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警察现场执法权的那些事——支持公安民警依法开展执法活动是每个公民的应尽义务
公安行政执法与公民权利保护的关系
![公安行政执法与公民权利保护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664a18b0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fb.png)
公安⾏政执法与公民权利保护的关系2019-08-21摘要:⼀切国家权⼒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公民权利,权⼒是权利的⼀种特殊形式。
公安⾏政执法权作为国家权⼒的⼀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公民权利的⼀种特殊的转化形式,两者之间是⼀种对⽴统⼀的关系,既互相依存,⼜彼此消长。
关键词:公安⾏政执法公民权利保护⼀、公安⾏政执法概述1.公安⾏政执法的意义与范围公安⾏政执法是指公安机关及其⼈民警察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保护国家利益和公民⽣命财产不受侵害,采取命令、强制等⼿段所进⾏的各种组织管理活动。
《中华⼈民共和国⼈民警察法》在第2条明确地规定⼈民警察的任务。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公安⾏政执法的主要任务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先是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维护祖国的安全;其次是预防、制⽌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最后是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我们不难发现,公安机关的前两项任务归根结底就是为了保护⼈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障⼈民群众的安居乐业。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么⼀个结论,即公安⾏政执法的最终⽬的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和⾏使各项权利。
如果抛弃或忽视公民权利,⽽⽚⾯地强调维护社会秩序,公安⾏政执法就会迷失⾃⼰的⽅向,甚⾄会出现侵犯公民权利的现象。
公安⾏政执法的范围不是⼀成不变的,它是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社会治安形势的变化和公安⼯作需要的变化⽽不断变化的。
⽬前,公安⾏政执法的范围具体包括:治安⾏政管理,即治安管理、户⼝管理、出⼊境管理、消防管理、道路交通管理、计算机安全管理和监查等;公安⾏政处罚,具体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或者⾮法财物、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责令停产停业等;公安⾏政强制措施,如限制⼈⾝⾃由的强制措施(劳动教养、收容教育、强制戒毒、强制治疗、强制约束等)、限制财产权利的⾏政强制措施等。
[1]2.公安⾏政执法的特征⾏政⾏政执法, 是指国家⾏政机关及其⼯作⼈员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 执⾏法律、法规、规章, 从⽽直接影响公民、法⼈或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的具体⾏政⾏为。
民警执法权益工作总结
![民警执法权益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1d53522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60.png)
民警执法权益工作总结
作为社会管理者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民警的执法权益工作至关重要。
他们不仅要保护自己的权益,还要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
在这个过程中,民警们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但他们始终坚守岗位,勇敢无畏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首先,民警要保护自己的执法权益。
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他们可能会遭遇暴
力袭击、恶意诽谤等情况,因此需要有强大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
同时,他们还要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确保自己在执法过程中不受到任何非法侵害。
其次,民警要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在执法过程中,民警需要严格依法办事,
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他们需要做到公正、公平、文明执法,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在法治的环境下生活和工作。
此外,民警还要保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他们需要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保障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在处理矛盾纠纷、打击犯罪活动等方面,民警需要有高超的执法技能和敏锐的观察力,确保社会秩序的良好运转。
总的来说,民警的执法权益工作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他们需要不断提升
自己的执法水平和综合素质,保护自己的权益,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
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民警们能够不断进步,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基层民警的合法执法和权力运行规范
![基层民警的合法执法和权力运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e72e73a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f3.png)
基层民警的合法执法和权力运行规范基层民警作为社会治安维护的第一线力量,承担着执行公安工作的重要责任。
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他们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合法执法,并遵循权力运行的规范。
本文将就基层民警的合法执法和权力运行规范展开讨论。
一、合法执法保护合法权益基层民警在履行执法职责时,必须始终以保护合法权益为宗旨。
他们要以人民利益为重,依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不能随意侵犯他人权益。
武力适度合理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基层民警有时需要使用武器或者武力手段。
然而,该等措施要严格遵循“适度、合理”的原则。
即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才可根据情况适度使用武器。
严禁滥用武力手段或对嫌疑人、犯罪嫌疑人进行殴打、虐待等不当行为。
执法程序规范基层民警在执法过程中,必须依法遵循正确的执法程序。
他们应该出示有效的执法证件、依法进行询问、传唤和带走嫌疑人等。
对于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的执行,也必须遵循相关规定,确保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二、权力运行规范自觉约束权力基层民警在运行权力时,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自我约束。
他们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不得以权谋私。
要时刻坚守职业道德,不以个人感情、利益等因素干涉、滥用职权。
公正执法和司法公正基层民警要公正执法,不偏袒、不徇私。
对于违法犯罪行为,要依法从严打击,不以私情左右执法决策。
此外,他们还要尊重和维护司法公正,不得以非法手段干预司法活动。
配合监督和接受监督基层民警应积极配合监察机关的工作,接受监督。
他们要主动公开行政执法授权、法律法规和政策解释等信息,接受上级和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督检查。
同时,也要接受群众的监督,保持与群众的沟通和联系,倾听民意,及时纠正错误。
提升执法素质基层民警应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自身素质,不仅要熟悉各种执法规定和程序,还要了解与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
只有经过专业培训和学习,才能更加专业地履行执法职责。
结语基层民警的合法执法和权力运行规范是确保社会治安的重要保障。
法律的警察权力和执法行为
![法律的警察权力和执法行为](https://img.taocdn.com/s3/m/641fcb2e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20.png)
法律的警察权力和执法行为现代社会中,法律的警察权力和执法行为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人民安全至关重要。
警察作为执法机构的一部分,在履行职责时必须遵守法律规定,并保证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公正性和公开性。
本文将从警察权力的来源、执法行为的合法性、警察行为的公正性和公开性等多个方面探讨法律的警察权力和执法行为的重要性。
一、警察权力的源头警察权力的源头是法律,它授权警察依法履行职责,确保社会的安全和秩序。
警察权力包括但不限于搜查、逮捕、扣押、传唤、检查身份证件等。
这些权力的行使必须依法进行,并受到法律的限制和规范。
警察权力的合法性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警察必须通过专门的培训和考核才能获得执法资格。
