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政治课教学衔接问题的建议

合集下载

浅谈初高中政治教学的衔接

浅谈初高中政治教学的衔接

【 关键词 】衔接 ; 新精神 ; 创 答题能 力
学 习 方法 是 学 习 习惯 的 内核 。衡 量 一 个 高 中生 是 否 会 学 的 根 本 标 志 就 是 看 其 是 否 掌 握 了适 合 自 己 的行 之 有 效 的 学 习方 法 。 高 巾生 与 初 中生 学 习 方 法 的最 大 区 别 就 是 , 中 生 初 的学 习 方 法 更 多 具 有 整 齐 一 统 的 规 范 性 , 多 外 部 的强 制 色 更 彩, 而高 中生仅仅 如此还不够 , 教师还必须 在此基础上 , 析 分 学 生 年 龄 、 格 气 质 和 认 知 思 维 特 点 , 导 鼓 励 学 生 通 过 学 性 诱 习体验 , 了解 自己 的 认 知 方 式 和 性 格 气 质 特 点 , 掘 自我 优 发
成 , 扬 发 展 、 升 的 过 程 。如 上 所 述 , 中与 高 中 的 教 学 内 张 提 初
初 中在平 时 的教 学 中, 也强调联 系时 政热点 、 自身学 习和生 活中的问题 , 主要停 留在道德行 为规范上 , 但 对问题 的分析 、
新 课 程 目标 是 引 领 课 堂 教 学 的 航 标 灯 , 果 目标 不 清 , 必 如 则 然 会 使 课 堂 教 学 迷 失 方 向 , 而 教 学 目标 既 是 课 堂 教 学 的 出 因 发点 , 又是 归宿点。初高 中教学衔接过程中 , 政治课与其它学 科 相 比 , 一 个 重 要 区别 , 就 是 在 教 材 内容 的衔 接 上 , 有 有 那 没 严密的连续性 , 完全 是 各 自独 立 的知 识 体 系 。当然 , 思 想 教 从 育 的体 系 中来 讲 , 们 之 间 还 是 有 联 系 的 。 因 此 , 教 学 中 , 它 在 定 要 向学 生讲 清 学 习 的 内容 、 目的 、 求 , 高 一 教 7学 的 要 如 第一环节 , 不是马上讲 课文 , 应该先介 绍全书 的知识结 构 , 学 习 目的 、 求 、 习 的 主 要 内容 等 , 学 生 从 一 开 始 就 明确 所 要 学 让

初高中政治如何衔接

初高中政治如何衔接

初高中政治如何衔接刚进入高中生活,学生们到了一个新的学习环境以及新的学习阶段,对学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初高中政治如何衔接,一起来看看吧。

初高中政治衔接教与学区别篇1.教学节奏的不同而形成的衔接问题初高中政治教学就一节课的知识容量而言,初中远比不上高中,教师的教学也有快慢和粗细之分,教学上有一个深广度的把握问题,这一快一慢、一粗一细两对矛盾就很容易将初高中教学阻隔,使初高中教学难以系统化,从而影响政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造成学生学习上难以适应。

2.教学方法差异而形成的衔接问题初中教材在设计上重视学生的参与、体验、思考,高中政治教学则注重学生的思维、大胆质疑、求异、敢于争辩以及学生学法上的引领。

这使一部分学生在高中教学较大知识容量和能力要求的压力下,再加上对教师的教法不适应,从而在高中起始阶段就形成了一些学生的掉队和分化现象。

3.中高考差异而形成的衔接问题中高考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考试,前者为了完成初中阶段九年义务教育,考试形式是毕业考试与升学考试两考合一,即达标考试。

而且目前中考还实行开卷考试。

因此,初中政治的学习和考试无论在量上和质上都和高中政治学习和考试都有显著不同。

高考是国家级的选拔性考试,在文科综合的考试形式下,随着命题由知识向能力立意的转向,对学科各方面的能力要求比前者高得多。

因此,在初中所形成的死记硬背、考前突击等学习方法在高中却行不通,导致学生到了高中遇到考试及平时教学、复习的方法大不一样,便感到明显不适应,造成学习上的滑坡。

初高中政治衔接学习方法篇(1)预习就形式而言,预习可以分为课前预习和阶段性预习、粗预习和精预习等。

做好预习需要同学们注意以下几点:A.列预习提要、B.做好笔记、C.发现问题、D.持之以恒。

(2)专心上课,积极思考即专心看(书,黑板,屏幕)、听(老师讲解和同学们发言)、积极参与(积极动脑,认真和老师交流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现象和问题),还要考虑你预习时所确定的听课重点。

