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 小学生(成语故事100个)
小学生成语故事大全

小学生成语故事大全小学生成语故事大全1.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大家都夸他是奇童。
孔融很懂礼貌,父母非常喜爱他。
一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给孔融兄弟们吃。
父亲叫最小的小弟挑,小弟挑走了一个最大的。
父亲让孔融挑,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
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
”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 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
” 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中国。
小孔融也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孔融让梨的寓意:孔融让梨是指人们懂得谦让、礼貌和尊重他人,具有尊老爱幼和尊长的好习惯!2.刻舟求剑的故事古代有个楚国人,带着一把剑要乘船渡江。
一不小心,他的剑掉进了江水里。
他没有跳下水找剑,却在船沿上做了个记号。
他说:“这就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等船靠岸了,他才沿着记号跳下水里找剑。
他找了很久,结果呢?当然是什么也没有找到。
船已经走了这么远,而剑却还留在原来掉下去的地方呢。
所以用刻舟求剑的办法找剑,真是太糊涂了。
如果要找到剑,应该在掉下去时立刻跳到水里。
刻舟求剑的寓意:刻舟求剑的意思是说世界上所有事情都是不断变化的,要用变化的眼光来看待事物。
3.滥竽充数的故事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很喜欢听人吹竽,他有300个乐师。
他很爱热闹,总是叫这300个人一起吹竽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爱好,就想通过吹竽来赚钱。
他跑到齐宣王那里说:“大王啊,我是个很有名的乐师,吹竽吹得很好。
” 齐宣王听了很高兴,马上把他编进了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其实南郭先生根本就不会吹竽,他混在300人里面,每次都装成很会吹的样子。
就这样,南郭先生骗过了齐宣王,赚了很多钱。
不久,齐王当上了国君,他喜欢300个人单独吹竽给他听。
南郭先生听了后,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收拾行李逃走了。
滥竽充数的寓意:比喻没有本事的人冒充有本事,可是却不能骗一辈子。
4.盲人摸象据古代印度佛经中讲,古时印度有一个小国,国王名叫镜面王。
成语故事100篇1~100

1. 画龙点睛故事:相传古代有位名画家,他的画技非常高超,但每幅画都欠缺了点什么。
一次,他终于完成了一幅精美绝伦的龙画,但觉得还差了点什么,于是在龙眼上点了一下墨。
画面顿时栩栩如生,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这个故事比喻在事物的关键点上做点小手脚,使之更加出色。
2. 杯弓蛇影故事:古代有一位官员,他酒量很差,每次举杯都颤抖不已。
有一天,他正在喝酒,突然看到杯子里有一条弯曲的影子,以为是蛇,吓得扔掉了酒杯。
实际上,那只是杯子的倒影。
后来,人们用“杯弓蛇影”形容因多疑而产生的虚惊。
3. 守株待兔故事:古代有个农夫,他每天辛勤劳作,但运气不佳,收成甚微。
一天,他发现一只兔子撞死在了他种的一棵株上,他得到了一只意外的兔子。
从此以后,他就整天守株待兔,希望能再次得到意外之财。
这个故事比喻不劳而获,依赖侥幸心理。
4. 路遥知马力故事:古代有位将军,他在战争中需要选择最好的战马。
于是,他派人去考察各地的马匹,让他们在路上奔跑,通过观察它们的跑步姿态和速度来判断马的优劣。
这个故事比喻通过实际行动和观察来了解事物的真实情况。
5. 铁杵磨成针故事:相传古代有个勤奋的少年,他每天都坚持用铁杵在石头上磨,希望能把它磨成一根针。
虽然别人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他坚持不懈,终于成功地把铁杵磨成了一根针。
这个故事比喻只要有恒心和毅力,就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6. 守口如瓶故事:古代有一个国家,国王下了一道诏令,要求所有人民在特定的时间内不能说话。
这个时期里,有一个人口不能守住,他向别人透露了禁令内容。
结果,国王得知后将其处以极刑。
从此以后,人们用“守口如瓶”形容保守秘密或不泄漏消息。
7. 纸上谈兵故事:古代有个文人,他喜欢写文章讨论兵法,但从未参与过实战。
一天,他遇到了一个真正的将军,对兵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结果,他被将军揭穿了他纸上谈兵的本质。
这个故事比喻只懂理论而没有实践经验的人无法真正理解和掌握问题的本质。
8. 井底之蛙故事:有一只青蛙生活在一个井里,它从来没有离开过井口,认为井就是整个世界。
小学生成语故事(精选16篇)

小学生成语故事小学生成语故事(精选16篇)小学生成语故事篇11.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的南边,黄河的北边。
北山一位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面对着山居住。
他苦于山的北面交通堵塞,出来进去都要绕路,就聚集全家来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可以吗?”大家纷纷表示赞成。
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借您的`力量,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铲平,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众人纷纷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去,隐土的北面。
”于是愚公率领子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掘土,用箕畚装了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姓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儿,才七八岁,也跳跳蹦蹦前去帮助他们。
冬夏换季,他们才往返一次。
河曲智叟知道这件事后嘲笑并阻止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就凭你残余的年岁和剩下的力量,甚至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棵草木,又能把山上的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还不如寡妇、孤儿。
即使我死了,我还有儿子在;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然而山却不会增加高度,何必担忧挖不平?”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手里拿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干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
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负着两座山,一座放在朔东,一座放在雍南。
从此,冀州的南部,到汉水南岸,没有高山阻隔了。
2.凿壁偷光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
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烛光,让烛光照在书上来读。
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家中有很多书。
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
主人对这件事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诵读一遍你家的书的机会。
”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
匡衡最终成了大学问家。
儿童成语故事大全100篇

