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三角形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三角形学案

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三角形学案

yEB三角形班级: 姓名: 【考点目标】了解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的定义。

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稳定性、内角和定理。

【教学重难点】利用三角形性质计算和证明。

【课前练习】1.以下列各组线段长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1cm ,2cm ,4 cm B .8 crn ,6cm ,4cm C .12 cm ,5 cm ,6 cm D .2 cm ,3 cm ,6 cm2. 1.在下列长度的四根木棒中,能与3cm ,7cm 两根木棒围成一个三角形的( )A .7cmB .4cmC .3cmD .10cm3.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 cm 和10 cm ,则此三角形的周长是( )A .15cmB .20cmC .25 cmD .20 cm 或25 cm 4.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之比为1:1:2,则这个三角形的三边比为_______.5. 已知D 、E 分别是ΔABC 的边AB 、BC 的中点,F 是BE 的中点.若面ΔDEF 的面积是10,则ΔADC 的面积是多少?二:【例题】例1如图,CE 是ABC D 的外角ACD Ð的平分线,若35B ?o ,60ACE?o ,求∠A 度数。

例2.已知,如图,∠xoy=900,点A 、B 分别在射线Ox,Oy 上移动,BE 是∠ABy 的平分线,BE 的反向延长线与∠OAB 的平分线相交于C 点,试问∠ACB 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保持不变,请给出证明;如果随点A 、B 移动发生变化,请求出变化范围。

ABDE图235°60°【课堂练习】1.两根木棒的长分别为7cm 和10cm ,要选择第三根棒,将它钉成一个三角形框架,那么第三根木棒长xcm 的范围是__________2.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2:3:7,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 .等腰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锐角三角形 D .钝角三角形3.若等腰三角形两边长a和b满足|a-3︱+4 b =0则此三角形周长为______.4.三角形的下列线段中能将三角形的面积分成相等两部分的是( ) A 高 B 中线 C 角平分线 D 中位线5.如图,DE 是△ABC 的中位线, F 是DE 的中点,BF 的延长线交AC 于点H ,求AH :HE6.如图,D 是△ABC 的边BC 上任意一点,E 、F 分别是线段AD 、CE 的中点,且△ABC 的面积为24cm 2,求△BEF 的面积.【课后训练】1.下列每组数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的一组是()A.1cm,2cm,3cm B.3cm,4cm,5cmC.5cm,7cm,13cm D.7cm,7cm,15cm2.在ΔABC中,AC=5,中线AD=4,则AB边的取值范围是()A.1<AB<9 B.3<AB<13C.5<AB<13 D.9<AB<133.三角形中,最多有一个锐角,至少有_____个锐角,最多有______个钝角(或直角),三角形外角中,最多有______个钝角,最多有______个锐角.4.过△ABC的顶点C作边AB的垂线,如果这条垂线将∠ACB分为50°和20°的两个角,那么∠A、∠ B中较大的角的度数是________.5.如图,△ABC中,∠C=90○,点E在AC上,ED⊥AB,垂足为D,且ED平分△ABC的面积,则AD:AC.6.如图所示,在△ABC中,∠A=50°,BO、CO分别平分∠ABC和∠ACB.求∠BOC的度数.7. 已知:△ABC的两边AB=3cm,AC=8cm.(1)若第三边BC长为偶数,求BC的长;(2)若第三边BC长为整数,求BC的长8.已知:如图,正△ABC的边长为a,D为AC边上的一个动点,延长 AB至 E,使 BE=CD,连结DE,交BC 于点P.(1)求证:PD=PE;(2)若D为AC的中点,求BP的长.9. 已知△ABC,(1)如图1-1-27,若P点是∠ABC和∠ACB的角平分线的交点,则∠P=1902A ??;(2)如图1-1-28,若P点是∠ABC和外角∠ACE的角平分线的交点,则∠P=12A Ð;(3)如图1-1-29,若P点是外角∠CBF和∠BCE的角平分线的交点,则∠P=1902A ??。

中考数学全等三角形的复习课教学设计

中考数学全等三角形的复习课教学设计

全等三角形复习〔第1课时〕泰安六中苏晓林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全等三角形全章复习课,首先帮助学生理清全等三角形全章知识脉络,进一步了解全等三角形概念,理解性质、判定与运用;其次对学生所学全等三角形知识进展查缺补漏,再次通过拓展延伸以习题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能力,并对中考对全等三角形考察方向有一个初步感知,为以后复习指明方向。

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强调知识之间相互联系,使学生养成以联系与开展观点学习数学习惯.二、学情分析在知识上,学生经历全等三角形全章学习,对全等三角形性质、判定以及应用根本掌握,初步具有整体认识,但由于间隔时间有点长所以遗忘较多,全等三角形是学习初中几何根底与工具也是中考必考内容。

对全等三角形综合应用以及全章知识脉络形成正是以上各种能力综合表达,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通过复习学生在全等三角形计算、证明对学生推理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与概括归纳能力将有所提高.三、教学目标1.进一步了解全等三角形概念,掌握三角形全等条件与性质;会应用全等三角形性质与判定解决有关问题.2.在题组训练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出全等三角形解题模型,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体会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作用.3.培养学生把已有知识建立在联系思维习惯,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学会思考、讨论、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全等三角形性质与判定应用.难点:能理解运用三角形全等解题根本过程。

五、教法与学法以“自助探究〞为主,以小组合作、练习法为辅;在具体教学活动中,要给予学生充足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先形成自己全等三角形知识认知体系,尝试完成练习;给予学生充足空间展示学习结果,通过讨论交流、学生互评、教师最后点评方式实现本节课教学目.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七、课时安排2课时八、教学过程本节课是全等三角形全章复习课,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学生“练后思〞模式,帮助学生搜整?全等三角形?全章知识脉络,建构知识网络,通过根底训练、概念变式练习、典例探究、拓展应用等活动进展查缺补漏与拓展延伸;借助“根底了题目-变式题目-典型题目-拓展题目〞五个梯次递进教学活动达成教学目标,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思路,引导学生思维方向,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教案:共顶点的等腰三角形与全等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教案:共顶点的等腰三角形与全等

共顶点的等腰三角形与全等(专题复习)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基于全等三角形和轴对称两部分内容基础上的共顶点等腰三角形与全等的综合理解与运用.2.内容解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第十一章三角形、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和第十三章轴对称这三章内容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综合探究具有某种特殊位置关系的等腰三角形的相关内容——共顶点的等腰三角形与全等.全等三角形的几种判定方法及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对应角的相关性质是解决本节知识的一个关键突破点,预证两条线段和两条边相等,就需要将其置于两个全等的三角形中;复杂图形中的基本图形也为求角的度数提供了简洁的思路方法;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即等边三角形的相关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也为本节内容的解决提供了有利条件,借助于特殊角60度构造等边三角形,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转化到同一线段中,这也提供了多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同时,根据旋转前后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为本节知识的变式提供了思路,可以从多种不同形式中让学生去探究其中变与不变的因素;将等边三角形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背景下,借助于直角三角形中,含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解决相关变式问题.从等边三角形到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探索与运用体现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能根据共顶点的等腰三角形找出全等三角形.(2)能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进行综合运用.(3)结合全等和等腰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在具体几何题目中,总结基本图形,归纳几何结题策略.2.目标解析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学生能从共顶点的两个等腰三角的复杂图形中发现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学生能借助于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和两个三角形面积求线段的等量关系、角的度数和证明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推出对应的高也相等,利用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角平分线上,证得一条线段为一个角的角平分线,同时,学生还能熟练掌握预证两条线段相等,则需将两条线段置于两个全等的三角形中解决问题.达成目标(3)的标志是:学生能在求证一条线段为一个角的角平分线时,通过向角的两边作双垂线,利用双垂线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使问题得到解决;学生还能在求线段和差关系时,借助于60度角,构造等边三角形,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转化到同一线段中解决相关问题,让学生学会添加不同的辅助线,真正体会了截长补短的意义.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学生由于添加辅助线的经验不足,对于任何需要添加的辅助线,如何添加,添加的理由是什么,如何描述辅助线仍然没有规律性了解.例如:在“求线段和差关系”的证明中,由于题中60度角比较多,学生如果以不同的角为出发点构造等边三角形,所得到的辅助线也不尽相同,这样,有学生就会很茫然,为什么我的辅助线会和其他同学不同这样的疑问,包括作完辅助线后,我到底将哪条线段进行了平移,接下来该证明哪两条线段相等这些问题.事实上,添加辅助线、描述辅助线本身就是一项探究性活动,是获得证明所采取的一种尝试,有可能成功,有可能失败;对于变式训练,旋转前后哪些量变了,哪些量保持不变,这些都是学生存在困惑的地方.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线段和差关系中辅助线的添加描述和对于旋转问题,能够明确变与不变的元素.四、教学过程设计引言我们前面系统学习了三角形的全等和轴对称的相关知识,相信大家对其都有所理解和掌握.今天,让我们继续探究这两部分内容的综合应用.1. 复习巩固问题1 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哪些?等边三角形有哪些性质?等边三角形有哪些判定? 师生活动:学生回顾旧知,充分掌握判定三角形全等的五种方法、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设计意图:复习三角形全等的五种方法、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问题2 你能分别找出以下列图形中的全等三角形吗?(1)若△ABD 和△AEC 均为等边三角形,请找出下列各图形中的全等三角形.(2)若△ABD 和△AEC 均为等腰三角形,其中AB=AD ,AC=AE ,∠BAD=∠CAE ,请找出下列各图形中的全等三角形.师生活动:学生尝试找出以上图形当中的全等三角形,教师给与适当评价设计意图:让学生直观了解共顶点的等边或等腰三角形几种常见的摆放位置,通过寻找这些图形中的全等三角形,为下面设置的探究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2. 探究学习问题3 如图,已知A 是线段BC 上一点,分别以AB 、AC 为边在同侧作等边△ABD 和△AEC.(1)填空:BE= ,∠ABE= ,∠DFB= °.(2)求证: AF 平分∠BFC.(3)求证: AF +DF=BF.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相互交流,小组间相互补充,派学生代表讲解思路,同学间相互补充,教师再此过程中关注学生能否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设计意图:从特例出发,让学生经历发现结论,说明论证过程,体会相关知识的运用.追问1:还有不同方法解决(2)吗?你的理由是什么?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学生代表汇报交流结果,教师点拨,师生共同总结(2)的不同解法.追问2:你们解决(3)的方法一致吗?还有不同见解吗?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交流讨论,学生代表发表意见,教师点拨.追问3:想要解决(3),你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在哪?师生活动: 学生独立思考,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给与充分的肯定与鼓励.追问4:若BE 、AD 交于点M ,CD 、AE 交于点N ,链接MN ,你还能在图形中找出其他的全等三角形吗?△AMN 是什么三角形?MN 与BC 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师生活动:教师增加新条件,并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并一一作答,学生间相互评价补充,教师最后点评并适当总结,给与恰当评价.问题4 如图,若将上题中的等边△AEC 绕点A 都还成立?请说明理由.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并相互补充,给出结论,说明原因,教师给与评价与鼓励.设计意图:通过旋转变换,让学生体会几何图形的多变,在其过程中体会变与不变元素,抓住本质特征,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5 如图,若将上题中的等边△ABD 和△AEC 改为等腰△ABD 和△AEC ,其中AD=AB ,AE=AC , ∠BAD=∠EAC=a. 上述结论是否都还成立?请说明理由.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并作答,说明其原因.设计意图:拓展问题的研究范围,将问题一般化,让学生经历3. 微课展示4. 巩固应用1. 已知△ABC 和△AEF ,AB=AC ,AE=AF ,∠BAC=∠EAF ,BE 、CF 交于M ,连接MA.(1)如图1,若∠BAC=60°,则△BAE ≌ ;∠CMB= .图1B图2图3BC (2)如图2,若∠BAC=90°,则∠CMB= .(3)如图3,若∠BAC=a, 直接写出∠AME 的度数(用含a 的式子表示).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师生共同评价.设计意图:巩固加深对探究学习中(1)-(3)问题的认识,再次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探讨问题的过程.2. 如图,△AOB 是等边三角形,以直线OA 为x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若B(a,b)且a 、b 满足(20b +-=,D 为y 轴上一动点,以AD 为边作等边△ADC ,CB 交y 轴于E.(1)如图1,求点A 的坐标.(2)如图2,D 为y 轴正半轴上一点,C 在第二象限,CE 的延长线交x 轴于M ,当D 点在y 轴正半轴上运动时,M 点坐标是否变化,若不变,求M 点的坐标,若变化,说明理(3)如图3,D 在y 轴负半轴上,以DA 为边向右构造等边△DAC ,CB 交y 轴于E 点,如果D 点在y 轴负半轴上运动时,仍保持△DAC 为等边三角形,连BE ,试求CE ,OD ,AE 三者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师生活动: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角的特征,用 30设计意图:直角解决问题,(3)通过有梯度的练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条件推理的能力.5.小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本节课解决共顶点的等腰三角形与全等问题关键是什么?(2)本节课解决一条线段为一个角的角平分线的方法有几种?(3)本节课解决线段之间的和差关系的方法是什么?(4)本节课的探究学习用到了什么思想方法?设计意图: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从知识内容、学习过程和思想方法三个方面进行引导. 归纳知识,小结方法,使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习惯。

