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同步作业与测评:1.3 人口的合理容量A卷

合集下载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同步练习-1.3人口合理容量.doc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同步练习-1.3人口合理容量.doc

1. 3人口的合理容量一、选择题1 -以下关系,正确的是( )A. 科技水平一获取资源数量一环境人口容量B. 人口文化一生活消费水平一坏境人口容量C. 科技水平一环境人口容罐一资源的获取D. 人口文化一环境人口容量一牛活消费水平2. 我国西藏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小于2人,长江三角洲每平方千米则大于500人,关于两地的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 彫响两地坏境人口容量的首耍因索是科技B. 长江三角洲人口密度较人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较发达C. 两地环境的人口容量都已达到极限D. 两地人口数都远远低于环境人口容量,都存在资源开发不足现象3. 下图为“人类与环境关系协调发展示意图”,数码①②③④表示的含义依次是 ( )A. ①人类社会不断发展②人口增长速度适中③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④•环境承载量和适应B. ①人口增长速度适中②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③人类社会不断发展④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C. ①人口增长速度适中②与坏境承载量相适应③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④人类社会不断发展D. ①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②人类社会不断发展③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④人口增长速度适屮4. 相关部门正在酝酿条件成熟时延长法定退休年龄,有可能女职工从2010年开始,男职工 从2015年开始,采取“小步渐进”的方式,每3年延迟1岁,逐步将法定退休年龄提高到 65岁。

如果该牯施得以推行,则口J 能给我国带來的影响冇()A. 有利于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正在加速而导致的养老金需求增人问题B. 延迟退休年龄是大势所趋,既可延迟社保支付,减轻财政负担,乂可增加就业C. 延迟退休年龄使就业压力减轻D. 我国已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不需耍实行计划生育 5. 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叔述,正确的是() A. 总人口数量是制约坏境人口容量的百要因索B. 无论在什么条件一 K,环境人口容量都不可能扩大C. 在一定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冇可能扩大的D. 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应控制在16亿人左右」生产活动符 〜L 合白然毗価弃发利 用自然资源下图示意我国近几年的劳动年龄人口变化及未来预测情况。

最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专题03人口的合理容量同步作业

最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专题03人口的合理容量同步作业

专题03人口的合理容量一、基础主干知识理解和牢记【学法提示】课前预习教材,提炼学习重点,做预习笔记;课堂听课理解知识,补充和完善笔记;画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

【学习内容】1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1)环境承载力的概念: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环境承载力的衡量指标:人口数量。

(3)环境人口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的条件下,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4)环境承载力和环境人口容量的区别:环境承载力多用于研究某一种资源与供养人口数量的关系。

如土地人口承载力是指在保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不受破坏的前提下,土地为居民提供的食物能健康地供养最大人口数量。

现实生活中,为了简便,往往用某一种或几种资源的承载力作为环境人口容量。

(5)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正相科技发展水平越高,能够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正相对外开放程度越高,能够利用的区外资源越多,人口受教育水平正相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关说明1: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最大。

说明2: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极限值,是在最低生活水平条件下最多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

(6)木桶效应和环境人口容量木桶的最大盛水量由木桶的短板决定;假若各块桶板代表不同资源,则某地区或国家的环境人口容量将取决于数量最少的自然资源数量,或者说取决于所有制约环境人口容量因素的那个最弱的因素。

由此说明环境人口容量有确定性。

(7)环境人口容量估计乐观者认为:世界人口不会达到环境人口容量极限。

悲观者认为:目前世界人口已经大大超过地球环境人口容量。

介于乐观和悲观者之间认为: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

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估计:16亿左右。

(8)实例(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日本:日本国土面积狭小,矿产资源贫乏,但它依靠岛国位置,众多的良港,进口资源,发展科技,提高本国环境人口容量。

2019-2020年高中地理必修2人口的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2019-2020年高中地理必修2人口的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2019-2020年高中地理必修2人口的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一、世界人口分布1.主干知识(1)人口分布衡量指标:一般以人口密度作为衡量指标。

(2)两个人口密度相同的地区,人口分布格局也不尽相同。

2.思维提示(1)从大洲来看:世界人口的分布极不平衡。

从各大洲来看,亚洲人口最多,占一半以上;亚洲连同非洲和拉丁美洲,则占世界人口的70%以上。

(2)从地区来看(如下表):人口分布地区原因人口稠密区东亚(中国东部、日本列岛和朝鲜半岛)东亚和南亚有世界古老的文化中心,人类在此聚居的历史悠久,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南亚西欧世界上资本主义发展最早和商业贸易活动频繁的重要工业地带北美洲的大西洋沿岸及五大湖区北美洲的大西洋沿岸及五大湖区,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人口稀少区北美洲和亚洲的高山地形崎岖,气候寒冷撒哈拉、中亚和澳大利亚的沙漠地带气候干热,水资源缺乏亚马孙河、刚果河流域的湿热地带气候湿热南极洲、北冰洋沿岸寒冷地带气候寒冷世界人口的分布图(3)从国家来看: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俄罗斯、日本、孟加拉国、尼日利亚和巴基斯坦。

