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物联网架构技术2

合集下载

物联网复习

物联网复习

考试题型●1。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2。

判断题(本大题共12空,每空1分,共12分)● 3. 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4。

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5. 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6分,共16分)●考试范围:第1章——第10章第1章物联网概述●简述物联网的定义。

●简述物联网的三个特征。

●简述对物联网的认识有哪些误区?●简述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物联网定义:通过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的三大特征●全面感知: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信息●可靠传递:通过无线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给用户●智能处理:利用云计算、数据挖掘以及模糊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物联网数据特点是:海量、多态、动态、关联物联网认识方面的误区●误区之一,把传感器网络或RFID网等同于物联网●误区之二,把物联网当成互联网的无边无际的无限延伸,把物联网当成所有物的完全开放、全部互连、全部共享的互联网平台●误区之三,认为物联网就是物物互联的无所不在的网络,因此认为物联网是空中楼阁,是目前很难实现的技术.●误区之四,把物联网当成个筐,什么都往里装;基于自身认识,把仅仅能够互动、通信的产品都当成物联网应用。

●物联网的发展主要面临五个主要技术问题:●技术标准问题●安全问题●协议问题●IP地址问题●终端问题第2章物联网架构技术●简述物联网的框架结构。

●物联网感知识别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物联网网络构建层通常使用的网络形式有哪几种?●物联网管理服务层的主要技术有哪些?物联网结构:感知识别层、网络构建层、管理服务层、综合应用层●感知层是物联网发展和应用的基础,RFID技术、传感和控制技术、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是感知层的主要技术●网络构建层存在各种网络形式,通常使用的网络形式有:互联网、无线宽带网、无线低速网、移动通信网●管理服务层解决数据如何存储(数据库与海量存储技术)、如何检索(搜索引擎)、如何使用(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如何不被滥用(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问题。

物联网概论-2版-第2章

物联网概论-2版-第2章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概论(第2版)
2.4
应用层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概论(第2版)
应用层
2.4.1 应用层的功能
2.4.2 物联网中间件
2.4.3 物联网应用场景
2.4.4 物联网应用所需的环境 2.4.5 物联网面临的挑战 2.4.6 物联网前景展望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概论(第2版)
2.4.1 应用层的功能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概论(第2版)
2.4.6 物联网前景展望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概论(第2版)
休息一下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信息不是单向传递的,也有交互或控制。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概论(第2版)
物 联 网 体 系 架 构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概论(第2版)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概论(第2版)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概论(第2版)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概论(第2版)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概论(第2版)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概论(第2版)
2.3.3 互联网
3.互联网的基本功能 互联网的功能主要有三个: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和分布处 理。数据通信是计算机最基本的功能,能够实现快速传送计算机与 终端、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各种信息。计算机互联网络的目的就 是实现网络资源共享。互联网数据通信能力强,网上的计算机是相 对独立的,它们各自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概论(第2版)
2.4.2 物联网中间件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概论(第2版)
2.4.2 物联网中间件

第2章物联网体系结构PPT课件

第2章物联网体系结构PPT课件
物联网应用技术与实践
精选PPT课件
2016.8
1
2021/4/17
2.1 物联网的功能 2.1.1 物联网的功能特征
从物联网的功能上来说,它应该具备以下四个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全面感知能力,可以利用RFID、传感器、 二维条形码等获取被控/被测物体的信息。
第二个特征是数据信息的可靠传递,可以通过各种 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 传递出去。
集层。物联网的核心功能是对信息资源进行采集、开发和利 用。
服务支撑层的主要功能是根据底层采集的数据,形成与 业务需求相适应、实时更新的动态数据资源库。
精选PPT课件
12
2021/4/17
应用层将为各类业务提供统一的信息资源支撑, 通过建立、实时更新可重复使用的信息资源库和应用 服务资源库,使得各类业务服务根据用户的需求随需 组合,使得物联网的应用系统对于业务的适应能力明 显提高。该层能够提升对应用系统资源的重用度,为 快速构建新的物联网应用奠定基础,满足在物联网环 境中复杂多变的网络资源应用需求和服务。
精选PPT课件
10
2021/4/17
短距离有线通信 (双绞线、同轴电 缆和光纤等)
长距离有线通信(广 电网、电信网等)
数据传输技 术
短距离无线通信 (Zigbee、蓝牙 和红外等)
长距离无线通信 (2G、3G 和 4G 等
精选PPT课件
物联网中常用的数据传输技术
11
2021/4/17
2.2.4 物联网应用层 第三层是应用层。应用层主要包括服务支撑层和应用子
精选PPT课件
9
2021/4/17
网络层是物联网的神经系统,主要进行信息的传递。 网络层要根据感知层的业务特征,优化网络特性,更好 地实现物与物之间、物与人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通信, 这就要求建立一个端到端的全局物联网络。任何终端节 点在物联网中都应能实现泛在互联。由节点组成的网络 末端网络,例如传感器网、RFID、家居网、个域网、局 域网、体域网、车域网等,连接到物联网的异构融合网 络上,从而形成一个广泛互联的网络。

