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主题故事教案:白天和黑夜
大班优秀语言公开课教案详案《白天和黑夜》

大班优秀语言公开课教案详案《白天和黑夜》前言《白天和黑夜》是大班优秀语言公开课的一节课,主要介绍白天和黑夜的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转换。
这节课旨在帮助幼儿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现象,并帮助幼儿练习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教学目标•理解白天和黑夜的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转换。
•掌握相应的表达和沟通能力,能愉快地讨论日常生活中的事实。
•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导入(10分钟)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白天和黑夜吗?白天和黑夜有什么不同呢?”通过提问引发幼儿对主题的思考。
观察现象(15分钟)教师通过图像、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白天和黑夜的不同现象,例如白天有阳光、晚上有月亮和星星等。
学生可通过观察并口头表达,以巩固对白天和黑夜的认识。
语言表达(30分钟)教师根据幼儿年龄和程度,进行针对性的语言表达练习。
例如,在讨论白天和黑夜的区别时,教师可提出诸如“白天的天空是什么颜色?”“白天和黑夜的气温有什么不同?”等问题,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回答。
每个问题回答完毕后,教师还可以适当点评或补充,以达到加强学生表达能力的目的。
拓展探讨(30分钟)在学生对白天和黑夜的认识基础上,进行拓展探讨。
例如,教师可引出更深入的问题:“为什么白天会有阳光?”,“月亮和星星为什么只在晚上出现?”等问题,让幼儿通过思考和讨论,进一步理解自然界的现象。
总结(5分钟)教师要求学生总结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回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
教学方法本次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以启发式教学、讨论教学、多媒体教学为主,学生在思考中探究知识,通过互动性强的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多媒体教学是通过图像和视频对幼儿进行视觉教学的方式,更加生动形象,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学评价1.能够听懂老师对白天和黑夜的讲解,并理解白天和黑夜的不同之处。
2.能够通过口头表达清楚地陈述白天和黑夜的区别。
3.能够通过想象和探讨,进一步认识和了解自然界的现象。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白天与黑夜》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白天与黑夜》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天空中的秘密》,详细内容为“白天与黑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认识到白天与黑夜的交替是由此产生的。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理解白天与黑夜的交替原理。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探究的精神,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原理。
2. 教学重点:白天与黑夜的交替原因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仪、手电筒、图片(白天与黑夜的场景)。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请幼儿观察窗外,讨论现在是白天还是黑夜。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家里的白天和黑夜的活动。
2. 例题讲解(10分钟)(1)使用地球仪和手电筒,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过程。
(2)解释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原理。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请幼儿用画纸和彩笔,画出自己心中的白天和黑夜。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说明白天和黑夜的特点。
4. 讨论与分享(10分钟)(1)引导幼儿讨论白天和黑夜对我们的影响。
(2)请幼儿举例说明自己在家里的白天和黑夜活动。
(2)提出问题:“如果没有白天和黑夜,我们的生活会发生哪些变化?”六、板书设计1. 板书白天与黑夜2. 板书内容:(1)地球自转和公转(2)白天与黑夜的交替原理(3)白天与黑夜对生活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白天和黑夜。
2. 答案要求:用彩笔画出白天和黑夜的场景,并标注出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白天与黑夜的交替原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白天和黑夜的天空。
大班科学白天和黑夜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白天和黑夜教案一、教学目标•能够区分白天和黑夜的时段和特征;•了解太阳和月亮的基本知识;•了解人类的睡眠时间和习惯。
二、教学准备•幻灯片•视频•实物道具:太阳、月亮、闹钟、床、被子等•班级黑板三、教学过程1. 发散性引导:儿童的日常活动首先,老师可以通过一些互动引导的方式,来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例如可以问:•你们每天起床的时候,是不是都感到阳光明媚呢?•为什么夜晚的时候,我们就看不到太阳了呢?2. 导入新知:白天和黑夜接下来,老师可以介绍一下白天和黑夜这个主题。
可以通过幻灯片或者视频来向孩子们展示白天和黑夜的特征,例如:•白天的时候,天空是明亮的,会有太阳出现,温度也比较高;•而到了黑夜,天色就变得暗淡了,而且这个时候太阳看不到了,温度也会下降。
