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全册古文重点句子翻译习题带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小石潭记》复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小石潭记》复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八下《小石潭记》复习题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一、重点文常本文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唐朝著名文学家。

与同为“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愈合称为“韩柳”。

二、句读停顿(1)潭中/鱼可百许头(或:潭中鱼/可百许头)(2)其岸势/犬牙差互(3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隔篁竹/ 闻水声/ 如鸣佩环/心乐之三、重点字词(一)一词多义(1)环:如鸣佩环(玉饰)四面竹树环合(环绕)(2)清:水尤清洌(清澈)以其境过清(凄清)(3)可: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不可知其源(可以,能)(4)而:潭西南而望(连词,表修饰)隶而从者(连词,表顺接)(5)差:参差披拂(长短不一)犬牙差互(交错)(二)词性活用(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户(名作状,向西)(2)犬牙..差互(名作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1)伐竹取.道取:(开辟)(2)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大约)(3)日光下澈.澈:(穿透)(4)影布.石上布:(映)(5)俶尔..远逝俶尔:(忽然)(6)心乐.之乐:(以……为乐)(7)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斗:( 像北斗星那样曲折);蛇(像蛇那样蜿蜒前行)(8)以.其境过清以:(因为)(9)不可久居.居:(停留)(10)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凄:( 使……凄凉) 悄怆:(凄凉)四、重点句子翻译(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让人感到心神悲伤,寒气透骨,使人感到凄凉幽深。

(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4)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静止不动;又忽然向远处游走,来来往往,轻快迅疾。

(5)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小石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五、内容理解及主要写法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小石潭记》中写水声富有铿锵音乐之美的比喻句是:如鸣珮环。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一、阅读与欣赏(54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1一6题。

(16分)春望(杜甫)国玻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到。

(2分)2.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2分)隆中对(节选)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子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上,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自董卓已.来 ( ) (2)名微而.众寡 ( )(3)挟.天子而令诸侯( ) (4)利.尽南海 ( )4.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2分)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译文:5.问题探究:诸葛亮认为“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应该采取哪些策略?(3分)(1)(2)(3)6.简答:(3分)(1)诸葛亮在对前景的分析中,反复强调“人谋”的重要性,请从文中任举一例说明。

(可用文中原句回答)(1分)(2)联系实际,谈谈“人谋”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11题。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22课《礼记二则》注释、文言现象、翻译、简答习题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22课《礼记二则》注释、文言现象、翻译、简答习题

《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习题带答案【部编版八下第22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课文内容理解简答题】⑥学.学半:前一个“学”:2、一词多义学其①其.此之谓乎:②不知其.旨也:三、重点句子翻译: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4、期此之谓乎:四、课内简答题:1、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2、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3、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4、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⑥学.学半:前一个“学”:通假字,同“敩”,教导。

2、一词多义学其①其.此之谓乎:表推测,大概,恐怕。

②不知其.旨也:它的。

三、重点句子翻译: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翻译: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美好可贵。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翻译:所以,学习以后才知道自己的学识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翻译:知道自己的学识不足,然后就才能自我反省4、期此之谓乎:翻译:大概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四、课内简答题:1、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答:文章运用“类比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讲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即教人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2、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答:讲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辅相成。

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励,不断提高。

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3、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答:以类比论证的方法,从“嘉肴,弗食,不知其旨”引出“至道,弗学,不知其善”的道理,强调要学习,要实践。

接着讲到教和学的关系。

一个人只有“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指出“学”和“教”的作用(知不足和知困),再由《大道之行也》习题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大道之行也》文言现象、翻译、选择、阅读习题

《大道之行也》文言现象、翻译、选择、阅读习题

《大道之行也》精品习题带答案【部编版八下第22课】班级:姓名: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赏析辨识选择题】【课外阅读训练】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3、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4、使老有所终。

5、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6、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三、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选贤与能与(jǔ)B.矜、寡、孤、独、废疾者矜(guān)C.男有分,女有归分(fēn)D.是故谋闭而不兴兴(xīng)2.下列加点的词语跟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B.寻向所志,遂迷.。