物联网-第2章 物联网体系架构-物联网——体系结构、协议标准与无线通信-高泽华-清华大学出版社

物联网-第2章 物联网体系架构-物联网——体系结构、协议标准与无线通信-高泽华-清华大学出版社
➢ OSI七层模型和TCP/IP四个协议层的关系
2.2 网络传输层
➢ IPv6
➢ 地址空间巨大 ➢ 地址层次丰富 实现 IP 层网络安全 无状态自动配置
2.2 网络传输层
➢ 传输网与传感网的融合
2.3 应用层
➢ 应用层是物联网运行的驱动力,提供服务是物联网建设的价值所在。应用 层的核心功能在于站在更高的层次上管理、运用资源。感知层和传输层将 收集到的物品参数信息,汇总在应用层进行统一分析、挖掘、决策,用于 支撑跨行业、跨应用、跨系统之间的信息协同、控制、共享、互通,提升 信息的综合利用度。应用层是对物联网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应用,面向各类 应用,实现信息的存储、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应用的决策等,涉及到海量信 息的智能分析处理、分布式计算、中间件等多种技术。 网络传输层 2.3 应用层 2.4 物联网体系构架
第2章 物联网体系架构
➢ 物联网是互联网向世界万物的延伸和扩展, 是以实现万物互联的一种网络。万物互联是 实现物与物、人与人、物与人之间的通信。 物联网系统架构和标准的技术体系包括:感 知层、传输层、应用层。
(1)感知网用于采集与传输环境信息 (2)接入网由一些网关或汇聚节点组成,为感知网与外部网络或控制中心之间的通信提
供基础通信接入设施 (3)网络基础设施是指下一代互联网NGN (4)中间件由负责大规模数据采集与处理的软件组成 (5)应用平台涉及未来各个行业,它们将有效使用物联网提供服务以提高生产和生活的
➢ 业务模式和流程
➢ 1.业务模式
➢ 业务定制模式 ➢ 公共服务模式 ➢ 灾害应急模式
➢ 2.业务描述语言
➢ XML ➢ UML ➢ BPEL
➢ 3.业务流程
2.3 应用层
➢ 服务资源
➢ 1.标识

