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几何42个模型及题型,中考几何压轴题解题技巧
中考数学几何模型大全精编版
中考数学几何模型大全精编版中考数学压轴题常考的9种出题形式1、线段、角的计算与证明问题中考的解答题一般分为两到三部分。
第一部分基本上都是一些简单题或者中档题,目的在于考察基础。
第二部分往往就是开始拉分的中难题了。
对这些题轻松掌握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获得分数,更重要的是对于整个做题过程中士气,军心的影响。
2、图形位置关系中学数学当中,图形位置关系主要包括点、线、三角形、矩形/正方形以及圆这几类图形之间的关系。
在中考中会包含在函数、坐标系以及几何问题当中,但主要还是通过圆与其他图形的关系来考察,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圆与三角形的各种问题。
3、动态几何从历年中考来看,动态问题经常作为压轴题目出现,得分率也是最低的。
动态问题一般分两类,一类是代数综合方面,在坐标系中有动点、动直线,一般是利用多种函数交叉求解。
另一类就是几何综合题,在梯形、矩形、三角形中设立动点、线以及整体平移翻转,对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进行考察。
所以说,动态问题是中考数学当中的重中之重,只有完全掌握,才有机会拼高分。
4、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在这一类问题当中,尤以涉及的动态几何问题最为艰难。
几何问题的难点在于想象、构造,往往有时候一条辅助线没有想到,整个一道题就卡壳了。
相比几何综合题来说,代数综合题倒不需要太多巧妙的方法,但是对考生的计算能力以及代数功底有了比较高的要求。
中考数学考试通常涉及代数问题,主要包括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同时也会有其他知识点的辅助。
在解答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问题时,通常会采用简单解答题的方式。
然而,在难度较大的大题中,这些问题通常会与根的判别式、整数根和抛物线等知识点结合起来。
初中数学中涉及的函数包括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
这类问题本身并不难,通常作为中档次题目考察考生对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掌握程度。
因此,在中考中遇到这类问题,需要避免失分。
列方程或方程组解应用题是中考数学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几乎每次考试都会出现。
几何综合(解析版)--中考数学抢分压轴题秘籍(全国通用)
几何综合--中考数学抢分秘籍(全国通用)几何综合问题在中考中以填空题和解答题的形式出现,考查难度较大.此类问题在中考中多考查面积平分、面积最值和几何变换的综合问题,一般要用到特殊三角形、特殊四边形、相似三角形、圆、锐角三角函数、勾股定理、图形变换的性质和二次函数的最值等相关知识,以及分类讨论、数形结合、转化与化归等数学思想.此类题型常涉及以下问题:①几何图形中的线段最值问题②探究图形面积的分割问题;③探究图形面积的最值问题.右图为几何综合问题中各题型的考查热度.题型1:线段最值问题①动点路径问题②“胡不归”问题③“将军饮马”问题④“造桥选址”问题解题模板:1.(2021秋•白云区校级月考)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O的半径为1.若⊙O在正方形ABCD内平移(⊙O可以与该正方形的边相切,则点A到⊙O上的点的距离的最大值为()A.B.C.D.【分析】由题意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当⊙O与BC,CD相切时,点A到⊙O上的点的距离取得最大值,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结论.【解答】解:由题意,当⊙O与BC,CD相切时,点A到⊙O上的点的距离取得最大值,如图,由对称性可知:圆心O在AC上.AC==4.∵BC与⊙O相切于点E,∴OE⊥EC.∵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CB=45°.∴△OE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OC=OE=.∴CG=OC﹣OG=﹣1.∴AG=AC﹣CG=4﹣(﹣1)=3+1.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切线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勾股定理,连接OE,利用切线的性质得到OE⊥EC是解题的关键.【变式1-1】(2020•遵义)如图,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中,点E为对角线AC上一动点(点E与点A、C不重合),连接DE,作EF⊥DE交射线BA于点F,过点E作MN∥BC分别交CD、AB于点M、N,作射线DF交射线CA于点G.(1)求证:EF=DE;(2)当AF=2时,求GE的长.【分析】(1)要证明EF=DE,只要证明△DME≌△ENF即可,然后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正方形的性质,可以得到△DME≌△ENF的条件,从而可以证明结论成立;(2)根据勾股定理和三角形相似,可以得到AG和CG、CE的长,然后即可得到GE的长.【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C是对角线,∴∠ECM=45°,∵MN∥BC,∠BCM=90°,∴∠NMC+∠BCM=180°,∠MNB+∠B=180°,∴∠NMC=90°,∠MNB=90°,∴∠MEC=∠MCE=45°,∠DME=∠ENF=90°,∴MC=ME,∵CD=MN,∴DM=EN,∵DE⊥EF,∠EDM+∠DEM=90°,∴∠DEF=90°,∴∠DEM+∠FEN=90°,∴∠EDM=∠FEN,在△DME和△ENF中,∴△DME≌△ENF(ASA),∴EF=DE;(2)解:如图1所示,由(1)知,△DME≌△ENF,∴ME=NF,∵四边形MNBC是矩形,∴MC=BN,又∵ME=MC,AB=4,AF=2,∴BN=MC=NF=1,∵∠EMC=90°,∴CE=,∵AF∥CD,∴△DGC∽△FGA,∴,∴,∵AB=BC=4,∠B=90°,∴AC=4,∵AC=AG+GC,∴AG=,CG=,∴GE=GC﹣CE==;如图2所示,同理可得,FN=BN,∵AF=2,AB=4,∴AN=1,∵AB=BC=4,∠B=90°,∴AC=4,∵AF∥CD,∴△GAF∽△GCD,∴,即,解得,AG=4,∵AN=NE=1,∠ENA=90°,∴AE=,∴GE=GA+AE=5.综上所述:GE的长为:,5.【点评】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相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2.(2022春•广陵区期末)如图,在菱形ABCD中,AB=AC=10,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M在线段AC上,且AM=2,点P为线段BD上的一个动点,则MP+PB的最小值是4.【分析】过P点作PH⊥BC于H,过M点作MN⊥BC于N,如图,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到AB=BC,BO 平分∠ABC,AO⊥BD,再判断△ABC为等边三角形得到∠ABC=∠ACB=60°,则∠OBC=30°,所以PH=BP,则MP+PB=MP+PH,所以MP+PH的最小值为MN的长,然后利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求出MN即可.【解答】解:过P点作PH⊥BC于H,过M点作MN⊥BC于N,如图,∵四边形ABCD为菱形,∴AB=BC,BO平分∠ABC,AO⊥BD,∵AB=AC=10,∴AB=AC=BC=10,∴△ABC为等边三角形,∴∠ABC=∠ACB=60°,∴∠OBC=30°,∴PH=BP,∴MP+PB=MP+PH,当M、P、H共线时,MP+PH的值最小,即MP+PH的最小值为MN的长,∵AM=2,∴CM=10﹣2=8,在Rt△MNC中,∵∠MCN=60°,∴CN=CM=4,∴MN=CN=4,即MP+PB的最小值为4.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胡不归问题:利用垂线段最短解决最短路径问题,把PB转化为PH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也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变式2-1】(2021•郴州)如图,在△ABC中,AB=5,AC=4,sin A=,BD⊥AC交AC于点D.点P为线段BD上的动点,则PC+PB的最小值为.【分析】过点P作PE⊥AB于点E,过点C作CH⊥AB于点H,首先得出BD=4,AD=3,根据sin∠ABD=,得EP=,则PC+PB的最小值为PC+PE的最小值,即求CH的长,再通过等积法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过点P作PE⊥AB于点E,过点C作CH⊥AB于点H,∵BD⊥AC,∴∠ADB=90°,∵sin A==,AB=5,∴BD=4,由勾股定理得AD=,∴sin∠ABD=,∴EP=,∴PC+PB=PC+PE,即点C、P、E三点共线时,PC+PB最小,∴PC+PB的最小值为CH的长,=,∵S△ABC∴4×4=5×CH,∴CH=.∴PC+PB的最小值为.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垂线段最短、勾股定理等知识,将PC+PB的最小值转化为求CH的长,是解题的关键.3.(2022秋•朝阳区校级月考)如图,在Rt△ABO中,∠OBA=90°,A(4,4),点C在边AB上,且=,点D为OB的中点,点P为边OA上的动点,当点P在OA上移动时,使四边形PDBC周长最小的点P的纵坐标为.【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得到AB=OB=4,∠AOB=45°,求得BC=3,OD=BD=2,得到D(2,0),C(4,3),作D关于直线OA的对称点E,连接EC交OA于P,则此时,四边形PDBC周长最小,E (0,2),求得直线EC的解析式为y=x+2,解方程组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OBA=90°,A(4,4),∴AB=OB=4,∠AOB=45°,∵=,点D为OB的中点,∴BC=3,OD=BD=2,∴D(2,0),C(4,3),作D关于直线OA的对称点E,连接EC交OA于P,则此时,四边形PDBC周长最小,E(0,2),∵直线OA的解析式为y=x,设直线EC的解析式为y=kx+b,则,解得:,∴直线EC的解析式为y=x+2,解,得,∴P(,),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正确的找到P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变式3-1】(2021•聊城)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顶点O在坐标原点,顶点A,C分别在x 轴,y轴上,B,D两点坐标分别为B(﹣4,6),D(0,4),线段EF在边OA上移动,保持EF=3,当四边形BDEF的周长最小时,点E的坐标为(﹣,0).【分析】在BC上截取BH=3,可证四边形BHEF是平行四边形,可得BF=EH,由对称性可得DE=D'E,则四边形BDEF的周长=EH+ED'+BD+EF,由EF和BD是定值,则当EH+D'E有最小值时,四边形BDEF 的周长有最小值,即当点E,点H,点D'共线时,EH+D'E有最小值,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HD'解析式,即可求解.