C.大道.之行也。

D.男有分,女有归.。

3.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贤与.能:通“举”,选拔B.盗窃乱贼.而不作:小偷C.男有分.,女有归:职分,指职业、职守D.货恶.其弃于地也:憎恶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货恶其弃于.地也A.每自比于管仲、乐毅B.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D.所恶有甚于死者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B.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修(崇尚、培养)C.是故谋闭而不兴是故(因此)D.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同(大家一样)6.选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A、故人不独亲其亲. / 故人不独亲.其亲B、大道之行. / 复前行.C、讲信.修睦/与朋友交而不信.乎D、女有归. / 壮士十年归.7.选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A.是谓大同..小异 B.选贤与.能 / 神情与.苏、黄不属.. / 大同C.是故谋闭而不兴. / 兴.致勃勃 D.盗窃乱贼不作. /风雨大作.8 .选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A.老有所养. / 养.生送死B.天下为.公 / 此为.何若人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 不独.子其子D.是故.谋闭而不兴 / 故.外户而不闭9.下面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的主旨是阐明儒家思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B.首句“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C.“天下为公”是说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要有公心,为人民多做好事D.“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阐述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10.选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大道之行也所指的大道,是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B.男有分,女有归的意思是说,人人都能够安居乐业,有稳定的工作,有安定和谐的家庭,男耕女织丰衣足食C.文章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从三个方面,从理想观念谈到物质生活D.文章运用大量的排比句,气势强盛,一气呵成,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11.选出下列有误的一项()A本文选自礼记礼运,礼记是汉代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加以编纂而成,共49篇,礼运是其中的篇名,不是孔子所写。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题目及答案【中考必备】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题目及答案【中考必备】

5.【2017年•湖北宜宾】Ⅱ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选段,完成18-21题。

(10分)【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乙】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A.辍耕之垄上舜发于畎亩之中B.佣者笑而应曰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C.为天下唱行拂乱其所为D.百姓多闻其贤曾益其所不能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A.举大计亦死百里奚举于市B.必先苦其心志天下苦秦久矣C.扶苏以数谏故项燕为楚将,数有功D.等死,死国可乎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0.请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21.胨涉历尽艰辛最终“立为王,号为张楚”,舜、博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等均出身卑微但终成大业。

《虽有嘉肴》注释、翻译、默写、选择、阅读习题

《虽有嘉肴》注释、翻译、默写、选择、阅读习题

《虽有嘉肴》习题带答案【部编版八下第22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赏析辨识选择题】【课外阅读训练】三、理解性默写:①、《虽有佳肴》中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以“佳肴”类比“至道”,说明实践出真知的道理的句子是:②、教学相长指教和学相互促进。

出自《礼记·学记》: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不知.其旨也人不知.而不愠B. 虽有至道.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 然后能自反.也其反.激之力D. 其此之谓.乎太守自谓.也4.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虽.有嘉肴故余虽.愚B. 不知其.善也欲穷其.林C.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公问其故.D.然.后能自强也满目萧然.5.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作者用对比的方法切入话题,先以“嘉肴”为喻,指出“弗食,不知其旨”,自然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的道理。

B. 作者通过列举“学”与“教”所产生的“知不足”和“知困”两种情境,并进一步解释,将论述引向深入,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

C. 文中“教学相长”是指一个人学习成长的过程:一方面,“学然后知不足”,而后“自反”;另一方面,“教然后知困”,而后“自强”。

D. 短文多运用对偶句,这种句式两相对举,结构相同,用词相对,语气一致,相互辉映,明快有力,连用铺排,强化了比喻说理的效果。

6.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在学习上热心帮助别人、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B.文章首先通过比喻引出“弗学,不知其善”,接着论述教与学的重要性及辩证关系,最后才归纳出“教学相长”这个中心。

C.“学学半”运用引用论证,进一步论证了“教学相长”的观点,增强了文章说服力。

D.本文为新时期教师教学提供了新的方法,师生应多互动,学生要白主学习,才能发现自己不懂的地方。

部编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古文注释、文言现象、翻译、简答习题

部编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古文注释、文言现象、翻译、简答习题

部编版八下第六单元注释、文言现象、翻译、简答带答案班级:姓名: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课文内容理解简答题】目录:第21课《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第22课《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第23课《马说》第21课《北冥有鱼》班级:姓名:一、《北冥有鱼》课下注释默写:1、北冥:北海;冥:同“凕”,海。

南冥:南海2、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3、垂天之云:悬挂在天空的云。

4、海运:海水运动。

5、天池:天然形成的水池。

6、志怪:记载怪异的事物。

志:记载。

7、水击:击水,拍打水面。

8、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

抟:盘旋飞翔。

扶摇:旋风。

9、去以六月息者也: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息:气息,这里指风。

10、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野马: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1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其:表示选择。