3. 深入探究:太阳和月亮孩子们对于白天和黑夜的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老师就可以进一步介绍太阳和月亮的知识了。
可以通过实物来向孩子们展示太阳和月亮的形状,和它们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例如:•太阳是个大火球,发光散热,白天出现在天空中间;•而月亮则是地球的卫星,反射太阳光,白天看不到,晚上出现在天空中间。
4. 进一步探索:人类的睡眠时间和习惯最后,老师可以与孩子们一起探讨人类的睡眠时间和习惯。
可以向孩子们提问:•你们大约什么时间睡觉呢?•为什么我们需要睡觉?睡觉有什么好处?同时,老师也可以让孩子们思考,如果人类没有白天和黑夜的变化,我们的身体会怎样反应,会不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等。
四、课堂互动•可以邀请孩子们来黑板上画出白天和黑夜的场景;•通过闹钟、床、被子等实物道具和孩子们一起做一个有趣的小游戏(如“模拟睡觉过程”);•孩子们也可以和老师分享他们自己的在白天和黑夜中所做的事情等。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以发散性引导,导入新知,深入探索,进一步探索和课堂互动的方式展开。
孩子们在过程中通过多种视觉和实物感知来了解白天和黑夜的特征及太阳、月亮的知识,并探讨了人类的睡眠时间和习惯。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白天和黑夜》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白天和黑夜》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材《白天和黑夜》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白天和黑夜的变化、了解太阳和月亮的特点、学习使用钟表认识时间、探讨白天和黑夜生活的不同。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感知白天和黑夜的自然现象,理解它们是一天中的两个不同时间段。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和表达白天和黑夜生活中事物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珍惜时间、规律作息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白天和黑夜的特点,学会使用钟表认识时间。
难点:让幼儿理解白天和黑夜的转换关系,培养规律作息的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白天和黑夜的图片、太阳和月亮的模型、钟表、故事书《白天和黑夜》。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白天和黑夜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它们的特点。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白天和黑夜的生活趣事。
2. 新知识学习(10分钟)教师通过太阳和月亮的模型,讲解它们在天空中的变化。
教授幼儿使用钟表认识时间,了解一天中的两个时间段。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故事书《白天和黑夜》,讲述书中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白天和黑夜生活的不同。
针对故事内容进行提问,帮助幼儿巩固新知识。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在画纸上用水彩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白天和黑夜。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表扬。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讲述画中的故事。
六、板书设计1. 白天和黑夜的图片2. 太阳和月亮的模型3. 钟表及时间表示4. 故事书《白天和黑夜》封面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白天和黑夜请幼儿用水彩笔在画纸上描绘出自己心中的白天和黑夜,并在旁边简单描述。
2. 答案示例:白天:太阳高挂在天空中,我和小伙伴们在公园玩耍,小鸟在树上唱歌。
黑夜:月亮在天空中,我和爸爸妈妈在家里吃晚餐,星星在夜空中闪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关注个体差异,对幼儿进行个性化指导。
幼儿大班主题教案《白天和黑夜》

幼儿大班主题教案《白天和黑夜》一、教学目标1.了解白天和黑夜的概念,知道它们交替的现象。
2.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3.学会表达自己对白天和黑夜的感受,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白天和黑夜,理解它们交替的原因。
2.教学难点:用恰当的语言描述白天和黑夜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1.教具:图片、卡片、故事书。
2.环境布置:将教室分为白天和黑夜两个区域。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两张图片,一张是白天,一张是黑夜,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白天和黑夜是怎么来的吗?2.基本环节(1)讲解白天和黑夜的概念教师用故事书讲解白天和黑夜的交替现象,让幼儿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太阳的升起。
(2)分组讨论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代表白天,一组代表黑夜。
每组讨论并分享白天和黑夜的特点。
(3)游戏环节设计两个游戏,分别是“找朋友”和“猜谜语”。
找朋友:教师将白天和黑夜的卡片散放在地上,幼儿需要找到相同的卡片并组成一对。
猜谜语:教师说出白天和黑夜相关的谜语,幼儿猜测答案。
3.结束环节教师出示一张白天和黑夜的图片,让幼儿表达自己对白天和黑夜的感受。
五、教学反思1.在讲解白天和黑夜的概念时,是否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表达,让幼儿更容易理解。