3.能力提升(1)一个地区人口密度大好,还是人口密度小好?人口分布一般以人口密度作为衡量指标。

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不能说明和决定这个地区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只有把人口的数量、密度和经济条件结合起来,才能说明问题。

例如,有些地区人口过密,劳动力过剩,就业发生问题;有些地区人口过稀,劳动力不足,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影响经济发展。

这些问题就涉及人口分布的问题。

因此,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人口分布是否合理,人口密度是否适当,应该看在一定社会历史时期,一定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和人口资源的结合和利用程度。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人口的发展和人口的分布能够与之相适应,这是一个需要逐步解决的问题。

(2)两个人口密度相同的地区,人口分布格局是否相同?如下图所示:图中两个地区的面积相同,都是一平方千米,总人口数都是5,根据公式:人口密度=总人口数÷总面积,可以求出两地的人口密度都是5人/平方千米。

高中地理 1.3《人口的合理容量》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 1.3《人口的合理容量》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

《人口的合理容量》一、选择题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②P'为环境承载力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④P为环境承载力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2.图示反映了()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③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④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我国黑河至腾冲一线形象地反映了我国“东多西少”的人口宏观分布格局,被地理学界称为“胡焕庸线”。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国人口分布的宏观格局不仅没有变化,而且“东多西少”的现象更加突出。

据此回答3~4题。

3.我国下列各地区中,人口合理容量最高的是()A.青藏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内蒙古地区D.新疆地区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东部的实际人口数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B.我国西部的实际人口数量低于人口合理容量C.若实际人口数量大于人口合理容量,则当地自然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D.若实际人口数量等于人口合理容量,则人口与物质资源基本协调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人口容量有区别,但两者也有正相关的关系。

中国西部环境人口容量小,因此人口合理容量肯定也小。

相反,我国东部环境人口容量大,人口合理容量也大。

因此,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相对较高。

从我国目前实际人口数量看,无论是东部还是西部,人口数量均已超过人口的合理容量。

若人口数量大于人口合理容量,则会对自然资源造成破坏。

据此回答5~7题。

5.与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A.资源数量 B.科技发展水平C.人口的消费水平 D.地区对外开放程度6.下列因素中,会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有()①人口的消费水平②资源和科技发展水平③社会政治制度④婚姻、生育观念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7.原始社会的环境人口容量()A.比现在小的多B.比现在大的多C.与现在相当D.无法比较广州提出到2020年末把常住人口控制在1 500万以内,应该说,这“1 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同步练习:1.3《人口的合理容量》1 word版含答案-文档资料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同步练习:1.3《人口的合理容量》1 word版含答案-文档资料

《人口的合理容量》同步练习一、选择题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

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

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多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

据此回答1~2题。

1.有关环境人口容量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②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③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④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A.①④ B.②③C.①② D.③④2.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 )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C.科技发展水平D.蕴藏的资源数量3.地球上适合供养多少人口是由哪个指标来反映的( )A.环境承载力B.环境人口容量C.人口合理容量D.科技水平4.下列因素中对环境人口容量影响不大的是( )A.资源B.科技C.消费水平D.交通5.关于环境人口容量(A)和人口合理容量(B)的数量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B.A<BC.A>BD.A可能大于B,也可能小于B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块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

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

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称“短板效应”)。

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才可以。

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原理”。

如上图,据此回答6~7题。

6.下列关于“木桶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木桶原理”,地球的环境承载力可以无限制地扩大,因此不必担心人口过多的问题B.如果木桶代表环境人口容量,则在一定历史阶段内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C.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长板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D.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各板共同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7.日本、荷兰等国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人口合理容量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气候适宜B.本国自然资源丰富C.大量地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D.人口素质较高下表为2019~2019年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的外来人口为主。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同步作业与测评:阶段水平检测(一) 人口的变化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同步作业与测评:阶段水平检测(一) 人口的变化 Word版含解析

阶段水平检测(一)人口的变化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为我国两省(甲是安徽省,乙是江苏省)人口密度和老年人口(≥60岁)比重(柱状表示)示意图。