2019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第21讲直角三角形与勾股定理教案

2019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第21讲直角三角形与勾股定理教案

第20讲:直角三角形与勾股定理一、复习目标(1)掌握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2)掌握角平分线性质的逆定理。

(3)掌握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复习重难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及其应用。

四、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性质与判定b,外接圆半径勾股定理及逆定理互逆命题如果两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正好相反,我们把这样的两命题、定义、定理、公理述,作出________(二)题型、技巧归纳考点一:利用勾股定理求线段的长度技巧归纳:勾股定理的作用:(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求另两边的关系;(3)用于证明平方关系的问题.考点2实际问题中勾股定理的应用技巧归纳:利用勾股定理求最短线路问题的方法:将起点和终点所在的面展开成为一个平面,进而利用勾股定理求最短长度.考点3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应用技巧归纳:判断是否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判断的方法是:判断两个较小的数的平方和是否等于最大数的平方即可判断.考点4定义、命题、定理、反证法技巧归纳:只有对一件事情做出判定的语句才是命题,其中正确的命题是真命题,错误的命题是假命题.对于命题的真假(正误)判断问题,一般只需根据熟记的定义、公式、性质、判定定理等相关内容直接作出判断即可,有的则需要经过必要的推理与计算才能进一步确定真与假.(三)典例精讲例1 将一个有45度角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一张宽为3 cm的纸带边沿上,另一个顶点在纸带的另一边沿上,测得三角板的一边与纸带的一边所在的直线成30度角,如图21-1,则三角板的最大边的长为( )A、3CMB、6CMC、、[解析] 如图所示,过点A作AD⊥BD,垂足为D,所以AB=2AD=2×3=6 (cm),△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2AB=62(cm).例2 一个长方体形的木柜放在墙角处(与墙面和地面均没有缝隙),有一只蚂蚁从柜角A处沿着木柜表面爬到柜角C1处.(1)请你画出蚂蚁能够最快到达目的地的可能路径;(2)当AB=4,BC=4,CC1=5时,求蚂蚁爬过的最短路径的长;(3)求点B1到最短路径的距离.解:(1)如图,木柜的表面展开图是两个矩形和.蚂蚁能够最快到达目的地的可能路径有如图的AC′1和AC1.(2)蚂蚁沿着木柜表面经线段A1B1到C′1,爬过的路径的长是l1=42+(4+5)2=97. 蚂蚁沿着木柜表面经线段BB1到C1,爬过的路径的长是l2=(4+4)2+52=89.l1>l2,最短路径的长是l2=89.(3)作B1E⊥AC1于E,则B1E=B1C1AC1·AA1=489·5=208989例3 已知三组数据:①2,3,4;②3,4,5;③1,,2.分别以每组数据中的三个数为三角形的三边长,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有( )A.② B.①② C.①③ D.②③[解析] 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只要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即可构成直角三角形.只要判断两个较小的数的平方和是否等于最大数的平方即可判断.①∵22+32=13≠42,∴以这三个数为长度的线段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②∵32+42=52,∴以这三个数为长度的线段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符合题意;③∵12+(√3)2=22,∴以这三个数为长度的线段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符合题意.故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有②③.故选D.例4 下列命题为假命题的是( )A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B .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C .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D .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一条边的长与该边上的高的乘积的一半[解析] 选项A 和B 中的命题分别为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与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均为真命题;对于选项C ,只有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而其他三角形的三边都不具有这一关系,因此是假命题;选项D 中的命题是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也是真命题,故应选C.(四)归纳小结本部分内容要求熟练掌握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掌握角平分线性质的逆定理、掌握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2024年中考数学复习+全等三角形课件

2024年中考数学复习+全等三角形课件

3.(2020·衡阳8分)如图,在△ABC中,∠B=∠C,过BC的中点D作 DE⊥AB,DF⊥AC,垂足分别为点E,F. (1)求证:DE=DF;
证明:∵DE⊥AB,DF⊥AC,
∴∠BED=∠CFD=90° ∵D是BC的中点,∴BD=CD. 在△BED和△CFD中,
∠BED=∠CFD ∠B=∠C
BD=CD
强调:两角一边一定能判定三角形全等
方法指 ----全等常见的判定思路: 引
已知一角一边: 找角的邻边 找边的邻角 找边的对角
已知两边:
找第三边 找夹角 找直角
已知两角: 找夹边
找对边 找第三边
方法指 引
E
全等与图形的变换:
D
F
G 轴对称
直观发现全等
平移
旋转
通过图形的变换, 直观发现全等;发现相等的边、相等的角.
1.(2022·衡阳6分)如图,在△ABC中,AB=AC,D,E是BC边上的 点,且BD=CE.求证:AD=AE.
证明:∵AB=AC, ∴∠B=∠C.
在△ABD和△ACE中,
AB=AC
∠B=∠C
全等五行
∴△BADB=DC≌E △ACE(SAS).
∴AD=AE.
2.(2021·衡阳6分)如图,点A,B,D,E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 AC∥DF,BC∥EF.求证:△ABC≌△DEF.
4.(2018·衡阳6分)如图,线段AC,BD相交于点E,AE=DE,BE=CE. (1)求证:△ABE≌△DCE;(2)当AB=5时,求CD的长.
(1)证明:在△ABE和△DCE中,
AE=DE
∠AEB=∠DEC
BE=CE
∴△ABE≌△DCE(SAS).
(2)解:∵△ABE≌△DCE,∴AB=CD. ∵AB=5,∴CD=5.

2020年中考数学教案人教版专题复习: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2020年中考数学教案人教版专题复习: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2020年中考数学人教版专题复习: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一、学习目标:1. 了解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边、高、中线、角平分线);2. 理解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会根据三条线段的长度判断它们能否构成三角形.3. 会画出任意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4. 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二、重点、难点:重点: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 难点: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考点分析:本讲内容在中考中非常重要,但难度不大,要求理解三角形、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概念,掌握三边关系及按边分类,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并能灵活应用于实际,主要以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的形式出现. 知识梳理1. 三角形的边(1)三角形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三角形有六个元素:三条边和三个角.ABCabc(2)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底边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AB C AB C AB C(3)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 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 (1)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画三角形的高时,只需向对边或对边的延长线作垂线,连结顶点与垂足的线段就是该边上的高;三角形的高是线段;三角形的高线(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ABC DEF ABC D EFA BCD EF(1)(2)(3)(2)三角形的中线在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一个三角形有三条中线,且都在三角形的内部,并相交于一点.三角形的中线是一条线段.(3)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一个三角形有三条角平分线,并且都在三角形的内部,相交于一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一条线段,而角的平分线是一条射线.3. 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很广,有很多需要稳定的东西都制成三角形的形状,四边形等其他的多边形不具有稳定性.典例精析知识点一: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例1. 如图所示,在△ABC 中,∠1=∠2,G 为AD 中点,延长BG 交AC 于E .F 为AB 上一点,CF ⊥AD 于H ,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①AD 是△ABE 的角平分线;②BE 是△ABD 边AD 上的中线;③CH 是△ACD 边AD 上的高.A .0个B .1个C .2个D .3个A BCDEFGH12思路分析:题意分析:本题考查对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定义的理解.解题思路:由∠1=∠2知AD 平分∠BAE ,但AD 不是△ABE 内的线段,所以①错;同理,BE 经过△ABD 边AD 的中点G ,但BE 不是△ABD 中的线段,故②不正确;③符合三角形的高的定义,是正确的. 解答过程:B解题后的思考: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是线段,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这个顶点对边上某点所连的线段.例2. 如图所示,在△ABC 中,AD 、CE 是△ABC 的两条高,且BC =5cm ,AD =3cm ,CE =4cm ,求AB 的长.A BCE思路分析:题意分析:本题考查对三角形的高的定义的理解.解题思路:在解答时,首先要弄清三角形的边与边上的高的对应关系,然后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建立等式求解即可.解答过程:在△ABC 中,AD 、CE 分别是BC 、AB 边上的高,所以S △ABC =12AB ·CE =12BC ·AD , 即12AB ×4=12×5×3,AB =154(cm ).解题后的思考:利用面积相等来求线段的长度是一种特殊方法,这种方法可用于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和这两边上的高(四条线段中的三条)求第四条线段的长度.例3. 如图,是一个正五边形木架,那么至少需要加钉几根木条才能固定该正五边形木架?思路分析:题意分析:此题考查三角形稳定性的应用.解题思路:这是一个五边形,要把它的各边都分割到三角形中才能将其固定,这样的木条至少需要2根.解答过程:至少需要加钉2根木条.解题后的思考:由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其他图形不具有稳定性.因此要确定至少需要几根木条才能固定多边形木架,只需确定该多边形至少能分割成几个互不重叠的三角形.例4. 解答下列问题:(1)△ABC 的中线AD ,把△ABC 分成△ABD 和△ACD ,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证明你的结论.(2)你能把一块三角形的土地分成面积相等的四部分分别种西红柿、黄瓜、茄子和土豆吗?画出你的设计图. 思路分析:题意分析:本题考查三角形中线的性质.解题思路:被中线AD 分成的两个三角形△ABD 和△ACD 的边BD =DC ,且这两个三角形中,BD 、DC 边上的高相同,所以这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应用这一结论可将一个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四部分,但应注意分法可能有多种. 解答过程:(1)如图所示,因为AD 是△ABC 的中线,所以BD =DC .过点A 作AE ⊥BC 于E , 则AE 是△ABD 的高,也是△ADC 的高. 所以S △ABD =12BD ·AE ,S △ADC =12DC ·AE . 所以S △ABD =S △ADC .ABCD E(2)方法不唯一,如下图所示.在图①中BE =DE =DF =FC ;在图②中BD =DC ,AE =BE ,AF =FC ;在图③中BD =DC ,AE =DE .还有一些其他分法,原理是一样的.AAABBBC C CD D D EFEFE①②③解题后的思考:三角形的中线把一边平分,并且把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平分.我们常用这个结论来说明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小结:在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中,应重点掌握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的定义与性质.如: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三角形的边与该边上的高的积相等.知识点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例5.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8、x,若x的值为偶数,则x的值有()A.6个B.5个C.4个D.3个思路分析:题意分析:本题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题思路:x的取值不能太大,因为有3+8>x,即x<11.x的取值也不能太小,因为有3+x>8,即x>5,在这个范围内的偶数有6、8、10,共3个.解答过程:D解题后的思考:解答这个问题要注意两点:①对于x的取值要保证3、8、x能组成三角形,也就是要满足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②x的值为偶数.学了不等式的知识后解答本题会更容易一些.例6.以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为边,哪些可以构成一个三角形,哪些不能构成三角形?(1)6cm,8cm,10cm;(2)3cm,8cm,11cm;(3)3cm,4cm,10cm;(4)三条线段之比为4∶6∶7.思路分析:题意分析:前三个小题所给线段长度是确定的数值,容易进行决断,第(4)小题的三条线段是比例关系,可以设其长度分别为4x、6x、7x,其中x是任意大于0的常数,再进行判断.解题思路:要构成一个三角形,必须满足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在运用时,习惯于检查较小的两边之和是否大于第三边.解答过程:(1)因为6cm+8cm>10cm,所以6cm、8cm、10cm能构成三角形.(2)因为3cm+8cm=11cm,所以3cm、8cm、11cm不能构成三角形.(3)因为3cm+4cm<10cm,所以3cm、4cm、10cm不能构成三角形.(4)设三条线段之比为4x、6x、7x,因为:4x+6x>7x,所以三条线段之比为4∶6∶7时,此三条线段能构成三角形.解题后的思考:判断以三条线段为边能否构成三角形的简易方法是:(1)判断出较长的一边;(2)看较短的两边之和是否大于较长的一边,若是,则能构成三角形,若不是,则不能构成三角形.例7. 在△ABC 中,AB =AC ,AC 边上的中线BD 把△ABC 的周长分为12cm 和15cm 两部分,求三角形的各边长. 思路分析:题意分析:△ABC 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周长被BD 分成AB +AD 和BC +DC 两部分,这两部分的长度分别12cm 和15cm .解题思路:因为中线BD 的端点D 是AC 边的中点,所以AD =CD ,造成两部分周长不等的原因是BC 边与AB 、AC 边不等,故应分类讨论.ABCDABC D(1)(2)① ②解答过程:如图①所示,设AB =x ,AD =CD =12x .(1)若AB +AD =12,即x +12x =12,所以x =8, 即AB =AC =8,则CD =4. 故BC =15-4=11.此时AB +AC >BC ,所以三边长为8、8、11.(2)如图②所示,若AB +AD =15,即x +12x =15,所以x =10. 即AB =AC =10,则CD =5. 故BC =12-5=7.显然此时三角形存在,所以三边长为10、10、7.综上所述,此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8、8、11或10、10、7.解题后的思考:由于等腰三角形的腰和底边的长度不相等,所以在求其边长或周长的时候,常要分类讨论.例8. 如图所示,草原上有四口油井,位于四边形ABCD 的四个顶点,现要建一个维修站O ,为了使维修站到四口油井的距离之和最小,试问这个维修站O 建在AC 、BD 的交点处的理由是什么?ABC DO思路分析:题意分析:本题中到A 、B 、C 、D 四个点的距离之和的最小的位置已经给出,要求说出理由. 解题思路:说明这个维修站O 建在AC 、BD 的交点处的理由,就是说明交点O 到A 、B 、C 、D 四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可以用举反例的方法说明,取不同于点O 的任意一点O’,说明O’到四个点的距离之和不是最小的就可以了.解答过程:取异于点O 的点O’,根据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有:O’D +O’B >OD +OB ,O’A +O’C >OA +OC . 所以O’D +O’B +O’A +O’C >OD +OB +OA +OC . 即OD +OB +OA +OC 为最小.ABC DOO'解题后的思考:解答实际应用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将其转化成所学的数学问题.另外,本题还可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因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所以对于点A 和点C 来说,只有点O 在线段AC 上时,OA +OC 才是最小的,同理,点O 也必须在线段BD 上,所以维修站O 一定要建在AC 和BD 的交点处.小结: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三角形的重要性质,也是构成三角形的必要条件,它与不等式的知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以后学不等式的时候,同学们要注意记得将它们进行综合学习.提分技巧1.在运用“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一般情况下,找出较短的两边和最长的边,只判断较短两边的和大于最长的边就可以了,不必一一验证.2.对于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我们探究出了一些重要性质.如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三角形中如果有两条高,在求高或边长时常用等积法.。

