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现场的救护方法

合集下载

创伤现场救护基本技术有

创伤现场救护基本技术有

创伤现场救护基本技术有
创伤现场救护是在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前,受伤者或目击者所采取的紧急行动。

以下是创伤现场救护基本技术:
1. 确保安全:在救援行动中,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是最重要的。

如果现场存在危险因素,如火、燃气泄漏、高压电线等,应立即采取措施避免发生二次伤害。

2. 停止出血:对于大量出血的创伤,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止血。

常用的方法包括用紧急止血带、加压止血等。

3. 确保呼吸通畅:对于呼吸困难的受伤者,应采取措施确保其呼吸通畅。

如果受伤者无法自主呼吸,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4. 保护受伤部位:对于受伤者的外伤,应在不移动受伤部位的前提下,用固定物体进行保护,避免其再次受伤。

5. 保持体温:受伤者在接受救援之前,应保持体温。

可以使用毛毯、衣物等物品覆盖受伤者,避免其受寒。

6. 稳定情绪:在救援行动中,受伤者或目击者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和恐慌。

此时,急救人员应稳定情绪,安抚受伤者和目击者,避免出现二次伤害。

以上是创伤现场救护的基本技术,不同情况下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

如果您面临紧急情况,请尽快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进行求助。

创伤现场救护

创伤现场救护
折,转向伤侧耳上打结。)
*3、双眼包扎法
• 三角巾折三指宽 • 枕后向前 • 鼻梁上交叉 • 枕下部固定打结
4、单肩包扎法
• 一底角放对侧腋下 • 顶角盖住后肩部 • 系带绕处上臂三角肌 • 一底角上翻对侧腋下打结
*5、单胸包扎法
顶角放肩上,底边 往上翻,两底角与系 带在后背打结
*6、双胸包扎法
止血带止血法
• (2)绞紧止血法: 常用三角巾、布带、毛巾、衣袖等平整地缠
绕在加有布垫的肢体上,拉紧或用“木棒、 筷子、笔杆”等绞紧固定。 • (3)充气止血带
止血带止血法
• (5)止血带止血注意事项 • 部位:要准确。 • 垫衬:以免损伤皮肤。 • 松紧度:远端摸不到脉搏为合适。 • 时间要短: ≤4h。 • 定时放松:每60min放松1-2min。 • 标记:易发现部位。
• 三角巾折成燕尾式 • 围腰打结 • 上翻两个底角盖住
胸部 • 系带背后V字打结
B
A C
*7、腹部包扎法
• 三角巾折成大小燕尾式 • 大片外、小片内,大片置裆中 • 系带与底边中围腰打结 • 大燕尾穿裆与小燕尾
在大腿外侧打结。
8、单臀包扎法
• 一底角放健侧胯上
A
B
• 顶角盖住臀部
• 系带在裤袋处围绕大腿固定
• 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 失血量超过总血量的20%时,就会出现休克 表现;当出血量达到总血量的40%时,就会有生命危险。
• 根据伤口的部位、大小以及出血的颜色、速度,迅速判断出血的性质,决 定止血方法是挽救伤员生命的关键。
出血

外出血
{ 出

内出血
部 位
皮下出血

动脉出血
{ 损

创伤的急救及护理措施

创伤的急救及护理措施

创伤的急救和护理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立即处理伤口:对于开放性伤口,应立即用清洁的纱布或棉垫覆盖伤口,防止污染和感染。

如果伤口深大或出血严重,应尽快进行止血。

2.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伤者呼吸困难或呼吸急促,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

3. 稳定伤者的生命体征:对于严重创伤的伤者,应尽快进行心电监护、测量体温、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监测,并及时处理。

4. 预防感染:对于开放性伤口,应及时清洁消毒,避免感染。

同时,应根据需要给予抗生素等药物预防感染。

5. 处理并发症:严重创伤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如休克、内出血、骨折等,应及时诊断和处理。

6. 心理支持:创伤后的伤者往往会出现心理上的创伤,需要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和关怀,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7. 后续治疗:对于严重的创伤,需要进行后续的治疗,包括手术、康复等。

