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湿地公园生态修复工程之基底修复技术简介及探讨相应的技术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湿地公园生态修复工程之基底修复技术简介及探讨相应的技术
措施
引言
随着洱海流域社会活动的增加及经济的快速发展,洱海湖滨带生态系统受到很大程度的污染、破坏,为保障我大理州经济的稳进发展,必须急速遏制流域污染源、减少入湖污染量、提高洱海水质富营养化、改善湖滨生态景观,市政府决定实施洱海湖滨带(东区)生态修复工程。
关键词:湿地公园景观修复湖滨带(东区十标段)基底修复
一、区域背景以及工程简介
湖滨带是水陆生态交错带的一种类型,是指相邻的陆地生态系统与水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历来是人类活动最集中的场所,也是地球上最脆弱的湿地生态系统之一。洱海湖滨带的功能主要表现为湖滨水陆交错带内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相互作用,对交错带内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调节。
大理洱海湖滨带生态修复工程和景观规划营造是一项工期较长的系统工程,(东区十标段)主要是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总耗资达6991万元打造的128公里的洱海生态湖滨带(也叫人工湿地),“洱海目前建成了世界上最长的湖滨带,以每平方米7元多的低造价,由中国环科院引进日本先进技术实施。”在农村湿地公园,大理市环保局工程师奎一平介绍。
湖滨带生态修复工程项目主要是对洱海沿湖工程1974.00以内的房屋进行退房还海,确保整个项目(洱海湖滨带东区生态修复工程)的顺利实施,高效完成。
二、湿地生态修复的基本目标及途径
湿地的生态修复是针对退化的湿地生态系统而进行的,因而取决于洱海湿地生态特征的变化。
作为大理的水源保护地和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区域,保护稀缺资源、保护生态敏感性、修复受损生态系统刻不容缓。根据现状条件的分析调查,确定本次生态修复的基本目标和相应的技术措施。
通过对洱海湖滨带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对水系进行沟通、调整。提升湖泊湿地系统的净化和涵养功能,扩大湖泊湿地和水源涵养林的面积,形成高水平的淡水湖泊湿地公园。
1.相应的技术措施
1)恢复湿地良好的水环境。近期通过控制污染源、湖面清网、清淤除藻、疏浚河道、沟通水系、提高水体流速等人工措施,增加水体自净、纳污能力。
2)恢复生态型护岸和岸线植物缓冲。把水、河道、河畔植物连成一体,确保岸线不被侵蚀。在现状地形、地貌基础上,形成阳光、水、植物、生物、土壤、护岸之间的河道生态系统,过滤径流中携带的泥沙沉淀物和污染物,并进一步增强其原有的自净能力,保护水体。
3)恢复水生动植物带。包括沉水植物带、浮水植物带、挺水植物带、两栖植物带及中生植物带。利用水生植物能够抑制湖泊富营养化速度,沉水植物可以吸附大量蓝绿藻类、抑制浮游藻类生长,部分鱼类以藻为食,可有效控制藻类过度繁殖等功能,改善水质。
4)恢复植被和土壤。保证一定的植被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增强土壤肥力。
5)增加物种组成、恢复生物多样性,并适量运用“指示种”,根据其对环境梯度的响应来反映不同修复阶段的情况。
6)恢复生态栖息地。通过恢复湖泊湿地、农田湿地、浅滩、水森林等湿地类型,营造不同的生境,并通过引鸟等辅助措施,增加生物物种。
由于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要求生态、经济和社会因素相平衡,因此,在充分考虑其生态合理性的同时,还应以保护利用、适度开发、公众参与等要求,进行适地适量的景观统筹规划。
三、修复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湖泊湿地修复土作的深入开展,湿地建设中也出现一些问题,一定程度制约了湿地修复土程综合效益的发挥。
1.湿地修复与湿地景观建设相混淆
由于片面地认识湿地恢复的概念和目的,湿地修复与湿地景观建设混为一谈的现象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用园林景观绿化植物取代湿地修复植物。修复植物的选取在湿地修复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只有综合考虑湖泊的水文、地貌和地质等自然条件,科学选取利十湿地修复的沉水、浮叶、挺水、沼生、湿生等植物,才能达到湿地修复的目的。而实际操作中,部分地区片面地追求“景观速成”的视觉效果,大量种植湿地修复功能不强的园林景观绿化植物,甚至种植一些生活习性不适应的物种,仅能短期存活,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2)景观设施喧宾夺主。湿地修复项目为达到一定的社会效益,特别是在城市湖泊湿地修复土程中可适当建设一些景观设施,在加大湿地保护与恢复力度的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典型例子为湿地公园建设。但等同湿地修复与湿地公园建设,或重景观建设,轻生态保护,都是混淆湿地修复与湿地景观建设的结果,其后果是不仅达不到修复的目标,甚至背离湖泊休养生息的初衷,增加对湖泊的干扰,导致湿地部分生态功能的退化与消失。当前,在一些地区,借湿地修复的名义,大量兴建凉亭、亲水平台、休息椅、服务场所等景观旅游设施的现象较普遍,违背了湿地修复工程恢复生态的宗旨。
2. 亟待规范修复工程建设的措施
湖泊生态修复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在外源污染负荷得到有效削减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开展湿地修复工作,并加强保护与管理。为有效发挥湿地修复工程的综合效益,应正确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1)正确处理湿地修复与湿地景观建设的关系。
(2)正确处理好湿地修复与湖泊周边工程设施的关系。
四、最新开发的湖滨陡坎沿岸水域基底修复技术,主要采用人工方法在需要进行人型水生植物群落恢复的湖滨陡坎
沿岸的水域实施基底修复工程措施,在目标水域边界构筑水下围埝,,采用绞吸式挖泥船将疏浚的湖泥按设计高程要求吹填至基底修复。
1.湖泊陡坎沿岸水域基底修复技术,其特征为在需要进行湖泊生态修复的湖滨陡坎沿岸水域范围,采用人工方法在目标水域外沿构筑水下围埝,采用绞吸式挖泥船等设备将疏浚的湖泥按设计高程要求吹填至基底修复工程区内,形成自然缓坡浅滩,改善湖泊沿岸带自然条件,为湖泊沿岸带生态修复创造良好的生境条件。
湖泊陡坎沿岸带基底修复技术工艺步骤:要包括基底修复工程区域及底泥吹填工程量的确定、围埝建设、底泥疏浚及吹填等过程。
(1)工程区域及底泥吹填工程量的确定
基底修复工程区域下要指项目工程设计中确定需要进行湖泊生态修复的湖滨陡坎沿岸水域范围,底泥吹填工程量下要由满足挺水植物生长的水深条件对应的基底需抬升的高度和基底修复工程区域面积确定。
(2)围捻建设
在完成生态修复工程后,应将围捻顶削除,避免过分出露水面,影响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