初中数学常考教案

初中数学常考教案

初中数学常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相似三角形的定义;2.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3. 相似三角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2. 相似三角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已学过的三角形知识,如三角形的分类、内角和等,为学生引入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2. 新课讲解:(1)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展示两组三角形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两组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导学生发现,两组三角形对应角度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进而引入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在三角形中,如果两个三角形对应角度相等,对应边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引导学生根据定义,总结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如: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度相等,对应边成比例,对应高的比相等,对应角平分线的比相等等。

(3)相似三角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举例讲解相似三角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已知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和一边长,如何求另一边长;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和一边长,如何求第三个角等。

3. 课堂练习:出示一些有关相似三角形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相似三角形知识的掌握程度。

4. 总结:对本节课相似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注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相似三角形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对相似三角形性质的讲解和应用。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

中考数学第四单元“三角形”复习课件

中考数学第四单元“三角形”复习课件

第18讲 │ 考点随堂练
6.∠A 与∠B 互为补角,且∠A>∠B,那么∠B 的余角等于
(A )
A.12(∠A-∠B)
B.12(∠A+∠B)
C.12∠A
D.12∠B
[解析] ∠A 与∠B 互为补角,则∠A+∠B=180°,所以 ∠B=180°-∠A,则∠B 的余角为=90°-(180°-∠A)= ∠A-90°=∠A-12(∠A+∠B)=12(∠A-∠B).
[解析] 经过一个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三点可能可以 画 3 条直线,也可能画一条直线,直线可以向两方无限延 伸,所以直线不能比较长短.所以只有 C 是正确的,用直 线上的两个点表示直线,表示时位置可以交换.
第18讲 │ 考点随堂练
4.如图 18-3,已知点 A、B、C、D、E 在同一直线上,且 AC =BD,E 是线段 BC 的中点.
第18讲 │ 考点随堂练
第18讲 │ 归类示例
归类示例
类型之一 线与角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 类型之一 线与角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命题角度: 1.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性质及计算 2.角的有关性质及计算
如图 18-2,将一副三角板叠放在 一起,使直角顶点重合于 O 点, 则∠AOC+∠DOB=___1_8_0_°__.
A.5 cm
B.6cm
C.10 cm
D.不能确定
图19-1
第18讲 │ 考点随堂练
7.如图 18-5,甲从 A 点出发向北偏东 70°方向走 50 m 至点 B, 乙从 A 出发向南偏西 15°方向走 80 m 至点 C,则∠BAC 的度数 是____1_2_5_°_______.
图 18-5 [解析] 90°-70°=20°,所以∠BAC=20°+90°+15°=125°.

2019年中考数学《“3,4,5”直角三角形的奇思妙想》复习教学案

2019年中考数学《“3,4,5”直角三角形的奇思妙想》复习教学案

“3,4,5”直角三角形的奇思妙想提到三边长都是整数的直角三角形,我们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边长为“3,4,5”的直角三角形.早在西汉时期,算书《周髀算经》中就有“勾三股四弦五”的记载.其实,我们对“3,4,5” 直角三角形进一步探究,还能发现一些有趣且有用的结论. 一、基础准备如图1 , Rt ABC V 中,90C ∠=︒,3BC =,4AC =,5AB =,CAB α∠=,CBA β∠=,显然90αβ+=︒.延长CA 至点D ,使得5AD AB ==,连结BD ,则ABD V 是等腰三角形,2D α∠=.在Rt BCD V 中,31tan tan2453BC D DC α∠====+ 同样方法,可求得41tan tan2352AC E EC β∠====+同时90452222αβαβ+︒+===︒提炼如下:1tan23α=, 1tan 22β=,90αβ+=︒,4522αβ+==︒.用文字语言表述为:如果两个锐角的正切值分别为13,12,那么这两个锐角的和为45︒. 我们不妨用约定符号将上述结果简记为“13”+“12”=45︒.(其中“13”,“12”分别表示正切值为13,12的锐角) 下面我们运用此结论来解决问题,并与常规解法进行比较.二、运用策略例1 如图2,在33⨯的格中标出了1∠和2∠,则1+2=∠∠ .解法1 构造三角形,从而发现1∠和2∠间的关系.如图3,显然1=3∠∠,2=4∠∠, 并且90ABC ∠=︒,AB BC =,1+23445∴∠∠=∠+∠=︒.解法2 利用“13”+“12”=45︒的结论解决问题.图2中,1tan 13∠=,1tan 22∠=.根据结论“如果两个锐角的正切值分别为13,12,那么这两个锐角的和为45︒,得1+245∠∠=︒.例2 如图4,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6,点E 、F 分别在AB ,AD 上,若3BE =,且45ECF ∠=︒,则CF 的长为( )(A)解法1 通过作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适当假设线段长,利用勾股定理得出等量关系式,最终求出CF 的长.解 如图5,延长FD 到G ,使DG BE =,连结CG 、EF .∵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CD CB =,90B CDG ∠=∠=︒, BCE DCG ∴≅V V ,CG CE ∴=,DCG BCE ∠=∠,45GCF DCG DCF BCE DCF ECF ∴∠=∠+∠=∠+∠=︒=∠, GCF ECF ∴≅V V ,GF EF ∴=.设DF x =,则6AF x =-,3EF GF GD DF x ==+=+. 在Rt AEF V 中,222AE AF EF +=, 2223(6)(3)x x ∴+-=+.解得2x =,则4DF =.CF ∴==故选A解法2 利用“13”+“12”=45︒的结论求解. 易见图4中,45DCF ECB ∠+∠=︒, 且31tan 62BE ECB BC ∠===.根据“13”+“12”=45︒,得1tan 3DCF ∠=,123DF CD ∴==.在Rt DCF V 中,求得CF ==. 故选A.点评 比较两种做法,我们发现利用“13”+“12”=45︒解决问题更加方便快捷. 再来一题试试看吧!例3 如图6,在ABC V 中,45BAC ∠=︒,AD 是BC 边上的高,3BD =,2DC =则AD 的长为 .解法一 构造正方形,利用勾股定理求AD 长.如图7,分别以AB 、AC 为对称轴,画出ABD V 、ACD V 的轴对称图形,D 点的对称点为E 、F ,延长EB 、FC 相交于G 点,得到四边形AEGF 是正方形.根据对称的性质,可得2BE BD ==,3CF CD ==.设AD x =,则正方形AEGF 的边长是x ,2BG EG BE x ∴=-=-,3CG FG CF x =-=-.在Rt BCG V 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222(2)(3)5x x -+-=,解得:6x =或1-(舍去). 故边长是6.解法2 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相似求解.如图8,过点B 作BE AC ⊥,垂足为E ,交AD 于点F .45BAC ∠=︒Q ,BE AE ∴=.90C EBC ∠+∠=︒Q ,90C EAF ∠+∠=︒ EAF EBC ∴∠=∠,AFE BCE ∴≅V V .5AF BC BD DC ∴==+=,FBD DAC ∠=∠.又90BDF ADC ∠=∠=︒Q ,BDF ADC ∴V :V , FD BDDC AD∴=. 设FD 长为x ,即325x x=+解得1x =,即1FD =,516AD AF FD ∴=+=+=.故答案为6解法3 凭借直觉经验,利用“13”+“12”=45︒求解. 图6中,45BAC BAD DAC ∠=∠+∠=︒,联想到“13”+“12”=45︒,发现当6AD =时,恰好有1tan 2BAD ∠=,1tan 3DAC ∠=,从而知6AD =.点评解法1、解法2中需要作辅助线,构造全等或相似,利用勾股定理来求解,方法不容易想到,解决起来也比较耗时。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导学案直角三角形(含答案)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导学案直角三角形(含答案)