【解答】解:在BC上截取BH=3,作点D关于x轴的对称点D',连接D'H交AO于点E,∴BH=EF=3,BC∥AO,∴四边形BHEF是平行四边形,∴BF=EH,∵点D与点D'关于x轴对称,∴DE=D'E,点D'坐标为(0,﹣4),∵四边形BDEF的周长=EF+BF+BD+DE,∴四边形BDEF的周长=EH+ED'+BD+EF,∵EF和BD是定值,∴当EH+D'E有最小值时,四边形BDEF的周长有最小值,∴当点E,点H,点D'共线时,EH+D'E有最小值,∵点B(﹣4,6),∴点H(﹣1,6),设直线D'H的解析式为y=kx+b,则,解得:,∴直线D'H的解析式为y=﹣10x﹣4,∴当y=0时,x=﹣,∴点E(﹣,0),故答案为:(﹣,0).【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坐标与图形,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一次函数的性质等知识,确定点E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4.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E在边BC上且CE=1,长为的线段MN在AC上运动,当四边形BMNE的周长最小时,则tan∠MBC的值是.【分析】根据题意得出作EF∥AC且EF=,连接DF交AC于M,在AC上截取MN=,此时四边形BMNE的周长最小,进而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答案.【解答】解:作EF∥AC且EF=,连接DF交AC于M,在AC上截取MN=,延长DF交BC于P,作FQ⊥BC于Q,作出点E关于AC的对称点E′,则CE′=CE=1,将MN平移至E′F′处,则四边形MNE′F′为平行四边形,则当BM+EN=BM+FM=BF′时四边形BMNE的周长最小,由∠FEQ=∠ACB=45°,可求得FQ=EQ=1,∵∠DPC=∠FPQ,∠DCP=∠FQP,∴△PFQ∽△PDC,∴=,∴=,解得:PQ=,∴PC=,由对称性可求得tan∠MBC=tan∠PDC==.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M,N的位置是解题关键.【变式4-1】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四个顶点的坐标为A(1,3),B(m,0),C(m+2,0),D(5,1),当四边形ABCD的周长最小时,m的值为.【分析】因为AD,BC的长度都是固定的,所以求出AB+CD的长度就行了.问题就是AB+CD什么时候最短.把D点向左平移2个单位到D′点;作D′关于x轴的对称点D″,连接AD″,交x轴于P,从而确定C点位置,此时AB+CD最短.设直线AD″的解析式为y=kx+b,待定系数法求直线解析式.即可求得m的值.【解答】解:将C点向左平移2单位与B重合,点D向左平移2单位到D′(3,1),作D′关于x轴的对称点D″,根据作法知点D″(3,﹣1),设直线AD″的解析式为y=kx+b,则,解得k=﹣2,b=5.∴直线AD″的解析式为y=﹣2x+5.当y=0时,x=,即B(,0),m=.故答案为:.【点评】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关键是熟悉关于x轴的对称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等知识.题型2:面积平分问题解题模板:技巧精讲1:利用中线平分图形面积的方法2.利用对称性平分图形面积的方法5.(1)问题提出:如图(1),在直角△ABC中,∠C=90°,AC=8,BC=6,点D为AC上一点且AD=2,过点D作直线DE交△ABC于点E,使得△ABC被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DE的长为2.(2)类比发现:如图(2),五边形ABOCD,各顶点坐标为:A(3,4),B(0,2),O(0,0),C (4,0),D(4,2)请你找出一条经过顶点A的直线,将五边形ABOCD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求出该直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3)如图(3),王叔叔家有一块四边形菜地ABCD,他打算过D点修一条笔直的小路把四边形菜地ABCD 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分别种植不同的农作物,已知AB=AD=200米,BC=DC=200米,∠BAD =90°过点D是否存在一条直线将四边形ABCD的面积平分?若存在,求出平分该四边形面积的线段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如图1中,取AC的中点F,连接BF,BD,作FE∥BD交BC于E,连接DE交BF于O.证明DE平分△ABC的面积,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求出CE即可解决问题.(2)如图2中,连接AO、AC,作BE∥AO交x轴于E,DF∥AC交x轴于F,EF的中点为M,则直线AM平分五边形ABCOD的面积,求出点M的坐标即可解决问题.(3)先求出四边形ABCD的面积,即可得出四边形ABQD的面积,从而求出QM,再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求出BM,即可得出DM,最后用勾股定理即可.【解答】解:(1)如图1中,取AC的中点F,连接BF,BD,作FE∥BD交BC于E,连接DE交BF 于O.∵AF=FC,=S△BFC,∴S△AFB∵BD∥EF,=S△BDF,∴S△BDE=S△BOE,∴S△DFO=S四边形ABED,∴S△ECD∴DE平分△ABC的面积,∵AC=8,AD=2,∴AF=CF=4,DF=2,∵EF∥BD,∴=,∴=,∴CE=4,∴DE===2,故答案为2.(2)如图2中,连接AO、AC,作BE∥AO交x轴于E,DF∥AC交x轴于F,EF的中点为M,则直线AM平分五边形ABCOD的面积,∵直线AO的解析式为y=x,∴直线BE解析式为y=x+2,∴点E坐标(﹣,0),∵直线AC的解析式为y=﹣4x+16,∴直线DF的解析式为y=﹣4x+18,∴点F坐标为(,0)∴EF的中点M坐标为(,0),∴直线AM的解析式为:y=x﹣4.(3)如图3中,连接BD,AC交于点O.在BC上取一点Q,过Q作QM⊥BD,∵AB=AD=200、BC=CD=200,∴AC是BD的垂直平分线,在Rt△ABD中,BD=AB=200,∴DO=BO=OA=100,在Rt△BCO中,OC==300,=S△ABD+S△CBD=BD×(AO+CO)=×200×(100+300)=80000,∴S四边形ABCD∵在一条过点D的直线将筝形ABCD的面积二等分,=S四边形ABCD=40000,∴S四边形ABQD=×BD×OA=20000,∵S△ABD=BD×QM=×200×QM=100QM=S四边形ABQD﹣S△ABD=20000,∴S△QBD∴QM=100,∵QM∥CO.∴=,∴=,∴BM=,∴DM=BD﹣BM=,在Rt△MQD中,DQ===.【点评】此题是一次函数综合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中线,几何作图,勾股定理,等积问题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把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记住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变式5-1】(2022•江北区模拟)新知学习:若一条线段把一个平面图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我们把这条线段叫做该平面图形的二分线.解决问题:(1)①三角形的中线、高线、角平分线中,一定是三角形的二分线的是三角形的中线;②如图1,已知△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点E,F分别在AB,DC上,连接EF,与AD交于=S△DGF,则EF是(填“是”或“不是”)△ABC的一条二分线.点G.若S△AEG(2)如图2,四边形ABCD中,CD平行于AB,点G是AD的中点,射线CG交射线BA于点E,取EB 的中点F,连接CF.求证:CF是四边形ABCD的二分线.(3)如图3,在△ABC中,AB=CB=CE=7,∠A=∠C,∠CBE=∠CEB,D,E分别是线段BC,AC上的点,且∠BED=∠A,EF是四边形ABDE的一条二分线,求DF的长.【分析】(1)①由平面图形的二分线定义可求解;②由面积的和差关系可得S△BEF=S△ABD=S△ABC,可得EF是△ABC的一条二分线;=S△CEF,由AB∥DC,G是AD的中点,证明△CDG≌△EAG,所(2)根据EB的中点F,所以S△CBF=S△CEF,所以S四边形AFCD=S△CBF,可得CF是四边形ABCD的二分线;以S四边形AFCD=S△DEC=S△ABE,可得S△HED=(3)延长CB使BH=CD,连接EH,通过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可得S△BEHS四边形ABDE,即可得DF=DH=.【解答】解:(1)∵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三角形的中线是三角形的二分线,故答案为三角形的中线②∵AD是BC边上的中线=S△ACD=S△ABC,∴S△ABD=S△DGF,∵S△AEG+S△AEG=S四边形BDGE+S△DGF,∴S四边形BDGE=S△ABD=S△ABC,∴S△BEF∴EF是△ABC的一条二分线故答案为:是(2)∵EB的中点F,=S△CEF,∴S△CBF∵AB∥DC,∴∠E=∠DCG,∵G是AD的中点,∴DG=AG,在△CDG和△EAG中,∴△CDG≌△EAG(AAS),=S△DCG,∴S△AEG=S△CEF,∴S四边形AFCD=S△CBF,∴S四边形AFCD∴CF是四边形ABCD的二分线.(3)如图,延长CB使BH=CD,连接EH,AB=CB=CE=7,∠A=∠C,∠CBE=∠CEB,D,E分别是线段BC,AC上的点,且∠BED=∠A,∵BC=7∴BD+CD=7∴BD+BH=7=HD∵∠BED=∠A,∠BED+∠DEC=∠A+∠ABE∴∠ABE=∠CED,且AB=CE=7,∠A=∠C∴△ABE≌△CED(ASA)=S△EDC,∴AE=CD,BE=DE,∠AEB=∠EDC,S△ABE∴AE=BH,∵∠CBE=∠CEB∴∠AEB=∠EBH∴∠EBH=∠EDC,且BE=DE,BH=CD∴△BEH≌△DEC(SAS)、=S△DEC,∴S△BEH=S△DEC=S△ABE,∴S△BEH=S四边形ABDE,∴S△HED∵EF是四边形ABDE的一条二分线,=S四边形ABDE=S△HED,∴S△DEF∴DF=DH=【点评】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中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理解新定义是本题的关键.【变式5-2】(2021•西安一模)问题提出(1)如图①,在Rt△ABC中,∠A=90°,AB=3,AC=4,在BC上找一点D,使得AD将△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作出线段AD,并求出AD的长度;问题探究(2)如图②,点A、B在直线a上,点M、N在直线b上,且a∥b,连接AN、BM交于点O,连接AM、BN,试判断△AOM与△BON的面积关系,并说明你的理由;解决问题(3)如图③,刘老伯有一个形状为筝形OACB的养鸡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0,0)、A(4,0)、B(0,4)、C(6,6),是否在边AC上存在一点P,使得过B、P两点修一道笔直的墙(墙的宽度不计),将这个养鸡场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若存在,请求出直线BP的表达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当点D是BC的中点时,AD将△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的一般,可求出AD的长度;(2)根据同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再减去相等的部分,就可以得出△AOM与△BON的面积相等;(3)连接AB,过点O作AB的平行线,交CA的延长线于点F,交OA于点G,则△OBG的面积等于△AFG的面积,则四边形OACB的面积转化为△BCF的面积,取CF的中点P,求出点P的坐标,即可求出直线BP的表达式.【解答】解:(1)如图①,取BC边的中点D,连接AD,则线段AD即为所求.在Rt△ABC中,∠BAC=90°,AB=3,AC=4,∴BC=,∵点D为BC的中点,∴AD=BC=.