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公式(1)教学案

合集下载

乘法公式1、2

乘法公式1、2

黄集中学七年级下册教学导学案备课时间: 授课年级:七年级教授内容:乘法公式(1) 课 型: 新授备课人: 课时数: 1课时一、学习目标:1、通过图形面积的计算,感受完全平方公式的直观解释;2、会推导完全平方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二、个体自学:活动一怎样计算图1的面积?如果把图1看成是一个大正方形,那么它的面积为 .如果把图1看成是由2个小长方形和2个小正方形组成的,那么它的面积为 .由此得到2222a ab b =++(a+b )活动二你能用多项式乘法运算法则推导公式2222a ab b =++(a+b )吗?即2222a ab b =++(a+b ) . 这个公式称为完全平方公式.三、小组合作:1、计算:2(a-b )由上题,得到这个公式也称为完全平方公式.2、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2(2x-7y )练习: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1)2(5+3P );(2)2(-2a-5);(3)2(-3x+2)试一试:计算2(a+b+c ) 计算 2998练习: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1)22001 (2)299四、点评释疑:1、师生互动。

教师带领全体学生批阅学生的成果展示,指出其不足。

学生记录正确答案,纠正自己学习中的不足。

2、教师展示课堂学习的重点、难点认知思路,引导学生重温学习目标,反思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总结归纳。

五、巩固练习:1、下面的计算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请改正.(1)222x y =+(x+y ) (2)222m n =-+(-m+n ) (3)222x y =-(x-y )2、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1)()21x + (2)()24-y (3)()223+-x (4)23423⎪⎭⎫ ⎝⎛-y x六、拓展反思: 如果12a a +=,那么221a a+的值是 ;黄集中学七年级下册教学导学案备课时间: 授课年级:七年级教授内容:乘法公式(2) 课 型: 新授备课人: 课时数: 1课时一、学习目标:1.、会推导平方差公式,理解并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能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2.、了解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3、体会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二、个体自学:问题一:边长为b 的小正方形放置在边长为a 的大正方形纸片上(如右图),你能通过计算未盖住部分的面积得到下面的公式吗?22()()a b a b a b +-=-(1) 用符号语言表示平方差公式:22()()a b a b a b +-=-问题二: 你能用文字语言叙述平方差公式吗?(2) 用文字语言描述平方差公式:问题三:你知道乘法公式中的字母都可以代表什么吗?(3) 几点注意:① 公式中的a 和b 可以是具体数,也可以是单项式或多项式.② 对于形如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相乘,都可以用上述公式来计算.二、例题1.用平方差公式计算(1) (5)(5)x y x y +- (2) (2)(2)m n n m +- (3) (3)(3)x y x y -+--三、小组合作:1.用平方差公式计算:(1) (1)(1)x x +- (2) (0.20.3)(0.20.3)a b a b +-(3) (2)(2)a b b a -+ (4) 11(2)(2)22x y x y ---四、点评释疑:1、师生互动。

七年级数学下册 9.4乘法公式(第1课时) 教案2 苏科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 9.4乘法公式(第1课时) 教案2 苏科版

9.4 乘法公式(一)教案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备课时间: 主备人:一、教学目标1.会推导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并能正确运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2.通过图形面积的计算,感受乘法公式的直观解释,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3.在探索公式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和推理能力.4.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勇于发现的科学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二、教学重点、难点正确运用公式进行相关的计算三、教具准备:自制长方形、正方形纸板四、教学过程情境创设学生利用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纸板(图1),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图2).(1)(2)通过这样的拼图过程,你能发现什么吗?探索活动做一做问题一:你是如何表示图(2)中大正方形的面积的?问题二:你能利用多项式乘法法则推导公式2222)(b ab a b a ++=+吗?结论:得到完全平方公式2222)(b ab a b a ++=+问题三:你能够不通过计算直接写出2222)(b ab a b a +-=-?结论:得到完全平方公式2222)(b ab a b a +±=±想一想你能仿照上面的过程,得到平方差公式:22))((b a b a b a -=-+ (可通过计算图形的面积和多项式的乘法来说明.)试一试:1.计算(1)2)2(+x (2)2)2(-x (3))2)(2(-+x x(4)2)52(+a (5)2)52(--a练一练(1)))()((22y x y x y x ++- (2)1)12)(12)(12)(12(842+++++3.计算(1)21.10 (2)2999练一练(1)98102⨯ (2)19952005⨯小结(1) 分别说出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的特征(2) 在式子bd ad bc ac d c b a +++=++))((中当a 、b 、c 、d 满足什么关系时,由它可得到乘法公式? 作业:P80练一练1、2、3、4。

