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下1课 诗两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
• 第一节:对“爱土地”、 “爱祖国” 主题的铺陈描述。 • 第二节:对主题的概括。
象征意义总结
喉咙嘶哑的鸟 ——作者自己 ——日本侵略者Leabharlann Baidu中国 暴风雨 国土的蹂躏 汹涌的河水 ——中国人民满腔的悲愤
无止息地吹刮 ——革命斗争声势浩大 着的激怒的风 无比温柔的黎明 ——中国革命胜利后的 美好生活
③结尾:浓缩着诗情的意境升华
• 思考:《我爱这土地》结尾与第一节和主题有着怎样的 联系? • 诗人在把感情推向一个又一个高峰,激情终于迸发,凝 结成为广为传诵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 因为 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 ,唱出了诗人爱国之情的最 高音。诗人在结束全诗的时候,从“鸟”的比喻中超脱 出来,自己站到了读者的面前,由“比兴”而转为直接 的抒情。“为什么 ……?”“因为 ……” 这种句式组合, 直抒胸臆,情如潮涌,酣畅淋漓。 • 诗人以良知之笔写出了一个在苦难中挣扎的民族对遭受 日寇铁蹄践踏的国土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爱。
2、听读课文,划分诗歌的节奏:
假如/我是一只鸟,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②一般对自己挚爱的事物进行赞美,我们 多爱用甜美的嗓音、婉转的喉咙进行歌唱, 但艾青为什么说要“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啊?
• 因为诗人一直在为这片土地、为这民族不 停的歌唱,也正因为有着深重的痛苦,他 的喉咙从嘹亮的声音一直歌唱到声音嘶哑, 这就更加表现了作者对民族的爱是坚定的、 深沉的。一种杜鹃啼血的决绝!“嘶哑” 一词充满着因沉重的苦难和忧郁的负荷而 生发的焦灼,传递着与时代同步的忧患诗 情。让我们看到了诗人那杜鹃啼血般的悲 愤的爱国者形象。
(二)捕捉意象:
• 1、《我爱这土地》中运用了哪些具体意象? 最核心的意象是什么? • 2、作者借助这些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 情?
(1)“鸟”意象的深层蕴涵
• 【思考】:① “鸟”的形象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 用? • (借鉴了歌德的“假如我是一个歌者”)。诗人 以“鸟”自比,把诗人的歌唱比喻为鸟的鸣叫, 一般说来鸟鸣叫是欢快的,但在这首诗里,诗人 的歌唱却带着一种时代的沉重:“嘶哑的喉咙歌 唱”。它是抗战初期悲壮的时代氛围对于诗人的 影响所致,同时也是这位“悲哀的诗人”(诗人 自称)所具有的特殊气质和个性的深情流露。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自由朗读全诗,思考:
• 诗中的停顿构成了一定的节拍,形成了 起伏的感情节奏,作者想通过这首诗表 现什么样的感情? •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自己的情感? • 为全诗标明重音,体会诗人的情感。
【拓展补充】
• 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1937.12.28) •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风,/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紧紧地跟随着/伸 出寒冷的指爪/拉扯着行人的衣襟。 • 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语言/一刻也不停地絮聒 着……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 呀……/中国的痛苦与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 漫长呀!……中国/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所写的 无力的诗句/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
(3)拓展:
• 诗人自称是“悲哀的诗人”。艾青的忧郁, 同许多伟大作家一样,源自民族罹受的苦 难。这里有深刻的忧患意识,有博大的历 史襟怀,有浓烈的爱国真情! • 别林斯基说:“没有一个诗人能够由于自 身和依赖自身而伟大,他既不依赖自己的 痛苦,也不依赖自己的幸福;任何伟大的 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 深深植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
一、主题的深刻性
具有强烈的历史感、时代感、现实感
二、意象的独创性 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 三、形式美
①结构美
寓变化于统一
②音乐美
重章 叠句
一唱三叹 反复吟咏
韵律优美 节奏感强
乡愁
懵懂时 乡愁是一件温暖的毛衣 穿的人在这头 织的人在那头 上学后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小溪 我站在尽头 母亲在源头 成长中 乡愁是一首悠远的笛乐 他在那头吹 我在这头听 而现在 乡愁是一轮圆圆的明月 看的人在这头 望的人在那头
• 诗人从这些弥漫着悲凉氛围的大自然的景象中, 感受着时代的苦难。在他的眼前,一切自然景物 都被笼罩上了一层悲剧色彩。所谓“感时花溅 泪”,是诗人把自己对时代的感受,转化为景物 的形象特征。所以仅仅歌唱还不够,死了还要埋 葬在土里,投入这片土地之中,与大地融为一体, 生于斯,歌于斯,死于斯! • 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隐含着的是诗人对民族苦 难的理性的思考,他感觉到的是民族的不屈精神, 是我们永远不会退却和倒下的坚强意志。 “打 击” ——“ 悲愤” ——“ 激怒” ——“ 黎明”,这 一情感的变化过程,正表现出了诗人在面对民族 的巨大灾难的时候,并没有沉浸的悲观与绝望之 中,他对土地的深挚的爱,也就有了更深的内涵。

合作探究
• (一)指导 • 拿到一首诗歌,你会怎样去入手赏析它呢? • “意象” —— 意为渗透了诗人 思想感情的形象 (即意 + 象),是诗词形象构成的基本元素,是 打开诗歌的一把钥匙。钱理群曾说:“每一个有 独创性的诗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意象:在这意象 里凝聚着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观察与认识, 凝聚着诗人独特的思想与感情。艾青诗歌的中心 意象是:土地与太阳。”
诗人是怎样把抽象的乡愁形象化的?
