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地震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3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3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教学设计课题地震的成因及作用(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本课开始进入地球的内部运动对于地球表面地形的影响。
在第二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的基础的地球内部结构,了解了地壳的组成以及运动。
本课和第四课,将通过指导学生研究地震和火山的喷发两种自然现象来认识地球内部的力量是如何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与地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于地震基于学校的定期演练以及四川地区由于地震带影响,本校学生对于地震是有一定的基础认识的,但是大部分学生理解中“地震”仅仅只是地面的震动可能会导致对建筑物的破坏的一些相关内容,并不能够将地震与地球内部的运动联系起来,同时他们也较难意识到地震会造成地形上的改变。
【学习目标】1.能够在探究地震现象的模拟实验中基于实验现象表达自己的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从而认识到地壳运动是地震发生的成因;2.能够通过阅读资料分析地震的发生会使地表形态会发生巨大的变化;3.知道抗震减灾的基本常识并制作相关的防震减灾知识简报宣传防震减灾相关内容知识。
【评价任务】1.学生通过探究地震现象的模拟实验找到岩石弯曲的原因,并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实验结论。
(检验目标1)2.学生能通过资料的阅读结合模拟实验的现象认识到地震的成因以及地震对于地表形态的改变。
(检验目标2)3.学生能够将地震的成因以及防震减灾的知识制作成知识简报。
(检验目标3)【学习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班级记录单(各小组模拟实验的成因)分组材料:泡沫小盒、保鲜膜、泥土、水学生准备:科学书、学生活动手册、笔【学习过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环节一:聚焦,揭示研究主题(指向目标 1)学生活动 11. 观察图片,说一说: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地震发生时的情景是怎样的?会给地球表面带来哪些改变呢?教师活动 11.图片引入:这是一幅地震震中的实拍老照片。
2.提出聚焦问题:地球表面是什么样子的?地球现有的面貌是本来就有的吗?是什么力量使地球变成了现在的样子?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图片呈现出地震对于地球表面的改变与对建筑物造成的巨大影响力,使学生对于地震这一现象有了初步的认知,通过提出问题聚焦问题中心,引发学生对于地震的成因以及如何避震进行探索和思考。
第14课地震(教学设计)五年级科学上册(青岛版)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四课《地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目标:了解地震现象。
知道地壳运动是地震等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
科学思维目标:能用简单器材做模拟地震的实验。
探究实践目标: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过程和结果,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态度责任目标:愿意合作交流,喜欢大胆想象。
认识地震的危害,掌握防震知识。
【教学重难点】1.了解地震现象。
2.知道地壳运动是地震等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
【教学准备】毛巾、干树枝、搜集地震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播放汶川大地震影像。
师:大自然除了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有时也会给我们带来灾难。
比如说地震。
师:关于地震,你都知道些什么?你还想知道些什么?生:我想知道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生:我想知道地震在哪些地方会发生?生:我想知道能不能避免地震的发生?生:地震能预防吗?师将重要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师:看来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还真不少,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今天的课堂。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活动一:了解地震的危害。
出示地震后的图片:仔细观察,又发现什么?师:在视频中,地震发生时,你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初步感知地震的危害。
课件出示资料:唐山地震:唐山地震指中国河北省唐山市发生的地震,唐山曾于1976年7月28日3点42分秒,发生了里氏级地震。
唐山大地震共造成万多人死亡;唐山大地震是20世纪十大自然灾害之一。
汶川地震:“汶川大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4秒,震中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
汶川地震严重破坏地区约50万平方千米[5],其中,极重灾区共10个县(市),较重灾区共41个县(市),一般灾区共186个县(市)。
截至2008年9月25日,5·12汶川地震共计造成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374643人不同程度受伤、万人失去住所,受灾总人口达万人玉树地震:2010年4月14日,玉树市发生了6次地震,最高震级达到了级,地震震中位于玉树市区附近。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十一课《地震》教学设计
1.汇报:指定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其他学生要认真倾听,进行评价和补充。
2.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推想地震的成因。
3.小结:地壳的运动变化对岩层产生了非常大的挤压力,当岩层受到巨大的挤压力时会发生弯曲变形,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断裂。在这个过程中,巨大的、无法想象的能量就会快速地从岩层深处释放出来,引起大地猛烈震动,产生巨大的破坏力量,造成山崩地裂、房屋倒塌。绝大多数地震就是这样形成的。
2.讲解:实验前先准备三块长度、宽度相同,厚度分别为0.3厘米、0.5厘米、1厘米的木板。从最薄的木板开始实验,双手握住木板的两端,均匀用力,使它弯曲,直至折断。观察三种不同的木板断裂时的现象。
3.注意事项:小组同学要分工合作,实验操作时要注意安全。
4.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到《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5页中。教师巡视指导。
(五)认识危害
1.提问:地震发生时都有哪些危害呢?