乘法公式初中教案

乘法公式初中教案

乘法公式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乘法公式的概念和意义。

2. 学会运用乘法公式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1. 乘法公式的概念和意义。

2. 乘法公式的运用和计算。

教学难点:1. 乘法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2. 乘法公式的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和答案。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定义和运算规则。

2. 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加法、减法、乘法、除法,那么有没有什么规律可以让我们更快地计算乘法呢?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介绍乘法公式的概念:乘法公式是指在乘法运算中,两个数的乘积与它们的因数之间的关系。

2. 讲解乘法公式的意义:乘法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计算乘法,避免繁琐的计算过程。

3. 举例讲解乘法公式:以2x3和3x2为例,解释它们的乘积都是6,强调乘法公式的交换律。

4. 讲解乘法公式的运用:通过例题展示如何运用乘法公式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点评,纠正错误并巩固知识点。

四、拓展与应用(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乘法公式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 举例说明乘法公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购物时计算总价、计算面积等。

3. 让学生尝试自己用乘法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乘法公式的概念和意义。

2.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认为乘法公式在数学中的作用是什么?3.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乘法公式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学习心得和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数学乘法公式教案

初中数学乘法公式教案

初中数学乘法公式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乘法公式的含义和运用。

2. 掌握乘法公式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3. 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乘法公式的含义和运用。

2. 乘法公式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定义和运算规律。

2. 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减法、乘法、除法,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快速计算两个数的乘积呢?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介绍乘法公式的含义:乘法公式是一种用来计算两个数乘积的方法,它将乘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

2. 讲解乘法公式的计算方法和步骤:a. 将两个数写成加数的形式。

b. 将加数按照一定的顺序相加。

c. 得出结果。

3. 举例讲解乘法公式的运用:以2x3为例,将其写成加数的形式为2+2+2+2,然后按照顺序相加得到结果6。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乘法公式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2. 引导学生相互讨论,解决练习题中的问题。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乘法公式的含义和运用,强调乘法公式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2. 提问:乘法公式可以用来计算两个数的乘积,那么能不能用来计算三个数或者更多数的乘积呢?五、课后作业(布置作业)1. 根据课堂练习的情况,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巩固乘法公式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乘法公式的含义和运用,让学生掌握了乘法公式的计算方法和步骤,并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相互讨论,解决练习题中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提问和拓展,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七年级数学下册94乘法公式(第1课时)教案1苏科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94乘法公式(第1课时)教案1苏科版