物联网体系架构

物联网体系架构

泛在服务
• 泛在服务以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无所不 为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 地点、任何人、任何物都能畅通地通信为 目标,是人类通信服务的极致。
物联网体系架构
• 1、泛在网体系框架 • ITU-T在Y.2002中分为: • 底层传感网络、泛在传感网接入网络、泛
在传感网络中间件、泛在传感网络基础骨 干网络、泛在传感网络应用平台。如下图:
• 半导体、陶瓷、复合材料、金属材料、高 分子材料、超导体材料、光纤材料、纳米 材料传感器
• 5、按能量分 • 能量转换型、能量控制型传感器 • 6、按制造工艺 • 集成传感器、薄膜传感器、厚膜、陶瓷
• 基于双绞线铜缆的xDSL技术 • 1、电话网铜线(DSL)
• 2、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HDSL)
• BOSS:统一管理客户集团信息,业务受理、
物联网的体系架构
• 通用物联网体系结构:感知层、网络层、 数据智能处理层和应用层。
• 感知层就像人的皮肤和五官,用来识别物 体,采集信息;包括信息采集和末梢网络 两个子层,传感器、二维码、条形码、RFID、 智能装置等作为数据采集设备,将采集到 的数据通过末梢网络上传给网络层。末梢 网络包括传感网、无线传感网、工业控制 网络、无线个域网、家庭网以及各种短距 离无线通信网络。
• 用户隐私安全包括对用户个人资料等信息 进行有效保障,不能泄露用户隐私信息。
• 物联网的运营可以分成两大类:面向公众 提供的物联网服务和面向行业提供的物联 网专用服务。面向公众提供的物联网服务 是建设一张面向公众服务的广域物联网, 网络建设和网络维护需要长期投入人力和 物力,从集约化和节省全社会的角度看, 通信运营商凭借丰富的专业经验、较低的 人员维护成本、一体化维护优势,是最佳 的建设方和维护方。面向行业提供的物联 网专用服务主要指某些行业单独设立的通

《物联网技术》课程大纲-物联网技术基础教程(第3版)-李联宁-清华大学出版社

《物联网技术》课程大纲-物联网技术基础教程(第3版)-李联宁-清华大学出版社

“物联网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物联网技术英文名称:Th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课程编码:课程学时:48 学分:3适用对象:计算机专业和网络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使用教材:李联宁主编,《物联网技术基础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6主要参考书:[1]刘云浩,《物联网导论》科学出版社出版[2]一、课程介绍从网络结构上看,物联网就是通过Internet将众多信息传感设备与应用系统连接起来并在广域网范围内对物品身份进行识别的分布式系统。

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当每个而不是每种物品能够被唯一标识后,利用识别、通信和计算等技术,在互联网基础上,构建的连接各种物品的网络,就是人们常说的物联网。

二、教学基本要求1.本课程主要讲述物联网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使学生了解物联网工程技术基础的主要内容2.培养学生物联网工程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第1章“物联网概述”讲述物联网技术的基本知识第2章“物联网架构技术”讲述物联网的系统结构;第3章“标识技术”所讲述的各个特定领域的标识与自动识别技术、不同的标识体系、“物品”的统一标识体系、电子产品EPC编码;第4章“通信技术”主要讲述无线低速网络、移动通信网络、设备对设备(M2M)及工业领域的无线网络等方面通信技术基础;第5章“网络技术”主要讲述RFID非接触射频识别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宽带网络技术、无线网格网、云计算网络等技术;第6章网络定位和发现技术涉及GPS全球定位系统、蜂窝基站定位、新兴定位系统(AGPS)、无线室内环境定位、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及时间同步技术;第7章“软件、服务和算法技术”讲述环境感知型中间件、嵌入式软件、微型操作系统、面向服务架构、物联网海量数据存储与查询、物联网数据融合及路由等技术;第8章“硬件技术”讲述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移动设备内置传感器硬件平台、数字化传感器及网络接口技术等。

物联网体系架构及关键技术

物联网体系架构及关键技术

第2章 物联网体系架构
它提供整个网络信息
物联网的这种自主体系结构由数据面、的控完制整面视、图知,并识且面提和
炼成为网络系统的知
管理面四个面组成。
识,控用制于面指通导过控向制数面 的适据应面性发控送制配置信
息,优化数据面
的吞吐量,提高
可靠性
数据面主要用于
管理面用于协调数 图2.1 物联网的一种自主体系结构数据分组的传送
第2章 物联网体系架构 图2.3 EPC物联网体系架构示意图
第2章 物联网体系架构
由图2.3可以看到一个企业物联网应用系统的基本架构。 该应用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即RFID识别系统、中间件系统 和计算机互联网系统。
RFID识别系统包含EPC标签和RFID读写器,两者通过 RFID空中接口通信,EPC标签贴于每件物品上。
EPC Global对于物联网的描述是,一个物联网主要由 EPC编码体系、射频识别系统及EPC信息网络系统三部分组 成。
第2章 物联网体系架构
1.EPC编码体系 物联网实现的是全球物品的信息实时共享。显然,首先 要做的是实现全球物品的统一编码,即对在地球上任何地方 生产出来的任何一件物品,都要给它打上电子标签。 这种电子标签带有一个电子产品代码,并且全球唯一。 电子标签代表了该物品的基本识别信息,例如,表示“A公 司于B时间在C地点生产的D类产品的第E件”。目前,欧美 支持的EPC编码和日本支持的UID编码是两种常见的电子产 品编码体系。
第2章 物联网体系架构
EPC信息发现服务(Discovery Service)包括对象名解析服 务(Object Name Service,ONS)以及配套服务,它基于电子产 品代码,获取EPC数据访问通道信息。目前,根ONS系统和 配套的发现服务系统由EPC Global委托VeriSign公司进行运