2.播放:关于地震危害的视频,学生观看。
3.交流:学生观看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将交流的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5页中。
(六)布置作业
总结:针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教师进行总结与评价。给学生布置课下搜集有关避震方法的作业。
第二课时
(一)提出问题
3.能用科学语言记录实验现象,并表述探究结果。
4.能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得出探究结论,并判断结论与假设是否一
女。
科学态度
1.能表现出对地震成因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2.能与他人合作探究、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大家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
了解避震方法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三)运用知识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地震的成因及其作用》教学设计
《地震的成因及其作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知道地震是引起地表变化的内在因素,相对于风力、流水、冰川等很缓慢的外力作用,是一种剧烈变化。
在内容上本课遵循“成因”——“产生的影响”——“如何自救”的安排,帮助学生建构关于“地震”这一自然现象的完整知识体系。
教材安排三个主要活动。
活动一: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地震的成因。
组织学生对成因进行猜测,帮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找到模拟实验和自然现象的联系,进而引导学生聚焦观察点。
活动二:通过资料分析,了解地震发生的情景及产生的影响,发展整理、分析信息的学习能力。
活动三:结合生活实际,收集制作关于抗震防灾的海报,内化知识与技能。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可能没有经历过地震,但是会从各种媒体上知道地震和地震带来的影响,知道它是一种灾害性地质现象。
并通过上节课的知识铺垫,学生知道了地壳运动对岩层的影响。
但学生对于地震的成因、地震发生后地形地貌的变化不是很清楚。
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现象产生原因的兴趣,并形成科学的解释,了解应对措施。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地壳运动是地震发生的原因。
2.地震的发生会使地表形态发生巨大变化。
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地震形成的原因。
2.能够通过阅读资料、观察图片和视频、分析地震后给地表带来的变化。
3.能够制作关于抗震防灾的手抄报,宣传防灾的常识。
科学态度目标1.保持对地震现象的探究热情,乐于参与模拟实验。
2.能基于证据大胆表达证据的见解,认真倾听他人意见,形成集体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了解科学技术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知道抗震防灾的基本常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地震的模拟实验,了解地震的成因是地壳运动。
难点:找准实验观察点,根据现象,做出基于证据的解释。
【材料准备】课前准备:学生收集关于地震发生时情境的资料、干泥土。
实验材料:剪成两半的塑料盒、水、泥、保鲜膜。
视频来源:【NHK特别纪录片】视频记录,日本311大地震十周年。
3.2地震(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五年级上册湘科版
- 多媒体设备:使用PPT、视频和地震模拟软件,生动展示地震相关知识和实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教学软件: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展示地震波传播示意图和地震活动数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震现象。
- 互动式白板:利用互动式白板进行提问、讨论和总结,增加课堂互动性和学生的参与度。
教学过程设计
当堂检测:
1. 地震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请简要描述地震的成因过程。
2. 地震波有哪些类型?请简要说明每种类型的特点和传播方式。
3. 地震发生时,如何进行自我保护?请列出三种应对地震的方法。
4. 请结合一个地震案例,分析地震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典型例题讲解
1. 例题一:地震波的传播
3. 利用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地震预测的方法及其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突破策略:
1. 采用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观点,促进学生对地震波传播的理解。
2. 分组讨论和合作,让学生通过实践和交流,共同解决地震预测的问题。
3. 提供相关阅读材料和视频资源,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加深对地震相关知识的理解。
题目:请问地震波分为几种?它们在地球内部和地表的传播速度有何不同?