读图完成1~3题。

1.两省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①地理位置②水资源③经济水平④劳动力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答案 A解析据材料可知,甲是安徽省,经济水平较低,人口迁出务工;乙是江苏省,经济水平高,吸引劳动力迁入。

两省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理位置、经济水平,①③正确;两地降水差异小,水资源差异小,②错误;劳动力差异是人口数量、人口结构等差异引起的,④错误。

2.两省人口老龄化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为()A.计划生育政策B.经济发展水平C.人口流动D.自然资源答案 B解析甲省经济落后,老龄人口比重小;乙省经济发达,老龄人口比重大。

两省区人口老龄化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为经济发展水平,B项正确;计划生育政策相同,A项错误;人口流动的原因是经济水平差异引起的,C项错误;自然资源对人口老龄化基本没有影响,D项错误。

3.与甲省相比,乙省可能出现的问题是()A.剩余劳动力增加B.经济发展速度减缓C.社会负担加重D.人口流出量增加答案 C解析与甲省相比,乙省人口老龄化严重,可能出现的问题有社会负担加重,C项正确。

读下面两幅人口统计图,完成4~5题。

4.对图甲中A、B、C三国的分析,正确的是()A.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3‰B.B国人口死亡率高于C国主要是因为其医疗水平比C国低C.与B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类似的国家主要分布于非洲D.与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状况最相似的是C国答案 D解析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经计算约为3%。

B国和C国出生率和死亡率都较低,应为发达国家;B国死亡率高于C国,可能是B国老年人口比重大所致。

与B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类似的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

5.对图乙中A、B两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A国属老年型年龄结构B.B国属年轻型年龄结构C.B国15~64岁人口比重小于A国D.B国老龄化问题严重答案 D解析由乙图可知,A国0~14岁人口所占比例高,应为年轻型人口年龄结构;B国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高,应为老年型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问题严重;B国15~64岁人口比重大于A国。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同步作业与测评:1.3 人口的合理容量A卷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同步作业与测评:1.3 人口的合理容量A卷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A卷(基础巩固)一、选择题(共7题,每小题4分,共28分)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下图为某省区环境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

读图,完成1~3题。

1.图示省区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A.矿产资源B.水资源C.土地资源D.生物资源答案 B解析根据木桶理论,容量的多少由短板决定。

图示省区水资源能够供养的人口最少,相当于木桶的短板,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水资源,B项正确。

2.推断该省区最可能是()A.新疆B.湖北C.山东D.广东答案 C解析该省区水资源短缺,矿产、土地、生物资源丰富,最可能是山东省,C 项正确;新疆水资源、生物资源短缺,A项错误;湖北、广东的水资源充足,B、D两项错误。

3.提高该省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可行性措施是()A.大力开采地下水B.加快矿产资源开发C.提高植被覆盖率D.迅速扩大耕地面积答案 C解析提高该省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可行性措施是提高植被覆盖率,提高涵养水源的能力,C项正确;大力开采地下水,会引发地面沉降等问题,A项错误;加快矿产资源开发、迅速扩大耕地面积不能促使水资源增加,会加快矿产资源枯竭,可能导致水土流失加重,B、D两项错误。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木桶的盛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木板)图,回答4~7题。

4.以某地的四类要素为标准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10 000、6 000、4 500,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为()A.8 000 B.10 000C.6 000 D.4 500答案 D解析根据“木桶效应”可知,该地四种要素中最小供应量决定环境承载力。

5.下列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A.四川—水力资源B.山东—气候资源C.黑龙江—矿产资源D.内蒙古—水资源答案 D解析内蒙古位于我国水资源缺乏的西北地区,制约该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短板”为水资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校本测试题:1.3人口合理容量(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校本测试题:1.3人口合理容量(附答案)

莆田第七中学高一地理学科校本作业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三节人口合理容量1、原始社会的环境人口容量()A.比现在小得多B.比现在大得多C.与现在相当D.无法比较2、人类历史上出现了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是因为()A.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B.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自然灾害和战争爆发C.不同地区人口居住地的自然环境不同D.农业和工业的出现3、有关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随着科技的发展,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地球环境人口容量是无限的B.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环境空间大小C.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D.人口的文化和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不大。