初中思想品德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衔接word资料4页

初中思想品德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衔接word资料4页

初中思想品德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衔接一、初高中学习上存在的差异和变化是研究教学衔接的直接原因1.教材的变化。

初中教材内容通俗、具体、简单;而高中内容概括、抽象、复杂,牵涉知识面广,重理论分析。

虽然近年来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初中新教材较大幅度地调整内容,总体呈现出“浅、少、易”的特点,而高中教材由于高考的原因,教师大都不敢降低难度,造成初高中教材难度反而比以前差距更大。

2.学法的变化。

在初中,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齐全,学生练得熟,考试一般都能取得较好成绩,因此,学生乐于跟着老师走,较少注重独立思考和归纳总结。

在高中,由于内容多、时间紧,教师只能讲典型、讲规律,注重培养能力。

然而,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往往按照初中的学法学习,因而出现了完成作业有困难,考试成绩不理想,无法做到预习、复习和总结等现象。

3.课时的变化。

初中课堂容量小,课时充足,进度慢,教师对重难点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盲点都有充裕的时间进行反复强调,学生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消化和巩固。

而到了高中,周课时数只有两节,致使课时容量大,进度快,教师对各类问题也不可能讲全讲细,更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巩固强化。

久而久之,既影响新知识的学习,也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认真研究课程标准,保障“衔接”初高中课程标准的一体化设计,为我们正确处理“衔接”提供了依据,教师应该充分研究课程标准。

一是要研究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二是要研究各学段课程标准;三是要明了新形势下各学段“衔接”的处理方向。

思想品德课与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标准中,蕴含着许多共同之处,它们在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等方面是根本相一致的,区别在于阶段上的层次要求不同。

三、研究教材,处理“衔接”1.研究教材的特点、编写策略。

教材的编写蕴含着对教学的要求,所以我们要充分研究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材的特点和编写策略,把握好各学段的教学特点和要求,从而实现教学的衔接。

2.研究教材内容,寻找“衔接”的切入口。

初升高政治衔接教案讲义

初升高政治衔接教案讲义

初升高政治衔接教案讲义一、引言初升高阶段是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的关键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政治学科的衔接尤为重要。

本教案讲义旨在帮助初升高学生顺利过渡,并提供一些简单有效的教学策略。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初升高政治教学的重要性;2. 掌握初升高政治衔接的基本策略;3. 培养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兴趣和研究能力。

三、教学内容1. 了解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分析初中政治教学与高中政治教学的差异;3. 提供初升高政治研究的参考资料和研究方法;4. 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课程的研究和思考。

四、教学策略1. 建立知识桥梁:通过回顾初中政治知识和引入高中政治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对政治学科的衔接桥梁;2. 注重实践应用:通过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3. 提供研究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利用政治研究资源,如教材、参考书籍、网络资料等;4. 鼓励合作研究:组织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研究,促进互相研究和交流;5. 定期评估和反馈:定期进行政治学科的测试和评估,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及时调整研究策略。

五、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估,以了解学生对政治学科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1. 中国政治与法律教材;2. 相关参考书籍和研究资料;3. 互联网政治研究资源。

七、教学计划1. 第一周:初升高政治衔接的重要性和教学目标的介绍;2. 第二至四周:初中政治与高中政治的差异分析和知识桥梁建立;3. 第五至八周:学生作业和案例分析实践活动;4. 第九周:学生小组合作研究;5. 第十周:教学评估和总结反馈。

八、教学参考1. 高中政治教材;2. 初中政治教材;3. 相关学术论文和研究资料。

以上就是本次初升高政治衔接教案讲义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顺利适应和学习高中政治学科。

怎样做好初高中政治学习过渡与衔接

怎样做好初高中政治学习过渡与衔接

怎样做好初高中政治学习的过渡与衔接摘要:衡量一个高中生是否会学的根本标志就是看其是否掌握了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高中生与初中生学习方法的最大区别就是,初中生的学习方法更多具有整齐一统的规范性,更多外部的强制色彩,而高中生仅仅如此还不够,教师还必须在此基础上,分析学生年龄、性格气质和认知思维特点,诱导鼓励学生通过学习体验,了解自己的认知方式和性格气质特点,发掘自我优势,摸索并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

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后,进入了更高一级的学习阶段,其知识结构、知识容量,无论深度、难度、广度都是一个较大的跨越,存在一个较陡的级梯。

对高中各学科教学来说,都有一个教学衔接的问题,政治学科也是如此。

为切实解决初高中政治课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下面本人就高中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政治学习创新精神答题能力1.转变学习方式,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