解答:地震波分为两种:P波(纵波)和S波(横波)。P波在地球内部和地表的传播速度较快,而S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且速度较慢。
2. 例题二:地震的预测
题目:目前科学家们主要通过哪些方法来预测地震?请简要说明这些方法的原理。
解答:科学家们主要通过地震学前兆、地震监测和地震预警等方法来预测地震。地震学前兆包括地壳形变、地下水位变化、地震光等;地震监测是通过地震仪记录地震波来监测地震活动;地震预警是通过地震波的速度和传播路径来预测地震的可能影响。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第2.3课地震的成因及作用(教学设计)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地震的基本概念。地震是地壳内部因构造运动而产生的能量释放现象,它是地球上最强烈的自然现象之一。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地震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地震的成因和分级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其次,我发现学生在参与地震逃生演练时表现得不那么积极。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更多的实践活动,如设计地震逃生游戏、组织地震逃生竞赛等。这些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地震知识的学习中来。
再次,我注意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表现出的合作和交流能力有限。为了提高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更多的合作学习环节,如分组讨论、团队合作项目等。这些环节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软件: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教学软件,分析地震数据,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地理观察能力。
3. 网络资源:邀请地震专家进行在线讲座,让学生了解最新的地震研究成果和地震预测技术,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地震观测站、地震遗址等,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地理实践素养。
5. 虚拟现实(VR):利用VR技术模拟地震发生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地震,提高学生的地震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第2.3课地震的成因及作用(教学设计)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材分析
五年级科学上册《地震》教学设计
第19课《地震》教学设计一、教材及学情分析(一)教材分析:《地震》是冀教版小学科学第五单元的内容,这一本单元的研究主题是“地表剧烈变化”。
地震属于地表剧烈变化的一种,是地球内部的岩石受到强大的力的作用时,产生断裂、错位,一时间出现的地动山摇现象。
本课引导学生关心地球上经常发生的这种自然灾害,自主合作探究地震的成因,了解地震的危害,掌握避震的一些基本常识。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已经加强,对科学课的认识得到了一定提高,部分学生已学会了自己收集资料和进行课堂记录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已会进行仔细的观察,学生在实验前已具备了提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计划,最后进行实验验证,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了解地震给。
(二)能力目标:)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
(三)情感目标:通过观察、搜集和交流信息,激发学生。
设计意图:三个教学目标旨在体现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够达到此目标。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地震的形成原因。
(二)教学难点:地震的危害及避震。
设计意图:教学重难点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概括能力。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重难点,教会学生学习。
五、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设计意图:运用这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课件展示图片。
看完这组照片后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你想了解些什么《明确:学生交流感受并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感受地震是最为严重的的自然灾害之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探究新知1、实验名称:树枝折断的实验实验准备:自备树枝'(1)说一说树枝为什么折断明确:树枝承受不住压力就会断裂。
(学生边汇报,教师边板书:断裂震动响声)(2)思考:地震是怎样形成的明确:地震承受不住压力就会释放能量;岩层发生断裂;板块之间不断的碰撞、挤压,就会发生断裂。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7课《地震》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7课《地震》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震的概念和历史;2.掌握地震的发生原因和表现形式;3.了解如何在地震中保护自己和避免风险;4.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地震的概念、历史和原因;2.地震的表现形式和影响;3.如何在地震中进行自我保护。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震的概念和历史;2.地震的发生原因;3.地震的表现形式和影响;4.如何在地震中保护自己和避免风险;2.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通过观看地震现场视频,引导学生认识地震的危害和严重性;2.以个案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地震中应该怎样自我保护,提高他们的风险意识。
步骤二:学习内容1.介绍地震的概念和历史,通过地图展示地震分布情况,帮助学生理解地震的普遍性;2.探究地震的发生原因,引导学生分析地球板块运动的规律,并解释为什么地震会造成巨大的破坏;3.了解地震的表现形式和影响,介绍地震的震级划分标准和影响因素,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现地震造成的破坏和灾害;4.如何在地震中保护自己和避免风险,提供有关地震应急处理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自救和互救的基本知识。
步骤三:互动探究1.通过富有创意的小组讨论或课堂辩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究地震来源和灾害产生的原因;2.安排小组活动,让学生设计并演示地震应急处理的方法;步骤四:巩固评价1.进行概念填空、选择题等形式的小测验,评估学生对于本课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2.让学生完成小研究报告或反思日记,促进对课程学习的总结和反思,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课教学方法主要采取了互动探究和“任务与合作”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并配合多种手段的使用:1.观看地震现场视频,引导学生认识地震的危害和严重性;2.通过富有创意的小组讨论或课堂辩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究地震的来源和影响;3.安排小组活动,让学生设计并演示地震应急处理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能力;4.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和视频等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地震的表现形式和灾害。