物联网导论

物联网导论

物联网导论物联网导论
第一章:物联网概述
1.1 物联网的定义
1.2 物联网的发展历程
1.3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
1.4 物联网的技术特点
第二章:物联网架构与体系结构2.1 物联网架构的基本模型
2.2 传感器层
2.3 网络层
2.4 应用层
2.5 物联网平台
第三章:物联网通信技术
3.1 无线通信技术
3.2 嵌入式系统与物联网通信
3.3 云计算与物联网通信
第四章:物联网安全与隐私保护4.1 物联网安全威胁
4.2 物联网隐私保护技术
4.3 物联网安全标准与规范
第五章:物联网数据分析与应用5.1 物联网数据收集与处理
5.2 物联网数据分析技术
5.3 物联网应用案例
第六章:物联网标准与法律法规6.1 物联网标准化组织
6.2 物联网相关法律法规
6.3 物联网隐私保护法律法规第七章:物联网发展趋势与挑战
7.1 物联网发展趋势
7.2 物联网面临的挑战
7.3 物联网发展前景展望
附件:
附件一、物联网相关术语解释
附件二、物联网相关图表
法律名词及注释:
1:《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指针对个人信息安全管理的规范性文件,以确保个人信息的合法、正当、安全的处理和使用。

2:《网络安全法》:指国家颁布的法律文件,旨在加强我国网络空间安全,保护网络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

3:《数据隐私保护法》:指保护个人信息和数据隐私的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在信息时代个人信息不被滥用和泄露。

信息技术 第二章专题六了解物联网 教学PPT课件

信息技术 第二章专题六了解物联网 教学PPT课件
射频识别(RFID)技术主要用来感知定位、过程追溯、 信息采集、物 品分类拣选等。全球定位系统(GPS/GIS)技术用于对物流运输与配送环节 的车辆或物品进行定位、追踪、监控与管理,尤其在具有运输环节的物流信 息系统中应用最广。视频与图像感知技术在物流系统中主要作为其他感知的 辅助手段,也常用来对物流系统安防监控,用于物流运输中的安全防盗等, 这一系统往往会与RFID、GPS等技术结合应用。传感器的感知技术主要用于 对危险物流系统、粮食物流系统、冷链物流系统的物品状况及环境进行感知。 尤其在食品、医药冷链物流和危险品物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另外,扫描、 红外、激光、蓝牙等其他感知技术在物流行业中也有少量应用。
随着行业应用的逐渐成熟,新的通用性强、综合型的物联网技术平台将 出现。随着产业的成熟,支持不同设备接口、不同互联协议,可集成多种服 务的共性技术平台将是物联网产业发展成熟的标志。 (4)有效商业模式逐步形成
针对物联网领域的商业模式创新将是把技术与人的行为模式充分结合的 结果。这个商业模式就是要实现多方共赢,让物联网真正成为一种商业的驱 动力,让产业链所有参与物联网建设的各个环节都能从中获益。
概念,将城市的系统和服务打通、集成,以提升资源运用的效率,优化城市管 理和服务,以及改善市民生活质量。智慧城市应用全景如图2-6-5所示。 2.产生背景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进 入21世纪后,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每年有上千万的农村人口进入城 市。随着城市人口不断膨胀,“城市病”成为困扰各个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首 要难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安全隐患等问题日益突出。为了 破解“城市病”困局,智慧城市应运而生。21世纪的“智慧城市”,能够充 分运用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 关键信息,从而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 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3.形成因素