这也意味着警察执法行为的合法性不仅需要法律授权,还需要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
二、执法行为的合法性警察的执法行为必须合法合规,并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
合法的执法行为意味着警察在履行职责时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确保人权得到保障。
合法的执法行为应该符合合同的格式,包括以下关键要素:合同名称、缔约双方、条款内容、签署日期和签署地点等。
通过合同的格式,执法行为将更加透明、规范,同时也方便当事人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三、警察行为的公正性警察行为的公正性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
警察必须依法公正地对待每一个案件和涉案人员,实现正义的追求。
在执法行为中,警察应当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不受个人情感和利益的干扰,严格遵守程序,不歧视任何人。
公正行为的警察不仅仅是执行者,更是法律公正的化身。
四、警察行为的公开性警察行为的公开性是公众监督和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
公开执法行为可以减少权力滥用和腐败的可能性,增加人民对警察工作的信任。
警察执法行为的公开应涵盖以下方面:行动计划、调查过程、证据收集、案件进展等。
同时,应建立健全的信息发布渠道,及时向公众提供案件信息,并接受媒体和社会的监督。
五、结语法律的警察权力和执法行为对于社会的稳定和秩序至关重要。
公安民警思想汇报: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
![公安民警思想汇报: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47604d2d0740be1e650e9a95.png)
公安民警思想汇报: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自觉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到公安工作核心就是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认真领会市政府“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动员部署大会的精神,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产党员、一名普通民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服务人民的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公安工作,争做执法为民、服务发展的先锋,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治安环境而奋斗。
下面是我在学习过程中自己的几点体会和认识:第一练好基本功,增强为民服务的能力。
作为一名普通民警,要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学习和工作上,把时间用在钻研本职业务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同时还要在学习工作中提高自身的修养。
只有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才能做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
随着“执法为民、服务发展”活动的深入开展,我更加深刻剖析自己在思想和工作上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整改,以牛玉儒、任长霞等先进典型的事迹时刻激励自己,立足本职,努力工作,保一方百姓平安。
第二、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
今年开展的“执政为民、服务发展”活动,对我们提出了“人性化监督、感情化服务、规范化执法”的公安工作理念,变管理为服务。
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坚持开拓创新、奋发进取的精神,以更新更科学文明的理念为人民服务。
人民赋予了人民警察执法权,权力属于人民,我们每个公安民警都是人民的公仆。
这就要求我们执法者在每一项工作中,在每一次执法行动中,都要认真践行“三个代表”,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检验工作的最高标准,牢记神圣宗旨、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才能让老百姓切实感到公安执法环境和公正、公平。
才能有效的消除治安隐患,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任何一点敷衍和疏忽,都是对国家和人民重托的辜负,任何一点搪塞和玩忽职守,都是对同志和人民不道德的行为,都可能造成不可弥补的重大损失。
公安工作中的权益保护
![公安工作中的权益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41ed251d6bd97f192279e9ee.png)
公安工作中的权益保护高速发展,社会治安秩序变得日渐复杂,人民警察肩负着依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和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的历史使命,代表国家行使执法权。
人民警察在依法保护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同时,自身的执法权益也应当得到相应的保障。
公安民警的执法权益是公安民警在执法活动中,由其承担执法义务和责任而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权利。
权利来源于国家赋予人民警察的执法权,人民警察因为行使执法权而享有被保护的权利。
对人民警察执法权益的保护方式有多种,最具权威的应当是法律形式的保护。
人民警察执法权益的法律保护应当体现在事前、事中、事后的保护。
这三者结合的目的首先是由立法预防危害人民警察执法权益的发生,其次是在人民警察执法过程中有法可依,保护人民警察执法权益,最后是在危害人民警察执法权益的行为发生以后,对人民警察的执法权益进行救济。
一、警察的执法权益(一)警察的执法权益的内容权益是法制社会所要维护的重要领域,具体而言,权益就是指公民要求他人作为或不作为的一种权利。
公安民警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权益也应当受到重视。
人民警察身份具有双重性。
首先,警察是公民,所以,法律必然赋予其一般公民的权利,保护其作为一般公民的权益。
其次,警察是特殊的国家公务人员,肩负着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是行使刑事执法权和行政执法权的主体。
所以,法律也会赋予人民警察为了履行法定职责所必需权利。
可见,警察权益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
警察的执法权益从内涵上讲有两层含义,其一,警察的执法权益是警察在依法执行警察公务过程中及其结束后依法享有的特定权利。
其二,警察的执法权益是警察作为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
警察的执法权益是警察在执法中其自身及其家属不容侵犯的权益。
研究公安民警执法权益,就必须将民警置于警察职业、执行警察公务这种特定背景下进行研究。
在这种背景、前提下,我们很容易知道,所谓公安民警执法权益就是人民警察在执行公务时所享有的不容侵犯的权利。
公安民警为谁执法为谁服务心得体会
![公安民警为谁执法为谁服务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5b399a1b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5b.png)
公安民警为谁执法为谁效劳心得体会公安民警以行政公职人员的身份执法,理应是人民的勤务员,本该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效劳的宗旨,肩负人民重托,牵挂人民安危,为领导效劳,也为百姓效劳。
很显然,“只为领导效劳”意味着狭隘的为人民效劳而效劳,违犯了一名人民勤务员应有的思想品性和境界,也有失对人民忠诚可靠、对社会负责、法律至上的根本职责。
即使你真的“只为领导效劳”,不为百姓效劳,也只能放在心里。
这样你还能蒙个谁也不知道。
公安民警是社会平安的执法者,法律的化身,手中或多或少有点权利。
可其职业的核心价值表达,理当“权为民所用”、“执法为民”,特别是在执法效劳面前,人人平等,对待领导与对待普通百姓一个样,没有身份差异,地位上下,贵贱之分,绝不能滥用执法权。
否那么,“只为领导效劳”就意味着“只为权利效劳”,不为百姓效劳,只管领导平安,不管百姓平安。
不仅违犯了执法者根本的职业操守,为谁效劳的执法理念,而且不利于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有损政治文明。
“只为领导效劳”之话尽管偶尔,也许不慎失语,但现实并非偶尔。
即便是此话有点“小题大做”,甚至被人为“断章取义”,可造成的社会负面影响力,绝不比真的“只为领导效劳”逊色几分。
有时候,个别公安工作压力大,在不适当的场合、对不适当的对象,发几句真实的牢骚话,也许在所难免,往往代表着一局部执法者的真言实情,言行一致的老实表露,与现实的执法环境很可能根本吻合,也缺乏为怪。
但当前,真的“只为领导效劳”的社会现象,却大有人在。
但详细事物更要详细分析^p ,并不是都要把实话实说扣顶“口出狂言”帽子。
假如人家做得天衣无缝,表里不一,当面说一套,背后做一套,在什么山头唱什么歌,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那么,压根儿也就没有“口出狂言”之说。
需要进一步剖析的是有许多迹象说明,隐性的“只为领导效劳”而滥用执法权,势必成为执法活动更严重的社会诟病。
比方,一些地方领导一声令下,公安机关会出动大批警力,可能涉嫌滥用警力,帮助政府去强拆,去抓捕上访者;有人发帖子批评个别领导,警察也会紧急行动,展开跨省追捕……这么说来,不仅仅要警觉明的“只为领导效劳”,更要警觉暗的“只为领导效劳”,尤其是警觉不知道为谁执法、执法理念走调、执法权滥用的现象,才能实在摒弃“官为大、权为贵”的效劳态度,真正做到为人民效劳。
押题宝典政法干警 公安之公安基础知识通关提分题库及完整答案
![押题宝典政法干警 公安之公安基础知识通关提分题库及完整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902a39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05.png)