11地震(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五年级上册冀人版
-完成作业:学生完成作业,巩固地震知识。
-拓展学习:学生利用提供的资源,进行地震相关研究。
-反思总结: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学生反思总结学习过程和成果。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地震知识点和技能。
然而,教学是一个不断改进和发展的过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我也将更加关注学生的个别化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支持。此外,我还将加强与学生的互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和分享观点,以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课堂
8.提高学生的沟通与表达技巧,能够通过图表、报告等形式,清晰地表达地震相关知识和自己的思考。
9.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对地震现象产生兴趣和好奇心,激发继续探索地球科学的热情。
重点题型整理
```
七、重点题型整理
1.地震基本概念题目
题目:请解释地震的定义,并描述地震发生的原因。
答案:地震是指地壳因为板块运动、地壳变形或地下岩石破裂而产生的振动现象。地震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地壳板块的运动,当板块之间的摩擦力超过岩石的承受极限时,地壳就会产生断裂,从而释放出能量,引发地震。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熟悉地震知识,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地震实例视频,引出地震课题,激发学生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地震成因、测量方法和预警系统。
-组织课堂活动:分组讨论地震预警信号,进行地震逃生演练。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地震》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地震》教学设计3地震2.通过模拟实验和推理想象,自行获取地震的成因的知识。
能力目标:注重学生参与模拟地震实验过程的感知,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做简单的实验,能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验过程,了解地震自救的知识,学会地震自救的方法。
难点:地震成因重点:地震危害及怎样避震。
主要内容:《地震》是小学五年级第一单元第3课的内容,教材包括三方面内容:1.了解地震的危害——通过模拟活动对地震这种自然灾害有更清晰的认识。
2.通过模拟实验和推理想象,理解地震的成因。
3.在活动中,使学生了解避震的科学常识,懂得如何从容面对地震,知道自救的方法,进行地震模拟演习,让学生认识到用知识守护生命。
教学过程:一、录像激趣,引入课题。
教师以谈话方式导入,看到“5.12这个日子,大家想起了什么?”“关于地震,大家对他了解有多少呢?”5月12号,在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地震,这是继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又一次在我国发生的大地震。
地震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和我们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
看完这组照片后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关于地震,你最想了解些什么学生交流感受。
大家提的问题很有价值,这节课老师与大家共同探究有关地震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1.学生提出问题: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地震前有什么前兆地震怎样来预测地震发生后人们怎样来自救……2.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问确定本节课主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3.根据地震的现象,研究地震的形成原因①观察地震现象播放地震现象的视频,观察、了解地震现象(天气的变化、动物的反常表现、山体滑坡、井水异常、大地、建筑物在剧烈地晃动……)教师提问:是什么力量使这么高大的建筑物晃动使它造成倒塌呢(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板块碰撞等)。
地壳是有一层一层的岩石组成的,地球内部在不断运动着。
二、研究地震成因1.用上节课所学的方法让学生猜测地震成因。
2.根据学生猜测做模拟实验:把毛巾、木棒、盒子、木块放好。
冀人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地震-》教案
地震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地震是由岩层断裂所产生的震波引起的。
2、过程与方法:搜集处理有关地震的信息资料,了解地震这种自然现象的发生不可避免及地震灾害。
3、通过模拟实验和AR技术,自行获取地震的成因的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地震的成因。
教材分析与教法《地震》是在学习了地球内部有什么、火山之后的又一课题,主要学习地震的成因、避震小常识、地震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关注人类社会的情感。
培养学生应急自救的适应能力和临危不乱的心理品质。
本课题主要采用实验法、自学阅读法教学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教师播放《唐山大地震》电影片段。
看完视频后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学生交流感受。
二、猜想假设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确定本课的中心问题确实,地震给人类带了灾难。
通过前面的观察和思考,大家又想到了什么?关于地震,有没有问题要提出?1、学生提出问题: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地震前兆?预测?自救?2、确定本节课主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3、学生阅读课本,找出问题的答案。
4、教师总结地震前兆是什么?三、制订方案根据地震现象,研究地震的成因和带来的灾害。
1、学生使用AR技术亲自查阅地震形成的原因。
以小组为单位,由学生尝试总结。
2、师生交流,教师总结。
3、教师课件展示地壳内部是不断运动的,地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当受到的力大到岩层不能承受时,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
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振动,这就是地震。
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破坏性地震都是由岩层断裂引起的。
另外,火山喷发会引起地震,过度采矿而造成的地表塌陷也会引起局部地震的发生。
四、实施探究用书本和木块模拟地震过程:实验完成后思考并交流: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然后总结地震带来的灾害。
学生进行实验,汇报实验现象。
五、汇报交流地震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既然地震这种自然现象存在于地球上,它和人类的生活就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前面的了解说一说它给人类的生活带了哪些危害?学生汇报。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7课《地震》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7课《地震》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震的产生原因,认识地震的危害;2.掌握如何保护自己在地震时应该做些什么;3.学会运用科学方法探究地震产生的原因。
二、教学内容1. 地震的产生原因【教学重点】1.如何说明地球内部的构造;2.线性图、条形图的制作与数据分析的应用。
【教学难点】1.地震的产生原因及地球内部构造的等比例缩小图的绘制。
【授课方式】讲授、视频展示、板书。
【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地球内部构造的相关知识,并且对数据分析也有一定的认识。