9.4 乘法公式 教案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备课时间: 主备人:课 题:9.4 乘法公式(第1课时)课 型:新授型教学目标:(1) 探索并推导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 引导学生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教学难点:正确的应用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方法:探索、引导法 b a 教具准备:三角尺、投影仪a 教学设想:−→− 一. 情景创设 b如右图:你能通过不同的方法计算大正方形的面积吗?从而你发现了什么?二. 探索活动问题一:如何用字母表示上图中大正方形的面积?生: 将上图看成一个大正方形,则面积为 2)(b a +. 师:很好,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呢?生:可将上图看成是由两个小长方形和两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那么它的面积为222b ab a ++.师:两种方法都求出了大正方形的面积,从而我们可以发现什么呢?生:2)(b a +=222b ab a ++这个公式就叫做一个完全平方公式.问题二:你能用多项式的乘法法则推导公式2)(b a +=222b ab a ++吗?生:2)(b a +=))((b a b a ++=22b ba ab a +++=222b ab a ++师:很好,你能用同样的方法计算2)(b a -吗?生:222222))(()(b ab a b ba ab a b a b a b a +-=---=--=-即:2222)(b ab a b a +-=-,这是我们要学习的另一个完全平方公式.完全平方公式:2)(b a + 222b ab a ++= 2222)(b ab a b a +-=-2a 2b abab师:你能用文字语言叙述这两个公式吗? 问题三:你能仿照上面的过程,完成对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吗?引导学生完成“试一试”中的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平方差公式:22))((b a b a b a -=-+问题四:你知道乘法公式中的字母都可以代表什么吗?可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选一名代表回答.师再评议.三. 例题教学例 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或平方差公式计算:⑴ 2)2(+x ⑵ )2)(2(-+x x ⑶ 2)(b a -⑷ 2998 ⑸ 998102⨯解:略练一练:80p 1,2,3,4题四. 想一想⑴ 观察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有什么特征?⑵在式子))((d c b a ++bd ad bc ac +++=中,当d c b a ,,,满足什么条件时,由它能得到完全平方公式,满足什么条件时能得到平方差公式?五. 小结这一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让学生试着小结,师再评议.六. 作业布置:1. 8382-p 1,2,32.补充:.用乘法公式计算:(1)21001 (2) )3)(3(x x -+ (3)2)3(a - (4) 10892⨯板书设计乘法公式(一)1.完全平方公式 : 3.例题教学2.平方差公式: 4.小结:八.教后记:。

整式的乘法公式教案

整式的乘法公式教案

整式的乘法公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整式的乘法公式,包括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2)能够运用整式的乘法公式进行简便计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引导学生发现整式乘法公式;(2)培养学生运用公式进行计算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2)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探究问题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整式的乘法公式;(2)能够运用整式的乘法公式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1)整式乘法公式的推导过程;(2)灵活运用整式乘法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教学课件或黑板;(2)练习题。

2. 学生准备:(1)预习整式乘法公式;(2)准备笔记本,记录重点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复习相关知识,如整式的加减法;(2)提问:能否将整式的加减法推广到乘法?2. 知识讲解:(1)通过实例演示,引导学生发现整式乘法公式;(2)讲解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过程;(3)强调公式中的各项系数和指数的变化规律。

3. 练习与讲解:(1)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解答疑问;(2)选取典型题目进行讲解,分析解题思路;(3)引导学生运用整式乘法公式进行计算。

4.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整式乘法公式的特点;(2)强调学生在练习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整式乘法公式的运用;2.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整式乘法公式的拓展应用。

六、教学拓展:1. 平方差公式的拓展:(1)引导学生发现平方差公式的推广形式;(2)举例说明平方差公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完全平方公式的拓展:(1)引导学生发现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广形式;(2)举例说明完全平方公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七、课堂练习:1. 请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对整式乘法公式的掌握程度;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3章整式的乘除 乘法公式1第2课时教案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3章整式的乘除 乘法公式1第2课时教案新版浙教版

3.4乘法公式(1)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会通过图形的拼接验证平方差公式,了解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并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混合运算.2.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建立平方差公式模型,通过探索规律,归纳出利用平方差公式,解决数字运算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应用能力. 3.了解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在探究学习中体会数学的现实意义,培养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解释和广泛的应用.难点:准确地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简单运算,培养基本的运算技能. 教法及学法指导: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我以问题为线索,让学生在动口、动手、动脑的活动中学习知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探索发现——归纳验证——应用拓展”这一学习与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以探究体验的教学法为主,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指导学生深刻思考,细心观察,在解题时,一切从习题特点出发,根据习题特点寻找最佳解题方法,具体在运用公式计算时,要认清结构,找准a 、b .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张正方形纸板,剪刀. 教学过程:一、速算王的绝招师:在一次智力抢答赛中,主持人提供了两道题:1.2119?⨯= 2. 10397?⨯=主持人话音刚落,就立刻有一个学生刷地站起来抢答说:“第一题等于399,第二题等于9991。