托物寄情 意象
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
课文总结
个人思乡之情
小时候—邮票 母子深情 长大后—船票 夫妻分离 后来—坟墓
现在-海峡 生死悲痛
思乡哀愁
普遍的家国之情
本文表现怎样的主题?
这是一首抒情诗,借邮票、船票、 坟墓、海峡把抽象的 乡愁具体化、 实物化,变成具体可感 的 东西,表 达了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 国早日统一结束分离之苦的 强烈愿 望。
自由朗读全诗,思考:
诗人用来寄托乡愁的各个意 象分别对应着诗人人生中的哪些 遭遇?寄托了诗人的哪些情感?
诗人写了几个人生阶段?又因 什么而愁?
家 生离之愁
小时侯——-少年清愁 求学在外思念母亲
长大后——-夫妻离愁 新婚离别思念娇妻
愁 死别之愁 后来 ——-生死隔绝哀思难抑 丧母哀愁 国 现在 ——-国土分裂忧思绵绵 思归浓愁 愁
1999年高考第10题——对下面这首诗《我爱这土地》 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 形容鸟儿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 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 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 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 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 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 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 是指诗人自己。
诗是由诗人对外界所 引起的感觉,注入了思想 与情感,而凝聚了形象, 终于被表现出来的“完成” 的艺术。 ———艾青
谁不爱自己的母亲.谁不爱自己的祖国? 穿越时空,只有一种感情能将民族的心 联系起来,那就是对祖国深深的爱恋。 早在 1938 年,著名诗人艾青就眼含热泪 对 祖 国 母 亲 唱 了 一 首 深 情 的 赞 歌 —— 《我爱这土地》。今天,我们 —— 起去 感受诗人澎湃着的灵魂。
•④ 【改一改】:能否把第一句改成“假如 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 歌唱”?
• 鸟“也应该”“歌唱”,更 何况一个被“这土地”哺育 成长的人呢?
(2)“土地”意象的深层蕴涵
• 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与太阳。 • “土地”的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祖国 ── 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爱国主义是 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
学习目标
• 1.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 2.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涌动着 的激情。 • 3.把握诗歌的主题。提高阅读和鉴赏诗 歌的能力。
一 资料助读
• 1、作者介绍: • 艾青( 1910 ~ 1996 ), 现、当代著名诗人。原 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艾青1932年从事革命文 艺活动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的《大堰 河 —— 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 艾青是继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产生过重要影响 的诗人,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 章。作品有《大堰河》《北方》《向太阳》《黎 明的通知》等,主要诗作还有抒情长诗《光的赞 歌 》《 古 罗 马 的 大 斗 技 场 》 等 。
余光中
学习目标:
• 把握诗中意象,感受诗中的意境。 • 赏析诗中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听读课文,把握诗歌的节奏与重音。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这头 我/在外头 母亲/在那头 母亲/在里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大陆/在那头
2、写作背景:
• 《我爱这土地》写于国难当头、山河沦亡 的抗战初期,正是风雨飘摇的1938年。当 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 南的广大地区,日寇的铁蹄正肆意践踏着 祖国的大地。面对山河破碎、国土沦丧, 诗人是无法抑制他那拳拳的爱国情的。

朗读品味
• 1、指导 • 朗读诗歌要注意语气和语调,注意停顿和 重音。这首诗是自由诗体。艾青提倡诗歌 的“散文美”,提倡单纯的口语,无固定 的节律,不受韵脚之限。诵读时要着重体 会出诗中感情起伏所构成的“内在节奏”。
• ③ 以“鸟”自比,在中国传统诗歌里,素来也是诗人 常用的一种手法。传说古代的蜀国有望帝,禅位后逃 亡,后来蜀人闻杜鹃啼鸣而思望帝。而且,杜鹃的喙 为红色,便又有了“泣血”的传说。杜鹃的啼叫便寓 含着乡愁与家国之思。“杜鹃苦啼,啼血不止”:更 是成为悲痛呼号的著名比喻。诗人在杜鹃鸟的啼鸣中 感受到的忧患意识,他们面对国家与民族的悲惨命运, 伤时忧国,忧心忡忡——“国破山河在”、“恨别鸟惊 心”的悲痛。那种能够唱出欢乐之歌的是报喜鸟;他 是一只像杜鹃那样的鸟,在他泣血的啼鸣中,寓含了 对祖国的北方的土地沦陷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之下的 深沉悲痛,诗人是为祖国而歌,为民族的苦难而歌, 为人民的痛苦而歌。因此,在这一节的结尾,诗人又 以沉痛的心情,写下了极为沉痛的诗句:“ —— 然后 我死了, /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进一步强化 了诗人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誓死 忠诚于祖国的决心。
悲愤的抗争, 不屈的意识 长期遭受欺凌 假如/我是一只鸟, 的土地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长期郁结在人 民心中的情绪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独立自由的美好前景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全身心地投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入土地之中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①这只痴情的“鸟”,他所歌唱的是“土地” 这“土地”所象征和承载的是什么?
• “ 土地”就是祖国的象征,是诗 人直接面对着的具体形象。“被 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意象 寄托了他对眼前遭受苦难、山河 破碎的祖国命运的忧思。
•②意象“河流”、“风”、“黎明”又象 什么呢?
• “永远汹涌着”的“悲愤”的“河 流”和“激怒”的“风”抒写了人 民的悲愤和激怒,象征抗争力量的 风起云涌和不屈不挠。那“来自林 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是苦 难人民的抗争胜利希望的“黎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