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

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动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如上所述,初中与高中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有很大的差异,从教学内容看,初中以道德规范、法律常识为主要内容,注重的是学生社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养成,而高中则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社会主义为主要内容,注重的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学会运用正确的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步提高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

从学习方法上看,初中学习偏重于形象思维,注重榜样、体验感受、实践活动。

而高中则注重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强调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高一教学的初期,要特别注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能简单的用初中的学习方法来对待高中学习,要引导学生学会预习、听课、做笔记;学会分析、归纳、推理、判断;学会探究和质疑;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对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问题的思考

对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问题的思考

对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问题的思考【摘要】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基础教育改革的力度,强调要强化素质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各地也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义务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质量有所提高。

但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在这一背景下初中的教学与“高难度、大容量”的高中教学产生了一定的矛盾,两者的衔接问题变得突出起来,特别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衔接问题尤为突出,已成为中学思想政治课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笔者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际出发,综合运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科教学理论,对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衔接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问题对策探讨一、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1.因教学节奏变化差异而形成的衔接问题。

初高中政治教学就一节课的知识容量而言,初中远比不上高中,而因教师的教学就有快慢和精细之分,教学上有一个深广度的把握问题,这一快一慢、一粗一细两对矛盾就很容易将初高中教学阻隔,使初高中教学难以系统化,从而影响政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造成学生学习上难以适从,出现滑坡,产生两极分化。

此外,中学生的情况是不断变化的,当代的中学生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整天接触的是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和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

他们希望政治课老师能真正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就他们所关心的一些诸如经济体制改革、民主政治建设、国际形势的变化等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给他们以信服的解答,希望通过政治课学习,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政治课的课堂教学改革,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研究学生的需求,把提高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与学生的需求结合起来。

这样,政治课教学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2.因教学方法差异而形成的衔接问题。

教学方法上的差异是决定学生由一个学习环境转换到另一个学习环境适应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

初中教材在设计上重视学生的参与、体验、践行、思考,高中政治教学则注重学生的思维、大胆质疑、求异、敢于争辩以及学生学法上的引领。

浅谈初高中政治过渡教学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浅谈初高中政治过渡教学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浅谈初高中政治过渡教学的问题、原因及对策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是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高中思想政治课,既同初中思想政治课以及大学思想品德课整体上相互衔接,但又有明显区别。

如何做好初中与高中政治过渡教学是我们每一位高中政治教师都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现实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在过渡教学中要善于发现问题,认真分析原因,积极寻找对策,从而使过渡教学有条不紊,水到渠成。

一、初高中政治过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学习兴趣普遍下降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相比,存在知识容量加大、难度加深、理论性加强等特点,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因而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二)学习方法简单陈旧学生进入高中后,学习方法不能适应高中教学的要求,仍然采用过去那种死记硬背的老办法,与高中教学中强调应用,突出能力的要求相距甚远。

(三)自学能力不强学生在初中时养成了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走、学生跟的教学习惯,成了被动学习的机器,其学习主动性、自觉性未被充分调动起来,缺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自学能力的培养也就根本无从谈起。

(四)知识应用能力较弱初中政治教学对能力立意的要求较低,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进入高中后,面对以能力立意为主的教学,学生不知所措,难以适应。

(五)对政治课的性质、功能认识不足初中学生往往把政治课当成一门“杂科”,在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而且对它在培养学生情感意志,引导学生为人处世,教育学生立志奉献的方面的功能认识不足。

进入高中后,这种认识仍根深蒂固。

二、初高中政治过渡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一)初高中政治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差异是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初中政治教学内容以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重点是教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待人接物,如何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

高中政治教学是以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卞-要内容,其目的是要求学生用自己所学知识分析政治、经济、文化现象,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建议,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探微

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探微

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探微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是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两个阶段在教学方面的相互连接。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是一个系统的有机整体,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这就要求必须实现两者的科学有效衔接。

但现实中的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其中单向性、片面性、盲目超前性是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上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1.教师对初高中政治新课标研读力度不够、课程目标把握不准而形成的衔接问题。

总体把握初高中政治新课程的课程标准是搞好本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前提。

初高中学科课程标准有共性,也有区别:初中课程目标在设计上重视学生的参与、体验、践行与思考;高中课程目标则注重学生的思维、大胆质疑、求异、敢于争辩以及学生学法上的引领。

初中思想品德侧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使学生通过学习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道德品质,具备基本的法制观念等;高中思想政治则侧重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全面提高能力等。

2.由于初高中政治学科教学容量、知识深度、教学节奏的变化而形成的衔接问题。

总体而言,高中学科的知识容量和难度都比初中大,这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因而成为新高中教师普遍存在的困惑。