2.在游戏环节,是否能够更好地引导幼儿参与,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3.在结束环节,是否能够更加有效地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1.丰富教学手段,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确保他们都能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4.加强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幼儿敢于表达、善于表达。
作为一名教师,我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让幼儿在快乐的氛围中成长。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认识白天和黑夜,理解它们交替的原因。
2.学会用恰当的语言描述白天和黑夜的特点。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白天和黑夜》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白天和黑夜》教案《白天和黑夜》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情境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通过引入白天和黑夜的自然现象,让孩子们了解和感受白天和黑夜的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孩子们了解自然界中的白天和黑夜,知道它们的变化规律,同时培养孩子们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白天和黑夜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了解白天和黑夜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难点:让孩子们用语言表达自己对白天和黑夜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白天和黑夜的图片、地球仪、手电筒等。
2. 学具:孩子们的画笔、画纸、彩色糖果纸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展示白天和黑夜的图片,让孩子们观察和描述白天的景象,如太阳、鸟儿、车辆等,然后展示黑夜的景象,如月亮、星星、熄灯的房屋等。
引导孩子们关注白天和黑夜的变化。
2. 讲解:教师通过地球仪向孩子们解释地球的自转和白天黑夜的形成原因。
让孩子们理解白天是太阳照到的地方,黑夜是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3. 互动:教师邀请孩子们分享自己对于白天和黑夜的理解和感受。
引导孩子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4. 实践:教师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领取一张白纸和彩色糖果纸。
孩子们需要在白纸上画出白天和黑夜的景象,然后用彩色糖果纸剪出自己喜欢的夜晚物品,如月亮、星星等,并粘贴在白纸上。
5. 展示:每个小组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了解白天和黑夜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难点:让孩子们用语言表达自己对白天和黑夜的理解和感受。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活动的开展比较顺利,大多数孩子们都能积极参与,表现出对白天和黑夜的兴趣。
在互动环节,孩子们纷纷表达了自己对于白天和黑夜的理解和感受,显示出较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白天和黑夜》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白天和黑夜》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学会认识白天和黑夜两个概念,了解日夜交替的规律。
2.通过多种活动形式让幼儿感知和体验白天和黑夜的不同。
3.提高幼儿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增强幼儿情感体验、想象力和创造力。
4.培养幼儿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方法1. 教学内容:《白天和黑夜》2. 教学方法:1.聚散法:以班级为整体,围绕主题展开多种教学活动。
2.多感官体验法:通过带有声音、图像、手势等元素的故事、游戏、歌谣等形式引导幼儿感知白天和黑夜的不同。
3.互动法:让幼儿参与其中、独立思考、积极表达,体验感受并分享经验。
三、教学活动1. 教学准备:1.《白天和黑夜》的故事书籍。
2.白天和黑夜的图片展板、模型或插图等。
3.黑夜下的玩具、灯等道具。
4.针对幼儿的口头指令、简单的活动方案及教案手册。
2. 活动内容:活动一:听故事让孩子聚集在一起,讲述关于白天和黑夜的故事。
故事要温馨而引人入胜,同时又循序渐进地涵盖日夜交替、黑夜的音乐、星空等相关知识点。
故事讲述完成后,可以对幼儿提问,让孩子自己口述故事内容,增强孩子的语言表达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活动二:白天和黑夜的不同教师将白天和黑夜的图片、模型或插图等展示出来,提出以下问题:1.白天和黑夜的不同的地方在哪里?2.你们喜欢在白天还是黑夜的时候玩游戏?3.在黑夜里,有哪些东西会发光?通过幼儿的表达,老师可以引导孩子去发现和体验白天和黑夜的不同。
活动三:黑夜的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听黑夜中的不同声音:蟋蟀叫声、狗叫声、雨滴声等等。
并以此制作黑夜的音乐,让孩子了解万物在黑夜下也能活跃生动。
活动四:星空的启示让孩子们在黑色背景上用灰色和白色画笔绘画,在绘画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与孩子们讨论一些问题,让孩子们去发现和体验黑夜的美好,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
活动五:黑夜下的宝宝灯分园活动,让每个孩子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小灯,在黑夜降临之时,孩子会感觉到它们发出的亮光非常有用。