因此,在本节课中需要加强学生对地震产生原因的了解,并且能够通过线性图、条形图的制作及数据分析了解地震产生原因。
【教学过程】1.引入:播放一段视频介绍地震以及如何应对地震。
2.呈现问题:您有没有想过地震是怎么产生的?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3.讲解:老师介绍地球内部的构造,通过等比例缩小图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内部构造及地震的产生原因。
4.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制作线性图、条形图,并且通过数据分析得到地震的产生原因。
5.总结:通过让学生自己梳理作业,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2. 保护自己在地震时应该做些什么【教学重点】1.运用口语表演合作,模拟地震时保护自己的行为;2.在实践中掌握正确保护自己的动作。
【教学难点】1.让学生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表现出自我保护的意识。
【授课方式】讲授、双人肢体表演。
【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一些自我保护的意识,但是在地震时该怎么样保护自己,还需要老师指导和训练。
因此,在本节课中,老师将从肢体表演方面着手进行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正确的保护自己的方式。
【教学过程】1.问答:引导学生回忆有过地震时的情况,是否能够在地震时做出正确的反应保护自己。
2.讲解:通过视频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地震时应该注意的事项以及注意事项的效果。
3.实践:通过双人肢体表演,让学生模拟在地震时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4.检查:老师对学生的表演情况进行评价,并且帮助学生弥补不足。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地震》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地震》教学设计《地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和技能: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初步了解地震的现象和地震造成的危害,了解地震的成因,懂得避震的一些应急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和电子白板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利用现代信息工具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掌握减震技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和想象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观察、搜集和交流信息,体验多媒体网络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材料及准备:教师准备:木棍、毛巾(每组一个),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一、导言:活动一:观察地震现象1、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部电影,大家想不想看?(想)。
(播放《唐山大地震》电影片段)2、看完视频,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3.老师通过对比课件(播放课件图片)介绍了唐山地震、汶川地震和云南鲁甸地震。
4、学生交流,汇报收集的与地震有关的知识。
5.地震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与我们息息相关。
在这节课上,我们将学习与地震有关的问题。
二、猜想验证活动二:探索地震的原因。
1.地震是怎么发生的?请猜猜。
(大胆鼓励学生猜测)2。
交换和报告猜想,老师总结。
3、实验是我们研究科学的最好的方法。
老师为大家准备了木棍、毛巾等材料,你想怎样利用这些材料来证明你的猜想呢?活动三:验证猜想的实验。
1.分组讨论实验方案(教师巡视并参与),汇报交流实验方案。
2、教师总结实验方案(课件出示):① 将毛巾平放在桌子上,用双手按压毛巾,并向中金方向挤压。
② 用一只手按下斗杆,用另一只手按下斗杆。
3.学习实验验证并填写记录表。
三、汇报交流1.小组应报告实验记录和结论。
2、教师总结(课件出示):这个实验告诉了我们什么呢?地震到底是怎样发生的呢?当受到巨大的压力时,地球表面的岩层会发生褶皱。
如果褶皱严重,它们可能会断裂。
当岩层破裂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使地球剧烈震动,产生巨大的破坏力。
此外,还有一些是由火山爆发、地面沉降等原因造成的。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地震的成因及作用》教科版
在理论讲授环节,我注意到部分学生对板块构造学说和地震波传播的理解存在困难。为此,我采用了图解、动画和实验模拟等多种教学手段,尽量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形象。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突破了难点。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地震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模拟地震波的传播过程,演示纵波、横波的特点。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防震减灾措施:结合实际案例,教授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如“伏地、遮挡、手抓牢”等。
-地震预警与预测:介绍地震预警系统的原理,如地震波检测、预警信息发布等。
2.教学难点
-理解板块构造学说:学生对地球内部结构及板块运动的理解。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差异:学生难以理解纵波、横波传播速度的差异及原因。
-防震减灾措施的实践应用: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地震的成因、地震波的传播、防震减灾措施和地震预警预测等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地震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二、核心素养目标
1.科学探究: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提问、探究、分析等方法,理解地震的成因、作用及防震减灾措施,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024年秋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14.《地震》教学设计
3.交流、完善实验方案。
(1)向中间挤压毛巾,会发现什么现象?
(2)折断树枝时,听到什么声音?手有什么感觉?
(3)由此推想:岩层在巨大的压力下发生什么变化?变化时会伴随什么现象发生?
4.[PPT14出示]提示注意事项:在实验操作中,大家需要注意什么?
5.学生探究、实验。
学生实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汇报交流,总结成因
1.谈话: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交流。
生交流。
2.[PPT15-17出示]播放地震的成因视频。
3.总结:岩石层在地下受到巨大的压力,发生变形、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的成因。
4.[PPT18出示]出示地震的种类视频:地震按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天然地震、火山地震、诱发地震三类。
一、图片导入课题,感知地震。(预设5分钟)
1.[PPT3出示]播放唐山大地震的视频资料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着的地球,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有的让人赏心悦目,然而有的却让人触目惊心,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害。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种自然现象——地震。
[PPT4出示]教师播放汶川地震视频。
2、学生提出交互探究问题
师:看过视频资料后,关于地震,你想了解哪些方面的知识呢?