初中思想品德一节课的内容平均是1.5 页书左右,知识容量较小,难度小,因而教学节奏比较舒缓。

而高中思想政治每节课知识容量翻倍,难度加大,知识加深,这要求在科学处理教学节奏的同时要深化知识,对教学节奏把握的要求明显提高。

若把握不好易造成两难局面:讲快了,不深入,学生不懂;讲慢了讲透了,学生懂了,时间又不够,难以完成教学任务。

3.由于初高中学生身心变化、学习习惯与学习方式不同等因素而形成的衔接问题。

由于年龄特征和心理上的差异,初中生的学习心理、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及学科素养还有许多不适应高中学习之处。

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大多数初中生学习的被动,习惯较差:学生欠主动预习、主动做笔记、主动思考问题发表见解、主动更正作业试题。

(完整)初高中政治衔接教学

(完整)初高中政治衔接教学

(完整)初高中政治衔接教学
初高中政治衔接教学
随着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政治科目的研究需要进行衔接。


面将介绍一些初高中政治衔接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1. 回顾与概括:在高中政治课程开始之前,可以先进行初中政
治知识的回顾与概括。

通过复初中政治的重点知识点和基本概念,
帮助学生巩固基础,为高中政治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深入探讨:高中政治与初中政治相比,内容更加深入和复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政治概念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通过提出问题、讨论和研究案例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政治现象和
机制。

3. 培养分析能力:高中政治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知识,还要求他
们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
分析思维和推理能力。

可以通过教授解题方法和例题讲解等方式,
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拓展研究资源:高中政治研究可以通过拓展研究资源来提升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多种资源,如书籍、网络、影视资料等,来加深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5. 探索实践活动:政治研究不应局限于课堂,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加深学生对政治的认识。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政府机关、参与模拟选举或辩论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政治的实际操作和应用。

通过以上的初高中政治衔接教学方法和策略,可以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并适应高中政治研究的要求。

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促进他们对政治的深入理解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政治教学初高中过渡衔接问题及对策

政治教学初高中过渡衔接问题及对策

政治教学初高中过渡衔接的问题及对策探究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一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更高层次的学习阶段,其面对的知识结构、知识系统的梯级、知识容量,无论深度、难度、广度都存在一个较大的跨越,存在一个较陡的阶梯跃升,同时由于初高中教学方法及中、高考要求的差异,学生进入高一后,常常在学习上出现明显的滑坡现象,对高一各学科教学来说,都有一个教学上过渡和衔接的问题,政治学科也是如此。

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顺利地渡过这一关,搞好政治课的教育教学工作,较快地提高政治课的教育教学质量,下面本人就这一问题所进行的思考和探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差异形成过渡衔接的第一个问题由初中升级到高中,政治学科和其他学科一样,都有一个教学衔接的问题,但是政治课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又有其明显特点,在中学各学科中,只有政治这一门学科在初、高中阶段的名称不同,一个是“思想品德”,一个是“思想政治”,即政治学科初、高中教学在知识体系方面没有很明显的衔接,这点从二者课程标准的区别就可以看出。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思想政治课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弘扬民族精神,扩展国际视野,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

谈初、高中政治教学的衔接

谈初、高中政治教学的衔接

谈初、高中政治教学的衔接摘要〕高中课程改革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在学科体系、内容编排、深度和广度、教法、学法上都与传统的存在着很大差距。

怎样促进课改的发展?怎样让高一新生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是高中政治科教师应共同研究的课题。

我认为做好初高中教与学的衔接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衔接理念教法学法高中课程改革于2012 学年在广西全面启动。

这次改革,可谓“大刀阔斧”,教学理念、学科体系、内容编排、深度和广度、教法和学法都得到全面革新。

而初高中政治学科在知识和能力要求上存在差别。

那么,研究初高中政治教与学的对接,对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课程改革的深入犹为重要。

1 教学理念的更新带动教学方法的转变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培训、学习如火如荼地进行,但课堂教学却涛声依旧。

说明什么问题呢?依我看来,是观念没有更新,改革对我们部分老师而言,只是披着羊皮的狼,这是阻碍新课程发展的问题所在。

一位名师曾这样说过:“没有新思想、新知识、新方法,只有新课标、新教材,还是旧课程。

有新思想、新知识、新方法,没有新课标、新教材,就是新课程。

”新课程新在哪?新在思想上,新在方法上。

我们知道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只有真正明确新课程教学理念,才能在新理念的正确指导下真正实现教学方法的转变,也才能较好地进行教学衔接和进一步做好高中思想政治教学。