中考数学专题练习19《直角三角形》【知识归纳】1.直角三角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2.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2)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3)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3.直角三角形的判定(1)两个内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勾股定理及逆定理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那么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基础检测】1.(·广西百色·3分)如图,△ABC中,∠C=90°,∠A=30°,AB=12,则BC=()A.6 B.6 C.6 D.122.(·贵州安顺·3分)如图,在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B,C都在格点上,则∠ABC的正切值是()A.2 B. C. D.3.(广西南宁3分)如图,厂房屋顶人字形(等腰三角形)钢架的跨度BC=10米,∠B=36°,则中柱AD(D为底边中点)的长是()A.5sin36°米 B.5cos36°米 C.5tan36°米 D.10tan36°米4.(海南3分)如图,AD是△ABC的中线,∠ADC=45°,把△ADC沿着直线AD对折,点C 落在点E的位置.如果BC=6,那么线段BE的长度为()A.6 B.6C.2D.35.(·四川南充)如图,在Rt△ABC中,∠A=30°,BC=1,点D,E分别是直角边BC,AC 的中点,则DE的长为()A.1 B.2 C.D.1+6. (·浙江省湖州市·4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BC=6,AC=8,分别以点A,B为圆心,大于线段AB长度一半的长为半径作弧,相交于点E,F,过点E,F作直线EF,交AB于点D,连结CD,则CD的长是.7. (·湖北随州·3分)如图,在△ABC中,∠ACB=90°,M、N分别是AB、AC的中点,延长BC至点D,使CD=BD,连接DM、DN、MN.若AB=6,则DN= .8.(·湖北荆州·10分)如图,A、F、B、C是半圆O上的四个点,四边形OABC是平行四边形,∠FAB=15°,连接OF交AB于点E,过点C作OF的平行线交AB的延长线于点D,延长AF交直线CD于点H.(1)求证:CD是半圆O的切线;(2)若DH=6﹣3,求EF和半径OA的长.【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毕节市)(第5题)下列各组数据中的三个数作为三角形的边长,其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 B. 1,, C. 6,7,8 D. 2,3,42.(•青岛,第4题3分)如图,在△ABC中,∠C=90°,∠B=30°,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垂足为E,DE=1,则BC=()A. B. 2 C.3 D. +23. 如图,在△ABC中,∠A=36°,AB=AC,BD是△ABC的角平分线,若在边AB上截取BE=BC,连接DE,则图中等腰三角形共有()A.2个 B.3个 C.4个 D.5个4.如图,在△ABC中,∠C=90°,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D,交BC于E,连接AE,若CE=5,AC=12,则BE的长是A.5 B.10 C.12 D.135.(·湖北荆门·3分)如图,△ABC中,AB=AC,AD是∠BAC的平分线.已知AB=5,AD=3,则BC的长为()A.5 B.6 C.8 D.106.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锐角等于60°,则另一个锐角的度数是( )A.120° B.90° C.60° D.30°7. 已知等腰三角形ABC中,腰AB=8,底BC=5,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第11题图)A. 21B. 20C. 19D. 188.(·四川宜宾)如图,在△ABC中,∠C=90°,AC=4,BC=3,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使点C落在线段AB上的点E处,点B落在点D处,则B、D两点间的距离为()A. B.2 C.3 D.29.(·湖北荆州·3分)如图,在4×4的正方形方格图形中,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ABC的顶点都在格点上,则图中∠ABC的余弦值是()A.2 B. C. D.二.填空题10.(湖北省鄂州市,15,3分)著名画家达芬奇不仅画艺超群,同时还是一个数学家、发明家.他曾经设计过一种圆规如图所示,有两个互相垂直的滑槽(滑槽宽度忽略不计),一根没有弹性的木棒的两端A、B能在滑槽内自由滑动,将笔插入位于木棒中点P处的小孔中,随着木棒的滑动就可以画出一个圆来.若AB=20cm,则画出的圆的半径为10 cm.11.(·四川宜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以点P(1,1)为圆心、为半径作圆,则该圆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12.(·四川内江)如图4,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C=8,BD=6,OE⊥BC,垂足为点E,则OE=______.13. (·湖北武汉)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90°,AB=3,BC=4,CD=10,DA =55,则BD的长为_______.14. 如图,是矗立在高速公路水平地面上的交通警示牌,经测量得到如下数据:AM=4米,AB=8米,∠MAD=45°,∠MBC=30°,则警示牌的高CD为米(结果精确到0.1米,=1.73).15. (·江西·3分)如图是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已知AB=8,AD=7,E为AB上一点,AE=5,现要剪下一张等腰三角形纸片(△AEP),使点P落在长方形ABCD的某一条边上,则等腰三角形AEP的底边长是.DO CEBA图4三.解答题16.(江西,23,10分)某数学活动小组在作三角形的拓展图形,研究其性质时,经历了如下过程:●操作发现:在等腰△ABC中,AB=AC,分别以AB和AC为斜边,向△ABC的外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1所示,其中DF⊥AB于点F,EG⊥AC于点G,M是BC的中点,连接MD和ME,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填序号即可)①AF=AG=AB;②MD=ME;③整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④∠DAB=∠DMB.●数学思考:在任意△ABC中,分别以AB和AC为斜边,向△ABC的外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2所示,M是BC的中点,连接MD和ME,则MD和ME具有怎样的数量和位置关系?请给出证明过程;●类比探索:在任意△ABC中,仍分别以AB和AC为斜边,向△ABC的内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3所示,M是BC的中点,连接MD和ME,试判断△MED的形状.答:.17.(·湖北咸宁)定义:数学活动课上,乐老师给出如下定义:有一组对边相等而另一组对边不相等的凸四边形叫做对等四边形.理解:(1)如图1,已知A、B、C在格点(小正方形的顶点)上,请在方格图中画出以格点为顶点,AB、BC为边的两个对等四边形ABCD;(2)如图2,在圆内接四边形ABCD中,AB是⊙O的直径,AC=BD.求证:四边形ABCD是对等四边形;(3)如图3,在Rt△PBC中,∠PCB=90°,BC=11,tan∠PBC=,点A在BP边上,且AB=13.用圆规在PC上找到符合条件的点D,使四边形ABCD为对等四边形,并求出CD的长.【知识归纳答案】1.直角三角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 90°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2.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2)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3.直角三角形的判定(1)两个内角和为90°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勾股定理及逆定理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那么a2+b2=c2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基础检测答案】1.(·广西百色·3分)如图,△ABC中,∠C=90°,∠A=30°,AB=12,则BC=()A.6 B.6C.6D.12【考点】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分析】根据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解.【解答】解:∵∠C=90°,∠A=30°,AB=12,∴BC=12sin30°=12×=6,故答选A.2.(·贵州安顺)如图,在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B,C都在格点上,则∠ABC的正切值是()A.2B. C. D.【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C、AB的长,根据正切函数的定义,可得答案.【解答】解:如图:,由勾股定理,得AC=,AB=2,BC=,∴△ABC为直角三角形,∴tan∠B==,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先求出AC、AB的长,再求正切函数.3.(广西南宁3分)如图,厂房屋顶人字形(等腰三角形)钢架的跨度BC=10米,∠B=36°,则中柱AD(D为底边中点)的长是()A.5sin36°米 B.5cos36°米 C.5tan36°米 D.10tan36°米【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DC=BD=5米,在Rt△ABD中,利用∠B的正切进行计算即可得到AD的长度.【解答】解:∵AB=AC,AD⊥BC,BC=10米,∴DC=BD=5米,在Rt△ADC中,∠B=36°,∴tan36°=,即AD=BD•tan36°=5tan36°(米).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4.(海南3分)如图,AD是△ABC的中线,∠ADC=45°,把△ADC沿着直线AD对折,点C 落在点E的位置.如果BC=6,那么线段BE的长度为()A.6 B.6C.2D.3【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判定△ED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再求BE.【解答】解:根据折叠的性质知,CD=ED,∠CDA=∠ADE=45°,∴∠CDE=∠BDE=90°,∵BD=CD,BC=6,∴BD=ED=3,即△ED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E=BD=×3=3,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还考查的知识点有两个:1、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2、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解.5.(四川南充)如图,在Rt△ABC中,∠A=30°,BC=1,点D,E分别是直角边BC,AC的中点,则DE的长为()A.1 B.2 C.D.1+【分析】由“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得AB=2BC=2.然后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求得DE=AB.【解答】解:如图,∵在Rt△ABC中,∠C=90°,∠A=30°,∴AB=2BC=2.又∵点D、E分别是AC、BC的中点,∴DE是△ACB的中位线,∴DE=0.5 AB=1.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是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即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6. (浙江省湖州市·4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BC=6,AC=8,分别以点A,B为圆心,大于线段AB长度一半的长为半径作弧,相交于点E,F,过点E,F作直线EF,交AB于点D,连结CD,则CD的长是 5 .【考点】作图—基本作图;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勾股定理.【分析】首先说明AD=DB,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由题意EF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AD=DB,Rt△ABC中,∵∠ACB=90°,BC=6,AC=8,∴AB===10,∵AD=DB,∠ACB=90°,∴CD=AB=5.故答案为5.7. (湖北随州·3分)如图,在△ABC中,∠ACB=90°,M、N分别是AB、AC的中点,延长BC至点D,使CD=BD,连接DM、DN、MN.若AB=6,则DN= 3 .【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连接CM,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到NM=CB,MN∥BC,证明四边形DCMN是平行四边形,得到DN=CM,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M=AB=3,等量代换即可.【解答】解:连接CM,∵M、N分别是AB、AC的中点,∴NM=CB,MN∥BC,又CD=BD,∴MN=CD,又MN∥BC,∴四边形DCMN是平行四边形,∴DN=CM,∵∠ACB=90°,M是AB的中点,∴CM=AB=3,∴DN=3,故答案为:3.8.(湖北荆州·10分)如图,A、F、B、C是半圆O上的四个点,四边形OABC是平行四边形,∠FAB=15°,连接OF交AB于点E,过点C作OF的平行线交AB的延长线于点D,延长AF交直线CD于点H.(1)求证:CD是半圆O的切线;(2)若DH=6﹣3,求EF和半径OA的长.【分析】(1)连接OB,根据已知条件得到△AOB是等边三角形,得到∠AO B=60°,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AOF=∠BOF=30°,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OC⊥CD,由切线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DBC=∠EAO=60°,解直角三角形得到BD=BC=AB,推出AE= AD,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求得EF=2﹣,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1)连接OB,∵OA=OB=OC,∵四边形OABC是平行四边形,∴AB=OC,∴△AOB是等边三角形,∴∠AOB=60°,∵∠FAD=15°,∴∠BOF=30°,∴∠AOF=∠BOF=30°,∴OF⊥AB,∵CD∥OF,∴CD⊥AD,∵AD∥OC,∴OC⊥CD,∴CD是半圆O的切线;(2)∵BC∥OA,∴∠DBC=∠EAO=60°,∴BD=BC=AB,∴AE=AD,∵EF∥DH,∴△AEF∽△ADH,∴,∵DH=6﹣3,∴EF=2﹣,∵OF=OA,∴OE=OA﹣(2﹣),∵∠AOE=30°,∴==,解得:OA=2.【点评】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连接OB构造等边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达标检测答案】一.选择题1.(•毕节市)下列各组数据中的三个数作为三角形的边长,其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B. 1,, C. 6,7,8 D. 2,3,4【解析】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知道三条边的大小,用较小的两条边的平方和与最大的边的平方比较,如果相等,则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否则不是.【解答】解:A、()2+()2≠()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错误;B、12+()2=()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正确;C、62+72≠8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错误;D、22+32≠4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已知三角形三边的长,只要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加以判断即可.2.(•青岛)如图,在△ABC中,∠C=90°,∠B=30°,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垂足为E,DE=1,则BC=()A. B. 2 C.3 D. +2【解析】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求得CD的长,然后在直角△BDE 中,根据30°的锐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求得BD长,则BC即可求得.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30°的锐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理解性质定理是关键.3. 如图,在△ABC 中,∠A=36°,AB=AC ,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若在边AB 上截取BE=BC ,连接DE,则图中等腰三角形共有(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 【答案】D【解析】在△ABC 中,∠A=36°,AB=AC ,求得∠ABC=∠C=72°,且△ABC 是等腰三角形. 因为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 所以∠ABD=∠DBC=36° 所以△ABD 是等腰三角形. 在△BDC 中有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出∠BDC=72° 所以△BDC 是等腰三角形.所以BD=BC=BE 所以△BDE 是等腰三角形.所以∠BDE=72°, 所以∠ADE=36°, 所以△ADE 是等腰三角形.共5个. 故选D .4.如图,在△ABC 中,∠C=90°,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D ,交BC 于E ,连接AE ,若CE=5,AC=12,则BE 的长是 A .5B .10C .12D .13【解答】解:∵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AB ,∠C=90°, ∴CD=DE=1,又∵直角△BDE 中,∠B=30°, ∴BD=2DE=2, ∴BC=CD+BD=1+2=3.【答案】D.【解析】在Rt△CAE中,CE=5,AC=12,由勾股定理得:2213AE AC CE=+=又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BE=AE=13.故选D.5.(湖北荆门·3分)如图,△ABC中,AB=AC,AD是∠BAC的平分线.已知AB=5,AD=3,则BC的长为()A.5 B.6 C.8 D.10【考点】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D⊥BC,BD=CD,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AB=AC,AD是∠BAC的平分线,∴AD⊥BC,BD=CD,∵AB=5,AD=3,∴BD==4,∴BC=2BD=8,故选C.6.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锐角等于60°,则另一个锐角的度数是( )A.120° B.90° C.60° D.30°【答案】D.【解析】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列式计算即可得解:(第11题图)∵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等于60°,∴另一个锐角的度数=90°﹣60°=30°.故选D.7. 已知等腰三角形ABC中,腰AB=8,底BC=5,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A. 21B. 20C. 19D. 18【答案】A.【解析】由于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题目给出了腰和底,根据周长的定义即可求解:∵8+8+5=21.∴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21.故选A.8.(四川宜宾)如图,在△ABC中,∠C=90°,AC=4,BC=3,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使点C落在线段AB上的点E处,点B落在点D处,则B、D两点间的距离为()A. B.2C.3 D.2【考点】旋转的性质.【分析】通过勾股定理计算出AB长度,利用旋转性质求出各对应线段长度,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D两点间的距离.【解答】解:∵在△ABC中,∠C=90°,AC=4,BC=3,∴AB=5,∵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使点C落在线段AB上的点E处,点B落在点D处,∴AE=4,DE=3,∴BE=1,在Rt△BED中,BD==.故选:A.9.(湖北荆州·3分)如图,在4×4的正方形方格图形中,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ABC 的顶点都在格点上,则图中∠ABC的余弦值是()A.2 B. C. D.【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出△ABC的形状,再由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由图可知,AC2=22+42=20,BC2=12+22=5,AB2=32+42=25,∴△ABC是直角三角形,且∠ACB=90°,∴cos∠ABC==.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熟知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0.(湖北省鄂州市,15,3分)著名画家达芬奇不仅画艺超群,同时还是一个数学家、发明家.他曾经设计过一种圆规如图所示,有两个互相垂直的滑槽(滑槽宽度忽略不计),一根没有弹性的木棒的两端A、B能在滑槽内自由滑动,将笔插入位于木棒中点P处的小孔中,随着木棒的滑动就可以画出一个圆来.若AB=20cm,则画出的圆的半径为10 cm.【解析】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解答】连接OP,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OP的长,画出的圆的半径就是OP长.【点评】解:连接OP,∵△AOB是直角三角形,P为斜边AB的中点,∴OP=AB,∵AB=20cm,∴OP=10cm,故答案为:10.11.(四川宜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以点P(1,1)为圆心、为半径作圆,则该圆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3),(0,﹣1).【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根据勾股定理先求出直角三角形的另外一个直角边,再根据点P的坐标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以(1,1)为圆心,为半径画圆,与y轴相交,构成直角三角形,用勾股定理计算得另一直角边的长为2,则与y轴交点坐标为(0,3)或(0,﹣1).故答案为:(0,3),(0,﹣1).12.(四川内江)如图4,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C=8,BD=6,OE ⊥BC,垂足为点E,则OE=______.[答案]12 5[考点]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

中考数学复习讲义课件 第4单元 第16讲 三角形及其性质

中考数学复习讲义课件 第4单元 第16讲 三角形及其性质

10.(2021·河北)如图是可调躺椅示意图(数据如图),AE 与 BD 的交点为 C, 且∠A,∠B,∠E 保持不变.为了舒适,需调整∠D 的大小,使∠EFD= 110°,则图中∠D 应 减少 (填“增加”或“减少”) 10 °.
在计算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度时,先判断出要求的角与所在三角形中已知角 之间的关系,再合理选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角度.在解题时要注意角 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的综合应用.
12.(2021·衢州)如图,在△ABC 中,AB=4,AC=5,BC=6,点 D,E,F 分别是 AB,BC,CA 的中点,连接 DE,EF,则四边形 ADEF 的周长为( B )
A.6 B.9 C.12 D.15
13.(2021·雅安)如图,在 Rt△ABC 中,∠ABC=90°,BF 是 AC 边上的中 线,DE 是△ABC 的中位线.若 DE=6,则 BF 的长为( A )
第四单元 三角形
第16讲 三角形及其性质
1 知识梳理素养形成 2 考法聚焦素养提升
知识梳理素养 形成
考法聚焦素养 提升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2020.8,2012.12 涉及)
1.(2021·南京)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与长度为 5 的线段首尾依次相连能组成
四边形的是( D )
A.1,1,1
[分析] (1)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求出∠CBD,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计 算,可得∠CBE 的度数; (2)在△CBE 中,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出∠CEB 的度数,再根据平行 线的性质即可得∠F 的度数.
2.(2021·娄底)如图,AB∥CD,点 E,F 在 AC 边上,已知∠CED=70°, ∠BFC=130°,则∠B+∠D 的度数为( C )
例 如图,在 Rt△ABC 中,∠ACB=90°,∠A=34°,△ABC 的外角 ∠CBD 的平分线 BE 交 AC 的延长线于点 E. (2)过点 D 作 DF∥BE,交 AC 的延长线于点 F,求∠F 的度数.