幼儿园大班主题故事教案白天和黑夜(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大班主题故事教案白天和黑夜(三篇)目录:幼儿园大班主题故事教案白天和黑夜一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不乱扔垃圾二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乐器三幼儿园大班主题故事教案白天和黑夜一【活动目标】1、能认识白天和黑夜,建立时间概念。
2、培养幼儿对大自然昼夜变化的兴趣。
3、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活动准备】1、交互式白板、PPT课件。
2、贴有白天“太阳”、黑天“月亮”标志的幼儿操作记录表,各种白天和黑天活动的图片。
3、台灯、手电筒、蜡烛、太阳镜、遮阳帽、太阳伞等实物若干。
【活动过程】一、情景引入,欣赏故事。
师:浩浩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快乐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教师播放课件。
二、了解白天和黑天。
1、教师结合故事设计提问,鼓励幼儿回答。
师:浩浩在白天和爸爸妈妈都做了些什么?谁在天空中对着浩浩笑?太阳公公为什么不见了?2、谁应该白天出来,我们白天时候应该做什么。
3、谁应该黑夜出来,我们黑夜时候应该做什么。
教师小结:白天的时候天很亮,天空有太阳和白云,爸爸妈妈去上班,小朋友上幼儿园,白天可以做很多有趣事情,小朋友要珍惜时间去努力的学习本领。
晚上天很黑,月亮和星星出来了,爸爸妈妈下班回家,房子里点亮了灯才会看见东西,黑夜很安静人们会睡觉休息。
三、操作游戏为每组幼儿提供游戏操作材料,根据白天和黑夜特征进行图片的分类。
教师出示图片:蓝天、白云、太阳、放风筝、做游戏、星星、月亮、宝宝入睡等图片。
(见后面幼儿操作记录表)教师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
【活动延伸】教师为幼儿提供各种实物,请幼儿选择在白天使用的物品,如:太阳伞、太阳镜、遮阳帽等。
之后带着选择的物品和教师到户外做活动。
【附故事】有一天,浩浩和爸爸妈妈去放风筝,太阳公公笑眯眯的看着他们,月亮姐姐也想加入他们,于是叫了星星妹妹来,天渐渐的暗了,什么都看不见了,浩浩和爸爸妈妈生气了,对着月亮姐姐说:你快回去吧,我们什么都看不见了,让太阳公公回来,月亮姐姐不好意思了,害羞的躲了起来,天渐渐的亮了,浩浩和爸爸妈妈又开心的放起了风筝。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白天与黑夜》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白天与黑夜》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认识太阳和月亮,并知道白天和黑夜的概念。
2.了解太阳和月亮的差异,知道太阳是光源,月亮是反射光。
3.通过操作,初步探究光源和反射光的特点。
二、教学内容1.白天和黑夜的概念。
2.太阳和月亮的认识。
3.太阳和月亮的差异。
4.光源和反射光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老师向孩子们展示太阳和月亮的图片,问孩子们这是什么,孩子们喊出答案。
老师介绍太阳和月亮,并询问孩子们日常接触到的时间与太阳和月亮有什么关系,引出白天和黑夜的概念。
2. 操作实验实验1. 太阳和月亮的差异1.老师向孩子们展示太阳和月亮的照片,在白板上写下两个词:太阳和月亮。
2.老师询问孩子们:太阳和月亮有什么不同之处?孩子们通过观察照片发现:太阳是圆形的,月亮是弯形的;太阳很亮,月亮不亮;太阳是金黄色的,月亮是白色的。
3.老师鼓励孩子们描述他们找到的太阳和月亮的差异,并帮助孩子们形成概念。
实验2. 探究光源和反射光的特点1.老师让孩子们坐在教室里,关掉灯,在黑暗中观察。
2.老师询问孩子们:为什么我们在黑暗里什么也看不见?孩子们可能会回答:“因为没有光。
”3.老师告诉孩子们:要看清东西,就需要有光。
光通过眼睛进入大脑,我们才能看到东西。
4.老师拿出手电筒,照在白纸上,让孩子们发现屏幕照亮了,说:“我们照这张纸的手电,就是光源,照出来的光叫反射光,这个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5.老师用黑色卡纸遮挡手电,孩子们发现反射光消失了。
6.老师让孩子们试着用手挡住手电筒的光,发现挡住后反射光也消失了。
3. 总结回顾1.通过实验,孩子们初步认识了光的反射和光源的特点。
2.知道了白天和黑夜的概念,太阳和月亮的差异,并简单了解了它们的特点。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采用了图片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使孩子们更直观地认识到异同之处。
2.实验设计合理,方便孩子们观察与发现,使教育活动更具针对性。
3.需进一步完善探究活动,鼓励孩子们进行积极思考,提高自主发掘问题的能力。
大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白天和黑夜》

大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白天和黑夜》
一、教案设计
1. 教学目标
1.能够简单理解白天和黑夜的概念。
2.能够口头表达自己熟悉的夜晚活动。
3.能够观察夜晚的天空,说出自己看到的星星的形状及数量。
4.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想象力。
2. 教学内容
1.白天和黑夜概念。
2.夜晚活动。
3.观察夜空中的星星。
3. 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课堂教学和活动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包括板书和故事讲解、情景模
拟演示、互动体验活动等多种教学方式,旨在调动幼儿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4. 教学活动安排
时间活动内容
10:00-10:10 自我介绍、问候
10:10-10:30 故事讲解、板书
10:30-10:45 夜晚活动情景模拟
10:45-11:00 观察夜空中的星星
11:00-11:10 总结、评价
5. 教学准备
1.课件、教具等。
2.活动场景、道具等。
二、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故事讲解、情景模拟演示和互动体验活动等多
种教学方式,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调动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在参与中学习。
经过本次教学,幼儿们能够基本理解白天和黑夜的概念,掌握了一些夜晚常见的活动,同时在观察夜空中的星星时也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好奇心。