2 在学科特点基础上整合教材内容,实现教学衔接2.1 教学要突出学科特色。

新课程的实施,突出了政治学科的特点,依据《课程标准》,立足于现实,着眼于学生,关键在坚持新理念,进行时代感、觉悟性、实效性和自觉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高中学习中能较好地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学会做人和树立正确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并结合其他德育工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2.2 结合实际,整合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

新教材的特点是知识容量大,给教学进度带来困难。

怎么办呢?这就要求课堂教学的灵活性。

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高中政治与初中的内容是息息相关的。

如果学生在初中的政治基础没有打实的话,有可能会影响到高中高中政治的学习。

同样初高中政治学习方法的不同也会影响学生在高中的对于政治这门学科的学习。

教师们可想而知,进入高中则是进入了另一个更高层次的学习阶段,同时也是一个崭新的学习阶段,而学生们面对新的,不一样的课程。

学生会感到陌生而且吃力。

为解决相关问题,本文即将讨论初高中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解决策略。

【关键词】政治;衔接;解决策略【正文】近年来国家更加注重教育的发展,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们的全面的健康的发展。

但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有些教学的衔接还不是非常的完善,还存在着某些多多少少的问题。

比如初高中的政治衔接就不是非常的完善,有的学生对学习高中的政治知识无法快速的吸收,并且活学活用。

因此,教师们要做的就是通过这一个问题找到原因所在,并且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本文即将讨论,初高中政治教育衔接不完善的原因以及相关的解决方案。

一、政治教学衔接不完善的原因教师上课都是根据教材上所复述的内容。

如果初中和高中的课本上的教材以及知识点联系不紧密的话,很容易造成学生从初中升到高中之后,政治这门学科的学习难度会加大。

有的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水平程度要求过高,没有顾及到学生从高中刚升上初中的心理适应。

由于学生们基础知识和家庭环境教育的不同,导致学生们的认知水平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初中的学习方法都在于死记硬背,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而到了高中,高中的政治学习则是需要学生自己探索其中的规则,理解其中的知识点,初中的学习方法显然已经不能适应高中的政治学习。

初高中学习方法的不同让学生们感到高中的政治学习难度增大,从而也会导致学生们对政治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下降。

现实的客观要求,需要教师们找出一定的策略来解决这些个问题。

二、完善初高中政治衔接的策略2.1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心理适应性不同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不同、性格习惯不同、学习能力及学习水平不同,导致其进入一个新的学习环境,熟悉、适应的过程也不尽相同。

初高中政治课教学衔接问题探索

初高中政治课教学衔接问题探索

二、 夯实基础 。 处理好高中知识深度与广度的关
初 中毕 业生 升入 高 中后 。 入 了一个 崭 新 的更 高一级 的学 进 习阶段 , 论知 识结 构 、 识 容量 , 是 深度 、 度 、 度都 是 一 无 知 还 难 广 个 较大 的 跨越 , 一个较 陡 的级 梯 ; 存在 同时 由于 初高 中教 学方 法 等 差异 , 常在进 入高 中后 学 习上 出现滑 坡现 象 ; 高 中政 治 学 常 对 科 教学 来说 . 一个 教学衔 接 的问题 。 为切 实解决 这 一 问题 。 有 提 高 教学 质量 , 下面就 高 中教学 中应 注意 的几个 问题谈 几点 看法 。

垒 !
! 垒
墼旦
初高中政治课教学衔接问题探索
◎李 宗森 杨 小丽 王 进 富
中图分 类号 : 42 G 7. 4 ( 东省安 丘 市第三 中学 山 东安 丘 2 20) 山 610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6309 (000.12 1 17—9 22 1)5 6. 0 O
率。
传统 学 习方式 把 学 习建 立在 人 的客体 性 、 受动 性 、 依赖 性 的 面上 , 而导致 人 的主体 性 、 性 、 立性 的不断销 蚀。转 变 从 能动 独 学 习方式 就是 要转 变这 种他 动性 、 被动 性 的学 习状 态 , 把学 习变 成 人的 主体 性 、 动性 、 能 独立 性不 断生 成 , 张扬 发展 、 新提 升 的 创 过 程。如上所 述 . 中与 高 中的教学 内容和 学 习方法有很 大 的差 初 异 。 教 学 内容看 , 中以道 德规 范 、 律 常识 为主 要 内容 , 从 初 法 注重 的 是学 生社会 道德 准则 和 行为规 范 的养成 ,而高 中则 以 马克思 主 义基本 原理 、 学社会 主 义 为主要 内容 , 科 注重 的 是培 养学 生树 立 正确 的 人生 观 、 价值 观 、 界 观 , 世 学会 运 用 正确 的理 论 分析 问 题 , 决 问题 , 步提 高参加 社会 实践 的 能力。从 学习方 法上看 , 解 逐 初 中学 习偏重 于形 象思维 , 重学 习榜 样 、 注 体验 感 受 、 实践 活动 。 而高 中则 注重 形象 思维 与理 性思 维 的统一 ,强 调培 养 学生 的抽 象思 维能 力和 逻辑 推理 的能 力 ,培 养学 生 的独 立分 析 问题 和解 决 问题 的能力 。 因此 , 高一 教学 的初 期 , 在 要特 别注 意 学生 学 习 方式 的转 变 . 能简 单 的用初 学 生学会 预 习、 听课 、 思 、 笔记 ; 反 做 学会分 析 、 归纳 、 推理 、 判 断 ; 探究 和质疑 ; 学会 学会独 立思 考 , 自主学 习。