=S△BON,理由如下:(2)S△AOM=S△ABM﹣S△AOB,S△BON=S△ABN﹣S△AOB,由图可知,S△AOM如图②,过点M作MD⊥AB于点D,过点N作NE⊥AB于点E,∴MD∥NE,∠MDE=90°,又∵MN∥DE,∴四边形MDEN是矩形,∴MD=NE,=,S△ABN=,∵S△ABM=S△ABN,∴S△ABM=S△BON.∴S△AOM(3)存在,直线BP的表达式为:y=x+4.如图③,连接AB,过点O作OF∥AB,交CA的延长线于点F,交OA于点G,=S△AFG,由(2)的结论可知,S△OBG=S△BCF,∴S四边形OACB取CF的中点P,作直线BP,直线BP即为所求.∵A(4,0),B(0,4),C(6,6),∴线段AB所在直线表达式为:y=﹣x+4,线段AC所在直线的表达式为:y=3x﹣12,∴直线OF的表达式为:y=﹣x,联立,解得,∴F(3,﹣3),∵点P是CF的中点,∴P(,),∴直线BP的表达式为:y=x+4.【点评】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中点的性质,面积转化以及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表达式等内容,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中点性质的应用,作出辅助线,进行面积的转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型3:面积最值问题6.(2019•无锡)如图,在△ABC中,AB=AC=5,BC=4,D为边AB上一动点(B点除外),以CD为一边作正方形CDEF,连接BE,则△BDE面积的最大值为8.得到BM=CM=2,易证△AMB∽△CGB,求得GB=8,设BD=x,则DG=8﹣x,易证△EDH≌△DCG,EH=DG=8﹣x,所以S△BDE===,当x=4时,△BDE面积的最大值为8.【解答】解:过点C作CG⊥BA于点G,作EH⊥AB于点H,作AM⊥BC于点M.∵AB=AC=5,BC=4,∴△AMB∽△CGB,∴,∴GB=8,设BD=x,则DG=8﹣x,∵ED=DC,∠EHD=∠DGC,∠HED=∠GDC,∴△EDH≌△DCG(AAS),∴EH=DG=8﹣x,===,∴S△BDE当x=4时,△BDE面积的最大值为8.故答案为8.【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熟练运用正方形的性质与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变式6-1】(1)如图①,若BC=6,AC=4,∠C=60°,求△ABC的面积S△ABC;(2)如图②,若BC=a,AC=b,∠C=α,求△ABC的面积S△ABC(3)如图③,四边形ABCD,AC=m,BD=n,对角线AC交于O点,他们所成锐角为β,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S四边形ABCD【分析】(1)过A作AM⊥BC于M,解直角三角形求出AM,再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即可;(2)过A作AM⊥BC于M,解直角三角形求出AM,再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即可;(3)过A作AE⊥BD于E,过C作CF⊥BD于F,解直角三角形求出AE、CF,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即可.【解答】解:(1)如图①,过A作AM⊥BC于M,则∠AMC=90°,∵∠C=60°,AC=4,∴AM=AC×sin60°=4×=2,∵BC=6,=×BC×AM=×6×2=6;∴△ABC的面积S△ABC(2)如图②,过A作AM⊥BC于M,则∠AMC=90°,∵∠C=α,AC=b,∴AM=AC×sinα=b×sinα=b sinα,∵BC=a,=×BC×AM=×a×b sinα=ab sinα;∴△ABC的面积S△ABC(3)如图3,过A作AE⊥BD于E,过C作CF⊥BD于F,BD=n,OA+OC=m,∵AC、BD夹角为β,∴AE=OA•sinβ,CF=OC•sinβ,=S△ABD+S△BDC∴S四边形ABCD=BD•AE+BD•CF=BD•(AE+CF)=BD•(OA•sinβ+OC•sinβ)=BD•AC•sinβ=mn sinβ.=mn sinβ.即四边形ABCD的面积S四边形ABCD【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的应用,此题比较难,解题时关键要找对思路,即原四边形的高已经发生了变化,只要把高求出来,一切将迎刃而解.【变式6-2】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动点E从点A出发,沿边AB﹣BC向终点C运动,以DE为边作正方形DEFG(点D、E、F、G按顺时针方向排列).设点E运动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运动的时间为x秒.(1)如图1,当点E在AB上时,求证:点G在直线BC上;(2)设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DEFG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求S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直接写出整个运动过程中,点F经过的路径长.【分析】(1)由正方形的性质得出AD=CD,DE=DG,∠ADE+∠EDC=∠EDC+∠CDG=90°,证出∠ADE=∠CDG,由SAS证明△ADE≌△CDG,得出∠DCG=∠DAE=90°,证出∠DCG+∠DCB=180°,即可得出结论;(2)分情况讨论:①当点E在AB边上时,过点E作EK∥AD,交CD于点K,则AC∥EK∥AD,证明△ADE∽△BEH,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求出BH=,S=正方形ABCD的面积﹣△ADE的面积﹣△BEH的面积,即可得出结果;②当点E在BC边上时,S=△DEC的面积=4﹣x;(3)由(1)知,当点E在AB上时,点G在直线BC上,当点E与B点重合时,点F的位置如图2所示:点F运动的路径为BF;同理,点E在BC上时,当点E与C点重合时,点F运动的路径为FG;由勾股定理求出BD,即可得出结果.【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DEFG都是正方形,∴AD=CD,DE=DG,∠ADE+∠EDC=∠EDC+∠CDG=90°,∴∠ADE=∠CDG,在△ADE和△CDG中,,∴△ADE≌△CDG(SAS),∴∠DCG=∠DAE=90°,∵∠DCB=90°,∴∠DCG+∠DCB=180°,∴点G在直线BC上;(2)解:①当点E在AB边上时,过点E作EK∥AD,交CD于点K,如图1所示:则AC∥EK∥AD,∴∠HEK=∠EHB,∠DEK=∠EDA,∵∠EHB+∠BEH=90°,∠EDA+∠AED=90°,∠HEK+∠DEK=90°,∴∠EDA=∠BEH,∠AED=∠EHB,∴△ADE∽△BEH,∴=,即=,∴BH=,S=正方形ABCD的面积﹣△ADE的面积﹣△BEH的面积=2×2﹣×2×x﹣×(2﹣x)×=;②当点E在BC边上时,S=△DEC的面积=×2×(4﹣x)=4﹣x;(3)解:由(1)知,当点E在AB上时,点G在直线BC上,当点E与B点重合时,点F的位置如图2所示:点F运动的路径为BF;同理,点E在BC上时,当点E与C点重合时,点F运动的路径为FG;∵BD===2,∴BF+FG=2BD=4,∴点F运动的路径长为4.【点评】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目,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如图,在边长为6的菱形ABCD中,∠BCD=60°,连接BD,点E、F分别是边AB、BC上的动点,且AE=BF,连接DE、DP、EF.(1)如图①,当点E是边AB的中点时,求∠EDF的度数;(2)如图②,当点E是边AB上任意一点时,∠EDF的度数是否发生改变?若不改变,请证明;若发生改变,请说明理由;(3)若点P是线段BD上一动点,求PF+DP的最小值.【分析】(1)由菱形的性质可得AB=BC=CD=AD=6,∠BCD=∠BAD=60°,可证△ABD,△BCD 是等边三角形,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证DE=DF,∠EDF=60°,可得结论;(2)证明△ADE≌△BDF(SAS),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ADE=∠BDF,由角的和差即可得∠EDF =∠ADB=60°;(3)过点P作PG⊥AD于点G,连接PF,过点F作FG′⊥AD于点G′,交BD于点P′,可得GP=DP•sin60°=DP,则PF+DP=PF+GP,当点F、P、G三点共銭,且FG⊥AD时,PF+GP有最小值,最小值为FG′的长,过点D作DH⊥BC于点H,则DH=FG',PF+DP的最小值即为DH的长,由△BDC是等边三角形可得DH=CD•sin60°=3,即可求得PF+DP的最小值.【解答】解:(1)∵四边形ABCD是菱形,边长为6,∴AB=BC=CD=AD=6,∠BCD=∠BAD=60°,∴△ABD,△BCD是等边三角形,∵点E是边AB的中点,AE=BF,∴点F是边BC的中点,∴∠ADE=∠BDE=∠BDF=∠CDF=30°,∴∠EDF=∠BDE+∠BDF=60°;(2)∠EDF的度数不改变,证明:△ABD,△BCD是等边三角形,∴AD=BD,∠DAB=∠DBC=60°,∵AE=BF,∴△ADE≌△BDF(SAS),∴∠ADE=∠BDF,∴∠EDF=∠ADB=60°;(3)如图,过点P作PG⊥AD于点G,连接PF,过点F作FG′⊥AD于点G′,交BD于点P′,∵∠ADB=60°,∴GP=DP•sin60°=DP,∴PF+DP=PF+GP,∴当点F、P、G三点共銭,且FG⊥AD时,PF+GP有最小值,最小值为FG′的长,过点D作DH⊥BC于点H,∵四边形ABCD是菱形,∴DH=FG',∴PF+DP的最小值即为DH的长,∵DH⊥BC,△BDC是等边三角形,∴DH=CD•sin60°=3,∴PF+DP的最小值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四边形的综合应用,掌握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最短路径等知识,添加恰当辅助线构造构造在直角三角形是解本题的关键.2.(2022•连云港)如图,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延长AD到点E,使DE=AD,且BE⊥DC.(1)求证:四边形DBCE为菱形;(2)若△DBC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点P、M、N分别在线段BE、BC、CE上运动,求PM+PN的最小值.【分析】(1)先证明四边形DBCE是平行四边形,再由BE⊥DC,得四边形DBCE是菱形;(2)作N关于BE的对称点N',过D作DH⊥BC于H,由菱形的对称性知,点N关于BE的对称点N'在DE上,可得PM+PN=PM+PN',即知MN'的最小值为平行线间的距离DH的长,即PM+PN的最小值为DH的长,在Rt△DBH中,可得DH=DB•sin∠DBC=,即可得答案.【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D=BC,∵DE=AD,∴DE=BC,∵E在AD的延长线上,∴DE∥BC,∴四边形DBCE是平行四边形,∵BE⊥DC,∴四边形DBCE是菱形;(2)解:作N关于BE的对称点N',过D作DH⊥BC于H,如图:由菱形的对称性知,点N关于BE的对称点N'在DE上,∴PM+PN=PM+PN',∴当P、M、N'共线时,PM+PN'=MN'=PM+PN,∵DE∥BC,∴MN'的最小值为平行线间的距离DH的长,即PM+PN的最小值为DH的长,在Rt△DBH中,∠DBC=60°,DB=2,∴DH=DB•sin∠DBC=2×=,∴PM+PN的最小值为.【点评】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性质及应用,涉及菱形的判定,等边三角形性质及应用,对称变换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解决“将军饮马”模型的方法.3.(2014•海南)如图,对称轴为直线x=2的抛物线经过A(﹣1,0),C(0,5)两点,与x轴另一交点为B.已知M(0,1),E(a,0),F(a+1,0),点P是第一象限内的抛物线上的动点.