4、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我国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点的是()A.实行计划生育政策B.实行环境保护政策C.实行垃圾回收D.大力提倡高消费观念5、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的是()①地区开放程度②资源数量③科技发展水平④地区消费水平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6、下列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符合乐观派的观点的是()A.现代科技的发展还不能解决人口过多带来的环境问题B.世界人口进一步增长,人与环境的关系将进一步恶化C.未来世界的人口不会达到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D.当今世界的人口已经达到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7、由于中国人口增长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因此中国必须坚定不移执行的两项基本国策是()A.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B.计划生育和控制城市发展C.环境保护和合理珍惜每一寸土地D.保护环境和各民族平等8、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合理容量就是指环境承载力B.合理容量就是指某地区的社会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C.合理容量就是指某地区的环境所能容纳的最适宜人口数D.合理容量是比较确定的,可定量估计9、一个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A.与该地区的最大人口容量相当B.与该地区的最适宜人口相当C.具有较大的确定性和稳定性D.由该地区的资源数量所决定10、提高环境承载力的方法有()A.利用区域外的资源B.大量迁入人口C.进行人工降水D.大面积植树造林11、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密度低下,不少地区甚至低于1人/平方千米,东部地区,尤其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人口密度大于600人/平方千米,造成上述人口分布如此悬殊的条件是因为西部地区()A.地域广大B.水资源严重不足C.缺乏资金、技术,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D.交通闭塞、联络不便12、关于人类与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的生产、生活资料都来源于自然资源B.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进步不受资源的限制C.人类社会进步、人口急剧增长,自然资源也急剧增加D.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人均资源消耗也与日俱增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地区的合理人口容量只会升高,不会下降B.一个地区的合理人口容量只会下降,不会升高C.一个地区的合理人口容量可能升高,也可能下降D.一个地区的合理人口容量还会发生变化14.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材料1:尽管从1973年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已累计少生人口3亿以上,但按照中国目前的人口基数和人口出生率,预计到2010年人口将达到14亿,到2050年将达到16亿,这时才有可能实现零增长。

1.3 人口容量(解析版)——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同步训练试题

1.3  人口容量(解析版)——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同步训练试题

第一章第三节人口容量同步练习一、选择题读表,回答1~2题。

省级行政区面积(万平方千米)总人口数(万人)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北京市 1.64 2115 8.93 4.41天津市 1.19 1472 8.28 2.28吉林省18.74 2751 5.36 0.32湖南省21.18 6691 13.50 6.54广西壮族自治区23.67 4719 14.28 7.931.表中()A.天津市年净增人口数最低B.吉林省的人口死亡率最高C.湖南省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D.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密度最高2.北京市环境人口容量()A.小于现有的总人口数B.首要影响因素是科技水平C.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同D.与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兰州市地处黄土高原、蒙新高原、青藏高原三大高原的交界处,位于两山中间,黄河穿城而过。

下表为兰州市人口容量总结表(单位:万人)。

据此,完成3~4题。

3.综合各种测算方法,兰州市适宜人口容量(万人)和最大人口容量(万人)分别是()A.311;345 B.207;344 C.227;338 D.207;3384.为增大人口容量,兰州市可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A.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容积率B.治理污染,改善环境质量C.跳出河谷,开发新的城市用地D.发展科技,提高开放程度读俄罗斯亚洲部分地图,完成5~7题。

5.图中俄罗斯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A.南部地区B.东北地区C.西北地区D.北部沿海6.制约俄罗斯亚洲地区人口环境承载力的主要自然条件为()A.矿产资源B.水资源C.土地资源D.气候条件7.俄罗斯亚洲地区环境人口容量潜力大,主要表现在()A.地域辽阔,地广人稀B.矿产资源种类多,分布集中C.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优越D.气温低,人均消费水平较低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能够容纳的享有合理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

由于地理位置与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图示的四个城市的人口容量也不同。

读图回答8~9题。

8.有人口学专家采用下列公式估算理论人口容量,理论人口容量=a×b/c,其中a为耕地面积,b为熟制,c 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

2019年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 1.3人口的合理容量同步练习-文档资料

2019年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 1.3人口的合理容量同步练习-文档资料

1.3人口的合理容量一、单项选择题每一个承载系统对任何的外来干扰都有一定的忍耐极限,当外来干扰超过此极限时,生态系统就会被损害、破坏乃至瓦解。

无论是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还是城市区域、流域等都存在环境承载力的问题。

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知名的大城市,其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渐趋极限,某些部分甚至已经透支,透支的部分最可能是( )①土地资源②交通③科技④水资源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新加坡地狭人稠,以下属于对其环境人口容量提高有利的因素是( )①资源②科技发展水平③对外开放程度④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3.研究和制定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在于( )A.指导农业生产的发展B.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C.限制消费水平的提高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4.关于环境人口容量(a)和人口合理容量(b)的数量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B.a<bC.a>bD.a可能大于b,也可能小于b阿拉斯加是美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州。