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 三角形

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 三角形
正整数,则这样的三角形个数为( B ) A.2 B.3 C.5 D.13
类型之二 三角形的重要线段的应用 命题角度: 1.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 2.三角形的中位线
[2011·成都] 如图 19-1,在△ABC 中,D、E 分别是边 AC、 BC 的中点,若 DE=4,则 AB=___8_____.
1.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________)S.SS 2.两个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________). ASA3.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
________).
4.两条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________).
命题角度: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 3.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中线)、两底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2011·株洲] 如图 21-1,△ABC 中,AB=AC,∠A=36°, AC 的垂直平分线交 AB 于 E,D 为垂足,连接 EC.
__5_0_°____.
图 19-2
全等三角形
考点1 全等图形及全等三角形
1.能够完全_____重__合_的两个图形称为全等形,全等图形的形状和 ______大__小都相同.
2.能够完全______重_合_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 [注意] 完全重合有两层含义:(1)图形的形状相同;(2)图形的大小相等
大于
[总结] 任意三角形中,最多有三个锐角,最少有两个锐角,最多有一个钝
角,最多有一个直角.
互余
类型之一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命题角度: 1.利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2.利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求字母的取值范围 3.三角形的稳定性

初三中考第一轮复习全等三角形(一对一教案)

初三中考第一轮复习全等三角形(一对一教案)

初三中考第⼀轮复习全等三⾓形(⼀对⼀教案)学科教师辅导讲义学员编号:年级:课时数:学员姓名:辅导科⽬:学科教师:授课类型T全等三⾓形判定 C 全等三⾓形的判定特点T 中考题型分析授课⽇期及时段教学内容⼀、同步知识梳理1.判定和性质⼀般三⾓形直⾓三⾓形判定边⾓边(SAS)、⾓边⾓(ASA)⾓⾓边(AAS)、边边边(SSS)具备⼀般三⾓形的判定⽅法斜边和⼀条直⾓边对应相等(HL)性质对应边相等,对应⾓相等对应中线相等,对应⾼相等,对应⾓平分线相等注:①判定两个三⾓形全等必须有⼀组边对应相等;②全等三⾓形⾯积相等.2.证题的思路:)找任意⼀边()找两⾓的夹边(已知两⾓)找夹已知边的另⼀⾓()找已知边的对⾓(找已知⾓的另⼀边(边为⾓的邻边)任意⾓(若边为⾓的对边,则找已知⼀边⼀⾓)找第三边()找直⾓()找夹⾓(已知两边AASASAASAAASSASAASSSSHLSAS⼆、同步题型分析题型1:边边边(SSS)的证明(.★.)例..1.:.已知:如图1,AD=BC.AC=BD.试证明:∠CAD=∠DBC.图1提⽰:证明△ABD≌△BAC,得到∠BAD=∠ABC,∠DBA=∠CAB,通过∠BAD—∠CAB=∠ABC—∠DBA,证明∠CAD=∠DBC。

题型2:边⾓边(SAS)的证明(.★.)例..1.:.已知:如图2,AB=AC,BE=CD.求证:∠B=∠C.图2提⽰:由....AB=AC,BE=CD,得到AD=AE,证明△ABD≌△ACE,得到∠B=∠C(.★.)例..2.:.已知:如图3,AB=AD,AC=AE,∠1=∠2.求证:BC=DE.图3提⽰:由....∠1=∠2,得到∠BAC=∠DAE,证明△BAC≌△DAE,得到BC=DE(.★★..3.:.如图4,将两个⼀⼤、⼀⼩的等腰直⾓三⾓尺拼接(A、B、D三点共线,AB=CB,EB=DB,..)例∠ABC=∠EBD=90°),连接AE、CD,试确定AE与CD的位置与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图4提⽰:延长..AB=CB,EB=DB,∠ABE=∠CBD=90°,证明△ABE≌△CBD,得到..F.,由.....AE..交.CD..于点AE=CD,∠EAB=∠DCB,再由∠CDB+∠DCB=90o,得到∠CEF+∠ECF=90°,证明AE⊥CD 题型3:⾓边⾓(ASA)、⾓⾓边(AAS)的证明(.★.)例..1.:.已知:如图5,AB ⊥AE ,AD ⊥AC ,∠E =∠B ,DE =CB .求证:AD =AC .图5提⽰:由....AB ⊥AE ,AD ⊥AC ,得到∠CAB =∠DAE ,根据∠E =∠B ,DE =CB ,证明△C AB≌△DAE ,得到AD =AC(.★★..)例..2.:.已知:如图6,在△MPN 中,H 是⾼MQ 和NR 的交点,且MQ =NQ .求证:HN =PM .图6提⽰:由....MQ 和NR 是△MPN 的⾼,得到∠MQP =∠NRP =90°,继⽽得到∠PMQ =∠PNR ,结合MQ =NQ ,证明△PMQ ≌△HNQ ,得到HN =PM(.★★..)例..3.:.阅读下题及⼀位同学的解答过程:如图7,AB 和CD 相交于点O ,且OA =OB ,∠A =∠C .那么△AOD 与△COB 全等吗?若全等,试写出证明过程;若不全等,请说明理由.答:△AOD ≌△COB .证明:在△AOD 和△COB 中,∠=∠=∠=∠),(),(),(对顶⾓相等已知已知COB AOD OB OA C A∴△AOD ≌△COB (ASA ).图7问:这位同学的回答及证明过程正确吗?为什么?提⽰:⼀定要找准对应边和对应⾓题型4、斜边和⼀条直⾓边对应相等(HL )(.★★..).已知:如图7,AC =BD ,AD ⊥AC ,BC ⊥BD .求证:AD =BC ;图7提.⽰:连接....DC ..,即可证明.....△ADC ≌△BCD三、课堂达标检测(★)检测题1:如图(1),点P 是AB 上任意⼀点,ABC ABD ∠=∠,还应补充⼀个条件,才能推出APC APD △≌△.从下列条件中补充⼀个条件,不⼀定能....推出APC APD △≌△的是()A .BC BD =B .AC AD = C .ACB ADB ∠=∠D .CAB DAB ∠=∠答案:B(★)检测题2:如图2,已知AD AB =,DAC BAE ∠=∠,要使 ABC △≌ADE △,可补充的条件是(写出⼀个即可).答案:AE=AC(★★)检测题3:如图,在△ABE 中,AB =AE,AD =AC,∠BAD =∠EAC, BC 、DE 交于点O.求证:(1) △ABC ≌△AED ; (2) OB =OE .图(3)CADP B图(1)A CEBD(2)BDA⼀、专题精讲(★★)题型⼀:全等三⾓形证明等量例1:2010四川宜宾,13(3),5分)如图,分别过点C、B作△ABC的BC边上的中线AD及其延长线的垂线,垂⾜分别为E、F.求证:BF=CE.提⽰:证明△CED≌△BFD题型⼆:全等三⾓形证明位置关系(★★)例2:如图所⽰,已知,AD为△ABC的⾼,E为AC上⼀点,BE交AD于F ,且有BF=AC,FD=CD.求证:BE⊥AC提⽰:证明△BDF≌△ADC题型三、构造全等证明结论(★★)例3:如图,已知E是正⽅形ABCD的边CD 的中点,点F在BC上,且∠DAE=∠FAE.求证:AF=AD+CFABDCEF提⽰:证明△DBA ≌△ECA(★★★)检测题2:△DAC, △EBC 均是等边三⾓形,AE,BD 分别与CD,CE 交于点M,N,求证:(1)AE=BD (2)CM=CN (3) △CMN 为等边三⾓形(4)MN ∥BC提⽰:(1)证明△ACE ≌△DCB (2)△ACM ≌△DCN 或△EMC ≌△BNC(★★★)检测题3:如图甲,在△ABC 中,∠ACB 为锐⾓.点D 为射线BC 上⼀动点,连接AD ,以AD 为⼀边且在AD 的右侧作正⽅形ADEF .解答下列问题:(1)如果AB=AC ,∠BAC=90o.①当点D 在线段BC 上时(与点B 不重合),如图⼄,线段CF 、BD 之间的位置关系为,数量关系为.②当点D 在线段BC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丙,①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为什么?D AMEAFFEAFA(2)如果AB≠AC,∠BAC≠90o,点D在线段BC上运动.试探究:当△ABC满⾜⼀个什么条件时,CF⊥BC(点C、F重合除外)?画出相应图形,并说明理由.(画图不写作法)提⽰:证明△ABD≌△ACF即可三、学法提炼1、专题特点:主要是了解全等三⾓形的运⽤特点,全等三⾓形的构造⽅法2、解题⽅法:主要是从全等三⾓形的四⼤条件⼊⼿(公共边、公共⾓、重合边、重合⾓),运⽤已知条件,达到全等证明3、注意事项:在条件运⽤中,⼀定要清楚条件所适⽤的判定,不能张冠李戴。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11章《三角形》复习课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11章《三角形》复习课

