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常用工具书简表
书名作者编排方式性质备注
字典
《说文解
字》
东汉·许慎部首(540)我国现存最早的字
典
开创了字典辞书的部首编排法
作用:保存了东汉以前大量的古字古义,
有利于认识汉字本义,是认识古文字形
体结构的基础。
《康熙字
典》
清·张玉书
等
部首(214)古代汉语字典三种注音方法:直音、反切、叶音
《古汉语常
用字字典》
北京大学中
文系
音序(拼音字
母)
解释古书中常用字
常用义小型工具书
《汉语大字
典》
部首(200)解释汉字形音义的
大型语文工具书
收字最多(5.6万字)
词典
《经籍籑
沽》
清·阮元主
编
音序(平水韵
106韵)
古书训诂资料汇编
《辞通》朱超凤音序(平水韵
106韵)
古汉语以联绵词为
主的双音词词典
符定——《联绵字典》词
《辞源》(修
订本)
部首(214)专门为阅读古籍和
古代文史研究使用
的工具书
《辞海》(修
订本)
部首(250)收白科性条目的综
合性辞书
虚词词典
《经传释
词》
清·王引之音序(古汉语
声母)
解释先秦两汉经传
中虚词的工具书
《助字辩
略》
清·刘淇音序(平水韵
106韵)
《词诠》杨树达音序(注音字
母)
解说古汉语虚词的
工具书
运用现代语法术语
《古代汉语
虚词通释》
柯乐士等音序(拼音字
母)
特殊词语词典《诗词曲语
辞汇释》
张相笔画索引(书
后)
专门解释唐宋元明
诗词曲中特殊用语
的工具书
《诗词曲语
辞例释》
王音序(拼音字
母)
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今词义异同的情况大致如下:
(一)古今词义基本未变
汉语的基本词汇,如自然现象的名称、亲属的称谓、肢体的名称等,从古到今意义都相同。这反映了古今汉语在词义上具有一定的继承性。
(二)古今词义不同
有以下几种情况:
1、旧词死亡
社会观念的改变使有的词被其他词语取代。
“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倡优”指表演歌舞杂技的人。现在叫做“演员”,旧词“倡优”也不用了。
有的词随着历史事物而消亡。
如:“膢”是古代祭祀饮食神的节日。后来这中祭祀形式消亡,“膢”这个词就不用了。
2、古今同字异词
古代和现代用相同的字记录不同的词,,该字的古义和今义不同。
如“抢”今天表抢劫义。“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抢”是触碰的意思,二者完全不同。
(三)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而酒酸不售。”意思是直到酒味变酸了也卖不掉。“售”古今都有卖东西的意思,但是“售”在古代强调的是卖的结果,即把东西卖出去,卖掉。而今天“售”指卖的行为。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怜”古今都有可怜的意思,但是古代还有“爱”的意思。
“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睡”古今都有睡的意思,但是它在古代专指打瞌睡。现在则泛指所有的睡觉。
二、古今词义变化的类型
(一)词义范围变化
1、词义扩大。
指古义小于今义。词义扩大的现象在汉语词义的发展变化中十分普遍。
“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焚”本义是放火烧山进行围猎。“象有齿以焚其身。”意思是大象因为有价值昂贵的牙而导致遭受围猎。后来“焚”的意义范围扩大,泛指一切焚烧。
古汉语许多词发展中由特指变为泛指,由专名变为通名形。
“色”——古代的意思是脸色,后来的意思指颜色、色彩。
“江”——古代为长江的专名,后来泛指江河。
“河”——古代为黄河的专名,后来泛指江河。
2、词义缩小
词的古义的大于今义,今义包括在古义之中。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丈人”在古代是对老者的尊称。现代“丈人”专指妻子的父亲,即岳父。词义范围缩小了。
“父母闻之,清宫除道。”“清宫”即打扫房屋。“宫”在古代是房屋的统称。后来“宫”专指宫殿,词义缩小。
3、词义转移
两事物之间相似或接近,词义由指甲变为指乙,词义转移。
“夸父与日逐走。”“走”本来指跑,后指步行,行走。词义发生了转换。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兵”本来指兵器,后来指拿兵器的人,再由兵义引申为军队、战争。词义发生了转换。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狱”本来指案件,后来指监狱。词义发生了转换。(二)词义的感情色彩和轻重不同
感情色彩的变化
如“吹嘘”现在指说大话,并且含贬义。在古代指替人宣扬、称扬,
“爪牙”今天只具贬义,相当于说“走狗”、“帮凶”,在古代指得力助手,。
“下流”在古代指地位或处境低下,“下流多谤议。”“下流之人,众毁所归。”今天指品德恶劣,明显贬义。
“谣言”指民间的歌谣谚语,感情是中性的。“长安中谣言曰:‘见乞儿,与美酒,以免破屋之咎。’”现在“谣言”指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并且具有贬义。
也有的词现代转变为褒义,而古代含贬义。如现代“锻炼”一词在“锻炼意志”等场合含有褒义。在古代“锻炼”指玩弄法律陷害别人。
轻重变化
“怨”的古义重,今义轻。它在古代的意思是怨恨、痛恨。如:
“缪公之怨此二人入于骨髓。”用“入骨髓”来形容“怨”的程度,可见“怨”在古代的词义比今义要重得多了。
“闻汉天子甚怨卫律。”用副词“甚”来修饰“怨”,可见怨恨的程度之深。
“恨”在古代的意思是遗憾、不满。古义轻,今义重。
“亡所恨”即没有什么遗憾。“子为父死亡所恨。”
“私恨”即内心私下的遗憾。“而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
今天“恨”的词义比古代重多了,意思是痛恨、怨恨,。
三、掌握词的古义的手段
1、根据词所处的上下文从语境上分析。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在古代指两次或第二次,“再”与“一”、“三”相对使用,可见它不是指“又一次”。
“睡”是打瞌睡,“童子莫对,垂头而睡”,足以说明而不是躺下睡觉。
2、分析字形。
如:“醒”的古义是酒醒。“醒”与“醉”、“酣”等字一样从酉,因此字义与饮酒有关。
再如“劝”古义不是用言语劝说,而是勉力、奋力。从“力”不从“言”。
3、从成语中去考察。
如成语“走马观花”。“走”有跑义。成语“揭竿而起”。“揭”义为“举”,成语“举世无双”,“举”有全义。
4、从同义词、反义词上分析。
同义词并用如“臣虏”、“货财”、“宫室”、“辅相”。
反义词并用如“高下”、“富贫”、“进退”、“穷达”。
并列复合词的词素一般都是同义、近义或反义的,可以提供考察词的古义的线索。我们可以由一个已知的词素意义去了解考察另一个词素的古义。如复合词“觉醒”说明“觉”与“醒”同义,它的古义是睡醒。复合词“寒暄”中的词素“暄”古义是温暖,与“寒”相反。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词的本义
1、什么是词的本义:词在文献语言所使用的几个意义中作为引申派生起点的那个意义。
二、词的引申义
1、什么是词的引申义
在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
例如“道”的本义是道路,由这个意义派生出来的途径、方法、道理、规律、学说、引导等义项都是它的引申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