(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a=1时,求四边形MEFP的面积的最大值,并求此时点P的坐标;(3)若△PCM是以点P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求a为何值时,四边形PMEF周长最小?请说明理由.【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首先求出四边形MEFP面积的表达式,然后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出最值及点P坐标;(3)四边形PMEF的四条边中,PM、EF长度固定,因此只要ME+PF最小,则PMEF的周长将取得最小值.如答图3所示,将点M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EF的长度),得M1(1,1);作点M1关于x 轴的对称点M2,则M2(1,﹣1);连接PM2,与x轴交于F点,此时ME+PF=PM2最小.【解答】方法一:解:(1)∵对称轴为直线x=2,∴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x﹣2)2+k.将A(﹣1,0),C(0,5)代入得:,解得,∴y=﹣(x﹣2)2+9=﹣x2+4x+5.(2)当a=1时,E(1,0),F(2,0),OE=1,OF=2.设P(x,﹣x2+4x+5),如答图2,过点P作PN⊥y轴于点N,则PN=x,ON=﹣x2+4x+5,∴MN=ON﹣OM=﹣x2+4x+4.S四边形MEFP=S梯形OFPN﹣S△PMN﹣S△OME=(PN+OF)•ON﹣PN•MN﹣OM•OE=(x+2)(﹣x2+4x+5)﹣x•(﹣x2+4x+4)﹣×1×1=﹣x2+x+=﹣(x﹣)2+∴当x=时,四边形MEFP的面积有最大值为,把x=时,y=﹣(﹣2)2+9=.此时点P坐标为(,).(3)∵M(0,1),C(0,5),△PCM是以点P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点P的纵坐标为3.令y=﹣x2+4x+5=3,解得x=2±.∵点P在第一象限,∴P(2+,3).四边形PMEF的四条边中,PM、EF长度固定,因此只要ME+PF最小,则PMEF的周长将取得最小值.如答图3,将点M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EF的长度),得M1(1,1);作点M1关于x轴的对称点M2,则M2(1,﹣1);连接PM2,与x轴交于F点,此时ME+PF=PM2最小.设直线PM2的解析式为y=mx+n,将P(2+,3),M2(1,﹣1)代入得:,解得:m=,n=﹣,∴y=x﹣.当y=0时,解得x=.∴F(,0).∵a+1=,∴a=.∴a=时,四边形PMEF周长最小.方法二:(1)略.(2)连接MF,过点P作x轴垂线,交MF于点H,有最大值时,四边形MEFP面积最大.显然当S△PMF当a=1时,E(1,0),F(2,0),∵M(0,1),∴l MF:y=﹣x+1,设P(t,﹣t2+4t+5),H(t,﹣t+1),=(P Y﹣H Y)(F X﹣M X),∴S△PMF=(﹣t2+4t+5+t﹣1)(2﹣0)=﹣t2+t+4,∴S△PMF最大值为,∴当t=时,S△PMF=EF×MY=×1×1=,∵S△MEF的最大值为+=,∴S四边形MEFP∴P(,).(3)∵M(0,1),C(0,5),△PCM是以点P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点P的纵坐标为3,∴﹣x2+4x+5=0,解得:x=2±,∵点P在第一象限,∴P(2+,3),PM、EF长度固定,当ME+PF最小时,PMEF的周长取得最小值,将点M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EF的长度),得M1(1,1),∵四边形MEFM1为平行四边形,∴ME=M1F,作点M1关于x轴的对称点M2,则M2(1,﹣1),∴M2F=M1F=ME,当且仅当P,F,M2三点共线时,此时ME+PF=PM2最小,∵P(2+,3),M2(1,﹣1),F(a+1,0),∴K PF=K M1F,∴,∴a=.【点评】本题是二次函数综合题,第(1)问考查了待定系数法;第(2)问考查了图形面积计算以及二次函数的最值;第(3)问主要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的性质.试题计算量偏大,注意认真计算.4.(2021•靖江市校级一模)如图,在菱形ABCD中,AB=6,∠B=60°,点E在边AD上.若直线l经过点E,将该菱形的面积平分,并与菱形的另一边交于点F,若AE=2,则求EF的长.(请从“线段的长度或线段的位置关系”的方向设计条件及问题,并解答)【分析】过点A和点E作AG⊥BC,EH⊥BC于点G和H,可得矩形AGHE,再根据菱形ABCD中,AB=6,∠B=60°,可得BG=3,AG=3=EH,由题意可得,FH=FC﹣HC=2﹣1=1,进而根据勾股定理可得EF的长.【解答】若AE=2.则求EF的长.解:如图,过点A和点E作AG⊥BC,EH⊥BC于点G和H,得矩形AGHE,∴GH=AE=2,在菱形ABCD中,AB=6,∠B=60°,∴BG=3,AG=3=EH,∴HC=BC﹣BG﹣GH=6﹣3﹣2=1,∵EF平分菱形面积,EF经过菱形对角线交点,∴FC=AE=2,∴FH=FC﹣HC=2﹣1=1,在Rt△EFH中,根据勾股定理,得:EF===2.【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菱形的性质.5.(2012•新密市自主招生)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为4,∠BAD=60°,点E是AD上一动点(不与A、D重合),点F是CD上一动点,且AE+CF=4,则△DEF面积的最大值为.【分析】首先过点F作FG⊥AD,交AD的延长线于点G,由菱形ABCD的边长为4,∠BAD=60°,即=DE•FG)=﹣(x﹣2)2+,可求得AD=CD=4,∠FDG=60°,然后设AE=x,即可得S△DEF然后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过点F作FG⊥AD,交AD的延长线于点G,∵菱形ABCD边长为4,∠BAD=60°,∴AD=CD=4,∠ADC=180°﹣∠BAD=120°,∴∠FDG=180°﹣∠ADB=60°,设AE=x,∵AE+CF=4,∴CF=4﹣x;∴DE=AD﹣AE=4﹣x,DF=CD﹣CF=4﹣(4﹣x)=x,在Rt△DFG中,FG=DF•sin∠GDF=x,=DE•FG=×(4﹣x)×x=﹣x2+x=﹣(x2﹣4x)=﹣(x﹣2)2+,∴S△DEF∴当x=2时,△DEF面积的最大,最大值为.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三角函数的性质以及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与函数思想的应用.6.(2022•杭州模拟)将正方形ABCD的边AB绕点A逆时针旋转至AB′,记旋转角为α,连接BB′,过点D作DE垂直于直线BB′,垂足为点E,连接DB′,CE.(1)如图1,当α=60°时,△DEB′的形状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连接BD,BB′与CE的数量关系是BB'=CE.(2)当0°<α<360°且a≠90°时,①(1)中的两个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如果成立,请仅就图2的情形进行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②当以点E,C,D,B′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请直接写出BE与B′E的数量关系.。
初中数学几何模型的60种解题技巧
初中数学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之一,其中的几何模型在数学解题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掌握几何模型的解题技巧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解题效率。
本文将介绍初中数学几何模型的60种解题技巧,希望能为学生们的学习提供帮助。
1. 角度概念的运用:在几何模型的解题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具体的角度概念来解答问题,例如利用垂直角、平行线、内角和为180度等概念来解题。
2. 图形相似的判断:判断两个图形是否相似是解题的基础,学生可以利用边长比例、角度比例等方法来确定图形的相似性。
3. 平行线相关性质的应用:平行线的性质在几何模型的解题中经常会出现,学生可以通过平行线与角度的关系来解答问题。
4. 圆的相关性质的利用:圆的性质在几何模型中也是常见的,学生需要掌握圆的直径、半径、圆心角等概念,以便解题。
5. 三角形的分类和性质的运用:学生需要掌握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不同类型三角形的性质,并根据题目的要求来进行合理的运用。
6. 应用解题:在学习几何模型的解题过程中,学生需要结合实际的应用场景,将抽象的几何原理与具体的问题相结合来解答问题。
7. 连线问题的求解:对于一些多边形的连线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几何模型的知识来进行合理的求解。
8. 几何图形的对称性:对称图形在几何模型中也是常见的,学生可以通过对称性来解答与对称图形相关的问题。
9. 正多边形的性质:正多边形的性质是几何模型解题中的重要内容,学生需要掌握正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外角的性质等知识。
10. 形状的变换:在几何模型的解题中,学生需要掌握形状的平移、旋转、翻转等变换操作,以便解答形状变换后的问题。
11. 圆的面积和周长的求解:学生需要掌握圆的面积和周长的相关公式,并结合题目要求来进行求解。
12. 三角形的面积和周长的求解:学生需要掌握不同类型三角形的面积和周长的求解方法,并灵活运用到不同的题目中。
13.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周长的求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周长的求解也是初中数学几何模型解题的重要内容,学生需要掌握相关公式及其应用。
中考必会几何模型,31个模型轻松搞定所有中考几何题无答案
中考必会几何模型——31个模型轻松搞定所有中考几何题目录第一章8字模型与飞镖模型 (2)第二章角平分线四大模型 (5)第三章截长补短 (10)第四章手拉手模型 (13)第五章三垂直全等模型 (15)第六章将军饮马 (18)第七章蚂蚁行程 (24)第八章中点四大模型 (27)第九章半角模型 (33)第十章相似模型 (37)第十一章圆中的辅助线 (47)第十二章辅助圆 (54)第一章 8字模型与飞镖模型模型1 角的“8”字模型如图所示,AB 、CD 相交于点O ,连接AD 、BC 。
结论:∠A +∠D =∠B +∠C 。
模型分析8字模型往往在几何综合题目中推导角度时用到。
模型实例观察下列图形,计算角度:(1)如图①,∠A +∠B +∠C +∠D +∠E = ;(2)如图②,∠A +∠B +∠C +∠D +∠E +∠F = 。
热搜精练 1.(1)如图①,求∠CAD +∠B +∠C +∠D +∠E = ; (2)如图②,求∠CAD +∠B +∠ACE +∠D +∠E = 。
2.如图,求∠A +∠B +∠C +∠D +∠E +∠F +∠G +∠H = 。
OD CBA图12图EABCDEFD CBAOO图12图EABC DEDCBA模型2 角的飞镖模型 如图所示,有结论: ∠D =∠A +∠B +∠C 。
模型分析飞镖模型往往在几何综合题目中推导角度时用到。
模型实例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M 、CM 分别平分∠DAB 和∠DCB ,AM 与CM 交于M 。
探究∠AMC 与∠B 、∠D 间的数量关系。
热搜精练1.如图,求∠A +∠B +∠C +∠D +∠E +∠F = ;2.如图,求∠A +∠B +∠C +∠D = 。
HG EF DCBADCBAMDCBAO135EFDC BA模型3 边的“8”字模型如图所示,AC 、BD 相交于点O ,连接AD 、BC 。
结论:AC +BD >AD +BC 。
八大类几何模型+60种解题技巧