押题宝典政法干警公安之公安基础知识通关提分题库及完整答案单选题(共40题)1、某公安机关发现辖区某公司内聚集了大量人员在参与极端主义活动,组织警力前往处置,不正确的做法是A.责令立即停止,强行带离现场并登记身份信息B.对参与人员一律予以行政处罚C.扣押宣扬极端主义的书籍、画册、海报D.向上级报告现场有关情况【答案】 B2、人民警察(),是指人民警察在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过程中必须作出或不得作出一定行为的约束。
A.纪律B.义务C.权利D.权力【答案】 A3、2016年11月15日,派出所民警接病人家属求助赶赴现场,发现一名疑似精神病人在小区车棚顶上大声叫喊,情绪激动并用砖头砸人,已有两名群众受伤,受伤群众与精神病人家属相互抱怨、推搡,引发大量群众围观造成现场秩序混乱。
民警立即疏散围观群众,协调消防部门利用长梯予以救助。
街坊杨某开车帮助病人家属将其送至精神病院。
杨某在人行道上临时停车,交警以《XX 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规定对杨某予以200元处罚的决定。
A.宪法、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法律B.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C.宪法、法律、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D.宪法、地方性法规、法律、行政法规【答案】 B4、甲市公民张某(女)乘坐公交车时因错过下车站点,要求司机李某立即停车,李某因不能违规随意停车予以拒绝。
张某勃然大怒,冲至驾驶室旁辱骂李某,李某言语反击,张某情绪激动,突然出手击打李某头部,然后抢夺李某手中的方向盘,导致公交车撞在路边大树上,张某面部受伤流血,李某和车上10余名乘客也有不同程度受伤,车辆受损。
李某立即拨打110报警。
现场迅速聚集上百名群众围观,交通严重拥堵。
A.涉嫌故意伤害罪B.涉嫌寻衅滋事罪C.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D.涉嫌破坏交通工具罪【答案】 C5、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________,世代传承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它鲜活地扎根生存于民族民间。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确定的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
tx大比武试题(警务实战)题库(365道)
![tx大比武试题(警务实战)题库(365道)](https://img.taocdn.com/s3/m/640120b7f01dc281e43af0ba.png)
tx大比武试题(警务实战)1、为保障公安机关充分发挥人民民主专政工具的作用,更好地履行人民警察的职责,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下列什么列入基本建设规划和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单选题]A 民警训练设施B 民警住宅C 民警休闲娱乐设施D 民警康复治疗设施正确答案:A2、公安民警经当场盘问有违法犯罪嫌疑人员,认为符合条件需要继续盘问的,可以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继续盘问,一般情况下,时间不得超过多少小时?——[单选题]A 8小时B 12小时C 24小时D 48小时正确答案:C3、公安机关在处置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突发事件时,可以采取下列哪种措施或手段?——[单选题]A 宣布戒严B 实行现场管制C 武装镇压D 实行宵禁正确答案:B4、公安民警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可以采取什么措施?——[单选题]A 强制监护B 强制医疗C 保护性约束措施D 收容管理正确答案:C5、为预防和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可以在一定区域和时间实行交通管制——[单选题]A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B 市、县交通管理部门C 各级人民政府D 县级以上人大常委会正确答案:A6、依据《人民警察法》的规定,公民协助公安民警执行职务,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应当依照国家有规定怎么办?——[单选题]A 抚恤或补偿B 国家赔偿C 赔偿、补偿和奖励D 不能获得物质上的补偿,只能寄予一定的荣誉正确答案:A7、公安机关在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对非法聚集、拒不服从命令的人员可以采取什么手段?——[单选题]A 强行带离现场B 继续盘问C 暴力驱逐D 强制传唤正确答案:A8、人民警察必须按照规定着装,佩戴人民警察标志,保持警容严整,举止端庄,还要做到什么?——[单选题]A 佩戴单警装备B 持有人民警察证件C 随身携带身份证D 携带通讯设备正确答案:B9、关于使用警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单选题]A 必须经警告无效的,才可以使用B 可以不经警告直接使用C 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为限度D 当违法犯罪行为得到制止时,应当立即停止使用正确答案:B10、有关警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A 警械分为约束性警械、击打性警械和驱逐性警械B 警械分为控制性警械、攻击性警械和驱逐性警械C 警械分为约束性警械和制服性、驱逐性警械D 警械分为约束性警械、制服性警械、驱逐性警械和威慑性警械正确答案:C11、人民警察在下列哪个情形下可以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单选题]A 强行冲越人民警察为履行职责设置的警戒线的B 结伙抢劫或持械抢劫公私财物的C 在押从犯、罪犯聚众骚乱、暴乱、行凶或者脱逃的D 实施放火犯罪行为后拒捕、逃跑的正确答案:A12、人民警察遇有下列哪种情形可以使用警械——[单选题]A 持械抢劫公私财物的B 暴力袭击人民警察,危及人民警察生命安全的C 在押从犯脱逃的D 以暴力方法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的正确答案:D13、警察执法的武力手段是指人民警察为预防、制止和控制违法犯罪行为而对违法犯罪行为人依法采取的()具体方法和措施——[单选题]A 思想强迫B 意识控制C 人身强行限制D 打击处理正确答案:C14、民警甲在巡逻至一小学门前时,发现一男子在门口徘徊,右手揣在怀内,目光诡异,形迹可疑,判断其可能在此行凶民警应当()——[单选题]A 上前盘查清楚B 口头警告C 徒手制服后,检查盘问D 口头命令,然后检查正确答案:C15、巡逻民警小夏等三人,巡逻到一乘车站点时,见两名妇女正在相互骂架,引起群众围观小夏立即上前予以口头制止,《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操作规程》规定,口头制止的内容包括——[单选题]A 命令行为人停止实施违法犯罪行为B 命令行为人抱头蹲在地上C 命令行为人说明原因,出示证件D 命令行为人服从并戴上手铐正确答案:A16、治安民警甲、乙二人到某娱乐场所检查,发现几人行为异常,可能用了毒品,决定对其人身进行检查根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操作规程》规定,民警应当——[单选题]A 防止人员逃跑,注意控制B 注意戒备,防止其进行人身攻击C 谨防接触注射针筒、刀片等物品而感染疾病或受伤D 仔细收集相关证据正确答案:C17、《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操作规程》适用于公安民警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活动,处置重大恐怖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等()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单选题]A 严重暴力犯罪B 重大紧急警情C 敏感性事件D 重大案件正确答案:B18、公安民警现场采取处置措施,使用()处置措施足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当尽量避免使用较重处置措施——[单选题]A 适度B 较轻C 合适D 一般正确答案:B19、()是贯穿整个《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操作规程》的一个核心原则,也是基于目前公安民警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的执法实际,设定的一个基本操作原则——[单选题]A 分级处置原则B 适度原则C 安全原则D 控制原则正确答案:A20、公安民警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操作规程》采取处置措施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受()保护.