目前阿拉斯加人口有60多万,人口密度为0.42人/平方千米,全州人口近半数居住在城市。

读“美国阿拉斯加局部区域图”,回答5~6题。

5.阿拉斯加超过一半的城市居民住在安克雷奇市,原因是该市( )①不易遭受台风、风暴潮等灾害侵袭②纬度较低,气候比较温暖③位于海湾内部,受沿岸寒流影响小④地势较低,交通便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影响阿拉斯加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 )A.自然资源B.科技水平C.地区开放程度D.生活消费水平读“我国人口和耕地今后发展的可能趋势示意图”,回答7~8题。

7.我国耕地承载量面临的问题与影响是( )A.压力增大导致农业生态系统失去平衡B.压力减小农业生态系统得到改善C.保持稳定农业产量有所增加D.压力增大对农业生产影响不大8.目前,国家为解决耕地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是( )①继续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②大力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③加强耕地保护政策的落实④改善生态环境,全面促进城市的发展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9.我国人口与一些资源之间的矛盾,表现在( )①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②耕地总数和人均可耕地存在继续减少的趋势③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已达极限④淡水资源严重不足,有些地区已出现地下水枯竭的迹象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读下面“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回答10~12题。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三人口的合理容量新人教版必修2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三人口的合理容量新人教版必修2

课时跟踪检测三人口的合理容量一、选择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边陲,面积166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6,常住人口为21 813 334人(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人口密度约为全国的1/10。

据此完成1~2题。

1.制约新疆环境人口容量的资源短板是( )A.耕地资源B.水资源C.矿产资源D.草场资源2.为提高新疆环境人口容量,目前下列措施较合理的是( )A.调整农业结构,提高灌溉技术B.发挥光照优势,扩大水稻种植C.出台优惠政策,促进人口的迁入D.降低区内人们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解析:1.B 2.A 第1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影响新疆人口容量的因素。

新疆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是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限制性因素,故B正确。

第2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提高环境人口容量的措施。

调整农业结构,提高灌溉技术,有利于合理利用水资源,缓解新疆水资源短缺问题,提高了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短板,也就提高了环境人口容量,A正确;新疆水资源短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水稻,B错误;人口的迁移对提高环境人口容量影响很小,C错误;目前,新疆人民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还需要提高,D 错误。

有些学者以每平方千米陆地可承载人数的分析为基础,研究得出:渔猎时期为0.02~0.03人/km2,农业时期为40人/km2,工业时期为160人/km2。

据此完成3~4题。

3.该资料反映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A.资源B.科技发展水平C.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D.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4.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人们对环境人口容量进行估计的现实意义不大②通常把某一种或几种资源能供养的人口数量,作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③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尽管人们假设的条件不同,但对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基本相同④对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是建立在环境人口容量的相对确定性的基础之上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解析:3.B 4.D 第3题,渔猎时期、农业时期、工业时期的环境人口容量不同,其影响因素主要是科技发展水平。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练习:1.3人口的合理容量 -含解析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练习:1.3人口的合理容量 -含解析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基础巩固1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 )A.人口数量B.人口素质C.人口年龄结构D.人口性别比例解析:环境承载力是环境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其衡量指标是人口数量。

答案:A2有关影响环境人口容量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也越大B.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C.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D.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大小没有影响解析:环境人口容量受资源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消费水平等因素影响最大。

显而易见,资源越丰富,科技越发达,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

另外,社会分配制度对环境人口容量也有影响,如由于分配不均的关系,一个国家的环境人口容量要小于按全国人均消费水平所计算的环境人口容量。

答案:A3下列做法中,有利于提高环境人口容量的是( )A.人类获取、利用资源的手段和方法的改进B.每逢佳节,聚餐讲排场、讲场面的行为C.开垦草原和荒地,扩大耕地面积D.增加一次性消费,如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等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获取、利用资源的手段和方法的改进,可以使资源的种类增多和利用效率提高,而资源和环境人口容量又呈正相关。

其他选项都对资源造成了破坏。

答案:A4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同历史阶段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A.原始社会—农业社会—现代社会—工业社会B.农业社会—原始社会—工业社会—现代社会C.工业社会—原始社会—农业社会—现代社会D.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现代社会解析:从原始社会经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现代社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从而提高了环境人口容量。

答案:D5我国下列各地区中,人口合理容量最高的是( )A.青藏地区B.长江中下游地区C.内蒙古地区D.新疆地区解析:选项中长江中下游地区耕地、水等资源条件优越,科技、经济发达,人口合理容量最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同步测试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同步测试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同步测试一、单选题(共15题;共42分)1.下表为“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表中②③④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A. 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B. 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C. 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D. 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2.读“西安市人口地域圈层结构图”及表格资料,回答下面小题。