儿童成语故事大全100篇1. 画蛇添足。
从前,有个人画了一条蛇,觉得还不够,就在蛇的腹部再加上了一双脚,结果画得太多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有度,不要画蛇添足。
2. 掩耳盗铃。
有个人偷了一口铃,藏在自己的耳朵里,却偏偏听不到铃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欺骗别人最终会害了自己。
3. 杯弓蛇影。
一个人在山林中行走,看见了杯子和弓箭的倒影,却以为是蛇。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被自己的想象所迷惑。
4. 狐假虎威。
有只狐狸假扮成老虎,吓唬其他动物。
但最后被真正的老虎发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用虚假的力量去威胁别人。
5. 守株待兔。
有个农夫坐在树下,等着兔子撞树而死。
结果一只兔子真的撞死在了树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指望别人的幸运,要靠自己的努力。
6. 井底之蛙。
有只蛙住在井里,以为整个井就是世界。
后来看到了其他地方的蛙,才知道原来世界很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有开阔的眼界,不要被狭隘的环境所束缚。
7. 画龙点睛。
一个画家画了一条龙,但觉得缺少了点什么。
最后在龙的眼睛上点上了一点,龙就栩栩如生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有一个恰到好处的点睛之笔。
8. 鹤立鸡群。
一只鹤和一群鸡在一起,鹤觉得自己和鸡不一样,但鸡却觉得鹤和它们一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不同的人注定要孤独一些。
9. 对牛弹琴。
有个人对着一头牛弹琴,牛当然听不懂。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做事要有一个合适的对象。
10. 杞人忧天。
有个人害怕天会塌下来,结果活得很辛苦。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为了虚无的事情而烦恼。
11. 隔岸观火。
有个人看见对岸的房子着火了,却只是站在那里看热闹。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困难不要袖手旁观。
12. 胸有成竹。
有个人在心中已经有了成竹,所以最后做事很成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做事要有充分的准备。
13. 一箭双雕。
有个人一箭射中了两只鸟,非常厉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一举多得。
14. 顺手牵羊。
有个人趁着别人不注意的时候,偷了一只羊。
儿童成语故事100篇

儿童成语故事100篇【成语故事】:东汉桓帝当政的时候,陈留郡有个读书人,名叫边韶,字孝先;他很有些文才,在没有当官的时候,教了几百名学生。
边韶很有口才,说起话、讲起课来头头是道,从没有回答不出问题来的。
不过他有个毛病,就是爱打磕睡。
因为他人胖,肚子大,打起磕睡来,学生看他的模佯很好笑。
有一天,他又和衣打磕睡。
他的学生就私下编了句顺口溜嘲笑他:“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
”意思是:边孝先是个大肚皮,懒得读书。
只想睡觉。
不料边韶醒来后,很快知道了这个顺口溜,于思马上编了几句顺口溜作答:“边为姓,孝为字。
腹便便,王经笥。
便欲眠,思经事。
寐与周公通梦,静与孔子同意:师而可嘲,出何典记”它的意思是:边是我的姓,孝是我的字,大肚皮,是装着五经的竹箱子。
只想睡觉,去思考五经的事。
睡梦中可以会见周公旦,安静时可以与孔子有相同的心意。
老师可以嘲笑,这规矩出自哪家经典儿童成语故事100篇篇2:简短的成语故事30则导语: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固定的结构形式,简短且意味深长!每一个成语都代表了一个典故,它生动简洁,表达深刻,形象鲜明!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简短的成语故事30则,欢迎大家参考!1、雪中送炭【成语故事】南宋时期,着名的诗人范成大一生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深受人们的喜爱,晚年退居故乡石湖,自号石湖居士,他着作被编为《石湖居士诗集》,其中有一首《大雪送炭与芥隐》诗:“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
”2、画饼充饥【成语故事】曹操的孙子曹睿当上皇帝后急于找一个“中书郎”,让大臣卢毓推荐一个真有本事的人,并告诫他推荐人才不能只看名声,名声就像画在地上的一张饼,饥饿时不能吃。
卢毓经过仔细挑选为曹睿选中中书郎。
3、囫囵吞枣【成语故事】从前一个自作聪明的人,听说人们吃梨子对牙好但伤脾,吃枣子却刚好相反。
他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就是吃梨只嚼不咽,吃枣只吞不嚼,这样就不会伤牙与伤脾了,人家笑他是囫囵吞枣。
成语故事1-100合集

成语故事1-100合集目录成语故事几乎是每一个小朋友的必修课,它涵盖了语言之美,历史典故,传统智慧,无疑是每个家庭的教育“必备基本款”,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从成语故事里提取名人轶事,作为品德的教育,好处多多。
成语故事01:一日千里02:一举两得03:一身是胆04:一字之师05:一毛不拔06:一诺千金07:一箭双雕08:一窍不通09:一丝不苟10:一饭千金11:一目十行12:一网打尽13:鸡鸣狗盗14:九牛一毛15:一叶障目16:朝三暮四17:四面楚歌18:众叛亲离19:差强人意20:熟能生巧21:上梁不正下梁歪22:点石成金23:望梅止渴24:打草惊蛇25:狼狈为奸26:半途而废27:锦囊妙计28:南柯一梦29:手不释卷30:大器晚成31:见猎心喜32:孟母三迁33:口蜜腹剑34:双管齐下35:纸上谈兵36:一言九鼎37:笑里藏刀38:程门立雪39:过河拆桥40:画饼充饥41:夸父逐日42:盲人摸象43:鸡犬不宁44:指鹿为马45:瓜田李下46:笨鸟先飞47:因噎废食48:囊萤映雪49:东山再起50:火中取栗51:秋毫无犯52:白面书生53:江郎才尽54:赔了夫人又折兵55:骑虎难下56:不自量力57:老牛舐犊58:刮目相看59:水滴石穿60:洛阳纸贵61:千里送鹅毛62:吴下阿蒙63:远水不救近火64: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65:悬梁刺股66:两面三刀67:高枕无忧68:痴人说梦69:病入膏肓70:螳螂捕蝉黄雀在后71:孤掌难鸣72:夜郎自大73:出尔反尔74:邯郸学步75:唯我独尊76:明修栈道暗度陈仓77:众志成城78:良药苦口79:讳疾忌医80:项庄舞剑意在沛公81:七步成诗82:对症下药83:运斤成风84:刻舟求剑85:功归一篑86:拾金不昧87:博士买驴88:闭门造车89:大刀阔斧90:爱屋及乌91:此地无银三百两9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93:多行不义必自毙94:成也萧何败也萧何95:逼上梁山96:死灰复燃97:背水一战98:势如破竹99:百发百中100:挂羊头卖狗肉。
少儿成语故事大全100篇