”其速度之快,简直就是脱口而出。

同学们,你知道他是如何计算的吗?(学生讨论,部分预习效果较好的同学能够体会其中的道理,仍有部分学生很困惑.)师:这其中的奥秘,其实我们已经接触过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都能像速算王一样聪明,能够迅速得到结果,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吧.【教师板书课题:3.4乘法公式(1)】设计意图:通过“速算王的绝招”这一故事的情境创设,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顺利引入新课。

二、一起来热身师:为了更好地解决本节课的内容,大家回顾一下上节课学习的平方差公式的内容,哪个同学来回答?生1:平方差公式:22()()a b a b a b +-=-.生2: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生3:这个公式的结构特点是:左边是两个二项式的乘积,即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 右边是两数的平方差.师:大家回答的都很好.下面通过一组习题来复习一下大家的掌握情况. (多媒体出示习题) 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1)(23)(23)x y x y +-; (2)(2)(-2)x y y x --; (3)(5+8)(58)x x -; (4)2(3)(9)(3)x x x -++. (学生独立做题,师巡视.)【答案:(1)2249x y -;(2)224y x -;(3)22564x -;(4)481x -.】 师:在运用平方差公式时要注意什么?生:1.字母a 、b 可以是数,也可以是整式;2.注意计算过程中的符号和括号. 设计意图:通过习题训练功过上节课所学知识,为下面教学的展开做好铺垫. 三、数学是什么师:有人说,数学只是一些枯燥的公式、规定,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请问数学真的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吗? 请看下面的问题:师:请表示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生:a 2-b 2.师:你能将将阴影部分通过裁剪拼成一个长方形吗?如果能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你能表示出它的面积吗?(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指定同学演示)生:我是把剩下的图形(即上图阴影部分)先剪成两个长方形(沿上图虚线剪开),上面的大长方形宽是(a -b ),长是a ;下面的小长方形长是(a -b ),宽是b .我们可以将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更大长方形,是由于大长方形的宽和小长方形的长都是(a -b ),我们可以将这两个边重合,这样就拼成了一个如下图所示的图形(阴影部分),它的长和宽分别为(a +b )、(a -b ).师:比较前两问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思考交流)生:这两部分面积应该是相等的,即(a +b )(a -b )=a 2-b 2.生:通过裁剪拼凑我们验证了上节课所学的平方差公式:(a +b )、(a -b )= a 2-b 2. 生:用拼图来验证平方差公式很直观,一剪一拼,利用面积相等就可推证. 师:由此我们对平方差公式有了更多的认识.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平方差公式,也许你会发现它更“神奇”的作用.设计意图:设计几何解释,目的是使学生看到数学中的公式反映了实际问题中的客观关系,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纠正 “数学只是一些枯燥的公式、规定,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乘法和因式分解《乘法公式(第1课时)》示范教学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乘法和因式分解《乘法公式(第1课时)》示范教学课件
=(80-__)(80+__)
=802-(__)2
=135;
=6 384.
2
2
3
2
3
3
4
4
4
你能口算出18×22的值吗?
18×22=396.
利用平方差公式,可以使一些计算变得简单!
例1 计算:(1)(3x+2)(3x-2); (2)(-x+2y)(-x-2y).
(2)(-x+2y)(-x-2y) =(-x)2-(2y)2 =x2-4y2.

你能对发现的规律进行推导吗?
所以,对于具有与此式相同形式的多项式相乘,我们可以 直接写出运算结果.

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这个公式叫做(乘法的)平方差公式.

两个数的和
两个数的差
另一个数的平方
一个数的平方
×





a
b
a-b
你能根据下面图形的面积说明平方差公式吗?
79×81=_____;80×80=_____.
63
64பைடு நூலகம்
143
144
6 399
6 400
7×9
=(8-1)(8+1)
=82-12
=64-1
11×13
=(12-1)(12+1)
=122-12
=144-1
=63;
79×81
=(80-1)(80+1)
=802-12
=6 400-1
=143;
=6 399.
计算下列各组算式,并观察它们的共同特点.