西安市各圈层人口数量及人口密度的净变表(1982~2000年)(1)西安市人口分布变化的特点是()①市中心区人口减少②市中心区人口密度加大③外圈人口低速增长④内圈和中圈人口密度增长缓慢⑤外圈人口密度快速增加⑥内圈和中圈人口快速增长A. ①②⑤B. ②④⑥C. ①③⑥D. ③④⑤(2)根据人口分布变化的特点,目前形成西安市主要住宅区的是()A. 市中心区和外圈B. 市中心区和内圈C. 中圈和外圈D. 内圈和中圈3.人口经济学家认为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将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轻、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人口红利”时期。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若以工作年龄人口占比65%为参考值,图示国家中最迟进入人口红利期的是()A. 印度B. 日本C. 越南D. 美国(2)依图示信息推断,未来20年人口老龄化最凸显的国家将是()A. 美国B. 日本C. 中国D. 印度4.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最不明显的城市是()A. a城市B. b城市C. c城市D. d城市5.我国人口与一些资源之间的矛盾,表现在( )①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②耕地总数和人均可耕地存在继续减少的趋势③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已达极限④淡水资源严重不足,有些地区已出现地下水枯竭的迹象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6.目前,美国人口已达3.1亿,引起有识之士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广泛关注,这主要是因为()A. 美国人口增长速度太快B. 美国人的消费水平高C. 美国的资源贫乏D. 美国的人口素质低7.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正确叙述是()A. 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应该是基本相同的B. 环境人口容量是固定不变的,也就是指它的确定性C. 确定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的影响D. 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8.下图示意“某个时期宁夏部分县级行政区环境人口容量”(单位:万人)。

1.3人口容量同步练习-人教版(2019)必修二高中地理

1.3人口容量同步练习-人教版(2019)必修二高中地理

第三节人口容量同步练习1.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理想的人口规模B.不同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差别不大C.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发展水平D.消费水平的高低,对环境人口容量有较大影响解析答案 D A选项指的是人口的合理容量。

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而不是科技发展水平;人们对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存在较大差别;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有较大的影响。

有些学者以每平方千米陆地可承载人数的分析为基础,研究得出:渔猎时期为0.02~0.03人/平方千米,农业时期为40人/平方千米,工业时期为160人/平方千米。

据此回答2~3题。

2.该材料反映出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A.资源B.科技发展水平C.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D.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3.下列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国土面积大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B.科技发展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C.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的高低不影响环境人口容量D.一定历史阶段,一定范围内,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解析2.B 3.D第2题,科学技术与获取资源的数量密切相关,从渔猎时期到工业时期,科技水平不断提高,获取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因此环境人口容量不断增大。

第3题,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的高低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一定历史阶段,一定范围内,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协调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十分必要和紧迫。

据此完成4~5题。

4.制约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最主要因素是( )A.人均物质消费量B.自然资源数量C.人均粮食消费量D.科技发展水平5.下列地区中,单位土地面积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大的是( )A.珠江三角洲B.东北平原C.塔里木盆地D.青藏高原解析:4.B 5.A 第4题,制约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最主要因素是自然资源数量。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课时同步练习卷:1.3 人口的合理容量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课时同步练习卷:1.3  人口的合理容量

人口的合理容量1下列关于人口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估计环境人口容量时,只需考虑人口的生活消费水平即可B.人口平均消费水平高的地区,环境人口容量也高C.人口的文化消费水平与生活消费水平都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影响D.世界各地人口消费水平差异很大,所以无法估计世界的环境人口容量读右侧“木桶效应图”,完成第2~3题。

2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10 000、6 000、4 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A.8 000B.10 000C.6 000D.4 5003在影响我国不同省级行政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A.四川——水力资源B.山东——气候资源C.黑龙江——矿产资源D.内蒙古——水资源下图是“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的人口承载状况(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人口承载密度之比)及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人口流动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4~5题。

4图中环境人口容量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A.云南B.广东C.广西D.福建5该省级行政区环境人口容量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A.矿产丰富,经济发达B.耕地面积广阔,水资源丰富C.资源丰富,消费水平低D.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读下面“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完成第6~7题。

★6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②P'为环境承载力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④P为环境承载力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7图中反映了( )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③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④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我国西北地区海拔较高,地势起伏显著,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植被大部分为荒漠,是目前我国沙尘暴的主要发源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同步练习:1.3《人口的合理容量》2 word版含答案-精选学习文档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同步练习:1.3《人口的合理容量》2 word版含答案-精选学习文档

《人口的合理容量》同步练习基础达标测试一、选择题据广州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广州市人口已超过1400万,离该市1500万的人口控制目标只有一步之遥,已迫近“临界点”。