少儿成语故事大全1、滥竽充数战国时期,齐宣王非常喜欢听人吹竽,而且喜欢许多人一起合奏给他听,所以齐宣王派人到处搜罗能吹善奏的乐工,组成了一支三百人的吹竽乐队。
而那些被挑选入宫的乐师,受到了特别优厚的待遇。
当时,有一个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浪荡子弟,名叫南郭。
他听说齐宣王有这种嗜好,就一心想混进那个乐队,便设法求见宣王,向他吹嘘自己是一名了不起的乐师,博得了宣王的欢心,把他编入了吹竽的乐师班里。
可笑的是,这位南郭先生根本不会吹竽。
每当乐队给齐宣王吹奏的时候,他就混在队伍里,学着别的乐工的样子,摇头晃脑,东摇西摆,装模做样地在那儿吹奏。
因为他学得维妙维肖,又由于是几百人在一起吹奏,齐宣王也听不出谁会谁不会。
就这样,南郭混了好几年,不但没有露出一丝破绽,而且还和别的乐工一样领到一份优厚的赏赐,过着舒适的生活。
后来,齐宣王死了,他儿子齐潜王继位,潜王同样爱听吹竽。
只有一点不同,他不喜欢合奏,而喜欢乐师门一个个单独吹给他听。
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后,吓得浑身冒汗,整天提心吊胆的。
心想,这回要露出马脚来了,丢饭碗是小事,要是落个欺君犯上的罪名,连脑袋也保不住了。
所以,趁潜王还没叫他演奏,就赶紧溜走了。
2、 画蛇添足战国时楚国有位管祠堂的人,在祭祀后把酒分给底下办事的人,但酒不够分,于是他们想出一个办法来:大家在地上画蛇,画得最快的人就可以喝酒。
其中一人画得最快,正打算拿酒来喝,因见其它人还未画好,他就再为蛇添上脚,此时另一人刚好画好了,便从他的手上把酒抢过来,并说:“蛇本来没有脚,你为甚么要为它添上脚呢?”说完就把酒喝掉了。
3、守株待兔春秋时代有位宋国的农夫,他每天早上很早就到田里工作,一直到太阳下山才收拾农具准备回家。
有一天,农夫正在田里辛苦的工作,突然却远远跑来一只兔子。
这只兔子跑得又急又快,一个不小心,兔子撞上稻田旁边的大树,这一撞,撞断了兔子的颈部,兔子当场倒地死亡。
一旁的农夫看到之后,急忙跑上前将死了的兔子一手抓起,然后很开心的收拾农具准备回家把这只兔子煮来吃。
成语故事大全100篇

成语故事大全100篇1. 亡羊补牢(wáng yáng bǔ láo)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故事出自《战国策》。
在战国时期,齐国有个农夫,有一天他的一只羊不小心跑出了羊圈,而农夫并没有及时去追赶。
过了几天,农夫才意识到羊跑了。
他明白如果现在再去追羊的话,已经无法找到它了。
于是他想到了先补牢,继续守好其他的羊,以免它们也跑掉。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遇到问题时,要及时采取措施解决,而不是一直拖延。
2. 四海之内皆兄弟(sì hǎi zhī nèi jiē xiōng dì)四海之内皆兄弟这个成语的故事出自《战国策》。
在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和楚国的春申君是好朋友,他们彼此之间非常亲近。
一次,齐国的孟尝君发生了一些意外的事情,春申君得知后立即赶来帮助他。
在这之后,孟尝君感慨地说:“四海之内皆兄弟。
”意思是说,不论人们来自哪个国家,我们都应该像兄弟一样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3. 画蛇添足(huà shé tiān zú)画蛇添足这个成语的故事出自《战国策》。
在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聘请了一位画家给他画一幅蛇的画。
这位画家画得十分形象,让人看后几乎无法分辨出真蛇和画蛇的区别。
然而,孟尝君非常不满意,他觉得画家没有完全理解自己的需求,于是便将自己家里养的蛇倒出来,让画家参考。
最终的结果是,画蛇添足,既没有达到画家的期望,也没有完全保留蛇的本来面目。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过度追求完美并不一定是好的选择。
4. 朝三暮四(zhāo sān mù sì)朝三暮四这个成语的故事出自《战国策》。
在战国时期,有个农夫养了一只猴子,每天给它两颗苹果。
猴子吃饱了之后,发现还能得到两颗苹果,它便偷偷藏起来。
农夫发现了之后,就给它少给了一颗苹果,结果猴子生气地将藏起来的苹果吃掉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追求眼前的利益可能导致长远的损失。
小学生成语故事100篇

小学生成语故事100篇篇一:乌鸦喝水从前,有只乌鸦感到口渴。
它在草地上不停地找水喝,可是找不到。
终于,它发现了一个瓶子,瓶子里装满了水,但水已经达到了瓶口,乌鸦的尖嘴喝不到水。
乌鸦想了个办法,它把一颗小石头扔进瓶子里,水位降了一些,乌鸦就能喝到水了。
乌鸦终于解了渴。
篇二:井底的青蛙从前,有只小青蛙住在一个小井里。
井的口很小,青蛙不能走出井外。
日子一天天过去,青蛙渐渐厌倦了井的生活。
有一天,一只大青蛙掉进了井里。
小青蛙问大青蛙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大青蛙告诉小青蛙,外面的世界很宽广,有高山、大海等美景。
小青蛙听完后,心生向往。
终于,有一天,井的主人把井掌起了盖子。
青蛙被抬出了井口。
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小青蛙欣喜若狂。
篇三:勤劳的蚂蚁从前,有只蚂蚁满身是汗地挑着一颗小米回家。
它看见了一只刚醒来的蝉,蝉正在树上唱歌。
“蝉兄弟,你怎么不去劳动呢?”蚂蚁问道。
“我喜欢唱歌,不喜欢劳动。
”蝉答道。
蚂蚁摇摇头,把小米放在一边,继续去找食物。
在夏天的时候,蝉找不到食物了,它饿得无精打采。
这时,蚂蚁早已积累了一大堆食物。
蚂蚁把食物分给了蝉。
蝉感激地说:“你是多么勤劳啊!”篇四:吃饱的老鼠从前,有只懒惰的老鼠。
它整天都待在洞里,不去觅食,还总是向别的老鼠要食物。
有一天,它去找狐狸借吃的。
狐狸骗老鼠说:“我有很多吃的,但是在远处,你得先把你的尾巴缠在我尾巴上。
”老鼠相信了狐狸,把尾巴缠在了狐狸的尾巴上。
狐狸拖着老鼠去,突然停下来,说:“老鼠,我们现在离食物很近了,你的尾巴太长了,需要剪短一点才能继续走。
”老鼠一听,急忙回头,可是却发现自己的尾巴已被缠在狐狸的尾巴上,无法挣脱。
老鼠悔恨不已。
篇五:蜗牛的悲惨命运从前,有只蜗牛。
它每天都爬得特别慢,走得特别慢。
有一天,天上突然下起了大雨。
蜗牛到了一个房子前,它发现这个房子是庙,门上写着“神秘的灵草”。
蜗牛心想,这里一定有个人为它开门的,于是它缩进了壳里等。
等了一会儿,蜗牛突然发现,门开了,一个年轻的道士走了出来。
儿童成语故事100篇

