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社会交往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社会交往能力

社会性是幼儿发展的重要方面,对幼儿进行社会性发展教育,不仅是幼儿个人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是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自从我园参加了《儿童社会化》课题之后,作为幼儿园小班的教师,我在幼儿社会交往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观察了解幼儿,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制定具体目标

在幼儿入园前,我们进行了“幼儿社会生活能力调查”、“幼儿入园前家庭情况调查”。通过调查发现,新入园的幼儿已有交往的需要,并乐意交往;自我意识较强,大部分幼儿能区别自己与别人的东西,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孩子入园后,我们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当幼儿来到陌生的环境中,只是自己玩自己的,主动交往的意识不强。鉴于这种情况,我把初步培养幼儿适应幼儿园环境,适应集体生活,帮助幼儿学会一些最基本的社会交往技能,作为小班阶段的主要目标,具体地说包括这些内容:让幼儿学会向别人介绍自己及家庭;能够与周围的小朋友玩耍,熟悉他们;学习使用礼貌语言;在游戏活动中,能轮流等待,学习收放整理玩具,掌握初步规则,不争抢独占玩具;能在集体面前大声说话,敢于表达个人的意愿;学会大胆地与成人交流等。

二、利用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主动交往意识和交往技能

在幼儿一日生活中,除了饮食、睡眠、盥洗等日常活动之外,游戏占据了他们的大部分时间。同时,游戏本身具有自主性、兴趣性以及社会性等特点,能在最大限度上满足幼儿内部的需要,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特别是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提供条件。对刚入园的幼儿来说,“家”是他们主要的生活场所和熟悉的地方,也是他们认为最安全的地方。为了让幼儿尽快地熟悉、适应幼儿园环境,我在班里创设了“娃娃家”,让幼儿模仿“家”中的角色在活动中与同伴交往。通过活动,孩子们逐渐消除了恐惧和紧张感,在游戏中熟悉了解同伴,适应了集体生活。

在此基础上,我又设计了“猜猜我是谁”、“找朋友”等游戏,来促进幼儿相互认识,培养幼儿的友好情感和共同活动的兴趣,并初步学会使用简单的交往用语。

培养小班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让幼儿学会在集体面前大胆地介绍自己,大胆地说话,大方地与成人交流是十分重要的。为此,我设计了“我的一家”、“抢椅子”、“坐上我的小火车”等游戏活动,在活动中教师不时对幼儿加以鼓励、表扬。我班幼儿赵首智、李芳青平时胆小,很少在集体面前说话,更怕与成人交谈,可经过多次的游戏活动,他们逐渐地敢于大胆地表现,自由活动时还能和老师大胆交谈。

自选游戏活动也有助于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在幼儿熟悉了幼儿园环境,适应集体生活后,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了自选游戏活动区,设了娃娃家、建构区、图书区、美工区,让幼儿在一定的游戏活动中积极交往,进一步

互相熟悉了解,并体验到与同伴交往合作的快乐。为引导幼儿学习遵守规则,我们在每个区域中设有明显标志来限制进区人数,采取这种方法,可以引导幼儿按照一定的规则调整自己的行为,逐步协调与同伴的关系;要求幼儿在游戏中将游戏材料按老师标记的位置摆放,使幼儿学会了整理、收放物品的技能,巩固了游戏常规。

三、重视渗透教育,提高幼儿的交往技能和交往策略

社会交往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以及社会化的顺利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必须注意幼儿园全方位的渗透,坚持一致性、随机性的教育和引导,这是提高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关键。

(一)学科渗透。

教师在设计活动时除考虑根据各学科本身的特点制订教学目标外,还考虑幼儿社会性发展方面的目标,使之有机渗透、潜移默化地对幼儿发展产生影响。如在美术活动撕贴“秋天的树”,我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撕贴出一棵大树,以培养幼儿的协商、合作的能力,增加交流机会。在语言活动”我和你一起玩”中让幼儿看图讲述,既发展了幼儿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又教育幼儿和同伴之间友好相处。在谈话活动中,我设计了“我的一家”、“玩具大家玩”、“一起看书”等活动,通过谈话,幼儿之间增进了了解,加强了友谊,掌握了交往的技巧。

(二)环境渗透。

一方面注重物质环境的熏陶。在幼儿还未入园时,我们就精心设计了社会性教育内容为主的墙饰“我和朋友一起玩”、“好书一起看”等巨幅墙饰,时时提醒幼儿团结友爱、合作游戏的好品质,从而使幼儿园成为育人之地。另一方面还重视潜在的精神环境的影响。我们知道,幼儿交往除了与伙伴交往外,还和成人进行交往。因此,在孩子入园之后,我就特别注重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关心、爱护幼儿,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以积极的、合作的、友善的言行与幼儿交往,让孩子们感觉到教师是他们的朋友,乐于与教师交往。同时,注意教师之间友好合作,树立榜样,如主班教师上课时,付班教师积极配合,帮忙摆放教具和操作材料;保育员工作时,教师主动帮忙擦桌、扫地等。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表率作用,对幼儿的交往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三)重视日常渗透。

特别是抓住契机进行随机教育,真正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渗透于整个幼儿一日活动之中,为幼儿交往提供条件和机会。如为培养幼儿主动交往的意识和关心集体的品行,在幼儿刚入园不久,我就在班里开展了”值日生”活动,让每个幼儿都有为他人服务的机会,增加责任感和自信心,促使其主动与同伴交往;午睡起床后,让孩子相互帮助扣钮扣,穿衣服,给幼儿提供交往、合作的机会;户外活动时,教师注意观察孩子们的交往情境、情绪变化,及时运用随机教育和个别教育,对幼儿进行正面的鼓励和引导。

四、坚持家园共育

家庭是幼儿生活时间最长的场所,父母的言行对幼儿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家园达成共识,协调教育方法,统一教育要求,是提高幼儿社会交往技能的重要保证。

首先,我在“家园共育”栏目中,定期向家长宣传幼儿社会交往的重要性和方法,让家长有一个初步认识。另外,通过家长园地,向家长介绍近阶段目标和群体、个体发展情况,指导家长如何对幼儿进行社会交往技能训练;通过家长接送孩子的间隙,与家长作简短的交流、沟通,统一方法,争取家长的配合。

其次,每月月底利用《家园联系册》向家长反馈幼儿发展情况,并请家长同样做出恰当的评价后,再返回给教师,这样就真正达到家园沟通的目的。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互助的社会,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社会情感对于一个人来说极为重要,而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健康的社会情感需要从小培养。

我相信,只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更新教育观念,仔细观察,因人施教,为孩子们提供宽松和谐的环境,充分发挥孩子的自主性,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