——[单选题]A 人民B 国家C 法律D 司法机关正确答案:C21、公安民警对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的情况,应当按照()做好处警记录——[单选题]A 人民警察法B 110接处警工作规则C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D 公安民警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操作规程正确答案:B22、公安民警到达处置现场后,现场警力难以有效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时,公安民警应当立即向()报告,请求增派警力支援——[单选题]A 上级公安机关B 110接处警指挥中心C 周边巡逻警力D 所属公安机关正确答案:D23、公安民警在现场处置过程中,应当依法及时、收集固定有关证据,有条件的,应当对现场处置过程进行——[单选题]A 现场警戒,防止破坏现场B 现场笔录制作C 现场管制D 录音录像正确答案:D24、公安民警现场处置过程中出现人员伤亡的,应当按规定报告情况,并及时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现场——[单选题]A 固定证据B 对现场进行管制C 救治受伤人员D 封锁现场正确答案:C25、下列不属于口头制止包括的内容为——[单选题]A 命令违法犯罪行为人停止实施违法犯罪行为B 命令违法犯罪行为人按照要求接受检查C 根据警情需要,要求在场无关人员躲避D 正在以轻微暴力实施违法犯罪行为正确答案:D26、对正在以()方式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尚未严重危及公民或者公安民警人身安全,经警告无效的,公安民警可以徒手制止——[单选题]A 非暴力B 轻微暴力C 侮辱、谩骂D 手持器械正确答案:B27、下列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中属于非暴力的是——[单选题]A 口头谩骂、侮辱B 挣脱、拉扯衣服C 推搡D 打耳光正确答案:A28、违法犯罪行为人的攻击尚未危及他人或者公安民警生命安全的,公安民警使用警棍时()违法犯罪行为人的头部、裆部等致命部位——[单选题]A 不得攻击B 可以打击C 尽量避免攻击D 确保保护好正确答案:C29、公安民警使用催泪警械应当选择()和安全有效距离,直接向违法犯罪行为喷射催泪剂——[单选题]A 上风向站位B 下风向站位C 在违法犯罪行为人正面站位D 在违法犯罪行为人侧面站位正确答案:A30、公安民警检查违法犯罪行为人的人身时,一般应当从被检查人的()开始从上至下的顺序进行——[单选题]A 头部B 腋下C 双手D 腰部正确答案:C31、公安民警在安全检查中发现违法犯罪行为人携带的物品可能为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时,应当立即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并()——[单选题]A 命令当事人将物品翻出接受安全检查B 由公安民警将物品翻出进行安全检查C 通知专业人员到场处置D 命令现场所有人员撤离正确答案:C32、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在接到人员伤亡的报告后,对于公安民警现场采取处置措施造成人员重伤、死亡的,及时通知——[单选题]A 上级公安机关B 当地公安机关负责人C 当地人民检察院D 当地人民政府正确答案:C33、现场处置过程中出现人员轻伤、重伤或者死亡的,公安民警应当在现场处置完毕后,及时将处置情况向()书面报告——[单选题]A 所属部门B 所属公安机关C 当地人民检察院D 当地公安机关负责人正确答案:B34、各地公安机关可以根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操作规程》,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备案——[单选题]A 当地人民政府B 当地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 上一级公安机关D 公安部正确答案:C35、违法犯罪行为人不听从公安民警口头制止,并对公安民警谩骂、侮辱的,公安民警可以——[单选题]A 使用徒手控制制止其行为B 将其传唤至公安机关处理C 使用警棍、催泪器等警械将其制服D 使用手铐、警绳等约束性警械将其约束正确答案:B3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A 公安民警使用徒手制止措施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必须首先进行警告B 公安民警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采取徒手制止措施时,除非必要,应当避免直接击打违法犯罪行为人的头部、裆部等致命部位C 公安民警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时,采取了徒手制止措施就不能同时采取其他处置措施D 公安民警在制止以非暴力方式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时不得采取徒手制止措施正确答案:B3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A “使用警械制止”处置措施所指的“警械”仅限于制服性警械B 针对聚众性违法犯罪的警械使用,应将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等区别出来对待,尽量选用徒手制止,避免无区别使用警械造成过度伤害C 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符合使用警械的条件,但是现场没有警械的时候,不得以其他物品作为替代物D 公安民警使用警棍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不得造成违法犯罪行为人的伤害正确答案:B38、《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操作规程》适用于公安民警——[单选题]A 制止现场违法犯罪行为B 抢险救灾C 处置重大恐怖事件D 处置群体性事件正确答案:A39、采取处置措施前,公安民警——[单选题]A 应当表明身份并出示证件B 只需表明身份C 只需出示证件D 着制式警服执行职务的,无需表明身份正确答案:A40、公安民警对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的情况,应当按照()做好处警记录——[单选题]A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B 110接处警工作规则C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盘查规范D 公安派出所执法执勤工作规范正确答案:B41、增援警力到达现场后,现场公安民警应当立即向增援民警介绍情况,——[单选题]A 由增援民警进行处置B 共同进行处置C 由增援民警配合现场民警进行处置D 由现场民警配合增援民警进行处置正确答案:B42、现场处置过程中出现人员伤亡的,公安民警应当及时采取适当措施——[单选题]A 保护群众B 保护公私财物C 救治受伤人员D 为死亡人员善后正确答案:C43、公安民警使用催泪警械时,应当——[单选题]A 根据现场情况,要求现场人员躲避B 选择侧风向站位和安全有效距离,直接向违法犯罪行为人喷射催泪剂C 制服违法犯罪行为人并将其约束后,对有异常反应或者可能引发疾病的,应当及时采取适当措施救治D 制服违法犯罪行为人后,对有异常反应或者可能引发疾病的,应当及时采取适当措施救治正确答案:C44、对于()可能藏有可疑物,现场没有检查设备的,公安民警可以将违法犯罪嫌疑人带至公安机关进行安全检查——[单选题]A 身体内B 衣服内C 行李内D 汽车内正确答案:A45、一般情况下,公安民警检查违法犯罪行为人的人身应当采取用手轻拍、触摸违法犯罪行为人()的方法——[单选题]A 身体B 衣服外层C 衣服内层D 行李包裹正确答案:B46、公安民警检查违法犯罪行为人的人身时,因接触易感染疾病的物品有——[单选题]A 手表B 手机C 纸币D 刀片正确答案:D47、现场处置过程中出现人员轻伤、重伤、死亡或者已经引发争议、引起舆论关注等情形的,现场所在地()以上公安机关应当对现场处置情况进行调查,并出具调查报告——[单选题]A 派出所B 县级C 地市级D 省级正确答案:B48、有关徒手防卫技术中侧身戒备姿势,下面描述正确的是——[单选题]A 两手扣搭在腹前B 两手自然下垂于腿部两侧C 两手放置于警戒带上D 两手成掌,屈臂抬起正确答案:B49、横踢技术发力后要求力达()部位——[单选题]A 脚背B 小腿C 腿部D 脚背及小腿正确答案:D50、压点控制是对方处在()状态下进行控制的——[单选题]A 静坐或跪地B 跪地C 静坐D 俯卧正确答案:A51、切别摔控制最后形成()控制——[单选题]A 跪压控制B 压点控制C 坐压控制D 抱压控制正确答案:A52、抱腿顶摔控制最后形成()控制——[单选题]A 跪压控制B 压点控制C 坐压控制D 抱压控制正确答案:C53、徒手防卫基本戒备姿势中,两手屈臂抬起——[单选题]A 提手戒备B 搭手戒备C 侧身戒备D 扶手戒备正确答案:A54、徒手防卫基本戒备姿势中,()两手置于警械带上——[单选题]A 提手戒备B 搭手戒备C 侧身戒备D 扶手戒备正确答案:D55、对方用拳攻击我腹部时,采用()防护技术——[单选题]A 格挡B 推掌C 掩肘D 横踢正确答案:C56、由后接近的单警控制技术有——[单选题]A 跪压控制B 切别摔控制C 锁喉摔控制D 别臂压臂控制正确答案:C57、由前面接近的单警控制技术有——[单选题]A 抱膝顶摔控制B 锁喉摔控制C 切别摔控制D 压点控制正确答案:C58、抓胸解脱技术的动作要领第一步是——[单选题]A 撤步B 按住其手背C 转体D 格撞其肘关节正确答案:B59、协同控制技术中最后没有形成倒地控制的是——[单选题]A 别臂压臂控制B 抱腿顶摔、夹双臂控制C 抱腿顶摔、夹头控制D 锁喉摔、夹臂、抱腿控正确答案:A60、单警控制技术中的()技术,动作过程中必须要对其头部进行固定控制——[单选题]A 切别摔控制B 抱膝顶摔控制C 跪压控制D 压点控制正确答案:D61、徒手防卫的基本反击技术中针对后面的反击技术是——[单选题]A .顶膝B 横踢C 后倒D 后顶肘正确答案:D62、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单选题]A 压点控制也是控制技术的一种B 防夺枪技术不是基本解脱技术一种C 基本解脱技术包括臂部解脱、腰部解脱、胸部解脱等D 徒手防卫技术中身体失衡保护技术包括前倒、后倒以及滚翻等技术正确答案:B63、下面描述正确的是——[单选题]A 基本控制技术是指单警控制、双警控制B 横踢技术发力后要求力达脚背部位C 三警协同控制的三名警察都是由后站位的D 徒手防卫技术中身体失衡保护技术包括前倒、后倒以及滚翻等技术正确答案:D64、抱腿顶摔控制技术中将对方摔倒的发力应是——[单选题]A 双手后拉B 用肩前撞C 用腿拌D 双手后拉与用肩前撞之合力正确答案:D65、不是徒手防卫技术的戒备姿势是——[单选题]A 低姿戒备B 搭手戒备D 提手戒备正确答案:A66、俯卧上铐时,上完第一铐后,移动右脚,使脚尖贴近对方后脑勺,并用小腿胫骨压在对方的()上,然后另一小腿的胫骨呈45°压在对方背部,双脚固定对方受制手臂——[单选题]A 颈部B 头部C 肩胛D 肋部正确答案:C67、受到催泪喷射剂喷射后,呼吸道不适的感觉最多在()分钟即可得到改善,但仍会出现咳嗽、异物感——[单选题]A 20B 30C 40D 60正确答案:D68、查控嫌疑车辆时,不适宜截停车辆的地点是——[单选题]A 弯道处B 上坡处C 下坡处D 收费站正确答案:C69、从警棍套中取出警棍时抓握警棍()处——[单选题]A 上三分之一B 中间C 尾端D 上三分之二正确答案:D70、体前上铐时,持铐民警从嫌疑人的接近嫌疑人——[单选题]A 左前侧B 右前侧C 左后侧正确答案:A71、背手上铐时,持铐民警从嫌疑人的接近嫌疑人——[单选题]A 左前侧B 右前侧C 左后侧D 右后侧正确答案:D72、体前上铐时,负责警戒的民警位于嫌疑人的——[单选题]A 左前侧B 右前侧C 左后侧D 右后侧正确答案:B73、背手上铐时,负责警戒的民警位于嫌疑人的——[单选题]A 左前侧B 右前侧C 左后侧D 右后侧正确答案:C74、体前上铐第一铐正确的动作要领是——[单选题]A 强手持手铐从对方强手大拇指向小拇指方向压铐B 强手持手铐从对方弱手小拇指向大拇指方向压铐C 弱手持手铐从对方强手大拇指向小拇指方向压铐D 弱手持手铐从对方弱手大拇指向小拇指方向压铐正确答案:B75、背手上铐时,正确的动作方法是——[单选题]A 强手握铐,由对方侧前方接近嫌疑人B 强手握铐,由对方侧后方接近嫌疑人C 弱手握铐,由对方侧前方接近嫌疑人D 弱手握铐,由对方侧后方接近嫌疑人正确答案:B76、催泪喷射器的使用温度范围为——[单选题]A -35℃~+35℃B -30℃~+40℃C -30℃~+45℃D -40℃~+45℃正确答案:C77、对于使用后的催泪喷射器的保养,下面做法正确的是——[单选题]A 密封保存B 阴凉避风处保存C 干燥低温处保存D 干燥通风处保存正确答案:D78、普通伸缩警棍的伸展长度为——[单选题]A 大于等于500mmB 大于等于530mmC 大于等于550mmD 大于等于600mm正确答案:B79、手铐的静拉力为——[单选题]A 120kgB 150kgC 180kgD 200kg正确答案:B80、警用防割手套安全使用的环境温度为——[单选题]A -20℃~+55℃B -25℃~+55℃C -30℃~+50℃D -35℃~+45℃正确答案:A81、防弹衣安全使用的环境温度为——[单选题]A -20℃~+55℃B -25℃~+55℃C -30℃~+50℃D -35℃~+45℃正确答案:A8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A 防割手套可防刺B 防刺服可防弹C 防弹衣不防刺D 防暴盾牌可防弹正确答案:C83、在警棍使用中,“目视目标,大臂带动小臂向前方挥动,利用惯性将警棍快速打开,警棍打开后迅速呈戒备姿势”,这种开棍方式是——[单选题]A 上开棍B 下开棍C 前开棍D 紧急开棍正确答案:C84、运用警棍对目标实施控制的方式是——[单选题]A 横扫B 截挡C 戳击D 别臂正确答案:D85、运用警棍对目标的攻击进行防护的方式是——[单选题]A 上劈击B 截挡C 戳击D 别臂正确答案:B86、在对方完全服从的情况下,民警可采取——[单选题]A 体前上铐B 背手上铐C 举手上铐D 俯卧上铐正确答案:A87、以语言或强制力控制为前提进行上铐,经常运用于——[单选题]A 体前上铐B 背手上铐C 举手上铐D 俯卧上铐正确答案:D88、人身检查中不可使用的手法是——[单选题]A 抚摸B 挤压C 轻拍D 翻撩正确答案:A89、在警棍使用中,“在戒备的基础上,蹬地,转腰挥臂,整体发力,左右挥动警棍,击打对方的大腿内外侧、手臂内外侧等部位”,此动作名称为——[单选题]A 截挡B 横扫C 戳击D 劈击正确答案:B90、折腕抓肘带离在实战应用中,至少应有()警察——[单选题]A 一名B 两名C 三名D 四名正确答案:B91、别臂带离在实战应用中,至少应有()警察——[单选题]A 一名B 两名C 三名D 四名正确答案:C92、下列哪项不是警用催泪喷射器的喷射方式——[单选题]A 上下式B 发散式C 左右式D 雨雾式正确答案:B93、下列说法哪个是正确的——[单选题]A 制式伸缩警棍是由尾盖、卡簧、握把、中管、前管及棍头组成B 制式伸缩警棍是由尾盖、握把、中管、前管及棍头组成C 制式伸缩警棍是由尾盖、卡簧、握把、前管及棍头组成D 制式伸缩警棍是由尾盖、卡簧、握把、中管、前管组成正确答案:A94、警棍收棍时,身体下蹲,保持,弱手自然置于体前或放在膝盖上,将棍头向下垂直撞向硬物将警棍收拢,放入警棍套中——[单选题]A 身体平衡B 高度戒备C 观察状态D 观察戒备正确答案:D95、警察持警棍,当对方在人数上有优势,向警察靠近时,可以使用()使对方不能靠近——[单选题]A 横扫B 截挡C 截击D 别臂正确答案:A96、俯卧上铐时,民警应从对方的()接近——[单选题]A 右前方B 左前方C 右侧后方D 左侧后方正确答案:A97、俯卧上铐后,如果需要进行人身检查,应使对方成()状态来进行——[单选题]A 坐姿B 俯卧C 侧卧D 站立正确答案:C98、上铐后,民警站在对方的右后侧,左手抓握对方的右手,折压其手腕,右手抓住对方的右肘关节,双手控制对方,实施带离,这种带离方式是——[单选题]A 携臂带离B 别臂带离C 抓肘折腕带离D 屈臂折腕带离正确答案:C99、两人抓捕上铐中,两人站立的位置是——[单选题]A 一人在前、一人在后B 两人都在正前方C 两人分别在两侧侧后方D 两人都在正后方正确答案:C100、三人抓捕上铐后合理的分工是——[单选题]A 一人控制,两人负责警戒B 两人别臂控制,一人警戒协同实施带离C 三人同时控制,并负责警戒D 一人控制,一人警戒,另一人报告正确答案:B101、可重复灌装的催泪器可重复灌装的次数为——[单选题]A 大于等于30次B 大于等于40次C 大于等于50次D 大于等于60次正确答案:C102、衡量催泪器对人体刺激程度的参数为不可耐浓度,以CS为例,CS的不可耐浓度为——[单选题]A 2mg∕㎡B 3mg∕㎡C 4mg∕㎡D 5mg∕㎡正确答案:B103、制式强光手电具有的模式有——[单选题]A 强光模式、暴闪模式、熄灯模式B 强光模式、普通光模式、熄灯模式C 强光模式、熄灯模式、普通光模式D 强光模式、暴闪模式、普通光模式正确答案:D104、下列哪项不是警用制式刀具带有的装具——[单选题]A 弹弓B 磨刀石C 止血带D 电池正确答案:D105、使用强光手电进入黑暗的室内,为了最大程度的观察周边环境,手电最好照到——[单选题]A 墙壁B 镜子C 灯D 人正确答案:A106、黑暗的情况下,为了观察方便,警察最好不要站在——[单选题]A 黑暗处B 灯光下C 隐蔽物后D 离灯光远处正确答案:B107、依据《人民警察法》的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在强行驱散时,对拒不服从的人员强行带离现场或者立即予以——[单选题]A 警告B 拘留C 拘役D 管制正确答案:B108、未穿着制式服装的人民警察在当场盘问、检查前,()出示执法证件表明人民警察身份——[单选题]A 无须B 可以C 尽量D 必须正确答案:D109、公安民警在实战中不顾客观条件去“呈个人英雄”是缺乏()意识的表现——[单选题]A 安全执法B 警力优势C 协作掩护D 战术撤退正确答案:B110、“同伴安全,我才安全”的理念是()意识的体现——[单选题]A 危险加一B 警力优势C 协作掩护D 战术撤退正确答案:C111、警务实战行动基本程序顺序正确的是——[单选题]A 组织准备——形势评估——行动实施——收尾工作B 组织准备——行动实施——形势评估——收尾工作C 形势评估——组织准备——行动实施——收尾工作D 形势评估——行动实施——组织准备——收尾工作正确答案:C112、警务实战的基本原则不包括——[单选题]A 依法施策,遵循程序B 充分估势,防控为先C 抓住战机,当机立断。
基层民警的合法执法和权力运行规范
![基层民警的合法执法和权力运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5d4f1c0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4f.png)
基层民警的合法执法和权力运行规范近年来,我国公安机关在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基层公安中最前线的基层民警,他们肩负着维护社会安全、保护人民群众利益的重大责任。
然而,在执法过程中,如何正确运行权力、合法执法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基层民警的合法执法和权力运行规范展开论述。
一、合法权力运行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合法权力运行是指基层民警在执行工作职责时依法合规、程序正当、权益平衡的过程。
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首先,合法权力运行是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基础。
基层民警在处理案件、维护治安等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不侵犯人权。
其次,合法权力运行是公平正义的体现。
合法的权力运行能够保证执法过程的公平性,使每位公民在执法过程中都受到公平对待,真正实现司法公正。
最后,合法权力运行是建设法治社会的需要。
合法的权力运行有助于树立公权公正的形象,提高社会对执法机关的认可度,进一步推动法治社会的建设。
二、基层民警合法执法的原则为确保基层民警的执法行为合法、公正,我们需要遵守以下原则。
1. 法定原则:基层民警在执法行为中必须以法律法规为准绳,不得超越自己的职权,不得违背法律法规。
2. 公正原则:基层民警在执法过程中要遵循客观公正、平等对待的原则,不偏袒任何一方,不骚扰、恶意打击群众。
3. 适当原则:基层民警在执行执法任务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手段和措施,确保执法行为与案件性质相适应。
4. 必要原则:基层民警在执法中必须严格控制使用武力的限制条件,只能在必要的情况下使用武力,确保人身安全。
5. 证据原则:基层民警在调查取证过程中要依法获取、保护、使用证据,不得使用非法证据或以假证据定案。
三、加强基层民警合法执法和权力运行的途径为了加强基层民警的合法执法和权力运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提高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加强培训,提高基层民警的法律素养和职业道德,使其能够正确理解和遵守法律法规。
论公安民警正当执法权益的法律保护(成稿)
![论公安民警正当执法权益的法律保护(成稿)](https://img.taocdn.com/s3/m/8c956719ff00bed5b9f31d54.png)
论公安民警正当执法权益的法律保护摘要:公安民警的正当执法权益,是指公安民警在依法执行公务时,应当享有的不容侵犯的权益。
然而在执法实践中,民警正当的执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
这些侵害民警正当执法权益的行为不但性质恶劣,而且危害严重。
这与公安机关依法履行职责,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基本要求极不相和谐。
为此,本文界定了公安民警正当执法权益的涵义,分析了公安民警正当执法权益被侵害的现状,认为我国公安民警正当执法权益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是导致公安民警正当执法权益受侵害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和完善我国警察正当执法权益的法律保障机制。
关键词:公安民警正当执法权益法律保护完善措施侵害目录摘要一、公安民警正当执法权益的涵义二、我国公安民警正当执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状(一)对警察谩骂殴打现象相当普遍(二)暴力袭警日趋严重(三)被诬告和陷害的比例大幅度增加(四)受到上级的非法干扰情况严重(五)人格尊严没有受到重视三、我国公安民警正当执法权益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一) 《刑法》关于公安民警正当执法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二) 《人民警察法》关于民警正当执法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三) 《治安管理处罚法》关于民警正当执法权益保护存在问题四、完善公安民警正当执法权益法律保护的措施(一)健全保护公安民警正当执法权益的法律法规体系(二)完善有关民警执法权益制度(三)成立由政府牵头的民警合法权益保护机构(四)依法查办惩处,维护执法权益(五)提高民警自身的执法素质结束语参考资料论公安民警正当执法权益的法律保护公安机关依法履行职责,为人民群众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是执法为民的基本要求。