儿童成语故事100篇儿童成语故事100篇编辑:东浩发布时间:2017-08-12 手机版1.一鼓作气【释义】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
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
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语出】《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人物】曹刿(guì)(又作曹沬,音mèi),一作曹翙(huì)。
生卒年不详,春秋时鲁国大夫(今山东省东平县人),著名的军事理论家。
鲁庄公十年,齐攻鲁,刿求见请取信于民后战,作战时随从指挥,大败齐师,一鼓作气之典出于此。
战后,庄公问曹刿为何直到齐军第三次击鼓进军时才要下令出击,曹刿说:“打仗主要靠士气,而击鼓就是为了鼓舞士气。
第一次击鼓进攻,士气旺盛;第二次再击鼓进攻,士气就已经衰落了;待到第三次击鼓进攻,士气已消失殆尽了。
而我军正是一鼓作气,勇气十足,当然就把对方打败了。
”2.一字千金【释义】增损一字;赏以千金。
形容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语出】南北朝?钟嵘《诗品?古诗》:“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人物】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生意人名叫吕不韦(卫国濮阳人,原籍阳翟,今河南禹州),有三千门客,作为他的智囊,想出各种办法来巩固他的政权。
这些食客,各色各样,应有尽有。
他们把见解和心得,写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书名提作《吕氏春秋》。
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秦国首都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合黄金一斤)”。
3.一字之师【释义】纠正一个错别字或指出某一字在文中不妥处的老师。
【语出】《宋·魏庆之·诗人玉屑》:“郑谷在袁州,齐己携诗诣之。
有《早梅》诗云:''''''''前村深雪里,昨夜开数枝。
’谷曰:''''''''数枝’非早也,不若''''''''一枝’。
幼儿成语故事100篇合集

幼儿成语故事100篇合集《幼儿成语故事100篇合集》这是优秀的故事合集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韬光养晦成语故事曹操一个人喝着闷酒,想了半天,请刘备来喝酒聊天。
刘备很高兴,曹操请我喝酒,不容易啊;另一方面心里也发毛,为什么请我喝酒?喝酒时最容易漏嘴,得小心点。
有些人虽然一度贫困潦倒,但依旧掩盖不了他的大贵之气,刘备就是这样的人。
曹操跟刘备聊得很开心,问了刘备一个问题:“玄德兄,你说这年头谁是英雄?”刘备心里想:“我肯定是英雄,只是现在不得已。
”但刘备不敢说,说了,要被曹操宰。
刘备想了想,就跟曹操打起了酒官司,顾左右言其它。
绕了半天,曹操有些不耐烦,端起一杯酒喝完说:“别绕了!这年头真正的英雄人物就是你跟我。
”天上“轰隆”一声打了个巨雷。
刘备呆呆地看着曹操,筷子掉到了地上,一支筷子在地上弹了一下。
曹操正用袖子擦胡子上的酒,听到了筷子落地又弹起的声音,就问刘备:“怎么啦?”刘备赶紧把筷子捡了起来,顺口说了句:“这么大的雷,吓死我了。
”曹操哈哈一笑:“大丈夫怎么可以怕雷呢?”刘备赶紧接口:“孔子是圣人,他也怕打雷,别说我了。
”此时张飞关羽两人怕曹操会杀刘备,闯了进来。
见刘备没事,关羽连忙掩饰说自己来舞剑助兴。
曹操说:“这又不是鸿门宴。
”然后斟酒让他们压惊。
后来三人一起出来,刘备说:“我在曹操的地盘上天天种菜,就是要让他知道我胸无大志,没想到刚才曹操竟说我是英雄,吓得我筷子都掉了。
又怕曹操生疑,所以我就说自己怕打雷掩饰过去了。
”关羽张飞佩服得不得了。
【解释】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2、拥书百城成语故事北魏时期,饱学多才的李谧博览群书,他无心去考取功名加入仕途,一生将家产变成书籍,他收集各种书籍并加以审订。
经他审订的书有四千多卷,他给后人留下的名言是:“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解释】比喻藏书极其丰富或嗜书之深。
3、疲于奔命成语故事春秋时期,申公巫臣子灵为了得到此郑王室嫁到陈国的美若天仙的夏姬,先后阻止楚庄王及子反娶她,但也轮不上他。
小学生108个成语故事

365个小故事365个大道理1、狐假虎威在茂密的森林里,生活着许多动物,老虎是最凶猛的野兽,号称森林之王。
它每天都要捕杀其它动物吃,因此小动物们都很怕它。
一天,它碰到了一只狐狸,狐狸刚要溜走,就被它一把捉住。
狡猾的狐狸看见自己无法逃脱,眼睛一转想到了一个花招。
于是,狐狸一本正经地斥责老虎说:“你怎么敢吃我?我是天帝派来专门管理所有野兽的,你要吃了我就是违抗天帝的命令。
”老虎一听愣住了,狐狸马上接着说:“你要是不信,就跟在我后面在森林里走一趟,看看是不是所有的野兽见了我都赶快逃命。
”老虎听狐狸说话的口气很大,态度也很强硬,竟然有几分相信了,决定跟着狐狸去看看。
森林里大大小小的野兽们,看见狐狸大摇大摆,耀武扬威地走过来,后面跟着一只张牙舞爪的大老虎,都吓得要命。
大象、猴子、梅花鹿、小白兔,所有大大小小的动物都吓得四处奔逃。
老虎看到这种情形,彻底相信了狐狸的话。
它怕狐狸怪罪自己,做出什么对自己不利的举动,于是也慌忙逃走了。
可怜的老虎根本不知道野兽们不是被狐狸的威风吓跑的,而是被自己吓跑的。
小朋友,“狐假虎威”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的时候敌人像狐狸一样很狡猾,利用老虎的威力吓唬人,其实他们并不是真正强大。
我们一定不要上当哟!2、买椟还珠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从事珠宝生意。
有一次他到齐国去出售珠宝,为了使自己的珠宝畅销,卖上好的价钱,他特意请了技艺高超的木匠,用名贵的木料造了许多小盒子。
他还把盒子雕刻装饰得非常精致美观,让盒子还会发出一种香味,然后他把珠宝装在盒子里面。
他的珠宝一拿到街上,就吸引了很多人围上来观看、购买。
其中有一个郑国人,看见装宝珠的盒子既精致又美观,非常喜欢,就问这个商人:“你的盒子卖吗?”商人很是奇怪,说:“我的珠宝是天下最精美的、最光彩的,装在这个盒子里更是锦上添花。
我是卖珠宝的大商人,不是卖盒子的小商贩。
”那个郑国人没有理会商人的气愤态度,在很多珠宝中挑了一个,他认为这个盒子最精致,说道:“我买这盒珠宝!”商人很高兴地卖给了他。
100个成语故事,收藏起来和孩子一起看吧