总之,创伤的急救和护理需要及时、全面、综合的处理,以最大程度地保护伤者的生命和健康。

创伤现场急救的正确处理原则

创伤现场急救的正确处理原则

创伤现场急救的正确处理原则
创伤的急救原则,主要包括先观察、再救命、后包扎、做好护理等。

1、先观察
如果发生创伤之后,首先需要对创伤部位进行仔细检查,了解大致的问题,避免发生遗漏。

2、再救命
在检查之后需要立即进行抢救,如果存在生命危险,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挽救生命,避免造成死亡。

3、后包扎
抢救之后要及时对伤口进行处理,快速止血,可以通过压迫法、绷带法等进行止血,避免造成失血性休克。

4、做好护理
在抢救时不要过于急躁,进行包扎时要注意手法以及顺序,要轻柔,防止创伤加重。

包扎时先从头部或者胸部等重要器官进行包扎,然后是四肢。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抢救前要做好防护工作,佩戴好医用手套、口罩,避免造成感染。

建议进行创伤急救时,需要严格按照原则进行操作,能够减轻对患者的伤害,提高急救效果。

创伤应急救护程序

创伤应急救护程序

创伤应急救护程序引言:创伤是指身体在外部外力作用下受到损伤或破坏,是生活中常见的突发事件。

在遭受创伤时,正确的应急救护程序能够最大程度地减轻伤害,并提供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

本文将介绍创伤应急救护的程序和注意事项,以帮助人们在遇到创伤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做出反应。

一、现场安全与判断1. 确保自身安全:在救护过程中,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

创伤现场可能存在危险因素,如交通事故、火灾等,救援人员应注意避免进一步受伤。

2. 判断伤情:对于创伤患者,应迅速判断其伤情。

可通过观察患者是否有呼吸、意识、出血等状况来初步判断伤势的严重程度。

二、紧急救护措施1. 呼叫急救:在创伤现场,如果患者情况较为严重,应立即呼叫急救电话,告知相关信息并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2. 控制出血:创伤常伴随出血,救援人员应迅速采取措施控制出血。

可通过直接压迫伤口、提高患肢位置等方式来减少出血量。

3. 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呼吸困难或窒息的患者,应立即采取措施保持其呼吸道通畅。

可采用头后仰法或侧卧位等方法。

4. 固定骨折:在发现患者有骨折的情况下,应尽快采取固定措施。

可以使用夹板、绷带等物品固定受伤部位,以减少移动造成的进一步伤害。

5. 保暖与安抚:创伤患者往往处于紧张和恐慌状态,应及时给予安抚与心理支持,并保持患者体温,防止其出现低体温等并发症。

三、后续处理与送医1. 清洁伤口:在创伤处理过程中,应尽量保持伤口清洁。

可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伤口,并用无菌纱布进行覆盖,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2. 监测生命体征:在急救过程中,应不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血压等。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3. 提供必要信息:在急救人员到达前,应提供患者的基本信息和伤情描述,以便医护人员能够更好地做出判断和处理。

4. 送医就诊:根据患者的伤情和需要,及时将其送往医疗机构接受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四、创伤应急救护的注意事项1. 不移动严重受伤的患者:对于严重受伤的患者,应尽量避免移动其身体,以免加重伤势。

现场急救的五大技术指什么

现场急救的五大技术指什么

现场急救的五大技术指什么
近年来急救医学把保持呼吸道通畅、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并称为现场急救的五大技术。

1、保持呼吸道通畅:使伤员仰卧、头后仰,解开伤员衣领和腰带,及时清除口鼻咽喉中的血块、黏痰、呕吐物、假牙和其他异物等,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呼吸道阻塞及有窒息危险的伤员,可插入口咽通气管或鼻咽通气管,或急用大针头穿刺环甲膜通气,或行环甲膜切开插管、气管内插管及气管切开插管。

对呼吸骤停者,可行口对口或经口咽通气管,或鼻咽通气管行人工呼吸。

对下颌骨骨折或昏迷伤员,有舌后坠阻塞呼吸道者,可将舌牵出,用别针或丝线穿过舌尖固定于衣服上,同时将伤员置于侧卧位。

2、止血:创伤出血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故对创伤出血,要进行准确有效地止血,再作其他急救处理。