12、其视下也:大鹏从天空往下看。

其:代大鹏。

13、亦若是则已矣: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是:这样。

二、文言知识积累:1、指出加点词的用法并解释:①北冥.有鱼:冥同“溟”,海。

②志怪.者也:③其正色邪词。

④水.击三千里:名作形,在水面上。

⑤天.池也:名作形,天然的。

⑥其视下.也:名词作状语,向下。

⑦野马..也尘埃也:古今异义,古:山野中的雾气。

今:野生的马。

⑧怒.而飞:古今异义,古义:奋发。

⑨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古今异义,古义:海动。

今义: 海上运输。

⑩天池.也:古今异义,古义:天然形成的大水池。

2、重点文言实词、虚词解释:①怒.而飞: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②海运则将徙.于南冥:迁移。

③志.怪者也:记载。

④水击.三千里:拍打。

⑤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盘旋飞翔。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核舟记》知识点译文与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核舟记》知识点译文与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核舟记》知识点与阅读练习一、作者作品《核舟记》选自《虞初新志》。

作者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号茅檐,明朝末年的著名散文作家。

著有《茅檐集》。

《核舟记》是其代表作,被清代人张潮编制的《虞初新志》收录。

二、文章体裁与背景1、体裁:本文的体裁是一篇“记”。

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可以抒发情怀抱负,可以阐述某些观点。

故又称“杂记”。

在写法上大多以记叙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三、课文内容概括。

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布局。

第一部分(第1段)概述王叔远的高超的微雕技艺,点明雕刻品“核舟”主题。

第二部分(第2—5段)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

第三部分(第6段)总计核舟的人、物、文字数目,写作者对雕刻家技艺的赞美。

四、字音字形洢(yī) 罔(wǎng) 黍(shǔ) 峨冠(guān)髯(rán)髻(jì)神情与苏、黄不属(zhǔ) 器皿(mǐn)贻(yí)八分有奇(jī)箬(ruò)篷糁(sǎn)楫(jí)篆(zhuàn)壬戌(rén xū)五.词语汇总(一)重点词语。

(1)为宫室、器皿、人物。

为:做,指雕刻。

(2)罔不因势象形。

因:顺着,就着。

象:模仿,指雕刻。

(3)尝贻余核舟一。

贻:赠。

(4)高可二黍许。

可:大约。

(5)其两膝相比者。

比:靠近。

(6)佛印绝类弥勒。

绝:极。

类:像。

(?)矫首昂视。

矫:举。

(8)神情与苏、黄不属。

属:相类似。

(9)珠可历历数也。

历历:分明可数的样子。

(10)其人视端容寂。

端:端正,正视。

(11)其船背稍夷。

夷:平。

(12)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盈:满。

(二)通假字1、诎右臂支船诎通屈,弯曲2、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横着3、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通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通拣,挑选(三)词类活用(1)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箬篷:名词作状语,用箬篷)(2)石青糁之(石青:名词作状语,用石青。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马说》知识点梳理系列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马说》知识点梳理系列练习题(含答案)

《马说》知识点梳理系列练习题背景《马说》写于贞元十一年(795年)至十六年(800年)之间。

当时韩愈初登仕途,不得志。

曾经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但结果是“待命”40余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

尽管如此,韩愈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

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终未被采纳。

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再加上朝中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才能之士不受重视,郁郁不得志。

这是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属论说文体,原为韩愈所作《杂说》的第四篇,“马说”这个标题为后人所加。

“说”是“谈谈”的意思,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裁。

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流露出作者愤世嫉俗之意与怀才不遇的感慨与愤懑之情。

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用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

作者: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

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散文在继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

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韩愈文选》《马说》选自《韩愈文选》中的《杂说》。

作者是唐朝的文学家,与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学过的诗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解释括号前的字: 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祇(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 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i)()或()尽()粟(sù)一石(dàn) ()。

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

《蒹葭》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蒹葭》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蒹葭》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资料内容:【原诗】【翻译】【习题及答案】。

习题题型有——理解性默写、选择题、赏析题。

【原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成语“秋水伊人”源之《蒹葭》中的诗句:2、《诗经·蒹葭》中于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二、选择题:1、对《蒹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章起两句写秋天的景象。