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完善活动内容、加强对幼儿的个性化关注等。
总之,本次教学既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想象力,也为提高教学效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白天与黑夜》含反思

自动控制信息系统在自来水厂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尤其是在水资源的使用上,而这将成为对未来经济前进道路的重要阻碍因素,因此,我国大多数自来水厂在给排水工程上采用自动控制信息系统对其现象进行处理。
本文主要从自动控制信息系统在自来水厂给排水工程中的几个应用:监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废水排放检测系统、生活给水控制信息系统等进行简单的阐述,分析其系统在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自动控制信息系统;自来水厂;给排水工程;应用前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变化,水媒传染病以及环境污染的严重性逐渐上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态环境平衡以及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控制至关重要。
给排水工程以水的循环运用为研究的主要内容,通过对人们生活、生产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循环使用的管理进行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1]。
在给排水工程中,我国通过借着科学技术前进步伐的推动力予以自动控制信息系统加强对给排水工程的管理。
自动控制信息系统具有环保性、实时性、智能性等特点,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提高了水资源的可利用率以及利用的合理性[2]。
下面笔者将从几个方面对自动控制信息系统在自来水厂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简单的阐述。
一、自动控制信息系统在给排水工程中的监理应用监理信息系统主要分为数据编辑、信息查询、分项工程三个部分,其中数据编辑是对给排水工程运行工作中的具体情况进行监控,主要包括对工程中的数据掌握,例如数据的输入、整理、修改、删除等;而信息查询以及分项工程是指对监管流程、数据结果,以及监理呈现、分项工程质量等工作的精准、正确、标准的保障,具有操作简单、便利、智能等特点,不仅大大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而且在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数据查询中更是做到了信息提供的快速、准确的效果,且还可以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及时进行解决,大幅度提高给排水工程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给排水工程在对水资源处理的有效性。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白天和黑夜教案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白天和黑夜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认识白天和黑夜,了解它们的特点。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和分享精神。
二、活动准备:1. 白天和黑夜的图片素材。
2. 白天的视频素材。
3. 黑夜的手偶道具。
4.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
5. 音乐CD。
三、活动过程:1. 引入话题:教师向幼儿展示白天和黑夜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 观看白天视频:播放白天的视频素材,让幼儿更加直观地了解白天的景象。
3. 黑夜手偶表演:教师携带黑夜手偶道具,为幼儿讲述一个关于白天和黑夜的故事,引导幼儿感知黑夜的特点。
4. 创作活动:1. 请幼儿用画笔和画纸创作自己心中的白天景象。
2. 请幼儿用彩泥塑造黑夜中的动物或场景。
5. 分享作品:让幼儿相互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趣事。
6. 结束活动:四、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请家长协助幼儿观察生活中的白天和黑夜,记录下有趣的瞬间。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白天和黑夜的主题墙饰。
3. 区域活动:在角色区设置白天和黑夜的场景,让幼儿扮演不同角色进行表演。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白天和黑夜的认识。
2. 关注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搜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白天和黑夜的关注程度。
4. 通过班级环境布置和区域活动,检验幼儿对白天和黑夜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六、活动实施步骤:1. 活动准备:教师应确保所有活动材料准备充分,如白天和黑夜的图片、视频、手偶道具等。
2. 活动引导: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入白天和黑夜的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3. 活动参与: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和创作,表达自己对白天和黑夜的看法。
4. 活动分享:提供机会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
七、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环境安全、舒适,以便幼儿能够专注于活动。
2024年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白天和黑夜》