构建一座桥梁衔接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

构建一座桥梁衔接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

的 方 法 。 由于 事 例 大 多 数 从 学 生 身
边 、 电视 和 报 纸 上 获 得 ,学 生 也 易
制 过 程 中 ,适 当 补 充 高考 的改 编试
为易 。
2 . 做 好教 学 方 法 的 衔接
绩优秀的学 生往往学 习习惯好 ,他
们 学 习 主 动 , 自觉性 强 ,而 成 绩 差
的 学生 往往 需 要外 部 ( 老 师 和 家
构 初 建 高 中 文 / 座 思 广 州 桥 想 市 育 梁 7 政 才 必 中 衔 治 学 张 接 课 定 雄 教 学
逻 辑 思 维 。 以 此 来 实 现 初 高 中 思 想
政治课的衔接。
课 堂 是 教 学 的 主 阵 地 ,是 改 变
本 ;而 高考 试 题 范 围广 泛 ,对 运 用 能 力 和 思 维 能 力 的要 求 较 高 。 为
此 ,教 师 必 须通 过 比较 近 几 年 的 中
在 课 堂 教 学 的 各 个 环 节 上 应 努 力 做 到 : 联 系 社 会 生 活 ,贴 近 生
商 品 市 场 价 格 的 变 动 ,从 而 揭 示 价 值 规 律 ;也 可 从 在 金 融 危 机 的 影 响
优 秀的学生 和成绩较差 的学生之间
最 大差 异在 于学 习 习惯 的不 同 。成
下 ,随着猪 肉价格的上涨 ,人们转
向消 费 鱼 类 这 一 现 象 解 释 猪 肉与 鱼 是 互 为 替 代 品 等 ,使 教 材 内容 化 难
有 许 多命 题 的共 N , A ,但 两 种 考 试 在 要 求 和 难 度 上 也 存 在 着 本 质 差 异 。 中考 试 题 范 围 主 要 立 足 于 课

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

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

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曾都一中王先明一、初高中教学衔接问题产生的原因1、教材内容设置梯度太大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法的要求,系统而简明扼要地叙述各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用书,是教师教和学的主要凭借。

仔细比较初中与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我们发现有些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不是很强,梯度太大。

从初三与高一教材内容来看:初三思想政治教材主要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相对比较直观、形象,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而高一思想政治课教材内容理论性较强,比较抽象,习惯于具体思维的高一学生一开始很难理解,因而导致教学出现困难。

高中和初中是两个不同的学段,内容应该有梯度,但这个梯度不应太陡,应有过渡有衔接。

而目前高一思想政治教材和初三思想政治课教材出现脱节,给学生的学习和教学都带来很大困难。

2、教学方式简单重复在高中阶段,有一些初中思想政治课的知识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重现,这种重现是为了让学生借助原来的基础掌握更深层次的知识理论,因而是必要的。

高中教师应注意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采取恰当的方式讲解这些知识,以提高他们的理论知识水平。

可在实际教学中,相当一部分高中教师对初中教材不加研究,对于初中教材中相同的一些内容只是简单重复,而没有注意提高和深化。

这种简单重复不仅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反而有可能导致学生忽视这些知识,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例如,许多高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初中并无区别;要么首先讲述原理,然后给予学生一定的记忆时间;要么运用实例加以印证,但事例简单,不能充分体现政治课教学的理论性和深刻性。

我们应该看到,即使是同样的知识内容,初高中的具体要求也是有差异的,如初中可能只是要求学生“知其然”,而高中则可能要求学生“知其所以然”。

而有些高中教师往往不注意这种差异,忽视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只是机械地按照高考要求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这就必然导致与初中教学的脱节。