回答1~3题。

1.“1500万”的数值是( )。

A.人口合理容量B.最适宜人口数量C.环境人口容量D.确定不变的2.当广州市的人口超过这个“临界点”时会出现一些问题,下列问题可能不.是由此产生的是( )。

A.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B.就业紧张C.废弃物大量排放,污染环境D.科技发展停滞不前3.下列措施可以使“1500万”这个“临界点”数值变大的是( )。

A.控制人口的增长B.加大从中、西部地区的资源输入C.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鼓励人们适度超前消费D.努力开发当地的淡水资源以解决供水紧张问题【解析】第1题,从题干信息“临界点”可知,1500万是广州市的最大承载量,是环境人口容量。

第2题,人口超载,会造成就业紧张、资源环境问题突出,但人口质量的提高可推动科技发展。

第3题,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科技、消费水平、开放程度等,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其余呈正相关。

淡水资源的开发,仅能解决燃眉之急,不能使环境人口容量变大。

【答案】 1.C 2.D 3.B4.下列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

A.资源B.科技水平C.消费水平D.地区开放程度【解析】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二者呈负相关。

【答案】 C读下面的关联图,回答5~6题。

5.为了简便,在实际中通常把某一种或几种资源能供养的人口数作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则通常依据的资源类型是( )。

A.土地资源B.水资源C.矿产资源D.森林资源【解析】通常把土地资源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作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

【答案】 A6.我国东部地区环境人口容量较西部地区大。

下列关于其成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区科技水平较高B.东部地区耕地资源、水资源更丰富C.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D.东部地区人均消费水平更高【解析】本题问的是“不正确的”。

【优质试卷】2019-2020高中地理 课时分层作业3 人口的合理容量 新人教版必修2

【优质试卷】2019-2020高中地理 课时分层作业3 人口的合理容量 新人教版必修2

课时分层作业(三) 人口的合理容量[学业达标练]人口容量是环境人口容量的简称,指一国或一地区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该地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及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人口容量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A.资源B.经济水平C.消费水平D.文化水平2.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 )AC.丙省D.丁省1.A2.C[第1题,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可见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状况。

第2题,由题干材料可知,丙省水资源总量远小于其他三省,虽然耕地面积大于其他三省,但是根据资源的“木桶效应”,其水资源总量严格限制了丙省的人口容量。

] 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

结合下表,回答3~4题。

【导学号:17252019】3.A.科技水平B.自然资源C.开放程度D.消费水平4.下列关于青藏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环境人口容量大②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环境人口容量小③生态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④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增大环境人口容量A.①② B.③④C.①③D.②④3.B4.B[第3题,表中各地的可承载人口与最大可能人口密度是根据当地年生物量来估算的,故选B项。

第4题,表格信息显示青藏地区可承载人口与最大可能人口密度都较小,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恶劣,环境脆弱。

发挥当地太阳能资源的优势可以有效地增大环境人口容量。

]我国西北地区海拔高,地势高低起伏,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植被大部分为荒漠,是目前我国沙尘暴的发源地。

西北地区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0%,但人口只占全国的4%,同时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

分析材料回答5~6题。

【导学号:17252020】5.有关西北地区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面积广大,矿产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应该很大B.西北地区降水稀少,使得气候干燥,植被为荒漠,因此,它成为环境承载力小的关键因素C.西北地区地势起伏,交通不便利,因此它成为环境承载力小的关键因素D.西北地区经济落后,社会发展落后,它是环境承载力大小的最关键因素6.有关西北地区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自然条件恶劣B.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经济发展落后C.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既有自然条件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D.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都不好,因此它的人口合理容量会永远很小5.B6.C[第5题,资源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同步习题:1.3人口的合理容量 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同步习题:1.3人口的合理容量 Word版含答案

第一章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下表为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

读表,回答1~2题。

1.A.①B.②C.③D.④2.表中②③④数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 )A.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B.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C.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D.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3.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的原因是( )A.人口总数量处于不断变化之中B.就全球而言,目前人口再生产类型为过渡型C.人口迁移的数量、规模、范围越来越大D.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4.针对人口合理容量的要求,发达国家应( )①超出本国范围索取资源,发展生产②建立公平的秩序,使多数人有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权利③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④加快人口的增长,保持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速度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5.北京市总人口数量2006年已经突破1 700万,其中流动人口数量510万,约占总人口数的三分之一。

目前北京的人口发展给环境、资源以及交通带来巨大压力。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制约北京市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交通运输条件B.目前,1 700万的人口数量就是北京市合理的环境人口容量C.降低开放程度可以很有效地控制北京市的环境人口容量D.要预测未来北京市人口数量应重点分析人口的机械增长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