3、包扎:包扎可压迫止血、保护创面,固定创面敷料减少污染,减轻疼痛,有利于搬运和转送。

包扎时动作要轻巧、迅速、准确,敷料要严密遮住伤口,松紧适宜。

包扎完毕应检查肢体远端血循环是否正常,若完全阻断,应予放松,重新包扎。

4、固定:现场救护中,对怀疑有骨折、脱位、肢体挤压伤和严重软组织损伤的患者必须做可靠的临时固定。

减轻患者伤处的疼痛,预防疼痛性休克的发生;同时限制骨折断端或脱位肢体再移位等,避免产生新的损伤和并发症。

5、搬运与转送:伤员经止血、包扎、固定等处理后,应尽快搬运与转送到急救中心或医院进行治疗。

需要时应给予伤者镇痛药或抗感染药物,预防疼痛性休克和感染的发生,但颅脑损伤和未确诊的胸、腹部损伤患者不宜使用镇痛药物。

创伤患者现场救护原则

创伤患者现场救护原则

创伤患者现场救护原则
创伤患者现场救护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 保证安全:首先要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2. 评估伤情:快速评估患者的伤情,包括呼吸、循环、意识等方面。

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情况。

3. 呼叫急救: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如120),并提供准确的位置和患者的伤情信息。

4. 止血和包扎:对于明显的出血,应尽快采取止血措施,使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进行压迫包扎。

5. 固定骨折:如果发现骨折,应尽量固定骨折部位,避免进一步的损伤。

6. 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如有必要,进行心肺复苏等紧急救护操作。

7. 监测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呼吸、脉搏、意识
等,并及时向急救人员报告。

8. 心理支持:在救护过程中,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支持,安抚他们的情绪。

创伤救护现场处理步骤

创伤救护现场处理步骤

创伤救护现场处理步骤创伤救护是一项关乎生命的重要工作,正确的现场处理步骤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伤者的痛苦,并提高他们的生存率。

在面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创伤时,救护人员需要迅速、冷静地采取正确的措施,确保伤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

以下是创伤救护现场处理的一般步骤:1. 保护现场当发生事故或意外造成伤者时,首要任务是保护现场。

救护人员需要确保自己和伤者的安全,避免进一步的危险。

在处理交通事故时,应当设置警戒线,确保伤者不再受到车辆的威胁。

在其他现场,也要谨慎处理,避免二次伤害。

2. 评估伤者在保护现场的基础上,救护人员需要迅速评估伤者的状况。

首先要检查伤者的意识状态,了解伤者是否清醒。

然后检查伤者的呼吸和脉搏,确定是否存在生命危险。

同时,要观察伤者的呼吸和出血情况,以便做出下一步的处理决策。

3. 做出处理决策根据对伤者的评估结果,救护人员需要做出相应的处理决策。

如果伤者没有意识或呼吸,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如果伤者有出血或骨折等情况,要及时止血和固定伤处。

在处理伤者时,要优先考虑生命威胁较大的伤势,确保伤者得到及时的救治。

4. 转运伤者在对伤者进行初步处理后,救护人员需要将伤者转运到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救治。

在转运过程中,要确保伤者的安全和舒适,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同时,要及时向医疗机构通报伤者的情况,以便医护人员做好接诊准备。

5. 协助医护人员一旦将伤者转运到医疗机构,救护人员的任务并未结束。

他们需要协助医护人员进行进一步的救治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支持。

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救护人员要积极配合,确保伤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创伤救护现场处理是一项需要迅速、果断的工作。

救护人员需要在面对各种复杂情况时保持冷静,做出正确的处理决策,确保伤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

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并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处理,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伤者的痛苦,提高他们的生存率。

希望每一个救护人员都能牢记这些基本步骤,不断提高自己的救护能力,为更多的伤者带来希望和生机。

多发性创伤抢救预案

多发性创伤抢救预案

多发性创伤抢救预案标题:多发性创伤抢救预案引言概述:多发性创伤是指一次或者多次外伤引起的多个部位的严重损伤,通常需要紧急抢救和处理。

建立一套完善的多发性创伤抢救预案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多发性创伤抢救预案的内容和实施步骤。