例如,练习是对教学的反馈和巩固,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思想政治课,联系都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但两个阶段的练习方式应有不同。

浅谈初高中政治过渡教学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浅谈初高中政治过渡教学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课 标 、教 材 的 差 异和 共 同点 ,有 的放 矢地进 行 教 学 初 高 中课 标 既 共 性 也 有 个 性 ,初 中教 材 是 高 中 教 材 的准备 和 铺 垫 ,两 者 之 间有 着 十 分严 密 的 内在联 系 。 教 师 在 开 展 高 中政 治 教 学 之 前 应 认 真 研 读 初 中课 标 和
“ 而 不 乱 , 严 而 不 死 ,难 而 有 为 ” 的 目 的 。 活
初 高 中政 治 教 学 内容 、教 学 目标 上 的差 异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影 响 了教 学 方 法 的选 择 。初 中政 治 教 材 浅 显 易 懂 ,对 理 论 知识 的要 求 较 低 ,知识 容 量 不 大 ,学 生 有 较 多 的 时 间对 知 识 进 行 记 忆 和 消化 ,教 师 为 追 求 立 竿 见 影 的教 学 效 果 ,往 往 采 用 填 鸭式 、满 堂 灌 的教 学 方
在 语 法 教 学 中 ,如 果 英 语 歌 曲运 用 得 当 ,将 会 收 到 事 半 功 倍 的 效 果 。例 如 ,在 练 习 真 实 条 件 句 时 可 以 以 儿 歌 I Y u A eHap ( 如 你 感 到 快 乐 ) 的 歌 词 为 f o r py 假 素 材 。 在这 首 歌 曲 中 ,这种 句 子 反 复 出 现 了 2 4次 。再 比如 ,许 多 中 职 生 认 为虚 拟语 气 很 难 掌 握 。在 歌 曲 E l C n o aa ( 鹰 之 歌 ) 就 5次 出 现 了这 样 的 用 法 : o drP s 雄
教 材 ,对 其 有 一 个 深 入 而全 面 的 了解 ,然 后 结 合 高 中
政 治教 学 的要 求 编写 必 要 的过 渡教 材 ,采 取 中 性 的 教 学 方 法 对 学 生 进 行 引导 ,使 学 生 思 想 上 、心 理 上 、学

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衔接-最新教育文档

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衔接-最新教育文档

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衔接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根基,它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熏染和引导。

高中思想政治课则采取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模块式的组织形式,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及理性思考的意义,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主动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初高中思想政治课同属于基础教育这一过程,两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衔接和联系。

而初高中政治教师之间却存在“泾渭分明”的壁垒,搁着一道围墙,基本上缺少流动,这导致了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出现较大裂缝,缺少有效的衔接。

因此,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解决初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衔接问题显得极为重要。

一、衔接教学内容在教研制度上,中学政治教研组要改善教研制度,拆除初中与高中之间的围墙,初中教师要钻研高中政治课程标准及政治教材,高中教师也要熟悉初中政治课程标准及政治教材,革除壁垒,实现六年制大一统。

由教研组长牵头,全组人员分工协作,整理出初高中政治教材核心教学内容的联系点、衔接点及易混点,从全局上驾驭各年级教材,达到高屋建瓴、游刃有余的境界。

初三思想品德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必修1、2、3存在许多教学衔接点,现以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目标为例,举例如下:在资源开发上,政治教研组要培养资源开发意识,提升资源开发和整合能力。

如果条件许可,要建立文字、音频、视频、漫画、图片等类别的立体教学资源库,并实现跨年级共享。

二、衔接教学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课教学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也是政治课课堂教学的生命线。

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无论是讲授课还是活动课,都应该毫不动摇地坚持这一基本原则。

在教学中必须进一步加强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教学手段,活化知识,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理论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思考,达到学以致用,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提升理解力、判断力、选择力和创新力。

初中思想品德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衔接研讨

初中思想品德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衔接研讨

初中,思想,品德,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衔接,初中思想品德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衔接研讨一、从课程性质看衔接现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在2003年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指导下编写的,规定《思想品德》的课程性质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

”现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在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指导下编写的,规定《思想政治》的课程性质是“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都要求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科学理论为指导,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政治、心理和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于学生个体而言,其道德养成和科学三观的树立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这决定了思想政治课与思想品德课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高度关注二者的结合点,保证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继承性和连续性。

二、从教材内容看衔接教材是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编写的,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教材中丰富的知识和素材是处理“衔接”的载体。