一、常见的八大类几何模型在解决几何题目时,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常见的几何模型。
这些模型包括但不限于: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接相似三角形、等腰梯形、菱形、正方形和矩形。
1. 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是一个内角为90度的三角形。
在求解直角三角形题目时,可以运用勾股定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方法。
2. 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是指两边相等的三角形。
在解决等腰三角形问题时,可以利用等角定理、等边角定理等。
3. 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指三边相等的三角形。
解决等边三角形问题时,可以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如高、中线等。
4. 直接相似三角形直接相似三角形是指对应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在对直接相似三角形进行解题时,可以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如边比例定理等。
5. 等腰梯形等腰梯形是指有两对对边相等的梯形。
解决等腰梯形问题时,可以运用梯形的性质以及各边的关系。
6. 菱形菱形是指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
在解决菱形问题时,可以利用菱形的性质,如对角线垂直平分、对角相等等。
7. 正方形正方形是指四条边相等且四个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解决正方形问题时,可以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如对角线相等、对角线垂直等。
8. 矩形矩形是指四边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在解决矩形问题时,可以利用矩形的性质,如对角线相等、邻边互相垂直等。
二、60种解题技巧在解决几何题目时,我们还可以运用一些解题技巧来更快更准确地得出答案。
下面列举了60种解题技巧,以供参考。
1. 勾股定理2. 余弦定理3. 正弦定理4. 度角关系5. 弧度制下的两点间弧长相关关系6. 三角恒等变形7. 各角平分线8. 高度定理9. 中线定理10. 角平分线定理11. 等角定理12. 外角定理13. 内角定理14. 中位线定理15.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6.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17. 相似三角形的三边对应比例关系18. 相似三角形的高度关系19. 相似三角形的边对应比例关系20. 相似三角形的面积关系21. 三角形高到底关系22. 三角形高乘底除以2的面积公式23. 三角形内切圆24. 三角形外接圆25. 正方形的性质26. 矩形的对角线关系27. 矩形的邻边互相垂直关系28. 长方形的面积公式29. 长方形的周长公式30. 菱形的性质31. 菱形对角线垂直平分32.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3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关系34.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互补35. 梯形的中位线关系36. 梯形的对角线垂直关系37. 梯形的高关系38. 圆的性质39. 圆周角的关系40. 圆心角的关系41. 切线关系42. 切线长定理43. 余弦定理的推广44. 余角关系45. 同位角关系46. 交叉线定理47. 锐角三角函数的关系48. 平行线夹角关系49. 余切函数的关系50. 同义形的面积公式51.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52. 各角平分线角度关系53. 三角形中位线长度关系54. 三角形中位线平行长的关系55. 等角三角形三角函数的关系56. 三角形半周长乘外切圆内切圆面积关系57. 圆相关不等式58. 反证法59. 斜率性质60. 坐标系下平移关系解决几何问题时,首先要熟练掌握常见的八大类几何模型,然后灵活运用各种解题技巧,以便更加高效地解决问题。
中学考试压轴题突破几何最值问题大全(将军饮马、造桥选址、胡不归、阿波罗尼斯圆等)
中考压轴题突破:几何最值问题大全(将军饮马、造桥选址、胡不归、阿波罗尼斯圆等)一、基本图形最值问题在几何图形中分两大类:①[定点到定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②[定点到定线]:点线之间,垂线段最短。
由此派生:③[定点到定点]: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④[定线到定线]:平行线之间,垂线段最短;⑤[定点到定圆]:点圆之间,点心线截距最短(长);⑥[定线到定圆]:线圆之间,心垂线截距最短;⑦[定圆到定圆]:圆圆之间,连心线截距最短(长)。
举例证明:[定点到定圆]:点圆之间,点心线截距最短(长)。
已知⊙O半径为r,AO=d,P是⊙O上一点,求AP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证明: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AP≤AO+PO,AO≤AP+PO,得d-r ≤AP≤d+r,AP最小时点P在B处,最大时点P在C处。
即过圆心和定点的直线截得的线段AB、AC分别最小、最大值。
(可用“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其实质也是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推得)。
上面几种是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图形,所有的几何最值问题都是转化成上述基本图形解决的。
二、考试中出现的问题都是在基本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变式,如圆与线这些图形不是直接给出,而是以符合一定条件的动点的形式确定的;再如过定点的直线与动点所在路径不相交而需要进行变换的。
类型分三种情况:(1)直接包含基本图形;(2)动点路径待确定;(3)动线(定点)位置需变换。
(一)直接包含基本图形例1.在⊙O中,圆的半径为6,∠B=30°,AC是⊙O的切线,则CD的最小值是。
简析:由∠B=30°知弧AD一定,所以D是定点,C是直线AC上的动点,即为求定点D到定线AC的最短路径,求得当CD⊥AC时最短为3。
(二)动点路径待确定例2.,如图,在△ABC中,∠ACB=90°,AB=5,BC=3,P是AB边上的动点(不与点B重合),将△BCP沿CP所在的直线翻折,得到△B′CP,连接B′A,则B′A长度的最小值是。
中考必会几何模型,31个模型轻松搞定所有中考几何题无答案(1)(1)
中考必会几何模型——31个模型轻松搞定所有中考几何题目录第一章8字模型与飞镖模型 (2)第二章角平分线四大模型 (4)第三章截长补短 (8)第四章手拉手模型 (10)第五章三垂直全等模型 (12)第六章将军饮马 (14)第七章蚂蚁行程 (19)第八章中点四大模型 (21)第九章半角模型 (26)第十章相似模型 (29)第十一章圆中的辅助线 (37)第十二章辅助圆 (42)第一章8字模型与飞镖模型模型1 角的“8”字模型如图所示,AB 、CD 相交于点O ,连接AD 、BC 。
结论:∠A +∠D =∠B +∠C 。
模型分析8字模型往往在几何综合题目中推导角度时用到。
模型实例观察下列图形,计算角度:(1)如图①,∠A +∠B +∠C +∠D +∠E =;(2)如图②,∠A +∠B +∠C +∠D +∠E +∠F =。
热搜精练 1.(1)如图①,求∠CAD +∠B +∠C +∠D +∠E =; (2)如图②,求∠CAD +∠B +∠ACE +∠D +∠E =。
2.如图,求∠A +∠B +∠C +∠D +∠E +∠F +∠G +∠H =。
模型2角的飞镖模型 如图所示,有结论: ∠D =∠A +∠B +∠C 。
模型分析飞镖模型往往在几何综合题目中推导角度时用到。
OO图12图EABC DEDCBAOD CBA图12图EABCDE FD CB AHG EF DCBAA模型实例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M、CM分别平分∠DAB 和∠DCB,AM与CM交于M。
探究∠AMC与∠B、∠D间的数量关系。
热搜精练1.如图,求∠A+∠B+∠C+∠D+∠E+∠F=;2.如图,求∠A+∠B+∠C+∠D =。
模型3边的“8”字模型如图所示,AC、BD相交于点O,连接AD、BC。
结论:AC+BD>AD+BC。
模型实例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求证:(1)AB+BC+CD+AD>AC+BD;(2)AB+BC+CD+AD<2AC+2BD.模型4边的飞镖模型如图所示有结论:AB+AC>BD+CD。
初中数学竞赛必备——42个定理与解题模型
初中数学竞赛必备——42个定理与解题模型一、概述1. 数学竞赛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快速计算的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2. 初中数学竞赛中,掌握一定的数学定理和解题模型对于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3. 本文将介绍初中数学竞赛必备的42个定理与解题模型,希望能为参加数学竞赛的同学们提供帮助。
二、数学定理与解题模型1. 代数部分1.1. 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1.2. 因式分解1.3. 角平分线定理1.4. 勾股定理1.5. 平方差公式1.6. 公式a^2-b^2=(a+b)(a-b)1.7. a^3-b^3=(a-b)(a^2+ab+b^2)2. 几何部分2.1. 同位角性质2.2. 对顶角性质2.3. 三角形的内角和2.4. 三角形的外角和2.5. 圆的性质2.6.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2.7. 三角形的高到底边的距离是线段的中线3. 概率部分3.1. 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3.2. 排列组合问题的概率计算3.3. 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4. 数论部分4.1. 奇数与偶数的性质4.2. 质数与合数4.3. 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5. 解题模型5.1. 分析题目5.2. 构建数学模型5.3. 运用定理解题5.4. 推理思路与方法三、数学竞赛练习与应用1. 多做数学竞赛题目,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
2. 运用所学的定理和解题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3. 对于涉及到竞赛的数学知识点,进行整体性的复习和整理。
四、结语1. 数学竞赛对于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升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2. 要想在数学竞赛中取得好成绩,掌握基本数学定理和解题模型至关重要。
3. 希望本文介绍的42个定理与解题模型能为广大初中生在数学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提供一定帮助。
五、举例演练1. 代数部分: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解方程x^2+5x+6=0,可以使用因式分解或者配方法来进行求解。
因式分解:对于表达式x^2-4,可以因式分解为(x+2)(x-2)。
初中数学-几何题-常用模型总结!