这是从怀念者眼中写出:他的眼前是一片无边无际的青苍苍的芦苇,早晨的露水已经成霜,于是引起了他对伊人的怀念。

B、“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实写之词,伊人在河水的那一方,他因此上下追寻。

C、第二章第三章均为八句,所写的内容几乎与第一章完全一样,但是感情均与前一章进了一步,情境也有了一些变化。

D、全诗一唱三叹,委婉深入,充分表现了诗人对伊人的怀念之情。

2、对《蒹葭》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个诗节的首句反复咏叹蒹葭的茂盛繁密的状态,突出景物特点,渲染气氛。

B.“白露为霜”句是写黄昏白露凝结为霜的情景;“白露未已”句是写翌日清晨霜露尚未完全消散的情形。

C.三个诗节的第六句互为补充,分别从漫长、崎岖、曲折三个角度表现道路的艰难阻隔。

部编版八年级下全册古文注释、翻译、阅读习题带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全册古文注释、翻译、阅读习题带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全册文言文检测题带答案班级:姓名: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外阅读训练】目录:一、第9课《桃花源记》二、第10课《小石潭记》三、第11课《核舟记》四、第21课《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五、第22课《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六、第23课《马说》第9课《桃花源记》班级:姓名: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缘】沿着,顺着。

2、【鲜美】新鲜美好。

3、【落英】落花。

4、【缤纷】繁多的样子。

5、【异】惊异,诧异。

这里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

6、【欲穷其林】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穷,尽。

7、【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

8、【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9、【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

才,仅仅、只。

10、【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

11、【俨然】整齐的样子。

12、【属】类。

13、【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阡陌,田间小路。

14、【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15、【悉】全,都。

16、【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

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

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17、【乃】于是,就。

18、【具】详细。

19、【要】同“邀”,邀请。

20、【咸】全、都。

21、【妻子】妻子儿女。

22、【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23、【遂与外人间隔】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

述、于是、就。

间隔,隔绝、不通音讯。

24、【乃】竟然,居然。

25、【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26、【为具言】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

为、对、向。

27、【叹惋】感叹。

28、【延】邀请。

29、【语云】告诉(渔人)说。

30、【不足】不值得,不必。

31、【便扶向路】就顺着旧路(回去)。

扶,沿着、顺着。

向,先前的。

32、【志】做记号。

33、【及郡下】到了郡城。

及,到。

郡,指武陵郡。

34、【诣)】拜访。

35、【规】打算,计划。

36、【未果】没有实现。

37、【寻】随即,不久。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22课《礼记二则》注释、翻译、默写、简答习题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22课《礼记二则》注释、翻译、默写、简答习题

《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习题带答案【部编版八下第22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文内容理解简答题】三、理解性默写:①、《虽有佳肴》中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以“佳肴”类比“至道”,说明实践出真知的道理的句子是:②、教学相长指教和学相互促进。

出自《礼记·学记》:三、理解性默写:①、《虽有佳肴》中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以“佳肴”类比“至道”,说明实践出真知的道理的句子是: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②、教学相长指教和学相互促进。

出自《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大道之行也》习题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3、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4、使老有所终。

5、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6、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①、可以为现在政府任用人才,营造社会风气所借鉴的两句是:②、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与之相近的语句是:③、大道的内涵是实行民主体制、共同管理公共事务:④、“大同社会”是各尽所能,即:⑤、社会”实行各取所需,即:⑥、“大同社会”社会安定和平,即:这是全文的总括句。

四、课内简答题:1、课文中所提到的大道、大同各指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认识?2、文中所阐述的大同社会有哪些基本的特征?3、你对文章所描写的“大同”社会有怎样的认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大同”社会能存在吗?4、“大同”社会与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有相似之处吗?请你对“大同”社会、“世外桃源”做出评价。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3、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4、使老有所终。

5、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6、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①、可以为现在政府任用人才,营造社会风气所借鉴的两句是: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②、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内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复习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内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复习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内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复习练习题及答案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内文言文专对比阅读项复习含答案(一)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卷石底以出()(2)潭中鱼可百许头()..(3)日光下澈()(4)以其境过清()..2.用当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了什么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桃花源记(节选)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好像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仿佛,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北冥有鱼》文言现象、翻译、简答习题带答案