2024年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白天和黑夜》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材《白天和黑夜》。
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认识白天和黑夜”,详细讲解白天和黑夜的形成原因及特点;第二章“白天和黑夜的活动”,介绍人们在白天和黑夜的不同活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白天和黑夜的形成原因,认识到地球自转对昼夜变化的影响。
2. 培养观察、描述、表达白天和黑夜不同活动的能力。
3. 增进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激发对生活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地球自转与白天和黑夜的关系。
重点:掌握白天和黑夜的特点及人们在其中的活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仪、手电筒、图片(白天和黑夜的场景)。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窗外,让幼儿描述现在是白天还是黑夜,引导幼儿思考白天和黑夜的区别。
2. 例题讲解:(1)展示地球仪,讲解地球自转与白天和黑夜的关系。
(2)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白天和黑夜的场景。
3.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让幼儿列举自己在白天和黑夜的活动,并进行分享。
4. 创作环节:让幼儿用画纸、彩笔、剪刀等学具,创作一幅关于“白天和黑夜”的画。
六、板书设计1. 大白天和黑夜2. 小(1)地球自转与昼夜变化(2)白天和黑夜的活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用彩笔在纸上画出自己最喜欢的白天或黑夜活动,并简单描述一下。
2. 答案示例:画出在公园玩耍的场景,描述为:“我喜欢白天在公园玩耍,那里有很多小朋友和花草树木,非常开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创作等形式,让幼儿对白天和黑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但在讲解地球自转与昼夜变化的关系时,部分幼儿可能理解不够透彻,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观察夜晚的星空,了解星星和月亮的特点,为下一节课“星星和月亮”的学习打下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例题讲解中地球自转与昼夜变化的关系。
大班语言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白天与黑夜》

大班语言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白天与黑夜》一、教学背景本次教学是一次大班语言课的教学,面向的是3-4岁的孩子,本次课程的主题是《白天与黑夜》。
二、课程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 - 掌握白天和黑夜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区分。
- 能够借助教具等辅助工具,感知和表达白天和黑夜的差异和变化。
-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事物的能力,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2. 教学步骤本次课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热身引入环节在课程开始前的热身环节,老师将播放一段关于白天和黑夜的儿童歌曲或故事,引导学生们进入本次课程主题。
此外,可以通过聊天、问答等方式,让学生们就白天和黑夜进行简单的讨论。
教学重点内容展示环节老师利用教具、图片等资料,展示白天和黑夜的差异与变化,讲解白天和黑夜的概念、原因。
注重让学生感知和表达白天和黑夜之间的转变,从而把抽象的概念变成有形的东西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
语言表达锻炼环节结合教具、图片等资料和幼儿实际生活经验,让学生们进行观察、描述、比较、对话等语言表达活动,增强学生们的口语能力,培养孩子们言语表达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
老师鼓励孩子们进行自由性问题的提问和回答,使教学环节更具有互动性。
总结环节在课程结束前,老师总结回顾白天和黑夜的概念、差异和变化,并让学生们进行概念及差异的简单梳理。
最后,老师鼓励孩子们在家中继续观察白天和黑夜,并记录下感性认识和思考。
3. 教学方法•聊天讨论法:通过问题引领,启动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思维能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游戏课堂法:同步游戏和教学,为孩子们带来更加有趣、生动的课堂体验。
•讲解与综合实践法:通过视频的讲解和图像的展示,把抽象的概念变成有形的东西,以便于孩子们感性认识。
同时,利用颜色、声音、形状等多元的教学资源,让孩子们进行多样化的实践操作。
4. 教学环境和工具为了保证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本次课程的教学环境和工具包括: - 教学板书:在板上绘制白天和黑夜之间的变化,使学生们更加直观地感知和理解两者的差异。
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白天与黑夜》

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白天与黑夜》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能够:•熟悉日常生活中的白天和黑夜;•掌握描述白天和黑夜的常见词汇;•理解了解人类对天文现象的认知和思考。
教学准备•教学PPT(介绍白天和黑夜的图片、幻灯片)•课堂练手册•音频资源(为学生演示自然白天和黑夜的声音)教学过程导入在开始授课之前,以轻松愉悦的方式引入新知识,与学生交流有关天时间的印象。
教师询问学生关于白天、黑夜的经验。
例如:老师:今天我们会学习“白天”和“黑夜”。
请问,你们最喜欢白天还是黑夜呢?学生可以回答自己家里的亲身体验或理解,也可以分享自己听到的词性音乐、谚语或故事。
学习接下来,通过幻灯片或实际展示类似于文本、印刷品或线上图片等方式,让学生学习与主题相关的知识和生词。
在这一节课中,学生会学习有关白天和黑夜的相对长度、光线颜色、动物行为等方面的词汇。