一、现场急救1.1 快速评估患者状况:包括呼吸、循环、神志等方面的评估,确定患者的伤情严重程度。

1.2 创伤处理:对出血、气道阻塞等紧急情况进行处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1.3 保护现场:确保现场安全,避免二次伤害,并通知医疗救援人员前来支援。

二、院前抢救2.1 快速转运:尽快将患者转运至医疗机构,减少抢救时间,提高生存率。

2.2 治疗措施:在转运途中进行基本抢救处理,包括止血、通气、输液等。

2.3 与医院沟通:提前通知医院患者的情况,为患者的接诊和治疗做好准备。

三、院内急救3.1 快速评估:医院急诊科医生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明确伤情和治疗方案。

3.2 多学科协作:外科、重症医学、麻醉科等多学科团队共同参预患者的抢救工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3 快速处理:尽快进行手术治疗、血管内介入或者其他必要的治疗措施,争取最佳的治疗时机。

四、术后治疗4.1 重症监护:将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进行密切监测和护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4.2 有效通气:保障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维持氧合和通气功能。

4.3 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促进伤口愈合和康复。

五、康复与出院5.1 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匡助患者尽快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5.2 心理辅导:提供患者和家属心理支持和辅导,匡助他们应对创伤事件的影响。

5.3 出院指导:为患者提供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和复诊计划,确保患者的康复过程顺利进行。

结语:建立完善的多发性创伤抢救预案,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

通过现场急救、院前抢救、院内急救、术后治疗和康复与出院等环节的有序配合,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多发性创伤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质量。

现场创伤的四项基本救护技术

现场创伤的四项基本救护技术

现场创伤的四项基本救护技术
现场创伤是指突发的、外伤性的伤害事故,包括车祸、坠落、刺伤等。

在现场提供基本救护技术可以有效地处理创伤伤害,保障伤者的生命安全。

这四项基本的现场创伤救护技术包括:
1. 检查伤情:在现场救护过程中,首先需要对伤者进行全面的检查,了解伤情的严重程度。

这包括检查呼吸、脉搏、意识状态等基本生命指征,以及观察出血、骨折、刺伤等创伤情况。

2. 停止出血:创伤可能会导致大量出血,这对伤者的生命非常危险。

因此,停止出血是必不可少的救护技术。

使用压迫止血法来控制出血,可以通过压迫伤口、提高伤肢、应用止血带等方法实现。

3. 固定骨折:骨折是常见的创伤伤害,而移动骨折部位可能会进一步伤害患者。

因此,在现场救护过程中,必须用固定物如夹板、夹板带等固定骨折,以减少移动并稳定骨折部位。

4. 给予心肺复苏:如果伤者在事故中失去了呼吸或心跳,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是至关重要的。

心肺复苏包括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以维持人体的气道通畅和心脏的血液循环。

在现场提供基本救护技术时,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安全,尽量不移动伤者,及时呼叫急救车辆,并在专业医护人员到达前稳定伤者的状况。

同时,在救护过程中,要保持冷静和耐心,并提供适当的安慰和支持。

论述创伤的急救技术

论述创伤的急救技术

论述创伤的急救技术
急性的创伤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

主要的造成死亡的是大出血,其次是感染和神经损伤。

临床上创伤的急救技术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止血;第二个方面是包扎;第三个方面是进行固定;第四个方面是进转运,这是临床上急诊急救的基本技术。