下面,我们把《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教材中的具体知识衔接处从宏观上做一总结:《思想品德》内容标准知识拓展程度《思想政治》标准经济生活3.7 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利。

消费者权益、维权法律、维权途径。

1.3描述几种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比较消费观念的差别,辨析消费观念的变化。

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衔接

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衔接

家和社会 的关 系为主线 ,对 道德 、 心理健康 、法律和国情等方面的学 习内容进行有机 整合 ,对学生的价 值观进行熏染和引导 。高 中思想政
治课 则 采 取 以生活 为基 础 、以 学科 知识 为 支 撑 的 模 块 式 的 组 织 形 式 ,
流动 ,这导致 了初高 中思想政 治课 教学 出现较大裂缝 ,缺少有效 的衔 接。因此 ,新课程背景下 ,有效解
辨析 消 费观 念 的 变 化 ,树 立 正确 的消 费观 。 阐 释 我 国 实 行 按 劳 分 配 为 主 体 、 多种 分 配 方 式 并 存 的 分 配 制 。 度 ,解 析 “ 率 优 先 ,兼 顾 公 平 ”的 原 则 。 效
2 识 记 我 国 社 会 主 义 初级 阶 段 的 分 配 制 度 的 主要 内容
1 理 解 中 华 民 族 精 神 的 深 刻 内涵 和 巨 大 作 用 0
族 的 生命 力 、创 造 力 和 凝 聚 力 之 中 。
归 纳 以 爱 国 主 义 为 核 心 的 中 华 民 族 精 神 的 表 现 ,理 解 立 足 于 中 国特 色社 会 主 义 现 代 化 建 设 的 实践 。弘 扬 民 族 精 神 的 意 义 。

识 记 社 会 主 义 初 级 阶 段 的 主 要 矛 盾 和 国 家 的 根 本 任 描 述 小 康 社 会 经 济建 设 的 目标 ,阐 明 科学 发展 观 的 涵 义 ,说 明 务 。 了 解 全 面 建 设小 康 社 会 的 更 高 要 求 , 自觉 担 当 全 面 建 设 小 康 社 会 ,最 根 本 的 是 以 经 济 建 设 为 中 心 ,大 力 发 展
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初 高 中思想政治课教 学的衔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初高中政治课教学衔接问题的建议
作者:刘诗泉
来源:《读与写·中旬刊》2019年第11期
摘要:学校教育作为一个系统,把系统内的各要素有机的渗透、互补、联系起来,形成更加优化的系统,将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克服教育的片面性。

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科整合作为教育整合模式中一部分,主张在学科教学中,各学科内部的知识和跨学科间的知识进行整合和调整。

初高中政治学科作为同一学科系统内部的分枝,具有不可割断的联系,因此政治学科在初高中不同的阶段,相互间的整合渗透和教学的有效衔接与过渡是学科内部整合思想的具体运用和必然要求,也是未来课程和学科重组的发展趋势体现。

笔者将从教学和教师层面者提出初高中政治课教学衔接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初高中;政治课;教学衔接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32-0040-01
初高中政治课本是连贯一体的课程教学,但由于很多客观因素的存在,二者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使学科教学的连贯性受到很大影响。

很多同学在经历了高中三年政治学科的学习之后,对于初中政治课的学习基本遗忘,甚至出现断层。

所以,初高中政治课教学的衔接问题不仅是一个关系学生学习状态的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学科教学体系的问题。

本文对如何解决初高中政治课教学衔接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1.教学层面
1.1;学科内部知识的整合与衔接。

小学与初中、初中与高中、高中与大学的政治学科教学内容在理论上讲应该是逐层递进、连贯一体的,可实际上,各阶段的教学因学段划分的原因自成体系,缺乏合理的衔接与过渡,常常出现教材与教材间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或跨度太大的脱节现象。

比如,对于国情的教育,初一、初二年级内容涉及较少或基本没有涉及,而初三年级的这一知识点则出现了与高二年级内容基本重复现象。

这容易使高中政治教师高估学生能力,而初中政治教师放低教学要求。

显然,这样的知识安排缺乏整合和过渡,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有效发挥,更不利于学生构建完整连贯的知识体系。

作为同一学科的不同教学阶段,学科内部的体系在原则上应始终保持统一性和连贯性,在此基础上,根据学段划分来安排各自相应的教学内容,注重彼此的联系和过渡。

也就是说,对于学科知识内容的安排应站在学科高度上进行,特别是相同领域或相近内容的知识,应进行整合和合理过渡,并对教学方法、教学要求、教学环境等这些载体进行衔接疏
通”[1],避免相似内容跨度太大或简单重复,避免表面衔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