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害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灾害综述
041005084 王小莉城环1001
摘要:地震反映了地球表层的构造活动,全球地震活动可以分为碰撞带大陆区和大洋区。大陆地震以其片状的分散分布而不同于板块边缘的带状分布,大洋区地震活动则相对较弱。本文以四川汶川地震和青海玉树地震为例,分析地震构造因素以及震后的影响和治理方案。探究在地震预警和预报方面有无可行性方案。
关键词:地震、构造、治理方案
引言
地震灾害当指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祸害。地震是板块运动的结果,是现今地球动力学过程的重要现象,地震是岩石的破裂,严格地讲是断层的粘滑失稳只有在破裂贯通时才产生失稳和压力降。本文探讨了地震的形成原因及其分布特征,并以汶川和玉树地震为例研究了地震灾害所造成的后果,最后分析了地震的预报和预警的可行性。
地震的形成原因
浅源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产物,是地壳内部应变能释放的一种形式,并且和断层的活动密切有关,显然这种能量释放的过程、破裂机制及构造格局是受地壳活动和地壳内部介质的物性条件所控制。因此对地壳活动的规律、介质的特性以及深部构造与强震关系的研究是了解地震形成的理论基础。
事实上最根本的因素渊源于地慢深处物质的上涌和沿上地慢顶部的侧向移动,控制了断裂活动和地震的形成。从山东地区上地慢的几何形态及地壳结构,显示了上地慢物质由沂沐壳隆带向东西两侧流动的状态。沂沐断裂带及聊考断裂带的深部分别为两个地慢隆起带即沂沐地慢隆起带和聊考地慢隆起带。两个隆起带之间为泰沂蒙地慢凹陷区。沂沐地慢隆起带以东是胶东地慢凹陷区。这种上地慢形态控制了沂沐断裂带、聊考断裂带及鲁西断块、胶东断块中新生代以来的活动,如中生代时期地慢物质大幅度的上涌引起沂沐断裂带的扩张,产生强烈断陷并充填了数千米甚至近万米的沉积物伴有大量的基性岩浆溢出。
针对于地震这种地质作用过程,特殊情况有:当断裂作用发生、并向地壳深部扩展,该断裂向上与地表连通,由于断裂减压,使得含水区域上方的压力接近水临界压力时,从而温度和压力都达到水的临界值时,此时热容等物理化学参数出现奇异性变化,而趋于无穷大,相应的热压系数及热压也将趋于无穷大,出现瞬时压力的增加,从而触发地震。简言之,即断裂与水物理化学性质临界奇异性变化的耦合可触发地震。
这其中有一个潜在的前提: 地壳(包括整个岩石圈)中局部降温过程是缓慢的,而局部降压可以是很快的,如出现连通地表的深断裂时、就可造成地壳中局部区域压力的快速下降。
地震的分布
大陆地震以其片状的分散分布而不同于板块边缘的带状分布。
( l )欧亚大陆:欧亚大陆是全球最大的大陆,这里的地震活动是除4个环太平洋俯冲地震区外全球第5强的地震活动区绝大部分地震活动分布在中国及其邻区。
( 2 )北美洲:北美大陆中部为稳定的加拿大一格陵兰地盾和中央台地组成的地台,西部为科迪勒拉褶皱带。北美洲板块主要地震活动位于西部,即在北美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附近,而又被胡安德福卡板块分为南北两区。
( 3 )非洲:非洲大陆是冈瓦纳古陆的一个重要部分,古近纪末以来,东部非洲在区域隆起的基础上出现裂谷运动。裂谷西支规模比较小, 发生过一系列7级大震。东支火山活动比较广泛,未记录到M7以上地震活动。东支向北的红海裂谷,主要地震活动发生在裂谷之北的死海转换断层上。
大洋区地壳具有新薄和相对均匀的特征,地展活动相对较弱。
( l )太平洋:太平洋的地震活动在大洋里面相对最弱,主要与东太平洋洋脊以及一些海岭。( 2 )印度洋:在大洋中印度洋地震活动最强。印度洋的地震活动除三叉形的印度洋洋脊的轴线附近外,在Bird(2003)划分的印度与澳大利亚板块边界有一系列地震活动,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在澳大利亚西侧,横穿上述板块边界还存在一条NW向的稀疏的地震线,由一系列间隔 1 500km左右的M 8、M7 地震或M6震群组成,向南可以延伸到澳大利亚西南拍斯南极洲附近,向西北延伸到印度的古吉拉特邦,其地震能量占到整个印度洋地区的80%,这条地震带的原因还有待研究。
( 3 )大西洋:主要地震活动沿大西洋中脊分布,冰岛的地震活动最显著( Gerseiso ta l.2006)除横贯大西洋的中脊外还有一些横向构造,南大西洋有分割南极洲板块和南美板块的板块边界中大西洋, 北纬20左右有西面加勒比板块延伸出来的波多黎各海沟,北纬36左右有阿尔卑斯断裂向西延伸与亚速尔微板块连接的横向构造。
地震的影响--以汶川地震为例
汶川5.12地震在四川省成都、德阳、绵阳、广元、阿坝等4市1州共形成104座地震堰塞湖,其中成都市9座,德阳市14座,绵阳市53座,广元市21座,阿坝州7座。这些堰塞湖广布于长江上游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四大流域;其中,嘉陵江流域22座,涪江流域52座,沱江流域16座,岷江流域14座。5.12 地震引发的地震堰塞湖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在世界历史上罕见。堰塞湖改变了河流的自然流态,对堰塞体上游形成土地房屋淹没、浸没,对堰塞体下游又构成洪水威胁,堰塞湖溃决后形成的大洪水与地震灾害合称两大巨灾,其破坏力常不亚于地震灾害本身, 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损失,历史上教训惨痛。对这些堰塞湖的治理与河流修复,成为今后一段时间,河道整治工程必须研究和面对的重要课题。
汶川地震对四川本省,特别是重灾区粮食供给将会带来较大的影响。短期内,灾区局部地区粮食市场极可能出现较大波动。地震灾害对四川本省,特别是重灾区猪肉市场也会造成一定影响,灾区局部地区猪肉市场供给短期内极可能出现短缺。但就对全国粮食和猪肉市场的影响而言,这次地震对全国粮食和肉类生产及其价格变化的影响甚微,不会影响全国农业生产的基准面。无论是短期还是中长期,四川地震对全国粮食市场价格的影响不会超过0.50%,对全国猪肉市场价格的影响不会超过2.20%。
地震预报和预警
地震预报按时间尺度可作4个层次的划分:长期预报,是指对未来10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地域的预报;中期预报,是指对未来1~2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和强度的预报;短期预报,是指对3个月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临震预报,是指对1日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地震预报和地震预警的区别在于:地震预报是对尚未发生、但有可能发生的地震事件事先发出通告;而地震预警是指突发性大震已发生、抢在严重灾害尚未形成之前发出警告并采取措施的行动,也称作“震时预警”。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发生的一系列大地震都没有得到有效预报,使得人们对地震预报的前景产生怀疑。但地震是不是永远不能预报,在科学上是一个没有定论的问题。国际上对于地震预报尽管存在不同看法,但普遍承认地震长期预报还是有可行的办法的中期预报也有成功的例子,争论的焦点是短(期)临(震)预报。但我们不能因为地震预报难度很大,就放弃这方面的努力。如果我们不做地震预报研究,也就无法真正地认识地震,也就永远预报不了地震。
参考文献
[1]李启成;地震预报与地震预警(国际地震动态第一期)
[2]梁军;地震堰塞湖对山区河流的影响与综合治理(四川大学学报第6期第4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