物联网体系架构

物联网体系架构

第章2物联网体系架构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信息产业新方向,其价值在于让物体也拥有了“智慧”,从而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沟通。

本章将从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对物联网体系架构进行介绍。

同时,本章也是本书的线索和灵魂,读者可以借助本章了解物联网知识体系的基本框架。

2.1要深入研究物联网的体系架构,必须首先了解物联网有哪些应用,为了实现丰富多彩的应用,物联网在技术上有哪些需求。

本节首先列举了物联网的典型应用场景,并且在分析物联网应用需求的基础上,引出了通用的物联网体系结构,使读者能够对物联网体系架构有一个形象而宏观的认识。

2.1.1物联网是近年来的热点,人人都在提物联网,但物联网到底是什么?究竟能做什么?本节将对几种与普通用户关系紧密的物联网应用进行介绍。

应用场景一:当你早上拿车钥匙出门上班,在电脑旁待命的感应器检测到之后就会通过互联网络自动发起一系列事件,比如通过短信或者喇叭自动播报今天的天气,在电脑上显示快捷通畅的开车路径并估算路上所花时间,同时通过短信或者即时聊天工具告知你的同事你将马上到达等。

应用场景二:联网冰箱也将是最常见的物联网物品之一。

想象一下,联网冰箱可以监视冰箱里的食物,在我们去超市的时候,家里的冰箱会告诉我们缺少些什么,也会告诉我们食物什么时候过期。

它还可以跟踪常用的美食网站,为你收集食谱并在你的购物单里添加配料。

这种冰箱知道你喜欢吃什么东西,依据的是你给每顿饭做出的评分。

它可以照顾你的身体,因为它知道什么食物对你有好处。

应用场景三:用户开通了家庭安防业务,可以通过PC 或手机等终端远程查看家里的各种环境参数、安全状态和视频监控图像。

当网络接入速度较快时,用户可以看到一个以三维立体图像显示的家庭实景图,并且采用警示灯等方式显示危险;用户还可以通过鼠标拖动从不同的视角查看具体情况;在网络接入速度较慢时,用户可以通过一个文本和简单的图示观察家庭安全状态和危险信号。