预备示例:主题1:日间和夜间不同•白天:之所以有白天,是因为我们的星球围绕着太阳旋转。
与之相伴,白天的时间时间较为长、为人们提供恢复能量的机会。
•黑夜:黑夜的时间就像星光环绕天空一样绮丽美好。
让我们带上耳机,倾听一下黑夜中有哪些音乐。
主题2:白天和黑夜的区别•夜晚:与白天不同的是夜晚,茫茫的黑夜中可看到美丽绝伦的星空,天空中的环彩也令人向往。
主题3:优美动物行为•白天:白天万物都是生机勃勃的,如此清新明亮。
•黑夜:夜晚也有个性十分独特的动物,包括夜里通行的狼、极富神秘感的蝙蝠和有点刺激的野猪等。
练习让学生通过课堂练习了解白天、黑夜等相关知识内容,分别在练手册上查看多个不同的图片,然后回答三道问题:1.这张图片是白天还是黑夜?2.图片中出现了哪些与白天,黑夜有关的元素或物品?3.在白天和黑夜中,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总结在课堂的最后,回顾和总结新的学习知识点和学习想法,让学生回答这些问题:•今天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何感想?•以后你会如何运用知识?教学反思这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探索白天和黑夜的多个方面,包括影响从动物行为,到我们对这个星球的认知方式。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白天和黑夜》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白天和黑夜》教案《白天和黑夜》一、教学内容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白天和黑夜》的教材来源于《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指导手册》。
本节课主要围绕主题展开,通过观察和体验,让幼儿了解白天和黑夜的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白天和黑夜,了解它们的特点。
2. 培养幼儿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白天和黑夜,了解它们的特点。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白天和黑夜的图片、视频、故事书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观察周围的环境,发现现在是白天还是黑夜。
2. 讲解白天和黑夜的特点: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幼儿了解白天阳光明媚,人们活动频繁;黑夜降临,人们休息,动物也开始活动。
3. 例题讲解:讲述一个关于白天和黑夜的故事,让幼儿发挥想象力,画出故事中的场景。
4.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剪刀和胶水,将白天和黑夜的图片拼贴在一起,展示它们的特点。
5. 小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6. 作品展示: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让大家一起欣赏、评价。
六、板书设计白天:阳光明媚、人们活动频繁黑夜:降临、人们休息、动物活动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家里和周围的环境,画出白天和黑夜的场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体验和讨论,让幼儿了解了白天和黑夜的特点,达到了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作业环节,幼儿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富有想象力的作品。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探索白天和黑夜的奥秘,让幼儿了解更多关于自然现象的知识。
同时,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观察周围环境,认识白天和黑夜。
2024年科学《白天和黑夜》教案5篇

2024年科学《白天和黑夜》教案5篇科学《白天和黑夜》教案篇11、认识白天和黑夜,了解知道白天、黑夜的主要特征。
2、在快乐的游戏中正确区分白天和黑夜。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1、多媒体课件2、白天、黑夜的大背景图各一张、画有白天、黑夜特征的小图片若干。
3、幼儿游戏操作卡片若干(约每人一份)、游戏大转盘一个。
一、“白天真热闹”,通过小视频认识白天及白天发生的有趣的事情。
1、出示手偶太阳,激发幼儿活动兴趣提问:这是谁?它会在什么时候出来玩?白天到了,都有谁会和太阳公公一起玩?2、观看小视频,了解白天发生的有趣的事情。
提问:太阳公公出来了,白天到了,都有谁醒来了?3、出示白天的背景图,幼儿边说教师边将对应图片粘贴到背景图上。
4、教师朗诵儿歌,幼儿对照图片再次感知“白天真热闹”二、“黑夜静悄悄”,通过小视频认识黑夜及黑夜里人们的活动。
1、出示手偶月亮,激发幼儿活动兴趣提问:这是谁?它会在什么时候出来?黑夜到了,小朋友都会做什么呢?2、观看小视频,了解黑夜里人们的活动。
提问:月亮婆婆出来了,黑夜到了,都有谁睡着了?3、出示黑夜的背景图,幼儿边说教师边将对应图片粘贴到背景图上。
4、教师朗诵儿歌,幼儿对照图片再次感知“黑夜静悄悄”三、通过多个快乐游戏,正确区分白天和黑夜1、快乐大转盘:通过大转盘旋转,辨别图片内容是白天还是黑夜提问:这是白天还是黑夜的秘密?图片上画的是什么?谁能帮小象找一个白天(黑夜)的秘密?2、找“白天”和“黑夜”:幼儿每人从大口袋里摸一张图片,同伴间交流图片的内容,说说自己拿的是白天还是黑夜的小秘密,然后粘贴到相应的背景图上。
3、找“太阳”“月亮”。
幼儿每人一张卡片,根据卡片中小朋友的活动,选择判断应该粘贴太阳还是月亮。
4、游戏“太阳和月亮”:幼儿每人一个太阳、一个月亮的手偶,教师手持图片,边走边念儿歌,幼儿根据图片内容进行判断,然后高举太阳或月亮。
《白天与黑夜》教案

《白天与黑夜》教案《白天与黑夜》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知道白天和黑夜是轮流变化的。
2.能用绘画表现在同一地点白天和黑夜的不同景象。
活动准备:1.课件《白天和黑夜》。
2.地球仪(在地球仪的中国地域上贴一红五星)、手电筒,活动前设法让活动室的光线暗淡一些。
3.黑色卡纸及白色铅画纸幼儿人手各一张(依据幼儿的情况尽量选择小一些的纸),油画棒或蜡笔若干,胶水或双面胶、短绳。
活动过程:一、讨论、实验:白天和黑夜1.请幼儿讨论:黑夜是怎么来的?白天和黑夜是怎样轮换的?"出自:屈;老.师"可点击“白天黑夜的轮换”。
