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管理学课程改革的思考_杜明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第1期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No.1 Mar ., 2008 第7卷 总第25期 Journal of Anhui Business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 V ol. 7 General No.25
·67·
关于管理学课程改革的思考
杜明汉
(山西金融职业学院 院长室,山西 太原 030008)
摘 要: 学习研究管理学的重要价值在于运用管理学中科学的原理、原则及方法解决复杂多变的管理实际问题。因此,为了促使学生把所学的管理知识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到管理实践中,教师需认真掌握管理学课程中的规律;明确管理学课程教学的目标和过程;熟练运用管理学课程中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管理学;课程改革;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9255(2008)01-0067-02
Reflection on Reform of Management Course
DU Ming-han
(President Office, Shanxi Professional College of Finance, Taiyuan 030008, China)
管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经过无数次的成功和失败,总结出来的一系列可供人们学习和传授的、反映管理活动规律的管理理论和一般方法。它既有科学性的一面,又有很强的实践性一面。这就是说,在管理实践中,如果仅凭书本知识来诊断、仅仅借助原则来设计、仅靠背诵原理来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将管理知识与具体的管理实践相结合,发挥管理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另外,管理对象的复杂性和管理环境的多变性以及管理知识的综合性,决定了管理知识在运用时要注意技巧性、灵活性和创造性,这些特点决定了管理学不论在教还是学方面都有其特定的规律和技巧。必须根据管理学学科特点,研究教和学的规律,从而提高管理学课程教和学的效果。
一、认真掌握管理学课程的教学规律
研究表明,在管理学教学中,学生管理品质和管理技能的形成是两种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教化与内化两种机制。教化是指教师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把一定的管理学知识、管理技巧传授给学生的过程;内化是社会环境等外部事物向人的内部精神(即心理)转化的过程。教化与内化之间是手段与目的关系,教化是内化的条件,内化的发生受教化的影响,但最终取决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学生身心发展已进入到成熟阶段,有较强的主体性,在合理教化的影响学习过程中对各种媒介所传递的管理方面的信息,通过对管理知识的反映、理解、择取、整合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信念的过程,与自觉去外化践行管理的过程的统一,这也说明了教师的施教与大学生的自觉实践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基本建构的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分初级知识学习和高级知识学习两个水平。初级知识学习的方式主要是接受、理解和记忆,学习内容是结构良好的学科知识,由事实、概念、原理或原则组成,彼此间存在着严密的逻辑关系和层次结构。高级知识学习的内容是结构不良领域的知识,即有关应用的知识,并不像书本知识那样意义分明、逻辑严密和组织良好。而管理学课教学内容中有相当一部分,由于其实践性、针对性和变化性等特点,归属于高级知识的范畴,需要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与实际问题解决活动,来把握在同一案例中各种知识之间关系的复杂性与在不同案例中同一知识的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性,从而达到灵活应用知识、推导新知识、广泛迁移知识的目的,这种高级知识的学习实际上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就是从实际问题入手来组织教学,将学科知识隐含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科知识服务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明确管理学课程教学的目标和过程
管理学教学模式是以建构学生的学习参与机制,形成实践体验与内化践行的学以致用能力为目标指向的。即通过管理学课程的实践教学,使学生
杜明汉:关于管理学课程改革的思考
·68·
参与、亲身体验、积极探究、发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运用所学理论研究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分辨是非善恶,坚定理想信念,自觉砥砺品性,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管理能力。
联系管理学课程教学的特点,基于问题的学习,可以成为实践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即从企业的现实出发,与大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与社会现实生活及国内外企业管理的最新实践密切联系,在现实生活中找问题,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主动地探究问题,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澄清认识,学习理论,并提高境界,增长才干。采取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方式,在教学程序安排上,可以涉及以下具体的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企业参观、案例讨论,完成规定任务)——驱动探究(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如完成课业)——获得体验(认识性、情感性、操作性)——交流经验——梳理整合。
三、熟练地运用管理学课程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设置问题情境——基于问题学习的操作平台
通过管理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师生置身于一个解决管理现实问题的活动之中,尤其是让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在自己的已知与未知之间发现矛盾,形成困惑,从而激发起探究管理知识与管理方法的欲望和主动学习思考的内在动机。
(二)驱动探究——基于问题学习的核心环节 学生通过身体力行的各种企业参观、企业调查、企业见习和实习等实际活动而进行的主动探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管理学的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管理理念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指向,最终要解决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问题,要解决大学生管理品质形成的内在机制,即大学生企业管理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习惯等
要素的有机联系和共同作用,而实践参与,践履探究,是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伦理道德观的基本条件和重要途径。
(三)获得体验——基于问题学习的直接结果 学生对管理问题的主动探究的过程,是其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并得到锻炼的过程,也是学生亲历并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以及过程之后,学生可以获得关于企业管理多方面的直接经验,包括认识、情感、操作方面的直接经验。
(四)交流经验——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目标的达成
将每个学生参与实践、社会调查的经验进行交流,可以使学生在共享经验的过程中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在交流沟通中不断增长智慧与能力。这种零散经验的规范化、内在经验的外显化以及个人经验的推广交流,无疑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受益,甚至让教师受益,从而提高管理学课程教学的实效。
(五)梳理整合——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学目标达成与否,是衡量管理学课程教学成效的关键,学生在对企业管理问题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是多方面的,也是各不相同的。要保证管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还需要对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的经验加以梳理整合。这并不像过去课堂教学中由教师作结论、划重点那么简单,而是要引导学生面对种种不同的观点做出自己的思考,能够在辨析不同观点的过程中理解管理基本理念、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的运用。学会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待企业的实际问题,才能运用科学管理的思想去解决实际问题,才能使自己逐渐成为一名既有理论知识又有管理艺术的成功管理者。
(责任编辑 刘 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