课题第十一章《三角形》复习课教学目标1.复习本章的重点内容,整理本章知识,形成知识体系,体会研究几何问题的思路和方法.2.进一步发展推理能力,能够有条理地思考、解决问题及表达的能力.教学重点复习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多边形内、外角和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与证明,构建本章知识结构.教学难点本章知识体系的建构,较复杂几何问题的证明与计算.教学准备课件、学案教学方法自主建构合作提升展示引导、点拨教学过程1.梳理知识与建构问题1 请同学们回答下列问题,并举例说明:(1)三角形的三边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什么?(2)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如何证明这个结论的?(3)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这些结论能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吗?(4)n边形的n内角有怎样的关系?如何推出这个结论?(5)N边形的外角和与n有关吗?为什么?(教师出示问题,学生根据问题独立思考,回顾本章所学内容,梳理本章知识.然后教师组织学生逐题展示交流.教师关注:学生能否运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答案的过程,举例子来说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重复教科书上的结论.)问题2 您能发现上述知识之间的联系吗?请你画出一个本章的知识结构图.(教师组织学生在纸上画出本章的知识结构图,然后展示部分学生画的知识结构图,并请这些学生简要说明自己所画知识结构图.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本章主要是研究两大块内容:一是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二是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及内角和定理和外角和;说明将多边形有关问题的研究转化成三角形来解决,得到n 边形的内外角和的计算公式,并将它用于生活实践.)2.基础练习,面向全体A 组:复习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1.若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3和5,那么第三边的取值范围是: .2.若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4和9,那么它的周长是 .3.如图:(1) AD ⊥BC 于D ,则∠_____=∠_____=90 º.(2)如果∠BAE=∠CAE=21∠BAC ,则:线段AE 是△ABC 的____.(3)若AF=CF ,则△ABC 的中线 .B 组:巩固三角形相关的角及其分类如图,在△ABC 中,若∠A=80º,∠B=60º.(1)则∠C=____ .(2)若AE是△ABC的角平分线,则∠AEC=____.(3)若BF是△ABC的高,交角平分线AE于点O,则∠EOF=____.(4)问△BFC是什么三角形?你还记得三角形按角、按边怎么分类吗?(教师分类出示两组问题,学生先独立思考这些问题,通过复习笔记或看书在作业本上写出答案.然后,教师组织学生逐题展示交流,让学生巩固本章所学的基础知识.)3. 典型例题,提炼思想方法与规律例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10和6,则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变式1: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一边长为4,则其它两边长为____.变式2:小明用一条长20cm的细绳围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他想使这个三角形的一边是另一边的2倍,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各边分别是多少?(学生先进行讨论,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析:第(1)题,用设未知数,找相等关系,列方程来解,体现了几何问题用代数方法解和方程思想,第(2)题,要注意分两种情况考虑,注意检查是否符合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体现了数学中的分类讨论思想.最后,请学生板书解答过程.)例2:如图在△ABC中,∠ABC、∠ACB的平分线BD、CE交于点O,若∠ABC=40 º,∠ACB=60 º,则∠BOC=____.变式1:若∠A=80 º,则∠BOC=____变式2:你能猜想出∠BOC与∠A之间的数量关系吗?变式3:若换成两外角平分线相交于O,则∠BOC与∠A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变式4:若换成一内角与一外角平分成相交于点O,则∠O与∠A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变式5:若将△ABC的两条角平分线BD、CE改为高交于O点,∠A与∠BOC又有怎样的关系?(学生先独立完成,教师请学生上台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和做法,其他同学补充.教师强调解题格式,展示书写规范的.通过这组变式题型,让学生在层层探索中加深对三角形内角和、外角以及角平分线的理解,体验数学活动的多变性,与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题所用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四、达标提升:1.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1cm 2cm 4cm (B) 8cm 6cm 4cm (C)12cm 5cm 6cm (D)2cm 3cm 6cm2.在△ABC 中,AD 是中线,则△ABD 的面积 △ABC 的面积(填“>” “<” “=”)3.若△ABC 中,∠ABC 、∠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 ,∠ABC+∠ACB=116 º,则∠BOC=____4.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30 º,这个多边形的边是 ___,它的内角和是____度.5.(2015·恩施中考)如图,AB ∥CD ,直线EF 交AB 于点E ,交CD 于点F ,EG 平分∠BEF ,交CD 于点G ,∠1=50°,则∠2等于 ( )A.50°B.60°C.65°D.90°6.(2015·来宾中考)如图,在△ABC 中,已知∠A=80°,∠B=60°,DE ∥BC ,那么∠CED 的大小是 ( )A.40°B.60°C.120°D.140°7.如果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k 倍,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B C D E OA BC D E O F O A O E D C BA.k B.2k+1 C.2k+2 D.2k-28.如图,把△ABC纸片沿DE折叠,当点A落在四边形BCDE内部时,∠A与∠1+∠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试着找一找这个规律,你发现的规律是().A.∠A=∠1+∠2B.2∠A=∠1+∠2C.3∠A=2∠1+∠2D.3∠A=2(∠1+∠2)9.如图,AD是△ABC的中线,CE是△ACD的中线,DF是△CDE的中线,若S△DEF=2,则S△ABC等于()A.16 B.14 C.12 D.1010.如图,四边形ABCD中,点M,N分别在AB,BC上,将△BMN沿MN翻折,得△FMN,若MF∥AD,FN∥DC,则∠D的度数为()A.115°B.105°C.95°D.85°11.如图,∠1,∠2,∠3,∠4恒满足的关系是()A.∠1+∠2=∠3+∠4 B.∠1+∠2=∠4-∠3C.∠1+∠4=∠2+∠3 D.∠1+∠4=∠2-∠312.如图所示,分别在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的广场各角修建半径为R的扇形草坪(图中阴影部分).(1)图①中草坪的面积为__________;(2)图②中草坪的面积为__________;(3)图③中草坪的面积为__________;(4)如果多边形的边数为n,其余条件不变,那么,你认为草坪的面积为__________.13.(1)如图,一个直角三角板XYZ放置在△ABC上,恰好三角板XYZ的两条直角边XY,XZ分别经过点B,C,△ABC中,若∠A=30°,则∠ABC+∠ACB=__________,∠XBC+∠XCB=__________;(2)若改变直角三角板XYZ的位置,但三角板XYZ的两条直角边XY,XZ仍然分别经过B,C,那么∠ABX+∠ACX的大小是否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化,请求出∠ABX+∠ACX的大小.14.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相交和平行两种位置关系.(1)如图①,若AB∥CD,点P在AB,CD外部,则有∠B=∠BOD,又因为∠BOD是△POD 的外角,故∠BOD=∠BPD+∠D.得∠BPD=∠B-∠D.将点P移到AB,CD内部,如图②,以上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说明理由;若不成立,则∠BPD,∠B,∠D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2)在如图②中,将直线AB绕点B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交直线CD于点Q,如图③,则∠BPD,∠B,∠D,∠BQD之间有何数量关系?(不需证明);(3)根据(2)的结论求如图④中∠A+∠B+∠C+∠D+∠E的度数.15.小设计:一块三角形优良品种试验田,现进行四种不同的种子进行对比试验,需要将这块地分成面积相等的四块,请你设计出两种划分方案供选择,画图说明.ADB C5.归纳小结,内化所学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本章的核心知识有哪些?这些知识间有什么样的联系?(2)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说说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由来及作用.(通过小结,学生回顾复习的内容,体会图形的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的数学思想.)布置作业1、作业本上复习题11 P29第10、11、122、基础训练同步练习能力提高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学生的学为主,通过题海训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应用能力,效果很好,同时又培养了孩子的观察能力,拓展了思维。

中考数学总复习几何部分教案教案

中考数学总复习几何部分教案教案

中考数学总复习几何部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初中数学几何部分的基本概念、性质、定理和公式,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对数学美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平面几何基本概念1.1 点、线、面的位置关系1.2 平行线、相交线1.3 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基本图形的性质2. 第二章:三角形2.1 三角形的性质2.2 三角形的判定2.3 三角形的证明方法3. 第三章:四边形3.1 四边形的性质3.2 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及判定3.3 四边形的不等式4. 第四章:圆4.1 圆的定义及性质4.2 圆的方程4.3 圆与直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5. 第五章:几何变换5.1 平移、旋转的性质5.2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5.3 位似与坐标变换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展示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变换过程,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 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复习过程中得到提高。

四、教学评价1. 定期进行课堂检测,了解学生掌握几何知识的情况。

2. 组织中考模拟试题训练,检验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题水平。

3. 关注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方法及合作精神,进行全面评价。

五、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每个章节安排4课时,共20课时。

2. 教学进度:按照章节顺序进行复习,每个章节安排一周时间。

3. 复习方法:先梳理每个章节的基本概念、性质、定理和公式,进行典型例题分析,进行课堂练习和总结。

4. 课外作业:每章节安排2-3道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后辅导:针对学生疑难问题进行解答,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复习》教学设计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复习》教学设计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习题课》教学设计通辽市科左后旗甘旗卡第三初级中学林丽哲一、关于教学内容和要求的思考本节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判定三角形全等的三种题型复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利用题中的已知条件、挖掘“隐含条件”、转化“间接条件”、合理添加“辅助线”来判定三角形全等,充分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使所学的知识能灵活应用到解题当中。

要求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这是《数学课程标准》中对中学数学的要求。

本节的课题是《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习题课》是八年级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三种题型中的条件的挖掘、转化与利用也是九年级的重点内容,在八年级学习中适当的安排相应的内容,对于九年级的学习起着渗透的积极作用,学会运用条件的直接与间接的使用、转化解决问题策略的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图形变换的兴趣,也巩固了全等的知识。

二、学生情况的分析1、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完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来研究的。

2、八年级学生心理生理特点: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

从学生年龄特点来看,初中生好动、好奇、好表现,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积极参与的教学形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生理上,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

所以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的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学习目标的确定1、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2、能准确、灵活的运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解决问题。

3、通过变式练习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考数学第五章《全等三角形》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中考数学第五章《全等三角形》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章节第五章课题全等三角形课型复习课教法讲练结合教学目标(知1。

了解图形全等的概念,能利用全等图形解决有关问题。

识、能力、教育)2.掌握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能应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体会在证明过程中,所运用的归纳、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重点掌握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学难点应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媒体学案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一):【知识梳理】1。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或“SSS".(2)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二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ASA”(3)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角边"或“AAS”.(4)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5)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成“斜过直角边定理"或“HL”.2。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3.注意事项:(1)说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应注意紧扣判定的方法,找出相应的条件,同时要从实际图形出发,弄清对应关系,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2)注意三个内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另外已知两个三角形的两边与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也不一定全等.(二):【课前练习】1.如图,若△ABC≌△DEF,∠E等于( )A.30° B.50° C.60° D、100°2.如图,在△ABC中,AD⊥BC于 D,再添加一个条件____,就可确定△ABD≌△ACD3。

在下列各组几何图形中,一定全等的是( )A.各有一个角是45°的两个等腰三角形;B.两个等边三角形C.腰长相等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D.各有一个角是40°腰长都是5cm的两个等腰三角形4。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有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有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D.面积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5。