预设: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有:地震是怎样发生的?地震的大小是如何来确定的?地震对我们人类有哪些危害?我国哪些地方经常发生地震?地震发生前,可能会出现什么异常的现象?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可真多,今天就让我们了解地震,探究地震产生的奥秘吧!
学生汇报。
3.总结:当地震发生时,首选的想办法离开高楼大厦,到相对空旷的地方逃生。第二,如果被困在房子里,出不去,要拉掉电闸、关好煤气以防起火,躲藏到卫生间或有一定支撑力的物体如桌子、床的下面,保护头部不受伤。
五年级科学《地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案
2.提出猜想:地震是怎么产生的?
提示:强震过后我们经常会发现地面开裂、山体开裂,要知道地面和山体都是由岩石层构成,地球表面的岩石虽然种类不同,但厚重的岩层都很坚硬。
猜想:是岩层产生了断裂后,引起地面震动才造成房屋倒塌,桥梁断裂吗?
板书设计
2.感受地震
课后反思
五年级班科学(学科)教学设计
主备人
授课人
授课时间
课题
地震
授课课时
第2课时
总课时
共4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能力
了解地震现象,知道地震可以改变地表。
了解地震灾害对人类的影响,知道抗震防灾的基本常识。
过程与
方法
做震动实验,根据实验的感受类推地震的威力,初步推测地震的成因。根据地震现象,构建地震模型,用地震模型说明地震情况。
(3)回放实验放慢视频。
(4)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折断木棍时,需要先积蓄力量,然后会在瞬间折断从而产生震动,然后力量消失,不再震动。地震发生前,没有感觉,然后在瞬间爆发,产生的震动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力,然后就归于平静。
(5)小结:这两者之间如此相似,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这个结论:岩层断裂会产生地面震动。
实验二,模拟地面震动造成建筑物损坏:泡沫板模拟地面,沙子模拟建筑物。
3.实验验证
设计实验:第一要模拟岩层断裂是否会产生震动;第二要模拟地面震动是否会造成建筑物的损害。
实验一,感受震动:用小木棍模拟岩层,感受一下小木棍折断时是否产生了震动。
(1)动手实验,注意安全
(2)谈感受:在用力折断小木棍的过程中,小木棍先是弯折,积蓄到一定力量后才在瞬间折断,发出脆响?在木棍折断的一刹那,断裂产生的震动传递到手上,力量还不小呢。
五年级科学地震的成因及作用教案
五年级科学地震的成因及作用教案科学概念目标1.地壳运动是地震发生的原因。
2.地震的发生会使地表形态发生巨大变化。
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通过模拟实验, 探究地震形成的原因。
2.能够通过阅读资料、观察图片, 分析地震后给地表带来的改变。
3.能够制作关于抗震防灾的手抄报, 宣传抗震防灾的常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了解科学技术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知道抗震防灾的基本常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地震发生的原因。
难点:结合真实情景及模拟实验中获得的证据, 解释地震发生的原因。
【教学准备】一次性饭盒、保鲜膜、泥土、水、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一、聚焦1.出示本课首页图片, 请学生描述图片中的情景。
2.讲述:地震后, 公路的路面被破坏了, 出现了塌陷、断裂的现象。
3.提出本课聚焦问题: 地震是怎样发生的?地震发生时的情景是怎样的?会给地球表面带来哪些改变呢?说明:通过对地震后路面的真实情景的描述, 帮助学生对地震造成的影响形成初步认识, 由此提出本课的聚焦问题, 揭示本课研究的主要内容, 使他们带着明确的学习目标进行探究地震现象的学习活动。
二、探索(一)了解地震的成因1.提问: 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来交流一下对地震成因的想法。
2.引导学生依据前面所学知识对地震成因进行猜测, 并将学生提出的假设整理后记录在黑板上。
3.出示模拟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1)将小盒的两半拼接起来, 在上面铺一层保鲜膜。
(2)用水将土和成泥, 并将它铺在有保鲜膜的小盒中。
(3)等泥变干后, 将这个小盒的两半迅速拉开或挤压。
(4)观察发生的现象。
4.提问: 模拟实验中每一部分材料分别代表什么?(教师明确: 两半拼接的小盒代表地壳中的两个板块, 铺在小盒中的泥代表岩层, 拉开或挤压是模拟岩层受到的作用力。
)5.分组实验, 观察实验现象。
要求学生不仅观察“地面”的变化, 还要注意观察“地面”断裂、隆起的位置与“板块”对接边界的位置关系。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地震》教学设计
《地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用简单器材做模拟实验;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2、愿意合作交流,喜欢大胆想象。
3、了解地震现象,认识地震的危害,掌握防震知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毛巾、木筷一、导入大家听说过地震,地震给你带来什么感受?(生交流)是呀!强烈的地震都是人类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地震。
(出示课题:地震)二、探究过程1.提出问题那关于地震,你还有哪些问题呢?(生提出问题)师根据学生交流,板书:(种类、形成、前兆、预测、避震……)我们大家刚才提出的问题都非常有价值,那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好吗?2、探究地震的形成原因。
课前,老师布置了让同学们搜集有关地震资料的任务,看看我们能不能利用搜集到的资料来解决刚才提出的这些问题。
A、学生交流,从理论上理解地震的形成原因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重点词语进行板书。