S①+②=a2-b2;
S①+②=(a+b)(a-b);

乘法公式教学设计

乘法公式教学设计

乘法公式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乘法公式一、教学目标:1.了解乘法公式的定义和意义;2.掌握乘法公式的运用方法;3.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乘法公式的含义和使用方法;2.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乘法公式。

三、教学准备:1.教师:黑板、彩色粉笔、讲义、乘法公式的实例题;2.学生:铅笔、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小明买了2本书,每本书的价格是10元,你能帮小明计算出总共花了多少钱吗?”。

2.让学生用口算的方法计算出答案,并将结果告诉全班。

步骤二:引入乘法公式1.将步骤一的问题转化为乘法公式:2×10=20。

2.指出“2×10”表示的含义是“2本书,每本书10元”,结果“20”表示的是小明总共花了20元。

3.解释乘法公式的定义和意义,即“乘法公式是一种将多个相同数值相乘的运算表示方式”。

步骤三:乘法公式的运用方法1.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一个简单的乘法公式“4×3=12”。

2.向学生解释乘法公式的结构,即“乘法公式由两个乘数和一个积组成”。

3.提醒学生:乘数的位置可以变化,但乘数的值不能变。

4.告诉学生:“乘法公式可以用来计算一些重复性的问题,比如买了多少个相同的物品总共花了多少钱,或者一天有多少小时等等。

”步骤四:练习乘法公式1.让学生用口算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乘法公式,如“2×5=?”、“3×4=?”。

2.让学生交换乘数的位置,并写出相应的乘法公式,如“5×2=?”、“4×3=?”。

3.让学生用乘法公式计算一些实际问题,如“一天有24个小时,一周有7天,一个月有30天,一年有365天,你能计算出一年有多少个小时吗?”。

4.让学生互相出题,看谁能最快地用乘法公式计算出答案。

步骤五:巩固与拓展1.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找出自己周围的一些实际问题,并尝试用乘法公式解决。

2.请学生将他们在小组中解决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向全班汇报,以便分享和学习。

2024乘法公式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案

2024乘法公式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案

2024乘法公式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

2.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

难点:运用乘法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回顾已学的平方公式和立方公式。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多项式相乘转化为平方和立方公式来解决?2.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特点,如(a+b)(c+d)。

(2)引导学生利用平方公式和立方公式,将(a+b)(c+d)转化为平方和立方公式的形式。

3.应用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P30页的练习题1、2。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板演,讲解解题过程。

(2)让学生举例说明如何运用乘法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5.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

(2)强调乘法公式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6.课后作业(1)完成课本P31页的练习题3、4、5。

(2)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思考如何运用乘法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反思2.在探究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参与度。

3.在应用练习环节,教师选取部分学生板演,讲解解题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4.课堂小结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强化了知识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策略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规律。

2.利用实例讲解,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乘法公式的应用。

3.注重课后作业的布置,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六、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情况,了解学生的参与程度。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测试成绩:通过测试,了解学生对乘法公式的掌握情况,评估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1)难点解释:学生可能会混淆多项式乘法的步骤,比如在分配律的应用上出错。

乘法公式教案

乘法公式教案

乘法公式教案教案名称:乘法公式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乘法公式及其应用;2. 能够熟练地运用乘法公式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乘法公式的结构和应用方法;2. 能够正确运用乘法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乘法公式;2. 学生能够准确地运用乘法公式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乘法公式的教学素材及练习题;2. 学生准备纸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介绍乘法公式的概念和作用,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二、讲解与示范(15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乘法公式的结构和应用方法;2. 教师通过示范解决几个实际问题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公式的使用。

三、练习与巩固(20分钟)1. 学生在纸上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乘法公式的应用;2. 学生自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乘法公式解决;3. 学生与同桌交流和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四、拓展与运用(10分钟)1. 学生自行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乘法公式解决,并将解题过程写在纸上;2. 学生按照分享的顺序,将自己的解题过程展示给其他同学。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指出学生在掌握乘法公式上存在的问题;2. 学生反思自己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延伸: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在下节课中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乘法公式的运用。