1、愚公移山【释义】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典故】传说古时候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
那里的北山住着一位老人名叫愚公,快90岁了。
他每次出门,都因被这两座大山阻隔,要绕很大的圈子,才能到南方去。
一天,他把全家人召集起来,说:“我准备与你们一起,用毕生的精力来搬掉太行山和王屋山,修一条通向南方的大道。
你们说好吗!”大家都表示赞成,但愚公的老伴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大家的力量加起来,还不能搬移一座小山,又怎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搬掉呢?再说,把那些挖出来的泥土和石块放到哪里去呢?”讨论下来大家认为,可以把挖出来的泥土和石块扔到东方的海边和北方最远的地方。
第二天一早,愚公带着儿孙们开始挖山。
虽然一家人每天挖不了多少,但他们还是坚持挖。
直到换季节的时候,才回家一次。
有个名叫智叟的老人得知这件事后,特地来劝愚公说:“你这样做太不聪明了,凭你这有限的精力,又怎能把这两座山挖平呢?”愚公回答说:“你这个人太顽固了,简直无法开导,即使我死了,还有我的儿子在这里。
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孙子又生孩子,孩子又生儿子。
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而山却不会再增高,为什么挖不平呢?”当时山神见愚公他们挖山不止,便向上帝报告了这件事。
上帝被愚公的精神感动,派了两个大力神下凡,把两座山背走。
从此,这里不再有高山阻隔了。
2、夜郎自大【释义】“夜郎自大”比喻孤陋寡闻而又妄自尊大。
【典故】汉朝的时候,在西南方有个名叫夜郎的小国家,它虽然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可是国土很小,百姓也少,物产更是少得可怜。
但是由于邻近地区以夜郎这个国家最大,从没离开过国家的夜郎国国王就以为自己统治的国家是全天下最大的国家。
有一天,夜郎国国王与部下巡视国境的时候,他指着前方问说:“这里哪个国家最大呀?”部下们为了迎合国王的心意,于是就说:“当然是夜郎国最大啰!”走着走着,国王又抬起头来、望着前方的高山问说:“天底下还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吗?”部下们回答说:“天底下没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了。
小学生108个成语故事

365个小故事365个大道理1. 狐假虎威在茂密的森林里, 生活着许多动物, 老虎是最凶猛的野兽, 号称森林之王。
它每天都要捕杀其它动物吃, 因此小动物们都很怕它。
一天, 它碰到了一只狐狸, 狐狸刚要溜走, 就被它一把捉住。
狡猾的狐狸看见自己无法逃脱, 眼睛一转想到了一个花招。
于是, 狐狸一本正经地斥责老虎说: “你怎么敢吃我?我是天帝派来专门管理所有野兽的, 你要吃了我就是违抗天帝的命令。
”老虎一听愣住了, 狐狸马上接着说: “你要是不信, 就跟在我后面在森林里走一趟, 看看是不是所有的野兽见了我都赶快逃命。
”老虎听狐狸说话的口气很大, 态度也很强硬, 竟然有几分相信了, 决定跟着狐狸去看看。
森林里大大小小的野兽们, 看见狐狸大摇大摆, 耀武扬威地走过来, 后面跟着一只张牙舞爪的大老虎, 都吓得要命。
大象、猴子、梅花鹿、小白兔, 所有大大小小的动物都吓得四处奔逃。
老虎看到这种情形, 彻底相信了狐狸的话。
它怕狐狸怪罪自己, 做出什么对自己不利的举动, 于是也慌忙逃走了。
可怜的老虎根本不知道野兽们不是被狐狸的威风吓跑的, 而是被自己吓跑的。
小朋友, “狐假虎威”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的时候敌人像狐狸一样很狡猾, 利用老虎的威力吓唬人, 其实他们并不是真正强大。
我们一定不要上当哟!2.买椟还珠春秋时代, 楚国有一个商人, 专门从事珠宝生意。
有一次他到齐国去出售珠宝, 为了使自己的珠宝畅销, 卖上好的价钱, 他特意请了技艺高超的木匠, 用名贵的木料造了许多小盒子。
他还把盒子雕刻装饰得非常精致美观, 让盒子还会发出一种香味, 然后他把珠宝装在盒子里面。
他的珠宝一拿到街上, 就吸引了很多人围上来观看、购买。
其中有一个郑国人, 看见装宝珠的盒子既精致又美观, 非常喜欢, 就问这个商人: “你的盒子卖吗?”商人很是奇怪, 说: “我的珠宝是天下最精美的、最光彩的, 装在这个盒子里更是锦上添花。
我是卖珠宝的大商人, 不是卖盒子的小商贩。
成语故事大全100篇