读表,回答6~7题。

6.A.15亿~16亿B.15.1亿或16.6亿C.8亿~9亿D.14亿~15亿7.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 )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B.地区开放程度C.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D.国家人口政策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地理环境承载力示意图(1)图中我国地理环境的承载力大体呈现怎样的空间分布规律?(2)试分析造成东西部地理环境承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

(3)我国西部地区地广人稀,但资源丰富,在西部开发过程中,我们要防止哪些可能影响环境承载力的环境问题产生?9.我国西藏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小于2人,长江三角洲每平方千米则大于500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A卷(基础巩固)
考点题号
环境人口容量1、2、3、4、6、7、8(1)(2)(3)
人口合理容量5、8(4)
一、选择题(共7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下图为某省区环境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

读图,完成1~3题。

1.图示省区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
A.矿产资源B.水资源
C.土地资源D.生物资源
答案 B
解析根据木桶理论,容量的多少由短板决定。

图示省区水资源能够供养的人口最少,相当于木桶的短板,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水资源,B项正确。

2.推断该省区最可能是()
A.新疆B.湖北C.山东D.广东
答案 C
解析该省区水资源短缺,矿产、土地、生物资源丰富,最可能是山东省,C 项正确;新疆水资源、生物资源短缺,A项错误;湖北、广东的水资源充足,B、D两项错误。

3.提高该省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可行性措施是()
A.大力开采地下水B.加快矿产资源开发
C.提高植被覆盖率D.迅速扩大耕地面积
答案 C
解析提高该省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可行性措施是提高植被覆盖率,提高涵养水源的能力,C项正确;大力开采地下水,会引发地面沉降等问题,A项错误;加快矿产资源开发、迅速扩大耕地面积不能促使水资源增加,会加快矿产资源枯竭,可能导致水土流失加重,B、D两项错误。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木桶的盛水量
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木板)图,回答4~
7题。

4.以某地的四类要素为标准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10 000、6 000、4 500,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为()
A.8 000 B.10 000
C.6 000 D.4 500
答案 D
解析根据“木桶效应”可知,该地四种要素中最小供应量决定环境承载力。

5.下列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A.四川—水力资源B.山东—气候资源
C.黑龙江—矿产资源D.内蒙古—水资源
答案 D
解析内蒙古位于我国水资源缺乏的西北地区,制约该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短板”为水资源。

6.下列关于“木桶”的说法最正确的是()
A.根据“木桶效应”,地球的环境承载量可以无限制地扩大,因此不必担心人口过多的问题
B.如果木桶代表环境人口容量,则在一定历史阶段内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
C.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长板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
D.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各板共同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
答案 B
解析木桶容量在木板高度一定的前提下是一定的。

同样,环境人口容量在一定历史阶段内也具有相对确定性。

7.日本、荷兰等国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人口容量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气候适宜
B.本国自然资源丰富
C.大量地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
D.人口素质较高
答案 C
解析在一个开放系统中,资源互补可以大大提高一个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生产力越发达,利用系统外资源的能力就越强。

日本、荷兰等国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大量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所以具有较高的人口容量。

二、综合题(共1题,共22分)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2分)
下图是我国某年各省级行政区的综合人口压力指数分布示意图(人口压力指数是指一个区域现有人口数量与经济人口容量之比,当人口压力指数小于1时人口容量相对富裕,说明该地区相对人口压力不大,还有一定人口扩容余地)。

(1)江苏省是我国人口压力指数最小的地区之一,简述江苏省人口压力指数较小的原因。

(6分)
(2)西藏自治区是我国人口压力指数最大的地区之一,据分析研究西藏地区人口压力还在不断加大,简述西藏地区人口压力不断加大的原因。

(6分)
(3)减轻我国人口压力,提高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措施有哪些?(6分)
(4)我们应如何判断一个地区人口数量与分布是否合理?(4分)
答案(1)水热条件好、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对外开放程度高,人口的环境容量大。

(2)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生产活动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环境;自然灾害增多等。

(3)加大经济和科技投入;控制污染,保护环境;开源节流,挖掘资源潜力;加强地区之间的资源调配等。

(4)判断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与分布是否合理应考虑该地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之间是否相互协调。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自然条件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人口压力指数较小。

从自然、经济、科技水平等方面说明江苏省人口压力指数较小的原因。

第(2)题,西藏地区人口压力较大,说明西藏的人口容量在减小,人口容量的减小说明西藏的生产能力在减小,消费水平在提高,生产活动过程破坏了脆弱的生态环境,自然灾害增多等。

第(3)题,结合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分析即可。

第(4)题,分析一个地区人口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是否协调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