教学评价:1. 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2. 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的解题能力和思考能力;3. 学生对乘法公式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4-2乘法公式》(第1课时)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4-2乘法公式》(第1课时)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4-2乘法公式》(第1课时)一. 教材分析《14-2乘法公式》是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掌握乘法公式的概念、形式以及应用。

乘法公式是数学中基本的公式之一,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乘法公式对于后续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法、分配律等基础知识,对于这些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将影响到对本节课的理解。

同时,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能力和兴趣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公式的概念和形式,能够运用乘法公式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乘法公式的概念和形式的掌握。

2.难点:乘法公式的运用和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和掌握乘法公式的概念和形式。

2.合作交流: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实例分析:通过具体的实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公式的运用。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2.课件:乘法公式的相关课件。

3.练习题:乘法公式的相关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复习有理数的乘法和分配律,引导学生进入对新知识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呈现乘法公式的概念和形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解决乘法公式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通过练习题,使学生巩固对乘法公式的理解和掌握。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使学生加深对乘法公式的理解。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乘法公式的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乘法公式教案

乘法公式教案

乘法公式教案乘法公式教案介绍:乘法公式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我们快速计算大量的乘法运算。

在小学阶段,学生们通常会学习到乘法公式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

本篇文章将为您介绍一份乘法公式的教案,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乘法公式的概念和作用;2. 掌握乘法公式的基本应用方法;3. 运用乘法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黑板、彩色粉笔、习题册;2. 学生准备:课本、笔、作业本。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例如:“请问,什么是乘法?我们怎样进行乘法运算?”2. 概念讲解教师通过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乘法公式的概念和作用。

可以使用图表或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

例如:“乘法公式是一种用于计算两个或多个数相乘的方法。

它可以帮助我们简化乘法运算,提高计算效率。

”3. 乘法公式的应用教师通过示范和练习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乘法公式的具体应用方法。

例如:“现在我们来看一个例子:计算5×7。

根据乘法公式,我们可以将5看作一个被乘数,将7看作一个乘数。

我们可以将5写成5×1,然后再将7分别乘以1,得到的结果相加。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5×7的答案。

”4. 练习巩固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乘法公式的练习。

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选择适当的难度。

例如:“请计算8×9,使用乘法公式进行计算。

”5. 拓展应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乘法公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例如:“小明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的价格是2元。

请问,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你们可以使用乘法公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乘法公式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可以鼓励学生积极运用乘法公式,提高计算效率。

四、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一些乘法公式的作业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请计算6×4,使用乘法公式进行计算,并写出详细的解题过程。

八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公式》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公式》教案、教学设计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a.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过程;
b.乘法公式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c.运用乘法公式进行整式乘法的优点。
2.教师指导: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探讨。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以下几类练习题,巩固学生对乘法公式的掌握:
7.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信息技术手段,形象直观地展示乘法公式的推导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8.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9.定期评估,总结提高:通过定期测试和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总结教学经验,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a.平方差公式:a² - b² = (a + b)(a - b)
通过具体的数值代入,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并总结出平方差公式的规律。
b.完全平方公式:a² + 2ab + b² = (a + b)²
同样,通过具体的数值代入,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并总结出完全平方公式的规律。
2.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式教学,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总结,自主发现乘法公式的规律。
4.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网络资源等,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学会倾听他人意见,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4.培养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15七年级数学下册 9.4乘法公式(第1课时)教案 苏科版

15七年级数学下册 9.4乘法公式(第1课时)教案 苏科版

完全平方公式、 平方差公式通常称为乘法公式, 在计算时可以直接使用。 共同小结
练习:第 80 页 第 1、2、3、4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乘法公式
(a b) 2 = a 2 2ab b 2 (a b) 2 a 2 2ab b 2 (a b)(a b) a 2 b 2
b a ab a
教学方法
课型 动
新授课
教具
投影仪