导语几何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一般会在压轴题中进行考察,而掌握几何模型能够为考试节省不少时间北京中考在线整理了常用的各大模型,一定要认真掌握哦。
全等变换平移:平行等线段(平行四边形)对称:角平分线或垂直或半角旋转:相邻等线段绕公共顶点旋转对称全等模型:说明:以角平分线为轴在角两边进行截长补短或者作边的垂线,形成对称全等。
两边进行边或者角的等量代换,产生联系。
垂直也可以做为轴进行对称全等。
对称半角模型说明:上图依次是45°、30°、22.5°、15°及有一个角是30°直角三角形的对称(翻折),翻折成正方形或者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对称全等。
旋转全等模型半角:有一个角含1/2角及相邻线段自旋转:有一对相邻等线段,需要构造旋转全等共旋转:有两对相邻等线段,直接寻找旋转全等中点旋转:倍长中点相关线段转换成旋转全等问题旋转半角模型说明:旋转半角的特征是相邻等线段所成角含一个二分之一角,通过旋转将另外两个和为二分之一的角拼接在一起,成对称全等。
自旋转模型构造方法:遇60度旋60度,造等边三角形遇90度旋90度,造等腰直角遇等腰旋顶点,造旋转全等遇中点旋180度,造中心对称共旋转模型说明:旋转中所成的全等三角形,第三边所成的角是一个经常考察的内容。
通过“8”字模型可以证明。
模型变形说明:模型变形主要是两个正多边形或者等腰三角形的夹角的变化,另外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与正方形的混用。
当遇到复杂图形找不到旋转全等时,先找两个正多边形或者等腰三角形的公共顶点,围绕公共顶点找到两组相邻等线段,分组组成三角形证全等。
中点旋转:说明:两个正方形、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或者一个正方形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及两个图形顶点连线的中点,证明另外两个顶点与中点所成图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证明方法是倍长所要证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转化成要证明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和已知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或者正方形)公旋转顶点,通过证明旋转全等三角形证明倍长后的大三角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得证。
中考压轴题突破:几何最值问题大全(将军饮马、造桥选址、胡不归、阿波罗尼斯圆等)
中考压轴题突破:几何最值问题大全(将军饮马、造桥选址、胡不归、阿波罗尼斯圆等)一、基本图形所有问题的老祖宗只有两个:①[定点到定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②[定点到定线]:点线之间,垂线段最短。
由此派生:③[定点到定点]: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④[定线到定线]:平行线之间,垂线段最短;⑤[定点到定圆]:点圆之间,点心线截距最短(长);⑥[定线到定圆]:线圆之间,心垂线截距最短;⑦[定圆到定圆]:圆圆之间,连心线截距最短(长)。
余不赘述,下面仅举一例证明:[定点到定圆]:点圆之间,点心线截距最短(长)。
已知⊙O半径为r,AO=d,P是⊙O上一点,求AP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证明: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AP≤AO+PO,AO≤AP+PO,得d-r≤AP≤d+r,AP最小时点P在B处,最大时点P在C处。
即过圆心和定点的直线截得的线段AB、AC分别最小、最大值。
(可用“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其实质也是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推得)。
上面几种是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图形,所有的几何最值问题都是转化成上述基本图形解决的。
二、考试中出现的问题都是在基本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变式,如圆与线这些图形不是直接给出,而是以符合一定条件的动点的形式确定的;再如过定点的直线与动点所在路径不相交而需要进行变换的。
类型分三种情况:(1)直接包含基本图形;(2)动点路径待确定;(3)动线(定点)位置需变换。
(一)直接包含基本图形例 1.在⊙O中,圆的半径为6,∠B=30°,AC是⊙O的切线,则CD的最小值是。
(二)动点路径待确定例2.,如图,在△ABC中,∠ACB=90°,AB=5,BC=3,P是AB边上的动点(不与点B 重合),将△BCP沿CP所在的直线翻折,得到△B′CP,连接B′A,则B′A长度的最小值是。
(三)动线(定点)位置需变换线段变换的方法:(1)等值变换:翻折、平移;(2)比例变换:三角、相似。
中考数学必学几何模型大全(含解析)
中考数学必学几何模型大全(含解析)模型一:截长补短模型如图①,若证明线段AB、CD、EF之间存在EF=AB+CD,可以考虑截长补短法。
截长法:如图①,在EF上截取EG=AB,再证明GF=CD即可。
补短法:如图①,延长AB至H点,使BH=CD,再证明AH=EF即可。
模型分析截长补短的方法适用于求证线段的和差倍分关系。
截长,指在长线段中截取一段等于已知线段;补短,指将短线段延长,延长部分等于已知线段。
该类题目中常出现等腰三角形、角平分线等关键词句,可以采用截长补短法构造全等三角形来完成证明过程。
例题精讲1、如图,AC平分①BAD,CE①AB于点E,①B+①D=180°,求证:AE=AD+BE.解析:如图,在EA上取点F,使EF=BE,连接CF,①CE①AB,①CF=CB,①CFB=①B①①AFC+①CFB=180°,①D+①B=180°,①①D=①AFC①AC平分①BAD,即①DAC=①F AC在①ACD和①ACF中,①D=①AFC,①DAC=①F AC,AC=AC①ACD①①ACF(AAS),①AD=AF,①AE=AF+EF=AD+BE2、如图,已知在①ABC中,①C=2①B,①1=①2,求证:AB=AC+CD解析:在AB上取一点E,使AE=AC,连接DE,①AE=AC,①1=①2,AD=AD,①①ACD①①AED,①CD=DE,①C=①3①①C=2①B,①①3=2①B=①4+①B,①①4=①B,①DE=BE,CD=BE①AB=AE+BE,①AB=AC+CD3、如图,在五边形ABCDE中,AB=AE,BC+DE=CD,①B+①E=180°,求证:AD平分①CDE.解析:延长CB至点F,使BF=DE,连接BF=DE,连接AF,AC①①1+①2=180°,①E+①1=180°,①①2=①E①AB=AE,①2=①E,BF=DE,①①ABF①①AED,①F=①4,AF=AD①BC+BF=CD,即FC=CD又①AC=AC,①①ACF①①ACD,①①F=①3①①F=①4,①①3=①4,①AD平分①CDE.4、已知四边形ABCD中,①ABC+①ADC=180°,AB=BC,如图,点P,Q分别在线段AD,DC上,满足PQ=AP+CQ,①ADC求证:①PBQ=90°-12解析:如图,延长DC,在上面找一点K,使得CK=AP,连接BK,①①ABC+①ADC=180°,①①BAD+①BCD=180°①①BCD+①BCK=180°,①①BAD=①BCK在①BAP和①BKC中AP =CK ,①BAP =①BCK ,AB =BC ,①①BP A ①①BKC (SAS ),①①ABP =①CBK ,BP =BK①PQ =AP +CQ ,①PQ =QK①在①BPQ 和①BKQ 中,BP =BK ,BQ =BQ ,PQ =KQ①①BPQ ①①BKQ (SSS ),①①PBQ =①KBQ ,①①PBQ =12①ABC ①①ABC +①ADC =180°,①①ABC =180°-①ADC①12①ABC =90°-12①ADC ,①①PBQ =90°-12①ADC5、如图,在①ABC 中,①B =60°,①ABC 的角平分线AD 、CE 相交于点O ,求证:AE +CD =AC .解析:由题意可得①AOC =120°①①AOE =①DOC =180°-①AOC =180°-120°=60°在AC 上截取AF =AE ,连接OF ,如图在①AOE 和①AOF 中,AE =AF ,①OAE =①OAF ,OA =OA①①AOE ①①AOF (SAS ),①①AOE =①AOF ,①①AOF =60°,①①COF =①AOC -①AOF =60°又①COD =60°,①①COD =①COF同理可得:①COD ①①COF (ASA ),①CD =CF又①AF =AE ,①AC =AF +CF =AE +CD ,即AE +CD =AC6、如图所示,AB ①CD ,BE ,CE 分别是①ABC ,①BCD 的平分线,点E 在AD 上,求证:BC =AB +CD .解析:在BC 上取点F ,使BF =AB①BE ,CE 分别是①ABC ,①BCD 的平分线,①①ABE =①FBE ,①BCE =①DCE①AB ①CD ,①①A +①D =180°在①ABE和①FBE中,AB=FB,①ABE=①FBE,BE=BE①①ABE①①FBE(SAS),①①A=①BFE,①①BFE+①D=180°①①BFE+①EFC=180°,①①EFC=①D在①EFC和①EDC中,①EFC=①D,①BCE=①DCE,CE=CE ①①EFC①①EDC(AAS),①CF=CD①BC=BF+CF,①BC=AB+CD7、四边形ABCD中,BD>AB,AD=DC,DE①BC,BD平分①ABC (1)证明:①BAD+①BCD=180°(2)DE=3,BE=6,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解析】(1)过点D作BA的垂线,得①DMA①DEC(HL)①①ABC+①MDE=180°,①ADC=①MDE①①ABC+①ADC=180°,①①BAD+①BCD=180°(2)S四边形ABCD=2S①BED=188、已知:在①ABC中,AB=CD-BD,求证:①B=2①C.【解析】在CD上取一点M使得DM=DB则CD-BD=CM=AB①①AMD=①B=2①C模型二:倍长中线法模型分析:①ABC中AD是BC边中线方式1:延长AD到E,使DE=AD,连接BE方式2:间接倍长,作CF①AD于F,作BE①AD的延长线于E,连接BE方式3:延长MD到N,使DN=MD,连接CD例题精讲:1、已知,如图①ABC中,AB=5,AC=3,则中线AD的取值范围是.【解答】1<AD<4.2、如图,①ABC 中,E ,F 分别在AB ,AC 上,DE ①DF ,D 是中点,试比较BE +CF 与EF 的大小.【解答】解:BE +CF >FP =EF .延长ED 至P ,使DP =DE ,连接FP ,CP ,①D 是BC 的中点,①BD =CD ,在①BDE 和①CDP 中,{DP =DE∠EDB =∠CDP BD =CD①①BDE ①①CDP (SAS ),①BE =CP ,①DE ①DF ,DE =DP ,①EF =FP ,(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在①CFP 中,CP +CF =BE +CF >FP =EF .3、已知:在①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E 是AD 上一点,且BE =AC ,延长BE 交AC 于F ,求证:AF =EF .【解答】证明:如图,延长AD 到点G ,使得AD =DG ,连接BG .①AD 是BC 边上的中线(已知),①DC =DB ,在①ADC 和①GDB 中,{AD =DG∠ADC =∠GDB(对顶角相等)DC =DB,①①ADC ①①GDB (SAS ),①①CAD =①G ,BG =AC又①BE =AC ,①BE =BG ,①①BED =①G ,①①BED =①AEF ,①①AEF =①CAD ,即:①AEF =①F AE ,①AF =EF .4、已知:如图,E 是BC 的中点,点A 在DE 上,且①BAE =①CDE .求证:AB =CD .【解答】证明:延长DE 到F ,使EF =DE ,连接BF ,①E 是BC 的中点,①BE =CE ,①在①BEF 和①CED 中{BE =CE ∠BEF =∠CED EF =DE,①①BEF ①①CED .