止血可以采取指压止血法和止血带止血法,还可以采用加压包扎止血法。

总的原则是动脉出血要在近心端结扎,静脉出血要在远心端结扎。

包扎主要减轻患者疼痛,避免组织器官进一步损伤和感染,同时减轻患者的损伤。

临床上可以采用三角巾或绷带包扎,同时还止血的作用。

再有就是固定,可以采用夹板或比较直的木条固定,主要对骨折的患者有一定的帮助,避免组织进行二次损伤。

最后就是转运,临床转运主要是避免组织器官进一步损伤,比如患者脊柱损伤,首先在固定的基础之上,保持头体躯干为一条直线,否则容易引起脊髓的继发性损伤。

这是临床上常用的创伤,急救的基本技术。

创伤救护现场处理步骤

创伤救护现场处理步骤

创伤救护现场处理步骤一、介绍在紧急情况下,创伤救护是至关重要的,它涵盖了处理各种创伤并提供紧急医疗援助的过程。

不正确的处理可能会导致进一步的伤害或加重伤情。

本文将详细介绍创伤救护现场处理的步骤,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采取正确的行动。

二、现场评估2.1 保护自己在进行任何救助前,确保自己的安全是第一步。

创伤现场可能存在危险因素,如火灾、残骸等。

因此,必须寻找安全的位置,穿上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以确保自己的安全。

2.2 评估现场在处理创伤现场之前,评估现场的情况非常重要。

确认事故原因、人数以及其他可能的危险因素。

这将有助于采取适当的措施,以确保创伤救护过程的顺利进行。

2.3 与伤者交流与伤者交流可以帮助你了解他们的状况,并提供安慰和帮助。

询问他们的姓名、疼痛程度以及任何过敏史等信息。

这将有助于你更好地了解伤者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创伤处理步骤3.1 停止出血当你面对创伤现场时,处理出血是至关重要的。

使用垫子、衣物等封住创伤口,并施加适量的压力,以尽快停止出血。

如果出血较严重,可以使用止血带进行止血。

同时,保持伤者的头部低于心脏水平有助于减少出血。

3.2 保持通气道畅通创伤可能导致气道阻塞,因此确保伤者的气道是畅通的非常重要。

将伤者头部侧向,清除口腔中的任何异物,以确保通气道畅通。

如果伤者没有意识到,采取人工通气措施(如心肺复苏术)以保持呼吸。

3.3 固定骨折和创伤在现场处理创伤时,骨折和创伤的固定是至关重要的。

使用夹板、压带等固定骨折部位,以减轻伤者的疼痛并防止进一步损伤。

同时,确保不要过度移动伤者,以免加重伤情。

3.4 缓解疼痛和应用冷敷在处理创伤过程中,缓解伤者的疼痛非常重要。

使用止痛药物(如布洛芬)来减轻疼痛。

此外,应用冷敷有助于减轻疼痛和减少肿胀。

四、急救处理4.1 心肺复苏术在一些紧急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心肺复苏术以保护伤者的生命。

该过程包括进行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措施,以帮助伤者维持心脏和呼吸功能。

请简述创伤现场救护的原则。

请简述创伤现场救护的原则。

请简述创伤现场救护的原则。

创伤现场救护的原则包括:
1. 自我保护:救助者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采取适当的个人防护措施,如戴上手套和口罩等。

2. 资源整合:尽量调动周围的资源,如寻求其他人员的帮助、呼叫急救车等。

3. 评估环境安全:评估现场的安全状况,判断是否有进一步的威胁,如火灾、漏气等。

如果有,及时转移受伤人员到安全处所。

4. 快速行动:迅速判断伤者的生命危险程度,优先处理那些有生命危险的病情较重的伤员。

5. 减少感染风险: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感染的风险,如清洁伤口、覆盖伤口等。

6. 协调处理:与其他救援人员协同工作,相互配合,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7. 维持生命体征:为伤者提供基本生命支持,如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出血、维持循环等。

8. 尽速送往医疗机构:为伤者安排迅速的送往医疗机构的方式,如急救车、直升机等,以便接
受进一步的治疗。

现场创伤急救技术

现场创伤急救技术

现场创伤急救技术现场创伤急救包括人工呼吸、心脏复苏、止血、创伤包扎、骨折暂时固定和伤员搬运。

(一)人工呼吸人工呼吸合用于触电休克、溺水、有害气体中毒窒息或者外伤窒息等引起的呼吸住手、假死状态者。

如果住手呼吸不久大都能用人工呼吸方法进行抢救。

在施行人工呼吸前,先要将伤员运送到安全、通风良好的地方,将领口解开,腰带放松,注意保护体温。

腰背部要垫上软的衣服等,使胸部张开。

应先清除口中脏物,把舌头拉出或者压住,防止堵住喉咙,妨碍呼吸。

各种有效的人工呼吸必须在呼吸道畅通的前提下进行,才干获得成功。

常用的方法有口对口吹气法、仰卧压胸法和俯卧压背法三种。

口对口吹气法是效果最好、操作最简单的一种方法。

操作前使伤员仰卧,救护者在其头的一侧,一手托起伤员下颌,并尽量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将其鼻孔捏住,以免吹气时,从鼻孔漏气;自己深吸一口气,紧对伤员的口将气吹人,造成吸气。