成语故事大全100篇成语故事大全100篇如下:1、功败垂成成语故事东晋大将谢玄在叔叔谢安的指挥下取得了淝水大战的全面胜利,迫使前秦王苻坚逃回关中,谢玄乘胜追击,收复了北方的大片领土,就在北方快要统一的时候,东晋皇帝听信谗言令其收兵驻守淮阴。
统一北方未遂,人们感叹他是功败垂成。
【解释】垂:接近,快要。
事情在将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
2、铜盘重肉成语故事北齐时期,杨愔,字遵彦,小时候特别懂得礼节,他家旁边有一个水果树,别的小孩争相去偷采水果,只有他不去。
他的父亲向人夸奖他,同时在家庭院落中特修一间房子让他住,同时用铜盘装丰盛的食物给他,并告诫其他孩子要向他学习。
【释义】贵重的食器,丰盛的饭菜。
引申指特殊恩宠。
3、分我杯羹成语故事楚汉相争时期,项羽担心长期对峙下去对他不利,于是抓了刘邦的父亲,扬言刘邦不投降就杀了他父亲炖成肉羹吃,刘邦听说后说我们两人是结拜兄弟,我的父亲也是你的父亲,如果杀了的话就分一杯羹给他。
项羽听从项伯的劝告没有动手杀人。
【释义】羹:肉汁。
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
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4、志在四方成语故事战国时,鲁国的孔穿(孔子第5代孙)去赵国游历,跟平原君门下的宾客邹文和季节结成好友。
孔穿回国时,邹文、季节送了3天行程,临别时,两人泪流满面,对孔穿依依不舍。
但孔穿只对他们作了个揖便上路了。
孔穿的学生认为他太不近情理。
孔穿却不为然地说:我原以为他们是大丈夫,现在才知道他们像女人一样。
人立于天地间,应有'四方之志',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应四海为家,怎么能像动物一样整天聚在一起?孔穿的学生不住点头称是,对老师更加敬重。
后来人们将“四方之志”引申为“志在四方”。
【解释】:四方:天下。
立志于天下。
指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5、文灿拒间成语故事宋朝时候,有一个人名叫周文灿。
在父母和师长的教导下,从小他就深深地懂得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根本。
他有一个哥哥,兄弟俩友爱笃甚。
小学生成语故事100篇经典

小学生成语故事100篇经典《小学生成语故事100篇经典》这是优秀的故事合集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宽猛相济成语故事郑国国王子产执政十多年,表彰“忠俭”,反对“太侈”,改革了田地制度和兵赋制度,公布了刑法条文,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严肃朝廷法纪。
子产对太子叔说:“治理国家要采用宽猛相济的方法,而且要掌握好其中的度,这样国家才能强盛。
【解释】宽:宽容;猛:严厉,猛烈;济:相辅而行。
指政治措施要宽和严互相补充。
2、聊以卒岁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晋国贵族之间权力斗争十分激烈,范宣子赶跑了他的外孙栾盈,并杀了他的同党羊舌虎,将羊舌虎的哥哥叔向囚禁起来。
叔向认为自己能够优哉游哉地坐牢、聊以卒岁很幸福了。
大夫祁奚说服范宣子,向晋平公求情,释放了叔向,任他为太傅。
【释义】聊:勉强;卒:终;岁:年。
勉强地度过一年。
3、情之所钟成语故事晋朝时期,王衍死了年轻的幼子,十分悲伤。
山简前往吊唁,并劝王衍说孩子只不过是“抱中物”,不必如此悲伤。
王衍动情地说:“圣人忘情,最下不及于情,然则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释义】钟:汇聚,专注。
指痴情所向,十分专注。
4、目光如炬成语故事南朝宋国大将檀道济智勇双全,曾跟随宋武帝刘裕北伐,屡立战功,北魏军队对他惧怕三分。
宋文帝手下的近臣担心檀道济的权力太大,就谗言他谋反。
檀道济在被捕时愤恨得目光如炬。
魏军听说檀道济已死就加紧进攻,很快灭了宋国。
【解释】目光发亮象火炬。
形容愤怒地注视着。
也形容见识远大。
5、匠石运斤成语故事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技艺很精湛超群的匠人石,他善于使用斧头削东西。
一天一个楚国都城郢人干活时鼻子上沾上了一层像苍蝇翅膀那样的白灰,不太好擦掉,就跑去找匠人石。
匠人石抡起斧子一阵狂削,白灰掉了,而郢人的鼻子完好无损。
匠石运斤的意思是:匠:匠人;石:人名;运:抡;斤:斧子。
指木匠石抡斧砍掉郢人鼻尖上的白灰,而没有碰伤郢人的鼻子。
形容技艺精湛超群6、管中窥豹成语故事史料记载:“王子敬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摴蒲,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
幼儿成语故事100篇完整版