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是法律赋予的光荣使命。
然而,在执法实践中,民警正当的执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
分析我国警察正当执法权益被侵害的现状及其原因,尽快建立和完善我国公安民警正当执法权益的法律保护机制,是亟待研究并予以解决的重要课题。
《人民警察法》试题库
![《人民警察法》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d4f7565f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42.png)
人民警察法题库一、判断题1依法办事是人民警察的活动准则。
()2、管理集会、游行、示威活动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法定职责。
()3、对被宣告缓刑、假释的罪犯实行监督、考察是公安机关的法定职责。
(7)4、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违反治安管理等行为的个人或者组织依法可以实施行政处罚。
(7)5、人民警察可以直接搜查他人的身体、物品、住所或者场所。
(x)7、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其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况,可以不履行职责。
(x)8、人民警察的任务包括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
(7)9、不同建制的公安民警在共同执行任务时,应当服从各自领导的指挥。
(X)10、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时遇到任何人暴力阻碍的,应当追究其法律责任。
(7)1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可随时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突发事件实行现场管制。
(X)13、人民警察机关作出的与公众利益直接有关的规定,应当向公众公布。
(7)14、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在采取强行驱散手段时,对拒不服从人员可以强行带离现场或立即予以拘留。
3)15、上级公安机关对下级公安机关作出的错误决定,应当责令下级公安机关予以纠正,但不能直接撤销。
仗)16、依法执行职务时,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公安民警应当随身携带证件,并主动出示以表明人民警察身份。
()17、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人民警察认为上级的决定和命令有错误的,可以按照规定提出意见,提出的意见不被采纳时,可以中止执行。
(X)18、人民警察不得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或者受雇于任何个人或者组织。
3)20、人民警察执行职务,依法只受人民检察院的监督。
(X)21、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是人民警察的重要任务。
3)23、人民警察的任务之一是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X)25、人民警察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7)30、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或者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进行赔偿。
从执法执勤视角谈公安民警正当执法权益保护
![从执法执勤视角谈公安民警正当执法权益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a02024222f60ddccda38a077.png)
2006年第5期《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Oct.,2006总第97期PublicSecurityScience如“r,谢——.IoumalofZhejiangPoliceCollegeNo.5Ser.No.97o本刊专稿主持人:蒋国长从执法执勤视角谈公安民警正当执法权益保护口华乃强(浙江省公安厅,浙江杭州310009)摘要:近年来,公安民警遭受暴力袭击、诬告陷害、打击报复等不法侵害案件不断发生,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从“权益被侵害人”方面分析,主要有思想认识较为模糊、制度保障相对滞后、职责定位不够明确、勤务水平有待提高等原因。
规范执法执勤是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形势下预防和减少不法侵害案件发生、有效保护公安民警正当执法权益的理想途径。
为此,一要强化法治理念,在树立正确的执法思想上下功夫;二要积极正确引导,在建立科学执法考评机制上下功夫;三要立足实战运用,在强化执法制度保障上下功夫;四要强化基本功训练,在提高民警执法能力上下功夫;五要加强监督制约,在解决执法突出问题上下功夫;六要加大宣传力度。
在营造良好执法环境上下功夫。
关键词:公安民警;执法执勤;权益;保护中图分类号:D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331《2006)05—0005一04近年来,公安民警遭受暴力袭击、诬告陷害、打击报复等不法侵害的案件时有发生。
据公安部统计,2001年至2005年,公安民警在执法中遇到阻碍或遭到暴力袭击而牺牲的有300余人,受伤的达1.7万人。
此类案件不仅侵犯了公安民警作为普通公民在宪法上享有的基本权利,而且还严重影响了公安机关的整体形象和队伍稳定,极大地损害了国家意志、政府权威和法律尊严。
预防和减少此类案件的发生,依法保障公安民警的正当执法权益,这是新形势下警察维权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公安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公安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公安民警如何在执法实践中公正执法精选
![公安民警如何在执法实践中公正执法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82d82438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8c.png)
公安民警如何在执法实践中公正执法精选公安民警是国家的执法机关之一,其职责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人民安全。
在所属的警务区域内,公安民警应该切实履行职责,依法公正执法。
那么,在执法实践中,公安民警应该如何保证公正执法呢?一、依法办案公安民警在执法过程中,应该依法办案。
他们有权利和义务依法采用适当的措施进行询问、调查和取证,并判断是否立即采取治安措施。
在此基础上,公安民警需要积极主动地去发现线索、采取行动。
同时,要遵循程序正义的原则,保护当事人的权益和自由,确保案件的公正、公平处理,做到无冤枉,无错案。
二、将法律作为行为标准三、遵守执法规范公安民警在执法实践中,应该遵守执法规范。
他们要紧扣职责定位,履行好职责,不要跨越职权,或者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更不能搭便车。
公安民警应该通过不断完善自身素质,提高专业技能,自觉接受对自己的监督检查。
在执法实践中,公安民警应该注意礼貌、细致、耐心,增强与当事人的沟通和理解能力,尊重当事人的人身权利,确保执法行为规范有序。
四、加强队伍建设公安民警在执法实践中,应该加强队伍建设。
要通过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提高执法水平和能力,发挥民警的“先锋模范”作用。
同时,要有效地开展自我管理,提高成果和业绩质量,着力推进全员教育、业务培训和信息化建设,增强全警战斗力,为维护国家法律、维护社会秩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当今,公安民警执法的责任更大、任务更重。
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踏实做好本职工作,严格遵守执法规范,才能在执法实践中真正保障公正执法。
公正执法优秀警务人员对待每一起案件都公正无私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公正执法优秀警务人员对待每一起案件都公正无私保障人民合法权益](https://img.taocdn.com/s3/m/cfc5be5f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40.png)
公正执法优秀警务人员对待每一起案件都公正无私保障人民合法权益公正执法:优秀警务人员对待每一起案件的公正无私,保障人民合法权益在社会治理中,公正执法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之一。
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公务员,警务人员应当恪守公正原则,对待每一起案件都要公正无私,无论案件涉及何方,都要以法律为准绳,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确保司法活动的公正性。
本文将着重探讨优秀警务人员对待案件时应秉持的公正原则,以及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的重要性。
公正执法是法治社会的基础,是司法机关履行职责的重要标准。
公正执法要求警务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不偏不倚,不受私利影响,尊重法律的平等适用原则。
良好的公正执法体现在对待案件的公平性上。
警务人员在接受案件的同时,应审慎评估案件的重要性和涉及的社会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案件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他们以法律为准绳,凭借扎实的执法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案件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调查、取证和分析,遵守法定程序,确保案件的公正审理。