有以下重点词语:岩层、压力、变形、断裂、地震波、地表振动)B、模拟实验,直观感知刚才我们通过整理资料知道了地震是由于岩层受到压力,发生变形、褶皱,最后突然断裂,断裂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引起地表的振动而形成的。
真的是这样吗?同学们亲身经历过地震吗?你想不想做一个模拟实验来验证一下?实验一:利用毛巾体验岩石变形、褶皱课件出示实验要求:1、把毛巾折叠、铺在桌子上;(毛巾代表岩层)2、在毛巾上放上积木或几截粉笔;(积木、粉笔代表岩层上的人和建筑物)3、用手从毛巾的两端往中间挤。
(注意:挤的时候动作要慢,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
)4、谁来交流你观察到的现象?师:岩层当然不能像毛巾这样软,可以无限度的承受压力。
实验二:折断木筷,体验岩层断裂课件出示实验要求:1、我们把毛巾拿走,用木棍来代表岩层。
2、用手给木筷不断地加力,会发生什么现象?3、你会有什么感觉?学生实验。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2.3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2.3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的第3课。
在上一课的教学中,学生认识了地球的内部结构,了解了地壳的组成及运动,知道运动会引起岩层受力产生弯曲变形。
在此基础上,本课将引导学生了解地震的成因。
本课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以真实情景让学生对地震造成的影响有初步的认识,并由此提出:“地震是怎样形成的?揭示了本课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部分——探索,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地震形成的原因,第三部分——研讨,引导学生运用证据再次解释岩石弯曲,岩层断裂、错动现象。
【学情分析】课前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对地震这一自然现象是非常感兴趣的,学生通过电视、网络等渠道对于地震现象以及我国发生的一些重大地震时间名称有了一些了解,86%知道地震可能导致大桥断裂,92%的学生知道地震可能导致地面塌陷,只有66%的学生知道地震可能导致地面隆起。
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地震已经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地震是一个灾害性地质现象。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94%学生已经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以及地壳运动会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92%学生猜测地震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
这些都是学生进行本课学习的知识基础。
但只有72%的学生认为地震发生在地球的地壳中,还有28%的学生认为地震发生在地幔或地核,这说明有部分学生对于地震发生的原因以及地震导致地形地貌的具体变化并不是非常清楚。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地震的成因以及地震对地形地貌的影响,让学生直观感受地球内部运动改变地形地貌。
【核心素养目标】科学观念:1.知道地壳运动是地震发生的原因。
2.了解地震的发生会使地表形态发生巨大变化如:地面断裂、岩层弯曲。
科学思维:1.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地震发生的原因。
2.结合真实情景及模拟实验中获得的证据,建立模拟现象与自然现象的联系,并获得证据,解释地震发生的原因。
探究实践:1.能够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地震形成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科学地震教学设计
《地震》教学设计
一、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
有关地震的文字、图片资料。
毛巾、长30厘米直径1厘米的干木棍。
教师准备:
地震的视频资料、资料
二、教与学的目标
科学探究
搜集处理有关地震的信息资料,了解地震这种自然现象的发生不可避免及地震灾害。
通过模拟实验和推理想象,自行获取地震的成因的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了解古代、现代对地震的研究和预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关注人类社会的情感。
了解地震自救的知识,学会地震自救的方法。
培养学生应急自救的适应能力和临危不乱的心理品质。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
出示5.12,看到这个日子,你想起了什么?。
XX年5月12号,在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地震,这是继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又一次在我国发生的大地震。
展示:四川地震前后的对比照片和视频。
看完这组照片后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关于地震,有没有问题要提出来?
学生交流感受。
探究新知
学生提出问题: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地震前兆?预测?自救?……
.确定本节课主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根据地震现象,研究地震的成因
①观察地震现象
播放地震现象的视频,观察、了解地震现象
结合看到的视频资料和生活中的了解,来谈一谈伴随着地震发生时看到了什么现象?
是什么力量使这么高大的建筑物晃动甚至倒塌呢?。
地壳是有一层一层的岩石组成的,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着的。
②研究地震成因
学生猜测。
模拟实验:把毛巾、木棍放好。
出示实验要求:
【用毛巾和木棍来模拟岩石层:
用手按住毛巾的两端向中间挤压,会发现什么现象?