幼儿成语故事100篇完整版《幼儿成语故事100篇完整版》这是优秀的故事合集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向平愿了成语故事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隐士向长(字子平,河内朝歌人)一生有才学,就是不愿做官,他抚养几个儿女长大成人,并帮他们成家后,自己同家人告别,同友人北海禽庆遍游五岳名山,最后客死他乡,不知所终。
【释义】向平:即东汉时向长,字子平;了:了结。
向平的心愿已了。
指儿女都已婚嫁。
2、断鹤续凫成语故事传说古代有个愚蠢而善良的人看到郊外一群群野鸭子和白鹤在水里啄食嬉戏。
他发现鹤腿长,野鸭的脚杆很短。
他想这样一起走路不路不方便,就把他们捉来,砍下鹤的一截腿杆接到野鸭的脚上,这样他们都不能走路了。
【解释】断:截断;续:接;凫:野鸭。
截断鹤的长腿去接续野鸭的短腿。
比喻行事违反自然规律。
3、甘棠之爱成语故事周武王时期,大臣召伯奉武王之命巡行南方地区,广施仁政,大大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由于政策遭到其他大臣的反对,纷纷攻击与诬陷召伯。
召伯为表忠心与清白,死在甘棠树下。
召伯死后,民众怀念他,从此不再砍伐甘棠树。
【释义】甘棠:木名,即棠梨。
指对官吏的爱戴。
4、九关虎豹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屈原被楚怀王流放。
楚怀王死于秦人之手,他作《招魂》以示哀悼:楚王的魂魄快回来,不要上天庭去,上天庭要过九重门,每一重门都有虎豹把守,它们是凶狠吃人的东西,真是太危险了,你还是回来吧。
【解释】比喻凶残的权臣。
5、凤毛麟角成语故事南朝时期著名的诗人谢灵运的孙子谢超宗很有才学,他担任新安王刘子鸾的常侍,他写各种文告十分精彩,孝武帝夸奖他有凤毛。
右卫将军刘道隆听孝武帝夸他有凤毛,以为有稀罕之物,于是到谢家寻找,找了半天也没找到。
【解释】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
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
6、负重致远成语故事【释义】背着重东西走远路,比喻能够负担艰巨任务。
【故事】东汉末,襄阳大名士庞德公有个很有才学的侄儿,名叫庞统。
那时候,隐居在隆中的诸葛亮常去拜访庞德公,和庞统也成了好朋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成语故事100个)拓展阅读1、专心致志古时候有个围棋高手,名叫秋,人们称他弈秋。
他有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好学,棋艺提高很快;另一个虽然也天天听课,但很不专心。
他看着老师,心里却想着天上有没有大雁飞来,老师的话一句也没听进去,棋艺自然也没有丝毫提高。
[注释]致:尽,极。
志:志趣,心意。
[提示]指用心专一,注意力不分散。
2、哄堂大笑宋朝时候,有个叫冯相的官员。
有一天,他穿着一双新靴子走进办公的衙门。
一个同僚问他:“您买这双新靴子花了多少钱?”他抬起一只脚说:“九百。
”那个同僚惊奇地说:“怎么我这双靴子花了一千八百呢?”冯相又抬起另一只脚说:“这只也是九百。
”满屋的人都大笑起来。
[提示]形容屋子里的人同时都大笑起来。
3、双管齐下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名叫张璪,他擅长画山水、松石,特别是画松树尤其叫人称绝。
张璪作画的时候,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能左右手各握一管笔,可以同时在纸上作画。
一管笔画苍翠的松枝,另一管笔画枯干虬枝,画出的松树惟妙惟肖,谁看了他的画都感到惊奇,人们都说他是神笔。
张璪还有两个画画的绝招:一是用无笔头的秃笔绘画;二是用手指画画。
他拿一块白绢,用手指蘸上颜料,左抹右涂,一会儿就作成一幅山水树木的作品。
[注释]管:指笔。
[提示]比喻两件事情同时进行。
4、栩栩如生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经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忘与!”意思是说,庄周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比真的蝴蝶还美,活灵活现,在空中翩翩起舞。
他觉得非常快活得意,简直忘记了世界还有庄周这么一个人。
襄王听了庄辛的话,感到十分振奋,封他为阳陵君,采用了他的计谋,收复了不少失地。
[注释]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
[提示]形容文学、艺术作品对人和其他生物的形象,表现得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样。
5、胸有成竹宋朝有个著名的画家叫文与可,特别擅长画竹子,他画的竹子栩栩如生。
为了画好竹子,他在自己房前屋后种了许多竹子,一年四季,他都在仔细观察竹子的形态和变化。
所以每次要画竹子时,他的胸中就已经有了十分生动、逼真的竹子形象了。
[注释]成:现成。
[提示]比喻在做某事之前,已有了充分的准备和把握。
也作“成竹在胸”。
6、熟能生巧宋朝时,有个人叫陈尧咨,他一箭射断了一根细树枝。
正在自鸣得意时,旁边一个卖油的老翁把一枚铜币放在油葫芦口上,舀了一勺油从高高的地方倒下来,油从铜币的小孔里穿过,流进油葫芦里去了。
陈尧咨非常惊奇,老翁说:“不过是熟能生巧而已。
”[提示]指做事情熟练了,就会掌握窍门。
7、水滴石穿从前,有个廉洁的县官,他审问一个拿了公家一枚铜钱的仓库管理人。
那人说:“不就是一枚铜钱吗?”他提笔写下一行批语:“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意思就是说,一天偷一枚铜钱,一千日就是一千枚;天天用绳锯木头,木头也会断;水珠天天滴在石头上,石头也会被滴穿。
[提示]比喻虽然力量小,只要坚持做下去,就能做出很难办到的事来。
也作“滴水穿石”。
8、百发百中在楚国的一个练武场上,许多射手在比武射箭,有个射箭能手养由基,连续几次射中靶心,有好事者说:“射中靶心,还算不了什么。
能射中百步之外的柳树叶子,那还差不多。
”养由基站稳脚步,张弓搭箭,一箭射在了百步之外的柳树叶子上,大家都拍手叫好。
[注释]发:射箭。
[提示]形容射箭或射击技术非常高明。
9、无价之宝战国中期,魏国有一个农民在地里耕作时,得到一块一尺见方的玉。
他把玉献给魏王。
魏王叫老玉工鉴定,老玉工说:“恭喜大王得到了一块罕见的宝玉。
”魏王问:“这块玉值多少钱?”老玉工说:“有钱也买不到,用五座城池的代价,也只能看一下而已。
”魏王大喜,重赏了献玉的人。
[提示]指极其稀有的珍贵物品。
10、画龙点睛南北朝有个画家叫张僧繇。
传说他在一所佛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龙,都没画眼睛。
大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有了眼睛,龙会飞走的。
”人们以为他说大话。
他只好为两条龙画上眼睛。
