数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这样,在开放经济情况下国民收入为
•出口扩大所增加的收入可循环往复地连续推动国民收入和就业量一轮一轮地增加。
•在现实中,边际储蓄倾向和边际进口倾向之和总小于1,即出口扩大所增加的收入中总会有一部分用于购买本国产品,这样便可循环往复地连续推动国民收入和就业量一轮一轮地增加。
•基本结论:在开放条件下,对外贸易的增长可以使国民经济成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