握住木棍的两头用力再用力,观察会有什么现象发生?手有什么感觉?】
实验完成后思考并交流: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然后推理想像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进行实验,汇报实验现象。
资料补充:地壳内部是不断运动的,地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当受到的力大到岩层不能承受时,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
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振动,这就是地震。
大家想,一个木棍在断裂时都会引起我们手的震动,几千米厚的岩石层在压力作用下发生快速、突然的断裂引起的震动,释放出的能量该是何等的巨大。
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破坏性地震都是由岩层断裂引起的。
另外,火山喷发会引起地震,过度采矿而造成的地表塌陷也会引起局部地震的发生。
科学与生活
地震有什么危害?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汇报。
地震有什么好处吗?
地震能缓解地球本身的压力,释放过多能量,保持岩石圈受力平衡。
同时地震也会把地下的矿物带到地表,地震还造就了无数奇山异水。
预防地震与正确避震
①地震前兆
地震的破坏力巨大,地震的发生也不可避免,我们怎样来对地震进行预测,减少灾难的发生呢?
学生汇报。
地震前地下水、动物、天气都会出现异常现象。
除了观察地震前兆,还有先进的测震仪对地震进行预测。
公元132年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台预报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比欧洲整整早了1700多年。
现在,人们预测地震的仪器越来越先进,日本发明制造的测震仪能在地震发生1分钟前测出,但是1分钟是何等的短暂!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科学学习中能够做有心人,争取在不远的将来,让预测地震就像天气预报那样平常、准确。
②正确避震
既然地震的发生不可避免,当地震发生时我们该怎样做呢?
学生汇报。
当地震发生时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沉着、冷静,然后再迅速的进行自救。
拓展活动
进行避震演习,教给学生紧急避震常识。
板书设计:
地震
形成?
预测?
自救
教学反思
《地震》
一、教学目标
能够收集有关地震的资料;能够模拟地震的形成。
知道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了解地震的形成原因。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地震的形成原因。
难点:知道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
三、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收集地震的有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
观看“地震”的现场图片。
提问:刚才你看到的是什么自然现象?
探究新知
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谈话:我们先来研究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你认为地震是怎样形成的,说说你的想法。
小组讨论: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全班交流、小结
出示:做实验,用筷子模拟构造地震。
总结地震形成的原因
当地震发生前,有什么前兆?
震前动物有预兆,大猫衔着小猫跑,牛羊螺马不进圈。
鸟雀惊飞不回巢,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鸡飞上树猪乱拱,鸭不下水狗狂叫。
讨论:如果遇到地震时,你该如何保护自己呢?
讲述:当地震发生时,首选的是想办法离开高楼大厦,到相对空旷的地方——逃生;第二,如果在房子里出不去,要拉掉电闸、关好煤气以防起火,躲藏到卫生间或有一定支撑力的物体如桌子、床的下面——躲藏等等。
讨论:我们在地震发生时如何自救?
讲述:当地震发生时,有十几秒的可以逃生的机会,如
果你处在低楼层,确保自已能在这十几秒的时间里跑到空旷地,那么你就赶快跑吧,如果楼层太高,就可以躲在床下、桌子下等。
一定不要慌,也不要放弃,耐心的等待营救人员的救助。
五、拓展活动
了解地震后形成的景观
六、布置作业
制作一期关于地震的《预防地震》的手抄报
五年级下册《地震》
教学流程素材说明
一、导入新
欣赏图片
浅谈对地震的了解
出示地震后的图片
二、探究新知
交流搜集到的地震的资料
设计实验,探究地震的成因
小组实验,合作完成
归纳总结地震的成因出示实验方法与注意事项
出示地震的成因
三、科学与生活
地震的前兆
避震常识
地震后如何自救出示地震的前兆
出示避震常识
出示地震后如何自救
四、拓展活动xb1.
了解地震后形成的景观出示地震后形成的景观
五、布置作业
制作一期关于地震的《预防地震》的手抄报
《地震》教学反思
高庄中心小学杨丰敏
五年级的学生已有查找资料的能力,所以我在课前布置他们去查找相关的资料。
以往在教这课时,我都是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所了解的地震知识,然后看看图象资料,再将重点的地震成因讲解一下,教师包办的较多,部分学生学的积极性较高,有些孩子则兴趣不大,没有充分投入。
本课教学设计中,我首先是让学生带着问题看图片资料,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主题将课上看到的和自己带来的资料进行信息重组,最后表达出来。
在交流中,学生的发言各有侧重点,下面的听众们听得津津有味,这样学习不再是一个枯燥的事,而是一个有趣的、可以有自己创意的、自主的过程。
这就是使几乎所有的
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和同伴一起合作学习,教师从包办的角色中解放出来,真正成为了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服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