然后,松开捏鼻的手,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匡助呼气,如此有节律地、均匀地反复进行,每分钟应吹气10 次~l2 次,注意吹气时切勿过猛、过短,也不宜过长,以占一次呼吸周期的1/3 为宜。

(二)心脏复苏心脏复苏操作主要有心前区叩击术和胸外心脏按压术两种方法。

1 、心前区叩击术:在心脏停搏后90s 内,心脏的应激性是增强的,叩击心前区,往往可使心脏复跳。

操作方法:心脏骤停后即将叩击心前区,叩击力中等,普通可连续叩击3 次~ 5 次,并观察脉搏、心音。

若恢复则表示复苏成功,反之,应即将抛却,改用胸外心脏按压术。

2、胸外心脏按压术:此法合用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心跳骤停者。

在胸外心脏按压前,应先作心前区捶击术(使伤员头低脚高,施术者以左手掌臵其心前区,右手握拳,每隔l s ~2 s 在左手背上轻捶3 次~ 5 次),促使伤员心脏复跳,如果捶击无效,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其操作方法是:首先将伤员仰卧木板上或者地上,解开上衣和腰带,脱掉胶鞋。

救护者位于伤员左侧,手掌面与前臂垂直,一手掌面压在另一手掌面上,使双手重叠,臵于伤员胸骨三分之一处(其下方为心脏)以双肘和臂肩之力有节奏地向脊柱方向用力按压,按压深度5cm ~ 6cm(有胸骨下陷的感觉就可以了),为心脏恢复自主节律创造条件。

创伤急救

创伤急救

心肺复苏—BLS(CAB)
• 两手手指跷起(扣在一起)离开胸 壁
心肺复苏—BLS(CAB)
心肺复苏—BLS(CAB)
高质量心肺复苏: • 按压速率至少为每分钟 100 次 • 成人按压幅度至少为 5 厘米 •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 • 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 避免过度通气
心肺复苏—BLS(CAB)
心跳呼吸骤停
• 心跳呼吸骤停 心跳呼吸骤停是临床上最为紧急的情况,抢 救心跳呼吸骤停是抢救伤员生命关键的一步。 呼吸骤停往往与心跳骤停相继或同时发生。 心跳呼吸骤停可发生于严重脑外伤、创伤大 出血、手术与麻醉意外、挤压综合征以及与 创伤相关的其他原因。
心跳呼吸骤停
• 心跳呼吸骤停诊断: • 心脏机械活动突然停止 (心音消失,动脉搏动消失) • 患者对刺激无反应 • 无自主呼吸或濒死喘息等
现场急救
• 应立即拨通120急救电话,报事发地点、 受伤人员及伤情,医务人员同时应根据 具体情况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
现场急救
1.对心跳呼吸停止者,现场施行心肺复苏; 2.对失去知觉者宜清除口鼻中的异物、分 泌物、呕吐物,随后将伤员置于侧卧位以防窒 息;
现场急救
3.对出血多的伤口应加压包扎,有搏动性 动脉出血不止时,暂时可用指压法止血;或在 出血肢体伤口的近端扎止血带,每20分钟放松 一次,以防肢体缺血坏死; 4.就地取材固定骨折的肢体,防止骨折的 再损伤;
托颌法 将肘部支撑在患者所处的平面上,双手放 仰头-抬颏法 置在患者头部两侧并握紧下颌角,同时用 将一手小鱼际置于患者前额部,用力使头 力向上托起下颌。如果需要进行人工呼吸, 部后仰,另一手置于下颏骨骨性部分向上 则将下颌持续上托,用拇指把口唇分开, 抬颏。使下颌尖、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 用面颊贴紧患者的鼻孔进行口对口呼吸。 托颌法因其难以掌握和实施,常常不能有 效的开放气道,还可能导致脊髓损伤,因 而不建议基础救助者采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在生活中遇到的创伤不像战争时期负伤后出血、骨折等那样简单,而主要以多发伤、复合伤的形式出现。