在公安机关内部,公正执法要求警务人员追求真实、公正的案件处理结果。
不管是何种案件,无论涉及何方,警务人员都应本着实事求是、深入调查的原则,对案件中的涉案人进行客观、公正的审查。
在案件调查过程中,他们要充分听取当事人陈述、参考现场勘查和证人证言,并收集充足的证据。
在审查案件时,警务人员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不受他人的任何影响,确保审理过程的公正性。
优秀的警务人员还需要在案件处理中注重人权尊重。
公正执法不仅要保护社会公众的利益,也要尊重和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在处理案件过程中,警务人员需要对被告人进行合法的审讯和侦查行为,不得采取非法手段进行逼供或虐待行为。
他们要确保被告人享有的法律权利,如请辩、辩护律师的出庭权等,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
公正执法对于社会稳定和法治建设至关重要。
警务人员的公正行为不仅能够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也能增强社会的信任和安全感。
只有在社会中建立起公正执法的形象,才能够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民警执法权益的概念和特点
![民警执法权益的概念和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454d3f7d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8e.png)
民警执法权益的概念和特点
民警执法权益是指民警在依法履行职责和行使执法权力的过程中,享有的一系列合法
权益,包括职务权利、利益权利、保障权利和个人法律权利等方面。
一、正当性。
民警执法权益是建立在依法行使职权的基础上,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职
责要求的权益。
二、实践性。
民警执法权益是民警在实际执勤、执法工作中获取和实现的权益,具有
实践性和现实意义。
三、差别性。
民警执法权益是一种特殊的权益,与一般公民的权益有所不同,因其具
有一定的享有条件和限制条件。
五、保障性。
民警执法权益是保障民警依法执勤、执法的权利和权益,符合职业发展
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六、依赖性。
民警执法权益具有依赖性,需要依靠规矩、法律、法规、程序等一系列
法定条件和保障机制来实现。
七、权利性。
民警执法权益是一种权利性的权益,即其享有者具有一定的权利能力和
行使权益的自主性。
综上所述,民警执法权益是民警在执勤、执法过程中合法享有的一系列合法权益,其
特点之一是正当性和实践性,需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职责要求,具有依赖性和保障性,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差别性和权利性。
2024年公安民警执法活动心得体会
![2024年公安民警执法活动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c59e0d35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88.png)
2024年公安民警执法活动心得体会____年公安民警执法活动心得体会,____字____年,作为一名公安民警,我参与了许多执法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从中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
下面我将就这些执法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和体会进行总结,希望对今后的执法工作有所帮助。
首先,执法工作的核心是依法办案。
在执法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依法办案的重要性。
我们公安民警是法律的守护者,要始终把法律放在第一位,依照法律程序进行办案。
在执法行动中,我们要保持冷静、理性,不受情绪影响,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办案。
同时,我们还要做到公正、公平,不偏袒任何一方,真正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在办案过程中,我学会了注重证据的收集和保全,注重证据链的完整性,严禁非法取证和违法操作,确保案件的办理真实可信,为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平正义做出应有的贡献。
其次,紧密结合实际,做好综合治安管控。
随着社会的发展,治安问题也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
作为公安民警,我们要积极适应这种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推进综合治安管控。
在执法活动中,我注意到了在处理案件时要注重各个环节的协调,充分利用各类信息资源,加强与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各方面的合作,形成合力,全面推进综合治安管控。
在处理重大案件时,我们还要善于组织协作,各警种之间要加强配合,形成合力,共同追踪犯罪线索,依法打击犯罪分子。
通过这些实践,我深刻认识到只有加强综合治安管控,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安定和谐。
再次,注重警民关系的构建和维护。
在执法活动中,我认识到警民关系的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治安的稳定。
在与群众接触中,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以友好、礼貌、耐心的态度对待群众,充分尊重群众的合法权益。
在处理案件时,我注重与当事人的沟通,及时解答和解决他们的问题,积极解释分析案件的情况和进展,让当事人感受到公平正义。
同时,我也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与群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对话,了解群众的需求和关切,及时化解矛盾和纠纷,建立起良好的警民关系。
公安基础知识-15
![公安基础知识-15](https://img.taocdn.com/s3/m/00fa9c1433687e21ae45a90c.png)
公安基础知识-15(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采取强制的、暴力的手段制服正在实施暴力犯罪的犯罪分子;对付犯罪分子的暴力反抗、拒捕、报复、袭击等;在处理治安案件或事件中受到不法分子的殴打伤害等,这体现了公安工作的( )。
∙A.危险性∙B.复杂性∙C.隐蔽性∙D.艰苦性(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采取强制的、暴力的手段制服正在实施暴力犯罪的犯罪分子;对付犯罪分子的暴力反抗、拒捕、报复、袭击等;在处理治安案件或事件中受到不法分子的殴打伤害等,人民警察面临巨大的危险,体现了公安工作的危险性。
2.公安机关对于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应当在拘留后的24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发现不应当拘留时( )。
∙A.可以取保候审∙B.可以监视居住∙C.必须立即释放∙D.应适时释放(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公安机关对于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
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3.《国家赔偿法》第25条规定:国家赔偿以( )为主要方式,能够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的,予以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
∙A.支付赔偿金∙B.原物返还∙C.恢复原状∙D.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国家赔偿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国家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
能够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的,予以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
”4.我国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是( )。
∙A.群众路线∙B.廉政路线∙C.组织路线∙D.政治路线(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群众路线是我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
5.公安机关正确贯彻党的路线,保障党的公安工作的原则、路线、方针、政策得以顺利执行的工作属于( )工作。
∙A.公安领导∙B.公安指挥∙C.公安秘书∙D.公安政治(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公安政治工作保障党的公安工作的原则、路线、方针和政策得以顺利的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警察现场执法权的那些事——支持公安民警依法开展执法活动是每个公民的应尽义务
公安机关是国家重要的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力量,承担着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的任务,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明确赋予人民警察以执法权。
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公安民警一些常见的现场执法权。
对一般违法犯罪活动的现场执法权
1 盘问、检查《人民警察法》第九条规定,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当场盘问、检查;经盘问、检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经该公安机关批准,对其继续盘问:
(一)被指控有犯罪行为的;(二)有现场作案嫌疑的;(三)有作案嫌疑身份不明的;(四)携带的物品有可能是赃物的。
2 传唤、强制传唤《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对现场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
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人,可以强制传唤。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对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但是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
对在现场发现的犯罪嫌疑人,经出示工作证
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讯问笔录中注明。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五十三条规定,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违反治安管理、消防安全管理、出境入境管理的嫌疑人以及法律规定可以强制传唤的其他违法嫌疑人,经公安派出所、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办案部门或者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强制传唤。
强制传唤时,可以依法使用手铐、警绳等约束性警械。
3 检查、搜查《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七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可以进行检查。
对确有必要立即进行检查的,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当场检查。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为了收集犯罪证据、查获犯罪人,侦查人员可以对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隐藏罪犯或者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的地方进行搜查。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有义务按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要求,交出可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等证据。
4 先行拘留《刑事诉讼法》第八十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对涉
车涉毒违法犯罪活动及涉精神病人的现场执法权
1 检验检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七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应当及时纠正。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一百零五条规定,机动车驾驶人有饮酒、醉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嫌疑的,应当接受测试、检验。
《禁毒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公安机关可以对涉嫌吸毒的人员进行必要的检测,被检测人员应当予以配合;对拒绝接受检测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或者其派出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强制检测。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七十九条规定,对有酒后驾驶机动车嫌疑的人,应当对其进行呼气酒精测试,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即提取血样,检验血液酒精含量:(一)当事人对呼气酒精测试结果有异议的;
(二)当事人拒绝配合呼气酒精测试的;(三涉嫌醉酒驾驶
机动车的;(四)涉嫌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的。
采取保护性措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五条规定,醉酒的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胁的,应当对其采取保护性措施约束至酒醒。
《人民警察法》第十四条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可以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
对处置突发事件的现场执法权
1 使用警戒带
《公安机关警戒带使用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
察履行职责时,可以根据现场需要经公安机关现场负责人批准,在下列场所使用警戒带:(一)警卫工作需要;(二)集会、游行、示威活动的场所;(三)治安事件的现场;(四)刑事案件的现场;(五)交通事故或交通管制的现场;(六)灾害事故的现场;(七)爆破或危险品实(试)验的现场;(八)重大的文体、商贸等活动的现场;(九)其他需要使用警戒带的场所。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二)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
(三)阻碍执行紧急任务的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警车等车辆通行的;(四)强行冲闯公安机关设置的警戒带、
警戒区的。
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从重处罚。
通管制
2交《人民警察法》第十五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
为预防和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可以在一定的区域和时间,限制人员、车辆的通行或者停留,必要时可以实行交通管制。
3 现场管制《人民警察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经上级公安机关和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突发事件,可以根据情况实行现场管制。
4 强行带离现场、强行驱散、立即予以拘留《人民警察法》第八条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或者威胁公共安全的人员,可以强行带离现场、依法予以拘留或者采取法律规定的其他
措施。
《人民警察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依照前款规定,可以采取必要手段强行驱散,并对拒不服从的人员强行带离现场或者立即予以拘留。
5 使用警械《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七条规定,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等驱逐性、制服性警械:(一)结伙斗殴、殴打他人、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者进行其他流氓活动的;(二)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运动场等公共场所秩序的;(三)非法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四)强行冲越人民警察为履行职责设置的警戒线的;(五)以暴力方法抗拒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的;(六)袭击人民警察的;(七)危害公共安全、社会秩序和公民人身安全的其他行为,需要当场制止的;(八)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使用警械的其他情形。
对非法集会游行示威活动的现场执法权
1 强行驱散、强行带离现场、立即予以拘留《集会游行示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警察应当予以制止:(一)未依照本法规定申请或者申请未获许可的;(二)未按照主管机关许可的目的、方式、标语、口号、起止时间、地点、路线进行的;(三)在进行中出现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破坏社会秩序情况的。
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不听制止的,人民警察现场负责人有权命令解散;拒不解散的,人民警察现场负责人有权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决定采取必要手段强行驱散,并对拒不服从的人员强行带
离现场或者立即予以拘留。
2 强行遣回原地《集会游行示威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公民在本人居住地以外的城市发动、组织当地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的,公安机关有权予以拘留或者强行遣回原地。
对民警依法行使现场执法权的保障《人民警察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公民和组织应当给予支持和协助。
公民和组织协助人民警察
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受法律保护。
对协助人民警察执行职务有显著成绩的,给予表彰和奖励。
《人民警察法》第三十五
条规定,拒绝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治安管理处罚:(一)公然侮辱正在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二)阻碍人民警察调查取证的;(三)拒绝或者阻碍人民警察执行追捕、搜查、救险等任务进入有关住所、场所的;(四)对执行救人、救险、追捕、警卫等紧急任务的警车故意设置障碍的;(五)有拒绝或者阻碍人民警察执行职务的其他行为的。
以暴力、威胁方法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二百
七十七条第一款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