2023年九年级中考数学复习讲义 三角形及其全等

2023年九年级中考数学复习讲义  三角形及其全等

2023年中考数学复习讲义三角形及其全等第一部分:知识点精准记忆一、三角形的基础知识1.三角形的概念:由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2.三角形的三边关系(1)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推论: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2)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的作用:①判断三条已知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②当已知两边时,可确定第三边的范围;③证明线段不等关系.3.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推论:①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4.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1)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2)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的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3)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做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4)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一半.二、全等三角形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1)边边边定理: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边边”或“SSS”);(2)边角边定理: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角边”或“SAS”);(3)角边角定理: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角边角”或“ASA”);(4)角角边定理:有两角和它们所对的任意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5)对于特殊的直角三角形,判定它们全等时,还有HL 定理(斜边、直角边定理):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2)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3)全等三角形对应的中线、高线、角平分线、中位线都相等.三、线段垂直平分线与角平分线1.线段的轴对称性: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垂直并且平分线段的直线是它的一条对称轴.2.定义:垂直于一条线段,并且平分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注: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3.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注:对于含有垂直平分线的题目,首先考虑将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线段两端点连接起来.4.角是轴对称图形,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5.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第二部分:考点典例剖析考点一: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例1-1】(2021·广西柳州市·中考真题)若长度分别为3,4,a 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则整数a 的值可以是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例1-2】(2021·江苏淮安·中考真题)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1和4,若第三边的长为偶数,则第三边的长是___.考点二: 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例2-1】(2021·河北中考真题)下图是可调躺椅示意图(数据如图),AE 与BD 的交点为C ,且A ∠,B ,E ∠保持不变.为了舒适,需调整D ∠的大小,使110EFD ∠=︒,则图中D ∠应_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___________度.【例2-2】(2021·江苏宿迁市·中考真题)如图,在△ABC 中,∠A =70°,∠C =30°,BD 平分∠ABC 交AC 于点D ,DE ∥AB ,交BC 于点E ,则∠BDE 的度数是( )A .30°B .40°C .50°D .60°【例2-3】(2021·浙江绍兴市·中考真题)如图,在中,,点D ,E 分別在边AB ,AC 上,,连结CD ,BE .(1)若,求,的度数.(2)写出与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考点三: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例3-1】(2022•大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有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是直角或钝角三角形B .有两条边上的高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C .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D .底和腰相等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ABC 40A ∠=︒BD BC CE ==80ABC ∠=︒BDC ∠ABE ∠BEC ∠BDC∠【例3-2】(2021·江苏泰州市·中考模拟)如图所示的网格由边长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点、、、、、、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则的重心是( )A .点B .点C .点D .点【例3-3】如图,在ABC 中,以A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 、AC 于点M 、N ;再分别以M 、N 为圆心,大于12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连结AP 并延长交BC 于点D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D BD AB +<B .AD 一定经过ABC 的重心 C .BAD CAD ∠=∠D .AD 一定经过ABC 的外心考点四: 垂直平分线与角平分线的性质 【例4-1】(2021·青海中考真题)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90°,AD=3,BC=5,对角线BD 平分∠ABC ,则△BCD 的面积为( )A .7.5B .8C .15D .无法确定【例4-2】在△ABC 中,∠BAC =115°,DE 、FG 分别为AB 、AC 的垂直平分线,则∠EAG 的度数为 A B C D E F G ABC∆D E FGA .50°B .40°C .30°D .25°【例4-3】如图,在Rt △ABC 中,∠A =90°,BD 平分∠ABC 交AC 于D 点,AB =4,BD =5,点P 是线段BC 上的一动点,则PD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考点五: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例5-1】2020·湖北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中考真题)如图,已知和都是等腰三角形,,交于点F ,连接,下列结论:①;②;③平分;④.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例5-2】(2021·陕西中考真题)如图,,,点在上,且.求证:.【例5-3】(2021·广东广州·中考真题)如图,点E 、F 在线段BC 上,,,ABC ADE 90BAC DAE ∠=∠=︒,BD CE AF BD CE =BF CF ⊥AF CAD ∠45AFE ∠=︒//BD AC BD BC =E BC BE AC =D ABC ∠=∠//AB CD A D ∠=∠,证明:.【例5-4】(2021·江苏淮安·中考真题)(知识再现)学完《全等三角形》一章后,我们知道“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称HL 定理)”是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有方法.(简单应用)如图(1),在△ABC 中,∠BAC =90°,AB =AC ,点D 、E 分别在边AC 、AB 上.若CE =BD ,则线段AE 和线段AD 的数量关系是 .(拓展延伸)在△ABC 中,∠BAC =(90°<<180°),AB =AC =m ,点D 在边AC 上. (1)若点E 在边AB 上,且CE =BD ,如图(2)所示,则线段AE 与线段AD 相等吗?如果相等,请给出证明;如果不相等,请说明理由.(2)若点E 在BA 的延长线上,且CE =BD .试探究线段AE 与线段AD 的数量关系(用含有a 、m 的式子表示),并说明理由.【例5-5】(2020·山东烟台市·中考真题)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点E 是边AC 上一定点,点D 是直线BC 上一动点,以DE 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DEF ,连接CF .(问题解决)(1)如图1,若点D 在边BC 上,求证:CE+CF =CD ;(类比探究)(2)如图2,若点D 在边BC 的延长线上,请探究线段CE ,CF 与CD 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考点六: 三角形全等综合【例6-1】(2022·北京)在ABC 中,90ACB ∠=,D 为ABC 内一点,连接BD ,DC ,延长DC 到点E ,使得.CE DC = BE CF =AE DF=αα(1)如图1,延长BC 到点F ,使得CF BC =,连接AF ,EF ,若AF EF ⊥,求证:BD AF ⊥; (2)连接AE ,交BD 的延长线于点H ,连接CH ,依题意补全图2,若222AB AE BD =+,用等式表示线段CD 与CH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例6-2】(2022·山东泰安·中考真题)正方形ABCD 中,P 为AB 边上任一点,AE DP ⊥于E ,点F 在DP 的延长线上,且DE EF =,连接AF BF 、,BAF ∠的平分线交DF 于G ,连接GC .(1)求证:AEG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求证:2AG CG DG +=;(3)若2AB =,P 为AB 的中点,求BF 的长.第三部分:中考真题一.选择题1.(2022•鄂尔多斯)如图,15AOE ∠=︒,OE 平分AOB ∠,//DE OB 交OA 于点D ,EC OB ⊥,垂足为C .若2EC =,则OD 的长为( )A .2B .23C .4D .43+2.(2022•荆门)数学兴趣小组为测量学校A 与河对岸的科技馆B 之间的距离,在A 的同岸选取点C ,测得30AC =,45A ∠=︒,90C ∠=︒,如图,据此可求得A ,B 之间的距离为( )A .203B .60C .302D .303.(2022•湘西州)如图,在Rt ABC ∆中,90A ∠=︒,M 为BC 的中点,H 为AB 上一点,过点C 作//CG AB ,交HM 的延长线于点G ,若8AC =,6AB =,则四边形ACGH 周长的最小值是( )A .24B .22C .20D .184.(2022•西宁)若长度是4,6,a 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则a 的值可以是( )A .2B .5C .10D .117.(2022•西宁)如图,60MON ∠=︒,以点O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OM 于点A ,交ON 于点B ;分别以点A ,B 为圆心,大于12AB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MON ∠的内部相交于点P ,画射线OP ;连接AB ,AP ,BP ,过点P 作PE OM ⊥于点E ,PF ON ⊥于点F .则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A .AOB ∆是等边三角形B .PE PF =C .PAE PBF ∆≅∆D .四边形OAPB 是菱形5.(2022•西藏)如图,数轴上A,B两点到原点的距离是三角形两边的长,则该三角形第三边长可能是()A.5-B.4C.7D.86.(2022•大连)如图,在ABC∆中,90ACB∠=︒.分别以点A和点C为圆心,大于12 AC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M,N两点,作直线MN.直线MN与AB相交于点D,连接CD,若3AB=,则CD的长是()A.6B.3C.1.5D.1 7.(2022•青海)如图,在Rt ABC∆中,90ACB∠=︒,D是AB的中点,延长CB至点E,使BE BC=,连接DE,F为DE中点,连接BF.若16AC=,12BC=,则BF的长为( )A.5B.4C.6D.88.(2022•张家界)如图,点O是等边三角形ABC内一点,2OA=,1OB=,3OC=,则AOB∆与BOC∆的面积之和为()A 3B3C33D39.(2022•长沙)如图,在ABC∆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点A、B为圆心,大于12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P、Q两点;②作直线PQ交AB于点D;③以点D为圆心,AD长为半径画弧交PQ于点M,连接AM、BM.若22AB=AM的长为()A.4B.2C3D2 10.(2022•海南)如图,直线//m n,ABC∆是等边三角形,顶点B在直线n上,直线m交AB于点E,交AC于点F,若1140∠=︒,则2∠的度数是()A.80︒B.100︒C.120︒D.140︒11.(2022•黑龙江)如图,ABC∆中,AB AC=,AD平分BAC∠与BC相交于点D,点E 是AB的中点,点F是DC的中点,连接EF交AD于点P.若ABC∆的面积是24, 1.5PD=,则PE的长是()A .90ADC ∠=︒B .DE DF =C .AD BC = D .BD CD =12.(2022•广东)下列图形中有稳定性的是( )A .三角形B .平行四边形C .长方形D .正方形13.(2022•贺州)如图,在Rt ABC ∆中,90C ∠=︒,56B ∠=︒,则A ∠的度数为( )A .34︒B .44︒C .124︒D .134︒14.(2022•永州)如图,在Rt ABC ∆中,90ABC ∠=︒,60C ∠=︒,点D 为边AC 的中点,2BD =,则BC 的长为( )A 3B .23C .2D .415.(2022•荆州)如图,直线12//l l ,AB AC =,40BAC ∠=︒,则12∠+∠的度数是( )A .60︒B .70︒C .80︒D .90︒16.(2022•宜昌)如图,在ABC ∆中,分别以点B 和点C 为圆心,大于12BC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 ,N .作直线MN ,交AC 于点D ,交BC 于点E ,连接BD .若7AB =,12AC =,6BC =,则ABD ∆的周长为( )A .25B .22C .19D .1817.(2022•岳阳)如图,已知//l AB ,CD l ⊥于点D ,若40C ∠=︒,则1∠的度数是( )A .30︒B .40︒C .50︒D .60︒18.(2022•台湾)如图,ABC ∆中,D 点在AB 上,E 点在BC 上,DE 为AB 的中垂线.若B C ∠=∠,且90EAC ∠>︒,则根据图中标示的角,判断下列叙述何者正确?( )A .12∠=∠,13∠<∠B .12∠=∠,13∠>∠C .12∠≠∠,13∠<∠D .12∠≠∠,13∠>∠19.(2022•宜宾)如图,在ABC ∆中,5AB AC ==,D 是BC 上的点,//DE AB 交AC 于点E ,//DF AC 交AB 于点F ,那么四边形AEDF 的周长是( )A .5B .10C .15D .2020.(2022•广元)如图,在ABC ∆中,6BC =,8AC =,90C ∠=︒,以点B 为圆心,BC 长为半径画弧,与AB 交于点D ,再分别以A 、D 为圆心,大于12AD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M 、N ,作直线MN ,分别交AC 、AB 于点E 、F ,则AE 的长度为( )A .2.5B .2C .3.5D .321.(2022•宜宾)如图,ABC ∆和AD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90BAC DAE ∠=∠=︒,点D 是BC 边上的动点(不与点B 、C 重合),DE 与AC 交于点F ,连结CE .下列结论:①BD CE =;②DAC CED ∠=∠;③若2BD CD =,则45CF AF =;④在ABC ∆内存在唯一一点P ,使得PA PB PC ++的值最小,若点D 在AP 的延长线上,且AP 的长为2,则23CE =+.其中含所有正确结论的选项是( )A .①②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22.(2022•杭州)如图,CD AB ⊥于点D ,已知ABC ∠是钝角,则( )A .线段CD 是ABC ∆的AC 边上的高线B .线段CD 是ABC ∆的AB 边上的高线C .线段AD 是ABC ∆的BC 边上的高线D .线段AD 是ABC ∆的AC 边上的高线二.填空题1.(2020·辽宁铁岭市·中考真题)如图,在ABC 中,5,8,9===AB AC BC ,以A 为圆心,以适当的长为半径作弧,交AB 于点M ,交AC 于点N ,分别以,M N 为圆心,以大于12MN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BAC ∠的内部相交于点G ,作射线AG ,交BC 于点D ,点F 在AC 边上,AF AB =,连接DF ,则CDF 的周长为___________.2.(2020·辽宁营口市·中考真题)如图,△ABC 为等边三角形,边长为6,AD ⊥BC ,垂足为点D ,点E 和点F 分别是线段AD 和AB 上的两个动点,连接CE ,EF ,则CE +EF 的最小值为_____.3.(2021·辽宁锦州·中考真题)如图,在△ABC 中,AC =4,∠A =60°,∠B =45°,BC 边的垂直平分线DE 交AB 于点D ,连接CD ,则AB 的长为_________________.4题4.(2021·湖北鄂州市·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C 的坐标为()1,0-,点A的坐标为()3,3-,将点A 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得到点B ,则点B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5.(2020·湖北中考真题)如图,D 是等边三角形ABC 外一点.若8,6BD CD ==,连接AD ,则AD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_____.6.(2021·湖北十堰市·中考真题)如图,在Rt ABC 中,90,8,6ACB AC BC ∠=︒==,点P 是平面内一个动点,且3AP =,Q 为BP 的中点,在P 点运动过程中,设线段CQ 的长度为m ,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7.如图,是一个3×3的正方形网格,则∠1+∠2+∠3+∠4= .三.解答题1.(2022铜仁)如图,点C 在BD 上,,,,⊥⊥⊥=AB BD ED BD AC CE AB CD .求证:ABC CDE △≌△.2.(2022福建)如图,点B ,F ,C ,E 在同一条直线上,BF =EC ,AB =DE ,∠B =∠E .求证:∠A =∠D .3.(2022广东)如图,已知AOC BOC ∠=∠,点P 在OC 上,PD OA ⊥,PE OB ⊥,垂足分别为D ,E .求证:OPD OPE ≌.4.(2022大庆)如图,在四边形ABDF 中,点E ,C 为对角线BF 上的两点,,,AB DF AC DE EB CF ===.连接,AE CD .(1)求证:四边形ABDF 是平行四边形;(2)若AE AC =,求证:AB DB =.5.(2022云南)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连接BD ,E 为线段AD 的中点,延长BE 与CD 的延长线交于点F ,连接AF ,∠BDF =90°(1)求证:四边形ABDF 是矩形;(2)若AD =5,DF =3,求四边形ABCF 的面积S .6.(2022梧州)如图,在ABCD 中,E ,G ,H ,F 分别是,,,AB BC CD DA 上的点,且,BE DH AF CG .求证:EF HG =.7.(2022遵义)将正方形ABCD 和菱形EFGH 按照如图所示摆放,顶点D 与顶点H 重合,菱形EFGH 的对角线HF 经过点B ,点E ,G 分别在AB ,BC 上.(1)求证:ADE CDG ≌;(2)若2AE BE ==,求BF 的长8.(2022贵阳)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为AD 上一点,连接BE ,BE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点M ,交CD 于点N ,垂足为O ,点F 在DC 上,且MF AD ∥.(1)求证:ABE FMN ≌△△;(2)若8AB =,6AE =,求ON 的长.9.(2022安徽)已知四边形ABCD 中,BC =CD .连接BD ,过点C 作BD 的垂线交AB 于点E ,连接DE .(1)如图1,若∥DE BC ,求证:四边形BCDE 是菱形;(2)如图2,连接AC ,设BD ,AC 相交于点F ,DE 垂直平分线段AC .(ⅰ)求∠CED 的大小;(ⅱ)若AF =AE ,求证:BE =CF .10.(2022玉林)问题情境:在数学探究活动中,老师给出了如图的图形及下面三个等式:①AB AC = ②DB DC = ③BAD CAD ∠=∠若以其中两个等式作为已知条件,能否得到余下一个等式成立? 解决方案:探究ABD △与ACD △全等.问题解决:(1)当选择①②作为已知条件时,ABD △与ACD △全等吗?_____________(填“全等”或“不全等”),理由是_____________;(2)当任意选择两个等式作为已知条件时,请用画树状图法或列表法求ABD ACD △≌△的概率.11.(2022北部湾)已知MON α∠=,点A ,B 分别在射线,OM ON 上运动,6AB =.(1)如图①,若90α=︒,取AB 中点D ,点A ,B 运动时,点D 也随之运动,点A ,B ,D 的对应点分别为,,A B D ''',连接,OD OD '.判断OD 与OD '有什么数量关系?证明你的结论:(2)如图②,若60α=︒,以AB 为斜边在其右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求点O 与点C 的最大距离:(3)如图③,若45α=︒,当点A ,B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OB 的面积最大?请说明理由,并求出AOB 面积的最大值.。