《北冥有鱼》文言现象、翻译、简答习题带答案

《北冥有鱼》习题带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1课】班级:姓名:题型:【文言现象积累】【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课文内容理解简答题】一、文言知识积累:1、指出加点词的用法并解释:①北冥.有鱼:冥同“溟”,海。

②志怪.者也:③其正色邪词。

④水.击三千里:名作形,在水面上。

⑤天.池也:名作形,天然的。

⑥其视下.也:名词作状语,向下。

⑦野马..也尘埃也:古今异义,古:山野中的雾气。

今:野生的马。

⑧怒.而飞:古今异义,古义:奋发。

⑨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古今异义,古义:海动。

今义: 海上运输。

⑩天池.也:古今异义,古义:天然形成的大水池。

2、重点文言实词、虚词解释:①怒.而飞: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②海运则将徙.于南冥:迁移。

③志.怪者也:记载。

④水击.三千里:拍打。

⑤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盘旋飞翔。

⑥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表虚数,不是实指。

⑦去.以六月息者也:离,这里指离开北海。

⑧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概指各种有生命的东西。

⑨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气息,这里指风。

⑩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吹拂。

⑪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互相。

⑫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尽。

⑬亦若是.则已矣:这样。

⑭去以.六月息者也:凭借。

⑮亦若是则已.矣:罢了。

3、一词多义其①其名为鲲:代词,它的。

②不知其几千里也:表推测。

③其正色邪:表示选择。

④其视下也:代大鹏。

之①鹏之背:结构助词“的”。

②鹏之徙于南冥也:主谓之间,取消句我知之濠上也:代词,“鱼之乐”。

而①化而为鸟:表示承接。

②怒而发:表示修饰。

③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表示转折。

固①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固然。

②子固非鱼也:本来。

息①去以六月息者也:大风。

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气息。

4、判断文言句式的种类:二、《北冥有鱼》重点句子翻译:1、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鲲的体积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2、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鹏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长;3、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部编版八年级下全册古文重点句子翻译习题带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全册古文重点句子翻译习题带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全册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带答案第9课《桃花源记》班级:姓名:重点句子翻译: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翻译:沿着小溪划船,往前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翻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花和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

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

3、复前行,欲穷其林。

翻译:又向前划去,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翻译: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

5、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翻译:村里面的人,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

6、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翻译:就把渔人请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款待他。

村里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客人,都来打听消息。

7、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翻译: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

8、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翻译: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9、不足为外人道也。

翻译:不值得对外界的人说啊!10、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翻译: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处处标上记号。

(二)第10课《小石潭记》班级:姓名:重点句子翻译: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翻译: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

2、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翻译: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精选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精选题含答案

5. 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 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 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 桃源有什么用意呢?(3分)
陶渊明描写世外桃源的意义:表达诗 人的理想,即追求一种没有剥削压迫,没 有战乱,人人劳动,和乐富足,宁静淳朴 的和谐生活环境。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5分)
和谐安宁、自得其乐 。 5. 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 不聊生的时代。 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 并不存在。那么, 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 源有什么用意呢?
表达诗人的理想,即追求一种没有剥削 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劳动,和乐富足,宁 静淳朴的和谐生活环境。
五、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5分)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 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 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 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屋舍俨然 ( 整齐的样子 ) (2)悉如外人 ( 全,都 ) (3)便扶向路 ( 沿着、顺着 )
(4)未果,寻病终( 不久 )
2.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 可以听到。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 绝境。
1. 解释下面句子划线的词语。(2分) (1)缘溪行 ( 沿着,顺着 ) (2)处处志之( 做记号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 与外人间隔。
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 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 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练习题(含答案)

《庄子二则》分层练习◆基础题一、课文阅读题。

阅读《呆若木鸡》,回答下列问题。

1.解释加粗词。

犹:无敢应者:几矣:2.翻译句子。

①方虚骄而恃气。

②犹应响影。

3.纪渻子驯养斗鸡的过程未写出来,这是为什么?4.同学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中,有不少出自《庄子》,如“东施效颦”、“螳臂当车”等。

请简述两故事的内容。

二、类文阅读题。

庖丁解牛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①,膝之所踦②,砉③然响然,奏刀然④,莫不中音。

合于《桑林》之舞,乃中⑤《经首》之会⑥。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⑦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⑧。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注释】①履:踩。