学 生 活 动
b
ab
学生回答
怎样计算上图的面积?它有哪些表示方法?
新课讲解: 1.完全平方公式 如果把上图看成一个大正方形,它的面积为 (a b)
2
由学生自己先做(或互 相讨论),然后回答,若 有答不全的, 教师(或其 他学生)补充.
2 2
如 果把 它看 成 2 个 相同 的 长方 形与 2 个小 正方 形 ,它 的 面积 为
a 2 2ab b 2
2 则易得 (a b) = a 2ab b
也可通过多项式 乘法法则得到对于任意的 a、b,上式都成立
(a b) 2 = a 2 2ab b 2
——完全平方公式
-1-
b (a-b )b b
a
a
同样通过计算上图阴影的面积,易得
(a b) 2 a 2 2ab b 2
试说出这 3 个公式的特点。 教学素材:
A 组题:
1.计 算:102
2
199
2
2 计算: (1) (
1 1 x 2 y )( x 2 y ) 2 2
(2)(-4a-1)(4a-1)
-3-
B 组题:
1.思考: (a b) 2 与 (a b) 2 相等吗? (a b) 2 与 (b a) 2 相等吗

乘法公式(1)

乘法公式(1)
(1 ) (2 x+3a) (2 x-3a) =(2 x)-(3a) ; √
2 2
(2a -3b) (2a -3b) =(2a)-(3b) ; × (2 ) (x+ 2) (x- 2) =x 2 - 2 ; × (3 ) (-3a- 2) (3a- 2) =9a - 4 .× (4 )
2
2
2
总结经验

a
F G
a M B D C b
a-b
E H
b
已知边长 a 为的正方形,从中割去一个边 长为 b 的小正方形,求剩下图形的面积
课堂小结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 (2)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是什么? (3)应用平方差公式时要注意什么?
布置作业
教科书习题14.2第1题.源自=a 2 -b 2 理解平方差公式
前面探究所得的式子 (a+b) (a-b) =a 2 -b 2 为乘法 的平方差公式,你能用文字语言表述平方差公式吗?
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 平方差. 相同为 a
2 2 ( a b )( a b ) a b 即:
相反为 b 反过来: a 2 b2 (a b)(a b)
不能
理解平方差公式
例1 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 ) ; (3 x+ 2) (3 x- 2)
(2) . (-x+ 2 y) (-x- 2 y)
(3 x - 2) =(3 x)- 2 解:(1) (3 x+ 2)
(a+b )(a -b )
2
2
= 9 x - 4;
2
a -b
2
2
理解平方差公式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乘法公式》导学案教案课堂教学实录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乘法公式》导学案教案课堂教学实录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乘法公式》导学案教案课堂教学实录教案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乘法公式》导学案课件教案课堂教学实录5.4乘法公式(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观察总结平方差公式的特点和结果。

并能判断多项式相乘是否能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2、掌握平方差公式,并能从广泛意义上理解公式中字母的含义。

3、会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多项式的乘法运算。

4、会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简便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观察、猜想、验证、平方差公式应用的条件和结论,并初步学会运用平方差公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体验数学有关结论的形成过程,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平方差公式?难点:构造图形来解释平方差公式,需要较强的综合运用数学的能力,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电脑、投影【教学过程】一、设情景,引出课题:昨天我们学习了多项式相乘的法则。

(学生回忆)。

今天老师在一本参考书上看到这样一些多项式相乘和相乘的结果,请同学们观察他们的特点,并猜想下面的多项式相乘的结果。

(1)(_+2)(_-2)=_2-4(2)(3-a)(3+a)=9-a2(3)(5m+2n)(5m-2n)=25m2-4n2小组合作:1、这些多项式相乘有特点吗?有什么特殊?2、他们的结果有什么特点?和等式左边的多项式有什么联系?3、运用你观察的结论,猜想下列多项式相乘的结果。

并用所学的知识进行验证。

(a)(a+2)(a-2)=(b)(3-_)(3+_)=(c)(2m+n)(2m-n)=(d)(a+b)(a-b)=二、交流对话,探索新知:1、请学习小组的代表根据所观察的结论进行总结:(1)等式的左边是两个数(字母)的和乘以这两个数(字母)的差。