图2-1形象地表示了物联网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ppt课件

物联网技术ppt课件
图 云计算架构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2.2 物联网体系结构
➢ 2.2.4 数据的动态组织与管理
智能计算技术
海量数据的存储
服务计算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2.3 物联网关键技术
图 物联网关键技术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2.3 物联网关键技术
➢ 2.3.1 感知标识技术
图 感知设备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2.3 物联网关键技术
➢ 2.3.4 安全技术
从安全技术角度来看,相关技术包括以确保使用者身份安 全为核心的认证技术,确保安全传输的密钥建立及分发机制, 以及确保数据自身安全的数据加密、数据安全协议等数据安全 技术。因此,在物联网安全领域,数据安全协议、密钥建立及 分发机制、数据加密算法设计以及认证技术是关键的部分。
2.2 物联网体系结构
➢ 2.2.1 组成模块
感知控制层
数据传输层
数据的动态组织与管理层
✓ 数据的实时采集 ✓ 信息有效传递 ✓ 信息的智能化处理
应用决策层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通信技术》教学课件 第2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 2.2 物理层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通信技术》教学课件 第2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 2.2 物理层
根据基带信号类型不同,可将调制分为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 模拟调制可分为幅度调制(Amplitude Modulation,AM)、频率调制 (Frequency Modulation,FM)和相位调制(Phase Modulation,PM)。 数字调制可分为幅移键控(Amplitude Shift Keying,ASK)、频移键控 (Frequency Shift Keying,FSK)和相移键控(Phase Shift Keying,PSK)。
基带窄脉冲形式利用宽度在纳秒、亚纳秒级的基带窄脉冲序列进行通信。一般通过 脉冲位置调制(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PPM)、脉冲幅度调制(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 PAM)等调制方式携带信息。窄脉冲可以采用多种波形,如 高斯波形、升余弦波形等。因为脉冲宽度很窄,占空比较小,所以具有很好的多径信道 分辨能力。因为不需要调制载波,所以收发系统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功耗也很低。基 于以上特点,目前采用基带窄脉冲的UWB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雷达探测、透视、成像等 领域。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通信技术
2.2 物理层
扩频技术
与常规的窄带通信方式相比,DSSS具有较好的通信性能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3 个方面。
① 抗干扰能力强。输入信息在频谱扩展后形成宽带信号传输,再在接收端通过解扩 恢复成窄带信号,由于干扰信号与扩频码不相关,在进行扩频处理后,通过窄带滤波器 使得干扰信号进入有用频带内的干扰功率得以降低,从而具有更好的抗干扰、抗噪声、 抗多径干扰能力。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通信技术
2.2 物理层 调制技术