这就要求在场及时、正确的救护和搬运后送,不仅仅要挽救伤者的生命,而且要尽可能地减轻伤残。

地震灾害、交通事故中发生的脊柱损伤很多,正确的现场救护、搬运,可以避免截瘫的发生。

在现场救护中,要掌握“先脱险,后救人”的原则,救人时,首先要注意施救者自己的安全,注意保护自己,以免增加伤亡,背离初衷。

地震或其他意外事故受伤者大多是多发伤、复合伤,救治时应本着先救命,后救伤的原则,即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先进行心肺复苏,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危急重症和外伤的处理。

1.止血法
创伤一般多会有出血,特别是较大的动脉血管损伤,会引起大出血,如果抢救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就可能使伤员出血过多而危及生命。

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

成人的血液约占自身体重的8%,大约每公斤体重有60~80毫升血液。

骨髓、淋巴是人体的造血“工厂”。

失血的速度和数量,是影响伤员健康和生命的重要因素。

一般失血达到总血量的20%以上,就会出现血压下降、休克等严重症状。

失血超过总量的40%~50%就有生命危险。

及时止血,可挽救伤员的生命。

所以,遇有创伤出血尤其是大出血的伤员,首先要在现场争分夺秒准确有效地止血,然后再进行其他有关的急救处理。

(1)外伤出血的种类
当人体受伤出血时,依身体血管的种类通常分成3种,可根据出血的情况和血液的颜色来判断。

①动脉出血
由于动脉血管内压力较高,所以出血随心脏跳动的频率从伤口向外喷射(在大的动脉出血时),或一股一股地冒出。

血液呈鲜红色,流出不止,故常使人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出血,容易引起生命危险。

②静脉出血
血液徐缓均匀外流,呈紫色。

如大静脉出血,往往受到呼吸运动而继续,吸气时流出较缓,呼气时流出较快。

静脉出血的危险性小于动脉出血。

③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出血是很微小的血管出血,血液像水珠样流出,血液是红色的,多能自己凝固止血,故危险性小。

另外,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还有皮下出血,外出血和内出血之分。

皮下出血多见于跌、撞、挤、挫伤,造成皮下软组织内出血,形成血肿、瘀斑,不久自愈。

外出血多见外伤引起,血液从伤口流出,能够看见。

内出血是深部组织和内脏损伤,血液流入组织内或体腔内,从外表看不见,只能根据伤员的全身或局部症状来判断。

内出血对伤员的健康和生命威胁很大,必须密切注意。

(2)失血症状
无论是外出血还是内出血,失血量较多时,伤病人脸色苍白、冷汗淋漓、手脚发凉、呼吸急迫、心慌气短,一般情况迅速恶化。

检查时,可发现血压降低以至测不到,心跳快速而微弱,脉搏细快以至摸不到。

(3)止血方法
①加压包扎止血
本法是最常用的有效止血法,适用于全身各部的小动脉、静脉、毛细管出血。

此法是用敷料或其它洁净的毛巾、手绢、衣物、三角巾等作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压包扎,来增强压力达到止血目的。