②踦:yǐ指一条腿的膝盖顶住。

③砉:huā象声词。

④huō然:比砉然更大的响声。

⑤中:zhòng合乎。

⑥会:音节,节奏。

⑦进:超过。

⑧硎:xíng磨刀石。

1.解释加粗词。

倚:道:间:游:2.翻译下列句子。

①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②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3.由画线句子得到的一个成语是()。

4.我们曾学过一篇课文,用庖丁解牛所见非牛来证明人生病所见亦非鬼,这篇课文是()。

5.阅读本文,你有何启示?◆能力题三、阅读文言文。

惠子相梁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干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1.这一则故事中,庄子用了精彩的比喻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请指出下面各词的比喻意义。

鹓:鸱:功名利禄:2.在这则故事里,庄子把自己比做,把惠子比做。

《送友人》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送友人》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送友人》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班级:姓名:资料内容:【原文】【课下注释】【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精品习题及答案】【原诗】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译文】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

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

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

频频挥手作别从此离去,马儿也为惜别声声嘶鸣。

【作者】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背景】本诗是玄宗天宝末(约754)李白在安徽宣城送别友人时所作。

宣城,南齐大诗人谢朓居住、任太守之地,景色优美,李白对此素来情有独钟。

【主题思想】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与离情别绪之意。

【赏析】这是一首情意深长的送别诗,作者通过送别环境的刻画、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

首联的“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交代出了告别的地点。

诗人已经送友人来到了城外,然而两人仍然并肩缓辔,不愿分离。

只见远处,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流过。

这两句中“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首联即写成工丽的对偶句,别开生面;而且“青”、“白”相间,色彩明丽。

“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用词准确而传神。

诗笔挥洒自如,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八年级下全册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带答案
班级:姓名:
目录:
一、第9课《桃花源记》
二、第10课《小石潭记》
三、第11课《核舟记》
四、第21课《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五、第22课《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
六、第23课《马说》
第9课《桃花源记》
班级:姓名:
重点句子翻译: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翻译:沿着小溪划船,往前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翻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花和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

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

3、复前行,欲穷其林。

翻译:又向前划去,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翻译: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

5、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翻译:村里面的人,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

6、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翻译:就把渔人请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款待他。

村里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客人,都来打听消息。

7、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翻译: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

8、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翻译: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9、不足为外人道也。

翻译:不值得对外界的人说啊!
10、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翻译: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处处标上记号。

(二)第10课《小石潭记》
班级:姓名:
重点句子翻译: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翻译: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

2、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翻译: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翻译: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4、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翻译: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

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

5、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翻译: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6、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翻译: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

7、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翻译: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8、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翻译: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

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9、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翻译: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三)第11课《核舟记》
班级:姓名:
重点句子翻译: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翻译:没有一件不是根据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翻译:(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的情形)。

3、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翻译:船头到船尾大约长八分多一点,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

4、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翻译:中间高起而开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着它。

5、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翻译: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胡须浓密的人是苏东坡(苏轼),佛印(苏轼的好友)位于右边,鲁直(黄庭坚)位于左边。

6、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翻译: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都被遮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7、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翻译:佛印卧倒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竖着他的左膝,左臂上挂着一串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简直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8、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翻译:那个人的眼光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声音似的。

9、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翻译:笔画像蚊子的脚一样细小,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

10、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翻译:可是计算它的长度,还(竟然,尚且)不满一寸。

1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翻译:原来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雕刻而成的。

(四)第21课《北冥有鱼》
班级:姓名:
《北冥有鱼》重点句子翻译:
1、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鲲的体积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
2、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鹏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长;
3、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当它用力鼓动翅膀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4、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这只鹏鸟呀,海水运动时就将迁移到南方的大海。

5、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了。

6、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野马: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7、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8、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大鹏从天空往下看。

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精品习题
重点句子翻译:
1、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3、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完全肯定的。

4、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却又来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五)第22课《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
班级:姓名:
重点句子翻译: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翻译: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美好可贵。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翻译:所以,学习以后才知道自己的学识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翻译:知道自己的学识不足,然后就才能自我反省
4、期此之谓乎:
翻译:大概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五)第22课《大道之行也》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3、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4、使老有所终。

5、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6、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六)第23课《马说》
班级:姓名:
重点句子翻译: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翻译: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

2、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翻译: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

3、故虽有名马,辱于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翻译: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

4、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dàn)。

翻译: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

5、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

翻译: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6、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

翻译:这样的马,虽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
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

7、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翻译: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8、策之不以其道
翻译: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

9、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翻译:唉!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