为了满足无线传感器组网最大化数据传输速率和最小化符号率的指标 要求,多进制(M-ary)调制机制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与二进制数字 调制不同的是,M-ary调制利用多进制数字基带信号调制载波信号的幅度、 频率或相位,可形成相应的多进制幅度调制、多进制频率调制和多进制相 位调制。其中,多进制幅度调制可看成开关键控(On-Off Keying,OOK) 方式的推广,可获得较高的传输速率,但抗噪声能力和抗衰落能力较差, 一般适合恒参或接近恒参的信道;多进制频率调制可看成二进制频率键控 方式的推广,其需要占据较宽的频带,信道频率利用率不高,一般适合调 制速率较低的应用场所;多进制相位调制利用载波的多种不同相位或相位 差来表示数字信息。

物联网与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第二章

物联网与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第二章

--2.1-2蓝牙技术概述->号-BLUETOOTH1.0技术指标和系统参数-工作频段-ISM频段,2.4 22.480GHz-双工方式-全双工,TDD时分双工-业务类型-支持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业务-数据速率-1M /s-非同步信道速率-非对称连接721kb/s/57.6kb/s,对称连接432.6kb/s-64 kb/ -功率-美国FCC要求<0dBm1mW,其他国家可扩展到100mW
2.12蓝牙技术概述-≥号-它推动和扩大了无线通信的应用范围,使网络-中的各种数据和语音设备能互连互通,从 实现-个人区域内的快速灵活的数据和语音通信。“蓝-牙”技术的目的是使特定的移动电话、便携式电-脑以及各种便 式通信设备的主机之间在近距离-内实现无缝的资源共享
2.12蓝牙技术概述-≥号-作为一种无线数据与语音通信的开放性全球规范-蓝牙技术以低成本的近距离无线连接为 础,为-固定与移动设备通信环境建立一个特别连接,完成-数据信息的短程无线传输。其实质内容是要建立通-用的无 电空中接口Radio Air Interface及-其控制软件的公开标准,使通信和计算机进一步结-合,使不 厂家生产的便携式设备在没有电线或电-缆相互连接的情况下,能够在近距离范围内具有互-用、互操作的性能Inte operability.
2.12蓝牙技术概述-≥号-蓝牙是一个开放性的无线通信标准,设计者的初-衷是用隐形的连接线代替线缆。其目标 宗旨是:保-持联系,不靠电缆,拒绝插头,并以此重塑人们的生-活方式。它将取代目前多种电缆连接方案,通过统一 的短程无线链路,在各信息设备之间可以穿过墙壁或-公文包,实现方便快捷、灵活安全、低成本小功耗的-话音和数据 信
2.11“蓝牙”的由来->号-1998年2月,瑞典爱立信-ERICSSON、芬兰诺基亚NOKIA-日本东芝 OSHIBA、美国IBM和英特尔Intel公司五-家著名厂商,组成了一个特殊利益集团(有的书译为特别兴趣小 组SIGSpecial Interest Group。之后,蓝牙引起了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1999年1 月,比尔盖茨专程到拉斯维加斯一间只有11名员-工的小公司访问,只因这家公司已研制成功一种含蓝牙技术的胸-卡 随后,微软便宣布加入S1G。目前,包括索尼、惠普、戴尔-在内的2500多家公司都签署了相关协议加入该组织, 享这一先-进技术,而且数目还在不断的增长,从而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蓝牙热潮。这么多的精英公司集中在一项 术的大旗下在商-业史上是史无前例的,一项公开的全球统一的技术规范得到了卫-业界如此广泛的关注和支持,也是以 所罕见的。这说明基手此-项技术的产品具gt;-1000年后的今天,世界范围内电子设备技术高速发-展。瑞典的爱立信公司于19 4年成立了一个专项科研小-组,对移动电话及其附件的低能耗、低费用无线连接的-可能性进行研究,他们的最初目的 于建立无线电话与-PC卡、耳机及桌面设备等产品的连接。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科研人员越来越感到这项技术所独 的个性和巨-大的商业潜力,同时也意识到凭借一家企业的实力根本-无法继续研究,于是,爱立信将其公诸于世,并极 说-服其他企业加入到它的研究中来。-他们共同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全球性的小范围无线通信-技术,并将此技术命名为 蓝牙”,来表达要将这种全-新的无线传输技术在全球推广,并实现全球通用的雄心