①①F =①CDE ,BF =CD .①①BAE =①CDE ,①①BAE =①F .①AB =BF ,又①BF =CD ,①AB =CD .5、如图,①ABC 中,AB =AC ,点D 在AB 上,点E 在AC 的延长线上,DE 交BC 于F ,且DF =EF ,求证:BD =CE .【解答】证明:如图,过点D 作DG ①AE ,交BC 于点G ;则①DGF ①①ECF ,①DG :CE =DF :EF ,而DF =EF ,①DG =CE ;①AB =AC ,①①B =①ACB ;①DG ①AE ,①①DGB =①ACB ,①①DBG =①DGB ,①DG =BD ,①BD =CE .模型三:角平分线四大模型1、角平分线的性质2、角平分线的对称性3、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现4、角平分线+垂线,等腰归例题精讲:1、如图,D是①EAF平分线上的一点,若①ACD+①ABD=180°,请说明CD=DB的理由.【解答】解:过点D分别作AE,AF的垂线,交AE于M,交AF于N,则①CMD=①BND=90°,①AD是①EAF的平分线,①DM=DN,①①ACD+①ABD=180°,①ACD+①MCD=180°,①①MCD=①NBD,在①CDM和①BDN中,①CMD=①BND=90°,①MCD=①NBD,DM=DN,①①CDM①①BDN,①CD=DB.2、如图,BD和CD分别平分①ABC的内角①EBA和外角①ECA,BD交AC于点F,连接AD.(1)求证:①BDC=12∠BAC;(2)若AB=AC,请判断①ABD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解答】(1)证明:①BD和CD分别平分①ABC的内角①EBA和外角①ECA,①①ABC=2①DBC,①ACE=2①DCE,①①ACE=①BAC+①ABC,①DCE=①BDC+①DBC,①2①DCE=2①BDC+2①DBC,①①BAC=2①BDC,即①BDC=12①BAC;(2)①ABD是等腰三角形,证明:①AB=AC,①①ABC=①ACB,过D作DQ①AB于Q,DR①BC于R,DW①AC于W,①BD和CD分别平分①ABC的内角①EBA和外角①ECA,①DQ=DR,DW=DR,①DQ=DW,①DQ①AB,DW①AC,①①GAC=2①GAD=2①CAD,①①GAC=①ABC+①ACB,①①GAD=①ABC,①AD①BC,①①ADB=①DBC,①①ABD=①DBC,①①ADB=①ABD,①AB=AD,即①ABD是等腰三角形.3、如图,在①ABC中,①ABC=90°,AB=7,AC=25,BC=24,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点P,求点P到AB的距离.【解答】解:过点P作PD①AB于D,PE①BC于E,PF①AC于F,①点P是①AB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①PD=PE=PF①S ①ABC =S ①P AB +S ①PBC +S ①P AC =12PD •AB +12PE •BC +12PF •AC =12PD •(AB +BC +AC )=12PD •(7+25+24)=28PD 又①①ABC =90°,①S ①ABC =12AB •BC =12×7×24=7×12,①7×12=28PD ,①PD =3 答:点P 到AB 的距离为3.4、如图,AD 是①ABC 中①BAC 的平分线,P 是AD 上的任意一点,且AB >AC ,求证:AB −AC >PB −PC .【解答】证明:如图,在AB 上截取AE ,使AE =AC ,连接PE ,①AD 是①BAC 的平分线,①①BAD =①CAD ,在①AEP 和①ACP 中,{AE =AC ∠BAD =∠CAD AP =AP,①①AEP ①①ACP (SAS ),①PE =PC ,在①PBE 中,BE >PB −PE 即AB −AC >PB −PC .5、在①ABC 中,AD 是①BAC 的外角平分线,P 是AD 上的任意一点,试比较PB +PC 与AB +AC 的大小, 并说明理由.【解答】解:PB +PC >AB +AC如图,在BA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E ,使AE =AC ,连接EP .由AD 是①BAC 的外角平分线,可知①CAP =①EAP ,又AP 是公共边,AE =AC ,故①ACP ①①AEP从而有PC =PE ,在①BPE 中,PB +PE >BE而BE =AB +AE =AB +AC ,故PB +PE >AB +AC ,所以PB +PC >AB +AC6、已知:如图,在①ABC 中,①A =2①B ,CD 平分①ACB ,且AC =6,AD =2.求BC 的长.【解答】解:如图,在BC 上截取CE =CA ,连接DE ,①CD平分①ACB,①①1=①2,在①ACD和①ECD中{CA=CE∠1=∠2CD=CD,①①ACD①①ECD(SAS),①AD=ED,①A=①CED,①①A=2①B,①①CED=2①B,①①CED=①B+①BDE,①①BDE=①B,①BE=ED,①AC=6,AD=2,①AD=BE=2,AC=CE=6,①BC=BE+CE=2+6=8.7、如图,①AOB=30°,OD平分①AOB,DC①OA于点C,DC=4cm,求OC的长.【解答】过点D作DE//OB,交OA于点E.OC=CE+OE=CE+DE=8+43.8、(1)如图①ABC中,BD、CD分别平分①ABC,①ACB,过点D作EF①BC交AB、AC于点E、F,试说明BE+CF=EF的理由.(2)如图,①ABC中,BD、CD分别平分①ABC,①ACG,过D作EF①BC交AB、AC于点E、F,则BE、CF、EF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你的理由.【解答】解:(1)①BD平分①ABC,①①ABD=①CBD,①EF①BC,①①EDB=①DBC,①①ABD=①EDB,①BE=ED,同理DF=CF,①BE+CF=EF;(2)BE−CF=EF,由(1)知BE=ED,①EF①BC,①①EDC=①DCG=①ACD,①CF=DF,又①ED−DF=EF,①BE−CF=EF.9、如图,在①ABC ,AD 平分①BAC ,E 、F 分别在BD 、AD 上,且DE =CD ,EF =AC ,求证:EF ①AB .【解答】解:过E 作AC 的平行线于AD 延长线交于G 点, ①EG ①AC在①DEG 和①DCA 中,{∠ADC =∠GDE CD =ED ∠DEG =∠DCA,①①DEG ①①DCA (ASA ), ①EG =EF ,①G =①CAD ,又EF =AC ,故EG =AC ①AD 平分①BAC ,①①BAD =①CAD ,①EG =EF ,①①G =①EFD ,①①EFD =①BAD ,①EF ①AB .10、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BC 是斜边.①B 的角平分线交AC 于D ,过C 作CE 与BD 垂直且交BD 延长线于E ,求证:BD =2CE .【解答】证明:如图,分别延长CE ,BA 交于一点F . ①BE ①EC ,①①FEB =①CEB =90°, ①BE 平分①ABC ,①①FBE =①CBE , 又①BE =BE ,①①BFE ①①BCE (ASA ). ①FE =CE .①CF =2CE .①AB =AC ,①BAC =90°,①ABD +①ADB =90°,①ADB =①EDC , ①①ABD +①EDC =90°.又①①DEC =90°,①EDC +①ECD =90°,①①FCA =①DBC =①ABD . ①①ADB ①①AFC .①FC =DB ,①BD =2EC .11、如图.在①ABC 中,BE 是角平分线,AD ①BE ,垂足为D ,求证:①2=①1+①C .【解答】证明:如图,延长AD 交BC 于点F ,①BE 是角平分线,AD ①BE ,①①ABF 是等腰三角形,且①2=①AFB , 又①①AFB =①1+①C ,①①2=①1+①C .12、(1)如图(a )所示,BD 、CE 分别是①ABC 的外角平分线,过点A 作AD ①BD ,AE ①CE ,垂足分别为D 、E ,连接DE ,求证:DE ①BC ,DE =12(AB +BC +AC );(2)①如图(b )所示,BD 、CE 分别是①ABC 的内角平分线,其他条件不变;①如图(c )所示,BD 为①ABC 的内角平分线,CE 为①ABC 的外角平分线,其他条件不变;则在图(b )、图(c )两种情况下,DE 与BC 还平行吗?它与①ABC 三边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测,并对其中一种情况进行证明.【解答】解:(1)如图1,分别延长AE 、AD 交BC 于H 、K , 在①BAD 和①BKD 中,{∠ABD =∠DBK BD =BD ∠BDA =∠BDK ,①①BAD ①①BKD (ASA ), ①AD =KD ,AB =KB ,同理可证,AE =HE ,AC =HC ,①DE =12HK ,又①HK =BK +BC +CH =AB +BC +AC ,①DE =12(AB +AC +BC ); (2)①猜在想结果:图2结论为DE =12(AB +AC −BC ). 证明:分别延长AE 、AD 交BC 于H 、K , 在①BAD 和①BKD 中,{∠ABD =∠DBK BD =BD ∠BDA =∠BDK,①①BAD ①①BKD (ASA ),①AD =KD ,AB =KB , 同理可证,AE =HE ,AC =HC ,①DE =12HK ,又①HK =BK -BH =AB +AC -BC ,①DE =12(AB +AC −BC ); ①图3的结论为DE =12(BC +AC −AB ).证明:分别延长AE 、AD 交BC 或延长线于H 、K , 在①BAD 和①BKD 中,{∠ABD =∠DBK BD =BD ∠BDA =∠BDK,①①BAD ①①BKD (ASA ),①AD =KD ,AB =KB 同理可证,AE =HE ,AC =HC ,①DE =12KH又①KH =BC -BK +HC =BC +AC -AB .①DE =12(BC +AC −AB ).模型四:手拉手模型模型:如图,①ABC 是等腰三角形、①ADE 是等腰三角形,AB =AC ,AD =AE , ①BAC =①DAE = 。
中考几何综合压轴题十大模型
中考几何综合压轴题十大模型
中考几何综合压轴题十大模型可能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的题目:
1. 三角形的性质和定理:如判断三角形的形状(等腰、等边、直角等),判断三角形相似与否,根据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求解未知边长和角度等。
2. 直线与平面的关系:如使用相交线测量角度和长度,判断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况(平行、垂直等),解决平面上的图形间的位置问题等。
3. 圆的性质和定理:如判断两条弦、弧或切线之间的关系,根据已知条件求解圆的半径、直径和弧长等。
4. 四边形的性质和定理:如判断四边形的形状(矩形、正方形、菱形等),求解未知边长和角度,以及确定未知点的坐标等。
5.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计算:如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根据已知条件求解未知边长等。
6. 空间图形的计算:如计算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锥体等的表面积和体积,根据已知条件求解未知边长和高度等。
7. 平移、旋转和翻转等变换:如根据平移、旋转和翻转等变换的规律解决给定图形的位置问题,计算变换后的坐标等。
8. 三角函数的应用:如根据已知角度和边长求解三角函数的值,
根据三角函数的关系求解未知边长和角度等。
9. 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如根据勾股定理求解直角三角形的边长,判断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类型等。
10. 平行线和等角定理的应用:如利用平行线和等角定理解决
线段之间的关系和角度问题,根据已知条件求解未知角度和边长等。
中考数学压轴题的常见类型与解题思路
中考数学压轴题的常见类型与解题思路中考数学作为中学阶段的一项重要考试科目,对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思维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