2.教师出示地球仪,请幼儿找到中国的位置,然后将打亮的电筒固定在离地球仪有一定距离的一侧。
教师操纵地球仪自转,并对幼儿解释,手电的光就像是太阳光。
当中国地域对着光源时,请幼儿说中国是白天还是夜晚。
当中国地域背离光源时,再请幼儿判断中国是白天还是夜晚。
教师继续转动地球,让幼儿观察并判断白天、夜晚的转换情况。
请几位幼儿操作尝试这个试验。
二、绘画操作:白天和黑夜1.请幼儿说说白天和黑夜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教师播放课件【图片欣赏】,请幼儿用语言描述同一场景在白天和黑夜呈现出的不同景象。
教师注意引导:白天和黑夜各有各的特点,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是很美好的时光。
3.教师给幼儿分发绘画工具,请他们在白纸上和黑纸上分别画出任意一个地点白天和黑夜不同的情景。
教师巡回指导。
4.幼儿作品完成后,请他们把黑白两幅作品的背面互相粘贴,并在中间夹上绳子(如图)。
作品《白天与黑夜》便完成了。
三、分享与展示1.请幼儿展示和交流作品。
2.将作品穿起来挂在教室中。
活动反思:白天和黑夜是一种十分普遍的自然现象,大班孩子对于这一现象并不陌生,虽然自己每天都在经历着白天和黑夜的转换,但是却不曾思考过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同时他们对于神秘的宇宙会十分感兴趣。
日夜的变化的理论如果单纯的讲给幼儿听,是很抽象的。
《白天与黑夜》教案「篇二」活动目标:学会儿歌,了解白天黑夜不同的活动。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白天和黑夜》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白天和黑夜》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材《探索世界》的第三章《天与地》,详细内容围绕“白天和黑夜”展开,通过故事、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让幼儿了解白天和黑夜的自然现象,探索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白天和黑夜的概念,理解它们是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的。
2. 能够通过观察、讨论等方法,发现并描述白天和黑夜的自然现象。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地球自转产生白天和黑夜的原因。
重点:掌握白天和黑夜的概念,通过观察和讨论,发现并描述这两个时间段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仪、手电筒、图片(白天和黑夜的场景)、挂图(地球自转示意图)。
2. 学具:画纸、水彩笔、画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在白天和黑夜的活动,引导幼儿关注这两个时间段的不同。
演示地球仪,让幼儿观察地球的自转,初步了解产生白天和黑夜的原因。
2. 故事分享(5分钟)讲述一个关于白天和黑夜的故事,让幼儿在故事中感受这两个时间段的特点。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白天和黑夜的场景。
通过地球仪和挂图,讲解地球自转产生白天和黑夜的原因。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用水彩笔在画纸上画出他们喜欢的白天或黑夜场景。
引导幼儿用画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
强调地球自转产生白天和黑夜的原因,帮助幼儿巩固知识点。
六、板书设计1. 大《白天和黑夜》2. 副地球自转的魅力3. 内容:白天:太阳升起,阳光明媚黑夜:月亮高挂,星光闪烁地球自转:产生白天和黑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白天和黑夜,并简单描述这两个时间段的特点。
2. 答案示例:在画纸上,幼儿需要画出明显的太阳和月亮,分别代表白天和黑夜。
描述时,可以提到阳光、星光、活动等关键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观察、讨论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白天和黑夜的概念及产生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主题故事教案:白天和黑
夜
【活动目标】
1、能认识白天和黑夜,建立时间概念。
2、培养幼儿对大自然昼夜变化的兴趣。
3、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活动准备】
1、交互式白板、PPT课件。
2、贴有白天“太阳”、黑天“月亮”标志的幼儿操作记录表,各种白天和黑天活动的图片。
3、台灯、手电筒、蜡烛、太阳镜、遮阳帽、太阳伞等实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情景引入,欣赏故事。
师:浩浩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快乐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教师播放课件。
二、了解白天和黑天。
1、教师结合故事设计提问,鼓励幼儿回答。
师:浩浩在白天和爸爸妈妈都做了些什么?谁在天空中对着浩浩笑?太阳公公为什么不见了?
2、谁应该白天出来,我们白天时候应该做什么。
3、谁应该黑夜出来,我们黑夜时候应该做什么。
教师小结:白天的时候天很亮,天空有太阳和白云,爸爸妈妈去上班,小朋友上幼儿园,白天可以做很多有趣事情,小朋友要珍惜时间去努力的学习本领。
晚上天很黑,月亮和星星出来了,爸爸妈妈下
班回家,房子里点亮了灯才会看见东西,黑夜很安静人们会睡觉休息。
三、操作游戏
为每组幼儿提供游戏操作材料,根据白天和黑夜特征进行图片的分类。
教师出示图片:蓝天、白云、太阳、放风筝、做游戏、星星、月亮、宝宝入睡等图片。
(见后面幼儿操作记录表)教师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
【活动延伸】
教师为幼儿提供各种实物,请幼儿选择在白天使用的物品,如:太阳伞、太阳镜、遮阳帽等。
之后带着选择的物品和教师到户外做活动。
【附故事】
有一天,浩浩和爸爸妈妈去放风筝,太阳公公笑眯眯的看着他们,月亮姐姐也想加入他们,于是叫了星星妹妹来,天渐渐的暗了,什么都看不见了,浩浩和爸爸妈妈生气了,对着月亮姐姐说:你快回去吧,我们什么都看不见了,让太阳公公回来,月亮姐姐不好意思了,害羞的躲了起来,天渐渐的亮了,浩浩和爸爸妈妈又开心的放起了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