直接压法
检查伤口是否有异物,若无,将消毒纱布垫覆盖伤口后,再用一定厚度的软垫覆盖在伤口上(超过伤口面积),直接施加压力或用三角巾、绷带加压包扎。

如果敷料已被血液沾湿,可在上面加上另一敷料继续施压,切勿更换原有的敷料。

间接压法
如果遇到伤口有不能够移去的异物,剪刀、玻璃碎片等扎入身体致外伤出血时,可保留异物,在伤口四周施加压力。

置大量敷料或环形垫于异物周围固定,然后用绷带、三角巾加压包扎止血。

当用垫直接放在伤口上,要注意垫子的清洁,以免引起创面感染。

压力必须是持续的,不可时紧时松,以免不能达到止血功效。

②指压止血
用手指压在伤口出血之上的主要动脉部位,使得血管被压闭住,以阻断血流。

此法适用于出血量大,有血管损伤的伤员。

救护人员要熟悉各个部位血管出血的压点,施加力度要适中,压迫10~15分钟,时间不宜过久,仅是短时急救的止血,要尽可能保持患处举高,减慢流血速度。

(4)常用压迫止血点:
①头面部:
压迫颞动脉─手指压在耳前下颌关节处,可止同侧上额、颞部及前头部出血。

压迫颌外动脉—一手固定头部,另一手拇指压在下颌角前下方2—3处,可止同侧脸下部及口腔出血。

压迫颈动脉—将同侧胸锁乳突肌中段前缘的颈动脉压至颈椎横突上,可止同侧头颈部、咽部等较广泛出血。

注意不能压迫时间太长,更不能二侧同时压迫,引起严重脑缺血,更不要因匆忙而将气管压住,引起呼吸受阻。

②肩部和上肢出血:
压迫锁骨下动脉—在锁骨上窝内1、3处按到动脉搏动后,将其压在第一肋骨上,可止肩部、腋部及上肢出血。

压迫肱动脉—在肱二头肌沟骨触到搏动后,将其压在肱骨上,可止来自上肢下端前臂,手部的出血。

③下肢出血:
压迫股动脉—在腹股沟韧带中点处,将其用力压在股骨上,可上
下肢出血。

(5)止血带止血
虽有上述多种止血方法,对四肢大出血如断肢、大血管损伤的急救,必要时,可用止血带止血。

但是,应该注意的是,用了止血带后,完全阻断了受伤肢体的血流,如果结扎时间过长,受伤肢体容易发生坏死。

所以,除万不得己的情况下,尽量不要采用止血带。

不得已采用时,要每隔40~5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时间以1~2分钟为宜。

止血带要选弹性好的橡皮管或橡皮带。

上肢结扎于上臂上三分之一处,禁止扎在中段,避免损伤桡神经。

下肢扎于大腿的中部。

上止血带前,先要将伤肢抬高,尽量使静脉回流。

在上止血带的部位,先用软的敷料或衣服、毛巾等垫好。

橡皮止血带。

在垫好衬垫后,左手拇指、食指、中指拿止血带一头,右手拉紧止血带缠绕肢体两圈,然后将末端交左手食指、中指之间拉回压紧。

止血带的松紧要适当,以使出血停止为度。

不然,过紧会使皮肤、神经、血管损伤;过松则达不到止血的目的。

上止血带后,要做明显的标记,在转运交接时一见到伤员,就知道他在何处用了止血带,标记上要写明上血带的时间,以免忘记定时放松造成肢体缺血过久而坏死。

表带式止血带。

近年已出现似表带式新颖的止血带,其弹性、效果较好。

布料止血带。

仅限于没有橡皮止血带紧急情况时,临时使用手边
现成的材料,如三角巾、绷带、毛巾、布条等折成带束状代替。

一般使用机会不多,因无弹性易致损伤,故在实出无奈情况下使用。

在缠绕部位垫好衬垫,将条带缠绕在伤口的上面,用力勒紧打结,在结内穿一短棒(小木条、笔等)旋转此棒使带绞紧,至不流血为止,将棒固定在肢体上,最后记录止血带安?,应立即压迫住伤口,松开止血带,经3~5分钟后,重新将止血带结好,并标记好时间。

每40~50分钟放松一次止血带,如果出血停止,就不必再结扎。

如仍然出血,可压迫伤口,过3~5分钟再结扎??血带。

止血带的解除。

将伤员送进医院,待作好清创手术准备时,才能解除止血带。

在解除之前,先给伤员输液,同时作好输血准各,以防发生止血带休克、酸中毒或出血等意外事故。

(6)填塞止血
外伤时,有时伤口存在大的空隙,这时要用棉垫、消毒纱布填塞在伤口内,将空隙压实,再用加压包扎法包扎。

2. 特殊伤的处理
颅脑伤:颅脑损伤脑组织膨出时,可用保鲜膜、软质的敷料盖住伤口,再用干净碗扣住脑组织,然后包扎固定,伤员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气道通畅。

开放性气胸:应立即封闭伤口,防止空气继续进入胸腔,用不透气的保鲜膜、塑料袋等敷料盖住伤口,再垫上纱布、毛巾包扎,伤员取半卧位。

异物插入:无论异物插入眼球还是插入身体其它部位,严禁将异物拔除,应将异物固定好,再进行包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