立时雷电破壁,两条龙腾空而去,墙上只剩下没有眼睛的两条龙。
[提示]比喻作文或讲话时,加上一两句关键的话会使内容更精辟有力。
11、画蛇添足战国时,楚国一座寺庙的主人,送给看守庙宇的几个人一壶酒。
人多酒少,不够喝。
有人提议,谁先画完一条蛇,这壶酒就归谁。
大家赞同,画了起来。
一人先画好了,看别人还在画,他又给蛇画了四只脚。
这时,另一个人也画好了,那人说:“没有脚,你画的不是蛇。
”说完就把酒喝了。
[注释]足:脚。
[提示]比喻多此一举,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把事情弄坏。
12、事半功倍战国中期,战乱频频,民不聊生。
孟子对学生说:“当年周文王施行仁政,仅以方圆一百里为基础,步步为营,就打败了商纣王,拯救了百姓。
如果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也能这样做,只要付出一半的代价,就能结束战乱统一全国。
”[提示]比喻费力小,收效大。
与“事倍功半”意思相反。
13、千载难逢唐朝时,韩愈因为反对将佛祖释加牟尼的遗骨供奉在皇宫中,被贬了官职。
后来,他向唐宪宗上了奏章,建议在东岳泰山举行祭天大典,还请求皇上让他参加这个仪式,说这是千年也遇不到的盛事。
宪宗对他的奏章很满意,让他担任了吏部侍郎的重要官职。
[注释]载:年。
[提示]形容机会难得与可贵。
14、拔苗助长春秋时,有个急性子农夫,他插下秧苗后,好几天也不见秧苗长高,心里着急,就把自己田里的秧苗挨个都拔高了一些。
他累得筋疲力尽,回到家里,得意地对儿子说:“我干了一天,总算帮助秧苗长高了一些。
”儿子连忙跑到田边去看,只见秧苗全都被太阳晒得枯死了。
[提示]比喻不顾事物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也作“揠(y€啵┟缰 ぁ薄? 15、得过且过传说,五台山上曾经有一种鸟叫寒号鸟。
夏天是它们羽毛丰满的季节。
那时它们总是张开翅膀得意地叫道:“我多么漂亮!”它们从不筑巢垒窝,只知道玩乐。
到了冬天,羽毛脱落,就不再美丽了。
晚上躲进石缝里被冻得发抖,白天出了太阳,它们又自我安慰地叫道:“得过且过,得过且过!”[注释]且:暂且,不作长远打算。
[提示]形容工作马虎、敷衍了事,过一天算一天。
16、得意忘形魏晋时,有个名气很大的文人叫阮籍。
他博学多才,性情极其豪放。
他读书入迷时,可以好几个月都不出家门。
出外游玩和访友时,因迷恋名山大川的景色,沉迷于朋友之间的交往,常常几个月都不回家,他得意的时候就尽情地享乐,能够忘记自己是什么模样。
[提示]本意为因高兴而忘掉一切。
现多形容浅薄的人得志,高兴得无法控制自己。
17、对牛弹琴古时候,有一个叫公明仪的人,琴弹得非常出色。
有一天,他带琴出游,只见远山如画,河流清澈,一头牛正在河边吃草。
这美丽的景色让他兴致大发,就对着牛弹起琴来。
尽管琴声动人,可是那头牛好像没有听见一样,他很生气。
这时,有个过路人对他说,不是琴弹得不好,是牛听不懂啊。
[提示]比喻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白费口舌。
也用于讥笑人说话不看对象。
18、狐假虎威老虎抓住一只狐狸,准备吃掉它。
狐狸说:“我是天帝派来的百兽之王,你敢吃我,会受到上天的惩罚。
”见老虎不信,狐狸又说:“你跟着我到森林里走一趟,就知道野兽们都怕我。
”由于有老虎在身边,野兽们见了,纷纷逃命。
老虎信以为真,就放了狐狸。
[注释]假:借着,利用。
[提示]比喻依仗他人的威势欺压人。
19、车水马龙东汉时,章帝想给皇太后的娘家亲戚们封官赐爵。
太后知道后,表示坚决反对,她对章帝说:“我娘家那些人呀,就知道把持权利,只会吃喝玩乐。
我曾经看见很多人去他们那里请安问候,门前的路上,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你给他们加官封爵只能有害于国家。
”[提示]形容繁华热闹的场景。
20、半途而废东汉时,乐羊子外出求学。
过了一年,他因为想家就回来了。
他的妻子一见到丈夫就用刀割断织机上的绢帛。
乐羊子觉得十分奇怪,他妻子说:“书没有读完就停下来,如同割断织丝一样。
”乐羊子深受震动,又重新回去读书。
七年后,完成了学业才回到家中。
[注释]废:停止。
[提示]比喻做事中途停止,不能坚持到底。
21、八仙过海传说吕洞宾等八位神仙途经东海去仙岛,只见巨浪汹涌。
吕洞宾提议各自投一样东西到海里,然后各显神通过海。
于是铁拐李把拐杖投到水里,自己立在水面过海;韩湘子以花篮渡水:吕洞宾、蓝采和、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何仙姑也分别把自己的萧、拍板、纸驴、鼓、玉版、竹罩投到海里,站在上面逐浪而过。
八位神仙都靠自己的神通渡过了东海。
[提示]比喻各有一套办法或本领去完成任务。
一般连用。
22、鹤立鸡群草地上有一群鸡。
其中一只大公鸡,夸耀自己强壮,羽毛金黄亮丽,最为出众。
另一只芦花大公鸡不以为然,说自己打起鸣来,声音嘹亮,才是最优秀的。
就在他们互不服气,要打起来的时候,一只仙鹤突然从天而降,落在鸡群中,两只公鸡相形见绌,不再争斗了。
[提示]比喻一个人的仪表出众或学问、品德高于别人。
23、四分五裂战国时,七国之中秦国最为强大。
其他六国想联合起来共同与秦国抗衡。
秦王的策略是各个击破,就派张仪去分化六国。
张仪对魏王说:“魏国无法与接壤的五国都相处得一样好,搞不好就会四面受敌,国家四分五裂,不如与秦国修好。
”魏王被说服了,与秦国结了盟。
[提示]形容不完整或不团结。
24、一鸣惊人春秋时,楚庄王当国君的前三年,只知享乐,不管国事。
申无畏出了个谜语让他猜:“有只大鸟,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楚庄王笑着说:“这只鸟,要么不飞不鸣,要飞就直冲云霄,一叫就让人震惊。
”从此,他励精图治,成为霸主。
[提示]比喻一个平时默默无闻的人突然做出惊人的成绩。
25、一日千里北宋年间,洛阳镇守钱惟演在城里修了一座驿舍,特请本城文豪谢希深、尹师鲁和后起之秀欧阳修,各做一篇文章。
尹的文章用字最少,而且洗练生动。
欧阳修暗暗称赞,当晚便去向他虚心请教。
事后又把自己的文章重新改了一遍。
尹师鲁看后,感慨地说:“欧阳修进步真快,简直像一日前进一千里一样。
”[提示]原来形容马跑得很快。
现在形容进步快或发展迅速。
26、对症下药三国时有个名医华佗给两个发烧头疼的人看病,用了不同的药。
两人觉得奇怪,为什么同样的症状,却用药不同?华佗对他们说:“你的病是由内部伤食而引起的,他的病则是外感风寒受了凉而引起的。
”服药后,他俩的病果然很快便好了。
[注释]症:病症[提示]比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有关措施。
也作“对症用药”。
27、风吹草动春秋时,楚国的伍子胥被楚平王追杀,他逃到昭关。
由于楚军在关口盘查很严,他出不了关。
因为着急和忧愁,一夜之间他的须发全都变白了。
凭着相貌短时间内的巨大变化,他混出了昭关。
逃亡的路上,他经常在芦苇和草丛里穿行,由于精神高度紧张,稍有风吹草动,他就赶紧躲起来。
[提示]比喻一点点动静或轻微的动荡。
28、风雨同舟春秋时,吴、越两国相邻,但彼此之间争端不断,战争频繁。
有一次,两国的人同乘一条船渡江,船到江心,狂风突起,大浪滔天,眼看着就要翻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