(2)等式的右边是这两个数(字母)的平方差。

2、以(a+b)(a-b)为例,师生共同猜想结论,并共同验证:(a+b)(a-b)=a2-ab+ab-b2=a2-b2教师揭示,这就是代数中重要的乘法公式之一:平方差公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乘法公式(1)教学案
以下是为您推荐的乘法公式(1)教学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乘法公式(1)教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运算多项式乘法,来推导平方差公式,学生的认识由一般法则到特殊法则的能力。

2、通过亲自动手、观察并发现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并能从广义上理解公式中字母的含义。

3、初步学会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

学习重难点重点是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难点是对公式中a,b的广泛含义的理解及正确运用。

自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看一看
认真阅读教材,记住以下知识:
文字叙述平方差公式:_________________
用字母表示:________________
做一做:
1、完成下列练习:
①(m+n)(p+q)
②(a+b)(x-y)
③(2x+3y)(a-b)
④(a+2)(a-2)
⑤(3-x)(3+x)
⑥(2m+n)(2m-n)
想一想
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是很懂?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计算对不对?若不对,请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结果.
(1)(x-3)(x+3)=x2-3( ),__________;
(2)(2x-3)(2x+3)=2x2-9( ),_________;
(3)(-x-3)(x-3)=x2-9( ),_________;
(4)(2xy-1)(2xy+1)=2xy2-1( ),________.
2.(1)(3a-4b)( )=9a2-16b2; (2)(4+2x)( )=16-4x2;
(3)(-7-x)( )=49-x2; (4)(-a-3b)(-3b+a)=_________.
3.计算:5049=_________.
应用探究
1.几何解释平方差公式
展示:边长a的大正方形中有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

(1)请计算图的阴影部分的面积(让学生用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

(2)小明将阴影部分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长与宽是多少?你能表示出它的面积吗?
图2
2.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10393 (2)59.860.2
拓展提高
1.阅读题:
我们在计算(2+1)(22+1)(24+1)(28+1)(216+1)(232+1)时,发现直接运算很麻烦,如果在算式前乘以(2-1),即1,原算式的值不变,而且还使整个算式能用乘法公式计算.解答过程如下:
原式=(2-1)(2+1)(22+1)(24+1)(28+1)(216+1)(232+1)
=(22-1)(22+1)(24+1)(28+1)(216+1)(232+1)
=(24-1)(24+1)(28+1)(216+1)(232+1)
==264-1
你能用上述方法算出(3+1)(32+1)(34+1)(38+1)(316+1)的值吗?请试试看!
2.仔细观察,探索规律:
(x-1)(x+1)=x2-1
(x-1)(x2+x+1)=x3-1
(x-1)(x3+x2+x+1)=x4-1
(x-1)(x4+x3+x2+x+1)=x5-1
(1)试求25+24+23+22+2+1的值;
(2)写出22019+22019+22019++2+1的个位数.
堂堂清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式中,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
(1)(a-2b)(-a+2b);
(2)(a-2b)(-a-2b);
(3)(a-2b)(a+2b);
(4)(a-2b)(2a+b).
A.(1)(2)
B.(2)(3)
C.(3)(4)
D.(1)(4)
2.计算(-4x-5y)(5y-4x)的结果是( )
A.16x2-25y2
B.25y2-16x2
C.-16x2-25y2
D.16x2+25y2
3.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
A.(6a+1)(6a-1)=36a2-1
B.(-m-n)(m-n)=n2-m2
C.(a3-8)(-a3+8)=a9-64
D.(-a2+1)(-a2-1)=a4-1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a-b)2=a2-b2
B.(a-b)(b-a)=a2-b2
C.(a+b)(-a-b)=a2-b2
D.(-a-b)(-a+b)=a2-b2
5.下列算式能连续两次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
A.(x-y)(x2+y2)(x-y)
B.(x+1)(x2-1)(x+1)
C.(x+y)(x2-y2)(x-y)
D.(x+y)(x2+y2)(x-y)
二、计算:
(1)(5ab-3x)(-3x-5ab)
(2)(-y2+x)(x+y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