中考数学复习必备教案:等腰三角形

中考数学复习必备教案:等腰三角形

中考数学复习必备教案:等腰三⾓形中考数学复习必备:等腰三⾓形知识点回顾知识点⼀:等腰三⾓形的性质——等边对等⾓等腰三⾓形的两个底⾓ .例1:(2009年贵州黔东南州)如图,在△ABC 中,AB =AC ,点D 在AC 上,且BD =BC =AD ,则∠A 等于()A .30oB .40oC .45oD .36o分析:根据等边对等⾓的性质可知:∠ABC =∠C ,∠BDC =∠C ,∠BAD=∠ABD .因此就有∠ABC=∠C =∠BDC ,因此若设∠A =x ,则有∠BAD =∠ABD =x,∠BDC =∠ABC =∠C =2x .所以可列⽅程:x +2x +2x =180°可以解得x =36°.同步检测⼀:1.在△ABC 中,AB =AC ,①若∠A =70°,则∠B = °,∠C = °②若∠B =40°,则∠A = °2.(08嘉兴)已知等腰三⾓形的⼀个内⾓为50°,则这个等腰三⾓形的顶⾓为()A.50° B.80° C.50°或80° D.40°或65° 知识点⼆:等腰三⾓形的性质——三线合⼀等腰三⾓形的、、互相重合。

例2:如图,在△ABC 中,AD =AE ,BD =CE ,求证:AB =AC 解:过点A 作AF ⊥BC ∵AD =AE ,∴DF =EF ,∵BD =CE ,∴BF =CF ∴AF 垂直平分BC ∴AB =AC 同步检测⼆:1.在△ABC 中,AB =AC ,D 为BC 的中点,∠B =70°,BC =10㎝,则BD =,∠BAD = °知识点三:等腰三⾓形的判定——等⾓对等边在△ABC 中,如果∠A =∠B ,则有=例3:如图,已知BD 是∠ABC 的⾓平分线,DE ∥BC 交AB 于E ,求证:△BED 是等腰三⾓形.解:∵BD 是∠ABC 的⾓平分线∴∠ABD =∠CBD ∵DE ∥BC ∴∠CBD =∠BDE ∴∠ABD =∠BDE ∴BE =DE∴△BED 是等腰三⾓形同步检测三:1.在△ABC 中∠A =50°,∠B =80°,BC =10㎝,则AB =㎝知识点四:等边三⾓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边三⾓形的三条边都相等,三个⾓都相等且都等于 °都相等的三⾓形是等边三⾓形;都相等的三⾓形是等边三⾓形;有⼀个⾓是的等腰三⾓形是等边三⾓形例4:如图,C 为线段AB 上⼀点,△ACD ,△CBE 是等边三⾓形,AE 与CD 交于点M ,BD 与CE 交于点N ,AE 交BD 于点O .求证:⑴AE =BD ⑵∠AOB =120° ⑶△CMN 是等边三⾓形分析:⑴根据等边三⾓形的性质可⽤SAS 证明△ACE ≌△DCB ,则得AE =BD 同时可得∠CEA =∠CBD ,⑵因此可由三⾓形的⼀个外⾓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之和得∠AOB =∠AEB +∠EBO =∠AEC +∠CEB +∠EBO =∠OBC +∠CEB +∠EBO =∠BEC +∠CBE =60°+60°=120°⑶易知∠DCE =60°,故只需证△MCE ≌△NCB 即可.同步检测四:1.若△ABC 是等边三⾓形,D 为AC 的中点,则∠DBC = ° 2.下列三⾓形:①有两个⾓等于60°的三⾓形;②有⼀个⾓为60°的等腰三⾓形;③三个外⾓(每个顶点处各取⼀个外⾓)均相等的三⾓形;④⼀腰上的中线也是这条腰上的⾼的等腰三⾓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篇三角形专题十八几何初步及平行线、相交线一、考点扫描1、了解直线、线段和射线等概概念的区别,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交点,解线段和与差及线段的中点、两点间的距离、角、周角、平角、直角、锐角、钝角等概念,掌握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概念,度、分、秒的换算,几何图形的符号表示法,会根据几何语句准确、整洁地画出相应的图形;2、了解斜线、斜线段、命题、定义、公理、定理及平行线等概念,了解垂线段最短的性质,平行线的基本性质,理解对顶角、补角、邻补角的概念,理解对顶角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的性质,掌握垂线、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等概念,会识辨别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会用一直线截两平行线所得的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等性质进行推理和计算,会用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二、考点训练1、如图,AB∥CD,∠CFE=112°,ED平分∠BEF,交CD于D,则∠EDF=2、若一个角的余角是这个角的4是3、把63.5°用度分秒表示,把18°18′18″用度表示4、在平面上画出四条直线,交点的个数最多应该是()(A) 4个(B) 5个(C) 6个(D) 8个5、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且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3倍少30°,则这两个角的度数分别为6、用一副三角板可以作出大于0°而小于180°的角的7、已知三条直线a,b,c,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A)如果a∥b,b∥c,那么a∥c(B)(B)如果a⊥b,b⊥c,那么a⊥c(C)如果a⊥b,b⊥c,那么a∥c(D)(D)如果a⊥b,a∥c,那么b⊥c8、下列命题中(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2)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3)过线段AB外一点P作线段AB的中垂线;(4)如果直线l1与l2相交,直线l3与l4相交,那么l1∥l3;(5)如果两条直线都与同一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6)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那么这两条直线一定平行;(7)两条直线与第三条直线相交,如果内错角相等,则同旁内角互补;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A) 2个(B) 3个(C) 4个(D)5个9、(2005年临汾市)如图4,•将一副三角板的直角顶点重合,•摆放在桌面上,•若∠AOD=145°,则∠BOC=_______度.10、如图6,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旗上的图案,点A、B、C、D、E五等分圆,则∠A+∠B+∠C+∠D+∠E的度数是()A.180°B.150°C.135°D.120°三、例题剖析1、已知如图:AC⊥BC,HF⊥AB,CD⊥AB, ∠EDC与∠CHF互补,求证:DE⊥AC.2、A BC DEFAF BEC DH2、(06年广安)如图5,AB ∥CD ,若∠ABE=120•°,• ∠DCE=•35•°,•则有∠BEC=_______度.3、.如图,AB ∥CD, ∠A =75°,∠C =30°, 则∠E 的度数为 .4、如图,AB ∥CD,求∠BAE +∠AEF +∠EFC +∠FCD 的度数. ABEDCAF BECD专题十九三角形的概念和全等三角形一、考点扫描1、了解三角形有关概念(内角、外角、中线、高、角平分线),会画出任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3、探索并掌握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1)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的中线、高线、角平分线也分别相等。

)(2)判定:一般三角形有SAS,ASA,AAS、SSS,直角三角形还有HL二、考点训练1、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CAB,BC=8cm,BD=5cm,那么D•点到直线AB的距离是_______cm.2、如图4,∠A=65°,∠B=75°,将纸片的一角折叠,使点C•落在△ABC内,则∠1+∠2的度数为______.3、如图所示,∠E=∠F=90°,∠B=∠C,AE=AF,给出下列结论:①∠1=∠2;②BE=CF;③△ACN≌△ABM;④CD=DN,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_.4、如图5,已知CD⊥AB,BE⊥AC,垂足分别为D、E,BE、CD•交于点O,•且AO•平分∠BAC,那么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________对.5、(2006年河南省)如图6,在△ABC中,AC=BC=2,∠ACB=90°,D是BC边的中点,E•是AB边上一动点,则EC+ED的最小值是________.6、(2006年绍兴市)若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三角形称为一对“共边三角形”,•则图中以BC为公共边的“共边三角形”有()A.2对 B.3对 C.4对 D.6对7、(2006年德阳市)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20cm,50cm,60cm,现要利用长度分别为30cm和60cm的细木条各一根,做一个三角形木架与△ABC相似.•要求以其中一根为一边,将另一根截成两段(允许有余料)作为另外两边.那么另外两边的长度(单位:cm)分别为()A.10,25 B.10,36或12,36 C.12,36 D.10,25或12,36 8、(2005年黄冈市)如图所示,已知△ABC中,AB=AC,∠BAC=90°,直角∠EPF的顶点P是BC中点,两边PE、PF分别交AB、AC于点E、F,给出以下四个结论:①AE=CF;②△EP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③S四边形AEPF=21S△ABC;④EF=AP.当∠EPF在△ABC 内绕顶点P旋转时(点E•不与A、B重合),上述结论中始终正确的有()A.①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三、例题剖析1、已知: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过AB边上的点D作DG∥BC,交AC于点G,•在GD的延长线上取点E,使DE=DB,连结AE、CD.(1)求证:△AGE≌△DAC;(2)过点E作EF∥DC,交BC于点F,请你连结AF,并判断△AEF是怎样的三角形,试证明你的结论.2、(2006年内江市)如图,在△ABD和△ACE中,有下列四个等式:①AB=AC ②AD=AE ③∠1=∠2 ④BD=CE.请你以其中三个等式作为题设,余下的作为结论,写出一个真命题(•要求写出已知,求证及证明过程)3、例9 已知:如图∠A=2∠B,CD平分∠ACB,求证:BC=AD+AC4、已知∠AOB=900,在∠AOB的平分线OM上有一点C,将一个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与C重合,它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与OA、OB(或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点D、E.当三角板绕点C旋转到CD与OA垂直时(如图1),易证:OD+OE=2OC.当三角板绕点C旋转到CD与OA不垂直时,在图2、图3这两种情况下,上述结论是否还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线段OD、OE、OC之间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证明.四、综合应用1、如图14-1,P为Rt△ABC所在平面内任意一点(不在直线AC上),∠ACB = 90°,M为A B边中点.操作:以P A、PC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PA DC,连结P M并延长到点E,使ME = PM,连结DE.探究:⑴请猜想与线段DE有关的三个结论;⑵请你利用图14-2,图14-3选择不同位置的点P按上述方法操作;⑶经历⑵之后,如果你认为你写的结论是正确的,请加以证明;如果你认为你写的结论是错误的,请用图14-2或图14-3加以说明;(注意:错误的结论,只要你用反例给予说明也得分)⑷若将“Rt△ABC”改为“任意△ABC”,其他条件不变,利用图14-4操作,并写出与线段DE有关的结论(直接写答案).图 14-4图 14-2BCBC图 14-3B图 14-1PMEDCBA专题二十等腰三角形一、考点扫描1、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①轴对称图形;②等边对等角;③三线合一3、腰三角形的判断方法:①等角对等边;②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4、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断方法:三边相等,三个角都等于60º。

二、考点训练1、如图1,在△ABC中,AB=AC,∠A=50°,BD为∠ABC的平分线,则∠BDC=_____°.(1)(2)2、如图3,一个顶角为40°的等腰三角形纸片,剪去顶角后,得到一个四边形,则∠1+∠2=________度.3、(06年烟台市)如图4,在等腰直角△ABC中,∠B=90°,将△ABC绕顶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60°后得到△AB′C′,则∠BAC′等于________.(3)(4)4、(06年包头市)如图5,沿AC方向开山修渠,为了加快施工进度,•要在小山的另一边同时施工.从AC 上的一点B取∠ABD=135°,BD=520米,∠D=45°,如果要使A、C、E成一直线,那么开挖点E离D的距离约为_______米(精确到1米).5、(06年诸暨市)等腰△ABC的底边BC=8cm,腰长AB=5cm,一动点P在底边上从点B开始向点C以0.25cm/秒的速度运动,当点P运动到PA与腰垂直的位置时,点P•运动的时间应为________.6、如图6,等边△ABC,B点在坐标原点,C点的坐标为(4,0),点A关于x轴对称点A•′的坐标为_______.(6)(7)(8)7、(2006年江阴市)如图7,在△ABC中,AB=AC,∠BAD=20•°,且AE=•AD,则∠CDE=________.8、(2006年日照市)如图8,在△ABC中,AB=AC,D为AC边上一点,且BD=BC=AD.•则∠A等于()A.30°B.36°C.45°D.72°三、例题剖析1、如图2,是由9个等边三角形拼成的六边形,•若已知中间的小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a,则六边形的周长是_______.2、如图,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一腰上的中线BD•将这个等腰三角形周长分成15和6两部分,求这个三角形的腰长及底边长.3、(06年常德市)如图,P是等边三角形ABC内的一点,连结PA、PB、PC,•以BP为边作∠PBQ=60°,且BQ=BP,连结CQ.(1)观察并猜想AP与CQ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若PA:PB:PC=3:4:5,连结PQ,试判断△PQC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4、(2005年江西省)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E、F分别是线段AB、BC、•CA上的点.(1)若AD=BE=CF,问△DEF是等边三角形吗?试证明你的结论.(2)若△DEF是等边三角形,问AD=BE=CF成立吗?试证明你的结论.四、综合应用1、(06年福建省龙岩14分)如图,已知抛物线234y x bx c=-++与坐标轴交于A、B、C三点,点A的横坐标为1-,过点(03)C,的直线334y xt=-+与x轴交于点Q,点P是线段BC上的一个动点,PH OB⊥于点H.若5PB t=,且01t<<.(1)确定b、c的值:__________b c==,;(2)写出点B、P、Q的坐标(其中Q、P用含t的式子表示):(______)(______)(______)B Q P,,,,,;(3)依点P的变化,是否存在t的值,使PQB△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yCA O Q H BPx专题二十一直角三角形一、考点扫描1、了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探索并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