工业物联网核心技术(边缘计算网关)第2章 边缘计算基本架构与关键技术

工业物联网核心技术(边缘计算网关)第2章 边缘计算基本架构与关键技术

2.1.1 移动边缘计算
下图从底层网络层、移动边缘主机层和移动边缘系统层3 个方面描述了MEC 架 构。可以看出该架构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结构,包括所涉及的实体和功能。
2.1.1 移动边缘计算
下图详细地展示了MEC 框架,主要从移动边缘主机层和移动边缘系统层两个方 面进行描述。
2.1.1 移动边缘计算
工业物联网核心技术(边缘计算网关)
第2章 边缘计算基本架构与关键技术
2.1 边缘计算基本架构
学习要点
2.2 边缘计算关键技术
2.1.1 移动缘计算
移动边缘计算(MEC)是位于云和移动设备 之间的计算层。作为一种新兴的生态系统,MEC 旨在融合通信和IT 服务,在无线接入网的边缘提 供云计算平台。MEC 在边缘提供存储和计算资 源,从而减少了移动终端和用户的延迟,更有效 地利用了移动回程及核心网络。MEC 支持模块 化、开放的解决方案,提供可编程的生态系统, 改变用户体验,同时允许应用提供者和第三方获 得客户更多的信息。
2.1.3 雾计算
雾计算(Fog Computing)一词最早出现于计算 机网络安全领域。思科公司将其生动地定义为一种更 接近“地面”的云计算:雾计算是云计算的一种扩展, 在物联网终端设备与传统的云计算中心之间为用户提 供计算、存储以及网络服务。雾计算基于分布式协作 的框架。通过利用智能网关和路由设备等基础设施的 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雾计算可以在最接近终端的 位置提供服务。雾计算把云端的计算功能延伸到网络 边际,化解可能出现的网络堵塞,以提高服务效率。
业务的灵活部署和实施。
03 存储
数字世界需要实时跟踪物理世界的动 态变化,并按时间序列存储完整的历 史数据。时序数据库(Time Series Data Base,TSDB)用于存储时序数 据并以时间(点或区间)建立索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先,未来的物联网需要一个开放的架构来最 大限度的满足各种不同系统和分布式资源之间 的互操作性需求。
这些系统和资源既可能是来自于信息和服务的 提供者,也可能来自于信息和服务的使用者或 者客户。
2.2 未来的物联网架构技术
其次,未来的物联网的架构还需要有良好的、
明确定义的、呈现为粒度形式的层次划分。
第 2 章 物联网架构技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学习任务
本章主要涉及:
1
物联网结构 未来的物联网架构技术
2
3 案例:上海嘉定物联网工程示范项目
2.1.3 管理服务层
4. 搜索引擎 Web搜索引擎是一个能够在合理响应时间内,根 据用户的查询关键词,返回一个包含相关信息的 结果列表(hits list)服务的综合体。 传统的Web搜索引擎是基于查询关键词的,对于 相同的关键词,会得到相同的查询结果。 而物联网时代的搜索引擎必须是从智能物体角度 思考搜索引擎与物体之间的关系,主动识别物体 并提取有用信息。从用户角度上的多模态信息利 用,使查询结果更精确,更智能,更定制化。
物联网的架构技术应该促进用户丰富的选择权,
而不应该将用户锁定到必须使用某一家或者某
几家大的、处于垄断地位的解决方案服务提供
商所发布的各种应用上。
2.2 未来的物联网架构技术
同时,物联网的架构技术需要设计为可以抵御
物理网络中各种中断以及干扰的形式,尽可能
将这些情况所带来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Thank You!
2.1.4 综合应用层
⑤ 环境监测:
通过对人类和环境有影响的各种物质的含量、 排放量、以及各种环境状态参数的检测,跟踪 环境质量的变化,确定环境质量水平,为环境 管理、污染治理、防灾减灾等工作提供基础信 息、方法指引和质量保证。
2.2 未来的物联网架构技术
通过专业人员对物联网体系结构的长期讨 论,目前可以明确以下几点:
2.2 未来的物联网架构技术
第二,可以预料到,未来的物联网中产生的数据
将是海量的。
物联网的架构技术一定要同时支持移动的“智能”
与、自主的信息过滤、自主模式识别、自主机器 学习以及自主判断决策能力,要让这些能力能够 达到各种物联网子网络的边缘地带,而无需考虑 数据是在附近产生的还是远程生成的。
例如用于精准农业可以实时监测环境数据,挖 掘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获得产量最大化配置 方式。 而用于市场营销则可以通过数据库行销和货篮 分析等方式获取顾客购物取向和兴趣。
2.1.4 综合应用层
传统互联网经历了以数据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 转化,典型应用包括文件传输、电子邮件、万维 网、电子商务、视频点播、在线游戏和社交网络 等;
2.1.3 管理服务层
5.数据挖掘技术
物联网需要对海量的数据进行更透彻的感知要 求对海量数据多维度整合与分析,更深入的智 能化需要普适性的数据搜索和服务,
需要从大量数据中获取潜在有用的且可被人理 解的模式,
基本类型有关联分析,聚类分析,演化分析等。 这些需求都使用了数据挖掘技术。
2.1.3 管理服务层
而且,未来的物联网架构还需要考虑到这样一
个事实:即,以后网络中的很多节点和网络设
备将是移动的。
2.2 未来的物联网架构技术
最后,从对于未来物联网的架构技术来说,要 理解下列几件事情: 第一,对于身处未来物联网中的各种节点,他 们中的大多数将需要有能力与其他节点一起动 态的、自主的组建各式各样的本地或者远程对 等网络。
2.1.4 综合应用层
③ 绿色建筑: 物联网技术为绿色建筑带来了新的力量。通过建 立以节能为目标的建筑设备监控网络,将各种设 备和系统融合在一起,形成以智能处理为中心的 物联网应用系统,有效的为建筑节能减排提供有 力的支撑。 ④ 智能电网: 以先进的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信息技术为基 础,以电网设备间的信息交互为手段,以实现电 网运行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 使用安全为目的的先进的现代化电力系统。
而物联网应用以“物”或者物理世界为中心,涵 盖物品追踪、环境感知、智能物流、智能交通、 智能电网等等。物联网应用目前正处于快速增长 期,具有多样化、规模化、行业化等特点。
2.1.4 综合应用层
① 智能物流: 现代物流系统希望利用信息生成设备,如RFID 设备、感应器或全球定位系统等种种装置与互联 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并能够在这 个物联化的物流网络中实现智能化的物流管理。 ② 智能交通: 通过在基础设施和交通工具当中广泛应用信息、 通讯技术来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安全性、可管理 性、运输效能同时降低能源消耗和对地球环境的 负面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