而数学压轴题更是中考数学中的难点,它涉及的知识点更加综合,题型更加复杂,让很多学生望而生畏。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中考数学压轴题的常见类型与解题思路。
一、常见类型1. 几何题几何题在中考数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且很多考生对于几何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较弱。
几何题涉及到的知识点包括:相似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正多边形等。
题目类型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证明、应用;平行线的性质与应用;圆的性质与应用等。
2. 代数方程题代数方程题也是中考数学中的常见类型,对于代数方程的解题能力也是一个学生的基本功。
考生需要掌握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以及应用方程进行实际问题求解的能力。
常见的题型有一元一次方程或不等式的运算、方式转化、实际问题转化方程、解方程或不等式等。
3. 统计与概率题统计与概率题在中考数学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考察点。
涉及到的知识点有频数、频率、统计图、概率等。
考生需要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统计数据和概率概念,并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统计与概率题的常见类型包括统计图的制作与分析、概率计算、实际问题的概率计算等。
二、解题思路在解几何题时,首先要明确题目中所涉及到的几何知识点和几何关系,特别要注意题目中的条件和所求的结论。
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进行分析,采用合适的方法解题。
灵活运用相似三角形、等角、平行线等几何性质来解题,掌握作图的技巧和方法,辅助理解和解决几何问题。
在解代数方程题时,首先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分析出所涉及到的未知数和方程式。
对于一元一次方程,可以采用逆运算的方法解方程,得出未知数的具体数值。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可以采用求根公式或配方法解方程,注意根据实际问题进行条件式转化和求解。
在解统计与概率题时,首先要正确理解题目中的统计数据和概率概念,并明确所涉及到的统计图表和概率计算。
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条件进行分析,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和概率计算方法进行求解。
中考数学几何压轴题解题技巧
初中几何证明技巧及经典试题证明两线段相等1.两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相等。
2.同一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
3.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或底边的高平分底边。
4.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或对角线被交点分成的两段相等。
5.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到三顶点距离相等。
6.线段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段距离相等。
7.角平分线上任一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8.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且平行于第三边的直线分第二边所成的线段相等。
*9.同圆(或等圆)中等弧所对的弦或与圆心等距的两弦或等圆心角、圆周角所对的弦相等。
*10.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的切线长相等或圆内垂直于直径的弦被直径分成的两段相等。
11.两前项(或两后项)相等的比例式中的两后项(或两前项)相等。
*12.两圆的内(外)公切线的长相等。
13.等于同一线段的两条线段相等。
证明两个角相等1.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同一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
3.等腰三角形中,底边上的中线(或高)平分顶角。
4.两条平行线的同位角、内错角或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5.同角(或等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
*6.同圆(或圆)中,等弦(或弧)所对的圆心角相等,圆周角相等,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7.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8.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9.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外角等于内对角。
10.等于同一角的两个角相等。
证明两条直线互相垂直1.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或底边的中线垂直于底边。
2.三角形中一边的中线若等于这边一半,则这一边所对的角是直角。
3.在一个三角形中,若有两个角互余,则第三个角是直角。
4.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
5.一条直线垂直于平行线中的一条,则必垂直于另一条。
6.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则两直线垂直。
7.利用到一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8.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9.利用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10.在圆中平分弦(或弧)的直径垂直于弦。
中考必会几何模型-31个模型轻松搞定所有中考几何题
中考必会几何模型——31个模型轻松搞定所有中考几何题目录第一章8字模型与飞镖模型 (2)第二章角平分线四大模型 (6)第三章截长补短 (12)第四章手拉手模型 (15)第五章三垂直全等模型 (18)第六章将军饮马 (21)第七章蚂蚁行程 (29)第八章中点四大模型 (33)第九章半角模型 (39)第十章相似模型 (44)第十一章圆中的辅助线 (56)第十二章辅助圆 (64)第一章 8字模型与飞镖模型模型1 角的“8”字模型如图所示,AB 、CD 相交于点O ,连接AD 、BC 。
结论:∠A +∠D =∠B +∠C 。
模型分析8字模型往往在几何综合题目中推导角度时用到。
模型实例观察下列图形,计算角度:(1)如图①,∠A +∠B +∠C +∠D +∠E = ;(2)如图②,∠A +∠B +∠C +∠D +∠E +∠F = 。
热搜精练 1.(1)如图①,求∠CAD +∠B +∠C +∠D +∠E = ;(2)如图②,求∠CAD +∠B +∠ACE +∠D +∠E = 。
ODC B A图12图E A B C DEF DC BA2.如图,求∠A +∠B +∠C +∠D +∠E +∠F +∠G +∠H = 。
模型2 角的飞镖模型如图所示,有结论:∠D =∠A +∠B +∠C 。
模型分析飞镖模型往往在几何综合题目中推导角度时用到。
模型实例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M 、CM 分别平分∠DAB 和∠DCB ,AM 与CM 交于M 。
探究∠AMC 与∠B 、∠D 间的数量关系。
OO 图12图E A BC D E D C B AHGEFD CB A DC B AM DC B A热搜精练1.如图,求∠A +∠B +∠C +∠D +∠E +∠F = ;2.如图,求∠A +∠B +∠C +∠D = 。
模型3 边的“8”字模型如图所示,AC 、BD 相交于点O ,连接AD 、BC 。
结论:AC +BD >AD +BC 。
中考数学常见几何模型记忆口诀、解题思路汇总
O
O
C
D
A
A
B
D C B
如图:若∠AOB=∠COD(等角套:内套;外套 )
则立得: ∠AOC=∠BOD(理由:
)
等角套等角:产生一对新的等角,“顺藤摸瓜”去确定这一对等角所在的两 个可能相似(全等)的三角形,找到条件证之用之——拨开云雾见天日!
诀曰:歪八套,和歪 A,形影不离似孪生。 特殊的三对相似(和四点共圆结合理解更加妙趣横生)
母题一
A
D B
1.如图:△ABC和△ADE均为等边三角形,
连接BD、CE(手拉手),延长BD交CE
于F,连接AF。
E
求证:⑴ △ABD≌△ACE ⑵∠BFC=60°
F
⑶AF平分∠DFE
2.若把上题已知条件中的等边三角形
改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AC和∠DAE
为直角,请判断:上述结论有什么变化?
C
试证明你的判断。
F 理)
B
C
E
母题四
A
1.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D为斜边BC
E B
F
上的中点,E、F分别在AB、AC上,且ED⊥EF, 求证:⑴BE=AF ⑵△ED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⑶BE2+CF2=EF2 ⑷S△ABC=2S四边形AEDF
C
2.在“1”中,若EF与AD相交于G,其他条件 不变,求证:⑴ED2=EG·EA ⑵GE·GF=GA·GD
母题三 双正方形模型
A
D
1.如图,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CEFG均为正方形,
G
H F
G在CD上,BG的延长线交DE于H。求证: ⑴BG=DE ⑵BG⊥DE
(内含:歪八套歪A+四点共圆,与圆结合:宝藏也)
初中几何模型及题型汇总
初中几何模型及题型汇总
初中数学中,几何模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
通过几何模型,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几何概念,更好地解决复杂的几何问题。
下面是初中几何模型及题型的汇总,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平面几何模型
平面几何模型主要包括:点、线、角、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等。
相关的题型有:计算角度、计算周长、计算面积、判断形状等。
2. 空间几何模型
空间几何模型主要包括:直线、射线、线段、平面、立体图形等。
相关的题型有:计算体积、计算表面积、判断形状、计算角度等。
3. 三角函数模型
三角函数是初中数学中的难点之一,但是通过几何模型的理解,可以更好地掌握三角函数。
相关的题型有:计算三角函数、计算三角形边长、计算三角形面积等。
4. 相似模型
相似是几何学中的重要概念,通过相似模型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相似的性质。
相关的题型有:判断相似三角形、计算比例、证明相似等。
总之,几何模型是初中数学中不可避免的部分。
通过对几何模型的学习和练习,可以更好地掌握几何知识,提高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